四年级秋季培优数学讲义

四年级秋季培优数学讲义
四年级秋季培优数学讲义

汉中睿智教育

四年级培优数学

2013秋季班

汉中睿智教育

第一讲找规律(一)

专题简介:

观察是解决问题的根据。通过观察,得以揭示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规律,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找规律:1.根据每组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找出规律,推断出所要填的数;

2.根据相隔的每两个数的关系,找出规律,推断出所要填的数;

3.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数据之间的联系,从而很快找出规律;

4.数之间的联系往往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只要言之有理,所得出的规律都可以认为是正确的。

例1:先找出下列数排列的规律,并根据规律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4,7,10,(),16,19

分析:在这列数中,相邻的两个数的差都是3,即每一个数加上3都等于后面的数。根据这一规律,括号里应填的数为:10+3=13或16-3=13

像上面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串数叫做数列。

练习一

先找出下列各列数的排列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2,6,10,14,(),22,26

(2)3,6,9,12,(),18,21

(3)33,28,23,(),13,(),3

(4)55,49,43,(),31,(),19

(5)3,6,12,(),48,(),192

(6)2,6,18,(),162,()

例2:先找出下列数排列的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2,4,7,(),16,22

分析:在这列数中,前4个数每相邻的两个数的差依次是1,2,3。由此可以推算7比括号里的数少4,括号里应填:7+4=11。

经验证,所填的数是正确的。

应填的数为:7+4=11或16-5=11

练习二

先找出下列数排列的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10,11,13,16,20,(),31

(2)1,4,9,16,25,(),49,64

(3)3,2,5,2,7,2,(),(),11,2

(4)53,44,36,29,(),18,(),11,9,8

(5)81,64,49,36,(),16,(),4,1,0

(6)1,6,4,8,7,10,(),(),13,14

例3:先找出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23,4,20,6,17,8,(),(),11,12

分析:在这列数中,第一个数减去3的差是第三个数,第二个数加上2的和是第四个数,第三个数减去3的差是第五个数,第四个数加上2的和是第六个数……依此规律,8后面的一个数为:17-3=14,11前面的数为:8+2=10

练习三

先找出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1,6,5,10,9,14,13,(),()

(2)13,2,15,4,17,6,(),()

(3)3,29,4,28,6,26,9,23,(),(),18,14 (4)2,9,6,10,18,11,54,(),(),13,486 (5)1,5,2,8,4,11,8,14,(),()

(6)320,1,160,3,80,9,40,27,(),()

例4:在数列1,1,2,3,5,8,13,(),34,55……中,括号里应填什么数?

分析:经仔细观察、分析,不难发现: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一个数都等于它前面两个数的和。根据这一规律,括号里应填的数为:8+13=21或34-13=21

上面这个数列叫做斐波那切(意大利古代著名数学家)数列,也叫做“兔子数列”。

练习四

先找出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2,2,4,6,10,16,(),()

(2)34,21,13,8,5,(),2,()

(3)0,1,3,8,21,(),144

(4)0,1,4,15,56,()

(5)1,3,6,8,16,18,(),(),76,78

(6)0,1,2,4,7,12,20,()

例5:下面每个括号里的两个数都是按一定的规律组合的,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8,4)(5,7)(10,2)(□,9)

分析:经仔细观察、分析,不难发现:每个括号里的两个数相加的和都是12。根据这一规律,□里所填的数应为:12-9=3

练习五

下面括号里的两个数是按一定的规律组合的,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6,9)(7,8)(10,5)(□,)

(2)(1,24)(2,12)(3,8)(4,□)

(3)(18,17)(14,10)(10,1)(□,5)

(4)(2,3)(5,9)(7,13)(9,□)

(5)(2,3)(5,7)(7,10)(10,□)

(6)(8,6)(16,3)(24,2)(12,□)

第二讲简单推理

专题简析:

解答推理问题,要从许多条件中找出关键条件作为推理的突破口。推理要有条理地进行,要充分利用已经得出的结论,作为进一步推理的依据。

例1:一包巧克力的重量等于两袋饼干的重量,4袋牛肉干的重等于一包巧克力的重量,一袋饼干等于几袋牛肉干的重量?

分析:根据“一包巧克力的重量=两袋饼干的重量”与“4袋牛肉干的重量=一包巧克力的重量”可推出:两袋饼干的重量=4袋牛肉干的重量。因此,一袋饼干的重量=两袋牛肉干的重量。

练习一

(1)3包巧克力的重量等于两袋糖的的重量,12袋牛肉干的重量等于3包巧克力的重量,一袋糖的重量等于几袋牛肉干的重量?

(2)一只小猪的重量等于6只鸡的重量,3只鸡的重量等于4只鸭的重量。一只小猪的重量等于几只鸭的重量?

例2:一头象的重量等于4头牛的重量,一头牛的重量等于3匹小马的重量,一匹小马的重量等于3头小猪的重量。一头象的重量等于几头小猪的重量?

分析:根据“一头象的重量等于4头牛的重量”与“一头牛的重量等于3匹小马的重量”可推出:“一头象的重量等于12匹小马的重量”,而“一匹小马的重量等于3头小猪的重量”,因此,一头象的重量等于36头小猪的重量。

练习二

(1)一头牛一天吃草的重量和一只兔子9天吃草的重量相等,也和6只羊一天吃草的重量相等。已知一头牛每天吃青草18千克,一只兔子和一只羊一天共吃青草多少千克?

(2)一只小猪的重量等于6只鸡的重量,3只鸡的重量等于4只鸭的重量,两只鸭的重量等于6条鱼的重量。问:两只小猪的重量等于几条鱼的重量?

例3: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

○+○+○=18

○+□=10

分析:在第一个算式中,3个○相加的和是18,所以○代表的数是:18÷3=6,又由第二个算式可求出□代表的数是:10-6=4

练习三

(1)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

□+□+□+□=32

△-□=20

(2)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

○-△=8

△+△+△=○

例4: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

△-○=2

○+○+△+△+△=56

分析:由第一个算式可知,△比○多2;如果将第二个算式的○都换成△,那么5个△=56+2×2,△=12,再由第一个算式可知,○=12-2=10

(1)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

△+△+△+○+○=78

△+△+○+○+○=72

(2)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

△+△+△-□-□=12

□+□+□-△-△=2

例5:甲、乙、丙三人分别是一小、二小和三小的学生,在区运动会上他们分别获得跳高、跳远和垒球冠军。已知:二小的是跳远冠军;一小的不是垒球冠军,甲不是跳高冠军;乙既不是二小的也不是跳高冠军。问:他们三个人分别是哪个学校的?获得哪项冠军?

分析:由“二小的是跳远冠军”可知垒球、跳高冠军是一小或三小的;因为“一小的不是垒球冠军”,所以一小一定是跳高冠军,三小的是垒球冠军;由“甲不是跳远冠军”,“乙既不是二小的也不是跳高冠军”可知,一小的甲是跳高冠军,二小的丙是跳远冠军,三小的乙是垒球冠军。

(1)小兔、小猫、小狗、小猴和小鹿参加100米比赛,比赛结束后小猴说:“我比小猫跑得快。”小狗说:“小鹿在我前面冲过终点线。”小兔说:“我们的名次排在小猴前面,小狗在后面。”请根据它们的回答排出名次。

(2)五个女孩并排坐着,甲坐在离乙、丙距离相等的座位上,丁坐在离甲、丙距离相等的座位上,戌坐在她两个姐姐之间。请问谁是戌的姐姐?

第三讲和差问题

专题简析: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求出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和差应用题。

解答和差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

(和-差)÷2=小数

小数+差=大数(和-小数=大数)

或者:(和+差)÷2=大数

大数-差=小数(和-大数=小数)

解答和差应用题的关键是选择适当的数作为标准,设法把若干个不相等的数变为相等的数,某些复杂的应用题没有直接告诉我们两个数的和与差,可以通过转化求它们的和与差,再按照和差问题的解法来解答。

例1:三、四年级同学共植树128棵,四年级比三年级多植树20棵,求三、四年级各植树多少棵?

分析与解答:

假如把三、四年级植的128棵加上20棵,得到的和就是四年级植树的2倍,所以,四年级植树的棵数是(128+20)÷2=74棵,三年级植树的棵数是74-20=54棵。

这道题还可以这样解答:假如从128棵中减去20棵,那么得到的差就是三年级植树棵数的2倍,由出,先求出三年级植树的棵数(128-20)÷2=54棵,再求出四年级植树的棵数:54+20=74棵。

练习一

1、两堆石子共有800吨,第一堆比第二堆多200吨。两堆各有多少吨?

2、用锡和铝混合制成600千克的合金,铝的重量比锡多400千克。锡和铝各是多少千克?

例2:两筐梨子共有120个,如果从第一筐中拿10个放到第二筐中,那么两筐的梨子个数相等。两筐原来各有多少个梨?

分析与解答:

根据题意,第一筐减少10个,第二筐增加10个后,则两筐梨子个数相等,可知原来第一筐比第二筐多10×2=20个。假如从120个中减去20个,那么得到的差就是第二筐梨子个数的2倍,所以,第二筐原来有(120-20)÷2=50个,第一筐原来有50+20=70个。

练习二

1、红星小学三(1)班和三(2)班共有学生108人,从三(1)班转3人到三(2)班,则两班人数同样多。两个班原来各有学生多少人?

2、某汽车公司两个车队共有汽车80辆,如果从第一车队调10辆到第二车队,两个车队的汽车辆数就相等。两个车队原来各有汽车多少辆?

例3:今年小勇和妈妈两人的年龄和是38岁,3年前,小勇比妈妈

小26岁。今年妈妈和小勇各多少岁?

分析与解答:

3年前,小勇比妈妈小26岁,这个年龄差是不变的,即今年小勇也比妈妈小26岁。显然,这属于和差问题。所以妈妈今年(38+26)÷2=32岁,小勇(38-26)÷2=6岁。

练习三

1、今年小刚和小强俩人的年龄和是21岁,1年前,小刚比小强小3岁。今年小刚和小强各多少岁?

2、黄茜和胡敏两人今年的年龄和是23岁,4年后,黄茜将比胡敏大3岁。黄茜和胡敏今年各多少岁?

例4:甲乙两个仓库共有大米800袋,如果从甲仓库中取出25袋放到乙仓库中,则甲仓库比乙仓库还多8袋。两个仓库原来各有多少袋大米?

分析与解答:

先求甲、乙两仓库大米的袋数差,由“从甲仓库中取出25袋放

到乙仓库中,则甲仓库比乙仓库还多8袋”可知甲仓库原来比乙仓库多25×2+8=58袋。由此可求出甲仓库原来有(800+58)÷2=429袋,乙仓库原来有800-429=371袋。

练习四

1、甲、乙两箱洗衣粉共有90袋,如果从甲箱中取出4袋放到乙箱中,则甲箱比乙箱还多6袋。两箱原来各有多少袋?

2、甲、乙两筐香蕉共重60千克,从甲筐中取5千克放到乙筐,结果甲筐比乙筐还多2千克。两筐原来各有多少千克香蕉?

例5:把长108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使长比宽多12厘米,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分析与解答:

根据题意可知围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108厘米,因此,这个长方形长与宽的和是108÷2=54厘米,由此可以求出长方形的长为(54+12)÷2=33厘米,宽为54-33=21厘米。

练习五

1、把长84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使宽比长少6厘米。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2、赵叔叔沿长和宽相差30米的游泳池跑6圈,做下水前的准备活动,共跑1080米。游泳池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

第四讲数数图形

专题简析:

我们已经认识了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等基本图形,当这些图形重重叠叠地交错在一起时就构成了复杂的几何图形。要想准确地计数这类图形中所包含的某一种基本图形的个数,就需要仔细地观察,灵活地运用有关的知识和思考方法,掌握数图形的规律,才能获得正确的结果。

要准确、迅速地计数图形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弄清被数图形的特征和变化规律。

2,要按一定的顺序数,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D

C

B

A

分析与解答:要正确解答这类问题,需要我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数,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从图中可以看出,从A点出发的不同线段有3条:AB、AC、AD;从B点出发的不同线段有2条:BC、BD;从C点出发的不同线段有1条:CD。因此,图中共有3+2+1=6条线段。

练习一

数出下列图中有多少条线段。

(1)

(2)

E

D

C

B

A

O

分析与解答:数角的方法和数线段的方法类似,图中的五条射线相当于线段上的五个点,因此,要求图中有多少个锐角,可根据公式1+2+3……(总射线数-1)求得:1+2+3+4=10(个)

练 习 二

下列各图中各有多少个锐角?

(2)

(3)

例3:数一数下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D

C B

A

分析与解答:图中AD 边上的每一条线段与顶点O 构成一个三角

四年级下册数学讲义运算定律人教版

运算定律 课前热身 299×2020-299×2000 473-73-127 125×88 知识点梳理 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 +c=a+(b+c) 3、乘法交换律:a×b=b×a 4、乘法结合律:(a×b)×c=a×(b×c) 5、乘法分配律:(a+b)×c=a×c+b×c 或 a×(b+c) =a×b+a×c 拓展:(a-b)×c=a×c-b×c 或 a×(b-c) =a×b-a×c 运算性质: 6、连减:a—b—c=a—(b+c) 7、连除:a÷b÷c=a÷(b×c) 内容讲解 (一)知识点一: 常见乘法计算:25×4=100 125×8=1000

加法交换律简算例子:加法结合律简算例子: 75+98+25 488+40+60 =75+25+98 =488+(40+60) =100+98 =488+100 =198 =588 乘法交换律简算例子:乘法结合律简算例子: 25×56×4 99×125×8 =25×4×56 =99×(125×8) =100×56 =99×1000 =5600 =99000 含有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简便计算:含有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简便计算:65+28+35+72 25×125×4×8 =(65+35)+(28+72)=(25×4)×(125×8) =100+100 =100×1000 =200 =100000 (二)知识点二: 乘法分配律简算例子: 1、分解式 2、合并式 3、特殊1 (添项) 4、特殊2 25×(40+4)135×12—135×2 99×256+256 45×102 =25×40+25×4 =135×(12—2)=99×256+256×1 =45×(100+2)

四年级数学上册培优辅差

坝寨附中坝寨附中四年级上学期数学培优辅差记录表辅导教师:吴家帆 培优学生姓名:杨秀山吴江婷吴春玉杨通成吴建雄杨武雄 吴求圣吴求德吴理奎石江鹏杨通敏 辅导内容:

第1 周辅导内容一、请读出下列数字。 2030607080 读作: 200000004 读作: 90990900008 读作: 57080023040 读作: 二、请写出下列数字。 三千零一写作: 五千七百亿零三千五百零四写作:四千二百零三写作: 九亿零七写作: 三百亿零四万零四写作:

第 2 周辅导内容一、想一想,填一填。 1、从右边起第()位是万位,第()位是亿位,第()位是百亿位。 2、一万是()个千,一千万是()个百万,()个一千万是一亿。 3、一个数是由6个百万、7个万和8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读作()。 4、在1456089003中,“4”在()位上,表示();“8”在()位上,表示()。这个数读作:()。 5、我国“神州6号载人飞船”在空中运行,每小时飞行约是二千八百零八万米。这个数写作:()米,把它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约是()米。 二、请将下列数改写成“亿”、“万”作单位的数。 460000=()万 927000000=()万 40800000000=()亿64780000=()万 534728≈()万 629999≈()万690080000≈()亿 89950000≈()亿 4090000=409() 第3 周辅导内容一、填空。 1、八千七百万六千写作(),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2、49()000≈50万,()里最小要填(),最大能填()。 3、最小的八位数是(),减去1是();最大的八位数是(),加上1是()。 4、用三个“0”和三个“9”组成的最大的六位数是(),读作(),把它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组成最小的六位数是(),读作(),把它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二、应用题。 1、一只山雀5天大约能吃800只害虫,照这样计算,一只山雀一个月大约能吃多少只害虫?(一个月按30天计算。)

2019四年级下数学讲义

数学提高班第一讲 单位换算 一、高级单位×进率低级单位: 1.5米= ( )分米8.16平方米=( )平方分米 6.5吨=( )千克 0.15千克=()克0.09米=()毫米0.3千克=()克 1.5吨=()千克 2.05米=()厘米 二、低级单位÷进率高级单位: 510米=( )千米3650克=( )千克6平方分米=()平方米 504厘米=()米600千克=( )吨7分=( )元 19克=( )千克78分米=( )米 三、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 如:3米40厘米=( 3.4 )米(把3米写在整数部分,把40厘米改写成0.4米,合起来就是3.4米。)5米16厘米=( )米5千克700克=( )千克3千米50米=()千米 10米7分米=()米7元4角2分=( )元4吨50千克=( )吨 3平方米7平方分米=( )平方米4米5分米6厘米=( )米 四、单名数改写成复名数: 如:2.05米=( 2 )米(5 )厘米(整数部分是2米,把0.05米改写成5厘米。) 3.001吨=()吨()千克 5.80元=()元()角 1.4平方米=( )平方米()平方分米 5.45千克=()千克()克4.2米=()米()厘米 练习: 13厘米=()米()米=2米3分米 ()厘米= 0.43米0.27千克=()克 4米17厘米=()米3千克165克=()千克 0.8平方分米=()平方厘米435克=()千克 1.3千克=()千克()克 4.6米=()米()分米 4.08吨=()吨()千克 应用题之行程类(相遇问题) 1.小明家到小华家的距离有1160米。一天,小明和小华同时从自家出发,到对方家去,小明每分钟走75米,小华每分钟走70米,几分钟后他俩会在途中相遇?

四年级上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

翡翠山湖学校2019年秋季期末考试 四年级数学试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32分) 1、由13个亿,305个万,4007个1组成的数是( ),读作 ( ),四舍五入到万位是(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 )。 2、四边形中,是对称图形的有( )形、( )形和( )形。 3、由8、7、0、5、1组成的最大六位数是( ),最小六位数是( )。 4、要使687÷□5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要使□76÷27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 )。 5、一个角是89度,它是( )角,一个平角等于( )个直角,一个周角等于( )个平角。 6、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46×( )<375 ( )×24<158 ( )×36<405 7、把600606、660600、600066、666000、606000这五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 )<( )<( )<( ) 8、在○里填上“<”、“>”、“=”。 785436 ○ 785426 7200÷180 ○ 720 ÷18 8平方千米 ○ 8000公顷 150×50 ○ 15×501阿 9、线段有( )个端点,射线有( )个端点。 10、除数是17,商是6,余数取最大是( ),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 )。

11、已知14×18=252,14×180=(),140×180=()。 二、判断。(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5分) 1、一个六位数,“四舍五入”后约等于60万,这个数最大是59999。() 2、平角就是一条直线。() 3、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都是计数单位。() 4、每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10。() 5、当长方形长是6厘米,宽是3厘米时,它的周长和面积是相等的。( ) 三、选择。(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5分) 1、下面各数,读数时只读一个零的是()。 A、803070 B、8030700 C、8003700 2、用放大10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15°的角,看到的角的度数是() A、150° B、15° C、1500° 3、两条平行线间可以画()条直线。 A、1 B、2 C、无数 4、用计算器运算中,发现输入的数据不正确可以使用()键清除错误。 A、OFF B、 CE C、 ON/C 5、直线、射线和线段三者比较() A、直线比射线长 B、射线比线段长 C、线段比直线长 D、无法比较 四、计算。(29分) 1、直接写出结果。(每题0.5分,共8分) 890+11= 450÷90= 730-280= 70×300 = 210×5= 4500÷15= 670+80= 780×0=

小学四年级数学 秋季学期9月月考试卷

纳雍县小学年秋季学期9月月考试卷 四年级数学 班级姓名得分 一、口算。(共9分) 40×9 = 96÷8 = 36÷12= 360÷40 = 75÷5 = 90÷45= 360÷90 = 39÷3 = 99÷11= 二、填空。(共20分) 1、119里最多有()个20,878÷31商的最高位在()位上,商是()位数,。xK b1 C om 2、28最接近的整十数是(),28×5比30×5少()。 3、32×8 ≈(),328÷81 ≈()。 4、在算式÷40 = 12最大是()。 5、要使÷73里最小填()。 6、从一点出发,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 7、把钝角、锐角、周角、平角、直角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是 ()﹥()﹥()﹥()﹥()。 8、直角都是()度,1周角=()直角=()平角。 9、过一点能画()条直线,过两点能画()条直线。

三、选择。(共10分) 1、()时整,分针与时针所形成的角是直角。 A、3或9 B、3 C、9 2、从390里连续减去()个30以后,还剩30。 A、13 B、12 C、11 3、960÷12与下列()的得数相同。 A、960÷3×4 B、960÷4×3 C、960÷3÷4 4、为了准确测量角的大小,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 ()是度量角的工具。 A、量角器 B、三角尺 C、直尺 A、74 四、判断,对的打“√”,错的“×”。(共4分) 1、一个三位数除以99,商一定是一位数。() 2、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3、在一道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是99,除数是98。() 4、小三角板上的直角比黑板面上的直角小。() 五、用竖式计算并验算。(共16分) 550÷50 = 695÷39 = 966÷42 = 600÷60 =

著名机构四年级数学下册同步讲义期末复习(一)(教师版)

期末复习(一) (教师版) 学生姓名年级学科授课教师日期时段 核心内容小数的加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简便计算,小数的意义与 性质、大小比较 课型一对一 教学目标1.掌握含有两级运算、含有小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 2.理解运算定律,并能进行简便计算 3.理解小数的性质和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掌握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名数的改写方法;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4.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准确的计算 重、难点重点:教学目标1、3 难点:教学目标2 课首沟通 1、学习完整本书,你觉得代数部分学习得怎么样了? 2、你能说说代数包含什么内容吗? 知识导图 课首小测 1.[近似数及其求法] [难度:★★ ] 填空题 (1)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再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是35.9。原来这个小数是()。 (2)9.0968精确到十分位约是(),保留两位小数约是(),保留整数约是()。(3)用4、3、0和小数点组成一个最大的小数是(),组成一个最小的小数是()【参考答案】(1)3.59;(2)9.1,9.10,9;(3)43.0,0.34 2.[近似数及其求法] [难度:★★ ] 判断题: (1)在表示近似数的时候,小数末尾的零不能去掉() (2)把一个数扩大10倍后是0.9,原来这个数是0.009() (3)30-12.3+17.7=30-30() 【参考答案】(1)√;(2)×;(3)× 3.[质量的单位换算;长度的单位换算;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难度:★★ ] 用小数计算: (1)5米23厘米+3米5分米= (2)10千克-3千克600克=

四年级数学上册培优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培优题 一、巧算的方法 1、33333×666666 2、55555×11 2四年级数学上册培优题 1)175÷252)280÷353)720÷54 4)101×9995)25×86+175×866)630÷15÷6 二、数与数字 1、各位数字和是37四年级数学上册培优题出3个。你能写出一个最小的吗? 2、约等于150万的最小数是:__________________;最大数是: ______________;约等于150万的数一共有多少个? 3、按要求用9、9、2、0、0、0、1组成数、 1)组成一个最大的七位数:____________ 2)一个零也不读的最小的七位数:______________ 3)只读一个零的最大的七位数:______________ 4)约等于100万的最小七位数:_____________ 4、一个九位数所包含的数字恰好是1、2、3、4、 5、 6、 7、 8、9各一个;而且任意2个相邻数字组成的两位数都是两个一位数的积。这个九位数是什么?5、5×5×5×5×5×5×();括号中最小填几;能使积的末尾有6个持续的0?5、用数字0、3、4、5、6组成一个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要使积最大;应该怎么组?要使积最小又应该怎么组? 7、数学书的某页;正反两面的页码数之积是7140;请你推算出这两个页码分别是多少? 三、巧解应用题

1、小明从家里到少年宫参加活动;去时乘车;每分钟500米;活动结束后;沿原路步行回家每分钟行走50米;已知来回在路上所花的时间一共是33分钟。他家距离少年宫多少米? 2、在正方形ABCD中;一只小甲虫从A点出发;沿A>>B>>C>>D>>A爬行一周一共用了50秒;已知在AB边上的速度是每秒1厘米;BC边上每秒2厘米;CD边上每秒3厘米;DA边上每秒4厘米。求它一共爬行了多少厘米?(正方形周长多少厘米?) 3、小大意在计算一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题时;把其中的一个因数32看成了82;结果比正确的结果多7200.求正确结果是多少? 4、有一个11位数;每三个相邻数字之和都是20;已知最高位是9;个位是7;求百万位上是数字几? 5、小兔和小狗赛跑;小狗第一分钟跑130米;以后每一分钟都比前一分钟多10米(这叫加速度跑;假定小狗最高速度能达到每分钟180米);而小狗始终以每分钟150米的速度在跑;几分钟后小狗追上小兔? 6、一列火车长500米;以每分钟500米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500米的桥梁;请问这列火车通过这座桥梁需要几分钟?

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讲义

专题一、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小数的意义 1、小数的意义: 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小数。 2、体会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互相转。 3、表示十分之几的小数是一位小数,百分之几的小数是两位小数,千分之几的小数是三位小数…… 4、小数的读写法。 5、借助计数器,介绍小数部分的数位以及数位之间的进率 6、掌握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 7、了解小数的组成: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小数的意义小练习 一、填空。 1、3千克500克=( )千克=( )克 2、8.04吨=( )吨( )千克=( )千克 3、1时18分=( )时=( )分 4、3.4时=( )时( )分=( )分 二、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有一个数,十位和百位上都是5,个位和十分位上都是0,百分位上是8,这个数写作( ),它的计数单位是( )。 2、 0.25里有( )个百分之一,有( )个千分之一。 3、把0.2改写成三位小数是( )。 4、把2.6扩大( )倍是26。 5、5.995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 6、把10.479精确到百分位约是( )。 7、把000吨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亿吨。 8、把00改写成用“亿”做单位的数是( )亿,保留两位小数是( )亿。 9、把10.01缩小1000倍是( )。 10、3.98精确到十分位约是( )。 三、在()里填上<、>或=。 1、123000千克()万千克 2、千米()亿千米 3、00()45.86亿 4、4700米()4.7千米 四、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做单位的数。 1、412000=( )万 2、0=( )亿

3、76400人=( )万人 4、吨=( )亿吨 五、把下面各数按从大到小顺序排列起来。 1、0.7 0.701 0.71 0.711 0.699 2、 2.69 2.096 2.906 2.609 2.96 六、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L、10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它的大小不变。 ( ) 2、位数多的小数比位数少的小数大。 ( ) 3、一个小数先扩大100倍,再缩小100倍,小数点的位置实际没有变化。 ( ) 七、用5,0,7和2这几个数字写出下面各数,(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 1、整数部分是0的所有三位小数。 2、大于5的所有三位小数。(最简的) 3、零不读出来,而小数部分是两位的所有小数。 4、最大的一位小数。 5、最小的两位小数。 二、测量活动(小数的单位换算) 1、1分米=米 1厘米=米 1克=千克……学会低级单位与高级单位之 间的互化(长度单位,面积单位,重量单位……)。低级单位转化为高级单位时,先将这个 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分数的形式,再写成小数的形式。 2、会进行单名数与复名数之间的互化。 小数的单位换算小练习 1. 一只军舰鸟的体重约1千克500克,翼长2米1分米,骨骼重113克。用小数怎么表示呢? 1千克500克=()千克 2米1分米=()米 113克=()千克 2. 4分米=()米 52厘米=()米 450克=()千克 69克=()千克 5元6角7分=()元 1米5分米=()米 三、比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 1、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2、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再 看小数部分的十分位,十分位上数字大的小数就大…… 小数的大小比较练习 一、填一填

—年秋季学期小学四年级期末数学测试卷(四)

2017—2018年秋季学期小学四年级期末数学测试卷(四) 一、填空。 1、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中国总人口1295336000人,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 )人,省略“亿”后面尾数约是()人。 2、用5个3和3个0组成一个最小的8位数是(),这个数读 作(),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3、线段有( )个端点,射线有( )端点,直线( )端点。 4、钟面上( )时和( )时整,时针与分针夹角是直角,钟面上6时整,时针与分针夹角是( )度角,是()角,12时整,时针与分针夹角是( )角。 5、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相乘的积是()。 6、4293÷4口,要使商是二位数,口可以填( )。 7、一块长方形的苗圃,长是400米,宽是50米。它的面积是( ),合 ()公顷? 8、297304851读作,其中7在位上,表示把这个数四舍五入到万位大约是。 9、速度=( )÷( ),单价×数量=()。 10、278÷38可以把除数看作( )来试商,204是34的()倍。 11、一个数除以27,商是9,余数是6,这个数是( )。 12、两个数的商是200,当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5倍时,商是( );如果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5倍,商是()。 13、小明安排时间最合理:(1)起床整理被褥3分钟;(2)刷牙3分钟;(3)洗脸2分钟;(4)听英语录音8分钟。如果六点起床,最快( )时( )分做完这些事情。 二、选择填空。 1、下面各数,读数时只读一个零的是( )。 A、803070 B、8030700C、8003700 2、用一个放大10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15度的角,看到的角的度数是()。 A、150度B、15度 C、1500度 3、两条平行线间可以画( )条直线。 A、1 B、2 C、无数 4、直线、射线和线段三者比较,( )。 A、直线比射线长B、射线比线段长 C、线段比直线长D、无法比 5、a÷b =9……5,如果a和b都乘100,那么商是( ),余数是()。 A、9 B、900 C、5 D、500 6、要使口76÷6的商是两位数, “口“中最大能填 ( )

四年级上册数学培优试题

四年级数学培优试题(一) 教师朱芙蓉学生姓名分数 一、智力冲浪! 1、在76后面添上()个0,这个数就变成七十六万。 2、在9后面添上()个0,这个数就变成九千万。 3、用三个5和三个0组成适合下面条件的六位数。 4、在数字5和1中间添进()个0,就能组成五亿零一。 5、用3个“1”、3个“0”和3个“4”组成一个九位数,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6、用2个7和3个0可以组成几个五位数?把它们写出来,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二、请相信,我能组。 用四个“7”和三个“0”组数 1、组成一个最小的七位数是()。 2、组成三个零都要读的七位数是()。 3、组成两个只读一个零的七位数是()、()。 三、我会想 1、□里可以填哪些数字?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89□790≈89万 159□895≈159万 69□195≈70万 2、下面的□里最大能填几? 7□695 ≈8万 129□908≈ 130万 29□008≈ 30万 46□850≈ 46万 86□206≈ 86万 26□200≈ 26万 四年级数学培优试题( 二 ) 教师朱芙蓉学生姓名分数 一、智力冲浪!快来玩一玩! 游戏要求:在下图中依次按顺时针方向转一周,组成一个九位数。 1、组成一个最大的数是()。 读作:

2、组成一个最小的数是()。 读作: 二、快乐闯关 1、有一个三位数,数位上三个数字之和是15,个位上的数字和十位上的数字一样大小, 百位上的数字是个位上数字的3倍,这个三位数是多少? 2、一个数有三级,其中一级上的数是4500,另一级上的数是7000,还有一级上的数是3670,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三、我会想 一个数有两级,其中一级上的数恰好是火警电话号码加上一个“零”,另一级上的数是急救中心的电话号码加上一个“零”,这个数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提示:“零”只能加在电话号码的前面或后面,不能加在电话号码数字中间。) 四年级数学培优试题( 三 ) 教师朱芙蓉学生姓名分数 一、智力冲浪! 1、数一数。 (1)(2) 一共有()条线段一共有()个角 二、动手做,动脑想。 用量角器量出每个三角形中角的度数,再求出三个角的度数之和。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1=∠1=∠1= ∠2= ∠2= ∠2= ∠3= ∠3= ∠3= ∠1+∠2+∠3=∠1+∠2+∠3 =∠1+∠2+∠3= 我的发现:。 二、我会想。 下面是一张长方形纸折起来形成的图形。已知∠1=30°,∠2是多少度? 四年级数学培优试题( 四 ) 教师朱芙蓉学生姓名分数

2019年秋学期四年级数学试卷

民乐县思源实验学校2019年秋学期期中考试 四年级数学试卷(总分100分) 一、填空题。(30分。) 1.我们学过的数级包括()级、()级、()级,每一级都有()个数位。 2.北京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面积是720000㎡,画线的数是()位数,最高位是()位,改写成用万作单位是()万。 3.四百万三千零九十写作()。 4. 一个九位数,最高位是9,万位上是7,千位上是3,十位上是3,其他个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读作()。 5. 锐角的度数小于(),大于()而小于()的角叫做钝角,()度的角是平角。 6.把99000,90090,890000,900090,900009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2分) 7.把下面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的精确到亿位或万位。 94219≈()万 6945890009≈()亿 698111≈()万 3584000001≈()亿 8.一个整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后的近似数是23万,这个整数最小是(),最大是()。 9. 线段有()个端点,射线有()个端点,直线()端点。 过两点能画()条直线,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 10. 6时分针和时针成()角,3时成()角。 11. 两条直线相交成()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二、小法官巧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5分) 1. 一条直线长15厘米。() 2. 平角就是一条直线。() 3.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都是计数单位。() 4. 角的边越长角就越大。() 5. 2050100只读一个零。() 三、对号入座。(5分) 1. 用一个5倍的放大镜观察20度的角,这个角是()。 A、20度 B、100度 C、5度 2. 三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 A、四位数 B、五位数 C、四位数或五位数 3. 下列各数中,一个零也不读出来的是()。 A、4009000 B、40090000 C、40900000 4. 310×270的积的末尾有()个0 A、1 B、2 C、3 5. 下面的数与70000最接近的数是()。 A. 66000 B. 80000 C. 70032 四、小小数学家。(28分) 1. 直接写出得数(16分) 0×527= 25×3×4= 37万+35万= 240×3= 30×6= 35×2÷5= 12×5= 80÷8= 420+78= 400-205= 13×60= 7398×1= 18×50×2= 110×7= 642亿-198亿= 111×6=

(word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培优数学.docx

专心看清、细心计准、耐心检查,你是最棒的,加油! 一、口算 1200ⅹ60=13ⅹ7= 二、竖式计算 367 ⅹ83=207ⅹ47=812ⅹ57= 三、列式计算 1、73 与 24 的积,再加上 235,和是多少? 2、甲数是462,乙数是甲数的18 倍,甲、乙两数的和是多少?(20 分)

专心看清、细心计准、耐心检查,你是最棒的,加油! 二、口算 130ⅹ60=7ⅹ8=241ⅹ23≈145—53= 二、竖式计算 208 ⅹ38=952ⅹ49=810ⅹ72= 三、列式计算 1、比 560 的 7 倍多 460 的数是多少? 2、从 3000 连续减去 25 个 112,还剩多少? 四、应用题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72 厘米,是宽的 6 倍,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2、学校饭堂买来 7 桶酒,且每桶酒中各拿出 40 千克,则剩余的酒只是原来 3 桶那么多,请问原来每桶酒重多少千克?

专心看清、细心计准、耐心检查,你是最棒的,加油! 一、口算 18ⅹ8=107ⅹ8=20ⅹ600465—153= 二、竖式计算 906 ⅹ65=580ⅹ43=548ⅹ76= 三、列式计算 1、52 与 28 的差与 276 相乘,积是多少? 2、750 减去 25 的差,去乘 20 加上 13 的和,积是多少? 四、应用题 1、一块长方形黑板的周长是96 分米,长是宽的 3 倍。这块长方形黑板的面积是多少? 2、城东小学在一条大路边从头至尾栽树28 棵,每隔 6 米栽一棵。这条路长多少米?

专心看清、细心计准、耐心检查,你是最棒的,加油! 一、口算 240ⅹ30=12000000 平方米 =千米 57ⅹ600=4678 +675= 二、竖式计算 407 ⅹ23=78ⅹ43=236ⅹ92= 三、列式计算 1、35与50的和除以10与5的差,商是多少? 2、用58与14的和乘26,再加上282,和是多少? 四、应用题 1、一块长方形黑板的周长是78 分米,长是宽的 2 倍。这块长方形黑板的面积是多少? 2、同学们做早操, 21 个同学排成一排,每相邻两个同学之间的距离相等,第一个人到最后一个人的距离是 40 米,相邻两个人隔多少米?

2020年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知识要点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重点内容】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得的数叫做差。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加数+差 【典型例题】 根据864+325=1189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1189-864= 1189-325= 【知识要点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重点内容】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除得的数叫做商。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减数=商×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余数=被除数-除数×商 【典型例题】 根据36×14=504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504÷14= 504÷36= 【知识要点3】有关0的运算 【重点内容】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得0。★两个不等于0的相同数相除,商一定是1。 ★0不能作除数,0可以作被除数。 【典型例题】 计算0÷27+5×0+4 【知识要点4】四则运算顺序 【重点内容】 ★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 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扩括号外面的。 【典型例题】 计算(34×2+92)÷16-7 【知识要点5】租船问题 【重点内容】 ★解决租船问题时,尽量乘坐人均租金便宜的船,大小船搭配正好满员,没有空余座位时最省钱。 【典型例题】 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划船,一共有30人,大船每条限乘6人,租金35元。小船每条限乘4人,租金20元。怎样租船最省钱?

小学四年级数学秋季学期期末试卷(苏教版)

2019小学四年级数学秋季学期期末试卷(苏 教版) 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小编准备了小学四年级数学秋季学期期末试卷,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填空(每空1分,共24分) 1、63243的商是( )位数,商的最高位在( )位上。 2、计算25236时,可以把除数36看作( )来试商;计算53254时,可以把除数54看作( )来试商。 3、□7567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 ),商是一位数,□里最大填( )。 4、经过两点能画( )条直线,经过三点最多画( )条直线。 5、时钟9时整时,时针与分针之间的夹角是( )角,5时整时,时针与分针之间的夹角是( )。 6、填写出下面几堆正方体的个数。 ( )个( )个( )个 7、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 )球的可能性大。 8、3升=( )毫升5天=( )小时 1个周角=( )个直角9000mL=( )L 9、将6本相同的《辞海》堆叠在一起厚168毫米,至少( )本这样的《辞海》才能达到700毫米。 10、小马在计算600-□5时不小心先算了减法再算除法,算出

的结果是60,实际的正确结果应该是( )。 11、学校在走廊布置彩旗,彩旗是按照红紫黄绿的顺序布置的,第148面彩旗是( )色的。 12、如右图所示,1是( ),2是( )。 13、某次测验李丽和王华的平均分是93分,马东要考( )分,才能让三人的平均分达到95分。 二、选择题(在括号内填入合适的选项)(每题1分,共5分) 1、下面哪个算式的得数是两位数? ( ) A 8515 B 54356 C 73032 D 6906 2、两把三角尺如右图相拼,1的度数是( )。 A 45 B 105 C 60 D 100 3、被除数除以5,除数( ),商不发生改变。 A 乘5 B 减5 C 不变 D 除以5 4、从上面观察右侧物体,看到的形状是( )。 A B C D 5、小明用放大1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60的角,他看到的角是( )。 A 6 B 600 C 30 D 60 三、判断对错(每题1分,共5分) 1、小刚画了一条5cm的射线。( ) 2、用小正方体拼更大的正方体,最少需要用4个小正方体。(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讲义运算定律

第二讲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 【知识点梳理】 一、运算定律: 1、加减法运算定律: ①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如a+b=b+a ②加法结合律: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如:(a+b) +c=a+(b+c) ③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 如:a—b—c=a—(b+c) 例1.165+93+35 128-57-43 2、乘除法运算定律: ①乘法交换律: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如:a×b=b×a ②乘法结合律:先乘前两个数,或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如:(a×b)×c=a×(b×c) ③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乘以一个数,可以拆开来算,积不变。 如:(a+b)×c=a×c+b×c或a×(b+c) =a×b+a×c

拓展:(a-b)×c=a×c-b×c 或a×(b-c) =a×b-a×c 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一个数乘另一个数的积加它本身乘另一个数的积, 可以把另外两个数加起来再乘这个数。 如:a×b+a×c =(a+b)×c a×c-b×c=(a-b)×c 拓展:a×b+a×c=a×(b+c) 或a×b-a×c=a×(b-c) ④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相除。 如:a÷b÷c=a÷(b×c) 例2. 8×27×125 3200÷25÷4 二、简便运算。 【经典例题】 【例1】加法与乘法运算律简便运算 (1)常见乘法计算: 25×4=100 125×8=1000 25×8=200 (2)加法交换律简算例子:(3)加法结合律简算例子:50+98+50 488+40+60 (4)乘法交换律简算例子:(5)乘法结合律简算例子:25×56×4 99×125×8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全面)

2018学年下期四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的 这一册教材内容涉及的面比较广,基本概念比较多,也比较抽象,很多内容都是今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知识。通过总复习把本册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所学概念、计算方法和其它知识更好地掌握,并把各单元内容联系起来,形成较系统的知识,使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圆满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另外通过总复习,查缺补漏,使学习学困生能弥补当初没学会的知识,打好基础。 二、复习内容(各单元知识点、重点、难点) 1.第一、三、六单元:四则运算、简便计算。 (1)四则运算的方法(只有加减。只有乘除。加减乘除混合。有括号算式的计算以及加减乘除各部分间的关系。 (2)关于0的计算 (3)简便计算——掌握概念。能用符号或字母表示。能进行顺向、逆向的运用 ①加法交换律、②加法结合律、③乘法交换律、④乘法结合 律、 ⑤乘法分配律、⑥减法的性质、⑦连除的简便计算 (4)注意易错题目 如:125×8÷125×8 598-(398-128)

625÷25÷4 625÷25×4 64÷8×125 (5)注意书本各练习中思维灵活应用题 ▲复习重点:计算、概念及运用、解决问题。 ▲复习难点:运算定律的逆向运用、易错题目的巩固练习、注意思维灵活应用题。 a-(b+c)=a-b-c a÷(b×c)=a÷b÷c a+(b+c)=a+b+c a×(b×c)=a×b×c a×c+b×c=(a+b)×c 2.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1)会识别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时看到的形状。 (2)会画出从前面看、上面看、侧面看到的图形。 ▲复习重点:会观察。操作绘图 ▲复习难点:操作绘图 3.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数位顺序表与计数单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2)计数单位知识的运用。 如:87个0.1是() 95个0.001是() 0.32里面有()320 有一个小数,百位和百分位上的数字都是7,个位和十分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 (3)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小数 (4)小数的性质:概念及运用

2019年秋季期末小学四年级数学试卷

2019年秋季期末小学四年级数学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 亲爱的同学,你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了,只要认真、细心地答题,相信你一定会取得满意的成绩! 1、由7个百万、9个万和3个一组成的数写作:(),写作:(),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2、一个数的38倍是950,这个数的120倍是()。 3、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 4、238名同学乘坐限乘15人的客车,至少需要()辆。 5、根据86×72=6192,可知:860×72=(),86×36=() 6、在里填上“>”“<”或“=”。 600平方米 6公顷 2平方千米 2000平方米 3000公顷 30平方千米 7、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它们的交点叫做()。 8、要使 48÷39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要使商是一位数,里最大填()。 9、面积是1平方千米的正方形土地可以分割成()个边长是

100米的正方形土地。 10、妈妈用一个平底锅烙饼,每面需要1分钟,每次可以放两张,妈妈要烙20张饼,至少需要()分钟。 1、锐角都比直角小。() 2、四十万零三十写作:40030。() 3、李老师家的卧室面积大约是12公顷。() 4、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如果不平行就一定相交。() 5、在除法中,被除数不变(0除外),除数越小,商越大。() 1、用一副三角尺不能画出()的角。 A.75° B.95° C.120° 2、边长是300米的正方形草地的占地面积是()。 A.900平方米 B.9公顷 C.9平方千米 3、一辆汽车5小时行驶320千米,它的速度是()。 A.64千米 B.64时 C.64千米/时 4、两个数的商是50,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除以10,那么商是()。 A.5 B.50 C.500 5、小明早上起来是这样安排的:刷牙、洗脸3分钟,淘米2分钟,用电饭煲煮饭18分钟,背英语单词12分钟,吃早饭8分钟。小明做

最新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知识要点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重点内容】: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得的数叫做差。 ★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加数+差 【例题】: 根据864+325=1189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1189-864= 1189-325= 【知识要点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重点内容】: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在乘法算式中,0乘以任何数都得0;1乘以任何数都是任何数。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除得的数叫做商。 ★在除法算式中,0除以任何数都得0;0不能作除数;任何数除以1都是任何数。 ★除法和乘法互为逆运算。 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减数=商×除数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余数=被除数-除数×商 【例题】 根据36×14=504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504÷14= 504÷36= 【知识要点3】:有关0的运算 【重点内容】: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 + 0 = a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 - a = 0 ★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 - 0 = a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 X 0 = 0 ★ 0除以一个非0的数,得0。字母表示:0 ÷ a = 0 (a ≠ 0)★两个不等于0的相同数相除,商一定是1。字母表示:a ÷ a = 1 (a ≠ 0)★ 0不能作除数,0可以作被除数。字母表示:a ÷ 0 此式错误,不成立【例题】: 计算: 0÷27+5×0+4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培优练习题《亿以上数的认识》

《亿以上数的认识》培优练习 1.选择题。 (1)由6个一亿、4个一百万、9个一万和3个一千组成的数是()。 A. 64093000 B.60493000 C.604093000 (2)读出“70530000800”这个数时要读出“零”的个数为()。 A. 只读一个 B.两个 C.一个也不读 (3)965874321“四舍五入”到亿位是()。 A. 9亿 B.10亿 C.90亿 (4)下面各数中,最接近1亿的是()。 A. 100000100 B.999999999 C.110000000 (5)8 6406440≈9亿,中可以填()。 A. 0-4 B.5-9 C.0-9 2.用0,0,0,0,6,3,8,5,2按要求写数。 (1)最大的九位数。 写作:

(2)最小的九位数。 写作: (3)读出一个“零”的最大九位数。 写作: (4)读出两个“零”的最小九位数。 写作: 3.笑笑的邮箱密码丢了,请你帮她找回来。 (1)密码是一个九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15. (2)密码的万位上的数字是亿位上的2倍。 (3)密码满足条件的九位数中最小的一个。 密码:读作: 4.将两个数分别“四舍五入”到亿位,都近似等于5亿,并且这两个数只相差5,其中一个数大于5亿,另一个数小于5亿。请写出符合条件的两个数。 参考答案 1.(1)C (2)B (3)B (4)A (5)B 2.(1)865320000 (2)200003568 (3)865300200 (4)200030568 3. 100020039 一亿零二万零三十九 4.答案不唯一,如499999996和500000001 499999997和500000002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讲义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讲义 2016年3月 第一、二单元 知识要点 1、运算顺序 ⑴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 2、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3、有关0的运算 一个数与0相加,还得这个数。 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 一个数与0相乘,得0。 0除以一个非0数,得0。 0不能做除数,例如5÷0 是不存在,没有意义的。 4、四则混合运算方法 一看(看数字,运算符号,想想运算顺序是什么。) 二画(画线,哪一步先算,就在哪一步的下面画一条横线,没有计算的要照抄下来。) 三算(按照运算顺序计算) 四检验(检验运算顺序是否错误,计算是否算错。) 练习 1、填空。 ⑴一个加数是90,另一个加数与这个加数相同,它们的和是()。 ⑵在一个减法算式中,差是150,减数是80,被减数是()。 ⑶两个数的和是540,其中一个加数是200,另一个加数是( )。 ⑷被减数是254,差是160,减数是()。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⑴237+69=306 ⑵502-387=115 306-()=237 387+()=502 306-()=69 ()-115=387

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92×()=184 780÷()=30 ()÷35=42 ()÷23=6......15 942÷()=78 (6) 4、计算,1—4题要验算。 ⑴190+672= ⑵980-795= ⑶23×56= ⑷4005÷89= ⑸2400÷80-14×2 ⑹100-(83+360÷60) ⑺960÷【(32+16) ÷3】⑻72×【(35+27) ÷31】 5、根据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书算式。 ⑴23×56=1288 ⑵4005÷89=45 6、判断。 ⑴如果○×□=△,那么○=△÷□。() ⑵如果a÷b=c……e,那么b=(a-c)÷e ( ) ⑶因为0+0=0,0-0=0,0×0=0,所以0÷0=0 () 7、列式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