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头钻床的控制系统设计.

双头钻床的控制系统设计.
双头钻床的控制系统设计.

2013届毕业生

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 双头钻床的控制系统设计

学院名称:电气工程学院班级:自动F0904

2013 年5 月20 日

目次

1 概述 (1)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2)

1.3 设计任务及要求 (3)

2 卧式双头钻床介绍 (4)

2.1 送料装置和加紧装置 (4)

2.2 动力头 (5)

2.3 液压站 (5)

2.4 机床辅助装置 (6)

3 硬件电路设计 (6)

3.1 卧式双头钻床的工艺流程 (6)

3.2 主电路图 (7)

3.3 卧式双头钻床各电动和液压系统油路的控制 (8)

3.4 I/O分配及PLC选型 (12)

3.5 硬件接线图 (13)

4 系统软件设计 (14)

4.1 卧式双头钻床的逻辑控制流程 (14)

4.2 梯形图和指令表 (15)

总结 (18)

致谢 (19)

参考文献 (20)

1 概述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英文全称为Programmable Logical Controller ,通常被人们简称为PLC。它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综合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工业自动控制装置,它具有功能强、可靠性高、配置灵活、使用方便以及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基于以上优点以及PLC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PLC已被广泛应用于自动化控制的各个领域。

钻床是机床的一种,是专门进行孔加工的机床。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那时候世界上最先进的钻床依然还是用普通继电器来控制的。但随着PLC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将PLC应用于机床的控制当中。相比之下,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电气线路复杂,触点多,灵活性差,要想改变机床的加工工艺,就得改变硬件接线,长期使用后,故障率还高,故障排除困难,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因此普通继电器控制的机床越来越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现代化生产过程。而采用PLC 作为机床的控制器使得机床的效率和加工精度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机床的性能也更趋完善,可靠性更高,功能更完善,故障率更低,故障排除更加容易,编程也简单。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金属切削机床是使用切削的方法将金属毛坯加工成机器零件的机器,它是制造机器的机器,一般简称为机床。普通机床主要包括车床、铣床、钻床、镗床、刨床、磨床。金属切削加工是机械制造行业中最基本的加工方法。

随着机械制造行业的不断发展,机械零件的加工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除了切削加工以外,又出现了铸造、锻造、焊接、冲压、挤压和辊轧等加工方法。但是,在机械制造的总工作量当中,机床切削加工占到了40%——60%,所以在目前的机械制造行业中金属切削机床仍然是主要的加工设备。而机床的技术性能又直接影响到机械制造行业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传统的金属切削机床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化的机械加工要求。所以必须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改造传统落后的机床,提高其技术性能,以满足高速发展的机械制造行业的加工要求。

钻床是一种在工件上进行孔加工的机床,如钻孔、扩孔、绞孔、攻丝等。20世纪70年代初,世界上钻床的控制还是通过继电器逻辑控制方式来实现的。采

用这种控制方式的电气系统当中,使用了大量的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行程开关等,这就不免使得整个系统存在如下诸多问题:

1.由于控制触点多、工作频繁,电路系统故障率高、检查周期长;

2.线路易老化,长时间使用以后,系统常出现故障,造成机械、液压或气动系统工作不正常,直接影响机械加工的质量,耽误加工的进行,降低了工作的可靠性;

3.如果工艺要求发生变化,就得重新设计线路连线,而继电器逻辑控制线路的触点数量有限,线路连线很多,这不利于设备加工工艺的更新,降低了设备的利用率。

除了以上问题以外,传统钻床还存在自动化程度不高、加工精度低、难以进行大批量生产等问题。

为了解决传统钻床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我们有必要采用更先进的控制方案,并通过改进传统钻床的机械结构,实现对传统钻床的自动化改造。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纵观当今世界,机械制造行业蓬勃发展,人们对机械零件加工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机床工业的同步发展才能保证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不被限制。因此,人们不断研究设计更加先进的机床来满足蓬勃发展的机械制造行业。

我国机床工业自1949年建立,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目前,在高档数控机床领域,我国的自主创新成果非常显巨。相关统计显示,我国已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大机床消费国,其中,金属加工机床消费占到全球市场的45%。统计还显示,全球28个主要机床生产国家和地区2012年产值为932亿美元,中国约占30%,位居第一位。

在重型、超重型数控机床研发方面,重型龙门五轴联动复合机床等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档数控机床的研制成功,满足了航空航天、发电设备、汽车等重点领域对于超大零件的重点加工需求;高速精密数控车床、加工中心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军工等多个行业领域,并带动了众多中小企业设备更新改造和产业升级。

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压力机类产品已全面进入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被国外客户誉为“世界三大冲压装备制造商”之一;北京第一机床厂的龙门镗床、龙门铣床等产品已出口到韩国;武汉重型机床有限公司的重型机床类产品已出口到英国、日本、法国、韩国等。

种种数据显示,我国的机床工业自建国以来,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尽管如此,我国的机床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具体表现有:我国每年仍然需要大量进口高精度的机床零部件,而且数量一直在上升,这表明国产机床的加工精度不能完全满足国内机床的制造;尽管目前国产机床的国内市场占有率显着提升,但高档经济型数控机床、核心功能部件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还很低,而国外公司大约占有我国高档机床85%的市场份额;此外,我国数控机床大部分依赖进口的局面依然没有得到改变,尽管当前有一些产品国内企业能够生产,但产品制造力有限,采用进口的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导致产品价格较高,缺乏竞争力。相对于整机方面的较高发展水平而言,我国数控系统、关键功能部件比较滞后。这些深层次的技术问题如果不解决,国产数控机床的成本、价格就下不来,而且产品的精度、可靠性和技术先进性就上不去。

总的来说,我国机床工业由于起步晚等原因,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但只要我们不断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并不断创新,总有一天,我们会赶超他们。

1.3 设计任务及要求

本次设计采用PLC作为控制器,进行一种卧式双头钻床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目的是简化传统钻床控制线路,降低机床故障率,提高其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

具体要求如下:当操作人员按下机床的启动按钮后,机床的送料系统将工件送到工作台上夹具的指定位置处,然后夹具夹紧工件,待夹具加紧工件后,工作台移动,使工件到达钻头加工工位处,然后左右动力头先快进再工进,当两钻头加工到各自的加工深度时快速退回原位,然后工作台退回原位,夹具松开,然后送料系统送料的同时将加工好的工件退掉,接着机床进行下一次加工。机床的整个加工过程是全自动的,而且能够循环加工。

2 卧式双头钻床介绍

卧式双头钻床是一种能够同时对工件两侧进行钻孔加工的钻床,结构形式为卧式。本文主要进行卧式双头钻床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使其克服传统钻床的诸多不足之处,提高机床的技术性能。

卧式双头钻床主要由床身、移动工作台、液压站、两台滑套液压钻削动力头、送料装置、夹紧装置和照明冷却等辅助装置组成。卧式双头钻床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2.1所示:

5

12

3

4

6

8

7

1 送料装置

2 料仓

3 夹紧装置

4 移动工作台

5 液压站

6 床身

7 右滑套钻削动力头 8 左滑套钻削动力头

图2.1 卧式双头钻床俯视结构示意图

这里只是画了一个简单的示意图,整个机床并没有全部画上,包括冷却装置和照明装置都没有在图中显示。下面将具体介绍机床每个机械部分的工作过程及原理。

2.1 送料装置和加紧装置

卧式双头钻床的送料装置和加紧装置的示意图如图2.2所示:

料仓

液压缸1

液压缸2

工件

移动工作台

图2.2 送料装置和夹紧装置示意图

这里简单地说明一下送料装置和夹紧装置的工作原理。工件自料仓中靠重力下落,当上一个工件加工完毕后,移动工作台退回原位,这时送料推杆液压缸(即图中液压缸1)左腔进油,活塞向右移动,推动工件右移,同时此工件推动上一个加工好的工件进入收集料仓中。当工件到达夹具上指定位置时,液压缸1右腔进油,活塞向左移动,退回原位,等待下一次送料。同时,夹具液压缸上腔进油,活塞向下移动,逐渐加紧工件。夹具压力达到要求时,夹具保持夹紧状态,移动工作台向加工工位移动,到达加工工位时,左右动力头开始进行钻孔加工。移动工作台的移动也是靠液压驱动的。

2.2 动力头

卧式双头钻床具有左右两个滑套钻削动力头,其运动形式包括主轴的旋转运动和动力头横向进给运动。两动力头主轴的旋转运动分别靠电动机M1、M2驱动,动力头进给运动靠液压驱动。当移动工作台到达加工工位时,左右动力头主轴开始旋转,同时做横向快速进给运动。当动力头快进到工进限位时,动力头由快进转工进。当工进完成后,两动力头快速退回原位,主轴停止旋转,等待下一个工件到达加工工位。

2.3 液压站

卧式双头钻床采用机械、液压、电气相结合的控制方式。系统中,液压动力由液压站提供。液压站油泵由电动机M3驱动。当操作人员按下机床启动按钮时,液压泵开始运转。直到操作人员停机时,液压泵停止运转。

2.4 机床辅助装置

机床辅助装置包括冷却装置和照明装置等。当钻头进行钻削加工时,需要由冷却装置提供冷却液进行冷却。冷却泵由电动机M4驱动。当两动力头开始工进加工时,冷却泵启动。当两动力头工进都结束时,冷却泵停止运转。机床靠一个照明灯提供照明,照明灯由一个按钮控制其开关。

3 硬件电路设计

3.1 卧式双头钻床的工艺流程

本设计的设计目标是使卧式双头钻床能够自动完成如下工作循环:送料(退料)——加紧——工作台前移——钻削加工——工作台后移——卸料(送料)。其工艺流程图如如图3.1所示:

送料(卸料)

工件加紧

左动力头快进

工进左动力头快退

右动力头快进

工进

右动力头快退

工作台退回

工件松开

工作台移动

卸料(送料)

图3.1 卧式双头钻床工艺流程图3.2 主电路图

卧式双头钻床的主电路如图3.2所示:

KM1KM2KM3L1L2L3

FU1

FU2

FU3

QS

EP

FR1FR2FR3FR4

M13~

M23~

M33~

M43~

电源开关及保护左动力头电机右动力头电机

液压泵电动机冷却泵电动机

12345

KM4

图3.2 卧式双头钻床主电路图

卧式双头钻床总共配置了4台三相异步电动机,分别为左动力头主轴电动机M1,右动力头主轴电动机M2,液压泵电动机M3,冷却泵电动机M4。由于这4台电动机功率最大的也只有5.5kW ,满足直接启动的要求,所以这里均采用直接启动的方式启动。此外,这4台电动机均为单向启停控制,不需要正反转控制。低压断路器QS 为机床的电源开关,熔断器FU2、FU3、FU4为各电动机的短路保护,交流接触器KM1、KM2、KM3、KM4分别控制电动机M1、M2、M3、M4的启停,同时交流接触器KM1、KM2、KM3、KM4的电磁机构还能够为这四台电动机提供零压、欠压保护。热继电器FR1、FR2、FR3、FR4为各电动机提供过载和电源断相保护,防止电动机因上述故障导致过热而损坏。

3.3 卧式双头钻床各电动和液压系统油路的控制

1.左右动力头电动机的控制

电动机M1、M2为机床两动力头主轴电动机,功率为5.5kW,单向运转,采用直接启动方式启动。当移动工作台移动到指定位置压下工作台返回行程开关SQ5时,左右两动力头主轴开始旋转,即电动机M1、M2启动。当左右两动力头退回原位分别压下各自的原位行程开关SQ6、SQ9时,左右两动力头主轴停转,即电动机M1、M2停转。分别用交流接触器KM1、KM2来控制左右动力头主轴电动机的启停。

2.液压泵电动机M3的控制

电动机M3为机床液压泵电动机,功率为3kW,单向运转,采用直接启动方式启动。当机床处于启动状态时,液压泵也处于运转状态。即当操作人员按下机床启动按钮SB0时,液压泵电动机启动;当操作人员按下机床停机按钮SB1时,液压泵电机停转。用交流接触器KM3来控制液压泵电动机M3的启停。

3.冷却泵电动机M4的控制

电动机M4为机床冷却泵电动机,功率为0.5kW,单向运转,采用直接启动方式启动。当左右动力头开始工进时,冷却泵开始工作。即当左右动力头分别压下各自的工进行程开关SQ7、SQ10时,启动电动机M4。当左右动力头工进结束时,冷却泵停止工作。即当左右动力头分别压下各自的快退行程开关SQ8、SQ11时,冷却泵电动机M4停转。用交流接触器KM4来控制冷却泵电动机M4的启停。

4.液压系统油路的控制

电磁阀电磁线圈YV1、YV2控制送料推杆液压缸活塞运动方向。电磁线圈YV1通电时,送料推杆向右移动,推动工件向工作台夹具方向运动,完成送料(卸料)过程。电磁线圈YV2通电时,送料推杆退回原位。

卧式双头钻床的夹具采用油路失电夹紧液压系统进行控制。电磁阀电磁线圈YV3、YV4控制夹紧液压缸活塞运动方向。当电磁线圈YV3通电时,夹紧液压缸活塞乡下移动,逐渐加紧工件。当压力达到要求时,压力继电器KP触头动作,夹具保持夹紧状态。当电磁线圈YV4通电时,加紧液压缸活塞向上移动,夹具逐渐松开工件。

电磁阀电磁线圈YV5、YV6控制移动工作台液压缸活塞运动方向。当电磁线圈YV5通电时,移动工作台由原位向加工工位运动。当电磁线圈YV6通电时,移动工作台由加工工位向原位运动。

机床左动力头的运动由电磁阀电磁线圈YV7、YV8、YV9控制,右动力头的运动由电磁阀电磁线圈YV10、YV11、YV12控制。当电磁线圈YV7、YV9通电时,左动力头做快速进给运动。当电磁线圈YV7通电时,左动力头做工进运动。当电磁线圈YV8通电时,左动力头做快退运动。当电磁线圈YV10、YV12通电时,右动力头快进。当电磁线圈YV10通电时,右动力头工进。当电磁线圈YV11通电时,右动力头快退。

液压回路电磁阀动作顺序及液压元件工作状态如表1所示:

表1 液压控制回路电磁阀动作表

动作名称发讯

元件

电磁阀工作状态

YV1 YV2 YV3 YV4 YV5 YV6 YV7 YV8 YV9 YV10 YV11 YV12

送料

(退

料)

SQ3 + - - - - - - - - - - -

送料

杆退

SQ2 - + - - - - - - - - - -

工件

夹紧

SQ2 - - + - - - - - - - - - 工作

台向

前移

KP - - + - + - - - - - - -

左动

力头

快进

SQ5 - - + - - - + - + - - -

左动

力头

工进

SQ7 - - + - - - + - - - - -

左动

力头

快退

SQ8 - - + - - - - + - - - -

右动

力头

快进

SQ5 - - + - - - - - - + - +

右动

力头

工进

SQ10 - - + - - - - - + - -

右动

力头

快退

SQ11 - - + - - - - - - - + -

工作台退回SQ6、

SQ9

- - + - - + - - - - - -

工件

松开

SQ4 - - - + - - - - - - - - 送料(退

料)

夹具工作台左动力头右动力头注:“+”表示对应电磁阀线圈通电,“-”表示对应电磁阀线圈断电

3.4 I/O分配及PLC选型

根据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确定PLC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数量和功能。输入信号有:启动按钮SB0,停机按钮SB1,急停按钮SB2,送料推杆原位行程开关SQ1,送料杆返回行程开关SQ2,夹具液压缸活塞原位行程开关SQ3,夹具压力继电器KP,移动工作台原位行程开关SQ4,移动工作台返回行程开关SQ5,左动力头原位行程开关SQ6,左动力头工进行程开关SQ7,左动力头快退行程开关SQ8,右动力头原位行程开关SQ9,右动力头工进行程开关SQ10,右动力头快退行程开关SQ11,热继电器FR1-FR4的常闭触头。这里为了减少PLC输入点数,将急停按钮SB2和四个热继电器的常闭触头并联接入PLC的一个输入口。输出信号有4个中间继电器线圈和12个液压回路电磁阀线圈。交流接触器线圈没有接到PLC 输出端,分别用中间继电器KA1、KA2、KA3、KA4来控制。另外,照明灯的控制也不经过PLC来控制,直接将照明灯接到电源上,用一个开关SA来控制其开关。此外,本次设计暂不设置指示灯。PLC的I/O分配如表2所示:

表2 I/O分配表

输入信号地址输出信号地址

启动按钮SB0 X0 KA1 Y0

停机按钮SB1 X1 KA2 Y1 送料推杆原位行程开关SQ1 X2 KA3 Y2

送料推杆返回行程开关SQ2 X3 KA4 Y3 夹具液压缸活塞原位行程开关SQ3 X4 YV1 Y4 工作台原位行程开关SQ4 X5 YV2 Y5

工作台返回行程开关SQ5 X6 YV3 Y6

左动力头原位行程开关SQ6 X7 YV4 Y7

左动力头工进行程开关SQ7 X8 YV5 Y8

左动力头快退行程开关SQ8 X9 YV6 Y9

右动力头原位行程开关SQ9 X10 YV7 Y10

右动力头工进行程开关SQ10 X11 YV8 Y11

右动力头快退行程开关SQ11 X12 YV9 Y12 夹具压力继电器KP X13 YV10 Y13 急停按钮SB2、热继电器FR1-FR4 X14 YV11 Y14

YV12 Y15 由表知,共有15个输入点,16个输出点,考虑到系统以后性能的扩展,这里选用三菱公司的FX2N -48MR机型。FX2N -48MR型的PLC的基本单元共有48个I/O 点,24个输入点,24个输出点。

3.5 硬件接线图

根据I/O 分配表,可以画出PLC 硬件接线图,PLC 的硬件接线图如图3.3所示:

DC 24V

DC 24V

DC 24V

DC 24V

X0X1X2X3X4X5X6X7X8X9X10X11X12

X13

X14

P

COM

SB0SB1SQ1SQ2SQ3SQ4SQ5SQ6SQ7SQ8SQ9SQ10SQ11

KP

FR1

FR2

FR3

FR4

SB2

Y0Y1Y2Y3COM1

Y4Y5Y6Y7COM2

Y8Y9

Y10Y11

COM3

Y12

Y13

Y14Y15

COM4

KA1KA2KA3KA4

YV1YV2YV3YV4

YV5YV6

YV7YV8YV9

YV10YV11YV12FX2N-48MR

FU5

FU6

FU7

FU8

L N L N FU4

3.3 PLC 硬件接线图

PLC输入端子外电路总共接了15个输入点,分别连接按钮、行程开关、压力继电器等主令和检测元件,由PLC内部提供的DC 24V直流电源供电。输出端子外电路共接了16个输出点。其中中间继电器采用DC 24V电源供电,电磁铁阀用DC 24V 电源供电,共分为4个端子组。

4 系统软件设计

4.1 卧式双头钻床的逻辑控制流程

初始步为等待步,此时整台机床尚未送电,即隔离开关QS为断开状态。当隔离开关接通时,系统从等待状态转换到激活状态。此时按下启动按钮SB0,液压泵电动机接触器KM3线圈得电并自锁,液压泵电动机M3启动,液压泵开始工作。在机床开始工作前,液压泵必须最先启动。此时机床各动力部件还都处于原位。接着,电磁线圈YV1得电,送料缸左腔进油,活塞向右移动,带动送料推杆向右移动,送料推杆推动工件移动。当工件到达移动工作台上夹具的指定位置时,即送料推杆压下送料推杆返回行程开关SQ2时,电磁线圈YV1失电,电磁线圈YV2得电,送料缸右腔进油,送料推杆退回,当送料推杆退到原位时电磁线圈YV2失电,送料推杆停下,等待下一次送料。与此同时,电磁线圈YV3得电,加紧液压缸活塞向下移动,工件逐渐被加紧。当夹具压力达到设定压力值时,压力继电器触头动作,使得电磁线圈YV5得电,移动工作台向前移动。当移动工作台到达指定位置时,即当移动工作台压下移动工作台返回行程开关SQ5时,电磁线圈YV5失电,工作台保持在当前位置。与此同时,KM1、KM2线圈得电,电磁线圈YV7、YV9、YV10、YV12得电,电动机M1、M2启动,两动力头主轴开始旋转并做快进运动。当两动力头分别到达各自的工进限位并压下各自的工进行程开关SQ7、SQ10时,电磁线圈YV9、YV11失电,交流接触器KM4线圈得电,两动力头由快进转工进,冷却泵电机启动,冷却泵开始工作。当两动力头完成工进分别压下各自的动力头返回行程开关SQ8、SQ11时,电磁线圈YV7、YV10失电,电磁线圈YV8、YV11得电,交流接触器线圈KM4失电,两动力头快速退回,冷却泵停止工作。

当两动力头返回到原位时,即当两动力头分别压下各自的原位行程开关SQ6、SQ9时,电磁线圈YV8、YV11失电,两动力头停止运动,在原位等待下一

次加工。当两动力头都回到原位时,电磁线圈YV6得电,移动工作台退向原位。当移动工作台到达原位并压下工作台原位行程开关SQ4时,电磁线圈YV6、YV3失电,电磁线圈YV4得电,移动工作台停止运动,夹具松开工件。当夹紧液压缸活塞退回到原位时,即当夹具液压缸活塞原位行程开关SQ3被压下时,电磁线圈YV4失电,电磁线圈YV1得电,夹具液压缸活塞停在原位,送料杆开始送料并卸料。机床进入下一个工件的加工。当操作人员按下停机按钮或急停按钮,再或者电机热继电器触头动作时,系统停止工作。

4.2 梯形图和指令表

根据卧式双头钻床的逻辑控制流程和I/O分配,设计控制程序梯形图。卧式双头钻床的控制程序梯形图如图4.1所示:

主控线圈

液压泵

送料

送料推杆

退回

夹紧

工作台前移

左动力头主轴

右动力头主轴

左动力头进给

左动力头快退

右动力头进给

右动力头快退

冷却泵

工作台后退

工件松开

主控结束

图4.1 控制程序梯形图

梯形图对应的指令表如表3所示:

表3 指令表

总结

传统机床采用继电器逻辑控制方式进行控制,整个控制系统电气线路复杂,触点多,灵活性差,要想用同一台机床加工加工要求不同的工件,就得改变硬件接线,长期使用后,故障率还高,故障排除困难,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

而采用PLC作为机床的控制器,能够简化传统机床的控制线路,降低机床的故障率,提高机床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

本文以卧式双头钻床为例,详细介绍了其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包括机床的结构介绍、工艺流程介绍、硬件电路设计、软件设计,使其能够自动循环加工特定工件,大大提高了机床的自动化程度。

专用铣床液压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名称专用铣床液压系统设计 题目类别毕业设计 学院(系)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辅导老师 开题报告日期2011年3月26日 专用铣床液压系统设计 学生:

指导教师:汪建华长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 题目来源及题目类别 题目名称:专用铣床液压系统设计 题目来源:生产实际和老师的科学研究 题目类别:毕业设计 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液压系统设计是一个综合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该毕业设计,要求达到以下目的: 1. 巩固和深化已学知识,掌握液压系统设计计算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2. 正确合理地确定执行机构,选用标准液压元件;能熟练地运用液压基本回路、组合成满足基本性能要求的液压系统; 3. 熟悉并会运用有关的国家标准、部颁标准、设计手册和产品样本等技术资料。对学生在计算、制图、运用设计资料以及经验估算、考虑技术决策、CAD 技术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进行一次训练,以提高这些技能的水平。 3 阅读的主要文献及资料名称 [1] 张群声.液压与气压传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 俞启荣.机床液压传动[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4 [3] 俞启荣.液压传动[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 [4] 丁树模,姚如一. 液压传动[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 [5] 章宏甲,周邦俊.金属切削机床液压传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6] 龚曙光.ANSYS工程应用实例解析.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7] 章宏甲,黄谊. 机床液压传动[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 [8] 杨培元,朱福元.液压系统设计简明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 [9] 王春行.液压伺服控制系统[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 [10] 陆元章.现代机械设备设计手册:第二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钻床的自动化改造及进给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设计(论文)题目:钻床的自动化改造及进给系统设计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台式钻床的改造和设计,通过导入液压进给系统和PLC控制系统将台式钻床改造为自动钻床,并可通过PLC实现自动控制。 设计过程按照机床的一般设计步骤先进行总体方案的确定,然后再分别对进给系统、传动系统和控制系统进行具体设计。 设计的目标在于通过导入液压进给系统和PLC控制系统,改造后的钻床能实现自动化连续生产、改善产品的加工质量、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和工作量;钻床系统能够工作平稳,满足工作要求;经济因素合理。 本文设计的重点在于进给系统液压缸的设计和PLC控制系统的设计。进给液压缸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液压缸结构设计和控制油路的设计;PLC控制系统设计主要是根据工作要求和控制需要,选择电气元件和编写控制程序来实现对自动钻床的控制。 改造后的钻床,能实现自动化控制,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关键词:自动钻床;液压进给系统;PLC

ABSTRACT c feeds systemThis thesis mainly illustrates the improving an d design of Bench-typ e drilling machine. We change the Bench-type drilling machine to automatic drilling machine by transmitting into hydraulic system and PLC control system, the automatic drilling machine can be controlled by PLC. We ascertain the entire scheme by the general machine design steps in the design process, and then separately design the feed system、drives system and control system. The purpose of this design as below: By transmitting into hydraulic system and PLC control system, the automatic drilling machine c the system of the automatic drilling machine can work reposefully and satisfy the require; the spent of design is economic. The important parts of the thesis are the design of hydraulic feeds system and PLC control system. The design of feed hydraulic system includes the designs of hydraulic tanks structure and control; the design of PLC control system is choosing the electrical components and programming control program to controlling the automatic drilling machine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work and control. The Bench-type drilling machine improved can be controlled automatically. It is a typical machine of Mechatronics. Key words: automatic drilling machine;hydrauli;PLC

电气控制课程设计题目模板

电气控制课程设计 题目

实验指导书 《电气控制与仪表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学院: 学号: 专业( 方向) 年级: 学生姓名: 福建农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 9 月 1 日 第一节概述 要能够胜任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工作, 按要求完成好设计任务,

仅仅掌握电气设计的基础知识是不够的, 必须经过重复的实践, 深入生产现场, 不断积累经验。课程设计正是为这一目的而安排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 它是一项初步的工程训练。经过集中1~2周时间的设计工作, 了解一般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设计内容和设计方法。课程设计题目不要太大, 尽可能取自生产中实用的电气控制装置。 本指导书主要讨论课程设计应达到的目的、要求、设计内容、深度及完成的工作量。并经过实例介绍, 进一步说明课程设计的设计步骤。 本指导书还收集了较多的设计参考题, 可作为课程设计练习题, 直接供设计者自由选取。命题结合生产需要, 具有真实感。设计中应严格要求, 力求做到图纸资料规范化。 电气设计包含原理设计与工艺设计两个方面, 不能忽视任何一面, 在高等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特别要重视工艺设计。由于初次从事设计工作, 工艺要求不能过高, 不能面面俱到。设计工作量、说明书等要求与毕业设计应有较大的区别, 电气控制课程设计属于练习性质, 不强调设计结果直接用于生产, 个人的工艺设计, 只要求完成其中的一部份内容。 课程设计原则上应做到一人一题和自由选题。在几个人共选一个课题的情况下, 各人的设计要求及工艺设计内容, 绘图种类, 应有所区别。要强调独立完成, 以学生自身的独立工作为主, 教师指导帮助为辅。在设计工程中, 适当组织针对性参观, 并配以多种形式

CA6140卧式车床电气控制课程设计

CA6140卧式车床电气控制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论文 课程名称《机电传动与控制》课程设计项目名称CA6140卧式车床电气控制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老师 __________ 2011年:£半年

目录 一.CA6140卧式车床的主要功能,结构,电力拖动与电气控制要求?2 1.1 主要功能 (2) 1.2 主要结构 (2) 1.3 电力拖动与电气控制要求 (2) 二.CA6140 卧式车床的主要运动形式及控制要求 (3) 2.1 主运动 (3) 2.2 进给运动 (3) 2.3 辅助运动 (4) 三.CA6140卧式车床系统的控制原理图及电气元件目录明细表 (4) 3.1 系统控制原理图 (5) 3.2 电气元件目录明细表 (6) 四.?CA6140卧式车床系统的控制原理分析 (7)

4.1 主电路分析 (7) 4.11 主轴电动机的控制 (7) 4.12 冷去泵电动机的控制 (7) 4.13 快速电动机的控制 (8) 4.14 信号指示与照明电路 (8) 五.CA6140 卧式车床系统操作方法及工作过程分析 (9) 六?保护环节及故障分析,说明10 七。参考文献 (13) 第1页 一.CA6140卧式车床的主要功能,结构,电力拖动与电气控制要求 1.1主要功能: CA6140卧式车床是一种应用及其广泛的金属切削机床,能够车削外圆,内圆断面,螺纹,切斷及割槽等,并可以装上钻头或较刀进行钻孔和咬孔等 1.2主要结构: CA6140卧式车床主要由床身,主轴箱,挂轮箱,溜板箱,刀架,尾座,光杆和丝杆等部分组成

专用钻床液压系统设计54061

机电工程学院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 说明书 课题名称:专用钻床的液压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蒋诗阳学号:20100607208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10机电2 成绩:指导教师签字: 2013年6月20日

目录 1 设计题目及其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工况分析 2.1动作要求分析 (1) 2.2负载分析 (2) 2.3负载图和速度图的绘制 (5) 2.4液压缸主要参数确定 (6) 3 液压系统设计设计 3.1液压系统图的拟定..........................错误!未定义书签。0 3.2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错误!未定义书签。2 3.3液压元件的选择 (13) 4 验算性能完成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6 5总结............................................错误!未定义书签。0

设计内容计算说明结论 题目及要求 动作要求分析一,设计题目及要求: 试设计一专用钻床的液压系统,要求完成”快进-工作-快退-停止(卸荷)”的工作循环.已知:切削阻力为13412N,运动部件自重为5390N,快进行程为300mm,工进行程为100mm,快进,快退运动速度为4.5m/min,工进速度为60-1000mm/min,加速和减速时间为△t=0.2sec,机床采用平导轨,摩擦系数为Fs=0.2,Fd=0.1 二,工况分析 2.1动作要求分析 根据主机动作要求画出动作循环图如图1-1 图1-1 动作循环图 设计内容计算说明结论

摇臂钻床电气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PLC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 摇臂钻床电气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一摇臂钻床简单介绍 钻床是一种专门进行孔加工的机床,主要用于钻孔,扩孔,铰孔和攻丝等。钻床得主要类型有台式钻床,立式钻床,卧式钻床,深孔钻床和多轴钻床等。摇臂钻床是立式钻床中的一种,具有操作方便灵活,应用范围广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单件或批量生产中带有多孔大型零件的孔加工,是一般机械加工车间常见的机床。 图1 摇臂钻床示意图 1—内外立柱;2—主轴箱;3—摇臂;4—主轴;5—工作台;6—底座;SB1—主电动机停止按钮;SB2—主电动机启动按钮;SB3—摇臂上升按钮;SB4—摇臂下降按钮;SB5—松开按钮;SB6—夹紧按钮 二电气控制要求 (1) 主要控制电器为四台电机:主电动机、摇臂升降电动机、液压泵电动机、冷却泵电机。 (2)主电动机和液压泵电机采用热继电器进行过载保护,摇臂升降电动机、冷却泵电机均为短时工作,不设过载保护。

(3)摇臂的升降,主轴箱、立柱的夹紧放松都要求拖动摇臂升降电动机、液压泵电动机能够正反转。 (4)摇臂的升降控制:按下摇臂上升起动按钮,液压泵电动机起动供给压力油,经分配阀体进入摇臂的松开油腔,推动活塞使摇臂松开。同时摇臂升降电动机旋转使摇臂上升。如果摇臂没有松开,摇臂升降电动机不能转动,必须保证了只有摇臂的可靠松开后方可使摇臂上升或下降,可使用限位开关控制。 当摇臂上升到所需要的位置时,松开摇臂上升起动按钮,升降电动机断电,摇臂停止上升。当持续1~3s后,液压泵电动机反转,使压力油经分配阀进入的夹紧液压腔,摇臂夹紧,同时液压泵电动机停止,完成了摇臂的松开—上升—夹紧动作。 (5)摇臂升降电动机的正转与反转不能同时进行,否则将造成电源两相间的短路。 (6)因为摇臂的上升或下降是短时的调整工作,所以应采用点动方式。 (7)摇臂的上升或下降要设立极限位置保护。 (8)立柱和主轴箱的松开与夹紧控制:主轴箱与立柱的松开及夹紧控制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同时进行。由开关SA2和按钮SB5(或SB6)进行控制。SA2有三个位置:在中间位置(零位)时为松开及夹紧控制同时进行,扳到左边位置时为立柱的夹紧或放松,扳到右边位置时为主轴箱的夹紧或放松。SB5是主轴箱和立柱的松开按钮,SB6为主轴箱和立柱的夹紧按钮。 (9)主轴箱的松开和夹紧为的动作过程:首先将组合开关SA2扳向右侧。当要主轴箱松开时,按下按钮SB5,经1~3s后,液压泵电动机正转使压力油经分配阀进入主轴箱液压缸,推动活塞使主轴箱放松。主轴箱和立柱松开指示灯HL2亮。当要主轴箱夹紧时,按下按钮SB6,经1~3s后,液压泵电动机反转,压力油经分配阀进入主轴箱液压缸,推动活塞使主轴箱夹紧。同时指示灯HL3亮,HL2灭,指示主轴箱与立柱夹紧。 (10)当将SA2扳到左侧时,立柱松开或夹紧。SA2在中间位置按下SB5或SB6时,主轴箱和主柱同时进行夹紧或放松。其他动作过程和主轴箱松开和夹紧完全相同,不再重复。 (11)机床要有照明设施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及PLC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总体要求: 1、PLC的型号选择 2、设计PLC 的I/O接线图 3、完成主电路设计以及相应电器元件的选择 4、完成梯形图的设计 5、提交设计说明书 题目1数控钻床主轴进给控制系统PLC设计 控制要求: 卧式数控钻床采用G83指令完成钻深孔加工,动作如图,钻头初始位置在原点(光电开关SQ1处),按下启动按钮SB1,钻头进给至光电开关SQ2处后返回原点,然后再进给至光电开关SQ3处返回原点,以此类推,最后返回原点停止,主轴进给动作结束。

题目2 CA6140卧式车床的PLC改造 控制要求:CA6140卧式车床的电气控制原理图如下,应用S7-200PLC完成CA6140卧式车床的电气改造。

题目3 C650卧式车床的PLC改造 控制要求:C650卧式车床的电气控制原理图如下,应用S7-200PLC完成C650卧式车床的电气改造。 题目4 抢答器控制 控制要求: 1.系统初始上电后,主控人员在总控制台上点击“开始”按键后,允许各队人员开始抢答,即各队抢答按键有效; 2.抢答过程中,1~4队中的任何一队抢先按下各自的抢答按键(S1、S2、S3、S4)后,该队指示灯(L1、L 2、L 3、L 4)点亮,LED数码显示系统显示当前的队号,并且其他队的人员继续抢答无效; 3.主控人员对抢答状态确认后,点击“复位”按键,系统又继续允许各队人员开始抢答;直至又有一队抢先按下各自的抢答按键;

题目5 十字路口交通灯控制控制要求:

题目5自动售货机控制 控制要求: 课题6 自动售货机 在上图中,按M1、M2、M3按钮,模拟投入货币,Y0显示投入的货币的数量,按动“QS”和“CF”按钮分别代表购买“汽水”和“咖啡”。出口处的“E”和“F”表示“汽水”和“咖啡”已经取出。购买后Y0显示剩余的货币,按下“ZL”找零按键: 1.按下“M1”、“M2”、“M3”三个开关,模拟投入1元、2元、3元的货币,投入的货币可以累加起来,通过Y0的数码管显示出当前投入的货币总数。 2.售货机内的二种饮料有相对应价格,当投入的货币大于等于其售价时,对应的汽水指示灯C、咖啡指示灯D点亮,表示可以购买。 3.当可以购买时,按下相应的“汽水按钮”或“咖啡按钮”,同时与之对应的

摇臂钻床控制系统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摇臂钻床控制系统的设计 系别机电工程系 学生姓名张庆伟 学号1010103115 专业名称机电一体化 指导教师李静 2013年4月23日

摇臂钻床控制系统的设计 摘要 本论文是研究机械加工中常用的Z3040摇臂钻床传统电气控制系统的改造问题,旨在解决传统继电器—接触器电气控制系统存在的线路复杂、可靠性稳定性差、故障诊断和排除困难等难题。由于PLC电气控制系统与继电器—接触器电气控制系统相比,具有结构简单,编程方便,调试周期短,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故障率低,对工作环境要求低等一系列优点。因此,本论文对Z3040摇臂钻床电气控制系统的改造,将把PLC控制技术应用到改造方案中去,从而大大提高摇臂钻床的工作性能。论文分析了摇臂钻床的控制原理,制定了可编程控制器改造Z3040摇臂钻床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完成了电气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其中包括PLC机型的选择、I/O端口的分配、I/O硬件接线图的绘制、PLC梯形图程序的设计。对PLC控制摇臂钻床的工作过程作了详细阐述,论述了采用PLC取代传统继电器—接触器电气控制系统从而提高机床工作性能的方法,给出了相应的控制原理图。 关键词:可编程控制器,摇臂钻床,梯形图,电气控制系统

前言 (1) 第一章. Z3040摇臂钻床的简介 (5) §1.1 Z3040摇臂钻床的简介 (5) 第二章.摇臂钻床电气控制................. 6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 §2.1、电气控制线路图的设计 (6) §2.2主要线路的工作情况 (10) 第三章电气控制系统硬件部分的设计....... 13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 §3.1基于PLC的Z3040摇臂钻床控制部分的设计13 §3.2 Z3040摇臂钻床电气控制系统软件部分的设计17 第四章 Z3040摇臂钻床液压系统的设计...... 21預頌圣鉉儐歲龈讶骅籴。 §4.1液压系统的初步设计 (21) 结论................................ 24铙誅卧泻噦圣骋贶頂廡。参考文献................................ 25擁締凤袜备訊顎轮烂蔷。致谢 (26)

机床电气控制课程设计机床工作台的往复运动模板

青岛理工大学( 临沂) 《机电一体化技术与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 机床工作台的自动循环往复运动 院( 系) : 机电工程系 专业: 机电一体化114班 学号: 81126 学生姓名: 肖** 指导教师: 杨自娟 起迄日期: .12.16- .12.27 机床工作台的自动循环往复运动 一、设计目的

在实际生产中,有些生产机械的工作台需要自动往复运动,而且有的还要求在两终端要有一定时间的停留,以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在机床电气设备中, 有些是经过工作台自动往复循环控制的, 例如万能铣床, 龙门刨床的工作台上下、前后、左右的运动等。这些生产机械运动部件的行程或位置要受到限制, 或者需要其运动部件在一定范围内自动往返循环等。这些都要让我们会正确识别、选用安装、使用行程开关, 熟悉电动机位置控制、自动往返控制电路的构成和工作原理。会安装与检测电动机位置控制和自动往返控制线路。还要让我们学会运用机械设计与制造的知识, 正确选择工作台的传动装置、支撑部分, 另外机床工作台系统的材料也要合理的选择以符合工程力学。电动机的正反转是实现工作台自动往复循环的基本环节。 二、设计要求 1.要有机械设计, 电气控制设计 2.自动控制与手动控制相结合 3.运行过程中任一位置都能够停止和再次起动 4.要有必要的保护电器 5.所用元件应便于安装和调整, 注意经济性。 6.了解和熟悉所设计机械设备的总体技术要求、加工工艺过程和生产现场的工作条件。 7.了解该设备中采用的其它系统, 如液压系统、气动系统对电气控制系统的技术要求。

8.经过技术经济分析, 确定该系统具有的自动化、通用化程度。 三、工作台传动方式 1.工作台类型选择 工作台的类型大致有以下几种 A 桥框式 B 悬臂移动式 C 立柱式 桥框式和悬臂移动式的工作台基本固定, 机床的主轴部分驱动来进给作业, 这类驱动在技术上要求较高, 而且长时间的作业会让悬臂

卧式钻床动力滑台液压传动系统设计

XXXX校名 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生姓名:学号: 学院: 专业: 题目:卧式钻床动力滑台液压传动系统设计 指导教师:职称: 职称: 20**年12月5日

目录 1.负载分析 (2) 2.绘制液压工况(负载速度)图 (3) 3.初步确定液压缸的参数 (3) 3.1.初选液压缸的工作压力: (3) 3.2.计算液压缸尺寸: (4) 3.3.计算液压缸在工作循环中各阶段的压力、流量及功率: (4) 3.4.绘制液压缸工况图 (5) 4.拟定液压系 (5) 4.1.选择液压回路 (5) 4.2.液压系统的组合 (5) 5.液压元件的计算和选择 (7) 5.1.确定液压泵的容量及驱动电机的功率: (7) 5.2.液压泵的流量 (7) 5.3.选择电动机 (7) 5.4.元件选择 (8) 5.5.确定管道尺寸 (8) 5.6.确定油箱容积: (8) 6.管路系统压力损失验算 (9) 6.1.判断油流状态 (9) 6.2.沿程压力损失 (9) 6.3.局部压力损失 (10) 7.液压系统的发热与温升验算 (11) 7.1.液压泵的输入功率 (11) 7.2.有效功率 (11) 7.3.系统发热功率 (11) 7.4.散热面积 (11) 7.5.油液温升 (11) 8.参考文献: (12)

1. 负载分析 1.切削力: Ft=16000N 2.导轨摩擦阻力 静摩擦力: fs F =W f S =0.2 ?20000 = 4000N 动摩擦力:fd F = W f d =0.1?20000 = 2000N 3.惯性阻力 (1)动力滑台快进惯性阻力m F ,动力滑台启动加速、反向启动加速和快退减速制动的加速度相等,s m v /15.0=?,s t 20.0=? N t v g w F m 153020.015 .08.920000=?=??= (2)动力滑台快进惯性阻力' m F ,动力滑台由于转换到制动是减速,取s m v /1074-?=?, s t 20.0=? N t v g w F m 14.720 .01078.9200004' =??=??=- 液压缸各动作阶段负载列表如下: 工况 计算公式 液压缸负载F (N ) 液压缸推力 (m F F η =) 启动 F= W f S 5000 5556 加速 F =W f d + m F 6326 7029 快进 F=W f d 2500 2778 工进 F=t F +W f d 18000 20000 制动 F =W f d — ' m F 2483 2759 快退 F=W f d 2500 2778 制动 F =W f d — m F —1326 —1473

基于PLC的钻床加工控制系统设计(可编辑)

基于PLC的钻床加工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 本文的重点是阐述了机械零部件在钻床加工中与电气控制系统PLC进一步的升级从而让钻床更加快速有效的工作。重中之重是对那些过去普遍使用过时了的继电器控制线路老化问题、可靠性问题和故障排除复杂等问题进行控制系统改造。所以,此次设计对大钻头和小钻头钻床电气控制系统的进一步优化,是利用把PLC 控制技术融合到优化改进方案里面去,用来提升大、小钻头钻床的工作性能。大、小钻头钻床主要是用计算机来进行控制,管理,监视主机,应用可编程控制器西门子系列PLC S7-200为控制器,设计大、小两个钻头和旋转工作台,上位机是用组态王6.55软件完成PC和PLC之间的相互数据通信。研究了大、小钻头钻床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得到了大、小钻头钻床控控制系统的运行指标,提高了大、小钻头钻床控制系统运行的效率。 关键词:大、小钻头钻床,PLC,组态

Design of Control System for Drilling Machine Processing Based on PLC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mechanical parts processing drilling machine electric control system of the PLC, mainly to the traditional relay control circuit aging problem, the reliability and fault exclusion of complex control system transformation. Therefore, the design of big or small drill electric control system transformation of, will PLC control technology is applied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rogram,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duplex drill. Duplex drill used in computer as the control, management, monitoring host, the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of Siemens series S7-200 as the main controller, design size two drills and rotary worktable, PC using Kingview 6.55 to complete data communication between computer and PLC.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big or small drilling machine control system control strategy, big or small headed drilling machine control system performance, improve the big or small drilling machine control system operation efficiency. According to the big or small drilling machine control system function implementation requirements and selection of motor and motor drive, and gives the block diagram of the system and the equipment circuit wiring diagram. KEY WORDS: Big or small Drilling Machine, PLC, King View

组合机床电气控制课程设计1

组合机床电气控制课程设计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湖南工业大学 2011年6月11日

目录 1绪论 (3) 2设计方案 (4) 2.1 左、右两动力头进给电机 (4) 2.2电动机控制电路 (5) 2.3液压泵电动机 (5) 2.4液压动力滑台控制 (6) 2.5主电路及照明电路 (7) 2.6保护与调整环节 (8) 2.7继电器电气原理简图 (10) 4 I/O分配表 (12) 5组合机床电气控制电路图 (14) 6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 (15) 6.1单循环自动工作 (15) 6.1.1单循环自动工作循环图 (15) 6.1.3单循环自动工作梯形图 (16) 6.2左铣单循环工作 (18) 6.2.1左铣单循环功能表 (18) 6.2.2左铣单循环梯形图 (19) 6.3右铣单循环工作 (21) 6.3.1右铣单循环梯形图 (21) 6.4公用程序 (23) 6.5回原位程序 (23) 6.6手动程序 (24) 6.7 PLC梯形图总体结构图 (24) 6.8面板设计 (25) 7系统调试 (26) 8设计心得 (27) 9参考文献 (28)

1绪论 对于机械—电气结合控制的组合机床,电气控制系统起着重要的神经中枢作用。传统的组合机床采用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接线复杂、故障率高、调试和维护困难。 随着PLC控制技术日益成熟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利用原有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设计PLC控制系统,或直接进行PLC控制系统的设计,都能很好地满足组合机床自动化控制的要求。本次设计的要求如下: 组合机床结构示意图 组合机床工作循环图 组合机床采用两个动力头从两个侧面分别加工,左、右动力头的电动机均为2.2kw,

卧式钻床液压系统

课程设计任务书 1.设计目的: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是在完成《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理论教学以后所进行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 学生通过课程设计对所学内容能够灵活掌握,融会贯通,并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液压系统设计的基本能力。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应达到以下目的: 1.巩固和深化已学的液压传动的理论知识,掌握液压系统设计计算的一般方 法和步骤; 2.锻炼机械制图、结构设计和工程运算的能力; 3.熟悉液压缸的结构设计以及液压元件的选择方法; 4.学会使用有关国家标准、液压手册及产品样本等有关技术资料。 2.设计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条件、设计要求等): 工作循环:手工上料——自动夹紧——工作台快进——铣削进给——工作台快退——夹具松开——手工卸料。 工作台液压缸负载力(KN):F L=2.0 夹紧液压缸负载力(KN):Fc =4.8 工作台液压缸移动件重力(KN):G=3.5 夹紧液压缸负移动件重力(N):Gc =45 10

工作台快进、快退速度(m/min):V1=V3=6.5 夹紧液压缸行程(mm):Lc= 工作台工进速度(mm/min):V2=48夹紧液压缸运动时间(S ):tc =1 工作台液压缸快进行程(mm):L1 =450导轨面静摩擦系数:μs=0.2 工作台液压缸工进行程(mm):L2 =80导轨面动摩擦系数:μd=0.1工作台启动时间(S):t=0.5 3.设计工作任务及工作量的要求〔包括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论文)、图纸、实物样品等〕: (1)液压系统原理图 1 张; (2)设计计算说明书 1 份。

电气控制课程设计PLC课程设计

电气控制课程设计PLC课程设计

电气控制课程设 计 说明书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年级08级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机电工程)

目录 第一篇PLC模拟-----------------------------------------------------------------------------------------1任务一:PLC控制自动门仿真实验-----------------------------------------------------------------------------1 1.任务说明-------------------------------------------------------------------------------------------------------------------1 2.主电路图-------------------------------------------------------------------------------------------------------------------4 3.PLC接线图----------------------------------------------------------------------------------------------------------------4 4.输入输出列表----------------------------------------------------------------------------------------------------------5 5.流程图-----------------------------------------------------------------------------------------------------------------------5 6.梯形图

组合机床电气控制课程设计

目录 一、绪论 (1) 二、组合机床简介 (1) 三、组合机床结构与工作循环 (2) 四、液压动力滑台系统 (4) 五、设计要求 (5) 六、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的设计 (6) (一)选用控制线路的设计方法 (6) (二)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 (7) (三)一些低压电器的选择 (9) 七、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系统的设计 (11) 八、设计总结 (13) 九、参考文献 (13)

一、绪论 本次设计是对组合机床的电气控制设计,根据设计要求设计电气控制系统及连接,使其能实现自动完成各个工作要求。 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对继电器电气原理图的设计及绘制,对PLC电器原理图的设计与绘制,制成控制板并进行连接。 这次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完成设计,了解可编程控制器的结构、工作原理、特点和用途,掌握对继电器的选型和各型号继电器的用途和作用,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方法和指令系统。 二、组合机床简介 组合机床通常是采用多刀、多面、多工序、多工位同时加工,由通用部件和专用部件组成的工序集中的高效率专用机床。它的电气控制电路时将各个部件的工作组合成一个统一的循环系统。在组合机床上可以完成钻孔、扩孔、铰孔、镗孔、攻螺孔、车削、铣削及磨削等工序。组合机床主要用于大批量生产。 组合机床的通用部件有:动力部件,如动力头和动力滑台;支承部件,如滑座、床身、支柱和中间底座;输送部件,如回转分度工作台、回转鼓轮、自动线回转工作台及零件输送装置;控制部件,如液压元件、控制板、按钮台及电气挡铁;其他部件,如机械手;排屑装置和润滑装置等。通用部件已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 组合车床的控制系统大多采用机械、液压或气动、电气相结合的控制方式。其中,电气控制又起着中枢连接作用。因此,应注意分析组合机床电气控制系统与机械、液压或气动部分的相互关系。 组合机床组成部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将随着生产力的向前发展而不断更新,因此与其相适应的电器控制线路也是更新换代,目前主要有两种:机械动力滑动控制路线和液压动力滑动控制路线。我们选择的液压动力滑动控制路线。 液压动力滑动与机械动力滑台在结构上的区别在于:液压动力滑台的进给运动是借助压力油道通入液压缸的前腔和后腔来实现的。液压动力滑台由滑台、滑座及液压缸三部分组成,液压缸驱动滑台在滑座上移动。液压动力滑台也具有前面机械动力滑台的典型自动工作循环过程,它是通过电气控制线路控制液压系统来实现的。滑台的工作速度是通过调整节流阀进行无极调速的。电气控制一般采用行程原则、时间原则控制及压力控制方式。

专用卧式钻床液压设计

摘要 随着现代机械制造工业的快速发展,制造装备的改进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金属切削设备的改造是提高生产力一项重要因素。专用卧式铣床液压系统的设计,除了满足主机在动作和性能方面规定的要求外,还必须符合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效率高、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使用和维修方便等一些公认的普遍设计原则。铣床液压系统的设计主要是根据已知的条件,来确定液压工作方案、液压流量、压力和液压泵及其它元件的设计。通过对专用铣床进行改造实现液压夹紧和液压进给,使其在生产过程中据有降低成本、工作可靠平稳,易于实现过载保护等优点。 关键词:液压系统,液压夹紧,液压进给

目录 摘要 (1) 1、明确液压系统的设计要求 (3) 2、负载与运动分析 (4) 3、负载图和速度图的绘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4、确定液压系统主要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确定液压缸工作压力 (7) 4.2计算液压缸主要结构参数 (7) 4.3绘制液压缸工况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液压系统方案设计 (9) 5.1确定调速方式及供油形式 (9) 5.2快速运动回路和速度换接方式的选择 (10) 5.3换向回路的选择 (10) 5.4调压和卸荷回路的选择 (10) 5.5组成液压系统原理图 (11) 5.6系统图的原理 (12) 6、液压元件的选择 (14) 6.1确定液压泵的规格和电动机功率 (14) 6.2确定其它元件及辅件 (15) 6.3主要零件强度校核 (17) 7、液压系统性能验算 (19) 7.1验算系统压力损失并确定压力阀的调整值 (19) 7.2油液温升验算 (21) 设计小结 (23) 参考文献 (24)

摇臂钻床控制器系统设计

学号:201 1- 2012 学年第一学期 《摇臂钻床控制器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摇臂钻床控制器系统设计 专业:电气系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电气工程系 2011年12 月1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目的 了解PLC,熟悉PLC 二、设计任务 根据控制要求,明确设计任务,拟定设计方案与进度计划,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摇臂钻床控制器运行原理设计、硬件系统设计、软件系统设计、创新设计,提高理论知识工程应用能力、系统调试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具体要求 1. 设计出硬件系统的结构图、接线图、时序图等; 2. 系统有启动、停止功能; 3. 运用功能指令进行PLC控制程序设计,并有主程序、子程序和中断程序; 4. 程序结构与控制功能自行创新设计; 5. 进行系统调试,实现摇臂钻床控制器的控制要求。 摘要 PLC主要是指数字运算操作电子系统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用于控制机械的生产过程。也是公共有限公司、电源线车等的名称缩写。

钻床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万能机床,可进行钻孔、扩孔、铰孔、攻螺纹及修刮断面等多种形式的加工。钻床按结构型式可分为立式钻床、卧式钻床、摇臂钻床、深孔钻床、台式钻床等。 在各种钻床中,摇臂钻床操作方便,灵活,使用范围广,特别适用于带有多孔大型工件的孔加工,式机械加工中床用的机床设备,具有典型性。 关键词:PLC 钻床Z3040摇臂钻床 目录 摘要。。。。。。。。。。。。。。。。。。。。。。。。。。。。。。。。。。。。。。。。。。。。。。。。。。。。。。。。。。。。。。。。。。。。。。。。。。。。。。。。

。。。。。。。。。。。。。。。。。。。。。。。。。。。。。。。。。。。。。。。。。。。。。。。。。。。。。。。。。。。。。。。。。。。。。。。3 引言。。。。。。。。。。。。。。。。。。。。。。。。。。。。。。。。。。。。。。。。。。。。。。。。。。。。。。。。。。。。。。。。。。。。。。。。。。。。。。。。。。。。。。。。。。。。。。。。。。。。。。。。。。。。。。。。。。。。。。。。。。。。。。。。。。。。。。。。。。。。。。。。。。。。。。5 第一章可编程程序控制器(PLC) 1.2 PLC的硬件结构 (6) 1.3 PLC的工作原理 (7) 第二章 Z3040型摇臂钻床 2.1 z3040钻床的硬件设计 (8) 2.2 摇臂钻床简介 (9) 2.3 Z3040型摇臂钻床结构与运动形式 (9) 2.4 Z3040型摇臂钻床电力拖动特点与控制要求 (10) 2.5 Z3040型摇臂钻床电气控制电路分析 (14) 2.6 Z3040型摇臂钻床电力控制电路图 (15) 2.7 Z3040型摇臂钻床电力控制梯形图 (16) 结论 (17) 参考文献 (18) 致谢 (19) 引言 Z3040摇臂钻床是工厂中常用的金属切削机床,它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加

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 自动洗车机控制设计

电气控制与PLC 课程设计 题目: 自动洗车机控制设计 院系名称: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自动F0805 学生姓名:周起伟 学号: 200848280525 指导教师:王艳芳 设计地点:中2-211 设计时间: 2011.07.04~2011.07.10 成绩: 指导老师签名: 日期:

目录 1系统描述及其要求 (1) 1.1系统描述 (1) 1.2系统要求 (2) 2硬件设计 (2) 2.1硬件选择 (2) 3 软件设计 (5) 3.1系统的整体程序流程图 (5) 3.2梯形图 (6) 4 系统调试分析 (12) 4.1 硬件调试 (12) 4.2 软件调试 (13) 4.3 整机调试 (13) 设计心得 (14) 参考文献 (15)

1系统描述及其要求 1.1系统描述 此文的主要思路是是基于PLC技术的自助洗车机设计。其中把PLC作为主要控制器,将各种继电器采集的信息经过一定的控制算法后,通过PLC的I/O口来控制继电器的闭合达到自动控制的目的。洗车机的主运动是左右循环运动由左右行程开关控制,同时不同循环次序伴随不同的其它动作,如喷水、刷洗、喷洒清洁剂及风扇吹干动作等。因每次动作的开始都是碰到左行程开关才实现,所以运用计数器记录左极限信号脉冲的次数从而控制上述辅助运动按要求依次动作。系统还采用了复位设计,如在洗车过程中由其它原因使洗车停止在非原点的其它位置,则需要手动对其进行复位,到位时复位灯亮,此时才可以启动,否则启动无效,洗车机经启动后可自动完成洗车动作后自行停止,也可在需要时手动停止。 此设计系统由三菱公司生产的FX2N系列的PLC、人机交互和串口通信、数码管、指示灯和电源部分组成。系统的总设计原理图如图1.1所示。 图1.1 系统总设计原理图 PLC :该部分的功能不仅包括对各种开关信息的采集、处理,还包括对执行单元的控制。PLC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及数据处理核心。 人机交互和串口通信:人机交互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实用性。主要是按键输入。 输出显示:通过按键输入进入相应进程,而输出显示则是显示金额。串口通信的主要功能是完成PLC与上位机(比如电脑)的通信,便于进行系统的维修、改进和升级,为将来系统功能的扩展做好基础工作。 电源部分:本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为PLC提供适当的工作电压,同时也为其他模块提供电源。如显示屏、按键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