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这里所展示的,是儒学三纲八目的追求。所谓三纲,是指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它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所谓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是为达到“三纲”而设计的条目工夫,也是儒学为我们所展示的人生进修阶梯。纵览四书五经,我们发现,儒家的全部学说实际上都是循着这三纲八目而展开的。所以,抓住这三纲八目你就等于抓住了一把打开儒学大门的钥匙。循着这进修阶梯一步一个脚印,你就会登堂入室,领略懦学经典的奥义。

就这里的阶梯本身而言,实际上包括“内修”和“外治”两大方面:前面四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后面三纲“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而其中间的“修身”一环,则是连结“年修”和“外治”两方面的枢纽,它与前面的“内修”项目连在一起,是“独善其身”;它与后面的“外治”项目连在一起,是“兼善天下”。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下》),把生命的历程铺设在这一阶梯之上。所以,它实质上已不仅仅是一系列学说性质的进修步骤,而是具有浓厚实践色彩的人生追求阶梯了。它铸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心理,时至今日,仍然在我们身上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管你是否意识明确,不管你积极还是消极,“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观念总是或隐或显地在影响看你的思想,左右着你的行动,使你最终发现,自己的人生历程也不过是在这儒学的进修阶梯上或近或远地展开。

事实上,作为中国知识分子,又有几人是真正出道入佛的野鹤历来圣贤屈指可数,所以大学不会要求我们每个人都成为圣贤,而是让我们去向圣贤学习,去学习他们高尚的品德。大学就是大人之学,讲的是成年人应该学会的东西。可是在当今社会上,由于百家讲坛上某个专家的一句“伪君子不如真小人”之后,这句话就在中国社会上广泛流传开来,小人只要在为非作歹之后,说句“我是真小人,不像某些人表里不一,虚伪”,然后就将做坏事推到了光明磊落的耀眼处。好像他自己做了一件伟大崇高且神圣的事情。就这样,明知道一件事情是不正确的时候,还偏偏去做的真小人倒成了当代人膜拜的对象,在我看来,这正是非明德的表现,一个连是非曲直都分不清楚的人值得现在大家的崇拜么?这就成了明恶德,这是一个成年人应该学习的德行么?再来说这伪君子,何为伪君子?就是那些知道是非功过的人,但是心里却闪过一些阴暗念头的人。人皆有七情六欲,有恶念很正常,如果没有恶念,那也不需要圣人明明德了,因为那已经超脱了人的范畴。清朝的曾国藩,被誉为是中国的最

后一位圣人,他每天通过日记不断的反思自己,去批判自己,连一些不容于世的思想都记录下来批判,就这样下来,最后的曾国藩几乎成为了一个完人,但是他却失去了做人的感觉。很多研究他的学者都说,曾国藩最终成为了一块石头,因为他强烈压制住了七情六欲。这种人我想并不是孔子所主张的完人,因为孔子自己也有欲望。

人总是在不断的进步,不断的改掉自身的缺点,伪君子是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的过程,就连那孔子不也是和南子有说不清的时候么?难道这孔子便是伪君子了?所以说,这明明德便是让人知道真正的高尚的品德,去学习他,改掉自己的恶德,不断的使自己变得新生,即使成不了圣贤,也比那连是非否分不清楚的真小人好得多。这也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的作用之所在。

致以良知,行以明德,最终止于至善。有些人会说有至善么?答案是没有的,因为完美的东西是不存在的。既然没有那为什么还要去追求呢?这也是大学要教给当代人的一个常识,就是——人不应该停下追求完美的脚步。有一些人认为共产主义不存在,因为共产社会太完美了,所以对社会主义抱有怀疑的态度,这都是同样的问题。我就有疑问了,人是不能长生不老的,人总要死的,那为什么现在我们都愿意活着?为什么不停止呢?一个道理,我们达不到不代表我们不出发。至善很难达到,但是我们也不会放弃去追求真善美的脚步。康德说过一句话: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这两样都很难达到,但是都很美丽,所以才能震撼人心。

希望大学之道,砥砺整个社会,虽然这不可能,仅仅希望还不够。闲云、隐逸高士呢?说到底,依然是十人九儒,如此而已。

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修明自己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要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然后才能志向坚定: 志向坚定,然后才能保持宁静; 保持宁静,然后才能安于处境,安于处境,然后才能思虑周祥,思虑周祥,然后才能获得“止于至善”的效果。所有的事物都有其根本和未节,所有的事物也都有其终结和开始。明白了这本末终始的先后次序,循序而行,也就接近于“大学之道”了。 古人要想使天下人都能修明自己光明正大的品德,先要治理好自己的邦国,要想治理好自己的邦国,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 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好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好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 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到达知识的极点,到达知识极点的途径在于研究认识万事万物。研究认识了万事万物,知识便无所不到,知识无所不到,意念便真诚无妄,意念真诚无妄,心思便会端正;心思端正,自身的品性也就修养好了,品性修养好了,家庭和家族也就管理好了,家庭和家族管理好了,邦国也就治理好了;邦国治理好了,天下也就太平了。从天子以至于平民,一律都要以修身作为根本。如果不修身而乱了根本,却想把属于末节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做好,

演讲稿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句话,古今都在讲,大学的目的,在于彰显高尚的品德。明德就是明示天下的德行,天下人都本来知道的德行。古人讲就是本体之明,但是本体被蒙蔽了,整个的社会都互相的说假话,彼此被互相的蒙蔽了,我们怎么去明“明德”?整个社会都没有本体之明了,被蒙蔽着,不是他蒙蔽,是自蒙蔽,自己拿片树叶蒙蔽了自己,掩耳盗铃,一叶障目,这就是整个的系统出问题了。当一个社会,你必须把这种被蒙蔽住的现象称作道德,然后去同流合污,难道你就明明德了? 现在的社会,就出现了这个问题。大家都在掩耳盗铃,道德的本体系统出了问题,不再明明德。所以弄虚作假就多了,大家都把弄虚作假称作德行,那整个社会的道德系统就出了问题。 国家出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社会上舆论上遮蔽了本体之明,不让本体之明有生根发芽的场合,甚至运用国家的力量、舆论的力量压制本体之明。 那这样长久下去,这个民族都说假话,都掩耳盗铃,这个民族的价值观就歪曲了,这个民族的价值观歪曲了,表现在政治的场合、商业的场合,整个的体系的价值观慢慢的就歪曲了,那这个民族就走上了自绝之路。 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彰显高尚的品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学的目的,在于彰显高尚的品德。 按照朱熹的观点,《大学》有“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们是《大学》的核心。 所谓“明德”,是指人本所具有的美好德性,它是上天赐予每一个人的。但这种先天固有的光明德性并不是永存不衰的,它有时又会被人的欲望所蒙蔽。“明明德”的目的就是要把蒙蔽人们的欲望除去,使人本有的灵明德性得以光大显扬。 朱熹《大学章句》说:“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成民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固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 《大学中庸》读后感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古典文化名著是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前读过《论语》、《老子》、《庄子》,分别从人与人相处,自我的相处,人与大自然的相处的层面进行了深刻的讲解,体会到了古典文化的经典和博大精深。暑假中阅读了《大学中庸》,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可谓是与古人对话,与文化同行。

大学之道 读后感

读《大学之道》之感想 早在上大学时期就常听人说读大学就得读《大学》,也能摇头晃脑的念一番“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但是从来没明白过这是什么意思,也曾在图书馆拿起过相关书籍,最后总是被里面是是而非的语句噎住,直到拿上这边《大学之道》才隐约明白了点。 明明德,凭良心实施德政。 对于一个中层管理人员来说,明德和明明德同样重要,明明德先明德,你自己理解的良心不能是坏良心、黑良心、歪良心、狭义的良心,就得修心、修身、修德,让自己的良心是广义的良心、大义的良心,这样才能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引导、带领团队的人员团结一心、积极向上,不断的也明明德。 亲民,推己及人,把众人当亲人般看待。 作为管理人员一定要真正的关心自己的员工,把下属当兄弟、姐妹一样对待。同时又要站在公司这个大集体上做好天、地中间的人,承上启下、上情下达、顺天应人。 “亲民”又要“新民”,对下属的所作所为负有监督、导正的责任,即不能打击下属积极性和创新性,也不能让其随意乱变,在大环境下予以有效的导正和合理的节制。重视变中有不变的原则,如公司的产品设计,牢固、可靠、大气和设计根本不能变,既定标准化不乱变变。

止于至善,站在合理的立场,寻求有效措施 上下同欲者胜,顺应时势、天理,站在当下合理的立场,制定共同的奋斗目标,并根据时机变化予以改正。同理一个公司的产品方针,质量方针,设计标准也应当如此,方可在市场上占一席之地。 《大学之道》以浅显易懂的语言,紧贴现实生活的丰富引述,结合当代时事、政治娓娓道来又发人深省,真的是相见恨晚,实应长伴身旁,温故而知新。 机械设计部:罗少勇 2014-12.20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闵行区华博利星行小学教育担当着传递文明、培育一代又一代人成长的责任,这是万世不易的真理。教师的职责我们的前人有许多深刻的思考和总结。两千年前的大教育家孔丘就明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大学”非今天的大专院校教育,而是指教育人成人的教育,不同于教人识文断字的教育(古人称为“小学”),实质上就将教师的职责定位为育人。唐代韩愈在《师说》这篇千古名文中是更明确了教师的职责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将“道”和“惑”列为与“业”同等的教学的两个重要内容。北宋大儒张横渠对教育的作用、教师的职责更是高看一眼,他认为教育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与当代我们高唱的“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如出一辙。由此观之,教师的职责重在教书能完成如此宏伟、艰巨的任务吗? 我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的这一目的决定,教师的唯一职责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实现这样的目标,要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规划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避免单一、片面的教育行为。把“育人”上升到高于“读书”“教书”的唯一目标或职责的地位,既有教育目标理论上的重大意义,更有教育实践上的指导意义。育人不能只是“教书”,成人不只是“读书”,不只需要知识,更需要德育培养、动手实践、探索能力的培养,因而更多地需要学习生活、艺术、健体、交际、心品训练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更需要活动、实践。教育活动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应该是相等的,教育场所应该包括课堂和课外,从书本扩展到生活,在包括读书在内的多种多样、多种形式的学习中育人,学习、培养与生活、实践紧密相关的知识和能力。从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角度上说,教师不是“经师”,而是学习活动的先行者、示范者、指导者,是道师、导师和人师;学生在学习中不是追随者、模仿者,而是探索者、践行者、开拓者。教师的职责定位为“育人”才是准确和科学的,才有利于端正教育思想,规范教育行为,树立以人为本、宽容差别、个性发展的理念,才能使每一个孩子都受到同等的重视、尊重,每一个教师都围绕学生发展来实施教育。也唯其如此,才能把每一个孩子都培养成有用之人,才能全面提高民族素质。 对教师职责的这一定位,对教育和教师提出了更全面、更高标准的要求。育人的责任,要求教育不是让学生以吸纳以往书本知识为主要任务,而是从人一生发展打基础的需要出发,学习各方面的有用的知识和能力,注重德育、智育、体育、艺术、心理、交际等全面发展;作为教育者,必须摈弃选优汰劣的教育观,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有差异的教育和发展;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读后感

读《大学》有感范文一 一直以为,作为儒家四部经典之一的《大学》是深奥的,非一般人所能领悟,所以一直未曾染指。若不是这次在语文书中偶遇《大学》,短时间内也不会去阅读的。不过,学了《大学》,还是有一些浅薄的感悟的。 “修、齐、治、平”乃是《大学》中精华,核心思想。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治其国在齐其家,齐其家只在修其身。这四者,乃是一一递进的关系,而修身又要先正心,正心要先诚意,诚意要格物,格物而后致知,格物致知,乃是“修、齐、治、平”的根本。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修、齐、治、平”的范围未免大了些。现在的我们,不必考虑如何治国,如何齐家,如何平天下,我们要考虑的只是如何诚意,如何正心,如何修身。从这个角度来看,《大学》还是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的。 所谓格物致知,字典里的解释是这样的: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简单来讲,就是通过实践来获得真知。陆游有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的也是实践获得真知的重要性。格物致知,放到《大学》中,也有它的一番意义。我理解为,通过实践活动来获得真理,得到真理后利用真理来诚意。意诚而后心正,正心而后身修。的确如此,只有心意真诚才能够使心态端正,心态端正才能够修身养性,修身养性才能达到一定的境界,一种状态。 除了修身,《大学》中有借鉴意义的,就是诚意中“慎独”了。所谓“慎独”,说的就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注意自己的品行。君子在人前人后的表现如一,而小人,却常常是在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大学》中说:“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知,见君子而后厌然,人之视己,如视其肺肝然”。说的十分有道理。只有内心真诚,表现才能端正,只有诚于中,才能形于外。 《大学》中虽然大道理偏多,看似很深奥,但实际上细细体味,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很强的实用性的。我们也许不能做到至善至美,但可以以此作为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努力使自己做到身修,也许我们现在还不能治国平天下,但《大学》在于完美自己的行为上,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读《大学》有感范文二 国学是积淀华夏五千年文化的魂,伴随着历史的骆铃悠悠,开卷轻启《大学》之扉,收获良多。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儒学中提倡内修与外治,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秉承"兼者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抱负。《大学》潜移默化地塑造

读《大学》心得体会4篇

读《大学》心得体会4篇 篇一 《大学》开篇名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直接指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完善自身美好的品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是对"明德"的一个阐述,要完善自身的美好品德就要不断使自己的精神境界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最终达到一个"至善"的境界。"物有本末,事有终始"。首先要明确学习的目的,明白了事物什么事"本",什么是"末"。而完善自己的品德就是学习之"本"。然后提出按步骤实施达到目的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后逐层、逐步阐述了学习的目的、方法和要点。找准自己的位置,事抓住根本,获得知识的途径,不要自欺欺人,修身先正心,齐家先修身,治国先齐家,平天下先治国从古时起,人们就很注重品格修养的问题了,一个被世人念念不忘的人,不在于他的贡献有多大,而在于他的高尚的品格、德行。 古时的人为什么那样重视个人修养呢?为什么如今的人都很难做到呢?古时生产力低下,经济不够发达,社会诱惑相对较小。一个人生存所需要的条件就少。只要"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就可以去做学问,去修养身心了。现如今科技进步、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的观念也在不断变化。一个人要生存下去,要生活的好,不拉人后,就得不停地学习,工作、挣钱。 篇二 《读书心得《大学》之道》所以生存压力就大,整天忙都忙不过来,谁还会顾得上修养身心?再加上外界诱惑太多,生存不仅仅是生下来,活下去。面对种种诱惑,有了还想要更好的,说到底不过是一种虚荣心作祟。不断的攀比,只能是自己累上加累,徒劳身心。说句题外话,这跟如今的自由市场经济,国家为了提高"挤兑屁(GDP)"也不是没有关系的。一个小孩从三四岁就开始为了自己以后的生存开始学习,有的从一两岁、甚至从未出生就开始学。学的啥?学的无非都是生存的技能。生存都成问题了,谁还去做那些没有的事!?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其实是现代人们把问题弄反了。"生存"也就是所说的"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修身"(也就是"明德")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明德"是"本","生存"是"末"。现代人却把本末倒置,弃本逐末。无怪乎精神压力大,整天烦恼,痛苦不堪了。文中用孔子的话"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阐述了抓事物要抓住事物的根本,要明确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听诉是为了无诉",不久之后很多达官显贵就本末倒置了,他们不是为了减少案件,护佑人民的权益而办案,却是把此作为捞取利益、实惠的机会。因此才有了"自古衙门朝南开,有理没钱别进来"只说,一直延续到今天。今天似乎更是被演绎的淋漓尽致,并且被掩饰天衣无缝。 这里的译文注释里有一句话很是耐人寻味,"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看看当今的社会,多少医院"医生"为了金钱利益,给病人开贵药,开没用的药,让病人浪费钱财,还身体,心理上倍受折磨。不用说那些满天飞的假药,虚假广告引得无数病人"竞折腰"。说到这里,似乎有点远了。如果把本和末弄反了,不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反而会适得其反。我想这就是当今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而人的幸福感日益减退的根本原因吧。也是政府对人民的态度和人民对政府态度重大反差的原因吧。

《大学》全文及翻译

《大学》全文及翻译 【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显光明正大(人生本来的)的品德,在于亲厚百姓,在于达到最完美的境界。 知道应达到的最完美的境界,而后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而后能够心静(志向专一,心无旁骛);心静下来而后能够身心俱安(不为外物所牵累、所转移);身心俱安而后能够慎思明辨;慎思明辨而后能够有所收获。 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结束。明白了这本末和始终的道理(有纲目,有步骤,有层次,有递进,有因果),就接近了(人、物、事的)自然规律。 【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译文】 古代那些想要治理天下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先要修养自身的德性;想要修养自身的德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想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明辨事理;明辨事理的途径在于探究万事万物。 对万事万物探究之后,就能明辨事理;明辨事理之后,意念就能真诚;意念真诚之后,心就能端正;心端正之后,德性就得到修养;德性得到修养之后,家庭就能管理好;家庭管理好之后,国家就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之后,就能管理好天下,使天下太平。 【原文】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译文】 上自天子,下至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自身德性为根本。没有这个根本,却想把家庭、国家、天下都治理好,那是不可能的。心想厚待而实际薄待,心想薄待而实际厚待,这种情况是没有的(所有人都不会违背自己的内心,其做任何事情都是受内心的支配。诚于善则行善,诚于恶则行恶)。 【原文】

大学之道心得体会 读《大学》心得体会 精品

大学之道心得体会读《大学》心得体会 我国文学博大精深,在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的名著,可谓是国之瑰宝.而我们学校为了引导我们从国学经典中领悟国学精髓,就安排了我们去读《大学》这本书. 人类文明发展到了现代,当物质极度丰富的时候,人们更容易丧失了自己的本性,心被物转,越来越关注物质的重要性.技术文明愈发达,精神文明愈堕落,有如一把秤的两头,要做到比重平衡,非常不易. 对于儒家孔孟学说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的先贤明见,在我们现在的社会环境中,的确有重新认识、深思的必要. 总书记提出讲文明以德治国. 要以德治国,首先要明明德.要明明德,就要学四书. 学习四书的宗旨是崇德辩惑,使同志们从困惑中走出来,把儒学的核心--——仁、义、礼、智、信作为我们的座右铭,作为我们的行为准则.学以致用,进而达到大学之道的要求——明明德、亲民、至于至善. 古语说,知人先知己,就是说人应该认识自我,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该前则前,该后则后,前后不能颠倒.安份守己,按层次、级别尽职尽责,不越轨,不越级,不犯上作乱,把个人的道德修养应用于工作、生活当中,就会安定团结,兴旺发达. 智中出礼,用礼来约束自己,做到克己复礼,诚于中,形于外.礼中出义(勇),义中生仁. 仁、义、礼、智总归一信(五德).学以致用,使自己不断提高,敢于攀登. 一生无怨无悔,不半途而费,好好的做下去,做到至忠至孝,天人合 一、就是真正的得道成圣. 仁、义、礼、智、信是人之根本,人以德为本. 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天. 下太平,人民真正幸福!!! 《大学》这本书我们知道了对国家要尽忠,对朋友要义气,对长辈要尽孝,对身边的人仁慈.还了解了许多古代的名人故事,使我大饱眼福. 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令我终身难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这里所展示的,是儒学三纲八目的追求。所谓三纲,是指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它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所谓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是为达到“三纲”而设计的条目工夫,也是儒学为我们所展示的人生进修阶梯。纵览四书五经,我们发现,儒家的全部学说实际上都是循着这三纲八目而展开的。所以,抓住这三纲八目你就等于抓住了一把打开儒学大门的钥匙。循着这进修阶梯一步一个脚印,你就会登堂入室,领略懦学经典的奥义。 就这里的阶梯本身而言,实际上包括“内修”和“外治”两大方面:前面四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后面三纲“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而其中间的“修身”一环,则是连结“年修”和“外治”两方面的枢纽,它与前面的“内修”项目连在一起,是“独善其身”;它与后面的“外治”项目连在一起,是“兼善天下”。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下》),把生命的历程铺设在这一阶梯之上。所以,它实质上已不仅仅是一系列学说性质的进修步骤,而是具有浓厚实践色彩的人生追求阶梯了。它铸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心理,时至今日,仍然在我们身上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管你是否意识明确,不管你积极还是消极,“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观念总是或隐或显地在影响看你的思想,左右着你的行动,使你最终发现,自己的人生历程也不过是在这儒学的进修阶梯上或近或远地展开。 事实上,作为中国知识分子,又有几人是真正出道入佛的野鹤历来圣贤屈指可数,所以大学不会要求我们每个人都成为圣贤,而是让我们去向圣贤学习,去学习他们高尚的品德。大学就是大人之学,讲的是成年人应该学会的东西。可是在当今社会上,由于百家讲坛上某个专家的一句“伪君子不如真小人”之后,这句话就在中国社会上广泛流传开来,小人只要在为非作歹之后,说句“我是真小人,不像某些人表里不一,虚伪”,然后就将做坏事推到了光明磊落的耀眼处。好像他自己做了一件伟大崇高且神圣的事情。就这样,明知道一件事情是不正确的时候,还偏偏去做的真小人倒成了当代人膜拜的对象,在我看来,这正是非明德的表现,一个连是非曲直都分不清楚的人值得现在大家的崇拜么?这就成了明恶德,这是一个成年人应该学习的德行么?再来说这伪君子,何为伪君子?就是那些知道是非功过的

读《大学》有感

1.《大学》 ——曾子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基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暄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诗》云:“于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湜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句解读

朱熹: 程子曰:“亲,当作新.”○大学者,大人之学也.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新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也.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后,与后同,后放此.○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则志有定向.静,谓心不妄动.安,谓所处而安.虑,谓处事精详.得,谓得其所止.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南怀瑾 “大学地道,首先在明白明德地修养,然后才能深入民间做亲民地工作,达到极其圆满地至善境界”. 自立立人而达于至善 第一,在两千多年前地中国,所谓春秋末期、战国先期地阶段,中国地传统文化,本来就儒、道并不分家地一个道统时代.即使诸子百家之说,也都是标榜一个“道”字作定点.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大学》作者曾子,就生在这个时代,而且在孔门七十二贤之中,他是传承道统心法地中坚分子.在那个时代里,在政治系统、社会风俗习惯上,至少表面上还是宗奉周朝皇为中央,尤其在文化习俗上,还是以周礼为准.所谓子弟八岁入小学,到束发而冠地十八、二十岁,再进习成人之学,也就是准备作一个真正大人,已经不是童子地细(小)人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那么,大人之学所教授地,一个人之所以为人地人伦之道是什么呢?那就是先要明白这个“明德”.所以这一句书里有两个明字,第一个明字当动词用,第二个明字当形容词或名词用.这种用法,在上古时代,是很平常地.例如:父子,子子,亲亲等,都是把第一个字当作动词,第二个才是名词.就是说:对父亲而言,要做父亲地本分;对儿子而言,要做儿子地本分;对自已地亲人而言,要做到对亲人地本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了解了以上地道理,同时也可以知道我们上古传统教育地主要宗旨,就是教导你做一个人,完成一个人道、人伦地本分.不是只教你知识和技能,而不管你做人做得好不好.因为做工、做衣、做小贩、做官、做学者、做皇帝,那都是职业地不同.职位虽不同,但都须要做人,才是本分.你地职业职位果然荣耀值赫,而人都做不好,做人不成功,那就免谈其他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第二,“大学之道”地道,是根本,也可以说是体.“明德”是由道地致用,是从道体出发地心理和身体力行地行为.“亲民”是由个人学问地道和德地成就,投向人间,亲身走入人群社会,亲近人民而为之服务.这便是明德立已以后,外用到立人地目地.最终地结果.无论是个人立已地明德,或是外用立人地亲民,都要达成“至善”地境界.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第三,如果我们照这样地说法,怎样才可以表达得更明白一点呢?那只有用“因明”(逻辑)地办法,借用相似地比类做譬喻、做例子,或者可以比较明白一点.怎样借譬呢?那只有向邻居地佛家去商量,暂借用佛学来做说明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自觉觉他而觉行圆满 佛,是古代印度梵文“佛陀”地简译.佛是什么在中文捥诰:余者,觉也.觉个什么?觉悟心性地自体.怎样才能自能自觉心性自体成佛呢?那必须先要修行大乘菩萨道地功德,所谓:自利(等于儒家地自立)、利他(等于儒家地立人),达到福(功)德资粮圆满,智?资粮圆满,?可以成佛.所以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就叫作佛.如果用佛学来比方儒家学说,佛就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读后感

读《大学》有感范文一一直以为,作为儒家四部经典之一的《大学》是深奥的,非一般人所能领悟,所以一直未曾染指。若不是这次在语文书中偶遇《大学》,短时间内也不会去阅读的。不过,学了《大学》,还是有一些浅薄的感悟的。 “修、齐、治、平”乃是《大学》中精华,核心思想。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治其国在齐其家,齐其家只在修其身。这四者,乃是一一递进的关系,而修身又要先正心,正心要先诚意,诚意要格物,格物而后致知,格物致知,乃是“修、齐、治、平”的根本。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修、齐、治、平”的范围未免大了些。现在的我们,不必考虑如何治国,如何齐家,如何平天下,我们要考虑的只是如何诚意,如何正心,如何修身。从这个角度来看,《大学》还是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的。 所谓格物致知,字典里的解释是这样的: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简单来讲,就是通过实践来获得真知。陆游有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的也是实践获得真知的重要性。格物致知,放到《大学》中,也有它的一番意义。我理解为,通过实践活动来获得真理,得到真理后利用真理来诚意。意诚而后心正,正心而后身修。的确如此,只有心意真诚才能够使心态端正,心态端正才能够修身养性,修身养性才能达到一定的境界,一种状态。 除了修身,《大学》中有借鉴意义的,就是诚意中“慎独”了。所谓“慎独”,说的就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注意自己的品行。君子在人前人后的表现如一,而小人,却常常是在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大学》中说:“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知,见君子而后厌然,人之视己,如视其肺肝然”。说的十分有道理。只有内心真诚,表现才能端正,只有诚于中,才能形于外。 《大学》中虽然大道理偏多,看似很深奥,但实际上细细体味,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很强的实用性的。我们也许不能做到至善至美,但可以以此作为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努力使自己做到身修,也许我们现在还不能治国平天下,但《大学》在于完美自己的行为上,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读《大学》有感范文二国学是积淀华夏五千年文化的魂,伴随着历史的骆铃悠悠,开卷轻启《大学》之扉,收获良多。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儒学中提倡内修与外治,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秉承"兼者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的思想抱负。《大学》潜移默化地塑造着炎黄子孙的思想,追求更加完美的人格心理,《大学》将生命的历程铺设在层层阶梯之上,进而鼓励我们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联系大学生活,我们踏着高中的尾巴朝大学款款走来,对于大学生活我们充满未知,有迷茫、有憧憬、有抱

《论语》和《大学之道》名句默写

《论语》选择性必修上理解性默写 1.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 2.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谈到君子不要求吃足,不要求居住舒适的句子是:“,。” 3.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的句子是:“,。” 4.孔子说,从近切来说可以侍奉父母,从长远来说可以辅佐君主的句子是:“,。” 5.智、仁、勇是孔子提倡的三种美德,他在《论语.子罕》中这样评价具有这三种美德的人:“,,。” 6.《论语·卫灵公》中,孔子对“恕”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即“,。” 7.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以明得失”,由此可以想到《论语·里仁》中的:“,。” 8.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就不能实行礼,就不能运用乐;而曾子则告诉士人“”,因为士人责任重大,路途遥远。 9.孔子对君子在做事和说话方面提出了要求“”,他认为君子做事要敏捷、迅速,但说话要谨慎。 10.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是仁人的句子是:“,。” 11.曾子认为读书人任重而道远,具体表现为:“”和“。” 12.曾子认为读书人应该刚强而有毅力的原因是:“”。 13.孔子对君子在吃饭、居住、做事和说话方面提出了要求之后,还要求君子“”,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好学的表现。 14.《论语·卫灵公》中的孔子的经典妙句、中华民族的重要信条,讲明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的两句话是:“,。”

《论语》 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8.人而不仁士不可以不弘毅 9.敏于事而慎于言 10.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11.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12.任重而道远 13.就有道而正焉 1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作者:————————————————————————————————日期:

第一段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在亲(qin)民,在止於至善。 2. 知止而后(hou)有定; 定而后能静(jing);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lu); 虑而后能得。 3. 物(wu)有本末; 事有终始。 知所先(xian)后(hou)则近(jin)道(dao)矣。 4. 古之欲(yu)明明德於(yu)天下者(zhe),先治(zhi)其(qi)国。 欲(yu)治(zhi)其国者,先齐(qi)其(qi)家。欲齐(qi)其家者先修(xiu)其身。 欲修(xiu)其身者先正(zheng)其心。欲正(zheng)其心者先诚(cheng)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zhi)其知。

致知在格物。 5.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qi)。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6自天子以至于(yu)庶(shu)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7其(qi)本乱(luan)而末(mo)治者,否矣。其所(suo)厚(hou)者薄(bo)而其所薄者厚,未(wei)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等二段 1.所谓诚其意者:毋(wu)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ci)之谓自谦(qie,qian)。故君(jun)子必(bi)慎(shen)其独也。 2.小人闲(xian)居(ju)为不善,无所(suo)不至,见君子,而后厌(yan)然。

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3.人之(zhi)视(shi)己,如见其肺肝然,则(ze)何益(yi)矣(yi)。此(ci)谓(wei)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4.曾(zeng)子曰,十目所视(shi),十手所指,其(qi)严(yan)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pan,pang)。故君子必诚其意。 第三段 1.诗云,瞻彼淇澳(yu,ao),箓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

大学原文注音版

大学原文注音版 大学原文注音版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qīn)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b?),而其所薄(b?)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2所谓诚其意者,毋(wú)自欺也。如恶(wù)恶(a)臭(xiù),如好(hào)好(hǎo)色,此之谓自谦(qiàn慊)。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w?i)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yǎn)然,掩其不善,而著(zhù)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pán)。故君子必诚

其意。 3《诗》云:“瞻彼淇(qí)澳(yù),菉(lù)竹猗(yī)猗,有斐(fěi)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xiàn)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xuān)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xiàn)兮者,恂(xún)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xuān)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4《诗》云:“於(wū)戏(hū)!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康诰(gào)》曰:“克明德。”《大(tài太)甲》曰:“顾諟(shì)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诗》云:“邦畿(jī)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mín)蛮黄鸟,止于丘隅(yú)。”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5《诗》云:“穆穆文王,於(wū)缉(qì)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6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fan)懥(zhì),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hào)乐

大学之道读后感_心得体会

大学之道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大学之道读后感,感谢您的阅读! 篇一:大学之道读后感 科区看了一下,没想到,有一本书竟是这样的法人深省,虽然虽然4个小时站着读书有点幸苦,可是读有价值的书却好似一种身心的享受,想将其摘些如下:德雷克·博克在1971年之1991年担任哈佛大学校长,他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了美国大学生取得的进步与本科教育的目标之间的差距。作者得出的结论发人深省。虽然大多数学生在很多重要的方面都有长获,但是在写作、批判性思维、数理能力和道德推理等方面的能力还远未达到期望的水平。多数大学高年级学生认为,他们在外语口语、文化和美学养成,以及准备成为活跃而富有知识的公民方面并未取得长足的进步。总体上看,虽然美国的大学拥有充足的资源、先进的技术和几百门课程,但是它们不敢自信地说,如今的大学生比50年前的学得更多。 德雷克·博克进一步指出,现在很多重要的大学课程都由缺乏经验的教师在担任。虽然已经出现了诸多教学方法,很多教授依然沿袭那些业已证明是低效的教学手段。而在课程改革时,教师们却对这些现象视而不见。教师们讨论得更多的是教学内容,殊不知,对大学生影响更深远的是教学方法。 在本书的结尾,作者就改善大学生的学业水平向大学教师和大学的领导者们提出了若干建议。美国大学取得的成就固然可喜,但作者向教师们提出的批评却是振聋发聩的。 在全球化不断深化的今天,反观我国的高等教育,我们不难看出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远远不止于这些,那作为一种学习借鉴,我想至少当代的大学生应该从以下方面来提高自己: 一、学会表达(主要是书面表达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因此建议大学在初学中开设写作课和口语实践课。 二、学会思考。学生应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的精神。 三、培养品德。 四、培养合格公民。 五、生活在多元化的校园。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读后感(20191126183517)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读 后感 【读《大学》有感范文一】 一直以为,作为儒家四部经典之一的《大学》是深奥的,非一 般人所能领悟,所以一直未曾染指。若不是这次在语文书中偶遇 《大学》,短时间内也不会去阅读的。不过,学了《大学》,还是 有一些浅薄的感悟的。 “修、齐、治、平”乃是《大学》中精华,核心思想。所谓平天下 在治其国,治其国在齐其家,齐其家只在修其身。这四者,乃是一一递 进的关系,而修身又要先正心,正心要先诚意,诚意要格物,格物而后 致知,格物致知,乃是“修、齐、治、平”的根本。对于我 们中学生来说,“修、齐、治、平”的范围未免大了些。现在的我们,不必考虑如何治国,如何齐家,如何平天下,我们要考虑的只是如何诚意,如何正心,如何修身。从这个角度来看,《大学》还是有很强的现 实意义的。 所谓格物致知,字典里的解释是这样的: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 总结为理性知识。简单来讲,就是通过实践来获得真知。陆游有诗: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的也是实践获得真 知的重要性。格物致知,放到《大学》中,也有它的一番意义。我理 解为,通过实践活动来获得真理,得到真理后利用真理来诚意。

意诚而后心正,正心而后身修。的确如此,只有心意真诚才能够使 心态端正,心态端正才能够修身养性,修身养性才能达到一定的境 界,一种状态。 除了修身,《大学》中最具有借鉴意义的,就是诚意中“慎独” 了。所谓“慎独”,说的就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注意自己的品行。君子在人前人后的表现如一,而小人,却常常是在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大学》中说:“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知,见君子而后 厌然,人之视己,如视其肺肝然”。说的十分有道理。只有内心真诚,表现才能端正,只有诚于中,才能形于外。 《大学》中虽然大道理偏多,看似很深奥,但实际上细细体味, 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很强的实用性的。我们也许不能做到至善至美, 但可以以此作为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努力使自己做到身修,也 许我们现在还不能治国平天下,但《大学》在于完美自己的行为上, 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读《大学》有感范文二】 国学是积淀华夏五千年文化的魂,伴随着历史的骆铃悠悠,开 卷轻启《大学》之扉,收获良多。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儒学中提倡内修与外治,从古至今多 少文人墨客秉承兼者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抱负。《大学》潜移默化地塑造着 炎黄子孙的思想,追求更加完美的人格心理,《大学》将生命的历程铺 设在层层阶梯之上,进而鼓励我们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联系大学生活,我们踏着高中的尾巴朝大学款款走来,对于大学生活我们充满未知,有 迷茫、有憧憬、有抱负、有畏缩,五味杂成铺面而来,但更重要的应是《大学》中提倡的内修与外治。内修——努力夯实文化知识, 充实精神世界;外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对社会现象有所思有所感,对国家民族命运有责任感与担当。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无不告诫我们整体由部分构成的哲学规律,大学生在利己 主义盛行之时,应时时忧国忧民,勇于承担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历史使 命感,置身于社会民间疾苦,体味人生百态,而不是一味躲在象牙塔寻 求安逸。 克明俊德,知其所止 在儒学体系中明德是其核心,儒学讲究德教,在浮躁的社会中, 我们的确需要明德这盏清茗击退内心的不安。面对纷繁的诱惑我们

大学之道读后感

大学之道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大学之道读后感(一) 大学之道讲的既是成人之道,更是儒家“入世”之道。作者曾子本人就是传承道统的中坚骨干,所以将人伦作为维系整个社会行为和政治规范的微观基础。 《大学》卷首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所谓“明明德”,前一个明是动词,意指理解掌握;而后一个明为形容词或名词,强调儒家的道统而非其它的歪门邪道。明明德与亲民、至善一直被认为是《大学》之重要的三纲。明德是根本,亲民为路径,至善则是境界,是个体行为的理想目标。 这对于一名教师就比较重要了。因为教师通常肩负明德和明明德的双重责任。 所谓明德是规范的体例,说起来并非难题;关键在于明明德,这又是一个双向的行为过程。作为一名教师就需要循循善诱,通过传道释疑解惑,激发学生对真和善的渴求,使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最高的发展,同时,在言传的同时更可以身教。以教师自身的良好言行感染学生使其可以不断地明明德,日积月累而达到教学双方自立并立人。 亲民、至善——大学之道强调的不仅是人的道德本性和道德实践,它还要求把个人的道德修养应用于社会政治实践,是一个推己及人的

过程。亲民,说到底就是将自己的道德修养普遍地施及于天下百姓,并使天下百姓都能体认到自己心灵中所具有的诚明德性,由此同样再去施之于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共同创造出一个和谐社会,这样就能做到大学之道所谓的“止于至善”了。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确实可以吾日三省吾身,明明德,亲民,至善既不难;同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完美修身而齐家治国平天下亦不难。这就是通过《大学》篇学习受到的教益和启迪。 大学之道读后感(二) 大学,中学,小学。似乎这样一个排列有些有趣,如果把握的成长经历看做一个数,那这个排列就是我的倒数。这样说并不为过,因为在20年的生存里,他们占据了13年了。从儿时就在求学道路上兢兢业业,对大学充满憧憬。那么在捧起《中国语文》这本课本时,不料与《大学之道》这篇文章碰上面,开始了我对大学的思索。 古时的人们上学,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似乎大学就是大人之学。而在大学里辅导员给我们上的第一堂班会时,大学两字被放大化的排在了黑板之上,而在“大”字下面重重的划上了标记符,然后开始了对这包含丰富的“大”字进行阐述。它不仅仅是指教学楼等建筑规模的大,更多的是指在这个环境中充斥着大知识,大智慧,大思想。大学里的大楼,大湖,大门,大道等不是支撑大学之大的支柱。而大学里的大师,大事,大人物,大图书馆等才是铸就大学之大。简简单单的一个对“大”字的阐述包含着的是千言的劝学,万语的启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