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战略框架下的科技创新人才发展模式

人才战略框架下的科技创新人才发展模式
人才战略框架下的科技创新人才发展模式

人才战略框架下的科技创新人才发展模式

袁兆亿

摘要:当前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快速来临,新的增长方式要求对科技创新人才发展模式进行创新。为此,必须进一步健全人才战略整体架构,认真抓好制度的顶层设计,着力提升人才工作的组织化程度,努力构建三大创新型人才圈,完善创新人才的三轮驱动模式,以“三个抓手”突破高端人才培养瓶颈,强力助推创新型人才成长,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作用,构建宏大的产业创新军团,全面提升人才产出效益,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关键词:人才战略,转型升级,创新人才,发展模式

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经济发展已逐渐由倚重物质资源向倚重人才资源转变,人才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凸显。当前,广东正经历新一轮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建设创新型广东的要求,使得人才竞争力的提升变得十分迫切,由此必然引出的命题是,如何加快人才强省战略的推进和目标的实现。

一、健全人才战略整体架构,着力提升人才工作的组织化程度

推进人才战略的关键,首要之举在于把握好制度的顶层设计,并根据自身对资源的动员及整合能力,科学搭建和完善人才战略的整体架构,以期为战略的实施奠定基础。

(一)凝聚目标,统一布局,认真抓好制度的顶层设计

在宏观大局的掌控和战略布局的导向上,广东坚持把“科教兴粤”和“人才强省”进行联动,于2004年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科技强省的决定》、《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的意见》三个文件,通过发挥科技、教育、人才三位一体的整合优势,使相关资源有效聚焦到人才强省战略目标上,迅速形成了新的互动效应,对人才战略的实施产生了巨大推动力。为了加快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广东于2005年出台了《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决定》、《关于鼓励自主创新活动的实施意见》,《关于鼓励出国留学高级人才来粤创业若干规定》、《关于加快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围绕科技投入、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做出了由要素投入和投资拉动向自主创新为主导的经济大转型的战略部署,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广东的具体目标。为了更好地吸引人才等文件,为培养、吸引、留住、使用好创新型人才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条件,并摆脱“低门槛+优惠政策”的初级引才模式,向高层次、高效化、优质化的方向发展,力求推动科技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新突破。

(二)立足本地,内引外联,努力构建三大创新型人才圈

结合特殊的地缘环境出发,广东坚持立足本省、紧联港澳、面向全球,从战略格局上着力构建三大创新型人才圈。一是本土创新型人才圈。坚持以省内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力量为主,积极培养和吸引人才,强化队伍能力建设,不断提升竞争实力,形成在广东立地生根的本土创新型人才圈。依靠本土创新型人才的支撑,广东生产的约4000种高新技术产品中,由广东自主研发的占63%以上,其中64%以上达到了国际领先、国际先进和国内先进水平,其类别涵盖了国家高新技术产品目录所有11个技术领域。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指标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二是粤港澳创新型人才圈。充分利用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借助大珠三角产业链形成的纽带关系,大力推进粤港澳的人才交流与合作,形成了粤港澳创新型人才圈。2004年至2006年,粤港两地政府共同投资11.2亿元人民币联合招标,资助120多个科技项目,聚集了一大批粤港创新型人才联合攻关,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我省每年聘请港澳专家达数万人次。三是海外创新型人才圈。广东充分利用侨乡特点,以及历史上与海外频繁交流所形成的传统,充分发挥海外华人华侨和留学生的作用,形成以全球人才网络为特点的海外创新型人才圈。例如,留学生建立的“中导科技”公司,在美国研发,在广东生产的模式,以及广东投资的中英科技创业园,采取在欧洲就地“招兵买马”模式,有效开拓了广东对海外创新型人才和技术资源的利用空间。

(三)整合力量,优势互补,不断完善创新人才的三轮驱动模式

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广东充分整合国有、民营和外资企事业单位的创新型人才资源,不断完善三轮驱动作用,使企业成为集聚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体。一是发展国有企业创新型人才队伍。通过积极推进国有企事业单位人事体制改革,努力激发广大科技人才的创新潜能,使其成为建设创新型广东的主力军。“十五”期间,广东国有企事业单位与创新活动密切相关的研发人才增长了21%。二是壮大民营企业创新型人才队伍。近四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先后3次召开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出台了13个配套文件,大力推动民营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发展,使其成为支撑创新型广东建设的生力军。目前,广东民营企业创新型人才队伍发展迅速,创新能力越来越强,全省认定的民营科技企业7300多家,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近30万人,开发新产品3000多种,其中70%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三是借力外资企业创新型人才队伍。目前,广东吸引了世界500 强企业的176 家在粤设立了581 家企业和研发机构,位居全国前列。许多香港企业的主要生产基地都在珠江三角洲。外资企业人才济济,创新力量雄厚。广东通过积极做好外企人才服务工作,借助外企人才优势,使其成为支撑创新型广东的同盟军。

二、突破高端人才培养瓶颈,强力助推创新型人才成长

高层次人才是自主创新的关键力量,广东以“三个抓手”为主要途径,即抓人才工程、抓项目扶持、抓产学研结合,积极推动高层次创新人才发展,形成了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一)抓人才工程,大力培养创新型领军人才

在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广东先后启动了院士培养引进工程、“珠江学者”培养工程、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工程、百名技术帅才培养计划、科技领域首席专家制等,加大创新型领军人才的培养力度。同时,从制度、组织和资金投入上加以保证。经过多年的努力,建设起了一支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站在科技前沿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培养了在抗击“非典”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钟南山院士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创新型领军人才。

(二)抓项目扶持,力促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

在项目扶持方面,广东通过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攻关、火炬计划、星火计划等科技项目,大力扶持创新型人才成长,促进了一批具有广东优势和特色的创新团队迅速成长,一批青年科学家脱颖而出。例如2005年度广东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平均年龄44岁,其中获奖项目第一完成人年龄最小的仅27岁。“十五”期间,广东自然科学基金累计扶持科技人员超过8000人,其中,高级职称占40%,45岁以下中青年人才占50%以上,海外留学回国创业人员占8%;共培养博士448人次;扶持创新团队项目46个,共35人次;还有一批优秀专家入选国家863专家组成员。2006年1月,广东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合作设立联合研究基金,以国家与地方合作的方式共同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

(三)抓产学研结合,努力发展科技人才创新载体

在产学研方面,广东已基本形成了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密切结合的产学研体系。全省300多个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技术中心、70多所高校和200多家科研机构都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140多个高新技术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了80多个企业博士后站,以及一批重点实验室、国家“863”成果转化基地等创新载体,培养出了一大批创新型人才。例如,广东的企业博士后站已累计培养博士后1750多人,对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与此同时,广东以一批企业孵化器或高技术中心为依托,整合省、市、高新区三级人才培养资源,共建“广东科技人才基地”,把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嫁接到各类科技创新载体,使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和人才培养有机联系起来,取得了良好的人

才培养效果。目前,广东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科技人才近50万人。

三、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作用,构建宏大的产业创新军团

为了构建有效的聚才平台,广东积极推动产业集群和职业专业镇的发展,提高人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程度,有力地推动了人才的产业分布和结构调整。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化产业聚才效应

借助产业簇群比较发育的优势,广东充分发挥产业聚才效应,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人才集群。在珠江东岸以深圳、东莞、惠州为主的“电子信息业走廊”形成了电子通讯产业人才集群;在珠江西岸以广州、佛山、中山、江门、珠海为主的“先进制造业走廊”形成了电器、机械产业人才集群。强化了人才与产业的无缝对接,全省达到“四个70%”,即科技活动机构、科技人员、科技经费、高新技术产品的70%都来自企业,而深圳更是达到了“四个90%”。创新型人才的高度集聚,支撑了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广东科技型企业超过1万家,年产值超亿元的有530多家。全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超过1万亿元,成为第一经济增长点。

(二)培育聚才新亮点,开创专业镇聚才新模式

以专业镇为特色,广东力争每个专业镇至少培育一个国际名牌产品和一个国内名牌产品,推动专业镇从依赖地域资源向依靠人才、技术资源转变,使专业镇成为人才和技术的集聚平台。目前,广东的159个省级专业镇已经建立了108个较为完善的行业技术创新平台,专业镇的高新技术企业超过520家,以龙头企业带动或外部联盟等形式聚集了近50万创新型科技人才,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例如,中山市南头镇与TCL和长虹集团等大企业结盟,有效利用外部人才资源,创造了65亿元工业总产值的佳绩。2005年,广东159个专业镇申请专利达23572件,占全省的32.6%;GDP为4658亿元,占全省10.5%,成为我省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域。

(三)树立三大特色品牌,增强引才引智示范效应

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下,广东培育起中国南方人才市场、广州留交会、深圳高交会三大特色品牌,充分发挥其引才引智的示范效应。南方人才市场长期存有高级人才动态信息39大类457个专业30余万条,注册简历达200万份,成立10年来共举办了1460场招聘会,22万多家企业进场招聘,引进了数以万计的各类人才,其中,不少人已成为行业精英和高技术企业的领头人。广州留交会和深圳高交会打造的高级别国际性人才交流平台,每年发布的留学人员岗位需求信息上万个,科技项目合作信息数百条,吸引了一批留学人员携带项目和技术来粤创业,实现了留学人员与科技项目的高效对接,为

如何建设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如何建设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科技创新以人才为本,人才资源是国家“第一资源”。胡锦涛总书记在院士大会讲话中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在创新型科技人才。没有一支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作支撑,要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 当自主创新成为共识、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教育、选拔、培养方式就成了关键的问题。在XX举行的两院院士大会上,院士们就如何为创新型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表达了对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热切期盼。他们说,要从体制机制入手,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真正建设起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去除束缚创新人才成长的条条框框,给创新营造更好的环境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院长裴钢院士指出,《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已经确定了我国的总体科技战略思想,此时,人才的重要性尤其明显。纵观历史,任何一项伟大的成果后面,必然有一批伟大的人才。“科学创新人才有科学创新人才的评价方式,不能与其他的评价方式混同。我

们在工作中发现,创新型人才可能有其特殊的表现方式。能够出很多成果的科学家,活动能力不是很强,但一定是那种比较踏实、具有奉献精神的人。” 八十多岁的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院士认为,我国过分培养孩子们的“纸上应对工夫”,过分强调“标准答案”,而对他们的动手能力重视不够,对现象本身的“多元性”考虑得不够,对他们的品德修养重视不够。“今天的中学生、小学生,就是将来的科研人员。引进人才当然是个办法,但更多的人才还是靠我们自己培养,因此,要想把他们培养成创新型的人才,现有的方法需要改革。”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吴国雄院士说,现在有一个很不好的风气,就是很多单位一味追求论文的数量,导致不少学生刚读研究生,就一心琢磨着发表文章。“可是依据我的经验,一些影响较大的文章,都是在博士之后才写出来的。我有一个学生,一上研究生就急着写文章。我劝他慢慢来。他有篇文章写了七稿我都没让他通过。直到写到第八稿时,才拿到美国的一家刊物上发表,影响不错。这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我觉得应当大胆地把一些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删除’,给创新营造更好的环境。” XX大学物理学院教授甘子钊院士说:“整个社会提倡竞争当然是正确的,但不能强调过分的、盲目的竞争。现在的年轻人容易着急,一着急就容易想‘同龄人已经怎么怎么了,

《专业技术人员团队合作能力与创新

《专业技术人员团队合作能力与创新 团队建设》试题及答案 2013.1整理 一、选择题(单选题、多选题) 1.培养创新团队文化,首先要树立团队的(核心价值观)。 2.为了保障有效沟通,对于失言后的处理,不应包括(想办法掩饰问题)。 3.提倡雁阵文化的团队,是(是团结友好,凝聚力强的团队)。 4.以下哪项不属于提高团队合作能力的策略(强调激烈竞争,形成高效合作)。 5.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属于团队沟通的内容(设立合理的目标)。 6.(团队精神)是保证团队三个方面的价值得到实现的态度条件。 7.一个组织,无论制定了多么美好的战略,如果缺乏(组织执行力),都会变成美丽的泡沫。 8.联想总裁柳传志,将执行力定义为(选拔合适的人,让他在合适的岗位上工作的能力)。 9.建立完善的沟通程序,应注意(对计划进行有效监督、评价沟通方式、现场协调、制定和执行沟通计划)。 10.渐进性决策模式,就是(稳中求变、积小变为大变、用渐进分析代替周全分析)。 11.团队文化的要素包括(民主、信息、平等、知识)。 12.掌握沟通要领时,要注意做到(沟通时,要平心静气;言语沟通中,不要随意插话;沟通中,要学会变通;学会适时赞美)。13.提升创新团队领导

力,体现在平衡关系方面时,主要应处理好那些关系?(对下关系处理、人际关系处理、部门利益处理、对上级关系处理)。 14.下面哪些选项属于强化组织执行力的秘诀(组织文化先进、运行机制高效、人员配置科学)。 15.团队合作的主要作用包括(有利于个人行为规范和决策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团队成员个人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团队工作创新;有利于促成个人与团队的双赢)。 16.团队成长阶段目标的实现形式有(发展团队规范、发展团队信任气氛、发展团队工作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17.虚拟团队与传统的组织形式相比较的优势有(信息优势、效率优势、竞争优势、人才优势)。 18.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的创新能力包括(学习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 19.对组织执行力模型的解释,不正确的是(实际上,个人执行力是基础,组织执行力是个人执行力的相加)。 20.小赵在团队中总是能够创新,时常产生各种新的想法,他在团队中扮演的角色是(谋士)。 21.跟进是执行的核心所在,跟进有哪些主要功能(确保执行人员及时得到指令,采取相应行动;确保人们执行自己的预定任务;情况有变时,迫使人们采取相应行动,来协调整个组织的工作进展)。 22.以下领导者的个性中,有利于保持团队的士气的是(使团队成员愿意从事正在进行的事情;面临特别困难时及时打气;工作进程要稳定;尊重团队成员的个人生活空间)。23.对组织执行力模型的解释,不正确的是(实际上,个人执行力是基础,组织执行力是个人执行力的相加)。

各类优秀人才及优秀创新团队评选范围和条件

各类优秀人才及优秀创新团队评选范围和条件 一、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一)评选范围和对象 经市政府认定的2011、2012年度本市50强工业企业、成长型企业或行业骨干企业、纳税前10名建筑企业、纳税前10名商贸服务企业及优秀电子商务企业,国有企业除外。 (二)评选条件 市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必须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开拓创新精神,认真履行职务职责,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在现单位任副总及以上职务连续2年以上,对现任职企业在销售业绩、市场开拓、企业管理等方面具有突出贡献,或带领现任职企业在转型升级方面做出具大贡献。 二、优秀专业技术人才 (一)评选范围和对象 凡在我市科学研究、工业、农业、水利、教育、卫生、医药、食品、建设、规划、设计、交通、财贸、金融、文化、体育、艺术、科技管理等各行各业第一线工作,并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均可参加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的选拔。不在一线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企事业单位现职党政主要

领导一般不作为推荐评选对象。 (二)评选条件 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必须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开拓创新精神,近两年获得下列成果之一者。 1.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的主要参与者;国家部委级、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及以上的项目主要完成者;金华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以上的主要完成者;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的主要完成者。 2.获得一项以上(含一项)国家发明专利并已实施,且具有较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 3.在重大建设项目和对外交流、招商引资中,提出具有重大价值的可行性论证、咨询、建议或解决重大疑难问题,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在大中型工程(金华市级及以上重点工程)设计、施工管理中,获得省级及以上“优秀设计”或“优质工程”奖的主要完成者。 4.获得国家部委级或省级农业丰收二等奖及以上、金华市农业丰收一等奖的主要完成者,并对获奖项目积极推广应用,且具有一定效果或潜在效益的。 5.在企事业单位多年从事科技管理工作,运用现代管理知识,采取重大创新管理措施,成效明显,撰写或发表其管理思想和经验的论文、综述或著作,所在单位管理水平及综合经济和社会效益指标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的。

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

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 队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 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暂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加快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人才团队的作用,促进贵州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设立“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专项资金设立的宗旨是:充分发挥政府科技资金的引导作用,培育一批以重点学科建设、重大领域发展为重点,以基础平台建设为依托,以科技项目为纽带,以凝聚科技创新人才为主体的研发团队,围绕国家、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整合科技资源配置,增强我省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 第三条专项资金来源于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该项资金为无偿资助。 第四条贵州省科学技术厅(以下简称“省科技厅”)负责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专项资金的申请受理、评审、立项等管理工作。

第五条申请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专项资金资助的条件: 1、申请专项资金必须围绕贵州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材料产业、中药现代化、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能源与资源、环境、交通与建筑和城镇化、人口健康与公共安全等十一个领域开展技术创新和集成创新,并能引领上述领域科技创新的研发团队。 2、科技创新人才团队条件:应在长期合作基础上形成的研发集体,具有公认的领衔人,有较强的团队建设平台和环境条件,有明确的研发方向和较好的研究工作积累;团队核心成员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高学历的人数应不少于5人(平均年龄不超过45周岁),并保证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研发工作。 3、科技创新人才团队领衔人条件:院士、省管专家、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个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博士,原则上近五年来曾主持或正在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且申报当年的年龄不超过55周岁。 第六条专项资金资助范围:凡在贵州省地域范围内的科研机构(不含省级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的科技创新人才团队,不分所有制,凡符合申报条件的均可申报。 第七条申请者所在单位应具备较好的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基础,并能提供科研所需的仪器、设备、工作环境和其它必备的科研条件,保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的顺利实施。

团队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团队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是21世纪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 如何为社会培养创新人才,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探索和实践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国内外高校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诸多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华北电力大学素有培养创新人才的优良传统,笔者总结了本校电气工程实践中心独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期能对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有所启发。 关键词:团队式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引言 2010年7月29日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缺乏创新性人才是中国教育一直以来的一个顽疾。传统的中国教育,过分强调严谨认真,按部就班,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分数而轻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造成大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很多学生仍然把考试当做自己唯一的目标,因此很难大范围营造创新氛围。鉴于此,探讨一种合理高效的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华北电力大学工程实践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2006年,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方面做了大量的实践探索,所组织的大学生科技活动以参与面广、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新颖以及与专业知识学习联系紧密等特征,已成为我校大学生课外活动的主体。中心始终把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在多年的教育改革实践中,理清了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路,以科研项目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为目标,创建了一种基于团队合作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团队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解析 联合校外企业和科研院所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咨询委员会,全面负责本科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管理工作,包括规划、实施、指导、评价、经费落实以及成果汇编等;定期公布科技创新项目信息;每个项目限4-5名本科生参加,时间为1年,入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指定课题研究及各种科研活动,培养自身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种创新培养模式的核心是创新团队。创新团队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导老师团队,即有一个团队在指导本科生从事科技创新,而不是单独一个老师在指导;二是形成梯队的本科生团队。确定了一批创新项目后,团队中的本科生自由报名参加,经中心审核调整后组成项目组。项目组内组长、组员分工明确,力争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一般要求有2~3名核心成员,所有项目组成员拥有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年级结构,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从结构上保证了研究项目的顺利完成。我们采纳的创新项目的技术设计难度和工作量一般来说需要多人配合才能完成,因此团队成员之间的协同就变得格外重要。从指导老师的角度来看,主要工作就是一方面要给团队提供必要的环境保障和技术指导,另一方面就是做好规划和进度检查工作。 3、团队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3.1 零起点、递进式培养方案 考虑到本科生往往缺乏基本的科研经历,而且以往所参与的科研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学生得到的科研与创新思维训练都是肢解的、不系统的,我们的科技创新活动本着从零开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原则分阶段实施,对学生形成持久吸引力。对于刚刚加入团队的学生,实行低年级入门培训和高年级创新实践相结

重庆大学“211工程”三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研究生创新团队建设.

重研院[2009] 21 号 重庆大学“211工程”三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研究生创新团队建设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落实“211工程”三期创新人才培养战略,培养和汇聚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优秀研究生学术群体,提升我校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团队意识与综合素质,增强研究生在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学校设立了研究生创新团队建设项目。为加强创新团队建设项目的管理,确保项目建设取得成效,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研究生创新团队是以研究生为主体,构成结构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学术梯队,是以科研创新为目标、以学术交流为纽带、以学科交叉为特色、以学校各类科技创新平台为依托的研究型群体。重庆大学所有在读研究生可在自愿基础上组建创新团体,创建团队的驱动模 式不限,专家驱动型、项目驱动型、兴趣驱动型均可。团队的主要任务是培育和产出原创性科研成果,培养优秀学术带头人和优秀创新人才。 第三条学校将分类、分期、分批建设研究生创新团队。建设的目标是:到2011年,累计遴选资助100个研究生创新团队。其中包括:一般团队70支,重点团队30支(含优博研究生创新团队。 第四条创新团队建设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择优选拔。 第二章资助范围和申报条件 第五条创新团队成员的组成应具有合理的队伍结构,且在学科背景、知识结构、研究经验等方面优势互补,人员总数约4-10人。各成员应有相对集中的研究方向和共同研究的学术问题,而非毫无关联的研究方向的简单组合。学校鼓励团队根

据研究工作需要跨学科、跨院系进行组建。同一建设期内,创新团队成员不能同时参加三个以上(含三个团队。 第六条创新团队要具有良好的学科基础和高标准的学术目标,具备较为深厚的科研工作基础和学术积累,具体分一般、重点、优博三类进行建设。 第七条一般团队是面向校内所有学科领域的创新性团队,立足于学术创新与实践,立足于提高团队的原创能力和整体竞争能力。具体要求如下: (一团队负责人须是重庆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 品德高尚、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良好的人际关系、民主的工作作风和公正公平的处事风格,在团队中能发挥较强的向心力和凝聚作用。 2.具有明确的团队建设目标和清晰的建设思路,对本团队建设具有创新性构想。 3. 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积极投身科学技术研究,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比较突出。 4. 在校时间每年不少于8个月,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科学研究与团队的组织建设工作 (二除负责人外,团队至少应有3-5名学术研究骨干。团队成员是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思想修养;严格遵守校纪校规,自觉维护学校正常秩序;凡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校纪校规受到警告及以上处分者不得参与。 第八条重点创新团队以社会热点、基础学科、交叉学科以及学科前沿的创新性研究项目为依托,优先支持“985”平台团队和跨专业团队。具体要求如下: (一创新团队应有特色鲜明、目标明确、稳定的研究方向,良好的学科基础和高标准的学术目标,团队所在学院或实验室应有良好的支撑环境,团队负责人和成员应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预期的项目工作。

鄂尔多斯市产业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项目任务书

附件4 鄂尔多斯市产业创新创业人才团队 项目任务书 团队名称: 团队类别: 创新(创业)领域: 团队获评情况:新获评?滚动支持? 项目主管单位(甲方):鄂尔多斯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团队依托单位(乙方): 归口管理单位(丙方): 填表日期: 鄂尔多斯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9年制

填表说明 1.本任务书所列内容应实事求是填写,填报要明确、严谨。任务书经各方盖章(签字)确认后,将作为团队绩效评价、申请滚动扶持及开展资金审计的依据。 2.本任务书甲方为鄂尔多斯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乙方为团队依托单位,丙方(即任务书封面中归口管理单位)指团队所在旗区党委组织部、市直主管部门或相关经济开发区(园区)党工委、高校党委(以申报书审核推荐部门为准)。 3.本任务书应与申报书有关内容一致,共同构成绩效评价的原始材料。 4.任务书中“分年度(进度)安排”,要根据主要任务和目标合理安排。 5.建设经费中的“自筹”指乙方自行筹措、落实,并与团队建设相关的资金。 6.团队资助资金支出预算根据研发(创业)项目开展需要制定,在计划管理和经费使用方面应遵照国家、自治区和我市资金管理有关规定执行,不得违规使用资助资金。 7.任务书中所列表格如不够填写可另行增加行数,或另附页填写。

第一条团队基本情况 第二条研发(创业)项目基本情况

第三条项目计划进度及考核指标(请按照申报书上载明的技术、经济指标填写,本任务书中所填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

第四条项目验收标准和方式 项目验收以本团队任务书规定的内容和确定的指标为依据,采取书面验收与现场验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第五条甲方经费拨付计划 1.甲方拨付乙方团队资助资金万。 2.甲方经费拨付方式:一次性拨付到乙方所在旗区财政或市直有关单位。 第六条甲方拨付乙方的团队资助资金应严格按照《鄂尔多斯市产业创新创业人才团队评审和资助办法》有关规定使用,仅限用于团队所实施项目涉及的科技研发、载体平台建设、人才引进与培训、举办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等,不得用于其他与团队实施项目无关的开支。 第七条甲方拨付乙方团队资助资金支出预算

浅议人才团队建设

浅议人才团队建设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胡锦涛同志在今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李荣融同志在中央企业人才工作会议上也强调,中央企业要真正肩负起党和国家赋予的历史重任,也必须把人才工作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培育造就一大批优秀人才。企业的发展,必须建设一批思想政治作风过硬、专业技术精湛、适应新时期社区发展的各类人才队伍,要加大对各类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使用力度,逐步建设一批高层次人才团队,通过团队的引领和培养,加快人才队伍素质和数量的同步提升。 一、加强人才团队建设的意义 人才团队是以专业人才为引领,目标明确,结构合理,能完成预定的任务,适应人才培养的平台。人才团队不是简单的人才组合,也不是工作中形成的人才群体,人才团队是为了实现技术提升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人才个体组成的,具有团队愿景和目标的正式组织。目前各单位成立的各种“攻关小组”、“技师协会”、“专业人才工作室”,等等,都是人才团队的不同表现形式。人才团队根据工作目标的不

同,可以分为“创新型”团队、“帮带型”团队和“学习型”团队。“创新型”团队是以开展发明创造、技术革新和解决经营管理、生产建设中重大技术难题为主要目标,起到提升单位科技含量,加快企业发展的作用;“帮带型”团队主要是以“导师带徒”等形式,通过专业人才的引领,快速培养一批人才后备力量;“学习型”团队是通过互帮互学等整体学习活动,培育团队精神,提高团队整体的系统思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这三种团队并非严格区分,常常是综合在一起的,根据一个时期工作重点的不同,可能还要互相转换。从工作内容上分类,大体可分为经营管理人才团队、党群工作人才团队、专业技术人才团队和技能操作人才团队,这四个团队都是社区发展的基石,缺一不可。建设人才团队,可以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建设人才团队,可以通过高端引领、整体开发,发挥团队力量,快速提升专业素质,集中优势力量解决制约社区发展的技术难题。社区各单位、各板块中不缺乏人才,但是如果这些人才靠个人力量单打独斗,业务技术上很难取得突破。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只有靠团队的力量,对长期存在的经营管理或专业技术难题,集中力量,集体研究,才能更好地实现集中突破。 建设人才团队,可以在集体攻关的过程中,通过拔尖人才的传帮带作用,发现和培养一批人才后备力量。加快社区

2021年关于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为认真贯彻 ___ ___在部分省区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 ___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部署,市人才办就我市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xx市现有以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企业科研人员及农村实用人才等为主体的创新型人才约13.96万人。其中,享受 ___特殊津贴专家63人,省领军人才1人,省级优秀专家13人,高级职称约1.26万人,中级职称7.66万人,高级工级别以上约4.8万人,其他约0.3万人。 近年来,我市以“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为指导思想,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产业提质增量,企业转型升级为目标,不断提升创业创新水平,大力激发创业创新活力,从制度建设、载体创新、构建平台、加强培训、提升服务等多个角度入手积极释放创新型人才红利,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1、完善制度建设,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筑牢基础。我市先后制定___了《 ___xx市委、xx市人民 ___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xx-2020年xx市人才发展规划》等规定,不断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规划和指导,特别是通过制定《关于引进高端人才

的实施方案》、《xx市海外人才联络站管理办法》等重点引进我市发展亟需紧缺的高端创新型人才。目前,我市已初步构建了人才工作制度基本框架,为人才工作开展,特别是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2、广渠道、多方法引进创新型人才。一是依托“xx江之友”院士专家联谊会这 ___台,持续发挥联谊会的高端智库作用。每年举办一次院士专家“xx行”活动,期间 ___开展高层专家 ___、专项专题论证、院士专家系列访谈、发放征求意见函等系列活动,引导联谊会会员积极为xx建设建言献策,邀请院士专家为xx的发展巡诊把脉, ___;积极推动我市企业与院士专家合作,承接高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依靠院士专家丰富的人脉资源,引进创业创新科研人才和团队。二是加强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提升创新驱动力。我市现已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21个,进站两院院士25位,高层次专家90余位,相继承担了20余个国家级、 ___科研项目,争取国家科技专项1亿元,建站单位年直接增加产值1.8亿元,未来3-5年,预期可增加产值80亿元。院士专家工作站帮助企业解决了多个技术难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明显提升,极大推动了我市企业科研水平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通过院士专家的言传身教,我市本土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也得到了质的提升。三是开展合作挂职,柔性引进创新型人才。我市先后引进了多位亟需紧缺人才挂职任市直

打造一支人才辈出的科研创新团队

打造一支人才辈出的科研创新团队 ----记农林科学院站在小浆果前沿的科研创新群体 引进,驯化,实验,转化,繁育,示范,推广……茫茫林海,蓝莓飘香,弹指一挥间,农林科学院小浆果开发团队这株杏林奇葩在党的阳光雨露滋润下茁壮成长,绽放出动人的美丽!作为大兴安岭地区唯一一家公益型科研事业单位大兴安岭地区农林科学院下属团队。现有林业实验基地、农业实验基地2处,试验苗圃1处,蓝莓组培室300 ㎡,蓝莓育苗温室2,500㎡,蓝莓栽培示范试验园20亩。团队总人数15人,年龄最大60岁,最小27岁。核心成员8人,其中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7人,林业经济林专业9人,园艺专业6人。团队以“科学发展、服务社会”为宗旨,不断强化内涵建设,综合实力日益增强,各项工作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先后承担了国家、省、地科研项目6项,其中国家林业局项目4项,地区项目2项,获得科研经费200余万元。其中“蓝莓种苗快繁及繁育技术研究”和“笃斯越橘集约经营技术研究与示范”二项科技成果荣获大兴安岭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各类期刊上发表蓝莓研究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了“大兴安岭蓝莓苗木繁育及标准化栽培技术手册”在全区进行推广。 科研工作要出成果,最终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先进的科学技术,一流的人才!小浆果开发团队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在“在科技兴院、人才强院”发展战略的支持下,引进了多名从事农林专业的优秀毕业

生,为团队注入了新鲜血液。平时注重成员的基本功训练和专业知识的培训,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来院进行学术交流、开展讲座。每年有计划地选派中青年骨干外出进修学习、参观考察,让团队成员开阔了视野,增长了学识,提高了能力,创新创业的精神深入人心。通过各种形式广纳人才,为科研事业可持续发展储备了雄厚的人才资源,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团队中有地区学科带头人5人,后备学科带头人3人,第三梯队学科带头人3人。团队带头人,高级工程师石德山因为学术上的突出成绩获得地区科技进步特等奖和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高级工程师孙小环的科研成果获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我们欣喜地看到了一支励志、创新、高素质、严要求的科研群体正在向农林科学的高峰攀登。 团队坚持以产学研密切合作,以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吸收再创新为手段,以项目为载体,共同研发、技术有偿服务、成果转化推广的运行模式,发展团队建设。以大兴安岭地区大兴安岭农林科学院为技术依托单位,整合浆果开发研究室、化验分析室、林业、农业试验基地、超越野生浆果加工公司和林格贝公司的人才、研发设备等科技资源,以科技研发建设为核心,以建立完善实验研发基础条件共享平台、适用人才培养基地和组织高新技术产品开发为主要工作内容。与吉林农大、北京林业大学、延边大学、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等高校院所建立了密切联系,同时面向各基层单位阿木尔林业局、新林林业局、大杨树农工商联合公司、超越野生浆果加工有限公司开展了项

高水平人才团队建设专项项目申报指南【模板】

高水平人才团队建设专项项目申报指南 一、总体安排 围绕省委九届九次全会决策部署,对标《河北省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和科技英才“双百双千”工程,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需求为导向,瞄准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短板,聚焦经济社会急需,引进培育一批高水平产业创新创业团队,加强科技人才的引进、培养、集聚和使用,为创新型河北建设提供人才智力支撑。2020年度,专项重点支持生物医药与健康医疗、节能环保、应急、冰雪、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领域的人才团队,每个团队财政资金支持额度为35~45万元。 二、支持重点 (一)产业创新团队 产业创新团队(指南代码:********)重点支持由企业引进,以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为核心,以团队协作为基础,以企业重大创新需求为目标,对我省产业发展有较大推动作用的产业创新团队。 (二)产业创业团队 产业创业团队(指南代码:********)重点支持带技术、成果、项目、资金落户河北创办企业的优秀团队,创办企业符合我省产业发展方向,能引领推动我省产业创新发展。 产业创新创业团队优先支持以院士、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获得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国际重要奖项、外国最高学术

机构会员、担任过国际著名学术组织主席或副主席、担任过世界知名大学校长或副校长等高层次人才为核心的团队(具体详见申报要求)。 已经获得过省“巨人计划”“百人计划”“外专百人计划”和省委组织部引进高层次人才专项等省级人才计划支持的人才团队,以及在2016年科技创新大会上被表彰过的高层次创新团队不再重复给予支持。 三、绩效目标 支持不少于25名高水平科技人才带技术、带成果、带项目在我省创新创业,为企业培养不少于100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进一步扩大我省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队伍规模,提升我省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创业水平。 四、申报要求 (一)产业创新团队 以企业为申报主体,需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团队由1名负责人和3名以上核心成员组成。团队成员专业结构合理,具有关联性和互补性。 2.团队负责人应是企业近5年内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前一般应在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任职并具有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在企业、机构担任技术骨干,在相关研究领域达到国内先进以上水平,掌握我省产业发展所需的核心技术成果。 3.团队有稳定的主攻方向,根据企业的需求,在研究开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等方面有明确的目标任务。

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培养机制 目前,高校科研存在着科研创新团队实力较弱,科技创新的资金扶持力度不够等问题,传统的人才培养以教师为中心,采用单项灌输的方式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高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工作要超越学科导向,逐步向需求导向为主转变。 创新人才培养是个系统工程,培养的主体具有多元化特征,除了高校外,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也都拥有自身独特的人才培养优势和条件,创新人才培养的资源分别掌握在不同的创新主体手中,任何一个创新主体都不能够有效掌握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全部资源,必须依靠其他的主体提供支持,形成协同效应,共同达成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突破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外部机制障碍,采用协同创新新模式: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大力推进校内、校校、校所、校企、校地以及国际间的深度融合,探索建立面向科学前沿、行业产业、区域发展以及文化传承创新重大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有效改变高校目前“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封闭式课程教学模式。 1、校内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学内部协同创新能为学生提供跨学科的教育培养,奠定创新所需要的合理的知识结构。高校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组建各种跨学科研究中心、跨学科实验中心、跨学科教学中心,通过搭建多种形式的跨学科教育平台,组织不同学院、不同学科的教师一起突破学科壁垒,组成跨学科研究小组和教学小组,开设全校性的公共跨学科课程,以整体组合的课程替代严格的学科分类课程,同时大力推进全校范围内的选课制,尤其是跨学科专业的选课制度,以学院为主体,按学科群开设大量的跨学科选修课,

鼓励学生跨学院跨专业选课,为学生带来不同的学科视野和综合化的知识结构,从而有效地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2、校校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各自的优势特色学科及优势学科群,开展高校与高校之间的协同合作。通过共同承担大型科技攻关项目、互聘师资、共享课程和实验室资源等途径,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当前可着重探索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协调合作的新的高校战略联盟,进一步创新协同机制,共同搭建创新人才培养大平台。 3、是校所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科研院所优质创新团队和优质科研资源,瞄准国家相关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围绕国家重大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重大科技计划和国家重大工程专项,整合科技队伍、科技资源,共同构建优质资源平台,营造一流的学术氛围,建立优质资源共享、协调合作的体制机制,开展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合作的科研协同创新。在科研协同创新过程中,校所双方将导师、项目、平台整合起来,实现无缝对接,着力构建学术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4、是校企(行业)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高校与行业结合紧密的优势学科,充分发挥行业特色优势和地域优势,选择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工程,集中力量组织攻关,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服务产业升级转型和结构调整,从而探索建立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重大研发与应用平台,大力开展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当前高校要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为契机,着力构建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工程创新人才新机制。

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思考

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思考 科技创新团队是获取和整合资源的有效组织形式,是科技创新和科研攻关的重要载体,是优秀人才的创业平台。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实施集团作战是“大科技”时代加快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创新效率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障。本文旨在通过对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有关问题的初步探讨,希望对我院科技创新团队的形成、建设与发展有所借鉴。 一、科技创新团队的概念和特点 (一)科技创新团队的概念 团队的定义最早来自企业,是指由员工和管理层组成的一个共同体,该共同体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的目标。 关于科技创新团队,目前没有权威的解释,通常解释科研团队是以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为内容,由专业理论、知识技能、实践经验互补,为共同的科研目的、科研目标而相互承担责任的科研人员所组成的研究群体。 我院提出建设的科技创新团队是以学科领军人物为核心,以科研骨干为主体,专业人才和科研辅助人员相配套,优势互补、团结协作,稳定从事农业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关键技术攻关、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等的紧密型创新研究群体。 (二)科技创新团队的类型和规模 总体上说,科技创新团队的类型和规模不拘一格,可以根据学科发展或科研项目需要实事求是地组织而成。 1、项目任务式团队 这种类型的团队是因具体的科研项目任务而组合在一起的,它因项目的开始而产生,随项目的结束而解散,具有临时性。 2、学科发展式团队 这种类型的团队是围绕某一学科领域,集合不同研究方向人员,长期、稳定、持续开展研究工作的团队。 我院重点建设的就应该是这种类型的团队,目的是通过团队的集成优势,争取重大科技项目,解决重大科技问题,产生重大科技成果,同时带动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从形成方式看,学科发展式团队又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自然形成式团队——是在某一学科领域经过长期合作,自然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学术群体。 (2)行政组合式团队——是通过行政干预的手段,围绕某一学科领域,经过有机整合或科学组织而形成的研究群体。 (3)整体引进式团队——是从单位外整建制引进,具有明确研究方向和良好研究基础的团队。 (三)科技创新团队的特征与基本条件 一个科技创新团队首先要有一个合适的学术带头人,这对于团队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团队目标的实现是至关重要的;必须拥有一个团队成员共同认可的目标,这对为团队成员提供前进的动力,及时对团队及其成员实施有效的评价都具有积

徐维祥创新团队简介

徐维祥创新团队简介 负责人简介 徐维祥 :1963年3月生,浙江工业大学经贸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工业大学教务处处长兼健行学院院长。 目前聘任岗位:校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负责人,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方向负责人。 人才培养背景:151人才工程。 团队简介 创新团队以“产业集群、产业组织与区域联动发展”作为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和理论展开轴线,利用中国东南沿海、特别是浙江、江苏、广东三省集群经济发展较为发达的有利条件,研究产业集群生存基础、演进模式和基于产业集群、产业组织的区域互动发展模式,期望对中国产业集群的发展、城镇化的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本创新团队有以下特点:(1)科研合作密切型创新团队本创新团队是在长期、密切的科研合作基础上形成的实质性研究GROUP;团队成员至少参加过2次以上的合作科研项目。(2)高学力人才密集型创新团队创新团队9位成员中有8人拥有博士学位,1人为在读博士。(3)学术梯队层次结构合理型创新团队创新团队由3位教授、3位副教授和3位讲师组成,形成合理的方向、层次、年龄梯队。 研究方向及目标 产业集群、产业组织与区域发展是本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团队研究密切关注和追踪国际产业集群、产业组织与区域发展等相关领域的理论前沿,依托浙江省及长江三角洲区域产业集群培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其有利条件,围绕产业集

群、产业组织与区域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包括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问题)开展理论与实证研究。 1、研究产业集群与城市化互动发展机制及运作模式,对区域乃至全国产业集群与城市化互动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实践借鉴和理论指导; 2、研究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提升,从产业集群健康培育的视角,寻求区域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的有效路径,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3、研究产业集群创新与产业优化组织,构建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体系、促进产业优化优化组织,从而提高产业组织能力和企业整体生产率。 通过理论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相结合,使本团队的理论研究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应用开发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建设目标 以学科动态为导向、队伍建设为基础、人才培养为支撑、研究开发为目的,使团队结构进一步优化,形成更为合理的方向、层次、年龄梯队;加强跨学科交流,研究项目向高(国家级)、大(大型、重点)、新(新理论、新方法)发展,在主要研究方向上有重大进展和创新,在国际国内知名杂志上发表高档次的学术论文,出版高水平的专著。建设好产业经济学硕士点,为成功申报经济学博士点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决策咨询和国际合作交流,为浙江经济发展,尤其是为新时期城乡统筹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智力支持和创新与决策支持,使本团队成为服务于我省经济建设,促进区域产业集群健康发展、产业优化组织,提升我省整体竞争力水平的一支重要力量。 活动简报 2007年9月22号晚上,在朝晖校区A区318教室召开了团队成立以来的第一次研讨会。会议由团队主要成员之一:郑胜华副教授作主要汇报人,主题为杭州市休闲产业链整合研究。会上先由郑胜华副教授作了主体汇报,然后根据汇报

团队建设方案3篇

团队建设方案3篇 团队建设方案(一) 一、明确科技创新团队定义 团队是指有一定的互补技能,愿意为了共同的目标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科技创新团队是以学科领军人物为核心,以科研骨干为主体,专业人才和科研辅助人员相配套,优势互补、团结协作,稳定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高新技术研究、关键技术攻关、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等的紧密型创新研究群体。 二、创新团队的特点 有引领学科发展的领军人才。一个优秀的科技创新团队必然要有一个领军人物,这个领军人物必须具有较强的战略思维能力、学科透视与把握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发挥较强的凝聚和领衔作用,并已经取得优秀业绩或具有明显的创新潜力。 有明确稳定的研究目标团队。要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和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要紧密围绕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和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转型升级的需要,开展基础、应用和高新技术及产业化研究等。 有较为深厚的学术积累。有良好的科研工作基础和发展潜力,以重大科研项目为载体,已经或能够获得重大科技成果和学术成就。

有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团队内部具有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甚至包括个性结构,能够保持持续的创新活力和发展能力。 有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团队精神。团队内部具有和谐的氛围,能够进行知识交流和有效沟通,同时团队成员具有以淡泊个人名利为主的协作精神。 宁波市20**年开始开展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工作。目前,宁波市科技创新团队分为二个层次:第一层次创新团队和第二层次创新团队。从今年评审情况看,第一层次主要是高校研究单位。 “十二五”期间,我市力争培育建设30个左右创新人才集聚,产学研紧密结合,具有综合性科技攻关、攻克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开发战略性产品、培养中青年创新人才能力,并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企业重点科技创新团队 三、创新团队建设的核心内容 1、依托单位(申报单位) 从重点企业中遴选(重点从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及省、宁波市及本市工程技术中心中培育);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科技合作。依托企业有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并能提供持续的经费保障、。 2、团队组成 创新团队人员:首席专家(或带头人)、核心人员、其它人员,创新团队规模:创新团队应具备合理的人才规模和结构。从事研究开

科研创新团队实施办法讲解

*** 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实施办法(草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培养拔尖科研创新人才,打造优秀科研创新群体,推动学科和科研基地建设,提升科研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建设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奠定坚实基础,学校决定进一步加强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与管理,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科研创新团队是以拔尖人才和学术带头人为首席专家,以中青年专家为骨干的优秀研究群体。 第三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主要任务是: 1.在国家级科研项目、省部级或横向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立项方面取得新突破。 2.争取在国家级、省部级等有显示度的重大科研成果奖励上获得更大突破。 3.争取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标志性科研成果的产出上取得新突破。 4.培养优秀学术带头人和优秀创新人才群体,推动其进入国家级和省部级层次的优秀人才或团队支持计划行列。 5.推动科研基地建设,与科研基地建设实现优势互补,为基地建设提供科研支撑。 6.打造学术梯队,凝炼学科特色方向,为学科建设提供支撑。 第四条学校重点促进和支持省部级、校级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工作。鼓励各学院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结合院士工作站、特聘教授工作室、校级专职科研院所联合申报和建设,以形成多学科、多层次的科研创新团队体系。鼓励跨学科组建科研创新团队。

第五条学校设立科研创新团队专项资金,拟用3年时间资助建设15个左右的校级科研创新团队,每个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周期为三年,原则上每年评审一次。 第二章申报条件 第六条各层次科研创新团队申报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省部级科研创新团队申报条件以河南省、教育部等上级科研主管部门发布的相应管理办法为准。 2.校级科研创新团队申报条件应具备以下基本要求: (1)研究方向: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和稳定的研究方向。必须紧密围绕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区域性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及学校重点发展的学科方向和研究领域,开展创新性研究。 (2)团队带头人:科研创新团队必须具有在国内同领域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学术带头人近五年主持过单项到账经费在100万元以上的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或主持的课题到账科研经费年均50万元以上;同时,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已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二等奖及以上1项(国家级奖励和省部级科研成果一等奖奖项,单位和个人排名前五)。 社科类的创新团队标准: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1项或以上项目; (3)科研支撑条件:科研创新团队必须以校级及以上重点学科、或校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基地、研究中心)、或博士学位授权点为依托,具有相对完备的研究条件支撑。 (4)学术梯队:科研创新团队应是在长期合作基础上自然形成的研究群体,团队成员应在学术带头人主持研究的课题中作为主研人员(排名前10),承担过具体研究内容(不包括近2年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团队一般由10-15人构成,骨干成员以50岁以下的中青年博士教授不少于1人和40岁以下博士副教授不少于3人组成,具有合理的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校级创新团队成员之间不得交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