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医疗的七种盈利模式

移动医疗的七种盈利模式
移动医疗的七种盈利模式

移动医疗的七种盈利模式

2014-08-0514:42:58来源:浙江新闻网作者:【大中小】浏览:41次评论:0条

一、提供临床信息给到医生

移动医疗已经影响到医院的医疗管理方式、医患沟通模式、医生从业生态等。全球第一家上市的移动健康公司Epocrates,专为医生提供手机上的临床信息参考,2012年收入约为1.2亿美元。

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教授刘清君说,医疗服务信息化是国际发展趋势。国内越来越多的医院正加速实施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整体建设,以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与竞争力。信息化能够提升医生的工作效率,有更多的时间为患者服务,也可以实现一定的盈利。

然而,目前医院和服务商都面临着难题。首先是经费问题,一些医院难以承担上千万元的启动费用以及昂贵的后期维护成本,只在部分科室应用移动护理服务,导致系统应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其次是技术障碍。目前移动设备面临无线网络信号不均匀、条码识别率不高、待机时间短等问题,严重影响使用体验和工作效率。另外,医院内部基于新型业务的流程和模式尚未完全建立,导致应用效益还无法准确评估。

2.为企业提供远程医疗服务

据美国《商业周刊》报道,美国数百家企业现已通过保险公司或直接与远程医疗提供商建立合作,以此减少开销,并为员工提供全天候医疗服务。美国维朋健康险公司评估发现,参与远程医疗服务的用户,平均每次问诊能节省71美元,大部分人还节约了2~3小时时间。

在刘清君看来,广义上的远程医疗至少应该包括两大方面,即偏重诊病的远程医疗系统,以及偏重健康管理的平台。前者解决的是看病难问题,比如国内很多医院开始形成规模的远程会诊系统,后者解决的是防病问题。在盈利方式上,远程医疗大大缩短了空间距离,减少了时间上的浪费,还能对有限的医疗资源进行优化分配。

中国科学院慢病监控与预防控制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海英表示,目前远程医疗还缺乏

一套完善的标准规范,需要克服保证传输信息的完整性、可靠性,维护网络安全等难题。另外,不管是哪种远程医疗,都需要专业医师的参与以及设备支持,配套硬件能否跟上,以及

医务人员的软件支持能否保证也需要考虑。

3.导医服务提供健康咨询

客户关系服务是指根据医生和患者的需求进行一系列的相关商业联系。美国ZocDoc公

司根据地理位置、保险状态及医生专业为患者推荐医生,并可在平台上直接完成预约,目前

公司的融资总额已接近1亿美元。刘清君认为,目前国内由商业机构提供的医疗咨询服务与之类似,如丁香园、好大夫网站等开通的专家推荐及预约服务。有些APP也已开始转变商业模式,如“春雨医生”已宣布实行会员制,即购买8元/月的会员后,可享受不限次数的免费咨询,非会员用户的提问次数则被限制为每10天一次。目前“春雨医生”已拥有1500万注册用户,汇集了超过5000名经过认证的三甲医院医生;“快速问医生”已赢得超过220万用户,提问量突破3万。

专家认为,美国在移动医疗中发现的隐私及信息安全问题,在中国也需要解决。另外,

在政策和监管尚未完善阶段,确定医生和机构是否具有资质是个大问题,网站、APP是否有行医资格,需要相关部门证实。最后,对于虚拟世界中的医疗责任如何鉴定,更是难题。

4.医院联网,网上诊病、开药

在美国,多家诊所联网运营,病人可以从网上预约并索取处方药,获得检查结果的电子版,并通过网络查看个人健康结论。医生则可以通过网络访问电子病历。不过,因为医疗模

式的不同,目前还未能在我国发展。刘清君认为,这种商业模式可以借鉴到我国的医院当中。

目前,国内多家医院已经基本构成完整的移动医疗系统。比如,通过“移动医生应用”,医生可以随时随地了解患者病情,并同步做出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即使医生不在医院,也

可以根据系统信息申请诊断报告、下医嘱。然而,刘清君表示,当前医院之间的信息化建设

不过,专家认为,可穿戴医疗应解决数据的可靠性问题。另外,技术支撑及普及健康管理概念也是当务之急。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风险评估与控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明说,可穿戴医疗设备真正有价值的是收集的数据,但目前缺乏系统管理和专业指导。

7.健康大数据价值无限

随着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发展,也积累了大量与消费者健康相关的数据,大量信息通过深度挖掘可以产生无限的商业价值。刘清君认为,通过医疗数据库可以搜索病人信息,通过移动技术,患者可与医生随时联系,以数据为内容的移动医疗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疗行业的信息化程度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在整体投资上,也有明显差距。专家表示,大数据服务市场的关键,在于分析与数据匹配的社会互动关系,研究人们之间的信任建立、互动形成。

在美国,医疗诊断类的评价应用已成为建立医患互信的渠道。病人通过对医生信用的评级,公开数据,使移动医疗的潜在价值得到发挥。但在中国,医患关系比较紧张,快速恢复医患信任,才能有效地发挥移动医疗的作用。另外,数据的不断增加导致了“数据洪灾”,现有数据不是不够大,而是大得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分析,海量数据还未能连接在医院、医生和病人之间。

专家最后表示,虽然发展火爆,但国内多数的移动医疗企业仍然处于用户积累的初级阶段,比如现在比较热的消费型医疗概念设备,大多集中于某些简单数据的监测与记录上,缺乏对数据的深度挖掘,互动性较差。更为重要的是,目前市面上的多数移动医疗企业均未解决一个最为核心的问题:不论是慢性病的管理还是为客户提供远程医疗,所有数据的最终接收端应为医生。但由于我国公立医院医生尚未得到根本性的解放,医生很难通过这些移动医疗为客户提供详细充足的专业建议。此外,移动技术在应用中还存在许多挑战,比如移动应用少、技术限制、安全性、预算等,这些因素让国内移动医疗最终实现盈利还需要走很长一段路。

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

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 第一章链接 一、链接概述 构成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结构性维度的第一个词或许应当是“链接”(links,interlinks)。从本意上讲,链接是指在电子计算机程序的各模块之间传递参数和控制命令,并把它们组成一个可执行的整体的过程。在实践中,链接也称超级链接,是指从一个网页指向一个目标的连接关系,所指向的目标可以是另一个网页,也可以是相同网页上的不同位置,还可以是图片、电子邮件地址、文件、甚至是应用程序。 链接是否有层次?链接什么?这是颇值得玩味的。一般来说,链接有多个层次。早期的计算机的外部链接是在组织与组织之间进行链接,这就是跨组织管理信息系统(Interorganiz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IOIS),如著名的宝洁与沃尔玛之间的组织间信息系统。跨组织信息系统也可以称为组织间信息系统,或称为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简称EDI)。我们认为,跨组织信息系统以信息与通讯技术为基础,特别是以网际网络为基础,跨越组织疆界来实现两个或多个组织之间的信息流动,其主要目标是使用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进行有效的交易处理,是让买卖双方进行沟通、意见分享、广告竞标、交易、管理库存等商业行为的网络平台,例如传送订单、票据和支付等。这个网络平台表现出合作(Collaboration)、协调(Coordination)与沟通(Communication)等三个方面的特性。这个信息系统可以提升公司的生产力、弹性与公司的

竞争力。 二、链接的层次 今天,移动互联网的链接已经远远超出了组织与组织之间的链接,可以分为四层。第一层,链接人和人;第二层是链接人和服务;第三层是链接自我;第四是链接万物(物联网)。 第一层,链接人和人。 典型的表现就是移动的社交应用,社交是很重要的维度,从商业的角度看,社交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信息不对称性,使传统的商业模式走向衰亡。在移动互联网世界,“生命不息,社交不止”,社交应用层出不穷,除掉微信、移动QQ这样的超级APP,现在还出现了很多垂直的社交,例如脉脉主攻人脉社交应用,ZANK切割了“同志”市场,课程格子则基于课程表开展移动社交,帮助学生朋友们了解课程安排的同时有机会认识一起上课的同学……。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移动互联网最重要的基础是关系,移动营销是基于关系链接的营销,而不是简单的信息推动的营销。 第二层,链接人和服务。 近两年兴起的很多商业模式,比如滴滴打车、快的打车、易到用车,包括大众点评、58同城、航班管家、有道词典等等基于人的工作和生活服务类的移动互联网应用,都是通过移动互联网在链接人和服务。百度在2014年推出了直达号,就是希望人们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可以直接一步直达商家,而缩短路径,提高效率,这也是链接人和服务的代表。企业如何通过移动互联网链接人和服务,还有很大的创新和想象空间。 第三层,链接自我。 通过移动互联网,每一个人都可以量化自我,谷歌把这个称之为

移动支付盈利模式分析

【模式分析:互联网金融的移动支付类型和盈利模式分析】 2013-10-26畅享网互联网金融 前言:那么移动支付业务到底存在哪些形式?商业模式有哪些?未来到底该如何发展?新技术演进对移动支付行业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对支付企业到底有哪些建议成为众多移动支付企业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自2011年第三方支付牌照下发以来,央行已累计发放250张支付机构牌照,支付主体多元化,业务范围多元化,具体涵盖: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银行卡收单、预付卡发行与受理、货币汇兑等众多支付业务类型。从本质上来看,移动支付是通过移动网络与金融系统相结合,将移动通信网络作为实现手机支付的工具和手段,为用户提供商品交易、缴费、银行账号管理等金融服务的业务。移动支付的实质是资金的转移,核心是支付账户,介质是移动终端,例如手机等。那么移动支付业务到底存在哪些形式?商业模式有哪些?未来到底该如何发展?新技术演进对移动支付行业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对支付企业到底有哪些建议成为众多移动支付企业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移动支付的形式与类型 从移动支付的演进来看,虽然衍生了多种支付形式,但是目前大家认可的主流移动支付类型主要如图1所示:

从支付的类型来看,移动支付分为远端和近端两种方式,目前多数第三方支付企业“扎堆”远端支付,近端支付还存在许可制度壁垒及技术设备标准问题等障碍,见图2。 现场支付起初主要有三种主流技术标准,包括NFC、SIMpass以及RF-SIM,经过多轮博弈,NFC(13.56MHz)最终成为国内主流技术标准。 而远程支付是指客户通过手机,基于通信网络,通过SMS、WAP等方式完成支付。由于远程支付已经相对成熟,例如联动优势(中国移动与中国银联的合作公司)等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运营模式与盈利模式。

移动互联网的关键技术综述[优质文档]

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的研究 摘要:在最近几年里,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两大业务。根据有关方面的统计,截止2013年底,中国手机网民超过5亿,占比达81%。伴随着移动终端价格的下降及wifi的广泛铺设,移动网民呈现爆发趋势。基于对移动互联网研究现状的分析和演进趋势的预测,文章对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MI),关键技术 1 引言 移动互联网(Mobile Internet, 简称MI)是一种通过智能移动终端,采用移动无线通信方式获取业务和服务的新兴业务,包含终端、软件和应用三个层面。终端层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MID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和安全软件等。应用层包括休闲娱乐类、工具媒体类、商务财经类等不同应用与服务。随着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未来,LTE(长期演进,4G通信技术标准之一)和NFC(近场通信,移动支付的支撑技术)等网络传输层关键技术也将被纳入移动互联网的范畴之内。 从宏观角度来看,移动互联网是由移动终端和移动子网、接入网络、核心网络3部分组成,如图1[1], 图1 移动互联网的体系结构 移动互联网的参考模型如图2[2], 图2 移动互联网的参考模型

1.1 研究背景 在如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数字时代中,最令我们惊喜的变化或许就是移动设备的大量普及。对于任何品牌或者公司营销领域的人士来说,这都是一个值得引起注意的变化。因为这一变化意味着我们需要告知自己的客户“消费者、用户接入企业网站、服务的方式已经发生了改变,而企业需要对此作出应对。”对于这一变化所发生的速度以及普及程度,我们或许可以用如下一系列数字进行说明: (1)在美国地区,如今的智能手机用户数量已经是计算机用户数量的四倍。 (2)苹果在2011年总共卖出了4800万部移动设备,而同期苹果卖出的笔记本以及Mac 机的数量则仅为490万台。 (3)48%的美国移动订阅数字内容用户都使用智能手机。 (4)2012年的智能手机用户使用率同比2011年上升了50%。 (5)91%美国人无时无刻都保持自己的移动设备在可触及的范围内(即无论去哪,都会随身带着移动设备)。 (6)2013年,移动手机将超越PC成为接入互联网的最主要途径。 (7)有大约七分之一的搜索是通过手机完成的。 (8)在2012年的“黑色星期五”期间,有24%的交易都是通过移动设备完成的。 (9)94%的用户通过智能手机查找本地商家、或本地信息,其中有90%的用户在查找完成后会进行后续动作,比如进行购物或打电话进一步询问。 (10)只有20%的企业专门建立了针对移动设备的网站。 1.2 研究意义 移动互联网继承了移动通信随时、随地、随身和互联网分享、开放、互动的优势,将互联网延伸至任何可移动通信终端,从而真正实现人类沟通和数字化生产的大解放,被视为信息产业的下一个金矿[3]。然而,移动互联网在移动终端、接入网络、应用服务、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还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其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的研究,对于国家信息产业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MI关键技术 纵览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历史和演进趋势,其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终端先进制造技术、终端硬件平台技术、终端软件平台技术、网络服务平台技术、应用服务平台技术和网络安全控制技术,如图3所示,

2018-2019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研究分析报告

2018—2019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研 究分析报告 一、2018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年度动态 1、政府政策利好不断,互联网+医疗高速发展。

继2014年国家卫计委、药监局相继出台“多点执业”、“线上处方药”、“远程诊疗”等政策方案后,2018年《关于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意见为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导向。 2、移动医疗健康投融资风起云涌,资本市场持续升温。 相关资料显示,截止至2018年12月28日,互联网医疗健康领域共发生投融资221起,比2014年增长45.4个百分点。2018上半年国内互联网医疗领域的风险投资总额达到7.8亿美元,已超过2014年全年总额。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2018年11月30日微医集团完成由国开金融、复星医药、高瓴资本、腾讯等共同投资的高达3亿美元的E轮融资,移动医疗领域所获资源和关注又获得了量级的提升。 3、移动互联网下的医生集团如雨后春笋,加速产业链布局。 医生作为最为重要和稀缺的医疗资源是移动医疗领域重点关注的一环。继万峰医生集团、张强医生集团、杏香园医生集团、大家医联、中康医生集团、广州私人医生工作室等医生集团后,2018年6月,作为中国首个基于移动互联网且规模最大的三甲医院移动医生集团——三甲医生集团成立,通过移动健康云协作平台,实现跨地域、跨医院、跨科室的医护协同合作。 4、分级诊疗催生巨大需求,推高医联体智慧平台的搭建浪潮。 2018年9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推出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了2020年全国内分级诊疗制度基本建立,2018年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的

移动电子商务网站商业模式探讨

手机WAP网站先抢市场后盈利模式清晰 移动电子商务商业模式探讨 诞生3年,依旧在圈地 “即使目前的手机网站还是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盈利模式并不清晰,但是技术实在是发展得太快了,等一切都明白了再上路我们担心就来不及了!”一位手机网站的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告诉记者。 中国万网华南区总经理伍贞和她的团队,也是看到手机网站兴起这股热潮背后的商机,成立为企业建立手机网站的专门项目。她对记者表示,参照互联网应用的发展历程来看,手机网站的建站是一个突破口。移动互联网的起点在于手机网站,没有足够量级的手机网站,移动寻址没有意义、移动搜索更是无从谈起。一句话,WAP网站的普及才是决定整个移动产业链成功与否的关键。 国内的手机网站诞生3年,目前还是处于一个圈地和拉人头的培育阶段,能够尽快粘住尽量多的用户,形成用户的上网习惯,是他们当前的首要任务。 为此,这些手机网站可谓高调经营,在品牌宣传上没有少花钱,通过大量的平面广告和车体广告,提高人们的关注度。今年,手机网站继续和一些选秀节目合作,手机报名、投票、赛事报道、视频直播等等一系列节目提升人气;一边尝试提供一些服务性产品,这方面以https://www.360docs.net/doc/e59222738.html,为首的手机门户取得一些突破。 https://www.360docs.net/doc/e59222738.html,的CEO邓裕强介绍,今年的股票市场比较热,上世纪90年代曾经流行过传呼机查询股票信息,对于需要随时得到信息的股民来说,可随身携带的移动终端的确是最好选择——现在这一角色换成了手机。但不同于SP向股民提供付费的股票查询软件,3G门户定位无线上网门户,包括股市行情与专家点评等财经类专业服务,所有服务免费。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对免费的手机网站也是一样的,从免费到收费始终有一个过程,正如淘宝网最终由免费走向收费一样,对企业而言,赚钱才是硬道理。3G这样的门户手机网站想到的是,目前先开拓尽量多的用户,培养他们的使用习惯,当时机成熟之后,再将这些免费的服务变成收费的服务。 广告是手机网站主要营利模式 简单地说,手机网站目前的营利模式和传统网站类似,广告和网游是手机网站主要的收入来源。去年,3G门户网推出第一个手机广告,这是无线互联网的第一个广告,打破了手机网站和品牌广告主合作的局限,以“玩竞猜游戏,送BENQMP3”的链接,创立了移动广告新模式。 邓裕强表示,品牌广告绝对是手机网站未来要争夺的重点。目前https://www.360docs.net/doc/e59222738.html,的主要收入来源于两块,一是品牌广告,二是手机游戏、软件等一些增值服务。

如何利用app赚钱,app盈利模式详解

本文系转载,不过希望对你有用! 目前国内的移动互联网市场app应用赚钱的不多,为什么 摘自App方案推广大全网() 对于大多数移动应用开发者而言,依靠移动广告实现盈利,还是一个遥远的梦想。很多Android开发者经常调侃到,其累计广告收入还不够一顿饭钱。事实上,在各个应用商店内排名前20的应用内,你看到过内嵌的Banner广告条么问题是,如果不嵌广告,那开发者如何盈利 我们先看全球数据: iOS开发者常见4大盈利模式: 1)付费下载、2)应用内购买、3)虚拟货币交易、4)移动广告; Android开发者4大盈利模式 1)移动广告,2)付费下载,3)虚拟货币,4)应用内购买。 国内的用户有国内用户的习惯,国内98%的用户没有主动为应用付费的习惯(你懂得);其次,移动支付手段滞后,用户的支付习惯尚未养成;第三,免费应用越来越多,收费应用推广越来越难。 付费下载模式在国内市场基本无路可走,移动广告似乎成了唯一选择。但严峻的现实是,这并不是明智的选择。开发者仅依靠移动广告很难实现盈利,相反,如果广告投放不恰当,容易影响用户体验,造成用户流失。 如何拓宽移动app盈利模式

细数一下admob上的广告,你会发现90%以上的所谓广告都是各种应用的交叉推广,大家期望的品牌广告很少出现。这种在广告位上推广应用的方式,通常被称为House AD,或称”垃圾广告”,收入很低。是admob的广告销售能力不足吗但Google拥有全球最多的广告客户!一个新媒体要获得广告主普遍认同,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针对国内的移动广告平台来说,这种垃圾广告的比例更高,有的平台甚至100%都是这种垃圾广告。国外应用推广商很多可以通过应用收费或虚拟货币获得可观的收入,因此Admob 上即使垃圾广告,分成收入也还算苟且。不幸的是,最近admob开始限制中国用户访问广告了;幸运的是,国内忽然出现了很多的同类平台。但是,国内的应用推广上单价低得可怜,开发者们发现,广告收入更低了。 问题的根源在于,用Banner广告条的形式来推广其他应用,根本就是对“广告位”资源的浪费。骚扰了无数用户,耗费了无数流量,通常只有%的有效点击,一个点击收入才元。但国内还没有一家移动广告平台能做到有足够多的品牌广告客户为每天数千万用户买单,哪怕,卖出去10%也是个奢望。 结果,大家的“广告位”上就被填满了各种应用推广类的广告。如果都是做应用交叉推广,有必要占用Banner广告条这样宝贵的资源么 国内移动应用app盈利模式路在何方 国内移动开发者应该同时掌握三大盈利模式,其先后顺序应该是:1)虚拟货币交易,2)应用内购买,3)移动广告。虽然还是那些老模式,但做法要有不同: 1)虚拟货币交易 虚拟货币交易是介于纯广告和收费之间的一个中间模式。通常由广告商赞助虚拟货币,由应用开发者提供服务,用户从广告商(免费)获得虚拟货币,广告商向开发者支付现金的新型交易模式。他和纯广告的区别是,让广告主帮用户买单,最终让用户、开发者、广告主同时收益。

移动支付运营模式案例浅析

移动支付运营模式案例浅析【摘要】近年来移动支付产业发展迅猛,其运营模式的选择也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本文首先引出了国际上普遍认同的三种运营模式,在此基础上,对应选取了国内较为成功的案例并从发展现状、使用技术等方面对其进行了描述与剖析。最后得到移动支付的运营模式上的发展性建议。 【关键词】移动支付,运营模式,案例分析 【引言】 移动支付作为一种新兴的支付形式,指的是交易双方为了某种货物或者服务,使用移动终端设备为载体,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实现的商业交易(中国银联)。 2009年,我国移动支付市场增长迅猛,其市场规模突破20亿元人民币,用户规模达到约8250万人。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随着电信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以及消费者消费观念潜移默化的改变,我国移动支付市场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预计到2011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将达到40.31 亿元。移动支付产业发展的条件主要有三个:规模庞大的用户群、成熟的技术以及合理的运营模式。我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手机用户,近几年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移动支付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但移动支付产业链涉及的实体较多,包括移动运营商、金融机构、移动设备提供商、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商家和用户等多个环节。在这种条件下,移动支付的运营模式的确是各方相互角力的结果,未来的商业模式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对于移动支付运营模式的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2、移动支付运营模式特征分析 从国际上来看,移动支付的发展主要存在三种主要的运营模式:一是由移动运营商主导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在日本已经初具规模;二是由金融机构主导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在韩国正在迅速地普及;三是由第三方服务提供商主导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己经基本在欧盟确立。 2.1 以移动运营商为运营主体

移动互联网的盈利模式

移动互联网的盈利模式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移动互联网的盈利模式 3G的发牌和启动,最高兴的莫过于移动互联网企业了,终于看到了希望。但是,从希望到赢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移动互联网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从产品到盈利模式到商业模式等,都还在一边做一边探讨和完善当中。其中,最短的短板莫过于盈利模式,目前绝大多数企业还在烧风投的钱,只是程度的不同而已。 今天就来探讨一下移动互联网的盈利模式。也许有人会说,人家手里有大把的钱,你急什么呀,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也有道理,不过有人急总比没人急要好吧? 移动互联网可谓移动和互联网融合的产物。正因为这样,有意思的事情就来了:移动通信是典型的前向收费——先买票后上车;互联网则相反,免费上车,不过得忍受广告,并且要想舒服的座位,那就得收钱了。移动互联网该怎么办个人认为,移动互联网的盈利模式更多的是随互联网。 结合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特点来看,移动互联网未来的盈利模式将是以免费为核心,通过免费应用聚集人气,然后挖空心思去掏用户的腰包。 为什么能够免费因为成本低,玩来玩去都是数据,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存储和传输的成本接近于零,当然可以免费。 怎么盈利大概有几种模式: 一、“吉列”模式。 KingGillette在多次失败后总结出来屡试不爽的盈利模式:刀架低价格甚至免费,刀片做成一次性的,促使用户频繁更换,赚取利润。以游戏为例,游戏免费玩,但道具收费,仅此一项就赚死了盛大,手机游戏不照样可以如此么? 二、“1:99”模式。为1%的“先富起来的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当然这个是需要收费的,如果不愿意交这个钱,也可以,但是只能享受基本的服务。仍然以游戏为例,超级玩家可以随便踢人,而普通玩家不行,就这一招让很多QQ游戏玩家成为忠实的超级玩家,当然这也是需要掏钱的。 三、广告模式。免费享受服务,但对不起,需要忍受广告。不用多说了,互联网用得最多。

移动支付的运营及盈利模式

“大数据”是由于信息的膨胀,数据的多种多样,传统信息处理方式已不足以处理,需要进行改革。大数据技术的意义不在于越来越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使之变得对我们有用。总而言之,如果把大数据比作一种项目,那么这种项目实现盈利的关键,在于我们对数据的提取与筛选,以此来将庞大的无用数据变得有用。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关系从名字来看就十分密切。大数据对计算机的要求肯定是很高的,一台计算机是难以实现的,必须采用分布式架构。大数据的处理必须依托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和云存储、虚拟化技术来实现。随着数据变得越来越庞大,云计算必须发展。大数据我的理解就是互联网的发展产生的庞大数据,其中有夹杂着有用没用的多种多样多余的数据,这些数据在需要使用用于分析时会花费过多时间和金钱。大数据分析常和云计算联系到一起,因为大数据的处理必须用到云计算。大数据需要云计算的技术,以有效地处理从互联网获取的大量的数据。数据传输最小的基本单位是bit,按顺序给出所有单位:bit、Byte、KB、MB、GB、TB、PB、EB、ZB、YB、BB、NB、DB,它们按照进率1024(2的十次方)来计算:8bit= 1Byte;1KB= 1,024 Bytes;1MB= 1,024 KB = 1,048,576 Bytes;1GB= 1,024 MB = 1,048,576 KB;1TB= 1,024 GB = 1,048,576 MB;1PB= 1,024 TB = 1,048,576 GB;1EB= 1,024 PB = 1,048,576 TB;1ZB= 1,024 EB = 1,048,576 PB;1YB= 1,024 ZB = 1,048,576 EB;1BB= 1,024 YB = 1,048,576 ZB;1NB= 1,024 BB = 1,048,576 YB;1 DB = 1,024 NB = 1,048,576 BB(单位换算来源:百度百科)。 在各国发展中都不可避免的需要大规模调查各种数据,在1890年美国统计学家赫尔曼·霍尔瑞在普查人口时发明了一台电动器,从此引发了数据处理的新纪元。各个资本国迅速发展。1997年美国宇航局研究员迈克尔·考克斯和大卫·埃尔斯沃斯首次使用“大数据”这一术语来描述20世纪90年代的挑战:超级计算机生成大量的信息,“大数据”也开始正式走进人们的视野。大数据也随着大数据的技术不断发展,大数据行业也变得越来越火热。中国企业的大数据市场也快速发展,从互联网、金融、电商等开始实践。云计算的发展更是走向世界前列。 大数据技术我们所接触的并不多,只需要知道Hadoop技术的存在,数据库中我们所了解的就是sql server数据库。在内存方面,在大数据背景下,用户以及IT提供商应该将内存视为长远发展的技术趋势,我们所需要的是更加好的。集成设备在大数据时代也是企业应对数据挑战很重要的一项技术。大数据是互联网发展的的一种表现形式,只是将原本很难收集与提取的数据变得容易使用。想要好好利用大户数据,可以从三个层面展开,分为理论技术与实践。大数据的理论必须要被更多的人知道与传播才能更好应用。因为想要发展的首要

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分析

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分析 联想集团IPG新业务开发部刘小帅 引言: 在最近10年里,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成为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两大产业。迄今,全球移动用户已超过23亿,互联网用户也已逾17亿。中国移动通信用户总数已达到7.56亿、互联网用户数已达到2.68亿。而且随着3G技术的逐步成熟和应用,人们越来越希望能在移动的过程中高速地接入互联网,获取急需的信息,完成想做的事情。 因此,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相结合的趋势是历史的必然。丰富多彩的移动数据应用比如无线娱乐、位置服务和手机银行、手机购物等应用正在渗透到人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也将伴随着业务和应用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而产业链中各参与企业如何在变化中设计优秀的商业模式,从而获取客户、投资者的青睐,进而创造利润,同时凭借其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建立良好的内部整合,来建立竞争壁垒,保证利润不受侵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什么样的商业模式适合移动互联网业务 商业模式的概念 当前,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在实际工作中,对“商业模式”、“商业运作模式”或“商务模式”(Business Model)的理解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甚至其叫法也不相同。但是,任何一个组织,无论是否涉及商业领域,都存在着一个模式问题。 商业模式至少要满足两个必要条件:第一,商业模式是由多种因素组成的整体,并具有一定的结构;第二,各组成因素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可以将各因素有机地关联起来,使它们互相作用,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要理解这一定义,必须抓住商业模式的两个关键特征: (1)商业模式是一个由多种因素组成的整体的、系统的概念,包括广告费、咨询费、注册费等收入模式,向客户提供的价值(在价格还是在质量上竞争)、组织架构(各业务部门、整合网络)等,虽然这些都是商业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只是其中一部分。 (2)在商业模式中,各组成因素之间具有非常高的内在联系,这个内在联系可以使它们互相作用,支持,而且各个因素都能够有机地关联。但是要准确的把握这一联系,还需要能够非常清晰地描述出该商业活动中所有参与者扮演的角色,以及他们之间相互的关联、相互作用,以及他们之间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是如何流动的。 因此,商业模式在具体应用时,如果从商业组织的角度来看,商业模式是企业为公司、客户、合作伙伴创造价值的来源,是企业通过准确界定自己在价值链中的位置而获得的收益,

手机支付论文商业模式论文

手机支付论文商业模式论文 摘要: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3g的大规模商用,各种移动互联网应用、特别是电子商务取得飞速发展,手机支付作为新兴的电子支付已成为当下最引人注目的新应用,它将移动的灵活性和电子支付的便捷性相结合,将是未来几年非常火热的一个领域。本文从多个角度全面分析当前主流的几种手机支付商业模式,并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关键词:手机支付;模式;分析 手机支付是指手机用户为了购买某种实物或非实物形式的产品、服务,使用手机移动终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实现支付方与受付方之间金额转移的一种支付方式。本质而言,移动支付是将移动网络与金融网络相结合,利用移动通信网络快捷、迅速,用户分布范围广,数量众多的特点来实现一系列金融服务。 一、手机支付的分类 移动支付按支付金额的大小分为小额支付和大额支付;按支付帐户是否和银行卡绑定分为绑定和非绑定两种,一般而言,微支付、小额支付采用非绑定方式,大额支付采用绑定方式。按支付过程的空间特性分为现场支付和非现场支付两类,非现场支付可分为短信、wap、brew、二维码等方式;现场支付可分为红外、nfc(近距离通信)、 rfid(无线射频身份识别)等方式,由于传输距离较远、抗干扰能力较强、成本相对较低,基于rfid技术的移动支付近两年获得快速发展。 二、手机支付的商业模式

移动支付可以提供的业务种类较多,包括商品交易、缴费、银行账户管理等,移动支付产业链较长,主要包括电信运营商、金融机构、硬件提供商、系统集成商、中介机构、商家和用户。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一)银行主导。以银行业务为主,移动运营商不参与支付活动,主要是对网上银行的延伸和补充。手机用户直接登录并对银行账户进行交易。该模式产生三部分费用:一是数据流量费用,由移动运营商收取;二是账户业务费用,由银行收取;三是支付业务服务费用,由银行、运营商、支付平台分成。代表有交通银行,主要业务有转帐、购买理财产品等;工商银行则主要提供办理查询、转账以及缴费等业务。 (二)第三方支付机构主导。第三方支付机构处于产业链的核心,移动运营商和银行作为合作伙伴。该模式产生两部分费用:一是向商户收取支付佣金并与移动运营商和银行进行分成;二是移动运营商向用户收取通信使用费用。主要代表有瑞典的paybox公司,它在欧洲推出手机支付应用,通过向用户提供商处注册账号,并与手机绑定后,即可在线购买商品并进行费用支付。 (三)移动运营商主导。移动运营商直接向用户提供小额支付服务,不需要银行参与。该模式下移动运营商以用户的手机通信费账户或专门的小额账户作为手机支付账户来进行支付。该模式典型案例为日本移动运营商ntt docomo,其推出的i-mode felica手机电子钱包业务,用户只需一张ic卡与手机捆绑后就可以进行交易支付。 (四)银行与移动运营商合作。该模式目前最为普遍,双方发挥各自

全球可穿戴健康医疗设备深度报告分析解读

全球可穿戴健康医疗设备深度报告分析 本篇报告对国、内外可穿戴健康医疗市场和产品以及盈利模式进行了介绍和深度分析。 智能可穿戴设备崛起,健康、医疗设备最具潜力 Google Glass,iWatch向大众传达了可穿戴设备将成为未来趋势的理念,在众多的可穿戴设备中,功能涵盖了提升人们社交生活,娱乐、健身,导航等方面,其中健康管理无疑是需求最确定,功能最具革命性的一种。 健康管理是变被动的疾病治疗为主动的管理健康,达到节约医疗费用支出、维护健康的目的。如果说,GoogleGlass带给人们的是一种提升生活品质的可选消费,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处于疾病的威胁之下,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提高,可穿戴医疗设备有更加广泛的需求基础,健康医疗设备就会成为必需消费品。中国的整体医疗卫生支出水平较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保健支出比重稳步上升。

据ABI公司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大约有3千万的无线可穿戴式健康传感器应用在医疗电子领域,这个数字比2011年增长了37%。ABI预测,用于远程病人监控以及在线专业医疗的应用将在2017年占到整体可穿戴无线设备市场的20%。而根据BCCResearch的预测,移动医疗市场将在从2010年的98亿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23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18.6%。 (一)老龄化加剧,空巢老人比例增加 据统计65岁以上老龄人的患病率约是15~45岁青壮年的3~7倍。中国不断加剧的老龄化趋势是医疗保健增长的基础。空巢化趋势与独居老人增多,能够实现远程实时监控的可穿戴智能医疗设备需求量会不断增加。 国务院办公厅2011年发布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指出,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并日益呈现高龄化、

移动电子商务市场的商业模式研究(一)

移动电子商务市场的商业模式研究(一) 摘要]移动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一个新的分支,本文在结合当前移动电子商务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对移动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移动电子商务商业模式运作模式 一、前言 随着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电子商务实践的不断深入,移动电子商务的市场正在形成并展现出广阔的前景。移动应用因具有快捷方便、无所不在的特点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热潮,并成为电子商务的主流发展模式之一。本文就移动电子商务市场的商业模式问题,进行简要地分析。 二、移动电子商务运作模式 1.内容提供商主导模型。这种商务模式的商业原型是路透社、交通新闻提供者、股票信息提供者等,这些企业通过直接联系客户来提供信息。在市场成熟期,这种商业运作模式会越来越流行,该模型中用户主要被方便有用的信息所吸引,其他参与者愿意付费给内容提供者,从而得到客户群。 2.移动运营商主导模型。提供个性化和本地化的服务,目前市场上大部分都是运营商主导模型,所不同的是运营商在价值链中的控制能力的大小程度不同。运营商有机会引导用户的浏览经历,如果用户先登录到运营商的门户站点上,运营商就有盈利的机会。该模型中,运营商因为提供了移动网络的接入,所以能向所有人收费,运营商同时还可以提供内容集成和支付服务。在最近的若干年内,中国的移动运营商在移动电子商务中都将占据主导地位,因为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控制了网络资源和用户群,可以凭借其垄断地位制定游戏规则。 3.服务提供商主导模型。服务提供商向客户提供服务的方式有四种:直接提供、通过移动portal\通过其他企业的WAP网关、通过移动运营商。它向客户提供的内容来自于内容提供商。 4.移动门户模型。移动商务相比于传统的电子商务在于它的特殊商业模型.而这个模型就是移动门户模型。移动门户是根据客户的移动特性而设计的一条最佳客户沟通渠道。移动门户主要是指移动网内容和服务的接入点。门户提供的各类特种服务聚集了众多客户和签约客户。它为网上交易、通信、信息内容等服务提供了一个现实环境。移动门户可以与固定的互联网门户相提并论,比如新浪、搜狐等。NTTDoCoMo由于其高得惊人的普及率而成为移动门户中成功商业运作的典型案例。 移动门户网站的建立,为各种互联网应用搭建了一个核心平台,能够实现统一的用户管理,向用户提供自行开发的信息数据库应用服务,提供面向终端的综合管理以及完整安全的端到端交易行为。 三、资费结构和利润分配 移动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需要众多的参与者,需要各环节相互合作共同实现价值链的增值,这就必须在价值链的管理上建立合理的资费模式和利益分配模式,做到权责分明利润共享。良好、科学的资费分成可鼓励和刺激更多的价值链成员,如内容提供商和应用软件开发商等加入到产业价值链中来。 在移动电子商务市场的早期,系统集成商和软件厂商可赚钱,因为他们给其他人提供了移动电子商务的基础,如网络服务提供商和金融服务提供商共享客户和客户信息也能形成盈利点。随着市场的成熟,网络标准和技术将会进步降低进入壁垒,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银行、商家和内容提供商如能判明顾客需要什么服务和产品,赢利机会就会越来越多。对运营商来讲,某些应用可很大程度地提高网络的使用,由此获得利润。 不同的参与者在不同的业务上都可能产生赢利点。所谓的赢利点就是产生赢利的业务来源。在市场的早期对主要参与者来说,赢利点主要在于提供核心服务、广告、内容管理、应用管

下一座金矿:七种移动医疗盈利模式、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

下一座金矿:七种移动医疗盈利模式、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发布报告称,预计到2017年,移动医疗市场的发展将带来230亿美元的收入。艾媒咨询的数据则显示,到2017年底,中国的移动医疗市场规模也将突破百亿元。虽然移动医疗健康市场被视为下一座“金矿”,但因体系的复杂性,商业模式并不容易“落地”。不过,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有7种能盈利的移动医疗模式,专家对这些模式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加以分析,为国内移动医疗市场提供发展思路。 1.为医生提供手机临床信息 移动医疗已经影响到医院的医疗管理方式、医患沟通模式、医生从业生态等。全球第一家上市的移动健康公司Epocrates,专为医生提供手机上的临床信息参考,2012年收入约为1.2亿美元。 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教授刘清君说,医疗服务信息化是国际发展趋势。国内越来越多的医院正加速实施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整体建设,以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与竞争力。信息化能够提升医生的工作效率,有更多的时间为患者服务,也可以实现一定的盈利。 然而,目前医院和服务商都面临着难题。首先是经费问题,一些医院难以承担上千万元的启动费用以及昂贵的后期维护成本,只在部分科室应用移动护理服务,导致系统应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其次是技术障碍。目前移动设备面临无线网络信号不均匀、条码识别率不高、待机时间短等问题,严重影响使用

体验和工作效率。另外,医院内部基于新型业务的流程和模式尚未完全建立,导致应用效益还无法准确评估。 2.为企业提供远程医疗服务 据美国《商业周刊》报道,美国数百家企业现已通过保险公司或直接与远程医疗提供商建立合作,以此减少开销,并为员工提供全天候医疗服务。美国维朋健康险公司评估发现,参与远程医疗服务的用户,平均每次问诊能节省71美元,大部分人还节约了2~3小时时间。 在刘清君看来,广义上的远程医疗至少应该包括两大方面,即偏重诊病的远程医疗系统,以及偏重健康管理的平台。前者解决的是看病难问题,比如国内很多医院开始形成规模的远程会诊系统,后者解决的是防病问题。在盈利方式上,远程医疗大大缩短了空间距离,减少了时间上的浪费,还能对有限的医疗资源进行优化分配。 中国科学院慢病监控与预防控制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海英表示,目前远程医疗还缺乏一套完善的标准规范,需要克服保证传输信息的完整性、可靠性,维护网络安全等难题。另外,不管是哪种远程医疗,都需要专业医师的参与以及设备支持,配套硬件能否跟上,以及医务人员的软件支持能否保证也需要考虑。 3.导医服务提供健康咨询 客户关系服务是指根据医生和患者的需求进行一系列的相关商业联系。美国ZocDoc公司根据地理位置、保险状态及医生专业为患者推荐医生,并可在平台上直接完成预约,目前公司的融资总额已接近1亿美元。刘清君认为,目前国内由商业机构提供的医疗咨询服务与之类似,如丁香园、好大夫网站等开通的专家推荐及预约服务。有些APP也已开始转变商业模式,如“春雨医生”已宣布实行会员制,即购买8元/月的会员后,可享受不限次数的免费咨询,非会员用户的提问次数则被限制为每10天一次。目前“春雨医生”已拥有1500万注册用户,汇集了超过5000名经过认证的三甲医院医生;“快速问医生”已赢得超过220万用户,提问量突破3万。 专家认为,美国在移动医疗中发现的隐私及信息安全问题,在中国也需要解决。另外,在政策和监管尚未完善阶段,确定医生和机构是否具有资质是个大问题,网站、APP是否有行医资格,需要相关部门证实。最后,对于虚拟世界中的医疗责任如何鉴定,更是难题。 4.医院联网,网上诊病、开药 在美国,多家诊所联网运营,病人可以从网上预约并索取处方药,获得检查结果的电子版,并通过网络查看个人健康结论。医生则可以通过网络访问电子病历。不过,因为医疗模式的不同,目前还未能在我国发展。刘清君认为,

移动互联网 大业务及盈利模式

关键字:移动互联网电子阅读移动支付手机电视 摘要:目前,业务发展已成为影响和拉动移动通信行业最主要的市场导向,总结和挖掘市场,未来十大移动互联网业务前景看好。……目前,业务发展已成为影响和拉动移动通信行业最主要的市场导向,总结和挖掘市场,未来十大移动互联网业务前景看好。 一、移动社交将成客户数字化生存的平台 在移动网络虚拟世界里面,服务社区化将成为焦点。社区可以延伸出不同的用户体验,提高用户对企业的黏性。宽带的增加将促使移动互联网的服务创新,用户的许多需求将在手机上得到满足。而手机具有随时随地沟通的特点,从而使SNS在移动领域发展具有一定的先天优势。以个人空间(相册/日记)、多元化沟通平台、群组及关系为核心的移动SNS手机社交将发展迅猛。 二、移动广告将是移动互联网的主要盈利来源 手机广告是一项具有前瞻性的业务形态,可能成为下一代移动互联网繁荣发展的动力因素。在Mobile Web2.0浪潮的推动下,互联网业务正在向移动互联网过渡,而作为互联网繁荣的根本盈利模式,广告无疑将掀起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全新变革,带领移动互联网业务走向繁荣。 三、手机游戏将成为娱乐化先锋 信息社会之后将是娱乐社会。PC游戏带动个人计算机的热买,网络游戏可以说拯救了中国的互联网产业,手机游戏将引爆下一场移动互联网的商战。 随着产业技术的进步,移动设备终端上会发生一些革命性的质变,带来用户体验的跳跃:加强游戏触觉反馈技术,通过*纵杆真实地感受到屏幕上爆炸、冲撞和射击等场面,把游戏里面微妙信息传递给了用户,让手机玩游戏的感觉更棒。可以预见,手机游戏而作为移动互联网的杀手级盈利模式,无疑将掀起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全新变革。 四、手机电视将成为时尚人士新宠 手持电视用户主要集中在积极尝试新事物、个性化需求较高的年轻群体,这样的群体在未来将逐渐扩大。随着手机电视业务进一步规模化,广告主也将积极参与到其中。市场的进一步细分将刺激和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用户需求,

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及典型业务产品研究

电信科学2010年第10期 Study of Opening Network Capabilities for Mobile Internet Dong Bin ,Yu Yuhai ,Xi Pingya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Telecom Co.,Ltd.,Shanghai 200122,China) Abstract Mobile Internet service is a combination of Internet service and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ervice ,both are developing rapidly.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rnet and mobile network ,we analyzed the mobile Internet service development demands and gave a technical network framework to meet these demands.We also put forward technical solutions try to realize the network framework.Key words mobile Internet ,open network capability ,Mashup ,mobile network and Internet convergence (收稿日期:2010-09-19) 9 肖志辉.移动互联网研究综述.电信科学,2009,25(10) 10杨震,陈晓勤.电信企业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研究.电信科学, 2009,25(10) 11中国电信.观察与分析——— 移动互联网Widget ,2008本文聚焦Web2.0、SaaS 、云计算等新技术对移动互联网的影响,包括移动互联网的应用特征、用户需求、发展趋势、关键技术、基本能力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移动互联网的典型应用,最后提出新型业务模式建议。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Web2.0;SaaS ;云计算;3G 应用;业务模式 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及典型业务产品研究 沈晶歆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上海200122) 摘要 1前言 移动互联网一般指用户使用手机等无线终端,通过 3G (WCDMA 、cdma2000或者TD -SCDMA )或者WLAN 等速 率较高的移动网络接入互联网,可以在移动状态下(如在地铁、公交车等)使用互联网的网络资源。 随着移动终端和互联网的发展,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20世纪80年代,基于FDMA 的模拟移动终端的出现, 专题:移动互联网业务与应用 5

浅谈移动支付业商业模式

浅谈移动支付业商业模式 时间:2011-3-28 15:59:45作者:周轩千来源:【】 (链接:) 随着金融支付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在我国的大规模商用,加速了金融支付行业和通信服务行业的交叉融合。中国移动今年早些时候通过广东移动持有浦发银行20%的股权,而浦发向广东移动的定向增发已获证监会核准。中国联通在近一年内与银联、工行、交行、中行、广发、农行相继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并在8月末与广发推出了“国内第一张深度整合了金融与通信服务的联名银联标准信用卡”。首款银联标准“支付手机”9月末也已面世。而在本月中旬央行举行的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建成运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央行支付结算司司长欧阳卫民表示,央行下一步将大力促进移动支付的发展,使很多金融业务可以嵌入手机支付。 市场巨大 目前的移动支付主要是指手机移动支付,即借助手机、通过无线方式所进行的缴费、购物、银行转账等商业交易活动。按照支付距离,手机移动支付可分为远程支付和现场支付。其中,远程支付以各家银行推出的“手机银行”为代表业务,而现场支付则主要利用 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俗称“电子标签”)射频技术,使手机和自动售货机、POS终端、汽车停放收费表等终端设备之间的本地化通讯成为可能。 进入21世纪后,日韩、欧美等国家和地区,通过采用RFID技术,大力开展手机移动支付业务,已得到用户的广泛认可和接受。据英国调研公司JuniperResearch预测,2013年,全球手机移动支付额将达6000亿美元。咨询公司 Informa预计,到2013年,将有近3000亿笔、价值超过8600亿美元的交易是通过手机进行支付的。 日本是移动支付业务推广最好的国家之一。该国最大移动运营商NTTDoCoMo和KDDI分别于2004年7月、2005年7月推出了移动支付业务。其中,NTTDoCoMo在日本本土拥有60%的手机支付业务市场份额,并在欧洲24个国家与15家运营商合作推广其手机支付业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