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封闭化学防护服的穿着步骤

全封闭化学防护服的穿着步骤
全封闭化学防护服的穿着步骤

全封闭化学防护服的穿着步骤

全封闭防化服也就是重型防化服,这是一种需要经过规范训练的人才可以正常使用的防护服,它穿着的时候需要把设备一同包裹进去,比较复杂。接下来小编给您介绍一下它的穿戴使用方法。

防化服

全封闭防化服的穿戴:

a)把防化服的拉链全拉开,将两脚伸进胶靴内;

b)背上空气呼吸器,把面罩挂在脖子上;

c)将右臂伸进袖内,弯腰用左手拉上防化服,把空气呼吸器放进防化服的背囊内,再把左手伸进左袖内;

d)将防化服的专用快速接头一头插在防化服的分配阀上,另一头与空气呼吸器连接;

e)打开呼吸器气瓶阀,佩戴好呼吸器面罩、头盔,自然呼吸,检查空气呼吸器应完好无故障。把防化服的连体头罩戴上,完全拉好气密拉链。

f)将防化服胸前的通风分配阀旋钮顺时针转到最大位置,向防化服内快速充气1~2分钟,使防化服膨胀,然后将分配阀旋钮逆时针到最小位置进行定量供气。如考虑节省压缩气体,可把分配阀转到中间位置将其关闭。

防化服使用结束后的处理:

1、注意除污之前,不要脱下防化服。

2、必须用清水反复洗冲防化服上酸、碱物,或在中和溶液的淋洗器下冲洗后方可脱下防化服,以防止在脱卸防化服过程中人体受到高浓度化学物品的伤害。

3、拉开气密拉链,脱下两袖、头罩,卸下通风系统快速接头后卸下空气呼吸器,脱下防化服。

4、根据脏污情况用肥皂水或0.5~1%的碳酸钠水溶液洗

涤,清除酸碱物质,油污及其他污质用酒精洗净。用清水汰洗干净,挂在阴凉通风处,使内外晒千。不要使用干洗方法进行清洗。

5、晒干后的全封闭防化服需要进行目测检查和气密性检测。检测合格后,将防化服折叠好,放入包装箱内,以备下次使用。

穿脱防护服步骤

作者:防保科文章来源:点击数:353 更新时间:2010-05-29 防护物品穿戴流程 1、从清洁区到潜在污染区前: 洗手→戴工作帽→戴24层棉纱口罩→穿防护服→换工作鞋 2、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前: 加戴一次性工作帽→加戴一次性口罩或只戴N95口罩→戴防护眼镜→穿隔离衣→戴手套→穿鞋套 防护物品脱卸流程 1、从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前: 清洁消毒双手→摘防护眼镜→摘外层口罩→脱一次性工作帽→脱隔离衣→摘鞋套→摘手套 (隔离衣、一次性工作帽、鞋套、手套按要求分别放置消毒容器或垃圾容器内。) 2、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 清洁消毒双手→脱防护服→摘防护口罩→摘工作帽→清洁消毒双手 (防护服、防护口罩、工作帽按要求分别放置消毒容器或垃圾容器内。)

防护用品的穿脱顺序 1. 穿戴防护用品顺序 步骤1:戴口罩,一只手托着口罩,扣于面部适当的部位,另一只手将口罩带戴在合适的部位,压紧鼻夹,紧贴于鼻梁处。在此过程中,双手不接触面部任何部位。 步骤2:戴帽子,戴帽子时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 步骤3:穿防护服。 步骤4:戴上防护眼镜,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 步骤5:穿上鞋套或胶鞋。 步骤6:戴上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 2. 脱掉防护用品顺序 步骤1:摘下防护眼镜,放入消毒液中。 步骤2:脱掉防护服,将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 步骤3:摘掉手套,一次性手套应将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橡胶手套放入消毒液中。 步骤4:将手指反掏进帽子,将帽子轻轻摘下,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 步骤5:脱下鞋套或胶鞋,将鞋套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将胶鞋放入消毒液中。 步骤6:摘口罩,一手按住口罩,另一只手将口罩带摘下,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

消防员防护服

GA 10-2002 前言 本标准的5.2.、5.3、5.3、5.4、5.5、5.6、5.7、5.8、5.9、5.10、5.11、8.1为强制性条文,其余为推荐性条文。 本标准对应于国际标准ISO11613:1999《消防员防护服实验室测试方法和性能要求》中方法B,与ISO11613:1999的一致性的程度为非等效,主要差异如下: ——按照汉语习惯对一些编排格式进行了修改; ——将一些适用于国际标准的表述改为适用于我国标准的表述; ——增加了断裂强力、色差、色牢度、针距密度和透水蒸气的性能要求; ——整体热防护性能要求有所降低。 本标准代替GA 10—1991《消防员普通防护服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本标准与GA 10—1991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增加了结构设计要求; ——在结构上有全面改进,用多层组合结构替代原先的单层结构,本标准中防护服主要有外层、防水透气层、隔热层、舒适层组成; ——增加了整体热防护性能、热稳定性能、透水蒸气性能、色牢度、针距密度、五金件要求、缝韧线要求、反光标志带要求、单位面积质量。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的附录。 本部分由公安部消防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五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公安部上海消防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兰娣、徐耀亮、朱斌、顾钟红、唐明黎。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GA 10-2002 消防员灭火防护服 Protective clothing for firefighters 代替 GA 10-1991 (ISO 11613:1999,Protective clothing for firefighters—Laboratory test methods and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NEQ)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消防防护服的定义、号型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消防员在灭火救援时穿着的防护服(以下简称防护服)。 本标准不适用于在高温环境中例如丛林火灾、荒野火灾和森林火灾穿着的服装;也适用于对头、手和脚的防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50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T 1037—1988 塑料薄膜和片材透水蒸气性试验方法杯式法 GB/T 1335.1 服装号型男子 GB/T 1335.2 服装号型女子 GB/T 3917.3—1997 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3部分:梯形试样撕破强力的测定 GB/T 3920—1997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GB/T 3923.1—1997 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测定条样法 GB/T 4744—1997 纺织织物抗渗水性测定静水压试验 GB/T 4745—1997 纺织织物表面抗湿性测定沾水试验 GB/T 5455—1997 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垂直法 GB 8965—1998 阻燃防护服 GB/T 13773—1992 机织物及制品接缝强力和接缝效率试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200-12-11发布 2003-05-01实施

消防员化学防护服装(城市消防行业标准)

消防员化学防护服装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消防员化学防护服装的定义、型号、设计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生产商提供的信息和技术说明书。 本标准适用于消防员在处置化学事件时穿着的消防员化学防护服装(以下简称化学防护服装)。 本标准不适用于灭火、涉及放射性物品、生物制剂、液化气体、低温液体危险物品、爆炸性气体等紧急事件处置时穿着的全套防护服装。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532—1997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与织物黏合强度的测定(idt ISO 36:1993) GB/T 1335.1—1997 服装号型男子 GB/T 1335.2—1997 服装号型女子 GB 12011—2000 电绝缘鞋通用技术条件 GB/T 12624—2006 劳动防护手套通用技术条件 GB/T 13489—1992 橡胶涂覆织物燃烧性能测定(neq ISO/DP 5804:1982) GA 6-2004 消防员灭火防护靴 GA 7—2004 消防手套 GA 124-2004 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 HG/T 2580-1994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的测定(neq ISO 1421:1977) HG/T 2581-1994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耐撕裂性能的测定(neq ISO 4674:1977) HG/T 3049-1999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加速老化试验 HG 3081—1999 胶面防砸安全靴

穿脱防护服

穿脱防护衣流程 戴防护口罩 防护目镜 1.离开隔离室或污染区域脱卸(不能污染其他 人)。 2.解鞋套带,拉下防护衣拉链。 3.脱掉外层手套,将里面朝外。 4.洗手。 5.正确脱防护衣,由上而下边外卷下脱,无污 染。 6.洗手。 7.脱防护目镜。 8.洗手。 9.脱防护口罩。 10.洗手。 11.脱一次性帽子。 12.洗手。 13.脱手套。 14.洗手。 穿防护衣 1.安置患者,整理床单位。 2.用物处理。 3.洗手,脱口罩,记录。 整理记录 1.洗手、戴一次性帽子 2.拉松防护口罩带,正确佩戴防护口罩。 3.双手食指中指按压口罩鼻夹部,再检查 口罩密闭性。 4.戴防护目镜 操作准备 1.按规定着装, 2.用物准备齐全:一次性帽子、防护口罩、 防护目镜、一次性手套2付、连体防护 衣一套。 1.戴手套。 2.检查防护衣完整性。 3.持防护衣方法正确。 4.正确穿连体防护服(戴上防护帽子)。 5.穿长筒靴或保护性鞋套。 6.戴上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 脱防护衣

穿脱防护衣技术规范 【目的】 1.保护工作人员和病人; 2.避免相互间交叉感染。 【操作准备】 1.按规定着装。 2.用物准备:一次性帽子、防护口罩、防护目镜、一次性手套2付、连体防护衣一套。【操作要点】 1.检查防护衣完整性。 2.检查口罩密闭性。 3.穿防护衣在清洁区域。 4.脱防护衣是在离开隔离室或污染区域脱卸(不能污染其他人)。 【关键注意点】 1.根据身材大小选择合适的防护用品。 2.脱防护衣时注意不能碰触到里面的衣物,由上而下边外卷边向下脱。 3.脱防护目镜时不能碰触到面部。 4.脱防护口罩时不能碰触口罩污染面。 5.脱手套时污染面不能碰触皮肤。

GA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配备

G A消防员个人防护装 备配备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GA 621-2013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配备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消防员装备的术语和定义、配备原则、配备要求以及管理与维护。 本标准适用于公安消防部队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的配备。其它形式消防队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的配备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568 带电作业用屏蔽服装 GB 12014 防静电工作服 GA 6 消防员灭火防护靴 GA 7—2004 消防手套 GA 10 消防员灭火防护服 GA 44 消防头盔 GA 124 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

GA 401 消防员呼救器 GA 494 消防用装备 GA 630 消防腰斧 GA 632 正压式消防氧气呼吸器 GA 633 消防员抢险救援防护服装 GA 634 消防员隔热防护服 GA 770 消防员化学防护服装 GA 869 消防员灭火防护头套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of firefighter 消防员在作业或训练中用于保护自身安全的基本防护装备和特种防护装备。 备份比 redundancy rate 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配备投入使用数量与备用数量之比。

4 配备原则 优先配置原则 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的配备应优先于其他类别装备的配备。 安全可靠原则 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应能保护消防员在灭火救援作业或训练时有效抵御有害物质和外力对人体的伤害,各项性能应安全可靠。 系统配套原则 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应系统配套,功能多样,有利于装备功能的充分发挥,有利于战斗展开和灭火 技术、战术的实施。 实用有效原则 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配备应从实战需要出发,方便适用,能有效保护消防员在实战中的人身安全。 5 配备要求 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按照防护功能分为消防员躯体防护类装备、呼吸保护类装备和随身携带类装备等三类。各类装备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以及相应的市场准入规则。

防护服穿脱流程

演练流程 (一)穿防护服(一次性防护服为例) 第一步:洗手,戴N95口罩,一只手托着口罩,扣于面部适当的位置,另一只手将口罩系带戴在合适的部位,压紧鼻夹,紧贴于鼻梁处,检查口罩密闭性,双手不接触面部任何部位。 第二步:戴一次性隔离帽,戴帽子时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 第三步:穿防护服,检查防护服是否破损,拉开拉链,将防护服联体帽,衣袖抓在手中,避免与地面接触,先穿下衣,再穿上衣,将联体帽戴好,拉上拉链。 第四步:带护目镜,一手持镜体,将护目镜置于眼部,另一只手将弹性系带拉到头部后方固定,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同时检查面部是否还有暴露部位。 第五步:戴一次性乳胶手套,并用乳胶手套将防护服的袖口扎住。 第六步:穿一次性反穿隔离衣,相互帮助将背后带子系好。 第七步:戴第二层乳胶手套(消毒人员戴长筒橡胶手套),并用手套将反穿隔离衣的袖口扎好。

第八步:穿长筒乳胶靴。 第九步:队员相互检查防护着装。 (二)进入现场前其他准备 所有队员将个人防护箱内污物袋、布袋提前放置好,准备出污染区域后使用。 消毒队员配置好500mg/l含氯消毒剂。喷雾器内用水代替消毒液,检查喷雾器是否正常工作,现场消毒记录表、笔、米尺是否装好。 流行病学调查队员检查随身携带调查表格、笔。队员将进入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置。 (三)进入现场后的主要工作 首先,由消毒人员在前,消毒出一条1.5米宽的通道,边消毒边进入疫点区域。 流调人员按照霍乱流行病学调查的要求,询问病人有关情况。 检验队员现场采集病人呕吐物、排泄物等标本,并做好编号、登记,标本保存在冷藏包内带回实验室进行检测。 消毒队员对病家进行终末消毒,先杀虫后消毒。注意测量面积、掌握地面和墙壁消毒顺序和原则。 队员将现场使用的调查、登记表格和笔一同装入塑料密封袋中,待返回经消毒处理后使用。

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配备规范

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配备规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 XXXX —XXXX 20XX-XX-XX 发布 20XX-XX-XX 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 布

目次 前言............................... I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2) 4配备原则 (3) 5配备要求 (4) 6管理与维护 (12) 参考文献 (13) 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安全环保与节能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健康安全环保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大连分院、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辽阳石化分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傅岩、荆展平、刘国文、顾长春、张胜彬、马磊。 III

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配备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的范围、术语和定义、配备原则、配备要求以及管理与维护。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专职消防队消防员个人防护装置的配备。油库等单位兼职消防队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的配备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890 呼吸防护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GB 4303 船用救生衣 GB/T 6568 带电作业用屏蔽服装 GB 7000 手提灯安全要求 GB 12014 防静电工作服 GB 27900 消防员呼救器 GB 27899 消防员方位灯 1

穿脱防护服顺序(知识参考)

穿脱防护服顺序 穿: 戴帽子——戴口罩——穿防护服——戴防护眼镜——穿鞋套或胶鞋——戴手套 脱: 摘防护眼镜——解防护服——摘手套——脱防护服——脱鞋套或胶鞋——摘帽子——摘口罩——洗手、消毒 一、穿防护服顺序 步骤1:戴口罩(一只手托着口罩,扣于面部适当的部位,另一只手将口罩带戴在合适的部位,压紧鼻夹,紧贴于鼻梁处。在此过程中,双手不接触面部任何部位) 步骤2:戴帽子(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 步骤3:穿防护服 步骤4:戴防护眼镜(双手不接触面部) 步骤5:穿鞋套或胶鞋 步骤6:戴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 二、脱防护服顺序 步骤1:摘防护镜(放入消毒液中) 步骤2:解防护服 步骤3:摘手套(一次性手套应将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橡胶手套放入消毒液中) 步骤4:脱防护服(将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 步骤5:脱鞋套或胶鞋(将鞋套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将胶鞋放入消毒液中) 步骤6:摘帽子(将手指反掏进帽子,将帽子摘下,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 步骤7:摘口罩(一手按住口罩,另一只手将口罩带摘下,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

步骤8:洗手、消毒 防护分级 一级防护 适用于: 1.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2.对疑似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医学观察; 3.医学观察病例的流调和医学观察 4.对公共场所预防性消毒 着装要求及顺序: 洗手——戴帽子——戴口罩——穿一次性隔离衣 二级防护 适用于: 1. 对疑似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治疗的医务人员; 2.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的医务人员;接触从病人身上采集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尸体处理转运的工作人员(包括驾驶员) 3.对疫点或疫区进行终末消毒。 着装要求及顺序: 洗手——戴帽子——戴口罩——穿防护服——戴手套——换隔离鞋——戴脚套(半污染区工作)——戴防护眼镜(污染区或近距离操作时加戴)——穿一次性隔离衣——戴手套——穿鞋套。三级防护 适用于为病人实施吸痰、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的医务人员。 着装要求:除二级防护外,加戴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穿脱防护服流程

穿防护服流程: (一)进行个人防护: 第一步:戴上内层乳胶手套。(2分) 第二步:戴一次性手术帽。整理头发,尽量将所有头发罩在帽内。(2分) 第三步:戴N95口罩。①佩戴。检查系带弹性,然后一手托住口罩,使鼻夹位于指尖,让系带松垂在手下。将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鼻夹部位向上紧贴面部,用另一只手将下方系带拉过头顶,放在颈后双耳下,再将上方系带拉至头顶中部。(2分)②塑造鼻夹。将双手指尖放在金属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双手向内按压鼻夹,并分别向两侧移动和按压,根据鼻梁形状塑造鼻夹(必须使用双手)。(2分)③密合性检查。双手完全盖住防护口罩,快速呼气。如空气从口罩边缘溢出,即佩戴不当,须再次调整口罩位置、头带及鼻夹。(1分) 第四步:穿防护服。将拉链拉至合适位置,左右手左右袖口的同时,抓住防护服腰部拉链的开口处,先穿下肢,再穿上肢,然后将拉链拉至胸部,套上连体帽,最后将拉链拉至顶端并粘好领口贴。(2分) 第五步:戴防护眼镜。检查头带弹性,戴上后调整至感觉舒适,头带压在连体帽之外,并使眼镜下缘与口罩尽量结合紧密。(2分)第六步:穿上内层短鞋套。(1分) 第七步:穿好外层长鞋套或胶鞋,注意将防护服裤口塞入外层鞋

套内或胶鞋内。(2分) 第八步:戴外层乳胶手套,将防护服袖口扎入手套内。(2分)第九步:认真检查全套防护装备,与队友相互检查,确定没有遗漏和破损。(2分) 2.着装完毕,向裁判举手示意后,即可卸装。 解除个人防护: 第一步:摘防护眼镜。捏住防护眼镜一侧的外边缘,轻轻摘下,放入消毒桶。(2分) 第二步:脱外层鞋套或胶鞋。解开外层鞋套系带,依次脱下左右脚外层鞋套或胶鞋,里面朝外放入黄色污物桶中。(2分)第三步:脱防护服及外层乳胶手套。①揭开密封胶条,将防护服拉链拉到底,双手向上提拉连体帽,使帽子脱离头部。(2分)②双手抓住防护服两侧肩部,将防护服褪至肩部以下。(1分)③先用左手捏住右手手套污染面(外面)的边缘将手套(里面朝外)脱下,并握在手中。然后右手进入左手手套内面,将手套脱下(里面朝外)。两手从袖子中脱出。(2分)④双手抓住防护服的内面,由里向外、从上到下边脱边卷,直至全部脱下,将防护服及包裹其中的外层手套卷好放入黄色污物桶中。(2分) 第四步:摘口罩。从后向前,先取下双耳下面的系带,再取下头顶上面的系带(手不能接触口罩前面)。用手仅捏住口罩的系带将口罩放入黄色污物桶中。(2分) 第五步:摘帽子。将手指反掏进帽子,将帽子轻轻摘下,反面朝

穿脱防护服流程

穿防护服流程 操作者准备:长发需要盘好头发,修剪指甲,去除双手及颈部配饰物,穿短装分体工作服、更换工作鞋 防护用品准备:护目镜、N95口罩、一次性帽子、防护服(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在有效期内),胶靴(消毒备用) 步骤一手卫生 1、按六步洗手法进行手卫生 2、揉搓时间大于15秒,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的皮肤,包括指背、指尖、指缝 步骤二戴N95口罩 3、双手持口罩两侧系带,白色面朝里、将有金属条一侧的朝上 4、罩住口、鼻及下巴,将系带挂于两侧耳后,双手指尖放于金属条处,根据鼻梁的形状塑造鼻夹,再沿口罩边缘检查,使口罩紧贴于面部,双手不要接触面部任何部位。 步骤三戴帽子: 5、抻开帽子,将帽子从额前向脑后罩于头部,不让头发外漏。 步骤四戴护目镜 1、配戴前检查护目镜有无破损、松懈,将护目镜置于眼部或头部,调节舒适度,并检查有无戴牢 步骤五穿防护服 1、检查防护衣有效期及完整性,选择适合型号 2、打开防护衣,将拉链拉至合适位置。 3、先穿下衣,再穿上衣,再将防护帽戴至头部后(防护服帽子要完全盖住一次性帽子), 将拉链拉上,撕下密封胶带,密封拉链口 4、将防护服裤腿上拉至膝关节处,穿上防水胶靴,再将防护裤腿下拉,遮盖住胶靴为止。步骤六戴手套 1、检查手套的气密性及有效期 2、按无菌原则戴好手套后,(将防护服袖口稍拉向手掌部并固定),将手套反折部分紧套于防护服袖口。 整体要求:穿防护服全过程稳、准、轻、快,符合操作原则,穿戴完毕应整

洁无暴露。 脱防护服操作流程 (医务人员离开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前) 步骤一摘除手套手卫生再戴手套 1、摘除手套,用戴手套的手捏住另一手套的污染面边缘脱下,脱下手套的手捏住另一手套的清洁面(内面)边缘,将手套脱下,丢入医疗废物桶内。 2、手卫生,用快速手消毒剂进行手卫生。 3、再佩戴手套 步骤二解防护服 解开密封胶条,拉开拉链,向上提拉帽子,使帽子脱离头部 步骤三摘手套+手卫生 摘除手套,放入医疗废物桶内,按六步洗手法进行手卫生 步骤四脱防护服 脱下袖子,由上往下,边脱边卷防护衣成包裹状,污染面向里,脱防护服过程中不能触及防护服外面及内层工作服,做到无二次污染。一直脱到胶靴下面,双脚从胶靴里脱出,穿清洁拖鞋。防护服丢于医疗废物桶,胶靴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步骤五摘护目镜 手卫生,将护目镜轻轻摘下,放入固定容器内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注意双手不要触到面部。 潜在污染区到缓冲区 步骤六脱帽子 手卫生,摘除帽子,丢入医疗废物桶内 步骤七摘除口罩 手卫生,双手食指勾住口罩系带取下口罩,注意双手不要触及面部,无二次污染。 步骤八手卫生 手卫生,进入缓冲区沐浴,更换干净衣服。

防护服的穿脱

暴露人员防护指导原则 1.防护原则 接触或可能接触病、死禽类或禽流感病人的所有人员都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包括以下原则: 1.1 应采取防护措施预防禽流感的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和接触传播。 1.2 进入被传染源污染或可能被污染的区域时应采用相应的防护措施。 1.3 接触病人、疑似病人、疫区内的病、死禽等传染源及其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均应采用防护措施。接触被传染源污染的物品时也应采用防护措施。 1.4 防护措施既要预防人禽流感由病人传给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由医务人员传给病人。 1.5 应根据暴露的危害程度分别采取基本防护、加强防护和严密防护的方法。 2.防护方法 2.1 基本防护 2.1.1 适用对象:医院诊疗工作中所有医务人员,可能接触病、死禽或病人的人员。 2.1.2防护用品:医用工作服、工作鞋、医用手套、医用工作帽和医用防护口罩。进行预防性消毒的人员还应戴防护眼镜、穿长筒胶鞋、戴橡胶手套。 2.2 加强防护 2.2.1 防护对象:进入留观室、病区的人员,进入疫区的人员,接触病、死禽和病人等传染源及其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并包括其污染的物品等的人员。 2.2.2防护用品: 防护服、工作鞋、隔离服、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工作帽、医用手套或橡胶手套、必要时使用防护镜或面罩、鞋套。 2.3 严密防护 2.3.1 防护对象:宰杀病、死禽的人员,对禽流感病人进行有创操作或尸体解剖的人员。 2.3.2 防护用品:除按加强防护要求外,将口罩、防护眼镜换为正压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符合N95或FFP2级标准的滤料)。 3.穿脱防护用品顺序

由于防护服的式样较多,应根据防护用品的具体情况确定防护用品穿脱顺序。工作结束后,脱防护用品的顺序设定原则上是先脱污染较重和体积较大的物品,后脱呼吸道、眼部等最关键防护部位的防护用品。穿戴防护用品的顺序设定以方便脱防护用品为原则。对于常见的防护服,一般可按下列顺序穿脱防护用品: 3.1 穿戴防护用品顺序 步骤1:戴帽子。 步骤2:穿防护服。 步骤3:戴口罩,一只手托着口罩,扣于面部适当的部位,另一只手将口罩带戴在合适的部位,压紧鼻夹,紧贴于鼻梁处。 步骤4:戴上防护眼镜。 步骤5:穿上鞋套或胶鞋。 步骤6:穿隔离服。 步骤6:戴上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和隔离服袖口外面。 3.2脱掉防护用品顺序 步骤1:解隔离服,将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 步骤2:摘掉手套,一次性手套应将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橡胶手套放入消毒液中。 步骤3:脱掉防护服,将里面朝外,放入污衣袋中。 步骤4:脱下鞋套或胶鞋,将鞋套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将胶鞋放入消毒液中。 步骤5:摘下防护镜,放入消毒液中。 步骤6:将手指反掏进帽子,将帽子轻轻摘下,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或污衣袋中。 步骤7:摘口罩,一手按住口罩,另一只手将口罩带摘下,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 步骤8:洗手、消毒。 若防护服为连体服,则把步骤5变这步骤2,余顺序不变。 现场所有用过的一次性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服(隔离衣)、口罩、乳胶手套、脚套等可在现场

GA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配备

GA 621-2013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配备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的术语和定义、配备原则、配备要求以及管理与维护。 本标准适用于公安消防部队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的配备。其它形式消防队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的配备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568 带电作业用屏蔽服装 GB 12014 防静电工作服 GA 6 消防员灭火防护靴 GA 7—2004 消防手套 GA 10 消防员灭火防护服 GA 44 消防头盔 GA 124 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 GA 401 消防员呼救器 GA 494 消防用防坠落装备 GA 630 消防腰斧 GA 632 正压式消防氧气呼吸器 GA 633 消防员抢险救援防护服装 GA 634 消防员隔热防护服 GA 770 消防员化学防护服装 GA 869 消防员灭火防护头套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of firefighter 消防员在消防救援作业或训练中用于保护自身安全的基本防护装备和特种防护装备。 3.2 备份比redundancy rate 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配备投入使用数量与备用数量之比。 4 配备原则 4.1 优先配置原则 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的配备应优先于其他类别装备的配备。 4.2 安全可靠原则 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应能保护消防员在灭火救援作业或训练时有效抵御有害物质和外力对人体的伤害,各项性能应安全可靠。 4.3 系统配套原则 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应系统配套,功能多样,有利于装备功能的充分发挥,有利于战斗展开和灭火 技术、战术的实施。 4.4 实用有效原则 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配备应从实战需要出发,方便适用,能有效保护消防员在实战中的人身安全。 5 配备要求 5.1 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按照防护功能分为消防员躯体防护类装备、呼吸保护类装备和随身携带类装备等三类。各类装备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以及相应的市场准入规则。

防护用品穿脱流程

防护用品穿脱流程-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防护用品穿脱流程: 一、穿防护用品: 1、戴工作帽; 2、戴N95口罩; 3、穿防护服; 4、戴防护眼镜; 5、穿防水鞋套; 6、戴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 7、在缓冲区进行 二、脱防护用品: 1、摘下防护眼镜,放入消毒液中; 2、解防护服; 3、摘手套,一次性手套应将里面朝外,放入医疗废物袋中; 4、脱掉防护服,将里面朝外,放入医疗废物袋中; 5、脱下鞋套,将鞋套里面朝外,放入医疗废物袋中;(洗手或消毒手) 6、摘口罩,一手轻扶口罩,另一只手将口罩摘下,放入医疗废物袋中,注意双手不要接触面部; 7、将手指反掏进工作帽内,将帽子轻轻摘下,里面朝外,放入医疗废物袋中; 8、洗手、手消毒。 在半污染区进行 防护服的穿脱注意事项 (1)穿防护服之前要检查防护服有无破损。

(2)穿防护服后只限在规定区域内进行操作活动。 (3)穿着防护服时勿使衣袖触及面部及衣领。 (4)防护服有渗漏或破损应立即更换。 (5)脱防护服时要注意避免污染。 外科口罩佩戴方法 1、将口罩下方带系于颈后,将口罩上方带系于头顶上方。或将口罩环带扣在耳后。 2、将双手指尖放在鼻夹上(不要用一只手捏鼻夹),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压,并逐步向两侧移动,根据鼻梁形状塑造鼻夹。 根据颜面部形状,调整系带的松紧度。 口罩佩戴方法 1、先将头带每隔2-4厘米处拉松,手穿过口罩头带,金属鼻位向前。 2、戴上口罩并紧贴面部,口罩上端头带位放于头后,然后下端头带拉过头部,置于颈后,调校至舒适位置。 3、双手指尖沿着鼻梁金属条,由中间至两边,慢慢向内按压,直至紧贴鼻梁。 4、双手尽量遮盖口罩并进行正压及负压测试。 正压测试:双手遮着口罩,大力呼气。如空气从口罩边缘溢出,即佩戴不当,须再次调校头带及鼻梁金属条。 负压测试:双手遮着口罩,大力吸气。如口罩中央会陷下,如有空气从口罩边缘进入,即佩戴不当,须再次调校头带及鼻梁金属条。 特别注意 1、发热门诊的工作人员通道、病人通道(污物)严格区分,各行其道,不得混用。 2、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分区明确,各区域间的门随时关闭,各区域间不得双开放贯通。

穿脱防护服方法

穿脱防护服方法 一、穿戴防护用品顺序 1.用流水及肥皂冲洗手,戴口罩,一只手托着口罩,扣于面部适当的部位,另一只手将口罩带戴在合适的部位(必要时在鼻翼两侧塞上棉球),压紧鼻夹,紧贴于鼻梁处。在此过程中,双手不接触面部任何部位。 2.戴帽子,戴帽子时,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 3.穿防护服。 4.戴上防护眼镜,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 5.套上鞋套。 6.用流水及肥皂冲洗手,戴上乳胶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 二、穿隔离衣法 1.先将帽子、口罩戴好。取下手表,并备齐所有用物。 2.卷衣袖过肘,最少不低于前臂的1/2处。 3.以一手手持衣领自衣架取下隔离衣。 4.右手持领边,左手伸入袖内并举手使衣领套至腕部以上,再以左手持衣领外面,右手伸入袖内并套至腕部以上。 5.扣好领扣或将领上短带系紧,然后系好袖带或扣好袖扣。 6.双手将隔离衣背后边缘对齐,向左折叠多余部分,以一手压之再系上腰带。 三、脱隔离衣法

1.解开腰带,将腰带打结于腹前。 2.解开袖带并挽至肘关节处,或解开袖扣。将隔离衣从外面轻轻往上提,露出腕部。 3.消毒手套,再用肥皂洗。 4.解开领带和衣扣,将两袖轻轻抖下过手,然后双手通过衣袖外面交替地扯下双衣袖。 5.右手持衣领,将隔离衣内面朝外,并对齐隔离衣后缘,将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消毒处理,或扎紧领带,将衣挂于半污染区衣钩上,以备下次再用。 四、脱掉防护用品顺序 步骤1:摘下防护镜,放入消毒液中。 步骤2:摘口罩,一手按住口罩,另一只手将口罩带摘下,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 步骤3:解防护服。(脱胶靴,将胶靴放入消毒液中)。 步骤4:摘掉手套,一次性手套应将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橡胶手套放入消毒液中。 步骤5:脱掉防护服,将里面朝外,放入污衣袋中。 步骤6:将手指反掏进帽子,将帽子轻轻摘下,将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或污衣袋中。 步骤7:脱下鞋套,将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 步骤8:用流水及肥皂冲洗手,消毒。

穿脱防护服方法、比赛评分标准

穿脱防护服比赛评分标准 (1) 防护物品穿戴流程及穿脱顺序 (4) 防护用品的穿脱顺序: (5) 二级防护用品的穿脱顺序 (6) 防护用品及穿脱顺序 (8) 穿脱防护服顺序 (11) 穿脱防护服比赛评分标准

防护物品穿戴流程及穿脱顺序 防护物品穿戴流程 1、从清洁区到潜在污染区前: 洗手→戴工作帽→戴24层棉纱口罩→穿防护服→换工作鞋 2、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前: 加戴一次性工作帽→加戴一次性口罩或只戴N95口罩→戴防护眼镜→穿隔离衣→戴手套→穿鞋套 防护物品脱卸流程 1、从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前: 清洁消毒双手→摘防护眼镜→摘外层口罩→脱一次性工作帽→脱隔离衣→摘鞋套→摘手套 (隔离衣、一次性工作帽、鞋套、手套按要求分别放置消毒容器或垃圾容器。) 2、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 清洁消毒双手→脱防护服→摘防护口罩→摘工作帽→清洁消毒双手 (防护服、防护口罩、工作帽按要求分别放置消毒容器或垃圾容器。)

防护用品的穿脱顺序 1. 穿戴防护用品顺序 步骤1:戴口罩,一只手托着口罩,扣于面部适当的部位,另一只手将口罩带戴在合适的部位,压紧鼻夹,紧贴于鼻梁处。在此过程中,双手不接触面部任部位。 步骤2:戴帽子,戴帽子时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 步骤3:穿防护服。 步骤4:戴上防护眼镜,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 步骤5:穿上鞋套或胶鞋。 步骤6:戴上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 2. 脱掉防护用品顺序 步骤1:摘下防护眼镜,放入消毒液中。 步骤2:脱掉防护服,将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 步骤3:摘掉手套,一次性手套应将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橡胶手套放入消毒液中。 步骤4:将手指反掏进帽子,将帽子轻轻摘下,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 步骤5:脱下鞋套或胶鞋,将鞋套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将胶鞋放入消毒液中。 步骤6:摘口罩,一手按住口罩,另一只手将口罩带摘下,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 防护用品的穿脱顺序: 1、根据防护用品的具体情况确定防护用品穿脱顺序,以便为原则。 2、工作结束后,脱防护用品的顺序原则上是先脱污染较重和体积较大的物品以便按照穿戴的反顺序进行。 防护用品穿脱流程: 一、穿防护用品:1、戴工作帽;2、戴N95口罩;3、穿防护服;4、戴防护眼镜;5、穿防水鞋套;6、戴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7、在缓冲区进行 二、脱防护用品:1、摘下防护眼镜,放入消毒液中;2、解防护服;3、摘手套,一次性手套应将里面朝外,放入医疗废物袋中;4、脱掉防护服,将里面朝外,放入医疗废物袋中;

防化服(化学防护服)的分类

防化服(化学防护服)的分类 防化服也称化学防护服。用于防护化学物质对人体伤害的服装。该服装可覆盖整个或绝大部人体,至少可提供对躯干、手臂和腿部的防护。防化服允许是多件具有防护功能服装的组合,也可和其他的防护装备匹配使用。 一、按照应用范围不同分为: 1、消防员防化服:消防员在化学及化学火灾事故中穿着的服装 2、应急救援防化服:应急救援工作中作业人员所需要的防化服类型。 3、日常作业防化服:石化生产企业日常生产中穿着的作业服。通常有分体式和连体式。 二、按照防护能力分为: 1、气密型防化服:作业人员所需要的带有头罩、视窗和手足部防护的,为穿着者提供对气态、液态和固态有毒有害化学物质防护的单件防化服类型。气密型防化服,应配置自给式呼吸器或长管式呼吸器。 2、非气密型防化服:作业人员所需要的,带有头罩、视窗、手部足部防护的,为穿着者提供对液态和固态有毒有害化学物质防护的单件防化服类型。非气密型防化服应配置自给式呼吸器或长管式呼吸器。 3、液密型防化服:防护液态化学物质的防护服。液密型可分为:喷射液密型、泼溅液密型。 4、喷射液密型防化服:防护具有较高压力液态化学物质的防护服。 5、泼溅液密型防化服:防护具有较低压力或者无压力液态化学物质的防护服。 6、颗粒物防护服:防护散布在作业场所环境中颗粒物的防护服。 临沂新明辉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劳保行业安全防护的推广,服务于各行各业的个人安全防护,旗下所建立的新明辉商城上涵盖了安全鞋、气体检测仪、防护服、安全帽等等近万种产品,是您购买劳保用

品的最佳去处。 更多内容请咨询新明辉防化服专栏:https://www.360docs.net/doc/e54790122.html,/category-410-b0.html

穿脱防护服的顺序56221

穿防护服的顺序: 1、戴帽子: (1)女士事先将脑后的长发挽成发髻,刘海向上梳理。 (2)将帽子由额前或脑后罩于头部,尽量不让头发外露。 2、戴防护口罩: (1)左手托住口罩暴露面,右手轻拉口罩的橡皮筋,检查其牢固性,同时将橡皮筋稍拉松,便于佩戴。 (2)将橡皮筋置于口罩暴露面,套与左手掌,扣与鼻部合适部位。 (3)右手先将口罩上部的橡皮筋拉至头顶合适位置,再将下部的橡皮筋拉至颈部合适位置。 (4)双手置于鼻夹处,同时稍用力均匀压紧鼻夹,使鼻夹贴合鼻梁处。 (5)口罩气密性的检查。双手完全盖住口罩,然后呼气,应感觉口罩稍微隆起,若有空气从密封垫处泄漏,应重新调整口罩位置,调整鼻夹,改善密合;若有空气从口罩四周泄漏,调整头带的位置。 3、戴护目镜: 将眼罩置于眼部合适部位并调整好橡皮带的松紧。 4、穿防护服: (1)打开防护衣后,将拉链小心拉置合适位置。 (2)左右手握住左右袖口的同时抓住防护服腰部的拉链开口处。 (3)先穿下肢,后穿上肢,然后将拉链拉至胸部,再将防护帽扣与头部,把拉链全部拉上后,密封拉链口。检查口罩与防护服结合部位的密闭性。

5、穿胶靴。 6、戴双层手套: 先检查是否破损(是否漏气)。 一层手套戴在防护服里面(内层手套的佩戴可在穿防护服之前进行),另一层手套戴在防护服袖口外面。 备注:若为三级防护,则省去戴护目镜的步骤,而是戴全面型呼吸面罩,最后穿上防水围裙和防水鞋套。防护服的裤腿要放到胶靴的外面。 脱防护服的顺序: 1、在半污染区,由消毒人员进行全身及鞋消毒; 2、手部消毒; 3、解开防护服拉链; 4、摘外层手套,将里面朝外,放入黄色污物袋中,并再次手消毒; 5、脱防护服和胶鞋,防护服将里面朝外,放入黄色污物袋中;胶鞋放入可回收的消毒桶中; 备注:若为三级防护,则先脱防水围裙,摘掉呼吸面罩。 6、进入清洁区,手消毒,摘护目镜,放入可回收的消毒桶中; 7、摘口罩,将里面朝外,放入黄色污物袋,注意双手不要接触面部; 8、摘帽子,将手指反掏进帽子,将帽子轻轻摘下,将里面朝外,放入黄色污物袋中; 9、摘内层手套,将里面朝外,放入黄色污物袋中; 10、洗手、消毒,用碘伏擦拭双手(有条件用消毒巾擦拭面部),用流水及肥皂冲洗手。

消防员灭火防护服与抢险救援服着装要求

灭火战斗服 摆放标准:1、灭火战斗服头盔摆于顶层头盔架,帽徽冲前,头灯位于头盔右侧紧贴头盔呈45度仰角。 2、灭火战斗服腰带摆放于上衣内侧,紧贴着装架,不可外漏。 3、灭火战斗服上衣两肩挂于着装架,衣袖自然下垂,上衣整体保持平整无褶皱。 4、灭火战斗服下衣套于胶靴靴筒,摆放整齐,肩带摆放下衣两侧,胶靴摆放于 着装板中间部位,脚尖冲前。 5、灭火战斗服整体保持清洁,无污渍。 使用要求:1、灭火战斗服使用时应穿戴齐全,各部件应粘牢、扣好。 2、灭火战斗服在有化学危险品、毒气、病毒及不明危险气体与液体等环境中穿 戴式,必须与防化系列服装配套使用。 更换标准:1、头盔有划痕、有裂纹时,面罩有磨损,影响视线时,头盔各部件固定不牢时,需进行更换。 2、灭火战斗服各部件粘扣不牢时,拉链损坏时,服装有破损时,需进行更换。 3、战斗胶靴磨损较严重时,有破损或变形时,需进行更换。 抢险救援服 摆放标准:1、抢险救援服头盔摆于顶层头盔架,帽徽冲前。 2、抢险救援服上衣两肩挂于着装架,衣袖自然下垂,上衣整体保持平整无褶皱。 3、抢险救援服下衣套于抢险救援靴靴筒,摆放整齐,肩带摆放下衣两侧,胶靴 摆放于着装板中间部位,脚尖冲前。 4、抢险救援服整体保持清洁,无污渍。 使用要求:1、抢险救援服使用时应穿戴齐全,各部件应粘牢、扣好。 2、抢险救援服在有化学危险品、毒气、病毒及不明危险气体与液体等环境中穿 戴式,必须与防化系列服装配套使用。 3、抢险救援服不可参与火场内攻。 更换标准:1、头盔有划痕、有裂纹时,面罩有磨损,影响视线时,头盔各部件固定不牢时,需进行更换。 2、抢险救援服各部件粘扣不牢时,拉链损坏时,服装有破损时,需进行更换。 3、抢险救援靴磨损较严重时,有破损或变形时,需进行更换。

消防员隔热防护服消防员避火防护服以及区别

消防员隔热防护服、消防员避火防护服以及区别 消防员隔热防护服:简称,消防隔热服;消防员在进行灭火救援靠近火焰区受到强辐射热侵害是 穿着的专用防护服,用来对其上下躯干、头部、手部和脚部进行隔热防护。有分体式和连体式式样。 分体式隔热服包括:隔热上衣、隔热裤、隔热头套、隔热手套以及隔热脚套。 连体式隔热服的上衣和下裤连为一体,包括:隔热衣裤、隔热头罩、隔热手套以及隔热胶套等单体组成。 消防员避火防护服:简称,消防避火服;消防员进入火焰区域短时间作业时的全身防护服装。有分体式和连体式式样。 避火服与隔热服的区别 区别1:服装是否能够耐火焰灼烧;隔热服不能够碰触火焰,否则将破损;避火服可以抵御火焰灼烧。 区别2:隔热服不能够进入火场;避火服可以进入并穿越火场。 区别3:耐辐射热温度,隔热服一般为1000度,避火服一般为1800度。 区别4:材料和设计不同。避火服的材料通常为3层以上结构,外层和中层都具有耐火焰能力。隔热服材料不具有奶火焰的能力,更加注重中间隔热层的能力。 区别5:标准不同。 热防护服装的分类 高温防护服<200℃ 消防员灭火服<200℃ 工业隔热服<800℃ 消防隔热服>800℃ 消防避火服>1000℃ 热防护服装选用的误区 1)将隔热服当成避火服 隔热服的式样可以和避火服相同,但是隔热服不能够接触火焰,也不能够进入火场作业。 否则,将造成服装损坏。 2)将工业隔热服当成消防隔热服 工业隔热服的面料安全性能通常低于消防隔热服。采用玻纤上复合铝箔,使用后易于脱落, 热辐射反射率低(>70%)而消防隔热服的基材通常采用芳纶耐高温材料,表面铝箔是采用高速 喷射到 基材上的,表面平整,不易脱落,热辐射反射效率高(>90%), 视窗的面镜不同,消防隔热服的面镜采用镀金玻璃,热辐射反射率>95%,工业隔热服通常采用镀铬玻璃面镜或者聚酯透明面镜,对大于500度的热辐射,不能够良好的反射,易照成眼睛和脸部灼伤。 3)将高温防护服和隔热服混淆 隔热服和高温防护服的区别,主要在于环境温度和火源情况的不同。 高温防护服主要应用于环境温度在300度以内的环境中。隔热服主要用于大于300度环境温度,或者有金属熔化物喷溅的场合。 高温防护服的反射热辐射效果差,隔热服一般能够反射掉70%的热辐射。

穿脱防护服顺序

穿脱防护服顺序 穿: 戴帽子——戴口罩——穿防护服——戴防护眼镜——穿鞋套或胶鞋——戴手套 脱: 摘防护眼镜——解防护服——摘手套——脱防护服——脱鞋套或胶鞋——摘帽子——摘口罩——洗手、消毒 一、穿防护服顺序 步骤1:戴口罩(一只手托着口罩,扣于面部适当的部位,另一只手将口罩带戴在合适的部位,压紧鼻夹,紧贴于鼻梁处。在此过程中,双手不接触面部任何部位) 步骤2:戴帽子(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 步骤3:穿防护服 步骤4:戴防护眼镜(双手不接触面部) 步骤5:穿鞋套或胶鞋 步骤6:戴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 二、脱防护服顺序 步骤1:摘防护镜(放入消毒液中) 步骤2:解防护服 步骤3:摘手套(一次性手套应将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橡胶手套放入消毒液中) 步骤4:脱防护服(将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 步骤5:脱鞋套或胶鞋(将鞋套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将胶鞋放入消毒液中) 步骤6:摘帽子(将手指反掏进帽子,将帽子摘下,里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 步骤7:摘口罩(一手按住口罩,另一只手将口罩带摘下,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 步骤8:洗手、消毒

防护分级 一级防护 适用于: 1、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2、对疑似病例与临床诊断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医学观察; 3、医学观察病例的流调与医学观察 4、对公共场所预防性消毒 着装要求及顺序: 洗手——戴帽子——戴口罩——穿一次性隔离衣 二级防护 适用于: 1、对疑似病例与临床诊断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治疗的医务人员; 2、进入隔离留观室与专门病区的医务人员;接触从病人身上采集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与死亡病人尸体处理转运的工作人员(包括驾驶员) 3、对疫点或疫区进行终末消毒。 着装要求及顺序: 洗手——戴帽子——戴口罩——穿防护服——戴手套——换隔离鞋——戴脚套(半污染区工作)——戴防护眼镜(污染区或近距离操作时加戴)——穿一次性隔离衣——戴手套——穿鞋套。三级防护 适用于为病人实施吸痰、气管切开与气管插管的医务人员。 着装要求:除二级防护外,加戴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