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体的说明书

阀体的说明书
阀体的说明书

机械制造装备实训

阀体

绪论

机械制造装备实训是学生在学校完成了大学三年的全部课程,并在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也是学生在校学习阶段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完成工程师基本训练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本专业一般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工作作风。

本说明书是设计阀体零件加工工艺规程及装备之用,是工作者在进行大量生产实习的基础上,再和现场了解相结合,选用“机械制造工艺学”和“机床夹具设计”编写而成。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泵体零件加工工艺过程以及其工艺装备的选用、零件的功用及结构分析、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公差、确定工时、切削余量、速度的计算选用、工件加工夹具的设计等,是一份较为全面的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零件的分析

1.1零件的作用

阀体加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配套产品的性能和耐用性,从而提出零件的制造工艺方面的要求:加工精度和加工表面质量。前者包括了零件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后者包括了零件表面的粗糙度、波度、和物理、机械性能;设计结构应能够加工。在工件上应有足够的加工空间,以便刀具能够接近加工部位,如留有必要的退刀槽和越程槽等;要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如加工表面尽可能地安排在同一平面或同一轴线上,以便采取多刀或多件加工的高效生产方法。零件图如图所示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零件的材料为HT300,灰铸铁属于脆性材料,故不能锻造和冲压。但灰铸铁的铸造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优良。以下是阀体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

(1) 右侧孔φ14到中心距离65mm

(2) 右侧螺纹孔M8-6H到中心距离65mm

(3) 左端面表面粗糙度为6.3

(4) 右底面表面粗糙度为6.3

(5)空心轴内侧表面粗糙度为6.3,外侧表面粗糙度为3.2

由上面分析可知,可以先加工左端面,然后以此作为基准采用专用夹具进行加工,并且保证位置精度要求。再根据各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及机床所能达到的位置精度,并且此阀体零件没有复杂的加工曲面,所以根据上述技术要求采用常规的加工工艺均可保证。

第二章确定毛坯、画毛坯图

2.1确定毛坯种类

零件材料为HT300。考虑零件在机床运行过程中所受冲击不大,零件结构不是太复杂,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故选择金属型铸造毛坯。

2.2确定铸件加工余量及形状

根据零件材料确定毛坯为铸件,由参考文献表可知其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毛坯的铸造方法选用砂型机器造型,为成批量生产,应注意此阀体零件内部孔需铸出,还应为消除残余应力,铸造后应安排人工时效。

参考文献1表2.3-6该种铸件的尺寸公差等级CT8-13级,加工余量等级MA为G级,故取CT为10级,MA为G级。

参考文献[1]表12-2,用查表法确定个表面的总余量如表所示

如下表:各加工表面总余量

参考文献[1]表12-4可得铸件主要毛坯尺寸的公差.

如下表:主要毛坯尺寸及公差

第三章工艺规程设计

3.1选择定位基准

正确地选择定位基准是设计工艺过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保证零件加工精度的关键。

定位基准分为精基准、粗基准和辅助基准。在最初加工工序中,只能用毛坯上未经加工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粗基准)。在后续工序中,则使用已加工表面作为定位基准(精基准)。

在制定工艺规程时,总是先考虑选择怎样的精基准以保证达到精度要求并把各个表面加工出来,然后再考虑选择合适的粗基准把精基准面加工出来。另外,为了使工件便于装夹和易于获得所需加工精度,可在工件上某部位作一辅助基准,用以定位。应从零件的整个加工工艺过程的全局出发,在分析零件的结构特点、设计基准和技术要求的基础上,根据粗、精基准的选择原则,合理选择定位基准。

3.1.1精基准的选择

①“基准重合”原则

应尽量选用被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作为精基准,即“基准重合”的原则。这样可以避免因基准不重合而引起的误差。

②“基准统一”原则

应选择多个表面加工时都能使用的定位基准作为精基准,即“基准统一”的原则。这样便于保证各加工表面间的相互位置精度,避免基准变换所产生的误差,并简化夹具的设计制造工作。

③“互为基准”原则

当两个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及其自身的尺寸与形状精度都要求很高时,可采用这两个表面互为基准,反复多次进行精加工。

④“自为基准”原则

在某些要求加工余量尽量小而均匀的精加工工序中,应尽量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作为定位基准。

此外,精基准的选择还应便于工件的装夹与加工,减少工件变形及简化夹具结构。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四条选择精基准的原则,有时是相互矛盾的。例如,保证了基准统一就不一定符合基准重合等等。在使用这些原则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保证主要技术要求为出发点,合理选用这些原则。

结合此零件的特点精基准采用内孔定位。

3.1.2 粗基准的选择

①若工件必须首先保证某重要表面的加工余量均匀,则应选该表面为粗基准。

②在没有要求保证重要表面加工余量均匀的情况下,若零件上每个表面都要加工,则应以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作为粗基准。这样可使这个表面在加工中不致因加工余量不足,造成加工后仍留有部分毛面,致使工件报废。

③在没有要求保证重要表面加工余量均匀的情况下,若零件有的表面不需要加工时,则应以不加工表面中与加工表面的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表面为粗基准。若既需保证某重要表面加工余量均匀,又要求保证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的位置精度,则仍按本原则处理。

④选作粗基准的表面,应尽可能平整和光洁,不能有飞边、浇口、冒口及其他缺陷,以便定位准确,装夹可靠。

⑤粗基准在同一尺寸方向上通常只允许使用一次,否则定位误差太大。但是,当毛坯是精密铸件或精密锻件,毛坯质量高,而工件加工精度要求又不高时,可以重复使用某一粗基准。

结合此零件的粗基准采用各表面定位。

3.2制定工艺路线

根据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以及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经济精度,在生产纲领已确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各种机床配以专用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选择零件的加工方法及工艺路线方案如下:

3.3选择加工设备及刀、夹、量具

3.3.1选择加工设备和工艺设备

①机床的选择

工序采用C6140车床. Z535立式钻床即可

②选择夹具

该阀体的生产纲领为大批生产,所以采用专用夹具。

③选择刀具

在车床上加工的各工序,采用硬质合金车刀即可保证加工质量。钻孔工序采用高速钢麻花钻。

④选择量具

加工的孔均采用极限量规。

⑤其他

对垂直度误差采用千分表进行检测,对角度尺寸利用专用夹具保证,其他尺寸采用通用量具即可。

3.4加工工序设计

工序5:钻Φ14的孔及M8-6H 的螺纹孔

工件材料为HT300铁,硬度200HBS 。孔的直径为14 mm ,表面粗糙度12.5。加工机床为Z535立式钻床。钻头为Φ14 mm 标准高速钢麻花钻 。 确定钻削用量

①确定进给量f 根据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28-10可查出0.47~0.57/f mm r =表,查Z535立式钻床说明书,取0.43/f mm r =。

根据参考文献[2]表28-8,钻头强度所允许是进给量' 1.75/f mm r >。由于机床进给机构允许的轴向力max 15690F N =(由机床说明书查出),根据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28-9,允许的进给量" 1.8/f mm r >。

由于所选进给量f 远小于'f 及"f ,故所选f 可用。

②确定切削速度v 、轴向力F 、转矩T 及切削功率m P 根据参考文献[2],表28-15,由插入法得

17/min v m =表,4732F N =表 51.69T N M =?表, 1.25m P kW =表

由于实际加工条件与上表所给条件不完全相同,故应对所的结论进行修正。 根据参考文献[2],由表28-3,0.88Mv k =,0.75lv k =,故

'17/min 0.880.7511.22(/min)v m m =??=表

查Z535机床说明书,取275/min n r =。实际切削速度为10.8m/min 由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28-5, 1.06MF MT k k ==,故

4732 1.065016()F N N =?= 51.69 1.0654.8T N m N m =??=? ③校验机床功率 切削功率m P 为

'/)m MM m P P n n k =表

1.05kW = 机床有效功率

' 4.50.81 3.65E E m P P kW kW P η==?=>

故选择的钻削用量可用。 相应地

5016F N =,54.8T N m =?, 1.05m P kW =

切削工时

被切削层长度l :≤40 mm 刀具切入长度1l :

112.5(1~2)1201 4.622

r D l ctgk ctg mm =

+=?+= 刀具切出长度2l : 取mm l 32= 走刀次数为1

机动时间2j t :0.207min 工步辅助时间为:1.76min

第四章 夹具设计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在加工此泵体零件时,需要设计专用夹具。

根据任务要求中的设计内容,需要设计车A 面夹具。

4.1车夹具设计

4.1.1问题的提出

本夹具主要用来粗、半精车A 面并达到表面粗造度6.3的要求。此工序夹具工序靠前在本道工序加工时,还是应考虑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同时应保证加工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4.1.2夹具的设计

①定位基准的选择

在进行车加工工序时,采用V 型块来限制四个自由度,同时侧面支承块可限制二个自由度,到此完成定位基准选择。

②铣削力与夹紧力计算

本步加工可按铣削估算夹紧力。实际效果可以保证可靠的夹紧。 轴向力 N k f

d C F F yM

Mf F i 52.20.10.1006.04208.00.10=???==

扭矩 M

N k f

d C M M yM

zM M c ??=???==-68.00.2010416.70.10.1006.0206.0

由于扭矩很小,计算时可忽略。 卡紧力为N F F f

04.52==

μ

取系数 S1=1.5 S2=S3=S4=1.1

则实际卡紧力为 F ’=S1*S2*S3*S4*F=10.06N

使用快速螺旋定位机构快速人工卡紧,调节卡紧力调节装置,即可指定可靠的卡紧力。

4.2钻夹具设计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在加工此零件时,需要设计专用夹具。

根据任务要求中的设计内容,需要设计钻孔夹具。 4.1.1问题的提出

本夹具是用来钻φ14的孔工序只是粗加工,因此本工序加工时主要考虑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而精度则不是主要问题.

4.1.2夹具设计 定位基准选择

工件选择φ14的孔,面A 与A 面对面作为定位基准。A 对面有支承块支承,可限制六个自由度。现决定采用麻花钻加工φ14的孔。

4.1.3切削力及夹紧力计算

本夹具是在钻床上使用的,为了保证工件在加工工程中不产生振动,必须对底面施加一定的夹紧力。由计算公式

F j =F s L/(d 0tg(α+ψ1’)/2+r ’tg ψ2)

F j -沿螺旋轴线作用的夹紧力 F s -作用在六角螺母

L -作用力的力臂(mm) d 0-螺纹中径(mm) α-螺纹升角(゜)

ψ1-螺纹副的当量摩擦(゜)

ψ2-螺杆(或螺母)端部与工件(或压块)的摩擦角(゜) r ’-螺杆(或螺母)端部与工件(或压块)的当量摩擦半径(゜) 根据参考文献[6]其回归方程为 F j =k t T s 其中F j -螺栓夹紧力(N); k t -力矩系数(cm -1)

T s -作用在螺母上的力矩(N.cm); F j =500N

根据参考文献[1],表2.4可查得: 钻削力计算公式为

圆周分力 1.00.650.830.830

9.8130p f Fz Fz a a a zd k ε-=? 代入得 Fz=231.43N

查表可得钻削水平分力、垂直分力、轴向分力与圆周分力的比值为:/0.3L z F F =

/0.95V z F F = /0.54x z F F =

∴F L = 69.429N F V = 219.86N F Z = 124.97N 故夹紧可靠。

结 论

本次设计从零件的毛坯生产到最终成品,中间经过了车、钻、打毛刺等工序。因为是大批量生产,工序就分得很散,中间就可省去换刀具和调试的时间。在每道工序中都有计算切削用量和工时。

参考文献

1. 王先逵主编《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

2. 赵如福主编《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版。

3. 李洪主编《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北京出版社,1990年版。

4. 戴陆武主编《机床夹具设计》,西北工大出版社,1990年版。

5 .林文焕主编《机床夹具设计》,国防工业出版社,1987年版。

6.黄鹤汀主编:《机械制造装备》,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第1版。

7.李庆余、张佳主编:《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第1版。8.陈志雄主编. 数控机床与数控编程技术.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8

9.曹凤主编. 数控编程.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8

阀体夹具设计说明书

制造工艺学夹具课程设计《阀体专用夹具说明书》 姓名: 学号:0811112036 班级:08机电(1)班 指导老师:

目录 设计任务书 (2) 一.设计题目 (2) 二.零件图及加工工序分析 (2) 三.设计方案 (4) (1)夹具设计方案的讨论 (4) (2)夹具设计方案的比较 (4) 四.夹具零部件的结构选择 (6) (1)定位元件选择 (6) 1、孔定位元件选择 (6) 2、面定位元件选择 (6) (2)夹具其他元件的结构 (7) 五.定位误差的计算 (11) 六.夹紧力和力矩的计算及其校核 (12) 七.致谢 (15) 八.参考文献 (16) 九.附录 (17)

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 阀体专用夹具设计。 二、零件图及加工工序分析 阀体零件图如图1所示: 图1 阀体零件图

钻直径为17毫米的孔的加工工序图如图2所示。 图2 工序图

三.设计方案 由图2工序图可知,阀体直径为17毫米的孔加工的方法为选用立式钻床Z525进行加工,为保证设计要求,并根据阀体的加工批量要求而知,应选用专用夹具。 (1)夹具设计方案的讨论 夹具结构方案(一) 1)工件定位方案及定位装置 定位方案:两面一孔定位,利用图2所示中零件的A面和D面及C孔定位,A 面用大的平面限制3个自由度,D面用固定销限制1个自由度,C孔用短圆柱心轴限制2个自由度,共限制6个自由度为全定位。 2)工件夹紧方案及夹紧装置 夹紧方案及装置:在夹具体上安装一根长轴,长轴两端分别车制螺纹,轴的一端用螺母锁紧在夹具体上,另一端穿过零件已加工好的水平内孔,也用螺母锁紧,因为在立式钻床上进行加工,轴所受的力以轴线垂直,所以要求轴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防止因轴的刚度不够而影响孔的加工精度。 夹具结构方案(二) 1)工件定位方案及定位装置 定位方案:三面定位,即用图2所示A面,B面,D面定位。A面用大的平面限制3个自由度,B面用一条形支承板限制2个自由度,D面用固定销限制1个自由度,共限制6个自由度,为完全定位。 2)工件夹紧方案及夹紧装置 夹紧方案及装置:由零件图可以看出A面是一个正方形的板,所以在夹具体上安装两个螺钉压板夹紧机构,将零件通过夹紧机构夹紧在夹具体上。要求夹紧装置具有足够的强度,因此,夹紧装置应该用六角头压紧螺钉直接安装在夹具体上。 (2)方案比较: 方案(一)为完全定位,利用两面一孔定位,夹紧装置采用螺旋夹紧机构。从该工序的技术要求上,加工该孔的要求是保证该孔的轴线和水平孔轴线的垂直度要求,利用心轴定位能够很好的满足该技术要求,因为工件的定位孔与心轴为间隙配合,这在装夹工件时很方便,能够起到将工件快速装夹到正确的加工位置。从总体上看,该夹具的设计方案结构简单,也符合实际的操作。 方案(二)也为完全定位,利用三个面定位从而限制六个自由度。从夹具的

阀体零件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电及自动化学院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阀体零件工艺方案设计 姓名: 学号:0811112036 班级:机电(1)班 届别:2008 指导教师 2011 年 7月 目录(共12页) 一、零件的分析 (1)

(一)零件的作用……………………………………………………………………………… (1)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1) 二确定生产类型 (1) 三确定毛坯 (1) 四工艺规程设计 (2) (一)选择定位基准: (2) (二)制定工艺路线 (3) (三)选择加工设备和工艺设备 (8) (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9) (五)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 (9) 五余量表格 (10) 参考资料:《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 《机械制造工艺学》 《机械加工余量手册》

《热加工工艺基础》 《金属工艺学实习教材》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机械制图》 一、零件的分析 (三)零件的作用 阀体,泵体等均属于箱体类零件。其主要作用是用于支承,包容,保护运动零件或其他零件。 本题目的阀体是球阀中的主体零件,它容纳阀芯,密封圈,阀杆,填料压紧套等零件。它的大致形状类似于三通管,左端方形凸缘上有直径为50,公差等级为11级的孔与阀盖配合,右端外螺纹作用连接管道,上部直径18H11孔与阀杆配合,从而起到调节流量的作用。 (四)零件的工艺分析 通过查找手册和热加工工艺基础课本,中碳铸钢ZG230-450具有良好的性能,适用于受力不大,要求韧性的零件制造,例如轴承盖,阀体等,所以零件材料选ZG230. 1:根据零件图分析,为了便于铸造,毛胚只铸造出水平方向的孔,竖直方向的孔用钻床加工,为了铸造效率,选择用金属型铸造。 2:因为水平方向的孔很多,且在同一中心线上,所以在加工时用水平方向的外圆做粗基准进行加工,则能够保证所有的孔同轴。 3:因为竖直方向的孔中心线跟水平方向的孔中心线有垂直度要求,所以应先对水平方向的孔加工,然后再加工竖直方向的孔。利用水平方向的外圆进行粗加工,然后以孔表面做精基准加工外圆;再用加工好的外圆面精加工孔。这样水平方向上才有足够的精度做基准。 4:孔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所以都需精加工;与外零件配合的端面粗糙度也要求较高,所以都要精加工。 5螺纹加工为最后加工,这样便于装夹。 二确定生产类型 因为本次设计零件加工为大批量生产,所以初步确定工艺安排为:加工过程划分

阀体机械制造技术专业课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技术 题目:成批生产“阀体”零件机加工工艺规程及其钻夹具设计学院:机电学院教研室:机制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起讫日期: 指导教师:职称: 分管主任: 审核日期:

目录 1设计任务书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1 1.1设计题目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1 1.2设计任务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1 1.3设计要求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1 1.4设计零件图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 2零件分析及毛坯设计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4 2.1零件的功用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4 2.2零件的结构及技术要求分析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4 2.3零件的材料及毛坯设计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5 3工艺规程设计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6 3.1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6 3.2定位基准选择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6 3.3加工工艺方案分析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7 3.4关键工序设计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9 3.5切削用量、时间定额的计算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9 4夹具设计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14 4.1指定工序的工艺分析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14 4.2定位方案分析及定位元件选择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15 4.3定位误差的分析与夹紧力计算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15 4.4夹紧方案设计及夹紧机构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16 4.5夹紧结构及操作说明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16 5设计小结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16 6参考文献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16

铸造工艺实训说明书

铸造实训报告 实训内容:熔模精密铸造 实训地点:材控大学生创新实验室指导老师:王华 姓名:马晓辉 班级:材控093班 学号:0914054131

1. 工艺实训的内容及目的 熔模精密铸造是在古代蜡模铸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作为文明古国,中国是使用这一技术 较早的国家之一,远在公元前数百年,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创造了这种失蜡铸造技术,用来铸造带有各种精细花纹和文字的钟鼎及器皿等制品,如春秋时的曾侯乙墓尊盘等。 现代熔模铸造方法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实际应用是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航空工业的发展推动了熔模铸造的应用,而熔模铸造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也为航空工业和其他各行业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本实训旨在通过工艺品熔模铸造,使学生切实进行铸造产品从零件工艺性分析、模具制作、铸型制备、工艺设计、浇注、清理等生产全过程训练,真正达到提高本专业学生工程实践动手能力的目的。 2 工艺品制作工艺方案的设计与选择 2.1 工艺品选择及工艺性分析 熔模铸造具有铸件尺寸精度及表面光洁度较高,浇注金属类型范围广,生产批量无限制等优点。工艺品可自己选择,在实验教师指导下完成工艺性分析。 2.2 工艺品制作工艺方案的选择 工艺品原型(举例): 图2.1 工艺品原型图 2.3 工艺品制作工艺方案设计 工艺品制作的工艺流程为:将设计好的作品(工艺品原型),以硅胶加硅油按适当比例,用油漆刷均匀分层涂刷在工艺品上,使工艺品平均刷满硅胶。硅胶和硅油必须有适当的比例,才能有良好的韧性与耐用性。如果急欲完成硅胶模,加了过量的硅油或硬化剂,虽可大大地缩短硅胶凝固成型时间,却会造成硅胶延展性不够。在取工艺品蜡模时,极易拉断蜡模,从而无法做出完整精细的作品,所以一定要小心取蜡模;同时,硅胶模易脆化、使用次数不多,所以也要耐心等待硅胶模自然成型后再小心脱模。要确保硅胶模有良好的韧性和延展性的关键是:必须分层次地将调好的硅胶油很平均地刷在粗细不一的工艺品表面。虽作品粗细不一,但均须使硅胶模均匀成型,一层干了之后,再刷第二层、第三层,直至达到均匀涂层的硅胶模,才是一个适于创作的、耐用的好模。工艺品原型我们称之为阳模;而利用硅胶涂布其上成型的,称之为阴模(内部空心)。选择适当分界线,利用美工刀将硅胶模局部划开,将工艺品原型取出来,再将硅胶模分界线对好用硅胶修复,形成空心模。此时将达到适当熔点的蜡,适量地倒入硅胶模中,灌满模型,而后静止等待使蜡自然冷却成型。所

阀体零件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阀体零件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 明书

机电及自动化学院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阀体零件工艺方案设计 姓名: 学号: 班级:机电(1)班 届别: 指导教师 年 7月 目录(共12页) 一、零件的分析 (1) (一)零件的作用 (1)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1) 二确定生产类型 (1) 三确定毛坯 (1) 四工艺规程设计 (2) (一)选择定位基准: (2) (二)制定工艺路线 (3) (三)选择加工设备和工艺设备 (8) (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9) (五)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 (9) 五余量表格 (10) 参考资料:《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 《机械制造工艺学》 《机械加工余量手册》 《热加工工艺基础》 《金属工艺学实习教材》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机械制图》 一、零件的分析 (三)零件的作用 阀体,泵体等均属于箱体类零件。其主要作用是用于支承,包容,保护运动零件或其它零件。 本题目的阀体是球阀中的主体零件,它容纳阀芯,密封圈,阀杆,填料压紧套等零件。它的大致形状类似于三通管,左端方形凸缘上有直径为50,公差等级为11级的孔与阀盖配合,右端外螺纹作用连接管道,上部直径18H11孔与阀杆配合,从而起到调节流量的作用。 (四)零件的工艺分析 经过查找手册和热加工工艺基础课本,中碳铸钢ZG230-450具有良好的性能,适用于受力不大,要求韧性的零件制造,例如轴承盖,阀体等,因此零件材料选ZG230. 1:根据零件图分析,为了便于铸造,毛胚只铸造出水平方向的孔,竖直方向的孔用钻床加工,为了铸造效率,选择用金属型铸造。 2:因为水平方向的孔很多,且在同一中心线上,因此在加工时用水平方向的外圆做粗基准进行加工,则能够保证所有的孔同轴。

阀门铸造工艺

阀门铸造工艺介绍 1

一、何为铸造:阀门铸造工艺*第一节铸造的概述及特点 将液体金属浇到具有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型空腔中,待其凝固后,以获 得一定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的零件的产品,称之为铸造。 二、铸造概述: 铸造具有悠久的历史,约在公元前三千年,人类已铸出多种精美的青铜器。但几千年来是靠手工用粘土、砂等天然材料制造的。铸件的产量很小,随着工 业革命的发展,机械化的增加,铸件需求量的提高,在20 世纪30 年代开始使用气动机器和人工合成造型的粘土砂工艺生产。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类造型方 法应运而生。例如:1933 年出现水泥砂型,1967 年出现水泥流态砂型;1944 年出现冷却覆膜树脂砂壳型;1955 年出现热法覆膜树脂砂壳型,1958 年出现呋喃树脂自硬砂型;1947 年出现CO2硬化水玻璃砂型,1968 年出现了有机硬化剂的水玻璃(有机脂水玻璃)工艺等。近年来,用物理手段制造铸型的新方法,如: 磁丸造型,真空密封造型法,失膜造型等。 铸造由于可选用多样成分、性能的铸造合金,加工基本建设投资小,工艺 灵活性大,生产周期短等优点,被广泛用于机械制造、矿山冶金、交通运输、 石化通用设备、农业机械、能源动力、轻工纺织、土建工程、电力电子、航天 航空、国际军工等国民经济各部门,是现代大机械工业的基础。 2

铸造在中国已有漫长的历史,但铸造技术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铸造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突出的表现在三个方面:造型、造芯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明显提高;自硬性化学型砂取代干型粘土砂和油砂;铸造 工艺技术由凭经验走向科学化,如:计算机模拟设计。这一系列的改革对提高 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改善生产环境,提高铸件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节 约原材料和能源起了重大的作用。 三、铸造特点: 1、铸造的适应性很广,灵活性很大,产品要求及所处各种工况,可制造多 种金属材料的产品,如:铁、碳素钢、低合金钢、铜、铜合金、铝、铝合 金、钛合金等等。与其他成型方式相比,铸造不受零件的重量、尺寸和形 状限制。重量可从几克到几百吨,壁厚由0.3mm 到1m,形状只要在铸造 工艺性范围内,是十分复杂的,还是机械加工困难的,甚至难以制得的零 件,都可通过铸造的方式获得。 2、铸造所用的原材料大多来源广,价格低廉,如废钢、砂等。但由于近期国 内铸造和钢铁业大量兴起,这些原材料价格出现上涨。 3、铸件可通过先进的铸造工艺方法,提高铸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使零 件做到少切割和无切割。对产品制造达到省工省料的效果,节约总体的制 作成本。 3

阀体夹具说明书

阀体夹具说明书 1

阀体夹具设计说明书 1 阀体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1.1阀体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时阀体,主要作用是经过螺纹与其它零件连接,达到控制流体开关、方向、压力及流量。 1.2阀体的技术要求 加工表面尺寸及偏差 mm 公差及精度等 级 表面粗糙度 um 形位公差mm 阀体下端面72 IT10 6.3 阀体上端面72 IT10 6.3 阀体前端面57 IT10 6.3 阀体后端面57 IT10 6.3 对于A垂直度 0.06 28H7孔28 IT8 3.2 35孔35 IT12 12.5 36孔36 IT12 12.5 22H8孔22 IT8 3.2 对于B垂直度 0.06 32H8孔32 IT8 3.2 对于B垂直度 0.06 M8螺纹孔8 IT13 M6螺纹孔 6 IT13

1.3阀体的工艺分析 阀体是一个很重要的零件,因为其零件尺寸比较小,结构形状较复杂,其加工内孔的精度要求较高,另外还有上下端面,孔端面需要加工,对精度要去也很高。其内孔对孔端面有垂直度要求,因为其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和相互位置精度以及表面质量均影响阀是否能够良好的密封,进而影响其使用性能,因此它的加工时非常关键和重要的1.4阀体的生产类型 根据设计题目和设计要求确定生产类型是大批大量 2 确定毛坯、绘制毛坯图 2.1选择毛坯种类 毛坯种类的选择主要依据的是以下几种因素: (1)设计图样规定的材料及机械性能; (2)零件的结构形状及外形尺寸; (3)零件制造经济性; (4)生产纲领; (5)现有的毛坯制造水平。 由零件图可知零件材料为HT250,生产批量为大批大量,零件结构一般复杂,因此选择金属型浇铸,因为生产率很高,因此能够免去多次造型,工件尺寸较小,单边余量不大,需要结构细密,能承受较大的压力,因此选择铸件做毛坯。 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

目录 一、工艺分析 (1) 1、审阅零件图 (1) 2、零件的技术要求 (1) 3、零件的技术要求 (1) 4、确定毛坯的具体生产方法 (1) 5、审查铸件的结构工艺性 (1) 二、工艺方案的确定 (1) 1、铸造方法的选择 (1) 2、造型、造芯方法的选择 (2) 3、浇注位置的确定 (2) 4、确定毛坯的具体生产方法 (2) 5、砂箱中铸件数目的确定 (2) 三、砂芯设计 (2) 1、水平砂芯设计 (3) 2、凹槽处采用自带型芯 (3) 四、工艺参数的确定 (3) 1. 加工余量 (3) 2.起模斜度 (4) 3. 铸造圆角 (4) 4. 铸造收缩率 (4) 5. 最小铸出孔 (4) 6、机械加工余量的选取 (4) 五、浇注系统设计 (4) 六、冒口及冷铁设计 (5) 七、铸造工艺图和铸件图 (6) 八、小结 (7) 九、参考文献 (8)

一、工艺分析 1、审阅零件图 查看零件图的具体尺寸与图纸绘制是否正确。 零件名称: 套筒座 工艺方法:铸造 零件材料:HT250 零件重量:3.1955kg 毛坯重量:4.3303kg 生产批量: 100件/年,为小批量生产 2、零件的技术要求 零件在铸造方面的技术要求:未铸造圆角半径:R=2~3 mm;时效处理。 3、选材的合理性 套筒座选用的材料是HT250,为灰铸铁。灰铸铁铸件的壁厚不应太薄,边角处应适当加厚,防止出现白口组织使该处既硬又难于加工。此零件用于支承,只要求能够承受抗压即可,选择材料HT250可以满足要求。 4、确定毛坯的具体生产方法 根据以上信息可知,由于零件属中型零件小批量生产,形状比较简单、壁厚比较均匀,且该材料为灰铸铁,所以确定毛坯的生产方法为砂型铸造,采用砂型铸造具有生产周期短,灵活性大、成本低的优点。 5、审查铸件的结构工艺性 铸件轮廓尺寸为162x134x133mm,查表得砂型铸造的最小壁厚为6mm,套筒座的壁厚符合其要求。在套筒座中最小壁厚为6mm,最大铸造壁厚为15mm。 二、工艺方案的确定 1、铸造方法的选择 由于套筒座的年产量为100件,属小批量生产,且零件结构简单,所以确定毛坯的生产方法为砂型铸造,由于铸件的高度为133mm,浇注位置上没有较大的壁厚、材料为HT250不需要冷铁。所以砂型种类为湿型。 2、造型、造芯方法的选择 选择造型方法为手工造型,造芯方法为手工刮板造芯。

机加工工艺铸造工艺

铸造生产的工艺流程 铸造生产是一个复杂的多工序组合的工艺过程,它包括以下主要工序:1)生产工艺准备,根据要生产的零件图、生产批量和交货期限,制定生产工艺方案和工艺文件,绘制铸造工艺图; 向左转|向右转 2)生产准备,包括准备熔化用材料、造型制芯用材料和模样、芯盒、砂箱等工艺装备; 3)造型与制芯; 4)熔化与浇注; 5)落砂清理与铸件检验等主要工序。 成形原理 铸造生产是将金属加热熔化,使其具有流动性,然后浇入到具有一定形状的铸型型腔中,在重力或外力(压力、离心力、电磁力等)的作用下充满型腔,冷却并凝固成铸件(或零件)的一种金属成形方法。 向左转|向右转

图1铸造成形过程 铸件一般作为毛坯经切削加工成为零件。但也有许多铸件无需切削加工就能满足零件的设计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直接作为零件使用。 型砂的性能及组成 1、型砂的性能 型砂(含芯砂)的主要性能要求有强度、透气性、耐火度、退让性、流动性、紧实率和溃散性等。 2、型砂的组成 型砂由原砂、粘接剂和附加物组成。铸造用原砂要求含泥量少、颗粒均匀、形状为圆形和多角形的海砂、河砂或山砂等。铸造用粘接剂有粘土(普通粘土和膨润土)、水玻璃砂、树脂、合脂油和植物油等,分别称为粘土砂,水玻璃砂、树脂砂、合脂油砂和植物油砂等。为了进一步提高型(芯)砂的某些性能,往往要在型(芯)砂中加入一些附加物,如煤粉、锯末、纸浆等。型砂结构,如图2所示。 向左转|向右转

图2型砂结构示意图 工艺特点 铸造是生产零件毛坯的主要方法之一,尤其对于有些脆性金属或合金材料(如各种铸铁件、有色合金铸件等)的零件毛坯,铸造几乎是唯一的加工方法。与其它加工方法相比,铸造工艺具有以下特点: 1)铸件可以不受金属材料、尺寸大小和重量的限制。铸件材料可以是各种铸铁、铸钢、铝合金、铜合金、镁合金、钛合金、锌合金和各种特殊合金材料;铸件可以小至几克,大到数百吨;铸件壁厚可以从0.5毫米到1米左右;铸件长度可以从几毫米到十几米。 2)铸造可以生产各种形状复杂的毛坯,特别适用于生产具有复杂内腔的零件毛坯,如各种箱体、缸体、叶片、叶轮等。 3)铸件的形状和大小可以与零件很接近,既节约金属材料,又省切削加工工时。 4)铸件一般使用的原材料来源广、铸件成本低。 5)铸造工艺灵活,生产率高,既可以手工生产,也可以机械化生产。 铸件的手工造型

设计说明书:阀体零件工艺及夹具设计

目录 前言 (2) 1. 阀体的工艺性分析 (3) 1. 1零件结构功用分析 (4) 1. 2形体分析 (4) 1. 3 技术要求分析 (5) 2. 零件的工艺设计 (5) 2.1零件生产纲领确定 (6) 2.2毛坯的结构确定 (6) 2.2.1毛坯的结构工艺要求 (6) 2.2.2毛坯类型 (7) 2.2.3毛坯余量确定 (7) 2.2.4毛坯-零件合图草图 (7) 2.3工艺设计原则 (8) 2.3.1 加工方法的选择 (8) 2.3.2 加工阶段的划分 (8) 2.3.2 工序的合理组合 (9) 3.制定工艺路线 (10) 3.1 工艺路线方案 (10) 3.2设备及其工艺装备确定 (11) 3.3 主要工序切削用量及工时计算 (11) 5. 夹具设计 (16) 5.1 车床夹具的主要类型 (16) 5.3 4×φ4的孔夹具 (17) 5.4 镗φ20孔夹具 (18) 5.5 夹具精度分析 (22) 总结 (23) 参考资料 (24)

前言 机械加工工艺是实现产品设计,保证产品质量,节约能源,降低消耗的重要手段。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是以机械制造中的工艺问题为研究对象,实践性较强的一门学科,通过毕业设计,使我在下述各方面得到了锻炼: ⒈能熟练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的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的安排、工艺尺寸的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⒉提高结构设计能力。通过设计夹具的训练,获得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既经济合理又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的能力。 3.培养了一定的创新能力。 本毕业设计是研究阀体的加工工艺和夹具设计。首先通过对零件图的分析,了解工件的结构形式,明确了具体的技术要求,从而对工件各组成表面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再拟订较为合理的工艺规程,充分体现质量、生产率和经济性的统一。 夹具除了夹紧、固定被加工零件外,还要求保证加工零件的位置精度、提高加工生产率。 由于个人能力有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教,本人将表示真诚的感谢!

设计说明书阀体零件工艺及夹具设计样本

目录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阀体的工艺性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零件结构功用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2形体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3 技术要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零件的工艺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零件生产纲领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毛坯的结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毛坯的结构工艺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毛坯类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3毛坯余量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4毛坯-零件合图草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工艺设计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 加工方法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 加工阶段的划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 工序的合理组合...........................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制定工艺路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工艺路线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设备及其工艺装备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主要工序切削用量及工时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夹具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说明书阀体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说明书 阀体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黄健求(教授)、粟志娟(副教授) 题目:阀体零件大批量生产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内容: 1. 课程设计任务书 1张 2. 毛坯图 1份 3 机械加工工序卡 3张 4. 专用夹具零件图 3张 5. 专用夹具装配图 1张 6.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 1张 日期: 2009年 10 月日 目录 序言 (3)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4) 二、选择毛胚,确定毛胚尺寸,设计毛坯图 (5) 三、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 (6) 四、工序设计 (7) 五、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 (7)

六、夹具设计 (10) 七、设计小结 (11) 八、参考文献 (12) 序言 在学习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的基础上,进行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我们机械类学生三个星期生产实习之后的一项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本课程设计主要培养我们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处理生产工艺问题的能力,使我们学生进一步巩固有关理论知识,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的方法,提高独立工作的能力,为将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好基础。 另外,这次课程设计也为以后的毕业设计进行了一次综合训练和准备。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们在下述各方面得到锻炼: (1)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等,进一步 强化了我们的基本设计技能。 (2)运用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和其他有关选修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三个星期生产实习中所学到的实践知识,准确地设计出某种零件工艺路线的拟订、加工工序设计等问题。 (3)从整体上提高自己对不同零件的不同结构设计加工的能力。 (4)培养自己严谨的工作作风、全方位的思考能力和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 (5)培养我们具有编制中等复杂程度机械零件的工艺规程的能力以及具有掌握机床夹具的一般设计方法和步骤,提高强化我们的基本设计技能。

铸造工艺大赛-上冠说明书

“永冠杯”第三届中国大学生铸造工艺设计大赛 参赛作品 铸件名称:D—上冠 自编代码:[单击此处键入自编代码] 方案编号:[单击此处键入方案编号]

目录 摘要 (3) 1 零件结构及其技术条件的审查 (3) 1.1铸件结构的工艺性分析 (3) 1.2技术条件的审查 (5) 2 型砂,造型、造芯方法的选择 (5) 2.1型砂 (5) 2.2涂料 (5) 2.3造型方法 (6) 2.4造芯方案 (6) 3 浇注位置的确定 (6) 3.1浇注位置选择示意 (6) 3.2浇注位置方案比较 (7) 4 分型面的确定 (8) 4.1分型面选择方安示意 (8) 4.2分型面选取的方案比较 (9) 5 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 (10) 5.1铸造收缩率 (10) 5.2机械加工余量 (10) 5.3铸件尺寸公差 (11) 5.4起模斜度的确定 (11) 5.5最小铸出孔和槽的尺寸 (12) 6 砂芯的设计 (12) 6.1芯头的设计 (13) 6.2压环,积砂槽的设计 (14) 7 冒口的设计 (14) 7.1铸件各部分模数的计算 (14) 7.2外冷铁的计算 (16) 7.3冒口尺寸的确定 (17) 7.3.1顶圆柱形明冒口与校核 (17) 7.3.2顶腰圆形明冒口与校核 (19) 1

7.3.3顶环形明冒口与校核 (19) 8 浇注系统的设计 (21) 8.1浇注系统的类型 (21) 8.2确定内浇道在铸件上的位置,数量和金属液引入方向 (21) 8.3包孔直径的选择 (22) 8.4计算浇注时间并核算金属夜上升速度 (22) 8.5浇注系统各组元截面积的计算 (23) 8.6浇口窝的设计 (23) 8.7浇口杯的设计 (24) 9砂箱设计 (24) 9.1砂箱壁的结构形式和尺寸 (24) 9.2砂箱外壁加强肋的布置形式和尺寸 (25) 9.3砂箱箱带的布置形式和尺寸 (26) 9.4砂箱吊运部分的结构和尺寸 (27) 10模底板设计 (29) 11芯盒的设计 (30) 11.1砂芯的修改 (30) 11.2芯骨的设计 (30) 11.3通气孔的设计 (31) 11.4芯盒的设计 (31) 11.5砂芯制作的步骤 (32) 12铸件凝固过程的模拟及分析 (33) 12.1铸件的凝固过程示意图 (34) 12.2铸件凝固完全后缩孔、缩松的分布 (34) 12.3铸件凝固过程的分析 (35) 13工艺调整方案 (36) 14关键环节质量控制 (36) 参考文献 (36) 2

阀体的加工工艺

1引言 1.1 本课题的意义 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工艺是机械工业的基础工作。制造技术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设想、概念、科学、技术物化的基础与手段,是国家经济与国防的体现,也是国家国家工业化的关键。工业技术是制造技术的重要部分,也是最有活力的部分。产品从设计到现实必须通过加工才能完成,工艺是设计和制造的桥梁,设计的可能性往往受到工艺的制约,同样设计可以通过不同的工艺来实现,工艺不同,所需的加工设备工艺装备也就不同,其质量和生产也就有差别。 机床夹具是机械制造行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艺装备,可以保证机械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使用专用夹具还可以改变原机床的用途和扩大机床的使用范围,所以夹具在机械加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量专用机床夹具的采用为大批量的生产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因此,好的夹具设计可以提高产品劳动生产率,保证和提高加工精度,降低生产成本等,还可以扩大机床的使用范围,从而使产品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企业信息化的要求,企业对夹具的设计及制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对机械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次设计主要是阀体加工工艺和钻模的设计,从实际生产要求出发,突出实际应用,并以相关理论知识为纽带,紧密联系生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1.2 我国机械工艺发展现状 我国的现代制造技术主要沿着“广义制造”(或称“大制造”)的方向发展,具体的发展方向可以归纳为4 个方面和多个大项目。这4 个方面体现为现代设计的技术、现代成形和改性的技术、现代加工的技术、制造系统和管理的技术,大项目则包括反求分层制造技术、微纳米技术、中尺度制造技术、极限制造技术、高速加工技术、表面工程技术、质量控制工程、虚拟制造、智能制造、协同制造、绿色制造和共生制造等。当前,我国工艺发展的重点是并行设计、创新设计、改性技术与现代成形、材料成形过程仿真和优化等。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说明书阀体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说明 书阀体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黄健求(教授)、粟志娟(副教授) 题目:阀体零件大批量生产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内容: 1. 课程设计任务书 1张 2. 毛坯图 1份 3 机械加工工序卡 3张 4. 专用夹具零件图 3张 5. 专用夹具装配图 1张 6.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 1张 日期: 2009年 10 月日 目录 序言 (3)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4) 二、选择毛胚,确定毛胚尺寸,设计毛坯图 (5) 三、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 (6) 四、工序设计 (7) 五、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 (7)

六、夹具设计 (10) 七、设计小结 (11) 八、参考文献 (12) 序言 在学习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的基础上,进行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我们机械类学生三个星期生产实习之后的一项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本课程设计主要培养我们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处理生产工艺问题的能力,使我们学生进一步巩固有关理论知识,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的方法,提高独立工作的能力,为将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好基础。 另外,这次课程设计也为以后的毕业设计进行了一次综合训练和准备。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们在下述各方面得到锻炼: (1)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等,进一步 强化了我们的基本设计技能。 (2)运用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和其他有关选修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三个星期生产实习中所学到的实践知识,准确地设计出某种零件工艺路线的拟订、加工工序设计等问题。 (3)从整体上提高自己对不同零件的不同结构设计加工的能力。 (4)培养自己严谨的工作作风、全方位的思考能力和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 (5)培养我们具有编制中等复杂程度机械零件的工艺规程的能力以及具有掌握机床夹具的一般设计方法和步骤,提高强化我们的基本设计技能。

KCSJ阀体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阀体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年产量为大批量)主要内容: 1.零件图 1张 2.毛坯图 1张 3.机械加工工艺卡片 1份 4.夹具设计装配图 1张 5.夹具体零件图 1张 6.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XX年 XX月 XX日

目录 目录................................................................................................... - 2 -序言..................................................................................................... - 5 -1 阀体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 - 5 - 1.1阀体的作用................................................................................ - 5 - 1.2阀体的技术要求.......................................................................... - 6 - 1.3阀体的工艺分析.......................................................................... - 6 - 1.4阀体的生产类型.......................................................................... - 7 - 2 确定毛坯、绘制毛坯图......................................................................... - 7 - 2.1选择毛坯种类............................................................................. - 7 - 2.2毛坯形状的确定.......................................................................... - 8 - 2.3毛坯尺寸的确定.......................................................................... - 9 - 3 拟定阀体工艺路线 ............................................................................. - 10 - 3.1定位基准的选择........................................................................ - 10 - 3.2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 10 - 3.3加工阶段的划分........................................................................ - 11 - 3.4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 - 12 - 3.5工序顺序的安排........................................................................ - 12 - 3.6确定阀体工艺路线 .................................................................... - 13 - 4 工艺装备的选择................................................................................. - 14 -

阀体课程设计

序言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二、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三、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 四、工序设计 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 六、夹具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和大部分专业课,是本专业进行的又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这次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以往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的分析和解决了零件机械制造工艺问题,设计了机床专用夹具这一典型的工艺装备,提高了结构设计能力,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所限,经验不足,设计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指导老师多加指教。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1、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容积式压缩机的阀体,如图一所示 它是将阀内介质压缩,一端连接压缩活塞,一端与输出 口螺纹连接。通过阀体内活塞的往复运动,压缩介质, 产生压缩作用。

2、零件的工艺分析 通过对该零件的重新绘制,对零件进行分析,该零件属于类回转体零件。主体部分以中心轴为回转中心,但是在外圆上附有两个不同的凸台,二者轴线之间角度为90度,回转中心在同一径向平面上。该工件两端的沉孔和内腔的壁精度要求Ra为3.2,要求高。零件两端的沉孔精度为10级。 该零件属于类回转体的,两个端面和内腔需要加工,各表面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能够通过机械加工获得。首先加工两个端面,其中大端面为设计基准,内腔各尺寸以轴线和大端面为设计基准,要求较高的精度,且内腔的尺寸较大,可采用镗削加工。大端的各个孔,位置分布均匀,且大端厚度不大,便于对空的加工。总的来说,该零件的工艺性较好。

阀体夹具专设计说明书

XX 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阀体专用铣床夹具 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一、设计 (2) 二、设计要求 (3) 三、设计内容和步骤 (3) (一)研究分析零件 (4) (二)生产类型及批量的确定 (5) (三)毛坯制造方法确定 (5) (四)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5) (五)夹具对应工序设计及夹具设计 (7) 1.选择定位基准 (8) 2.选择机床、夹具、刀具及其他工艺装备 (8)

3.加工余量的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切削用量和时间定额的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确定设计方案 (9) 6.选择定位元件,设计定位方式 (10) 7.计算加紧力,设计加紧机构 (10) 四、夹具体建模展示 (13) 五、设计小结 (13) 六、参考文献 (14) 一、设计目的

“机械制造专业课程设计”是在本专业方向学生一学习了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之后进行的一次技能综合训练。这次专业课程设计是整个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机构设计的能力和工艺设计的能力,为后续的毕业设计作一次基本训练。 二、设计要求 (1)能正确应用专业技术基础知识,分析零件的工艺可行性,制定零件的工艺路线。 (2)能正确应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及夹具设计原理中的基本理论,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拟定夹具方案,设计夹具结构。 (3)能够按照机械制图规范绘制夹具装配图和零件图。 (4)熟悉和运用有关机制工艺、夹具等手册和资料,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基本工作方法。 三、设计内容和步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