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孟子王道政治思想

试谈孟子王道政治思想

孟子的王道政治思想所指即为治国安邦之道,他的很多思想继承于孔子并有所发展,其最著名的仁政思想也由孔子的仁学发展而来,但孟子的王道政治思想又不仅仅局限于仁政,还包括民本思想、君臣平等、养老思想、正义之战等思想。本文试从国家内部的一些关系,来探讨孟子的王道政治思想。

一、仁政治国(仁君为首)

孟子通篇读下来,除去“孟子曰”最易记住的一个字当属仁了,仁在一定程度上是孟子思想甚至说儒家思想的核心。孟子对于仁是近乎偏执成狂,这也体现在他仁者无敌的思想上,他认为“仁人无敌于天下”,“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这些字眼在他引导国君、谈论国政的时候更是随处可见,对他来说已无可辩驳。

在诸多文献中,不少都将王道政治以王道仁政来代替,而孟子的王道仁政又常被拿来与柏拉图的正义城邦相较,足以见得,仁政治国在孟子的王道政治思想中所占地位之高。仁政治国所为何事?得民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历史的例证让孟子更加确信仁,孟子以为“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

仁政是怎样的一个仁政,难道仅是需要一个仁君而已?不,仁政需要渗透到国家每一个阶层,这也是孟子仁政思想中所要强调的。“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不论哪一个社会阶层的人不仁都会有不好的结果出现,而其最终后果,便是国将不治。在我看来,仁君仅是仁政的基础,仁由一个仁君开始,而再逐渐蔓延至臣子,百姓。国君作为治国之人,施行仁政,必先自其始,在离娄章句中有多篇谈及君主的思想领袖作用,“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这一思想根本也一直是适用至今的,这也是为何国家如此注重国家领导人的一个精神形象,国家领导人如江泽民,邓小平,胡锦涛,习近平等人的思想甚至被写进了教科书让学子们加以学习。我们确实可以见到这些主席的“仁”,他们确实也将国家治理的不错,虽然距离孟子思想中的仁政治国的理想型还相差甚远。

那么在孟子看来,如何施行仁政呢? 首先应从根本着手,即满足百姓基本的产业收入和教育条件。在他与齐宣王的对话中,宣王对仁政的施行发问,他也就做出了较为强势的回答:“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如果百姓能够满足基

本的产业生产需求,有可以学习的良好环境,那么便可安居乐业,感受到幸福的基础。便就是仁政的基础。满足人民百姓基本的生存条件还包括省刑罚、薄税敛、少征兵征公。否则即使百姓们有足够的地了,赋税苛重或者由于征兵征战而耽误深耕易耨,百姓们的基本生存条件也是难以满足的。而刑法的繁重更是会使百姓整日担惊受怕。养民富民是为仁政之根本也就是孟子的民本思想。

其次,仁政的仁即善,即不忍。这一思想性质要求君主要行善政,多怀不忍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之上。”人皆有不忍之心,孟子希望一国之君能常怀天性中固有的不忍之心,以人皆有之四端(仁、义、礼、智)扩而充之,把不忍之心推广开来,则足以保四海。在对待自己的百姓时能常以不忍之心去为对方着想,就像齐宣王以羊易牛之事,只因闻其声,不忍看牛哆嗦可怜的样子,便想到以羊来代替牛。,孟子叹道“是乃仁术也”。至于为何宣王舍得羊而不舍牛,孟子解释为因为他没看见羊哆嗦的样子。当初梁惠王问什么样的人能统一天下时,孟子毫不犹豫地说:“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当齐宣王和孟子谈及君王之勇的时候,孟子又引用了《书》中的一段话,其中包括“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总的来说,孟子就是希望君主能够常怀仁心,常怀善心,常有不忍之心,代天宠民爱民。

二、君民关系:民贵君轻、与民同乐。

民贵君轻的思想,和民本思想相互依存,自成一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在总结各国兴亡盛衰的规律而提出的一个民主性的命题。首先上文也说到,君主对于民应该是代替天来宠民爱民的,所以君主和民的关系,先是君主爱民。其次,孟子看到了民的重要作用,“民为邦本”,他认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所以民是最根本的使家存在,使国运行的庞大集体。如果民众不重要那么梁惠王也不会抱怨说“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了。国家的强盛与否,很大程度上,就是靠国家的民之众寡来做出一个判断的。况且,没有民来劳作,君主们就没有衣食之源,一定程度上算的上是他们的衣食父母了。“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君子和民就是这样的关系,民养君,无民,无君!民又不仅仅是支撑起一个国家,他们还肩负着保护国家的永恒使命,“民归之,犹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民贵君轻只是重民,而孟子并不是看轻君子的作用,在前文仁君思想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君主的思想领袖作用,一国之君,领导人,当然重要,只不过孟子是认为民为首,对君主寄予爱民的期望。

在君民关系上,孟子主张与民同乐,“与百姓同之”,能跟百姓一道,懂民心,便能得民心,更好地使国家统一。这与民同乐的思想也属于孟子的王道政治思想中的重要部分,它

涉及到国君与百姓之间一个良性的关系状态。君民关系是治国中的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仁爱是基础,但是与民同乐更关乎君民之间的利益关系,它要求君主不应独享其乐,或者与民争利。在齐宣王坦言“寡人有疾,寡人好货、寡人好色”时,孟子非但没有责怪他或是鄙夷他,而是为他能与百姓感同身受而欣慰,且对此有理有据,搬出了公刘好货、太王好色的好例证。如果君王不能与民同乐,施行暴政,就会像《汤誓》中说“时日害丧,予与女偕亡!”当人民想要与君主一起灭亡时,即使有美景也难以快乐。在与民同乐的当中,孟子并不反对君主自身享乐,但是他一连发出两个反问,“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实际上就是为了表达他与民同乐的主张。当百姓与君主同乐时,就能够乐君主之所乐,会欣欣然有喜色,同时也就能忧君主之所忧。为什么会出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民犹以为小也,齐宣王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这样的情况,孟子认为根本原因在于齐宣王以四十里阱于国中,即齐宣王不能与民同乐。最后孟子下了结论“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三、君臣关系(君臣平等)

所谓政尔良难君臣事,君与臣是国家的上层领导建筑,如何使得国家能够较好地运行、国泰民安,有一个良好的上层领导建筑也是关键。一般看来君可对臣子发号施令,但也得依靠忠臣来提建议、一同商议国家种种事宜,如此看来君臣更多的是一种合作关系,只不过是君主站于上位罢了。再深入来看,君臣之间是否能有一个良好的关系也是他们之间的合作是否能够通畅无阻的基础性因素。苏轼说:“君臣不相安,天下必亡”(《大臣论·上》),就指明了君臣关系对于治国的重要性。

孟子本人除了对君民关系十分重视以外,对于君臣关系他也一样的不轻视。其中最让人佩服的他的君臣关系论是他的一句比喻,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三个“君视臣如,则臣视君如”恰恰体现出了孟子的君臣平等思想,孟子以为只有国君对待臣子能够有尊重,用一个好的眼光去看待臣子,臣子才会反过来成为一个忠臣,为国君效力。“贤君择人为佐,贤臣亦择主而辅。”(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君臣本就是一个互相选择的关系,同样地君主选择怎样对待臣子,当然臣子也会选择用怎样的心来辅佐君主。倘若君主看待臣子为土芥,那么臣子就会将君主视为寇仇,君主之间的施予和回报应该是对等的。孟子的君臣平等思想和孔子的“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一脉相承,完全一致,他们都没有将国君捧为神或绝对权威,他们是颇具民主色彩地企盼国君和

臣子之间能够形成一个相对平等的关系,以此更好的合作。

四、思考

孟子的王道政治思想中包含的关系学至今仍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而且我也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国家正在朝着其中的一些方向努力。对于选仁君这一方面,我认为我们的国家主席形象都是十分的正面,他们为国家作出的贡献,宵衣旰食都是大家有目可证。

只不过在政策的落实方面,国家地广民多,各地的风土情况也不一致,所以有很多地方诸如南部或西部较为偏僻的贫困地区扶民政策是落实不到的,所以还需要更加强这方面的一些措施。其次是君民关系,在我看来,我们的国家主席在宠民爱民这方面也已在真诚尽力实施,暴政之类在现在已经没有痕迹,在主席到达每一个地方进行视察时,他亲切地握手、拥抱、鼓励、为农民困境担忧的表情、与大家一起围着篝火的时候,人们都可以感受到主席的宠民爱民和与民同乐。在君臣关系这方面,落实到我们现在的国家,就像主席与各国家领导人各委员会的关系,共商国是,为人民谋幸福,这便是极好的。

参考文献:[1]邓天雄.孟子关于君民关系的学说及评价[J].财经科学,2004(S1):186-1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