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生物学讲义

资源生物学讲义
资源生物学讲义

第一章绪论

自然资源

197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ited Nation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空间条件下能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及将来福利的自然因素和条件.

生物资源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对生物资源做了定义:生物资源是指对人类具有实际或潜在用途或价值的遗传资源、生物体或其部分、生物种群和生态系统中任何其他生物组成部分。

生物资源的特性

生物资源的系统性(系统关系)

生物资源的可更新性(繁殖)

生物资源的地域性(森林,草原、湿地)

生物资源的周期性(数量和质量)

生物资源的有限性(更新能力的限度)

生物资源的增殖性(利用价值不断提高)

第二章资源植物概述

第一节资源植物与植物多样性

一、资源植物的定义

根据国内一些著名学者对资源植物的定义,将这些概念划分为狭义和广义概念两种。中国著名学者吴征镒院士将其定义为一切有用植物的总和,这是资源植物的狭义概念;而广义上则认为资源植物是指一切植物的总和,中国资源植物是指中国土地上的一切植物总和,某个地区的资源植物是指某一地区的一切植物总和。

二、资源植物的分类

根据用途的分类

1、淀粉植物

2、油脂植物

3、蛋白质和氨基酸植物

4、药用植物

5、维生素类植物

6、糖和非糖甜味剂植物

7、纤维植物

8、植物色素类植物

9、植物胶与果胶植物

10、树脂植物

11、芳香油植物

12、鞣料植物

13、橡胶植物

14、饲用植物

15、能源植物

16、园林花卉

17、土农药植物

18、蜜源植物

19、经济昆虫寄主植物

20、环境保护植物

21、植物种质资源

根据植物分类系统

资源植物包括:

藻类植物

地衣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二、中国资源植物的特点

㈠中国的植被分区

1、东北区

2、华北区

3、西北区

4、黄土高原区

5、青藏高原区

6、华中区

7、云贵高原区

8、华南区

㈡中国资源植物的特点

1、植物种类众多,资源丰富(种子植物25 700,蕨类2 400,苔藓2 100多

种,合计高等植物3万种,为全世界1/10)

2、区系组成复杂,珍惜众多(在种子植物中,属世界广布的植物有51科

108属;属热带分布的有168科1 467属;属温带分布的有77科931属,属地中海与泛地中海地区分布的有7科278属。

3、园林花卉资源丰富(所有用的种类7 500种,占世界总数的60%~70%,园林花卉资源在国际上位列,第一位,有“世界园林之母”的誉称。

4、药用植物资源丰富

中国的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民间应用历史悠久,据统计,目前药用植物在8000种以上,其中收载于药书中的,包括少数低等植物在内共6000多种,高等植物4800多种,包括苔藓类40多种、蕨类400多种,裸子植物仅100种,被子4300多种。

5、栽培植物种类繁多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也是世界上果树栽培大国。

农作物中的粮食作作物、油料作物、蔬菜、糖料作物和纤维植物有100余种,饲用植物400 ~500种,果树300种。

6、资源植物分布地区差异大

中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别大,资源植物分布不均,种类和群体数量变化很大。

第三章资源植物与价值

二、藻类植物资源价值

㈠食用和药用价值

⑴发状念珠藻(Nostoc flagelliforme)。因植物体丛生呈毛发状,干燥时黑褐色,故俗称“发菜”,发菜细胞内蛋白质,20%以上,并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纤维素。食用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就有记载。发菜对甲状腺肿大、淋巴结核、脚气病、鼻出血、缺铁性贫血、高血压和妇科病等都有一定疗效。

⑵螺旋藻(Spirulina princenp)。植物体短丝状,呈螺旋形卷曲,能够进行旋卷和弯曲运动。其细胞内的蛋白质含量高达45%~49%(干重),是一种具有很高食用价值的蛋白质资源。经试验证明,螺旋藻在降低胆固醇和血脂、抗癌、治疗贫血及微量元素缺乏、增进免疫、调整代谢机能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和联合国世界食品协会推荐为“21世纪理想的食品”。

⑶石莼(Ulva lactuca),亦称海白菜、海青菜,植物体为黄绿色扁平的膜状体,基部以固着器固着于岩石上,生活于海岸潮间带。干石莼含蛋白质、纤维素、麦角固醇、甘露糖、半乳糖、酸性多糖、糖醛等,其中蛋白质含量

3.61%、粗纤维6.89%。可药用,具有清热、利尿、祛痰、软坚、解毒之功效,可用于治疗大小便不利、疳积、脐下结气等症。

⑷海带(Laminaria japonica)。海带的孢子体形大,褐色,明显分为固着器、柄、带片三部分、带片扁平状。海带是一种价值非常高的海藻,其海带干品中含粗脂肪、粗蛋白、粗纤维、纤维素、钙、铁、碘等,与菠菜、油菜相比,除维生素C外,其粗蛋白、糖、钙、铁的含量均高出几倍、几十倍。海带体内的碘能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并能使病态组织崩溃和溶解,可纠正因缺碘引起的甲状腺机能不足,对缺碘性甲状腺肿大有特殊的治疗作用。海带聚糖硫酸盐可清除血脂,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病人的血脂清除剂。海带氨酸有降压作用。海带根合剂有镇咳平喘的作用。

⑸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又称海芥菜。作为食用海藻,裙带菜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其所含蛋白质、钙、维生素等均比一般海藻高,其味道也超过海带。裙带菜性凉,味甘咸,有清热、生津、通便之功效。

⑹甘紫菜(Porphyra tenera),含粗脂肪、粗蛋白、粗纤维、维生素、碘等,特别是蛋白质的含量高。紫菜作为食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紫菜性味甘咸寒,具有化痰软坚、清热利水、补肾养心的功效,用于治疗甲状腺肿、水肿、慢性支气管炎、咳嗽、脚气、高血压等症。

第二节地衣植物资源与价值

一、地衣植物的生物学特征

地衣(Lichen)是由真菌和藻类共生所形成的一类特殊的植物类型,它是有真菌缠绕着1~2种具有光合作用的藻类组成的共生复合体。全世界地衣有500余属,25 000余种。中国已有记载的约有200属,近2 000种。

1、组成

2、营养关系

3、地衣的形态

4、地衣的结构

5、地衣的繁殖

6、地衣的种数

二、地衣植物资源的利用价值

㈠药用价值-地衣中含有地衣多糖、地衣酸等。地衣多糖、异地衣多糖在抗癌方面具有很高的活性。地衣中的松萝酸、地衣硬酸、原地衣酸等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

①环裂松萝(破茎松萝),枝状地衣。含有破茎松萝酸、去甲破茎松萝酸、环箩酸、地钱酸、油酸、亚油酸、地衣聚糖等化学成分。从破茎松萝中提取制得的地衣酸钠盐,具有很强的抗菌与抗原虫作用,能抑制白喉杆菌。

②石耳,叶状地衣。含有水溶性地衣多糖,具高度抗癌活性。

㈡工业价值-地衣可以做工业原料。如海石蕊地衣可以提取色素制成染料、石蕊试纸或酸碱度指示剂。地衣是一种提取香料的原料,梅衣属(叶状地衣)的一些种类,含有一种芳香油,是配制香水、化妆品的原料。

㈢生态价值

地衣在土壤形成中有一定的作用。生长在岩石表面的地衣,所分泌的多种地衣酸可腐蚀岩面,使岩表面逐渐龟裂和破碎,加之自然地风化作用,逐渐在岩石表面形成了土壤层,为其他高等植物的生长创造了条件。因此,地衣常被称为“植物拓荒者”或“先锋植物”。

环境监测-地衣对so2反应非常敏感,在工业区和人口密集的城市如果有一定量的so2排出时,地衣就会生长不良或死去。根据地衣的这一特性,常用地衣作为大气污染的监测生物。

食用地衣(石耳、石蕊、冰岛衣)等体内含有淀粉和糖类,故可以食用。

饲用地衣(石耳、石蕊、冰岛衣等群落)等是驯鹿和鹿等动物的主要饲料。

第三节苔藓植物资源与价值

苔藓植物(Bryophyta)是一类小型的非维管高等植物。全世界苔藓植物约有26 000种,中国约有2 800种。通常分为三纲,即苔纲、角苔纲、藓纲。

二、苔藓植物的资源利用

(一)药用价值

苔藓植物有的种类可直接用于医药方面。真藓科中的暖地大叶藓{ Rhodobryum giganteum (Hook.)Par },全草煎服可镇静安神,对治疗心脏病有显著疗效,其体内含有高度不饱和的长链脂肪酸,如廿二碳五烯酸,是种子植物所不能制造的。大叶藓煎剂,具有软化冠状动脉、调整心率等功效。

大金发藓(Polytrichum commune,即本草中的土马骔),有清热解毒作用,全草能乌发、活血、止血、利大小便。

蛇苔{Comocephalum conicus(L.)Dun}可解热毒、消肿止痛,捣碎外敷可治蛇咬伤,晒干研末用麻油调敷可治烫伤。

地钱(Marchantia polymorpha L.)-煎汁内服,用于治疗肝炎和肺结核,外用治疗疮毒。

泥炭藓形成的泥炭中蒸馏出来的泥炭醇是医治皮肤病的良药。

第四节蕨类植物资源

一、蕨类植物的生物学特征

蕨类植物(Pteridophyte)又称羊齿植物(fern),是进化水平最高的孢子植物,也是最原始的维管植物(vascular plant),在世代交替中以孢子体占优势地位。蕨类植物通常可分为水韭纲、松叶蕨纲、石松纲、木贼纲和真蕨纲等5纲,全世界蕨类植物约12 000种,中国有2 600种。中国西南地区,长江以南各地以及台湾等的蕨类植物非常丰富,云南省号称“蕨类王国”有1 000多种蕨类植物。

二、蕨类植物资源价值

㈠药用价值

蕨类植物是重要的中草药资源,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100余种蕨类植物具有药用价值,有许多种类自古以来就广泛用于医药上,如石松、卷柏、狭叶瓶尔小草、铁线蕨、贯众、有柄石韦、问荆等,有的是全草入药,有的是采用根状茎入药。

⑴石松-药用植物-石松,石松科,石松属

全草入药,含多种生物碱,具有祛风活血、镇痛强壮、利尿通经之功效。用于治疗肝炎、痢疾、关节酸痛、手足麻痹、外伤出血等。

⑵卷白-全草入药,含苏铁双黄酮、穗花杉双黄酮、芹菜素、扁柏双黄酮、海藻糖、异柳杉素等。具有收敛止血、理血疏风之功效。内服治疗便血、吐血、尿血、哮喘、跌打损伤等;外敷治外伤出血。

⑶铁线蕨-全草入药,含铁线蕨酮、铁线蕨素、黄芪苷、烟花苷异

食用植物-蕨,凤尾蕨科,蕨属,为欧洲蕨的变种。又称蕨菜、狼萁、如意菜、龙头菜、拳头菜。

⑷贯众-根状茎入药。含异斛皮苷、紫云英苷、冷蕨苷、贯众苷、黄绵马酸等化合物。具有清热解毒、止血之功效,对于驱除绦虫、蛔虫有特效。

㈢园林价值

有不少种类蕨类植物,由于具有独特、美观、优雅、别致的体形,且无性繁殖能力强,可作盆景,绿化庭院和住宅。目前在温室、庭院或盆景中广泛栽培的蕨类植物有肾蕨、鸟巢蕨、桫椤、二叉鹿角蕨、扇蕨等。

⑴肾蕨-观赏植物,肾蕨科,肾蕨属。

主要用于露地栽培及室内盆栽观叶,作吊篮式盆栽,还是主要的切叶材料。

肾蕨的繁殖能力非常,可以利用分株、孢子以及圆球形块茎进行繁殖,可在春天结合换盆时进行。

⑵巢蕨-铁角蕨科,巢蕨属。又称山苏花。

巢蕨为重要的大型观叶植物,栽植于植物园、花卉园的树干或岩石上可增添野趣。

⑶扇蕨-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亚热带山地林下,其叶形奇特,是观赏蕨类植物中的佳品。

⑷桫椤-分布于贵州、四川、广东和台湾等地。常成片生于林下沟谷、溪边或林缘湿地,常数十成百株构成优势群落。

⑸鹿角蕨-原产于亚、非、澳三洲,株形奇特,大叶下垂,是室内装饰的珍贵种类。鹿角蕨属共12种,为著名的观赏蕨类。

第五节裸子植物资源与价值

裸子植物(Gymnospermae)介于蕨类和被子植物之间的一大类群。它保留着颈卵器,具有维管束系统,能产生种子,因此裸子植物与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一起统称为颈卵器植物,与蕨类植物、被子植物一起统称为维管植物,与被子植物一起统称为种子植物,但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故称为裸子植物。

裸子植物是一群古老的植物,它从泥盆纪发生,在石炭纪、二叠纪(Permian)最为兴盛,到中生代(Mesozoic)逐渐衰退。

(四)珍稀种类

裸子植物中具有多种孑遗种类,分别被列为国家一级、二级保护植物。如特有单种科-银杏科;特有单型属有水杉、水松、银杉、金钱松和白豆杉。

四、裸子植物资源举例

㈠Cycas revolute Thunb.苏铁-苏铁纲植物。在古生代末期二叠纪兴起,在侏罗纪(Jurassic)相当繁盛,现在仅9属100余种,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中国有苏铁1属20余种均为保护对象。

(1)观赏---常见的栽培种是铁树,又称苏铁。(2)食用及药用—铁树茎内髓部和种子富含淀粉,可供食用;种子除含淀粉外,可入药,有收敛、止咳及止血功效。

㈡Ginkgo biloba L.,别名:白果树,松孙树。银杏纲植物。银杏是中国特产的中生代孑遗植物(relict plant),现全世界广泛栽培。

重点特征—落叶乔木,枝有长、短枝之分。叶扇形,先端二裂或呈破状缺刻,二叉状脉序。球花单性,雌雄异株。种子核果状,外种皮厚,肉质,熟时黄色;中种皮骨质,白色;内种皮膜质,红色。

银杏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不仅可以药用、食用,还是园林绿化所选用的优良树种。

㈢金钱松-Pseudolarix amabils。别名:金松。松杉纲植物。金钱松是金钱松属中唯一的种,为中国的单属单种特有植物、著名的古老残遗植物,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亚热带地区。

金钱松的种子可榨油。木材黄褐色,结构粗略,但纹理通直,又耐潮湿,可供建筑、桥梁、船舶、家具等用材。

㈣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et Cheng松杉纲植物。水杉是中国特产的珍贵孑遗植物,分布于四川省与湖北省交界处,现各地普遍种植,并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种栽培。水杉植物在中生代白垩纪及新生代约有10种,曾广布于亚洲东部、北部及北美。第四纪冰期之后,仅存水杉一种在中国局部地区有少量生长。1943年,植物学家王战教授在四川万县发现了幸存的水杉。被誉为植物界的“活化石”。

㈤红豆杉-Taxus chinensis,松杉纲植物。红豆杉属(紫衫属),中国有4种,是中国特有的第三纪孑遗植物,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其枝叶、根、树皮能提取紫杉醇,可治糖尿病或提取抗癌药物。

红豆杉属植物是世界上公认的濒危绝灭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1971年,美国的两位化学家成功地从红豆杉的树干中分离出一种物质,命名为紫杉醇

(Paclitaxel,商品名为Taxol),并发布了它的化学结构,紫杉醇在临床实验中被验证为对卵巢癌、睾丸胚胎癌、乳腺癌症具有特效,且毒副作用远远小于当时发现的其他抗癌物质。

第六节被子植物资源

一、被子植物的生物学特征

被子植物(Angiosperm)是植物演化阶段最后出现的植物种类,是现代植物界中的最高级、最茂密和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已知被子植物共1万多个属,约20万种,占植物界的一半,中国有3 123属,约3万种。

二、被子植物资源的价值

被子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是人类重要的植物资源。在植物资源的用途和所含化合物性质不同所分为21种植物资源类型中,被子植物是其中的重要类群。

三、被子植物资源的利用

㈠药用植物

中国的药用植物根据需要和使用情况可以分为三类:

⑴大宗品种。常用的、需要量大、资源多,相对容易获得的种类。如金银花、菊花、黄连、黄芩、地黄、防风、柴胡、天冬、桔梗、党参、藿香、荆芥、薄荷等。

⑵小宗品种。即需要量较少,资源分布不广和较难得到的种类。如三七、肉桂、辛夷、栀子花、诃子、五味子等。

⑶珍贵品种。即药用价值高,资源量稀少和难于采到的种类。如天麻、人参、虫草、石斛、肉苁蓉、七叶一枝花、藏红花等。

现在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药用植物有168种,其中属于一级保护的有5种,二级保护51种,三级保护的114种。

3.药用被子植物资源举例

1、人参

2、三七

3、杜仲

4、羌活

5、甘草

6、枸杞

7、肉苁蓉

8、薯蓣

9、地黄

10、当归

1、人参,别名山参、血参、土精,五加科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

根茎入药,性味甘、微苦、温。有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功效。用于虚脱、劳伤、食少倦怠、心悸、自汗、健忘、阳痿、尿频等症。

叶可以入药。性味甘、苦、寒,有清肺、生津止渴功效。

人参花加红糖制后泡茶饮,有兴奋作用。

人参中含有多种人参皂苷,还有山奈素、三叶豆苷和人参黄酮苷等。药理研究证明人参对中枢神经有兴奋和抑制作用,抗疲劳、降血压和强心、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降血糖、促进性腺活性、溶血、止血及促进骨髓细胞生成素升高等作用。

6、枸杞,别名西枸杞、白刺、山枸杞,茄科植物,落叶灌木。

果实入药。性味甘、平,人肝、肾经。有滋肾补血、养肝明目功效。用于血虚阴亏、腰背酸痛、头晕等。枸杞含甜菜碱、玉米黄质、酸浆红素、枸杞甾酮等,含有多种氨基酸、胡萝卜素、维生素和矿物元素等。

枸杞在祖国的传统医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药用价值备受历代医家的推崇。它是传统名贵中药材和营养滋补品。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枸杞有免疫调节、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抗疲劳、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补肾、保肝、明目、养颜、健脑、排毒、保护生殖系统、抗辐射损伤16项功能。

7、肉苁蓉,别名苁蓉、大芸,也称沙漠人参,列当科植物。多年生寄生草本。全草入药,性味甘、咸、温。有补肾壮阳,补血、润肠通便功效。

用于阳痿、遗精、血虚、腰膝酸痛、便秘等。

肉苁蓉含有生物碱。

药性类别:滋补理气、养生药。

肉苁蓉不仅为名贵中药,也是古地中海残遗植物,对于研究亚洲中部荒漠植物区系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为濒危种。肉苁蓉由于大量采挖,其数量已急剧减少。据调查,每千株寄生植物梭梭中,仅有7株肉苁蓉。又因梭梭是骆驼的优良饲料和当地群众的染料,因此过度放牧和大量砍挖梭梭,也促使肉苁蓉处于临危的境地。

8、薯蓣,山药、山薯、山芋,薯蓣科植物。多年生草本。作为中药最主要的补益药材之一,怀山药与其他常用的补药,如人参、党参、黄芪等相比,最大区别,也是它的最大优点,是无任何副作用。因此被历来医家评价为“温补”、“性平”,是“药食同源”的典范,即可以当成正常食物充饥食用,适宜于任何人群。

药性类别:滋补理气、养生药

9、地黄,别名山烟、山白菜。玄参科植物。

一般于秋季采挖,去芦头、须根,得到鲜生地,味甘、苦、寒。人心、肝、肾经,有清热凉血、生津功效。

10、当归,别名干归、云归、西当归,伞形科植物,多年生草本,当归含蒿本

内酯、正丁烯酰内酯、阿魏酸、烟酸、蔗糖和多种氨基酸,以及倍半萜类化合物等。

当归性温,味甘、辛。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功效。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等症。

?㈡能源植物

? 1.能源植物的定义和分类

?能源植物是指可以用作能源的植物,有称为石油植物或生物燃料植物。能源植物通常是指那些利用光能效率高,具有合成较高的还原性烃的能力,可产生接近石油成分和可替代石油使用的产品的植物以及富含油脂、糖类、淀粉类、纤维素等的植物。

?根据能源植物化学成分及其用途,可以将能源植物分为5类:

?富含糖的能源植物。主要有甘蔗、甜高粱、菊芋等,用于生产燃料乙醇。

?富含淀粉的能源植物。玉米、木薯、马铃薯、甘薯等粮食作物和蕉芋、橡子、野百合、魔芋等野生植物,用于生产燃料乙醇。

?富含纤维的能源植物。芒草、柳枝稷、桉树等,用于生产生物柴油和燃气(甲烷)。

?富含油脂的能源植物。油菜、棕榈、向日葵、花生等,用于生产生物柴油。

?富含类似石油成分的能源植物。麻疯树、油楠、续随子、绿玉树等,用于生产生物石油、生物柴油。

? 6.能源植物资源举例

?⑴麻疯树

?⑵好好芭

?⑶光皮树

?⑷文冠果

?⑸油桶

?⑹黄连木

?⑺绿玉树

?⑻甜高粱

?⑼菊芋

?⑽木薯

?⑴麻疯树,大戟科,为多年生木本植物。

?麻疯树3年可挂果投产,5年进入盛果期。果实采摘期长达50年,果实的含油率为60-70%,经改性后的麻疯树油可适用于各种柴油发动机。与化石柴油相比,麻疯树油是一种绿色柴油。

?①对环境好(硫含量低,二氧化硫和硫化物排放量比0号柴油低10倍)

?②低温启动性能好(无添加剂冷凝点-20℃)

?③润滑功能强

?④燃料性能佳

?麻疯树油优于国内0号柴油,达到欧洲二号排放标准。

?⑵好好芭,西蒙得木科植物,一种沙漠常绿小灌木,

好好芭由于其种子中所含的特种植物油而受到全世界的重视,其干种子的出油率达50%-60%,好好芭油无色无味,抗氧化能力极强,未加工的油97%以上成分是直链蜡酯,其中87%以上的酯是20-22个碳原子的双链。两条链通过酯键相连。而普通的植物油是16-18个碳原子的脂肪酸。

好好芭油被称为液体蜡,可300℃高温而不燃烧,高稳定性和高冰点,可存30年而不变质。此外,好好芭油还具有高绝缘性的特性,这些性质和抹香鲸油极其相似,是目前唯一可替代鲸油的特种植物油,使得好好芭的经济价值和市场前景徒然增加,好好芭油被誉为沙漠?液体黄金”。

医学分子生物学讲义复习重点

分子生物学 1.ORF 答:ORF是open reading frame的缩写,即开放阅读框架。在DNA链上,由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密码开始,到终止密码为止的一个连续编码列,叫做一个开放阅读框架。 2.结构基因 答:结构基因(structural genes)可被转录形成mRNA,并翻译成多肽链,构成各种结构蛋白质或催化各种生化反应的酶和激素等。 3.断裂基因 答:基因是核酸分子中贮存遗传信息的遗传单位,一个基因不仅仅包括编码蛋白质或 RNA 的核酸序列,还包括保证转录所必需的调控序列、位于编码区 5 ' 端与 3 ' 端的非编码序列和内含子。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由若干个编码区和非编码区互相间隔开但又连续镶嵌而成,去除非编码区再连接后,可翻译出由连续氨基酸组成的完整蛋白质,这些基因称为断裂基因(split gene)。 4.选择性剪接 答:选择性剪接(也叫可变剪接)是指从一个mRNA前体中通过不同的剪接方式(选择不同的剪接位点组合)产生不同的mRNA剪接异构体的过程,而最终的蛋白产物会表现出不同或者是相互拮抗的功能和结构特性,或者,在相同的细胞中由于表达水平的不同而导致不同的表型。 5.C值 答:基因组的大小通常以其DNA的含量来表示,我们把一种生物体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成为C值(C value)。 6.生物大分子 答:生物大分子指的是作为生物体内主要活性成分的各种分子量达到上万或更多的有机分子。常见的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脂类、糖类。 7.酚抽提法 答:酚抽提法最初于1976年由Stafford及其同事提出,通过改良,以含EDTA、SDS及无DNA酶的RNA酶裂解缓冲液破碎细胞,经蛋白酶K处理后,用pH8.0的Tris饱和酚抽提DNA,重复抽提至一定纯度后,根据不同需要进行透析或沉淀处理获得所需的DNA样品。 8.凝胶过滤层析 答:凝胶过滤层析也称分子排阻层析或分子筛层析,利用凝胶分子筛对大小、形状不同的分子进行层析分离,是根据分子大小分离蛋白质混合物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9.多重PCR 答:多重PCR技术是在一个反应体系中加入多对引物,同时扩增出多个核酸片段,由于每对引物扩增的片段长度不同,可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或毛细管电泳等技术加以鉴别。 10.荧光域值 答:荧光阈值是在荧光扩增曲线上人为设定的一个值,它可以设定在荧光信号指数扩增阶段任意位置上,一般荧光阈值的设置是基线荧光信号的标准偏差的10倍。 11.退火 答:温度突然降至37-58℃时,变性的DNA单链在碱基互补的基础上重新形成氢

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绝对重点

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 (第一版) 一名词解释 1 Southern blot / Northern blot—DNA斑迹法 / RNA转移吸印技术。是为了检测待检基因或其表达产物的性质和数量(基因拷贝数)常用的核酸分子杂交技术。二者均属于印迹转移杂交术,所不同的是前者用于检测DNA样品;后者用于检测RNA样品。 2 cis-acting element / trans-acting factor—顺式作用元件 / 反式作用因子。均为真核生物基因中的转录调控序列。顺式作用元件是与结构基因表达调控相关、能被基因调控蛋白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特定DNA序列,包括启动子和上游启动子元件、增强子、反应元件和poly (A)加尾信号。反式作用因子是能与顺式作用元件特异性结合、对基因表达的转录起始过程有调控作用的蛋白质因子,如RNA聚合酶、转录因子、转录激活因子、抑制因子。 3VNTR / STR—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 / 短串联重复。均为非编码区的串联重复序列。 前者也叫高度可变的小卫星DNA,重复单位约9~24bp,重复次数变化大,变化高度多态性;后者也叫微卫星DNA,重复单位约2~6 bp,重复次数约10~60次,总长度通常小于150bp 。(参考第7题) 4 viral oncogene / cellular oncogene—病毒癌基因 / 细胞癌基因。病毒癌基因指存在于逆转录病毒中、体外能使细胞转化、体内能导致肿瘤发生的基因;细胞癌基因也叫原癌基因,指存在于细胞内,与病毒癌基因同源的基因序列。正常情况下不激活,与细胞增殖相关,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在进化上高等保守。当原癌基因的结构或调控区发生变异,基因产物增多或活性增强时,使细胞过度增殖,从而形成肿瘤。 5 ORF / UTR—开放阅读框 / 非翻译区。均指在mRNA中的核苷酸序列。前者是特定蛋白质多肽链的序列信息,从起始密码子开始到终止密码子结束,决定蛋白质分子的一级功能;后者是位于前者的5'端上游和3'端下游的、没有编码功能的序列,主要参与翻译起始调控,为前者的多肽链序列信息转变为多肽链所必需。 6 enhancer / silencer—增强子 / 沉默子。均为顺式作用元件。前者是一段含多个作用元件的短DNA序列,可特异性与转录因子结合,增强基因的转录活性,可以位于基因任何位置,通常在转录起始点上游-100到-300个碱基对处;后者是前者内含的负调控序列,结合特异蛋白因子时,对基因转录起阻遏作用。 7 micro-satellite / minisatellite—微卫星DNA / 小卫星DNA 。卫星DNA是出现在非编码区的串联重复序列,特点是有固定重复单位且重复单位首尾相连形成重复序列片段,串联重复单位长短不等,重复次数大小不一。微卫星DNA即STR;小卫星DNA分为高度可变的小卫星DNA(即VNTR)和端粒DNA。(参考第3题) 8 SNP / RFLP—单核苷酸多态性 /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前者是指在基因组水平上由单个核苷酸的变异所引起的DNA序列多态性,它是人类遗传变异中最常见的一种,占所

山东大学分子生物学相关资料

Section A - Cells and macromolecules 1.The glycosylation of secreted proteins takes place in the . . . A mitochondria. B peroxisomes. C endoplasmic reticulum. D nucleus. 2.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an example of a nucleoprotein? A keratin. B chromatin. C histone. D proteoglycan. 3.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 polysaccharide? A chitin. B amylopectin. C glycosaminoglycan. D glycerol. 4. Transmembrane proteins A join two lipid bilayers together. B have intra- and extracellular domains. C are contained completely within the membrane. D are easily removed from the membrane. Section B - Protein structure 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an imino acid? A proline. B hydroxy lysine. C tryptophan. D histidine. 2.Protein family members in different species that carry out the same biochemical role are described as . . . A paralogs. B structural analogs. C heterologs. D orthologs. 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 protein secondary structure? A α-helix. B triple helix. C double helix. D ?-pleated sheet. 4.In isoelectric focusing, proteins are separated . A in a pH gradient. B in a salt gradient. C in a density gradient. D in a temperature gradient. 5.Edman degradation sequences peptides . . .

最新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导

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导

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导 (补充讲义) 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二OO九年十二月 目录 实验总RNA的提取、定量与RT-PCR……………………………………………… 1 实验质粒DNA的提取、定量与酶切鉴定 (7) 实验蛋白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13) 附录Ⅰ相关试剂盒说明书 (19) 附录Ⅱ相关仪器使用说明书 (19) 实验九总RNA的提取、定量与RT-PCR 一、总RNA的提取与定量 目的: 从细胞中分离RNA是分子生物学实验经常进行的操作之一,所提取RNA的质量是进行其它实验的基础,如Northern杂交,目的基因cDNA的克隆,荧光定量,文库构建等。 原理:

在哺乳动物中,平均每个细胞内大约含有10-5μg RNA,其中rRNA占总量的80%-85%,tRNA和核内小分子RNA占10-15%,而mRNA只占1-5%。rRNA由28S、18S、5S等几类组成,这些RNA分子根据密度和分子大小,通过密度梯度离心、凝胶电泳、离子交换层析进行分离。mRNA分子种类繁多,分子量大小不均一,在细胞中含量少,绝大多数mRNA分子(除血红蛋白、有些组蛋白mRNA以外),在3’端存在20-250个多聚腺苷酸(polyA)。利用此特点,用 oligo(dT)亲和层析柱分离mRNA。 RNA分离的方法有:异硫氰酸胍氯化铯超速离心法,盐酸胍-有机溶剂法,氯化锂-尿素法,蛋白酶K-细胞质RNA提取法等、异硫氰酸胍-酚-氯仿一步法等。目前常用的是Trizol法。 Trizol试剂适用于从细胞和组织中快速分离RNA。TRIzol的主要成分是异硫氰酸胍和酚。异硫氰酸胍属于解偶剂,是一类强力的蛋白质变性剂,可溶解蛋白质主要作用是裂解细胞,使细胞中的蛋白,核酸物质解聚得到释放。酚虽可有效的变性蛋白质,但是它不能完全抑制RNA酶活性,因此Trizol中还加入了8-羟基喹啉、β-巯基乙醇等来抑制内源和外源RNase。在加入氯仿离心后,溶液分为水相和有机相,RNA选择性地进入无DNA和蛋白质的水相中。取出水相用异丙醇沉淀可回收RNA;用乙醇沉淀中间层可回收DNA;用异丙醇沉淀有机相可回收蛋白质。 Trizol试剂可用于小量样品(50~100mg组织、5×106细胞)也适用于大量样品(≥1g组织、>107细胞)。对人,动物,植物组织,细菌均适用,整个提取过程在一小时内即可完成。分离的总RNA无蛋白质和DNA污染,可用于Northern blot,dot blot,ployA筛选,体外翻译,RNase保护分析和分子克隆。在用于RT-

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2)

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分子生物学: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通过研究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生物合成等方面来阐明各种生命现象的本质。 RNA组学:对细胞中全部RNA分子的结构与功能进行系统的研究,从整体水平阐明RNA的生物学意义即为RNA组学(RNomics)。 减色效应:变性DNA复性时,紫外吸收减少的现象叫减色效应。 增色效应:DNA变性时紫外吸收增加的现象称增色效应。 Tm:DNA热变性时,其紫外吸收增加值到达总增加值一半时的温度,称为DNA的解链温度。 解链曲线:如果在连续加热DNA的过程中以温度对A260值作图,所得的曲线称为解链曲线。 DNA复性:在适当条件下,变性DNA的两条互补链可恢复天然的双螺旋构象,这一现象称为复性。 核酸分子杂交:在DNA变性后的复性过程中,如果将不同种类的DNA单链分子或RNA分子放在同一溶液中,只要两种单链分子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碱基配对关系,在适宜的条件(温度及离子强度)下,就可以在不同的分子间形成杂化双链。这种杂化双链可以在不同的DNA与DNA之间形成,也可以在DNA和RNA分子间或者RNA与RNA分子间形成。这种现象称为核酸分子杂交。 基因:原核生物、真核生物以及病毒的DNA和RNA分子中具有遗传效应的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的基本单位。 断裂基因:不连续的基因称为断裂基因,指基因的编码序列在DNA上不连续排列而被不编码的序列所隔开。 重叠基因:核苷酸序列彼此重叠的2个基因为重叠基因,或称嵌套基因。 致死基因:导致个体或细胞死亡的基因称致死基因。 基因冗余:一条染色体上出现一个基因的很多复本的现象称为基因冗余。 DNA重组:DNA分子内或分子间发生遗传信息的重新组合,又称为遗传重组或基因重排。 同源重组:发生在同源序列间的重组称为同源重组,又称基本重组。

分子生物学实验课件

实验一、菌株复壮与单菌落菌株的获取 一、实验目的 学习细菌培养的LB培养基及抗生素抗性筛选培养基的配制,掌握高压灭菌和获取细菌单菌落菌株两种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材料、设备及试剂 1、实验材料 大肠杆菌(E. coli)DH5α菌株:R-,M-,Amp- 2、实验设备 恒温摇床,电热恒温培养箱,无菌工作台,高压灭菌锅 3、试剂 酵母浸膏,蛋白胨,氯化钠,琼脂,卡那霉素 三、实验步骤 液体LB(Luria-Bertain)培养基配方: 蛋白胨(typtone) 1.0% (1 g/100 ml) 酵母提取物(Yeast extraction)0.5% (0.5g/100 ml) 氯化钠 1.0% (1 g/100 ml) PH 7.0 固体LB培养基:每100 ml液体培养基中加入1.5g琼脂粉 请按试剂瓶上的编号使用相应编号的药勺取药,防止药品相互污染! (1)每组按上述液体LB培养基配方,以配制100ml的量称取药品放入烧杯。 (2)用量筒量取约80 ml 蒸馏水注入烧杯中,玻棒搅拌使药品完全溶解后用100ml量筒定容 至100ml。 (3)pH试纸检测pH值,并用1 N NaOH或1 N HCl调节pH值至7.0。 (4)将100ml溶液分装入两个三角瓶,每瓶为50ml。 (5)按固体培养基配方称取适量琼脂粉分别放入两个三角瓶中,以配制成两瓶50ml固体LB培 养基。 (6)两个三角瓶分别用锡纸包扎瓶口。并用记号笔在三角瓶上标注各组标记。 (7)把装有培养基三角瓶放入灭菌锅中,盖上锅盖,以对称方式拧紧锅盖,打开排气阀通电加 热,至有连续的白色水蒸气从排气阀排出时,关闭排气阀。当高压锅温度(气压)指示器指示锅温度升高至121℃(0.1Mpa)时,调节电压(或利用手动开关电源的方式)使高压

医学分子生物学

第一章总论 一、名词解释: 1.单体、有效部位2.一次代谢产物、二次代谢产物3.有效成分、无效成分 4.正相色谱、反相色谱5.水/醇法、醇/水法 二、填空题: 1.溶剂提取法中选择溶剂的依据__________。 2.色谱法按其基本原理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硅胶为________性吸附剂,适于分离________成分,化合物的极性越大,与吸附剂吸附得越____,越_____被洗脱下来。 4.凝胶色谱法分离天然产物中大分子时,主要依据化合物____________差异。 5.葡聚糖凝胶的商品型号是按其交链度大小分类,并以________表示。英文字母G代表________,后面的阿拉伯数字表示凝胶的吸水量再乘以________的值,如G-25的吸水量为________。 6.分配层析是利用各成分在的两相溶剂中不同而进行分离的层析方法。 7.聚酰胺吸附属于________吸附,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分离方法,特别适于分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类化合物。 8.硅胶活化温度________,时间________,超过________丧失吸附力,硅胶含水量达________不能作吸附剂使用,只能作分配色谱。 9.中药液体制剂常采用“水提醇沉”法,水可以提取如糖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成分,醇沉可以沉淀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 10.使用混合溶剂重结晶时,一般是将样品先溶于__________的溶剂中,在加热的情况下滴加__________溶剂直至__________,再稍滴加__________溶剂使__________后让其渐渐析晶。 11.纸色谱的原理属__________,特别适合于________成分的分离鉴定,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2.聚酰胺在含水溶剂中的吸附能力大致有三个规律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13.硅胶、氧化铝吸附剂的用量一般为试样量的__________倍,试样极性较小、难以分离者, 吸附剂用量可适当提高至试样量的__________倍。 14.TLC展开时,使组分R f值达到__________的溶剂系统可选用为柱色谱分离该相应组分的 最佳溶剂系统。 15.活性炭是__________吸附剂,对__________物质具有较强的吸附力,在水溶液中吸附力 __________,在有机溶剂中吸附力__________。 16.常见的极性有机溶剂有甲醇、乙醇、丙酮、正丁醇等,欲从水提取也重萃取极性成分,

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重点

1.定义重组DNA技术 将不同的DNA片段按照人们的设计定向连接起来,然后在特定的受体细胞中与载体同时复制并得到表达,产生影响受体细胞的新的遗传性状。 2.说出分子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DNA重组技术 2.基因表达研究调控 3.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研究 4.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研究 3.简述DNA的一、二、三级结构 一级:4种核苷酸的连接及排列顺序,表示了该DNA分子的化学成分 二级:2条多核苷酸连反向平行盘绕所形成的双螺旋结构 三级:DNA双螺旋进一步扭曲盘绕所形成的特定的空间结构 4.原核生物DNA具有哪些不同于真核生物DNA的特征? ①DNA双螺旋是由2条互相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绕而成,多核苷酸的方向由核苷酸间的磷酸二酯键的走向决定,一条是5---3,另一条是3---5②DNA双螺旋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在内侧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相结合,形成碱基对 5.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由谁提出的?沃森和克里克 6.DNA以何种方式进行复制,如何保证DNA复制的准确性? 线性DNA的双链复制:将线性复制子转变为环状或者多聚分子,在DNA末端形成发卡式结构,使分子没有游离末端,在某种蛋白质的介入下在真正的末端上启动复制。环状DNA 复制:θ型、滚环型、D型 ①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进行半保留复制,复制时严格按照碱基配对原则 ②DNA聚合酶I 非主要聚合酶,可确保DNA合成的准确性

③DNA修复系统:错配修复、切除修复、重组修复、DNA直接修复、SOS系统 7.简述原核生物DNA复制特点 只有一个复制起点,复制起始点上可以连续开始新的DNA复制,变现为虽只有一个复制单元,但可以有多个复制叉 8.真核生物DNA的复制在哪些水平上受到调控? 细胞生活周期水平调控;染色体水平调控;复制子水平调控 9.细胞通过哪几种修复系统对DNA损伤进行修复? 错配修复,恢复错配;切除修复,切除突变的碱基和核苷酸片段;重组修复,复制后的修复;DNA直接修复,修复嘧啶二聚体;SOS系统,DNA的修复,导致变异 10.什么是转座子?分为哪些种类? 是存在于染色体DNA上可自主复制和移动的基本单位。可分为插入序列和复合型转座子11.什么是编码链?什么是模板链? 与mRNA序列相同的那条DNA链称为编码链,另一条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指导mRNA 合成DNA链称为模板链 12.简述RNA的种类及其生物学作用 mRNA:编码了一个或多个多肽链序列。 tRNA:把mRNA上的遗传信息变为多肽中的氨基酸信息。 rRNA:是核糖体中的主要成分。 hnRNA:由DNA转录生成的原始转录产物。 snRNA:核小RNA,在前体mRNA加工中,参与去除内含子。 snoRNA:核仁小RNA,主要参与rRNA及其它RNA的修饰、加工、成熟等过程。scRNA:细胞质小RNA在蛋白质合成过程起作用。

医学分子生物学复习总结学习资料.doc

医学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

蛋白质、糖蛋白与蛋白聚糖、脂蛋白、细胞信号传导 名词解释: 1、构型:指一个有机分子中各个原子特有的固定的空间排列。这种排列不经过 共价键的断裂和重新形成是不会改变的。不同构型之间相互转化会涉及化学键 的断裂,构型的改变往往使分子的光学活性发生变化。 2、构象:构成分子的原子和基团因为化学键的旋转而形成在三维空间的不同的 排布、走向。不同的构象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而不涉及化学键的破裂。构象改变 不会改变分子的光学活性。 3、肽平面:肽键具有部分双键性质而不能自由旋转,这样C、N 原子同它们连接的 O、H和两个 Cα共六个原子就被约束在一个刚性平面上,这个平面被称为肽平面。 4、基序或模体:相邻的几个二级结构相互作用形成有规则的组合体称为超二级 结构,是特殊的序列或结构的基本组成单元,又称为基序或模体。 5、结构域:蛋白质的超二级结构进一步组合折叠成半独立紧密的球状结构域。 6、糖蛋白:在分子组成中以蛋白质为主,其一定部位以共价键与若干糖链(约4%)相连所构成的分子。 7、蛋白聚糖:蛋白聚糖是一类由蛋白质和糖胺聚糖通过共价键相连而成的化合物,其分子中的含糖量通常为50%~90%。 8、血脂:血浆所含的脂类统称为血脂,它包括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及游离 脂酸。 9、血浆脂蛋白:在血浆中血脂与蛋白质结合,形成血浆脂蛋白。 10、载脂蛋白:血浆脂蛋白中蛋白质部分称为载脂蛋白。 11、脂蛋白受体:脂蛋白受体是一类位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它们能以高亲和 性的方式与其相应的脂蛋白配体相互作用,介导细胞对脂蛋白的摄取和代谢, 从而进一步调节血浆脂蛋白和血脂的水平。 12、细胞通讯( cell communication):指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 到另一个细胞产生相应反应的过程。

安徽工业大学分子生物学实验讲义 实验一

安徽工业大学 分子生物学实验讲义 主编:谢峻 2013-8-20

目录 目录 (2) 实验一分子生物学常用到的仪器及使用方法 (3)

实验一分子生物学常用到的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常规仪器、设备、耗材; 2. 掌握常用仪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3. 掌握单道移液器的使用方法和技巧;掌握移液器的使用和维护保养注意事项。 二、实验内容 常规仪器: (一)温度控制系统: 1. 冰箱:根据药品、试剂及多种生物制剂保存的需要,必须具备不同控温级别的冰 箱,最常使用的有:4℃、-20℃、-80℃冰箱。 4℃适合储存某些溶液、试剂、药品等。 -20℃适用于某些试剂、药品、酶、血清、配好的抗生素和DNA、蛋白质样品等。 -80℃适合某些长期低温保存的样品、纯化的样品、特殊的低温处理消化液等的保存。 0-10℃适合低温条件下的电泳、层析、透析等实验。 2. 液氮罐:有些实验材料、某些器官组织、细胞株、菌株及纯化的样品等,要求速 冻和长期保存在超低温环境下,就需要一个液氮罐(-196℃)具有经济、 省力和较好地保持细胞生物学特性的优点。 3. 培养箱: 37℃生化恒温培养箱:用于细菌的固体培养。 CO2培养箱:适用于培养各种细胞,可恒定地提供一定量的CO2(通常5%),用 来维持培养液的酸度(pH值)。 37℃恒温空气摇床:可进行液体细菌的培养。 4. 水浴锅:用于保温。 25-100℃水浴摇床可用于分子杂交试验,各种生物化学酶反应等试验的保温。 25-100℃水浴箱用于常规试验。 5. 烘箱:主用于烘干实验器皿,有些需要温度高些,有些需要温度低些。用于RNA 方面的实验用具,需要在250℃烤箱中烘干,有些塑料用具只能在42-45℃的烤 箱中进行烘干。 (二)水的净化装置: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许多实验对水纯度的要求越来越高。 1. 蒸馏水皿:单蒸水常难以满足实验要求。双蒸水、三蒸水配液,许多实验要去离 子水。多次蒸馏水可除去水中挥发性杂质,不能完全除去水中溶解的 气体杂质(Mn2+、Cu2+、Zn2+、Fe3+等)。 2. 离子交换器:用离子交换法制取的水,称去离子水。去离子不能除去水中的非离 子型杂质,其中常含有有机物。 3. 超纯水:采用多级过滤、高性能离子交换单元、超滤过滤器、反渗透技术、紫外

分子生物学终极复习资料汇总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 1、染色体:是指在细胞分裂期出现的一种能被碱性染料强烈染色,并具有一定 形态、结构特征的物体。携带很多基因的分离单位。只有在细胞分裂中才可见的形态单位。 2、染色质:是指细胞周期间期细胞核内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和少量RNA 组成的复合结构,因其易被碱性染料染色而得名。 3、核小体:染色质的基本结构亚基,由约200 bp的DNA和组蛋白八聚体所组 成 4、C值谬误:一个有机体的C值与它的编码能力缺乏相关性称为C值矛盾 5、半保留复制:由亲代DNA生成子代DNA时,每个新形成的子代DNA中, 一条链来自6、亲代DNA,而另一条链则是新合成的,这种复制方式称半保留复制 6、DNA重组技术又称基因工程,目的是将不同的DNA片段(如某个基因或基 因的一部分)按照人们的设计定向连接起来,在特定的受体细胞中与载体同时复制并得到表达,产生影响受体细胞的新的遗传性状。 7、半不连续复制:DNA复制时其中一条子链的合成是连续的,而另一条子链的 合成是不连续的,故称半不连续复制。 8、引发酶:此酶以DNA为模板合成一段RNA,这段RNA作为合成DNA的引 物(Primer)。实质是以DNA为模板的RNA聚合酶。 9、转坐子:存在与染色体DNA上可自主复制和位移的基本单位。 10、多顺反子:一种能作为两种或多种多肽链翻译模板的信使RNA,由DNA 链上的邻近顺反子所界定。 11、基因: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所必需的全部核甘酸序列。 12、启动子:指能被RNA聚合酶识别、结合并启动基因转录的一段DNA序列。 13、增强子:能强化转录起始的序列 14、全酶:含有表达其基础酶活力所必需的5个亚基的酶蛋白复合物,拥有σ因子。 (即核心酶+σ因子) 15、核心酶:仅含有表达其基础酶活力所必需亚基的酶蛋白复合物,没有σ因子。 16、核酶:是一类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 17、三元复合物:开放复合物与最初的两个NTP相结合,并在这两个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后,转变成包括RNA聚合酶,DNA和新生的RNA的三元复合物。 18、SD序列:mRNA中用于结合原核生物核糖体的序列。30S亚基通过其

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

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 2.分子杂交:是核酸研究中一项最差不多的实验技术。其差不多原理确实是应用核酸分子的变性和复性的性质,使来源不同的DNA或RNA片段,按碱基互补关系形成杂交双链分子。 3.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能够识别DNA的特异序列,并在识别位点或其周围切割双链DNA的一类内切酶,简称限制酶。 4.cDNA:与RNA链互补的单链DNA,以其RNA为模板,在适当引物的存在下,由RNA与DNA进行一定条件下合成的,确实是cDNA。 5.基因组DNA:组成生物基因组的所有DNA。 6.基因(gene):是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差不多单位,是载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分子的片段。 7.基因组(genome):一个细胞或病毒所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或整套基因。 8.基因表达(gene expression):是指储存遗传信息的基因通过一系列步骤表现出其生物功能的整个过程,即转录和翻译过程。 9.时刻特异性(temporal specificity):单细胞生物的某一特定基因的表达严格按特定的时刻顺序发生;多细胞生物的相应基因的表达在机体发育的不同时期严格按一定的时刻顺序开启或关闭。 10.空间特异性(spatial specificity):在机体发育的某一时期,同一个基因的表达产物在不同的组织器官分布不同。 11.组成性基因表达(总管基因):不大受环境变动而变化的一类基因表达,在个体生长过程中,几乎在所有的组织中连续表达或变化专门小。这些基因一样被称为总管基因。 12.反式调剂(trans-regulation):由某一基因表达产生的蛋白质因子,通过与另一基因的特异的顺式作用元件相互作用,调剂其表达。 13.顺式调剂(cis-regulation):由蛋白质因子可特异识别、结合自身基因的调剂序列,调剂自身基因的表达。 14.单顺反子:在多数真核生物中,编码蛋白质的基因的初级转录物,被加工成一种mRNA,一样翻译出一条多肽链。

肿瘤分子生物学讲义

肿瘤分子生物学讲义 第一节概述 (1) 第二节肿瘤的发生机制 (4) 第三节癌基因及其致癌的分子机制 (5) 第四节抑癌基因及其抑癌的分子机制 (9) 第五节肿瘤转移相关基因 (11) 第六节肿瘤的预防和治疗 (13) 第一节概述 一、肿瘤及肿瘤分子生物学的概念 肿瘤(tumor)是一类疾病的总称,它们的基本特征是细胞增殖与凋亡失控,扩张性增生形成新生物。肿瘤可分为良性肿瘤(benign tumor)和恶性肿瘤(malignant tumor)。 良性肿瘤生长缓慢,虽可增长至相当大的体积,但仍保留正常细胞的某些特性,通常在瘤体外有完整的包膜,手术切除后患者预后良好。绝大多数良性肿瘤基本上是无害的,不引起或很少引起宿主损伤。不过有极少数良性肿瘤因其靠近生命中枢或能合成大量生物活性物质也可能杀伤宿主。例如,脑膜上生长缓慢的良性肿瘤通过压迫使得生命中枢萎缩破坏,最终导致宿主死亡;胰岛细胞良性肿瘤可以分泌大量胰岛素而引起体内胰岛素过量,导致低血糖和死亡。 恶性肿瘤统称为癌症(cancer),它不同于良性肿瘤的最重要的特性是能侵袭周围组织,疾病晚期癌细胞发生远端转移,破坏受侵袭的脏器,最终使机体衰亡,但如能在侵袭转移前切除癌瘤,一般预后明显改善。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目前临床诊断的癌症患者多处于中晚期。加上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过度饮酒、不合理饮食习惯,以及环境污染增加等因素,在刚过去的20世纪,世界各国许多常见癌症的发病率在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或维持在高水平,在我国的情况亦大致如此。目前除几种较少见的癌症如妇科的宫颈癌、绒癌等的死亡率有明显下降外,多数常见恶性肿瘤死亡率还处于令人忧心的高位态势下。有研究者预测,在21世纪癌症仍将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故应引起预防、临床和基础研究者的高度关注。 恶性肿瘤几乎在所有类型的细胞中均可发生。根据组织学来源,癌症的起源可分为三种:癌(carcinoma)起源于上皮细胞,大部分成人癌症属此类;淋巴瘤起源于脾和淋巴结等的淋巴细胞;肉瘤(sarcoma)起源于间叶组织如结缔组织、骨和肌肉等。以上在各种实质性组织、脏器中发生的癌症属实体肿瘤(solid tumor)。白血病起源于骨髓造血细胞,恶性细胞存在于流动的血液中,属液体肿瘤(liquid tumor)。 肿瘤分子生物学,就是用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来研究肿瘤的一门科学,是医学和生物学的一门交叉学科 二、肿瘤的生物学特征 1、癌症是体细胞遗传病 就本质而论,癌症是一种遗传学疾病或体细胞遗传学疾病,可简称为遗传病。在癌细胞中发生的遗传学变异有:基因内的碱基替代、缺失、插入和基因扩增等,以及染色体的数量和结构的改变,如非整倍体、易位等;表遗传学改变有:DNA甲基化型式改变、组蛋白修饰和染色质改型等。这些改变引起了肿瘤抑制基因灭活和原癌基因的活化,它们所产生的恶性表型通过有丝分裂能在细胞世代间传递。上述过程均发生在体细胞,这是占全部癌症中绝大多数的、散发性癌症的发生模式。遗传性癌综合征不同于其他一些遗传病,它遗传的仅是癌易感性,还需要体细胞的多次击中才能产生恶性表型。 基因组内存在两类癌相关基因:一类基因直接调控细胞增殖与凋亡、运动与黏着,以及细胞基质的改型等,并参与细胞的信号转导,结果得以维持正常组织细胞的自稳性。当这些基因缺陷造成上述过程失衡,随着细胞各种恶性特征的积累,最终癌症发生。这些基因包括癌基因、肿瘤抑制基因中把关基因(gatekeeper gene);另一类基因并不直接调控细胞的增殖和凋亡,而是影响第一类癌相关基因的突变速率的管护基因(caretaker gene),这包括各类DNA修复基因,还包括代谢酶多态性在内的一组修饰基因(modifier gene)。 2、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特征

分子生物学参考资料_百替生物

绍兴文理学院二○○三学年第二学期 生物系生物科学专业函授01级 《分子生物学》参考资料 一、名词解释 1.cDNA与cccDNA:cDNA是由mRNA通过反转录酶合成的双链DNA;cccDNA是游离于染色体之外的质粒双链闭合环形DNA。 2.标准折叠单位:蛋白质二级结构单元α-螺旋与β-折叠通过各种连接多肽可以组成特殊几何排列的结构块,此种确定的折叠类型通常称为超二级结构。几乎所有的三级结构都可以用这些折叠类型,乃至他们的组合型来予以描述,因此又将其称为标准折叠单位。 3.CAP:环腺苷酸(cAMP)受体蛋白CRP(cAMP receptor protein),cAMP与CRP结合后所形成的复合物称激活蛋白CAP(cAMP activated protein) 4.回文序列:DNA片段上的一段所具有的反向互补序列,常是限制性酶切位点。 5.micRNA:互补干扰RNA或称反义RNA,与mRNA序列互补,可抑制mRNA的翻译。 6.核酶:具有催化活性的RNA,在RNA的剪接加工过程中起到自我催化的作用。 7.模体: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中存在着某些立体形状和拓扑结构颇为类似的局部区域 8.信号肽: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N端有15~36个氨基酸残基的肽段,引导蛋白质的跨膜。 9.弱化子:在操纵区与结构基因之间的一段可以终止转录作用的核苷酸序列。 10.魔斑:当细菌生长过程中,遇到氨基酸全面缺乏时,细菌将会产生一个应急反应,停止全部基因的表达。产生这一应急反应的信号是鸟苷四磷酸(ppGpp)和鸟苷五磷酸(pppGpp)。PpGpp与pppGpp的作用不只是一个或几个操纵子,而是影响一大批,所以称他们是超级调控子或称为魔斑。 11.上游启动子元件:是指对启动子的活性起到一种调节作用的DNA序列,-10区的TATA、-35区的TGACA及增强子,弱化子等。 12.DNA探针:是带有标记的一段已知序列DNA,用以检测未知序列、筛选目的基因等方面广泛应用。13.SD序列:是核糖体与mRNA结合序列,对翻译起到调控作用。 14.单克隆抗体:只针对单一抗原决定簇起作用的抗体。 15.考斯质粒:是经过人工构建的一种外源DNA载体,保留噬菌体两端的COS区,与质粒连接构成。16.蓝-白斑筛选:含LacZ基因(编码β半乳糖苷酶)该酶能分解生色底物X-gal(5-溴-4-氯-3-吲哚-β-D-半乳糖苷)产生蓝色,从而使菌株变蓝。当外源DNA插入后,LacZ基因不能表达,菌株呈白色,以此来筛选重组细菌。称之为蓝-白斑筛选。 17.顺式作用元件:在DNA中一段特殊的碱基序列,对基因的表达起到调控作用的基因元件。

常见分子生物学实验

溶液稀释与配比 C1V1=C2V2:万能稀释公式,一般母液和终浓度比不为X:1用这个公式计算。X/1:当母液与终浓度比为X:1时用这个快速方法,此时方法为把母液分为1,剩下的用总比例减掉,如:X2(1:1),X6(1:5),X10(1:9)。 百分数和mol数转以1%盐浓度进行转换 换设是100克的此溶液,则有99克的水和1克的盐(NaCl),盐的物质的量为1/58.5=0.017mol,水体积为99mL=0.099L,所以物质的量浓度为 0.017/0.099=0.17mol/L,即摩尔浓度为0.17mol/L 1%=1g/100g (1/58.5)/0.099 CTAB法提取DNA 1.各成分作用 CTAB:溶解细胞膜,并结合核酸,使核酸便于分离; Tris-HCl (pH8.0):提供一个缓冲环境,防止核酸被破坏; EDTA:螯合Mg2+或Mn2+离子,抑制DNase活性; NaCl:提供一个高盐环境,使DNA充分溶解,在于液相中; β-巯基乙醇:抗氧化剂,有效地防止酚氧化成醌,避免褐变,使酚容易去除; PVP(聚乙烯吡咯烷酮):酚的络合物,能与多酚形成一种不溶的络合物质,有效去除多酚,减少DNA中酚的污染;同时它也能和多糖结合,有效去除多糖。 酚:使蛋白质变性,同时抑制了DNase的降解作用。用苯酚处理匀浆液时,由于蛋白与DNA 联结键已断,蛋白分子表面又含有很多极性基团与苯酚相似相溶。蛋白分子溶于酚相,而DNA溶于水相。 氯仿:克服酚的缺点;加速有机相与液相分层,去除核酸溶液中的迹量酚。 异戊醇:减少蛋白质变性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气泡。异戊醇可以降低表面张力,从而减少气泡产生。另外,异戊醇有助于分相,使离心后的上层含DNA的水相、中间的变性蛋白相及下层有机溶剂相维持稳定。 2.操作步骤

分子生物学资料 试题及答案

星期二 2010 03 09分子生物学考试大纲 分子生物学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以学科的相互交叉和相互渗透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其发展反过来又成为其它学科从分子水平揭示生命现象实质的强有力的工具。本学科的特点是涉及面广,知识更新快,因此本课程重点介绍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使学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以适应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要求。 绪论 1. 分子生物学与药学分子生物学; 2.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的回顾; 4. 分子生物学和现代医学 第一章、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性质和功能 考试内容 一、核酸是遗传物质 二、核酸的结构 1、 DNA是遗传物质的携带者 1). DNA的一级结构 2). DNA的二级结构及其多样性 3)DNA的三级结构 4). DNA的拓扑学性质 5). DNA的四级结构 2、RNA的结构 1核酸的功能 一)、DNA的功能及基因治疗 二)、RNA的功能 1hnRNA 和mRNA的功能 2. rRNA的功能 3. tRNA的功能 4.scRNA 、snRNA、iRNA 、gRNA 5. 端粒酶RNA 、Ribozyme 四、核酸的变性、复性和杂交 2核酸的变性、复性 3核酸的杂交的应用 4生物芯片—基因芯片的概念、类型和应用 5反义核酸概念、技术、应用 考试要求: 【掌握】1.核酸的一级结构。 2.DNA的一、二、三、四级结构的特点,掌握原核生物DNA的超螺旋结构,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基本单位-核小体的结构。DNA的生物学功能 3.RNA的种类与功能。信使RNA和转运RNA的结构特点。tRNA二级结构的特点与功能。 4.DNA的变性和复性概念和特点,解链曲线与Tm。

(完整word版)医学分子生物学

医学分子生物学 名词解释: 结构基因(structural genes): 可被转录形成 mRNA,并转译成多肽链,构成各种结构蛋白质,催化各种生化反应的酶和激素等。 ORF 开放阅读框架( open reading frame,ORF ): 是指DNA链上,由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密码开始,到终止密码为止的一个连续编码。 C值(C-value): 一种生物体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用以衡量基因组的大小。 C值矛盾/ C值悖论: C值和生物结构或组成的复杂性不一致的现象。 基因组(genome): 是指生物体全套遗传信息,包括所有基因和基因间的区域 重叠基因 是指同一段DNA片段能够参与编码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蛋白质分子。 SNP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 e nucleotid e polymorphism) 是由基因组DNA上的单个碱基的变异引起的DNA序列多态性。是人群中个体差异最具代表性的DNA多态性,相当一部分还直接或间接与个体的表型差异、对疾病的易感性或抵抗能力、对药物的反应性等相关。SNP被认为是一种能稳定遗传的早期突变 蛋白质组(proteomics): 指应用各种技术手段来研究蛋白质组的一门新兴科学,其目的是从整体的角度分析细胞内动态变化的蛋白质组成成份、表达水平与修饰状态,了解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联系,揭示蛋白质功能与细胞生命活动规律. 质谱技术mass spectrometry,MS 样品分子离子化后,根据不同离子间质核比(m/z)的差异来分离并确定分子量 开放阅读框=ORF 基因工程

又称为重组DNA技术,是指将外源基因通过体外重组后导入受体细胞,并使其能在受体细胞内复制和表达的技术。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RE) 是一类能识别和切割双链DNA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核酸水解酶。 逆转录酶 依赖RNA的DNA聚合酶,它以RNA为模板、4种dNTP为底物,催化合成DNA,其功能主要有:1)逆转录作用;2)核酸酶H的水解作用;3)依赖DNA的DNA聚合酶作用。 粘性末端 被限制酶切割后突出的部分就是粘性末端(来自360问答) 载体vector 指能携带外源DNA片段导入宿主细胞进行扩增或表达的工具。载体的本质为DNA。多克隆位点 载体上具有多个限制酶的单一切点(即在载体的其他部位无这些酶的相同切点)称为多克隆位点 报告基因(reporter gene): 是指处于待测基因下游并通过转录和表达水平来反映上游待测基因功能的基因,又称报道基因。 转化 以质粒DNA或以它为载体构建的重组子导入细菌的过程称为转化(transformation) 感受态细胞 细胞膜结构改变、通透性增加并具有摄取外源DNA能力的细胞称谓感受态细胞(competent cell)。 碱裂解法 在NaOH提供的高pH(12.0~12.6)条件下,用强阳离子去垢剂SDS破坏细胞壁,裂解细胞,与NaOH共同使宿主细胞的蛋白质与染色体DNA发生变性,释放出质粒DNA。 核酸变性 变性(denaturation):在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下,维系DNA分子二级结构的氢键和碱基堆积力受到破坏,DNA由双螺旋变成单链过程。 核酸复性

分子生物学A资料

分子生物学A复习参考 RNA (一)miRNA和siRNA的区别和联系 miRNA与siRNA之间有许多相同之处: 1.二者的长度都约在22nt左右。 2.二者都依赖Dicer酶的加工,是Dicer的产物,所以具有Dicer产物的特点。 3.二者生成都需要Argonaute家族蛋白存在。 4.二者都是RISC组分,所以其功能界限变得不清晰,如二者在介导沉默机制上有重叠。和siRNA合成都是由双链的RNA或RNA前体形成的。 miRNA与siRNA的不同点: 1.根本区别是miRNA是内源的,是生物体的固有因素;而siRNA是人工体外合成的,通过转染进入人体内,是RNA干涉的中间产物。 2.结构上,miRNA是单链RNA,而siRNA是双链RNA。 酶对二者的加工过程不同,miRNA是不对称加工,miRNA仅是剪切pre-miRNA的一个侧臂,其他部分降解;而siRNA对称地来源于双链RNA的前体的两侧臂。 4.在作用位置上,miRNA主要作用于靶标基因3′-UTR区,而siRNA可作用于mRNA的任何部位。 5.在作用方式上,miRNA可抑制靶标基因的翻译,也可以导致靶标基因降解,即在转录水平后和翻译水平起作用,而siRNA只能导致靶标基因的降解,即为转录水平后调控。 主要在发育过程中起作用,调节内源基因表达,而siRNA不参与生物生长,是RNAi的产物,原始作用是抑制转座子活性和病毒感染。 (二)RNA干扰的机制、意义 RNA干扰(RNAi)是指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的、由双链RNA(dsRNA)诱发的、同源mRNA高效特异性降解的现象。RNaseIII核酶家族的Dicer可与双链RNA结合,并将其剪切成21~23nt及3'端突出的小分子RNA片断,即siRNA。随后siRNA与若干个蛋白组成的,RNA引起的称之为RNA诱导沉默复合体(RISC)结合,解旋成单链,并由该复合体主导RNAi效应。RISC被活化后,活化型RISC受已成单链的siRNA引导,序列特异性地结合在标靶mRNA上并切断标靶mRNA,引发靶mRNA的特异性分解。 RNA干扰的意义: ?生物体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的调控 ?防止转座子引起的基因组的不稳定性 ?防御植物病毒的感染 (三)miRNA的产生和作用机理 microRNAs(miRNAs)是一种小的,类似于siRNA的分子,由高等真核生物基因组编码,miRNA通过和靶基因mRNA碱基配对引导沉默复合体(RISC)降解mRNA或阻碍其翻译。miRNA基因通常是在核内由RNA聚合酶II(polII)转录的,最初产物为大的具有帽子结构(7MGpppG)和多聚腺苷酸尾巴(AAAAA)的pre-miRNA。pre-miRNA在核酸酶Drosha和其辅助因子Pasha的作用下被处理成70个核苷酸组成的pri-miRNA。RAN–GTP和exportin 5将pre-miRNA输送到细胞质中。随后,另一个核酸酶Dicer将其剪切产生约为22个核苷酸长度的miRNA:miRNA*双链。这种双链很快被引导进入沉默复合体(RISC)复合体中,其中一条成熟的单链miRNA保留在这一复合体中。成熟的miRNA结合到与其互补的mRNA的位点通过碱基配对,如果这种结合具有特异性,那么内源mRNA就会被内切酶切割成不具翻译功能的无意义的RNA片段。但如果结合不具特异性,RISC复合物就黏附在mRNA上,从而阻止核糖体在内源mRNA上的移动和翻译,最终导致不能合成任何蛋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