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高中物理--光--实验一--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

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

一、知识点梳理

1.实验目的

(1)明确光通过玻璃时的入射角、折射角.

(2)掌握测定玻璃折射率的方法.

2. 实验原理

如图所示abcd 为两面平行的玻璃砖,入射角为1θ,

折射角为2θ,据21sin sin θθ=n 计算出玻璃的折射率. 3.实验器材

白纸,图钉,大头针,直尺,铅笔,量角器,平木板,长方形玻璃砖.

4.实验步骤

(1)如图所示,将白纸用图钉钉在平木板上.

(2)在白纸上画出一条直线'aa 作为界面(线),过'aa 上的一

点O 画出界面的法线'NN ,并画一条线段AO 作为入射光线.

(3)把长方形玻璃砖放在白纸上,使它的长边跟'aa 对齐,画

出玻璃砖的另一边'bb .

(4)在直线AO 上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1P 、2P ,透过玻璃砖观察大头针1P 、2P 的像,调整视线方向直到2P 的像挡住1P 的像,再在观察者一侧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3P 、4P ,使3P 挡住1P 、2P 的像,4P 挡住3P 及1P 、2P 的像,记下3P 、4P 的位置.

(5)移去大头针和玻璃砖,过3P 、4P 所在处作直线B O '与'bb 交于'O ,直线B O '就代表了沿AO 方向入射的光线通过玻璃砖后的传播方向.

(6)连接'OO ,入射角1θ=∠AON ,折射角2θ=∠ON O ',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和折射角,从三角函数表中查出它们的正弦值,把这些数据记录在自己设计的表格中.

(7)用上述方法求出入射角分别为30°、45°、60°时的折射角,查出它们的正弦值,填入表格中.

(8)算出不同入射角的比值

21sin sin θθ,最后求出在几次实验中所测2

1sin sin θθ的平均值,即为玻璃砖的折射率.

5.数据处理

处理方式一:在找到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以后,以入射点O 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

画圆,分别与AO 交于C 点,与'OO (或'OO 的延长线)交于D 点,过C 、D 两点分别向'NN 作垂线,交'NN 于'C 、'D ,用直尺量出'CC 和'DD 的长,如图甲所示. 由于CO CC '1sin =θ,DO DD '2sin =θ, 而DO CO =,所以折射率''

21sin sin DD

CC n ==θθ. 重复以上实验,求得各次折射率的计算值,然后

求其平均值即为玻璃砖折射率的测量值.

处理方式二:根据折射定律可得21sin sin θθ=n ,因此有12sin 1sin θθn

=. 在多次改变入射角、测量相对应的入射角和折射角正弦值基础上,以1sin θ值为横坐标、以2sin θ值为纵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乙所示,描数据点,过数据点连线得到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求解图线斜率,设斜率为k ,则n k 1=,故玻璃砖折射率k

n 1=. 6.注意事项

(1)实验时,尽可能将大头针竖直插在纸上,且大头针之间及大头针与光线转折点之间的距离要稍大一些.

(2)入射角1θ应适当大一些,以减小测量角度的误差,但入射角不宜太大.

(3)在操作时,手不能触摸玻璃砖的光洁面,更不能把玻璃砖界面当尺子画界线.

(4)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砖与白纸的相对位置不能改变.

(5)玻璃砖应选用宽度较大的,宜在5cm 以上,若宽度太小,则测量误差较大.

七、实验误差

(1)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确定的不够精确,因此要求插大头针时两大头针间距应稍大.

(2)入射角、折射角测量的不精确,为减小测角时的相对误差,入射角要稍大些,但不宜太大,入射角太大时,反射光较强,折射光会相对较弱.

例1.某组同学用插针法测平行玻璃砖的折射率,记录下入射、

折射、出射光线后,以入射点O 为圆心画单位圆,用直尺测得有

关线段的长度,如图所示,则下面四个表达式中,正确地表达折

射率的关系式是( )

A .CD A

B n =

B .EF AB n =

C .OC BO n =

D .CF BO n =

例2.用三棱镜做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先在白纸上放好三棱镜,在棱镜的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1P 和2P ,然后在棱镜的另一侧观察,调整视线,使2P 的像挡住1P 的像,接着在眼睛

所在的一侧插两枚大头针3P 、4P ,使3P 挡住1P 、2P 的像,4P 挡

住3P 和1P 、2P 的像.在纸上标出大头针位置的三棱镜如图所示:

(1)在本题的图上作出所需的光路;

(2)为了测出棱镜玻璃的折射率,需要测量的是 ________________,在图上标出它们;

(3)计算折射率的表达式是=n _________________.

例3.用“插针法”测定透明半圆柱玻璃砖的折射率,

O 为玻璃截面的圆心,

使入射光线跟玻璃砖平面垂直,如图所示,四个图中1P 、2P 、3P 、4P 是四个学生实

验插针的结果.

(1)如图所示的四个图中肯定把针插错了位置的是

_______________.

(2)这四个图中可以比较准确地测定折射率的是

__________.

(3)另有一名同学也用上述装置,将大头针1P 、2P 插

好后,保持半圆玻璃砖直径与两针连线方向垂直,平移玻璃砖,直到在另一侧恰好无法看到两大头针的像,为了测出折射率,除了玻璃砖的半径R 以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及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_,折射率=n ____________.

例4.在利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

(1)张明同学在纸上正确画出玻璃砖的两个界面'aa 和'bb 后,不自觉地碰了玻璃砖使它向'aa 方向平移了少许,如图甲所示,则他测

出的折射率值将___________(选填“偏大”

“偏小”或“不变”).

(2)李扬同学在画界面时,不自觉地将两界面'aa 、'bb 间距画得比玻璃砖宽度大些,如图乙所示,则他测得的折射率将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例5.(2019·天津卷)某小组做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所用器材有:玻璃砖,大头针,刻度尺,圆规,笔,白纸.

(1)下列哪些措施能够提高实验准确程度________.

A .选用两光学表面间距大的玻璃砖

B .选用两光学表面平行的玻璃砖

C .选用粗的大头针完成实验

D .插在玻璃砖同侧的两枚大头针间的距离尽量大些

(2)该小组用同一套器材完成了四次实验,记录的玻璃砖界线和四个大头针扎下的孔洞如图

所示,其中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

(3)该小组选取了操作正确的实验记录,在白纸上画出光线的径迹,

以入射点O 为圆心作圆,与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分别交于A 、B 点,

再过A 、B 点作法线'NN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C 、D 点,如图所示,

则玻璃的折射率=n ________.(用图中线段的字母表示).

二、技巧总结,思维拓展

1.测定折射率的几种常见方法

(1)成像法

原理:利用水面的反射成像和水的折射成像.

方法:如图所示,在一盛满水的烧杯中,紧挨杯口竖直插一直尺(为

了清楚图中稍画开了一点),在直尺的对面观察水面,能同时看到直尺

在水中的部分和露出水面部分的像,若从点P 看到直尺水下最低点的刻

度B 的像'B (折射成像)恰好跟直尺在水面上刻度A 的像'A (反射成像)

重合,读出AC 、BC 的长,量出烧杯内径d ,即可求出水的折射率2222d AC d BC n ++=

(2)观察法

原理:光的折射定律

方法:取一圆筒,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从点A 观察,调

整视线恰好看到筒底边缘点B ,慢慢向筒中注入清水至满,仍从点A

观察,能看到筒底的点C ,记录点C 位置,量出筒高h ,筒的内径d 及

C 到筒另一边缘

D 的距离l ,则水的折射率2222h d l h l d n ++=

(3)视深法 原理:利用视深公式n h

h =

'

方法:在一盛水的烧杯底部放一粒绿豆,在水面上方吊一根针,如

图所示.调节针的位置,直到针尖在水中的像与看到的绿豆重合,测出针尖距水面距离即为杯中水的视深'h ,再测出水的实际深度h ,则水的

折射率'h h n = (4)光路可逆法

原理:根据光路可逆和折射定律

方法: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测定棱镜的折射率,其中ABC 表示待

测直角棱镜的横截面,棱镜的两个锐角α和β都是已知的,紧贴直角边AC 的是一块平面镜,将一束光SO 入射到棱镜的AB 面上,适当调整光

线SO 的入射方向使AB 面出射的光线与入射光线SO 恰好重合,在这种

情况下,仅需要测出一个物理量就可以算出该棱镜的折射率.

从AC 面反射的光原路返回,由光路可逆,射到AC 面上的光一定垂直AC 面,则折射角等于α,只要能测出入射角或入射角的余角即可,所以只要测出SOB ∠或入射角i ,

折射率αsin cos SOB n ∠=

或α

sin cos i n =. (5)全反射法

原理:全反射现象

方法:在一盛满水的大玻璃缸下面放一发光电珠,如图所示.在

水面上观察,看到一圆的发光面,量出发光面直径D 及水深h ,则水的折射率D h D n 2

24+=

(6)插针法

原理:光的折射定律

方法:插针法的作用是找出玻璃砖内的光路,其关键是确定入射点和出射点,而入射点和出射点是利用插针后确定的直线与界面相交而得到的,故实验的关键是插准大头针,画准玻璃砖边界线,而与所选玻璃砖两边平行与否无关.如用半圆形、圆形或三角形玻璃砖,均可测出其折射率,光路如图所示.

例6.一块玻璃砖有两个相互平行的表面,其中一个表面

是镀银的(光线不能通过此表面).现要测定此玻璃的折

射率,给定的器材还有:白纸、铅笔、大头针4枚(1P 、

2P 、3P 、4P )、带有刻度的直角三角板、量角器. 实验时,先

将玻璃砖放到白纸上,使上述两个相互平行的表面与纸面垂直,在纸面上画出直线'aa 和'bb ,

'aa 表示镀银的玻璃表面,'bb 表示另一表面,如图所示,.然后,在白纸上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1P 、2P (位置如图),用1P 、2P 的连线表示入射光线:

(1)为了测量折射率,应如何正确使用大头针3P 、4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在题图中标出3P 、4P 的位置

(2)然后,移去玻璃砖与大头针,试在题图中通过作图的方法标出光线从空气到玻璃中的入射角1θ与折射角2θ.简要写出作图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用1θ、2θ表示的折射率公式为=n _________________.

三、针对训练

1.(多选)某同学做测定玻璃折射率实验时,用他测得的多组入

射角1θ与折射角2θ,作出21sin sin θθ-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

中哪些是正确的?( )

A .他做实验时,光线是由空气射入玻璃的

B .玻璃的折射率为0.67

C .玻璃的折射率约为1.5

D .玻璃临界角的正弦值为0.67

2.(多选)在做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的实验时,下列关于实验要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玻璃砖的宽度宜大些

B .大头针应垂直地插在纸面上

C .每边的两个大头针的距离近些容易观察

D .在插4P 时,只要挡住3P 的光线就行,与1P 、2P 无关

3.(多选)如图所示,用插针法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1P 、2P 及3P 、4P 之间的距离适当大些,可以提高准确度

B .1P 、2P 及3P 、4P 之间的距离取得小些,可以提高准确度

C .入射角i 适当大些,可以提高准确度

D .1P 、2P 之间的距离,入射角的大小均与实验的准确度无关

4.某同学利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所用的玻璃砖两面平

行.正确操作后,作出的光路图及测出的相关角度如图所示.

(1)此玻璃的折射率计算式为=n ________(用图中的1θ、2θ表示).

(2)如果有几块宽度大小不同的平行玻璃砖可供选择,为了减小误

差,应选用宽度________(填“大”或“小”)的玻璃砖来测量.

5.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某同学操作步骤如下:

①将记录光路的白纸铺放在平板上;

②手拿玻璃砖的毛面或棱,将其轻放在白纸上;

③用铅笔环绕玻璃砖画出边界'aa 和'bb ;

④在'aa 上选择一点O ,作为不同入射角的入射光线的共同入射点,画出入射角i 分别为0°、30°、45°的入射光线;

⑤用“插针法”分别得到各条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观察时着重看大头针针帽是否在一条直线上,取下玻璃砖、大头针,连接各针孔,发现所画折射光线中有两条相交,量出各个折射角r ;

⑥按公式分别计算r i sin sin ,取三个值的算术平均值. 以上步骤中有错误或不妥之处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改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图所示,某同学用插针法测定一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在平铺的白纸上垂直纸面插大头针1P 、2P 确定入射光线,并

让入射光线过圆心O ,在玻璃砖(图中实线部分)另一侧垂直

纸面插大头针3P ,使3P 挡住1P 、2P 的像,连接3OP ,图中MN

为分界面,虚线半圆与玻璃砖对称,B 、C 分别是入射光线、

折射光线与圆的交点,AB 、CD 均垂直于法线并分别交法线

于A 、D 点.

(1)设AB 的长度为1l ,AO 的长度为2l ,CD 的长度为3l ,DO 的长度为4l ,为较方便地表示出玻璃砖的折射率,需用刻度尺测量____________,则玻璃砖的折射率可表示为________.

(2)该同学在插大头针3P 前不小心将玻璃砖以O 为圆心顺时针转过一小角度,由此测得玻璃砖的折射率将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7.在“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

(1)操作步骤如下:

①先在白纸上画出一条直线'aa 代表两种介质的界面,过'aa 上的O 点画出界面的法线'NN ,并画一条线段AO 作为入射光线.

②把长方形玻璃砖放在白纸上,使它的长边跟'aa 对齐.

③在线段AO 上竖直地插上两枚大头针1P 、2P ,透过玻璃砖观察大头针1P 、2P 的像.调整视线方向,直到1P 的像被2P 挡住.再在观察的这一侧插两枚大头针3P 、4P ,使P3挡住1P 、2P 的像,P4挡住1P 、2P 的像和3P ,记下3P 、4P 的位置.

④移去大头针和玻璃砖,连接3P 、4P 作为折射光线,测量出入射角1θ与折射角2θ,填入表格中.上述操作步骤中存在严重的缺漏,应做的补充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测出了多组入射角1θ与折射角2θ,并作出了

21sin sin θθ-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________.

A .实验时,光线是由空气射入玻璃

B .玻璃的折射率为0.67

C .玻璃的折射率为1.5

8.某同学用大头针、三角板、量角器等器材测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

率.开始玻璃砖的位置如图中实线所示,使大头针1P 、2P 与圆心O 在

同一直线上,该直线垂直于玻璃砖的直径边,然后使玻璃砖绕圆心O

缓慢转动,同时在玻璃砖的直径边一侧观察1P 、2P 的像,且2P 的像挡

住1P 的像.如此观察,当玻璃砖转到图中虚线位置时,上述现象恰好

消失.此时只需测量出_______,即可计算出玻璃砖的折射率.请用你

测量的量表示出折射率=n _____.

9.如图甲所示为光学实验用的长方体玻璃砖,它的________面不能用手直接接触,在用插

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两位同学绘出的玻璃砖和三个针孔a 、b 、

c 的位置相同,且插在c 位置的针正好挡住插在a 、b 位置的

针的像,但最后一个针孔的位置不同,分别为

d 、

e 两点,如图乙所示,计算折射率时,用

________(填“d ”或“e ”)点得到的值较小,

用________(填“d ”或“e ”)点得到的值误

差较小.

10.如图所示某同学在测定一厚度均匀的圆柱形玻璃的折射率时,先在白纸上作一与玻璃圆柱同半径的圆,圆心为O ,将玻璃圆柱平放在白纸上,使其边界与所画的圆重合,在玻璃一侧竖直插两枚大头针1P 和2P ,再在另一侧先后插两枚大头针3P 和4P ,使从另一侧隔着玻璃观察时,大头针4P 和3P 与2P 和1P 的像恰在一直线上,移去玻璃圆柱和大头针后,在白纸上的图中画出:

(1)沿1P 和2P 连线方向的入射光线通过圆柱形玻璃后的传播方向;

(2)光线在玻璃内的传播方向;

(3)在光线的入射点作法线,标出入射角1θ和折射角2θ;

(4)写出计算玻璃折射率的公式(不必计算).

11.用圆弧状玻璃砖做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时,先在白纸上放好圆弧状玻璃砖,在玻璃砖的一侧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1P 、2P ,然后在玻璃砖的另一侧观察,调整视线使1P 的像被2P 的像挡住,接着在眼睛所在的一侧插两枚大头针3P 和4P ,使3P 挡住1P 和2P 的像,4P 挡住3P 以及1P 和2P 的像,在纸上标出大头针位置和圆弧状玻璃砖轮廓如图甲所示(O 为两圆弧圆心,图中已画出经过1P 、2P 点的入射光线).

(1)在图上补画出所需的光路;

(2)为了测出玻璃的折射率,需要测量入射角1θ和折射角2θ,请在图中的AB 分界面上画出这两个角;

(3)多次改变入射角,测得几组入射角和折射角,根据测得的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画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该玻璃的折射率=n ________.

12.(1)在一薄壁圆柱体玻璃烧杯中,盛上水或其他透明液体,中间竖直插入一根细直铁丝,沿水平方向观看,会发现铁丝在液面处出现折断现象,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如左图所示的情景,与实际观察到的情况相符的是________(其中O 为圆心).

(2)用毫米刻度尺、三角板、三根细直铁丝,可测液体折射率.实验步骤是:

①如右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找出直径AB ,并把刻度尺在刻度线的边缘与AB 重合后固定并测出半径R .

②将一根细铁丝竖直固定于B 处,用三角板找出过圆心O 的垂直AB 的直线,交杯缘于C ,把一根细铁丝竖直固定于C 点.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上面的实验步骤,填在相应横线上.

(3)利用上面的测量值,推算出折射率n 的表达式(要有推算过程).

答案

例题

例1.B 解析:设圆的半径为1,由几何知识,入射角的正弦:AO AB AOB i =∠=sin sin 折射角的正弦:EO EF EOF r =

∠=sin sin ,根据折射定律r i n sin sin =,得:EF AB n =

例2.解析:(1)大头针1P 、2P 的连线表示入射光线,3P 、4

P 的连线表示出射光线,分别作出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连接入

射点和出射点,画出玻璃砖内部光路,画出光路图如图.

(2)、(3)如图,光线在棱镜左侧面上折射时入射角为1θ,折射角为2θ,根据折射定律得到折射率21sin sin θθ=

n , 故需要测量入射角1θ、折射角2θ,计算折射率的公式为2

1sin sin θθ=n .

例3.解析:(1)四位学生的实验可能光路图如右

图所示,A 、图A 中可见在圆弧界面入射光线不与

法线重合,若有出射光线定会偏折,而图中1P 、2P 、3P 、4P 四个插针排列在一条直线,故肯定是插错

了位置;B 、图B 中在圆弧界面入射光线与法线重

合,出射光线不会偏折,四个插针排列在一条直线,

故肯定是正确的插针位置;CD 、图C 、D 中,入射光线均不与法线重合,若有出射光线定会远离法线偏折,从图中可见插针位置是可能是正确的,综上所述,肯定把针插错了位置的是图A ,故选A.

(2)由(1)分析及图可知,A 图把针位置插错了,故不可采用;B 图入射角为零,光线不偏折,无法测量折射率;D 图的入射角太大,接近临界角,出射光线弱,不易观察,实验误差大,故不采用;C 图入射角适中,符合实验要求,故图C 可以比较准确地测定折射率, 故选C.

(3)根据题意,此时刚好在圆弧界面上发生全反射,光路图如下图所

示,入射角恰好等于全发射临界角C ,由n

C 1sin =,根据几何知识,只需测量入射光在平面界面上的入射点A 到O 点的距离s ,则有

R s C =sin ,折射率s

R C n ==sin 1.

例4.(1)如甲图所示,红线表示将玻璃砖向上平移后实际的光路图,而黑线是作图时所采

用的光路图,通过比较发现,入射角和折射角没有变化,则由折射定律r i n sin sin =得知,测得的折射率将不变. (2)如乙图所示,红线表示将玻璃砖向上平移后实

际的光路图,而黑线是作图时所采用的光路图,可见,入射角没有变化,折射角的测量值偏大,则由r i n sin sin =

得,折射率测量值偏小.

例5. (1)AD (2)D (3)AC BD

解析: (2)由题图可知,选用的玻璃砖两光学表面平行,则入射光线应与出射光线平行,B 、C 错误;又光线在玻璃砖中与法线的夹角应小于光线在空气中与法线的夹角,A 错误,D 正

确; (3)由折射定律可知=n sin ∠AOC sin ∠BOD

=AC

AO BD BO

=AC BD .

例6.解析:(1)在'bb 一侧观察1P 、2P (经'bb 折射、'aa 反射,

再经'bb 折射)的像,在适当的位置插上3P ,使得3P 与1P 、2P 的

像在一条直线上,即让3P 挡住1P 、2P 的像;再插上4P ,让它

挡住2P (或1P )的像和3P ,3P 、4P 的位置如图所示.

(2) ①过1P 、2P 作直线与'bb 交于O ,②过3P 、4P 作直线与'bb 交于'O ③利用刻度尺找到'OO 的中点M ; ④过O 点作'bb 的垂线CD ,过M 点作'bb 的垂线与'aa 相交于N ,如图所示,连接ON ; ⑤11θ=∠OD P ,2θ=∠CON

(3)由折射率的定义可得2

1sin sin θθ=

n .

针对训练

1.ACD

2.AB

3.AC

4.解析:(1)光线由空气射入玻璃的入射角1o 90θ-=i ,折射角2o 90θ-=r ,由折射率的定

义可得:21cos cos sin sin θθ==r i n . (2)根据平行玻璃砖对光线的影响可知,玻璃砖宽度越大,侧移量越大,折射角的测量误差越小.

5. ③④⑤; ③中应使直尺与玻璃砖的界面对齐,移开玻璃砖后再画边界线;④中入射角要取0°以外的三组数据;⑤中大头针要竖直插牢,观察时看针脚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

6.(1)1l 和3l ;

31l l (2)偏大

7. 解析:(1)步骤②中应在白纸上画出玻璃砖的另一个界面'bb ,步骤④中应通过3P 、4P 的连线与'bb 的交点'O 和'aa 上的入射点O ,作出玻璃砖中的光线'OO .

(2)由图可看出入射角1θ小于折射角2θ,因此,光线应该是由玻璃射入空气;则玻璃折射率5.130

.045.0sin sin 12===θθn ,所以选项C 正确.

8. 玻璃砖转动时,射在其直径所在平面内的光线的入射角增大,当增大到等于临界角C 时,

发生全反射现象.因sinC =1n

,可见只要测出临界角即可求得折射率n ,而C 和玻璃砖直径绕O 点转过的角度θ相等,因此只要测出玻璃砖直径边绕O 点转过的角度θ即可.

9. 进行实验时,应保持玻璃砖的光学面清洁,不能用手直接触摸光学面;计算玻璃的折射率时,需将c 点与d 点或e 点连接,即为出射光线,连接d 点时,入射光ab 的折射角较大,计算出的折射率较小,因为玻璃砖的两光学面平行,出射光与入射光应该平行,根据图中d 、e 两点的位置,用e 点时出射光与入射光更接近于平行,误差较小.

10.解析:过1P 、2P 作直线交圆周于1O 点,过点1O 作法线O O 1;

过3P 、4P 作直线为出射光线,交圆周于2O 点;过O O 2作直线为

法线,连接21O O 为入射光线在玻璃内的折射光线,量出入射角1θ和

折射角2θ,由公式2

112sin sin θθ=n 可求出折射率,如图所示.

11.解析 (1)连接3P 、4P 与CD 交于一点,此交点即为光线

从玻璃砖中射出的位置,又由于1P 、2P 的连线与AB 的交

点即为光线进入玻璃砖的位置,连接两点即可作出玻璃砖

中的光线,如图所示;

(2)连接O 点与光线在AB 上的入射点即为法线,作出入射角和折射角如图中1θ、2θ所示;

(3)图像的斜率n k ==21sin sin θθ,由题图乙可知斜率为1.5,即玻璃的折射率为1.5.

12.解析:(1)以B 图为例,作出铁丝上S 点发出的两条光线,经过液面折射的光路,如图,将两条折射光线反向延长,交于'S ,'S 就是人观看到的铁丝上S 点的虚像,依此类推,B 图是人向左看到的水中“铁丝”,同理,C 图是看到的实际情况.故BC 正确,AD 错误.

(2、3)该实验的步骤为:①用刻度尺测量找出圆杯直径AB ,并把刻度尺有刻度线的边缘与AB 重合后固定并测出直径R (如图)

②将一根细铁丝竖直固定于B 处,用三角板找出过圆心O 的垂直于AB 的直线、交杯缘于C ,把一根细线铁丝竖直固定于C 点;

③把另一根铁丝紧靠直尺AB 边移动,使其折射像'P 与C 处、B 处的铁丝三者重合.画出光路图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知,2

2sin ==BC OB r 22)(sin PB R R PB

R PC OP i -+-==,根据折射定律得:)(2)(2sin sin 22PB R PB R R i r n --+==

所以测出铁丝距离B 点的距离.则④为测出铁丝距B 的距离.⑤求出折射率.

实验: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

§19-5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应用光的折射定律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实验原理】 如图1所示,在玻璃砖的上方插两颗大头针P1和 P2,在玻璃砖的下方观察时,由于光线的两次折射, P1和P2的虚像将在P1′和P2′的位置。 为了确定沿P1、P2方向射入的光线(在玻璃中) 的折射光线方向,可在玻璃砖下方插P3和P4两颗大头 针,并让它们挡住P1′和P2′(在下方观察,可以看 到P1′、P2′、P3、P4在一条直线上)。P1、P2的连 线与玻璃砖上边缘交点为O ,P3、P4的连线与玻璃砖 上边缘交点为O′,连接O、O′即是玻璃中的折射光 线。 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利用折射定律即可得出玻璃的折射率。 【注意事项】 1、插针时,P1、P2的间距(或P3、P4的间距)不要太小; 2、画出玻璃砖的边线后,在插针的过程中玻璃砖不要挪动(尤其不要扭动); 3、入射角不要太大(折射光强度太小),也不要太小(不能反映正弦之比为恒量的规律); 4、如果是用圆规作数据处理,圆的半径不要太小。 【实验器材】 玻璃砖、白纸、泡沫塑料板(图钉)、大头针、三角板、量角器(或圆规) 【实验步骤】 1、将白纸用图钉钉在泡沫塑料板上。 2、将玻璃砖放在白纸上,借助三角板画出玻璃砖的上、下边界线。 3、按图1所示放好玻璃砖后,插上大头针P1、P2。 4、在玻璃砖的下放观察P1、P2的像,并用大头针P3挡住它们的像P1′、P2′,将P3插入白纸。 5、再用大头针P4挡住P1′、P2′和P3插入白纸。 6、取下玻璃砖,用三角板过P1、P2画直线、过P3、P4画直线,分别与玻璃砖的上、下边界线交于O、O′点,连接O、O′得到玻璃中的折射光线。 7、量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用折射定律计算玻璃的折射率。 8、改变入射角,重复2~7步骤,多测几组。

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实验指导书思考题参考答案-光学

实验二十八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思考题参考答案】 1.视深法和光路法测量时,玻璃砖两个界面的平行度对测量结果有什么影响为什么 答:玻璃砖两个界面的平行度对光路法测量结果没有影响。这是因为如果两个界面不平行,可以看成三棱镜,出射线偏向厚度增加方向(相当于底部),只要用光路法找到入射线、出射线和两个界面,都能 确定对应的入射角和折射角,从而按 折射定律计算折射率。 对视深法测量结果是否影响,请 自己根据测量原理思考。 2.视深法和光路法测量时,玻璃砖厚些还是薄些好为什么 答:厚些好。在视深法中,玻璃砖越厚h 越大,这样由于像的位置不准引起的相对误差越小。在光路法中,玻璃砖越厚,由于ABCD 位置定的不准,引起入射角和折射角的误差越小,折射率的相对测量误差越小。 3.光路法测量时,为什么入射角不能过大或过小 ~ 答:折射率决定于两个角度的正弦比,入射角太小时,角度误差引起正弦函数的误差变大,入射角和折射角测量误差对测量结果的误差影响变大。入射角太大时,折射角也变大,折射能量太小,同时由于色散严重,出射光束径迹不清晰(或在利用大头针显示光路时,大头针虚像模糊)折射角不易定准。 4.光路法测量时,若所画直线ab 和cd 的间距大于玻璃砖的真实厚度,那么,折射率的测量值偏大还是偏小为什么 答:折射率的测量值偏小。如果所画直线ab 和 cd 的间距大于玻璃砖的真实厚度,如图所示。实际折 射线如图中虚线,而作图的折射线为图中实线,测量 的折射角大于实际折射角,折射率r i n sin sin ,测 量折射率值偏小。 间距小于玻璃砖的真实厚度的问题,自己回答。 实验二十九 测定薄透镜的焦距 【思考题参考答案】 … 1.作光学实验为何要调节共轴共轴调节的基本步骤是什么对多透镜系统如何处理 答:光学实验中经常要用一个或多个透镜成像。由于透镜在傍轴光线(即近轴光线) A B C D a b ~ d i r

玻璃折射率物理实验报告

●. 实验题目 ●实验任务:玻璃折射率的测定 ●实验要求 ●实验方案:1: ?物理模型的比较 ?实验方法的比较 ?仪器的选择与配套(系统误差分析) ◆1)误差公式的推导2)仪器的 选择 ?测量条件与最佳参数的设定 ◆1)测量条件2)测量 参数 ●实验步骤(简略) ●实验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实验方案一 用分光计测定三棱镜折射率 在介质中,不同波长的光有着不同的传播速度v ,不同波长的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相同都为c 。 c 与v 的比值称为该介质对这一波长的光的折射率,用n 表示,即:v c n = 。同一 介质对不同波长的光折射率是不同的。因此,给出某一介质的折射率时必须指出是对某一波长而言的。一般所讲的介质的折射率通常是指该介质对钠黄光的折射率,即对波长为589.3nm 的折射率。本实验测量的是玻璃对汞的绿谱线的折射率,即对波长为546.07nm 的光的折射率。 1.实验仪器 分光计,平面反射镜,三棱镜,汞灯及其电源。 2.实验原理 介质的折射率可以用很多方法测定,在分光计上用最小偏向角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可以达到较高的精度。这种方法需要将待测材料磨成一个三棱镜。如果测液体的折射率,可用表面平行的玻璃板做一个中间空的三棱镜,充入待测的液体,可用类似的方法进行测量。 当平行的单色光,入射到三棱镜的AB 面,经折射后由另一面AC 射出,如图6-13所示。入射光线LD 和AB 面法线的夹角i 称为入射角,出射光ER 和AC 面法线的夹角i ’称为出射角,入射光和出射光的夹角δ称为偏向角。 可以证明,当光线对称通过三棱镜,即入射角i 0等于出射角i 0’时,入射光和出射光之间的夹角最小,称为最小偏向角δmin 。由图6-13可知: δ=(i-r )+(i’-r’) (6-2) A =r +r’ (6-3) 可得: δ=(i+i’)-A (6-4) 三棱镜顶角A 是固定的,δ随i 和i’而变化,此外出射角i’也随入射角i 而变化,所以偏向角δ仅是i 的函数.在实验中可观察到,当i 变化时,δ有一极小值,称为最小偏向角. 令 0=di d δ ,由式(6-4)得 1'-=di di (6-5) 再利用式(6-3)和折射定律 ,s i n s i n r n i = 's i n 's i n r n i = (6-6) 图6-13 光线偏向角示意图

2022-2023高中物理--光--实验一--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

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 一、知识点梳理 1.实验目的 (1)明确光通过玻璃时的入射角、折射角. (2)掌握测定玻璃折射率的方法. 2. 实验原理 如图所示abcd 为两面平行的玻璃砖,入射角为1θ, 折射角为2θ,据21sin sin θθ=n 计算出玻璃的折射率. 3.实验器材 白纸,图钉,大头针,直尺,铅笔,量角器,平木板,长方形玻璃砖. 4.实验步骤 (1)如图所示,将白纸用图钉钉在平木板上. (2)在白纸上画出一条直线'aa 作为界面(线),过'aa 上的一 点O 画出界面的法线'NN ,并画一条线段AO 作为入射光线. (3)把长方形玻璃砖放在白纸上,使它的长边跟'aa 对齐,画 出玻璃砖的另一边'bb . (4)在直线AO 上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1P 、2P ,透过玻璃砖观察大头针1P 、2P 的像,调整视线方向直到2P 的像挡住1P 的像,再在观察者一侧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3P 、4P ,使3P 挡住1P 、2P 的像,4P 挡住3P 及1P 、2P 的像,记下3P 、4P 的位置. (5)移去大头针和玻璃砖,过3P 、4P 所在处作直线B O '与'bb 交于'O ,直线B O '就代表了沿AO 方向入射的光线通过玻璃砖后的传播方向. (6)连接'OO ,入射角1θ=∠AON ,折射角2θ=∠ON O ',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和折射角,从三角函数表中查出它们的正弦值,把这些数据记录在自己设计的表格中. (7)用上述方法求出入射角分别为30°、45°、60°时的折射角,查出它们的正弦值,填入表格中. (8)算出不同入射角的比值 21sin sin θθ,最后求出在几次实验中所测2 1sin sin θθ的平均值,即为玻璃砖的折射率. 5.数据处理 处理方式一:在找到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以后,以入射点O 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

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

实验3: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一、实验目的: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 二、实验原理: 1.求折射率的公式有: (1)n= r i sin sin (i 为光线在真空中的角,r 为光线在介质中的角) (2)n=C sin 1 (C 为临界角) (3)n=v c (c 为真空中光速,v 为介质中光速) 2.要测玻璃砖的折射率,显然用n=r i sin sin 简便易行 三、实验器材:玻璃砖、白纸、木板、大头针四枚、图钉四枚、量角器、三角板(或直尺)、铅笔。 四、实验步骤:1.将玻璃砖放在白纸上,画出上下两界面,做出法线。让光线从玻璃砖上方射入,下方穿出。做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用量角器测出入射角i 和折射角r ,代入公式n=r i sin sin 即可求出折射率n 。 2.入射角i 和折射角r 的确定 (1)用插在白纸上的大头针做为入射光源,大头针P 1、P 2在白纸上的插点的连线就是入射光线。 (2)在玻璃砖的另一侧用眼睛观察P 1和P 2的像,并在像的反向延长线上 插大头针P 3、P 4。大头针P 3、、P 4在白纸上的插点的连线就是出射光线。 (3)连接入射点和出射点即为折射光线。 五、注意事项: 1.实验时,尽可能将大头针竖直插在纸上,且P 1和P 2之间,P 2和O 点之间,P 3和P 4之 间,P 3和O ’点之间距离要稍大一些。 2.入射角i 应适当大一些,以减小测量角度的误差,但入射角不宜太大。 3.操作时,不能用手触摸玻璃砖的光学面,更不能把玻璃砖界面当尺子用。 4.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砖与白纸的相对位置不能改变。 六、数据处理: 1.此实验是通过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然后查数学用表,找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正弦值,代入n= r i sin sin 中,求玻璃的折射率。 2.其他处理数据的方法: ① 在找到人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以后,以入射点O 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 径画圆,

高中物理新版教案- 学生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优秀

探究玻璃折射率的测量方法及应用 授课人:何 强 授课班级:高19级19班 一、探究目标 (一)知识目标: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掌握光从空气射入水或者其他介质中的偏折规律; 2、掌握测量玻璃折射率的原理及方法 3、掌握实验的多种数据处理方法 4、通过实验进一步学习折射定律,并理解折射率 (二)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 2、锻炼学生灵活多变的解题习惯 (三)情感目标: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 二、探究重难点:1、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原理和方法 2、如何准确的确定折射光线的方向 三、探究过程(新课教学) 因为对于折射率的测量原理和方法在以前的作业过程当中出现过,学生对本实验的目的,原理和实验方法基本清楚,所以,本节课的教学方式我设定为在给出实验目的和原理、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开放式实验,自己在实验中具体来体会合理的实验步骤,实验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实验数据处理等等方面,等学生完成实验以后,在选择部分同学分享自己的实验经验和数据处理的方法。鉴于 此,我的教学过程安排如下: (一)幻灯片投影出本实验的目的和原理 实验目的:探究玻璃折射率的测量方法并应用 实验原理:根据光路找出入射光线以及对应的折射光线, 确定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再利用21sin sin θθ=n 可以计算出玻璃的折射率。 (二)开放性学生实验 给出必要的实验器材,让学生进行协作实验,并要求学生注意或完成以下事项: 1、对光学仪器要注意正确使用; 2、选择合适的数据处理方法,得出实验结论; 3、梳理出清晰完整的实验步骤;

4、提炼出本实验的注意事项; 5、规范作图 (三)学生展示:抽取部分完成较好的学生在讲台上分享自己的实验心得,强调自己的数据处理方法、实验步骤和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四)总结实验步骤: 1、固定(用图钉固定白纸在木板上) 2、做好准备工作(画好玻璃砖的两个界面,作出入射光线和法线,并放好玻璃砖) 3、插针法找出出射光线并作出光路图,标出入射角和折射角 4、数据处理算出玻璃砖的折射率,重复几次求出平均值 (五)强调几种常见的有效的数据处理方法 1、单位圆法:在找到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以后,以入射点O 为圆 点,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图,分别与AO 交于C 点,与OO′(或OO′的延长线)交于D 点,过 C,D 两点分别向NN′作垂线,交NN′于C′,D′,用直尺量出CC′和DD′的长,如图所示,由于sinα= CC CO ',sinβ=DD DO ',而CO=DO,所以折射率n=sin sin αβ =CC DD '' . 2、辅助线段法:如图所示,作出辅助线AB 垂直于OB ,再作出 辅助线CD 垂直于OD ,用刻度尺量出OA 、AB 、OD 、CD 的长度, OA AB =1sin θ、OC CD 2sin θ,可以求出玻璃砖的折射率。 (六)总结本实验的注意事项: 1、玻璃砖要选用宽度较大的,宜在5cm 以上,若宽度过小,则 测量折射角度数的相对误差增大 2、入射角应在15o ----75o 范围内取值,若入射角过大,则由大头 针射入玻璃的光线量减少,即反射光增强,折射光减弱,且色散较严重, 不利于瞄准;若入射角过小,折射角将更小,测量误差更大,因此画入射光线AB 时,要使入射角适中。 3、实验时,应尽可能将大头针竖直插在纸上,且P1和P2之间、P3和P4之间、P2与O 、P3与O ′之间距离要稍大一些. 4、操作时,手不能触摸玻璃砖的光洁光学面,更不能把玻璃砖界面当尺子画界线. 5、实验过程中,玻璃砖与白纸的相对位置不能改变.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第四章第2节《学生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教案

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教案 学科:高中物理 教师: 单位:

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回到实验前的七个问题,理解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原理,并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2、通过学会测定玻璃砖在折射率,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原理与方法 难点:如何准确的确定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 设计思想 学生在上一节课已经学习了光的折射定律,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设计实验来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可以深化学生对折射定律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一块两面平行的玻璃砖,白纸,木板,大头针(4枚),量角器(或圆规、三角板),刻度尺 教学设计 【课堂引入】 问题:如何通过实验来测定介质的折射率?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课堂学习】 学习活动一:试验操作前的思考 问题1:所学的知识中,能够用于计算折射率的知识有哪些? 它们分别是定义式 决定式 全反射临界角计算式 问题2:实验室内若要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应该选用哪个表达式?为什么? 应该选定义式。因为光速太大,在实验室内不便于测量。光线在经过长方形在玻璃砖时, 不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问题3:如何能够在自然光的条件下获得“一条”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并且确定它的方向? 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如果几个物体在同一条光线上,逆着光的传播方向看去后一个物体会挡住前一个物体发出的光线,例如平时做广播操时,把队伍排成一条直线。如下图,利用平行玻璃砖对光路的侧移,用插针法找出入射光线AO 对应的出射光线O ′B,从而确定出射点O′那么OO′就是折射光线。 问题4:本试验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如图所示,要确定通过玻璃的折射光线,是通过插针法找出跟入射光线OA 对应的出射光线O′B ,就能求出折射光线OO′和折射角r.再根据折射定律就可计算出玻璃的折射率 r i n sin sin =v c n =c n sin 1=

高中物理知识全解 6.19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高中物理知识全解 6.19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①实验目的 1、学习插针法测定玻璃折射率的方法。 2、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②实验原理 插针法确定光路的基本原理。当后两枚大头针与前两枚大头针在玻璃中的虚像处于同一视线上时,四枚大头针处于同一光路上。 用插针法确定光路,找出跟入射光线相对应的折射光线;用量角器测出入射角i 和折射角r ,根据折射定律计算出玻璃的折射率n=sini/sinr ③实验器材 矩形玻璃砖1块、8开白纸1张、大头针4枚、三角板1副、量角器1只、平整松软木板(与8开纸大小相当)1块、铅笔。 ④实验步骤 1、将白纸平铺在木板上,在纸上画一条直线'aa ,从'aa 上某点画出'aa 的法线•'NN ,•并画出一条射线AO •表示入射光线, AON 为入射角 。 2、沿AO 线插入两枚大头针12P P 、 。 3、把玻璃砖放在白纸上,使它的一条长边沿着'aa 直线,•画出玻璃砖的另一条长边'bb 。

4、在'bb 侧插入第三根大头针 3P ,并移动3P ,使得沿3P 通过玻璃砖望过去,•3P 能挡 住1P 、2P 的像。 5、插入第4根大头针 4P ,并移动4P ,使得沿4P 通过玻璃砖望过去,4P 能挡住123P P P 、、的像。 6、过34P P 、作直线,交'bb 于'O 点。 7、拨去所有的大头针,拿掉玻璃砖,并且连接'OO 。则''O ON ∠为折射角。 8、用量角器量出AON ∠和''O ON ∠,利用折射率公式算出折射率。 9、分别求出当入射角是30°、45°、60°、75°时的折射率,求出折射率的平均值。 【例题】一光线以很小的入射角i 射入一厚度为d 、折射率为n 的平板玻璃,求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距离(θ很小时,sin ,cos 1θθθ≈≈)。

第四章 实验: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同步练(含答案)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 必修 第一册

实验: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1.(2022·江苏南通市高二期中)如图所示,在“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小明在AB 侧插上大头针P 1、P 2,在CD 侧未观察到大头针的像,为了观察到像,接下来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增大P 1P 2的距离 B .调整P 1的位置增大入射角 C .向左平移玻璃砖的位置 D .将玻璃砖AB 与CD 面互换位置 2.(2023·江苏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高二阶段练习)某同学利用平行玻璃砖测量玻璃的折射率,按插针法步骤正确操作,借助刻度尺完成了光路图。该同学有圆规,却没有量角器,他就以O 点为圆心,15.00 cm 为半径画圆,分别交入射光线于A 点,交直线OO ′的延长线于C 点。分别过A 、C 点作法线NN ′的垂线交NN ′于B 、D 点,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得AB = 9.00 cm ,CD =6.00 c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玻璃的折射率n =23 ②玻璃的折射率n =3 2 ③若玻璃砖前后两面并不平行,按正确实验操作,则他测出的折射率会受到影响 ④若玻璃砖前后两面并不平行,按正确实验操作,则他测出的折射率不会受到影响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3.某研究小组根据光学知识,设计了一个测液体折射率的仪器。如图所示,在一个圆盘上,过其圆心O 作两条相互垂直的直径BC 、EF 。在半径OA 上,垂直盘面插上两枚大头针P 1、P 2并保持位置不变。每次测量时让圆盘的下半部分竖直进入液体中,而且总使得液面与直径BC 重合,EF 作为界面的法线,而后在图中右上方区域观察P 1、P 2,在圆周EC 部分插上P 3,

202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点精讲与2022高考题模考题训练专题108测量玻璃砖的折射率(含详解)

2023高考一轮知识点精讲和最新高考题模拟题同步训练 第十八章光学 专题108 测量玻璃砖的折射率 第一部分知识点精讲 一、实验原理与操作 1.实验目的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掌握光发生折射的入射角和折射角的确定方法。 2.实验原理 用插针法找出与入射光线AO对应的出射光线O′B,确定出O′点,画出折射光线OO′, 然后测量出角θ1和θ2,根据n=sin θ1 sin θ2计算玻璃的折射率。 3.实验器材 白纸、图钉、大头针、直尺、铅笔、量角器、平木板、长方形玻璃砖 4.实验步骤 (1)铺白纸、画线 ①如图甲所示,将白纸用图钉按在绘图板上,先在白纸上画出一条直线aa′作为界面,过aa′上的一点O画出界面的法线NN′,并画一条线段AO作为入射光线。 ②把平行玻璃砖平放在白纸上,使它的长边跟aa′对齐,画出玻璃砖的另一条长边bb′。 (2)插针与测量 ①在线段AO上竖直地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透过玻璃砖观察大头针P1、P2的像,调整视线的方向,直到P1的像被P2挡住,再在观察的这一侧依次插两枚大头针P3、P4,使P3挡住P1、P2的像,P4挡住P1、P2的像及P3,记下P3、P4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②移去玻璃砖连接P3、P4并延长交bb′于O′,连接OO′即为折射光线,入射角θ1=∠AON,折射角θ2=∠O′ON′。③用量角器测出入射角和折射角,查出它们的正弦值。

④改变入射角θ1,重复实验,记录相关测量数据。 5.数据处理 (1)计算法:计算每次折射率n,求出平均值n。 (2)图象法(如图乙所示) (3)单位圆法(如图丙所示) 二、误差分析 1.确定入射光线、出射光线时不准确。 2.测量入射角与折射角时的测量误差。 3.作图时,玻璃砖的宽度绘制有误差,或因所画的两边界线不平行等原因出现误差。 三、注意事项 1.玻璃砖要用厚度较大的; 2.入射角应在30°到60°之间; 3.大头针要竖直插在白纸上,且距离应尽量大一些; 4.玻璃砖的折射面要画准,不能用玻璃砖界面代替直尺画界线。 【创新领悟】 1.测量液体折射率 2.每次测量时让圆盘的下半部分竖直进入液体中,

插针法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实验

插针法测走玻璃砖的折射率实验 【实验原理】 光线射向底面平行的玻璃砖后将在玻璃砖内发生偏转,而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由插针法可以确走入射光线与出射光线的路径”而由光线在玻璃砖底面上的入射点和出射点可以确走光线在玻璃砖内的传播路径,从而能测出光线射向玻璃砖的入射角i和在玻璃砖内的折射角i′,由n=sini/sini′即能求出玻璃的折射率。 【目的和要求】 应用折射定律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加深对折射走律的理解。 [仪器和器材] 玻璃砖(J2506型),钢直尺,大头针,量角器或圆规,图板, 图钉或透明胶带,白纸或坐标纸。 【实验方法】 1插针 将一张八开的白纸或坐标统,平铺在绘图板上,用图钉或 透明胶带固定,玻璃砖平放在纸中央。取一枚大头针,紧贴 玻璃砖上底面AE的中点附近,垂直插牢在图板上。插针点为O 点,取第二枚大头针,垂直插在O点左上方的O1点。实验者的眼睛在玻璃砖下底面CD的下方z沿水平方向透过玻璃砖观察插在O、O1点处的大头针”移动观察位置,使两枚大头针位于一直线上。然后在玻璃砖下底面CD的下方, 页1第

沿着O1O的方向再在点02、03处插两枚大头针,观察者应看到插在01、O、02、03的四枚大头针在一直线上。 拔下大头针,标好插针点01、O、02、03。笔尖贴紧玻璃砖画下它的轮廓线AECD ,如图5.1-1所示。 2作图 取走玻璃砖,连直线O1O. 0203 ,延长0302交DC边干 O′ z连OO′。过点O作AE的垂线NN′,则O1O为入射光线,OO′为折射光线,ON为法 线,∠OlON为入射角i , ∠O′ON′为折射角i′,如图5.1-2 斶 3测量计算 根据图5.1-2 ,有两种计算折射率的方法。 ⑴用量角器在图5.1-2上量出入射角i及折射角i′, 代入折射走律公式 n 二sin i/sini′ 计算出折射率n o ⑵如图5.1-2所示,延长OO′ z以O为圆心,R(大于100毫米)为半径作圆,分别与入射光线O1O交于P ,与折射光线OO′的延长线交于P′o过 PP′作NN′的垂线,垂足分另0为BB′, 刚

物理人教版高中选修3-4用插针法测定玻璃折射率

用用插插针针法法测测定定玻玻璃璃折折射射率率 【实验目的】1.掌握光发生折射时入射角和折射角的确 定方法。2.学会用插针法测定玻璃折射率。 【实验原理】当光线AO 以一定的入射角穿过两面平行的 玻璃砖时,其光路图如图所示,只要画出入射光线AO 、 出射光线O 、B 及界面aa 、、 bb 、,就能画出折射光线OO 、, 量出入射角i 、折射角γ,代入21sin sin θθ= n 能算出n 。 【【实验器材】】 长方形玻璃砖一块 白纸一张,大头针四枚,铅笔一支,直尺一把,量角器一个,图钉四颗 【实验步骤】1、在平板上铺白纸并用图钉固定,在白纸上画一直线aa 、作为界面,过aa 、上的一点O 画出界面的法线NN 、。并画出一条线段AO 作为入射光线。 2、把长方形玻璃砖放在白纸上,使它的一边跟aa 、重合,再画出玻璃砖的另一bb 、。 3、在线段AO 上竖直地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并使它们距离远一些。P2距离玻璃砖近一些。 4、透过玻璃砖观察大头针P1 、P2的像,调整视线的方向直到P1的像被P2的像挡住为止,再在观察这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P3、P4,使P3挡住P1 、P2的像,P4挡住P1、P2的像及P3本身。同时使P3距离玻璃砖近些,P4距离P3远些。 5、移去玻璃砖,在拔掉P1、P2、P3、P4的同时分别记住它们的位置,过P3P4作直线O 、B 交bb 、于O 、。连接OO 、,OO 就是折射光线的方向,∠AON 为入射角,∠O 、ON 、为折射角。 6、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度数,查出它们的正弦值,并把这些数据记录在表格里。 7、用上述方法分别求出入射角为15o 30o45o 60o 75o 时的折射角,查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记入表格里。 8、算出不同的入射角时的12θθ及12sin sin θθ值,求出几次实验中1 2sin sin θθ的平均值就是玻璃砖的折射率。 【 注意事项】 1、插针P1与P2,P3 与P4的间距要适当的大些,不要靠得太近,选择玻璃砖时,宽度宜大些,这样可以减少确定光路方向时出现的误差。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2、入射角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因为入射角太小时,测量时的相对误差较大;入射角太大时,导致反射光太强、折射光太弱、不易观察。 3、实验中一旦玻璃砖宽度所定的界面线aa 、和bb 、画好后,放置的玻璃砖就不要随便移动,如果稍微上下平移了玻璃砖对测量结果没有影响,若玻璃砖稍微斜移动则测得的折射率肯定发生变化。 4、本实验如果采用的不是两面平行的玻璃砖,如果用三棱镜、半圆形玻璃砖,只是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不平行,但一样能测出折射率。

高考物理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知识元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知识讲解 一、实验目的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二、实验原理 折射率公式n=. 三、实验器材 木板、白纸、玻璃砖、大头针、图钉、量角器、三角板、铅笔. 四、实验步骤 1.把白纸用图钉钉在木板上. 2.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aa′作为界面,画一条线段AO作为入射光线,并过O点画出界面aa′的法线NN′. 3.把长方形的玻璃砖放在白纸上,使它的一条边跟aa′对齐,并画出玻璃砖的另一个长边bb′. 4.在AO线段上竖直地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 5.在玻璃砖的bb′一侧竖直地插上大头针P3,用眼睛观察调整视线要使P3能同时挡住P1和P2的像. 6.同样地在玻璃砖的bb′一侧再竖直地插上大头针P4,使P4能挡住P3本身和P1、P2的像. 7.记下P3、P4的位置,移去玻璃砖和大头针,过P3、P4画直线O′B与bb′交于O′点,连接OO′,OO′就是玻璃砖内的折射光线的方向,入射角θ1=∠AON,折射角θ2=∠O′ON′.8.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的度数. 9.从三角函数表中查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记入自己设计的表格里.

10.用上面的方法分别作出入射角是30°、45°、60°时的折射角,查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把这些数据也记在表格里. 11.算出不同入射角时的值,比较一下,看它们是否接近一个常数,求出几次实验中所 测的平均值,这就是玻璃的折射率. 12.也可用如下方法求折射率n. 用圆规以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圆,交入射线于P点,交折射线于Q点;过P作法线的垂线,交于N,过Q作法线的垂线,交于N′;用刻度尺分别测出PN和QN′之长,则 n=. 五、注意事项 1.用手拿玻璃砖时,手只能接触玻璃砖的毛面或棱,不能触摸光洁的光学面.严禁把玻璃砖当尺子画玻璃砖的两个边aa′、bb′. 2.实验过程中,玻璃砖在纸上的位置不可移动. 3.大头针应竖直地插在白纸上,且玻璃砖每一侧的两枚大头针P1和P2间、P3和P4间的距离应尽量大一些,以减少确定光路方向时造成的误差. 4.实验时入射角不宜过小,否则会使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值偏小,增大测量误差;入射角也不宜过大,否则在bb′一侧要么看不到P1、P2的虚像,要么看到P1、P2的像模糊不清,并且变粗,不便于插大头针P3、P4. 例题精讲

2023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4

2023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2课时实验: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实验步骤与注意事项 1.(2022河南郑州期末)(多选)如图所示,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手拿起玻璃砖时,应拿“光学面” B.使用玻璃砖的BC、CD两个侧面,加以合理操作,也可测得折射率 C.选用粗的大头针完成实验会减小实验误差 D.仅用毫米刻度尺也能计算玻璃的折射率 2.(2020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期末)(1)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在 白纸上放好平行玻璃砖,aa'和bb'分别是玻璃砖与空气的两个界面,如图1所示。在玻璃砖的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P1和P2,用“×”表示大头针的位置,然后在另 一侧透过玻璃砖观察,并依次插入大头针P3和P4。在插P3和P4时,应 使 。 图1

(2)某同学实验中作出光路图如图2所示,在入射光线上任取一点A,过A点作法线的垂线,B点是垂线与法线的交点。O点是入射光线与aa'界面的交点,C点是出射光线与bb'界面的交点,D点为法线与bb'界面的交点。则实验所用玻璃的折射率n= (用图中线段表示)。 图2 题组二实验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3.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玻璃砖的宽度应大些 B.入射角应尽量小些 C.大头针应垂直插在纸面上 D.大头针P1与P2及P3与P4之间的距离应适当大些 4.(2022江苏镇江一中月考)某同学在测玻璃的折射率时,把玻璃砖一边与aa'对齐,但另一条边bb'画得明显偏下,其他操作符合要求,关于由此引起的误差及测量结果,正确表述是( ) A.折射角偏大,折射率比真实值小 B.折射角偏小,折射率比真实值大 C.折射角偏大,折射率比真实值大

高中同步新教材选择性必修第一册(人教版)物理 第四章 光 第1节第2课时 实验 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第四章光 1光的折射 第2课时实验: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实验步骤与注意事项 1.(2022河南郑州期末)如图所示,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手拿起玻璃砖时,应拿“光学面” B.使用玻璃砖的BC、CD两个侧面,加以合理操作,也可测得折射率 C.选用粗的大头针完成实验会减小实验误差 D.仅用毫米刻度尺也能计算玻璃的折射率 2.(2023黑龙江哈师大附中期末)在做“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先在白纸上放好玻璃砖,如图所示,aa'和bb'分别是玻璃砖与空 气的两个界面,用“+”表示大头针的位置。 (1)在玻璃砖的一侧垂直于纸面插上大头针P1和P2,然后在另一侧透过玻璃砖观察,插上大头针P3、P4,实验时应使P3挡住,P4应挡住。 1

2 (2)图中AO 表示经过大头针P 1和P 2的光线,该光线与界面aa'交于O 点,MN 表示法线。请将光路图画完整,并在图中标出光线进入玻璃砖发生折射现象时的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 (3)该玻璃砖的折射率可表示为n = 。(用θ1和θ2表示) (4)在实验中,几个同学发生了争论,他们的意见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A.为了提高测量精确度,P 1、P 2及P 3、P 4之间的距离应适当大一些 B.为了提高测量精确度,入射角应适当大些 C.P 1、P 2之间距离的大小跟测量精确度无关 题组二 实验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3. (2023湖南长郡中学月考)某同学做“测玻璃折射率”实验 时,在白纸上放好前、后表面平行的玻璃砖,玻璃砖厚度为L ,得到如图所示的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CD 边出射光线未画出),若测出入射角i =60°,折射角r =30°,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 ,则 ( ) A.玻璃砖的折射率n =√3 B.光在玻璃中传播的时间为2L c C.光在玻璃中传播的时间为2√3L 3c D.若实验时误将玻璃砖沿CA 方向平移了一小段距离,其他操作无误,则测得的折射率将偏大 4. (2023江苏阜宁中学期中)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 验中,甲、乙二位同学在纸上画出的界面aa'、bb' 与玻璃砖位置的

插针法测定玻璃折射率实验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插针法 (1如图所示,用图钉把白纸固定在木板上. (2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aa′,并取aa′上的一点O为入射 点,作过O的法线NN′. (3画出直线AO作为入射光线,并在AO上插上P1、P2两枚大头针. (4在白纸上放上玻璃砖,使其中一个长边与直线aa′对齐,并画出另一条长边的对齐线bb′. (5通过玻璃砖观察并调整视 线方向,使P1的像被P2挡住, 然后在观察一侧插上大头针 P3,使P3同时挡住P2、P1 的像,再插上P4挡住P3及 P2、P1的像. (6移去玻璃砖,拔去大头针,由大头针P3、P4的针孔位置确 定出射光线O′B及出射点O′,连接O、O′得线段OO′,则OO′即玻璃砖内的折射光线. (7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并查出其正弦值sinθ1和sinθ2. (8改变入射角,重复实验.

记录下每次的入射角θ 和 1 . 折射角θ 2 (1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某同学的操作步骤如下: a.用图钉将记录光路的白纸固定在平板上; b.手拿玻璃砖的毛面或棱,将其轻放在白纸上; c.用铅笔环绕玻璃砖画出边界aa′和bb′; d.在aa′上选择一点O作为不同入射角的入射光线的共同入射点,画出入射角i 分别为0°、30°、45°的入射光线; e.用“插针法”分别得到各条入射光线对应的出射光线,观察时着重看大头针针帽是否在一条直线上,取下玻璃砖、大头针,连接各针孔,发现所画折射光线中有两条相交,量出各个折射角r; f.按公式分别计算取三个值的算术平均值. ①以上步骤中有错误或不妥之处的是________; ②应改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教材物理鲁科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提升训练-第4章-第2节-科学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含解析

第2节科学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实验原理与实验步骤 1.用“插针法”测定透明半圆柱玻璃砖的折射率,O为玻璃砖截面的圆心,使入射光线跟玻璃砖的平面垂直,如图所示的四个图中P1、P2、P3和P4是四个学生实验插针的结果。 (1)在这四个图中肯定把针插错了的是。 (2)在这四个图中可以比较准确地测出折射率的是,计算玻璃的折射率的公式是。 2.在“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 (1)操作步骤如下: ①先在白纸上画出一条直线aa'代表两种介质的界面,过aa'上的O点画出界面的法线NN',并画一条线段AO作为入射光线。 ②把长方体玻璃砖放在白纸上,使它的长边跟aa'对齐。 ③在线段AO上竖直地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透过玻璃砖观察大头针P1、P2的像。调整视线方向,直到P1的像被P2的像挡住。再在观察的

这一侧插两枚大头针P3、P4,使P3挡住P1、P2的像,P4挡住P3以及P1、P2的像,记下P3、P4的位置。 ④移去大头针和玻璃砖,连接P3、P4作为折射光线,测量出入射角θ1与折射角θ2,填入表格中。 上述操作步骤中存在严重的缺漏,应做的补充是 。(2)实验中测出了多组入射角θ1与折射角θ2,并作出了sin θ1-sin θ2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时,光线是由空气射入玻璃 B.实验时,光线是由玻璃射入空气 C.玻璃的折射率为0.67 D.玻璃的折射率为1.5 题组二实验数据处理 3.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某同学经正确的操作,插好了4枚大头针P1、P2和P3、P4,如图所示。

(1)在图中方格纸上画出完整的光路图,并标出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 (2)对画出的光路图进行测量,求出该玻璃的折射率n=(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题组三实验误差分析 4.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在纸上画出的界面aa'、bb'与玻璃砖位置的关系分别如图中①和②所示,其中甲同学用的是矩形玻璃砖,乙同学用的是梯形玻璃砖。他们的其他操作均正确,且均以aa'、bb'为界面画光路图,则: 甲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乙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如图甲所示,光学实验用的长方体玻璃砖,它的面不能用手直接接触。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两位同学绘出

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提升核心素养14

14.3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1.实验原理 如图1所示,当光线AO 以一定的入射角θ1穿过两面平行的玻璃砖时,通过插针法找出跟入射光线AO 对应的出射光线O ′B ,从而画出折射光线OO ′,求出折射角θ2,再根据n =sin θ1sin θ2或n =PN QN ′ 计算出玻璃的折射率. 图1 2.实验器材 木板、白纸、玻璃砖、大头针、图钉、量角器、三角板、铅笔. 3.实验步骤 (1)用图钉把白纸固定在木板上. (2)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aa ′,并取aa ′上的一点O 为入射点,作过O 点的法线MM ′. (3)画出线段AO 作为入射光线,并在AO 上插上P 1、P 2两根大头针. (4)在白纸上放上玻璃砖,使玻璃砖的一条长边与直线aa ′对齐,并画出另一条长边的对齐线bb ′. (5)眼睛在bb ′的一侧透过玻璃砖观察两个大头针并调整视线方向,使P 1的像被P 2的像挡住,然后在眼睛这一侧插上大头针P 3,使P 3挡住P 1、P 2的像,再插上P 4,使P 4挡住P 3和P 1、P 2的像. (6)移去玻璃砖,拔去大头针,由大头针P 3、P 4的针孔位置确定出射光线O ′B 及出射点O ′,连接O 、O ′得线段OO ′. (7)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并查出其正弦值sin θ1和sin θ2. (8)改变入射角,重复实验,算出不同入射角时的sin θ1sin θ2 ,并取平均值. 4.数据处理 (1)计算法: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并查出其正弦值sin θ1和sin θ2.算出不同入 射角时的sin θ1sin θ2 ,并取平均值. (2)作sin θ1-sin θ2图象:改变不同的入射角θ1,测出不同的折射角θ2,作sin θ1-sin θ2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