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子思想对人类发展的意义

浅谈老子思想对人类发展的意义
浅谈老子思想对人类发展的意义

浅谈老子思想对人类发展的意义

朱雪梅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2013211816)摘要:老子作为我国古代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伟大思想家之一,他不但是道家学

派的奠基人和道教的始祖,而且也是先秦诸子百家的重要启蒙者,即便是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他的思想也在世界上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老子的哲学体系以“道”为核心,以“无为”作为践行“道”的方式,在他的哲学思想中包含了大量的和谐思想,涉及到宇宙、社会的各个方面。本文主要从老子的自然无为、忧患意识、和谐、辩证法思想来论述老子思想对人类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老子、自然无为、忧患意识、和谐、辩证法思想

众所周知,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其存世的不世之作《道德经》(又称《老子》),乃历代不世之经典。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学说乃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下面我们将从老子的主要的四个思想方面浅谈老子思想中的精髓。

(一)自然无为,顺其自然,生生不息.

“无为”是老子哲学的重要思想,是老子思想的精髓。老子所倡导的自然无为、柔弱无争的思想,主要体现在《老子》(又称《道德经》)一书中。老子的“无为” 是指处处顺应自然的规律,让万事万物遵循自然法则,顺其自然。老子的“无为”,实际是要人们遵循规律,客观地去做事,让社会在和谐中发展。老子的无为哲学有着其崇高的思想境界,顺其自然,无为不矜,无为自化,无为而无不为;老子在当今社会有着其广泛的影响和现实意义。老子把“无为”作为人类道德生活的最高原则和人的至善品德,他认为,从人类到自然界要以无为、无欲即“自然”为其活动的准则。

同时老子的自然无为对人类自身的修养发展也有着广泛的启发意义和重大影响。中医学和现代很多长寿的人士都借鉴了老子的“无为”思想。《老子》第七十三章说:“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老子认为没有欲望心就会平静下来,一切都会变好。老子还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即让一切顺其自然。如果一切能顺其自然,就能生生不息,老子这种朴素的道家思想,对我国中医养生理论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皇帝内经》便吸取了老子的这一思想,提出了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养生理论。《老子》第二十九章说:“去甚,去奢,去泰”,他认为追名逐利,嗜好过多,都是找灾引祸,也是百病丛生的根源。《素问上古天真论》也指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豪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中医学在养生保健和防病治病中,处处强调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称“天人相应”。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都受四季气候变化的影响,人类自然

也不例外,所以,人们要顺应自然养生才能健康长寿。日本的铃木大拙在他86岁时,弟子问他有关养生之道:他说疲倦了就休息,想睡就睡。并且我们知道的禅式坐睡最有名,其实这就是一种顺应自然的“无为”养生之道。他80岁后天天讲学旅游,90岁后天天读书讲学为乐,94岁参加檀岛第四次哲学家会议,成为当时著名的新闻人物。北大教授、著名学者季羡林已九十多岁了,身板还很好,思维还很敏捷。有人问他有没有好的长寿秘诀,他的回答是:“我的秘诀就是没有秘诀,想吃啥就吃,心理不要有负担,顺其自然,经常保持精神愉快,乐观豁达,内心要达到心平气和就行”。其实,从季老这句话里我们可以看出他也借用了老子“无为”的方法养生,从这两个具体的事例中可以看出,只有顺应自然的“无为”,才能达到真正修身养性的目的。

(二)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

老子思想是我国五千年思想文化的精华,其最深刻之处在于他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早期就揭示了文明发展的副作用,并对此进行了全面的反思,儒家的忧患意识经常为人们所称道,而以老子为主要代表的道家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反思,实质上也是一种忧患意识,而且是更深一层的忧患意识。因为儒家式的忧患意识只关注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而道家式的忧患意识则是对整个人类的前途命运的终极关怀。老子站在全人类乃至整个宇宙的高度上思考问题,因而便具有不同于儒家的眼光。

从历史看来,老子是非战的,主张人道主义,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缺失忧患意识。无为的人道主义更需要忧患意识,这不仅体现在春秋动荡社会时期,同样也适用于我们如今的社会。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就已说明社会从来都偶是弱肉强食的,只有适者、强者才能生活,生活得更好,这是社会的现实与本质,无论是在动物世界还是人类社会,这条法则永垂不朽。因此,我们更加需要老子的忧患意识思想,需要它时刻警醒我们反思自己,督促我们活出真自我。

(三)和谐,构建个人自身的身心和谐关系

老子关于和谐这方面的思想主要体现在老子的“宁中”学说上:“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老子》第五章)。意思就是人对事物的把握要适度,要保持宁静淡泊的心态而持“中庸之道”。

如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大幅提高,但如今社会又是一个充满巨大矛盾的社会,很多人在疯狂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却发现自己的生活并没有因为物质的丰富而幸福起来,相反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多的是利益和不信任。真诚失落、道德滑坡,人们的精神世界反而越来越空虚。人到底应该选择怎样的人生道路?人们经过思索后发现,老子思想中丰富的生活智慧值得现代人借鉴,成为现代人解决生活问题灵感的来源。人生在世,首先要面对的就是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在老子看来,人类社会最初的状态时和大自然一样和谐的,高度紧张的社会关系式违背自然规律的,儿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自然主义,只要自己顺应自然,不追求过多的不切实际的东西,心灵就不会被物质所累,生活的幸福感才会提升。

《道德经》的内容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讨论道的本质和特点,另一部分是讲道对人生的影响,即“为”与“无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类似这样的叙述在文中俯拾皆是。假设老子真的赞同道就是让人无所作为的话,他何必要费如此口舌来讲无为与无不为的关系,讲如何“无为而无不治”,直接不提便是。反观《庄子》,洋洋数万言中根本没有出现对为与无为的讨论,也没有谈及什么治国之道、处世之道,因为在庄子看来,这

些都是不须说也不屑说的,他只关心“逍遥”,关心无拘无束的生活,关心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蕴藏的各种哲理。暂且不论二者境界高低的问题,仅从这种对比上来看,老子显然仍然关心现实社会生活,仍然希望人能有所作为,这就是老子积极人生态度的体现。

首先,老子强调了生命的重要价值,“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第十三章)即使遭受祸患,老子也认为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因为“吾有身”。所以老子讲养生,自己也得长寿,庄子亦是如此。反观法家那些实干家、权术家们,如韩非、李斯,几乎都是死于非命。就从这一点上来说,老子的思想就有十分伟大的积极意义。

第二,老子教会人们正确对待生活。生活无非就是成败得失,悲欢离合。在老子看来,一切都是道之所然。我既得道,心也自然,所谓成败,所谓悲欢,皆随他去,我自然,断不会有疯癫、轻生等过激之举。徐老师云:幸福=所得/所欲,所言甚是。老子让人们寡欲而不争,所欲便少,顺天而行,所得便多,如此何恐幸福不大呢!

第三,老子教会人们善待他人。“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第二十七章)不仅要求人们善待他人,而且要求无声无息,不被人察觉,这样人人皆自然,社会也会和谐。

(四)辩证法思想,批判的看待事物。

老子的思辨思想在当今社会具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老子主张对任何事情都持思辨的态度,持独立批判的能力。批判的能力很重要,没有批判的能力,社会就不能发展。老子用自己的眼光看事物,也就是用自己的头脑思考。他认为,“有为”往往会导致妄为、胡作非为。其实人可以通过无为来达到有为的目的。就像在治国方面,老子有很多治国思想,对当时社会的批判是非常有力的,同时也是值得后人学习的。他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就是治大国就像煎鱼一样,要讲究技巧,煎鱼时不能随便翻,把鱼都翻烂了,应该尽量不干预,让它自己熟。他还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这是说,自然规律被破坏了,才用所谓仁义约束人的行为;有了智慧,也出现了虚伪;母子、父子、兄弟不和睦的时候,才提倡孝道;国家快要垮台的时候才会看出忠臣。总之,越是宣传提倡的东西,越说明它是最缺乏的东西,这是老子深刻独到的见解。

老子讲一切都是对立的,也讲一切都在变化和一切皆有利弊。好的一面包含不利的一面,不利的一面包含着好的一面,没有单纯的利也没有单纯的弊。“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是一句我们非常熟悉的成语,提醒我们单纯的利和单纯的害是没有的,事物发展过程中都存在两个方面。比如现在我们经济发展得很好,但同时也产生了对环境、生态的破坏。我们在引进许多新观念、新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丢掉了我们民族不少固有的美德。但是我们要辩证地看问题,不能因为事情有弊有害就不去做,关键是我们要把害处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又或是我们该采取什么办法来实现变害为利才是最主要的。

老子发现,自然万物,本身便是如此地“辩证”:坚硬的,便必定是脆性的;柔弱的,反倒是韧性的。柔弱,只是表面,骨子里却是柔韧的。以此来看人生,那么。道理便变得简单明确了。“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意思是说,草木们,活着的时候,看似柔弱,风一吹来,两

边摇晃,似无骨骼;死了呢,反倒坚挺脆硬,看似坚强。人呢,也是如此。原来。“坚强”,是死亡的象征,而柔弱。反而是生存的原则。社会生活中,任何的强权,终必走向灭亡,而阴柔示弱,才是真的强大,是生生不息的生存法则。别自大,别逞强,守定一种轻柔、弱势、低调甚至是一种看似浑浑噩噩的姿态和心态。也便为自己赢得了更大的生存空间。如果被问及与他人的区别,老子会回答说,“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也就是说,“俗人”们,到处彰显自己的强悍和力量。而“我”呢,昏昏然犹如睡意未解柔弱无力;“俗人”们,处处显示出自己的精明才干,而“我”呢,显得呆滞木讷啥本事也没有。当然,“我”的这副在“俗人”眼里的“窝囊样”,不是刻意的伪装,而是深刻会意水德之后的精神升华的自然结果。

柔韧可以制胜,并不是刻意贬低对手的强大。柔韧之所以一定能立于不败之地,是因为它能销蚀“强大对手”于无形之中,这里包含了妥协、借力、让位、迂回、转接、稀释等等“斗争艺术”。中国后来的兵家哲学,乃至柔道太极,中华武术等等内涵的哲学和艺术,都与此存在着历史和逻辑的有机联系。

最后,我们必须说明一下,老子的思想中不包含竞争意识,既不鼓励人们为改善个人境遇而奋斗, 也不倡导个人对集体和社会的奉献。而这些正是现代社会生活中所必不可少的。我们当然不能因此而埋没老子思想的价值,因为老子的生活智慧正是通过对现实生活及其价值标准之偏失的深刻反思而得来的。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仍然需要不断地对自己的观念和行为进行检视、反思和调整。对此,老子自然主义的价值观作为一种参照系统,在世界范围内都仍然具有重大的启悟价值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1、刘云峰,《论老子的自然主义思想及现代意义》

2、朱承. 老子的和谐思想初探[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1, 30(3):30-32.

3、白奚. 老子思想的世界性和现代意义[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2000(3):14-20.

浅谈老子《道德经》中的养生思想 摘要:论文论述老子的养生思想。认为中国的养生理论与实践以古代哲学和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为基础,在中国传统的养生理论中,老子所著的《道德经》被后世奉为道家经典。论文认为,老子的思想源头是《易经》。老子养生思想的原则有: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委曲求全,大巧若拙。顺其自然,健康长寿。其具体方法有:至虚守静,终身不殆。意守一窍,排除杂念。闭目塞听,回光返照等等。 关键词:老子养生思想源头原则方法现实意义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的意思;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的意思,养生就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达到保养生命,健康精神,增进智慧,延长寿命的目的的理论和方法。我国的养生文化源远流长,内蕴深厚,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养生文化相比,中国的养生理论与实践以古代哲学和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为基础,显得尤为博大精深。在中国传统的养生理论中,老子所著的《道德经》被后世奉为道家经典。其中的养生观点更是中国养生理论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现就《道德经》的养生思想做些粗浅分析: 一, 老子养生思想的源头: 老子的思想源头是《易经》。《易经》最初的东西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东西。所以老子是先研究易经的源头,然后有大的领悟,又按周易的格式,写了一本《道德经》,从理的角度来讲解天道、人道。老子的《道德经》分成两部分,上卷讲天法道,下卷讲人心德。而《周易》的格式也是一样,上部分讲天体演变过程,下部分讲人类的演变过程,所谓的“易”,就是演变的意思。因此,《道德经》以其独特的思想注解了《易经》的最高境界----人道合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是以《易经》一书为基础,以阴阳相生相克之道为原则写的《道德经》。主要是以天体运动规则为核心,提出人的心境修炼、处事之道的一本书。应该说,《道德经》无处不蕴含着《易经》中的自然规律和哲学思考,比如说阴阳学说:有阴便有阳、有阳便有阴、阴阳相生相克等,也即是“一阴一阳之谓道”;物极必反等。 二,老子养生思想的原则: 1、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在《道德经》第44章中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认为,生命比名利和财富更为可贵。过多的贪欲必定会造成极大的耗费,过多的贮藏必定会造成严重的损失。知道满足就不会招来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如能做到这些,就可以使生命安全长久。

《老子》是战国时期成书的一本哲学著作。全书分上下两篇,81章,5000余字;上为《道篇》37章,下为《德篇》44章。因其在汉代以后被尊为道教经典,故又称《道德经》。关于《老子》的作者,学术界颇有争议,但一般认为它反映了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厉曲乡人老聃的思想。 《老子》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智慧宝典。以《老子》道家思想和孔子儒家思想为基础形成的儒道互补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基础。《老子》思想不仅对我国古代的哲学、政治、军事、宗教、医学、养生、气功和武术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且作为文化基因渗透到中华民族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之中,影响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生死观等各种文化观念。因此,可以说《老子》是中国思想文化的智慧之根。 《老子》思想所以能发生这样巨大的历史影响,一方面是由于老子对远古以来的思想文化传统作了系统的概括和总结,其学说有着极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另一方面,是老子在继承的基础上又开拓了文化发展的新方向,既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创立了以“道”为本体论的哲学体系,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哲学基础。笔者还认为,作为中国文化思想的基础并对中国文化发生了全方位影响的《老子》思想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对中国现代文化的整合和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首先,《老子》哲学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老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的最大贡献,就是提出了作为宇宙万物本原及其存在根据的形上之“道”,创立了以“道”为核心,包括本体论、辩证法、认识论和人生哲学等内容的系统的哲学思想体系。《老子》的本体思考和方法思考使“道”真正成为“中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最基本的原动力”(金岳霖《道论》。从先秦道家、两汉黄老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对老子道论的继承和对老子所提出的诸如“道”、“德”、“有”、“无”、“动”、“静”、“无极”等范畴的援用可以看出,《老子》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由于《老子》思想是一个概念丰富的思想体系,对自然、社会和人本身都有许多深入、准确的洞察,因此它获得了某种特殊的理论品质,蕴涵着许多理论生长点和不同

老子的无为思想及对后世的影响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也是无为思想的缔造者。老子竭力倡导无为而治,他认为宇宙万物最根本的运动形式和法则是“道”,统治者的“有为”是违背了“道”的本意,所以才导致了一系列统治者越“为”越“乱”的社会弊端。如何才能不违背“道”的本意?老子认为就是要遵循大道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的这一思想实际上就是无为政治,即一切遵循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自然而然,不妄于过多的干预,一切顺其自然,让人类社会和大自然真正融为一体。这虽带着浓厚的个人理想主义色彩,但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坚守自己思想的独语者的顽强意志。无为思想作为老子的重要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如汉初,高祖刘邦的“约法三章”,刘邦统治者从秦亡中接受教训,面对现实采取因势利导,轻徭薄赋,约法省刑,安定百姓,与民休息的策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据《汉书?食货志》称“萧、曹为相,填以无为,以民之欲,而不扰乱,是以衣食滋殖,刑罚用稀”。故黄老思想盛极一时,可见影响之深之大,所以历史上才有“大汉”、“汉人”之说和“文景之治”。唐时,高祖李渊起兵太原,为争取社会民心支持,宣布废除隋法,只“约法十二条”。唐初几代统治者均“动静必思隋氏,以为殷鉴”,太宗李世民即位时宣称:“以天下为公,无私于物”,并十分崇尚道家的“清静无为”。唐太宗说,“君无为则人乐”。魏征则说,“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无为而治,德之上也”。有了唐代君主的无为政治思想,才有我国历史上的大唐盛世。宋、明、清几代君主对老子“无为思想”均有过狂热推崇,但多是迷信于某些玄妙的禅学方术,而未付诸于治国实践,其所作所为也完全背离了道家清静无为的治国思想,所以多落了个国亡身败的下场。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多重视老子的清静无为思想,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一代伟人邓小平对老子的清静无为思想进行了创新完善,尤其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方面,无不体现着无为思想的深邃的智慧内涵和博大的精神实质,如农村承包责任制、开放搞活、多种经营、黑猫白猫的猫论、发展就是硬道理、摸着石头过河、三个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浅析老子思想对现代的影响 一、对老子的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思想家,出生于涡阳县闸北镇郑店村,中国道教的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任守藏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并在函谷关前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 《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后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道德经》内容丰富,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军事、法律、伦理、心理、逻辑、医学、养生等诸多领域。《道德经》中心范畴是“道”和“德”,其中“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 二、老子的基本思想 1.老子的世界观 老子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是感觉不能把握的规律。老子思想讲究道法自然。老子曾说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就是说道可以派生出万事万物,一切皆来源于道。还有“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说,道路可以行走,但不是通常的走法。我觉得这句话的深意就在于人们在生活中为人处世,处理事情,一种方法不行,就可以换一种方法,要懂得变通。有时候改变自已的思维,或许就是成功的开始。老子的世界观讲究道法自然,道是以其本来状态存在的,也顺其固有态势运行。从哲学的角度看,事物存在的客观性而且是有规律可寻的。 2.老子的辩证法 老子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是相互依存的,矛盾又是相互转化的。老子有句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句话就解释了福与祸的关系。从哲学角度看,事物永远是处于变化之中的,矛盾随时都可能发生转化。当我们处于顺境时,不能忘乎所以,而要居安思危;当我们处于逆境时,也不要悲观丧气,而应坚定信念。同时老子思想也讲究居卑不争、以柔克刚的竞争之道,这也同样反映了辩证法的观点。 3.老子社会思想 在课上,我知道了老子提出过“大道废,有仁义”的社会思想,这句话的深意在于大道兴隆,仁义行焉,自然就不觉得有倡导仁义的必要;而崇尚仁义的时代,乃是社会道德危机的表现。返璞归真,百姓以真情实性行事生活是最大的善。这既是老子的社会思想,也同时反映了老子辩证法的观点。老子还提出无为而治的社会思想,比如“治大国若烹小鲜”,还有以民为本、清静无为,可以联想起汉初的统治者就采取这样的做法。“圣人常无为,以

浅谈老子道家的无为思想论文 摘要:“无为”是道家最基本的精神之一,是一种精神境界。无为的本质就是“无 为而无不为”。 关键词:道家;无为 “无为”是道家最基本的精神之一,是一种精神境界,它与“道法自然”的价值取向 是完全一致的。“无为”的精神境界就是“道法自然”的价值取向的直接体现。无为的本 质就是顺应自然的变化,使事物保持其天然的本性,不人为造作,达到“无为而无不为”。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四十八章,老子认为做学问要天天的增加知识,而体道则要天天削减私欲,损之又损,就达到无为、 无为便可以无不为,如果不妄为,那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这是老子五千言讲的主 要问题。天地万物是由道创生的,而道则要依法于最高的准则“自然”,人要依法地、天、道,便必须也依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这个“无为而无不为”,便是“自然”的体现。 在个人修炼上老子提倡自然“无为”。“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 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老子》七章,老子认为“无为”便是无私,不争先,置身度外,因为无私,才能达到自己理想的目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二章》,“无为”便是事成后不占有,不自恃,不居功,因为不 居功,其功劳不会失去。“功成身退,天之道”《老子》九章,“无为”就要功成身退, 这是天道。“天之道,不争而善胜”《老子》七十三章,“夫唯不争,故无忧”《老子》 八章,无为就是不争,不争便能取胜而又没有祸害。“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四十四章,“故知足之足常足”《老子》四十六章,“无为”就是知足,知止, 这样便长满足,可以长久。“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四十九章,“无为” 就是没有自己的私心,以百姓心为心。 在治国安邦方面,老子用“无为”思想来诠释他的政治哲学。“民之饥,以其上食税 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 轻死”《老子》七十五章,老子说统治者为了满足私欲而做出祸害百姓,违反天道的行为,所以使百姓饥饿,国家难治。“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老子》二十 九章,是说统治者采取“有为”的原则去治理天下,所以只会失败。“无为”便是指去除 私欲,顺着民心,顺着天道去处事的原则。“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成也,王侯 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老子》三十二章,治理天下的人,要是能遵守天道的无为,则 万物将自宾从,自化育。“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 而民自朴”《老子》五十七章,“无为”便是好静,无事,无欲,人民便会顺化,纯正,

国际关系学院学期期末论文 论文题目《老子》带给我们 的现实意义 姓名 系别文化与传播系 班级传播学 学号 指导老师

《老子》又名《道德经》,由前三十七章《道经》和后四十四章《德经》组成,共五千余言,相传是先秦时期老子所著。它率先提出了“道”这一最高的哲学概念,且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的重要遗产,对中国的哲学、政治、文化等均产生了甚远的影响。而《老子》以及其所蕴含的道家的哲学思想,在今天的社会中又会有怎样的现实意义呢?如果要深入的理解《老子》的哲学,做到古为今用,那么我们就要了解其自身的内容和背景。 魏源在《老子本义》中对其有着详细的解读,他认为:“老子,救世之书也。”“老子着书,明道救时”,“此老子悯时救世之心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老子》的初衷是在于“救世”,那么,我们就要回到老子成书的春秋时期,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危机,以更好的了解《老子》。 在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也就是社会上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在周公“制礼作乐”千年后,礼乐制度走到了崩坏的边缘。而在老子的道家思想之外,孔子的儒家思想显然更加为世人所熟知,孔子从继承与发扬礼乐文化的角度出发,认为西周的礼乐制度已然足够完美,他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用“礼乐”来教化百姓,让社会不再动荡,国家稳定。孔子的一生都致力于追求恢复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并且站在肯定礼乐文化的立场,对传统的西周继承下来的制度加以“损益”的改制。 而老子所代表的道家则不然,他恰恰认为礼乐制度才是造成道德衰微的原因,才是社会动荡的根本。他认真的反思着人为的一切因素在文明中,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并尖锐的指出了礼乐制度的危机正是其自身的缺陷所造成的。正所谓“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混乱,有忠臣。”如同他这番话的辩证思想,社会之所以产生危机的原因究其根本,不也正是人们自身自食其果吗。他认为一切的罪恶都来源于欲望,而人们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所以他的思想简单朴实而又犀利,并对于制度本身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让我们思考人,社会,自然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之间的作用。他的学识是政治的放任主义与伦理的自然主义的哲学。他的理想政府是清净无为的政府,因为人们所需要的是自由自在而不受约束的生活。但是老子又并不是教人以放任自然,消极抵抗。像林语堂所说:“教人以守愚之为智,处弱之为强,其言曰:不敢为天下先。而其理由即为简单,盖如是则不受人之注目,故不受人之攻击,因能立于不败之地。”所以老子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他对于儒家的态度也耐人寻味,以戏谑的口气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在他眼里,孔子一样的圣人,恰恰是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故而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心,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为。” 而当我们了解到老子思想的核心便在于对文明的批判和“无为”的思想后,我们又怎么能将其古为今用,在现代社会体现其价值和意义呢?“无为”真的就是无为吗?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做,并不是无为,而是不乱为、是顺应客观规律、尊重自然的意思。“无为”的理解更应该是“不妄为”,所以才能无不为。万事万物都有它们自身的规律存在,我们只能顺应规律和时代的潮流,在客观条件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便是乱为和妄为。就算是“为无为”,也是要以“无为”的态度去“为”才对。而我们再看“为而不恃”、“为而不争”,也是鼓励人们去“为”去做,去发挥作为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社会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而同时也不要去妄为,不要在欲望的驱使下违背了规律。而在当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517643732.html, 浅谈老子“无为”思想对课堂教学的启发 作者:苏亚红 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09年第06期 【摘要】老子所提倡的“无为”,是更深层次上的“有为”。所谓“无为”,就是为所当为,不为所不为,不胡作非为,不妄作妄为,依道而行。在教师的实际教学中,可以以老子的“无为”与学生更好地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教师和学生的“有为”。 【关键词】无为;有为;发挥 长期以来,在中国的传统思想研究中,将儒家思想定性为积极的入世,而将以老子为创始人的道家思想定为消极的出世,已经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学者们普遍认同。笔者认为,单纯地将老子的思想精神笼统地定为消极的“无为”欠妥当,是没有真正从整体上和老子思想所产生的历史背景前提下来理解老子思想,老子所提倡的“无为”,并不是消极的出世,而是更深层次上的“有为”。所谓“无为”,就是为所当为,不为所不为,不胡作非为,不妄作妄为,依道而行。在教师的实际教学中,可以以老子的“无为”与学生更好地互动,更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一、老子“无为”思想的基本内容 如果说法家是倡导以法治国,儒家是倡导以仁治国,墨家是倡导以兼爱治国,那么,道家则是倡导以“道”治国,所谓的“道”,也就是老子从万千的世界中所总结的规律,而“无为”,是遵守这些规律的基础。老子认为,“无为”是实现“有为”的最佳手段,大凡事想“有为”,必先“无为”。“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是以圣人必多难,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六十三章)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老子所称的“无为”,并非其终极目标或者生活态度,只是一种方法论,其目标仍然是“有为”,概况讲就是“无为”而“有为”。“无为”就是顺其自然,按客观规律办事,这样才能有所作为,看似无为,实是有为。 1、老子思想的产生背景 老子所生活的时代,是封建社会开始形成的春秋时期,这个时代最大的政治特点就是各个诸侯国分立,互相征战,社会秩序比较混乱,人民生活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同儒家、法家、墨家等流派一样,老子的道家思想也是围绕解决战乱、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生活来展开的。在同 样的历史背景下,老子提出的“无为”同儒家的“仁术”有着很重要的相同之处。一是对战争的态度

浅谈老子思想中的辩证法思想

一、老子辩证法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事物的运动变化思想。 主要体现在老子的?道?所具有的功能方面。?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老子认为事物的产生、运动和变化,都是?道?作用的结果。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章)。对这句话中的?一?、?二?、?三?的解释,可以这样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原始就是一,故一亦可称为道。一与道并生,大道即大一,有一即有道,有道即有一。故既言‘道生一’,又言‘道立于一’。道产生了天地,天地产生了阴气、阳气和气,三气产生了万物。? (二)关于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观念。 《老子》一书用了几十个概念来说明事物之间的矛盾及其对立。例如:有无、多少、大小、长短、轻重、高(上)、左右、前后、正反、静躁(动)、刚(坚)柔、强弱、祸福、荣辱、有余不足等等。老子用了如此多的概念去说明事物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足见老子对事物的矛盾关系有着深刻的洞见。更重要的是,老子不仅看到了事物存在着矛盾的双方,而且对这种矛盾的关系进入了深入的阐述。老子对矛盾双方互相依存的关系进行了具体而形象的分析。 (三)老子辩证法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关于矛盾转化的思想。 他认为事物矛盾双方的转化是一个普遍现象,是绝对的。他说:?唯之与阿,想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老子这段话意思是说,是与非、善与恶相差不远,它们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是可以转化的。老子还列举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事实,以说明矛盾转化的普遍性和决定性。如他说:?个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衿者不长?。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翘起脚跟是不能长久站立的,跨越前进的人是走不远的;自以为是的人,反而不得彰显;自己夸耀的人,反而不得见功;自我矜持的人反而不得长久。总之,老子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现实现象进行了抽象,对矛盾转化的普遍性作了很好的概括。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解读老子思想的现代意义》 发表时间:2018-09-18T10:08:47.540Z 来源:《知识-力量》2中作者:柳迪[导读] 老子是我国众所周知的一名伟大的古代思想家,《老子》作为一本哲学巨著蕴含着极为丰富的辩证思想,同时也凝结着中华民族智慧.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老子是我国众所周知的一名伟大的古代思想家,《老子》作为一本哲学巨著蕴含着极为丰富的辩证思想,同时也凝结着中华民族智慧。细细解读老子,收获颇多,在《老子》这一著作中,老子主要论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道,治国以及修身。“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观点。在老子看来,道不仅是世界的本质也是世界运行的规律。 一、“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一)无为内涵 道,无形无状,是宇宙唯一的存在,“先天地生”,为“万物之始”,是万物的本源。同时从本质而言,“道”是不可界定的,无法以任何对象来定义它,我们也很难将其表述出来。但是老子对于“道”的表达有很多,其中有“无”、“朴”、“一”等。“道”是一种无限的、无休止的状态,是一切事物产生的源泉。“道”所指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永不停息与变迁的过程中。“道”还可以看作是阴阳、刚柔等对峙的力量、原理之间的相互转化。在“有”和“无”这两个概念上,老子认为“无”是对于具体事物的有而言的,因此“无”并不代表零或者没有的意思。“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老子对于道“无”的外在的形容。 (二)老子“无为”思想有利于减少社会矛盾老子认为,“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也,是以难治”(七十五章)。从我国实际状况来讲,社会群众与政府机关之间的矛盾逐渐增多,这些矛盾,多数是因为行政机关过多的去干预群众的经济生活,与居民有利益上的冲突。比如说是征地拆迁之类的问题。通过老子这一思想的认知而言,在行政机关中可以倡导“无为”观念,行政机关的一切工作出发点是维护社会群众的利益,这样可以避免行政机关与社会群众有利益相争,因此会减少同群众的矛盾,这样将减轻百姓的负担。 二、“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一)自知的内涵 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去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这句则讲的是:能够熟知、洞悉他人的叫做智慧,能熟知、洞悉自己的才算聪明。能够战胜别人是有力量的,而战胜自己才叫强大。能够懂得满足这就是富有,懂得身体力行、坚持不懈,这就是有志气。不失本分的人才能够经久不衰。只是肉体上的死亡,但是精神还在的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长寿。本章讲个人修养与自我设计的问题,主张人们要懂得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对于老子的观点来讲,“知人”与“胜人”固然重要,但是“自知”、“自胜”更尤为重要,这让我对“人贵有自知之明“有更深一层的认知。 (二)现实分析 “人贵有自知之明”,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能够在自知的基础上,才知道要不断的战胜自己,在坚持不懈的追梦道路上,坚守自己的本分和原则,方可表现出自己人生价值。因此谨记老子之“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观点。 三、“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一)方圆处世的内涵老子在这一章中说到,“强大处下,柔弱处上。”意思是说,固执强硬处于劣势,灵活圆滑则处于优势。这句话让我深知了——我们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要懂得方圆处世的原则。方圆处世中的“圆”则是对自己的最好保护。假如能够把自己置于“圆”中,就能够让对方寻找不到攻击的要点,而是只能够望“圆”兴叹了;同样,在“圆”的处世方式中,又不可以全部的收起自己锋芒,而是在圆中措不及防的出现“方”,这样就会使得对方立刻败下阵来。天圆地方,“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由此可见,“方圆”是一种非常聪慧的处世原则,也是一种层次更高的哲学处世方式,更是衡量天地万物的大尺度。 (二)方圆处世的重要性中国有句俗语说:“三分知识,七分人情”。通俗理解就是一个人要想获取成功,三分靠的是知识,七分则靠这个人的处世方式与能力。因此“方圆”处世的能力,对于一个人取得成功是极为的重要。正如卡耐基所说:“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依靠专业技术,而85%却要依靠人际交往、有效说话等软科学本领。”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与人交往中,想要成为一个成功的人,那就要努力成为一个受众人欢迎的人。而要成为一个受众人欢迎的人,那就必须的正确地认识到“方圆”处事的重要性,良好的人际关系通常是我们前往成功之路的基础,这就要我们学会从生活日积月累。 (三)方圆处世的关键点首先,这让我们懂得要时刻尊重别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在这个社会上你尊重别人,同样别人也会尊敬你。假如你轻视他人,那别人同样也对你也没有敬意。获得友情、广泛建立人际关系也是在人与人之间尊重的基础上。因此要求我们同别人相处的过程中,要懂得夸赞他人的优点,包容他人的缺点,不要故意的暴露他人的弱点,因为每个人都有受尊重的权利,每个人都是在乎自己自尊的。除此之外,老子的思想还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尊重客观自然规律,由此引发人们去努力探索自然与生命的奥秘。用心去解读与思考老子的核心思想,由此得到耐人寻味的启发,从而指导我们的思想与人生,终生将会受益无穷。 四、《老子》思想对于当今艺术设计的启示 在当今艺术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对于作品的创作就是让作品从无到有的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的初始阶段,设计师在脑海中构思出作品,这就是作品创作的酝酿阶段,在这一阶段要求的是设计师对于日常生活的用心洞悉与体会,同时需要对于素材的积累与提炼以及对设计师自身审美的开拓与内涵。这些都与艺术设计作品的创造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也是设计师综合修养的表现。艺术作品是否可以有效使用,在于艺术创作者对于“无”与“有”辩证统一关系的恰当把握。在艺术产品的使用功能方面,着重突出造型中的“无”就是重视“有”,人们通过“有”来用这个“无”。

《老子》无为思想的现代意义 作者:付阳老子,原名李耳,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道家创始人,著有《老子》一书。在传统道家的典籍中,《老子》这本书是有极高的地位的。因为这本书里包含了老子以及道家的主要思想—无为。在《老子》中多次强调无为而治,比如说文中第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第三章“为无为,则无不治”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等句子都是在强调无为而治。是又有人问了,这是2000多年前的东西,今天恐怕已经失去其作用了吧。但是在我看来《老子》无为思想在现代不仅没有过时反而是更应该的大力学习的。 无为有三层意义: 第一层意义:遵循事物的自然趋势而为,不争,即是无为。所以老子说:“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原来要百姓休养生息,让百姓填满肚子,强壮骨骼,专心做事,能够不争安乐啊。 第二层意义:无为就是能放的下,有所不为。只有一有所不为才能聚集精力有所作为,这就是道家的执一、贞

一、守一的思想。 第三层意义:无是甲骨象形字与大篆金文中的“乐舞”,为是研究学习。要人们学而知其乐,指快乐的学习研究。 首先我来说说第一层意义对我们的影响。从字面上来看顺应自然发展,不争即是无为。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和别人争个鱼死网破,最后得不偿失,又有什么意义呢。而如果我们有无为的思想,我们就可以以一种平常心对待我们的得失。那我们在生活中便会轻松许多。而且说不定我们还会有意外的收获呢。 在《老子》的第二十二章中(原文: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 言哉!诚全而归之。)老子向世人宣传了他的处事的方法,那就是“曲”。何谓之“曲”,其实就是无为。从中可见无为是大丈夫应该学习的。 对于第二层意义的理解是两个字“放下”。其实无论是对现代的人还是古代的人,要做到“放下”是很困难的。所以我们可以参照《老子》的辩证法来思考。在文中,第三十六章说“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从中我学到了要想做到一件很困难的事,我们可以从其反向入手。

老子的思想成就有哪些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那么你想知道这位古代著名人物有哪些思想成就呢?如果你想知道可千万别错过了这篇文章哦! 【文学思想】 老子既是周朝的史官,因此《汉书;艺文志》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此话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至于班固的诸子均出于王官说,又当别论。金德建《老聃学说出于史官考》认为:“老聃学说的来历,大约是因为做周史的缘故”。他列举了《左传》、《国语》、《论语》、《大戴礼记》等书中史官属于格言形式的话,并将16条有关材料与《老子》相对照。比如“《左传》成公二年:‘仲尼闻之曰: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慎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左传》这些话,显然是《老子》的‘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第三十六章)的语意所本。”从这些材料的对比中,说明《老子》的语句,是“史官们向来保存的知识”。可见,《老子》与史官的知识有其思想上的渊源。 【政治思想】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在《道德经》第三章里,提出了他的“无为”思想。老子主张“不尚贤”、“使民无知、无欲”,设想要人们回到一种无矛盾的“无为”境界。 老子崇尚“无为”,主张顺其自然,合乎天理,否定有神论。是当时较为先进的思想之一。 【哲学思想】 老子试图建立一个囊括宇宙万物的理论。 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遵循这样的规律(道): 事物本身的内部不是单一的、静止的,而是相对复杂和变化的。事物本身即是阴阳的统一体。 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转化,即是阴阳转化。 方法(德)来源于事物的规律(道)。 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以“无为”为目的,而是以“有为”为目的。因为根据之前提到的“道”,“无为”会转化为“有为”。 这种思想的高明之处在于,虽然主观上不以取得利益为目的,客观上却可以更好地实现利益。 从“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见于下文老子故事孔子问礼第4段)可见: 老子所说的“自然”不是类似于神的概念,万物的规律(道)由自然来指定,即是“道法自然”。有人误解了此处自然的意思。 应当注意到:

老子的“无为而治“的管理哲学思想 前言:经过几天几夜的奋战,终于看完了《老子》以及《老子注释及评价〉这2本书。我觉得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是"道",他的整个哲学系统都是由他所预设的"道" 而展开的。形而上的"道"是我们人类的感觉知觉所不能直接接触的。如果这个形而上的"道"不与人生发生关系,那么我觉得它只是一个挂空的概念而已。然而老子的哲学形而上的色彩固然浓厚,但他最关心的仍是人生与政治的问题。因此,"道"必然要向下落实到经验界中,老子认为凡是自然、无为、柔弱等观念都是"道"所表现的基本特性和精神。其中,"无为"的观念,成为《老子》一书的中心思想,其他的重要观念都是围绕这个观念展开的。而我想谈谈的就是对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的一些认识吧! 关键词: 无为无为而治道家历史背景自身管理 (1)老子提出“无为而治“的历史背景 老子所处的时代天下大乱,诸侯混战,统治者强作妄为、贪求无厌、肆意放纵,违背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即"有为",老子看到的"有为"的祸害己经非常严重了,老百姓饥寒交迫,是因为统治者的苛捐杂税太多,老面姓的灾难不断,是因为统治者妄自作为,违背规律。老子对当时的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过着越来越奢侈的生活提出了批判,他说:"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 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五十三章〉这几句话,道尽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人间不平。统治者侵公肥私,过着豪华的生活,穿着名贵的服装、带的是宝刀利剑、山珍海味都吃厌了,钱财货物堆积如山,而农民却是田园荒芜、仓库空虚、家无隔夜之粮。这种情形,老子看在眼里,怎么能不感叹呢? 无怪乎他要气愤的骂一句:"这简直是强盗头子"。 老子看到当时的统治者本是无德无能的,却偏偏好大喜功,妄自作为,结果使老百姓疲于奔命,劳民伤财,造成人民的灾难。在这种情形下,老子极力呼吁统治者为政要"无为",实行"无为而治",不要过多干涉者百姓的生活。但在老子哲学里,"无为而治"的思想成为了一个体系。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好静"是针对统治者的骚扰而提出的;无事',是针对统治者的苛政而提出的: "无欲"是针对统治者的贪欲而提出的。老子认为为政者应当能做到"无为而治",有管理而不干涉,有君主而不压迫:君主应当学水的本色,有功而不自居, 过着勤俭的生活,日理万机不贪享受,治国能顺应社会规律、时代潮流,制利国、利万众的宪政:一旦制订颁布,就不轻易改动,让万民在颁布的宪政下自化。 (2)对“无为而治“的理解 无为而治作为一个老子的思想体系,千百年被许多人进行理解和一个杰说,可以说千百人读就有千百人的不同想法,有人认为"无为"就是毫无作为、消极等待,只是听从命运的摆布,这实在是误解了老子的本意。而我读了以后,我觉得我还是比较赞同的一种观点是: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 老子说过:"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作不成了。" 这里,"无为"乃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是指不妄为所产生的

老子“寡欲”思想的现代意蕴 李瑞艳 老子所居的周朝本是天子之国,但是在礼崩乐坏的战国时期,周朝失去了天子之威,与普通的诸侯国混同为一。上、下有序的社会结构被打乱,百姓生活 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老子以一种淡泊的心态退居函谷关, 凭借自己丰厚的学识,将自己对时局的看法和处世理念用五千言表述出来,即 现在我们知道的《道德经》。“寡欲”思想在《道德经》中有详尽的阐述。 一、“寡欲”的哲学基础 相传老子的《道德经》是一气呵成的。五千言虽短,涉及的范围却从具体的天、地、人到一般的万事万物,可谓包罗万象。很多学者都对老子《道德经》的内 容做过分类。例如余元洲先生在其《老子新编》中把《道德经》分为“人生之道” “社会之道”等,试图从个人的修身养性到天下的治国安邦这个层层递进的阶 段对《道德经》进行解读。《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说:“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 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见,《道德经》涉及个人、社会以及国 家各个层面。但无论是哪个层面,都要依“道”而行。因此,“道”是老子提出的所 有观点的基础。 老子在《道德经》的第一章就告诉世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当代注家陆玉林认为,“平常所讲的道路,日常的行事规则都是可以说的,但‘道’却不能用语言来表述,人也不能通过语言来了解和把握‘道’。”但是他又说,“这个‘道’虽然不能用语言表述出来,但它在天地万物产生之前就存在,并且是天地万物的总根源、总动力,天地万物的运行也以‘道’为法则。”老子把这个观点放在开篇第一章,也许正是想要告诉人们,他反复强调的“道”存在万物之中,他自己也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因此借用文章的五千言来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到蕴含在万物之中的“道”的涵义。 老子的这一论述恰似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中关于“物质”的定义。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这个概念很抽象,但是概念虽然抽象,我们却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具体的物质,而我们看到的这些具体的物质形象却不是“物质”本身。老子的“道”就存在与万事万物之中,而大家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万事万物也是蕴含其中的“道”。《道德经》第四十章提到,“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事物内部对立双方的反向转化是“道”的轨迹,事物的柔弱虚空之处是“道”发挥作用的地方。因此,人只有“寡欲”才能让自己的内在腾出足够的空间,用来生发出更多的东西。所以,“道”是“寡欲”的哲学基础。 二、“寡欲”的价值体现 《道德经》第十二章中这样表述:“五色令人目盲,五言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太过绚烂的色彩会让人眼花缭乱,过多的旋律会让人耳痛欲聋,繁多的口味会让人失去味觉,过多的游戏会让人心智发狂,难得之物会让人产生追逐的欲求而阻碍人格的发展。所以,老子认为圣人只求吃饱穿暖,绝不贪求声色犬马之乐。老子的“寡欲”思想是建立在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之上的清心寡欲,而不是无欲无求。老子的“寡欲”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既然作为“寡欲”哲学基础的“道”包含天地人和万物这四域,那么“寡欲”的价值意义也可以体现在修身、处世和治国三个层面。 (一)“寡欲”的修身观 1.“上善若水”。《道德经》第八章提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于道。居善地,心善渊,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对“水”是有偏爱的,他认为水是至善之物,因为水甘愿处在人们不喜欢的低下地位,可以接纳一切事物,是一种与世无争的价值境界。因此,对个人修身而言,要想做到像水一样不争,就要做到“寡欲”。无论是身处高位抑或是地处卑下,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用宽阔的心胸去接纳现实。 2.“善恶有报”。《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此为教宗。”这里的善恶有报与我们平时所理解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所区别。老子所讲的善恶有报更多地是一种辩证转化的运动。作为万物之基的“道”本身就是一个辩证的转变轨迹,“损而益,益而损”相反相成。所以在现实生活之中,不要有过多的欲望,也不要刻意去争夺不属于自己的利益,因为过多的争夺反而会让自己最终什么都得不到。 (二)“寡欲”的处世观 1.“三宝”的和谐社会构建。《道德经》第六十七章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作为社会中的人,其行为要符合社会的规范,其思想观念的形成也离不开社会。“寡欲”在个人修身方面提出的“上善若水”和“善恶有报”使人变得仁慈和内敛,此处的“不敢”意为“慎”,即谨慎周全。所以,“寡欲”思想让社会中的人学会仁慈、内敛和谨慎,这种处世态度有助于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状态。自工业革命至今,人类无休止的欲望促使人们对自然进行无限制的索取,然而社会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类对自然和环境的伤害也会作用于人类社会中来。例如2003年的非典、2013年H7N9禽流感以及雾霾等灾害。在人类社会已经获得可以促进自身发展的基础保障之后,应该“寡欲”和自律,对自然界秉承一颗仁慈之心,谨慎地处理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按照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办事,建立和谐美好的社会。 2.“不争”的社会生存态度。《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浅谈老子思想中的辩证法思想 一、老子辩证法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事物的运动变化思想。 主要体现在老子的“道”所具有的功能方面。“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老子认为事物的产生、运动和变化,都是“道”作用的结果。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章)。对这句话中的“一”、“二”、“三”的解释,可以这样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原始就是一,故一亦可称为道。一与道并生,大道即大一,有一即有道,有道即有一。故既言‘道生一’,又言‘道立于一’。道产生了天地,天地产生了阴气、阳气和气,三气产生了万物。” (二)关于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观念。 《老子》一书用了几十个概念来说明事物之间的矛盾及其对立。例如:有无、多少、大小、长短、轻重、高(上)、左右、前后、正反、静躁(动)、刚(坚)柔、强弱、祸福、荣辱、有余不足等等。老子用了如此多的概念去说明事物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足见老子对事物的矛盾关系有着深刻的洞见。更重要的是,老子不仅看到了事物存在着矛盾的双方,而且对这种矛盾的关系进入了深入的阐述。老子对矛盾双方互相依存的关系进行了具体而形象的分析。 (三)老子辩证法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关于矛盾转化的思想。 他认为事物矛盾双方的转化是一个普遍现象,是绝对的。他说:“唯之与阿,

想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老子这段话意思是说,是与非、善与恶相差不远,它们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是可以转化的。老子还列举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事实,以说明矛盾转化的普遍性和决定性。如他说:“个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衿者不长”。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翘起脚跟是不能长久站立的,跨越前进的人是走不远的;自以为是的人,反而不得彰显;自己夸耀的人,反而不得见功;自我矜持的人反而不得长久。总之,老子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现实现象进行了抽象,对矛盾转化的普遍性作了很好的概括。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老子不仅认识到了矛盾的普遍性,还猜测到了在矛盾转化中的某些变化过程。如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六十四章)在此老子以树木的生长变化,高台的修筑,千里的远行等等为例,说明了事物的变化时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是数量的变化,还包含着一个逐渐的质变过程。老子还将矛盾转化的思想应用于人生,说明人应该如何处事。总之,老子运用矛盾转化的辨证观点,提出了一套处世哲学。不论我们如何去评价这一套处世哲学,都不能否认其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甚至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到中国哲学的实践性。 二、老子辩证法思想的特点 老子辩证法思想特点之一是,他提出了“反者道之动”的命题,指出了事物向相反的方面转化是一种合乎规律的运动。老子“反者道之动”的命题的完整意思是这样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四十章)在这里,“反”有两种含义:一是对立的含义;另一个是转化的含义。这两者都是“道”的运动。接着老子又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就是说,宇宙万物也是通过它自身反面作用

浅谈老子的“无为”-新闻学 浅谈老子的“无为” 杨惠竹 【摘要】无为,是老子哲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老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无为”一词在《老子》中出现12次,其中有6次是有关于政治的。从古至今,有无数学者对“无为”的政治意义进行阐释和解说。本文以现当代相关研究著作为基础,认真阅读了九大家的学说,对他们的“无为”进行了整理和分类,对不同的“无为”的政治定义以及为何如此定义进行解读。 关键词老子政治无为 老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据《史记》载,他姓李,名耳,字聃。但是《史记》对老子短短五百余字的含混不清记载给后世留下许多疑问,关于老子其人的相关记载少之又少,所以学界对老子其人其书有诸多争议。关于老子其人其书的相关考证与本文主题相关不大,不多加赘述,在这里取用冯友兰和李泽华两位先生的观点:书中的思想大约是老子提出的,老子其人在前,其书在后,该书应是老子一派的共同创作。即本文中老子其人与其书的思想是一体的,不加区分。 因为有关老子的史料过少,所以后人对老子本人政治倾向的解读看法极不相同,亦由此形成了不同的政治思想的解读。“无为”众多的定义,也由此而来,以下粗略分为五种。 一、无为,即完全无为 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为胡适,他在其著作《中国哲学史》提出,老子的思想是时代的反动,他激烈的批评政府(如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①)是反动的

表现,他反对有为的政治,主张无为无事的政治,也是对当时政治的反动。胡适说:“凡是主张无为的政治哲学,都是干涉政策的反动。因为政府用干涉政策,却又没干涉的本领,越干涉越弄糟了,故挑起一种反动,主张放任无为。”“这是极端的破坏主义。他对于国家政治,便主张极端的放任。”② 冯友兰也持该观点,说法与胡适相近:“照道家说,圣王的职责是不做事,应当完全无为。”③道家认为天下大乱是因为做了太多的事情,所以老子说:“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④所以圣王应该废除一切“有为”,消除祸乱,无为而治。 不过冯与胡略有不同,冯友兰先生对“无为,而无不为”进行了不同的解释,阐释出“无为”的另一种含义:“《老子》中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三十七章)道是万物之所以生者。道本身不是一物,所以它不能像万物那样’为’。可是万物都生出来了,所以道无为而无不为。道,让每物做他自己能做的事。照道家说,国君自己应该效法道。他也应该无为,应该让人民自己做他们能做的事。”⑤在这里,无为就是让人民自己做他们能做的事。这个解释,与无为的第二大定义:不扰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二、无为,即不扰民 持这一观点的主要人物是任继愈,他认为“无为而治”就是不要过多的干预百姓。他认为老子的哲学反映了农民小私有者阶层的利益,抨击贵族的荒淫无耻,反对奴隶主贵族的压迫和剥削,这种“不扰民”的无为反映了广大农民小私有者的呼声。 刘泽华先生也持有此观点,但是与任继愈先生单纯的“不扰民”的定义有所不同,他认为,“无为”是少扰民与愚民。“无为不是纯因自然或消极的观望,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