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总复习学案42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

高考化学总复习学案42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
高考化学总复习学案42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

学案42 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

一、比较方法

1.理清一条思路,掌握分析方法 电解质溶液

?

?????

?

单一溶液???

?? 酸或碱溶液——考虑电离

盐溶液——考虑水解

混合溶液?????

不反应——同时考虑电离和水解

反应????? 不过量?

???

? 生成酸或碱——考虑电离生成盐——考虑水解过量——根据过量程度考虑电离

或水解

2.熟悉两大理论,构建思维基点

(1)电离理论

①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微弱的,电离产生的微粒都非常少,同时还要考虑水的电离,如氨

水溶液中:NH 3·H 2O 、NH +4、OH -

浓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其主要是第一级电离。如在H 2S 溶液中:H 2S 、HS -、S 2

-、H +

的浓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解理论

①弱电解质离子的水解损失是微量的(双水解除外),但由于水的电离,故水解后酸性溶

液中c (H +)或碱性溶液中c (OH -

)总是大于水解产生的弱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如NH 4Cl 溶液中:NH +4、Cl -、NH 3·H 2O 、H +

的浓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多元弱酸酸根离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其主要是第一步水解,如在Na 2CO 3溶液中:CO 2-3、HCO -

3、H 2CO 3的浓度大小关系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握3种守恒,明确等量关系

(1)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有的正电荷数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

(2)物料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由电离或水解因素,离子会发生变化,变成其他离子或分子等,但离子或分子中某特定元素的原子总数是不会改变的。即原子守恒。

(3)质子守恒:酸失去的质子和碱得到的质子数目相同,也可以由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联立得到。

例如:0.1 mol·L -1

的NaHCO 3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存在的分 子有__________________,则其电荷守恒式为_____________,物料守恒式为____,质子守恒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例导悟1 分别写出0.1 mol·L -1

的NH 4Cl 溶液和Na 2S 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式、物料守恒式和质子守恒式。

二、典例导悟,分类突破

1.单一盐溶液

典例导悟2硫酸铵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

A.c(NH+4)>c(SO2-4)>c(H+)>c(OH-)

B.c(NH+4)=2c(SO2-4)

C.c(NH+4)+c(NH3·H2O)=2c(SO2-4)

D.c(NH+4)+c(H+)=c(OH-)+2c(SO2-4)

听课记录:

2.酸碱中和型

(1)恰好中和型

典例导悟3在10 mol 0.1 mol·L-1 NaOH溶液中加入同体积、同浓度的CH3COOH溶液,反应后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错误的是( )

A.c(Na+)>c(CH3COO-)>c(H+)>c(OH-)

B.c(Na+)>c(CH3COO-)>c(OH-)>c(H+)

C.c(Na+)=c(CH3COO-)+c(CH3COOH)

D.c(Na+)+c(H+)=c(CH3COO-)

听课记录:

(2)反应过量型

典例导悟4在25 ℃时,将pH=11的NaOH溶液与pH=3的CH3CO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c(Na+)=c(CH3COO-)+c(CH3COOH)

B.c(H+)=c(CH3COO-)+c(OH-)

C.c(Na+)>c(CH3COO-)>c(OH-)>c(H+)

D.c(CH3COO-)>c(Na+)>c(H+)>c(OH-)

听课记录:

典例导悟525 ℃时,将稀氨水逐滴加入到稀硫酸中,当溶液的pH=7时,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c(NH+4)=c(SO2-4)

B.c(NH+4)>c(SO2-4)

C.c(NH+4)

D.c(OH-)+2c(SO2-4)=c(H+)+c(NH+4)

听课记录:

3.盐与酸(碱)混合型

典例导悟6用物质的量都是0.1 mol的CH3COOH和CH3COONa配成1 L混合溶液,已知其中c(CH3COO-)>c(Na+),对该溶液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c(H+)>c(OH-)

B.c(CH3COO-)=0.1 mol·L-1

C.c(CH3COOH)>c(CH3COO-)

D.c(CH3COO-)+c(OH-)=0.1 mol·L-1

听课记录:

典例导悟7将0.1 mol·L-1的醋酸钠溶液20 mL与0.1 mol·L-1盐酸10 mL混合后,溶液显酸性,则溶液中有关粒子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c(CH3COO-)>c(Cl-)>c(H+)>c(CH3COOH)

B.c(CH3COO-)>c(Cl-)>c(CH3COOH)>c(H+)

C.c(CH3COO-)=c(Cl-)>c(H+)>c(CH3COOH)

D.c(Na+)+c(H+)>c(CH3COO-)+c(Cl-)+c(OH-)

听课记录:

4.不同物质同种离子浓度的比较

典例导悟8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pH值最小的是( )

A.NH4Cl B.NH4HCO3

C.NH4HSO4 D.(NH4)2SO4

听课记录:

1.(2010·四川理综,10)有关①100 mL 0.1 mol·L-1NaHCO3、②100 mL 0.1 mol·L-1Na2CO3两种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个数:②>①

B.溶液中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②>①

C.①溶液中:c(CO2-3)>c(H2CO3)

D.②溶液中:c(HCO-3)>c(H2CO3)

2.(2010·上海,16)下列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氨水与氯化铵的pH=7的混合溶液中:c(Cl-)>c(N H+4)

B.pH=2的一元酸和pH=12的一元强碱等体积混合:c(OH-)=c(H+)

C.0.1 mol·L-1的硫酸铵溶液中:c(NH+4)>c(SO2-4)>c(H+)

D.0.1 mol·L-1的硫化钠溶液中:c(OH-)=c(H+)+c(HS-)+c(H2S)

3.(2009·安徽理综,13)向体积为V a的0.05 mol·L-1 CH3COOH溶液中加入体积为V b的0.05 mol·L-1 KOH溶液,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

A.V a>V b时:c(CH3COOH)+c(CH3COO-)>c(K+)

B .V a =V b 时:c (CH 3COOH)+c (H +)=c (OH -

)

C .V a c (K +)>c (OH -)>c (H +

)

D .V a 与V b 任意比时:c (K +)+c (H +)=c (OH -)+c (CH 3COO -

)

4.(2009·江苏,13)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室温下,向0.01 mol·L -1

NH 4HSO 4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至中性:c (Na +)>c (SO 2-4)>c (NH +4)>c (OH -)=c (H +)

B .0.1 mol·L -1 NaHCO 3溶液:c (Na +)>c (OH -)>c (HCO -3)>c (H +

)

C .Na 2CO 3溶液:c (OH -)-c (H +)=c (HCO -

3)+2c (H 2CO 3)

D .25 ℃时,pH =4.75、浓度均为0.1 mol·L -1

的CH 3COOH 、CH 3COONa 混合溶液: c (CH 3COO -)+c (OH -)

5.将pH =2的盐酸和pH =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在所得的混合溶液中,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c (Cl -)>c (NH +4)>c (OH -)>c (H +

)

B .c (NH +4)>c (Cl -)>c (H +)>c (OH -

)

C .c (NH +4)>c (Cl -)>c (H +)>c (OH -

)

D .c (NH +4)>c (Cl -)>c (OH -)>c (H +

)

6.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pH 相等的①NH 4Cl ②(NH 4)2SO 4 ③NH 4HSO 4溶液:c (NH +

4)大小顺序为①>②>③

B .pH 相等的NaF 与CH 3COOK 溶液:[c (Na +)-c (F -)]>[c (K +)-c (CH 3COO -

)]

C .0.2 mol·L -1的Na 2CO 3溶液:c (OH -)=c (HCO -3)+c (H +

)+c (H 2CO 3)

D .0.2 mol·L -1 HCl 与0.1 mol·L -1

NaAlO 2溶液等体积混合:c (Cl -)>c (Na +)>c (Al 3+)>c (H +)>c (OH -)

7.(2011·张家港模拟)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 .氨水加水稀释,c NH +4

c NH 3·H 2O

增大

B .若酸性HA>HB ,则含等物质的量的NaA 和NaB 的混合溶液中有c (OH -)>c (A -)>c (B -

)>c (H +)

C .在含等物质的量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液中有2c (Na +)=3c (HCO -

3)+3c (H 2CO 3)+3c (CO 2-

3)

D .25 ℃时,向一定量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pH 不会小于7

8.已知常温下CH 3COOH 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 。该温度下向20 mL 0.1 mol·L -1

CH 3COOH

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 -1

NaOH 溶液,其pH 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a 点表示的溶液中c (CH 3COO -)略小于10-3 mol·L -1

B .b 点表示的溶液中c (CH 3COO -)>c (Na +

) C .c 点表示CH 3COOH 和NaOH 恰好反应完全

D .b 、d 点表示的溶液中c CH 3COO -·c H +

c CH 3COOH

均等于K

9.(2011·江苏,14)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在0.1 mol·L -1 NaHCO 3溶液中:c (Na +)>c (HCO -3)>c (CO 2-

3)>c (H 2CO 3)

B .在0.1 mol·L -1 Na 2CO 3溶液中:c (OH -)-c (H +)=c (HCO -

3)+2c (H 2CO 3)

C .向0.2 mol·L -1 NaHCO 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 mol·L -1

NaOH 溶液:c (CO 2-3)>c (HCO -3)>c (OH -)>c (H +

)

D .常温下,CH 3COONa 和CH 3COOH 混合溶液[pH =7,c (Na +)=0.1 mol·L -1]:c (Na +

)=c (CH 3COO -)>c (CH 3COOH)>c (H +)=c (OH -)

专题学案42 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

【专题探究区】

一、2.(1)①c(NH3·H2O)>c(OH-)>c(NH+4)

②c(H2S)>c(H+)>c(HS-)>c(S2-)

(2)①c(Cl-)>c(NH+4)>c(H+)>c(NH3·H2O)

②c(CO2-3)>c(HCO-3)>c(H2CO3)

3.(3)Na+、HCO-3、CO2-3、OH-、H+H2O、H2CO3

c(Na+)+c(H+)=c(HCO-3)+2c(CO2-3)+c(OH-)

c(Na+)=c(HCO-3)+c(CO2-3)+c(H2CO3)=0.1 mol·L-1c(H+)+c(H2CO3)=c(OH-)+c(CO2-3)

典例导悟

1.NH4Cl溶液中

(1)电荷守恒:c(NH+4)+c(H+)=c(Cl-)+c(OH-)

(2)物料守恒:c(Cl-)=c(NH3·H2O)+c(NH+4)=0.1 mol·L-1

(3)质子守恒:c(H+)=c(NH3·H2O)+c(OH-)

Na2S溶液中

(1)电荷守恒:c(Na+)+c(H+)=2c(S2-)+c(HS-)+c(OH-)

(2)物料守恒:c(Na+)=2[c(S2-)+c(HS-)+c(H2S)]

(3)质子守恒:c(OH-)=c(H+)+c(HS-)+2c(H2S)

2.B [硫酸铵中,n(NH+4)=2n(SO2-4),溶液中因存在NH+4+H2O NH3·H2O+H+,使溶液呈酸性,又因NH+4水解程度很小,所以1c(SO2-4)>c(H+)>c(OH-),A对;由微粒数守恒关系可得c(NH+4)+c(NH3·H2O)

=2c (SO 2-4),C 对;由溶液中电荷守恒,可知c (NH +4)+c (H +)=2c (SO 2-4)+c (OH -

),D 对。]

3.AD [由题意知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H 3COONa ,等同于单一盐溶液,由于CH 3COO

发生水解,CH 3COO -+H 2O CH 3COOH +OH -,故有c (Na +)>c (CH 3COO -)>c (OH -)>c (H +

),A 错,B 对;由物料守恒知C 正确,由电荷守恒知D 错误。]

4.D [pH =11的NaOH 溶液中c (NaOH)=c (OH -)=10-3 m ol·L -1

,而pH =3的CH 3COOH 溶

液中c (H +)=10-3 mol·L -1,c (CH 3COOH)远远大于10-3 mol·L -1

。两者等体积混合后,形成CH 3COOH 与CH 3COONa 混合液,且c (CH 3COOH)远大于c (CH 3COONa),溶液呈酸性,电荷恒等关系

为c (Na +)+c (H +)=c (CH 3COO -)+c (OH -),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 (CH 3COO -)>c (Na +

)>c (H +)>c (OH -

)。]

5.BD [在氨水和稀硫酸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以下几种离子,即NH +4、SO 2-4、H +和OH -

而当pH =7时c (H +)=c (OH -),根据电荷守恒则必有c (OH -)+2c (SO 2-4)=c (H +)+c (NH +

4),即

c (NH +4)=2c (SO 2-

4),故A 、C 错,应选B 、D 。]

6.A [由电荷守恒有c (CH 3COO -)+c (OH -)=c (Na +)+c (H +),因c (CH 3COO -)>c (Na +

),则c (H +)>c (OH -);且c (CH 3COO -)+c (OH -)=c (H +)+0.1 mol·L -1>0.1 mol·L -1;由物料守恒

有:c (CH 3COOH)+c (CH 3COO -)=0.2 mol·L -1,因c (CH 3COO -)>c (Na +)=0.1 mol·L -1

,则c (CH 3COO -)>c (CH 3COOH)。]

7.B [0.1 mol·L -1的醋酸钠溶液20 mL 与0.1 mol·L -1

盐酸10 mL 混合后,溶液中含

有等物质的量的CH 3COOH 、CH 3COONa 、NaCl ,由于溶液呈酸性,故有c (CH 3COO -)>c (Cl -

)>

c (CH 3COOH)>c (H +);根据电荷守恒原理,可得出c (Na +)+c (H +)=c (CH 3COO -)+c (Cl -

)+c (OH -

)。]

8.C [D 中的c (NH +4)大于A 中的c (NH +4),故D 中c (H +)大于A 中c (H +);C 中NH 4HSO 4===NH +

4+H ++SO 2-4,B 中HCO -3水解显碱性促进NH +

4水解,故pH :C

【专题集训区】

1.C [根据题意可知,②中水解程度大于①,②中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大于①,

B 正确;而水解时所需H +由水电离产生,溶液中电离出的H +

个数:②>①,A 正确;

在0.1 mol·L -1的NaHCO 3溶液中存在以下几个关系式:c (Na +)=c (HCO -

3)+c (H 2CO 3)+c (CO 2-3)=0.1 mol·L -1

(物料守恒)

c (H +)+c (Na +)=c (OH -)+c (HCO -3)+2c (CO 2-

3)(电荷守恒)

H

2O +HCO -3H 2CO 3+OH -(同时存在HCO -3H ++CO 2-

3),其中水解大于电离,因此在①中c (CO 2-3)

-1

的Na 2CO 3溶液中存在以下几个关系式: c (Na +)=2c (HCO -3)+2c (H 2CO 3)+2c (CO 2-

3)=0.2 mol·L -1(物料守恒)

c (Na +)+c (H +)=2c (CO 2-3)+c (OH -)+c (HCO -

3)(电荷守恒)

H 2O +CO 2-3HCO -3+OH -

(主要) HCO -3+H 2O H 2CO 3+OH -(次要)

因此c (HCO -

3)>c (H 2CO 3),D 正确。]

2.C [据电荷守恒:c (NH +4)+c (H +)=c (OH -)+c (Cl -),因pH =7,c (H +)=c (OH -

),故c (Cl -)=c (NH +4),A 错;B 选项只有酸、碱都是强酸、强碱才符合;Na 2S 溶液中的质子守恒关

系为:c (OH -)=c (H +)+c (HS -

)+2c (H 2S),故D 错。]

3.C [若V a =V b ,则溶质只有CH 3COOK ,据质子守恒知,B 正确;若V a >V b ,则CH 3COOH 剩余,溶质为CH 3COOH 、CH 3COOK ,A 正确;若V a

度大小关系为c (K +)>c (CH 3COO -

),C 错误;根据电荷守恒知,D 正确。]

4.AC [向NH 4HSO 4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至中性,说明只发生了反应:H ++OH -

===H 2O ,A

正确;NaHCO 3溶液由于HCO -

3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而显碱性,故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 (Na +)>c (HCO -3)>c (OH -)>c (H +)>c (CO 2-3),B 错误;Na 2CO 3溶液的质子守恒:c (H +)+c (HCO -

3)+

2c (H 2CO 3)=c (OH -),C 正确;c (CH 3COO -)+c (OH -)=c (H +)+c (Na +

),该等式为电荷守恒,由

于混合液p H =4.75,说明CH 3COOH 的电离程度大于CH 3COO -

的水解程度,即c (CH 3COO -)>c (CH 3COOH),故c (CH 3COO -)+c (OH -)>c (CH 3COOH)+c (H +

)。]

5.D [NH 3·H 2O 是弱电解质,pH =12的氨水的浓度比pH =2的盐酸的浓度大得多。二者

反应时,NH 3·H 2O 过量,反应后溶液中既有NH 3·H 2O 电离又有NH +

4水解,一般是电离大于水解(首先看题目的信息,若无信息则一般是电离大于水解),溶液呈碱性,答案为D 。]

6.B

7.AC [A选项,NH 3·H2O NH+4+OH-,假设电离平衡不移动,稀释时NH3·H2O、NH+4的

浓度同程度减小,实际上加水稀释,促进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c NH+4

c NH3·H2O

增大,A选项正确;B选项,根据“盐类水解中越弱越水解”的规律,溶液中有c(HA)c(B -),c(OH-)>c(H+),但离子水解程度一般很小(除双水解外),常温下一般小于10%,故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A-)>c(B-)>c(OH-)>c(H+),B选项错误;C选项,根据物料守恒有

c Na+

c HCO-3+c CO2-3+c H2CO3=

3

2

,C选项正确;D选项,当氢氧化钠量很少时,溶液由

醋酸与醋酸钠组成,若c(CH3COO-)>c(Na+),则有c(H+)>c(OH-),溶液呈酸性,D选项错误。] 8.C

9.BD [A项中在NaHCO3溶液中,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HCO-3的电离程度,故离子浓度:c(H2CO3)>c(CO2-3);根据Na2CO3溶液中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可知B项正确;C选项中二者恰好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由于CO2-3的水解程度大于HCO-3的电离程度,因此c(HCO-3)>c(CO2-3),故C项错;根据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可知D项正确。]

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编号:31 班级组别姓名. 【学习目标】1、能够准确地判断离子浓度的大小。 2、小组合作探究守恒法判断离子浓度的方法。 3、以极度的热情全力以赴投入课堂,体验学习的快乐。 【使用说明】利用一节课完成导学案,收齐后及时批改。下节课学生先自纠10分钟,然后针对不会的问题讨论10分钟,学生展示教师点拨20分钟,最后用5分钟搞好落实并进行当堂检测。 【基础自学】 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1、单一溶质溶液:(离子浓度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Na2CO3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HCO3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混合溶液: 例1.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CH3COOH与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错误的是( ) A.c(Na+) + c(H+)=c(OH-) + c(CH3COO-) B.c(CH3COOH) + c(CH3COO-)=2c(Na+) C.c(CH3COO-)>c(Na+)>c(CH3COOH)>c(H+)>c(OH-) D.c(CH3COO-)>c(Na+)>c(H+)>c(CH3COOH)>c(OH-) 练习1.将0.2mol/L HCN溶液和0.1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c(Na+)>c(CN-),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c(HCN)<c(CN-) B.c(H+)<c(OH-) C.c(HCN)-c(CN-)=c(OH-) D.c(HCN)+c(CN-)=0.2 mol/L 【小结】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方法: 3、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例2.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四种溶液中,NH4+浓度最大的是( ) A.NH4Cl B.NH4 HCO3C.NH4HSO4D.NH4NO3 【小结】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方法: 4、溶液中的守恒关系: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教案 鄂尔多斯市第二中学徐文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是高二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三节盐类水解应中的一个课时。是基于学生已学习了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水解的原理的基础上,对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做一个全面的分析比较。本课时难度较大,教学中应要遵循循顺渐进的原则。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过程、一般规律。 (2)能书写三个守恒及初步掌握以下几种常见题型: ①单一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 ②同浓度不同种溶液中同种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 ③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养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2)培养学生正向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能力。 4、重点和难点: 重点:初步构建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分析的一般思维模型与思想方法。 难点:三个守恒的书写及应用。 三、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知识的获得过程中,并给学生充分的表

达自己想法的机会,以提高学生的分析实际问题 2、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按照步步深入,从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3、教学手段:根据本校高二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采取了讲述、讨论、点拨等教学方法,并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做好例题和变式训练题 2、做好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必须的知识储备 (一)电解质的电离规律 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完全电离的,在溶液中不存在电解质分子; 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少部分发生电离的,在溶液中既存在电解质分子又存在电解质离子; 3、多元弱酸分布电离。 (二)水的电离规律 1、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它能微弱地电离,生成H+和OH- ; 2、由水电离产生的c(H+)=c(OH-)。 3、思考: (1)在纯水中加入酸或碱,抑制了水的电离,使水的电离度变小; (2)在纯水中加入弱酸强碱盐、弱碱强酸盐,促进了水的电离,使水的电离度变大。(三)盐类水解的规律 1、强酸弱碱盐如NH4Cl、Al2(SO4)3等水解后溶液呈酸性; 2、强碱弱酸盐如CH3COONa、Na2CO3等水解后溶液呈碱性; 3、多元弱酸盐还要考虑分步水解。

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一、基本知识在盐溶液中存在平衡:水的电离平衡、盐的水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H+)与c(OH-)的关系: 中性溶液:c(H+)=c(OH-)(如NaCl溶液) 酸性溶液:c(H+)>c(OH-)(如NH4Cl溶液) 碱性溶液:c(H+)<c(OH-)(如Na2CO3溶液) 恒温时:c(H+)·c(OH-)=定值(常温时为10-14) 2.电荷守恒:盐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 如NH4Cl溶液中:c(NH4+)+c(H+)=c(Cl-)+c(OH-) 如Na2CO3溶液中:c(Na+)+c(H+)=2c(CO32-)+c(HCO3-)+c(OH-) 3.物料守恒:某元素各种不同存在形态的微粒,物质的量总和不变。 如 mol/L NH4Cl溶液中:c(NH4+)+c(NH3·H2O)= mol/L 如 mol/L Na2CO3溶液中:c(CO32-)+c(HCO3-)+c(H2CO3)= mol/L 4.质子守恒: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与OH-相等 如Na2CO3溶液中:c(OH-)=c(HCO3-)+2c(H2CO3)+c(H+) 二、解题方法和步骤 1.判断水解、电离哪个为主。 (1)盐离子不水解不电离:强酸强碱盐,如NaCl、Na2SO4等。 (2)盐离子只水解不电离:强酸弱碱或弱酸强碱形成的正盐,如NH4Cl、Na2CO3等。 (3)盐离子既水解又电离:多元弱酸形成的酸式盐, 以水解为主的有NaHCO3、NaHS、Na2HPO4等; 以电离为主的有NaHSO3和NaH2PO4等。 (4)根据题意判断: 如某温度下NaHB强电解质溶液中: 当c(H+)>c(OH-)时:以HB-的电离为主; 当c(H+)<c(OH-)时,以HB-的水解为主。 对于弱酸HX与强碱盐(NaX式)的混合溶液中: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强碱弱酸盐和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3.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 二、教学重点盐类水解的本质 三、教学难点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和分析 四、教学过程 [提问引入]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盐溶液是否都显中性? 一、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回忆提问】盐的定义(从电离的角度) 盐的分类按组成分:正盐 2.按生成盐的酸和碱的强弱分:强酸强碱盐强酸弱碱 盐强碱弱酸盐弱酸弱碱盐 3.按溶解性分:易溶性盐微溶性盐难溶性盐 【演示】用pH试纸检验下列溶液的酸碱性: NaCl、Na 2CO 3 、 Na 2 HCO 3 、NH 4 Cl、 Na 2 SO 4 、CH 3 COONa、(NH 4 ) 2 SO 4 (通过示范说明操作要领,并强调注意事项) 【讨论】由上述实验结果分析,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成该盐的酸和碱的强弱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小结】1. 盐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①强碱弱酸盐的水溶液显碱性 ②强酸弱碱盐的水溶液显酸性 ③强酸强碱盐的水溶液显中性

【讲述】下面我们分别研究不同类盐的水溶液酸碱性不同的原因。【板书】二、盐类的水解 1. 强碱弱酸盐的水解 【讨论】(1)CH 3 COONa溶液中存在着几种离子? (2)哪些离子可能相互结合,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何影响? (3)为什么CH 3 COONa溶液显碱性? 【讲解】CH 3COONa溶于水时,CH 3 COONa电离出的CH 3 COO-和水电离出的H+结合生 成难电离的CH 3 COOH,消耗了溶液中的H+,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产生更多的OH-,建立新平衡时,C(OH-)>C(H+),从而使溶液显碱性。 【小结】 (1)这种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2)只有弱酸的阴离子或弱碱的阳离子才能与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 (3)盐类水解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了移动,并使溶液显酸性或碱性。 (4)盐类水解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5)盐类水解是可逆反应,反应方程式中要写“”号。 【讨论】分析Na 2CO 3 的水解过程,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板书】(2)Na 2CO 3 的水解 第一步:CO 32- + H 2 O HCO 3 - + OH-(主要) 第二步:HCO 3- + H 2 O H 2 CO 3 + OH-(次要) 【强调】(1)多元弱酸的盐分步水解,以第一步为主。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1.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规律 (1)多元弱酸溶液,根据多步电离分析。如H3PO4的溶液中,c(H+)>c(H2PO4-)>c(HPO42-) > c(PO43-)。多元弱酸的正盐溶液根据弱酸根的分步水解分析:如Na CO3溶液中,c(Na+)>c(CO32-)>c(OH-)> 2 c(HCO3-)。 (2)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则要注意分析溶液中其他离子对其的影响。如在①NH4Cl ②CH3COONH4③NH4HSO4溶液中,c(NH4+)浓度的大小为③>①>②。 (3)如果题目中指明溶质只有一种物质(该溶质经常是可水解的盐),要首先考虑原有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水解程度如何,水解后溶液显酸性还是显碱性。 (4)如果题目中指明是两种物质,则要考虑两种物质能否发生化学反应,有无剩余,剩余物质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若恰好反应,则按照“溶质是一种物质”进行处理;若是混合溶液,应注意分析其电离、水解的相对强弱,进行综合分析。 (5)若题中全部使用的是“>”或“<”,应主要考虑电解质的强弱、水解的难易、各粒子个数的原有情况和变化情况(增多了还是减少了)。 (6)对于HA 和NaA的混合溶液(多元弱酸的酸式盐:NaHA),在比较盐或酸的水解、电离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时,由于溶液中的Na+保持不变,若水解大于电离,则有c(HA) > c(Na+)>c(A-) ,显碱性;若电离大于水解,则有c(A-) > c(Na+)> c(HA),显酸性。若电离、水解完全相同(或不水解、不电离),则c(HA) =c(Na+)=c(A-),但无论是水解部分还是电离部分,都只能占c(HA)或c(A-)的百分之几到百分之零点几,因此,由它们的酸或盐电离和水解所产生的c(H+) 或c(OH-)都很小。 【例1】把0.2 mol·L-1的偏铝酸钠溶液和0.4 mol·L-1的盐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A.c(Cl-)>c(Al3+)>c(Na+)>c(H+)>c(OH-)B.c(Cl-)>c(Al3+)>c(Na+)> c(OH-)> c(H+) C.c(Cl-)> c(Na+) > c(Al3+) > c(H+) > c(OH-) D.c(Na+)> c(Cl-)> c(Al3+) > c(OH-) > c(H+) 【解析】偏铝酸钠与盐酸混合后,发生反应:NaAlO2+HCl+H2O ===NaCl+Al(OH)3,显然,盐酸过量,过量的盐酸与Al(OH)3进一步反应:Al(OH)3+3HCl=== AlCl3+ 3H2O,故反应后,溶液为AlCl3与NaCl的混合溶液,Cl-浓度最大,反应前后不变,故仍然最大,有部分Al存在于没有溶解的Al(OH)3沉淀中,若Al全部进入溶液中与Na+浓度相同,故c(Na+) > c(Al3+),由于AlCl3水解溶液呈酸性,故c(H+) > c(OH-),故正确答案为C。 【答案】C。 【例2】某二元弱酸(简写为H2A)溶液,按下式发生一级和二级电离: H2A H++HA-HA-H++A2- 已知相同浓度时的H2A的电离比HA-电离容易,设有下列四种溶液: A.0.01 mol·L-1的H2A溶液 B.0.01 mol·L-1的NaHA溶液 C.0.02 mol·L-1的HCl与0.04 mol·L-1NaHA溶液等体积混合液 D.0.02 mol·L-1的NaOH与0.02 mol·L-1的NaHA溶液等体积混合液。据此,填写下列空白(填代号): (1)c(H+)最大的是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 (2)c(H2A)最大的是______,最小的是______。 (3)c(A2-)最大的是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 (1)A D(2)A D(3)D A 【例3】把0.02 mol·L-1CH3COOH溶液和0.01mol·L-1NaOH溶液以等体积混合,若c(H+)>c(OH —),则混合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c(CH3COO-)>c(Na+) B.c(CH3COOH)>c(CH3COO-)

高考总复习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 【高考展望】 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问题,是高考的“热点”之一。多年以来全国高考化学试卷年年涉及这种题型,受到高考命题者的青睐。这种题型考查的知识点多,灵活性、综合性较强,有较好的区分度,它能有效地测试出学生对强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水的电离、pH值、离子反应、盐类水解等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及对这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方法点拨】 解答此类题时必须有正确的思路,首先确定平衡溶液中的溶质,是单一溶质,还是含多个溶质;然后从宏观和微观上进行分析。宏观上掌握解题的三个思维基点即抓住三大守恒: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并能做出相应的变形。微观上抓住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分清主次。总的来说就是要先整体,后局部;先宏观,后微观;先定性,后定量。 【知识升华】 一、电解质溶液中的守恒关系 1.电荷守恒: ⑴电荷守恒的含义:电解质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有的正电荷数与所有的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 ⑵电荷守恒式的书写: 如Na2CO3溶液中由于存在下列电离和水解关系: Na2CO3=2Na++CO32-, H2O H++OH-, CO32-+H2O HCO3-+OH-, H2O+HCO3-H2CO3+OH-, 所以溶液中所有的阳离子有Na+、H+,阴离子有CO32-、HCO3-、OH-,根据电荷守恒有:c(Na+)+c(H+)=2c(CO32-)+c(HCO3-)+c(OH-)。 又如CH3COONa溶液中由于存在下列电离和水解关系: CH3COONa=CH3COO-+Na+, CH3COO-+H2O CH3COOH+OH-, H2O H++OH-, 所以溶液中所有的阳离子为Na+、H+,所有的阴离子为CH3COO-、OH-,因此电荷守恒式为: c(Na+)+c(H+)=c(CH3COO-)+c(OH-)。 【注意】书写电荷守恒式必须做到:①准确的判断溶液中离子的种类;②弄清离子浓度和电荷浓度的关系。 2.物料守恒: ⑴含义:指某微粒的原始浓度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微粒浓度之和。 ⑵物料守恒式的书写: 如:Na2CO3溶液中由于存在下列电离和水解关系: Na2CO3=2Na++CO32-, CO32-+H2O HCO3-+OH-, 2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学案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是历年高考的热点问题!该考点主 要从三个方面出题: 一、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 1.单一溶液 Eg1:CHCH00Na(aq) Eg2:Na2CG(aq) Eg3:NaHCQaq) Eg4:NaHSO(aq) Eg5:NaHA(aq)——HA 为弱酸 当溶液显碱性:; 当溶液显酸性:;Eg6:CI4C00H(aq) Eg7:H2S (aq) Eg8:H3PO(aq) 2.混合溶液 Eg9:0.1mol/L 的NHCI 溶液与O.1mol/L 的NH.H2O Eg10:0.1mol/L 的BCl 溶液与O.1mol/L 的BOH(弱碱) 当溶液显碱性:; 当溶液显酸性:;Eg11:0.1mol/L 的CHCOON溶液与O.1mol/L 的CHCOOH 9 Eg12:0.1mol/L 的NaA溶液与O.1mol/L 的H HA为弱酸当溶液显碱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i

当溶液显酸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结论】: 盐与对应的弱酸或弱碱等浓度混合问题, 这类问题务必搞清 楚弱酸或弱碱电离程度与弱离子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 二、不同溶液中相同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Eg1:相同浓度的下列溶液中 NH +浓度的大小顺序为: ① NHCI ④(NH 4) 2S0 ② CfCOONH ③ NHHSO ?( NH) 2Fe(SO) 2 PH 值浓度的大小顺序为: ③ NaCl PH 值浓度的大小顺序为: ③ Ns b PO Eg4:PH=12的下列溶液浓度的大小顺序为: ① Na z HPO ② Na s PO Eg5:PH=12的下列溶液浓度的大小顺序为: ① Na z CO ② NaHCO 三、溶液中全部或部分离子浓度的等量关系 以NaCO 溶液为例 1. 电荷守恒 —— 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一 定等于 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 2. 物料守 恒 一一电解质溶液中某一组分的原始浓度 (起始 浓度)应等于该组分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 3. 质子守恒一一电解质溶液中分子或离子得到或失去质子 (H +)的物 Eg2:相同浓度的下列溶液中 ① CfCOONa ② NaHSO Eg3:相同浓度的下列溶液中 ① NaUPO ② Na z HPO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 复习盐类水解的相关知识,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 二、知识讲解 考点1:电荷守恒 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的负电荷总数等于阳离子的正电荷总数 例如,在NaHCO溶液中,有如下关系: C(Na[+c(H +)==c(HCO3—)+c(OH —)+2c(CO s2—) 考点2:物料守恒 就电解质溶液而言,物料守恒是指电解质发生变化(反应或电离)前某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的物质的量等于电解质变化后溶液中所有含该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的物质的量之和。实质上,物料守恒属于原子个数守恒和质量守恒。

例如:在N@S溶液中存在着S2—的水解、HO的电离和水解、水的电离,粒子间有如下关系

c(S2—)+c(HS —)+c(H 2S)==1/2c(Na +) ( Na +,S2—守恒) C(HO)+2c(S 2—)+c(H)==c(OH —) (H、O原子守恒) 例如:在NaHS溶液中存在着HS的水解和电离及水的电离。 —— _ ____ ——_ ____ 亠2—T _______ 亠一 HS + H2O HS+ OH; HS H++ S ; H2O H++ OH 从物料守恒的角度分析,有如下等式:c(HS—)+C(S2—)+c(H 2S)==c(Na +);从电荷守恒的角度分析,有如下等式:c(HS )+2(S 2 )+c(OH )==c(Na +)+c(H +);将以上两式相加,有:c(S2—)+c(OH —)==c(H 2S)+c(H +)得出的式子被称为质子守恒 考点3:质子守恒 无论溶液中结合氢离子还是失去氢离子,但氢原子总数始终为定值,也就是说结合的氢 离子的量和失去氢离子的量相等。 电荷守恒式与物料守恒式相加减可得质子守恒式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单一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式如何书写) [命题动向] 判断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是高考常考题型,一般从单一溶液、混合溶液和不同溶液三个角度进行考查,其中反应过程中不同阶段离子浓度关系的判断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和亮点。电离理论和水解理论是比较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的重要依据,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和质子守恒是判断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等量关系的重要依据,该类题目的解题关键是正确判断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及其量的关系,以及离子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的大小。该题型一般综合性强、难度较大,能够很好考查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复习备考中应特别关注。 [突破方法] (1)一个原理:平衡移动原理。 (2)二个平衡:电离平衡理论和水解平衡理论。 (3)三个守恒: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原子守恒)、质子守恒[c(H+)水=c(OH-)水]。 本节课老师给大家讲解一下单一溶液中三大守恒式子的简单书写,首先来看一下溶液中的电荷守恒。 1.电荷守恒 溶液永远是电中性的,所以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量=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量

阳离子碳酸钠溶液 c(Na+)+c(H+)=c(OH-)+c(HCO3-)+2c(CO32-)。 2.物料守恒 溶液中某一组分的原始浓度应该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也就是元素守恒,变化前后某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守恒。 下面我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为例,进行讲解。 c(Na+)=2[c(H2CO3)+c(HCO3-)+c(CO 3 2-)]。 c(Na+)=c(H2CO3)+c(HCO3-)+c(CO32-) 3.质子守恒 质子守恒是指酸失去的质子和碱得到的质子数目相同,质子守恒和物料守恒 下面我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为例,进行讲解。

咼考总复习同步训练 专题学案49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 突破考点硏析热点 一、比较方法 1. 理清一条思路,掌握分析方法 品沁社[酸或碱溶液——考虑电离 单一榕液h 溶液一考虑水解 「不反应——同时考虑电离和水解 ' (生成酸或碱——考虑电离 "?里 I 生成盐——靑虑水解 过量——根据过量程度考虑电离 .或水解 2. 熟悉两大理论,构建思维基点 (1) 电离理论 ①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微弱的,电离产生的微粒都非常少,同时还要考虑水的电离,如氨 水溶液中:NH 3H 2O 、NH 4、OH 「浓度的大小关系是 ②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其主要是第一级电离。如在 S 2 3_、H +的浓度大小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解理论 ①弱电解质离子的水解损失是微量的 (双水解除外),但由于水的电离,故水解后酸性溶 液中c(H + )或碱性溶液中c(OH 「)总是大于水解产生的弱电解质溶液的浓度。 如NH 4CI 溶液中: NH 4、C 「、NH 3H 2O 、H +的浓度大小关系是 ②多元弱酸酸根离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其主要是第一步水解,如在 co 3「、HCO 3、H 2CO 3的浓度大小关系应是 2 物料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由电离或水解因素,离子会发生变化,变成其他离子或分子 等,但离子或分子中某特定元素的原子总数是不会改变的。即原子守恒。 3 质子守恒:酸失去的质子和碱得到的质子数目相同,也可以由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联 立得到。 例如:O.lmol L -* 1的NaHCO s 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 子有 ,则其电荷守恒式为 物料守恒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质子守恒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典例导悟1】 分别写出O.lmol L T 的NH 4CI 溶液和Na 2S 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式、 物料守 恒式和质子守恒式。 解 质 』 溶 混合濬液 O H 2S 溶液中:H 2S 、HS 「、 O O Na 2CO 3溶液中: ,存在的分

图像类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一、选择题 1.常温下,向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醋酸溶液中分别滴入LNaOH溶液,测得溶液的pH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曲线①表示NaOH溶液滴定盐酸时的pH变化 B.酸溶液的体积均为10 mL C.a点:c(CH3COOH)>c(CH3COO-) D.a点:c(H+)+c(Na+)=c(OH-)+c(CH3COO-) 2.室温下,将1.000mol/L盐酸滴入20.00mL1.000mol/L氨水中,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点由水电离出的c(H+)=1.0×10-14mol/L B.b点时c(NH4+)+c(NH3·H2O)=c(Cl-) C.c点时消耗的盐酸体积:V(HCl)<20.00mL D.d点后,溶液温度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NH3·H2O电离吸热 3.用·L-1的NaOH溶液滴定·L-1的H2C2O4(草酸)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草酸是弱酸 B.X点:c(H2C2O4)+c(HC2O4-)=c(Na+)-c(C2O42-) C.Y点:c(H2C2O4)+c(HC2O4-)=c(OH-)-c(H+) D.滴定过程中始终存在:c(OH-)+2c(C2O42-)+ c(HC2O4-)= c(Na+)+ c(H+) 4.常温下,相同pH的氢氧化钠和醋酸钠溶液分别加水稀释,平衡时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c两点溶液的导电能力相同 B.a、b、c三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c>b C.c点溶液中c(H+)=c(OH-)+c(CH3COOH) D.用等浓度的盐酸分别与等体积的b,c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消耗盐酸体积V b=V c 5.常温下,向20 mL某浓度的盐酸中逐滴加入 mol/L的氨水,溶液pH的变化与加入氨水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l mol/L B.在①、②之间的任意一点:c(Cl-)>c(NH4+),c(H+)>c(OH-) C.在点②所示溶液中:c(NH4+)=c(Cl-)>c(OH-)=c(H+),且V<20 D.在点③所示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l0-7mol/L 6.亚氯酸钠是一种高效氧化剂、漂白剂,主要用于棉纺、亚麻、纸浆等漂白。亚氯酸钠(NaClO2)在溶液中可生成ClO2、HClO2、ClO2-、Cl-等,其中HClO2和ClO2都具有漂白作用,但ClO2是有毒气体。经测定,25℃时各组分含量随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Cl -没有画出)。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亚氯酸钠在碱性条件下较稳定 B.25℃时,HClO2的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K a=10-6 C.使用该漂白剂的最佳pH为3 D.25℃时,同浓度的HClO2溶液和NaClO2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中有c(HClO2)+2c(H+)=c(ClO2-)+2c(OH-) 7.常温下,用?L-1HCl溶液滴定浓度为?L-1Na2CO3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微粒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专题17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2017年高考题 1. 【2017高考全国卷Ⅰ卷13题】常温下将NaOH溶液滴加到己二酸(H2X)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K a2(H2X)的数量级为10-6 B.曲线N表示pH与lg的变化关系 C.NaHX溶液中c(H+)>c(OH-) D.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c(Na+)>c(HX-)>c(X2-)>c(OH-)=c(H+)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弱酸电离平衡和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等。(1)图象纵轴表示pH,横轴表示溶液中两种粒子浓度比的对数;(2)酸性越强,c()越大,pH越小;(3)横坐标为0.0时两种粒子浓度之比为1,而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选择该点计算电离常数。H 2X的电离方程式为H2X+H,H+。当==1时,即横坐标为0.0时,K a1=c(),K a2=c'(),因为K a1>K a2,故c(H+)>c'(H+),即pHc(OH-),C项正确;电荷守恒式为c(N)+c()=c(O )+c(H)+2c(),中性溶液中存在c()=c(O),故有c(N)=c(H)+2c(),假设 c(HX-)=c(X2-)或c(HX-)>c(X2-)(见C项分析),则溶液一定呈酸性,故中性溶液中c(HX-)c(),会认为D项正确,导致错选,其错选本质原因是忽视了“混

一、电离平衡理论和水解平衡理论 1.电离理论:⑴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微弱的,电离消耗的电解质及产生的微粒都是少量的,同时注意考虑水的电离的存在;例如NH3·H2O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关系。 【分析】由于在NH 3·H2O溶液中存在下列电离平衡:NH3·H2ONH4++OH-,H2O H++OH-,所以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为:c(NH3·H2O)>c(OH-)>c(NH4+)>c(H+)。 ⑵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的,主要以第一步电离为主;例如H2S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关系。 【分析】由于H2S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H2SHS-+H+,HS-S2-+H+,H2OH++OH-,所以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为:c(H2S)>c(H+)>c(HS-)>c(OH-)。 2.水解理论: ⑴弱酸的阴离子和弱碱的阳离子因水解而损耗;如NaHCO3溶液中有:c(Na+)>c(HCO3-)。 ⑵弱酸的阴离子和弱碱的阳离子的水解是微量的(双水解除外),因此水解生成的弱电解质及产生H+的(或OH-)也是微量,但由于水的电离平衡和盐类水解平衡的存在,所以水解后的酸性溶液中c(H+)(或碱性溶液中的c(OH-))总是大于水解产生的弱电解质的浓度;例如(NH4)2SO4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分析】因溶液中存在下列关系:(NH4)2SO4=2NH4++SO42-, 2H2O2OH-+2H+, 2NH3·H2O,由于水电离产生的c(H+)水=c(OH-)水,而水电离产生的一部分OH-与NH4+结合产生NH3·H2O,另一部分OH-仍存在于溶液中,所以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为:c(NH4+)>c(SO42-)>c(H+)>c(NH3·H2O)>c(OH-)。 ⑶一般来说“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如水解呈酸性的溶液中c(H+)>c(OH-),水解呈碱性的溶液中c(OH-)>c(H+); ⑷多元弱酸的酸根离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主要以第一步水解为主。例如Na2CO3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分析】因碳酸钠溶液水解平衡为:CO32-+H2O HCO3-+OH-,H2O+HCO3-H2CO3+OH-,所以溶液中部分微粒浓度的关系为:c(CO32-)>c(HCO3-)。 二、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 1.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有的正电荷数与所有的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如NaHCO3溶液中:n(Na+)+n(H+)=n(HCO3-)+2n(CO32-)+n(OH-)推出:c(Na+)+c(H+)=c(HCO3-)+2c(CO32-)+c(OH-) 2.物料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电离或水解因素,离子会发生变化变成其它离子或分子等,但离子或分子中某种特定元素的原子的总数是不会改变的。如NaHCO3溶液中n(Na+):n(c)=1:1,推 出:c(Na+)=c(HCO3-)+c(CO32-)+c(H2CO3) 【注意】书写电荷守恒式必须①准确的判断溶液中离子的种类;②弄清离子浓度和电荷浓度的关系。

盐类水解应用练习题 1. 25℃时,将稀氨水逐滴加入到稀硫酸中,当溶液的pH=7时,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c(NH4+)=c(SO42-) B. c(NH4+)>c(SO42-) C. c(NH4+)c(H+)>c(N3ˉ)>c(OHˉ) B. HN3与NH3作用生成的叠氮酸铵是共价化合物 C. NaN3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c(N3ˉ) >c(OHˉ)>c(H+) D. N3ˉ与CO2含电子数相等 9. 关于小苏打水溶液的表述正确的是 A. c (Na+)=c (HCO3-) + c (CO32-) + c (H2CO3) B. c (Na+) + c (H+) = c (HCO3-) + c (CO32-) +c (OH-) C. HCO3-的电离程度大于HCO3-的水解程度 D. 存在的电离有:NaHCO3=Na++HCO3-,HCO3-H+ + CO32- H2O H++OH- 10. 草酸是二元弱酸,草酸氧钾溶液呈酸性。在0.1mol·L-1 KHC2O4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c(K+)+c(H+)=c(HC2O4-)+c(OH-)+c(C2O42-) B. c(HC2O4-)+c(C2O42-)=0.1 mol·L-1 C. c(C2O42-)>c(H2C2O4) D. c(K+)=c(H2C2O4)+c(HC2O4-)+c(C2O42-) 11. 下列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专题(用) 相关知识点: 1、电解质的电离 电解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能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叫做电离。 强电解质如NaCl、HCl、NaOH等在水溶液中是完全电离的,在溶液中不存在电解质分子。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少部分发生电离的。25℃0.1mol/L的如CH3COOH溶液中,CH3COOH的电离度只有1.32%,溶液中存在较大量的H2O和CH3COOH分子,少量的H+、CH3COO-和极少量的OH-离子。多元弱酸如H2CO3还要考虑分步电离: H2CO3H++HCO3-;HCO3-H++CO32-。 2、水的电离 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它能微弱地电离,生成H3O+和OH-,H2O H++OH-。在25℃(常温)时,纯水中[H+]=[OH-]=1×10-7mol/L。 在一定温度下,[H+]与[OH-]的乘积是一个常数:水的离子积Kw=[H+]·[OH-],在25℃时,Kw=1×10-14。 在纯水中加入酸或碱,抑制了水的电离,使水的电离度变小,水电离出的[H+]水和[OH-]水均小于10-7mol/L。在纯水中加入弱酸强碱盐、弱碱强酸盐,促进了水的电离,使水的电离度变大,水电离出的[H+]水或[OH-]均大于10-7mol/L。 3、盐类水解 在溶液中盐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的H+或OH-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强酸弱碱盐如NH4Cl、Al2(SO4)3等水解后溶液呈酸性;强碱弱酸盐如CH3COONa、Na2CO3等水解后溶液呈碱性。多元弱酸盐还要考虑分步水解,如CO32-+H2O HCO3-+OH-、HCO3-+H2O H2CO3+OH-。 4、电解质溶液中的守恒关系 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有的正电荷数与所有的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 相等。 如NaHCO3溶液中:n(Na+)+n(H+)=n(HCO3-)+2n(CO32-)+n(OH-)推出:[Na+]+[H+]=[HCO3-]+2[CO32-]+[OH-] 如Na2CO3溶液中:c(Na+) +c(H+)=2c(CO32-)+c(OH-)+c(HCO3-) 物料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电离或水解因素,离子会发生变化变成其它离子或分子等, 但离子或分子中某种特定元素的原子的总数是不会改变的。 如NaHCO3溶液中n(Na+):n(c)=1:1,推出:c(Na+)=c(HCO3-)+c(CO32-)+c(H2CO3) =c(HAc)+c(Ac-); 如HAc 溶液中:c(HAc) 总 水的电离守恒(也称质子守恒):是指在强碱弱酸盐或强酸弱碱盐溶液中,由水所电离的H+与OH-量相等。 如在0.1mol·L-1的Na2S溶液中:c(OH-)=c(H+)+c(HS-)+2c(H2S)。 质子守恒:电解质溶液中分子或离子得到或失去质子(H+)的物质的量应相等。例如在NH4HCO3溶液中H3O+、H2CO3为得到质子后的产物;NH3、OH-、CO32-为失去质子后的

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班级组别姓名 . 【学习目标】1、能够准确地判断离子浓度的大小。 2、小组合作探究守恒法判断离子浓度的方法。 3、以极度的热情全力以赴投入课堂,体验学习的快乐。 【使用说明】利用一节课完成导学案,收齐后及时批改。下节课学生先自纠10分钟,然后针对不会的问题讨论10分钟,学生展示教师点拨20分钟,最后用5分钟搞好落实并 进行当堂检测。 【基础自学】 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1、单一溶质溶液:(离子浓度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Na2CO3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HCO3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混合溶液: 例1.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CH3COOH与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 错误的是( ) A.c(Na+) + c(H+)=c(OH-) + c(CH3COO-) B.c(CH3COOH) + c(CH3COO-)=2c(Na+) C.c(CH3COO-)>c(Na+)>c(CH3COOH)>c(H+)>c(OH-) D.c(CH3COO-)>c(Na+)>c(H+)>c(CH3COOH)>c(OH-) 练习1.将0.2mol/L HCN溶液和0.1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c(Na+)>c(CN -),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c(HCN)<c(CN-) B.c(H+)<c(OH-) C.c(HCN)-c(CN-)=c(OH-) D.c(HCN)+c(CN-)=0.2 mol/L 【小结】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方法: 3、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高考热点难点离子浓度大小排序破解之法 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关键 内容提要:某些盐在水溶液中,由于发生了电离或水解等复杂的变化,导致溶液中粒子种类发生了变化,从而离子浓度也发生改变。比较离子浓度大小的问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和难点,突破此问题是高三化学教师历年探究的重点。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突破此种题型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离子浓度排序方法 一.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要比被电离的离子(或分子)的浓度小; 二.水解产生的离子浓度要比被水解的离子的浓度小; 三.正确运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 四.若是混和溶液则判断是电离为主或是水解为主。 五.举例如下: 1.如、NaHSO4 只电离不水解显强酸性。Na2CO3只分步水解显碱性。 2.如、NaHCO3、K2HPO4、NaHS是水解为主,电离为次,显碱性。 3.如、NaH2PO4、NaHSO3KHSO3 、NH4HSO3是电离为主,水解为次。显酸性。 4.如、H2CO3分步电离,且第一步是主要的。H2CO3H++HCO3- HCO3-H++CO32-有:C(H+)>C(HCO3-)>C(CO32-)>C(OH-) 5.Na2CO3溶液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 Na2CO3===2Na++CO32-CO32-+H2O HCO3-+OH- HCO3-+H2O H2CO3+OH-H2O H++OH- 电荷守恒C(Na+)+C(H+)===C(OH-)+C(HCO3-)+2C(CO32-) 物料守恒C(CO32-)+C(HCO3-)+C(H2CO3)===1/2C(Na+) 两式合并C(OH-)===C(H+)+C(HCO3-)+2C(H2CO3) 有:C(Na+)>C(CO32-)>C(OH-)>C(HCO3-)>C(H+) 6.Na2S溶液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 Na2S===2Na++S2-S2-+H2O HS-+OH- HS-+H2O H2S+OH-H2O H++OH- 电荷守恒C(Na+)+C(H+)===C(OH-)+C(HS-)+2C(S2-) 物料守恒C(S2-)+C(HS-)+C(H2S)===1/2C(Na+) 两式合并C(OH-)===C(H+)+C(HS-)+2C(H2S) 有:C(Na+)>C(S2-)>C(OH-)>C(HS-)>C(H+) 7.NaHCO3溶液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 NaHCO3===Na++HCO3-H2O H++OH- HCO3-H++CO32-HCO3-+H2O H2CO3+OH- 电荷守恒C(Na+)+C(H+)===C(OH-)+C(HCO3-)+2C(CO32-) 物料守恒C(CO32-)+C(HCO3-)+C(H2CO3)===C(Na+) C(OH-)===C(H+)+C(H2CO3)—C(CO32-) C(H+)===C(OH-)+C(CO32-)—C(H2CO3) 当NaHCO3的浓度很稀时C(OH-)>c(CO32-)

2019届高考化学专题17-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专题17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2017年高考题 1. 【2017高考全国卷Ⅰ卷13题】常温下将NaOH 溶液滴加到己二酸(H2X)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 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K a2(H2X)的数量级为10-6 B.曲线N表示pH与lg的变化关系 C.NaHX溶液中c(H+)>c(OH-) D.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c(Na+)>c(HX-)>c(X2-)>c(OH-)=c(H+)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弱酸电离平衡和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等。(1)图象纵轴表示pH,横轴表示溶液中两种粒子浓度比的对数;(2)酸性越强,c()越大,pH越小;(3)横坐标为0.0时两种粒子浓度之比为1,而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中性”条件的限制。本题主要考查弱电解质电离及电离常数的计算,难点在于选择两种粒子浓度相等条件下求电离常数。 2. 【2017高考江苏卷14题】常温下,K a(HCOOH)=1.77×10-4,K a(CH3COOH)=1.75×10-5,K b(NH3·H2O)=1.76×1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度均为0.1 mol·L-1的HCOONa 和NH4Cl 溶液中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前者大于后者 B.用相同浓度的NaOH 溶液分别滴定等体积pH 均为3 的HCOOH 和CH3COOH 溶液至终点,消耗NaOH 溶液的体积相等 C.0.2 mol·L-1 HCOOH 与0.1 mol·L-1 NaOH 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c(HCOO-)+c(OH-)=c(HCOOH)+c(H+) D.0.2 mol·L-1 CH3COONa 与0.1 mol·L-1盐酸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pH<7):c(CH3COO-)>c(Cl-)>c(CH3COOH)>c(H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