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络大国到网络强国

附件1

学院2013级专业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班级:

专业:

学号:

姓名:

任课教师:蒙锡岗

贵州财经大学

二O一六年十二月

从网络大国到网络强国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经济异军突起,网络强国战略不仅是顺应全球信息化趋势做出的战略抉择,更是适应经济“新常态”、培育经济新引擎的迫切要求。中国互联网事业不断进步,信息化进程一往直前、硕果累累,得益于政府网络强国战略、政策、法律建设的持续推进。与此同时,成为网络强国的道路困难重重,存在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成为真正的网络强国还可待研究。

关键词:网络;发展;互联网

导论

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中一系列最新数据表明,中国信息化、网络化进程稳步向前发展,中国的网络大国地位随之愈加稳固。[2]2016年10月9口,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第三十六次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将我国网络强国战略提升到综合施策的新高度,对网络强国建设提出了6个“加快”的要求:加快推进网络信息技术自主创新、加快数字经济和经济发展的推动、加快提高网络管理水平、加快增强网络空间安全防御能力、加快用网络信息技术推进社会治理、加快提升我国对网络空间的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朝着建设网络强国的目标不懈努力。

一、中国网络的发展史

中国互联网的产生虽然比较晚,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依托于中国民经济和政府体制改革的成果,已经显露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已经成为国际互联网的一部分,并且将会成为最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6]纵观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4个阶段:

1、从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发出第一封E-mail开始,到1994年4

月20日NCFG正式连入Internet这段时间里,中国的互联网在艰苦地孕育着。它的每一步前进都留下了深深的脚印。

2、从1994-1997年11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第一次《中国Internet

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互联网已经开始从少数科学家手中的科研工具,走向广大

群众。人们通过各种媒体开始了解到互联网的神奇之处:通过谦价的方式方便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3、1998-1999年中国网民开始成几何级数增长,上网从前卫变成了一种真正的需求。一场互联网的革命就这么在两年的时间里传遍了整个中华大地。对于IT 业来说,这是个追梦的年代这个时候到处都充斥着美梦成真的故事。

4、对于进入2000年的中国IT业来说,梦想已不再那么浪漫了,尽管跨入新千年的天仍然是互联网的天,但这片天空中已飘起了阵阵冷雨,让为网而狂的人们分明感到了几许凉意。

二、中国网络现状

2014是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20周年。20年来,中国互联网抓住机遇,快速推进,成果斐然。[1]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截止2013年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6亿,其中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占80%;手机用户超过12亿,国内域名总数1844万个,网站近400万家,全球十大互联网企业中我国有3家。2013年网络购物用户达到3亿,全国信息消费整体规模达到2.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过28%,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突破10万亿元人民币。中国已是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

2015年12月15日下午,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举行中国互联网发展成就主题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发布的《中国互联网二十年发展报告》称,我国正从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4]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7月,我国网民数量达6.68亿人,网民规模全球第一;网站总数达413.7万余个,域名总数超过2230万个,CN 域名数量1225万个,在全球国家顶级域名中排名第二。固定宽带接入端口数达4.07亿个,覆盖到全国所有城市、乡镇和93.5%的行政村。固定宽带用户数超过两亿户,宽带用户规模位居全球首位。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4G用户突破2.5亿户。同时,互联网经济在我国GDP中占比持续攀升,2014年达7%。我国网络零售交易额规模跃居全球第一,2015年前10个月网络零售总额达2.95万亿元;拥有328家互联网相关上市企业,其中61家在美国上市,市值规模合计7.85万亿元,相当于中国股市总市值的25.6%。阿里

巴巴、腾讯、百度、京东4家上市公司进入全球互联网公司10强;华为、蚂蚁金服、小米等非上市公司也进入全球前20强。

三、从网络大国到网络强国中的问题

1.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习近平总书记[3]曾指出:“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人的隐患。”长期以来,我国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这也是建设网络强国的短板。据业内人十分析,目前,虽然华为、中兴等企业已经在全球电信设备、终端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且PCT 专利申请位居世界前列,但是面对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贸易制裁,相关核心元器件受制于人的现象仍难以改变。此外,部分基础技术、通用技术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例如高端路由器的可靠性和寿命仍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光器件、高端FPGA 等主要依赖进口。

[7]虽然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已被全世界所公认,但是在国际互联网空间治理方面,我国仍然存在着一定的话语劣势。建设网络强国,很大的一个目的就是改变我国相对弱势的话语权地位,提升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并为未来引领个球治理打下基础。

2.信息基础设施普及程度有待提高

我国网络基础设施虽然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与推动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和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相比,信息基础设施发展仍存在突出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网络能力和普及水平与发达国家差别较大;二是立体布局有待完善,地面基础设施发展较快,但海洋、天空、太空立体覆盖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尚未形成,国际通信网络不够完善;[5]三是“数字鸿沟”问题仍然突出,农村宽带人口普及率还不及城市地区的一半,接入速率普遍偏低,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道阻且长。

3.网络安全状况仍需改善

我国政府在部署网络强国战略时提出“加快增强网络空间安全防御能力”。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当前,[9]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口益突出,世界范围内侵害个人隐私、侵犯知识产权、网络犯罪等时有发生,网络窃听、网

络攻击、网络恐怖主义活动等成为全球公害,网络安全是全球性挑战。尤其在今年发生的数起由信息通信诈骗引起的命案,1人痛心的同时,折射出的是网络信息安个形势愈加严峻。因此,加快建设网络强国,需要构筑起网络领域的安全防御“万里长城”。

结语

2016年1月22日[8],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展示了中国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的良好势头,增强了中国网络强国建设的信心。但同时,我们也要保持清醒头脑,正视中国信息化进程中的挑战和风险。首先,[10]信息化发展存在薄弱环节,综合实力仍需提升。我国网民总数全球第一,但在国际电联2015年“ICT发展指数(IDI)”的综合排名中,中国大陆仅居第82,过去5年排名只上升了5位。第二,网络安全水平落后于信息化发展。在技术研发、产业发展等方面,中国的网络安全建设滞后于信息化发展,信息化成果面临脆弱性风险。第三,国际信息化竞争日趋激烈。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各国在此领域竞争异常激烈,研发超强的美国、联合自强的欧洲、战略明确的韩国等都积极谋求信息竞争优势,国际信息化态势瞬息万变。未来,在《报告》展现的中国信息化发展成果基础之上,我们还需从更广阔的视角、更长远的目标审视中国信息化进程,苦练内功、踏实进取,争取早日圆网络强国之梦。

参考文献

[1]昕月.由“网络大国”走向“网络强国”——直击2014中国互联网大会[J].商业文化. 2014(21)

[2]习近平:把我国从网络大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14(03)

[3]于世梁. 论习近平建设网络强国的思想[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5(02)

[4]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J].互联网天地.2014(07).

[5]顾京红.宽带建设虽热光纤市场仍不乐观[J].中国经济信息. 2012(22)

[6]王远.从网络大国走向网络强国[N].人民日报.2014-06-24 (023)

[7]轩传树.正确认识网络强国建设所面对的成就、问题和影响[J].中国信息安全.2015(02)

[8]方兴东,卢卫,胡怀亮,张静.网络强国能力指标体系与战略实现路径研究[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04)

[9]刘兵.完善网络空间战略布局,提升网络强国建设执行力[J].中国信息安全.2015(02)

[10]吴根平.网络强国战略助推产业转型升级[N].学习时报报.2015-11-30 (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