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的动量和能量问题

弹簧的动量和能量问题
弹簧的动量和能量问题

弹簧的动量和能量问题

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知识清单

1.弹性势能的三种处理方法

弹性势能E P=?kx2,高考对此公式不作要求,因此在高中阶段出现弹性势能问题时,除非题目明确告诉了此公式,否则不需要此公式即可解决,其处理方法常有以下三种:

①功能法:根据弹簧弹力做的功等于弹性势能的变化量计算;或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计算出弹性势能;

②等值法:压缩量和伸长量相同时,弹簧对应的弹性势能相等,在此过程中弹性势能的变化量为零;

③“设而不求”法:如果两次弹簧变化量相同,则这两次弹性势能变化量相同,两次作差即可消去。

二、例题精讲

2.(2006年·天津理综)如图所示,坡道顶端距水平面高度为h,质量为m1的小物块A从坡道顶端由静止滑下,进入水平面上的滑道时无机械能损失,为使A制动,将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滑道延长线M处的墙上,一端与质量为m2的档板B相连,弹簧处于原长时,B恰位于滑道的末端O点.A与B碰撞时间极短,碰后结合在一起共同压缩弹簧,已知在OM段A、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其余各处的摩擦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求:(1)物块A在与挡板B碰撞前瞬间速度v的大小;

(2)弹簧最大压缩量为d时的弹性势能E p(设弹簧处于原长时弹性势能为零).

3.如图所示,在竖直方向上,A、B两物体通过劲度系数为k=16 N/m的轻质弹簧相连,A放在水平地面上,B、C两物体通过细线绕过轻质定滑轮相连,C放在倾角α=30°的固定光滑斜面上. 用手拿住C,使细线刚刚拉直但无拉力作用,并保证ab段的细线竖直、cd段的细线与斜面平行.已知A、B的质量均为m=0.2 kg,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开始时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释放C后,C沿斜面下滑,A刚离开地面时,B获得最大速度,求:

(1)从释放C到物体A刚离开地面时,物体C沿斜面下滑的距离;

(2)物体C的质量;

(3)释放C到A刚离开地面的过程中细线的拉力对物体C做的功.

4.(2014?珠海二模)如图甲,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三个滑块a、b、c;a、b的质量均等于1kg;b、c被一根轻质弹簧连接在一起,处于静止状态;在t=0时,滑块a突然以水平向右的速度与b正碰,并瞬间粘合成一个物体(记为d);此后运动过程中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d的速度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如图乙.则:(1)求滑块a的初速度大小以及a、b正碰中损失的机械能△E;

(2)求滑块c的质量;

(3)当滑块c的速度变为v x瞬间,突然向左猛击一下它,使之突变为﹣v x,求此后弹簧弹性势能最大值E p 的表达式,并讨论v x取何值时,E p的最大值E pm.

5.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现用一块木板将物体托起,使弹簧恢复原长,然后让木板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a<g)向下做匀加速运动。试求:

(1)木板开始运动时,物体对木板的压力为多少?

(2)木板运动至与物体刚分离时经历的时间为多少?

6. (2016·全国卷Ⅰ) 如图1-,一轻弹簧原长为2R ,其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7°的固定直轨道AC 的底端A

处,另一端位于直轨道上B 处,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直轨道与一半径为5

6R 的光滑圆弧轨道相切于

C 点,AC

=7R ,A 、B 、C 、D 均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质量为m 的小物块P 自C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最低到达E 点(未画

出),随后P 沿轨道被弹回,最高到达F 点,AF =4R ,已知P 与直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1

4

,重力加速度大

小为g .(取sin 37°=35,cos 37°=4

5)

(1)求P 第一次运动到B 点时速度的大小. (2)求P 运动到E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3)改变物块P 的质量,将P 推至E 点,从静止开始释放.已知P 自圆弧轨道的最高点D 处水平飞出后,恰好

通过G 点.G 点在C 点左下方,与C 点水平相距7

2R 、竖直相距R ,求P 运动到D 点时速度的大小和改变后P

的质量.

37°

R

P

7R/2G

D

C

F

B

A

图1-

7. 如图2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在A 点,自然状态时其右端位于B 点.D 点位于水平桌面最右端,水平桌面右侧有一竖直放置的光滑轨道MNP ,其形状为半径R =0.8 m 的圆环剪去了左上角135°的圆弧,MN 为其竖直直径,P 点到桌面的竖直距离也是R .用质量m 1=0.4 kg 的物块a 将弹簧缓慢压缩到C 点,释放后弹簧恢复原长时物块恰停止在B 点.用同种材料、质量为m 2=0.2 kg 的物块b 将弹簧缓慢压缩到C 点释放,物块过B 点后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为x =6t -2t 2,物块飞离桌面后由P 点沿切线落入圆弧轨道.g 取10 m/s 2,求:

图2

(1)B 、P 间的水平距离;

(2)通过计算,判断物块b 能否沿圆弧轨道到达M 点; (3)物块b 释放后在桌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8.如图5-2-9所示,轻弹簧左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右端点在O位置。质量为m的物块A(可视为质点)以初速度v0从距O点右方x0的P点处向左运动,与弹簧接触后压缩弹簧,将弹簧右端压到O′点位置后,A又被弹簧弹回。A离开弹簧后,恰好回到P点。物块A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

图5-2-9

(1)物块A从P点出发又回到P点的过程,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2)O点和O′点间的距离x1。

(3)若将另一个与A完全相同的物块B(可视为质点)与弹簧右端拴接,将A放在B右边,向左压A、B,使弹簧右端压缩到O′点位置,然后从静止释放,A、B共同滑行一段距离后分离。分离后物块A向右滑行的最大距离x2是多少?

9.(2016·乐山市三诊)利用弹簧弹射和皮带传动装置可以将工件运送至高处。如图4所示,已知传送轨道平面与水平方向成37°角,倾角也是37°的光滑斜面轨道固定于地面且与传送轨道良好对接,弹簧下端固定在斜面底端,工件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皮带传动装置顺时针匀速转动的速度v=4 m/s,两轮轴心相距L=5 m,B、C分别是传送带与两轮的切点,轮缘与传送带之间不打滑。现将质量m=1 kg的工件放在弹簧上,用力将弹簧压缩至A点后由静止释放,工件离开斜面顶端滑到皮带上的B点时速度v0=8 m/s,A、B间的距离x=1 m。工件可视为质点,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1)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2)工件沿传送带上滑的时间。

图4

10.如图所示,固定斜面的倾角θ=30°,物体A 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43

,轻弹簧下端固定在斜面底

端,弹簧处于原长时上端位于C 点.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轻质光滑的定滑轮连接物体A 和B ,滑轮右侧绳子与斜面平行,A 的质量为m A =4kg ,B 的质量为m B =2kg ,初始时物体A 到C 点的距离为L=1m .现给A 、B 一初速度v 0=3m/s 使A 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B 向上运动,物体A 将弹簧压缩到最短后又恰好能弹到C 点.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10m/s 2,不计空气阻力,整个过程中,轻绳始终处于伸直状态,求此过程中: (1)物体A 沿斜面向下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2)物体A 向下运动刚到C 点时的速度大小; (3)弹簧的最大压缩量和弹簧中的最大弹性势能.

11.(2015·江苏卷)一转动装置如图所示,四根轻杆OA 、OC 、AB 和CB 与两小球及一小环通过铰链连接,轻杆长均为l ,球和环的质量均为m ,O 端固定在竖直的轻质转轴上.套在转轴上的轻质弹簧连接在O 与小环之

间,原长为L.装置静止时,弹簧长为3

2L.转动该装置并缓慢增大转速,小环缓慢上升.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

忽略一切摩擦和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弹簧的劲度系数k ;

(2)AB 杆中弹力为零时,装置转动的角速度ω0;

(3)弹簧长度从32L 缓慢缩短为1

2

L 的过程中,外界对转动装置所做的功W.

13.如图所示,A、B两个矩形木块用轻弹簧相接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木块A和木块B的质量均为m.

(1)若用力将木块A缓慢地竖直向上提起,木块A向上提起多大高度时,木块B将离开水平地面.

(2)若弹簧的劲度系数k是未知的,将一物体C从A的正上方某位置处无初速释放,C与A相碰后立即粘在一起(不再分离)向下运动,它们到达最低点后又向上运动.已知C的质量为m时,把它从距A高为H处释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