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细目表(政治)

双向细目表(政治)
双向细目表(政治)

双向细目表

最新全国新课标I、II、Ⅲ卷高考政治双向细目表

最新全国新课标I、II、Ⅲ卷高考政治双向细目表

2019年全国新课标I卷高考政治双向细目表 模块考查知识点 (考点) 题号题型 分 值 能力要求 选 择 题 主 观 题 获 取 解 读 信 息 调动 运用 知识 描述 阐述 事物 论证 探究 问题 经济生活商品的基本属性12 √ 4 √√ 价格与供求13 √ 4 √√ 投资与融资14 √ 4 √√ 企业经营战略15 √ 4 √√√ 生产与消费、经济转型、 对外开放 38 √14 √√√√ 政治生活民主管理16 √ 4 √√ 民族团结17 √ 4 √√ 国家利益与外交政策18 √ 4 √√ 人民政协的地位和作用39 √12 √√√√ 文化生文化传播19 √ 4 √√ 文化的影响与文化发展20 √ 4 √√ 文化与经济政治、传统文40√10 √√√√

活化(1) 传统文化的保护40 (3) √ 6 生活与哲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践 的作用 21 √ 4 √√ 整体与部分、系统优化22 √ 4 √√√ 量变与质变23 √ 4 √√ 意识的能动作用40 (2) √10 √√√√2019年全国新课标II卷高考政治双向细目表 模块考查知识点 (考点) 题号题型 分 值 能力要求 选 择 题 主 观 题 获 取 解 读 信 息 调动 运用 知识 描述 阐述 事物 论证 探究 问题 经济生活价格与供求12 √ 4 √√ 税收政策的作用13 √ 4 √√ 消费的反作用、消费结构14 √ 4 √√ 投资与融资15 √ 4 √√√

企业经营、走出去38 √14 √√√√ 政治生活全国人大常委会16 √ 4 √√ 国家监察委员会的作用17 √ 4 √√ 时代主题18 √ 4 √√ 党的领导、政府职能、党 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党和政府的工作作风等 39 √12 √√√√ 文化生活文化多样性19 √ 4 √√ 文化的作用20 √ 4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 岗敬业) 40 (2) √10 √√√√ 民族精神新内容40 (3) √ 4 生活与哲学矛盾的特殊性、系统优化21 √ 4 √√ 联系的客观性22 √ 4 √√√ 实践与认识23 √ 4 √√ 社会历史主体40 (1) √12 √√√√2019年全国新课标Ⅲ卷高考政治双向细目表 模考查知识点题号题型能力要求

(完整版)高考化学知识点双向细目表.doc

高考化学知识点双向细目表 (依据安徽 2011 年高考说明) 黄山市田家炳实验中学程培红2011年 8月 31日 理综 题型 分类序 知识点内容 了解合 号解掌应 填空题 选择题 握用 物质 1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的含义;√ 的组 2 原子团的定义√ 成、3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性质 4 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和分 类 5 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6 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7 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化 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 8 √√ 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学 基9 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化学 本 用语概 及常念 用计化 量学 基 本 理 论 溶液 物 质 结 构10 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11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12 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13 物质的量的单位 -- 摩尔( mol ),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 14 物质的量浓度( mol·L-1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 15 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 16 溶液的含义。√ 17 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18 溶液的组成。√ 19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20 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21 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原子构成。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 √√√22 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3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2019政治高考双向细目表

2019全国一卷政治高考双向细目表 南溪中学政治教研组 2020.9 客观题 主观题

高考文综四种能力的培养 一、获取和提取试题信息能力培养策略 全面获取试题信息。既要注意解读情境中的显性信息,又要注意揭示其背后的隐性信息,准确把握题中信息指向与暗示;既要注意关键词和句,抓住重点,又不能忽视其他信息,不能遗漏其他有价值的信息;要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整合,归纳概括出试题的中心主旨。 识别排除无效信息。要根据设问中提出的问题与要求,排除与问题无关、或是与要求不符的信息。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培养策略 (1)过关基础知识。 过好基础知识关,做到堂堂清、课课清、块块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课堂教学中要精心安排课堂小测和课堂实练,训练学生审题和答题能力,每节课当堂训练一道问答题,及时发现学生答题不足并加以点评。围绕基础知识的复习与巩固多样题型训练和讲评。 (2)深研考试说明,盘点考点要求。 要引导学生构建以主干知识为核心的知识网络,构建以热点问题为中心的知识体系,构建以常考知识为依托的知识模块。以实现顺手拈来,运用自如。要重视当年时政所反映的重要知识点研究,同时,要注意过滤几年来已经考过的知识点,发现和重视未考考点与重要时政的结合。 (3)掌握考点要求,明确知识体系。几年来,高考含具体知识、板块知识、单元知识、模块知识的不同角度考查,考查的切入点和着眼点也各有特色。要重视单点知识掌握和知识体系联系,认真领会材料和设问指向要求,充分调动学科知识与时政知识,准确规范回答问题。 复习过程中,要根据考试说明考点,重新整理必要的板块知识(如文化的作用、文化交融、文化传承创3C、传统文化、中华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等)。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电脑记忆法:知识点的掌握遵循由小到大(目——框——节——课——单元——模块)或由大到小(模块——单元——课——节——框——目),灵活调动和运用知识,结合对事物的理解,经过分析、判断、推理、归纳等思维过程来解决问题。 (4)认真研读时政,渗透平时教学。 时政内容不仅用于选择题题干,还可用于题肢,不仅可以作为问题情境,还可用于举例和探究回答。要经常关注《新华网》,关注可能辐射到的重要问题,通过时政链接、时政点评、时政自主命题,多题型和多模块综合训练,引导学生实现由时政到知识或由知识到时政,从而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要善于寻找重要时政的主体、过程和意义,实现时政与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呈现方式可以多样化。 三、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培养策略 (1)重视题型专项训练,尤为高考题型训练。

化学学科双向细目表

《惠民中学中考模拟试卷》双向细目表注:X—选择,T一填空,J一计算、简答 主题知识点考核知识点 学习水平 试题分布ⅠⅡⅢ 主题一:身边的化学物质 空气 空气的成分 A A B X15 空气的污染 A 氧气 B X7、x19 稀有气体 A 水 水的物理性质 A A B 水的电解 B X17 水的污染和净化 A X6、x11 碳及其化 合物 碳 B A B T21(4) 一氧化碳 B T421(1) 二氧化碳 B T21(3) 金属 金属活动性顺序 B B B X20、T23(18) T23(19) 铁制品除锈 A X10 主题二:物质构成的奥秘 元素 元素及元素符号 A A A T21(6) 同素异形现象和同素异形 A X4 分子、原 子、原子团 原子、分子的概念 A A A X17 原子团的符号和名称 A X8 相对原子质量 A T21(7) 化学式及其式量 B 化合价 化合价 A A A X5 化合价与化学式 B X5、 X8 物质构成 微粒的计 算 物质的量 A X16 摩尔质量 A X16 J24(2) (有关物质的量概念的计算 B B A X16 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量的 计算 B J24(2) 主题三:物质分类和物质变化的多样性 物质变化 物质性质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B A A X1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B X13 质量守恒 定律、化学 方程式 质量守恒定律 B B A X15 化学方程式 C T21(4) T23(17) J25(3) J26(13)纯净物、混 合物 纯净物和混合物 B A A 单质、化合 物 单质和化合物 B A A T21(2)

氧化物、酸、碱、 盐 氧化物 B A A T25(5)盐酸 B J24 硫酸 B X10 氢氧化钠 B X18 氢氧化钙 B T23(16) 常见的盐 B X20、J26 酸碱盐的溶解性 A J26(11)(12) 有机化合 物 有机化合物的概念 A A A X3 几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 A 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 (含中和) B A A X9 氧化还原反应 A T26(1) 主题四:溶液物质的溶 解 水的分散性 A B A X2 物质溶解的过程 A T22(14)(15) 浊液 A 溶液、溶质、溶剂 B X2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B T22(9) 溶解度 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 A B A T22(12) 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 B T22(10)(11) 关于溶解度的计算 C T22(12)(13) 结晶、结 晶水合物 晶体和结晶 A A A X22 结晶水和结晶水合物 A X14 溶液中溶 质的质量 分数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B A A X12 有关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的计算 C 溶液的酸 碱性 溶液的pH A A A X6 酸碱指示剂 A 主题五:化学和生活家用燃料 常见的家用燃料 A B B X17 燃料的充分燃烧 B 化肥 化肥的分类 A A B 氮肥 A 焰火 焰色反应 A A B J26(10)焰色反应的应用 B J26(10) 主题六:化学实验 活动气体的制 备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B B B T25(3)(4)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B J25(9) 简易启普发生器 B J25(6)(7)(8)

政治中考试题双向细目表

(1)2012年思想品德中考试题双向细目表 序号题型知识点难度来源 分 值序号题型知识点易中难 1 选择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说明 2 养成自立的生活态度√自编 3 3 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方法、技能√中考 4 诚实的基本要求:懂得对人守信√教材 3 5 自觉守法√中考 6 用实际行动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自编 3 7 科教兴国(教育的重要性)√中考 8 正确认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维护集体利益√中考 9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自编 3 10 选择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自编 3 1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自编 3 12 社会主义奋斗目标(共同富裕)√自编 3 29 简答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益√教材9 30 养成文明交往的行为习惯√教材 31 生命的价值,做一个责任公民√自编11 32 探究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教材(2)铜仁市2013年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双向细目表

题号题型知识点 难度 来源分值易中难 1 选 择 题正确认识父母的关爱和教育,体会父母的 辛劳,孝敬父母。 √原创 3 2 知道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教材改编 3 3 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情感、交往与友 谊。√ 中考说 明改编 3 4 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中考说明 3 5 懂得诚实守信,做诚实的人。√ 中考说 明改编 3 6 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和生活观。√教材改编 3 7 增强责任意识,服务社会,做一个负责任 的公民。 √教材改编 3 8 自觉学法、守法、护法、用法。√教材改编 3 9 知道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党的基本路线。√ 中考说 明改编 3 10 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中考说 明改编 3 11 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教材改编 3 12 知道我国人口现状,了解计划生育政策。√ 中考说 明改编 3 30 简客观分析挫折与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教材改编 6

全国卷政治双向细目分析表

2015年高考全国卷1政治双向细目表 赵兰香 模块知识内容(考点)题号题型分值能力要求难 度分值比重 选择题主观题 1 2 3 4 经济生活替代商品价格变动 对商品需求量的影 响 12 √ 4 √30 分 30 %市场配置资源13 √ 4 √ 宏观调控14 √ 4 √ 外汇和汇率15 √ 4 √ 财政收入与支出 (财政支出的构 成)财政的作用38 (2 ) √14 √√√ 政治生活 我国公民有序政治 参与的方式途径 17 √ 4 √24 分 24 %我国政府的主要职 能 18 √ 4 √ 我国独立自主的和 平外交政策(立 场、基本准则) 19 √ 4 √

政府权力的行使与监督(依法行政的意义要求、行政监督体系)38 (1 ) √12 √√√ 文化生活文化继承与发展的 关系;现代文化传 播手段的特点; 20 √ 4 √16 分 16 %文化塑造人;传统 文化的表现特点和 影响;文化继承与 发展的关系;文化 自觉自信;构建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等等 39 (1 ) √12 √√√ 生活与哲学经济基础与上层建 筑的相互作用及其 矛盾运动、社会发 展的实现方式。 16 √ 4 √26 分 26 % 意识的能动作用、 矛盾的统一性斗争 性。 21 √ 4 √ 价值判断、价值选 择的客观依据、阶 级性(主体差异 性) 22 √ 4 √√ 联系的客观性多样 性 23 √ 4 √√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39 (2 √10 √√√

(认识的本质), 认识的反复性无限 性(受主客观因素 制约) ) 其他课运用政治经济文 化相关知识作答39 (3 ) 4 √√4 分 4 %

2011-2016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

2011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历史双向细目表 题型结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 题型题号分值知识点 类别获取 解读 信息 调动 运用 知识 描述 阐释 事物 论证 探讨 问题模块时段 选择题(48分) 24 4 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文化中古√√ 25 4 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 (货币使用) 经济中古√√26 4 黄宗羲的反君主专制思 想 文化中古√√ 27 4 苏格拉底捍卫思想自由文化世古√√ 28 4 巴黎公社政治世近√√ 29 4 太平天国运动对儒学态 度的变化 文化中近√√30 4 公车上书与五四运动的 比较 政治中近√√31 4 八国联军侵华与清中央 集权危机(东南互保) 政治中近√√32 4 资本流动在经济全球化 中的作用 经济世现√√33 4 20世纪60年代中国农村 经济政策的调整 经济中现√√34 4 20世纪80年代中国国企 工资的改革 经济中现√√35 4 近代西方科学家理论的 共同处 文化世近√√ 非选择题5 2分必 做 40 25 中国古代近代选官制度政治中古 中近√√√ 41 12 评西方崛起的观点经济世近√√√ 选 做 45 15 盟旗制度改革中古√√√ 46 15 孙中山、英美宪政思想中近√√ 47 15 波兰边界战争世现√√√ 48 15 钱玄同人物中近√√√ 考查比例:政治史约37分,经济史约28分,文化史约20分; 中国史约57分,世界史约28分。

2012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历史双向细目表 题型结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 题型题号分值知识点 类别获取 解读 信息 调动 运用 知识 描述 阐释 事物 论证 探讨 问题模块时段 选择题(48分) 24 4 汉代政府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抑制豪强兼并土地) 政治中古√√25 4 宋代流传的故事与市民价值 取向 文化中古√√ 26 4 明代后期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经济中古√√ 27 4 宋明理学(王阳明的心学)文化中古√√ 28 4 清代君主专制体制的僵化( 内阁依样画葫芦) 政治中古√√29 4 古代专制政治发展特征(梁 启超) 政治中古√√30 4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张謇) 经济中近√√ 31 4 俄国暴力革命与中国社会改 造之路(毛泽东) 政治中近√√32 4 新中国的计划经济建设(19 58年) 经济中现√ 33 4 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 建设(1992年下海潮) 经济中现√√ 34 4 对罗马法的解读(葡萄树案 例) 政治世古√ 35 4 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世现√ 非选择题52分必 做 40 25 三次工业革命与交通信号灯科技 世近 世现 √√√ 41 12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列强 侵华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中近√√ 选 做 45 15 王莽改革改革中古√√ 46 15 国民政府组织思想中近√√ 47 15 德国赔款战争世现√√ 48 15 道光帝人物中近√√ 考查比例:政治史约32分,经济史约24分,文化史约29分; 中国史约52分,世界史约33分。

2020政治高考双向细目表

2020全国一卷政治高考双向细目表 南溪中学政治教研组 2020.9 客观题 主观题

高考文综四种能力的培养 一、获取和提取试题信息能力培养策略 全面获取试题信息。既要注意解读情境中的显性信息,又要注意揭示其背后的隐性信息,准确把握题中信息指向与暗示;既要注意关键词和句,抓住重点,又不能忽视其他信息,不能遗漏其他有价值的信息;要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整合,归纳概括出试题的中心主旨。 识别排除无效信息。要根据设问中提出的问题与要求,排除与问题无关、或是与要求不符的信息。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培养策略 (1)过关基础知识。 过好基础知识关,做到堂堂清、课课清、块块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课堂教学中要精心安排课堂小测和课堂实练,训练学生审题和答题能力,每节课当堂训练一道问答题,及时发现学生答题不足并加以点评。围绕基础知识的复习与巩固多样题型训练和讲评。 (2)深研考试说明,盘点考点要求。 要引导学生构建以主干知识为核心的知识网络,构建以热点问题为中心的知识体系,构建以常考知识为依托的知识模块。以实现顺手拈来,运用自如。要重视当年时政所反映的重要知识点研究,同时,要注意过滤几年来已经考过的知识点,发现和重视未考考点与重要时政的结合。 (3)掌握考点要求,明确知识体系。几年来,高考含具体知识、板块知识、单元知识、模块知识的不同角度考查,考查的切入点和着眼点也各有特色。要重视单点知识掌握和知识体系联系,认真领会材料和设问指向要求,充分调动学科知识与时政知识,准确规范回答问题。 复习过程中,要根据考试说明考点,重新整理必要的板块知识(如文化的作用、文化交融、文化传承创3C、传统文化、中华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等)。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电脑记忆法:知识点的掌握遵循由小到大(目——框——节——课——单元——模块)或由大到小(模块——单元——课——节——框——目),灵活调动和运用知识,结合对事物的理解,经过分析、判断、推理、归纳等思维过程来解决问题。 (4)认真研读时政,渗透平时教学。 时政内容不仅用于选择题题干,还可用于题肢,不仅可以作为问题情境,还可用于举例和探究回答。要经常关注《新华网》,关注可能辐射到的重要问题,通过时政链接、时政点评、时政自主命题,多题型和多模块综合训练,引导学生实现由时政到知识或由知识到时政,从而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要善于寻找重要时政的主体、过程和意义,实现时政与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呈现方式可以多样化。 三、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培养策略 (1)重视题型专项训练,尤为高考题型训练。

高二政治 双向细目表

2014-2015学年下学期期中联考高中二年级政治学科双向细目表 题型模块题号考查范围课、目知识、能力要求分值 选择题 2015年1 至2015年 3月份时事 政治 1 最高科学技术奖时事政治识记 2 2 一带一路时事政治识记 2 3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时事政治识记 2 4 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时事政治识记 2 5 邹碧华时事政治识记 2 经济生活 6 文化现象第一单元第一课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 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 7 大众传媒第一单元第一课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 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 8 文化素养第一单元第一课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 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 9 文化与经济第一单元第二课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 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 10 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第一单元第二课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 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 11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 和思维方式。 第一单元第二课“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 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 12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文化素养 中的重要性 第二单元第三课“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 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 13 优秀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健全 人格 第二单元第三课“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 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

15 文化的多样性第二单元第三课“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 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 16 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第二单元第四课“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 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 17 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 化 第二单元第四课“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 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 18 传统文化的继承第二单元第四课“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 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 19 传统习俗和传统文化第二单元第四课“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 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 20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育第二单元第五课“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 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 21 文化遗产第二单元第五课“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 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 22 文化创新第二单元第五课“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 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 23 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第二单元第五课“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 用知识” 2 24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第二单元第五课“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 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 25 对待外来文化第三单元第六课“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 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 26 汉字文化第三单元第六课“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 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 27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第三单元第六课“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 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

2019年全国新课标1、2、2卷高考政治双向细目表

2019 年全国新课标Ⅲ卷高考政治双向细目表 模考查知识点题号 题型 选择主观分 获取 能力要求 调动运描述阐 论证探值 题题解读用知识述事物究问题块(考点) 信息 经济混合所有制改革 12 √ 4 √√ 生活对外贸易 13 √ 4 √√ 14 √ 4 √√ 经济转型、国际经济合作等 15 √ 4 √√√ 通货膨胀 (2)企业经营战略、投资环境、 38(2)√14 √√√√宏观政策 政治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16 √ 4 √√ 生活国际组织 17 √ 4 √√ 18 √ 4 √√ 文化自信、外交政策 19 √ 4 √√√√人大代表的监督 38(1)√12 √√√依法治国(党、人大、社会各方) 文化传统文化的特征 20 √ 4 √√ 生活辩证否定与创新精神 21 √ 4 √√ 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39(2)√10 √√√√ 生活辩证否定与创新精神 21 √ 4 √√ 与哲关键部分的作用 22 √ 4 √√√ 学 23 √ 4 √√ 实践作用、创新思维 唯物史观:群众路线;39(1)√12 √√√√开放性试题39(3)√ 4 √√√√

1

2019 年全国新课标II 卷高考政治双向细目表 模考查知识点题号 题型 选择主观分 获取 能力要求 调动运描述阐 论证探值 题题解读用知识述事物究问题块(考点) 信息 经济价格与供求 12 √ 4 √√ 生活税收政策的作用 13 √ 4 √√ 14 √ 4 √√ 消费的反作用、消费结构 15 √ 4 √√√ 投资与融资 企业经营、走出去38 √14 √√√√ 政治全国人大常委会 16 √ 4 √√ 生 活 国家监察委员会的作用17 √ 4 √√ 18 √ 4 √√ 时代主题 党的领导、政府职能、党的领39 √12 √√√√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党和政府 的工作作风等 文化文化多样性 19 √ 4 √√ 生活文化的作用 20 √ 4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岗敬40(2)√10 √√√√业) 民族精神新内容40(3)√ 4 生活矛盾的特殊性、系统优化 21 √ 4 √√ 与哲联系的客观性 22 √ 4 √√√ 学 23 √ 4 √√ 实践与认识 社会历史主体40(1)√1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