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布杭州市第四届小学科学学科优质课.

关于公布杭州市第四届小学科学学科优质课.
关于公布杭州市第四届小学科学学科优质课.

关于公布杭州市第四届小学科学学科优质课

评比活动结果的通知

杭州教研(2005)第195号各县(市)、区教育局教研室:

杭州市第四届小学科学学科优质课评比活动从2005年2月开始由各县

(市)、区教研室组织评比,并推荐市级优质课82节,市组织评委对推荐的优

质课进行了评审。评审结果:一等奖16节;二等奖29节;三等奖37节。现于

公布如下:

一等奖(16节)

姓名学校课题

胡承东下城区安吉路实验学校《动物的卵》

周向鹏上城区崇文实验学校《里面是怎样连接的》

郑琴珠拱墅区卖鱼桥小学《食物包装上的信息》

朱水华西湖区求是教育集团竞舟小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葛慧强滨江区博文小学《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戴军方萧山区江寺小学《运用感官》

楼客萧山区前进小学《物体在不同水中的“沉浮”》

沈华梁萧山区闻堰镇小《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任忠华余杭区信达外国语学校《淀粉的观察》

张国伟余杭区东塘中心小学《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

李愉均建德市洋尾中心小学《稻谷的观察》

姚锦林桐庐县第一实验小学《液体的热胀冷缩》

许华锋富阳市实验小学《小车运动》

张群富阳市新登中心小学《摆的研究》

方立安淳安县姜家镇小学《冷水与热水》

史幽鹤临安市玲珑小学《食物包装上的信息》

姓名学校课题

殷明下城区新华小学《芽长成苗》

凌志浩下城区长寿桥小学《动物的卵》

闻蓉美上城区崇文实验学校《被压缩的空气》

沈颉上城区天地实验小学《点亮我的小灯泡》

邵玲燕拱墅区拱宸桥小学《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吴建中拱墅区香积寺巷小学《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郑维庆西湖区翠苑二小《一杯水的观察》

陈斌西湖区学军小学《保护鸡蛋》

钱军红滨江区闻涛小学《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赵大戈萧山区进化三小《磁铁的磁性》

俞正华萧山区市北小学《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李国兴萧山区瓜沥一小《热胀冷缩》

叶挺余杭区潘板中心小学《淀粉的观察》

尤袁芳余杭区长乐中心小学《控制物体发出声音》

邓烈金余杭区良渚中心小学《淀粉的观察》

叶胜红建德市上马中心小学《稻谷的观察》

许新建德市新安江一小《磁铁》

雷勤建建德市寿昌中心小学《稻谷的观察》

蓝武伟桐庐县莪山中心小学《液体的热胀冷缩》

钟赛兴桐庐县迎春小学《液体的热胀冷缩》

俞群丹富阳市南津中心小学《摆的研究》

高桂英富阳市东洲第二小学《摆的研究》

徐俊辉富阳市永兴学校小学部《折形状》

王淑萍淳安县文昌中心小学《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叶仙梅淳安县青溪小学《我的手》

姜军财淳安县里桐完小《碘酒与淀粉》

胡彩霞临安市青云小学《我们的身体从食物中获得了什么》虞生琴临安市玲珑小学《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詹可培临安市城西小学《怎样观察、描述矿物》

姓名学校课题

沈力伟下城区青蓝教育集团学校胜蓝分校《芽长成苗》

袁丽虹下城区京都小学《芽长成苗》

石鸣下城区江心岛小学《动物的卵》

张忠华上城区时代小学《里面是怎样连接的》

李家绪上城区崇文实验学校《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童骏君上城区新世纪外国语学校《电路出故障了》

王大龙拱墅区杨家门小学《磁铁》

王丽拱墅区卖鱼桥小学《磁铁》

王理红拱墅区人民小学《水位会变化吗》

王依美西湖区三墩中心小学《分离盐和水》

盛国荣西湖区保俶塔实验学校《研究材料的特征》

翁铭锋西湖区省教研室附小《保护消化器官》

童林刚萧山区城北小学《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王丽娜萧山区衙前农村小学《稻谷的观察》

傅东海萧山区靖江三小《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沈雅飞萧山区南阳镇小《云和雨》

陆培俊余杭区小村中心小学《淀粉的观察》

戴琴娣余杭区塘栖第三小学《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

黄燕春余杭区临平第一小学《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

董国红建德市钦堂中心小学《斜面》

罗小燕建德市麻车中心小学《神奇的摩擦力》

陈锡平建德市新安江第二小学《不同用途的纸》

江斌桐庐县毕浦中心小学《冷水和热水》

章庆华桐庐县瑶琳中心小学《冷水和热水》

鲍红威桐庐县凤川中心小学《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王云国富阳市新关中心小学《搭支架》

孙碧琴富阳市场口镇中心小学《摆的研究》

许红芯富阳市富春第三小学《摆的研究》

章荣华淳安县桐子坞学校《温度计》

郑之祥淳安县威坪镇小《各种各样的液体》

汪文明淳安县千岛湖镇一小《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方昌明临安市景村小学《花、果实和种子》

蒋华峰临安市昌化二小《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黄文杰临安市方天小学《食物包装上的信息》

苏林冲上城区天长小学《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俞建梁西湖区转塘中心小学《怎样加快溶解》

龚建清桐庐县圆通小学《液体的热胀冷缩》

杭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2005年10月24日

杭州市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试卷(含答案)

( 杭州市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检测卷7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 1、遮挡物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 传播造成的。 2、一天中同一物体的影子最短的时刻是 (填“早晨”、“中午”或“下午”)。 ; 3、我们在做“蚯蚓与环境”的实验中发现:蚯蚓喜欢生活在 的环 境里。 4、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 。 5、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事物关系形成网状结构,叫做 。 6、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 。 7、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大小的工具,在生活中常常被叫做 。 8、手按在桌面上拖动,会有一个阻碍手的运动,这是因为手和桌面之间有一个 。 9、由于受大气、水、气温、生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 。 10、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火山和 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 二、判断题( 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X ” ) 1、蛇冬眠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 2、汽车的反光镜是一块凸镜,它能比平面镜观察到更广的范围。( ) 3、在做绿豆种子发芽的对比实验时,最好对比组和实验组都只用一粒种子,这样比较节省。( ) 4、上游河床一般会堆积许多鹅卵石和细沙。( ) 5、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安全、节能的能源。地球上能源危机发生后,人们正在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 )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考号) 答 题 请 不 要 超 过 此 密 封 线

6、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 7、使用气球驱动小车时,小车运动的方向和空气流动的方向恰好相反。()& 8、虽然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地进行的,但是我们在短时间内也是可以观察到的。() 9、我们浙江省的钱塘江是流水侵蚀土地而形成的。() 10、飞机在空中飞行时,不存在任何的摩擦力。()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入括号内) 1、我们家乡海宁市的地形主要属于() A、平原 B、盆地 C、丘陵 D、山地 2、鱼必须在水里生活,一旦离开水,过不了多久就会死亡。这是因为()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改变环境 — C、生物依赖环境 D、环境依赖生物 3、我的小车2秒行驶了60厘米,如果我想让小车2秒行驶80厘米,你认为以 下措施不可行的是()。 A、加大拉力 B、减小载重量 C、减小拉力 D、在更光滑的桌子上行驶 4、科学家在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时,利用了光的()原理。 A、反射 B、折射 C、直射 D、斜射 5、由于河流的沉积作用,地势平坦的平原地形一般形成在大河的()流域。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都会 ! 6、在研究降雨量对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影响的实验中,要改变的条件是() A、土地的坡度 B、有无植被覆盖 C、降雨量的大小 D、以上三种都是 7、在生态瓶中,()为动物提供了氧气。 A、微生物 B、植物 C、土壤 D、小石头 8、阳光下,将一根10厘米长的铅笔直立在地上,测得其影子的长度为5厘米;同时测得旗杆影子的长度为3米。这时旗杆的实际高度大约为()米。 A、3米 B、5米 C、6米 D、1.5米

小学科学优质课、示范课、研标课、

《植物的身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依据观察重点选择合适的观察方法;能利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学会利用简单的工具进行定量观察;亲历科学观察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意识到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注意保护植物,懂得珍爱生命,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会到与人合作的愉快和科学观察的乐趣;产生愿意合作交流和乐于从事科学探究活动的愿望。 3.能指认植物的六大器官,并能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植物的形态特征,学会记观察记录。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植物体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构成的。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亲历科学观察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具准备:开花并结出果实的油菜若干棵,完整的凤仙花植株图片,完整的蚕豆植株图片,完整的花生植株图片,完整的西红柿植株图片,完整的三色堇植株图片,菊花一盆(已开花),长寿花两盆(已开花),铜钱草两盆(已开花),小西红一盆(已结果),放大镜,镊子,托盘。(课前把实验材料按小组分好)常见的蔬菜水果:芹菜,韭菜,萝卜,洋葱,苹果,西红柿,黄瓜,芸豆,花生,黄豆,猕猴桃。 教学过程: 引题: 同学们,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的植物,说说,你都认识哪些植物呢?(学生踊跃回答,建议每人说两种)

奥,同学们知道的植物真不少,老师呢,也搜集了一些植物的图片,看你们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ppt )取出实物:菊花,长寿花,西红柿,铜钱草。 (生说出名字)(实物摆在讲桌上) 同学们认识的植物可真多,那么你知道地球上的植物一共有多少种吗?(生:30 多万种)对, 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是非常多的,那这么多形形色色色的植物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启发,学生思考) 先说不同点吧。(生说)启发:先从整体上观察,植株的形状,大小,颜色,生活环境。再从细节上局部观察:叶子,花等。有什么相同之处呢?生:1. xx大多是绿色。2. 都有根,除了根还都有什么?(茎叶花)所有的植物都能开花吗?这是个问题。刚才咱们说的根茎叶花等是植物的身体结构,它们共同构成了植物的身体。这一节课我们就主要来探究一下植物的身体。(ppt 出示课题)PPT 出示探究一问题。 探究: 探究一:同学们,我们探究科学问题是要讲究一定的科学方法的,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查阅资料法等。(师简单介绍每一种方法)探究这个问题适合用什么方法呢?给你们1 分钟的时间大家抓紧分小组讨论一下。 (小组快速讨论)

小学科学科优质课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课教学设计 《了解空气》教学设计 湄江镇东南逸夫小学申茂林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到空气也像其他物体一样,要占据空间。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经历典型的科学探究过程。 2.能够提出问题,并通过思维设计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 注重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发明创造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探究思路获得知识,懂得空气也像其他物体-样,要占据空间。 2、难点:通过设计、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发明创造的能力。 三、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水槽、乒乓球、塑料瓶、塑料杯、石块、漏斗、水瓶等。 2、学生准备:水槽、水、烧杯、、塑料杯、餐巾纸、吸管、剪刀、气球、塑料瓶、橡皮泥、白纸 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现在老师这一瓶水要倒到这个空瓶中,大家帮助我想想办法怎样倒水才不会倒到外面来?(用漏斗……) 好,我们就用漏斗试一试,(教师演示)你发现什么现象?(水不能很好地倒进入瓶中)这是怎么 回事呢? 你们猜猜看水为什么倒不进去了呢?[里面有空气]你看见了吗?[没有]那你怎么知道呢?这样吧,我们就用今天这节课一起来揭示其中的秘密,好吗?[好]。引出课题:了解空气

(二)、教学新课: 1、认识“空间”、“占据” 这是倒水的瓶子,它里面空的部分就是瓶子的空间。而这个杯子里面空的部分叫做杯子的空间。 现在我把我水倒到这个杯子里,杯子的空间被水水给怎样了?[占了] 换句话说水占据了烧杯的空间。如果老师把这个石块放进这个杯子里,你们猜,会有什么现象呢?[水会满出来]真的吗? 我们来试一试:(演示实验)我再加满水,再试一次:(演示实验) 汇报:你看到了什么?而且,将石块慢慢的放进杯子以后,杯子里的水有什么变化? 这说明了什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看来,在一个装满水的杯子里,石块要占据空间,水就必须跑出来。(教师拿出去一个杯子给 学生观察) 2、了解空气 (1)、设计方案、动手实验 刚才,我们讲的都是看得见摸得着得物体占据了空间,那么,上课前我们猜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空 气,到底要不要占据空间呢? 让我们一起来动动脑筋,想办法。老师为你们准备了水槽、水、塑料杯、餐巾纸、塑料袋、剪刀、 气球、塑料瓶、乒乓球、吸管等器材,(师逐一摆出)现在,老师就请四个人一个小组,先讨论一下怎样 充分利用这些器材设计实验,来证明空气到底要不要占据空间;讨论完了就动手试一试。而且在实验中要 注意对比,一个小朋友做的时候,其他的要仔细观察,然后轮流做一做。我们来比比看,哪个小组设计的 实验又多又好。 (2)、交流实验、形成共识 在刚才的实验中,老师发现每个小组设计的实验都各有不同,而且还都很捧呢!!现在那个小组愿意派个代表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的设计呢? 1:你们是用什么器材来设计的? 2:是怎么做的?还有什么好的设计吗?其他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3:在实验中你看到了什么? 3:这说明了什么? 小结:大家开动脑筋,积极配合,设计了各种的实验,老师觉得你们真是太出色了。那么现在大家能 不能再想想看这几个实验都说明了什么?(空气要占据空间)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杭州市余杭区期末统考卷

杭州市余杭区期末统考卷 东山小学李媚清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2.用玻璃和铁片相互刻划,结果玻璃在铁片上留下了划痕,说明( )。 A.铁比玻璃硬 B.玻璃比铁硬 C.玻璃和铁一样硬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3.下列动物中,不属于昆虫的是( )。 A.蚕蛾 B.蚂蚁 C.蜻蜒 D.蜗牛 4.寒冷的冬天,刚洗过的衣服晾在室外,衣服中的水会结成冰。过一段时间,结冰的衣服变干了。“湿衣服→湿衣服结冰→衣服变干”的过程中,水的三态变化是( )。 A.先凝固再升华 B.先凝固再融化 C.先凝结再升华 D.先凝结再凝华 5.下列物质放入足量水中,不能溶解的是( ) A.面粉 B.食盐 C.小苏打D.高锰酸钾 6.取4个相同的玻璃杯,1号杯装满水,2号杯装四分之三的水,3号杯装一半的水,4号杯装四分之一的水,用筷子分别敲击杯口,声音最高的是( ) A.1号杯 B.2号杯 C.3号杯 D.4号杯 7.在点亮小灯泡实验中,完成电路连接后,闭合开关,小灯泡正常发光。若此时断开开关把电池的正负极对调后接入电路,再闭合开关,此时小灯泡( ) A.不再发光 B.比原来更亮了 C.小灯泡一闪一闪 D.正常发光,且亮度和原来差不多 8.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是( )。 A.米饭 B.鲫鱼 C.猪油 D.青菜

9.下列现象或原理中,不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是 A.皮影戏 B.日晷(古代计时工具) C.潜望镜 D.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10.下列现象中,不是由于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是( ) A.火山 B.地震 C.海啸 D.岩石风化 11.某物体在空气中测得的质量是50克,完全浸没在水中测得的质量是25克,那么这个物体放入水中会( ) A.下沉 B.上浮 C.停在水中任何深度 D.无法确定 12.一只摆钟一昼夜走快了3分钟,为了使它计时准确,下列做法有效的是( )。 A.缩短摆的长度 B.加长摆的长度 C.增大摆锤的质量 D.减小摆锤的质量 3.小明先改变电磁铁线圈的缠绕方向,再改变电磁铁的电流方向,此时的电磁铁( ) A.南北极不变,磁力大小不变 B.南北极改变,磁力大小不变 C.南北极不变,磁力大小改变 D.南北极改变,磁力大小改变 14.“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说明了( ) A.生物可以影响环境 B.生物可以适应环境 C.环境可以影响生物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5.小王用纸搭建了一个横梁,单张纸的厚度能承受3个垫圈。那么,其他条件一样的情况下,3倍厚的纸橫梁能承受垫圈的数量( ) A.3个B9个 C.3到9个之间 D.大于9个 16.自卸车又称翻斗车,可以自行卸载货物。右图是自卸车示意图,车厢部分可以看作杠杆,B处是可伸缩的液压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B点是支点,物体放的位置A是用力点 B.B点是支点,物体放的位置A是阻力点 C.C点是支点,物体放的位置A是阻力点

杭州市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试卷

杭州市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检测卷7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 1、遮挡物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 传播造成的。 2、一天中同一物体的影子最短的时刻是 (填“早晨”、“中午”或“下午”)。 3、我们在做“蚯蚓与环境”的实验中发现:蚯蚓喜欢生活在 的环境里。 4、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 。 5、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事物关系形成网状结构,叫做 。 6、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 。 7、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大小的工具,在生活中常常被叫做 。 8、手按在桌面上拖动,会有一个阻碍手的运动,这是因为手和桌面之间有一个 。 9、由于受大气、水、气温、生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 。 10、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火山和 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二、判断题( 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X ” ) 1、蛇冬眠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 2、汽车的反光镜是一块凸镜,它能比平面镜观察到更广的范围。( ) 3、在做绿豆种子发芽的对比实验时,最好对比组和实验组都只用一粒种子,这样比较节省。( ) 4、上游河床一般会堆积许多鹅卵石和细沙。( ) 5、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安全、节能的能源。地球上能源危机发生后,人们正在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 ) 6、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 ) 7、使用气球驱动小车时,小车运动的方向和空气流动的方向恰好相反。( )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考号) 答 题 请 不 要 超 过 此 密 封 线

8、虽然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地进行的,但是我们在短时间内也是可以观察到的。() 9、我们浙江省的钱塘江是流水侵蚀土地而形成的。() 10、飞机在空中飞行时,不存在任何的摩擦力。()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入括号内) 1、我们家乡海宁市的地形主要属于() A、平原 B、盆地 C、丘陵 D、山地 2、鱼必须在水里生活,一旦离开水,过不了多久就会死亡。这是因为()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改变环境 C、生物依赖环境 D、环境依赖生物 3、我的小车2秒行驶了60厘米,如果我想让小车2秒行驶80厘米,你认为以 下措施不可行的是()。 A、加大拉力 B、减小载重量 C、减小拉力 D、在更光滑的桌子上行驶 4、科学家在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时,利用了光的()原理。 A、反射 B、折射 C、直射 D、斜射 5、由于河流的沉积作用,地势平坦的平原地形一般形成在大河的()流域。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都会 6、在研究降雨量对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影响的实验中,要改变的条件是() A、土地的坡度 B、有无植被覆盖 C、降雨量的大小 D、以上三种都是 7、在生态瓶中,()为动物提供了氧气。 A、微生物 B、植物 C、土壤 D、小石头 8、阳光下,将一根10厘米长的铅笔直立在地上,测得其影子的长度为5厘米;同时测得旗杆影子的长度为3米。这时旗杆的实际高度大约为()米。 A、3米 B、5米 C、6米 D、1.5米 9、橡皮筋在()的情况下不会产生弹力。 A、被拉长时 B、被绞紧时 C、任意放在桌子上时 D、以上都不对 10、取少许土壤,放入试管中,用试管夹夹住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过一会儿,试管壁上出现了水珠,这说明土壤中有() A、空气 B、生物 C、水分 D、杂质

小学科学优秀教学案例10篇

小学科学优秀教学案例10篇 一、在交流阶段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 ──《搭支架》一课的教学 海南省詹州市那大七小杨莉花 《搭支架》是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中的第二课。 背景描述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是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在科学探究中,“学生的兴趣不能自始至终,学生只对活动操作本身感兴趣,在交流阶段注意力不够集中,思维不够活跃”这是一个经常出现的问题。那么,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在进行《搭支架》一课的教学中,我作了初步的尝试。 案例描述 一、全班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课前准备好的旧报纸、透明胶、胶水等。 二、本课的任务是小组合作搭一座高塔,然后讨论:①哪些方法可以增强支架的稳定性和承受力?②采用什么样的结构承受力最大、最稳固,使用的材料又最少?③根据讨论的结果,你对本组或其他组的支架有什么建议? 三、各小组开始搭高塔。 1.小组长综合组内其他成员的想法,确定好自己组要搭的高塔的形状,然后画出塔的草图,大家一起制作好搭塔需要的基本的材料,然后开始分工搭高塔。 2.各组的高塔搭建好后,组内成员测量好塔的高度,并检测塔的承受力(以放作业本的多少为准),然后填写好教科书第24页实验记录的后半部分。 3.各小组依次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组搭的高塔,并示范高塔的承受力是多少。 小组(一):我们组搭的高塔是三角形立体柱的支架,高19厘米,可以承受8本作业本。示范:最大能承受8本作业本。 教师和其他同学一起观察该组的高塔。塔的形状是三角立体形的,整个塔身是一个三角形立体柱,底部是三角形,顶部也是三角形,塔侧是3个长方形片状,塔身由内外两层重叠而成,外层比内层在底部多了侧面3片支撑叶。 小组(二):我们组搭的高塔是长方体形状的,高18厘米,但是不能承受一本作业本。 示范:不能承受一本作业本。 教师和其他同学一起观察该组的高塔。这座高塔是长方体形状的,底部是一个长方形,塔身由四条圆纸棒站在长方形的四个直角上建成。该组的学生在底部又剪了一块长方形纸片粘在四根圆纸棒的下面,四根圆纸棒的顶外侧用一条细小的扁形长纸条按照长方形的四个直角把四根圆纸棒粘在四个角的内侧。 小组(三):我们组搭的高塔也是长方体形状的,高13厘米,可以承受5本作业本。 示范:最大能承受5本作业本。 教师和其他同学一起观察该组的高塔。这座高塔是长方体形状的,塔身是四根圆纸棒,其中①—②两根纸棒的中间粘上一截短的扁纸棒来连接,③—④也一样。在这两截短的扁纸棒中间又用一条短的圆纸棒把它们连接起来。塔顶贴上一张长方形纸片把四根圆纸棒粘在这个长方形的四个直角上。 小组(四):我们组搭的高塔是圆锥体形状的,高15厘米,但是也不能承受一本作业本。示范:不能承受一本作业本。 教师和其他同学一起观察该组的高塔。这座高塔的底部是一个长方形,塔身由4根圆纸棒搭成,一共有4个侧面,相对的两个侧面是两个三角形,另外两个相对的侧面是两个长方形,塔顶是一条线段。该组学生在塔顶上粘上一张长方形纸片。

2019年浙江省优质课一等奖课堂实录课堂实录武陵春.doc

2019年浙江省优质课一等奖课堂实录课堂实录武陵春 篇一:浙江省优质课一等奖课堂实录课堂实录武陵春 浙江省优质课一等奖课堂实录课堂实录《望江南》和《武陵春》《望江南》课堂实录 执教者绍兴县实验中学茅娟美11月19日上午第一节于金华五中教师和学生简单交流几分钟,聊了些有关金华五中前段时间校庆的事情,接着就问学生喜欢不喜欢作文,并且打开百度中收录自己的发表文章的信息给展示给学生看出示幻灯:课文《望江南》师:文中的主人公在干吗? 生:在等待爱人 师:爱人等到了吗 生:没有 师:那么她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孤独,寂寞,失望 师:好,说的很好,那么我们就带着自己的认识大声地自由地读三遍 读后—— 师: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呢? 生:期望,等待丈夫归来的时候在梳洗——师:50多个同学会有50多个画面,我们写一 下画面 教师巡视,指导——

生:一位独处深闺的女子,在清晨坐在窗前,精心打扮(实物投影) 师:有人愿意修改吗? 生:“清晨”这里要修改一下,因为没有意境师;这次梳洗比以前的时候都要早吗?这是怎样的一个清晨? 生: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 生:是一个晓雾将歇,启明星打开的早晨…… 生:在凌晨的前后 生:月夜朦胧,江水还在悠悠地泛着月光生:惨淡的白色,别人还在睡梦中 教师用红笔在投影里将“清晨”俩字划上了红笔,然后问,还有要修改的吗?生:我要梳洗一下等待丈夫回来 师:还有吗?关于丈夫她会怎么想? 生:等了那么久,还是希望有个全心的面目出现,可惜现在的是一个憔悴的我 师:你很敏感,文学就需要你这样的一颗敏感的心 师:我们再看看刚才的?怎样打扮? 生:她抹上胭脂,点上绛唇,梳理青丝三千……那青丝等人来绾,她向天边望去……师:你特棒,……那青丝三千也是三千烦恼?从哪里来的? 生:从李白的诗歌里来的 师:你太厉害,表达能力很好,别的同学还有吗?还会怎么打扮

杭州市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全部教案(共7课时)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全部教案(共7课时) 1.发现物体的特征 【教材简析】 本课是教科版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起始课,从观察身边的物体开始,引导学生在利用眼、鼻、手等器官,通过两两比较发现物体的一些基本特征,如颜色、形状、轻重,还会发现一些其他特征,比如透明度、表面光滑度、弹性、硬度等,并运用合适的科学词汇进行描述与记录。学生每天都会和各种物体打交道,他们能够对一个物体进行简单地描述,积累了一些感性认识。然而,要让学生有序地观察,尽可能多地观察到物体的信息,并运用科学词汇进行描述,还是存在困难的。所以需要教师在科学课堂中为学生提供一些研究方法来帮助他们克服和解决,提升他们的观察能力。 聚焦板块,通过观察周围的物体,尝试用一些具体词汇描述物体,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前概念。 探索板块,选择玻璃球、螺帽、乒乓球、橡皮、海绵、塑料杯、木块、卡纸中的一个物体,和其他物体比较,并在比较中,从颜色、气味、轻重、软硬、粗糙光滑等方面进行描述。同时指导学生使用表格进行记录。 研讨板块,通过引导学生交流形成共识,什么是有序地观察,有序的观察可以观察物体的哪些特征。 【学情分析】 学生在经历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已经具有了初步的科学观察能力,但是在描述物体特征的时候,一些学生会将物体的特征和用途进行混淆。比如描述铅笔盒,较多学生描述“装文具的长方形盒子”。装文具是用途,长方形是形状特征。所以在这节课中,首先让学生分辨特征的描述不能混入用途;其次,学生在描述物体特征时,往往只关注一两个点,在其他同学描述以后才能去寻找未被发现的特征。所以本课还需要针对一个物体,让学生多维度描述它的特征,有意识、有序地进行观察和表述,同时通过表格记录,提升学生的综合观察能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小学科学全国优质课教案光的反射

小学科学全国优质课教案 《光的反射》(第一课时) 北京市平谷区山东庄中心小学刘春梅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光的反射”一课,是首师大版科学第六册“光与生活单元”的教学内容。从课标和教材的要求来看本课聚焦的是光的反射概念。学生建立光的反射概念之后,教材又安排了通过纸筒在平放的镜子中分别找一找上、中、下三个气球(拴在铁架台上)、两个平面镜用纸或胶条连接在一起,看镜子中的像、自制万花筒、自制潜望镜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看到的现象除了与镜面反射有关还与漫反射也有关,所以本节课聚焦的是两个科学概念:光的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一个认识(命题或判断):人眼的视觉主要是物体漫反射的结果。 镜面反射是指光遇到镜面障碍物发生偏折返回的现象;漫反射是指光遇到粗糙面障碍物向四面八方反射的现象。这两个概念的定义方式都为发生定义,即“属概念”为光现象,“种差”为发生偏折返回,即以发生方式的区别下定义。这里以建构主义学习为指导思想,以逻辑学概念定义理论为依据,通过设计揭示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发生的实验,让学生体验和认识反射和漫反射的发生过程及特点,遵循发生定义方式获得科学概念。采用逻辑思维方法中的典型归纳法(科学归纳法),即:由一根光线、一束光线的行为推广到无数光线的行为,建立普遍结论(光的反射和漫反射的科学概念)。 一个认识:人眼的视觉主要是物体漫反射的结果。它是经历认识过程,得到的科学判断,也是以建构主义为指导,通过设计学生的观察活动建立此认识。具体的观察活动设计,又是以逻辑学理论为依据。选择运用典型归纳法,即:一个物体漫反射可以形成视觉,可以代表多个物体或无数个物体。视觉是物体漫反射的结果,由于不易察觉、观察,为此教师根据观察实验方法中的增强感觉知觉的方法——对比法,设计有光和无光条件,指导学生对物体的视觉效果进行对比感知。

杭州小学六年级科学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 像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点: 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 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起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动力(F 1):使杠杆转动的力(即作用在杠杆用力点处的力)叫做动力。 阻力(F 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即作用阻力点处的力)叫做阻力。 5、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简称阻力臂:L 2)>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简称动力臂:L 1)时,杠杆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L 2)=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L 1)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L 2)<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L 1)时,杠杆省力。 杠杆平衡条件: 动力 × 动力臂 = 阻力 × 阻力臂 F 1×L 1=F 2×L 2 6、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7、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8、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滑轮组的工作原理: ①动滑轮与物重由几股绳子承担,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力(F )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 即:F =G 物+G 动/n ②计算绳子的股数是以系在动滑轮上绳子的股数为准,记作:n 。 ③物体上升高度为h 米,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nh 米,即:L =nh 。 ④物体上升的速度为v ,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nv ,即v 绳=nv 。 9、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斜面的工作原理:FL =Gh ,在高度一定时,提升同样重的物体,斜面的斜边越长,越省力。 10、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 图9-53

小学科学优秀教学设计

$ ! $ 小学科学 <<土壤与植物>>教学设计~

% 9 土壤与植物 一、科学教育理论指导: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方法梳理: 上课之前我在网上搜索土壤与植物的相关教学资料,了解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本节课堂教学需要,搜索关于土壤与植物的图片以及视频,课堂放给学生观看,加深印象。 <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大多数学生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以往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实验也没有充分地让学生去做,学生的实验能力得不到发展,活动时常常耗时低效,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 四、学习目标: 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各种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作书面计划;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并做实验记录;并能学会做到主动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2、在学习活动中,使学生喜欢大胆想象;能参与中长期的科学探究;在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能从自然中获得美得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美;关心日常生活中的新科技、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3、知道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不同。 4、继续完成“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认真观察,做好记录。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设计研究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并知道土壤与植物的关系。 2、教学难点: 、 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各种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作书面计划,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六、教学准备: 教师与学生一起做好活动材料准备:有关植物与土壤的资料、赞美土壤的诗歌、植物在不同土壤生长情况、种植在砂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种不同土质相同

浙江省湖州市初中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大雁归来》课堂教学实录

浙江省湖州市初中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课堂教学实录 《大雁归来》课堂实录 (执教:长兴实验初中杨小平) 课前播放《鸟与梦飞行》的片尾曲《to be by your side》营造氛围。 中文歌词: 《鸟与梦飞行》片尾曲 《to be by your side 》 飞跃大海,飞跃大洋 掠过黑色树梢的森林 穿过了山谷但我仍然不敢呼吸 为了回到你的身旁 飞过变换的沙漠和平原 越过笼罩着光辉的山脉 穿过肆虐的狂风和暴雨 为了回到你的身旁 (上课铃响) 师:这是一只多情的大雁在歌唱着回来的声音。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题目叫做—— 生齐答:《大雁归来》。 师:请你读一读这个课题,告诉我你读到这个题目时是怎样的心情。 生:很高兴。 师:为什么? 生:因为大雁来了,春天就来了。 生:很盼望。 师:为什么? 生:大雁来了,大地充满生机。 师:今天有一个人要带我们去迎接大雁归来。他,是个很特别的人,特别在哪里呢?我们拿出老师发的资料《利奥波德和<沙乡年鉴>》,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5段。 生:“他,会在七月的凌晨三点半起床,像地主一样巡视大地和他的“佃农”,在四、五月的每一个晚上到树林空地上观赏鹬(yù)炫技的空中求偶舞蹈,也会在雪融时追踪一只自冬眠乍醒而大胆跑出洞穴去探险的臭鼬(yòu);他会注意草原上普遍为人所忽视而自生自灭的所有野花的生日,也会在八月经常随兴到沙洲上看河流作画;更谨记着每年雁归来的时刻,并年年替他农场里的山雀上脚环;而他过早地离开他所热爱的土地是为了扑灭邻居农场的大火……” 师:通过这一段文字,你感受到这是个怎么样的人? 生:是个特别热爱大自然的人。 生:有爱心的人。 师:这样的一个人,他是用怎样的心情迎接大雁归来的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地阅读全文,看看“我”是用什么样的心情迎接大雁归来的。 读课文时请大家做好下面几件事:给各段标上序号;圈点出感受特别深刻的地方;看看“我”是用怎么样的心情迎接大雁归来的。文章的哪一句话最能表达“我”对大雁归来的感受?生:(读课文) 生:是用喜爱的心情迎接大雁归来的。最能体现我的感受的句子是“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3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师:为什么你觉得这一句最能概括作者的感受呢?

杭州小学科学六上期终参考卷

西湖区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概念期终考查参考卷(2009.1) 学校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等级_____ 一、判断题(你认为正确的请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 )1.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 )2.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够省力,轮越大越省力。 ( )3.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 )4.圆顶形和球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承载压力大,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 ( )5.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 )6.电动机能转动,是因为转子通电后产生磁性,和小电动机外壳的磁铁“同极相 斥,异极相吸”。 ( )7.声音和光不能使物体运动,所以不是能量的形式。 ( )8.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 ( )9.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最终都来自太阳。 ( )10.动物的生存与灭亡,只与环境因素有关,不会受到人类的影响。 ( )11.同一种生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身体的形态结构也会有所不同。在越冷的 地方,身体越接近圆形。 ( )12.斜拉钢索桥的绳索并不起到承重作用,只是看起来更美观些。 二、单项选择题(请你在括号内填入正确答案的序号) ( )1.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移动的定滑轮,____。 A 只能改变力的方向 B 只能省力 C 既能改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 ( )2.把相同的重物提到同一高度,最省力的是____。 A B C ( )3.下列框架中,____最不容易变形。 A B C ( )4.在同样的瓶子里装入自来水,放在平整的桌面上,最稳定的是____。 A B C ( )5.拱形能承受比较大的压力,是因为____。

优质课评比方案

郑州爱婴技术学校优质课评比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保障、提高学生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促进教师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特举办教师优质课评比大赛。 二、参评对象 全体任课教师。 三、评比内容与方法 (一)评比内容 教学设计、教案编写、课堂教学、电教手段、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教学反思。 (二)评比要求 1、授课内容:本学期分配课程的任意一节(或任意一个章节、知识点),教师根据个人意愿选取课程类型,可讲授新课、复习课、综合课等。 2、授课时长:40分钟。 3、授课顺序:以抽签顺序决定授课的先后顺序。 4、评分机制:由评委评定和教师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评委评定权重60%,教师互评权重40%。 5、本次大赛,要求全体教师参加,凡参赛教师均有分数,因故不出席者按0分计,记为重要教学活动缺席一次。 6、参赛教师需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素质。 (三)评分要求 1、大赛实行百分制,满分100分。

2、教学设计(10分):按照教学大纲进行设计,设计合理;对现有课程资源进行合理、有机整合;能够较好的完成知识、技能的传授;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3、教案编写(10分):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环节设计合理,流程清晰;教学重点、难点把握准确;突出知识、技能的实践操作,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课堂组织有意识的进行积极的思考和创新。 4、课堂教学(50分):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过程层次分明,知识点讲解(技能展示)准确、清晰、到位;教学材料(教具、课件等)准备充分,具有可操作性;教学方法选取恰当,符合学生学习特点;课堂气氛好,能积极调动听课人的听课积极性,课堂互动良好;教师课堂把控能力好,有较好的应变能能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起到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教师精神面貌好,教态自然、大方,形象、气质较好,衣着得体;课堂教学较好的体现教学设计与教案编写;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5、电教手段(10分):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设置科学直观,起到良好的教学辅助作用;演示操作娴熟。 6、板书设计(5分):合理规范、简洁,整洁美观,对课堂教学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7、作业布置(5分):体现课堂教学知识的巩固与延伸,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8、教学反思总结(10分):授课完成后,根据实际授课经过,进行总结,以电子版的形式提交。要求体现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之处、不足之处,对其进行探究与剖析,在此基础上进行再教设计。 四、奖项设置

杭州小学科学总复习资料(4-6年级)

六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5,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6,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7,(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如食盐,白糖等. 8,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9,(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10,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11,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2,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 13,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14,(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15,(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6,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17,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 18,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19,(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 20,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放大镜(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电子显微镜(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 21,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如:(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制服疾病(2)克隆生物(3)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4)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1,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2,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另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3,在变化中(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我们称为(物理变化),能(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化学变化). 4,比如豆子和沙子的实验,在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变化,没有变为或产生新的物质,我们称为(物理变化).像白糖加热从白色的糖变为黑色的炭一样(产生了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就称为(化学变化).

参加山东省小学科学优质课评比心得体会

参加山东省小学科学优质课评比心得体会 石井完小孙凤霞 我非常有幸陪同我校的教研员王敏同志在2010年10月10日至2010年10月16日参加了山东省小学科学优质课的评比活动,在本次活动期间共举行了50节我省各地市优秀教师的科学课。由于分为两组同时进行,本人只能十分遗憾的观摩了25节课,这二十五位优秀教师来自全省各地市,虽然每一地市的科学课的教学策略不同,但他们文采卓越,各有千秋,让我受益匪浅,这次学习不仅开拓了我的视野,加深了我对科学教学的全过程的深刻理解,在每节课的教学中,每位教师都注重对学生的关注,师生之间平等的对话与交流,创设的情景从学生的生活中提炼,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去辨别,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每位优秀教师教育教学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学精神深深的触动我的心,是我身边的一本本活教材。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感到自身的不足,更确定了我自己今后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让我对科学这一门学科有了新的认识。 第一,正确认识科学课程、注重学习。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更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转变教师旧的观念,接受新的课程理念,就成为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这个过程必须要求科学教师注重学习,并着力实施。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首先要创造自学条件注重自身修炼,积极参加上级教研部门组织的研讨活动、以研促学;更要积极参加各级论文、案例等评比活动。 第二,通过四天观看每位教师的成功案例我感触良多,我感觉耳目一

新。整一节课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语言点拨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课堂学生学习评价、探究活动等方面都是值得我好好学习的。我感受到:(1)提高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是尤为重要。可以用玩游戏、变魔术等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充分利用图片、实物、投影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教学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活跃学生的思维。例如:威海市高技区第一小学的于树家老师执教的《改变物体的沉和浮》,鸡蛋依次放入水中让学生猜测是沉还是浮,学生在第一个沉下去之后,第二个第三个都猜对了,可是第四个鸡蛋却浮在水面上,学生的兴趣被提起来,教师激起了学生好奇的心;临沂市第五实验小学的周晓静老师执教的《水往高处走》,纸花变魔术后变成红花,学生不了解毛细现象,想探究的欲望一下子被了提起来,还有很多教师都是如此做法,创设各种悬念,可见在提出问题环节,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2)在学生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各位老师注重充分发挥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功能进行实验探究。教师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感官来寻求各种方法完成实验,并且每个小组学生都有一张记录表学生还要动手写一写。学生在活动中不但动手做一做,更要动脑想一想记录实验结论,这样不但动手操作能力提高,更有助于创造思维的开发。由此可见,充分发挥学生多种感官功能,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式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是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重要举措。 (3)通过学习我还深深的感到各位教师的评价方法值得我学习。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激励性的

小学科学优秀说课稿_汇编.

小学科学《磁铁的磁性》说课稿 一、说教学内容: 《磁铁的磁性》是湘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磁铁》的内容,本课指导学生认识磁铁最基本的性质----磁性。 教学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我知道的磁铁。这部分是该单元的引入,主要交流我们认识的磁铁的形状以及磁铁的名称。还有交流我们曾在什么地方看到过磁铁,介绍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四年级学生差不多都玩过磁铁,对磁铁、磁现象有一定的经验和认识。他们有表述自己的经历和体验的愿望。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认知基础和学习基础。通过交流让他们体会到磁铁与我们的生活非常贴近,从而激发起他们进一步研究的兴趣。 第二部分: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这部分首先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感知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然后讨论能被磁铁吸住的物体和不能被磁铁吸住的物体各是什么材料做的。由此再进一步认识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是铁做成的,初步建立起“磁性”的概念。 第三部分:磁铁各部分的磁性强弱都一样吗?教材介绍两种方法:一种是将磁铁水平悬挂起来,观察磁铁的各个部分分别能吸引多少个回形针;另一种是在磁铁上放一颗小钢珠,观察小钢珠往哪部分滚,以检验磁铁哪部分磁性强。相信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设计出一些实验方法来认识、理解“磁铁两端磁性最 强”。在探究了磁铁各部分磁性强弱后,教材通过文字告诉学生“磁性最强的地方叫磁铁的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这时,学生们可能会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例如:“每种磁铁都有两个磁极吗?”等等,借助这些问题,就会延伸出学生课内或课外的探究活动。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遵循课标精神,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探索,让学生知道磁铁的磁性。2.指导学生探索,建立“磁性”的概念及认识磁铁各部分磁性的强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