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钨品出口情况看中国钨产业竞争力变化

第31卷第1期2016年2月

Vol.31,No.1

Feb.2016

ChinaTungstenIndustry收稿日期:2015-12-11

资助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51BBA10050);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12YJ57)作者简介:胡海祥(1979-),男,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矿业技术经济学、选矿工艺与装备等研究。

DOI :10.3969/j.issn.1009-0622.2016.01.004

从钨品出口情况看中国钨产业竞争力变化

胡海祥1,2,3,廖作鸿4,郑延智1,刘贻玲1

(1.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江西赣州341000;2.江西理工大学矿业发展研究中心,江西赣州341000;3.江西理工大学赣

粤闽湘边界区域经济合作软科学研究基地,江西赣州341000;4.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摘要:通过统计近十几年钨品的出口情况,从中分析中国钨产业竞争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从钨品出口量方

面看,中国钨铁、碳化钨、硬质合金的出口量增加幅度较大,对总量出口贡献较大,且有保持进一步增长态势,表明中国钨品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链后端产品出口量占比逐步提高,显示中国钨产业国际竞争力增强;从钨品进出口价比看,2005年之后进出口价比保持稳定且2005—2015年出口价始终比进口价大,同时钨材、钨丝及硬质合金等产品出口比重也逐年提高,进一步显示中国钨产业竞争力在提高;从钨品出口结构方面看,仲钨酸铵(APT )和钨铁出口量保持下降趋势,碳化钨和加工产品钨材、钨丝出口量及占比保持稳定,硬质合金产品出口量和出口占比保持上升趋势,表明中国钨品出口结构趋向优化,国际竞争力有明显提高;从出口世界各国情况看,制造业发达的国家所需高端钨品越多,对中国创汇贡献越大。钨品出口情况能直接反映中国钨产业的竞争力情况,对我钨产业发展有启示作用。

关键词:钨品出口;钨产业;竞争力;进出口价比;出口结构中图分类号:TF841.1;F752;F752.62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钨是宝贵的稀有金属,在地壳中含量约为0.001%。因其高熔点、高密度、高硬度的特点被称为“工业牙齿”。钨及其合金制品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领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矿产资源,其产业发展与国家经济命脉及国防安全有着紧密的联系[1]。中国钨产业链涵盖采选、冶炼、粗加工、深加工及各类产品应用领域。中国钨储量居世界前列,但过去几十年里大规模开采并廉价出口导致储量急剧下降,有人估计按现有开采量计算,钨储量和基础静态保障年限仅为12年和23年[2]。中国钨产业快速发展暴露了很多问题,诸如钨矿资源过度开采,导致资源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力下降[3];国内外钨品市场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尤其是近期大宗矿产商品持续低迷,部分矿业已进入寒冬期;钨产业链的上、中、下游产业发展不均衡,结构不合理,上游产业比重仍较大,下游产业精加工产品比重较小;整个产业分布广、规模小、集中度低;产品单一,高、精、尖产品仍然不多,

尤其是高端硬质合金及其深加工领域技术相对落后[4],等等。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国钨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不利于提高钨产业的竞争力。财政部于

2015年4月下发了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调整部分产品出口关税的通知》(税委会[2015]3号),决定取消钨等产品的出口关税。同时2015年5月1日起中国钨及钨制品将取消出口配额,采用出口许可证管理,凭出口合同申领出口许可证。意味着今后钨品出口市场要更加依靠技术才能生存下去,迫使钨品出口企业应重点向高、精、尖及深加工产品结构上优化。本文从钨品市场出口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从中探讨近十几年中国钨产业竞争力的变化情况。

1

钨产业链概况

1.1

钨产业链环节情况

中国钨产业链主要涉及钨品生产的各环节,钨产业链一般涉及三个环节(如图1):矿产品、冶炼产品和加工产品。矿产品主要是黑白钨精矿;冶炼产品主要是仲钨酸铵(APT )、氧化物(WO 3)、钨粉(W )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