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文化区:是指某中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2.环境决定论:原称地理环境决定论,简称决定论,它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认为人类的身心特征、民族特性、社会组织、文化发展等人文现象受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支配的观点,是人地关系论的一种理论,简称环境决定论。)

3.文化整合:所谓文化整合,是指不同文化相互吸收、融化、调和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

4.文化景观:人文景观亦称文化景观,是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5.旅游业:是旅游者自居住地到目的地再到居住地的旅游活动全过程服务的全部相关企业的总和。

6.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一种理想的人口数量。

7.城市:城市是指具有一定规模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住地,是人类和社会经济活动的集中地。

8.种族:是指具有共同起源并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二.知识要点

1.人文地理学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

2.人文地理学三大主题:一是人地关系的传统,二是区域研究的传统,三是空间分析的传统。

3.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性:社会性,区域性和综合性,其中综合性特点决定了人文地理学的性质是一个横断学科。

4.人文地理学的产生

①地理学发轫于古希腊,荷马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被认为是关于人文地理知识最早的记述性著作。

②古希腊著名学者埃拉托色尼首创了“地理学”这一名词。

③对古代地理学具有奠基意义的是两位德国地理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和卡尔·李特尔被尊为近代地理学的开山大师,对近代人文地理学的产生也有重要的意义,李特尔是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洪堡创立了因果原则、综合原则、比较原则等研究的基本方法,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洪堡是自然地理学的开山大师。

5.人文地理学中各学派的代表人物

环境学派:拉采尔人地相关学派:白兰士、白吕纳

区域学派:赫特纳、哈特向景观学派:施吕特尔、索尔

6.德国的近代人文地理学

德国是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对人地关系提出系统理论的首推拉采尔被认为是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赫特纳是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施吕特尔是景观学派的创始人,杜能首先创立农业区位论,韦伯创立了工业区位论,克里斯泰勒提出城市区位理论——中心地学说,廖什建立了市场区位理论。

7.法国的近代人文地理学

法国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奠基人是维达尔·白兰士,他建立起来的法国学派主要特色是人地理关系理论与区域人文地理研究两个方面。

8.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五大主题: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学、文化整合和文化景观。

9.文化区: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1)形式文化区: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特征:具有一个文化特征表现典型的核心区,文化特征相对一致而又逐渐弱化的外围区以及边界较为模糊的过渡带。

(2)功能文化区:以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功能文化区都有中心,它是对该区内某种功能起着协调和指导作用的所在地;没有一个交错的过渡带

(3)乡土文化区: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除在感情上有所反映外,有的还用一种符号作标志。乡土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的差异性:既无功能中心,又无明确的边界线,与形式文化区的区别在于其区内缺乏形式文化区那种文化特性上的一致性。

功能文化区与形式文化区的区别与联系:

1、核心区——前者只有核心区,也就是说该文化区范围是非常明确的,后者还有模糊的边界区,对它的划分不够明确;

2、边界——前者明确,后者模糊;

3、形成——前者受政治经济和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很大,后者相对较小受文化现象的影响较大(这是区分它们的定义规定的);

4、特点——前者具有明确的功能,例如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经济中心等,后者相对模糊,但可有发展为功能文化区。

联系:都是一种受政治经济影响的文化区域,前者往往由后者发展而来,对于社会的发展来说都很重要。

10.文化扩散的类型:文化扩散包括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两类,而扩展扩散又包括接触扩散(又称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和刺激扩散三类。

11.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P31)

⑴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

⑵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或延缓作用;

⑶环境条件差异性的影响;

⑷人类活动产生的文化,改变了自然面貌,形成文化景观。

12.和谐论的观点:和谐论认为人地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类应该顺应自然规律,充分合理地利用地理环境;另一方面要对已经破坏的不协调的人地关系进行优化调控。

13.现代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方法论体系。

14.对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影响最大的四大哲学流派:经验主义、实证主义、人本主义和结构主义哲学流派。

15.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方法、空间模型方法、社会学方法和系统分析方法。

16.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①是一种生计农业;②农业劳动基本上靠体力,少数畜力和器械;

③生产依靠经验,生产方式稳定,变化不大;④生产水平低,剩余少,积累慢;⑤农民占绝大多数,二三产业人数少;⑥社会发展缓慢,曲折;⑦农业类型多。

17.传统农业的类型:旱作农业、水稻农业、地中海农业和游牧业。

18.北美工业带、欧洲工业带、意大利北部工业区和日本工业带(P167-170)

19.郊区城市化的特点:土地利用集约化、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城市网络化。

20.逆城市化:是指人口和工商业从中心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城市化地域不断扩大,城市化向农村地域推进,并以中小城镇的分散发展为主,形成城乡一体化。

21.城市形成、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P212)

22.语言的本质属性:社会性、交际性与工具性等。

23.语言传播的特性:外延型和连续性、距离衰减性、层序性和阶层性、复合型、竞争性和同化性、演化性。

24.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

25.旅游地文化的基本特征:地域性、大众性、综合性、主观性和季节性。

26.旅游对区域的环境影响(P312)

27.政治地理现象:①政治是一种无形的社会文化现象;

②政治是一种追求权力的社会文化现象;

③政治也是一种最不稳定的社会文化现象。

三.论述题

1.工业的发展对其它产业有什么意义?

2.根据中国人口分布的规律及其成因,论证中国人口分布的合理性。

⑴中国人口分布的规律和成因:

我国人口分布一般东部沿海地区多,西部内陆地区少,地理上主要以黑龙江漠河与云南腾冲连线为分界线,东南多,西北少,有由东南到西北方向随海高度的增加人口密度呈阶梯递减的趋势,而这种趋势还正在加强。

自然原因: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上东部以平原为主,有漫长的海岸线,西部以山地为主,西部地区大多为高原、荒漠,土地可垦殖率低,而且远离沿海,在经济的全球组织中处于边缘腹地的地位,所以西部地区人口承载力比中东部地区低得多。

社会经济原因:历史上,自宋朝以来,中国的经济重心逐渐由西部向东部转移,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移,良好的自然环境推动了经济发展,近代以来,东部地区便利的交通为其发展与交流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为东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东部良好的基础使东部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心,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口的流动,西部地区尽管人口密度比中东部低很多,但西部地区人口对环境的相对压力已经大于中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人口生理密度(以每公顷耕地面积计算的人口密度)已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人口经济密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所负担的人口)不仅高于中部地区,而且高于东部地区,比东部地区高出的幅度达50%以上。

⑵中国人口分布的合理性:中国人口分布依然不均衡,突出的特点是在土地载体上的分布东密西疏,人口在土地和经济载体上呈现逆向分布。中国人口分布的这一稳定的宏观格局是由生态系统承载力的空间差异和经济空间组织的空间不均衡性决定的。目前,东部人口密集,但是人口承载状况还是比较合理的,而且还有相当的人口承载潜力,但是上海的人口规模太大,不仅仅对土地的压力很大,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其经济承载能力;中部人口规模大,西部人口稀疏,但对这两个经济地带现有经济状况而言,人口规模仍然是过大的,当务之急是要加快经济发展,从而舒缓人口对土地载体的压力。

3.文化扩散有哪几种类型?结合实例分析文化扩散的特征。

文化扩散类型:文化扩散可以分为两类: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由于扩展扩散的情况不同,扩展扩散分为三种类型:接触扩散(亦称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和刺激扩散。

文化扩散特征:①扩展扩散的扩散现象的特点是空间上的连续性,并且其中各种文化现象的扩散速度是不同的(造纸术与呼啦圈传播速度的对比)。②迁移扩散的特点:由具有该种文化的人传播出去,比扩展扩散要快,易于保持该文化本身特点。迁移到远处,是该文化出现些孤立的点或小区,与其原文化区在空间上不连续(中国饮食文化、中国功夫)。③某些边界对文化有屏障作用(南非边界阻止外来电视节目),完全不能通过的屏障是不多的,比较

多的是可部分通过的可渗透屏障(加拿大要求在本国出版的外国杂志须含一定量本国题材)。

④某些文化现象,在一地的传播有速度快慢的波动和周期现象(追逐时尚的文化现象)。

4.地理环境如何影响地域文化?试举例说明

(一)文化生态关系的类型:①直链型文化生态关系:环境决定论:人和自然对文化的关系是单向的、完全由自然决定的。“强”式文化生态关系:环境强有力的决定、限制和影响着人类文化的行为和文化过程。环境以单向因果关系的过程强有力的决定着文化,环境对文化的作用是因果直链型关系。②网络型文化生态关系:强调人的选择能力,把自然与人看成是双向影响。:“式”环境关系:把文化与环境的关系作为一个相互依赖的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来考察,二者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因素网络。③社会体系中的文化生态关系:研究人类环境关系中人对环境物象、观念的研究,探索和环境有关的人类行为动机,解释人对环境所产生的知觉决策的行为激励。4、和谐文化生态关系:强调环境对文化的影响,更加强调文化对环境的影响和文化与环境双向作用的协调性。

(二)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①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例:因为文明的发生和发展,需要剩余劳动时间故世界古文明均位于地理条件优越的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②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或延缓作用。在一定条件下,自然条件的优越与否影响着文化的发展。例:波利尼西亚群岛土著人的石器生活。地理环境的变化,对文化发展施加一定的影响。例:汤恩比有关亚非地带人们在并和结束后的5条出路。③环境条件差异性的影响:不同地区具有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不同,因而各自的生产发展方向不同。例:在生产发展早期阶段,人类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由于地理环境的无数变化和等机构成不同,使各地形成不同的农业区域特征。地理环境的差异对民族文化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是人与自然环境做物质交换的方式差异的历史发展结果。例:中国文明与欧洲文明的产生不同,对后世的影响也不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