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审员审核规则与技巧

内审员审核规则与技巧
内审员审核规则与技巧

内审员培训专用教材

审核规则与技巧培训

一、质量体系审核定义

确定质量体系的活动和其有关结果是否符合有关标准或文件,质量体系文件中的各项规定是否得到有效的贯彻并适合于达到质量目标的系统的、独立的审查。

质量体系的审核大致可以分为文件审核(符合性)和现场审核(有效性)两个阶段。

二、质量体系审核种类

1、内部审核——第一方:即审核自身的质量体系。

2、外部审核─—第二方:按合同规定对其供应商的质量体系审核。

第三方:认证/注册机构或其它公正的第三方对申请的企业进行审核。

三、质量体系审核目的

第一方审核(内部质量体系审核)主要目的。

?依据某一质量体系标准来评价组织自身的质量体系。

?验证组织自身的质量体系是否持续满足规定的要求并且正在进行。

?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和自我改进的机制,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使体系不断完善,不断改进。

?在外部审核前作好准备。

第二方审核的主要目的

?当有建立合同关系的意向时,对供方进行初步评价。

?在有合同关系的情况下,验证供方的质量体系是否持续满足规定的要求并且正在进行。

?作为制定和调整合格供方的名单的依据之一。

?沟通供需双方对质量要求的共识。

第三方审核的主要目的

?确定质量体系要素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确定现行的质量体系实现规定质量目标的有效性。

?确定受审方的质量体系是否能被认证/注册。

?为受审方提供改进其质量体系的机会。

?减少许多重复的第二方审核。

?提高企业声誉,增强竞争能力。

四、质量体系审核的范围

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质量体系要素,场所和活动进行审核。

要素:ISO9001:2000仅有5个要素。在第三方认证时,要素一个也不能少;除非没有,如7.3设计和开发;组织可以根据其实际状况进行剪裁,但要在相关体系文件(如:质量手册)中进行描述。第一方审核,则要素以手册中所列的范围为准。

场所:凡是与审核的质量体系所覆盖的产品和质量活动有关的部门和地区均应列在审核范围以内。

活动:指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活动,主要包括所涉及的产品范围。

第三方审核时只涉及申请认证时所规定的产品范围。

第一方审核时,凡涉及正常生产的产品及按质量手册所规定的程序研制的新产品或按某个质量计划生产的特殊产品,均应包括在内审范围内。

五、质量体系审核依据

?ISO9001:2000标准。

?质量手册。

?程序文件。

?工作文件。

?合同。

?产品有关的行业标准。

?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六、质量体系审核的时机和频度

时机:第一次内审时机宜选择在质量体系文件已全部编制完成,分布实施,而且已经运行一段时间,各项质量活动均已有记录可查之时。此时内审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对刚刚建立的质量体系的有效性作出评价。

频次:应考虑影响质量体系的管理、组织、方针、技术或工艺的重大变更,或质量体系本身的变化,以及近期的审核结果。

组织内部由于管理或经营目的,可以定期地开展审核。

1.例行的常规审核:按年计划进行。

2.特殊情况下的追加审核。

1)发生了严重的质量问题或用户有严重申诉;

2)组织的领导层、隶属关系、内部机构、产品、质量方针和目标、生产技术及装

备以及生产场所等有较大改变;

3)即将进行第二、三方审核或法律、法规规定的审核;

第三方审核后获得认证注册资格和证书,而证书即将到期又希望继续保持认证资格。

七、质量体系审核的一般顺序

外部审核:

1.提出审核:向认证机构提出认证/注册的申请。

2.文件初审:申认证机构审阅受审方文件是否符合质量标准要求。

3.审核准备:审核组、审核计划、检查表。

4.实施审核、首次会议、现场审核、末次会议。

5.编写审核报告。

6.跟踪纠正措施。

7.监督审核:在认证以后进行。

内部审核:

1. 确定任务

1)例行审核:按计划;特殊审核:明确目的受审部门,要素。

2)明确依据。

3)审批。

2. 审核准备

1)管理者代表任命审核组长和审核员。考虑人选的主要因素包括:资格、业务范

围、工作经验、组织能力、专业知识、工作中的协调为受审部门所接受。

2)审核组长:编制审核计划日程表、分配任务。通知受审部门确定发言人及陪同

人员。

3)审核员:编制检查表,组长审批。

审阅文件

在审阅程序文件时,不仅要检查该部门自身中心工作的程序文件,还要检查与其它部门程序文件的接口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协调。对于通用文件(如质量手册)和程序(如文件控制、不合格品控制和内部质量审核等程序)也要收集齐全。

对外来标准的有效性要注意到。

还应该对部门重要的质量记录加以预先审阅,如以往审核报告,其它记录现场随机抽样。作业指导书一般也在现场随机抽样。

3. 现场审核

1)准时召开首次会议,说明审核目的、范围、依据和方法。

2)现场审核应以事实为根据,以标准或其它文件的规定为准绳,收集客观证据,

作出公正的判断。

3)不合格(不符合):填写不合格报告,并请受审部门领导对事实认可(签字)。

4)末次会议:报告审核结果,宣读不合格报告,并请受审部门负责人填写纠正措

施计划。

4. 编写审核报告

1)按规定格式编写报告。

2)管理者代表审核后发受审部门。

5. 纠正措施的跟踪

1)质量管理部门会同审核组对纠正措施计划实施进行跟踪验证。

6. 全面审核报告的编写和纠正措施计划完成情况的汇总分析。

1)管理评审前所有内审活动之总结。

八、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的策划

(一)领导重视是做好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的关键。

(二)管理者代表要亲自抓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工作。

(三)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的具体工作需要有一个职能部门来管理。

(四)要组建一支合格的质量体系内部审核员队伍。

内审员分布要适当分散,不可集中在某一部门(如质量管理部门),因为内审员不得审核本部门的体系运作。内审员经培训考核后由组织正式任命。

(五)内部质量体系审核需要有一套正规的程序。(附样板)

(六)建立质量体系时应考虑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工作。

一些组织在建立体系时培养了一批骨干来编写质量体系文件,这批骨干同时也成为以后的内审员。

X公司2002年第一次内部审核计划

目的:检查本公司质量体系是否能按GB/T19001-ISO9001:2000提供质量保证,是否具备申请ISO9001:2000认证的条件;

范围:质量手册覆盖的所有部门和要素,重点是GB/T 19001-ISO 9001:2000所要求的各要素及涉及的各职能部门;

依据:GB/T19001-ISO9001:2000标准、质量手册、有关的程序文件;

审核组:组长:张一平;组员:王俊、李子文、陈谦;

计划编制人: 张一平(审核组长) 批准人: 赵文刚(管理者代表)

2002年3月1日 2002年3月1日

九、检查表作用

2)明确与审核目标有关的样本:抽样包括抽什么、数量、如何抽、时间等。

3)使审核程序规范化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减少随意性和盲目性。

4)按检查表的要求进行调查研究可使审核目标始终保持明确。

5)保持审核进度。

6)作为审核记录存档。

7)减少重复的或不必要的工作量。

8)树立审核员在受审方中的职业形象。

十、如何编制检查表

1.对照标准和手册的要求。

2.选择典型的质量问题。

9)结合受审部门的特点。

3.检查表的精华应在于突出受审对象的特点。

4.抽样应有代表性。

10)样本量至少3~4个,才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数量适当的客观证据。

11)样本的种类应有代表性,才能体现出检查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5.时间要留有余地。

6.检查表应有可操作性。

12)要调查的问题是否符合质量保证标准,及手册的规定。

13)具体的检查方法,(选抽什么样本,数量多少,问什么问题、观察什么事物、取

得客观证据)。

7.按部门进行审核时,要包括涉及的要素;按要素进行审核时,要包括涉及的部

门。

14)检查表可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更新完善,但不必每次都重新编写一次。

内部质量审核检查表

受审核部门____________

编制/日期审核组长/日期

十一、首次会议主要内容

1.向受审核方的高层管理者介绍审核组成员。

2.重申审核的范围和目的。

3.简要介绍实施审核所采用的方法和程序。

4.在审核组和受审核方之间建立正式联系。

5.确认审核组所需要的资源和设施已齐备。

6.确认审核组和受审方高层管理者之间末次会议和中间数次会议的日期和时间。

7.澄清审核计划中不明确的内容。

应注意记录与签到。

十二、现场审核注意事项

1. 审核组长要控制审核的全过程

1)控制审核计划。(必要时才修改)

2)控制审核进度。(及时补救)

3)控制气氛。(防止对抗)

4)控制客观性。(主观估计、猜测、推理)

5)控制纪律。(违规、居高临下、咄咄逼人)

6)控制审核结果。(公正、客观、适宜)

2. 要相信样本

正确:样本选定后,按样本去寻找客观证据,如果找到的是合格的客观证据,就应相信结果是合格的。

错误:一次又一次地扩大样本的品种和数量,直到发现不合格,才算达到目的。

3. 选择样本要有代表性,应由审核员随机抽样。

4.要依靠检查表,若要偏离检查表,必须小心谨慎。

5.要从问题的各种表现形式去寻找客观证据。

6.当发现不合格时,要调查研究到必要的深度。

15)发现不合格追溯真正原因的审核方法,可从一个要素追溯到另一个要素,从这

个部门追溯到另一个部门。

7.与被审方负责人共同确认事实。

16)同意确认不合格──纠正措施。

17)不同意审核员观点──说明客观证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18)撤回不合格报告──受审方出示反证据,证明其行动是合格的。

19)各执已见──管理者代表甚至总经理仲栽。

8.始终保持客观、公正和有礼貌。

20)均以事实为依据,标准或规定为准绳,不能提示对方改变现状。

21)保守机密。

22)不论对方有任何对抗情绪,均应保持有礼貌和尊重对方的风度。

十三、客观证据

定义:通过观察、测量或试验获得的并且能被验证的,与产品和服务质量有关的或与某一质量体系要素的存在和实施有关的定性或定量的信息、记录或事实陈述。──ISO 10011-1《质量体系审核指南──审核》

说明:

1.存在的客观事实可以成为客观证据,而主观分析、推断、臆测要发生的事不

能成为客观证据。

2.被访问的、对被审核的质量活动负有责任的人的谈话可以成为客观证据,而

传闻、陪同人员或其他与被审核的质量活动无关人员的谈话不能成为客观证

据;但还注意;“对于面谈获得的信息应通过实际观察、测量和记录等其他渠

道予以验证。”(ISO 10011-1)

3.现行有效的质量文件中的规定和质量记录可以成为证明当前发生的质量活动

的客观证据,而已作废的质量文件中的规定和经擅自修改过的记录不能成为

证明当前发生的质量活动的客观证据。

十四、审核的路线和方法

1.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方法:

自上而下──如对文件控制要素的检查。

(中心→各部门)

自下而上──如对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审核。

(各部门→中心)

2. 正向和逆向的审核方法(特别适用第二方审核)

正向──从合同签订至售后服务、顺序审核。

逆向──从售后服务步步追溯直到合同签订。

3. 按要素审核和按部门审核的方法。

十五、不合格项的确定

一、不合格定义:没有满足某个规定的要求。

二、质量体系在建立和实施中可能出现三类不合格:

1. 体系性不合格。

如:未建立供应商评价原材料采购只考虑价格而不顾质量。

2. 实施性不合格。

如:虽有规定定期评价合格供应商名单,但从未重新评定修改过。

3. 效果性不合格。

如:不合格真正原因未找到,纠正措施实施后未能达到规定要求。

三、第二、三方审核时,决定可否通过注册或认可,常将不合格分为严重、轻微。但未

构成不合格,有变成不合格的趋势,或可以做得更好,或是证据暂时不足的可做为“观察项”。内部质量体系审核不存在通过与否的问题,可以不将不合格分为严重或轻微,对所发现的问题均应认真改进。

十六、不合格报告(CAR)编写

一、不合格事实的描述应力求具体

?描述不合格发生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何人执行此事或在场,发现了什么现象,包括细节方面,如图号、文件、或记录编号、数量、设备名称等。

?描述宜精简扼要,排除与不合格无关的事。

二、不合格问题的性质要用一两句话点明此事哪一点(或哪几点)做得不对。

三、违反标准或质量手册的那个条款应力求判断得比较确切,否则纠正措施的方向应会

偏差。

不合格处置/纠正措施报告

十七、审核结果的汇总分析

一、从发现的不合格项来汇总分析.

23)不合格总数,其中体系性、实施性、效果性各几项、严重和轻微情况,其中那

个要素最多最严重,各部门不合格分布情况。

二、从发展的历史和趋势来分析。

24)与上次内审发现的不合格相比较,上次纠正措施完成情况及有效性。

三、从两次内审之间部门对最终产品质量的影响来分析。

25)客户投诉,退货等外部反馈分析及内部质量事故分析。

四、总结部门质量工作上的优点。

五、结论:好的、基本上是好的、问题较多、有待切实改进等。

以上为末次会议前的审核组会议分析。

十八、末次会议

?在审核结束时,起草审核报告前,审核组应同受审核方的高层管理者和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举行一次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向受审核方的高层管理者说明审核观察结果,以使他们能清楚地理解审核的结果。──ISO01001-1

?审核组长主持,参加者签到,应有记录并保存归档。

?宣读不合格报告并提出审核结论:包括体系运行、质量目标有效性、质量工作优缺点。

?澄清或回答受审部门提出的问题。

?确定审核报告发送日期。

?要求各责任部门按期实施纠正措施。

?必要时总经理、厂长、管理者代表讲话。

十九、审核报告

1.审核的目的和范围。

2.审核组成员和受审部门名称及其负责人。

3.审核的日期。

4.审核所依据的文件。

5.不合格项的观察结果(全部不合格报告作为附件附于审核报告之后)。

6.质量体系运行有效性的结论性意见。

7.审核报告的分发清单。

二十、审核员职责

1.遵守相应的审核要求。

2.传达和阐明审核要求。

3.有效地策划和履行被赋予的职责。

4.将观察结果形成文件。

5.报告审核结果。

6.验证所采取的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7.收存和保护与审核有关的文件。

8.按要求提高这些文件。

9.确保这些文件的机密性。

10.谨慎处理特殊的信息。

11.配合并支持审核组长的工作。

审核组长职责

1.全权负责审核工作。

2.协助选择审核组的其它成员。

3.制订审核计划。

4.代表审核组同受审方的管理者接触。

5.提交审核报告。

合格审核员应具备的能力

(一)具体工作能力

1.从事审核准备工作的能力审核员应能编制审核计划、组织审核组、初审文件、

编写检查表等等。

2.从事现场审核的能力审核员应具备善用词语、耐心听讲、思路清楚和灵活

应变等交流的能力;同时善于捕捉各种信息,并有能

力进性筛选和验证。

3.编写审核报告的能力审核员应能按规定格式编写内容完整、文字简练的正

式审核报告。

4.从事跟踪与监督的能力审核员应能对受审方的纠正措施计划的实施及其有

效性进行跟踪和验证。

(二)基本能力

缺乏这些能力就会被认为具有某种生理或习惯方面的缺陷而不适于从事这一职业。

1.交流的能力。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意思,也要善于理解对方所表达的意思。所

以审核员在“口头”和“笔头”两方面都应有表达的能力,还要有较强的理

解对方所表达的内容的能力。

2.合作的能力: 审核员是在群体中工作的,他的工作成绩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是审核员应具备的一种能力。

3.分析判断的能力: 审核工作中出现许多问题,往往需要审核员在较短的时间

内作出分析判断。正确的分析判断──方面是建立在知识和经验之上的,另

一方面也有赖于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不能设想一个思想逻辑混乱、

工作没有条理的审核员能对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4.独立工作的能力 : 审核员往往需要独挡一面,在某一范围独立完成某项审核

任务。对审核员来说,摆脱依赖心理,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是应当具备的。

5.应变的能力: 审核工作中客观情况变化甚多,不能完全符合准备阶段的各种

计划设想。所以善于应付情况的变化而采取应急或调整措施十分重要。应变

的目的是始终控制审核的主动权和力求达到既定的审核目的。对各种可能变

化的情况多加设想,以便随时有对策可以应付;另一方面也靠在实际审核中

积累应变经验。

6.善于学习的能力 :审核员需要不断学习各种有关的知识。有时往往要在较短

的时间内掌握某一方面的基本知识,这时学习方法就显得特别重要。

审核员的正确工作方法(技巧)

一、少讲、多看、多问、多听

审核员只要自己没有表现欲,一般情况下是可以不主动讲话的(首、未次会议的组长发言例外),

(一)就题咨询

遇到某事有不合格因素,受审方可能会问你:“请问我们该怎么做才算正确?”“我们的程序该作何修改?”“如果这般??做,是否算合格?”??此时作为一个审核员应明确指出,审核员的任务只在调查是否合格。(内审员,可以就方向性意见提出建议,但最好在提出不合格报告后再提建议)。

(二)请作裁判

遇到某事有不合格因素,受审方内部产生了争论,这时有人会请你发表意见,判断谁是谁非。此时你应切记不要扮演裁判员角色,否则宝贵的时间将浪费在阐述为什么谁对谁错上面,而你的检查表将无法按进度完成。

(三)重复阐述

有的部门负责人直到审核员到了本部门,临时请教。此时审核员不应重复阐述审核组长在首次会议上的讲话,而应抓紧审核。

二、选择正确的对象提问

问题应向负责进行该项质量活动的部门或个人提出,而不要向无关的部门或人员提

问;否则就会文不对题,浪费时间。

三、正确地提出问题

审核员应当明确地、针对要了解的问题提问,用不着像在商业或外交谈判中那样采用旁敲侧击的办法。更不要提出外行的或错误的问题。否则你的职业形象将大受影响。

四、封闭式问题和开启式问题相结合

问题一般可以分为封闭式和开启式两种。前者可用“是”、“否”、“有”、“无”等简短的词来回答。后者则需要对方作较详细的说明或解释。封闭式的问题可以得出明确无误的答案,但信息量很少。开启式的问题可以引出较多的信息,有助于调查的深入,但花费时间较多。两者要合理结合,不可偏废。

开启式的问题中,还可分为下列几类:

1.主题式问题这是主题非常明确,开门见山式的问题。

2.扩展式问题这是在会话基础上逐渐进入较高层次的交流时的问题。

3.征求意见式问题这种问题可以鼓励被审人员提供更多的信息。但征求意见式问题

不宜多提,否则会产生离题太远、浪费时间的后果。

4.设想式问题这类问题也要注意适当掌握,不宜任意设想许多特殊情况请被审人

员回答。

审核时常以封闭式的问题开始,继之以许多开启式问题,最后以一两个封闭式问

题结束。这就是两种问题结合使用的典型方式。

五、提问与索看相结合

审核员在提问时经常问及文件及实际情况,这时可在提问中同时索取需要观看的文件或提同要观看现场。这样就等于临时又增加了一些检查的样本,对检查表起了补充的作用。这些问看结合的做法,既可使审核步步深入,又可避免单纯问答谈话那种单调的审核方式,比较有效。但也要注意避免当对方出示一大堆文件后,审核员就中止提问,埋头细读的做法。

六、联想和追溯

质量体系本身是一个完整的事物,各要素之间有内在的联系。因此审核员应养成联想和追溯的习惯。例如从进货检验记录中出现许多不合格就应联想到分供方的评定有无问题,而到有关部门追溯其评定记录。

七、创造一个良好的审核气氛

使审核成为仿佛是在进行工作研究而不要使对方经常意识到自己处于受审的地位。为此,审核员应平等、和气待人;注意听人讲话;认真记笔记;不时地用点头、注视、附和等方式对对方谈话表示感兴趣等等。如发现了不合格要对方领导签字时,要耐心说明理由。如对方态度粗暴也不要与之争吵。只有这样,才能使审核顺利进行。

八、现场审核的沟通技巧

(一)、面谈技巧

a)选择恰当的面谈对象,比如所谈问题的具体操作者或负责人,当然也不反对从其它人那里获得线索,再带着线索审核;

b)自始至终保持礼貌、友善的态度,如:对误解有耐心,避免反驳对方的话,多用“请”及“谢谢”等;

c)说得少,听得多,说以提问或引导为主,避免长篇叙述自己的见解;

d)尽量营造一种轻松但不失严肃的气氛;

(二)、提问技巧

a)提问应与当时的场景结合,忌机械地照搬检查表的顺序;

b)不要连珠炮式地发问,应给对方思考的时间;

c)不能建议或暗示某种答案;

d)不说带个人倾向性的话或有情绪的话;

e)提问往往有下述几种方式,应多利用开放及思考式的方式:

·封闭式——可以用“是”、“不是”或一两个字就能回答的提问方式;

·开放式——以能得到较多信息为目的的提问方式,如“怎样?”“如何?”

“什么?”等;

·思考式——可围绕问题展开讨论以便获得更多信息的提问方式,如:“为

什么?”“请告诉我……”等。

(三)、聆听技巧

a)持平等、真诚、善意的态度;

b)专注、认真、有耐心并及时反馈;

c)多鼓励讲话者;

d)努力理解对方回答的思路,捕捉相关信息,再进一步展开;

(四)、验证思路

一般情况下,审核员在得到回答后,常采用“请给我看……”的语句,如果客观证据一时拿不出,审核员应记下此细节,以防遗忘。审核员不能凭某人说的就是客观事实而忽略对其进行验证。被访问人员(除当事人或负责人)的陈述,一般也并不能作为客观证据。验证通常有以下思路:

a)有没有。不能因为回答得很圆满,审核就到此止步,还要按照审核依据,验证应具备的文件、记录等是否存在,是否符合要求;

b)做没做。不能因文件、记录准备得好,就认为符合要求了,还要进行现场观察、检查,判断实际是否做了;

c) 做得怎样。不能因为已按文件做了,就认为符合要求了,还要检查实际做的

结果是否有效,是否真正进入了受控状态。

(五)、典型情况的应对技巧

实际审核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由于这些人对审核持不同的看法,就会产生不同的态度,审核员应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适当的应对技巧。

1、没问题型

表现:这种人试图使审核员产生“优秀”的看法,只给你看好的一面,对差的地方就搪塞了事。

应对技巧是:坚持全面审核,覆盖检查表内容。

2、抵触型

表现:不欢迎任何批评,轻视审核员的意见,不与审核员合作。

应对技巧是:保持冷静,坚持审核,对查到的问题作清楚耐心的说明。

3、掩盖型

表现:尽可能少说话、少回答问题,即使回答问题也兜个圈子,力图使审核员少了解真实情况。

应对技巧是:耐心、容忍,灵敏变换问法或直接查记录、查现场,直至达到目的。

4、一问三不知型

表现:对所提问题以情况不熟悉为由不作回答。

应对技巧是:请求受审核方领导另派熟悉情况陪同人员;

5、高谈阔论型

表现:对审核员提出的问题旁征博引。高谈阔论,与你进行理论探讨,想利用专业方面的优势震住审核员,减缓审核进度。

应对技巧是:及时插入最实际的问题,不与其辩论理论问题或技术问题。6、办不到型

表现:当审核员提出问题时,以实际行不通、做不到、没必要、太繁琐等为理

由向你解释,不肯确认问题。

应对技巧是:清楚、耐心地说明这是标准的要求,审核是标准与实际核对的过程。

7、主动暴露型

表现:向审核员介绍存在的问题,并推卸责任。

应对技巧是:核实其介绍的问题,但不可介入受审核方的人际矛盾。

8、求饶型

表现:承认审核员查到的问题,但要求审核员高抬贵手,不要判不合格项,并表示立即纠正。

应对技巧是:坚持原则,但对受审核方可表示同情,持理解的态度。

9、故意拖延型

表现:千方百计转移审核员的审核目标、精力和时间,你让他取资料,他迟迟不提供过来,你让他介绍,他海阔天空吹一通;或者口才特好,总爱主动介绍一些无关的情况;或者经常溜号,要寻找才来等。

应对技巧是:尽量避免做不相干的事,周密计划,保持审核目标明确,要主动客气地打断不相干的介绍,催促受审核方提交资料,不与人深入地讨论问题等。10、过度热情型

表现:对审核员非常客气热情,泡茶递烟供水果等,以此淡化审核气氛。

应对技巧是:审核时尽量少应酬,通常不吃水果之类的食物,客气但严肃。

内审员管理制度

内部审核员管理规定 1目的 为加强一体化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的管理,不断提高审核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审核质量,确保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得到有效运行并持续改进。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开展内部一体化管理体系审核,内审员资格审查、考核和工作管理。 3 职责 3.1 管理者代表 a) 负责内审员的任命; b) 授权内审组开展内审工作; c) 负责对审核结果作出最后的决定; d) 负责体系文件的批准和内审员的最终评价; e) 负责向总经理汇报体系工作改进计划。 3.2 内审组长 a) 负责制定内审计划和组织内审活动; b) 负责内审员审核期间的工作协调; c) 有权对审核工作的开展和审核中出现的争议作出裁决; d) 负责向管理者代表提交审核报告; e) 负责公司内审员的统一归口管理,负责组织内审员队伍的推荐、实施培训和考核工作。 3.3 内审员 3.3.1内审员应具备的条件 a) 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和初级以上的技术职称; b) 从事两年以上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食品安全管理或技术管

理经验; c)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综合评价能力; d)为人公正,善于观察,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3.3.2内审员的素质与能力 a) 内审员必须具备正确内审、协调沟通、团结合作、分析判断、善于学习、随机应变的能力; b) 内审中应当以正当途径获取客观证据,作出的公正性评价结论能得到大多数人接受; c) 不卑不亢,排除干搅,全神贯注,全力以赴,全程忠实于审核目的,忠实于审核结论; d) 注重观察结果与人际关系(内审员、与被审核方等),在出现严重问题时能作出及时有效反应。 3.3.3 内审员的培训 a) 获得内审员资格的人员接受公司内部每年不少于18课时的培训; b) 优先获得外部培训机会,包括体系管理审核标准的培训; c) 优先参与公司开展第三方审核等外部交流活动; d) 优先获得公司管理体系的文件标准。 3.3.4 内审员任命 内审员的选拔由部门负责人推荐(见附表一),经培训考核合格后,由管理者代表审批任命,质量管理部于每年年初公布该年公司聘任内审员名单。 3.3.5 内审员的职责 a) 内审员须不断学习,关注现用标准、准则、方法及体系文件的更新,协助部门负责人推动本部门的体系有效运行; b) 每年按要求参加内审员的业务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审核技巧和审核水平; c) 服从安排,认真填写所负责范围的内审过程记录,按时完成内审任

实验室内审员的审核技巧

实验室内审员的审核技巧 实验室内审员的审核技巧 一是少讲、多看、多听、多问。 内审员在现场的时间有限,而需要采集的信息量又很大。信息(客观证据)只能通过看、问、听获得。 二是选择正确的对象提问。 问题应该向负责进行该项质量活动的部门或个人提出,而不应向无关的部门或个人提问。 三是正确提出问题。 内审员应明确地针对要了解的问题提问,用不着像商业或外交谈判中那样采用旁敲侧击的方式,更不要提出外行或 错误的问题。在现场审核过程中,可采用封闭式和开放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提问。 四是提问与索看相结合。 内审员在提问时经常会问及文件及实际执行情况,这时可在提问中同时索取需要观看的文件或提出观看现场,这样就等于临时又增加了一些检查的样本,对检查起了补充作用。问看结合的做法,既可使审核步步深入,又可避免单纯问答的那种单调的方式,比较有效。 五是注意观察易被遗忘的角落。 内审前各部门一定会做出相应的准备,因此重点的文件框等一定会收拾得整整齐齐,但在某些地方常常会发现作废的文件、未经检定校准的'仪表等等不该存放在现场的东西,所以观察视野要开阔一些,检查要细致些。

六是创造一个良好的气氛。 为使审核顺利进行,内审员应注意创造一个良好的气氛,使审核成为仿佛是在进行工作研究,而不使对方总感到自己是处于受审地位。 七是注重内部团结。 在评价某一具体的不符合项时,要恰如其分,留有余地。对缺陷的责任,应强调考虑控制管理体系文件的原因,而不宜过分追究个别部门和个人的一时责任。在审核中不做有损其他部门和个人的评述。这样不但可创造一个和谐的气氛,而且有利于实验室内部的团结与建设。 八是保证审核结果的有效性。 在设计检查表时,要合理策划样本,保证样本的代表性,从而保证审核结果的有效性。在策划编制检查表时,既要注意依据审核准则策划查什么,也要注意根据不同的情况策划更方便、有效的检查方法以及合理的样本量。否则,到现场审核时由于工作紧张和时间有限,审核方法和样本量策划不周,容易导致审核不充分,影响审核结果的有效性。

内审员审核规则与技巧

内审员培训专用教材 审核规则与技巧培训

一、质量体系审核定义 确定质量体系的活动和其有关结果是否符合有关标准或文件,质量体系文件中的各项规定是否得到有效的贯彻并适合于达到质量目标的系统的、独立的审查。 质量体系的审核大致可以分为文件审核(符合性)和现场审核(有效性)两个阶段。 二、质量体系审核种类 1、内部审核——第一方:即审核自身的质量体系。 2、外部审核─—第二方:按合同规定对其供应商的质量体系审核。 第三方:认证/注册机构或其它公正的第三方对申请的企业进行审核。 三、质量体系审核目的 第一方审核(内部质量体系审核)主要目的。 ?依据某一质量体系标准来评价组织自身的质量体系。 ?验证组织自身的质量体系是否持续满足规定的要求并且正在进行。 ?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和自我改进的机制,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使体系不断完善,不断改进。 ?在外部审核前作好准备。 第二方审核的主要目的 ?当有建立合同关系的意向时,对供方进行初步评价。 ?在有合同关系的情况下,验证供方的质量体系是否持续满足规定的要求并且正在进行。 ?作为制定和调整合格供方的名单的依据之一。 ?沟通供需双方对质量要求的共识。 第三方审核的主要目的 ?确定质量体系要素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确定现行的质量体系实现规定质量目标的有效性。 ?确定受审方的质量体系是否能被认证/注册。 ?为受审方提供改进其质量体系的机会。 ?减少许多重复的第二方审核。 ?提高企业声誉,增强竞争能力。 四、质量体系审核的范围 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质量体系要素,场所和活动进行审核。

要素:ISO9001:2000仅有5个要素。在第三方认证时,要素一个也不能少;除非没有,如7.3设计和开发;组织可以根据其实际状况进行剪裁,但要在相关体系文件(如:质量手册)中进行描述。第一方审核,则要素以手册中所列的范围为准。 场所:凡是与审核的质量体系所覆盖的产品和质量活动有关的部门和地区均应列在审核范围以内。 活动:指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活动,主要包括所涉及的产品范围。 第三方审核时只涉及申请认证时所规定的产品范围。 第一方审核时,凡涉及正常生产的产品及按质量手册所规定的程序研制的新产品或按某个质量计划生产的特殊产品,均应包括在内审范围内。 五、质量体系审核依据 ?ISO9001:2000标准。 ?质量手册。 ?程序文件。 ?工作文件。 ?合同。 ?产品有关的行业标准。 ?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六、质量体系审核的时机和频度 时机:第一次内审时机宜选择在质量体系文件已全部编制完成,分布实施,而且已经运行一段时间,各项质量活动均已有记录可查之时。此时内审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对刚刚建立的质量体系的有效性作出评价。 频次:应考虑影响质量体系的管理、组织、方针、技术或工艺的重大变更,或质量体系本身的变化,以及近期的审核结果。 组织内部由于管理或经营目的,可以定期地开展审核。 1.例行的常规审核:按年计划进行。 2.特殊情况下的追加审核。 1)发生了严重的质量问题或用户有严重申诉; 2)组织的领导层、隶属关系、内部机构、产品、质量方针和目标、生产技术及装 备以及生产场所等有较大改变; 3)即将进行第二、三方审核或法律、法规规定的审核; 第三方审核后获得认证注册资格和证书,而证书即将到期又希望继续保持认证资格。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内审员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内审员? 内审员是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的一个专用名词,相对于ISO9000族标准来说,内审员的全称是“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拿到一张内审员资格证书,并不就能够万事无忧。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内审人员,才是这张证书背后的真才实学。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怎么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内审员。 质量体系管理作为企业规范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经营运作过程中有提质增效的巨大作用,这也是质量管理体系风靡全球,为世界范围内各种企业(组织)所推崇的原因所在。只有高素质的内审员队伍,加上最高管理者的重视,开展有效地内审工作,才能保持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从而打造高素质的企业。 一、内审工作的重要性 产品质量是设计和制造出来的,由过程决定的,它包括工作质量(研产销各阶段输入输出的正确性,尤其是产品规划和立项工作的前瞻性和正确性。)、设计质量(设计成熟度;标准化通用化覆盖率,达标率。)、部品质量(部品的可靠性,不良率。)、工艺质量(制造的工艺水平,直通率。)。这一切工作是由质量管理体系来保证的,内部审核是质量管理体系的需要,是体系有效保持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有效手段,更是持续改进的源泉。 内部审核的目的是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自我评价,审核的结论一般用于管理评审和其他内部判断、决策等目的,也可作为组织自我合格声明的基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内部审核就是企业管理者的“眼睛”,在发现问题、寻找改进机会、防止问题重复发生和持续成功方面发挥着积极的监视和督促作用,同时以PDCA循环,防患于未然和循序渐进,不断提升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由此可见内部审核有多么重要。 二、内审员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内审员在内部审核中具有关键作用,作为最高管理层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内审员的标准其实不亚于外审员,甚至比外审员要求更高,他们是推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保持的源泉。 内部审核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审员是否能正确理解过程方法,是否能准确把握标准要求,是否具有发现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来源于优秀内审员丰富的工作经历、专业知识和人格魅力。 对于大量中小型企业来说,它们通常委派企业中某个具体部门的负责人或工作人员参加培训以获得内审员资格,使管理的部门日常工作符合管理体系的要求,在需要内审时参加内审组执行内审工作。 内审员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有以下几点: 1、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起监督作用。通过内审活动监控体系的运行,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对质量管理体系的保持与改进起参谋作用。针对所发现的某些不符合项可以提出有针对性的纠正措施建议。 3、在质量管理方面起沟通和纽带作用。在日常的审核中通过与广大员工的接触与交流,可以传达管理层的质量方面的政策和意图,可以把员工对质量管理方面的意见建议向管理层反映。 4、在第二、三方审核中起到内部与外部接口作用。通常是通过内审员担任外部审核的向导或观察员角色,一方面是提升自己审核能力,一方面是向对方介绍公司的实际情况。 5、在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方面起带头作用。利用内审员对质量管理体系理解透彻的优势,在日常工作中带头认真执行和贯彻有关的质量标准、规章制度,身体力行的影响周围的员工。

内审员工作技巧

内审员工作技巧 1、信息收集范围 在审核中,与审核目和、范围和准则的有关信息,包括与职能、活动和过程接口相关的信息应当通过适当的抽样予以收集并经验证。 只有能够证实的信息方可作为审核证据。 审核证据应当予以记录。 审核证据基于对可获得信息的抽样。因此,在审核中存在不确定因素,依据审核结论采取措施的人员应当意识到这种不确定性。 所选择的信息来源可以根据审核的范围和复杂程度而变化,并可以包括: 1)和员工及其他人员的面谈; 2)对活动、周围工作环境和条件的观察; 3)文件,例如:方针、目标、计划、程序、指令、执照和许可证、规范、图纸、合同、订单; 4)记录,例如:检验记录、会议纪要、审核报告、监视方案的记录和测量结果; 5)数据总结、分析和绩效指标; 6)有关受审核方抽样方案以及抽样和测量过程的控制程序的信息; 7)来自其他方面的报告,例如:顾客反馈、来自外部和供方的相关信息; 8)计算机数据库和网站。 2、信息的抽样 审核的一个抽样调查的过程(局限性、风险性)。 合理策划抽样,样本应有代表性,以保证审核的有效性。 -关键过程、特殊过程必查; -不同类型产品生产必查,同一类型产品有几条生产线可抽一条代表性的技术难度高的。 -分层抽样:可按产品、活动、设备、生产线、岗位、记录等分层抽样; -适度均衡。 一个完整的内审周期内过程和部门必须被覆盖。 3、信息的获取 3.1 面谈: 是收集信息的一个重要手段并应当以适应于情景和面谈对象的方式进行。审核员应当考虑以下: 1)面谈人员应当来自审核范围内实施活动或任务的适当的层次和职能; 2)面谈应当在面谈对象正常工作时间和(可行时)正常工作地点进行; 3)在面谈前和面谈过程中应当努力使面谈对象放松; 提问自然、态度和蔼、耐心、礼貌,切忌态度生硬 专注倾听,善于肯定,适当增加认可的话,也可借助肢体语言,如眼光接触、点头认可等。 切忌粗暴打断对方的说话。 4)应当解释面谈和记录的原因; 5)面谈可通过请对方描述其工作开始; 6)应当避免提出有倾向性答案的问题; 7)应当与对方总结和评审面谈结果; 8)应当感谢对方的参与和合作。 所提问题分类:

(财务内部审计)宝钢股份内审员审核技巧培训班课程内容

“宝钢过程审核”培训通知 一、项目名称及计划号: 宝钢过程审核2008K040 二、培训目的 按宝钢分公司对过程审核员管理要求,为了使过程审核员掌握过程审核全过程的程序、方法和技能,以过程方法的审核思路策划并实施过程审核,特举办本次培训。 三、培训对象: 宝钢过程审核员培养对象(2008年第三期) 原培训方案分四期办班,因各种原因现调整为三期实施,第一、二期已经于今年5月、6月实施。本期培训为08年最后一期,学员人数有限,故培训以分配给各单位的名额为准,学员从08年度计划未参加者中选择。请各单位组干接通知后依据所报名单按分配的名额安排学员参加本次培训。谢谢支持! 2008年过程审核第三期培训安排

四、培训内容和培训师 1、审核实施概论 培训师:严惠玲 2、宝钢过程审核及过程审核评价表案例分析

培训师:冯艳 五、培训地点和上课时间: 培训地点:宝钢人才开发院课程馆三楼 2008年11月25日至28日 上午8:30-11:30 下午1:00-16:00 六、教学方法与评价: 通过理论教学、案例分析、学员考试对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七、注意事项: a)学员携带必要的学习用品。 b)请各部门组干接到通知后,按所列名单和名额通知,务必参加 本次培训,以保证培训的出勤率。 特别提醒:时值人才开发院基建改造,驾车学员请从东门(江杨北路)进出,凭培训通知或IC卡换停车证进入人才开发院;步行学员从东门或南二门(四元路,宝冶医院对面)进出。请各位注意安全! 八、办班管理: 严惠玲电话:26646849 传真:26646711 宝钢分公司人力资源部 宝钢分公司制造管理部 人才开发院管理研修中心 2008年11月17日

内审员的工作方法和技巧

内审员的工作方法和技巧 4.5.1 审核工作方法 1.面谈 面谈是现场审核中较为常用的方法。通过与最高管理者、管理者代表及各部门领导面谈,可以确认其对各自职责的理解和职责的落实情况;与现场员工的交谈可以判断他们对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中的要求的了解程度和执行情况,从而判断体系的实施情况。这里要注意:有时对于交谈所得到的信息,特别是涉及到数据的一些信息,还应该通过其他渠道获取支持信息予以核实,例如通过查阅记录、现场观察来核实面谈所得到的信息,以保证审核的客观性。 2.查阅文件与记录 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文件化的体系,查阅文件和记录是现场审核中必须采用的方法,通过文件和记录可以了解体系的要求,可以追溯体系的发展及运行状况,审核中需查阅的主要记录包括:设计评审、验证、确认记录、供应商评价记录、培训记录、协商与沟通记录、文件控制记录、监测与测量记录、不符合、纠正措施记录、内审记录以及管理评审报告等。由于组织的同一类记录往往很多,不可能一一核查。审核员要善于从中选取代表性的样本进行审核。 3.现场观察 审核员通过自己的眼睛看到的应是最真实的,所以审核员应当具备敏锐的观察力,现场观察的方法可用于判断组织在实际工作中是否遵守了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这也要求审核员事先熟悉文件对现场的各项主要要求。同时,也不应拘泥于文件的要求,应善于自己发现问题。 现场观察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判断有无重要的生产过程被遗漏,要做好这一点,审核员就必须掌握有关的质量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 4.5.2 审核技巧 1.要善于提问 如果审核员在现场审核时基本上是按检查表组织提问,则应做到自然、合理,切忌生搬硬套。审核员应保持耐心、礼貌和微笑的姿态,这将有助于克服受审核方人员的畏惧心理。审核员完全可以将同一问题问不同人员,然后探讨答案不一致的原因。 对现场不同层次和岗位的被访者所提的问题应有所不同,如与管理者交谈时应针对方针、承诺和相关责任,对操作岗位上的员工,则应谈具体的工艺和操作中有关的质量问题。 提问时应尽量提开放式的问题,即避免对方能用“是”、“不是”回答的封闭性问题。提问可以遵循“5W1H(Why,What,Who,Where,When,How)”的原则,也可以用“出示、解释、记录、多少、程度、达标率”等关键词为引导,采用易于理解的语言,充分利用审核准备过程中制订的各种检查表,与对方进行公开式的讨论,启发对方的思考和兴趣。

内审员考核试题A内审员培训试题答案

内审员考核试题A 一.判断题:15题,每题1分,共15分; 1.1.ISO9000:2000是以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为基础的,而ISO9001:2000运用PDCA 原则,不是以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为基础的. ( ) 2.制定纠正措施的目的是为了纠正已有的不合格. ( ) 3.预防措施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类似不合格的再次发生. ( ) 4.所有的潜在不合格都要采取预防措施. ( ) 5.不是所有的不合格都要采取纠正措施. ( ) 6.返工后可成为合格品. ( ) 7.返修后永远是不合格品,只能是满足使用要求. ( ) 8.在产品未圆满完成前,经授权人或顾客批准也可放行. ( ) 9.已知的不合格品未经处理不管谁批准都不应放行出厂. ( ) 10.只要在后续的活动中体现出来,质量手册可以不包含所有条款,如条.

( ) 11.申请ISO9004:2000体系认证是比ISO9001:2000更高要求的认证. ( ) 12.组织为证实其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要求的产品,这个要求包括两个,一个是 顾客要求,另一个是法律法规要求. ( ) 13.产品要求是通过规范和性能要求来体现的. ( ) 14.顾客没有投诉就说明顾客是满意的,不用采取什么措施改进. ( ) 15.质量目标可以不是量化的,但一定是可以考核的,目标应是具有挑战性的,而 且是可实现的. ( ) 二.选择题:10题,每题1分,共10分;答案唯一,答多为错. 1.外包过程可以是:( E ) A 外协加工 B 设计 C 计量 D 运输 E 以上全部 2.以下哪个条款在适当条件下可以删减.( C ) A B C D E 审核的方式有: ( E ) A 顺向追踪 B 逆向追溯 C 按部门审核 D 按过程审核 E A+B+C+D 4.下面哪些情况可判为不合格项: ( D ) A 标准要求的未写到, B 写到的未做到, C 做到的没有达到目标 D A+B+C 5.下列哪种情况是错误的: ( A ) A 审核计划中安排QA 主管(是内审员)审核条款. B 审核员在审核到条款时,发现重大问题,私自增加了审核时间.

内审员管理办法

1.目的:为加强全面管理体系内审员的管理,明确内审员的权利与义务,不断提高内审员的业务 能力和审核质量,确保公司全面管理体系正常运行并得到持续改进。 2.范围:公司全体内审员均适用。 3.定义:无。 4.权责: 4.1公司最高管理者担任TMS内审员队伍的最高主管,为TMS内审员队伍的建立与运作提供充足 的资源,并对内审员队伍重要决议事项作最后裁决。 4.2 TMS管理者代表负责TMS内审员队伍的建立,确保内审工作落实执行;协调促进内审员队伍 行使权利和义务,并视需要向最高管理者报告。 4.3 TMS内审员队伍设立一名Auditor team leader,由QS主管担任,负责落实公司全面管理体系相 关工作的开展,督导TMS内审员队伍决议事项的执行,并积极培养公司后备内审员。 4.4TMS内审员队伍由储备内审员、B级内审员、A级内审员组成,负责TMS推动具体工作的实施, 依计划开展公司性或各部门内审工作,视需要参加TMS相关会议。 4.4.1A级内审员:可独立作业,也可带领B级内审员进行审核。 4.4.2B级内审员:辅助A级内审员进行审核,以提高本身审核能力。 4.4.3储备内审员:作为B级内审员之储备参加培训和实作。 4.5 QS: 4.5.1组织内部稽核并对内审员进行培训、考核。 4.5.2考核合格后,颁发资格检定合格证书。 5.作业流程:无。 6.内容: 6.1组织架构 6.2内审员资格要求 6.2.1 A级内审员资格要求

(1)通过ISO9000、ISO14000、OHSAS18000三大体系内审员培训,合格颁发证书且具有两次(含)以上华映系统实际审核(指内审)经验者可为A级内审员。 (2)两年(含)以上内部(华映系统)TMS系统审核经验之资深工程师、主管可为A级内审员。 (3)三年(含)以上工作经验之资深主管,对制程及系统非常熟悉,经外部或内部审核技巧培训合格后可为A级内审员。 6.2.2 B级内审员资格要求 (1)通过ISO9000、ISO14000、OHSAS18000三大体系内审员培训,合格颁发证书者可为B 级内审员。 (2)一年(含)以上内部(华映系统)TMS系统审核经验之资深工程师、主管可为B级内审员。 6.2.3储备内审员资格要求 通过TMS体系中一项(含)以上之内审员培训且有志于参加TMS体系推动工作并具备良好工作态度之同仁可为储备内审员。 6.2.4 A级和B级内审员须经管理者代表任命。 6.2.5 A级和B级内审员应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综合评价能力。 6.2.6所有内审员都应具备如下条件:遵纪守法,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作风正派。 6.3内审员编制及聘用管理 6.3.1公司A级内审员最大编制15人,B级内审员最大编制40人,储备内审员编制不做限定; 6.3.2各级内审员产生方式:由同仁自主申报,经评估,从已具相应资格之人员中挑选,最后由 最高管理者核准。 6.3.3经核准聘用之B级与A级内审员,将由QS发资格检定合格证书。 6.3.4内审员任期为一年一聘,每年组织一次再培训和测评考试,实行择优聘用、优胜劣汰的上岗 机制。 6.3.5 A级内审员连任三届,将不再占用编制,以鼓励及培训后进;只要在职,则可享有“A级 内审员”待遇。 6.4内审员权利义务 6.4.1 努力提高审核技能,自觉接受公司为TMS内审员提供的各种培训及考核。 6.4.2 积极配合公司及各部门之体系工作,执行TMS内审员队伍下达的工作任务,并服从Auditor team leader的指导与管理。 6.4.3 各部门内审员应互相配合,确保在TMS体系的有效实施方面起带头作用,并积极投入部 门后备内审员的培养。 6.5内审员培训 6.5.1本公司所有内审员均需接受ISO9000、ISO14001条文讲解、OHSAS18001条文讲解、内部 稽核、QSA、QPA(含Repair Center)、因素识别与评价、QC七大手法、模组制程和产品简介、各部门职掌及权责简介等专业课程培训。 6.5.2培训时机: (1)新增审核员超过10人 (2)内部稽核 (3)系统导入 6.6内审员检证 6.6.1内审员之检证分为笔试和实做两种形式: (1)QS每年将对所有内审员进行一次考核,考核以考卷形式进行,85分以上者为合格,不合格者做降级处理(A级降为B级,B级取消其资格)。

ISO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员培训教材

ISO 9000:2000 内 部 质 量 体 系 审 核 员 培 训 教 材 目录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概要 一.术语介绍 二.8.2.2内部审核 三.内部审核目标 四.内部审核员 五.审核技巧 六.成功解决冲突 七.审核的策划和准备 八.审核的实施 九.纠正措施的后续追踪 十.最终审核报告 十一.维持审核员的适任性 十二. 用“过程方法”的审核实例 过程的定义 ·按照GB/T19000:2000的定义: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过程方法 ·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所拥有的过程,特别是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 ·过程方法的益处在于:通过系统地识别并控制过程的输入和各项活动,可以确保高效地获得所需的输出 ·根据汽车行业特点,分有三类过程:顾客为导向的过程(COP ) 支持过程 管理过程 顾客为导向的过程形成了组织的“章鱼图”模式 过程分析“乌龟图”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概要 一、术语介绍 □过程 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注1:一个过程的输入通常是其他过程的输出。 注2:组织为了增值通常对过程进行策划并使其在受控条件下运行。 注3:对形成的产品是否合格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验证的过程,通常称之为“特殊过程”。□审核 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审核员 有能力实施审核的人员 注:审核员应具有特定审核所必需的资格。 □受审核方 被审核的组织 □客观证据 支持事物存在或其真实性的数据。(注:客观证据可通过观察,测量,试验或其他手段获得。) □不合格 未满足要求 □审核 什么是审核? ·系统的现场检查 ·独立的现场检查 ·审核能决定质量活动与其相关的结果是否依据事先策划的安排 ·这些安排有效地实施 ·这些安排对于达成目标是否适合 □审核类型 ·第一方审核 --组织自己审核(内部审核) ·第二方审核 --由顾客或其它对该产品或服务有利害关系的一方审核 ·第三方审核 --由独立的、中立的第三方组织审核,通常是为注册和/或承诺目的而执行 二、8.2.2内部审核 组织必须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进行内部审核,以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是否: a)符合策划的安排(见7.1)、本标准的要求以及组织所确定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b)得到有效实施与保持。 考虑拟审核的过程和区域的状况,和重要性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组织必须对审核方案进行策划。必须规定审核的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审核员的选择和审核的实施,必须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审核员不得审核自己的工作。 策划和实施审核以及报告结果和保持记录(见4.2.4)的职责和要求,必须在形成文件的程序中做出规定。

最新内审员审核技巧培训教材

深圳康达信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教材 内部审核员审核技巧 培训教材 致力于 卓越管理 举办单位: 深圳市康达信管理顾问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西区富华道柏景台2栋23楼AB座 电话:0760-******** 传真:0760-******** Http: https://www.360docs.net/doc/e53239273.html, E-mail:zhongshancmc@https://www.360docs.net/doc/e53239273.html,

质量体系内部审核员培训教材 第一章内部审核 一名词解释: 质量体系审核:确定质量体系的活动和结果是否符合标准的安排以及质量 体系的各项规定是否得到有效的贯彻并适合于达到质量 目标的、系统的、独立的检查。 A 符合性:对质量体系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是否 符合标准要求。 B 有效性:质量体系活动与文件要求是否一致,即文件要 求是否有效实施。 C 适宜性:质量体系的实施结果是否适合达到质量目标的 要求。 D 系统性:审核工作本身要求正规化,有程序可以遵循。 E 独立性:审核应由与被审对象无直接责任关系的人员进 行。 二质量体系审核的分类: 1 第一方审核:一个企业对其自身的质量体系所进行的审核。 2 第二方审核:需方派出审核员按合同规定的要求对它的供方的质量体系 进行审核。 3 第三方审核:公正的第三方对申请的企业进行的独立的质量体系审核。

第二章内审员 一内审员的评选: 内审员由企业(组织)自己评选或任命,但需经培训合格对本企业(组织)较了解。 二内审员的作用: 1 对质量体系的运行起监督作用。 2 对质量体系的保持和改进起参谋作用。 3 在质量管理方面联系领导和员工。 4 在质量体系的有效实施方面起带头作用。 5 在外部审核时,起内外接口作用。 三内审员必须具备的能力:工作能力和基本能力 1 基本能力: A 交流 B 合作 C 分析判断 D 应变E学习 F 独立 2 工作能力: A 审核计划及准备 B 现场审核 C 编写审核报告 D 跟踪与监督改善 3 审核员道德、修养 A 正直、诚实 B 客观、公正 C 尊重对方、尊重别人 D 冷静的态度和坚毅的精神

内审员审核规则与技巧

内审员培训专用教材审核规则与技巧培训

一、质量体系审核定义 确定质量体系的活动和其有关结果是否符合有关标准或文件,质量体系文件中的各项 规定是否得到有效的贯彻并适合于达到质量目标的系统的、独立的审查。 质量体系的审核大致可以分为文件审核(符合性)和现场审核(有效性)两个阶段。 二、质量体系审核种类 1内部审核第一方:即审核自身的质量体系。 2、外部审核--- 第二方:按合同规定对其供应商的质量体系审核。 第三方:认证/注册机构或其它公正的第三方对申请的企业进行审核。 三、质量体系审核目的 第一方审核(内部质量体系审核)主要目的。 依据某一质量体系标准来评价组织自身的质量体系。 验证组织自身的质量体系是否持续满足规定的要求并且正在进行。 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和自我改进的机制,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 施,使体系不断完善,不断改进。 在外部审核前作好准备。 第二方审核的主要目的 当有建立合同关系的意向时,对供方进行初步评价。 在有合同关系的情况下,验证供方的质量体系是否持续满足规定的要求并且正在进行。 作为制定和调整合格供方的名单的依据之一。 沟通供需双方对质量要求的共识。 第三方审核的主要目的 确定质量体系要素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确定现行的质量体系实现规定质量目标的有效性。 确定受审方的质量体系是否能被认证/注册。 为受审方提供改进其质量体系的机会。 减少许多重复的第二方审核。 提高企业声誉,增强竞争能力。 四、质量体系审核的范围 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质量体系要素,场所和活动进行审核。 要素:IS09001: 2000仅有5个要素。在第三方认证时,要素一个也不能少;除非没有,如7.3设计和开发;组织可以根据其实际状况进行剪裁,但要在相关体系文件(如: 质量手册)中进行

01 内审员管理办法

内审员管理办法 1 目的 为规范公司审核员管理,提高审核员的个人能力及审核水平,保证审核的公正性,以促进公司管理体系的不断改进,特制定本办法。 2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2.1 本标准规定了公司内审员任职条件,对内审员的责任、义务及内审员的管理、评价等内容。 2.2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内审员的管理。 3 职责与分工 3.1 管理者代表负责公司内审员的管理并对内审员的审核工作实施业务指导,根据质量部提报的材料批准对审核聘用内审员的奖励结果。 3.2 质量部为公司内审员常务管理机构,负责内审员的日常管理,定期组织内审员进行学习与沟通,负责每年度对内审员进行评价。 3.3 审核员须严格遵守本管理规定各项要求,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积极推进体系在本部门及公司范围内的实施与改进。 4 管理内容与要求 4.1 审核员构成及条件 4.1.1 审核及审核员定义 4.1.1.1 本文件中的审核既包括由体系管理部门组织的集中审核,也包括月度体系执行情况检查、各部门自查及部门间的互查。 4.1.1.2 审核员是指有能力实施审核的人员。 4.1.2 审核员能力要求 4.1.2.1 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应是能够胜任的。 4.1.2.2 公司内审员须具备的条件 a)具有中专上学历或初级以上技术职称; b) 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综合评价能力; c) 需接受具有内审员培训资格的机构组织的相关资格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 d) 遵纪守法,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作风严谨; e) 接受相应的管理体系、标准、法规等的培训或教育,具备一定的审核技能,结合相关工作经验,能够胜任所从事的工作; f) 熟悉公司相关业务及产品知识,了解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 4.1.3 审核员的选择 审核员一般由各部门人员产生,主要来自各部门的骨干员工,可由各部门负责人推荐或质量部举荐产生。 4.1.4 审核员技能要求 审核员的技能主要包括审核技能、观察沟通技能两方面,同时应具有开放的思维方式、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良好的知识层次,并能掌握审核进度及审核方向。 4.1.5 审核员个人素质 审核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在审核中坚持公正、客观的原则,从而保证审核按预定的进度顺利实施;同时审核员应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注重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提升,在审核中有理有据,确保审核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企业质量体系内部审核员的审核方法和审核技巧(1)

ISO9000标准质量体系内部审核教程企业质量体系内部审核员的审核方法和审核技巧 欢迎参加2000版ISO 9000标准的网上培训,本次培训将结合新版标准介绍企业内部审核员应该掌握的基本审核方法和技巧。希望通过网上的学习,使质量管理工作者对审核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初步掌握一些方法,可以开展审核工作。如果需要更详细的资料,请按网站上的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 第一讲审核 一基本概念 1 审核是指什么? 审核——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2 过程实是指什么? 企业在实施94版ISO9000标准时,是按逐个要素编制程序文件,2000版则分为五大过程,所有的工作都分解成各种过程。审核的过程是指――审核到现场发现证据对其进行评价,确定是否满足审核准则。 3 审核准则是指什么? 审核准则原称审核依据。(包括ISO9001标准,手册,程序文件,法律法规的有关要求或其它依据) 审核是按我们自己所承诺的一些文件结合我们现场做的过程是否符合这些文件的要求。 4 审核的目的是指什么? 审核的目的:是确保企业质量体系与ISO 9000质量标准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符合性是指我们所做的过程和活动是否符合标准中所要求的内容,或是否符合对外承诺的标准,或者是对外承诺的活动。 5 审核员的工作是什么? 内审员的工作就是拿着编好的各种文件对照各个部门做的情况是否符合。 二新版9001与9004的区别 9001和9004是两个相关的标准,所有的标题号内容全部是一一对应的,只不过9001标准作为审核、作为企业、作为组织申请认证必须按照9001标准的要求检查我们的活动。但是如果编制质量手册或准备各种质量文件、策划各种活动的时候,就要按9004标准。要求一个组织在编制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过程中,要把9001和9004两个标准对照起来。 9001标准就是提出一些要求,9004标准有一些解释性,可以指导如何实现9001标准。9001标准和9004标准结合起来以后,作为一个组织更能发挥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 9004标准中提到有效性和效率。作为一个组织来讲,首先要考虑效率,如果通过认证后没有任何效率,任何一个组织也不会去做这个工作。 三. 审核的特点 审核的特点:系统地、独立地、正式地。审核是一个抽样的过程,抽样要有一定的代表性,也有一定的风险。 审核是一种正正规规的,按照所形成的文件要求,按照事先策划好的步骤,进行审核,而且是独立的进行的,不受任何干扰。质量体系审核的内容包括组织的过程是否被确定;过程是否被充分的展开并贯彻实施;实施的证据是否证明符合要求。 四. 审核的类型 审核的类型包括:质量体系审核(内部);产品质量审核(围绕某一个产品进行审核);过程质量审核(看过程是否受控),审核是提高、改进体系运行的途径。 审核还可以分成:

内审员培训资料

内审员培训资料 第一节内审核基本要求 1.编制审核程序 2.内审重点:是验证质量活动和有关结果符合性,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有颜色性、 过程可靠性、产品适用性,评价达到预期目标程度,确认质量改进机会和 措施。 3.编制审核计划 4.审核人员应能保持相对独立性公正性,并经组织管理者专门授权,具备足 够资格。审核人员数量、素质应能满足内审需要。 5.审核资源,组织管理者应提供内审时所需各种资源,以实现审核工作目标。 6.审核结果按要求整理、综合,形成报告,并按程序规定被及时有效地传送 和充分利用。 7.审核文件,包括程序、标准、记录、报告、表格齐全、适用,格式规范化, 保管档案化。 8.纠正措施:对审核中发现问题采取纠正措施,并实施跟踪与监督,保证纠 正系统灵敏有效。组织内审活动只要达到上述八条要求,基本可满足 ISO9001标准提出要求。 第二节审核基本概念 一.审核定义及理解 1.审核定义 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地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程序所进行系统、独立并形成文件过程。 2.审核理解 (1)审核是对活动和过程进行检查有效管理工具,审核结果为管理者采取措 施提供了信息。 (2)审核主要目是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程序。如: ①确定受审核方管理体系对规定要求符合性。 ②评价对法律要求符合性。 ③确认所实施管理体系满足规定目标有效性。 确定审核目时,应考虑方面: ②管理优先级。 ③商业意图。 ④管理体系要求。 ⑤管理和合同需要。 ⑥对供方评价需要。 ⑦顾客要求。 ⑧其他相关方要求。

⑨组织上存在潜在风险。 (3)审核准则是审核依据。 审核准则是“作用依据一组方针、程序或要求。” ①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②质量手册、形成文件程序和其他相关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③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4)为确保审核有效性,应坚持审核客观性、独立性和系统方法三个核心。 审核客观性表现在: ①所获得审核证据必须是“与审核准则有关并且能够证实记录、事实陈述或其 他信息。” ②审核应对收集到证据根据审核准则进行客观评价,以形成审核发现。 ③审核是一个形成文件过程,包括审核计划、检查表、现场审核记录、不符合 项报告、审核报告、首次会议及末次会议记录等。 审核独立性表现在: ①审核是被授权活动,授权可来自于管理者决策、公司规定、合同要求、审核 委托方以及法律法规要求。 ②审核员在整个审核过程中应保持公正、避免利益冲突。 ③审核组成员应开展职业化审核并遵守职业规范。 ④审核员应具备开展相应审核工作能力,且是与受审核活动/区域无直接责任人 员。 ⑤在审核准则和审核证据基础上对被审核方进行客观评价。 审核系统方法表现在: ①审核包括文件审核和现场审核两个方面,在文件审核符合情况下,才能进行 现场审核。 ②审核包括符合性、有效性两个层次。 ③审核前应进行策划,以确保其实施有效性和一致性以及审核结论可信性。 ④审核是利用已建立方法和技巧,确保审核证据和审核发现相关性、可信性和 充分性,因此,由彼此独立审核组对同一对象审核应得出相应类似结论。 ⑤审核应按计划和检查表进行,审核计划通常按部门或活动来编写,并强调安 排对领导层审核,松树表应列出被审核部门主要过程和活动审核内容和审核方法。 ⑥审核系统性能在一定审核范围内实现,在审核前,首先应确定审核范围。 ⑦ISO9001:2000在策划整个质量管理体系和在某个过程进都用了相同质量管理 体系方法。 二、与审核相关几个概念 1.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管理体系.

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内审员

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内审员 质量体系管理作为企业规范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经营运作过程中有提质增效的巨大作用,这也是质量管理体系风靡全球,为世界范围内各种企业(组织)所推崇的原因所在。只有高素质的内审员队伍,加上最高管理者的重视,开展有效地内审工作,才能保持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从而打造高素质的企业。 一、正确认识内审工作的重要性 产品质量是设计和制造出来的,由过程决定的,它包括工作质量(研产销各阶段输入输出的正确性,尤其是产品规划和立项工作的前瞻性和正确性。)、设计质量(设计成熟度;标准化通用化覆盖率,达标率。)、部品质量(部品的可靠性,不良率。)、工艺质量(制造的工艺水平,直通率。)。这一切工作是由质量管理体系来保证的,内部审核是质量管理体系的需要,是体系有效保持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有效手段,更是持续改进的源泉。 内部审核的目的是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自我评价,审核的结论一般用于管理评审和其他内部判断、决策等目的,也可作为组织自我合格声明的基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内部审核就是企业管理者的“眼睛”,在发现问题、寻找改进机会、防止问题重复发生和持续成功方面发挥着积极的监视和督促作用,同时以PDCA循环,防患于未然和循序渐进,不断提升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由此可见内部审核有多么重要。 二、内审员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内审员在内部审核中具有关键作用,作为最高管理层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内审员的

标准其实不亚于外审员,甚至比外审员要求更高,他们是推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保持的源泉。内部审核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审员是否能正确理解过程方法,是否能准确把握标准要求,是否具有发现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来源于优秀内审员丰富的工作经历、专业知识和人格魅力。 对于大量中小型企业来说,它们通常委派企业中某个具体部门的负责人或工作人员参加培训以获得内审员资格,使管理的部门日常工作符合管理体系的要求,在需要内审时参加内审组执行内审工作。 可想而知,在日常的产供销活动中自觉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来做,企业的质量管理也就会有章可循、工作规范标准化,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异常也就很容易被发现,从而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内审员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有以下几点: (1)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起监督作用。通过内审活动监控体系的运行,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对质量管理体系的保持与改进起参谋作用。针对所发现的某些不符合项可以提出有针对性的纠正措施建议。 (3)在质量管理方面起沟通和纽带作用。在日常的审核中通过与广大员工的接触与交流,可以传达管理层的质量方面的政策和意图,可以把员工对质量管理方面的意见建议向管理层反映。 (4)在第二、三方审核中起到内部与外部接口作用。通常是通过内审员担任外部审核的向导或观察员角色,一方面是提升自己审核能力,一方面是向对方介绍公司的实际情况。(5)在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方面起带头作用。利用内审员对质量管理体系理解透彻的优势,在日常工作中带头认真执行和贯彻有关的质量标准、规章制度,身体力行的影响

产品审核内审员试题及答案

产品审核内审员试题及答案 姓名:工号:成绩: (注:本试卷共100分,80分以上(含)为合格,80分以下(不含)为不合格,凡不合格者需重新考试) 一、是非题(每小题3分,共9分,你认为对的,请在题后()中记√,错的记×) 1、产品审核就是对合格产品的复检。() 2、审核程序是针对特定时间段所策划,并具有特定目的的一组(一次或多次)审核。() 3、对纠正措施的有效性必须验证。() 二、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30分) 1.产品审核的目的是 2.产品审核是参考德国工业标准

3.产品审核的方法是对产品进行 4.产品审核的准则有、 、 。 5.特殊原因审核的情况有、、、、 。 6.产品审核计划内容包括、、、 、、。 7.质量特征值的趋势一般分为三种情况进行评审包括、、。 8.对缺陷进行分析可以找出缺陷在方面的原因,即。 9.质量特性缺陷的定义、缺陷划分应与一致 10、产品审核结果的评定将其按下列特性进行区分、、、

、。 三、选择题(每题3分,共12分,请将正确的答案号填在题后括号中)。 1.缺陷级别有() A.关键缺陷 B.主要缺陷 C.次要缺陷 D.以上均正确 2.A类(关键缺陷)的加权系数是() A.10 B.5 C.1

D.都不正确 3.缺陷点数总和(FP)的计算公式是() A.FP=缺陷数×缺陷等级系数 B.FP=缺陷数缺陷等级系数 C.FP=缺陷数÷缺陷等级系数 D.FP=∑(缺陷数×缺陷等级系数) 4.质量特征值(QKZ)的计算公式是() A.QKZ=10-缺陷点数/样本点数 B.QKZ=1-缺陷点数/样本点数 C.QKZ=100-缺陷点数样本点数 D.QKZ=100-缺陷点数/样本点数 三、简答题(1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