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种植模式

玉米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种植模式
玉米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种植模式

玉米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种植模式

【摘要】玉米是我国北方普遍种植的作物,是农作物中重要的品种,在玉米种植实现机械化的今天,如何使种植玉米高产高效为农民增产增收,我们为此研究出一套比较科学的玉米种植模式,供农户在实际生产中参考。

【关键词】农业机械;玉米作物;种植模式

为了适应机械化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通过多年实验研究总结出玉米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种植模式,通过三年生产上大面积的推广应用证明,该模式,适应玉米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生产发展的需要,是发展现代农业、提升我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与核心技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明显。现将该模式技术内容简要介绍如下:

1.整墒期

1.1秋季深松整地起垄

要求秋季进行深松整地起垄达到待播状态。秋整地应在适耕期内进行作业。即:土壤水份达到田间持水量的40-60%,此时,土壤表现为干湿相间,脚踢地面土块易碎。抓一把耕层5-10cm处的土用手紧握成团,不出水,手无湿印,落地散碎。实行松、旋、翻、耙、起相结合,交替使用,创造虚实并存的耕层构造,达到蓄水保摘抗旱涝的目的。首先将农田中的秸秆、叶片清理干净,使用210马力纽荷兰拖拉机牵引格兰lz360型复式联合整地机和东方红1804拖拉机牵引sqtn-420联合整地机深松、浅耙或浅旋、起垄、施肥作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方案

1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方案 河南省沁阳市 | 2010-05-28 12:48 一、播前准备 (一)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1.品种选择 选用增产潜力大、抗逆性强、紧凑、中大穗、中晚熟的高产优质玉米杂交品种是保证玉米增 产的重要措施之一。我市主要选用郑单958、忻玉110、浚单20、邯丰08等。 2.种子处理 (1)精选种子:播种期要对种子进行挑选,清除霉变、破碎、混杂及有病虫害的种子。(2)晒种:选择晴天上午9点到下午4点进行晒种5-6小时(注意:不要在铁器和水泥地上晒种,以免烫坏种子),可提早出苗1-2天,出苗率提高5%-10%。 (3)播种期病虫害防治 地下害虫:①拌种可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500毫升,加水20升,拌玉 米种200千克;②在玉米播后至4叶前每亩用3%拌撒宁颗粒剂4-5公斤(或用48%乐斯本 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250毫升加水3公斤)拌细砂土40公斤,顺垅撒施后立即浇水。(二)肥料准备 玉米常用肥料有尿素、二铵、复合肥、微肥、玉米专用肥、玉米专用缓控肥等。要重施有机肥、锌锰硼微肥搭配、突出钾肥。增施有机肥,改变玉米不施有机肥的传统。在确保施用优 质腐熟有机肥4000-5000公斤/亩的基础上,根据土壤养分化验结果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并遵 循以产定氮、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合理搭配、分次施入的原则,轻施苗肥、重施穗肥、补施花 粒肥。苗肥在玉米拔节前施入,以促根壮苗。穗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施入,以促穗大粒多。 花粒肥在抽穗至开花期施入,以提高叶片光合能力,使其活秆成熟,增加粒重。二、播 种 (一)播种时期 抢时早播,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是保证玉米正常生长发育、实现玉米丰产稳产的关键措施。 麦收后抢茬直播有利于提高播种质量,提高玉米生长整齐度。要力争6月10日前播种结束。点种麦田可在麦收前3天进行套种。 (二)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实现玉米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密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玉米减产。合理密植应 根据品种特性和地力而定,一般耐密品种每亩定苗4500-5000株,大穗品种定苗3500-4000株。 (三)足墒播种 充足的土壤墒情是保证玉米苗全、苗齐的基本条件。在适播期内,要趁墒抢种,若土壤墒情 不足,播种后要用时浇蒙头水。 (四)施好种肥 种肥可促壮苗早发,种肥一般占总施肥量的10%左右,通常每亩施用尿素3-4公斤和部分磷、钾肥,在玉米播种时随种子施入。套种区可结合浇蒙头水施入。 三、田间管理 (一)苗期管理 1、化学除草:播种后要及时进行化学除草,采用土壤封闭或茎叶处理。在玉米播后苗前, 浇过地后,趁墒每亩用甲草已莠250克,兑水80公斤喷雾。苗后除草:(1)选用灭生性除 草剂,如20%百草枯每亩250-300克(或10%草甘膦每亩1-2公斤)兑水50公斤,对已

23种高效种植模式

23种高效种植模式 一、六种温室模式 (一)黄瓜一苦瓜:黄瓜:选用顶峰、韩秀、津优38等耐低温、耐弱光品种。9月中旬育苗,10月中旬定植,11月中旬上市。采用嫁接苗,宽窄行栽培。宽行70厘米,窄行50厘米,株距30厘米,亩栽黄瓜3500-3800株,翌年4月份拉秧。黄瓜亩产量5500公斤,亩收入2万元。 苦瓜:同黄瓜一样9月中旬育苗,10月中旬定植,翌年4月上中旬上市。宽行70厘米,窄行50厘米,株距1.5米,亩栽700余棵。8月份拉秧。亩产量4500公斤,亩收人1.5万元。 (二)樱桃番茄-韭菜:樱挑番茄:选用红宝石、红珍珠、圣女等耐低温,抗病性强、商品性好的品种。10月上旬育苗,12月下旬定植,翌年2月下旬上市。采用宽窄行,宽行70厘米,窄行50厘米,株距40-45厘米左右,亩栽2500株左右。亩产量6000公斤,亩收人1.2万元。 (三)韭菜:选用高产、优质、抗逆性强、冬季不经休眠可连续生长的嘉兴雪韭、河南91、平韭2号等优良品种。翌年2月下旬育苗,7月下旬移栽,当韭菜长到15-20厘米时便可收割。一般情况下收割3-4茬。每次收割时,应留茬高度适当,头刀距鳞茎4-5厘米处下刀为宜,亩产量5500公斤,亩收入1万元。 (三)番茄-芹菜:番茄:选择无限生长类型、耐低温、耐弱光、耐高湿和不易徒长品种。上年12月中下旬温室育苗,2月下旬定植,4月中下旬开始采摘上市,6月上中旬结束。亩栽3000棵左右。亩产量55∞公斤,亩收入1万余元。 芹菜: 5月中下旬露地育苗,8月底定植到温室,11月中下旬陆续上市,1月中下旬结束。亩产量8000-12000公斤,亩收入1.2-1.6万元。

介绍一种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介绍一种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为了探索高效种植模式,切实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江苏省泰兴市摸索出了一套“食荚甜豌豆―夏大豆―荞麦”高效栽培模式,其效益远远高于稻―麦两熟模式。现将该模式的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食荚甜豌豆的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选用适应性广、抗病能力强的优良品种,如“奇珍76”。 2.适期播种。泰兴地区露地最佳播种期为11月5日。种植规格宜采用宽窄行栽培,宽行85~90厘米、窄行65~70厘米,穴距25~30厘米,每穴3~4粒,播深4~6厘米,每667平方米基本苗1万株左右。 3.搭架引蔓。当株高25~30厘米时,用芦竹或青竹及时在窄行上搭架,棚架高180~200厘米,株高达到45厘米以上时人工引蔓绑缚上架。 4.肥水管理。插前结合耕翻,每667平方米施腐熟的农家肥3000~4000公斤、高效三元复合肥15公斤作基肥。冬前视田间长势,667平方米用腐熟人畜粪1000~1500公斤加

尿素2~3公斤离根浇施,以促黄补瘦。立春返青期667平方米用高效复合肥10公斤、尿素6~8公斤在离植株8厘米左右处深施,促进花荚生长。采摘开始后,每隔1周用叶面肥如“惠满丰”喷施1次,可有效促进花蕾发育,增加花荚数,防止早衰。 5.病虫草害的防治。常见病害有白粉病、褐斑病和霜霉病。白粉病在发病初期用20%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施防治。褐斑病和霜霉病在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600倍液,或1∶2∶200波尔多液喷雾防治。虫害主要有蚜虫、潜叶蝇等,用敌杀死2000~3000倍液防治即可。田间杂草一般人工拔除。 6.适时采摘。根据采摘标准和田间长相,当嫩荚充分长大、籽粒还未饱满时开始采收,一般在5月20日前采摘结束。 二、夏大豆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选用“6月白”、“华豆一号”等早熟品种。 2.适时播种。在前茬离田前10~15天进行套作,采用穴播,行距35~40厘米、株距15~20厘米,每穴2~3粒,密度为每667平方米1万~1.5万株。 3.肥水运筹。前茬离田后,667平方米及时施用腐熟灰

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

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 1.科学布局,区域化生产 随着玉米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实行科学布局,进行区域化生产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针对生产实际,制定出玉米区域化生产规划布局,区分出大小区域,在种植区域内部,重点把玉米品种调优、结构调良、应用技术调新,就是要依据市场需求,真正选择品种优良、质佳的高产良种;依据产业化等对玉米的不同需求,在玉米自身内部区域内,种植不同需求的等同玉米良种;切不可一刀切及盲目扩大单一品种的种植比例;突出应用高新技术,进一步改善玉米品质,提高产量,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2.继续抓好常规技术措施,努力实现玉米生产的标准化作业 常规技术措施是生产经验总结,并经大面积生产实践证明,其提质、增效、增产作用显著。如:玉米催芽坐水种技术,化控应用技术,绿色生物防控病虫害技术,合理密植、配方施肥技术,科学的土壤耕作及轮作技术,适时晚收技术等。这些技术生产上以大面积推广应用,应继续抓好。但应看到很多地方虽然推广了这些技术,却没能真正发挥其增产、增效作用,主要原因就是技术到位率不高,玉米标准化作业,是实现玉米生产增产、增效的基本前提。 3.抓好新技术推广,增加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3.1通透栽培技术 此技术是黑龙江省农委十大农技推广项目之一,具有提高玉米产量、改善品质,降低含水量、提早成熟等多种好处,各地可因地制宜采用。生产区以推广“两垄一平台”、比空栽培、粮粮间作或不同品种的间作栽培,可有效缓解“玉米海”矛盾。 3.2紧凑型玉米品种栽培技术 该技术是国家重点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之一,较平展型玉米的光合势要强,可大幅度增加种植密度,生物产量及经济系数明显提高,同时其通风、透光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3.3应用化学调控技术 化学调控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在玉米生产中应用面积较大的是玉米化控剂,其种类较多,作用及使用方法基本相同。化控剂的主要作用就是可以所造理想的株形,上部叶片收敛,有利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同时还可以适当控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

农业高效种养模式推荐书

农业高效种养模式推荐书 推荐单位:保康县农业局蔬菜办 模式名称 中拱棚蔬菜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技术负责人 黄文忠 技术来源 自创 当地应用概况(包括应用时间、推广规模、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组织推广方式等。请附一个典型实例)春莴笋——黄瓜——西红柿 保康县农业局在XX年开始试验示范,试验成功以后,XX年开始大面积推广,截止目前,累计推广面积达XX余亩,农户累计收入达3800万余元。有效地帮助农户致富和解决城区市民吃菜难的问题,有效地解决了春淡和秋淡市场蔬菜品种单一的问题。从XX年开始,县政府和农业局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通过办示范样板,帮助农户建立标准拱棚并扶持一定的资金,从而带动我县蔬菜产业蓬勃发展。我县城关镇土门村菜农刘龙波,从XX年开始种菜,共建6个标准

拱棚,约有3亩地,通过这种栽培模式,年纯收入约4万元左右。 技术要点及参数(包括技术规程) 春莴笋—黄瓜—西红柿 1、茬口安排与效益 莴笋品种有正兴抗寒1号、2号、正优1号、耐寒白尖叶,在头一年10月上中旬播种,11月底至12月初定植,第二年2月采收完毕,每亩产量5000公斤,产值8000元。黄瓜品种有津优30、唐秋新美、丽白、银光、早熟翠玉等,在1月初播种,3月上旬定植,每亩产量5000公斤,产值8000元。西红柿品种有世纪星、秦皇906、秦皇908、斯诺克,在5月底播种,7月上旬定植,每亩产量3000公斤,产值6000元。 春莴笋—黄瓜—西红柿高效种植技术要点: 2、1.春莴笋 (1)品种选择、莴笋品种有正优1号、正兴抗寒1号、正兴抗寒2号、耐寒白尖叶。 (2)培育壮苗,栽培莴笋多先育苗而后移植。播种时应当稀播匀播以利培养壮苗,每亩大田用种量15克左右。播前种子放入50%水中浸15分钟或50%多菌灵500倍液浸20分钟,取出清水洗净,再放入自然水温中浸3—4小时,取出用干净湿棉布包裹外套方便代催芽,“露白”后即可播种。

1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方案

1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方案 河南省沁阳市| 2010-05-28 12:48 一、播前准备 (一)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1.品种选择 选用增产潜力大、抗逆性强、紧凑、中大穗、中晚熟的高产优质玉米杂交品种是保证玉米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我市主要选用郑单958、忻玉110、浚单20、邯丰08等。 2.种子处理 (1)精选种子:播种期要对种子进行挑选,清除霉变、破碎、混杂及有病虫害的种子。 (2)晒种:选择晴天上午9点到下午4点进行晒种5-6小时(注意:不要在铁器和水泥地上晒种,以免烫坏种子),可提早出苗1-2天,出苗率提高5%-10%。 (3)播种期病虫害防治 地下害虫:①拌种可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500毫升,加水20升,拌玉米种200千克;②在玉米播后至4叶前每亩用3%拌撒宁颗粒剂4-5公斤(或用48%乐斯本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250毫升加水3公斤)拌细砂土40公斤,顺垅撒施后立即浇水。 (二)肥料准备 玉米常用肥料有尿素、二铵、复合肥、微肥、玉米专用肥、玉米专用缓控肥等。要重施有机肥、锌锰硼微肥搭配、突出钾肥。增施有机肥,改变玉米不施有机肥的传统。在确保施用优质腐熟有机肥4000-5000公斤/亩的基础上,根据土壤养分化验结果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并遵循以产定氮、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合理搭配、分次施入的原则,轻施苗肥、重施穗肥、补施花粒肥。苗肥在玉米拔节前施入,以促根壮苗。穗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施入,以促穗大粒多。花粒肥在抽穗至开花期施入,以提高叶片光合能力,使其活秆成熟,增加粒重。二、播种(一)播种时期 抢时早播,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是保证玉米正常生长发育、实现玉米丰产稳产的关键措施。麦收后抢茬直播有利于提高播种质量,提高玉米生长整齐度。要力争6月10日前播种结束。点种麦田可在麦收前3天进行套种。 (二)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实现玉米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密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玉米减产。合理密植应根据品种特性和地力而定,一般耐密品种每亩定苗4500-5000株,大穗品种定苗3500-4000株。

大棚设施蔬菜栽培周年高效种植模式

一、大棚设施蔬菜栽培周年高效种植模式 蔬菜大棚设施栽培经济效益较高的周年种植模式有:白菜-番茄-黄瓜,菜豆-番茄(黄瓜),黄瓜-番茄等,不论采用哪一种模式,都要充分考虑前后作物之间的关系,通过品种调节、培育大苗移栽和地膜覆盖栽培等措施,将大棚的蔬菜种植茬口紧密衔接,以充分提高大棚的使用效果。 1、白菜-番茄-黄瓜一年三季种植模式:10月底,营养坨播种育白菜苗,11月中旬移栽。先开30厘米宽施肥沟,在沟内按每亩施入腐熟农家肥或沼渣3000公斤、复合肥20~30公斤,然后覆土起垄,垄面宽80~90厘米、垄高15~20厘米、垄沟宽30~35厘米,每垄定植两行,株距40厘米;选用耐寒、抗病、产量高的春秋王、春秋霸王等品种。在棚内预留一定面积的空地作番茄苗床及幼苗假植用地。1月中、下旬在棚内播种育番茄苗,当幼苗长达到10厘米左右高时,按15×15厘米间距假植;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假植苗高达18~20厘米时收获白菜,再将番茄苗带土定植于白菜种植窝内,浇足定根水后封好膜口即可;选用生育期较短的自封顶早、中熟品种,以提早采收期和下茬黄瓜种植时间。7月下旬至8月上旬,在番茄收获快结束时,利用营养坨(袋)播种育黄瓜苗,品种可选中农8号或适合大棚种植的津杂系列品种。黄瓜播种育苗15天左右时,清除番茄支架、植株及枯枝落叶,按种植白菜方式重新整地、施肥、起垄、盖膜,并按35×40厘米的株行距定植黄瓜苗;在10月底至11月初收获结束。

2、菜豆(豇豆)-番茄(黄瓜)-小白菜(芫荽)一年三季种植模式:1月中、下旬播种菜豆,种植方式同大白菜,窝行距为40×40厘米,采用地膜覆盖破膜直播,每窝播种3~4粒、留苗2~3株。5月下旬~6月上旬,在菜豆收获结束前30~40天,选用生育期长的中、晚熟番茄品种进行育苗,如果接茬黄瓜,则在菜豆收获结束前15天左右育苗,第二季番茄或黄瓜的种植操作同第一模式,11月上、中旬收获结束后,接着直播一季小白菜或芫荽。 3、黄瓜-番茄一年二季种植模式:1月底~2月初播种育黄瓜苗,3月上、中旬,地膜覆盖破膜移栽。5月底~6月初,在黄瓜收获结束前30~40天进行番茄育苗。黄瓜收获后重新整地定植番茄苗,选用生育期较长的非自封顶晚熟品种。11月底番茄收获结束。 二、肥水管理 可用~%的磷酸二氢钾或过滤沼液进行叶面追施,或用腐熟清粪水浇灌。在蔬菜大棚栽培中,土壤易干,需及时灌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但阴天或雨天不灌水,否则易造成棚内湿度过高而引发病虫危害;沙土保水能力差,要勤浇水;保水性能好壤土,要适当延长浇水时间。浇水时间以上午9~10点为好;若下午浇水,夜间棚内湿度大,叶片结露,易引发病害。要小水勤浇,忌大水漫灌。 三、温湿度管理 冬、春季温度低,要封严四周棚膜,提高棚内温度。晴天棚内温度达到30℃以上时,要及时揭膜通风降温;若连续阴天一周以上,棚内空气差,应选择中午温度较高时,通风2~3小时换气。夏

“虾稻共作”高效养殖模式

“虾稻共作”高效养殖模式 一、放养前的准备 1、稻田选址 1)要求场地开阔,水质良好、水量充足、无污染、保水能力 较强、排灌能力方便、按照高灌低排格局进、排水分开, 交通方便、通电通路; 2)面积少则几亩,多则几十亩或上百亩都可以; 2、挖环形沟加固田埂 1)沿田埂内侧一米处深挖环形沟,沟面根据田的大小宽4—8 米,深1—1.5,宽1.5—3米,沟内侧四周构筑20—30厘 米的小土坝使水沟成为暂养区; 2)池塘面积较大者,在田中开挖“十”、“井”字型环沟,沟 宽度和深度略小于四周环沟,以不影响机器插秧和收割为 原则; 3、防逃 田埂四周用水泥瓦、石棉瓦、或网片加塑料薄膜做成50厘米高的防逃墙,四角落防逃做成弧形,进排水口用网或栅围住,进水口(抽水泵)必须用6米长左右60—80亩袖笼状网袋过滤野杂鱼,以降低饵料系数,达到最有效利用饲料,降低成本; 4、清田消毒 野杂鱼:用茶饼或清鱼净杀灭环沟内的野杂鱼 消毒:稻田改造后,田面进水约10—20厘米,利用生石灰或漂白粉

(有效氯为30%)泼洒消毒,每亩用量75—150公斤和20—30公斤;注:如果用清塘净、灭扫利等杀野杂鱼或其他菊酯类、有机磷农药的,必须至少解毒2次以上! 5、培肥 1)田面亩施腐熟禽粪肥或沼气肥料200—300公斤或者15斤 复合肥+10斤磷肥作为基肥,施肥后进行旋耕、平整,以 培养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虾苗的饵料生物; 2)不旋耕的必须在田面开行植草,并且经常换水,否则秸秆 在腐烂过程中容易导致水质发红发黑,此水导致虾子产量 低,规格小,体质差,效益低。 3)基肥可以适量多施,后期追肥必须遵循“少量多次”的原 则! 4)3—6月份,每月施一次矿物肥10斤/亩,磷肥2次,每次 5—8斤亩化水全田泼洒 6、种植水草 1)消毒后7—10天,在环沟和田间种植伊乐藻,水草覆盖面 积30%,成型后占田间50%—60%为宜,3米*4米或5米 *6米来布局成棋盘状; 2)同时,在环沟及稻田内架设网片,或设置竹筒、塑料桶等, 营造良好的栖息环境,为小龙虾提供栖息、蜕壳、隐蔽场 所,减少其打洞; 3)没有好的水草,根本养不出大龙虾,而且易发病死亡!

大棚蔬菜套种的九种模式

大棚蔬菜套种的九种模式 近年来棚室蔬菜发展迅速,但生产上多在棚内种一季菜,撤棚后多为粗种或休闲,浪费很大。而且种植蔬菜品种单一,多为番茄、红椒、豆角、黄瓜长期重茬种植,病害严重,产量不稳,加之上市集中,价格偏低,影响了棚室的生产效益。现介绍九种可操作性强,经济效益较高的种植模式。 架豆角——冬瓜——芹菜。1月下旬在棚室内进行架豆角护根钵育苗,每盆播4-5粒种子。2月底在预留畦内开沟定植,沟距0.15米,株距0.1米。架豆角3月下旬采收,5月上旬拉秧。后茬冬瓜3月下旬在阳畦或温室内采用护根钵育苗。5月初定植,行株距0.6米×0.3米,6月下旬收获。下茬芹菜,于7月上旬育苗,9月中旬定植在棚室内,10月中旬扣膜封棚,可延至春节上市。每亩可产豆角1800千克、芹菜6000千克。 西葫芦——番茄——油菜。1月下旬进行西葫芦温室营养钵育苗,2月下旬定植,4月上旬采收,6月上旬拉秧后整地,6月下旬平作直播番茄,以旧塑料遮阴防雨,每亩留苗3300株,10月初封棚,在番茄淡季陆续上市,11月下旬拉秧,接茬直播油菜,春节前陆续采收。该模式亩产西葫芦1000千克、番茄4000千克、油菜900千克。 西葫芦——夏莴笋——秋延辣椒。西葫芦(可选用早青西葫芦)于1月上旬营养钵育苗,2月中旬定植,3月下旬开始采收,

5月上旬清园;莴笋(可选用特耐热二白皮)于4月上旬育苗,5月下旬移栽,7月中旬始收;辣椒(可选用皖椒1号等品种)于8月初播种,9月中旬移栽,10月下旬扣棚,元旦、春节上市。该模式一般亩产西葫芦2000千克、莴笋2500千克、辣椒1500千克。 茄子——冬瓜——绿菜花——生菜。茄子(选用早熟品种快园茄)于11月下旬在棚室内育苗,12月底分苗,3月上旬定植,行株距为0.5米×0.4米,4月下旬采收,5月下旬拉秧。下茬冬瓜(一串铃)于4月中旬在阳畦内采用护根钵育苗,5月下旬定植,行株距为0.6米×0.3米,7月中旬采收,8月上旬拉秧。下茬绿菜花(里绿)于7月上旬露地育苗,8月上旬定植,行株距为0.45米×0.45米,10月初收获。下茬生菜,于10月中旬于温室内播种育苗,同时扣棚模,11月中旬定植,行株距为0.2米×0.15米,1月上旬采收。每亩棚室可产茄子4000千克、冬瓜4000千克、绿菜花700千克、生菜1000千克。 芫荽——黄瓜——西红柿。6个棚三年试验结果:在前茬拉秧后(不撤棚),6月中旬播种芫荽,亩播种1.75千克-2千克。7月下旬至8月中、下旬开始出售,收获期不能晚于9月初。收后9月上旬播种黄瓜,10月中下旬定植不需嫁接,同时扣旧棚,11月中下旬开始上市,12月中下旬拉秧,(据黄瓜和番茄苗子长势而定)在定植黄瓜时靠操作室一头留25平方米(一间棚室)不栽植黄瓜,于10月5号左右播种番茄,2真叶分苗,黄瓜拉

南方地区葡萄园高效立体种养模式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南方地区葡萄园高效立体种养模式 万渊周京华 (江西省新余市果业局338000 ) 摘要:探讨了南方地区葡萄大棚避雨栽培条件下,葡萄园高效立体种养主要几种模式及其成本和效益,以促进复合型葡萄农庄内葡萄种植的多元化、生态化、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南方地区;设施栽培;葡萄园;立体种养 2014年我国的葡萄种植面积与总产达到了顶峰,鲜食葡萄与葡萄酒都开始出现了“卖难”的问题,鲜食葡萄种植效益严重下滑,但是集采摘、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复合型葡萄农庄的数量却一直在增加,经济效益可观。复合型葡萄农庄大多以葡萄生产为主题,以“绿色、生态、高效”为理念,兼具生产、生态、生活、景观、示范与教育功能,而葡萄园立体种养模式极好的契合了复合葡萄农庄的经营理念。它充分利用葡萄园的时间、空间和环境条件,引入适应环境、并能与葡萄生长相互促进的动植物,促进葡萄园经营的多元化,实现生态与效益的最大化。目前在南方葡萄避雨设施栽培地区,葡萄园立体种养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它们能够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并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1 葡萄园葡萄种植与设施条件要求 葡萄园采取大棚避雨栽培,大棚为立柱式镀锌钢管连体大棚,单棚宽5-6m,肩高1.8m,顶部覆膜,单棚间排水沟深40cm;葡萄架势为高干T型架或H型架,株距为-2m,行距为5-6m;灌溉以喷灌为主,排水通畅。 2 葡萄园立体种养的几种模式 葡萄-蚯蚓种养模式 2.1.1养殖床铺设 葡萄架面下阴凉、通风,利于蚯蚓的繁殖与生长。养殖床选择在葡萄架面下的畦面上,中间走道宽1m,两边两条蚯蚓床宽 1.5m。架面上设有喷灌设施,可以调节养殖床温度和湿度。 2.1.2粪料发酵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随着耕地资源的持续减少和世界对玉米需求量的持续增加,提升玉米产量成为人们注重的热点。当前,通过地膜栽培玉米已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现在一些地区把节水设施应用到地膜玉米栽培中,通过改善灌溉条件来提升玉米的施肥水平,使玉米的产量又有一定提升。加压滴灌技术是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之一,其基本特征是依靠自动调控的手段控时、控流的给水,具有节水、增产、节约劳力、减少生产环节、经济实用、防病、抗病等优点。下面就我区加压滴灌吨粮玉米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选地与整地 玉米一般前茬以禾本科作物为宜,土质以壤土最好,要求选择土层深厚、保水保肥水平强的壤土地块。土壤肥力要求中等偏上,其中碱解氮含量要大于50mg/kg,速效磷含量要大于5mg/kg。做好秋耕,耕翻深度25~25cm,结合秋翻施有机肥30~45t/hm2、尿素300kg/hm2、三料磷肥450kg/hm2,全层施肥后即时翻耕,以防氮素流失。有条件的可冬前将地整好,翌年春季适期对角耙后即可播种。若冬前未实行整地,春季必须做好点片平地保墒工作;然后适时实行整地,可用联合整地机一遍完成,尽量减少作业层次。整地要达到地表平整、上虚下实、墒足地平、表土细碎的待播状态。 2选种与种子处理 所选用玉米种子质量必须达到国家二级良种标准且适宜本地生长。为提升种子发芽势可在拌种前晒种2~3d。为预防玉米苗期害虫,可用种子量0.3%的3911乳油拌种并堆闷24h。为防春季低温烂种可用0.4%的卫福种衣剂包衣,同时加入适量锌肥拌种可防止玉米白化苗。 3播种 抓好播种质量,必须采取气吸精量播种,播深4~6cm。膜下5~10cm地温连续稳定通过12℃即可播种。播种机可选用膜下气吸精量点播。1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一、选地、选种、整地 (一)选地、整地: 选择排灌方便、土壤蔬松、肥沃的旱田或旱地,播种时将田犁耙平整,碎土,按畦面80~90公分起厢,畦高20公分,开好排水沟。 (二)选种、开行(穴): 选择抗性好、产量高的品种,如迪卡007、正大999、桂单30。在我县可在三月初左右播种,一般要在播种前开好行(穴),行距一般为65-70公分,深约15公分,株距约28-30公分,开行要求尽量平直,深浅一致。 (三)播种: 1、施足基肥: 一般以沤熟的农家为主,可以直接施在播种行沟里,每亩施1000公斤干粪,尿素20公斤,氯化钾15公斤,磷肥30公斤。磷肥提前一个月左右与农家肥混合沤熟,尿素和氯化钾混合后再与农家肥使用,没有农家肥或农家肥较少的可以施复合肥30公斤左右。 2、下种: 种植密度约为3200-3500株/亩,肥水条件好的可种植密些。种子点播在肥旁边,不能直接接触种肥,且每穴播2颗种子较合适,这样可以保证够苗。同时,大多的玉米种子已用进口的种衣剂包衣,播种时要尽量避免手直接接触种子,可以戴胶手套或塑料袋等,播种完毕要及时洗手,以防药物中毒。 3、盖土: 用碎土覆盖3--5厘米厚,不要太厚或太薄,且要均匀,否则就会造成出苗不整齐。 4、喷施除草剂: 盖上后24小时内要及时喷施除草剂,防止杂草过多,影响玉米的生长。常用的比较经济有效的除草剂有禾耐斯或乙草胺等。有条件的盖上地膜。 二、出苗--拔节期的田问管理 玉米出苗到第三张叶后,种子内养分已经耗尽,玉米由自养生活转向异养生活。这时候是以生根、分化茎叶为主的营养生长阶段,其生育特点是:根系发育较快,但地上部茎,叶量的增长比较缓慢。为此,田间的管理目标是;促进根系发育、多长根,扎深根,培育壮苗,达到苗足、苗齐,苗壮的要求,为玉米丰产打好基础。(一)间苗、定苗: 出苗3-5张叶后要及时间苗、定苗。去掉弱苗、病苗,每穴留一苗,遇到缺株的可留两株,苗要留足、留匀、留壮。 (二)中耕小培土: 定苗后亩施尿素4公斤,氯化钾5公斤,混合施用。用锄头轻锄玉米幼苗周围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1.单粒播种:精品种子质量高,机播建议精量播种,亩播5000-6000粒,仍然要间苗,如何使用单粒点播专用播种机亩播4400粒即可,不用间苗。2.按照要求的密度定苗。很多人不舍得间苗,造成密度过大,使得田间表现不佳。浚单20的最佳密度为4000株/亩; 3.增施磷钾肥:玉米高产要求有相应的养分、水分供应,建议使用10公斤的二胺和钾肥做底肥或苗期施入,可以促苗早发,提高抗逆性,为高产打下基础。 4.加强中后期管理:要重视大喇叭口肥的施用,建议每亩施用尿素25公斤以上。如果土壤干旱,施肥要结合浇水。 5.适当晚收:玉米完全成熟之前收获会降低籽粒重,造成严重减产,因此要等玉米完全成熟时收获,以提高千粒重,提高玉米品质,最大程度地获得好的产量。 合理 ..密植,玉米才能高产 近日在田间调查发现农民朋友玉米留苗的随意性很大,一个品种每亩留苗密度竟达6000株,这样种植会导致很多不良的后果.概括来讲,玉米品种分为密植型、稀植大穗型,密植型的品种一般建议密度在4000株/亩左右;稀植大穗型的品种一般建议密度3000株/亩左右.种得太密容易造成玉米抗逆性差。密植型品种密度在4500株/亩以上,稀植大穗型的品种种植密度在每亩3500株以上,

属于种得过密,有时会造成玉米的空秆、秃尖,还会造成玉米株高、穗位增加,茎秆变细,茎秆的韧性降低,遇到不良的环境条件,出现倒伏、发病严重等情况,造成减产。那么,怎样确定玉米的行距和株距呢?由于玉米的根系90%的重心在主茎四周20厘米的范围内,加上细根的四周扩展,建议玉米的合适行距为60-66厘米为好。这样,密植型的品种株距应该为28-25厘米,稀植大穗型的品种株距应该为37-33厘米.过度的加大行距会造成土壤肥力和光能的浪费. 俗话说“见苗三分收”,玉米苗齐、苗匀是获得丰产、丰收的基础,一播全苗就成为玉米栽培技术的重要一环,那么,除了要选择好的种子外,在播种中,我们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下面就播种中常见的问题给大家介绍一下: 1、播种深度要合适:无论机播、手点,玉米播种深度要求3-5厘米,如果计划浇蒙头水,播种3厘米深即可。播种过深会造成出苗慢,苗弱,如果再浇水太大,甚至会出现出苗很差,缺苗。 2、正确施用基肥:玉米播种时播入适量磷钾肥做基肥,能显著增强苗期长势,进而提高产量,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要适量:亩播二铵或者复混肥10公斤左右为宜。要错行:种子和化肥要错行播种,距离间隔5-7厘米。要浇水:播种后要浇蒙头水。如果播肥量大、种子化肥不错行、不浇水极易造成化肥烧种,导致严重缺苗。 3、浇水要合适:种子发芽出苗要求有一定的空气才可,浇水只要能够使苗出齐即可,不能浇水太大,大水漫灌形成田间积水会使出苗慢、苗黄,甚至会造成严重缺苗。尤其是播种偏深地块,更要控制浇水量。 4、播种机的各条腿播种量要一致:在播种前,种子倒入播种机后,要转动拨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一、玉米生产概述 玉米生产发展简史 玉米又名玉蜀黍,苞谷、玉茭、棒子 玉米的栽培历史约有4500-5000年,是一个古老的栽培作物之一,并认为墨西哥是玉米的起源地,从1496年以后才逐渐传入世界各地。我国栽培玉米有460多年的历史,从国外传入我国应在16世纪前期或中期,又确认玉米于1511年以前已传入我国。传入和扩散的途径是先沿海后到地各省。省是我国重要的生产玉米省市之一,种植玉米的历史也较长,《稷山县志》早在1602年已有记载,距今至少有近400年的栽培历史。 1、玉米生产的国民经济意义 我国的粮食作物各类很多,但也主要是水稻、小麦和玉米三大作物,这三大作物的播种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粮食的73%和85%。因此提高玉米的生产是保证全国和全省粮食持续稳定增长,发展养殖业和有关工业不可缺少的原料;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玉米是高产作物 玉米具有很大的增产潜力,玉米的干物质产量95%以上都是依靠叶片在下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由于玉米是一种碳四作物,其呼吸作用消耗的干物质少,而光合效率却比较高,一般比小麦、水稻等作物的净光合效率高出2-3倍,因而,单位面积产量较高,

世界三大作物单产的最高记录是:水稻亩产1029.45公斤,小麦亩产达1013公斤,而玉米亩产则可达1554公斤,居三大谷类作物之首。近年来高平也出现了不少高产记录,建宁乡玉米亩产达到1000公斤。 (2)玉米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玉米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籽粒中平均含淀粉72%,蛋白质9.6%、脂肪4.9%、糖分1.58,另外还含有1.92%的纤维素和1.56%的矿物质。玉米籽粒中脂肪含量较高,高于面粉、大米和小米,蛋白质含量高于大米,略低于面粉及小米,而且在玉米籽粒中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尤以硫胺素和核黄素较多,单位重量的发热量也较高,超过了大米和面粉。 (3)玉米是高产质优的饲料 玉米被誉为“饲料之王”,每100公斤玉米籽粒的饲用价值相当于燕麦118公斤、高粱110公斤、大麦115公斤。因此,玉米是近代世界上用于生产肉、奶、蛋、鱼等畜产品和水产品重要的饲料来源。 (4)玉米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玉米淀粉工业;玉米榨油工业;玉米酿造工业;玉米医药工业;食品加工工业。 (5)玉米的其它用途 玉米茎秆可以制造出很好的纤维素,人造丝、纸、电气绝缘材料和化学胶板等;玉米果糖的穗轴和茎秆还可以制造软木塞,黑

云南省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云南省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一、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选用优质、高产、熟期适中,株型紧凑、适于密植的杂交玉米良种,如云瑞6号、云瑞8号、云瑞21号、会单4号、路单8号、路单10号、宣黄单4号、宣黄单6号、海禾2号、保玉12号等。 为防治和减轻病虫害,播种前应进行种子精选和包衣处理。 二、种植方式 (一)露地直播 1.整地:深耕25~30厘米,播种地做到细、净、平。细就是上下层不留大土块,表面要有一层细土;净就是要彻底清除前作残留物;平就是整块土地高低一致,没有坑凹。 2.施足底肥:亩施农肥1500~2000千克,尿素8~10千克,普钙50千克,硫酸钾5~8千克,硫酸锌1~2千克。 3.种植规格:采用宽窄行规范栽培,其复合带视净种或间作而定。净种,窄行为50厘米,宽行90~93厘米,窄行上种2行玉米,行距为40厘米,株距13~17厘米,每亩5000~5500株;间作,窄行42厘米,宽行133厘米,窄行上种2行玉米,行距33厘米,株距13~17厘米,宽行间种3行大豆或2行马铃薯,玉米每亩有苗4000~4500株。 4.适时播种:冷凉山区,玉米生长期较长,三月下旬至四月上旬即可播种,中、北部大部地区以及水浇地,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便可播种。南部大部地区对玉米播种期要求不严,可根据雨水情况来定。播种方式以打塘点播为主,每塘1~2粒。 5.苗期管理: (1)查苗、补苗:三叶期前查苗,3~4叶期进行补苗。补苗后浇定根水,成活后浇一次清粪水。 (2)间苗、定苗:间苗在3~4叶期进行,间苗定苗坚持“四去四留”。去除弱苗、徒长苗、病苗、混杂苗;留壮苗、齐苗、健壮苗、长势一致苗。一般每亩留苗4000~4500株为宜,紧凑型品种5000~5500株。在田间管理中发现分蘖苗要及时打去,保证植株营养集中,个体与群体协调发展。 (二)育苗移栽 育苗移栽技术的优点:一是可适时移栽、解决两季茬口矛盾;二是可蹲苗,提高苗的质量;三是能保证亩株数、达全苗壮苗;四是能做到定向密植,提高光合利用;五是节省种子30%~50%。目前,我省推广应用的育苗方式主要有苗床营养土直接育苗、塑盘育苗、营养袋育苗和机制营养钵育苗等,但无论哪种育苗方法,都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配制好营养土。50千克细土拌50千克细厩粪,另加尿素5千克、普钙5千克,拌和均匀。将配制好的营养土装袋(钵)或直接放于苗床上以备播种。苗床地最好选在水源方便的地方,育苗时,用塑料薄膜垫底,将育苗袋(盘)或营养土放在薄膜上面。 (2)适时播种。育苗期要根据进入雨季时间、前作小春收获期确定。冷凉山区,玉米生长期较长,三月下旬至四月上旬即可育苗,中、北部大部地区以及水浇地,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便可育苗,干旱严重地区五月中、下旬育苗(立夏节令内结束)。南部大部地区对玉米播种期要求不严,可根据雨水情况来定。播种时,每个育苗袋(穴)一粒。未经水泡过的干种子播种后,要立即浇水,以利于幼苗及时出土,播种后,撒上一层碎草、麦秆或松毛,浇透水,盖上薄膜。同时要注意营养土干湿程度,及时补充水分,保持湿润,当苗长到2~3叶时,适时移栽。 (3)加强苗床管理。在种子出苗后,应及时揭去薄膜或其他覆盖物,以利于幼苗通风透光,同时浇一次水,充分保持土壤湿润,待苗长到2叶1心时,应尽量少浇水,控水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doc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杨忠来 前言: 玉米属早熟禾科(Poaceae)玉蜀黍族(Maydeae)一年生谷类植物,学名Zea ma ys,起源於北、中、南美洲。植株高大,茎强壮,挺直。叶窄而大,边缘波状,于茎的两侧互生。雄花花序穗状顶生。雌花花穗腋生,成熟後成谷穗,具粗大中轴,小穗成对纵列後发育成两排籽粒。谷穗外被多层变态叶,称作包皮。籽粒可食。 商业等级主要根据籽粒的质地划分,分为马齿种、硬质种、粉质种、爆裂种及甜玉米。马齿玉米的特点是籽粒顶端凹陷,因籽粒硬淀粉和软淀粉的干燥度不相等而致的。硬粒玉米含软淀粉少,干燥後顶不凹陷。粉质玉米主要含软淀粉,粉质,易碾碎。甜玉米发皱,透明,糖分不转化为淀粉。爆裂玉米是硬玉米的极端型,籽粒小而硬,不含软淀粉,加热时细胞内水分膨胀,籽粒爆裂。用优良自交系杂交可改良玉米类型。 玉米用作饲料、食物和工业原料,在许多地区作为主要食物,但营养价值低於其他谷物,蛋白质含量也低,并缺乏菸草酸,若以玉米为主要食物则易患糙皮病。玉米的谷蛋白质低,不适於制做面包。在拉丁美洲,玉米广泛用做不发酵的玉米饼。美国各地均食用玉米,做成煮或烤玉米棒子、奶油玉米片、玉米糁(在南方制成玉米粗粉)、玉米布丁、玉米糊、玉米粥、烤饼、玉米肉饼、爆玉米花、糕饼等各式食品。 除食用外,玉米也是工业酒精和烧酒的主要原料。籽粒加工方式有多种︰湿磨法是将籽粒在稀的亚硫酸溶液中浸泡40~60小时;乾磨法是用喷雾或蒸汽使籽粒短期濡湿;发酵法是将淀粉转化为糖,又加酵母使糖转变为酒精。植株的不可食用部分可供工业应用,玉米秆用於造纸和制墙板;包皮作填充材料;玉米芯作燃料,可烧炭,也用来制工业溶剂。 玉米是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和水稻。种植范围从北纬58°(加拿大和俄罗斯)至南纬40°(南美)。世界上整年每个月都有玉米成熟。玉米是美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产量约占世界产量的一半,其中约2/5供外销。中国年产玉米占世界第二位,以下是巴西、墨西哥、阿根廷。 关键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一)播前准备 1、土地准备 (1)土地耕翻,施足基肥:冬前土地应进行秋翻、冬灌或春灌。耕翻深度要达到25cm 以上,要求耕深一致,翻垄均匀;秸秆还田和绿肥地要切茬,翻埋良好。结合耕翻,将全部有机肥料、氮肥的40%~50%及磷肥的70%~80%作基肥全层深施。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农业技术 N 302019年7月·下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宋桂兰 (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农业技术推广与行政执法中心,辽宁 法库 110400) 摘 要 截止到2017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大概有53167.8万亩,在临储政策取消之后,我国的玉米种植面积也一直在降低,同时产量也在下降。玉米是我国十分重要的农作物,其是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因为不同地区的气候地理条件都不一样,所以玉米的产量也各不相同。辽宁省法库县是我国的产粮大县,每年玉米种植面积大约在0.67万hm2 以上,合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气候,实施高产栽培技术来提升玉米产量,可以有效保障当地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同时也可以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关键词 高产栽培;措施 1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关键意义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十分严峻的人口形势与粮食紧缺问题,国家方面提升了粮食产品要求。就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形式上看,农业生产力还需要提升。玉米是我国十分关键的粮食作物,在最近几年中有很多高产栽培技术被研发。经过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实施和推广,其意义体现在下面几点:其一是提升玉米产量,栽培技术的推广,可以经过各种技术手段来保持玉米的质量和产量。同时还能够促使栽培技术的创新,进而有效完善与建设我国现代化农业;其二是优化玉米种植情况,提升经济收益。高产栽培技术的使用,可以有效提升玉米的产量和质量,让粮食价格处在平衡状态中,这样可以有效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所以,大力推广高产栽培技术,不仅可以优化传统的栽培技术,同时也可以为农民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2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法库县全年日照数是2800h,有效活动积温是3100到3200℃,全年的降水量在600mm左右,无霜期是15d左右。土层比较肥厚,季节和昼夜温差很大,一年一熟,干物质累积比较多。在这种自然条件下,玉米的生长有了更多的优势。法库县在种植玉米的时候,要充分使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大力推广和实施高产栽培技术。 2.1 选用合适的品种 在种植玉米时,选用合适的品种是玉米高产的关键所在。在栽培过程中,需要结合法库县当地的气候、地理条件和习惯品种等方面的因素选择品种。在选择玉米品种时,要能够确保在当地早霜之前的5天成熟,需要的有效积温比当地正常有效积温低10℃左右。这样的品种不但可以充分使用当地热能资源,并且还可以保障安全成熟,实现高产。在选择品种时要尽量避免单一,玉米品种适应性很强,若是只选择一两个品种在不同自然条件与栽培技术下种植,则极易导致玉米的减产。每个地区都应该有主要栽种品种,并且要能够合理配置,加强玉米作物群 体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以此来保障玉米的 高产。 2.2 合理播种 选好品种之后就是进行播种,这是高 产栽培技术实施中的关键环节。首先是适期 播种,这种方式可以延长玉米的生育期,可 以加强抗旱和倒伏的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出 现。玉米适合的种植期一般是在日平均5cm 地温稳定超出10℃的播种日期。因为法库 县属于半干旱地区,所以需要将抢墒情作为 中心,在不坏种的基础上进行适宜早播。玉 米播种的时间要因地制宜,若是坡岗地,则 时间是在4月4日到15日。在平肥地区,一 般是4月10日到20日之间。然后是一次播 种保全苗,这是实现玉米高产的关键。玉米 是喜欢温暖的作物,在热量不够的情况下, 极易影响产量。法库县无霜期很短,种植的 一般是中晚熟品种。只有进行一次播种保全 苗,才可以充分使用热量资源。还有就是玉 米种植密度比较大,只有在保障每株长出一 样的穗,才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 2.3 合理密植和施肥 所谓密植,这是构成玉米产品的关键要 素,其中要将公顷穗数、穗粒数和粒重都协 调处理,使其乘积可以实现最大值。在密植 过程中要因地制宜,综合性考虑各种条件, 使用以地定产、以产定穗和以株定行距的方 式,以此来确定确定玉米种植的密度。在其 中不仅要防止空杆出现,同时也不要一味 的追求双穗。在通常情况下,在计划产量是 10.5到12t/hm2时,保苗一般是4.65到5.25 万株/hm2。总之,在密植时要依据计划产量 来制定。除此之外就是进行科学施肥,玉米 是一种对肥料需求比较大的作物,在玉米的 生长过程中需要的营养元素比较多。玉米高 产栽培技术的实施中,使用的玉米品种通常 是增产潜力大和喜欢高肥水的产品。要想实 现玉米的高产,就需要在种植过程中需要为 玉米提供足够的养分。不然就无法实现高产 增收的目标。所以,在高产栽培技术的实施 中,要大力推广配方施肥技术的使用,并要 结合法库县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规范 的高产施肥方式和模式。 2.4 加强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也是玉米栽培技术实施中的 关键环节,同时也是保障玉米丰收的关键条 件。田间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控制 和促使玉米生长发育。其中主要是合理使用 玉米生长发育的有利条件,创设出适宜的环 境条件,从而满足玉米对于水分、光线、热量 等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而控制则是对玉米 生长发育中的一些不利因素进行消除,优化 不适合玉米生长的环境和条件,让玉米可以 适合的环境中健康生长。对于玉米的田间管 理而言,田间管理工作要分阶段进行,其中 主要是苗期、生育期和生育后的管理。在苗 期阶段中,田间管理主要是保障玉米苗的 壮、根多、根深,同时还需要及时查田补苗。 在生育期阶段中,管理重点是满足玉米营养 生长与生殖生长对营养的需求,要能够处理 好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的关系,科学配 置营养物质。在实际管理工作中,需要做好 中耕除草工作,要做好铲趟,并且要有效治 理玉米生长中的病虫害,比如螟虫、粘虫等 这些害虫。生育后期管理中,主要是为开花 散粉和受精结实创优质的环境,以此保障玉 米的籽粒饱满。在实际工作中要适时放秋 垄、拔大草,推广玉米隔行和隔株去雄技术。 在干旱时,有灌溉条件的玉米田要及时灌 溉。玉米生育阶段中,若是田间有积水现象, 要及时排水。玉米成熟之后,要合理晚收,尤 其是最近几年广泛使用的优质品种,生育期 都是中晚熟产品,基本是活杆成熟,更加适 合晚收。 参考文献: [1]宫艳明.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21):145-1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