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临床用药特点及注意事项

儿科临床用药特点及注意事项
儿科临床用药特点及注意事项

儿科临床用药特点及注意事项

作者:马安翠, 古云, 和艳红

作者单位:马安翠,古云(大理学院附属医院药剂科,云南大理 671000), 和艳红(大理学院儿科教研室,云南大理 671000)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e612814474.html,/Conference_7675471.aspx

临床试验用药配置相关管理流程和注意事项-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临床试验用药配置相关管理流程和注意事项 为了进一步确保临床试验药品配置顺利进行,我院GCP中心与药剂科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简称:配置中心)对试验药品配置流程和相关注意事项进行统一修订,请各有关部门、研究者、申办方密切配合。 1.配制试验用药前,需填写“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临床试验药品配制申请表”(见附件),并在试验开始前送到配置中心审核。 2.试验用药品首次配制前,需对配液人员进行相关的配置培训,或提供具体操作说明。 3.配置处方医嘱需清晰: (1) 医生在电脑上录入医嘱,录入试验药品和所需溶媒名称,进行关联并在备注栏(必须在液体栏,否则打印不显示)注明“试验用药”。若该试验用药非本院常规用药,只录入溶媒即可,但必须在备注栏上注明稀释药品的名称;若是医院在用药品,该药品医嘱开具为临时嘱托医嘱。 (2) 同时,医生需持一份纸质配置处方医嘱,与试验用药品一同送到配置中心,与配置中心药师核对配置信息,确保信息准确。配置处方医嘱信息内容包括:病人姓名,科室床号,配置日期,诊断结果,配置药品和溶媒名称、剂量、输注方式,试验项目名称/编号,医生的签名与盖章。 4.送药时间: 由于配液中心目前配置药品量大,为了避免配置的错误,特别是配置日期错误,请将试验药品和纸质配置处方医嘱于化疗前一天的下午3:30前送到配置中心,以便于第二天能在第一批送至病区。配液中心只接收一次配置的药量,请勿提前将数天使用药品一次送至配液中心。 若有特殊情况只能当天送药,请务必在上午10:00前送至配液中心,便于完成当天的配制。 5.送药人: 送药人可以是负责或参与此试验的研究者、医生、护士、临床研究协调员CRC 等相关工作人员。禁止病人或病人家属自行送药。

小儿常用药的『味道』和『注意事项』

小儿常用药的『味道』和『注意事项』 一、抗感染药阿莫西林颗粒淡黄色的颗粒和粉末;气芳香、味甜,好喝。饭后服用,可减轻胃肠道反应。β-内酰胺环易裂解,水解率随温度升高而加速,水温宜低于40℃。头孢氨苄泡腾片为淡黄色片,片面有散在的小黄点,易溶于水,味香甜。不能直接口服,需要放入温开水中,待其溶解后才可饮用。头孢羟氨苄颗粒为黄色可溶性颗粒,味甜,气芳香。口服吸收不受进食影响,可与果汁、牛奶、食物同服。头孢拉定干混悬剂为加矫味剂的粉末;气芳香,味甜。本品混悬液室温贮放,7天内服用完;冰箱内贮放,14天内服用完。头孢克洛干混悬剂为细小颗粒或粉末;气芳香,味甜。宜空腹口服,因食物可延迟其吸收。但牛奶不影响其吸收。头孢泊肟酯干混悬剂、颗粒剂气芳香,味甜。饭后服用可增加吸收,宜饭后服用。头孢他美脂颗粒类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气芳香,味甜。吸收不受进食影响。饭前或饭后1小时内口服。头孢克肟干混悬剂、颗粒气芳香,味甜。既可以空腹服用,也可以与食物或牛奶同服。红霉素颗粒、琥乙红霉素颗粒含矫味剂的颗粒,甜中带苦。空腹服用(餐前1小时或餐后3~4小时)。红霉素类药物对肝脏有损坏,大剂量还可能引起听力减退!阿奇霉素颗粒、干混悬剂气芳香,味甜。但等药喝下去后留在嘴里的就很苦。食物可降低本品的吸收。本品加

入适量凉开水,溶解摇匀后口服,在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服用。硫酸庆大霉素颗粒味甜微酸,无臭。口服用于敏感菌引起的痢疾、肠炎等肠道感染性疾病。虽然口服极少吸收,但由于潜在的耳毒性和肾毒性,小儿宜慎用本品。二、感冒药利巴韦林片、颗粒、口服液利巴韦林无臭,无味。颗粒、口服液味甜。普通感冒没必要服用抗病毒药;利巴韦林最主要的毒性是溶血性贫血,在口服治疗后最初1-2周内出现血红蛋白下降,其中约10%病人可能伴随心肺方面副作用。治疗前后及治疗中应频繁监测血红蛋白。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滴剂红色的澄清液体,具有水果香味,味甜。可用于3个月以上的儿童;每次最大用量15mg/kg,每日不超过4次;有肝毒性,不得超量服用。一般体温超过38℃时才服用,若持续高热,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一次,24小时内不超过4次。布洛芬混悬液、滴剂(美林)有调味剂的芳香,味甜。可用于6个月以上的儿童;每次最大用量10mg/kg,每日不超过4次;有肾毒性,不得超量服用;一般体温超过38℃时才服用,若持续高热,可间隔6~8小时重复用药一次,24小时内不超过4次。小儿伪麻美芬滴剂(艾畅)桔黄色澄清液体。味甜,带点特殊的辛辣感。含伪麻黄碱、右美沙芬;国外不主张给6岁以下儿童使用含扑尔敏、伪麻黄碱、右美沙芬的复方感冒药。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白色、类白色、淡黄色至黄色或淡橙黄色颗粒。微甜含对乙酰氨基酚、盐酸金刚

中成药临床用药指导原则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为加强中成药临床应用管理,提高中成药应用水平,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制定了《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指导原则》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中成药概述;第二部分为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第三部分为各类中成药的特点、适应证及注意事项;第四部分为中成药临床应用的管理。 《指导原则》是为适应中成药临床应用管理需要而制定的,是临床应用中成药的基本原则。每种中成药临床应用的具体要求,还应以药品说明书、最新版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卷》为准。在医疗工作中,临床医师应遵循中医基础理论,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用适宜的药物,辨证辨病施治。 第三部分各论中为更好地说明各类中成药的特点,列举了部分中成药,列举的药物是《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物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未包括但又属临床常用的中成药。 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及使用管理,《指导原则》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还应遵照《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卫医政发〔2008〕71号)执行。第一部分中成药概述 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饮片为原料,按规定的处 方和标准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剂型,可直接用于防治疾病的制剂。中成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应用广泛,在防病治病、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成药的处方是根据中医理论,针对某种病证或症状制定的,因此使用时要依据中医理论辨证选药,或辨病辨证结合选药。

中成药具有特定的名称和剂型,在标签和说明书上注明了批准文号、品名、规格、处方成分、功效和适应证、用法用量、禁忌、注意事项、生产批号、有效期等内容。相对于中药汤剂来说,中成药无需煎煮,可直接使用,尤其方便急危病症患者的治疗及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使用,且体积小,有特定的包装,存贮、携带方便。 一、中成药的常用剂型 中成药剂型种类繁多,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近几十年,中成药剂型的基础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研制开发了大量新剂型,进一步扩大了中成药的使用范围。 中成药的剂型不同,使用后产生的疗效、持续的时间、作用的特点会有所不同。因此,正确选用中成药应首先了解中成药的常用剂型。 (一)固体制剂 固体剂型是中成药的常用剂型,其制剂稳定,携带和使用方便。 1.散剂系指药材或药材提取物经粉碎、均匀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分为内服散剂和外用散剂。散剂粉末颗粒的粒径小,容易分散,起效快。外用散剂的覆盖面积大,可同时发挥保护和收敛作用。散剂制备工艺简单,剂量易于控制,便于婴幼儿服用。但也应注意散 剂由于分散度大而造成的吸湿性、化学活性、气味、刺激性等方面的影响。 2.颗粒剂系指药材的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药材细粉制成具有一定粒度的颗粒状剂型。颗粒剂既保持了汤剂作用迅速的特点,又克服了汤剂临用时煎煮不便的缺点,且口味较好、体积小,但易吸潮。根据辅料不同,可分为无糖颗粒剂型和有糖颗粒剂型,近年来无糖颗粒剂型的品种逐渐增多。

儿童用药注意事项和计算方法

儿童用药注意事项和计算方法 药是治病的,但也能导致疾病,特别是处于发育过程中的婴儿,错误的用药可能招致严重的后果。儿童用药的计算方法有哪些呢?本文是本人整理的儿童用药的计算方法资料,仅供 参考。现在,一起来看看吧! 儿童用药注意事项 一、给药途径的选择 我们提倡“能口服给药治疗的不肌注,能肌注治疗的不静点给药”。虽然注射法给药剂量准确、起效快、不受消化液影响,但也有其不足,除注射部位消毒外,药物的质量、药物的刺激性、药物本身的毒性、输液中的微粒和热原等都可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死亡。病情不严重时,请选择口服或肌注给药,病情严重时才选择静脉给药。 二、给药剂量要准确 儿童给药物量一定要根据日龄或体重计算给药量。因给药量大或静点速度过快,超过儿童的承受能力或耐受性,就有可能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三、药物的选择要合适 儿童一些重要器官,如肝、肾均未发育成熟,肝酶的分泌不足或缺乏,肾清除功能较差,应避免使用毒性大的、不良反应较严重的药物。 1、抗菌药物的选择:一般的感冒发烧不要随便使用 抗生素,非用不可时,也应选毒副反应小的药物,如青霉素类抗菌药物。禁止或避免使用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如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等可引肾及耳毒性。氯霉素可引起灰婴综合征。如确有应用指征时,必须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据此

调整个体化给药方案,以确保治疗安全有效。不能进行血药浓度监测者,不可选用上述药物。四环素类可引起齿及骨骼发育不良,牙齿黄染。喹诺酮类可引起软骨损害,避免用于18岁 以下未成年人禁用。磺胺类药和呋喃类药可导致脑性核黄疸及溶血性贫血,儿童应避免使用。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缺乏安全性资料,建议2岁以下的儿童避免使用或谨慎使用。儿童由于肾功能尚不完善,主要经肾排出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 β内酰胺类药物需减量应用,以防止药物在体内蓄积导致严 重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的发生。 2、泻药与止泻药的应用:儿童便秘应先调整饮食, 可吃些蜂蜜、水果、蔬菜等,在十分必要的时候才使用缓泻剂。儿童腹泻时也应该先调整饮食,控制感染补充液体,一般不主张使用止泻药,因使用止泻药后腹泻虽可得到缓解,但可加重肠道毒素吸收甚至发生全身中毒现象。 3、解热止痛药的应用:儿童发热的原因很复杂,也 许是普通感冒、扁桃体发炎,也可能是麻疹、肺炎、脑膜炎等严重疾病。在没有查出病因前,滥用解热止痛药,会掩盖病情,妨碍正确诊断,耽误治疗。特别是幼儿高热时,如果使用解热止痛药不当,还会引起出汗增多、体温突然下降而发生虚脱。有消化道出血或溃疡的患者,应禁用或慎用阿斯匹林、保太松等药物。 4、镇静催眠药的应用:镇静催眠药对中枢神经系统 有广泛的抑制作用,产生镇静、催眠和抗惊厥等效应。儿童有高热、过渡兴奋、烦躁不安、频繁呕吐等情况,使用镇静药可以使患儿得到休息,以利病情恢复。常用的药物有苯巴比妥、安定、异丙嗪、氯丙嗪等,但是使用镇静剂不当也可造成患儿呼吸抑制。不应长期使用镇静催眠药。

儿科用药常识

儿科用药常识(摘录自首都儿科研究所) 儿童如何安全用药 药物治疗是小儿治愈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正确的用药常常会在疾病的治疗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因此应充分注意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1.家长对所用的药物要有较全面的了解,了解有效成分、适应症、用药剂量、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做到心中有数。以便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2.注意患儿的个体特点:在选择药物及用药剂量上,要考虑孩子的年龄、身体的强弱、病情轻重、肝功能好坏、以前用过什么药及有无过敏史等,并将有关信息告知医生,以便做到用药安全、有效、合理、经济。 3.小儿选择药物品种宜少而精,小儿用药种类不宜过多。如需要同时服用几种药,应注意避免体内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毒副作用,因此几种药物应隔开一定时间服用。 有些药物对新生儿、婴儿或幼儿是忌用的,下表列出了部分小儿忌用的药物,望家长们注意孩子的用药情况。 1.氨基糖甙类可引起小儿耳聋,肾脏功能损伤; 2.喹诺酮类可引起小儿软骨发育障碍; 3.磺胺类可引起小婴儿黄疸,肾脏功能损害; 4.氯霉素可引起灰婴综合征,粒细胞减少症; 5.氯霉素滴眼液不宜长期使用; 通常,新生儿指出生至28天的小儿;婴儿指出生到满1周岁以前的小儿;幼儿指1周岁后至3周岁的小儿。新生儿忌用的药物包括婴儿、幼儿所用的范围,婴儿忌用的药物包括幼儿所用的范围。 有些家长把小儿常用药称为―小药‖,认为小儿用―小药‖,对健康无妨,这种做法也不对。例如,一些消食化积的中成药,多含有大黄、牵牛子、朱砂等,大黄与牵牛子有泻下作用,用得不当会影响营养吸收;朱砂则会引起汞中毒。因此,无论服中药还是西药,都要问问医生,切不可随意服用。 即使补药、补品等营养药品,其实也是治疗药品。如鱼肝油、钙片、维生素等,擅自滥用这些药品会改变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后患无穷。据报道,早熟儿童中25%是滥补造成的假性早熟。在防治佝偻病的同时,严重存在着维生素D中毒的现象。专家告诫,纠正维生素D中毒比治疗佝偻病更复杂。 除此之外,为了小儿用药的安全保障,就医时还应主动向医生反映家庭用药史;用药时密切观察服药反应,如出现呕吐、过敏不良反应,要立刻停药,并及时就医。 为什么不能用牛奶、果汁送服药物 1.牛奶中含有蛋白质和脂肪较多,可在药片周围形成薄膜,包裹药物,使药物不易被吸收。牛奶中含多种钙、磷酸盐、铁等物质,能与某些药物生成络合物,使药物不易被吸收。 2.果汁中含有多种酸性物质,可使许多药物提前分解,不利于药物在小肠的吸收,影响药效。有些药物在酸性环境中会增加副作用。许多碱性药物,与果汁同服后可被酸性物质中和而降低药效。因此家长不宜在孩子服药时用牛奶、果汁送服,最好用温开水送服。 儿童吃剩的药物能否留着服用 一般不宜留着再次服用。药物的功效有一定的时间限制,或必须新鲜制剂才产生治疗效果,若储存过久,便会失效。另外儿童也不是每次服用同一种药物。因此不宜留用吃剩的药物。 儿童用药疗程 什么时候停药最好?就一般疾病而言,用药至症状消失后遵医嘱停药。如疾病稍有好转就匆忙减量或停药,会使治疗不彻底,留下隐患。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临床用药须知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临床用药须知》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国内200多位一流的临床各科专家及相关药学专家编写, 分三卷出版:规格:16开精装全三部 出版单位:中国中医科技出版社2010年7月 定价:1980元优惠价:1380元 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定价:592 2010 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定价:798 2010 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成方制剂卷定价:590 ①中药饮片卷,正文1268页,共介绍了656种药物,其中包括正品药物547种,附药109种。正品药物按中文名称、汉语拼音名、药材来

源、炮制、性味归经、功能主治、效用分析、配伍应用、鉴别应用、方剂举隅、成药例证、用法与用量、不良反应、使用注意、化学成分、药理毒理、本草摘要、参考文献等分别撰写; ②中药成方制剂卷,正文1068页,收载品种约1565个。针对每类药物的方解、临床应用、药理毒理、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用法与用量、参考文献等方面进行系统介绍。为了便于临床使用,附录中还介绍了病证索引; ③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正文1577页,收载品种1440余种。本版的最大特点是对儿童用药剂量进行了全面的审查和修订。同时,对每种药物的出处均作了标注,即是否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药品,是否是国家基本药物,是否是医保药物,等等。 《临床用药须知》2010年版在继承前版的基础上,做了大量发展和创新性的工作,具有以下鲜明特色: ①首次将“中药饮片”独立成卷,为中药材、饮片的规范使用提供了标准和依据。②中药成方制剂卷、中药材与饮片卷对收载品种的药理毒理进行了独立介绍。③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在书末收载了“儿童常用药物剂量表”,由北京儿童医院等权威机构的儿科专家审定,便于临床医生查阅。④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首次将“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妊娠期药物安全性分级”收入附录,为妊娠期用药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依据。⑤对同一药物的不同功效在各相关章节中分别详细介绍,采用“相互参阅”的原则,便于临床医师准确、全

片剂的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

片剂的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注意不合理用药!! 1.口服 分开使用:裂痕片、分散片√;包衣片、缓控释片× 粉碎外用× 服药时间:驱虫空腹,其他餐前 服药溶液:白开水,茶、酒精× 服药姿势:坐、站 片剂的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注意不合理用药!! 2.口腔用 舌下:速效、避免肝脏首过,忌掰开、吞服 口含:舌底,长期服用× <5岁,圈式中空 片剂的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注意不合理用药!! 3.阴道片及阴道泡腾片 清洗干净 临睡前 给药后1-2h不排尿 避免性生活 避开经期 伊曲康唑片 【处方】 伊曲康唑 50g 淀粉 50g 糊精 50g 淀粉浆适量羧甲基淀粉钠 7.5g 硬脂酸镁 0.8g 滑石粉 0.8g 制成1000片 主药? 填充剂? 黏合剂? 崩解剂? 润滑剂? 片重差异?

盐酸西替利嗪咀嚼片 【处方】 盐酸西替利嗪5g 甘露醇192.5g 乳糖70g 微晶纤维素61g 预胶化淀粉10g 硬脂酸镁17.5g 苹果酸适量阿司帕坦适量 8%聚维酮乙醇溶液100ml 制成1000片 主药? 填充剂? 黏合剂? 润滑剂? 崩解剂? 片重差异? 硝酸甘油片——舌下片 【处方】 10%硝酸甘油乙醇溶液0.6g 乳糖88.8g 蔗糖 38.0g 18%淀粉浆适量 硬脂酸镁1.0g 制成1000片 主药? 填充剂? 黏合剂? 润滑剂? 片重差异? 含量均匀度! C型题狂想曲 1.硝酸甘油属于 抗心律失常、抗心绞痛、抗高血压…… 2.硝酸甘油的结构 3.硝酸甘油片的质量检查项目不包括

硬度、脆碎度、溶化性、含量均匀度、崩解时限…… 4.硝酸甘油片属于 含片、舌下片、口崩片、薄膜衣片…… 维生素C钙泡腾片 【处方】 维生素C 100g 葡萄糖酸钙 1000g 碳酸氢钠 1000g 柠檬酸 1333.3g 苹果酸 111.1g 富马酸 31.1g 碳酸钙 333.3g 无水乙醇适量甜橙香精适量制成1000片 主药? 崩解剂? 填充剂? 片重差异?非水制粒! 分析下述各处方组成的作用 1.填充剂 2.崩解剂 3.黏合剂 4.润滑剂 A.轻质液体石蜡

甲氨蝶呤片临床用药须知

甲氨蝶呤片临床用药须知 XXX(XXXX医院药械科) 为促进甲氨蝶呤片的临床合理使用,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提高临床疗效,保证患者用药安全,临床药学室在参考国家有关药品使用规范和文献的基础上制订了XXXX医院甲氨蝶呤片临床用药须知。 甲氨蝶呤是叶酸还原酶抑制剂,用于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使四氢叶酸合成受阻,从而使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过程中一碳基团的转移作用受阻,导致DNA的生物合成受到抑制。该药品临床主要用于肿瘤和免疫疾病治疗。 一、甲氨蝶呤片适应症 各型急性白血病,特别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和簟样肉芽肿、多发性骨髓病;头颈部癌、肺癌、各种软组织肉瘤;乳腺癌、卵巢癌、富颈癌、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睾丸癌。还可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顽固性银屑病、银屑病性关节炎、皮肌炎等免疫性疾病。 二、甲氨蝶呤片用法用量 首次口服剂量5~10mg,每周1次(请注意,不是每日服用)。根据疗效和耐受性,可每2~4周增加2.5mg,最大剂量为20mg,每周1次。用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维持治疗,一次15~20mg/m2,每周一次。每周固定时间服用。 三、甲氨蝶呤片注意事项 1、排除不适合人群。在开始甲氨蝶呤治疗前,化验血常规、肝肾功能、乙肝五项、丙肝抗体、艾滋病抗体、妊娠试验等。肝肾功能不全者、慢性感染者、妊娠妇女等不宜服用。 2、适量补充叶酸。在每周服用甲氨蝶呤(≥15mg)的第2日或第3日服用1 片(5mg)叶酸,可以明显减少甲氨蝶呤诱发的口腔溃疡、肝转氨酶升高、胃肠不适等不良反应,且不降低甲氨蝶呤的疗效。但如果每日服用叶酸将减少甲氨蝶呤的吸收、降低其血药浓度,则降低疗效。如果每周服用甲氨蝶呤(≤10mg),则不推荐常规补充叶酸。 3、口服改肌注。如果患者服用甲氨蝶呤片后,恶心反应严重,甚至呕吐,可改用甲氨蝶呤针剂,每周肌注1次(5-15mg)。 4、不可随意停药。甲氨蝶呤属于“改变病情抗风湿药”类,相对非甾体类抗炎药和激素类药物而言,起效慢,临床症状的明显改善大约需1~2个月;目前,

基层社区儿科用药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

基层社区儿科用药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 一.儿科常用药物剂量算法:能在儿科使用的药物,其说明书上多标注有儿童用药计算方法,按公斤体重药量乘以患儿体重,则等于目前每天用药量,再按说明书要求分次使用即可;如果说明书上无儿童用量,只标注:儿童酌减。则常用儿童体重(公斤)÷50(约定成人体重值)X成人药量,即可得到目前儿童所用药量。 二.儿科用药需要注意的几点: 1.在儿科,所有氨基糖甙类的抗菌素,如: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小诺霉素等的所有剂型,因其耳肾毒性,均列为禁用;目前仍常见到有使用庆大霉素颗粒口服或者其针剂雾化吸入、小诺霉素肌注者,现在可以替代的药品很多,不要因其不需要皮试而盲目选择,在现今的医疗现状下,患儿一旦为此出现耳聋、肾小管坏死等严重问题,我们这一辈子都要给别人干了(赔偿); 2.所有喹诺酮类抗菌素,如:吡哌酸、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等等的所有剂型,因其对幼年软骨的影响,在儿科均列为禁用; 3.止吐药,如:吗丁啉(多潘立酮)、爱茂尔,胃复安等,因其锥体外系的的副作用,在儿科,尤其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应该谨慎使用,我们在基层,还是不用的好;而且,实际上,因为呕吐的症状,在病因缓解前,用止吐药效果很差,如:秋季腹泻前期的呕吐,主要发生在进食后,适当补液、控制饮食,呕吐常在1-2天内缓解,少用止吐药物。 4.金刚烷胺及含金刚烷胺的制剂(如“好娃娃“氨酚烷胺颗粒、小儿复方氨酚烷胺片等),在1岁以下禁用; 5.其它,如:任何形式的止泻药,如,含苯乙哌啶制剂,一定要谨慎使用,个人意见:因为腹泻实际起到了引流毒素的治疗、代偿作用,有其积极意义,盲目止泻效果可能适得其反,故尔,儿科临床工作中,极少使用止泻药物;其实,在其

小儿常用药及注意事项

小儿常用药及注意事项 治疗感冒的药:应及时服,以免病情加重。 抗生素:一般在饭前服。 对胃有刺激的药:在饭后服。 助消化药:应在饭前或饭中服。 驱虫药:应在空腹时或半空腹时服。 治疗哮喘的药:应在喘前2小时服。 止泻药:空腹服用效果较好,作用充分有利于吸收,但不能与乳酶生等活性菌药物同用,以免产生拮抗作用。 止咳药:多数止咳药为黏膜吸收,故口服后不应立即饮水,半小时后再饮水。 解热药物:服药后应多喝水,防止孩子应发热而脱水,并使身体大量出汗,排泄毒素,达到降温的目的。 父母对宝宝应多观察,在发病初期就要注意异常 入夏以来,各大医院的儿科门诊室里排起了长队,看着被疾病折磨得筋疲力尽的宝宝,年轻的爸爸妈妈们真是又心疼又着急。夏季有一些易发于儿童的疾病,而这些病中有些因为易被忽视,所以在发病初期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并导致病情的加重,让宝宝吃尽了苦头。在这,医生提醒家长要多观察,防患于未然。 1、呼吸道疾病:呼吸道疾病是儿科常见病,在夏季,这种儿科疾病与其他季节表现有所不同,多为疱疹性咽喉炎,简单说就是儿童喉咙里起疱疹,多为病毒感染。主要症状:通常宝宝高烧达39~40℃,一些宝宝甚至出现突然高热、抽筋。宝宝得病后体温很难马上下降,一般高烧要持续3~4天。治疗方法:通常医生会给精神好的宝宝进行清热解毒的治疗,对精神不好的儿童则考虑挂盐水。该病痊愈需要一个星期。因此,提醒家长,针对这一情况,要及时给宝宝进医院治疗。 2、肠炎:夏季宝宝所患肠炎多为细菌性肠炎。由于夏季天气热,很多宝宝爱喝饮料,同时高温可能会使一些食物变质,因此发病率较高。主要症状:病症较轻的宝宝大便次数增多,严重的则有脓血,并伴有发烧症状。一些宝宝因为上厕所次数多,有脱水表现,精神也明显不好。治疗方法:针对不同情况的宝宝,可以采取输液和一定的抗生素治疗。肠道的细菌性痢疾:这个疾病也跟宝宝吃的东西有关,如果宝宝吃的东西中有痢疾杆菌,就容易得该病。主要症状:宝宝通常会发生高烧、呕吐现象,大便有黏液或血便,严重的会出现抽筋、休克。治疗方法:除了马上到医院进行就诊外,父母还应注意保持宝宝冷暖适宜,吃东西时

儿科常用药物主要作用及注意事项

常用药物主要作用 1、热毒宁注射液 :清热,疏风,解毒 2、青霉素:溶血性链球菌等链球菌属,肺炎链球菌和不产青霉素酶的葡萄球菌具有良好抗菌作用 3、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广谱抗菌药物 4、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广谱第二代头孢菌素 5、注射用头孢他啶:杀菌性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对广谱的革兰氏阳性菌及阴性菌有效 6、注射用拉氧头孢钠:为新型半合成β内酰胺类的广谱抗生素 7、注射用头孢曲松: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8、胞磷胆碱钠氯化钠注射液(友欣):改善大脑循环,促进大脑功能恢复和促进苏醒 9、甲基强的松龙:强力抗炎作用,免疫抑制作用及抗过敏作用 10、低分子肝素钙:用于血液透析时预防血凝块形成,也可用于治疗深部静脉血栓形成 11、血凝酶:注射用血凝酶仅有止血功能,并不影响血液的凝血酶原数目 12、磷酸肌酸钠:保护心肌;缺血状态下的心肌代谢异常 13、红霉素: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水溶性的红霉素乳糖醛酸酯,对葡萄球菌属、各组 链球菌和革兰阳性杆菌均具抗菌活性。 14、利巴韦林:抗病毒药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与支气管炎 15、甘草酸二胺:用于伴有谷丙转氨酶升高的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16、酚磺乙胺:能使血管收缩,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也能增强血小板聚集性和粘附性,促 进血小板释放凝血活性物质,缩短凝血时间,达到止血效果 17、注射用酚妥拉明短效的非选择性α-受体激动剂,使血管扩张而即降低周围血管阻力 18、米力农注射液:正性肌力作用和血管扩张作用 19、地塞米松:用于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 20、多巴胺注射液:小剂量(1---5ug∕㎏∕分),使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尿量及钠排泄量增加。中等计量(5—10ug∕㎏∕分),对心肌有正性肌力作用。使心排血量增加,收缩压升高,脉压可能增大,舒张压无变化或轻度升高。大剂量(大于10ug∕㎏∕分),使周围血管阻力增加,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及尿量反而减少,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升高21、双岐三联活菌胶囊:直接补充人体正常生理细菌,调整肠道菌群平衡,抑制并清除肠道中致病菌 22、去乙酰毛花甙注射液:快速强心药,能加强心肌收缩,减慢心率与传导 23、咪达唑仑:强镇静药 24、苯巴比妥:本品为镇静催眠、抗惊厥药,是长效巴比妥类的典型代表 25、丙戊酸钠:适用于全面性、部分性或其它类型癫痫。 26、布洛芬:用于儿童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 27、水合氯醛:为催眠药、抗惊厥药

儿科相关临床用药指南试题及答案

儿科相关临床用药指南试题 B 单位:姓名:得分: 一. 填空题(共70分每空2分) 1.()缺乏症,在用磺胺类、抗疟药、硝基呋喃类抗菌药、对乙酰氨基酚及砜类抗麻风药等可出现()反应。 2.新生儿(),消除药物能力较差,尿PH值较低,( )排泄尤慢。 3.小儿在酸中毒、()、()和()等病理情况下,影响()功能,使药物容易进入脑组织。 4.可通过母体应用()促进胎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生成,预防 ( )的发生或减轻病情。 5.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对抗(),抑制儿童()及();应用影响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的制剂可影响(),如对氨基水杨酸、磺胺类及保泰松可抑制()的合成,造成生长发育障碍 6 哺乳母亲需禁用的药物有()、()、()、()溴隐亭及麦角碱等,如母亲必须服用上述药物需停止母乳喂养。服用()、()

和放射性检查药物需暂停母乳喂养。 7.选择抗菌药物时首选()、()高的药物,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首选易通过()的抗生素,胆道感染时首选()浓度高的药物,肠道感染是首选()血浓度高的抗生素,泌尿道感染时首选血浓度、()浓度高的抗生素。 8.抗生素的序贯治疗又称转换治疗,或降级治疗,优点:()静脉给药时间,()病人痛苦,()静脉炎发生,()住院时间,()医药资源。 9.常用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中()过敏反应最严重,()肾毒性神毒性大,( )血液毒性大。 二.判断题(共10分每题1分) 1.医师实施医疗、预防、保健措施,签署有关医学证明文件,必须亲自诊查、调查,并按照规定及时填写医学文书,不得隐匿、伪造或者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 2.禁止药品的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在药品购销中帐外暗中给予、收受回扣或者其他利益。()

小儿用药特点及用药中常见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小儿用药特点及用药中常见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邵保国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 2009年22卷3期《医学信息》Medical Information 起止页码:405-406 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许多脏器、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全,对许多药物极为敏感,故儿科用药时应按新生儿期、婴幼儿期和儿童期3个阶段正确选择药物,合理使用,以保证用药安全。 1 新生儿用药特点 新生儿期生理和代谢过程正处于迅速发展和变化阶段,药物代谢和药物动力学过程也随之迅速改变,故其药物剂量不能单纯用成人剂量机械地折算,否则药物会过量而引起毒 性反应,也可能因药量不足而影响疗效。 1.1 给药途径的影响 1.1.1 局部用药新生儿体表面积相对较成人大,皮肤角化层薄,局部用药透皮吸收快而多,外敷于婴儿皮肤上可引起中毒的药物有硼酸、六氯酚、萘、聚烯吡酮和水杨酸,故要防止透皮吸收中毒。 1.1.2 口服给药胃肠道吸收可因个体差异或药物性质不同而有很大差别,如氯霉素吸收慢而无规律,磺胺药可全部吸收。 1.1.3 注射给药皮下或肌肉注射可因周围血循环不足而影响吸收分布,一般新生儿不采用。 1.1.4 静脉给药静脉给药吸收最快,药效也可靠,但必须考虑到液体容量、药物制剂和静脉输注液体的理化性质及输注的速度。大多数静脉用药可安全地由护士给药,但戊巴比妥钠、地西泮等作用剧烈的药物在使用时有引起急性中毒的可能,应有医师配合。另外普萘洛尔、维拉帕米等少数药物较一般药物更易引起危险,故给药应更慎重。 1.2 体液分布的影响 新生儿总体液量占体质量的80%(成人为60%),相对较成人高,因此水溶性药物在细胞外液稀释后浓度降低,排出也较慢。早产儿的卡那霉素分布容积较成熟儿小,,因而血药峰浓度较成熟儿高,可见早产儿和新生儿一样较成熟儿更易造成卡那霉素中毒,对听神经和肾功能造成影响。 1.3 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影响 新生儿的血浆蛋白结合力低不仅是因为新生儿的低蛋白血症,主要是药物不易与血浆蛋白结合,因为新生儿体内血浆蛋白的性质有变化。另外由于胆红素、游离脂肪酸在血液中存在,就更减弱酸性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力。不易与新生儿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有氨苄青霉素、地高辛、吲哚美辛、苯巴比妥、保泰松、苯妥英钠、水杨酸盐等,磺胺药与血浆蛋白结合可与胆红素相竞争,且因磺胺药物对白蛋白亲和力比胆红素强,应用后黄疸患儿血中游离胆红素成分增多,代谢和排泄胆红素能力低下,加之新生儿血脑屏障功能差,

儿童用药错误常见类型及案例分析

儿童用药错误常见类型及案例分析 作者: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2015-02-12 第A-11 版:综合字数:28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药学部王晓玲 用药错误(Medication Error,ME),《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将其定义为:合格药品在临床使用及管理全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可以防范的用药不当。可见,用药错误可发生在医疗行为的任何环节,并且,不管该错误是否导致不良后果,一旦行为发生即可判定为用药错误。与成人患者一样,儿童用药错误也可发生在处方、转抄、调剂、给药等多个环节。但由于儿童在疾病的种类、临床表现及预后与成人不尽相同、儿科医疗服务不足、儿童专用药稀缺、药品说明书中“儿童用药”信息严重不足、儿科用药“成人化”及超说明书用药现象普遍等原因,儿童患者可能更易发生用药错误。 给药剂量错误 剂量计算错误 临床医师在开具处方环节,需熟悉本专业儿童常用药物的用法用量,能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或体表面积来准确地计算给药剂量。不正确的年龄计算方式如“虚岁”,不规范的体重单位如“斤”等均易导致剂量计算错误。另外,需要注意超重儿童按体重计算给药剂量时可能超过儿童用量上限,造成超剂量给药。 例如,一名10岁患儿,体重70kg,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医师处方头孢氨苄25~50mg/(kg·d),按体重计算即为600mg/次,一日4次。由于患儿超重,按体重计算出的一次用量已超过成人剂量(500mg/次)。药师审方时发现,拦截了该处方并及时与处方医师沟通修改给药剂量,未造成不良事件。 处方书写错误 医师处方时要确保医嘱书写清楚,不使用不规范、不明确的缩写,例如,应写“每天一次”而不是“q·d”,后者可能被误认为“q·i·d”(一天四次),或被误认为“0·d”(右眼)。使用规范的药物剂量单位如“mg”,而不写剂型单位如“片”或“瓶”。在小数表达时,使用引导零如“0.5ml”,而不使用末尾零如“5.0ml”,因为有可能误读导致10倍的过量用药。“units”(单位)应拼写出全名,例如,10单位胰岛素,不缩写成“10u”,后者可能被误看为“100”。 给药剂量错误 医师处方正确,药师调配无误,依然可能发生实际给药剂量与医嘱不符的用药错误,为给药剂量错误。 由于市售药品缺乏适宜儿童规格,儿童用药常需要一次甚至多次稀释,稀释药品所涉及的计算和注射器精确量取,是发生用药错误的主要危险因素。在注射剂复配和给药过程中,护士可能出现剂量计算错误、注射液量取错误、给药速度错误等。一项研究收集了配制后注射器药液并测定其中药液浓度,发现7%的注射器药物浓度超出规定浓度50%。此外,依从性差,据服、漏服或擅自加大剂量,也属于给药剂量错误。 例如,一名1岁5个月“川崎病”患儿,医师处方阿司匹林泡腾片40mg,每日一次。药师常规交代将阿司匹林泡腾片0.1g/片溶入50ml水,一次服用20ml。但给药过程中,因患儿不配合,母亲每次喂药不足5ml,实际给药剂量不足医嘱剂量的1/4,病情控制不理想。 给药品种错误 给药品种错误,意即给予患儿与治疗无关或不适宜的药物,包括儿童禁用的药物、患儿疾病症状与药物适应证不符的药物、医生处方时错开缩写名相同的药物或错误品规的药物、药师调配错误药品、护士或者监护人给药品种错误等。 一品多规药品、缩写名相同的药品易发生给药品种错误 因儿童期包含从新生儿到18岁青少年,临床用药需要“一品多规”。例如,阿司匹林有50mg

小儿临床用药

小儿临床用药 小儿期 ●新生儿期 ●婴儿期 ●幼儿期 ●学龄前期 ●学龄期 ●少年期(15岁以下) ●小儿时期的特点:全身组织和器官逐步成长,体格和神经系统不断发育,遗传性先天疾患最为多见,感染 性及其他后天性病症容易发生。环境因素对机体的影响也非常明显。 ●此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远超过成人时期。因此小儿用药机会较多,用药特点也与成人有异。 ●大多数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在小儿各年龄组中有相当大的差异,与成人之间的差异更为显著. ●小儿临床用药是通过研究药物在小儿体内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特点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一、吸收 ●1.口服给药新生儿和婴幼儿胃酸分泌较少,2~3岁达成人水平。 ●胃酸缺乏会影响药物的溶解和解离,但因小儿多用液体剂型,对药物吸收影响较小。 ●青霉素G、氨苄西林、奈夫西林等胃酸减少使其破坏减少,吸收增加且较快。 ●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利福平及维生素B 在pH值相对偏碱时,解离型增加,生物利用度降低。 2 ●新生儿胆汁分泌较少,脂溶性维生素吸收较差。 ●2.胃肠道外给药 ●新生儿婴幼儿皮下脂肪少,肌肉未充分发育,疾病时末梢循环欠佳,皮下注射给药吸收不良,故病情较重 时应以静脉给药途径为首选。 ●新生儿及婴幼儿皮肤角质层薄,皮肤黏膜给药易经皮肤吸收,如长期涂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甚至可以抑制 肾上腺皮质;甚至婴儿穿戴用樟脑丸保存的衣物时,部分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可因萘经皮吸收,导致溶血性贫血的发生。 二、分布 1.机体构成变化 ●新生儿、婴幼儿体液含量大,脂肪含量低而影响药物分布。 ●体液量大,使水溶性药物的分布容积增大,峰浓度降低,消除减慢,作用时间延长。同时,由于新生儿细 胞内液较少,药物在细胞内浓度较成人高,使水溶性药物能较快输送至靶细胞。 ●脂肪含量少,使脂溶性药物分布容积降低,血浆中药物浓度升高,这是新生儿易致药物中毒的原因之一。 2.血浆蛋白结合率低 新生儿血浆蛋白结合率较成人为低:①血浆蛋白浓度低;②蛋白与药物的亲和力低;③血pH较低;④血浆

儿科相关临床用药指南试题及答案

儿科相关临床用药指南 试题及答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儿科相关临床用药指南试题 B 单位:姓名:得分: 一 . 填空题 (共70分每空2分) 1.()缺乏症,在用磺胺类、抗疟药、硝基呋喃类抗菌药、对乙酰氨基酚及 砜类抗麻风药等可出现()反应。 2.新生儿(),消除药物能力较差,尿PH值较低,( )排泄尤慢。 3.小儿在酸中毒、()、()和()等病理情况下,影响 ()功 能,使药物容易进入脑组织。 4.可通过母体应用()促进胎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生成,预防( )的发生或减轻病情。 5.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对抗(),抑制儿童()及 (); 应用影响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的制剂可影响(),如对氨基水杨酸、磺胺类及保 泰松可抑制()的合成,造成生长发育障碍 6 哺乳母亲需禁用的药物有()、()、()、 ()溴隐 亭及麦角碱等,如母亲必须服用上述药物需停止母乳喂养。服用()、 ()

和放射性检查药物需暂停母乳喂养。 7.选择抗菌药物时首选( )、()高的药物,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首选易通过 ( )的抗生素,胆道感染时首选()浓度高的药物,肠道感染是首选() 血浓度高的抗生素,泌尿道感染时首选血浓度、( )浓度高的抗生素。 8.抗生素的序贯治疗又称转换治疗,或降级治疗,优点:()静脉给药时间,() 病人痛苦,()静脉炎发生,()住院时间,( )医药资源。9.常用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中()过敏反应最严重,()肾毒性神毒 性大,( )血液毒性大。 二.判断题(共10分每题1分) 1.医师实施医疗、预防、保健措施,签署有关医学证明文件,必须亲自诊查、调查,并按 照规定及时填写医学文书,不得隐匿、伪造或者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 () 2.禁止药品的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在药品购销中帐外暗中给予、收受回扣或者其 他利益。() 3.儿童用药计算药物剂量时,不论何种情况都应该严格按照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所用药量。

黛力新在临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黛力新在临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黛力新通用名称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是复方制剂,其有效成分是盐酸氟哌噻吨和盐酸美利曲辛。氟哌噻吨是一种噻吨类神经阻滞剂,小剂量具有抗焦虑和抗抑郁作用。美利曲辛是一种双相抗抑郁剂,低剂量应用时,具有兴奋特性,但镇静作用较弱。两种成分的复合制剂具有抗应用、抗焦虑和兴奋特性,在治疗轻、中度抑郁和焦虑症状效果十分显著,尤其在治疗心身疾病伴发的抑郁和焦虑,更得到了有力的推广应用,在综合医院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但黛力新毕竟是抗抑郁药,在临床应用时应注意配伍禁忌,密切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以确保用药安全。 1 适应证 轻、中度抑郁和焦虑。神经衰弱,心因性抑郁,抑郁性神经官能症,隐匿性抑郁,心身疾病伴焦虑和情感淡漠,更年期抑郁,奢酒及药瘾者的焦躁不安及抑郁。 2 注意事项 2.1 对美利曲辛、氟哌噻吨或任一非活性成分过敏者禁用。 2.2 禁用于循环衰竭、任何原因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如急性酒精中毒、巴比妥类或鸦片类中毒、昏迷状态、肾上腺嗜铬性细胞瘤、血恶液质、未经治疗的闭角性青光眼。 2.3 以下患者使用本品时需谨慎给药:器质性脑损伤、惊厥抽搐、尿潴留、甲状腺功能亢进、帕金森综合征、重症肌无力、肝脏疾病晚期、心血管及其他循环系统疾病。 2.4 激动和过度活跃的患者不宜服用本品。 2.5 外科手术前几天要停止服用,因局部麻醉时同时应用会增加发生心律失常、低血压的风险。 2.6 患有闭角性青光眼、前房变浅的患者慎用,因其会刺激瞳孔扩大,导致青光眼急性发作。 2.7 糖尿病患者服用本品时调整降糖药的剂量,并注意监测血糖。 2.8 患者在服用期间不得开车或操作危险的机器。 2.9 长期服用应定期检查心理和神经状态、血细胞计数和肝功能,并鼓励患者进行体育锻炼。 2.10 孕妇及哺乳期间最好不要服用。

小儿用药专业临床药师培训工作模式与经验分享

临床儿科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提高小儿身心健康水平和疾病防治质量的医学科学,其服务对象是体格、运动、智能处于不断生长发育中的小儿,其生理、病理等方面都与成人有所不同,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1]。儿童对于药物的毒副作用较之成年人更为敏感,选择药物须慎重、确切,更要求剂量恰当,因此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中开设了小儿用药专业,以培养满足儿科临床药物治疗需要的药学专业技术人才[2]。 在目前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已开设的14个专业中,小儿用药专业具有用药人群特殊、涉及内容多,培训难度大的特点。儿科培训基地从2014年春的4家增至2014年春的7家,带教药师人数从4人增至10人左右,无疑仍然是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专业中带教力量最为薄弱的专业之一,如何规范小儿用药专业临床药师培训方法,丰富和完善培养基地教学手段和内容是儿科临床药师培养中的重要课题,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培训基地自2012年春开始招收小儿用药专业临床药师培训学员,至今已招收8名学员,现将我院培训和教学经验做一小结和分享,与同行参考和指正。 1. 把握受训学员现状,明确培训目标 小儿用药专业对应的是儿科学,儿科学属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而其他专业则对应于临床医学二级学科内科学下其他的三级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儿科是小内科,内容涉及各个器官系统疾病。小儿用药专业要在1年的时间内,要达到《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指南》提出的目标具有较高的难度,培训内容上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在《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指南》的原则要求下,充分了解和掌握受训学员的状况、自身定位及选送单位的岗位需求,在培训内容上有取舍,有侧重,这才能在1年培训中,达到培养临床思维、搭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框架的目的,使受训学员初步具备参与临床药物治疗的能力,掌握为患者提供用药指导的技能。 我院小儿用药专业目前已招收的8名学员,其学历均为本科以上(硕士生占62.5%)但均无临床药学专业教育背景,职称结构以初级药师为主(占62.5%,主管占37.5%),来自综合医院和儿童专科医院者各占50%,其中仅一半的学员培训前任职临床药师岗位,且工作年限差异较大。在我院的培训中,每一学年之初,带教药师、药学部主任与学员有一对一的沟通交流,了解学员的临床药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既往临床实践经验和业务水平;特别关注学员自身专业定位及学员单位的儿科设置。比如,4名来自综合医院的学员其原单位仅有大儿科设置,儿科临床药师常常面对不同器官系统疾病的患儿,培训中要求有比较广泛的涉及面,而儿童专科医院则细分出各亚专业科室,学员及其单位可能对培训毕业后的专科已有定位,则培训中兼顾全面的同时可略有侧重以利于学员毕业后更好的开展临床工作。 2. 整合基地教学资源,规划培训方案 1

用药注意事项

用药注意事项 1.参麦注射液(成分红参、麦冬)可用于粒细胞减少症。有一定的保护骨髓造血功能及明显的升血小板功能,能提高肿瘤病人的免疫机能,与化疗药物合用时,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并能减少化疗药物所引起的毒副反应。有临床评价显示,将其用于肺癌化疗病人,结果参麦组有效率为67.7%,而对照组为4 2.1%,两组对照显著。 参麦注射液用5%葡萄糖注射液作为该药的溶媒,这是因为中草药针剂大多是中药的浸出液或提取物,成分较为复杂,多含大分子有机物,与氯化钠注射液混配后常可因盐析作用而产生大量不溶性微粒;而且本品含有皂苷,不要与其他药物同时滴注。参麦注射液与其他药物交互使用时应间隔6小时以上。 2.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G-CSF作用于中性粒细胞定向干细胞水平,促进中性粒细胞定向干细胞的增殖与成熟并可促进骨髓中成熟中性粒细胞的释放,并可激活成熟中性粒细胞的功能。其临床应用于治疗因化疗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症,也用于大剂量化疗后、既往有化疗后严重骨髓抑制史再化疗的患者预防用药。G-CSF用药过程中需监测外周血白细胞的变化,如果白细胞总数≥10×109/L或中性粒细胞≥6.×109/L时停用,如果已连续使用14天无明显效果,再用也无益。使用注意事项:G-CSF用药时间太短,该药至少用5-7天,才能发挥刺激骨髓造血的作用。 3.G-CSF用药次数及用药时间均有很大关系,有研究表明,相同剂量分2次/日用药比一次给药效果好,且尽可能不静脉给药,皮下注射或肌内注射药物代谢缓慢更有利于发挥作用。 3.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该药是一种新型血小板生长因子,为免疫增强药,

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与G-CSF合并使用。医师采纳并与药剂科取得联系,药库暂时缺药,拟明日增加G-CSF的使用剂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