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ET[含参考答案]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ET[含参考答案]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ET[含参考答案]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含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承认人的观念.情绪等对人体生理活动有重要影响,这是()

A.符合实际的唯物主义

B.唯意识论的观点

C.机械论的观点

D.物与物的关系

【正确答案】A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

A.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

B.国际竞争激烈化的结果

C.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

D.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

3.下属现象中属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有(ACD)。

A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费品按需分配

B通过革命,建立起无产阶级专政

C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D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4.对于共产主义实现的理解(AB)

A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甚至充满曲折的过程

B共产主义只有在全世界范围内才能实现

C社会主义可以在一些国家先取得胜利,共产主义也是如此

D当资本主义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时候,也可以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

5.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

A.长期的历史过程

B.隐蔽的历史过程

C.曲折的历史过程

D.复杂的历史过程

[多项选择题答案]

1--5ABC.ABCD.ABD.AD.ABCD

6--10ABCD.ABD.ABD.ABCD.ABCD

11--15ABD.ABCD.ABD.ABD.ABD

16--20ABD.ABCD.ABCD.ABCD.ACD

第六章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二、单选题

6.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A.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B.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C.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

D.人与劳动资料的关系

正确答案:B,

7.经济全球化的内容有许多,但不包括

A.生产全球化

B.贸易全球化

C.殖民体系全球化

D.资本全球化

正确答案:C,

8.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对立统一的现实基础是

A.运动

B.实践

C.矛盾

D.物质

正确答案:B,

9.真理的发展是一个

A.从主观真理走向客观真理的过程

B.从局部真理走向全面真理的过程

C.从具体真理走向抽象真理的过程

D.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正确答案:D,

10.杰出人物的产生

A.纯粹是必然的

B.纯粹是偶然的

C.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

D.有些人是必然的,有些人是偶然的

正确答案:C,

11.马克思曾经指出,古代国家灭亡的标志不是生产过剩,而是达到了骇人听闻和荒诞无稽程度的消费过度和疯狂浪费。对一个国家来说,奢靡之风抬头,如同衰亡的种子破土,政权的倾覆与事业的衰败往往由此而始。由此,我们一定要牢记“奢靡之始,危亡之渐”的古训,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扫除。“奢靡之始,危亡之渐”蕴含的哲理是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D.量变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正确答案:D,

12.19世纪德国哲学家杜林认为,“矛盾不能归属于现实,在事物中没有任何矛盾”,这一观点

A.否认了矛盾的客观性

B.承认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C.承认了矛盾的斗争性

D.夸大了矛盾的统一性

正确答案:A,

13.“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体现的是

A.唯心主义辩证法

B.唯物主义辩证法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正确答案:B,

14.“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表明

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观念上的东西与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D.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正确答案:A,

15.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源是

A.先进思想理论的形成

B.新的生产关系已经出现

C.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D.人们进行自觉的革命活动

正确答案:C,

16.不同的商品之所以可以在数量上按一定比例交换是因为

A.包含等量的人类劳动

B.都包含着从生产资料中转移过来的价值

C.都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D.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人类劳动

正确答案:D,

17.“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一论断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

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正确答案:B,

18.“世外桃源该多好,无奈风波添烦恼。只缘矛盾来捉弄,它是庸人爱自扰。”此诗错在

A.忽视了矛盾的特殊性

B.幻想没有矛盾,否认了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

C.否认了矛盾双方转化条件

D.只看到了处处有矛盾,忽视了矛盾时时有

正确答案:B,

19.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是

A.商品的使用价值

B.商品的价值

C.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

D.劳动力的价值

正确答案:C,

20.老子曾说过: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顷,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说明

A.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的

B.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

C.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

D.矛盾双方是相互分离的

正确答案:B,

21.经济全球化

A.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产物

B.与生产力高度发展无关

C.阻碍了生产力高度发展

D.是少数国家推动的结果

正确答案:A,

22.有人把个别的.局部的经验当作普遍真理,到处搬用,否认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这在认识论上犯了类似于

A.唯理论的错误

B.经验论的错误

C.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D.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

正确答案:B,

23.作为商品的计算机软件,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

A.软件磁盘本身

B.软件的有用性

C.购买软件的货币

D.应用软件的计算机

正确答案:B,

24.不同的商品之所以可以在数量上按一定比例交换是因为

A.包含等量的人类劳动

B.都包含着从生产资料中转移过来的价值

C.都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D.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人类劳动

正确答案:D,

25.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而只有深化改革,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充满活力。这遵循了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B.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C.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

正确答案:A,

26.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把认识看成

A.人们纯思维的理性活动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照镜子式的.直观被动的反映

D.无限发展的认识过程

正确答案:C,

27.真理与谬误的本质区别在于

A.真理是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

B.真理是客观的,谬误是主观的

C.真理是永恒的,谬误是暂时的

D.是否正确的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正确答案:D,

28.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体现着

A.唯物主义与可知论的统一

B.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C.辩证法与认识论的统一

D.认识与真理的统一

正确答案:C,

29.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语重心长地对年轻人说:“书本知识非常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电脑里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这表明

A.实践水平的提高有赖于认识水平的提高

B.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础和来源

C.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D.由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比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更加重要

正确答案:B,

30.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B.实践——认识——实践

C.概念——判断——推理

D.感觉——知觉——表象

正确答案:B,

3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关系是:()

标准答案:D

A.前者和后者相互决定,相互制约

B.前者和后者并行不悖

C.以后者为基础,推动前者矛盾的解决

D.以前者为基础,两者互相制约,相互作用

32.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关系是:()

标准答案:A

A.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B.扩大再生产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C.资本积累本身就是扩大再生产

D.扩大再生产与资本积累无内在联系

33.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标准答案:D

A.实现了自我否定

B.发生了根本变化

C.仍无任何变化

D.有局部调整,但没有改变本质

34.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超越空想社会主义,是因为把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建立在:

()

标准答案:B

A.科学的思想体系上

B.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C.批判空想社会主义上

D.共产主义者同盟上

35.“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下也只能是这样。”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

标准答案:C

A.社会主义很难实现

B.社会主义必须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

C.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

D.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

36.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C)

A.民主

B.博爱

C.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D.人权

37.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表现在(ABCD)。

A.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和真理的客观性。

B.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如实地认识世界。

C.力求全面地认识客观事物,并透过现象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D.自觉地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38.割裂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就会导致(A)的错误。

A.经验论或唯理论

B.经验论

C.唯理论

D.可知论

39.下列观点中,错误的是(D)

A.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当今正处在低潮时期

B.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C.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

D.社会主义在若干国家的严重挫折改变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

40.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A.物质的

B.运动的

C.实践的

D.精神的

正确答案:C,

41.在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中,起核心作用的是

A.政治法律思想

B.道德规范

C.文学艺术

D.哲学思想

正确答案:A,

42.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

A.使用价值

B.价值

C.交换价值

D.价格

正确答案:B,

43.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不顾实际情况,死搬书本上的教条,这在认识论上犯了

A.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B.类似诡辩论的错误

C.类似相对主义的错误

D.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正确答案:D,

44.“狼孩”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

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D.意识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正确答案:C,

45.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

A.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

B.工具的制造并使用

C.自然界自身的作用

D.人的实践活动

正确答案:D,

46.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A.人民群众和英雄在历史中的作用是同等的

B.人民群众可以改变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

C.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D.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不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正确答案:C,

47.16世纪时,为了认识行星运动的规律,丹麦天文学第谷经过20年的观测,积累了既丰富又准确的观测数据,后来,开普勒仔细研究了第谷留下的观测资料,经过多年的刻苦计算,终于发现了太阳系行星运动的三大规律。在开普勒研究的基础上,牛顿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上述材料中的事实蕴含的哲理是

A.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总和

B.真理的发展是相对不断趋向绝对的过程

C.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D.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正确答案:D,

48.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关系是

A.前者和后者相互决定,相互制约

B.前者和后者并行不悖

C.以后者为基础,推动前者矛盾的解决

D.以前者为基础,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正确答案:D,

49.科学家洛伦兹说:“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得克萨斯引起龙卷风。”这种“蝴蝶效应”的说法

A.说明了一种事物.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中介”环节和另一事物现象发生联系

B.片面夸大了联系的普遍性

C.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

D.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的,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

正确答案:A,

50.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A.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思想动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C.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D.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正确答案:C,

51.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商品生产的

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倍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正确答案:D,

52.工作“一刀切”的方法是否认了

A.矛盾的特殊性

B.矛盾的普遍性

C.矛盾的同一性

D.矛盾的斗争性

正确答案:A,

53.把同质的事物区分开来的依据是:()

标准答案:B

A.事物的度

B.事物的属性和量

C.事物内在的规定性

D.事物的特殊矛盾

54.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表明

A.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B.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C.人的认识能力是由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

D.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

正确答案:A,

三、多选题

55.垄断没有消除竞争是因为:()

标准答案:BCD

A.竞争是一切社会生产所共有的

B.竞争是商品经济一般规律,垄断并没有消灭商品经济

C.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D.在垄断组织之外,还存在着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

56.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意指(2.0分)

A.它是直接的生产力

B.它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C.它是潜在的生产力

D.它渗透到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中,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正确答案:BCD,

57.关于真理的标准,下列说法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2.0分)

A.符合已被公认理论的就是真理

B.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就是真理

C.有权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

D.多数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

正确答案:ABCD,

58.科学家对1994年夏发生的彗星撞击木星的天文现象进行了准确的预报和大量的观察研究,这一事实表明(2.0分)

A.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B.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

C.人类已能预测一切自然现象

D.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正确答案:BD,

59.“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2.0分)

A.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B.理论不能代替实践

C.理论本身就是物质的力量

D.理论的作用可以通过实践表现出来

正确答案:ABD,

60.任何客观真理都具有(2.0分)

A.客观性

B.相对性

C.绝对性

D.主观性

正确答案:ABC,

6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是因为它们(2.0分)

A.制约和决定其他一切社会矛盾

B.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C.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

D.决定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

正确答案:ABCD,

6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有(2.0分)

A.国家直接掌管的垄断资本

B.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的企业

C.各国私人垄断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的结合

D.国家调节经济

正确答案:ABD,

63.以下各项哪些包含量变可以引起质变的道理(2.0分)

A.拔苗助长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愚公移山

D.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正确答案:BCD,

64.下列命题中符合辩证否定观的有(2.0分)

A.推陈出新

B.批评和抛弃资本主义的一切文化

C.创新

D.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成果

65.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这是因为(2.0分)

A.认识主体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

B.事物的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

C.人的认识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D.认识是一个过程

正确答案:ABCD,

66.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在于(2.0分)

A.培养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B.提高理论思维水平

C.提高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自觉

D.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正确答案:ABCD,

67.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意识是(2.0分)

A.主观精神和客观精神的统一

B.社会存在的反映

C.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的统一

D.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的统一

正确答案:BCD,

68.“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这是如此正确,以至于不能从太阳总是在早晨升起来判断它明天会再升起。”恩格斯这段话的含义是(2.0分)

A.归纳方法不是万能

B.事物的必然性与感性.经验性毫无关系

C.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

D.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69.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所写的党纲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名称和党纲的名称是:()

标准答案:BD

A.正义者同盟

B.共产主义者同盟

C.《共产主义原理》

D.《共产党宣言》

70.经济全球化:()

标准答案:ABCD

A.使世界生产力的得到了发展

B.使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

C.使发展中国家形成了对别国经济的依赖

D.使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7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

标准答案:ABC

A.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B.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C.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D.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自身的价值

72.资本主义政权的分权制衡是指:()

标准答案:ACD

A.立法权

B.管理权

C.行政权

D.司法权

73.“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英雄人物的意志可以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这种观点是:()

标准答案:ACD

A.否认历史必然性的唯意志论

B.否认历史偶然性的机械论

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在历史观上的表现

D.夸大个人作用的唯心史观

第四章

74.人民群众的生活与文艺创作的关系是人民群众的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标准答案:对

75.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决定性因素是人的劳动。()

标准答案:对

76.实践是把握事物本质的精神活动。()

标准答案:错

77.“跟着感觉走”,在本质上是:()

标准答案:BCD

A.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

B.唯心主义经验论的观点

C.唯我主义观点

D.反理性主义观点

78.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本含义是:()

标准答案:ABC

A.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

B.从特定的历史条件出发

C.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

D.从个人的愿望和要求出发

判断题

79.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是:()

标准答案:ABCD

A.必然性中包含着偶然性

B.偶然性表现必然性

C.必然性制约着偶然性

D.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

80.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会导致:()

标准答案:CD

A.绝对主义

B.相对主义

C.唯心主义

D.不可知论

81.人类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在于人类能征服和改造自然界。()

标准答案:错

82.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唯物史观认为(2.0分)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B.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C.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完全同步

D.社会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正确答案:ABD,

四、判断题

83.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正确答案:false,

84.哲学史上的基本派别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以及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正确答案:false,

85.“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这是一种庸俗唯物主义观点。正确答案:false,

86.资本积累的实质在于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而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正确答案:true,

87.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正确答案:false,

88.矛盾就是事物的对立统一。

正确答案:true,

89.绝对真理就是绝对不变的真理。

正确答案:false,

90.工人通过罢工提高了工资会导致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

正确答案:false,

首页/成绩查询/综合考试/成绩详情

考试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时长:50分钟开考时间:2016-06-2117:38:18

提交时间:2016-06-2117:38:22

考试题型:

考试成绩:0.0/100.0

排名:无/499

试卷分值构成比例图

单选题40.0分

多选题40.0分

判断题20.0分

91.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认为关于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正确答案:false,

92.唯心主义就是主张精神和理想的崇高作用。()

标准答案:错

93.质变等于发展。

正确答案:false,

94.有的事物同其他事物存在联系,有的事物同其他事物不存在联系。

正确答案:false,

95.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的是资本主义社会。()

标准答案:错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EP[含参考答案]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含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的有() A.质量互变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联系发展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正确答案】ABD 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包括( ) A.物质的本质是意识 B.B.物质可以被人们所认识 C.物质范畴体现了个性与共性.特殊和普遍.相对和绝对.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统一 D.物质范畴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正确答案】BCD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的表现在(ABCE)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惟一对象 E.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ACD2.ABCD3.CD4.AB5.ABD6.ACD7.ABCD8.ABCD 5.金融资本是由() A.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B.银行资本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C.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D.垄断银行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 A.消除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垄断资本主义 B.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相互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 C.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D.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垄断资本主义

7.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BCDE) A.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B.夺取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政权 C.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 D.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政府 E.生产力高度发达 8.与资本主义相比较,下列各项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的有(ACDE)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底劳动生产率 B.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C.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D.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分配制度 E.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以人为本,建构和谐社会。 第七章练习题 二、单选题 9.地理环境 A.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B.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C.决定社会的性质 D.是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正确答案:D, 10.我国古代有一句名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哲学角度来理解,它强调的是 A.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B.书本和实践都是认识的来源 C.书本知识越多,实践经验越丰富 D.既要学习间接经验,又要获得直接经验 正确答案:D, 1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基本的观点是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B.认识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过程 C.认识是物质到思想的过程

马原期末考试简答题大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答: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其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来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或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念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念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实践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的基本原理: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事件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重要理论品质;四、实现物质财富极大理论、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章 1、哲学基本问题 答: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全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的反映现实”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概念及意义 答: 概念: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3、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答:作为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的发展是指合乎历史前进的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要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4、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答: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

《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

最新《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或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同唯物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奠定思想前提 4、在马克思主义创立过程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着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 5、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着作中,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的着作是《资本论》 6、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剩余价值理论 7、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共产主义者同盟 8、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着特征是实践性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9、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中交织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10、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专门的哲学术语有着特定的含义和确定的标准,不能随意乱用,也不能另立标准,否则会造成混乱。这里所说的特定含义和确定标准是指对世界本原究竟是物质还是精神的回答;存在和思维是否具有同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内容,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11、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世界本原问题 1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是指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3、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14、“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15、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16、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17、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18、对同一张事物的不同看法都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 19、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这说明意识是客观精神的主观映象 20、“思想实验”体现了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2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22、“寒路神麦正当时”说明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23、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也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24、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25、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26、柏格森所说的运动变化不是指任何具体的事物的运动变化,而只是纯粹的“动作”,是没有物质承担者的运动

马原试题及参考答案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点是() A.阶级性 B.实践性 C.科学性 D.革命性 2. 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世界的统一性 B.世界的联系和发展 C.世界的可知性 D.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中谁是第一性的 3.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句话表明() 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4、“度”是指() A事物质变的关节点B事物质变的临界点 C事物保持一定质的量的限度D事物保持一定量的限度 5. 哲学中的发展指的是() A.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B.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 C.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 D.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6.“防微杜渐”中包含的哲学规律是()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7.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 A普遍性和特殊性B同一性和斗争性 C绝对性和相对性D对抗性和非对抗性 8.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 A.实践的观点 B.客观实在性的观点 C.反映的观点 D.主体性的观点 9.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表现的是() A.辩证唯物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的对立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论与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是() A.科学评价 B.能动反映 C.自由选择 D.主观创造 11. 真理的客观性指的是() A.真理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 B.真理的形式是客观的 C.真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D.真理的内容及检验标准是客观的 12.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主要的物质标志是() A.劳动者的技术水平 B.劳动对象 C.生产工具 D.科学技术 13. 社会进步的最终动因在于()

马原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卷面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 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 A.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B.物质范畴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C.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它可以被感知 D.物质是自然界中具体的物质形态 3. 意识产生的决定性环节是:() A.人脑的进化 B.动物心理的形成 C.语言的产生 D.劳动 4. 毛泽东“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诗句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间空间的主观性的统一 B. 物质运动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C. 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间空间的有限性的统一 D.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 5. “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一论断说明:() A.世界除了过程,什么都不存在 B.一切都在变化和发展,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C.世界作为过程的集合体本身是没有方向的运动状态 D.承认运动就必然否认相对稳定 6.科学家洛仑兹提出“蝴蝶效应”理论,他说:“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德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这个说法:() A.说明一种事物和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中介环节和另一事物、现象发生联系 B.片面夸大了联系的普遍性 C.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的,否认联系的客观性 D.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 D.矛盾双方融合促使事物发展 7.人类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在于:() A.人类能征服和改造自然界 B.人类必须依赖自然界,因为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C.人类是否能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 D.人类能够保持生态平衡 8. “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A卷 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入附表一。多选不给分。每题1分,共30分)。 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 )。zzzz 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D )。zzzz A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B工人罢工和起义 C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D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3.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C )。zzzz A消灭阶级、消灭国家B实现人权C实现共产主义D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4.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B )的基本问题。zzzz A唯心主义哲学B全部哲学C唯物主义哲学D一部分哲学5.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D )。zzzz A实践性B运动性C客观性D物质性 6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 )。zzzz A客观实在性B实物性C结构性D可分性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D )。zzzz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D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8.印度一位教授曾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账: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树,按市场上的木材价格计算,最多值300多美元;但从它产生的氧气、减少大气污染、涵养水源、可以为鸟类与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的生态效益看,则值20万美元。这种算账方法强调了(C ) A事物存在的客观性B人类认识的主观性C事物联系的多样性D事物运动的规律性zzzz 9.时间是指(C )。zzzz A物质运动的广延性B物质运动的绝对性C物质运动的持续性D物质运动的规律性 10.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C ) 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价格 11.货币的五种职能中最基本的是(D )。 A世界货币和贮藏手段B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C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D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 12.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C )。zzzz A生活、行为、现实、事实等感性活动B科学实验C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D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13.“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D )。 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C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D )。zzzz A客观世界B感觉C思维D实践 15.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C )。

中南大学马原期末考试资料

精品文档绪论、马克思主义体系的组成部分1答: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答: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答: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阶级) 这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实践)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 重要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共产主义)4 是马克思人民精神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和机器工业的发展,为实现人类哲学的新变生产方式4.历史必然性:历史必然性:其一,当时的资本主义的的产生奠定马克思主义哲学革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历史条件。其二,当时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也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准备。其马克思主义哲学了必要的科学基础。其三,当时哲学发展的新成果,也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具备了承担哲学新变革的主观条件家的创始人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理解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3首先,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内在要求其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物质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运动和精神运动关系的一条基本原理其次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的鲜明特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指导实践并不断地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的鲜明特色再次,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创新的正确道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历史。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一章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1一、如何理解物质观: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2、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3、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4、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5、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 2、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第一、实践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任何生命物质都有自己的存在方式。社会的主体

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精)

长沙学院2007级(理工科)本科各专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A卷 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入附表一。多选不给分。每题1分,共30分)。 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 )。 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D )。 A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B工人罢工和起义 C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D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3.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C )。 A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B实现人权 C实现共产主义 D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4.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B )的基本问题。Z`zzz A唯心主义哲学 B全部哲学 C唯物主义哲学 D一部分哲学 5.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D )。zzzz A实践性 B运动性 C客观性 D物质性 6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 )。zzzz A客观实在性 B实物性 C结构性 D可分性 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D )。zzzz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D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8.印度一位教授曾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账: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树,按市场上的木材价格计算,最多值300多美元;但从它产生的氧气、减少大气污染、涵养水源、可以为鸟类与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的生态效益看,则值20万美元。这种算账方法强调了(C ) A事物存在的客观性 B人类认识的主观性 C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D事物运动的规律性zzzz 9.时间是指(C )。zzzz A物质运动的广延性 B物质运动的绝对性 C物质运动的持续性 D物质运动的规律性 10.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 C ) 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价值 D价格 11.货币的五种职能中最基本的是(D )。 A世界货币和贮藏手段 B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 C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 D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 12.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C )。zzzz A生活、行为、现实、事实等感性活动 B科学实验 C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 D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13.“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D )。 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C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D )。zzzz A客观世界 B感觉 C思维 D实践 15.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C )。

马原期末考试重点内容(1)

马原期末考试重点内容 一、考试题型 1.单选20分 2.多选20分 3.简答题4题×6分 4.辨析题4题×6分(判断正误2分,理由4分) 5.材料分析题12分 二、考试范围 1.绪论四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不考 2.§1.3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不考,其中第三点(P53)考一道多选题,详见重点问题(一) 3.§2.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不考 4.§4.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不考 5.第七章考§7.1的两个问题(下方重点) 三、课程主线(复习思路) 基础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论证政治经济学:商品、货币、资本、资本主义(全球化、新变化) 结论科学社会主义 四、重点问题 (一)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增强哪些能力?(P53五点,多选题) 战略思维能力、历史唯物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底线

思维能力。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P22) 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方面:其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其二,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三)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概念(P2、P3) 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它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和整体特征,体现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1总+4分,P10-15) 1.总: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分:①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②鲜明的政治立场;③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④崇高的社会理想。 (五)物质和意识的关系(P28-31) 1.物质决定意识 2.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3.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六)为什么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P61) (七)联系及其特征(P34-35) 1.含义: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马原期末考试试卷试题包括答案.doc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A 卷)答题卡 复查人核分人 题号一二三四五 分数 一、单项选择 (每题 1 分,共 30 分 ) 得分评卷人 12345678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二、多项选择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 得分评卷人 1234 5 三、名词解释 (共 20 分 ) 1.物质: 得分评卷人 2.实践: 3.经济基础: 4.人民群众: 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四、简述 (共 20 分 )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8 分 ) 得分评卷人2.简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4 分) 3.价值规律的内容和形式是什么?(4 分) 4.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4 分) 五、论述 (20 分 )

1、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持的正确态度。(15 分)得分评卷人 2、试论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以及劳动力商品的特点。(10 分)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A 卷) 复查人————核分人———— 题号一二三四五分数 一、单项选择 (每题 1 分,共 30 分 ) 得1.哲学是()。 分评卷人 B 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 A 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C 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态度 D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不同观点 2.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焦点在于() A 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 世界本原问题 C 意识本质问题 D 实践本质问题 3.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 运动 B 物质可以认识 C 物质能为感官感知 D 客观实在性 4.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5.就意识的能动性而言,“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 " ) A B C 是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正确的揭示 D 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 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 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 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7.《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幡动,一僧曰风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慧能关于运动观的基本观点是:( ) A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 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C 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 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8.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 A 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 B 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C D 9.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 A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的观点 B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C 矛盾的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的观点 D 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10.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说明() A 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B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 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 D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11.认识的初级阶段是()。

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

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 知识点汇总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最新《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或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同唯物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奠定思想前提 4、在马克思主义创立过程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着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 5、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着作中,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的着作是《资本论》 6、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剩余价值理论 7、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共产主义者同盟 8、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着特征是实践性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9、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中交织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10、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专门的哲学术语有着特定的含义和确定的标准,不能随意乱用,也不能另立标准,否则会造成混乱。这里所说的特定含义和确定标准是指对世界本原究竟是物质还是精神的回答;存在和思维是否具有同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内容,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11、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世界本原问题 1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是指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3、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14、“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15、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与要素的关系)16、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17、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2D[含参考答案]

2020 年大学马原试题[含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CD) A政治法律思想 B道德与宗教 C自然科学 D逻辑学和语言学 2.马克思曾指出:“如果说,在中世纪的黑夜之后,科学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兴起,并以神奇的速度发展起来,那么,我们要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同时也认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这说明(ABC) A. 从一定意义上说,生产的需要决定了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B.科学是一般的生产力 C.科学不是生产力的独立的.直接的要素 D.科学越来越不具有独立性 3.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 A. 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 B .为计算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C.为计算资本周转速度提供了依据 D .为平均利润. 生产价格理论奠定了基础 4.土地. 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表明() A. 其实质是生产要素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 B. 各种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了社会财富的创造并且是价值创造的物质条件 C. 各种非劳动生产要素是价值的源泉 D. 各种非劳动生产要素和劳动力要素(工人的劳动)共同创造价值 5.以下说法中正确地说明了社会福利制度的是() A. 社会福利制度是一种国民收入再分配 B?社会福利制度的推行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自我调整的表现 C. 社会福利制度是以一种渐进的方式实行社会主义 D. 社会福利计划力图纠正市场初次分配中的不公平,具有一定的社会进步意义 6.质和量的关系是() A. 质和量是事物两种不同的规定性 B. 互相依赖

C. 互相制约 D. 没有关系 【正确答案】ABC 二、单选题 7.人的思想动机和目的实现的程度,取决于它们 A. 是否正确地反映事物发展的规律 B. 是否在一定的阶段上得到广泛的传播 C. 是否形成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D .是否被全体人民所接受正确答案:A, 8.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 A. 永恒不变的 B. 可随主观意志而任意改变的 C. 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 D. 随着个性的改变而改变的正确答案:C, 9.时间和空间是 A. 物质运动存在形式 B. 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C. 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 是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 正确答案:A, 10.资本主义工资最基本的形式是 A. 效益工资 B .计件工资 C.浮动工资

精选2020年大学马原期末考试八套(含参考答案)

2020年马原期末考试复习题八套[含答案] 一、大学马原期末考试复习题 1.大学马原期末考试复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 A.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世界 B.它是认识事物本质的基础 C.它是科学分门别类的客观依据 D.它是正确区分不同事物的基础 【正确答案】A 2.人类劳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区别有(ABCD) A人类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B人类的劳动带有社会性 C人类劳动是有目的的能动的过程 D人类劳动具有继承性 3.社会意识一经产生就不是被动的,它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这是因为社会意识的存在和发展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社会意识的独立性表现为(AC) A.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同社会存在的变化不完全同步性 B.社会意识脱离社会存在独立发展 C.社会意识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D.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4.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D) A.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B.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C.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 D.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 5.资本积累.积聚和集中的相互关系是() A.资本集中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 B.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实现条件 C.资本积聚有利于资本集中 D.资本迅速集中会加快资本积累 6.资本积累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使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减少,表现为() A.原有资本有机构成不变,追加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绝对量增加,相对量减少 B.原有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出现机器排挤工人 C.原有资本和追加资本有机构成都提高,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绝对量增加,相对量减少 D.原有资本和追加资本有机构成都提高,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绝对量和相对量都增加7.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是因为() A.工资被看作是全部劳动的报酬 B.工人一般在提供了劳动之后,资本家才付工资 C.工资依劳动时间长短而不同

马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注意:请将1-3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复查人 核分人 三、名词解释(共20分) 1. 物质: 2. 实践: 3. 经济基础: 4. 人民群众: 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8分) 2.简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4分) 3.价值规律的内容和形式是什么?(4分) 4.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4分) 1、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持的正确态度。(15分) 2、试论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以及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10分) 一、单项选择 (每题1分,共30分) 四、简述(共20分) 五、论述(20分)

复查人———— 核分人———— 4.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 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 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 D 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1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 ( ) A 客观实在性的观点 B 主体性的观点 C 反映的观点 D 实践的观点 13.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30分) 1.哲学是( )。 A 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B 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 C 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态度 D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不同观点 2.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焦点在于 ( ) A 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 世界本原问题 C 意识本质问题 D 实践本质问题 3.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 运动 B 物质可以认识 C 物质能为感官感知 D 客观实在性 5.就意识的能动性而言,“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种观点 ( ) A 夸大了意识的作用 B 是唯意志主义的一种表现 C 是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正确的揭示 D 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一种表现 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 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 ) 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 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7.《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幡动,一僧曰风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慧能关于运动观的基本观点是: ( ) A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 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C 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 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8.“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 ( ) A 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 B 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9.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A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的观点 B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C 矛盾的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的观点 D 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10.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说明( ) A 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B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 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 D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11.认识的初级阶段是( )。 A 直接认识 B 全面认识 C 理性认识 D 感性认识

马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4.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 d 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 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 D 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1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 ( a ) A 客观实在性的观点 B 主体性的观点 C 反映的观点 D 实践的观点 13.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b ) A 永恒性 B 客观性 C 不变性 D 终极性 14.社会制度性质的决定性因素是该社会的( c )。 A 生产方式 B 政治制度 C 上层建筑 D 精神文明的状况 15.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是( a )。 A 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 B 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原理 C 世界是联系和发展的原理 D 世界统一于精神的原理 16.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a )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 B 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 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 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30分) 得 分 评卷人 1.哲学是( A )。 A 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B 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 C 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态度 D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不同观点 2.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焦点在于 ( c ) A 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 世界本原问题 C 意识本质问题 D 实践本质问题 3.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d ) A 运动 B 物质可以认识 C 物质能为感官感知 D 客观实在性 “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种观点( d ) A 夸大了意识的作用 B 是唯意志主义的一种表现 C 是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正确的揭示 D 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一种表现 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 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 d ) 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 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7.《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幡动,一僧曰风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慧能关于运动观的基本观点是: ( c ) A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 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C 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 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8.“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 a ) A 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 B 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9.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d )。 A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的观点 B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C 矛盾的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的观点 D 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10.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说明( a ) A 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B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 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 D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11.认识的初级阶段是( d )。 A 直接认识 B 全面认识 C 理性认识 D 感性认识

马原期末考试整理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2.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体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3.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发展性 4.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5.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一、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二、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三、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四、自觉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6.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其一,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存在和思维有没有统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世界是物质的世界,对物质的正确理解是我们认识和把握世界本质和规律的前提 7.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中,普遍联系引起事物的运动发展,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8.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p36-40,理解) 9.如何学习唯物辩证法,不断增强思维能力? 辩证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战略思维能力底线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10.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性作用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又称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1.认识的本质(理解) 第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

马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注意:请将1-3 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复查人核分人 一、单项选择 (每题 1 分,共30 分) 三、名词解释(共20分) 1. 物质: 2. 实践: 3. 经济基础: 4. 人民群众: 5.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四、简述(共20分) 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8 分) 2 .简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4 分) 3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形式是什么?( 4 分) 4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4 分) 五、论述(20 分) 1 、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持的正确态度。(15 分) 2 、试论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以及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10 分) 复查人————核分人————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30 分) 1 .哲学是()。 A 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B 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 C 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态度 D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不同观点 2 .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焦点在于() A 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 世界本原问题 C 意识本质问题 D 实践本质问题

3 .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 运动 B 物质可以认识 C 物质能为感官感知 D 客观实在性 4 .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5 .就意识的能动性而言,“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 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 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7.《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幡动,一僧曰风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慧能关于运动观的基本观点是:( ) A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 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C 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 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8.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9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 A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的观点 B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C 矛盾的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的观点 D 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10 .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说明( ) A 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B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 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 D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11 .认识的初级阶段是( )。 A 直接认识 B 全面认识 C 理性认识 D 感性认识 12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 ) A 客观实在性的观点 B 主体性的观点 C 反映的观点 D 实践的观点 13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 A 永恒性 B 客观性 C 不变性 D 终极性 14 .社会制度性质的决定性因素是该社会的( )。A 生产方式B 政治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