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十四届中学生古诗文大赛文言文翻译 (2015-08-05)

2015年第十四届中学生古诗文大赛文言文翻译 (2015-08-05)
2015年第十四届中学生古诗文大赛文言文翻译 (2015-08-05)

2015年第十四届中学生古诗文大赛专辑文言文翻译(2015-08-05 131932)

1多言何益

【译文】

子禽问老师:“多说话有好处吗?”墨子答道:“蛤蟆、青蛙,白天黑夜叫个不停,叫得口干舌疲,可是没有人去听它的。今晨看到那雄鸡,在黎明按时啼叫,天下振动,人们早早起身。)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只有在切合时机的情况下说话才有用”

2墨子怒耕柱子

译文:

墨子对耕柱子发怒,耕柱子说:“难道我就没有胜过旁人的地方吗?”墨子问:“假如我要上太行山去,用一匹良马或一头牛来驾车,你预备驱策那一乘呢?”耕柱子答道:“那我当然用良马了。”墨子问:“为什么要良马呢?”耕柱子说:“因为良马可以负得起责任。”墨子说:“我也以为你是负得起责任的。”

3岂辱马医

译文:

齐国有个穷人,经常在城中讨饭。城中的人讨厌他经常来讨,没有人再给他了。于是他到了田氏的马厩,跟着马医干活而得到一些食物。城外的人戏弄他说:“跟着马医吃饭,不觉得耻辱吗?”要饭的人说:“天下的耻辱没有比讨饭更大的了。我讨饭还不觉得耻辱,难道跟着马医吃饭会觉得耻辱吗?”

4鲁侯养鸟

译文:

从前,有一只海鸟停留在鲁国国都的郊外,鲁王让人驾车迎接它,并且在宗庙里对它敬酒,演奏《九韶》使它高兴,准备牛、羊、猪的肉作为它的食物。于是海鸟眼花了,忧愁悲伤,一块肉也不敢吃,一杯酒也不敢喝,三天就死了。

这是用自己的生活方式来养鸟,不是用养鸟的方法来养鸟啊!

5耳闻不如目见

译文:

耳听到的事情不如亲眼看到更清晰准确,眼见到的事情的不如用脚行践在上更清晰准确,用脚行践不如用手辨别来得准确。人刚刚开始做官,就好像刚进入一个晦暗的屋子,过的久了眼睛才会明晰起来,(做官)能明确把握才能治理,治理了才能有所作为。

这就是讲做官又或者做其他的事情,你得对于事情有清晰明了的认识才能行,不能两眼一抹黑就做。至于说苑政理讲了很多个故事,都是一些古代贤人讲述的为政的道理。你所说的这句取自于其中一个魏文侯使西门豹往治于邺的对话,是魏文侯要求西门豹(估计你应该有印象,小学时一篇语文课文上讲他治水灭巫婆的故事)仔细明了邺的情况而后治理的对话。

6大树将军冯异

译文

冯异为人处事谦虚退让,不自夸。出行与别的将军相遇,就把马车驶开避让。军队前进停止都有标明旗帜,在各部队中号称最有纪律。每到一个地方停下宿营,其他将军坐在一起

讨论功劳时,冯异经常独自退避到树下,军队中称他为“大树将军”。等到攻破邯郸,要重新安排各将领任务,被分配隶属,士兵们都说愿意跟随大树将军。光武帝因为这个而赞扬他。

为人要谦逊,不能自我夸耀

7司马光勤学

【译文】

司马光是宋哲宗时期的宰相,曾经主编《资治通鉴》,是当时的名臣。他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他却独自苦读,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他自己说:“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时间长了,就读遍了古籍,见多识广,记忆牢固,他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8更渡一遭

【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得到一只甲鱼,想要煮了吃掉它,但不能容忍担当杀生的名声,于是把炉火烧得很旺,让锅里的水鼎沸,(在锅上)横架一根细竹子作为桥,与甲鱼约定说:“你能够渡过这桥,我就让你活下去。”甲鱼知道主人用计谋来夺取它,它就努力爬行,只能爬过一次。主人说:“你能渡过桥,太好了!再为(我)渡过一次,我想要观赏它。”

9邴原泣学

【译文】

邴(bǐng)原是三国魏国人。小时候,他经过学堂,听到清脆响亮的读书声,于是忍不住哭泣。老师说:“小孩子你因为什么哭啊?”他说:“凡是能入学堂学习的人,都有父母。”老师询问他的缘故,邴原说:“我小时候就失去了父母。一是羡慕他们不是孤儿,二是羡慕他们能够学习,我心中十分悲伤,所以才哭泣。”老师哀伤了很久,说:“如果你想要学习,不需要付学费。”邴原于是进入学堂学习,最终成为了国家杰出的人才。

10书马犬事

【译文】

传说,有一天欧阳修和几个朋友在洛阳郊外游玩,看到一匹奔马踩死了一条来不及躲避的小狗。欧阳修建议大家简要地叙述这件事。欧阳修和朋友们都是写文记事的好手,大家各自叙述这件事。一个朋友说:“有犬卧于十字街,逸马蹄而杀之。”另一个朋友说:“有马逸于街,卧犬遭之而毙。”欧阳修说:“都有点罗嗦,若这样使各位老兄去修国史的话,恐怕一万卷也不完啊。”几位朋友问欧阳修说:“你是大手笔,你说如何写这件事?”欧阳修说:“逸马杀犬于道。”他仅用六个字便说清楚了这——件事,朋友们相视一笑,都称赞欧阳修用词精练

11张溥嗜学

【翻译】

张溥从小就热爱学习,他所读过的书一定用手亲自抄写,抄完朗读一遍,马上烧掉,再抄写,这样六七遍才停止。他右手握笔的地方,指掌上长满了老茧。冬天手指冻裂,每天要在热水里浸好几次,后来他把读书的房间命名为“七录”。张溥写诗作文敏捷,各方人士向

他索取诗文,他不打草稿,当着客人的面挥笔就写,一会儿就完成了,因为这个原因在当时很有名气。

12知鱼之乐

【译文】

庄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儵鱼游得多么悠闲自在,这就是鱼儿的快乐。”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也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也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还是让我们顺着先前的话来说。你刚才所说的‘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的话,就是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儿的快乐而问我,而我则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鱼儿快乐的。”

13欹器满覆

【译文】

孔子到鲁桓公的庙中去参观,见到一种倾斜易覆的器具。孔子问看守庙宇的人:“这是什么器具?”守庙的人回答说:“这是用来给宽待赦免的人坐的器具。”孔子说:“我听说宽待赦免的坐具,空着时会倾斜,装了一半水就会正,装满水了就会翻倒。”孔子回头对学生说:“往里面灌水吧。”他的学生提水来灌,倒了一半水时欹器就端正了,装满了水后欹器就翻倒了,倒空了水它又倾斜了。孔子感慨地说:“唉,怎么会有满了而不倾覆的呢?”

14孙叔敖疾

译文:

孙叔敖病危,临死前,告诫他的儿子说:"楚王多次封赏我,我都没有接受,我死后,楚王就会封赏你,一定不要接受肥沃的封地。楚国和越国交界的地方有块叫寝的山地,这地方贫瘠,名声很坏。楚国人敬畏鬼神,而越国人事鬼神以求福。可以长时间享有的,大概只有这个地方。" 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拿肥沃的地方封给他的儿子,孙叔敖的儿子没有接受,请求楚王封给叫寝的这块山地,所以到现在也没有失掉这块封地。孙叔敖的智慧,在于明白不拿眼前利益作利益,懂得把别人所厌恶的作为自己所喜欢的,这就是有道的人比普通人高明的地方。

15齐国好厚葬

译文:

齐国人崇尚豪华的葬礼,结果产的布匹都用在了做寿衣上,而木材也都耗在了做棺材上。齐桓公很是忧虑,就把这个情况告诉了管仲,说:“布匹都用光了我们就没有衣服穿,木材都耗尽了就没有用来制作防御器材的材料,而豪华葬礼的风气不能停息,怎样禁止呢?”管仲回答说:“但凡人们要做什么事,不是因为这件事可以带来名声,就是可以获得利益。”于是齐桓公下命令说:“今后如果棺材做的太高档,就屠戮那个死者,并且把那些发丧的人治罪。”没过多久,豪华葬礼的风气就止住了。

16昭王坠屦

译文

春秋时,楚昭王率兵与吴军大战,楚军战败。昭王在败逃途中,一只鞋穿坏了跑丢了,前行了三十步,又转身找回。后身边的人问:"大王为什么如此珍惜一只鞋子?"昭王说:"虽然楚国

贫穷,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只鞋呢?只是想把它带回楚国。"从此以后,不丢弃旧物在楚国形成风气。

17李离自刑

译文:

李离是晋文公的狱官,他错误地听取了下级的汇报而判人死罪,把自己关押起来定了死罪,晋文公说:“官有贵贱之分,处罚有轻重之分,下级官吏有错,不是你的过错!”李离说:“我担任的官职是长官,并不让位给下级官吏;享受俸禄多,不和下属平分利益,现在我错误地听从了下级汇报而判人死罪,却把罪转嫁到下级官吏身上,是没有听说过的。”他推辞而不接受命令,晋文公说:“你如果自以为有罪,我也有罪吗?”李离说:“狱官遵守法纪,错误地判刑,应判自己的刑,错误地判人死罪,就应判自己死罪。您因为我能审察不明显的和判定疑难案件,所以让我当狱官,现在我错误地听取下吏的汇报而判人死刑,罪责应当死。”于是他仍不接受命令,用剑自杀而死。

18螳螂捕蝉

译文

吴王决定去攻打楚国,他对左右的人说:“谁敢劝阻就处死谁!”吴王的侍从官中有个年轻人想要劝说吴王放弃攻楚的打算,但又不敢直说,就拿着弹弓,带着弹丸,一连三天早晨,在王宫后面的花园里走来走去,露水打湿了衣服,也全不在意。吴王问他:“你这是为什么呢?衣服都被露水打湿了。”少年说:“园中有棵树,树上有一只蝉,它停在高高的树上不停地歌唱,饮着露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身后想吃掉它;螳螂屈着身子靠近蝉,想捕捉它,却没想到黄雀就在自己身旁;黄雀伸长脖子想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有人在树下举着弹弓瞄准自己。这三个小动物,都力求得到它们眼前的利益,却没有考虑它们身后隐伏的祸患。”吴王想了想说:“你讲得很好!”于是放弃了攻打楚国的打算。

19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译文:

孔融被捕时,朝廷内外非常惊恐。当时孔融的儿子大的九岁,小的八岁。两个儿子仍然在玩琢钉游戏,没有一点惶恐的样子。孔融对执行逮捕任务的使者恳求说:“我希望罪责仅限于自己一身,这两个孩子能不能保全他们的生命?”两个孩子慢慢地走进来说:“爸爸,你见过鸟巢倾覆了,还有完整的蛋吗?”不久,抓捕他们的人也到来了。

中心: 面对必然要发生的事情,要从容地面对它。成语及其比喻义后人即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作成语用,比喻整体遭殃,个体(或部分)亦不能保全。

20雪夜访戴

译文:

王子猷住在山阴。有一次夜里下大雪,他从睡眠中醒来,打开室门,命令下人斟酒来喝。他四下一望洁白一片,于是起身徘徊,吟诵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想起戴安道;当时戴在剡地,王子猷就连夜乘小船去拜访他。过了一夜才到,王子猷到了门口不进去却返身而走。有人问其中的原因,王子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而来,现在兴致尽了就回去,何必一定要

见戴安道?”

21陈述古辨盗

【译文】

陈述古密直,曾掌管建州浦城县。有家富户丢失了一些财物,(告到官府,)捉住了几个人,但不知道谁是真正的小偷。陈述古就欺骗他们说:"某寺里有一口钟,极其灵验,它能把真正的盗贼辨认出来。"于是,陈述古就派人把这口钟迎到县府衙门放到后阁供奉着。接着,他把囚犯们引来站在钟的前面,当面告诉他们说:"没有做小偷的摸这钟就没有声音,做了小偷的一摸就会发出声音。"陈述古亲自率领同事们向钟祷告,态度非常严肃,祭祀完毕后用布幕把钟围起来。然后暗中派人用墨汁涂钟。很长时间之后,带着那些囚犯一个个地把手伸进那布幕里去摸钟。他们把手从布里伸出时,陈述古就检验他们的手,只见他们的手上都有墨迹,独有一个人的手上没有,于是真正的小偷显露出来了--他是担心摸了钟会发出声音,所以不敢摸的人。经过审讯,这个人就承认了。

22王太尉胸怀

【译文】

宋朝太尉王旦曾经推荐寇准为宰相,寇准多次在皇帝面前说王旦的缺点,而王旦却专门夸赞寇准的长处。有一天皇帝对王旦说:“您虽然夸赞寇准的优点,可是他经常说您的坏话。”王旦说:“本来应该这样。我在宰相的位子上时间很久,在处理政事时犯的错误一定很多。寇准对您不隐瞒我的缺点,更显示出他的忠诚,这就是我看重寇准的原因。”皇帝因此更加器重王旦。

23赵人养猫

【译文】

赵国有个人因为老鼠而感到忧虑,就向中山国讨猫。中山国的人给了他一只猫,这猫很会捕老鼠以及鸡。过了一个多月,他们家老鼠被捕尽,连鸡也捕尽了。他的儿子为这事发愁,对他的父亲说:“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

他的父亲说:“这不是你所能知道的。我们家的祸害在于有老鼠,不在于有没有鸡。有了老鼠,它们偷吃我家的粮食,咬坏我们的衣服,穿通我们的墙壁,毁坏我们的家具器皿,这样我们将要挨饿受冻了,不比没有鸡害处更大吗?没有鸡,只不过不吃鸡罢了,离挨饿受冻还远着呢!为什么要把猫赶走呢?”

24知母贝母

【译文】

有一个刚开药铺的人,有一天,他因外出,让他的儿子打理药铺。有一个买药的人来买牛膝,鸡爪黄莲,他的儿子不认识药物,在药箱中找了半天没有发现,于是割了自己家里耕牛的一条腿,斩了一只鸡的两只脚,卖给了买药人。他的父亲回来后问他儿子卖了什么药,知道了之前的事情,大笑并发叹说。如果客人要买知母,贝母你岂不要连母亲都卖了?

25鲁国之法

【翻译】

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有人能把他们赎出来的,可以到国库中报销赎金。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端木赐)在诸侯国赎了一个鲁国人,回国后拒绝收下国家补偿金。孔子说:“赐(子贡的名)呀,你采取的不是好办法。圣人所做之事,可以改变风俗习惯,影响老百姓的行为,并非个人的事情。现今,鲁国富人少而穷人多,你收回国家的补偿金,并不会损害你的行为的价值;而你不肯拿回你抵付的钱,从今以后,鲁国人就不肯再替沦为奴隶的本国同胞赎身了。”子路救起一名落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说:"这下子鲁国人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26宠辱若惊

[译文]

受到宠爱和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惊恐,把荣辱这样的大患看得与自身生命一样珍贵。什么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得宠是卑下的,得到宠爱感到格外惊喜,失去宠爱则令人惊慌不安。这就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什么叫做重视大患像重视自身生命一样?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我没有身体,我还会有什么祸患呢?所以,珍贵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托付他;爱惜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依靠他了。

27兰子献技

译文

宋国有一个走江湖卖艺的兰子,凭着他所怀有的绝技求见宋王宋元君,以期得到宋元君的重用。宋元君接见了他,并让他当众表演技艺。只见这个兰子用两根比身体长一倍的木棍绑在小腿上,边走边跑,同时手里还耍弄着7把宝剑。他一边用右手接连地向空中抛出宝剑,一边用左手准确无误地去接不断下落的剑。7把明晃晃的宝剑在他手上从左到右有条不紊地轮番而过,而空中则总有5把宝剑像一个轮回的光圈那样飘然飞舞。宋元君看了这令人眼花缭乱的绝技,非常吃惊,他连声喝彩道:“妙!妙!”旁边围观的人也无不拍手叫绝。宋元君十分开心,马上叫人赏赐给这个卖艺人金银玉帛。不久,又有一个会耍“燕戏”的兰子,听说了宋元君赏赐耍剑艺人金银的事,便前去求见宋元君。这一回,宋元君却不但毫无兴趣,而且大怒说:“先前那个有绝技的人来求见我,正好碰上我心情好,虽然他的技艺毫无用处,但是我仍然赏了他金银玉帛。今天这个兰子一定是听说了那件事才来求我看他表演的。这不明明是为贪财而献技、希望向我讨赏的吗?这种人实在可气!”于是宋元君命人把那个会“燕戏”的兰子抓了起来。宋元君本来打算杀了那个人,后来又觉得他并无什么大的罪过,只把他关了一个月就放了。

28惠子谓庄子

【译文】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我大葫芦种子,我将它培植起来后,结出的果实有五石容积。用大葫芦去盛水浆,可是它的坚固程度承受不了水的压力。把它剖开做瓢也太大了,没有什么地方可以放得下。这个葫芦不是不大呀,我因为它没有什么用处而砸烂了它。”庄子说:“先生实在是不善于使用大东西啊!宋国有一善于调制不皲手药物的人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

为职业。有个游客听说了这件事,愿意用百金的高价收买他的药方。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商量:‘我们世世代代在河水里漂洗丝絮,所得不过数金,如今一下子就可卖得百金。还是把药方卖给他吧。’游客得到药方,来游说吴王。正巧越国发难,吴王派他统率部队,冬天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大败越军,吴王划割土地封赏他。能使手不皲裂,药方是同样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如今你有五石容积的大葫芦,怎么不考虑用它来制成腰舟,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却担忧葫芦太大无处可容?看来先生你还是心窍不通啊!”

惠子又对庄子说:“我有棵大树,人们都叫它‘樗’。它的树干却疙里疙瘩,不符合绳墨取直的要求,它的树枝弯弯扭扭,也不适应圆规和角尺取材的需要。虽然生长在道路旁,木匠连看也不看。现今你的言谈,大而无用,大家都会鄙弃它的。”庄子说:“先生你没看见过野猫和黄鼠狼吗?低着身子匍伏于地,等待那些出洞觅食或游乐的小动物。一会儿东,一会儿西,跳来跳去,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上下窜越,不曾想到落入猎人设下的机关,死于猎网之中。再有那斄牛,庞大的身体就像天边的云;它的本事可大了,不过不能捕捉老鼠。如今你有这么大一棵树,却担忧它没有什么用处,怎么不把它栽种在什么也没有生长的地方,栽种在无边无际的旷野里,悠然自得地徘徊于树旁,优游自在地躺卧于树下。大树不会遭到刀斧砍伐,也没有什么东西会去伤害它。虽然没有派上什么用场,可是哪里又会有什么困苦呢?”

29箴赞

译文:

这里有一物产生在山里,安放在厅堂。没有智慧和技巧,善于缝衣裳。不偷不窃,打洞穿行,日夜缝合,制成花纹。既能竖合,又能连横。下能遮盖百姓,上能装饰帝王。功业很大,不显贤良用时则在,不用储藏。臣愚昧不识,请问大王这是什么?

30君子善言

君子是善于发表自己意见的,这是君子的美德,是其不同于腐儒的地方。

说服他人是有很多难处的,所以君子在与人接触时,能够显示出宽容并接受他人意见。说服他人的方法,主要在于区别不同情况,以灵活的方式进行。

31孔子马逸

译文:

孔子走(累了)在路上休息,马逃脱了束缚,吃了别人的庄稼,农民把马牵去了。子贡(以能言善辩著称)请求去说服那农民,什么话都说了,那农民不理他那套。有个刚刚跟随孔子学习的粗俗的人,说:“请让我去跟他说吧。”便对那农民说:“您不是在东海种地,我不是在西海种地,我的马怎么可能会不吃你的庄稼呢?”那农民很开心,对他说:“说话都相你这么清楚就好了,怎么能想刚刚那个人那样!”解开马的缰绳就给了他。欣赏评点不同阶层、不同种族、不同职业、不同区域,都有其特定的文化特征,所谓“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入乡就要随俗,不能凭已有知识经验判断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别人交流,就得了解对方的种族、文化、年龄、职业、区域等文化特征,找到对话交流的平台,用对方熟悉的事物、道理去交流,这样才能成功。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贡能言善辩,那只局限在文化人或上流社会,让他去和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民交流,他一定会引经据典,“子曰”、“诗云”一番,道理讲透,好话说尽,马也没要回来,而那个粗俗的人只说一句话,马就要回来了,可见对话也讲究艺术,只有以对方能接受的事实,讲清道理,才能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意见。32大器晚成

译文

楚庄王执政三年,没有发布过命令,没有处理过政事。右司马侍座,用隐语对庄王说:“有一只鸟栖息在南边的土丘上,三年不展翅,不飞不鸣,默然无声,这鸟该怎么称呼?”庄王说:“三年不展翅,是用来长羽翼的;不飞不鸣,是用来观察民众的习惯。虽然没有起飞,一飞必定冲天;虽然没有鸣叫,一鸣必定惊人。你别管了吧,我已经知道了。”过了半年,庄王就亲自处理政事了。废掉的事情有十件,兴办的事情有九件,诛杀了五个大臣,进用了六个处士,结果把国家治理得非常好。发动兵力在徐州击溃了齐国,在河雍战胜了晋国,在宋国与各地诸侯结盟,才称霸于天下.楚庄王不因为好事太小而不做,这样就有了高的名望。不把没意义的东西拿出来显摆张扬,所以有大的功劳。所以说:“有大才干的人成就往往比较晚,而大的声音会让人听不到。”

33赵奢论税

【译文】

赵奢是赵国田部的一个收税的小官,他到平原君家收取租税,但平原君家人不肯缴税,赵奢根据律法治了他们的罪,杀了平原君家九个主事的人。平原君非常恼怒,准备杀了赵奢。赵奢趁势说道:“你在赵国是贵公子,现在要是纵容您家臣却不遵守国法,国家法律的尊严就会削弱。”国家法律的尊严就会削弱,国家的力量就会受到削弱,国家的力量受到削弱敌国就会入侵,敌国入侵就没有赵国存在了,您哪里能够得到这样的富贵呢?凭着你的尊贵地位,(如果您)奉公守法,那么全国上下就会向您看齐,全国上下奉公守法那么国家强盛,国家强盛那么赵国就巩固,但您身为赵国重臣贵戚,怎么能轻视天下(百姓)呢?平原君认为赵奢很贤能,就把他举荐给了赵王,赵王任用他管理国家税收,国家税收非常顺利,百姓富裕,国家府库充实。

34孔子见罗雀者

【译文】

孔子看到张网捕鸟的人,捕到的都是黄口的小鸟。夫子问捕鸟人:“唯独大鸟捕不到,为什么呢?”捕鸟人说:“大鸟容易警觉,所以不易捕到;小鸟贪吃,因此容易捕到。如果小鸟跟从易警觉的大鸟,就捕不到;如果大鸟跟从贪吃的小鸟,也能捕到。”孔子回头对弟子说:“容易警觉就远离了祸害,贪吃就忘记了灾患,这是出自它的本性啊。但是因为所跟随的不同就变成了福或者祸。因此君子应当慎重地选择他所要跟随的人,靠年长者的谋虑就有了保全性命的凭借,跟随年少者的鲁莽就会有灭亡的祸患。”孔子见罗雀者阅读答案及翻译,以供同学们阅读、练习和参考,希望孔子见罗雀者阅读答案及翻译对大家的练习有所帮助!

35长安何如日远

译文:

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有个从长安来的人,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委详细地告诉了他。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元帝感到很诧异。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大惊失色,

问:“你为什么与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因为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

36刘备纳贤

【译文】

当初,涿郡人刘备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判断句)幼年丧父十分的贫穷,与母亲一起靠贩卖草鞋为生,刘备身高七尺五寸,垂下手时超过了膝盖,回头(可以)看到自己的耳朵;他胸怀大志,很少说话(倒装句),喜悦愤怒不轻易在脸上表现出来(倒装句)。他因曾经与公孙瓒一起在卢植门下拜师学习,因此前往投靠公孙瓒。公孙瓒派刘备和田楷夺取青州,他们立下了战功,于是把他们立为平原县相。刘备年轻时与河东人关羽、涿郡人张飞交情深厚,他与这两人睡在同一张床上,像亲兄弟一样友爱,但是在大庭广众之中,关羽和张飞整日站在刘备身边侍卫。他们跟随刘备一起与敌人周旋,不逃避艰难险阻。常山人赵云率领本郡的队伍前去拜访公孙瓒,刘备见到赵云后,以赵云的胆识为奇,十分用心去交结。赵云于是就随刘备到平原,为他统领骑兵。

37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译文】

唐太宗问魏徵:“君主怎样叫明,怎样叫暗?”魏徵答:“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从前帝尧明晰地向下面民众了解情况,所以三苗作恶之事及时掌握。帝舜耳听四面,眼观八方,故共、鲧、驩都不能蒙蔽他。秦二世偏信赵高,在望夷宫被赵高所杀;梁武帝偏信朱异,在台城被软禁饿死;隋炀帝偏信虞世基,死于扬州的彭城阁兵变,所以人君广泛听取意见,则贵族大臣不敢蒙蔽,下情得以上达。”唐太宗说:“好啊!”

38奈何姓万

【译文】

有个老地主,家产很是富裕,可是祖祖辈辈都不识字。有一年,他请了楚地的先生来家教他的儿子读书识字。老师开始教地主的儿子执笔描红写字,在纸上画一笔,对他说:“这是一字。”画两笔,说:“这是二字。”画三笔,说:“这是三字。”地主的儿子刚写完,便高兴得不得了,把笔一丢,回到他父亲那里,说:“我已经学会了,不必再麻烦老师,花费那么多钱请老师了。”老地主当然喜欢,依着儿子,拿出钱来把楚地老师辞退了。

过了几天,老地主准备邀请姓万的亲友来喝酒,一早就叫儿子写一份请柬,过了很久还没有写成,父亲去催促他,儿子生气地说:“天下的姓氏那么多,干吗非要姓万不可。我从一大早开始写到现在,才写完五百画。”

39书谢御史

【译文】

谢御史就是我们湖南湘乡的谢芗泉先生。在乾隆末年,宰相和珅掌权,权势很大。有一个得宠的奴仆常常乘坐和珅的车马出门,人们都躲着他,没有人敢质问他。谢芗泉先生担任御史,巡查京城时遇到了他,非常生气,命令士兵将这个奴仆从车上拖了下来,鞭打他。这个奴仆说道:“敢鞭打我!我乘坐我主子的车,你敢鞭打我!”谢先生更加愤怒,将这个奴仆痛打一顿,最后将他坐的车烧掉。谢先生说:“这辆车怎么还能够让宰相乘坐呢!”大街上,人们围聚在一起观看,欢呼道:“这真是好御史啊!”和珅很恨他,借别的事情免去他的官职让他回到家乡。谢先生的文章在当时很闻名,他喜欢山水,于是遍游江浙一带,他所到的地方,人们

争着送上竹杖和登山鞋迎接。谢先生喝酒作诗,名气愈来愈大,全天下的人都传扬称道“烧车御史”的名号。和珅被诛杀后,他恢复郎官职务一直到去世。

40乔山人善琴

【翻译】

在开国初年,有个乔山人善于弹琴。他弹琴的指法很精湛,曾经得到过奇异的人传授。他常常在荒山野岭,多次地弹奏,使飞鸟凄凉,使鹘鸟寒冷,一起应和着悲哀地鸣叫。一次他游历到楚国,在旅店独自弹奏洞庭曲。隔壁的一位老妇人听了琴音,非常感动,不禁感叹惋惜。(曲子)已经弹奏完了,乔山人说道:“我弹琴大半辈子,终于在这里遇见了知音!”敲门问她,老妇人说道:“我的丈夫活着的时候,是把弹棉花当作职业的。现在听见你在这里弹的琴声,极像我老伴弹棉花的声音罢了!"

41庄周家贫

译文

庄周家里穷困,因此到监河侯那里去借粮。监河侯答应说:“好的。我将要收到封地上的租税,我打算收到后借给你三百金,可以吗?”庄周(一听)气愤得变了脸色,说:“我昨天来的时候,听到大路当中有呼救声,回头一看,原来车辙中有条鲫鱼困在那里,我问它说:‘鲫鱼,过来!你(在这)做什么呀?’它回答说:‘我是东海水族中的臣民,您可有一升半斗的水救活我吗?’我说:‘好的。我将要到南方去游说吴国和越国的国王,引过西江的水来迎接你(回东海)好吗?’鲫鱼气得变了脸色,说:‘我离开住惯了的地方,就无法生存。(现在)我只要能得到一升半斗的水,就能活下去。您却说这些(没有用处的话),还不如趁早到干鱼铺子里去找我呢!”

42家富性啬

【译文】

汉朝的时候有个老头,没有儿子。家里非常有钱,但是他非常俭朴吝啬,吃的穿的都很简单节省。他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快到半夜才睡觉,细心经营自己的产业,积攒钱财从不满足,自己也舍不得花费。如果有人向他乞讨,他又推辞不了时,便到屋里取十文钱,然后往外走,边走边减少准备送人的钱的数目,等到走出门去,只剩下一半了。他心疼地闭着眼睛将钱交给乞丐。反复叮嘱说:“我将家里的钱都拿来给了你,你千万不要对别人说。以至乞丐们仿效着都来向我要钱。”老头不久便死了。他的田地房屋被官府没收,钱则上缴了国库。

43教子

翻译:

大司马王僧辨的母亲魏老夫人,品性非常严谨方正;王僧辨在湓城驻守时,是统率三千人的将领,年龄已过四十岁,但稍有不合意的言行,老夫人还用棍棒教训他,所以王僧辨才能成就功业。梁元帝的时候,有一位学士,聪明有才华,被父亲娇宠,缺乏教养,他若有一句话说得有道理,他父亲便在路上广为宣扬,一年到头都赞不绝口;但他若有一件事做错了,其父便想方设法为他遮掩粉饰,希望他自己能改正。待学士成年后,粗暴傲慢的性情日益增

长,最终因说话不检点,被周逖杀死,肠子被抽出,血被拿去涂抹战鼓。

44夏侯贪鄙

【译文】

益州新昌县令夏侯彪之刚来上任时,问一个里正说:“鸡蛋一文钱几只?”里正回答说:“三只。”夏侯彪之就派人取来一万文钱,让里正买三万只鸡蛋,对里正说:“不是马上就要,暂且寄在母鸡处孵养,就孵成三万只鸡。经过几个月长成大鸡后,让县吏给我卖了它们,一只鸡卖三十文钱,半年期间变成三十万文钱。”夏侯彪之又问里正:“竹笋一文钱能买几根?”里正回答说:“五根。”彪之又取一万文钱交给里正,买了五万根竹笋,对里正说:“我不是马上就要这些竹笋,暂且放到竹林中去养殖它,到了秋天,竹子长成,一根卖十文钱,就变成五十万文钱。”他贪婪卑鄙不值一提,都是这一类啊!

45宋太祖弹雀

【译文】

宋太祖有一次在后园里打鸟雀,有人说有急事求见。太祖急忙召见他,他所奏报的都是寻常的事而已。太祖大怒,责问其(说有急事的)原因,(大臣)回答:“我以为(这些事)要比打鸟雀重要。”皇上更加恼怒用柱子上的斧子的柄打他的嘴,打下两颗牙齿。他慢慢的拾起牙齿放在怀里。太祖骂道:“你把牙齿放在怀里是想控告我吗?”大臣回答道:”我不能控告陛下,(不过)自然有史官写下(这件事)。“太祖既担心又高兴,赐给他金银绵帛作为慰劳。赏析

宋太祖显然有些专制霸道,让忠耿的谏官付出了两颗牙齿的惨痛代价;然而他终能分辨忠奸而及时止怒,一旦明白过臣以尚急于弹鸟,还有直言不讳的品质,即使掉了两颗牙齿,也是值得的,因为两颗牙齿换来了一个明君和国家的兴盛,未尝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46韩琦大度

【译文】

韩琦管理北都,(他的)表兄弟有中献给他一只玉杯,说是耕地的人进入在修的坟墓得到的,(玉杯)从里到外没有一丝斑点,果真是绝无仅有的好东西。韩琦用百两金子答谢他(弟),特别视为珍宝(很喜欢)。于是打开好酒召集负责水运粮食的官员和显要官员,特意准备了一桌饭菜,用绣着花纹的台布覆盖着,把玉杯放在上面,并准备用它来进(饮)酒,不一会被一个武官不慎碰倒了桌子,玉杯摔得粉碎,在座的客人都很惊愕,那个武官趴在地上等着发落。韩琦却不慌不乱,笑着对大家说:“东西也有它破损的时候。”又对那个武官说:“你是不小心触翻了桌子,不是故意的,你又有什么罪?”

47卫懿公斗牛而废耕

【译文】

卫懿公喜欢禽兽打架,看见有人在斗牛便非常喜悦,封那些养牛的人一个中士的官衔.宁子婉言规劝的说:\"怎么可以这样?牛是用来耕地的而不是用来斗的.让牛斗牛,耕地必然会荒废.农作业是国家的根本,怎么可以荒废呢?我听说,统治人的人不能拿个人的欲望来防碍老百姓.\"可是卫懿公不听.于是斗牛的牛是耕牛的牛的价格的十倍,牧牛的人(老百姓)都放弃耕地而教牛打架,农官也不能阻止。

48济阴之贾人

【翻译】

从前,济阴有个商人,渡河时从船上落下了水,停留在水中的浮草上,在那里求救。有一个渔夫用船去救他,还没有靠近,商人就急忙嚎叫道:“我是济水一带的大富翁,你如果能救了我,我给你一百两银子。”

渔夫承载着他并把他救上岸后,商人却只给了他十两银子。

渔夫说:“当初你答应给我一百两银子,可现在只给十两,恐怕不可以吧!”商人勃然大怒道:“你一个打渔的,一天的收入能有多少?你突然间得到十两银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失望地走了。

后来有一天,这商人乘船顺吕梁湖而下,船触到石头沉没,他再一次落水。正好原先救过他的那个渔夫也在那里。有人问渔夫:“你为什么不去救他呢?”渔夫说:“这是因为他答应给我的钱却没有兑现。”渔夫站着观看那位商人在水中挣扎,商人就沉入水底淹死了。

49艾子游手郊外

【翻译】

艾子到郊外游玩,他的学生通子、执子两个人跟随着他,艾子渴得厉害,让执子到农家去讨水。有一个老翁在正当门看书,执子作揖请求讨水,老翁指着书中的“真”字说:“你认识这个字,我就给你水。”执子:“读真。”老翁大怒,不给他水,执子回来告诉了艾子。艾子说:“执子没有办成事,通子应当去。”通子去见艾子那老翁,老翁像前面对执子一样把字指给他看,通子说:“这是‘直八’两个字。”老翁很高兴,拿出家里酿的美酒给他,艾子喝了感到酒很甜美,说:“通子真聪明啊!假如像执子一样认真,我连一勺水都喝不上了。”

50南坦善谕

【翻译】

刘南垣老人家是国朝尚书,年老而辞职回到家乡。有一个直指使,因为饮食的事情而苛求下属,郡县的官员为此很忧虑。刘南垣说:"这是我门下的学生,我应当去开导他让他知道。"等到他来了,款待他,说:"我将要开饭了,恐怕妨碍了你的公务,特地想请你吃一顿饭。但是我的妻子去了别的地方,没有人烧菜,家常便饭能够吃吗?"直指使因为老师的命令,不敢推辞。从早上到中午,饭还没有吃过,直指使感到很饥饿。等到饭上来后,只有米饭,豆腐一碗罢了。他各吃了三碗,直指使觉得很饱。过了不一会,佳肴美酒,都摆满在他的面前,他都吃不下了。刘南垣强求要他吃,他说:"我已经饱了,不能吃了。"刘南垣笑着说:"可见饭食酒菜,原本没有精粗之分,饥饿的时候容易吃下去,饱的时候难以吃出味道,只是时候不同使人这样罢了。"直指使经过这次教训之后,不敢因为饭食责怪别人了。

51陈在衡遇鬼

【翻译】

陈在衡,六十多岁了。晚上走在野外,看到二个人打着灯笼往前走。(陈在衡)于是靠近灯笼里的火点烟,很久都点不燃。其中一个人问:"你过了死后的第七日了吗?"陈在衡觉得他的话很奇怪,就说谎道:"没有。"这个人就说:"这就对了,阳气没有完全消失,所以阴火点不燃。"陈在衡明白他们是鬼。就假装鬼说:"世人都说人怕鬼,确定吗?"鬼说:"不是!鬼其实怕人。"陈在衡说:"人哪里值得害怕?"鬼说:"怕吹气。"陈在衡于是用力吸气向他们吹气。两个鬼后退到三步外,睁大眼睛很生气地说:"你不是鬼?"陈在衡笑着回答:"实话不骗你,我是和鬼很相

近的人而已!"然后又向他们吹气,两个鬼都变小了一半;第三次向他们吹气他们就消失了。

52申包胥如秦乞师

【翻译】

当初,伍员和申包胥是朋友。伍员出逃吴国的时候,对申包胥说;"我一定要颠覆楚国。"申包晋说:"努力吧!您能颠覆它,我就一定能使它复兴。"到了楚昭王在随国避难的时候,申包胥到秦国去请求出兵,他说:"吴国是头大野猪,是条长蛇,它多次侵害中原各国,最先受到侵害的是楚国。我们国君守不住自己的国家,流落在荒草野林之中,派遣臣下前来告急求救说:'吴国人的贪心是无法满足的,要是吴国成为您的邻国,那就会对您的边界造成危害。趁吴国人还没有把楚国平定,您还是去夺取一部分楚国的土地吧。如果楚国就此灭亡了,另一部分就是君王的土地了。如果凭借君王的威灵来安抚楚国,楚国将世世代代事侍奉君王。'"秦哀公派人婉言谢绝说:"我听说了你们的请求。您暂且住进客馆休息,我们考虑好了再告诉您。"申包胥回答说:"我们国君还流落在荒草野林之中,没有得到安身之所,臣下哪里敢就这样去客馆休息呢?"申包胥站起来,靠着院墙痛哭,哭声日夜不停,连续七天没有喝一口水。赋《无衣》之诗以旌之。。申包胥连著叩了九个头,然后才坐下。于是。秦国出兵了。

53韩娥善歌

【翻译】

从前,韩国有位歌唱家名叫韩娥,要到位于东方的齐国去,不想在半路上就断了钱粮,从而使基本生活都发生了困难。为了度过这一难关,她在经过齐国都城西边的雍门时,便用卖唱来换取食物。韩娥唱起歌来,情感是相当投入的,以至在她离开了这个地方以后,她那美妙绝伦的余音还仿佛在城门的梁柱之间缭绕,竟至三日不绝于耳;凡是聆听过韩娥歌唱的人,都还沉浸在她所营造的艺术氛围之中,好像她并没有离开一样。有一天,韩娥来到一家旅店投宿时,店小二狗眼看人,见她穷愁潦倒,便当众羞辱她。韩娥为此伤心至极,禁不住拖着长音痛哭不已。她那哭声弥漫开去,竟使得方圆一里之内的人们,无论男女老幼都为之动容,大家泪眼相向,愁眉不展,人人都难过得三天吃不下饭。后来,韩娥难以安身,便离开了这家旅店。人们发现之后,急急忙忙分头去追赶她,将她请回来,再为劳苦大众纵情高歌一曲。韩娥的热情演唱,又引得一里之内的老人和小孩个个欢呼雀跃,鼓掌助兴,大家忘情地沉浸在欢乐之中,将以往的许多人生悲苦都一扫而光。为了感谢韩娥给他们带来的欢乐,大家送给韩娥许多财物和礼品,使她满载而归。后来,雍门的人就经常唱韩娥唱的那几支歌,天长日久,雍门的人就越来越喜欢唱歌了。

韩娥的故事说明:真正的艺术家,应当扎根于人民大众之中,与大众共悲欢,成为他们忠实的代言人

54晋国苦盗

【翻译】

晋国苦于小偷太多。有一个叫郄雍的人,能看出小偷的相貌,看他们的眉目之间,就可以判断他们是否是小偷。晋侯叫他去查看小偷,千百人中不会遗漏一个。晋侯大为高兴。告诉赵文子说:"我得到一个人,全国的小偷都没有了,何必用那么多人呢?"文子说:"您依仗窥伺观察而抓到小偷,小偷不但清除不尽,而且郄雍一定会死于非命。"不久一群小偷商量说:"我们走投无路的原因,就是这个郄雍。"于是共同抓获并残杀了他。

晋侯听说后大为惊骇,立刻召见文子,告诉他说:"果然像你所说的那样,郄雍死了。但收拾

小偷用什么方法呢?"文子说:"周时有俗话说:'眼睛能看到深渊中游鱼的人不吉祥,心灵能估料到隐藏着的东西的人有灾殃。'况且您要想没有小偷,最好的办法是选拔贤能的人并重用他们,使上面的政教清明,下面的好风气流行,老百姓有羞耻之心,那还有谁去做小偷呢?"于是(晋王)任用随会主持政事,而所有的小偷都跑到秦国去了。

55智伯索地

【翻译】

智伯向魏宣子索要土地,魏宣子不给。任章说:"为什么不给他?" 宣子说:"没有理由就来要土地,所以不给。"任章说:"没有理由就来索要土地,邻邦肯定恐慌。他的贪得无厌的欲望无法满足,晋国其他的家族必定恐惧害怕。主公您给他土地,智伯必定骄傲轻敌,邻邦必定害怕而与我国亲近联合,用联军来对抗轻敌的势力,那么智伯的性命不长了。《周书》说:'想要打败他,必须暂且先辅助他;想要夺取他,必须暂且先给予他。'主公您不如给智伯土地使他骄傲。而且主公您为什么要放弃借助天下力量来共同对付智伯的机会,而仅使我邦成为智伯攻击的目标呢?"魏宣子说:"好。"于是就给智伯一个万人的大邑,智伯很高兴。于是向赵索要土地,赵不给,因此兵围晋阳,韩魏在晋阳城外反戈一击,赵在城内接应,智伯自取灭亡。

56人仅有衣食不乐

【翻译】

人所以能生存,是依赖于衣和食。现在将一个人囚禁在一间黑暗的房间里,即使用美味佳肴来供养他,用绣丽的衣服给他穿,他也不会欢乐,因为他眼睛看不到任何东西,耳朵也听不到任何声音,寂寞无聊。假若在黑暗的房间里挖个小孔,能让他看见外面下雨的雨点滴落,他都会快乐地笑起来,更何况敞开房门打开窗户,让他能看到光明世界呢!从原本一片黑暗中看到外界的光明世界都喜不自胜,更何况让他从黑暗的房间里走出来到敞亮的厅堂上,看到日月的光辉呢!见到日月的光辉都心情开朗快乐,更何况登上泰山,站在石封上,眺望八方极远的地方,仰望犹如车盖的天穹,俯视犹如彩带的江河,万物尽收眼底,这样的快乐难道不是更大么!

57楚人献鱼

【翻译】

楚国有人向楚王献鱼,说:"今天捕得的鱼,吃不掉,卖不掉,放了又很可惜,所以来献给大王."楚王的侍臣说:"这样说对王太不尊敬了." 楚王不同意侍臣的意见说:"你不知道,这打渔人是个仁德的人.听说仓库粮食丰余,国家却有饥饿的人;后宫有很多怨女,民间有很多成年而无妻的男子;王府库聚财多,国内贫民很多,这都因为国君不仁道的原因.所以厨房有肥肉,马棚有肥马,百姓有饥色,是因为亡国之君王搜刮财物藏在府库里.这个道理,我早就懂得,却不能实行.渔夫知道这个道理,大概是用献鱼这种方式来晓谕我吧。我要为民做好事."

于是派使安抚老弱孤苦的人,从粮仓拿出粮食,从府库取出钱财布帛,用来救济生活困难的人;释放后宫不侍奉君主的宫女,让她们嫁给无妻的男子.楚国人民为之欢欣鼓舞,邻国也归附于楚国.所以渔夫献上一条多余的鱼,楚国依靠这得到了好处,他可称得上仁慈而明智了.

58郭氏之墟

【翻译】

曾经有一次齐桓公外出,看见一个从前荒废的城址,就问别人这是谁的城址。有人回答说:“这是郭氏的城址。”齐桓公又问:“郭氏的家为什么成为荒废的城址?”有人说:“因为他尊重好人,厌恶恶人啊。”齐桓公说:“尊重好人,厌恶恶人才会保存城址,却反而成了荒废城址,为什么呢?”有人说:“因为他尊重好人却不能任用他们,厌恶恶人又不能让他们离开。那些好人知道他看重自己却不任用自己,就埋怨他;恶人看见他看轻并且不喜欢自己,就仇视他。他跟好人结下怨恨,与恶人结下仇恨,因此成了废墟。”齐桓公返回后,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管仲,管仲说:“那个人是谁?”齐桓公说:“不知道啊。”管仲说:“你也是一个郭氏啊!”于是齐桓公找来了那个农民而上赏赐了他。

59公季成不识贤

【翻译】

魏国臣子公季成有一次对魏文侯说:"田子方虽然是一位贤人,但并不是拥有封地的君王,国君您却常常以对待君王的礼节去对待他,那假如有一位比他还贤明的人出现,您又该如何奖赏呢?"

魏文侯说:"田子方这样的人,可不是季成你能随意评论的。子方是一位品德高尚、富有爱心的仁义之士,仁义之士是国家的财富,多谋善断、运筹帷幄的智者是国家的栋梁,博览群籍、通晓百科的学者是国家尊贵的象征。国家有了仁义之士,那么大臣们就不会内斗不休,国家有了智慧之士,那周边的邻国就不敢进犯,国家具有博学而通达的人才,那么国君的地位也会很尊贵,这本来就不是你所议论的那样。"

公季成听罢便到郊外住了三天,以此来谢罪。

60楚恭王立太子

【翻译】

楚恭王有很多自己很宠爱的子嗣,但他一直没有定下要立谁做太子。屈建说:"楚国一定会有很多战乱。当一只兔子在街上跑的时候,有万人一起去追它,一旦一个人抓住了兔子,剩下的万人都不再追了。究竟好处落在谁身上还不能确定,所以一只兔子跑出来,就让几万人都跟着被扰乱了;一旦好处确定了落在谁身上,即使剩下的人都想要贪得那只兔子也知道不能这么做。现在楚王有这么多宠爱的儿子,但不知道王位该传给哪一个,这祸乱就从这生出了。太子是国家的根本,也是百姓的希望;国家没有了根本,又要使百姓失望,这就使这个国家的根基动摇了,根基一旦动摇动乱就由此而生,跟那只逃跑的兔子是一个道理。"楚恭王听后,立刻就立康王为太子,即便如此之后也发生了令尹围和公子弃疾的动乱。

61搔痒

【翻译】

曾经有个人身上痒,他叫儿子帮他抓痒,抓了三次都没抓对位置.叫妻子抓,五次都没抓准.那个人大为光火,说:"你是我的妻子,理应是了解我的人,怎么抓不到我的痒处呢?"于是自己动手,抓

了一次就不痒了.为什么?痒,人自己知道的东西,怎能不中呢?

62一言具狱

【翻译】

有两个人相约在五更时乙去甲家会面,乙按时出发。甲到了鸡叫的时候,前往到乙家去呼叫乙的妻子说:"已经约定在五更见面,现在鸡鸣时分还没到,为什么呢?"乙的妻子惊讶地说道:"他已经离开很久了。"(甲)又回到甲家,乙没到。于是到了天亮,到处寻找乙的踪迹,在一个竹林丛中找到了一具尸体,就是乙。随身有的物品,都不见了。乙的妻子极其悲痛(恸)地对甲说:"你杀了我的丈夫!"于是(乙的妻子)把甲告到了官府,但是这案件久久不能定案。有一个官吏问甲说:"乙与你约定见面,乙不到,你到乙家,只应该喊乙,你丢下乙不喊,却叫喊乙的妻子,这就是你杀死了她的丈夫。"于是那人(甲)没有话好说。一句话之间,案件就了结了。

63后生才锐

【翻译】

才思敏捷的年轻人,最容易学坏。倘若有这样的情况,做长辈的应当把它看作忧虑的事,不能把它看作可喜的事。一定要经常加以约束和管教,规定他们熟读儒家经典,训导他们做人必须宽容、厚道、恭敬、谨慎,不要让他们与轻浮浅薄之人来往。就这样十多年后,(他们的)志向和情趣(会)自然养成。不这样(的话),那些可以担忧的事情(就)不会只有一个。我这些话,是年轻人治病的良药,都应该谨慎对待它,不要留下遗憾和愧疚。

64李庄简公

【翻译】

李光拿了报酬回家,住在新河。我父亲(陆游的父亲陆宰)建了个小亭子叫千岩亭,可以看见南山的全貌。他每次来就是一天,曾经作诗:家山好处难寻遍,日日当门只卧龙。欲尽南山岩壑胜,须来亭上少从容。每次说到当今的事情,经常愤怒叹气,把秦桧称为"咸阳"。一天坐在亭子上,举酒杯嘱咐我父亲:我将要被贬官到远方去了。秦桧很忌讳我和赵鼎。赵鼎已经走过高山(这一句形容赵鼎的境遇悲惨),我怎么能逃过去呢!听说赵元镇在接到远征的命令后,哭泣流涕地告别子弟。我决不会这样的,到那时,青鞋布袜,即日起行。过后十多天,真的有远征去藤州的命令。我父亲送他到诸暨,回来说:"泰发(指李光)谈笑慷慨,像往常一样。当我问到其得罪的原因时,他说'没有什么好问的,但秦桧终究会把国家葬送的!'"

65鄙人学盖

【翻译】

郑国一个边远地带的人(或说是乡下人)学制作雨具,三年后学会了但碰上大旱,他做的雨具

没有用处。他就放弃雨具改学桔槔(打水的用具),三年后学会了却又碰上大雨,又没有用处了。于是他就回头又重做雨具。不久盗贼兴起,人们都穿军装,(军装能挡雨)很少有使用雨具的人。他又想学制作兵器,可他已经老了。

(郁离子知道此事后,说道:"人生有很多事常不是人为可以决定的,全由老天爷说了算。不过,虽是天定的,但学习哪种技术,应是自家决定的,那个乡下人之所以弄到这个结果,他自己是有责任的。)

越国有一个善于搞农业的人,垦荒造田种水稻,但是三年都遇上水灾。有人对他说应排水后改种黍米,他不听从,仍然干他原来的活。干旱连续三年。他算了一下收获,已补偿了以前的欠收还有赢余呢。因此说:"天旱要准备船只,天热要准备裘皮衣。"真是世间的名言啊。"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翻译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翻译 1、黄琬巧对翻译:黄婉小时侯聪明,祖父黄琼做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发生日食。京城看不见日食情况,黄琼把听见的情况告诉皇上。皇太后招他问日食遮了多少。黄琼思索答案却不知道日食情况。黄婉当时7岁,在旁边:“为什么不说日食剩下的像刚出来的月亮?”黄琼恍然大悟,立刻用他的话回答诏书。 2、神童庄有恭翻译:粤中部的庄有恭,幼年既有神童的名声。(他的)家在镇粤将军署旁边,有一次放风筝玩耍,(风筝)恰好落到将军署的院中,庄有恭直接进入要求归还。所有衙役都认为他岁数小而忽略了他,没有来得及阻挡他进入。将军正好和客人下棋,看到他精神状态与众不同,急促喝问他说:“小孩从哪来的?”庄有恭实话回答。将军说:“你读书了没有?曾经学过对对子吗?”庄有恭回答说:“对子,小意思了,那有什么难的!” 将军问:“能对几个字的对子?”庄有恭回答:“一个字能对,一百个

字也能对。”将军以为他在吹牛,于是就指着厅里贴的画让他做对子,说:“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庄有恭说:“就是这里一盘棋,便可以对呀。”应声对道:“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3、植聪慧翻译:植十多岁的时候,就可以背诵《诗经》、《论语》等几十万字的文章及其他诗词歌赋,善于文章写作。太祖操曾经看他的文章,对植说:“你请人代笔写的吗?”植跪下回答:“我的言论是自己的观点,写出来就成文章了,您可以当面考我,为什么还要请别人呢?”当时邺城铜雀台刚刚建成,操让所有的儿子都到台上,让他们以铜雀台为题写一篇文章。植挥笔马上就完成了,而且文章很有文采。操对他的才华感到十分诧异。植天性随和,不让人敬畏,他使用的车马以及自身的装束打扮也都不追求华丽。每次去见操,操都故意用疑难问题来刁难他,但植都能应声而答,因此颇受操宠爱。

(完整版)初中语文书上课内文言文原文及翻译锦集

初中语文书上课内文言文原文及翻译锦集初一上学期: 5 《童趣》沈复 原文: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翻译: 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视力好极了,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夜里蚊群发出雷鸣似的叫声,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抬头看它们,脖颈也因为这个僵硬了。我有留几只蚊子在未染色的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构成一幅青云白鹤图,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一样,这使我感到高兴极了。 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上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聚精会神地仔细观察,把丛草当成树林,把虫子蚂蚁当成野兽,把土块突出部分当成丘陵,把低陷部分当成山沟,我便凭着遐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愉快而又满足。 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观察它,兴味正浓厚,忽然有个极大极大的兽,拔山倒树而来,原来是一只癞蛤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了。我那时年纪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地一声惊叫起来。待到神智恢复,捉住癞蛤蟆,抽了它几十鞭子,把他赶到别的院子去。

古诗词的英文翻译

古诗词翻译 Qin Shihuang and Han Wudi,were lacking in literary grace; and Tang Taizong and Song Taizu,had little poetry in their souls;that proud son of Heaven,Genghis Khan,knew only shooting eagles, bow outstretched. All are past and gone!For truly great men,look to this age alone."snow"-Mao Zedong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具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沁园春·雪》-毛泽东 Withered vine and an old tree with a crow at dusk.Tiny bridge and a family aside a flowing river.Ancient path and a poor horse in the west wind.A heartbroken man is walking towards the westering sun to the skyline. "Autumn Thoughts"-Ma Zhiyuan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秋思》-马致远 Oh, how can I gravely bow and scrape to men of high rank and men of high office . Who never will suffer being shown an honest-hearted face!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And the sunlight clasps the earth, and the moonbeams kiss the sea;What are all these kissings worth, if thou kiss not me? 阳光搂抱着大地,月光轻吻着海波;这般的柔情有什么意义,如果你不吻我? Up and down the main streets, I must have run— A thousand times or more in quest of one, Who I have concluded, cannot be found; For, everywhere, no trace of her can be seen, When, all of a sudden, I turned about, That's her, where lanterns are few and far between.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初中文言文课文翻译大全

《论语》十则 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9.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口技 京城里有一个善于表演口技的人。一天,正好碰上有一家大摆酒席请客,在客厅的东北角上安放了一个八尺宽的围幕,这位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围幕中,里面只放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客人们围坐在一起。过了一会儿,只听得围幕里醒木一拍,全场都安静下来,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 只听到远远的深巷里一阵狗叫声,就有一个妇人被惊醒,打着哈欠,伸着懒腰,她丈夫说着梦话。一会儿小孩子醒了,大声哭着。丈夫也被吵醒。妇人拍着孩子,给他喂奶,孩子口里含着乳头还是哭,妇人一面拍着孩子,一面呜呜地哼唱着哄他睡觉。又一个大孩子也醒了,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这时候,妇人用手拍孩子的声音,口中呜呜哼唱的声音,小孩子含着乳头啼哭的声音,大孩刚刚醒来的声音,丈夫大声呵斥大孩子的声音,同时都响了起来,各种声音都表演得惟妙惟肖。全场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凝神地听着,微笑着,暗暗赞叹着,认为妙极了! 没隔多久,丈夫的鼾声响起来了,妇人拍孩子的声音也渐渐地拍一会儿停一会儿。隐隐地听到老鼠悉悉索索的声音,盆碗等器物打翻的声音,妇人在梦中咳嗽的声音。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身子渐渐坐正了。 突然有一个人大声喊道:?失火啦!?丈夫起身大叫,妻子也起身大叫,两个孩子一齐哭了起来。刹时间,成百上千的人大喊起来,成百上千的小孩儿哭了起来,成百上千的狗叫了起来。中间夹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而发出的爆烈声,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响了起来;还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求救声,救火的人们拉倒燃烧着的房子时一齐用力发出的呼喊声,在火中抢夺物件的声音,泼水的声音。凡是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上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明确指出哪一种声音来;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一张嘴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一个不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及参考译文

h i d 课外文言文阅读 1、常羊学射 常羊学射于①屠龙子朱。屠龙子朱曰:“若欲闻射道②乎?楚王田③于云梦④,使⑤虞人⑥起⑦禽而射之,禽发⑧,鹿出于王左,麋交⑨于王右。王引弓欲射,有鹄⑩拂王旃⑾而过,翼若垂云⑿。王注矢于弓⒀,不知其所射。养叔⒁进曰:‘臣之射也,置⒂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 (选自刘基《郁离子》) 【注释】①于:向。②道:道理。③田:同“畋”,打猎。④云梦:古代湖泽名,泛指春秋战国时楚王的游猎区。⑤使:让。引:拉。⑥虞(yú)人:古代管山泽的小官吏。⑦起:赶起。⑧发:跑出来。⑨交:交错。⑩鹄(hú):天鹅。⑾旃(zhān ):赤鱼的曲柄旗。⑿垂云:低垂下来的云。⒀注矢 于弓:把箭搭在弓上。注,附着。⒁养叔:名养由基,楚国善射者。⒂置:放。1、解释文中加点字: ①于:( ) ②道:( ) ③之:( ) ④射:( )2、这则故事告诉我们道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翻译本则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恭从会稽还 王恭①从会稽②还,王大③看之。见其坐六尺簟(di àn )④,因语恭:“卿东⑤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⑥及我?” 恭无言。大去后,既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⑦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 对曰:“丈人⑧不悉恭,恭作人无长⑨物。 ” 【注释】①王恭:东晋重臣。②会稽:古地名,今浙江绍兴市。③王大:王恭的族叔。④簟:竹席子。⑤东:会稽在东晋国度建康(今南京市)的东面。⑥一领:一张。领,量词。⑦荐:草垫。⑧丈人: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可译为“您”。⑨ 长(cháng ):多余,剩余。 1.解释文中加点字:(1)卿:( ) (2) 举:( ) (3) 谓:( ) (4)对:( ) (5)悉:( )2上文有“恭无言”,王恭没说什么,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3.上文即成语“身无长物”的出处,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翻译本则故事:

初中语文文言文原文加翻译

初中文言文加古诗翻译 七年级上册 1.童趣(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译文: 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视力好极了,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夜里,蚊群发出雷鸣似的叫声,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抬头看着它们,连脖子也变得僵硬了。我又留几只蚊子在白色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构成一幅青云白鹤图,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一样,这使我感到高兴极了。 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上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把丛草当成树林,把虫子、蚊子当成野兽,把土块凸出部分当成丘陵,低陷部分当成山沟,我便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愉快而又满足。 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便蹲下来)观察,兴味正浓厚,忽然有个极大极大的兽拔山倒树而来,原来是一只癞虾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我那时年纪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声惊叫起来。待到神智恢复,捉住癞虾蟆,抽了它几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 2.《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中文诗歌翻译

悦耳悦目,现场见效 ——漫谈涉外活动诗词佳句汉英翻译的现场效果 吴伟雄(云浮市外事侨务局,广东省云浮市行政中心,527300) [内容提要]本文根据“翻译的目的不同,读者的对象不同,翻译所遵循的标准和运用的方法应有所不同”的原则以及著名诗人和诗词翻译家的诗论和译诗理论,结合作者的翻译实践,认为:涉外活动中诗词佳句的汉英翻译,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必须使译品产生感染力强的“现场效果”;为此,则要使译品产生使人喜闻的“悦耳效果”、使人乐见的“悦目效果”、使人意会的“意似效果”或使人神会的“神似效果”。在涉外工作的现场交流中,诗词佳句的汉英翻译,不但必须要做,而且可以逐步提高质量,译出比较满意的诗文来。 [关键词] 译诗理论; 翻译实践;涉外活动;现场效果;悦耳;悦目;意似;神似 写诗不易,译诗更难。在涉外工作的现场交流活动中,诗词佳句的英译,却不能回避。郭建中教授在陈刚《西湖诗赞》的《序》中说:“译诗之难,尽人皆知;其中译古诗尤难。但是,翻译的目的不同,读者的对象不同,翻译所遵循的标准和运用的方法应有所不同。陈刚同志的译文,主要是供导游给游客介绍景点时用的,其译诗读起来必须琅琅上口,一听就懂,但又不失诗词之美”。 毛泽东说,诗要“精练、大体整齐,押韵。”鲁迅提倡:“新诗先要有节调、押大致相近的韵,给大家容易记,又顺口,唱得出来。”著名的诗词翻译家许渊冲认为,毛泽东和鲁迅对写诗的要求,“不但是写诗,译诗也该如此。” 领会伟人名家的诗论和译诗论,结合本人的翻译实践(以下译例,除注明外,均为笔者试译),我体会到:涉外活动中诗词佳句的英译,必须使译品产生感染力的强的“现场效果”。为此,则要使译品产生使人喜闻的“悦耳效果”,使人乐见的“悦目效果”,使人意会的“意似效果”或使人神会的“神似效果” 。 1 感染力强的现场效果 这是诗词佳句翻译的总体要求。我们译诗,是让别人看,让别人听的,如果没有现场效果,就达不到现场交流的目的。陈刚教授的古诗英译,就从英语导游的实用角度出发,“在翻译西湖古诗时,不拘泥于所选的诗词所涉及的具体背景,而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注重…当场见效?的口译效果,即力求译文口语化,有韵脚,有节奏感,读来上口,听来易懂,象是诗词”。 苏东坡赞美杭州西湖,诗曰:“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陈刚接待来自美国夏威夷的旅行团时,朗诵了他预先译好的这首名诗: The shimmering ripples delight the eye on sunny days; The dimming hills present a rare view in rainy haze. West Lake may be compared to Beauty Xi Zi at her best, It becomes her to be richly adorned or plainly dressed. 译诗刚诵完,就引来掌声和赞语:“太好了!”“真美!”“这是我们此次中国之行听到的唯一的一首中国诗。”客人获得美的享受,导游本人也获得前所未有的快乐。 笔者也有多次“现场效果”的体验。1990年,我陪同美中友协的伯顿先生到广东肇庆的鼎湖山参观。导游

初中文言文课文翻译大全

《论语》十则 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9.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口技 京城里有一个善于表演口技的人。一天,正好碰上有一家大摆酒席请客,在客厅的东北角上安放了一个八尺宽的围幕,这位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围幕中,里面只放了一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客人们围坐在一起。过了一会儿,只听得围幕里醒木一拍,全场都安静下来,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 只听到远远的深巷里一阵狗叫声,就有一个妇人被惊醒,打着哈欠,伸着懒腰,她丈夫说着梦话。一会儿小孩子醒了,大声哭着。丈夫也被吵醒。妇人拍着孩子,给他喂奶,孩子口里含着乳头还是哭,妇人一面拍着孩子,一面呜呜地哼唱着哄他睡觉。又一个大孩子也醒了,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这时候,妇人用手拍孩子的声音,口中呜呜哼唱的声音,小孩子含着乳头啼哭的声音,大孩刚刚醒来的声音,丈夫大声呵斥大孩子的声音,同时都响了起来,各种声音都表演得惟妙惟肖。全场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凝神地听着,微笑着,暗暗赞叹着,认为妙极了! 没隔多久,丈夫的鼾声响起来了,妇人拍孩子的声音也渐渐地拍一会儿停一会儿。隐隐地听到老鼠悉悉索索的声音,盆碗等器物打翻的声音,妇人在梦中咳嗽的声音。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身子渐渐坐正了。 突然有一个人大声喊道:“失火啦!”丈夫起身大叫,妻子也起身大叫,两个孩子一齐哭了起来。刹时间,成百上千的人大喊起来,成百上千的小

初中课外文言文练习六篇附答案及翻译

初中课外文言文练习六篇附答案及翻译

楚人学舟 楚①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②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遂遮谢舟师,椎③鼓径进,亟犯④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⑤。 【注释】①楚:古国名。②折:调头。旋:转弯。③椎:用椎敲。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④亟:突然。犯:碰到。⑤柁:同“舵”。 1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1)其始折旋疾徐() (2)乃四顾胆落() 1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1)遂以为尽操舟之术。___________ (2)椎鼓径进…… ___________ 13.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 鲁人徙越 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③之也,而越人跣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①屦:麻鞋。②缟: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③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④跣:赤脚。 14.解释句中加黑字的含义。(1)或谓之曰() (2)以子之长() 15.翻译划线句。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16.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农夫殴宦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太监)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指“门户”税),仍邀(强要)以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 1.解释文中加下划线的词语:(1)才与绢数尺()

初一语文课本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初一语文课本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篇一】 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 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译文宋国有个富人,因下大雨,墙坍塌下来。他儿子说:“如 果不(赶紧)修筑它,一定有盗贼进来。”他们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偷 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 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

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 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篇二】 论语十二章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 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翻译】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 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 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自己还不精通 熟练呢”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 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 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中文诗词英语翻译.docx

In heaven let us be two birds flying ever together, and on earth two trees with branches interlocked forever. 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A Young idler,an old beggar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Where, before me, are the ages that have gone? And where, behind me, are the coming generations? I think of heaven and earth, without limit,without end, And I amall alone and my tears fall down.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I would part with you only when mountains had no rocks, had no water, thunders shocked in winter, snow fell in and distinction disappeared between the sky and the earth. rivers summer,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上邪》

The world puts off its mask of vastness to its lover. It omes small as one song, as one kiss of the eternal. 世界对着它的爱人,把它浩翰的面具揭下了。它变小了,小如一首歌,小如一回永恒的接吻。 Sorrow is hushed into peace in my heart like the evening among the silent trees. 忧思在我的心里平静下去,正如暮色降临在寂静的山林中。 We read the world wrong and say that it deceives us."Stray Bird"-Ranbindranath Tagore 我们把世界看错了,反说它欺骗我们。《飞鸟集》-泰戈尔 Take away love, and our earth is a tomb. 把爱拿走,我们的地球就变成一座坟墓了。(法国) wine Cut running water with a sword, it will faster flow;Drink to drown your sorrow, it will heavier grow. -----------Li Bai <>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 ------李白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

初中文言文原文及翻译短篇

初中文言文原文及翻译短篇 在初中阶段,文言文是学生们重点学习的内容。下面是分享的初中文言文原文及翻译短篇。欢迎阅读参考! 初中文言文原文及翻译短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及其弟子〔先秦〕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是人一作:斯人)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集市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人常常犯错,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想阻塞,然后才能奋起;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在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 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

道理了。 初中文言文原文及翻译短篇 孙权劝学 司马光撰〔宋代〕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没有才学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应当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后分别了。 初中文言文原文及翻译短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先秦〕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完整word版)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一)文征明习字 【原文】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译文】 文征明监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阅读训练】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书遂大进②平生于书③文征明临写《千字文》 ④或答人简札 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 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 (二)薛谭学讴 【原文】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译文】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拍节,高唱悲歌。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秦青弗止。②响遏行云。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用法、意义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3.翻译:谭乃高压求反。 译文:4.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答: 5.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答: (三)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原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译文】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无依。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经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至于有人说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自保养罢了。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阅读训练】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 ①啖粥而读音:义: ②辄以水沃面音:义: ③食不给音:义: ④乃至被谗受贬音:义: 2.“每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译句是() A.每天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B.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C.常常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任务。 D.每天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3.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②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4.这段文字的层次已在文中划出,请简要归纳层意。 ①

(完整word)初中文言文翻译方法

文言翻译 文言翻译,就是用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把文言句子的意思说出来。 文言文翻译“九字诀”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文言文翻译的要求和方法,从而便于准确地翻译文言文。文言文翻译“九字诀”是指“信、达、雅、留、换、调、引、增、删”九个字。 “信、达、雅”是翻译文言文的要求。“信”就是要忠于原文,不歪曲原意。不随意增多减少,添枝去叶,望文生义,牵强附会,更不能随心所欲,甩开原文,凭空编造。“达”就是要通顺流畅,既要使句子完美无缺,保留原文的语气;又要避免语句的呆板、带文言气。而“雅”就是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文字语句要生动优美、简练流畅。总之,文言文翻译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准确、通顺地表达原文的内容。 “留、换、调、引、增、删”则是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因为古今词义和语法有所不同,所以翻译文言文要根据句子和组成句子的虚词、实词的不同用法采取不同的方法。 一、留保留原文中的词语。凡有古今意义相同的字、词及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国名、官职、年号、谥号、度量衡单位等古代专用名词,翻译时不宜改动,都要保留原词。 例如: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一~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 “庆历”是年号,“滕子京”是人名,“巴陵郡”是郡名,翻译时把它们保留下来,照搬到译文中就行了。 另外,文言文里有不少成语在现代汉语中经常使用,如“披荆斩棘”“气象万千”“千钧一发”等,一般都能理解,不需再译,否则反而显得不通顺。 二、换替换词语。文言文里的不少词语所表示的意思现在仍在用,但现代汉语不再用原文的词表示,丽是用了另外的词。翻译时就要用现代汉语中意思与之相当的词进行替换。例如: 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列论战》)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鲁国。 此句中的“师”“伐”要用“军队…‘攻打”来替换。 另外,有的词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常用,但表示的内容有区别,翻译时不能用今义去推敲古义,而要用现代汉语中与文言文词语的意思相当的词去替换,以免造成误解。 例如:

国家领导人引用的古诗词精妙英语翻译整理

国家领导人引用的古诗词英语精妙翻译整理 1.行百里者半九十 中文意思:一百里的路程,走到九十里也只能算是才开始一半而已。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难,越要坚持到最后。 译文:Half of the people who have embarked on a one hundred mile journey may fall by the way side. 直译:行一百里路的人,有一半可能都会半途而废。 2.华山再高,顶有过路 中文意思:即使困难再大,也会有迎刃而解的办法。这是温总理对“自古华山一条道”自我深刻思考后,用自己的语言所提炼出的一句话。 译文:No matter how high the mountain is, one can always ascend to its top. 直译:无论山有多高,我们都能登到顶峰。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中文意思:出自屈原《离骚》的名句,表达了作者为追求家国富强,坚持高洁品行而不怕千难万险、纵死也无悔的忠贞情怀。 译文:For the ideal that I hold near to my heart, I'd not regret a thousand times to die. 直译:我遵从我内心的意愿,即使死千万次也不会后悔。 4.人或加讪,心无疵兮 中文意思:出自刘禹锡的《子刘子自传》,意为即使有人诽谤,我也问心无愧。译文:My conscience stays untainted in spite of rumors and slanders from the outside. 直译:不管外界流言蜚语和造谣中伤,我的良知始终保持纯洁没有污点。 5.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中文意思:孔子编写《春秋》之后说:“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大意是说我做的这些事,写的这本书,后人一定会毁誉不一、

初中课外文言文并带译文20篇

初中课外文言文并带译文20篇 (一)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 【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译文】文征明监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二)薛谭学讴 【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拍节,高唱悲歌。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三)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

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译文】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无依。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经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至于有人说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自保养罢了。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四)司马光好学《三朝名臣言行录》 【原文】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译文】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苦读,像董仲舒和孔子读书时那样专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

泰戈尔很美的诗句 中英文翻译

泰戈尔很美的诗句中英文翻译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Let life be beautiful like summer flowers and deathlike autumn leaves。 有一次,我们梦见大家都是不相识的。我们醒了,却知道我们原是相亲相爱的。 Once we dreamt that we were strangers。We wake up to find that we were dear to each other。 我的心是旷野的鸟,在你的眼睛里找到了天空。 My heart, the bird of thewilderness, has found its sk y in your eyes。 是大地的泪点,使她的微笑保持着青春不谢。 It is the tears of the earth that keep her smiles inblo om。 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了。 If you shed tears when you miss the sun, you also miss the stars。 你看不见你自己,你所看见的只是你的影子。 What you are you do not see,what you see is your shado w。 瀑布歌唱道:我得到自由时便有了歌声了。 The waterfall sing, I find mysong, when I find my fre edom。

你微微地笑着,不同我说什么话。而我觉得,为了这个,我已等待得久了。 You smiled and talked to me of nothing and I feltthat f or this I had been waiting long。 人不能在他的历史中表现出他自己,他在历史中奋斗着露出头角。 Man does not reveal himself in his history, he struggl es up through it。 我们如海鸥之与波涛相遇似地,遇见了,走近了。海鸥飞去,波涛滚滚地流开,我们也分别了。 Like the meeting of the seagulls and the waves wemeet and c ome near。The seagulls fly off, the waves roll away and we depart。 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接近伟大的时候。 We come nearest to the great when we are great inhumili ty。 决不要害怕刹那--永恒之声这样唱着。 Never be afraid of the moments--thus sings the voiceof the everlasting。 完全为了对不全的爱,把自己装饰得美丽。 The perfect decks itself in beauty for the love ofthe I mperfect。 错误经不起失败,但是真理却不怕失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