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数平方和_的解题方法

自然数平方和_的解题方法
自然数平方和_的解题方法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自然数平方和"的解题方法

作者:万姝姝

作者单位:榆林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系,陕西,榆林,719000

刊名:

黑龙江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2009(34)

参考文献(5条)

1.《数学手册》编写组数学手册 1979

2.中学数学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数学(第二册下A) 2004

3.徐利治;蒋茂森余自强计算组合数学 1983

4.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 2001

5.卢开澄;卢华明组合数学 2002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王金福.Wang Jinfu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要否定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性质、功能的再思考[期刊论文]-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0)

2.滕义永英语教学中学生多元文化意识的培养[期刊论文]-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6)

3.米玛高三地理复习方法浅谈[期刊论文]-西藏教育2008(9)

4.郭彦齐掌握方法技能发展综合素质[期刊论文]-中学教学参考2010(35)

5.张维真试论思维方法的实践性[期刊论文]-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2(3)

6.沈学美一道习题讲评的探究式教学片段及感悟[期刊论文]-中国电力教育2010(22)

7.黎庆波中学数学的辩证法探索与实践[期刊论文]-中学教学参考2011(5)

8.何家立提高五年制大专学生解数学应用题能力的思考[期刊论文]-新西部(下半月)2009(12)

9.李妍芝数学方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学教学参考2010(35)

10.姚云峰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期刊论文]-中学教学参考2010(26)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e56667828.html,/Periodical_hljkjxx200934242.aspx

自然数平方数列和立方数列求和公式

自然数平方数列和立方数列求和公式怎么推导?即: (1) 1^2+2^2+3^2+……+n^2=n(n+1)(2n+1)/6 (2) 1^3+2^3+3^3+……+n^3=[n(n+1)/2]^2 推导过程如下: 一. 1^2+2^2+3^2+……+n^2=n(n+1)(2n+1)/6 利用立方差公式 n^3-(n-1)^3=1*[n^2+(n-1)^2+n(n-1)] =n^2+(n-1)^2+n^2-n =2*n^2+(n-1)^2-n 2^3-1^3=2*2^2+1^2-2 3^3-2^3=2*3^2+2^2-3 4^3-3^3=2*4^2+3^2-4 ...... n^3-(n-1)^3=2*n^2+(n-1)^2-n 各等式全相加 n^3-1^3=2*(2^2+3^2+...+n^2)+[1^2+2^2+...+(n-1)^2]-(2+3+4+...+n) n^3-1=2*(1^2+2^2+3^2+...+n^2)-2+[1^2+2^2+...+(n-1)^2+n^2]-n^2-(2+3+4+... +n) n^3-1=3*(1^2+2^2+3^2+...+n^2)-2-n^2-(1+2+3+...+n)+1 n^3-1=3(1^2+2^2+...+n^2)-1-n^2-n(n+1)/2 3(1^2+2^2+...+n^2)=n^3+n^2+n(n+1)/2=(n/2)(2n^2+2n+n+1) =(n/2)(n+1)(2n+1) 故:1^2+2^2+3^2+...+n^2=n(n+1)(2n+1)/6 二. 1^3+2^3+3^3+……+n^3=[n(n+1)/2]^2 证明如下: (n+1)^4-n^4=[(n+1)^2+n^2][(n+1)^2-n^2] =(2n^2+2n+1)(2n+1)

自然数平方和公式的推导与证明

※自然数之和公式的推导 法计算1,2,3,…,n,…的前n项的和: 由 1 + 2 + … + n-1 + n n + n-1 + … + 2 + 1 (n+1)+(n+1)+ … +(n+1)+(n+1) 可知 上面这种加法叫“倒序相加法”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 一般地,称为数列的前n项的和,用表示,即 1、思考:受高斯的启示,我们这里可以用什么方法去求和呢? 思考后知道,也可以用“倒序相加法”进行求和。 我们用两种方法表示: ① ② 由①+②,得

由此得到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公式 对于这个公式,我们知道:只要知道等差数列首项、尾项和项数就可以求等差数列前n项和了。 2、除此之外,等差数列还有其他方法(读基础教好学生要介绍) 当然,对于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也可以有其他的推导途径。例如: = = = = 这两个公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把代入中,就可以得到 引导学生思考这两个公式的结构特征得到:第一个公式反映了等差数列的任意的第k项与倒数第k项的和等于首项与末项的和这个内在性质。第二个公式反映了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与它的首项、公差之间的关系,而且是关于n的“二次 函数”,可以与二次函数进行比较。这两个公式的共同点都是知道和n,不同 点是第一个公式还需知道,而第二个公式是要知道d,解题时还需要根据已知条件决定选用哪个公式。

自然数平方和公式的推导与证明(一) 12+22+32+…+n2=n(n+1)(2n+1)/6,在高中数学中是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的一个命题,没有给出其直接的推导过程。其实,该求和公式的直接推导并不复杂,也没有超出初中数学内容。 一、设:S=12+22+32+…+n2 =12+22+32+…+n2+(n+1)2+(n+2)2+(n+3)2+…+(n+n)2,此步设题是解题另设:S 1 的关键,一般人不会这么去设想。有了此步设题, 第一:S =12+22+32+…+n2+(n+1)2+(n+2)2+(n+3)2+…+(n+n)2中的12+22+32+…+n2=S,1 (n+1)2+(n+2)2+(n+3)2+…+(n+n)2可以展开为(n2+2n+12)+( n2+2×2n+22) +( n2+2×3n+32)+…+( n2+2×nn+n2)=n3+2n(1+2+3+…+n)+ 12+22+32+…+n2,即 =2S+n3+2n(1+2+3+...+n).. (1) S 1 =12+22+32+…+n2+(n+1)2+(n+2)2+(n+3)2+…+(n+n)2可以写为: 第二:S 1 =12+32+52…+ (2n-1)2+22+42+62…+(2n)2,其中: S 1 22+42+62...+(2n)2=22(12+22+32+...+n2)=4S.. (2) 12+32+52…+(2n-1)2=(2×1-1)2+(2×2-1)2+(2×3-1) 2+…+ (2n-1) 2 = (22×12-2×2×1+1) +(22×22-2×2×2+1)2+(22×32-2×2×3+1)2+…+ (22×n2-2×2×n+1)2 =22×12+22×22+22×32+…+22×n2-2×2×1-2×2×2-2×2×3-…-2×2×n+n =22×(12+22+32+…+n2)-2×2 (1+2+3+…+n)+n =4S-4(1+2+3+…+n)+n……………………………………………………………..(3 ) 由(2)+ (3)得: =8S-4(1+2+3+...+n)+n.. (4) S 1 由(1)与(4)得:2S+ n3+2n(1+2+3+…+n) =8S-4(1+2+3+…+n)+n 即:6S= n3+2n(1+2+3+…+n)+ 4(1+2+3+…+n)-n = n[n2+n(1+n)+2(1+n)-1] = n(2n2+3n+1)

求连续自然数平方和的公式

求连续自然数平方和的公式 前面,在“求连续自然数立方和的公式”一中,介绍了用列表法推导公式的过程。这种方法浅显易懂,有它突出的优越性。在“有趣的图形数”一文中,也曾经用图形法推出过求连续自然数平方和的公式: 12+22+32…+n 2=6 ) 12)(1(++n n n 这里用列表法再来推导一下这个公式,进一步体会列表法的优点。 首先,算出从1开始的一些连续自然数的和与平方和,列出下表: n 1 2 3 4 5 6 …… 1+2+3+…+n 1 3 6 10 15 21 …… 12+22+32+…+n 2 1 5 14 30 55 91 …… 然后,以连续自然数的平方和为分子,连续自然数的和为分母,构成分数 A n =n n ++++++++ 3213212 222, 再根据表中的数据,算出分数A n 的值,列出下表: n 1 2 3 4 5 6 …… A n 1 35 37 3 311 313 …… 观察发现,A n 的通项公式是3 1 2+n 。 既然A n =n n ++++++++ 3213212222,而它的通项公式是3 1 2+n ,于是大胆猜想 n n ++++++++ 3213212222=3 1 2+n 。 因为分母1+2+3+…+n =2 ) 1(+n n , 所以 2)1(3212222+++++n n n =31 2+n 。 由此得到 12+22+32…+n 2= 2)1(+n n ×312+n =6 ) 12)(1(++n n n 。 即 12+22+32…+n 2= 6 ) 12)(1(++n n n 。

用数学归纳法很容易证明等式的正确性,这样就轻而易举地推出了求连续自然数平方和的公式。 这个妙不可言的推导过程是数学家波利亚的杰作,关键之处是他运用了“猜想—证明”的思路。联想到当年著名文学家胡适也曾经有过“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名言。看来,无论数学也好,文学也好,追求真理的道路是相通的。 这件事对我们教师有什么启示吗?有,那就是:切莫轻视了对学生观察、类比和猜想能力的培养,这往往是培育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自然数和整数(有答案)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 A.质数B.合数C.奇数D.偶数 2.a,b是两个自然数,且a=2×3×5×b,则b一定是a的() A.质因数B.质数C.约数D.互质数 3.在自然数中,凡是5的倍数() A.一定是质数B.一定是合数 C.可能是质数,也可能是合数 4.一个合数的因数有() A.无数个B.2个 C.三个或三个以上 5.正方形的边长是质数,它的周长和面积一定是() A.奇数B.合数C.质数 6.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既是偶数又是质数,十位数字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则这个两位数是() A.32 B.16 C.12 7.有5个不同质因数的最小自然数是() A.32 B.72 C.180 D.2310 8.在任何质数上加1,它们的和是() A.合数B.偶数C.奇数D.不能确定 9.下面四句话中,正确的有()句. (1)最小合数是最小质数的倍数; (2)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成反比例; (3)某厂去年一至十二月份的生产数量统计后,制成条形统计图,它更能反映月与月之间的变化情况; (4)据统计,大多数的汽车事故发生在中等速度的行驶中,极少数事故发生的

速度大于150km/h的行驶过程中,这说明高速行驶比较安全. A.1句 B.2句 C.3句 D.4句 10.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 A.质数B.奇数C.合数D.偶数 11.把60分解质因数是60=() A.1×2×2×3×5 B.2×2×3×5 C.3×4×5 12.要使三位数43□是2和3的公倍数,在□中有()种填法. A.0 B.1 C.2 D.3 13.下面四个数都是自然数,其中S表示0,N表示任意的非零数字,那么这四个数中()一定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A.NNNSNN B.NSSNSS C.NSNSNS D.NSNSSS 14.下列算式中是整除的是() A.14÷0.7=20 B.11÷5=2.2 C.143÷13=11 D.15÷2=7.5 二.填空题(共16小题) 15.30以内的质数中,有个质数加上2以后,结果仍然是质数.16.如果a是质数,那么它有个因数,最大的因数是;如果b=a ×3,那么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17.1到9的九个数字中,相邻的两个数都是质数的是和,相邻的两个数都是合数的是和. 18.连续三个非零的自然数中,必有一个是合数..(判断对错)19.公因数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相邻的两个非0整数是互质数;1和其他任意一个自然数一定组成互素数. 20.的两个自然数叫做互素数.分子、分母是的分数叫做简分数.21.在2,5,9,15,23,57这些自然数中,是素数,是合数;是奇数,是偶数;即是偶数又是素数,即是奇数又是合数.

连续自然数的立方和

连续自然数立方和的公式 “图形法“ 早在公元100年前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继承人尼科马霍斯,在他的著作《算术入门》中就曾经用非 常简单的方法推导过这个公式。 奇数列1,3,5,7,9,11,13,…有一个性质,很容易验证: 请你自上而下仔细观察这一系列等式的左端: 第1个等式左端,结束于第1个奇数; 第2个等式左端,结束于第3个奇数; 第3个等式左端,结束于第6个奇数; 第4个等式左端,结束于第10个奇数; 第5个等式左端,结束于第15个奇数; …… 结果发现,这些奇数的序数1,3,6,10,15,…原来是“三角形数”,它的每一项等于从1开始的连 续自然数的和。第1项是1,第2项是1+2=3,第3项是1+2+3=6,第4项是1+2+3+4=10,第5 项是1+2+3+4+5=15,……第n项是1+2+3+…+n=n(n+1)/2。即,第n个等式左端,结束于第n(n +1)/2个奇数。 然后,对上面这一系列等式的左右两端,分别求和: 右端是连续自然数的立方和13+23+33+…+n3。 左端是连续奇数的和。我们知道,求连续奇数的和,求到第几个奇数,就等于第几个奇数的平方。现在,求到第n(n+1)/2个奇数,当然等于[n(n+1)/2]2。 这样就得到求连续自然数立方和的公式: 这种方法思路清晰论证简单。尼科马霍斯之所以能够想到这个方法,显然跟毕达哥拉斯学派对图形数的 宠爱有关。图形数是自然数的形象化,自然数是众数之源,自然数真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列表法” 这里再介绍一种列表法,同样可以推出这个公式,并且更简单,更好理解。 第一步:列一个表,在第一行填入一个因数1、2、3、4、5,在第一列填入另一个因数1、2、3、4、5。 第二步:在右下方的空格里分别填入对应的两个因数的积。 显然,所有乘积的和等于 这5块依次是:

自然数平方和

这里的自然数指的是不包含0的传统自然数。 1^2+2^2+3^2+4^2+.......n^2=? (n^2表示n×n=n2为了好打字) 一、推导 1、直接推导: 1+2+3+4+……+n=(1+n)*n/2 + + 2+3+4+……+n=(2+n)*(n-1)/2 + + 3+4+……+n=(3+n)*(n-2)/2 + + . . . . (i+1)+……+n=(n+i+1)*(n-i)/2 (i=0,……,n-1) || || S = (2*n^3+3*n^2+n-2S)/4 两边求一下得所求S 此法较为直观正规 2、用其他的公式推导: 容易证明1x2 + 2x3 + 3x4 + 4x5 +...+ nx(n+1)=1/3xn(n+1)(n+2)(数学归纳法易证,而左式可写成 1x2 + 2x3 + 3x4 + 4x5 + nx(n+1)=(1x1 + 2x2 + ... + nxn)+(1+2+...+n) 于是 1x1 + 2x2 + ... + nxn=1/3xn(n+1)(n+2)-1/2xn(n+1)=1/6xn(n+1)(2n+1) 3、二项式推导: 2^3=1^3+3*1^2+3*1+1 3^3=2^3+3*2^2+3*2+1 4^3=3^3+3*3^2+3*3+1 ....... (n+1)^3=n^3+3*n^2+3^n+1 sum up both sides substract common terms: (n+1)^3=3*b+3*(n+1)*n/2+n+1==> solve for b b=1^2+2^2+...+n^2 此法需要较强的基本功,属奥妙之作 4、立方差公式推导(此法高中生都能看懂吧)

四年级数学下册一自然数与整数2《认识负数》习题浙教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一自然数与整数2《认识负数》习题浙教版一、先读一读,再把这些数填入相应的方框内。 -8,+24,10,0,-49,+100,-88,73。 整数负数 二、用正数或负数表示下面的海拔高度。 1.南极洲平均海拔高于海平面2350米,海拔( )米。 2.我国的泰山主峰玉皇顶高于海平面1533米,海拔( )米。 3.红河煤矿8号井井底低于海平面1090米,海拔( )米。 三、你知道下面这些温度吗?先读一读,再写一写。 1.月球表面的最高温度是一百二十七摄氏度。( )℃ 2.南极洲年平均气温是零下二十五摄氏度。( ) ℃ 四、判一判。 1.如果增加50元记作+50元,那么减少50元记作-50元。( ) 2.温度0 ℃代表没有温度。( ) 3.-12读作负十二。( ) 4.甲处海拔-80米,乙处海拔-70米,两处相比,乙处要低10米。( ) 五、填一填。 1.一辆玩具汽车在桌上左右移动,设向右为正。那么,向左移动30厘米应该记作( );“+5厘米”表示( )。 2.车轮顺时针旋转一周记作“+1”,则顺时针旋转三周应记作( )。 3.如果“-600元”表示亏本600元,那么“+800元”表示( )。 4.如果电梯上升25层记作“+25层”,那么电梯下降12层记作( )层。 六、下面是我国5个城市某日最低气温的记录,请把这些城市的最低气温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起来。 城市上海哈尔滨海口福州沈阳 最低气温0℃-12℃ 18℃ 6℃-6℃ 七、某高山地区一天当中的温差非常大,下表列出了几个不同时刻测得的温度。请你在温度

计上画一画。

《认识负数》习题答案一、 正数:+24 10 +100 73 负数:-8 -49 -88 二、 1.+2350 2.+1533 3.-1090 三、 读法略1.+127 2.-25 四、 1.√ 2.× 3.√ 4.√ 五、 1.5摄氏度 2.5摄氏度 3.10摄氏度 六、 1.-30厘米向右移动5厘米 2.+3 3.盈利800元 4.-12 七、 18℃>6℃>0℃>-6℃>-12℃ 八、 略

推导自然数立方和公式两种方法

推导213)1(21??????+=∑=n n k n k 的两种方法 通化市第一中学校 刘天云 邮编 134001 方法一:拆项累加相消求和 已知:)12)(1(6 112++= ∑=n n n k n k 而)]2)(1()1()3)(2)(1([4 1)2)(1(++--+++=++k k k k k k k k k k k 则:∑=+++= ++n k n n n n k k k 1 )3)(2)(1(41)]2)(1([ 所以:∑∑∑∑====--++=n k n k n k n k k k k k k k 1 1121323)]2)(1([ )1(2 12)12)(1(613)3)(2)(1(41+?-++?-+++=n n n n n n n n n 2)1(21?? ????+=n n 另外:∑=+++= ++n k n n n n k k k 1)3)(2)(1(4 1)]2)(1([还可以作如下证明: )2)(1(432321++++??+??n n n )(6323433++++=n C C C )3)(2)(1(4 1643+++==+n n n n C n 方法二:构造群数列推导 构造奇数列,并按第n 群中含有个奇数的方式分群,即 1 / 3,5 / 7,9,11 / 13,15,17,19 / …… 我们用两种方法研究前n 群的所有数的和. 1、第n 群最末一个数是数列的第)1(2 1+n n 项,而且该项为 11)1(2 122)1(21 -+=-+?=+n n n n a n n

那么,第n 群最初一个数是数列的第1)1(2 1+-n n 项,而且该项为 111)1(21221)1(21 +-=-?? ????+-?=+-n n n n a n n 所以,第n 群的n 个数的和为:322)]1()1[(2 1n n n n n n =-+++-. 则前n 群的所有数的和可记作∑=n k k 13. 2、前n 群所有数的和为该奇数列的前)1(21+n n 项的和,即2 )1(21??????+n n 因此:2 13)1(21??????+=∑=n n k n k

前n个自然数的平方和及证明

帕斯卡与前n 个自然数的平方和 十七世纪的法国数学家帕斯卡(Pascal B.,1623.6.19~1662.8.19)想出了一个新的很妙的方法能求出前n 个自然数的平方和。这个方法是这样的: 利用和的立方公式,我们有 (n +1)3=n 3+3n 2+3n +1, 移项可得 (n +1)3 -n 3=3n 2+3n +1, 此式对于任何自然数n 都成立。 依次把n =1,2,3,…,n -1,n 代入上式可得 23 -13=3?12+3?1+1, 33 -23=3?22+3?2+1, 43 -33=3?32+3?3+1, …………………………… n 3-(n -1)3=3(n -1)2+3(n -1)+1, (n +1)3 -n 3=3n 2+3n +1, 把这n 个等式的左边与右边对应相加,则n 个等式的左边各项两两相消,最后只剩下(n +1)3 - 1;而n 个等式的右边各项,我们把它们按三列相加,提取公因数后,第一列出现我们所要计算的前n 个自然数的平方和,第二列出现我们在上一段已经算过的前n 个自然数的和,第三列是n 个1。因而我们得到 (n +1)3 -1=3S n + 2)1(3+n n +n , 现在这里S n =12+22+…+n 2。 对这个结果进行恒等变形可得 n 3+3n 2+3n =3S n + 2)1(3+n n +n , 2n 3+6n 2+6n =6S n +3n 2+3n +2n 移项、合并同类项可得 6S n =2n 3+3n 2+n =n (n +1)(2n +1), ∴S n = 61n (n +1)(2n +1), 即 12+22+32+…+n 2=6 1n (n +1)(2n +1)。 这个方法把所要计算的前n 个自然数的平方和与已知的前n 个自然数的和及其它一些已知量通过一个方程联系起来,然后解方程求出所希望得到的公式,确实是很妙的。

自然数平方和公式推导

我们把S(n)拆成数字排成的直角三角形: 1 2 2 3 3 3 4 4 4 4 …… n n …… n 这个三角形第一行数字的和为12,第二行数字和为22,……第n行数字和为n2,因此S(n)可以看作这个三角形里所有数字的和 接下来我们注意到三角形列上的数字,左起第一列是1,2,3,……,n,第二列是2,3,4,……n 这些列的数字和可以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来算出,但是它们共性不明显,无法加以利用 如果求的数字和是1,2,3,……,n,1,2,3,……,n-1这样的,便可以像求 1+(1+2)+(1+2+3)+(1+2+3+……n)一样算出结果,那么该怎样构造出这样的列数字呢 注意上面那个直角三角三角形空缺的部分,将它补全成一个正方形的话,是这样的: 1 1 1 (1) 2 2 2 (2) 3 3 3 (3) 4 4 4 (4) …… n n n …… n 这个正方形所有的数字和为n*(1+n)*n/2=n3/2+n2/2 而我们补上的数字是哪些呢? 1 1 1 …… 1 (n-1)个的1 2 2 …… 2 (n-2)个的2 3 …… 3 (n-3)个的3 ……… n-1 又一个直角三角形,我们只需算出这个三角形的数字和T(n),再用刚才算的正方形数字和减去它,便能得到要求的S(n),即S(n)=n3/2+n2/2-T(n)。而这个三角形的每一列数字和很好算,第一列是1,第二列是1+2,第三列是1+2+3,……,

最后一列(第n-1列)是1+2+3+……+n-1,根据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这个三角形第n列的数字和是(1+n)*n/2=n2/2+n/2,所以T(n)相当于 (12/2+1/2)+(22/2+2/2)+(32/2+3/2)……+[(n-1)2/2+(n-1)/2] 将各个扩号内的第一项和第二项分别相加,得 T(n)=[12+22+32+……+(n-1)2]/2+(1+2+3+……+n-1)/2 =S(n-1)/2+(n-1)*n/4 =S(n-1)/2+n2/4-n/4 也就是说,S(n)=n3/2+n2/2-T(n) =n3/2+n2/2-S(n-1)-n2/4+n/4 =n3/2+n2/4+n/4-S(n-1)/2 ……① 因为S(n)=12+22+32+……+n2,S(n-1)=12+22+32+……+(n-1)2 可以看出,S(n)=S(n-1)+n2,即S(n-1)=S(n)-n2,代入①式,得到 S(n)=n3/2+n2/4+n/4-S(n)/2+n2/2 3S(n)/2=n3/2+3n2/4+n/4 3S(n)=n3+3n2/2+n/2 S(n)=n3/3+3n2/6+n/6 上面这个式子就是我们熟悉的S(n)=n(n+1)(2n+1)/6 另外一种经典的方法

自然数的和,平方和,立方和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求:①自然数(一次方)的和,即:n ++++ 321 ②自然数平方(二次方)的和,即:2222321n ++++ ③自然数立方(三次方)的和,即:3333321n ++++ 求①式可用2)1(+n 来计算;求②式可用3)1(+n 来计算;求③式可用4)1(+n 来计算 ① ∵12)1(22++=+n n n ∴ 1121222+?+= …… 将以上等式两边相加得: ∴ n ++++ 3212 )1(+= n n ② ∵3)1(+n = 13323+++n n n ∴ 1131312233+?+?+= …… 3)1(+n = 13323+++n n n 将以上等式两边相加得: )321(32222n ++++? = 3)1(+n —?? ????++?+n n n 2)1(313 ∴ 2222321n ++++ = 6 )12)(1(++n n n ③ 用同样的方法,可得: 3333321n ++++ = 4)1(22+n n = 22)1(?? ? ??+n n 自然数的立方和等于自然数和的平方。 利用上面三个结论,我们就可以计算下面数列的和了。 ④ )321()321()21(1n +++++++++++ ∵n ++++ 3212)1(+=n n = n n 2 1212+

∴ 12 112112?+?= …… n ++++ 321 = n n 2 1212+ 将上面各式左右两边分别相加,得: )321()321()21(1n +++++++++++ = )321(2 12222n ++++ = ?? ? ??++++2)1(6)12)(1(21n n n n n = 6 )2)(1(++n n n ⑤ )1(433221+++?+?+?n n = 3 )2)(1(++n n n ⑥ )2)(1(543432321++++??+??+??n n n = 4)3)(2)(1(+++n n n n

自然数和整数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 A.质数B.合数C.奇数D.偶数 2.a,b是两个自然数,且a=2×3×5×b,则b一定是a的() A.质因数B.质数C.约数D.互质数 3.在自然数中,凡是5的倍数() A.一定是质数 B.一定是合数 C.可能是质数,也可能是合数 4.一个合数的因数有() A.无数个B.2个 C.三个或三个以上 5.正方形的边长是质数,它的周长和面积一定是() A.奇数B.合数C.质数 6.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既是偶数又是质数,十位数字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则这个两位数是() A.32 B.16 C.12 7.有5个不同质因数的最小自然数是() A.32 B.72 C.180 D.2310 8.在任何质数上加1,它们的和是() A.合数B.偶数C.奇数D.不能确定 9.下面四句话中,正确的有()句. (1)最小合数是最小质数的倍数; (2)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成反比例; (3)某厂去年一至十二月份的生产数量统计后,制成条形统计图,它更能反映月与月之间的变化情况; (4)据统计,大多数的汽车事故发生在中等速度的行驶中,极少数事故发生的

速度大于150km/h的行驶过程中,这说明高速行驶比较安全. A.1句B.2句C.3句D.4句 10.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 A.质数B.奇数C.合数D.偶数 11.把60分解质因数是60=() A.1×2×2×3×5 B.2×2×3×5 C.3×4×5 12.要使三位数43□是2和3的公倍数,在□中有()种填法. A.0 B.1 C.2 D.3 13.下面四个数都是自然数,其中S表示0,N表示任意的非零数字,那么这四个数中()一定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A.NNNSNN B.NSSNSS C.NSNSNS D.NSNSSS 14.下列算式中是整除的是() A.14÷=20 B.11÷5= C.143÷13=11 D.15÷2= 评卷人得分 二.填空题(共16小题) 15.30以内的质数中,有个质数加上2以后,结果仍然是质数. 16.如果a是质数,那么它有个因数,最大的因数是;如果b=a ×3,那么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17.1到9的九个数字中,相邻的两个数都是质数的是和,相邻的两个数都是合数的是和. 18.连续三个非零的自然数中,必有一个是合数..(判断对错)19.公因数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相邻的两个非0整数是互质数;1和其他任意一个自然数一定组成互素数. 20.的两个自然数叫做互素数.分子、分母是的分数叫做简分数.21.在2,5,9,15,23,57这些自然数中,是素数,是合数;是奇数,是偶数;即是偶数又是素数,即是奇数又是合数.

平方和立方和公式推导

数学][转载]自然数平方和公式推导及其应用 (2009-07-29 12:13:14) 转载▼ 标 分类:游戏数学 签: 杂 谈 12+22+32+…+n2=n(n+1)(2n+1)/6,在高中数学中是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的一个命题,没有给出其直接的推导过程。其实,该求和公式的直接推导并不复杂,也没有超出初中数学内容。 设:S=12+22+32+…+n2 另设:S1=12+22+32+…+n2+(n+1)2+(n+2)2+(n+3)2+…+(n+n)2,此步设题是解题的关键,一般人不会这么去设想。有了此步设题,第一: S1=12+22+32+…+n2+(n+1)2+(n+2)2+(n+3)2+…+(n+n)2中的12+22+32+…+n2=S, (n+1)2+(n+2)2+(n+3)2+…+(n+n)2可以展开为(n2+2n+12)+( n2+2×2n+22) +( n2+2×3n+32)+…+( n2+2×nn+n2)=n3+2n(1+2+3+…+n)+ 12+22+32+…+n2,即 S1=2S+n3+2n(1+2+3+...+n).. (1) 第二:S1=12+22+32+…+n2+(n+1)2+(n+2)2+(n+3)2+…+(n+n)2可以写为: S1=12+32+52…+ (2n-1)2+22+42+62…+(2n)2,其中: 22+42+62...+(2n)2=22(12+22+32+...+n2)=4S.. (2) 12+32+52…+(2n-1)2=(2×1-1)2+(2×2-1)2+(2×3-1) 2+…+ (2n-1) 2 = (22×12-2×2×1+1) +(22×22-2×2×2+1)2+(22×32-2×2×3+1)2+…+ (22×n2-2×2×n+1)2 =22×12+22×22+22×32+…+22×n2-2×2×1-2×2×2-2×2×3-…-2×2×n+n =22×(12+22+32+…+n2)-2×2 (1+2+3+…+n)+n =4S-4(1+2+3+...+n)+n.. (3) 由(2)+ (3)得:S1=8S-4(1+2+3+...+n)+n.. (4) 由(1)与(4)得:2S+ n3+2n(1+2+3+…+n) =8S-4(1+2+3+…+n)+n 即:6S= n3+2n(1+2+3+…+n)+ 4(1+2+3+…+n)-n

一个正整数能够表示成两个正整数平方和的充分必要条件

一个正整数能够表示成两个正整数平方和的充分必要条件 在上面第1楼的帖子中,证明了这样一个定理: 第1楼帖子中定理 正整数 M 能表示成两个整数平方和的充分必要条件是:M 的素因子分解式中,所有形为 14-n 的素因子的冪指数都是偶数。 注意,这个定理中说的是“整数平方和”,不是“正整数平方和”,所以,像 22039+=, 2 2 0749+= ,2 2 021441+= 这样的两整数平方和,都算是符合定理要求的。 如果我们希望把上面这种带 0 的整数平方和的例子排除在外,把定理中的“整数平方和”改为“正整数平方和”,那么,定理又会是怎么样的呢? 为了证明这样的定理,下面先证明一个引理。 引理 若有 222z y x =+ ,其中 z y x ,, 都是正整数,1),(=y x , 则必有正整数 q p , ,1),(=q p ,而且 q p , 一奇一偶,使得 2 2 q p z += 。 证 y x , 不会都是奇数,否则 22y x + 是形为 24+n 的数,不可能等于 2z 。又因为 1),(=y x ,y x , 也不会都是偶数,所以 y x , 必定一奇一偶,不妨设 x 是奇数,y 是 偶数,这时 z 显然也是奇数,而且 x z > ,1),(=z x 。 因为 x z , 都是奇数,x z > ,所以 2 x z + , 2 x z - 显然都是正整数。 这时有 2 2 22 2 2 )2 (2 2 )2 )( 2 (y y x z x z x z == -= -+ 。 因为 y 是偶数,所以 2 y 是整数。又因为 1),(=z x ,所以 1)2,2( =-+x z x z ,所以2)2(y 中的任何一个素因子,或者全部在 2x z + 中,或者全部在 2x z - 中。由于 2 )2 (y 中 的素因子的幂次都是偶数,所以 2 x z + , 2 x z - 中的素因子的幂次也都是偶数,可见 2 x z + , 2 x z - 都是完全平方数。 设 2 x z p += ,2 x z q -= ,因为 2 x z + , 2 x z - 都是完全平方数,所以 q p ,都是正整数,而且有 z x z x z q p =-+ += +2 2 2 2 ,x x z x z q p =-- += -2 2 2 2 。

自然数和整数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1]

1、自然数和整数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自然数:0、1、2、3……;整数:-3、-2、-1、0、1、2、3……; 自然数是整数的一部分,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没有最小的整数,也没有最大的整数。 2、如何根据一个算式说出倍数与因数的关系?要注意什么? 2×8=16,可以说()是()的倍数,()是()的因数。 我们只在()数(0 除外)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 3、如何找一个数的倍数? 100以内所有的8的倍数: 4、如何找一个数的因数? ①33的因数: ②54的因数: ③21的因数: ④一个数既是9的倍数,又是54的因数,这个数可能是 5、2、3、5的倍数各有什么特征?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或()的数。比如25,()、()、() 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或()、()、()、()的数;比如18,() 3的倍数的特征:每个数位上的数字()是3的倍数的数。比如111,() 既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个位上是()。 6、什么是奇数?什么是偶数?怎么判断更快? 奇数:个位是()或()、()、()、()的数;比如19,27,() 偶数:个位是()或()、()、()、()的数; 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看这个数的()位就可以了。1879578是()数 7、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如何判断更快? 质数:只有()和()两个因数的数;最小的质数是()。20以内的所有质数是 合数:除了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还有别的因数;最小的合数是()。 合数最少有()个因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把1,2,15,23,36,57,102,213这些数中,奇数有(),偶数有(),质数有(),合数有()。 8、猜一猜。 1、我是比3大,比7小的奇数。我是() 2、我和另一个数都是质数,我们的和是15。这两个数是我是()和() 3、我是一个偶数,是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的积是18。我是() 9、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 863+2079=()数, 985987-15=()数 10、把杯子口朝上,放在桌上,翻动1次后杯子口朝下,翻动2次后杯口朝上。翻动10次后,杯

自然数平方数列和立方数列求和公式

自然数平方数列和立方数列求和公式怎么推导即: (1) 1^2+2^2+3^2+……+n^2=n(n+1)(2n+1)/6 (2) 1^3+2^3+3^3+……+n^3=[n(n+1)/2]^2 推导过程如下: 一. 1^2+2^2+3^2+……+n^2=n(n+1)(2n+1)/6 利用立方差公式 n^3-(n-1)^3=1*[n^2+(n-1)^2+n(n-1)] =n^2+(n-1)^2+n^2-n =2*n^2+(n-1)^2-n 2^3-1^3=2*2^2+1^2-2 3^3-2^3=2*3^2+2^2-3 4^3-3^3=2*4^2+3^2-4 ...... n^3-(n-1)^3=2*n^2+(n-1)^2-n 各等式全相加 n^3-1^3=2*(2^2+3^2+...+n^2)+[1^2+2^2+...+(n-1)^2]-(2+3+4+...+n) n^3-1=2*(1^2+2^2+3^2+...+n^2)-2+[1^2+2^2+...+(n-1)^2+n^2]-n^2-(2+3+4+...+n) n^3-1=3*(1^2+2^2+3^2+...+n^2)-2-n^2-(1+2+3+...+n)+1 n^3-1=3(1^2+2^2+...+n^2)-1-n^2-n(n+1)/2 3(1^2+2^2+...+n^2)=n^3+n^2+n(n+1)/2=(n/2)(2n^2+2n+n+1) =(n/2)(n+1)(2n+1) 故:1^2+2^2+3^2+...+n^2=n(n+1)(2n+1)/6 二. 1^3+2^3+3^3+……+n^3=[n(n+1)/2]^2 证明如下: (n+1)^4-n^4=[(n+1)^2+n^2][(n+1)^2-n^2] =(2n^2+2n+1)(2n+1) =4n^3+6n^2+4n+1

前n个数的平方和

前n 个连续自然数的平方和公式的最新证明方法 袁志红 关于前n 个连续自然数的平方和: )12)(1(61 ......2222321++=++++n n n n 的证明方法很多,这里不再一一列举了.为了让小学生掌握住这个公式,我现在用一种比较合适的方法,方便孩子们理解和掌握,同时发现这个方法教学效果很好. 我们先来计算: 321222++=1×1+2×2+3×3,即1个1与2个2与3个3的和。为此我们把这些数排列成下面等边三角形的形状的数表①: 1 2 2 ① 3 3 3 把这个等边三角形数表顺时针旋转120度得到数表②: 3 3 2 ② 3 2 1 再把数表②顺时针旋转120度得到数表③: 3 2 3 ③ 1 2 3

观察①、②、③三个数表对应位置的数字,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规律? 不难发现: 最顶层的三个数字是:1、3、3; 第二行左侧三个数字是:2、3、2; 第二行右侧三个数字是:2、2、3; 第三行最左侧三个数字是:3、3、1; 第三行中间三个数字是:3、2、2; 第三行最右侧三个数字是:3、1、3. 通过简单地计算发现,上面每一组数字之和都是7. 每个数表都是6个位置,所以三个数表数字之和:共6个7,而这三个数表的数字都是一样的(因为都是旋转得到的,只是改变了位置关系,数字不变),所以每个数表数字之和为:6×7÷3. 而数表中数字的个数可以这样计算:第一行排1个数,第二行排2个数;第三行排3个数,所以共排了:1+2+3=6个数字。 所以,32 1222++=(1+3+3)×(1+2+3)÷3 =(1+2×3)×3×(3+1)÷6; 同理,n ++++......321222也可以采用上面的方法推导出来: 1 2 2 3 3 3 ………… ④ n n n n …………n n n n n n

四年级数学下册一自然数与整数5《能被3整除的数》综合习题浙教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一自然数与整数5《能被3整除的数》综合习题浙教版1、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数,使这个数是3的倍数。 4() 5() 38() 1()2 ()32 9()1 2、判断。 (1)43不是2的倍数,是3的倍数。() (2)用1、3、5组成的三位数,不一定都是3的倍数。() (3)个位上是0的数,一定是2、3、5的倍数。() 3、写一写1至45中,3的倍数。 4、分一分。 10、93、214、108、425、76、667、132、 2的倍数: 3的倍数: 5的倍数: 偶数: 奇数: 5、有一些铅笔,比30支多,比50支少。无论平均分给2个人,平均分给3个人,还是平均分给5个人,都剩下1支。这些铅笔可能有多少支?

参考答案: 1、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数,使这个数是3的倍数。 4() 5() 38() 1()2 ()32 9()1 答案不唯一,略。 2、判断。 (1)43不是2的倍数,是3的倍数。(×) (2)用1、3、5组成的三位数,不一定都是3的倍数。(×) (3)个位上是0的数,一定是2、3、5的倍数。(×) 3、写一写1至45中,3的倍数。 3、6、9、12、15、18、21、2 4、27、30、33、36、39、42、4 5、 4、分一分。 10、93、214、108、425、76、667、132、 2的倍数:10、214、108、76、132、 3的倍数:93、108、132、 5的倍数:10、425、 偶数:10、214、108、76、132、 奇数:93、425、667、 5、有一些铅笔,比30支多,比50支少。无论平均分给2个人,平均分给3个人,还是平均分给5个人,都剩下1支。这些铅笔可能有多少支? 答:这些铅笔可能有31支。

2021年前n个自然数的平方和及证明

帕斯卡与前n个自然数的平方和 欧阳光明(2021.03.07) 十七世纪的法国数学家帕斯卡(Pascal B.,1623.6.19~1662.8.19)想出了一个新的很妙的方法能求出前n个自然数的平方和。这个方法是这样的: 利用和的立方公式,我们有 (n+1)3=n3+3n2+3n+1, 移项可得 (n+1)3-n3=3n2+3n+1, 此式对于任何自然数n都成立。 依次把n=1,2,3,…,n-1,n代入上式可得 23-13=3?12+3?1+1, 33-23=3?22+3?2+1, 43-33=3?32+3?3+1, …………………………… n3-(n-1)3=3(n-1)2+3(n-1)+1, (n+1)3-n3=3n2+3n+1, 把这n个等式的左边与右边对应相加,则n个等式的左边各项两两相消,最后只剩下(n+1)3-1;而n个等式的右边各项,我们把它们按三列相加,提取公因数后,第一列出现我们所要计算的前n个自然数的平方和,第二列出现我们在上一段已经算过的前n 个自然数的和,第三列是n个1。因而我们得到

(n +1)3 -1=3S n +2) 1(3+n n +n , 现在这里S n =12+22+…+n 2。 对这个结果进行恒等变形可得 n 3+3n 2+3n =3S n +2) 1(3+n n +n , 2n 3+6n 2+6n =6S n +3n 2+3n +2n 移项、合并同类项可得 6S n =2n 3+3n 2+n =n (n +1)(2n +1), ∴S n =61 n (n +1)(2n +1), 即 12+22+32+…+n 2=61 n (n +1)(2n +1)。 这个方法把所要计算的前n 个自然数的平方和与已知的前n 个自然数的和及其它一些已知量通过一个方程联系起来,然后解方程求出所希望得到的公式,确实是很妙的。 前n 个连续自然数的平方和公式的最新证明方法 袁志红 关于前 n 个连续自然数的平方和:)12)(1(6 13212222++=++++n n n n 的证明方法很多,这里不再一一列举了.为了让小学生掌握住这个公式,我现在用一种比较合适的方法,方便孩子们理解和掌握,同时发现这个方法教学效果很好. 我们先来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