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系统复习题

免疫系统复习题
免疫系统复习题

免疫系统复习题

一、选择题

1.T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是

A.骨髓B.胸腺C.脾脏D.淋巴结E.法氏囊2.与抗体产生有关的细胞是

A.红细胞B.粒细胞C.Tc细胞D.巨噬细胞E.NK细胞3.能与绵羊红细胞形成花环的免疫细胞是

A.T细胞B.B细胞C.巨噬细胞D.肥大细胞E.嗜酸性细胞

4.关于免疫细胞,错误的描述是

A.B淋巴细胞具有抗原呈递功能B.TH细胞具有免疫调节功能

C .NK细胞参与ADCC效应D.树突状细胞具有吞噬杀菌和抗原呈递功能

E.单核吞噬细胞具有吞噬杀菌和抗原呈递功能

5.鉴别T细胞与B细胞的依据是

A.形态不同B.大小不同C.胞浆内颗粒的差异

D.细胞核的差异E.膜表面分子的差异

6.B细胞特有的表面标记是

A.PWM受体B.膜表面免疫球蛋白(SmIg)C.MHC-II 类分子D.C3b受体E.Fcγ受体

7.有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器官是

A.骨髓B.胸腺C.脾脏D.淋巴结E.法氏囊8.成熟B细胞的表面标志分子是

A.CD4 B.CD8 C.CD3 D.CD5 E.CD19

9.具有特异性杀伤作用的细胞是

A.NK细胞B.CTL细胞C.中性粒细胞D.肥大细胞E.巨噬细胞

10. B细胞的表面能与CD28分子结合的分子是

A.CD4 B.CD28C.CD3 D.CD5 E.CD19

11.能非特异性刺激T、B细胞增殖的物质是

A.PHA B.conA C.PWM D.LPS E.SPA

12.B细胞的表面标志分子是

A.PWM-R B.mIg C.CD3 D.C3b E.FcR

13.B1细胞表面的BCR是

A.mIgG B.mIgM C.mIgA D.mIgD E.mIgE

二、填空

1.根据来源、表面分子和功能,可将淋巴细胞分为____.B 淋巴细胞和NK细胞。

(T淋巴细胞)

2.TCR有两种类型,即____和TCRγδ。(TCRαβ)3.CD4是____类分子的受体,CD8是MHCⅠ类分子的受体。

(MHCⅡ)

专业课组织学与胚胎学(免疫系统)-试卷2.doc

专业课组织学与胚胎学(免疫系统)-试卷2 (总分:76.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7,分数:54.00) 1.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分数: 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多层上皮性网状细胞围成的是(分数:2.00) A.胸腺小体 B.赫林体 C.凝固体 D.尼氏体 E.黄体 3.血液中大分子进入胸腺的顺序是(分数:2.00) A.血管内皮→基膜→血管周隙→基膜→上皮性网状细胞突起 B.血管内皮→基膜→上皮性网状细胞突起→血管周隙 C.上皮性网状细胞突起→基膜→血管周隙→血管内皮 D.上皮性网状细胞突起→基膜→血管内皮→血管周隙 E.血管周隙→基膜→血管内皮→上皮性网状细胞突起 4.新生小鼠切除胸腺后,体内缺乏(分数:2.00) A.T淋巴细胞 B.B淋巴细胞 C.NK淋巴细胞 D.K淋巴细胞 E.浆细胞 5.由B淋巴细胞分裂分化的细胞是(分数:2.00) A.树突状细胞 B.巨噬细胞 C.网状细胞 D.浆细胞 E.T淋巴细胞 6.来自胸腺的淋巴细胞在淋巴结内增殖的部位是(分数:2.00) A.淋巴小结 B.副皮质区 C.髓索 D.髓窦 E.小梁 7.淋巴结内毛细血管后微静脉的内皮是(分数:2.00) A.单层立方上皮 B.单层扁平上皮 C.杆状上皮 D.单层柱状上皮 E.有孔内皮 8.组成胸腺皮质的主要细胞是(分数:2.00) A.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 B.淋巴细胞和胸腺上皮细胞 C.淋巴细胞和网状细胞 D.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E.胸腺细胞和白细胞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

1、被覆上皮的类型和主要分布 上皮细胞的特殊结构 1上皮细胞的游离面(细胞衣微绒毛纤毛)2、上皮细胞的侧面:3上皮细胞的基底面(基模基模内折半桥粒) 特化结构细胞连接(特点、作用)上皮细胞的侧面是细胞的相邻面,细胞间隙很窄,相邻细胞以钙黏蛋白互相结合。 上皮细胞的侧面 一紧密连接: (1)又称闭锁小带,位于细胞的侧面顶端 (2)相邻细胞膜形成约2—4个点状融合,融合处细胞间隙消失,非融合处有极窄的细胞间隙。(观察紧密连接的最佳方法是冷冻蚀刻复型法) (3)封闭了细胞间隙。所以,紧密连接可阻挡大分子物质穿过细胞间隙而进入深部组织,具有屏障作用。 二、中间连接 (1)又称黏着小带,带状,多位于紧密连接下方,这种连接也见于心肌细胞间的闰盘 (2)中间连接除有黏着作用外,还有保持细胞形状和传递细胞收缩力的作用。 三、桥粒 (1)又称黏着斑,斑状,最牢固,细胞膜的胞质面有较厚的致密物质构成的附着板 (2)胞质中有许多角蛋白丝(张力丝)附着于板上,并常折成襻状返回胞质,起固定和支持作用。 (3)桥粒是一种很牢固的连接,在易受摩擦的皮肤、食管等部位的复层扁平上皮中尤其发达。 四、缝隙连接 (1)又称通讯连接,斑状 (2)在钙离子和其它因素作用下,管道可开放或闭合,可供细胞相互交换某些小分子物质和离子,借以传递化学信息,调节细胞的分化和增殖。(分子量小于1500kD的物质,包括离子、cAMP等信息分子、氨基酸、葡萄糖、维生素等,均得以在相邻细胞间流通,使细胞在营养代谢、增殖分化和功能等方面成为统一体) (3)此种连接电阻低,在心肌细胞、平滑肌细胞、神经细胞之间,可经此处传递电冲动。 以上四种细胞连接,只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时存在,则称连接复合体。 3、外分泌腺的腺细胞类型

第十二章 免疫系统

第十二章 免疫系统 一、教学大纲要求 掌握淋巴细胞的分类及各类淋巴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掌握胸腺、淋巴结和脾脏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熟悉淋巴组织的分类及其结构特点,熟悉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组成、分布和功能特点;了解抗原提呈细胞与免疫的关系,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概念和意义,了解扁桃体的结构特点。 二、试题部分 (一)、填空题 1.胸腺是培育形成细胞的器官,骨髓是培育形成细胞的器官,然后细胞分别迁移到相应部位。 2.T细胞可分为三个亚群.( )、( )和( )。 3.脾的白髓包括、和( )。 4.含有大量( )的组织称淋巴组织,可将其分为( )和( )两种,后者又被称为( )。 5.淋巴结的皮质由( )、( )及( )构成。 6.淋巴结副皮质区又称,位于皮、髓质交界处,主要由组成,此区含有特殊的血管,即,是淋巴细胞进入淋巴组织的通路。 7.淋巴结的皮质淋巴窦窦壁最内层有 细胞,其外有薄层和 纤维及一层扁平的细胞。 8. 脾的实质分为( )和( )。 9. 脾血窦的窦壁由一层( )的内皮细胞排列而成,细胞间隙,内皮外有不完整的( )及环行( )围绕。 10.动脉周围淋巴鞘是围绕动脉的淋巴组织,相当于淋巴结的 区,为胸腺依赖区,含有大量的细胞。 11.人类的中枢淋巴器官包括 和。 (二)、单选题 1.构成免疫系统的核心成分是( ) A.淋巴细胞 B.巨噬细胞 C.浆细胞 D.肥大细胞 E.交错突细胞 2.中枢淋巴器官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 A.培育效应性T细胞或B细胞 B.淋巴细胞增殖不受抗原的直接影响 C.出生前结构、功能未发育完善 D.较周围淋巴器官发生早 E.均以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为支架 3.艾滋病病毒特异性地破坏何种细胞而导致免疫瘫痪( ) A.辅助性T细胞 B.抑制性T细胞 C.细胞毒性T细胞 D.记忆性B细胞 E.初始B细胞 4.关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描述哪项错误( ) A.具有较强的吞噬作用 B.参与免疫应答 C.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D.来源于血液内的单核细胞 E.包括血窦内皮细胞和网状细胞 5.抗原提呈细胞存在于( )

组织学与胚胎学名词解释

组织学与胚胎学名词解释 1.微绒毛细胞表面的细胞膜及细胞质共同伸出的细小指状突起,仅在电镜下可见,微绒毛内有许多纵行的微丝,可使微绒毛伸长或缩短。微绒毛可扩大细胞的表面积。 2.纤毛是细胞游离面向外伸出的粗而长突起,在光镜下可见。电镜下纤毛表面细胞膜包绕,细胞质内有纵行微管,微管排列方式为9×2+2,微管的滑动可使纤毛摆动。 3.紧密连接又称闭锁小带,位于相邻细胞间顶端侧面,呈箍状环绕细胞顶端。相邻细胞膜外层呈网格状融合,细胞间隙消失;未融合处有极窄的间隙。紧密连接使细胞机械性连接,防止物质穿过细胞间隙进入组织。 4.中间连接又称黏着小带,呈带状环绕上皮细胞顶部。相邻细胞间有充满细丝状物质的间隙,连接相邻的细胞膜,膜的胞质面有微丝与终末网相连。中间连接除细胞间连接作用外,还有保持细胞外形的作用。 5桥粒呈板块状,又称黏着斑。大小不等,相邻细胞膜之间有间隙,间隙内有丝状物,并在中间形成致密线。细胞膜胞质面形成附着板,有张力丝呈袢状附着于该板。桥粒有很强的机械性连接作用。 6.缝隙连接又称通讯连接,呈斑点状。连接处相邻细胞膜上有等距离的连接点,此连接点细胞膜内有6个亚单位蛋白颗粒围成直径约为1.5nm的小管。细胞膜两侧小管相互连通,成为细胞间交通管道。此处电阻低,可传递电冲动。小分子物质可在细胞间交换。 7.连接复合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细胞连接同时存在,称连接复合体。 8.基膜是连接于上皮基底面与其深面结缔组织之间的一层均质膜。电镜下分为基板和网板。基板由上皮细胞分泌产生,由蛋白多糖、IV型胶原蛋白和层黏连蛋白等组成。网板由结缔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分泌产生,由网状纤维和基质组成。基膜是半透膜,有支持、连接、固定细胞、选择通透等作用。 9.质膜内褶是上皮细胞基底面细胞膜向胞质内折所形成的皱褶,皱褶周围胞质中富含线粒体。质膜内褶有扩大细胞基底部表面积,水和电解质迅速转运的功能。 10.趋化性巨噬细胞针对环境中化学物质的分布梯度作出反应所表现的定向运动的特性。 11.分子筛蛋白多糖聚合体的立体构型内有许多微细孔隙,可滤过小分子物质而阻断大分子

医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名词解释

医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名词解释 组织学与胚胎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 H . E 染色 :是最常用的组织切片染色方法。是用苏木精和伊红染料进行染色,简称 HE 染色。苏木精是碱性染料,能和苏木精结合的称嗜碱性,呈蓝色;伊红是酸性染料,能和伊红结合的称嗜酸性,呈红色。 PAS 反应 :又称过碘酸 -Schiff 反应,简称 PAS 反应 ,是组织化学方法中的一种,用于显示多糖和粘多糖。 PAS 反应阳性时呈红色,表示有糖原和多糖的存在。 第二章细胞 第三章上皮组织 微绒毛 :是上皮细胞游离面的胞质和胞膜共同向外伸出的细小指状突起, 其内含有许多纵行微丝。在光镜下为所见的纹状缘或刷状缘。其功能是增加细胞表面积,有利于细胞的吸收。 纤毛 :是上皮细胞游离面胞质和胞膜共同向外伸出的能摆动的细长突起, 其内含有纵行排列的微管。纤毛比微绒毛粗而长,光镜下可见。其功能是能快速、定向和有节律地摆动,把粘附在上皮表面的分泌物和颗粒物等向一定方向推送。 缝隙连接 :又叫通讯连接。呈斑状, 相邻细胞膜上有许多柱状颗粒,每个颗粒由 6个亚单位围成,中央有小管。相邻颗粒对接,小管相通。缝隙连接的功能是传递化学信息。 连接复合体 :如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细胞连接同时出现,则称连接复合体。

基膜 :是介于上皮细胞基底面与结缔组织间的一层薄膜。 PAS 反应呈阳性。电镜下基膜分为基板(由上皮细胞产生 )和网板(由成纤维细胞产生 ) ,具支持、连接作用及半透膜性质。 第四章固有结缔组织 浆细胞 :形态:光镜——圆形或卵圆形,核小而圆,偏位, 染色质呈车轮状 ,胞质嗜碱性; 电镜——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丰富。功能:分泌抗体,参与体液免疫。 (成纤维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考的可能性不大 ) 分子筛 :是由透明质酸借蛋白质与其他糖胺多糖结合而构成有许多微小空隙的网状结构。小于空隙的水、营养物、代谢产物、激素、气体分子等可以通过;大于空隙的大分子物质、细菌和肿瘤细胞等则不能通过,构成局部可限制性扩散的防御屏障 ,可防止细菌蔓延。 第五章软骨和骨 骨单位 :位于骨密质的内、外环骨板之间的纵行圆筒状结构域, 又称哈弗斯系统(Haversian system ) , 为长骨干的基本结构单位, 由以中央管为轴心, 10-20层骨单位骨板呈同心圆环绕; 内含组织液、血管和神经,并有骨小管相互通连等。 同源细胞群 :在软骨组织的中部, 由一个幼稚的软骨细胞分裂增殖所形成的软骨细胞群, 每群含有 2~8个软骨细胞聚集在一起,位于软骨囊内。 骨板 :是由平行排列的骨胶纤维和少量基质粘合在一起, 并有骨盐有序沉积而成的薄板状结构。 第六章血液和血细胞的发生 网织红细胞 :是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 占成人红细胞总数的 0.5%~1.5%, 新生儿可达3%~6%。用煌焦油蓝染色, 胞质有蓝色细网或颗粒, 是残留的核糖体 , 表示有继续合成血红蛋白的功能。经 1~3天核糖体消失, 细胞成熟。该细胞数值的变化, 可作为衡量骨髓造

组织学与胚胎学(组胚)考试重点内容

一.绪论 组织分为细胞群和细胞外基质。 人体组织的四大类型: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肌组织。HE染色即苏木精—伊红染色。 二.上皮组织 上皮组织的基本特征:1.排列紧密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细胞外基质 2.明显极性 3.有游离面和基底面 4.大多无血管,有丰富神经末梢 (选择、名解)上皮类型主要分布 单扁内皮:心、血管、淋巴管 间皮:胸膜、腹膜、心包膜 单立肾小管、甲状腺 单柱胃、肠、胆囊、子宫 假复呼吸管道 复扁未角化:口腔、食管、阴道 角化:皮肤表皮 复柱眼睑结膜、男性尿道 变移上皮肾盏、肾盂、输尿管和膀胱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分布于呼吸管道,含有柱状细胞(最多)、 锥形细胞、梭形细胞、杯状细胞。

复层扁平上皮:基底层-矮柱状,增殖分化 中间层-多边形细胞 浅层-梭形或扁平细胞 外分泌腺有导管,内分泌腺无导管。 微绒毛和纤毛的区别:微绒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微细指状突 起;纤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粗而长 的突起,具有节律性定向摆动的能力。上皮细胞侧面四种连接名称:紧密连接,缝隙连接,中间连接、桥 粒。 基膜分基板和网板,基板靠近上皮,网板与结缔组织相连。 三.结缔组织 结缔组织的基本特征:1.细胞少,种类多,无极性 2.细胞外基质由纤维和基质组成 3.起连接、支持、保护、储存营养和物质运 输的作用 4.起源于胚胎时期的间充质 结缔组织的分类:致密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网状组织、脂肪 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组成:1.细胞—成纤维细胞、浆细胞、白细胞、肥大 细胞、巨噬细胞、脂肪细胞、未分化的间 充质细胞。

2.纤维—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 3.基质—蛋白多糖、纤维黏连蛋白、组织液。纤维细胞是静止状态的成纤维细胞。 巨噬细胞—来源于单核细胞,具有趋化性。 浆细胞—来源于B淋巴细胞,主要位于病原微生物易于入侵的部 位以及慢性炎症部位。 功能:1.合成和分泌抗体(即免疫球蛋白) 2.参与体液免疫 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形态似纤维细胞,参与结缔组织和小血管修 复。 肥大细胞:易染,水溶。 脂肪细胞:胞质内含一大脂滴 纤维—1.胶原纤维:新鲜呈白色,故又名白纤维。粗细不等,韧性 大。 2.弹性纤维:新鲜呈黄色,故又名黄纤维。弹性强,韧性差。 EM下—弹性蛋白+胶原纤维 3.网状纤维:又名嗜银纤维。 致密结缔组织:特点--以纤维为主要成分而细胞较少(主要为成纤 维细胞),纤维粗大,排列致密。 三种类型—规则致密结缔组织,不规则致密结缔组 织,弹性组织。 网状组织:由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