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与表达规律练习2

探索与表达规律练习2
探索与表达规律练习2

探索规律

班级: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

导航

体验从简单的局部的特殊情况出发,去发现一般规律的过程.

一、填空题

1.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数.

(1)2、4、6、_____、10、12、…

(2)2、3、5、8、12、_________……

2.有一列数1,2,3,4,5,6……当按顺序从第2个数到第6个数时共数了_____个数,当按顺序从第m 个数数到第n 个(n >m )数时,共数了_____个数.

3.已知31=3,32=9,33=27,34=81,35=243,36=729,37=2187,38=6561……推测320的个位数是__________

4.下面由火柴杆拼出的一列图形中,第n 个图形由n 个正方形组成,观察发现第四个图形中火柴杆有______根,第n 个图案中有火柴杆______根.

5.观察下列等式: 1=2

1×1(1+1) 1+2=2

1×2(2+1) 1+2+3=2

1×3(3+1) ……

设n 为正整数,则1+2+3+…+n =__________.

6.观察图2,按规律排列的数表,可以知道表中的数n =__________.

7.研究下列等式

1=12,1+3=4=22,1+3+5=9=32,1+3+5+7=16=42,1+3+5+7+9=25=52,…

当n为正整数时,1+3+5+7+…+(2n-1)=__________.

8.观察下列等式:

1×3=3即3=22-1,3×5=15即15=42-1,5×7=35即35=62-1,……,11×13=143即143=122-1,…

将你猜想到的规律用只含一个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来__________.

二、解答题

9.已知4个矿泉水瓶可以换一瓶矿泉水,现有15个矿泉水空瓶若不交钱最多可以喝矿泉水几瓶?

10.观察算式:32-1=8=8×1

52-32=16=8×2

72-52=24=8×3

92-72=32=8×4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请用公式表示.

11.问题:你能很快算出952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考察了3个个位上的数为5的自然数的平方,任意一个个位数是5的自然数可写成10n+5即求(10n+5)2的值.(n为自然数),你试分析n=1,n=2,n=3,……这些简单情况,从中探索其规律,并归纳猜想出结论(在下面空格内填上你的探索结果).

①通过计算,探索规律

152=225可写成100×1(1+1)+25,

252=625可写成100×2(2+1)+25,

352=1225可写成100×3(3+1)+25,

752=5625可写成__________,

852=7225可写成__________.

②从第①题的结果,归纳、猜想得(10n+5)2=_______.

③根据上面的归纳、猜想,请算出952=_______.

12.你能比较两个数19971998和19981997的大小吗?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写出它的一般形式即比较n n+1和(n+1)n的大小(n是自然数),然后,我们分析

n =1,n =2,n =3,……从中发现规律,经归纳、猜想得出结论.

①通过计算比较下列各组数中两个数的大小(在空格中填写“>”“=”“<”号):

12______21,23______32,34______43,45______54,56______65,…

②从第①题的结果经过归纳,可以猜想出n n +1和(n +1)n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③根据上面的归纳猜想得到一般结论,试比较下列两个数的大小19981999____19991998.

13.有一堆木料共20层,从上往下数第一层一根,第二层两根,第三层三根……,第二十层二十根.

①用简便方法求出这堆木料的总根数,答共有_____根;

②用类似的方法求值:1+2+3+…+100=_____

③试求1+2+3+…+n 的值.

探索规律答案

一、1.(1)8 (2)17 2.5 n -m +1

3.1

4.13 3n +1

5. 2

1n (n +1) 6.4 7.n 2 8.(2n -1)(2n +1)=(2n )2-1

二、9.4瓶 10.(2n +1)2-(2n -1)2=8n

11.①100×7(7+1)+25 100×8(8+1)+25

②100×n (n +1)+25

③100×9(9+1)+25=9025

12.①< < > > >

②当n >2时,n n +1>(n +1)n

③>

13.①210 ②5050 ③

2

)1( n n

关于《探索规律与表达》听课评价

《探索规律与表达》听课评价从课堂实施情况来看,效果很好,达到了教学目的。由于教师课堂引入是用魔术的形式展开,老师从几张牌中找到学生们选择的那张牌,老师说明是由于有规律的原因,才找到同学们选择的那张牌,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因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探索规律与表达》。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都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探究欲望高,时常有精彩的表现。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1、灵活处理教材,不断生成新的学习内容。教材中只提供了一个探索规律的例子,这就要求教师要自己挖掘和开发新的课程资源。这正是《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北师大版教材给教师留下的自由空间。 本节课一开始就设计了一个探索规律的魔术活动,不仅使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而且把学生置于一种探究的欲望之中,还能使他们体验到数学就在生活中的感受。 2、是就地取材,让学生充分挖掘日历中的各种图案中数的规律,生成新的探究内容。 3、是补充了图形的变化规律的探究。这样既巩固了所学内容,也让学生明确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了便利的 道理。

二、突出以学生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建构新的知识,课堂上教学活动开放,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小结,学生参与面广,较好地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魔术引入开始,到归纳小结结束,做到了问题力求让学生自己解决,规律力求让学生自己总结,作业力争让学生独立完成。学生自始至终参与观察、分析、思考、归纳、猜想、判断、验证数学规律的全过程,这一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 三、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不断开阔学生视野。课堂中安排了大量学生合作探究和交流的活动,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相互开拓思维等。如在对日历中其它规律的探索时,通过合作交流,学生就想到了各种各样的图案,探索出了各种图案中的数学规律。 这节课我个人认为是非常成功的一节,即做到对知识的多样传授,在教学中还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等方法。这些方法都是我在今后教学中应多多注意的,我也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学习,我会快速成长起来。

探索和表达规律

探索与表达规律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一列数a1,a2,a3,…,其中a1=,a n=(n为不小于2的整数),则a4的值为( ) A. B. C. D. 2.希腊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把1,3,6,10…这样的数称为“三角形数”,而把1,4,9,16…这样的数称为“正方形数”.从图中可以发现,任何一个大于1的“正方形数”都可以看作两个相邻“三角形数”之和.下列等式中,符合这一规律的是( ) A.13=3+10 B.25=9+16 C.36=15+21 D.49=18+31 3.如图,第①个图形中一共有1个平行四边形,第②个图形中一共有5个平行四边形,第③个图形中一共有11个平行四边形,……则第⑩个图形中平行四边形的个数是( ) A.54 B.110 C.19 D.109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4.观察下列一组数:,,,,,…,它们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那么这一组数的

5.观察下列等式:=1-,+=1-, ++=1-,…请根据上面的规律计算: +++…+= . 6.如图是在正方形网格中按规律 填成的阴影,根据此规律,第n个图 中的阴影部分小正方形的个数是. 三、解答题(共26分) 7.(8分)如图是用棋子摆成的“T”字图案. 从图案中可以看出,第一个“T”字图案需要5枚棋子,第二个“T”字图案需要8枚棋子,第三个“T”字图案需要11枚棋子. (1)照此规律,摆成第四个图案需要几枚棋子? (2)摆成第n个图案需要几枚棋子? (3)摆成第2014个图案需要几枚棋子? 8.(8分)有规律排列的一列数:2,4,6,8,10,12,… 它的每一项可用式子2n(n是正整数)来表示.有规律排列的一列数:1,-2,3,-4,5,-6,7,-8,… (1)它的每一项你认为可用怎样的式子来表示? (2)它的第100个数是多少? (3)2013是不是这列数中的数?如果是,是其中的第几个数?

北京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北京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探索规律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找到两个算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过程与方法:再通过计算,发现两个算式的积相等。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迫切欲望,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新。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学习一些数学中的规律,激发对数学的喜爱,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寻找算式中的规律。 教学难点: 总结出规律,并会举例。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 1.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2.34543 239676932 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读都一样。 具有这个特点的句子叫回文句,具有这个特点的数字叫回文数。 二、探索规律 1.读读下面的几个算式,你又有什么发现?(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两个算式中的数字都一样。 不同点:两个因数的位置交换了,每个因数首尾上的数字也交换了位置。 只读左右两个算式中的数字,你有什么感受? 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这类算式的规律。 先计算下面每题中的左、右两个小题,再在()里填上“〉”、“<”或“=”。 (1)12×42= 24×21= 12×42()24×21 (2)34×86= 68×43= 34×86()68×43 (3)36×21= 12×63= 36×21()12×63 2.独立计算思考,引导发现规律。 (1)通过以上的计算与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2)这3组算式为什么分别相等, ①左边算式的第一个因数与右边算式的第一个因数的关系怎样?左右两个算式的第二个因数的关系又是怎样?(12扩大2倍是24,42缩小相同的2倍是21) ②再看竖式你有什么发现?(每层的乘积相等,比较为什么?) ③你从每个算式中的4个数字中能发现什么规律吗?(第1个数字乘第3个数字的积等于第2个数字乘第4个数字的积) 3.验证: 我们把每个因数都变成小数,这个规律是否成立?不计算你怎样验证?(验算a×c是否等于b ×d) (1)3.6×4.2()2.4×6.3 (2)3.2×4.6()6.4×2.3 (3)1.3×2.6()6.2×3.1 4.这类题和表内乘法的哪些口诀有关? 这类题和表内乘法中积相等的两句不同口诀有关。 追问想想:两句乘积相等的口诀有哪几组? (1×4 2×2 ;1×6 2×3 ;1×8 2×4 ;1×9 3×3 ;2×6 3×4 ;2×8 4×4 ;2×9 3×6 ;4×6 3×8 ;4×9 6×6) 追问:这类题和表内乘法的这几组口诀有什么关系? 追问:根据这几组口诀你能编出具有这种规律的题吗?计算并检验。 例如:1×6=6 2×3=6 12×63=36×21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找规律》教 学设计

《找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页,本课时的教学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课时内容。 教学设计理念: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教材分析: “找规律”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去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推理能力。与一年级下册相比,本节课最大的变化就是图形排列规律稍复杂一些,它们的排列呈现形状和颜色的循环变化。本课在内容的选择上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 学情分析: 鉴于学生对周期排列规律的了解,我充分为学生提供猜想、活动、交流的机会,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在描述、思考和讨论交流活动过程中充分感受图形循环的规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并且能找到图形的排列规律,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知道并且能找到图形的排列规律,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

2019年六年级上册3.7《探索与表达规律》word课时提升作业

2019年六年级上册3.7《探索与表达规律》word课时提升作 业 (30分钟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某校生物教师李老师在生物实验室做试验时,将水稻种子分组进行发芽试验:第1组取3粒,第2组取5粒,第3组取7粒……即每组所取种子数目比该组前一组增加2粒,按此规律,那么请你推测第n组应该有种子数( ) A.(2n+1)粒 B.(2n-1)粒 C.2n粒 D.(n+2)粒 2.一列数a1,a2,a3,…,其中a1=,a n=(n为不小于2的整数),则a4的值为( ) A. B. C. D. 3.如图,第①个图形中一共有1个平行四边形,第②个图形中一共有5个平行四边形,第③个图形中一共有11个平行四边形,……则第⑩个图形中平行四边形的个数是( ) A.54 B.110 C.19 D.109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4.观察下列各式的计算过程: 5×5=0×1×100+25 15×15=1×2×100+25, 25×25=2×3×100+25, 35×35=3×4×100+25, … 试猜测,第n个算式(n为正整数)应表示为. 5.下列图形是由一些小正方形和实心圆按一定规律排列而成的,如图所示,按此规律排列下去,第20个图形中有个实心圆. 6.当n等于1,2,3,…时,由白色小正方形和黑色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分别如图所示.则第n 个图形中白色小正方形和黑色小正方形的个数总和等于(用n表示,n是正整数).

三、解答题(共26分) 7.(8分)从2开始,连续的偶数相加,和的情况如下: 2=2=1×2; 2+4=6=2×3; 2+4+6=12=3×4; 2+4+6+8=20=4×5; … (1)请推测从2开始,n个连续偶数相加,和是多少? (2)取n=6,验证(1)的结论是否正确. 8.(8分)有规律排列的一列数:2,4,6,8,10,12,… 它的每一项可用式子2n(n是正整数)来表示.有规律排列的一列数:1,-2,3,-4,5,-6,7,-8,… (1)它的每一项你认为可用怎样的式子来表示? (2)它的第100个数是多少? (3)2015是不是这列数中的数?如果是,是其中的第几个数? 【变式训练】把正整数从小到大依次排列成如下形式: 1 2 3 4 5 6 7 8 9 10 … 观察规律,求出第10行的最后一个数和第20行的第一个数. 【培优训练】

二年级探索规律练习题

二年级找规律专题练习 1.观察规律,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1) 1、4、7、10、13、____; (2) 11、16、21、26、____; (3) 20、16、12、8、____; (4) 15、12、9、6、____; 2.观察规律,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1)2、4、5、7、8、10、11、 ____; (2) 1、3、4、6、7、9、10、 ____; (3) 15、12、10、7、5、____; (4) 13、9、6、4、____; 3.观察规律,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1、5、 2、6、 3、7、 4、8、 5、____;

4.远处走来两队可爱的小狗,小明仔 细一看,发现所有的小狗身上都有编号, 这时一队小狗的主人开始嚷嚷,他说自己 丢了一只狗狗,另一队小狗的主人数了数 自己的狗狗,发现多了一只,但是到底是 哪一只呢,好伤脑筋呀,聪明的小朋友, 你知道吗? 第一队:1、3、7、9、11; 第二队:1、4、5、7、10、13; 5.观察规律,在空格内填上合适的数。 (1) 3、5、8、10、13、15、18、 _______、23; (2) 1、2、4、7、11、16、_______、29; (3) 1、5、3、5、5、5、7、5、_______、 _______、11; (4)19、92、28、83、37_______、 _______、46; (5)我爱数学、学我爱数、数学我爱、 _______ 。

(6) 1234、4123、3412、_______ (7)11、()、31、41、()、 ()71、() (8)()、40、20、()、5 2、下面是小明设计的“有规律排列的 数”,可是他有几个数写错了,请找出来, 并想一想应该换上什么数。 ⑴ 90 75 60 45 30 15 1 ⑵ 0 14 28 42 56 71 8 三.接着写。 (1) 5 ,50 ,500 ,____,____ (2) 1 ,3 ,7 ,13 ,__,31 , ______ (3) 0 ,1 ,3 ,6 ,10 ,___,___ (4) 5 ,5 ,10 ,15 ,25 ,__,65

《探索规律》的优秀说课稿

《探索规律》的优秀说课稿 一、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处于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三章最后一节.从这一章开始利用字母表示数(即符号化),它深刻揭示存在于一类实际问题中的共性.有助于人们对显示世界的认识,它的各种表示方法(如公式法、表格法、图象法等),不仅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重要策略,而且为数学交流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它的模型化方法、函数思想以及推理的方法也为数学本身和其它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中“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及应用意识”确定了如下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1.经历探索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表示规律,通过运算、验证规律的过程. 2.会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用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法则验证所探索的规律.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确定了如下的情感目标: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利用转化、类比的方法去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交往协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创新能力. 三.教材重点、难点的确定. 根据“材设计关注的是学生是否理解字母表示的含义,能否用字母表示和能否积极从事数量关系的探索过程”,从而确定了教学重点是能将探索发现数学规律并能正确验证.对于刚刚接触用字母表示数的学生来说,整个过程需要大胆进行探索、猜想、归纳、验证等能力的培养比较困难,因此发现数学规律也是本节的教学难点. 如何突出重点和难点71页 教法:根据本节课的特点,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法. 学法:根据初一学生知识储备量小、学生性格好动的特点,采用分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七年级数学探索与表达规律

课题课时:第三章第五节探索与表达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2012年11月12星期2 授课人:赵伟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探索,了解日历中数学的奥妙。了解日历中方框里的数与数之间的变化规律。能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用代数式准确的表示自己发现的规律,用自己的语言阐述代数式的实际意义。 (2)学生在发现规律,验证规律中,不断的增强自身观察、分析试验、判别归纳的能力。 (3)经历探索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表示规律,通过运算验证规律的过程。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共同探究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实际问题中蕴涵的关系和规律。 教学难点:用字母、运算符号表示一般规律。 教法及学法指导: 根据教学目标可安排如下的教学过程:通过对生活中日历的观察与分析,从不同角 度进行思考,用本章学习过的字母表示数、代数式、代数式的值等知识去探索日历中数 与数之间的变化规律,并用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等知识去验证规律;同时对生活中图形 的变化规律从数形结合的角度进行了探索;最后以评价小结和手指游戏的基础上结束本 课的学习。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由学生充分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来完成对规律的探索和 验证过程。整个教学过程,就是学生用语言、符号、字母表示规律的过程,实际上也就 是学生经历创新思维的过程。 三、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环节回顾总结 复习回顾本章所学内容: 用字母表示数;代数式;整式的加减。

整式的加减。通过探索和发现规律,感受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 探究1:数的变化规律 内容: 探索教材中的问题:日历中的数学规律。 1.请同学们快速记住日历中的数字并能准确的说出它们的位置. 2.将上述日历中的有关数字隐藏,请同学填空,并说说是以什么方法记忆日历的? 学生通过观察,找到日历中每一行、每一列、每一条对角线上相邻两数之间的关系. 3.用套色方框框住日历中的九个数,并让学生计算套色方框中这九个数的和. 并提问: (1)请思考方框中九个数的和与正中间的数有什么关系? (2)请同学们拿出日历,任意用方框框住这份日历中其它的九个数,这个关系是否成立? (3)这个关系对十月份的日历成立,那对其他月份的日历成立吗? 从而得到猜想:蓝色方框中九个数之和=9×正中间的数 (4)我们应该如何进行验证? 学生根据方框中数的不确定性,引导他们想到用字母表示数,学生可能设任意一个方格的数为字母(任意),表示出其余的八个数,通过代数和运算发现,设正中间的数

小学二年级数学: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探索规律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Exploration law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探索规律 第1课时(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6~67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现实生活情景,让学生体验到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联系,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通过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激发探索规律的欲望,培养探索发现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具体事物中体验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是有规律的。 【教学准备】 1.课件、题卡。 2.课前准备:各小组用几种颜色的花设计一个布置花台的方案,可选一种或几种颜色,让学生自由发挥。 3.回家收集爸爸或妈妈的年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五一”节快到了,为了增添节日的喜庆,小朋友设计了布置花台的方案,现在就请各小组展示你们的设计,其他小朋友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小朋友的设计都挺棒,我们看得出来这些花的排列都很有规律。确实,生活中有规律的现象是很多的,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来探索生活中的一些规律吗?(板书:探索规律) 二、探索新知,自主建构 1.教学例1 教师:小朋友喜欢旅行吗?假如“五一”到了,你和爸爸妈妈去旅游,从重庆出发,去大约300千米远的成都。 多媒体出示地图,动画演示出行的过程。 再在电脑上出示: 重庆到成都大约300千米 已行路程(千米)100剩下路程(千米) 教师:已行100千米,剩下多少千米?怎样填? 将教科书例1出示 已行路程(千米)100150250 剩下路程(千米)200〖4〗100 让学生完成书上第66页例1填表,可独立填,也可讨

《探索与表达规律》专项练习.docx

——找律 1、如图所示,观察小圆圈的摆放规律,第一个图中有 5 个小圆圈,第二个图中有 8 个小圆圈,第 100 个图中有 __________个小圆圈. (1)(2)(3) 2、找规律.下列图中有大小不同的菱形,第 1 幅图中有 1 个菱形,第 2 幅图中 有 3 个菱形,第 3 幅图中有 5 个菱形,则第 4 幅图中有个菱形,第n幅图中有个菱形. ?? 123n 3、用同样大小的黑色棋子按下图所示的方式摆图形,按照这样的规律摆下去, 则第 n 个图形需棋子枚(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 第 1个第2个第3个 4、观察表一,寻找规律.表二、表三、表四分别是从表一中截取的一部分,其 中 a 、b、 c 的值分别为 ______________. 5、如图①是一块瓷砖的图案,用这种瓷砖来铺设地面.如果铺成一个2 2 的正 方形图案(如图②),其中完整的圆共有 5 个,如果铺成一个 3 3 的正方形

图案(如图③),其中完整的圆共有 13 个,如果铺成一个 4 4 的正方形图案 (如图④),其中完整的圆共有 25 个.若这样铺成一个 10 10 的正方形图案,则其中完整的圆共有个. 6、如下图 , 用同样大小的黑、白两种颜色的棋子摆设如下图所示的正方形图案,则第 n 个图案需要用白色棋子枚(用含有 n 的代数式表示,并写成最简形式) . ○○○○○○○○○ ○ ○ ○○●●○○●●●○ ○ ● ○○●●○○●●●○ ○ ○ ○○○○○○●●●○ ○○○○○ 7、用火柴棒按下图中的方式搭图形,按照这种方式搭下去,搭第334 个图形 需根火柴棒。 8、将正整数按如图 5 所示的规律排列下去,若有序实数对( n ,m )表示第 n 排,从左到右第 m 个数,如( 4 , 2 )表示实数9 ,则表示实数17 的有序实数对是. 1第一排 32第二排 456第三排 10987第四排 ┅┅ 9、如图 2,用 n 表示等边三角形边上的小圆圈, f(n) 表示这个三角形中小圆圈的总数,那么 f(n)和 n 的关系是

七年级数学《探索与表达规律》典型例题

七年级数学 《探索与表达规律》典型例题 例1 观察下列数表: 1 2 3 4 ……第一行 2 3 4 5 ……第二行 3 4 5 6 ……第三行 4 5 6 7 ……第四行 第 第 第 第 一 二 三 四 列 列 列 列 根据数表所反映的规律,猜想第六行第六列的交叉点上的数是多少?第n 行第n 列交叉点上的数是多少? 例2 用含n (n 为自然数)的等式表示你对下列等式隐含的规律性的估计: 13=1 13+23=9 13+23+33=36 13+23+33+43=100 … … … … 例3 计算:1+2-3-4+5+6-7-8+9+10-11-12+…+1993+1994-1995-1996+1997. 例4 (江西省中考题) 如图用黑白两种颜色的正六边形地面砖按如下所示的规律,拼成若干个图案: (1)第4个图案中有白色地面砖__________块; (2)第n 个图案中有白色地面砖__________块. 例5 下表为杨辉三角系数表,它的作用是指导读者按规律写出形如n b a )(+(其中n 为正整数)展开式的系数,请你仔细观察下表中的规律,填出4)(b a +展开

式中所缺的系数. b a b a +=+)( 2222)(b ab a b a ++=+ 3223333)(b ab b a a b a +++=+ 则432234446____)(b ab b a b a a b a ++++=+ 例6 (广西中考试题) 阅读下列一段话,并解决后面的问题. 观察下面一列数: 1,2,4,8,…… 我们发现,这一列数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都等于2. 一般地,如果一列数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都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一列数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 (1)等比数列5,-15,45,……的第4项是________; (2)如果一列数4321,,,a a a a ,……是等比数列,且公比为q ,那么根据上述的规定,有 q a a q a a q a a ===3 42312,,,…… 所以 q a a 12=, 21123)(q a q q a q a a ===, 312134)(q a q q a q a a ===, …… ._____ _=n a (用1a 与q 的代数式表示) (3)一个等比数列的第2项是10,第3项是20,求它的第1项与第4项.

二年级探索规律练习题

二年级找规律专题练习 1 .观察规律,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1) 1 、4、7、10、13、; (2) 11 、16、21、26、; (3) 20 、16、12、8、; (4) 15 、12、9、6、_ ; 2.观察规律,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1) 2 、4、5、7、8、10、11、 (2) 1 、3、4、6、7、9、10、 (3) 15 、12、10、7、5、 5、 ?

(4) 13 、9、6、4、; 3 .观察规律,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1 、5、2、6、3、7、4、 4.远处走来两队可爱的小狗,小明仔细一看,发现所有的小狗身上都有编号,这时一队小狗的主人开始嚷嚷,他说自己丢了一只狗狗,另一队小狗的主人数了数自己的狗狗,发现多了一只,但是到底是哪一只呢,好伤脑筋呀,聪明的小朋友,你知道吗? 第一队:1、3、7、9、11;第二队:1、 4、5、7、10、13; 5 .观察规律,在空格内填上合适的数 (1)3、5、8、10、13、15、18、 ______ 、23; (2)1、2、4 、7、11、16、 ____ 、 29 ; (3)1、5、3、5、5、5、7、5、 _ 、 ______ 、11; o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92、28、83、37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 、46; (5)我爱数学、学我爱数、数学我爱、 o

(6)1234 ________________ 、4123、3412、 (7)11、()、31、41、()、 ()71、() (8)(八40、20、()、5 2、下面是小明设计的“有规律排列的数”,可是他有几个数写错了,请找出来, 并想一想应该换上什么数。 ⑴ 90 75 60 45 30 15 1 ⑵014 28425671 8 」?接着与。 (1)5 , 50500 , (2 ) 1 , 3 , 7,13,,31 , (3 )0 , 1 , 3 ,6 , 10 , , (4 ) 5 , 5 , 10,15,25 , , 65

北师大数学七年级上3.5探索与表达规律课时练习题及答案

3.5 探索与表达规律 01 基础题 知识点1 用代数式表示数的规律 1.观察下列一组数:1,4,9,…,则第4个数是________,第n 个数是________. 2.在日历中画一个正方形,使它圈起3行3列的9个日期,如果左上角的日期设为n ,那么第一行的三个日期依次为n 、________、________;第二行的三个日期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行的三个日期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广东中考)观察下列一组数:13,25,37,49,5 11,…,根据该组数的排列规律,可推出第10个数是________. 4.若:a 1=1-13,a 2=12-14,a 3=13-15,a 4=14-1 6,…,则a n =____________(n =1,2,3,…). 知识点2 用代数式表示图形的变化规律 6.(益阳中考)如图是用长度相等的小棒按一定规律摆成的一组图案,第1个图案中有6根小棒,第2个图案中有11根小棒,…,则第n 个图案中有____________根小棒. 7.观察下列图形: 它们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依照此规律,第9个图形中共有________个★. 知识点3 用代数式表示表格的变化规律 8.从2开始,连续的偶数相加,它们和的情况如下表: 加数的个数n 连续偶数的和S 1 2=1× 2 2 2+4=6=2× 3 3 2+4+6=12=3× 4 4 2+4+6+8=20=4× 5 5 2+4+6+8+10=30=5×6 02 中档题 9.如图是将正整数从小到大按1、2、3、4、…、n 、…的顺序组成的鱼状图案,则数“n”出现的个数为( ) A .2n -1 B .2n C .2n +1 D .2n +2 10.填在下面各正方形中的四个数之间都有相同的规律,根据此规律,m 的值是()

探索规律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字母表示数》第六节《探索规律》本节共两课时,说课内容是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六个方面对本节课的设计加以说明。 【教材分析】 《字母表示数》是课程标准中第三学段数与代数中的重要内容,是开启整个初中阶段代数学习大门的钥匙,它的模型化方法、函数思想以及推理方式为数学本身的发展和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探索规律》作为本章最后一节,既是对前几节所学知识的回顾,更让学生有机会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进一步发展他们的符号感,提升学生感知生活,探索知识的能力。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有比较强烈的自我意识,对未知事物有较强烈的好奇心,对”挑战性”的任务很感兴趣。 从知识角度来看,学生在小学已经对探索规律进行了一定的学习,在第三章前面内容的学习中已经对如何字母表示数及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上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还不能够熟练掌握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 从学生能力角度来看,七年级大多数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也具备了一定的推理能力和说理的能力。同时,他们也有小组合作的经历和体验。只是在自主探究能力上学生之间上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在探究的主动意识上有所欠缺,在小组合作交流中表现欲望不是很强烈。 这些都需要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进一步得到训练和改善。 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活动经验以及本节课在课程标准和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制订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经历探索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表示规律、通过运算验证规律的过程. 2.会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用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的等法则验证所探索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目标: 1.使学生通过感知-概括-论证-应用的过程,掌握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 2.丰富学生从事数学探究活动的经验与体验,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及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动手、讨论、推理过程中发展学生主动探索、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在合作互助中感受与人合作的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升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引领学生对数学规律性问题进行探究,重点是:会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用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的等法则验证所探索的规律.难点是:多角度探索规律,主动猜测并采用适当的方法探究规律, 【教法策略】 以探究过程为载体,采用“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方法,重心放在学生的“学”上,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实践、独立思考、小组合作、集体交流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使探究知识和培养能力融为一体,让学生不仅学到科学探究的方法,而且体验到探究的甘苦,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探索与表达规律

探索与表达规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用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法则验证所探索的规律。学会观察已知的数据,探索已知数据之间的数量关系,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提升学生观察图形、探索规律的水平,培养创新意识。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数量关系、使用符号表示规律、通过运算验证规律的过程;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 情感与态度: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摸索出解决问题的规律,充分体现学生课堂主人翁精神,以积极热情的态度去面对学习;去热爱生活。 教材分析 难点:感悟出问题的规律 教具:电脑、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1、多媒体展示:“传出一婴儿哭声”情景。 2、情境提问:该新生婴儿的生日是几月几号? 二、例题讲解: 1、教材P 111 (1)日历图的套色方框中的9个数 之和与该方框正中间的数有什么关系? (2)这个关系对其他这样的方框成 立吗?你能用代数式表示这个关系吗? (3)这个关系对任何一个月的日历 都成立吗?为什么? (4)你还能发现这样的方框中9个数之间的其他关系吗?试用代数式表示。 三、应用探究 1、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如图(见屏幕)所示可得到一条折痕。继续对

折,对折时每次折痕与上次的折痕保持平行。连续对折6次后,能够得到几条折痕?如果对折10次呢?对折n次呢? 2、将折后长方形个数与折痕实行比较,以体会数学模型的作用。二者比较结果见下表: 四、水平培养 (1)已知:1+3=4=22,1+3+5=9=32,1+3+5+7=16=42,1+3+5+7+9=25=52,……,根据前面的规律,可猜想:1+3+5+7+……+(2n+1)=_____(n为整数)。 (2)青山水泥厂1980年水泥产量为a吨,以后每年比前一年都增长10%,则1981年产量____吨;1982年产量_____吨;1983年产量_____吨;猜想,2002年产量______吨,1980年后的第n年产量为_______吨。 五、布置作业:练习册探索与表达规律 教学后记: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探索规律教案

探索规律 教学内容:探索规律。 教学目标: 1.能发现给定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并作出适当的说明。 2.结合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及与同伴积极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1。 教具准备:多媒体演示,实物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例1情景图 师:孩子们,这是小张家的客厅,请你仔细观察这副图中的窗帘、沙发和地毯的花色,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沙发的颜色总是一行深粉色,一行浅粉色,一行深粉色,一行浅粉色。。。。。。 生:窗帘是一行蓝色,一行圆圈,排列真有规律。 生:地毯也是一行深蓝,一行浅蓝。 …… 师:小朋友观察得很仔细,说得也很好。窗帘、沙发和地毯的花色之所以这么漂亮,就是因为它们的花色是有规律排列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生活中的一些规律。(板书课题:探索规律) 二、探索新知 (一)学习例2 1.请你继续喊口号。 出示运动会上各方队入场情景图。 师:瞧,运动会上各方队排着整齐的队伍,喊着响亮的口号向我们走来了。你能试着继续喊口号吗? 抽生喊一喊、全班喊一喊。 师:你们是怎样喊的?有没有什么规律? 生:每次都是1,2,1, 师:每次都是1,2,1,我们就说他的规律是1,2,1三个数字在重复。 2.出示例2 让学生同桌交流,找一找例2中每一组的规律。 抽生汇报

生:第一组的规律是1、1、2三个数字在重复。 生:第二组的规律是A、A、B三个字母在重复。 生:第三组的规律是三个图形在重复。 师:那(1)(2)(3)的规律都是……,引导学生归纳出三组实际上都是重复。 3.找规律,画一画。 (二)学习例3 1.看动画、想规律。 出示每次增加三个圆画的动画。让学生直观认识理解每次加3的数学模型。 师:通过刚才的动画,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每次加3个圆片、 2.摆一摆,填一填。 出示例3. 观察每一组圆片的个数,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每一组增加3个圆片。 师:下一组应试摆多少个呢? 课件出示下一组的摆法。 3.找规律填数。 1、 5、 9、 13、、。 16、12、8、4、___ (三)学习例4 1.出示例4 1、1、 2、 3、5、8、_____ 小组内交流 抽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课件配合演示规律。 提炼归纳:前两个数相加等于第三个数。 2.说一说,画一画。 数形结合,先引导学生根据图形标出数字,再找规律。最后在本子上按规律画一画。 三、归纳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规律? (重复、依次增加或减少、前两个数相加的和等于第三个数。) 在数学王国中还有许多有规律的东西,需要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才能发现它们。四、课堂练习 练习十1~3题。

3.5探索与表达规律例题与

5 探索与表达规律 一、【问题引入与归纳】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经说过:“先从少数的事例中摸索出规律来,再从理论上来证明这一规律的一般性,这是人们认识客观法则的方法之一”。这种以退为进,寻找规律的方法,对我们解某些数学问题有重要指导作用,下面举例说明。 1.规律探索 规律探索是数学中常见的类型之一,是指从已知的几个数据或几个图形中发现其中的数据变化情况,并用代数式表示出来.规律探索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是: (1)观察:从具体的、实际的问题出发,观察各个数量的特点及相互之间的变化规律; (2)猜想:由此及彼,合理联想,大胆猜想; (3)归纳:善于类比,从不同的事物中发现其相似或相同点; (4)验证:总结规律,作出结论,并取特殊值验证结论的正确性. 探索规律问题,要从给出的几个有限的数据着手,认真观察其中的变化规律,尝试猜想、归纳其规律,并取特殊值代入验证. 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要善于变换思维方式,这样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1】观察下列数表: 根据数表中所反映的规律,猜想第6行与第6列的交叉点上的数应为__________,第n 行(n为正整数)与第n列的交叉点上的数应为________. 解析: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可知,第1行与第1列的交叉点上的数是1,第2行与第2列的交叉点上的数是3,第3行与第3列的交叉点上的数是5,第4行与第4列的交叉点上的数是7,…,所以可猜想第6行与第6列的交叉点上的数是11,第n行(n为正整数)与第n列的交叉点上的数应为2n-1. 答案:11 2n-1 2.探索规律的常见类型及方法 (1)数字规律和代数式规律 常见的几种数字规律形式: ①

探索与表达规律(第2课时)教案

探索与表达规律(第2课时) 一、内容分析: 1、学情分析 从学习内容上看,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列代数式”、“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也是对这些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对学生体会数学建模具有重要的作用。 学生通过对本章前几节知识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及符号表示能力,已经进行了对简单图形规律的探索,得到了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方法的训练,再加上上一课时学生对生活中熟悉的日历及其简单图形的规律的探索,在学生的头脑中已经基本形成了探索规律的方法和技巧,积累了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这些均为本节课的顺利完成做好了铺垫。 从思维特点上看,七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学习保持着较高的热情,思维的形象性和发散性明显,但抽象性与深刻性不足,符号意识和代数思想还未真正形成,探究时的策略选择方向还不够明朗。因此,老师要通过对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将问题中的规律作“一般化”处理,将方法聚焦到“用字母表示数”上来,从而培养用代数思想思考问题的习惯。 2、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已知一般规律,用字母表示及运算解释一般规律。 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心理特点,本节课在设计上以游戏为主,首先给出两个数字游戏,让学生自主探索,经历发现规律----表示规律----揭示规律的过程。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和建模思想。接下来出示扑克牌游戏,让学生在前两个游戏的基础上直接揭秘,体现抽象、归纳、概括的思想。在整个探究过程中,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串,引导学生做好探究时的策略选择。 在前三个活动的铺垫下,第四个活动让学生自主设计游戏,留给学生足够的设计时间,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品质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学生情况和学习内容制订如下教学目标: 1、能利用字母表示及代数式运算解释具体问题中蕴含的一般规律或现象,经历

《探索与表达规律》专项练习【2020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试题汇编一一找规律 1、如图所示,观察小圆圈的摆放规律,第一个图中有5个小圆圈,第二个图中 有3个菱形,第3幅图中有5个菱形,则第4幅图中有______ 个菱形,第n幅图中有 _______ 个菱形. 1 2 3 n 3、用同样大小的黑色棋子按下图所示的方式摆图形,按照这样的规律摆下去, 4、观察表一,寻找规律.表二、表三、表四分别是从表一中截取的一部分,其 中a、b、c的值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 5、如图①是一块瓷砖的图案,用这种瓷砖来铺设地面.如果铺成一个 2 2的正 方形图案(如图②),其中完整的圆共有5个,如果铺成一个3 3的正方形有8个小圆圈,第100个图中有个小圆圈. 2、 (1) (2) (3) 找规律.下列图中有大小不同的菱形, 第1幅图中有1个菱形,第2幅图中 则第n个图形需棋子枚(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第1个图 ? ? 第2个图 第3个图 O

图案(如图③),其中完整的圆共有 13 个,如果铺成一个4 4的正方形图案(如图④),其中完整的圆共有25个?若这样铺成一个10 10的正方形图案, 6 如下图,用同样大小的黑、白两种颜色的棋子摆设如下图所示的正方形图案, 则第n个图案需要用白色棋子_____________ 枚(用含有n的代数式表示,并写 成最简形式)?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O O???O O?O O??O O???O O O O O O O O O???O O O O O O 7、用火柴棒按下图中的方式搭图形,按照这种方式搭下去,搭第334个图形 需______ 根火柴棒。 8、将正整数按如图5所示的规律排列下去,若有序实数对(n ,m )表示第n排, 从左到右第m个数,如(4,2 )表示实数9,则表示实数17的有序实数对 1第一排 3 2 ",,, ?, 第二排 4□56第三排 1098 匚7第四排 9、如图2 ,用n表示等边三角形边上的小圆圈,f(n)表示这个三角形中小圆圈 的总数,那么f(n)和n的关系是___________ 则其中完整的圆共有 __________ 个. 3J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数学3.4.1 探索规律(一)教案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数学3.4.1探索规律(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9--51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十第1,2题,事物的简单变化规律。 教学提示: 在本节课中,注重培养让学生把话说规范的习惯,学生在认识变化的规律时,可以先由老师“扶”着说出,是几个图形为一组,每组是按什么顺序一组一组重复排列的,再到老师“放”开让学生自己说,使学生的语言逐步达到用词准确,表达完整,思维清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并能按照规律画出图形。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激发探索规律的欲望,培养探索、发现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初步体验感知同样的规律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表达,并感受规律美化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能发现给定事物中的简单排列规律,并运用自己的发现解决简单问题。 难点: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发现事物的直观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几种图形卡片若干块,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事物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请看(出示课件)节日里街上挂的彩灯、街道两边插的彩旗,它们的色彩搭配、间隔宽窄都是有规律的。 再看(出示课件)我们家里的饭碗、盘子上的图案的排列也是有规律的。正是这些有规律的事物,美化了人们的生活,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在生活中像这样的事物很多,你们想去

探索吗?这节课我们一同来探索规律。教师板书课题:探索规律。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生活情境引入,让学生感受规律美化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从而激发学生寻找规律,探索规律的欲望。培养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同时还使学生自觉进入观察并发现规律的探索过程中,初步体验感知同样的规律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表达。】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欣赏美丽的花纹,寻找规律 课件出示例1图。 (1)教师:请仔细观察沙发、窗帘、地毯、地面,你发现规律了吗?用你们自己的方式表述出来。 (2)观察、寻找规律。 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寻找沙发、窗帘及地毯上颜色的排列规律。 (3)学生交流找出规律。 学情估计:学生可能会分别说出沙发、窗帘、地毯、地面的花纹颜色的规律,也能分别表达出来,表达的方式可能是用描述性的语言表达;或者用画图的方法表达;也可能用字母表达,如用“ABABAB…”等。 学生表述正确都要给予鼓励。 引导学生有序地汇报观察到的排列规律。同时引导学生用相对规范的语言来描述规律。 (4)教师:请再整体观察、比较沙发、窗帘、地毯、地面条纹颜色的规律,说说有什么新的发现? 学生1:它们的规律都可以表示为“ABABAB…”这样的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