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随访表及危险评估表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随访表及危险评估表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随访表及危险评估表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

危险性评估表

姓名_______________ 网络编号________________ 一、危险性评估(在相应的数字后面打“” “”)

评估者签名___________评估时间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

糖尿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

附件3 糖尿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 姓名:编号□□-□□□□□ 随访日期 随访方式1门诊2家庭3电话□1门诊2家庭3电话□1门诊2家庭3电话□1门诊2家庭3电话□ 症状1无症状 2多饮 3多食 4多尿 5视力模糊 6感染 7手脚麻木 8下肢浮肿 □/□/□/□/□/□/□/□□/□/□/□/□/□/□/□□/□/□/□/□/□/□/□□/□/□/□/□/□/□/□ 其他其他其他其他 体征 血压(mmHg) 体重(kg)/ / / / 体质指数 足背动脉搏动 1 未触及2 触及□1未触及2 触及□ 1 未触及2 触及□ 1 未触及2 触及□其他 生活方式指导 日吸烟量 / 支 / 支 / 支 / 支日饮酒量 / 两 / 两 / 两 / 两 运动次/周分钟/次 次/周分钟/次 次/周分钟/次 次/周分钟/次 次/周分钟/次 次/周分钟/次 次/周分钟/次 次/周分钟/次 主食(克/天)/ / / / 心理调整1良好 2一般 3差□1良好2一般 3差□1良好2一般 3差□1良好 2一般 3差□遵医行为1良好 2一般 3差□1良好2一般 3差□1良好2一般 3差□1良好 2一般 3差□ 辅助检查 空腹血糖值 mmol/L mmol/L mmol/L mmol/L 其他检查* 糖化血红蛋白% 检查日期:月日 糖化血红蛋白% 检查日期:月日 糖化血红蛋白% 检查日期:月日 糖化血红蛋白% 检查日期:月日 服药依从性1规律2间断3不服药□1规律2间断3不服药□1规律2间断3不服药□1规律2间断3不服药□药物不良反应1无 2有□1无 2有□1无 2有□1无 2有□低血糖反应1无 2 偶尔 3频繁□1无2 偶尔3频繁□1无 2 偶尔3频繁□1无 2 偶尔 3频繁□此次随访分类 1控制满意2控制不满意 3不良反应 4并发症□ 1控制满意2控制不满意 3不良反应 4并发症□ 1控制满意2控制不满意 3不良反应 4并发症□ 1控制满意2控制不满意 3不良反应 4并发症□ 用药情况药物名称1 用法每日次每次 mg 每日次每次 mg 每日次每次 mg 每日次每次 mg 药物名称2 用法每日次每次 mg 每日次每次 mg 每日次每次 mg 每日次每次 mg 药物名称3 用法每日次每次 mg 每日次每次 mg 每日次每次 mg 每日次每次 mg 胰岛素 转诊 原因 机构及科别下次随访日期随访医生签名

重性精神病危险性评估制度

重性精神病患者危险性评估制度 一、重性精神疾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分裂情感障碍等。 二、严格按照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危险性评估标准,对新入院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危险性评估。对危险行为级别较高者,应迅速按照服务流程逐级处理,同时加强防范。 三、根据患者的危险分级、精神症状是否消失、自知力是否完全恢复,工作、社会功能是否恢复,以及患者是否存在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疾病情况对患者进行分类干预。 1)病情不稳定患者(危险性为3-5级)。应精神科监护,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必要时给予保护性约束,加强同患者家属或监护人的沟通。 2)病情基本稳定患者(危险性为1-2级)。首先应判断是病情波动或药物疗效不佳,还是伴有药物不良反应。分别采取在规定剂量范围内调整现用药物剂量和查找原因对症治疗的措施。 3)病情稳定患者(危险性为0级)。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基本恢复,社会功能处于一般良好,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四、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出院时应再评估一次危险性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同患者家属或监护人的沟通,适宜出院的办理出院手续,不适宜出院的,应加强与患者家属或监护人的沟通,尽到告知义务。 五、所填写的《病例诊断复核及肇事肇祸危险性评估表》,出院后交社访科统一管理。 附件一: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危险性评估标准: 0 级:无符合以下1-5级中的任何行为; 1 级: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 2 级: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 3 级: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 4 级: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 5 级:无论在家里还是公共场合,持管制性危险武器的针对人的任何暴力行 为,或者纵火,爆炸等行为。

高血压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填写样本)电子教案

高血压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填写样本)

(应以当年度为完整一张,不能夸年度) 高血压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

填表说明 1.本表为高血压患者在接受随访服务时由医生填写。每年的综合评估后填写居民健康档案的健康体检表。 2.体征:体质指数=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如有其他阳性体征,请填写在“其他”一栏。体重和心率斜线前填写目前情况,斜线后下填写下次随访时应调整到的目标。 3.生活方式指导:在询问患者生活方式时,同时对患者进行生活方式指导,与患者共同制定下次随访目标。 日吸烟量:斜线前填写目前吸烟量,不吸烟填“0”,吸烟者写出每天的吸烟量“××支”,斜线后填写吸烟者下次随访目标吸烟量“××支”。 日饮酒量:斜线前填写目前饮酒量,不饮酒填“0”,饮酒者写出每天的饮酒量相当于白酒“××两”,斜线后填写饮酒者下次随访目标饮酒量相当于白酒“××两”。白酒1两相当于葡萄酒4两,黄酒半斤,啤酒1瓶,果酒4两。 运动:填写每周几次,每次多少分钟。即“××次/周,××分钟/次”。横线上填写目前情况,横线下填写下次随访时应达到的目标。 摄盐情况:斜线前填写目前摄盐量,根据患者的饮食情况计算出每天的摄盐量“×克/天”,斜线后填写患者下次随访目标摄盐量。 心理调整:根据医生印象选择对应的选项。 遵医行为:指患者是否遵照医生的指导去改善生活方式。 4.辅助检查:记录患者在上次随访到这次随访之间到各医疗机构进行的辅助检查结果。 5.服药依从性:“规律”为按医嘱服药,“间断”为未按医嘱服药,频次或数量不足,“不服药”即为医生开了处方,但患者未使用此药。 6.药物不良反应:如果患者服用的降压药物有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具体描述哪种药物,何种不良反应。 7.此次随访分类:根据此次随访时的分类结果,由责任医生在4种分类结果中选择一项在“□”中填上相应的数字。“控制满意”意为血压控制满意,无其他异常、“控制不满意”意为血压控制不满意,无其他异常、“不良反应”意为存在药物不良反应、“并发症”意为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并发症出现异常。如果患者同时并存几种情况,填写最严重的一种情况,同时结合上次随访情况确定患者下次随访时间,并告知患者。 8.用药情况:根据患者整体情况,为患者开具处方,填写患者即将服用的降压药物名称,写明用法。 9.转诊:如果转诊要写明转诊的医疗机构及科室类别,如××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并在原因一栏写明转诊原因。 10.随访医生签名:随访完毕,核查无误后随访医生签署其姓名。

重性精神病危险性评估表

重性精神病危险性评估 表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精神病危险性评估 其中危险性评估分6级: 0级:无符合以下1-5级中的任何行为; 1级: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 2级: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 3级: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 4级: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 5级:无论在家里还是公共场合,持管制性危险武器的针对人的任何暴力行为,或者纵火,爆炸等行为。 分类干预: 根据患者的危险分级、精神症状是否消失、自知力是否完全恢复,工作、社会功能是否恢复,以及患者是否存在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疾病情况对患者进行分类干预。 1)病情不稳定患者。若危险性为3-5级或精神症状明显,自知力缺乏、有急性药物不良反应或严重躯体疾病,对症处理后立即转诊到上级医院。必要时报告当地公安部门,协助送院治疗。对于未住院的患者,在精神专科医师、居委会人员、民警的共同协助下2周内随访。

2)病情基本稳定患者。若危险性为1-2级,或精神症状、自知力、社会功能状况至少有一方便较差,首先应判断是病情波动或药物疗效不佳,还是伴有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症状恶化。分别采取在规定剂量范围内调整现用药物剂量和查找原因对症治疗的措施,必要时与患者原主管医生取得联系,或在精神专科医师指导下治疗,经初步处理后观察2周,若情况趋于稳定,可维持目前治疗方案,3个月随访;若初步处理无效,则建议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随访转诊情况。 3)病情稳定患者。若危险性为0级,且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基本恢复,社会功能处于一般良好,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躯体疾病稳定,无其他异常,继续执行上级医院制定的治疗方案,3个月随访。

慢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

高血压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电话:编号□□□□□ 随访日期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随访方式1门诊 2家庭 3电话□1门诊 2家庭 3电话□1门诊 2家庭 3电话□1门诊 2家庭 3电话□ 症状1无症状 2头痛头晕 3恶心呕吐 4眼花耳鸣 5呼吸困难 6心悸胸闷 7鼻衄出血不止 8四肢发麻 9下肢水肿 □/□/□/□/□/□/□/□□/□/□/□/□/□/□/□□/□/□/□/□/□/□/□□/□/□/□/□/□/□/□ 其他:其他:其他:其他: 体征血压(mmHg) 体重(kg) ////体质指数////心率 其他 生活方式指导 日吸烟量(支)//// 日饮酒量(两)////运动次/周分钟/次 次/周分钟/次 次/周分钟/次 次/周分钟/次 次/周分钟/次 次/周分钟/次 次/周分钟/次 次/周分钟/次摄盐情况(咸 淡) 轻/中/重/轻/中/重轻/中/重/轻/中/重轻/中/重/轻/中/重轻/中/重/轻/中/重心理调整1良好 2一般 3差□1良好 2一般 3差□1良好 2一般 3差□1良好 2一般 3差□遵医行为1良好 2一般 3差□1良好 2一般 3差□1良好 2一般 3差□1良好 2一般 3差□辅助检查* 服药依从性1规律2间断3不服药□1规律2间断3不服药□1规律2间断3不服药□1规律2间断3不服药□药物不良反应1无 2有□1无 2有□1无 2有□1无 2有□此次随访分类 1控制满意2控制不满意 3不良反应4并发症□ 1控制满意2控制不满意 3不良反应4并发症□ 1控制满意2控制不满意 3不良反应4并发症□ 1控制满意2控制不满意 3不良反应4并发症□ 用药情况药物名称1 用法用量每日次每次mg 每日次每次mg 每日次每次mg 每日次每次mg 药物名称2 用法用量每日次每次 mg 每日次每次 mg 每日次每次 mg 每日次每次 mg 药物名称3 用法用量每日次每次 mg 每日次每次 mg 每日次每次 mg 每日次每次 mg 其他药物 用法用量每日次每次 mg 每日次每次 mg 每日次每次 mg 每日次每次 mg 转诊 原因 机构及科别 下次随访日期随访医生签名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试题

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相关试题 一、单项选择 1、下列哪个是严重精神障碍发病报告的责任报告人() A.疾控人员 B.精神科执业医师 C.检验人员 D.乡村医生 E.个体开业医生 2、()对全国重性精神疾病信息实行统一管理。 A.国务院办公厅 B.人大 C.国家卫生计生委 D.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 E.疾控局精神卫生处 3、()要每日浏览信息系统,及时处理相关机构转来的信息和所辖机构上挂的信息。 A.业务管理员 B.数据指控员 C.本级用户 D.直报用户1 E.直报用户2 4、关于发病报告的范围,说法正确的是() A、必须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持久的妄想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这六种疾病才需填写发病报告卡。 B、只要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持久的妄想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这六种疾病,就要进行发病报告。 C、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且有自伤自杀倾向,须进行发病报告。 D、已经发生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或者有危害他人安全危险并经诊断结论、病情评估表明为严重精神障碍的患者,须进行发病报告。 E、必须征得患者本人(或者监护人或近家属)知情同意后才能进行发病报告。 5、关于发病报告管理办法与信息系统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二期上线晚于发病报告管理办法发布时间,之前的纸质报告单需要补录入系统。 B、发病报告的患者应录入信息系统。 C、发病报告是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二期才有的功能。

D、各医院的HIS系统可与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二期直接对接,实现发病报告患者信息的上传。 E、门诊或住院的患者只要符合发病报告范畴都需报告,并录入系统。 6、《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危险行为发生情况年度表》中的数据来源() A、国家系统 B、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C、各医疗机构 D、公安 E、卫生计生部门 7、关于流转提醒不正确的是() A、直报用户1有社区迁入患者提醒 B、直报用户1有社区迁出患者提醒 C、直报用户1有医院迁入患者提醒 D、直报用户2有医院迁出患者提醒 E、以上都不对 8、关于发病报告信息录入正确的是() A、发病报告号是工作人员编写的 B、所有带“*”号标示的数据项为必填项 C、身份证号是必填项 D、身份证号18个0的患者也可以出院 E、初次发病时间不能早于出生日期 9、关于出院信息不正确的是() A、出院类型有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出院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出院 B、发病报告患者的出院类型默认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出院 C、所有出院信息都是从出院信息模块录入 D、发病报告患者的出院信息必须迁到社区 E、发病报告患者的信息必须是完整的且身份证号不能为18个0,才可以进行出院操作。 10、下列哪项不是随访的内容() A、是否知情同意 B、随访期间住院和关锁情况 C、随访期间病情及危险性评估 D、随访期间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 E、随访期间康复措施

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8年版)

关于印发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规范 (2018年版)的通知 国卫疾控发〔2018〕1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计生委:为贯彻落实《精神卫生法》《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适应精神卫生工作发展需要,结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对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的有关要求,我委组织编制了《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8年版)》。现印发给你们(可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下载),请遵照执行。原卫生部发布的《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2年版)》(卫疾控发〔2012〕20号)同时废止。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8年5月28日(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规范 (2018年版) 严重精神障碍是指精神疾病症状严重,导致患者社会适应等功能严重损害、对自身健康状况或者客观现实不能完整认识,或者不能处理自身事务的精神障碍。为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发现、治疗、管理、服务,促进患者康复、回归社会,充分发挥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精神卫生防治技术管理机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含精神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精神/心理科,下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工作中的作用,明确各自职责、任务和工作流程,提高防治效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的相关要求,制定本工作规范。 本规范的服务对象为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等六种严重精神障碍的确诊患者。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第三十条第二款第二项情形并经诊断、病情评估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不限于上述六种疾病。 1.机构、职责及保障条件 1.1 精神卫生工作领导与协调制度 县级以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主动配合当地人民政府建立精神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或部门协调工作机制,每年至少召开2次例会,研究制定辖区精神卫生政策和相关制度,统筹协调解决综合管理、救治救助、人才培养、机构运行、保障等问题,负责组织辖区精神卫生工作的开展与督导。探索建立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社区康复机构、社会组织和家庭相互支持的精神康复服务模式,完善医院康复和社区康复相衔接的服务机制。结合辖区实际建立“对口帮扶”等工作制度,在辖区组织开展精

重性精神病危险性评估表

精神病危险性评估 其中危险性评估分6级: 0 级:无符合以下1-5级中的任何行为; 1 级: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 2 级: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 3 级: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 止。 4 级: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 说而停止。 5 级:无论在家里还是公共场合,持管制性危险武器的针对人的 任何暴力行为,或者纵火,爆炸等行为。 分类干预: 根据患者的危险分级、精神症状是否消失、自知力是否完全恢复,工作、社会功能是否恢复,以及患者是否存在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疾病情况对患者进行分类干预。 1)病情不稳定患者。若危险性为3-5级或精神症状明显,自知力缺乏、有急性药物不良反应或严重躯体疾病,对症处理后立即转诊到上级医院。必要时报告当地公安部门,协助送院治疗。对于未住院的患者,在精神专科医师、居委会人员、民警的共同协助下2周内随访。 2)病情基本稳定患者。若危险性为1-2级,或精神症状、自知力、社会功能状况至少有一方便较差,首先应判断是病情波动或药物疗效不佳,还是伴有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症状恶化。分别采取在规定剂量

范围内调整现用药物剂量和查找原因对症治疗的措施,必要时与患者原主管医生取得联系,或在精神专科医师指导下治疗,经初步处理后观察2周,若情况趋于稳定,可维持目前治疗方案,3个月随访;若初步处理无效,则建议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随访转诊情况。 3)病情稳定患者。若危险性为0级,且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基本恢复,社会功能处于一般良好,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躯体疾病稳定,无其他异常,继续执行上级医院制定的治疗方案,3个月随访。

高血压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填写样本)

(应以当年度为完整一张,不能夸年度) 高血压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 姓名:张三编号□□-□□□□□ 随访日期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随访方式1门诊 2家庭 3电话□1门诊 2家庭 3电话□1门诊 2家庭 3电话□1门诊 2家庭 3电话□ 症状1无症状 2头痛头晕 3恶心呕吐 4眼花耳鸣 5呼吸困难 6心悸胸闷 7鼻衄出血不止 8四肢发麻 9下肢水肿 □/□/□/□/□/□/□/□□/□/□/□/□/□/□/□□/□/□/□/□/□/□/□□/□/□/□/□/□/□/□ 其他: 与2009年规范 相比, 对空腹血糖的 检测为最硬性 要求 其他:其他:其他: 体征血压(mmHg)170/100150/90130/80血压值尾数应为偶数体重(kg) 70/65 69/65 68/65/ 体质指数25.124.724.4 心率 85/80 78/75 75/75/ 其他 生活方式指导 日吸烟量(支) 20 /0 15/0 12/010/0 日饮酒量(两) 3/0 0/0 0 /0/运动次/周分钟/次 次/周分钟/次 次/周分钟/次 次/周分钟/次 次/周分钟/次 次/周分钟/次 次/周分钟/次 次/周分钟/次摄盐情况 (克/天) 10/6 食盐的摄入量由定量转 8/6 /心理调整1良好 2一般 3差□1良好 2一般 3差□1良好 2一般 3差□1良好 2一般 3差□遵医行为1良好 2一般 3差□1良好 2一般 3差□1良好 2一般 3差□1良好 2一般 3差□辅助检查* 建议增加眼底检查 服药依从性1规律2间断3不服药□1规律2间断3不服药□1规律2间断3不服药□1规律2间断3不服药□药物不良反应1无 2有□1无 2有□1无 2有□1无 2有□此次随访分类 1控制满意2控制不满意 3不良反应4并发症□ 1控制满意2控制不满意 3不良反应4并发症□ 1控制满意2控制不满意 3不良反应4并发症□ 1控制满意2控制不满意 3不良反应4并发症□ 用药情况药物名称1 缬纱坦片缬纱坦片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要求,采取小剂量、 长效制剂、联合用药、个体化的原则,合理用药用法每日2次每次80 mg 每日2 次每次80 mg 每日2次每80 mg 每日2 次每次80 mg 药物名称2 辛伐他汀片辛伐他汀片辛伐他汀片辛伐他汀片用法每日1次每次100mg 每日1次每次100mg 每日1次每次100mg 每日1次每次100mg 药物名称3 阿司匹林阿司匹林阿司匹林阿司匹林用法每日1次每次100mg 每日1次每次100mg 每日1次每次100mg 每日1次每次100mg 其他药物 用法每日次每次 mg 每日次每次 mg 每日次每次 mg 每日次每次 mg 转诊 原因 机构及科别 下次随访日期随访医生签名

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附件1: 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4]71号)的精神和《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的工作目标,中央财政安排专项经费,开展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项目。为了保证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制定本办法。 一、原则与目标 (一)原则:认真执行《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项目技术指导方案(试行)》(附件2),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积极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监管和治疗工作,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二)目标: 1、建立综合预防和控制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行为的有效机制。 2、提高治疗率,降低肇事肇祸率。 3、普及精神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对重性精神疾病系统治疗的认识。 二、项目范围和内容 (一)项目范围 除西藏自治区外,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城市、农村各建立1个示范区。示范区名单见附件4。 (二)项目内容(即示范区工作任务) 1、登记、评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登记示范区内常住人口中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对登记的患者进

行精神科诊断复核及肇事肇祸危险性评估,全部资料建档立卡(电子版和纸质)。 2、随访有肇事肇祸倾向的患者。 从登记的患者中筛选出有肇事肇祸倾向的患者,由经过培训的个案管理员(精神科医生、社区医生、乡村医生和受过培训的专科护士等)对这些患者进行随访,做好随访记录。随访要求每月一次。 3、免费向有肇事肇祸倾向的贫困患者提供精神疾病主要药物治疗。 根据本《管理办法》有关要求,对随访的有肇事肇祸倾向的贫困患者提供免费精神疾病主要药物治疗。免费精神疾病主要药物治疗(以下简称“免费药物治疗”)的患者每季度免费进行一次相关的化验和心电图检查,每半年由精神专科医生进行一次服药后免费疗效评价和治疗方案调整。 4、应急处置患者。 由示范区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院派精神科专业人员,对有急性肇事肇祸行为的患者提供应急处置(具体见附件2)。其中,对免费药物治疗的患者,提供免费应急处置。 5、免费紧急住院治疗(以下简称“免费住院治疗”)。 在应急处置的患者中,按本《管理办法》有关要求,为需要住院的贫困患者提供一次性住院费用补助。 2005年项目的具体实施内容见附件4。 三、免费药物治疗和免费住院治疗对象的申报、审批和管理 (一)申请免费药物治疗和免费住院治疗对象的条件 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家庭居住地在示范区内; 2、按照《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项目技术指导方案(试行)》

高血压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填写注意事项

高血压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 姓名:编号□□□-□□□□□ 随访日期年月日注意事项 随访方式1门诊 2家庭 3电话□每年提供至少4次面对面随访、以门诊和家庭随访为主,联系不到人再电话随访 症状1无症状 2头痛头晕 3恶心呕吐 4眼花耳鸣 5呼吸困难 6心悸胸闷 7鼻衄出血不止 8四肢发麻 9下肢水肿 □/□/□/□/□/□/□/□ 其他:许多高血压患者临床上表现为无症状。部分乡镇医生每个病人都填头痛头晕、眼花 耳鸣等,工作中应填写病人实际症状。 体征血压(mmHg)服药后的血压值,血压正常说明病人达到控制的效果 体重(kg) / 体质指数/<18.50 低体重(营养不足),18.5-24正常范围,24-28超重,28以上肥胖心率 其他 生活方式指导 日吸烟量(支)/建议坚决戒烟 日饮酒量(两)/ 建议限制饮酒,白酒<1两/日,其他酒换算:白酒1两=葡萄酒4两,黄酒半斤,啤 酒1瓶,果酒4两。 运动次/周分钟/次 次/周分钟/次 建议运动3~5次/周,30分钟/次,傍晚进行,步行、跳舞、慢跑、做操等有氧运 动为主。 摄盐情况(咸 淡) /建议每日摄入食盐<6克/人/日 心理调整1良好 2一般 3差□ 遵医行为1良好 2一般 3差□指患者是否遵照医生的指导去改善生活方式 辅助检查* 记录患者在上次随访到这次随访之间到各医疗机构进行的辅助检查结果 服药依从性1规律2间断3不服药□ 药物不良反应1无 2有□ 此次随访分类 1控制满意2控制不满意 3不良反应4并发症□ “控制满意”意为血压控制满意,无其他异常、“控制不满意”意为血压控制不满 意,无其他异常,应注意与所测血压值相一致,避免逻辑错误。 用药情况药物名称1 用法用量每日次每次mg 药物名称2 用法用量每日次每次 mg 药物名称3 用法用量每日次每次 mg 其他药物 用法用量每日次每次 mg 转诊 原因 机构及科别 下次随访日期随访医生签名

2020年严重精神障碍管理培训试题及答案

2020严重精神障碍管理培训试题 单位:姓名:得分: 多选题每题6.6分 1、服务病种- 6种严重精神障碍包括() a、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 b、癫痫所致精神障碍 c、分裂情感性障碍 d、偏执性精神病 e、双相情感障碍 f、精神分裂症 2、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病情分类与危险性评估分级为() a 、0 级:无符合以下1-5 级中的任何行为 b 、1 级: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 c、2 级: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 d 、3 级: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 e 、4 级: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 接受劝说而停止。包括自伤、自杀 f、5 级:持械针对人的任何暴力行为,或者纵火、爆炸等行为。无论在家里还是公共场合 3、病情稳定是指()

a、危险性评估为0级 b、精神症状基本消失 c、自知力基本恢复 d、社会功能处于一般或良好 e、无严重躯体疾病或躯体疾病稳定f无其他异常的患者 4、病情稳定者随访要求为() a、若无其他异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继续执行上级医院制定的治疗方案 b、每3 个月随访一次 c、每1 个月随访一次 d、每6个月随访一次 5、病情基本稳定者是指() a、危险性评估为1-2级 b、精神症状、自知力、社会功能状况至少有一方面较差的患 者。 c、精神症状、自知力、社会功能状况都较差的患者 d、无精神症状、自知力完好 6、病情基本稳定者随访要求为() a、若无其他异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生首先应判断是病 情波动或药物疗效不佳,还是伴有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症状恶化 b、分别采取在规定剂量范围内调整现用药物剂量和查找原因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随访服务有关内容说明及技巧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随访服务有关内容说明及技巧 一、随访服务有关内容说明 (一)症状 1.幻觉:客观现实中并不存在,但患者却感知到了。如无人在场时,患者听到有责骂自己的声音。 2.交流困难:交谈的正常流畅性下降。 3.猜疑:总觉得其他什么事情都和自己有关,对他人的言行过分敏感、多疑,甚至认为他人要伤害自己,故表现出对他人不信任、高度的戒备防范。 4.喜怒无常:情绪的相对稳定性差,因一点小事而喜怒;或认知过程与情感活动之间不协调,如听到某个能引起一般人悲痛的事件时,却表现的非常愉快。 5.行为怪异:不自然的动作或姿势,以笨拙、夸张、紊乱或古怪表现为特征。 6.兴奋话多:兴奋指活动过度,表现为动作行为加速,对刺激的反应增强,高度警觉或过度的情绪不稳。话多指言语量增多,常伴有说话快,声调高。 7.伤人毁物: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或毁坏公私财物。 8.悲观厌世:整日情绪低落,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出现自杀观念或自伤自杀行为。 9.无故外走:未告知家人、没有原因、没有目的就离家出走。

10.自语自笑:独自一人时说话,像是与人在交谈,无故哭笑。 11.孤僻懒散:孤僻指因被动、淡漠、缺乏精力或意志力,使社会交往的兴趣和主动性下降。懒散指对于一切事物都懒于料理,常独处,整日呆坐不动或卧床不起,平时行动缓慢,严重时日常生活也不能自理。 (二)社会功能 依据对知情人的询问和随访者的观察进行评定,分为良好、一般、较差。良好指自己完全有能力完成;一般指有些困难,需要在他人帮助下自主完成;较差指自己无法完成,需要他人替代完成。 1.个人生活料理 良好:能够保持个人身体、衣饰、住处的整洁,大小便习惯,规律进食等。 一般:生活自理差。 较差:生活不能自理,影响自己和他人。 2.家务劳动 良好:能够正常完成应承担的家务劳动。 一般:家务劳动的数量不足和/或质量差。 较差:几乎不能承担家务劳动。 3.生产劳动及工作 良好:有工作和职业活动的能力、质量和效率,遵守纪律和规章制度,努力完成生产任务,在工作中与他人合作等;能够发展新的兴趣或计划。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测试题(后附答案)(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部分)【2020年最新】

题(严重精神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测试 障碍患者健康管理部分) 一、判断题(50 题) 1. 个人信息补充表的既往治疗情况中,若未住过精神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 科,该项目不需填写,住过院的填写次数。() 2. 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是危险性评估1级。() 3. 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是危险性评估1级。() 4. 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是危险性评估3 级。() 5. 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是危险性 3级。() 评估 6. 肇祸是指患者的行为触犯了《刑法》,属于犯罪行为的。() 7. 纳入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每年至少随访 3 次。() 8.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对象为辖区内常住居民中诊断明确的严重精神障 碍患者。() 9. 精神疾病患者的门诊和住院病历至少保存20 年。() 10. 病情基本稳定患者,危险性评估一般为3-5 级。() 11. 患者打、骂他人或者扰乱秩序,没有造成生命财产损害,公安机关出警仅 作一般教育等处理的是指轻度滋事。() 12. 患者有行凶伤人毁物等,未导致被害人轻. 重伤,触犯了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但未触犯《刑法》是指肇祸。() 13. 患者的行为触犯了《刑法》,属于犯罪行为的是指肇事。 14. 随访包括预约患者到门诊就诊. 电话追踪和家庭方式等方式。()

15.个人信息补充表中,患者经济状况“贫困”是指低保户。() 16.若危险性为1-2级,或精神症状.自知力.社会功能状况至少有一方面较差, 体症状恶 首先应判断是病情波动或药物疗效不佳,还是伴有药物不良反 应或躯 化。() 17.病情不稳定患者,2周内随访一次。() 18.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对象是辖区内常住居民中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19.阿尔茨海默病属于严重精神障碍。() 20.随访评估中,检查患者的精神状况,包括感觉、直觉、思维、情感和意志行 为、自知力等。() 21.纳入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的不包括分裂情感性障碍。() 22.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具有 调。() 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及精神活动不协 23.自知力完全为患者精神症状消失,真正认识到自己有病,能透彻认识到哪些 是病态表现,并认为需要治疗。() 24.患者承认有病,但缺乏正确认识和分析自己病态表现的能力为自知力不全。 () 25.患者否认自己有病为自知力缺失。() 26.精神疾病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 27.辖区常住人口指连续居住半年及以上者。() 28.纳入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每年应至少进行1次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 合。() 29.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对象为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中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严重精神障碍管理的存在问题及建议

开发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工作的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精神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随着社会竞争不断加剧,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学习、生活、工作压力日渐增加,导致了各种心理应激因素的急剧增加,精神卫生问题日益突出。精神病患者逐年增加,越来越年轻化,我们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 二、看病难看病贵。大部分精神病人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精神病人病情的控制需要长期服药,对于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虽然现在每年有免费住院和免费服药的名额,但是由于精防医院床位紧张,补助名额有限,仍然有很多精神病人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三、基层专业精防人员配置不足。绝大部分基层精防工作人员均是兼职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水平不高,镇、村作为三级精神防治网络的前沿,没有专业的精神科医生,心理医生难以满足当前的工作需要。四、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工作难以得到社会的支持。社会上对精神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存在严重的歧视,单纯靠卫生的随访管理治标不治本,需要得到政府及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社会上歧视和轻蔑精神病患者的现象却无处不在,精神病人的家庭都有一种羞耻感,不愿公开病情,不主动去寻求治疗。相当一部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属未成年人或者未婚未育者,多数家属顾虑患者婚育情况,对基层医务人员的随访管理和健康体检排斥较大,家属的配合性较差,且基层医生在管理患者的过程中自身安全存在较大的危险性,导致管理工作开展难度较大。 以上是我区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方面的一些存在问题和建议,对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要求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大宣传力度,规范随访管理,落实康复和监护,关爱精神病患者,形成治疗精神病人——解决治疗经费困难——回归社会参加劳动——促进家庭和睦的良性循环之路。把我们的严重精神障碍

冠心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

冠心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

高坪乡卫生院 冠心病患者健康保健指导及干预措施 您好! 针对你目前的健康情况,我院特地为您制定了适合您的健康保健干预措施。为了您的身体健康,请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一、起居调摄 (一)应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御寒保暖,避免寒冷刺激。 (二)生活要有规律,睡眠时间合理,早睡早起,少熬夜,保证睡眠质量。 (三)生活节奏有规律,避免过重体力劳动或突然用力,不要劳累过度。 (四)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 (五)饱餐后不宜运动和沐浴。 (六)宜严格节制性生活。房事宜控制在每月1-2次。 二、注意饮食调养 (一)在选择食物时,应注意选择一些脂肪和胆固醇含量较低,而维生素、食物纤维、有益的无机盐和微量元素较多的,并有降血脂、抗凝血作用的食物。具体可从以下几类食物来选择。 1.可以随意进食的食物①各种谷类,尤其是粗粮。②豆类制品。③蔬菜,如洋葱、大蒜、金花菜、绿豆芽、扁豆等。④菌藻类,如香菇、木耳、海带、紫菜等。⑤各种瓜类、水果及茶叶。 2.适当进食的食物①瘦肉,包括瘦的猪肉、牛肉和家禽肉(去皮)。②鱼类,包括多数河鱼和海鱼。 ③植物油,包括豆油、玉米油、香油、花生油、鱼油、橄榄油。④奶类,包括去脂乳及其制品。⑤鸡蛋,包括蛋清、全蛋(每周2~3个)。 3.少食或忌食食物①动物脂肪,如猪油、黄油、羊油、鸡油等。②肥肉,包括猪、牛、羊等肥肉。 ③脑、骨髓、内脏、蛋黄、鱼子。④软体动物及贝壳类动物。⑤糖、酒、烟、巧克力等。 (二)限制食盐的摄入。 (三)戒烟少酒。冠心病患者应绝对戒烟,少量饮啤酒、黄酒、葡萄酒等低度酒可促进血脉流通,气血调和。禁忌喝烈性酒。 (四)不宜喝咖啡、浓茶。 三、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 坚持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兴趣爱好选择有氧运动。如户外散步、游泳、登山、慢跑、慢骑自行车、乒乓球、健身操、太极拳气功等。量力而行,使全身气血流通,减轻心脏负担。如果有头晕或胸痛等不适感觉,立即停止运动。 四、控制体重 肥胖者要设法减肥,控制体重。减肥应逐步进行,每周不要超过1公斤。 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积极治疗相关疾病。患者要遵医嘱正确服药,了解自己的疾病,掌握自我观察病情发展及自救的简单的方法。药不离身,外出时身上应带急救药物。 六、、情志调摄 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过用,都可引起冠心病的发病。精神紧张、情绪波动亦可诱发心绞痛。冠心病患者应忌暴怒、惊恐、过度思虑以及过喜等情绪。平时可养成养花、养鱼等良好习惯以怡情养性,调节自己的情绪? 在生活和工作中,应保持乐观的态度,使精神放松,情绪稳定,遇事不要急躁,以减少冠心病的发作 患者签名: 年月日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规范试卷及答案

严重精神障碍管理基础知识 培训测试题 单位: 姓名: 得分: 一、单选题(共5题,每题10分) 1.符合《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规范》开展管理治疗对象为( ) A 户籍为本地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B 本辖区常住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C 本地医疗机构发现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2、本辖区常住重性精神病患者指( ) A 在本辖区连续居住2个月以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B 本辖区有固定住所且连续居住3个月以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C 本辖区有固定住所且连续居住半年以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3、对于病情稳定者严重精神障碍病患者应该( )月随访一次。 A 6 B 2 C 3 4、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危险性评估共分为( )种 A 6 B 2 C 3

5、对于病情不稳定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应该( )天随访一次。 A 30 B 15 C 90 二、判断题(共2题,每题10分) 1、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主要职责是:协助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线索调查、登记、报告和患者家庭成员护理指导工作。协助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应急医疗处置。定期随访患者,指导监护人督促患者按时按量服药,督促患者按时复诊。参与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工作。( ) 2、对于纳入管理的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每次随访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精神卫生、用药和家庭护理理念等方面的信息,督导患者服药,防止复发,及时发现疾病复发或加重的征兆,给予相应处置或转诊,并进行危机干预。( ) 三、问答题(共1题,每题30分) 1、严重精神障碍疾病危险性评估分级? 严重精神障碍管理基础知识培训测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共5题,每题10分) BCCAB

2016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随访表 (3)

随访危险性评估表 姓名朱素芹网络编号 一、危险性评级(在相应的数字后面打“√”) 无符合以下1-5级中的任何行为0级 威胁性言语或姿态,但无实质性打砸行为1级 局限在家里的针对财务的打砸行为,可以通过劝说制止2级 明显的不分场合的针对财物的打砸行为,不能够通过劝说而停止3级 持续的不分场合的针对财物或他人的打砸行为,不能够通过劝说而停止,包括自伤、 自杀 4级 无论在家里还是公共场合,持管制性危险武器的针对人的任何暴力行为,或者纵火, 爆炸等行为 5级 二、随访分类(在相应的表现后面打“√”) 病情分类主要表现随访要求随访分类 病情稳定 病情稳定患者,指危险性评 估为0级;且精神症状基本消失, 自知力基本恢复,社会功能处于 一般或良好,无严重药物不良反 应,无严重躯体疾病或躯体疾病 稳定,无其他异常的患者。 若无其他异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继续 执行上级医院制定的治疗方案,每3 个月随 访1 次。 √ 病情基本稳定 病情基本稳定患者,指危险 性为1~2级;或精神症状、自 知力、社会功能状况至少有一方 面较差的患者。 若无其他异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 生首先应判断是病情波动或药物疗效不佳, 还是伴有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症状恶化。或 在请示上级精神科执业医师后,初步处理, 观察2周,若情况趋于稳定,可维持目前治 疗方案;若初步处理无效,则建议转诊到上 级医院,2周内随访转诊情况。 病情基本稳定者应每月随访1 次,连续 随访3 次仍未达到稳定,应请精神专业机构 医师进行技术指导。 病情不稳定 病情不稳定患者,指危险性 为3~5级;或精神病症状明显、 自知力缺乏、有严重药物不良反 应或严重躯体疾病的患者。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症处理后立即转 诊到上级医院。必要时报告当地公安部门, 协助送院治疗。 病情不稳定者应立即转诊至精神卫生 专业机构接受治疗,必要时请当地公安部门 予以协助,住院治疗者2 周内随访,居家治 疗者应进行应急医疗处置,并至少每2 周随 访1 次。 评估者签名伍明评估时间2016 年4月16日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填写规范

姓名编号必填、字迹要清楚编号填入框内 随访日期根据患者此次随访分类,确定下次随访日期,并告知患者。稳定患者90天随访1次,日控制在10日之内,随访分类不稳定和基本稳定的,一个半月就要随访一次。全年增加8次 危险性0级:无符合以下1-5级中的任何行为。 1级: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 2级: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 3级: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 4级: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包括自伤、自杀。5级:持械针对人的任何暴力行为,或者纵火、爆炸等行为。无论在家里还是公共场合。 目前症状填写从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期间发生的症状,不能填写既往的症状。 自知力:是患者对其自身精神状态的认识能力。 自知力完全:患者精神症状消失(必须没有精神症状),真正认识到自己有病,能透彻认识到哪些是病态表现,并认为需要治疗。 自知力不全:(一般都是)患者承认有病,但缺乏正确认识和分析自己病态表现的能力。 自知力缺失:患者否认自己有病。 睡眠、饮食情 况 根据实际填写 社会功能情况根据实际填写于下面的康复措施 患病对家庭社会的影响有出警的才能算是肇事肇祸(填写从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期间发生的情况。若未发生过,填写“0”;若发生过,填写相应的次数。) 关锁情况关锁指出于非医疗目的,使用某种工具(如绳索、铁链、铁笼等)限制患者的行动自由。住院情况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之间发生住院的填写末次出院时间。 实验室检查记录从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在上级医院或其他医院的检查。 服药依从性“规律”为按医嘱服药,“间断”为未按医嘱服药,服药频次或数量不足,“不服药”即为医生开了处方,但患者未使用此药。 药物不良反应如果患者服用的药物有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应具体描述哪种药物,以及何种不良反应。 治疗效果填写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期间用药的效果,精神病的没有痊愈的时候,所以不能写痊愈。 是否转诊根据患者此次随访的情况(不稳定),确定是否要转诊,若给出患者转诊建议,填写转诊医院的具体名称:内蒙古精神卫生中心(2013年加了内蒙古第三医院) 用药情况用药 情况 根据患者的总体情况,填写患者即将服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名称,并写明用法。 康复措施根据患者此次随访的社会功能情况,给出应采取的康复措施,可以多选 此次随访分类 稳定:危险性为0,精神症状基本消失(没有精神症状)社会功能一般或良好,自知力基本恢复。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无严重躯体疾病或躯体疾病稳定,无其他异常的患者。 基本稳定:危险性为1-2级,精神症状、社会功能、自知力至少有一方面较差。 不稳定:危险性为3~5级,或精神病症状明显、自知力缺乏、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或严重躯体疾病的患者。 下次随访日期 根据患者的情况确定下次随访时间,并告知患者和家属。病情稳定的患者无其他异常,继续 执行上级医院制定的治疗方案,3个月时随访。随访分类基本稳定的,若初步处理无效,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