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实验IO口的输入输出实验

单片机实验IO口的输入输出实验
单片机实验IO口的输入输出实验

实验二I/O口输入、输出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I/O口的使用方法。

2. 学习延时子程序、查表程序的编写和使用。

二、参考程序框图

三、程序设计

1、P0口循环点亮程序

ORG 0030H

START : MOV P2,#00H; //消影

MOV A ,#01H; //

LOOP : MOV P2 ,A; //点亮一个led灯

ACALL DELAY; //延时500ms

RL A; //左移一位

AJMP LOOP; //跳转循环

DELAY : MOV R7,#10; //延时程序

DE1 : MOV R6,#200;

DE2 : MOV R5,#123;

DJNZ R5,$;

DJNZ R6,DE2;

DJNZ R7,DE1;

RET

END

2、I/O口输入输出(方法一)

ORG 0000H;

START : MOV P2,#00H; //初始化

MOV P0,#00H;

MOV P1,#0FFH; //p1口初始化给ffh值

MOV DPTR,#TABLE; //表地址存入DPTR

MOV 50H,#0FEH; //比较初值载入地址50h

L0 :MOV A,P1; //按键消抖

CJNE A,#0FFH,L1;

AJMP L0;

L1 :MOV A,P1;

CJNE A,#0FFH,LL1;

AJMP L0;

LL1 :CJNE A,50H,LL2; //是否与地址50h中数据相等

MOV P0,A; //相等输出对应led灯

MOV A,#00H;

MOVC A,@A+DPTR;

MOV P2,A; //输出表格数据到数码管

LCALL DELAY; //延时

LJMP START; //返回程序开头

LL2 :XCH A,50H; //交换数据

RL A; //左移

XCH A,50H; //再次交换,此时地址50h中数据左移一位

INC DPTR; //表格数据地址加一

LJMP LL1; //返回继续比较

DELAY : MOV R7,#01H; //延时程序

DE1 : MOV R6,#28H;

DE2 : MOV R5,#5AH;

DJNZ R5,$;

DJNZ R7,DE1;

RET

TABLE : ;//DB 0F9H,0A4H,0B0H,99H,92H,82H,0F8H,80H;

DB 06H,5BH,4FH,66H,6DH,7DH,07H,7FH; //表格数据

END

程序二(方法二)

ORG 0000H

MOV P2,#00H; //I./O口初始化

MOV P1,#0FFH; //P1口赋FFH初值

MOV P0,#00H;

START : MOV P2,#00H; //P2清0;

MOV P0,#00H; //P0清0;

MOV R1 ,P1;

MOV A,R1; //读P1口

CJNE A,#0FFH,L1; //是否有数据输入

AJMP START; //无输入则跳转,继续查询

LCALL DELAY;

L1 : MOV R1,P1; //消除按键抖动

MOV A,R1;

CJNE A, #0FFH,LL1;

AJMP START;

LL1 : CJNE A,#0FEH,LL2; //是否按键1输入

MOV P2,#06H; //是则P2输出相应的按键号码

CPL A; //A取反

MOV P0,A; //输出到P0口

LCALL DELAY; //延迟

AJMP LP; //跳转到LP

LL2 : CJNE A,#0FDH,LL3; //是否按键2输入

MOV P2,#5BH; //以下同上

CPL A;

MOV P0,A;

LCALL DELAY;

AJMP LP;

LL3 : CJNE A,#0FBH,LL4; //判断按键3是否按下

MOV P2,#4FH;

CPL A;

MOV P0,A;

LCALL DELAY;

AJMP LP;

LL4 : CJNE A,#0F7H,LL5; //判断按键4是否按下

CPL A;

MOV P0,A;

LCALL DELAY;

AJMP LP;

LL5 : CJNE A,#0EFH,LL6; //判断按键5是否按下

MOV P2,#6DH;

CPL A;

MOV P0,A;

LCALL DELAY;

AJMP LP;

LL6 : CJNE A,#0DFH,LL7; //判断按键6是否按下

MOV P2,#7DH;

CPL A;

MOV P0,A;

LCALL DELAY;

AJMP LP;

LL7 : CJNE A,#0BFH,LL8; //判断按键7是否按下

MOV P2,#07H;

CPL A;

MOV P0,A;

LCALL DELAY;

AJMP LP;

LL8 : CJNE A,#7FH,LP; //判断按键8是否按下

MOV P2,#7FH;

CPL A;

MOV P0,A;

LCALL DELAY;

LP : AJMP START; //跳转回程序开头

DELAY : MOV R7,#01H; //延时程序

DE1 : MOV R6,#28H;

DE2 : MOV R5,#5AH;

DJNZ R5,$;

DJNZ R6,DE2;

DJNZ R7,DE1;

RET

END

四、思考题

1、LED循环方向更改:RL A; 改成RR A;

1S的延时程序: DELAY : MOV R7,#20; //延时程序

DE1 : MOV R6,#200;

DE2 : MOV R5,#123;

DJNZ R5,$;

DJNZ R6,DE2;

DJNZ R7,DE1;

RET

2、提高电阻阻值

3、一般为5V或者3.3V。

单片机上电时I/O口出于高电平,则I/O口的输出电压要经过PNP三极管放大,再对继电器控制。

51单片机P1口输入输出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一P1口输入输出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P1口作为I/O口时的使用方法。 2 理解读引脚和读锁存器的区别。 二实验原理 由 AT89C51 组成的单片机系统,通常情况下 P0 口分时复用作为地址、数据总线, P2 口提供 A15-A8 即高 8 位地址, P3 口用作第二功能,只有 P1 口用作 I/O 口。 P1 口是 8 位准双向口,它的每一位都可独立地定义为输入或输出。既可作为 8 位的并行 I/O 口,也可作为 8 个不同的输入输出端。 P1 口的结构如图 2.1 所示,当其工作在输入方式时,对应锁存器必须先写 1 ,才能正确地读到引脚上的信号,否则,若对应锁存器的值为 0 ,执行读引脚指令时,读到的结果永远为 0 。每个 I/O 端口都有两种读入,即读锁存器和读引脚,读引脚指令一般都是以 I/O 端口为源操作数的指令,如 MOV C , P1.3 ,而读锁存器指令一般为“读 - 修改 - 写”指令,如 ANL P1.3 , C 指令,请同学们在实验中体会。图 2 中, P1.2 作为输出口, P1.3 作为输入口。

三实验内容与要求 1.编写程序实现当P1.3为低电平时(SW1闭合),发光管亮;P1.3为高电平时发光管灭。 修改程序在执行读P1.3之前,先执行CLR P1.3,观察结果是否正确,分析在第二种情况下程序为什么不能正确执行,理解读引脚和读锁存器区别。 四实验内容 实验程序: ORG 0000H MAIN: MOV SP,#60H ; 设置堆栈指针SP为60H MOV P1,#0FFH ;当P1口用作输入时,所有位对应的锁存器必须先置1 LOOP: ;CLR P1.3 MOV C,P1.3 ;读P1.3 JC LIGHT CLR P1.2 ;LED灭 SJMP LOOP LIGHT: SETB P1.2 ;LED 亮 SJMP LOOP RET END 若在执行读P1.3之前,先执行CLR P1.3,观察结果将会不正确。 五实验结论 1、当P1口用作输入时,所有位对应的锁存器必须先置1 2、在执行读P1.3之前,先执行CLR P1.3,观察结果不正确,程序不能正确执行,因为系统读取的是锁存器的状态。 3、读引脚和读锁存器区别:第一种方式是将引脚作为输入,那是真正地从外部引脚读进输入的值,第二种方式是该引脚处于输出状态时,有时需要改变这一位的状态,则并不需要真正地读引脚状态,而只是读入锁存器的状态,然后作某种变换后再输出。

简单IO口扩展实验报告样本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综合性实验报告 专业:通信工程年级/班级:09级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指导教师祝天龙 学号姓名张乐 0908224061 实验地点计科楼 214 实验时间周二第三节课 项目名称简单I/O口扩展(交通灯) 实验类型综合性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在单片机系统中扩展简单I/O接口的方法。 2.学习数据输出程序的设计方法。 3.学习模拟交通灯控制的实现方法。 二、实验仪器或设备 CPU挂箱、AT89S51CPU模块 三、实验内容 扩展实验箱上的74LS273做为输出口,控制八个发光二极管亮灭,模拟交通灯管理。 四、总体设计(设计原理、设计方案及流程等) 首先必须了解交通路灯的亮灭规律。本实验需要用到实验箱上八个发光二极管中的六个,即红、黄、绿各两个。不妨将L1(红)、L2(绿)、L3(黄)做为东西方向的指示灯,将L5(红)、L6(绿)、L7(黄)做为南北方向的指示灯。而交通灯的亮灭规律为:初始态是两个路口的红灯全亮,之后,东西路口的绿灯亮,南北路口的红灯亮,东西方向通车,延时一段时间后,东西路口绿灯灭,黄灯开始闪烁。闪烁若干次后,东西路口红灯亮,而同时南北路口的绿灯亮,南北方向开始通车,延时一段时间后,南北路口的绿灯灭,黄灯开始闪烁。闪烁若干次后,再切换到东西路口方向,重复上述过程。各发光二极管的阳极通过保护电阻接到+5V的电源上,阴极接到输入端上,因此使其点亮应使相应输入端为低电平。 五、实验步骤(包括主要步骤、代码分析等) 1、实验箱244/273 PORT单元的O0~O7接实验箱上发光二极管L1~L8; 2、74LS273的片选CS273接片选信号CSO(CPLD ENCODER UNIT),此时74LS273的片选地址为CFA0H~CFA7H之间任选; 3、运行实验程序,观察LED显示情况是否与实验内容相符;

单片机io口理解

【转】单片机IO口设置推挽和开漏的区别(转自网易博客冷水泡茶的日志)2010-09-28 13:43 单片机IO口设置推挽和开漏的区别 一般情况下我们在电路设计编程过程中设置单片机,大多是按照固有的模式去做的,做了几年这一行了,也没碰到过什么问题。昨天就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电路结构如图一,在这种情况下STC单片机与410单片机通讯是没问题的 但是与PC就无法通讯了,STC收不到PC的命令,以前410的位置是用的STC的片子一直没问题,我想也许是驱动能力不够,在410TX端加了上拉,不过没起作用。 用示波器监视串口得到面的波形 这说明sp3232下拉得不够,于是加了下拉,还是没起作用。又把410端口内部的上拉去掉,结果还是一样。 最后请教老师,在410程序里将TX的工作方式由推挽式改为开漏式,一切ok~!

从网上查了推挽和开漏的区别,放在这里免得以后再到处找了,给自己保存了 我们先来说说集电极开路输出的结构。集电极开路输出的结构如图1所示,右边的那个三极管集电极什么都不接,所以叫做集电极开路(左边的三极管为反相之用,使输入为“0”时,输出也为“0”)。对于图1,当左端的输入为“0”时,前面的三极管截止(即集电极C跟发射极E之间相当于断开),所以5V电源通过1K电阻加到右边的三极管上,右边的三极管导通(即相当于一个开关闭合);当左端的输入为“1”时,前面的三极管导通,而后面的三极管截止(相当于开关断开)。 我们将图1简化成图2的样子。图2中的开关受软件控制,“1”时断开,“0”时闭合。很明显可以看出,当开关闭合时,输出直接接地,所以输出电平为0。而当开关断开时,则输出端悬空了,即高阻态。这时电平状态未知,如果后面一个电阻负载(即使很轻的负载)到地,那么输出端的电平就被这个负载拉到低电平了,所以这个电路是不能输出高电平的。 再看图三。图三中那个1K的电阻即是上拉电阻。如果开关闭合,则有电流从1K电阻及开关上流过,但由于开关闭其它三个口带内部上拉),当我们要使用输入功能时,只要将输出口设置为1即可,这样就相当于那个开关断开,而对于P0口来说,就是高阻态了。 对于漏极开路(OD)输出,跟集电极开路输出是十分类似的。将上面的三极管换成场效应管即可。这样集电极就变成了漏极,OC就变成了OD,原理分析是一样的。 另一种输出结构是推挽输出。推挽输出的结构就是把上面的上拉电阻也换成一个开关,当要输出高电平时,上面的开关通,下面的开关断;而要输出低电平时,则刚好相反。比起OC或者OD来说,这样的推挽结构高、低电平驱动能力都很强。如果两个输出不同电平的输出口接在一起的话,就会产生很大的电流,有可能将输出口烧坏。而上面说的OC或OD输出则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因为上拉电

实验三单片机IO口控制实验

实验三单片机I/O口控制实验 一、实验目的 利用单片机的P1口作I/O口,学会利用P1口作为输入和输出口。 二、实验设备及器件 PC机一台 https://www.360docs.net/doc/e611322681.html,单片机仿真器、编程器、实验仪三合一综合开发平台一台 三、实验内容 1.编写一段程序,用P1口作为控制端口,使D1区的LED轮流亮。 2.编写一段程序,用P1.0~P1.6口控制LED,P1.7控制LED的亮和灭(P1.7接按键,按下时LED亮,不按时LED灭)。 四、实验要求 学会使用单片机的P1口作为I/O口,如果有时间用户也可以利用P3口作I/O口来做该试验。 五、实验步骤 1.用导线把A2区的J61接口与D1区的J52接口相连。原理如图所示。 2.先编写一个延时程序。 3.将LED轮流亮的程序编写完整并使用TKStudy ICE仿真器调试运行。 4.使用导线把A2区的J61接口的P1.0~P1.6与D1区的J52接口的LED1~LED7相连,另外A2区J61接口的P1.7与D1区的J53的KEY1相连。原理如上图所示。 5.编写P1.7控制LED的程序,并调试运行。(按下K1看是否全亮) 6.A2区J61接口的P1.7与D1区的J54的SW1相连。然后再使用TKStudy ICE仿真器运行程序,查看结果。 六、实验预习要求 仔细阅读实验箱介绍中的各个接口内容,理解该实验的硬件结构。还可以先把程序编好,然后在Keil C51环境下进行软件仿真。

七、实验参考程序 程序1: ORG 0000H LJMP Main ORG 0100H Main: MOV A,#0FFH CLR C MainLoop: CALL Delay RLC A MOV P1,A SJMP MainLoop Delay: MOV R7, #0 Loop: MOV R6, #0 DJNZ R6, $ DJNZ R6, $ DJNZ R6, $ DJNZ R7, Loop RET END 程序2: ORG 0000H LJMP Main ORG 0100H Main: JB P1.7,SETLED CLRLED: CLR P1.0 CLR P1.1 CLR P1.2 CLR P1.3 CLR P1.4 CLR P1.5 CLR P1.6 SJMP Main SETLED: SETB P1.0 SETB P1.1 SETB P1.2 SETB P1.3

单片机io口控制实验报告

单片机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I/O口控制 姓名:张昊 学号:110404247 班级:通信2班 时间:2013.11.19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电光系

一、实验目的 1、学习I/O口的使用。 2、学习延时子程序的编写和使用。 3、掌握单片机编程器的使用和芯片烧写方法。 二、实验原理 1、广告流水灯实验 (1)做单一灯的左移右移,八个发光二极管L1~L8分别接在单片机的P1.0~P1.7接口上,输出“0”的时候,发光二极管亮,开始时 P1.0->P1.1->P1.2->P1.3->...->P1.7->P1.6->...P1.0亮,重复循 环。 (2)系统板上硬件连线:把“单片机系统”A2区的J61接口的P1.0~P1.6端口与D1区的J52接口相连。要求:P1.0对应着L1,P1.1对应 L2,……,P1.7对应着L8。 P1口广告流水灯实验原理图如下

程序设计流程:流程图如下 2、模拟开关实验 (1)监视开关K1(接在P3.0端口上),用发光二极管L1(接在单片机P1.0端口上)显示开关状态,如果开关合上,L1亮,开关打开, L1熄火。 (2)系统板上硬件连线:把“单片机系统”A2区的P1.0端口用导线连接到D1区的LED1端口上;把“单片机系统”A2区的P3.0端口用 导线连接到D1区的KEY1端口上; 实验原理图如下图

程序设计流程 二、实验内容 1、流水灯 #include sbit p10=P1^0; sbit p11=P1^1; sbit p12=P1^2; sbit p13=P1^3; sbit p14=P1^4; sbit p15=P1^5; sbit p16=P1^6; sbit p17=P1^7; unsigned char count=0; bit flag; void main() {

51单片机实验报告94890

《单片机与接口技术》实验报告 信息工程学院 2016年9月

辽东学院信息技术学院 《单片机与接口技术》实验报告 姓名:王瑛 学号: 0913140319 班级: B1403 专业:网络工程 层次:本科 2016年9月

目录 实验题目:实验环境的初识、使用及调试方法(第一章) 实验题目:单片机工程初步实验(第二章) 实验题目:基本指令实验(第三章)4 实验题目:定时器/计数器实验(第五章)4 实验题目:中断实验(第六章)4 实验题目:输入接口实验(第八章)4 实验题目:I/O口扩展实验(第九章)4 实验题目:串行通信实验(第十一章)4 实验题目:A/D,D/A转换实验(第十七章)4

实验题目:实验环境的初识、使用及调试方法实验 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课时: 1 时间:2016年10月24日 一、实验内容和要求 了解单片机的基础知识 了解51单片机的组成和工作方法 掌握项目工程的建立、编辑、编译和下载的过程方法 熟练单片机开发调试工具和方法 二、实验结果及分析 单片机最小系统的构成: Keil集成开发环境:

STC-ISP:

实验题目:单片机工程初步实验 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课时: 1 时间:2016 年10 月24 日一、实验内容和要求 点亮一个LED小灯 程序下载到单片机中 二、实验结果及分析 1、点亮一个LED小灯 点亮LED小灯的程序: #include //包含特殊功能寄存器定义的头文件 sbit LED = P0^0; sbit ADDR0 = P1^0; //sbit必须小写,P必须大写 sbit ADDR1 = P1^1; sbit ADDR2 = P1^2; sbit ADDR3 = P1^3; sbit ENLED = P1^4; void main() { ENLED = 0; ADDR3 = 1; ADDR2 = 1; ADDR1 = 1; ADDR0 = 0; LED = 0; //点亮小灯 while (1); //程序停止 } 2、程序下载 首先,我们要把硬件连接好,把板子插到我们的电脑上,打开设备管理器查看所使用的COM 口,如图所示:

单片机IO口结构与工作原理

一、P0端口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P0端口8位中的一位结构图见下图: 由上图可见,P0端口由锁存器、输入缓冲器、切换开关、一个与非门、一个与门及场效应管驱动电路构成。 下面,先分析组成P0口的各个部分: 先看输入缓冲器:在P0口中,有两个三态的缓冲器,在其的输出端可以是高电平、低电平,同时还有一种就是高阻状态(或称为禁止状态),上面一个是读锁存器的缓冲器,下面一个是读引脚的缓冲器,读取P0.X引脚上的数据,要使这个三态缓冲器有效,引脚上的数据才会传输到部数据总线上。 D锁存器:在51单片机的32根I/O口线中都是用一个D触发器来构成锁存器的。D端是数据输入端,CP是控制端(也就是时序控制信号输入端),Q是输出端,Q非是反向输出端。 多路开关:在51单片机中,不需要外扩展存储器时,P0口可以作为通用的输入输出端口(即I/O)使用,对于8031(部没有ROM)的单片机或者编写的程序超过了单片机部的存储器容量,需要外扩存储器时,P0口就作为‘地址/数据’总线使用。这个多路选择开关就是用于选择是做为普通I/O口使用还是作为‘数据/地址’总线使用的选择开关了。当多路开关与下面接通时,P0口是作为普通的I/O口使用的,当多路开关是与上面接通时,P0口是作为‘地址/数据’总线使用的。 输出驱动部份:P0口的输出是由两个MOS管组成的推拉式结构,也就是说,这两个MOS管一次只能导通一个,当V1导通时,V2就截止,当V2导通时,V1截止。

P0口作为I/O端口使用时,多路开关的控制信号为0(低电平),V1管截止,多路开关是与锁存器的Q非端相接的(即P0口作为I/O口线使用)。作为地址/数据线使用时,多路开关的控制信号为1,V1管由地址/数据线决定,多路开关与地址/数据线连接。 输出过程: 1、I/O输出工作过程:当写锁存器信号CP有效,数据总线的信号→锁存器的输入端D→锁存器的反向输出Q非端→多路开关→V2管的栅极→V2的漏极到输出端P0.X。这时多路开关的控制信号为低电平0,V1管是截止的,所以作为输出口时,P0是漏极开路输出,类似于OC门,当驱动上接电流负载时,需要外接上拉电阻。 下图就是由部数据总线向P0口输出数据的流程图(红色箭头)。 2、地址输出过程 控制信号为1,地址信号为“0”时,与门输出低电平,V1管截止;反相器输出高电平,V2管导通,输出引脚的地址信号为低电平。

单片机实验一,I/O端口实验报告(2)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 实验一 I/O端口实验(2) 系别:通信工程系 专业:通信工程系11级 学号:233201122041 姓名: 实验时间:2014年3月6日 撰写日期:2014年3月9日

实验一 I/O端口实验(2)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单片机通用I/O端口的使用方法; 2、掌握I/O端口数据输入/输出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与本次实验报告标题括号中的数字对应) 2、当开关状态为0101(K5K6K7K8)时,四个灯循环右移;当开关状态为1010(K5K6K7K8)时,四个灯循环左移;当开关为其它状态时,在LED1~LED4上显示开关状态。程序运行时,拨动开关,显示立即跟着变化。【基础,周四下午每人做】 三、实验设计思路 对于该题,因为有3种情况,所以参考课本P68程序,在while循环结构内添加if-else条件判断语句,分别区分右移、左移、与开关状态一致3种情况。 四、电路原理图及接线说明 绘制本次实验用到的部分完整电路原理图如下: 开关K5K6K7K8与P2.0~P2.3相连线;

LED:1~8和P1.0~P1.7相连线。 五、实验流程图 见下图: 六、调试过程及实验现象 对于第该题,一开始运行灯全亮,经按F8逐步调试后,发现P2的值怎么也无法赋给变量b,导致无论如何拨动开关,b的值都不会改变,一直等于FF,使灯全亮。后来经助教指点方知是P2口没有设置为I/O模式,以致于无法将P2的值传输给b。修改设置后,一切运行正常。 七、总结 本次实验的实验难度不大,第一题参考课本的8位左移右移例子稍作修改便可运行,因为实验原理一样;但却因为一开始自己不够细心导致的一些软件设置

实验2+++并行IO口的使用

实验二并行I/O端口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熟悉Keil C、proteus软件的使用方法。 2.掌握分支结构语句、运算符和数组的运用。 3.掌握LED数码管的结构和静态显示工作原理。 二、实验内容 1.程序一:按键K0~K3,用分支语句实现P0口的多值输出。 2.程序二:用循环语句实现P0口的多值输出。 3.程序三:用数组方式控制跑马灯。 4程序四:在P2口连接的LED数码管上循环显示“0”,“1”,“2”,“3”,“4”。 三、实验仿真硬件图 在Proteus软件中建立如下图所示仿真模型并保存。 图2-1 并行I/O端口应用原理图 四、编程提示 程序一:分别用if语句、if-else-if语句、switch语句来实现当按下按键K0~K3时,对应D1~D4点亮。 程序二:运用三种基本的循环语句: for语句、while语句和do-while语句,实现D1~D8循环点亮。 程序三:用数组方式控制跑马灯。将跑马灯的全部状态用数组表达,然后用循环语句依次读取数组各元素,送P0口显示。 程序四:在P2口连接的LED数码管上循环显示“0”,“1”,“2”,“3”,“4”。思路同程序一,只不过数组元素是由共阴极数码管所对应的字形码所组成。 五、调试运行 1.四个程序在proteus仿真通过。

分别用if语句、if-else-if语句、switch语句来实现当按下按键K0~K3时,对应D1~D4点亮。 if语句的一般形式: if ( 表达式1 ) { 语句组1; } if ( 表达式 2) { 语句组2; } ... if-else-if语句的一般形式: if ( 表达式 1) { 语句组1; } else if( 表达式 2) { 语句组2; } ... else if( 表达式 n) { 语句组n; } else { 语句组n+1; } switch语句的一般形式为: switch(表达式) { case常量表达式1: 语句序列1;break; case常量表达式2: 语句序列2;break; ... case常量表达式n: 语句序列n;break; default : 语句序列n+1 } 2.运用三种基本的循环语句: for语句、while语句和do-while语句,实现D1~D8循环点亮。 for语句的一般形式:

单片机实验-IO口输入输出实验

实验二I/O口输入、输出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I/O口的使用方法。 2. 学习延时子程序、查表程序的编写和使用。 二、参考程序框图 led灯 500ms DJNZ R6,DE2; DJNZ R7,DE1; RET END 2、I/O口输入输出(方法一) ORG 0000H; START : MOV P2,#00H; //初始化 MOV P0,#00H; MOV P1,#0FFH; //p1 MOV DPTR,#TABLE; // MOV 50H,#0FEH; // L0 :MOV A,P1; //按键消抖 CJNE A,#0FFH,L1; AJMP L0; L1 :MOV A,P1; CJNE A,#0FFH,LL1; AJMP L0; LL1 :CJNE A,50H,LL2; //是否与地址50h中数据相等MOV P0,A; //相等输出对应led灯 MOV A,#00H; MOVC A,@A+DPTR;

MOV P2,A; //输出表格数据到数码管 LCALL DELAY; //延时 LJMP START; //返回程序开头 LL2 :XCH A,50H; //交换数据 RL A; //左移 XCH A,50H; //再次交换,此时地址50h中数据左移一位 INC DPTR; //表格数据地址加一 LJMP LL1; //返回继续比较 DELAY : MOV R7,#01H; //延时程序 DE1 : MOV R6,#28H; DE2 : MOV R5,#5AH; DJNZ R5,$; DJNZ R6,DE2; DJNZ R7,DE1; RET TABLE : ;//DB 0F9H,0A4H,0B0H,99H,92H,82H,0F8H,80H; DB 06H,5BH,4FH,66H,6DH,7DH,07H,7FH; //表格数据 END 程序二(方法二) ORG 0000H MOV P2,#00H; //I./O口初始化 MOV P1,#0FFH; //P1口赋FFH初值 MOV P0,#00H; START : MOV P2,#00H; //P2清0; MOV P0,#00H; //P0清0; MOV R1 ,P1; MOV A,R1; //读P1口 CJNE A,#0FFH,L1; //是否有数据输入 AJMP START; //无输入则跳转,继续查询 LCALL DELAY; L1 : MOV R1,P1; //消除按键抖动 MOV A,R1; CJNE A, #0FFH,LL1; AJMP START; LL1 : CJNE A,#0FEH,LL2; //是否按键1输入 MOV P2,#06H; //是则P2输出相应的按键号码 CPL A; //A取反 MOV P0,A; //输出到P0口 LCALL DELAY; //延迟 AJMP LP; //跳转到LP LL2 : CJNE A,#0FDH,LL3; //是否按键2输入 MOV P2,#5BH; //以下同上 CPL A;

单片机io口实验报告

实验一 以下所有KEIL工程、程序均命名为自己姓名的拼音 一、实验目的: 熟悉KEIL软件的开发,掌握程序下载流程 二、实验环境: 1.硬件:PC微机、单片机开发板 2.软件:KEIL 三、实验步骤: 1.在KEIL中新建工程文件,在工程文件下新建C文件“姓名首字母.c”并加入到工程 中(注意C语言编程时,工程中要保留STARTUP.A51汇编文件)。 2.编写程序,初始化内部数据寄存器0x40开始的100个地址单元,写入0x55,然后复 制到0x60开始的存储器中,使用软件仿真的方式调试程序,观察程序模拟运行的结果: #include "reg52.h" unsigned char *p,*q; unsigned char i; int main(){ p=0x40; for(i=0;i<10;i++) { *p=0x55; p++; } for(i=0;i<10;i++) { *p=*q;

q++; p++; while(1); } } 调试时,在调试界面中依次找到 a) 变量观察窗口 b) 存储器窗口 c) 单步运行 d) 全速运行 程序运行结果(存储器窗口截图): 3.编写程序,控制实验板上的LED灯:D1-D3点亮,D4-D7熄灭,D8点亮#include”reg52.h” sbit P1_4=P1^4; int main() { P1_4=0; P0=0x1E;

While(1); } 4.编写C语言程序,实现LED灯循环点亮 #include "reg52.h" void delay (unsigned z) { while(z--); } int main() { unsigned char i; P1&=~(0x01<<4); P0=0xff; i=0x01; while (1) { P0=~i; i=i<<1; if(i==0x0) i=0x01; delay(10000); } } 四、实验总结

单片机实验-单片机并行IO口的应用实验

单片机并行I/O口的应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Proteus软件和Keil软件的使用方法。 2、熟悉单片机应用电路的设计方法。 3、掌握单片机并行I/O口的直接应用方法。 4、掌握单片机应用程序的设计和调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或原理 1、利用单片机并行I/O口控制流水灯。 2、利用单片机并行I/O口控制蜂鸣器。 三、设计要求 1、用Proteus软件画出电路原理图。要求在P1.0至P1.7口 线上分别接LED0至LED7八个发光二极管,在P3.0口线上 接一蜂鸣器。 2、编写程序:要求LED0至LED7以秒速率循环右移。 3、编写程序:要求LED0至LED7以秒速率循环左移。 4、编写程序:要求在灯移动的同时,蜂鸣器逐位报警。 四、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目的和要求。 2、设计要求。 3、实验程序流程框图和程序清单。 4、电路原理图。 5、实验结果 6、实验总结。 7、思考题。 五、思考题 1、编程实现LED0至LED7以十六进制计数规律亮灯? 原理图:

程序清单: /*(1)LED0~LED7以秒速率循环右移 蜂鸣器逐位报警*/ ORG 0000H MAIN:MOV A, #11111110B;赋初值 LOOP:MOV P1,A ;赋值给P1口 CPL P3.0 ;低电平有效 LCALL DELAY ;调用延时电路 SETB P3.0 ;控制蜂鸣器叫的时间间隔 LCALL DELAY RL A LJMP LOOP DELAY:MOV R7,#0FFH LOOP1:MOV R6,#0F4H LOOP2:MOV R5,#02H DJNZ R5,$ ;"$"当前的PC值,R5的内容减1不为零,继续执行该语句 DJNZ R6,LOOP2 DJNZ R7,LOOP1 RET END /*(2)LED0~LED7以十六进制计数规律亮灯*/ ORG 0000H MOV A,#0FFH LOOP: MOV P1,A LCALL DELAY DEC A CJNE A, #0FFH,LOOP MOV A, #0FFH LJMP LOOP DELAY:MOV R7, #0A7H LOOP1:MOV R6, #0ABH LOOP2:MOV R5, #10H DJNZ R5, $ ;"$"当前的PC值。R5的内容减1不为零 DJNZ R6, LOOP2 DJNZ R7, LOOP1 RET END

单片机实验报告二 单片机IO口实验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 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2019.4.16 实验成绩: 实验二单片机I/O口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单片机最小系统的构成,学习如何控制I/O口来驱动发光二极管,掌握移位和软件延时 程序的编写。 2.熟练掌握STC型开发板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掌握应用STC_ISP烧录过程; (二)设计要求 利用51单片机及4个LED发光二极管,设计一个单片机流水灯程序,P4.7 /P4.6/ P1.6/ P1.7 来演示跑马灯。其中流水灯的变化形式多样。 (三)实验原理 STC实验箱单片机型号为IAP15W4K32S4-Student,其在线编程与在线仿真可由Keil uVision4集成开发环境和STC系列单片机在线可编程(ISP)电路实现: 1.设置STC仿真器:运行STC-ISP在线编程软件,选择“keil 仿真设置”选项,如图1 所示,单击“添加型号和头文件到keil中/ 添加STC仿真器驱动到keil中”,弹出“浏 览文件夹”对话框,在浏览文件夹中选择keil的安装目录,单击“确定”按钮即完成添 加。根据所用芯片,单击“将IAP15W4K32S4-Student设置为仿真芯片”。 图1 2.Keil uVision4环境设置:选择菜单命令Project →Options for Target →Debug,选中 “STC Monitor-51 Driver”,勾选“Load Application at Startup”选项和“Run to main()” 选项,如图2所示。单击图2右上角的“settings”按钮,弹出硬件参数设置对话框,如 图2所示,根据仿真电路所使用的串口号(本机所用为串口5)选择串口端口,如图3 所示:

单片机实验报告 (3)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学院: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班级:——实验报告册 083-1 实验一系统认识实验 1.1 实验目的 1. 学习keil c51集成开发环境的操作。 2. 熟悉td-51系统板的结构和使用。 1.2实验仪器 pc 机一台,td-nmc+教学实验系统。 1.3实验内容 1. 编写实验程序,将00h—0fh共16个数写入单片机内部 ram 的30h—3fh空间。 2.编写实验程序,将00h到0fh共16个数写入单片机外部ram的1000h到100fh空间。 1.4 源程序 https://www.360docs.net/doc/e611322681.html, 0000h mov r1,#30h mov r2, #10h mov a, #00h mov @r1, a inc r1 inc a djnz r2,loop sjmp $ end 2. org 0000h mov dptr, #1000h mov r2, #10h mov a, #00h movx @dptr, a inc dptr inc a djnz r2,loop sjmp $ end loop: loop: 1.5 实验步骤 1.创建 keil c51 应用程序 (1)运行 keil c51 软件,进入 keil c51 集成开发环境。 - 3 -(2)选择工具栏的 project 选项,弹出下拉菜单,选择 newproject 命令,建立一个新的μvision2 工程。选择工程目录并输入文件名 asm1 后,单击保存。 (3)工程建立完毕后,弹出器件选择窗口,选择 sst 公司的 sst89e554rc。(4)为工程添加程序文件。选择工具栏的 file 选项,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 new 目录。 (5)输入程序,将 text1 保存成asm1.asm。 (6)将asm1.asm源程序添加到 asm1.uv2 工程中,构成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 2.编译、链接程序文件(1)设置编译、链接环境 (2)点击编译、链接程序命令,此时会在 output window 信息输出窗口输出相关信息。 3.调试仿真程序 (1)将光标移到 sjmp $语句行,在此行设置断点。 (2)运行实验程序,当程序遇到断点后,停止运行,观察存储器中的内容,验证程序功能。 1.6 实验结果. 2. 4 实验二查表程序设计实验 2.1实验目的 学习查表程序的设计方法,熟悉 51 的指令系统。 2.2实验设备 pc 机一台,td-nmc+教学实验系统 2.3实验内容 1.通过查表的方法将 16 进制数转换为 ascii 码; 2.通过查表的方法实现y=x2,其中x为0—9的十进制数,以bcd码表示,结果仍以bcd 码形式输出。

IO口实验

IO口实验: 参见基础实验1、2、3.(课件第2章单片机结构.doc) 1.输入输出综合实验(查询方式,1S由软件延时控制):要求:每一次按键,蜂鸣器响一次。同时要求LED1~LED8循环点亮。 1)初始状态或按下KEY1键(松开后保持),只点亮一只LED 灯,每隔1秒右循环显示,移到LED8后回到LED1。 LED1LED8 ………………………… LED1LED8 2)按下KEY2键(松开后保持),同时点亮相邻的两只LED 灯,每隔1秒右循环显示,移到LED8后回到LED1。 LED1LED8 3)按下KEY2键(松开后保持),同时点亮间隔的两只LED 灯,每隔1秒右循环显示,移到LED8后回到LED1。 LED1LED8

4)按下KEY2键(松开后保持),点亮一只LED灯,每隔1 秒多点亮一只LED灯,直到LED灯全亮,然后回到一只LED点亮状态循环。 LED1LED8 LED1LED8 ………………………… LED1LED8 5)按下KEY3键(松开后保持),同时点亮相邻的两只LED 灯,隔1秒后再次增加点亮相邻的两只LED灯,直到全亮后再隔1秒点亮123456,后又1234,直到全灭后重新循环。 LED1LED8 LED1LED8 ………………………… LED1LED8 ………………………… LED1LED8 6)按下KEY键(松开后保持),开始点亮LED1灯,隔1秒 后点亮23,再隔1秒点亮345,隔1秒后5678,隔1秒后8,隔1秒后76 ,隔1秒后654,隔1秒后4321,隔

1秒后1重复。 LED1LED8 LED1LED8 LED1LED8 ………………………… LED1LED8 7)按下KEY3键(松开后保持),开始点亮LED1、LED8灯, 隔1秒后点亮12、78,再隔1秒点亮123、678,直到全亮后再隔1秒点亮123、678,后又12、78,直到点亮LED1、LED8灯后重新循环。 LED8 LED1LED8 ………………………… LED1LED8 LED8 ………………………… LED8

实验六 8051单片机串行口实验

实验六8051单片机串行口实验 一实验目的: 理解8051单片机串行口工作原理和方式。学习和掌握8051单片机实现通讯的环境和程序编写。了解PC机通讯的基本要求。 二实验原理: 在实时控制和管理方面,采用多台微机处理机组成分级分布控制系统中,各CPU之间的通信一般都是串行方式。所以串行接口是微机应用系统常用的接口。所谓“串行通信”是指外设和计算机间使用一根数据信号线(另外需要地线,可能还需要控制线),数据在一根数据信号线上一位一位地进行传输,每一位数据都占据一个固定的时间长度。如图6-1所示。这种通信方式使用的数据线少,在远距离通信中可以节约通信成本,当然,其传输速度比并行传输慢。 图6-1 在串行通讯时,RS-232C接口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串行通讯接口,RS-232C使用-3到-25V表示数字“1”,使用3V到25V表示数字“0”,RS-232C在空闲时处于逻辑“1”状态。8051单片机上有UART用于串行通信,发送时由TXD端送出数据,接收时则由RXD端输入数据。它是一个可编程的全双工串行口。 SCON是串行口控制和状态寄存器,其格式如下: 表6-1 其中,SM0,SM1为串行口工作方式控制位,具体的工作方式如下表(表6-2)所示: 表6-2

SM2为多机通信控制位,当SM2=1时,只有接受到RB8为1,RI才置位,当SM2=0时,接受到字符RI就置位。REN为串行口接收允许位。工作在方式2和3时,TB8为发送的第9位数据,也可以用作奇偶校验位,RB8为接受到的第9位数据,而方式1时,RB8为接受到的停止位。TI,RI分别为发送接受中断标志位,均由硬件置位,软件清0。 PCON是电源控制寄存器,其格式如下: 表6-3 其中,SMOD为串行口波特率加倍位。当SMOD=1时,方式1,3波特率=定时器1溢出率/16,方式2波特率为fosc/32;当SMOD=0时,方式1,3波特率=定时器1溢出率/32,方式2波特率为fosc/64。 三实验内容: 单片机与微机相连,微机键入一个字符后发送至单片机,单片机收到后又将此字符发送回微机,在微机屏幕上回显。要求在11.0592MHZ下,串行口的波特率为9600,方式1。 四实验电路图: 图6-2 五实验方法: 1.根据如上电路图6-2连接好实验电路。自己接线请注意,DB9的2脚与MAX232的R2IN 相连,DB9的3脚与MAX232的T2OUT相连。DB9用针型插座,这样,单片机与PC 通信时,两者是同等地位,PC可以作为主机向单片机发送数据,单片机也可以作为主机向PC发送数据。 2.如果用他实验板就比较简单了,因为板上本来已经接好,只要用串行数据线将J9与PC 的串行口相连即可进行通信。 3.按照实验要求编写实验程序,建立新工程,保存为COMMU。 4.调试程序。

i0口输入输出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i0口输入输出实验报告 篇一:实验二I-o口输入、输出实验报告 单片机实验报告2 姓名学号 时间地点 实验题目I/o口输入、输出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I/o口的使用方法。 2.学习延时子程序、查表程序的编写和使用。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 pc机、wAVe软件、仿真器+仿真头、实验板、电源等。 三、实验说明 本实验1通过单片机的I/o口控制LeD的亮灭,从而观察I/o口的输出。实验2通过单片机的I/o口接受按键动作信息,然后通过LeD和数码管指示。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掌握单片机I/o口输入输出的控制方法,同时也可以掌握单片机延时子程序、查表程序的编写和调试方法。要求预先编写

好程序并通过伟福仿真软件调试。 四、实验内容 1、p0口做输出口,接八只LeD,编写程序,使LeD循环点亮,间隔0.5秒。 2、p1.0--p1.7作输入口接拨动开关s0--s7;p0.0--p0.7作输出口,接发光二极管L1—L8,编写程序读取开关状态,将此状态在对应的发光二极管上显示出来,同时将开关编号(0—7)显示在LeD数码管上。编程时应注意p1作为输入口时应先置1,才能正确读入值。 五、实验电路连线 p0.0----LeD0p1.0-----s0p0.1----LeD1p1.1-----s1p 0.2----LeD2p1.2-----s2p0.3----LeD3p1.3------s3p 0.4----LeD4p1.4------s4p0.5----LeD5p1.5------s5 p0.6----LeD6p1.6------s7p0.7----LeD7p1.7------s8 实验1:p0口循环点灯实验2:p1、p0口输入输出 ag fba bcdefgh(dp) e h(dp) 实验2:LeD数码管各段与I/o的连接d c

单片机IO功能介绍

单片机IO端口工作原理 一、P0端口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P0端口8位中的一位结构图见下图: 输入缓冲器:在P0口中,有两个三态的缓冲器,三态门有三个状态,即在其的输出端可以是高电平、低电平,同时还有一种就是高阻状态。图中有一个是读锁存器的缓冲器,也就是说,要读取D锁存器输出端Q的数据,那就得使读锁存器的这个缓冲器的三态控制端(上图中标号为…读锁存器?端)有效。图中另一个是读引脚的缓冲器,要读取P0.X引脚上的数据,也要使标号为…读引脚?的这个三态缓冲器的控制端有效,引脚上的数据才会传输到我们单片机的内部数据总线上。 D锁存器:一个触发器可以保存一位的二进制数(即具有保持功能),在51单片机的32根I/O口线中都是用一个D触发器来构成锁存器的。图中的锁存器,D端是数据输入端,CP是控制端(也就是时序控制信号输入端),Q是输出端,Q非是反向输出端。 对于D触发器来讲,当D输入端有一个输入信号,如果这时控制端CP没有信号(也就是时序脉冲没有到来),这时输入端D的数据是无法传输到输出端Q及反向输出端Q非的。如果时序控制端CP的时序脉冲一旦到了,这时D端输入的数据就会传输到Q及Q非端。数据传送过来后,当CP时序控制端的时序信号消失了,这时,输出端还会保持着上次输入端D的数据(即把上次的数据锁存起来了)。如果下一个时序控制脉冲信号来了,这时D端的数据才再次传送到Q端,从而改变Q端的状态。 多路开关:在51单片机中,当内部的存储器够用(也就是不需要外扩展存储器时,这里讲的存储器包括数据存储器及程序存储器)时,P0口可以作为通用的输入输出端口(即I/O)使用,对于8031(内部没有ROM)的单片机或者编写的程序超过了单片机内部的存储器容量,需要外扩存储器时,P0口就作为…地址/数据?总线使用。那么这个多路选择开关就是用于选择是做为普通I/O口使用还是作为…数据/地址?总线使用的选择开关了。大家看上图,当多路开关与下面接通时,P0口是作为普通的I/O口使用的,当多路开关是与上面接通时,P0口是作为…地址/数据?总线使用的。 输出驱动部份:从上图中我们已看出,P0口的输出是由两个MOS管组成的推拉式结构,也就是说,这两个MOS管一次只能导通一个,当V1导通时,V2就截止,当V2导通时,V1截止。

8051单片机的内部结构

8051是MCS-51系列单片机的典型产品,我们以这一代表性的机型进行系统的讲解。 8051单片机包含中央处理器、程序存储器(ROM)、数据存储器(RAM)、定时/计数器、并行接口、串行接口和中断系统等几大单元及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等三大总线,现在我们分别加以说明: ·中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CPU)是整个单片机的核心部 件,是8位数据宽度的处理器,能处理8 位二进制数据或代码,CPU负责控制、指 挥和调度整个单元系统协调的工作,完成 运算和控制输入输出功能等操作。 ·数据存储器(RAM): 8051内部有128个8位用户数据存储单 元和128个专用寄存器单元,它们是统一 编址的,专用寄存器只能用于存放控制指 令数据,用户只能访问,而不能用于存放 用户数据,所以,用户能使用的的RAM只 有128个,可存放读写的数据,运算的中 间结果或用户定义的字型表。 ·程序存储器(ROM): 8051共有4096个8位掩膜ROM,用于存放用户程序,原始数据或表格。 ·定时/计数器(ROM): 8051有两个16位的可编程定时/计数器,以实现定时或计数产生中断用于控制程序转向。 ·并行输入输出(I/O)口: 8051共有4组8位I/O口(P0、P1、P2或P3),用于对外部数据的传输。 ·全双工串行口: 8051内置一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用于与其它设备间的串行数据传送,该串行口既可以 用作异步通信收发器,也可以当同步移位器使用。 ·中断系统: 8051具备较完善的中断功能,有两个外中断、两个定时/计数器中断和一个串行中断,可

满足不同的控制要求,并具有2级的优先级别选择。 ·时钟电路: 8051内置最高频率达12MHz的时钟电路,用于产生整个单片机运行的脉冲时序,但8051 单片机需外置振荡电容。 单片机的结构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分开的形式,即哈佛(Harvard)结构,另一种是采用通用计算机广泛使用的程序存储器与数据存储器合二为一的结构,即普林斯顿(Pri nceton)结构。INTEL的MCS-51系列单片机采用的是哈佛结构的形式,而后续产品16位的MCS-96系列单片机则采用普林斯顿结构。 下图是MCS-51系列单片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MCS-51的引脚说明: MCS-51系列单片机中的8031、8051及8751均采用 40Pin封装的双列直接DIP结构,右图是它们的引脚配 置,40个引脚中,正电源和地线两根,外置石英振荡 器的时钟线两根,4组8位共32个I/O口,中断口线与 P3口线复用。现在我们对这些引脚的功能加以说明: ·Pin20:接地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