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学真题

工程地质学真题
工程地质学真题

200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24分)

1.工程地质条件

2.滑坡

3.混合溶蚀效应

4.水库诱发地震

5.活断层

6.卓越周期

二、简述:(60分)

1.工程地质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2.试述岩体稳定性分析刚体极限平衡法的思路。

3.岩石力学、土力学与工程地质学有何关系?

4.滑坡有哪些常用治理方法。

5.水对岩土体稳定性有哪些影响?

6.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及影响因素。

三、论述(16分)

结合工程实例,说明工程地质工作的步骤。

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30分)

1.工程地质条件

2. 滑坡

3.岩溶

4.水库诱发地震

5. 活断层

6.管涌

二、简述题(每题12分)

1、工程地质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2、滑坡有哪些常用治理方法?

3、岩土体稳定性评价中,如何考虑地下水的因素?

4、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及影响因素?

5、简述滑坡分类。

三、论述题(每题20分)

1、结合工程实例,说明工程地质工作的步骤及研究内容。

2、试述工程地质学的发展期望。

3、试述岩土体稳定性分析刚体极限平衡法的思路及内容。

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1.工程地质

2.地震烈度

3.地面沉降

4.岩溶

5.渗透稳定性

6.地面塌陷

二、论述

1.试举一例,论述滑坡的机理。(30分)

2.岩溶库区渗漏研究的主要方法及需要着手解决的关键问题。(30分)

3.试举一例说明,工程地质工作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30分)

4.我国长江三峡水库工程中主要涉及哪些工程地质问题?

它们对水库建设的影响如何。(30分)

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1、工程地质条件

2、砂土液化

3、混合溶蚀效应

4、渗透变形

5、活断层

6、卓越周期

二、简述题(每题10分)

1.工程地质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2、影响岩石风化的因素有哪些?

3、识别活断层的标志有哪些?

4、滑坡有哪些常用治理方法?

5、水对岩土体稳定有何影响?

6、如何进行覆盖性岩溶区的岩溶地基稳定性评价?

7、简述渗透变形的预测步骤。

三、论述题(每题25分)

1、分别说明土质斜坡与岩质斜坡的稳定性评价方法,并指出其主要区别。

2、城市建筑场地地震稳定性研究需要开展哪些工作,解决哪些问题?

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50分)

1.工程地质学

2.渗透稳定性

3.区域稳定性问题

4.地质灾害

5.斜坡破坏

6.地震基本烈度

7.地面塌陷

8.诱发地震

9.活断层

10.砂土液化

二、论述题(100分)

1.概括性介绍《工程地质学基础》课程的中心内容。

2.举一例工程动力地质现象,谈谈其发生机理及预防措施。

3.目前斜坡稳定性计算评价有哪些方法?对其中一种方法的计算原理展开叙述。

4.针对水库渗漏问题,在岩溶地区应进行哪些基本勘察工作?

20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1.活断层

2.地震震级

3.卓越周期

4.地上悬河的形成条件

5.崩塌

6.混合溶蚀效应

7.管涌

8.流土

二、问答题(每题20分)

1.试述砂土地震液化的机理。

2.滑坡防治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3.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有哪些?

4.岩溶地表塌陷的成因为何?

三、综合分析题(每题30分)

山区某新县城拟建于向斜盆地的核部,该地出露岩层为紫红色砂岩夹粘土岩薄层,岩层倾角20—30°,该盆地中部有河流穿过,城区建设沿岸布置,试论述可能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对策。

2008年(参考)

一、名词解释

蠕变水力梯度刚体极限平衡砂土液化比贯入阻力

二、简答

1.结构面的分类

2.库伦定律

3.综述一种评价岩土体稳定性的方法

4.岩溶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

5.水对边坡稳定的影响

三、论述

1.水库工程地质问题

2.举一工程实例指出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

3.城市工业民用建筑的工程地质问题

4.综合工程实例讨论水对岩土体稳定性的影响

2010年

一、名词解释

卓越周期地震基本烈度临界水力梯度管涌工程地质条件

二、判断正误

1.野外鉴别走滑行活断层最好的标志是河流沟谷的同步错移()

2.同一烈度震害区,对于同一建筑来说,以土层为地基的建筑一定比以基岩为地基的建筑损害程度大()

3.砂土相对密实度愈低,愈易产生地震液化()

4.斜坡成坡后,在坡顶处形成剪应力集中带()

5.砂土的渗透系数越大,产生管涌的临界水力坡度越小()

6.深层岩溶是原来在地表附近形成的岩溶由于地壳下降运动而埋藏到地下深部的()

7.水库蓄水前,只要河间地块存在分水岭,蓄水后就不会产生向邻谷渗漏()

8.潜在正断型应力场产生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最小()

9.稳定性系数问题

三、简答

1.活断层在地质和地貌方面识别标志?

2.覆盖性岩溶地区地基稳定性评价?

3.水库地震诱发机制?

4.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四、论述

1.滑坡的基本要素、影响斜坡稳定性的因素,斜坡变形破坏的防治措施?

2.影响岩溶发育的因素、岩溶渗漏防治措施?

3.结合实例分析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对震害的影响?

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回忆版)

填空:16X1分

判断:17X2分

论述:5X20分

1、渗透变形的防治原则和措施。

2、结合实例,论述影响斜坡稳定性的因素。

3、岩溶库区渗漏研究要做哪些工作?

4、结合汶川地震,谈建筑选址和抗震措施。

5、分化分带标准和方法。

工程地质学习题

工程地质学习题 1. 岩体及岩石的主要区别答:岩石是结构体,岩体是结构体和 结构面2.岩体结构面的成因类型 答:1.原生结构面:沉积结构面、火成结构面、变质结构面 2.次生结构面:内动力形成的结构面、外动力形成的结构面 3.构造结构面 3.岩体结构面的主要特征 答:结构面的规模、方向、距离、延续性、粗糙度 4.软弱夹层的概念及类型 答:概念:是指在坚硬的层状岩层中夹有强度低、泥质或碳质 含量高、遇水易软化、延伸较广或厚度较薄的软弱岩层 1.软岩夹层 2.碎块夹层 3.碎屑夹层 4.泥化夹层 5.工程岩体分级标准中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答:1.岩石的强度2.PQD值3.不连续面间距4.不连续面状态5.地下水状态 6.简述软弱夹层对工程的影响。 答: 7.在工程地质评价中,常采用哪些指标来表征结构面的 形态特征?而哪些指标是用来表征岩体渗透性高低? 1.导致建筑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岩体滑动破坏的基本类型 3.岩体发生滑动的边界条主要有哪些 4.确定岩体承载力的主要方法 5.确定岩体抗滑稳定计算参 数的主要步骤 6.地基岩体中陡倾结构面和缓倾结构面处理 7.某

工程基岩体风化较强,裂隙广泛分布,不满足建挡水建筑物要求,处理 1.岩质边坡变形破坏的主要类型及特征 2.滑坡的主要地貌形态特征 3.岩质边坡的稳定性评价方法有哪些 4.影响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5.不稳定的岩质边坡,常见的处理措施有哪些 6.极射赤平投影图与节理走向玫瑰花图的主要功能和差别 1.地下洞室开挖后,岩体中的应力将发生重新分布,其主要特征有哪些 2.地下洞室轴线位置选择时,主要应考虑哪些因素 3.围岩的概念及分带 4.围岩变形破坏的主要特征 5.山岩压力的概念及确定方法 6.围岩抗力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7.围岩抗力的确定方法 8.提高围岩稳定性的方法

工程地质学考研复试

1. 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问题 2. 结构面/ 结构体/ 岩体结构 3. 岩石/ 岩体 4. 自重应力/ 构造应力 5. 变异应力/ 残余应力 6. 变形/ 破坏 7. 蠕滑(稳滑)/ 粘滑 8. 地震的震级/ 烈度 9. 砂土液化/ 震动液化/ 涌沙 5. 围岩应力/ 山岩压力(山压) 6. 凯塞尔(Kaiser)效应/ 岩爆 7. 屈服强度/ 残余强度/ 长期强度 8. 蠕变/ 松弛 9. 固结灌浆/ 帷幕灌浆 . 工 程地质条件:与人类工程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质条件,包括岩土类型与工程特性、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地质现象、天然建筑材料等六个方面。工程地质问题: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当出现不协调时,将产生相应的工程地质问题。 2结构面/ 结构体/ 岩体结构 结构面:岩体内分割固相组分的地质界面的统称。包括原生结构面、构造结构面和浅表生结构面三大类。 结构体:未经位移的岩体被结构面切割成的块体或岩块。 岩体结构:是建造与改造两者综合作用的结果。它以特定的建造如沉积岩建造、火成岩建造和变质岩建造为其物质基础,建造确定了岩体的原生结构特征而构造作用改造以及浅表生作用改造如卸荷、风化、地下水作用等,使岩体结构趋于复杂化。 3岩石/ 岩体 岩石:组成地壳的矿物集合体。具有不连续性、各向异性、非均质性、有条件转化性等特点。 岩体:赋存于一定地质环境,由各类结构面和被其所切割的结构体所构成的地质体。 4自重应力/ 构造应力 自重应力:在重力场作用下生成的应力为自重应力。 构造应力:岩石圈运动在岩体内形成的应力称为构造应力。构造应力又可分为活动构造应力和剩余构造应力。 5. 变异应力/ 残余应力 变异应力:岩体的物理、化学变化及岩浆的侵入等,与岩体天然应力形成的关系也较密切。 残余应力:承载岩体遭受卸荷或部分卸荷时,岩体中某些组分的膨胀回弹趋势部分地受到其它组分的约束,于是就在岩体结构内形成残余的拉、压应力自相平衡的应力系统。

北京科技大学 工程地质复习试题库

. 北京科技大学 工程地质学 复习思考题

参考答案 . . 一.名词解释 1工程地质学: 2地质作用: 3地壳运动 4岩浆作用: 5地震: 6岩石: 7.矿物 8岩石的结构: 8地层: 9地层层序定律: 10地质构造: 11.断层: 12活断层*: 13地质图: 14地下水 15孔隙: 16临界水力梯度*: 17裂隙: 18岩溶: 19潜水

20承压水: 21层流: * 22紊流: * 23 流砂 24基坑突涌: 25烈度: 26泥石流: 27滑坡: . . 28风化作用: 29斜坡变形破坏: 30工程地质勘探* 31原位测试* 32岩心采取率** 2、填空题 1人类工程活动中可能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 以及 4个方面。 2工程地质学主要研究方法有:、、、。3地质作用包括和。 4内力地质作用包括:。 5外力地质作用包括 6根据岩石的形成深度分为:。 7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包括、和。 8相对地质年代确定法有:和。 9岩层的产状要素是:、和。 10岩层间接触关系有、、。 11褶皱的识别标志是。 12断层要素包括:。

13逆断层活动时发生地表变形,并发育断裂。 14*活断层的主要活动方式是。 15.地下水分类按埋藏条件分类的各类地下水特征和 。 16地下水分类按含水层空隙性质分类的各类地下水特征 17地下水的控制根据其基本原理,通常可分为:、、、、等几种控制方法 . . 18*地震按其成因可分为、、和 19*地震对地表造成的破坏可归纳为:、和 三种类型。 20*岩溶作用的基本条件是:、、、 。 21指出下列滑坡要素名称 (1)________________ (2) (2)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 (1) (4)________________

工程地质学最新完整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工程地质条件: 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或是工程建筑物所在地质环境的各项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 2、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物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或问题。 3、工程地质学: 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又是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的分支学科,它是工程科学与地质科学相互渗透交叉而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从是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是服务于工程建设的应用科学。 4、原生矿物 岩石经物理风化破碎,但成分没有发生变化的矿物碎屑。 5、次生矿物 岩石经过化学作用,使其进一步分解,形成一些颗粒更细小的新矿物。 6、粒径 土颗粒的大小以其直径来表示,称为粒径,其单位一般采用mm。粒径只是一个相对的、近似的概念,应理解为土粒的等效直径。 7、粒度成分 土中各个粒组相对百分含量,通常用各粒组占土粒总质量的百分数表示。 8、等(有)效粒径 非均粒土累积含量占10%(粒组累积百分含量)所对应的粒径。(平均粒径=50%限制粒径=60%) 9、不均匀系数是土的限制粒径和有效粒径的比值,即为Cu=d60 d10。Cu值越大,土粒越不均匀,累积曲线越平缓;反之,Cu值越 小,则土粒越均匀,曲线越陡。 曲率系数 2d30是累积含量30%粒径的平方与有效粒径和限制粒径乘积的比值,即为 Cc=,Cc值能说明累积曲线的弯曲情d10?d60 况。 10、土的结构: 是指组成土的土粒大小、形状、表面特征、土粒间的连结关系和土粒的排列情况。 11、土的构造:

在一定的土体中,结构相对均一的土层单元体的形态和组合特征。包含土层单元体的大小、形状、排列和相互关联等方面。 12、细粒土的稠度: 由于细粒土的含水率不同,表现出稀稠软硬程度不同的物理状态,如固态、速态或流态,细粒土这种因含水率变化而表现出的各种不同物力状态,即为细粒土的稠度。 13、稠度界限 随着含水率的变化,细粒土可由一种稠度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稠度状态,相对于转变点的含水率,称为稠度界限,也称为界限含水率。 14细粒土的可塑性 细粒土的含水率在液限和塑限两个稠度界限之间时,在外力作用下可以揉塑成任意形状而不破坏土粒间的连结,并且在外力解除后仍保持已有的形状,细粒的这种性质称为它的可塑性。 16、土的前期固结压力: 是土层在过去历史上曾经受过的最大固结压力。 17、黏性土和非黏性土: 黏性土具有结合水连结所产生的粘性土。如细粒土; 非黏性土土粒间无连结,不具粘土。如粗粒土、巨粒土。 18、湿陷性: 在一定压力作用下受水浸湿后,结构迅速破坏而产生显著附加沉陷的性能。19、触变性: (土饱水而结构疏松)在振动等强烈扰动下其强度也会剧烈降低,甚至液化变为悬液的这种现象。 20、湿陷系数: (黄土)试样在某压力作用(p)下稳定的湿陷变形值与式样原始高度的比值称δs=hp-h'p h0,式中hp为保持天然 的湿度和结构的土样,施加一定压力时,压缩稳定后的高度(cm);h'p为上述加压稳定后的土样,在侵水作用下,下层稳定后的高度(cm),h0为土样的原始高度(cm)。 21、自重湿陷系数: (黄土)实验在与其饱和自重压力相等的压力作用下,压缩稳定后的湿陷值与土样原始高度的H值δ2s='hz-hz式h0 '为上述加压稳定后的中hz为保持天然的湿度和结构的土样,施加至土样的饱和自重压力时时,下沉稳定后的高度(cm);hz

工程地质学课本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绪言 1. 谓工程地质学? 答: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与人类工程建筑等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 2. 谓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 答:①阐明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并指出其对建筑物有利的和不利的因素。②论证建筑场地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给出确切的结论。③选择地质条件优良的建筑场地,并根据场地的地质条件合理配置各个建筑物。④根据建筑场地的具体地质条件,提出有关建筑物类型、规模、结构和施工法的合理化建议,以及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所应注意的地质要求。⑤研究工程建筑物兴建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预测其发展演化趋势,并提出对地质环境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建议。⑥为拟订改善和防治不良地质作用的措施案提供地质依据。3. 谓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容? 答:①岩土工程性质的研究。②工程动力地质作用的研究。③工程地质勘查理论技术法的研究。④区域工程地质的研究。 4. 谓工程地质条件? 答:工程地质条件是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①岩土的类型及其工程性质。②地质构造。③水文地质条件。④动力地质作用。⑤地形地貌条件。 ⑥天然建筑材料。 5. 谓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地质问题指已有的工程地质条件在工程建筑和运行期间产生的一些新的变化和发展,构成威胁影响工程建筑的安全。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包括①地基稳定性问题。②斜坡稳定性问题。③洞室围岩稳定性问题。④区域稳定性问题。

6. 简述工程地质学与岩土工程的关系。 答:工程地质是岩土工程的基础,岩土工程是工程地质的延伸。 7. 简述工程地质学的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 答:17世纪以后开始出现地质环境对建筑影响的文献资料,工程地质学产生了萌芽。20世纪初工程地质研究已经由欧美向发展中扩展并稳定发展。未来工程地质学会与其他学科更加紧密相连,与各相关学科更好地交叉和结合,促进基本理论、分析法和研究手段等各面不断更新和前进,进而使工程地质学的涵不断变化、外延扩展。 8. 简述本课程的学习要求。 答:见课本P8-P9。 第二章矿物与岩 1.谓克拉克值?地壳主要由哪些元素组成? 答:地壳中各种化学元素平均含量的原子百分数成为原子克拉克值,又称元素丰度。地壳主要由氧、硅、铝、铁、钙、钠、镁、钾、钛和氢十种元素组成。 2.根据地震资料,地球部圈层可以划分为哪几个圈层?各圈层的物质组成是什 么?各圈层之间的不连续界面是什么? 答:地球部圈层可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地壳由沉积岩、花岗岩和玄武岩组成;地幔由二辉橄榄岩组成;地核由铁、镍、硅构成的物质组成。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工程地质学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

希望对各位2013研友有所帮助,祝大家考研成功! 2007中国地大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工程地质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 活断层:指目前正在活动着的断层或近期有过活动且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重新发生活动的断层(即潜在活断层)。 2 地震震级:衡量地震大小的尺度 3 卓越周期: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时,经过各种不同性质的界面时,由于多次反射、折射,将出现不同周期的地震波,而土体对于不同的地震波有选择放大的作用,某种岩土体总是对某种周期的波选择放大得突出、明显,这种被选择放大的波的周期即称为该岩土体的卓越周期。 4 地上悬河形成条件 5 崩塌:斜坡岩土体中被陡倾的张性破裂面分割的块体,突然脱离母体并以垂直运动为主,翻滚跳跃而下,这种现象或运动称为崩塌。 6 混合溶蚀效应:两种饱和度或温度不同的水混合后,其溶蚀能力有所增强的效应。 7 管涌 8 流土 二简答 1 试述沙土地震液化的机理? 砂土液化的机理:在地震过程中,较疏松的饱水砂土在地震动引起的剪切力反复作用下,砂粒间相互位置产生调整,而使砂土趋于密实。砂土要变密实就势必排水,但在急剧变化的周期性地震力作用下,伴随砂土孔隙度减小而透水性变弱,因而排水愈来愈不通畅。应排除的水来不及排走,而水又是不可压缩的,于是就产生了剩余孔隙水压力(或超孔隙水压力)。此时砂土的抗剪强度将随着超孔隙水压力的增长而不断降低,直至完全抵消法向压力而使抗剪强度丧失殆尽。此时地面就可能出现喷沙冒水和塌陷现象,地基土丧失承载能力而失效。 2 滑坡防治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六字方针:“挡、排、削、护、改、绕” 即避开、加固(抗滑桩、挡土墙、锚固)、移载、排水、岩土性质改良、护坡 治理工程常是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3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1)地形条件。地表崎岖,高差悬殊,切割强烈,是泥石流分布区的地形特征。 2)地质因素。松散固体物质的来源及数量多少取决于地质因素。地质因素包括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新构造运动及地震、不良物理地质现象等。它们以不同方式提供松散碎屑物,是泥石流形成的物质基础。

工程地质学试卷及答案8套

工程地质试题1 一、名词释义(每小题2分,共20分) 1、工程地质条件 2、活动断层 3、岩体结构 4、液化指数 5、软化系数 6、地质工程 7、卓越周期 8、管涌 9、固结灌浆 10、地应力集中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50分) 1、岩体完整性含义是什么?给出5种以上反映岩体完整程度的定量指标? 2、风化壳的结构特征是什么?给出5种以上反映岩体风化程度定量指标? 3、软土的工程地质特征是什么? 4、简述岩爆发生的机理?

5、简述砂土液化机制? 6、软弱岩石的含义以及基本特征是什么? 7、震级与烈度有什么区别? 8、岩溶发育基本条件是什么?岩溶区工程建设遇到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哪些? 9、野外如何识别滑坡? 10、水库地震的特征是什么?其成因学说有哪些? 三、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分析结构面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研究工程意义? 2、分析坝基深层滑动的边界条件,简要说明剩余推力法、等稳定法的原理。 四综合论述题(14分) 分析边坡工程研究的内容和稳定分析的方法?

工程地质试题2 一、区别各组概念(每小题4分,共20分) 8、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地质问题 9、液化指数与液性指数 10、地质工程与岩土工程 4、固结灌浆与帷幕灌浆 5、震级与烈度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50分) 1、岩体结构含义是什么?岩体结构类型是怎样划分? 2、风化壳的结构特征是什么?给出5种以上反映岩体风化程度定量指标? 3、软土的工程地质特征是什么? 4、简述岩爆发生的机理? 5、简述砂土液化机制? 6、结构面的成因分类是什么?并举例说明每种类型。 7、卓越周期含义是什么?如何利用波速试验资料确定卓越周期? 8、岩溶发育基本条件是什么?岩溶区工程建设遇到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哪些? 9、野外如何识别滑坡? 10、坝基渗透变形破坏类型有哪些?如何防治之。

工程地质答案及复习题

. 一、选择题 31.岩石允许水通过的能力称为(A岩石的透水性)。 32.基础形式)。岩石抵抗冰冻作用的能力称为(B岩石的抗冻性)。 1.下列不属于工程地质条 件的是(C33.岩石溶解于水的性质称为(2.概括地讲,工程地质所研究的两方面问题主要体现在(AC岩石的溶解性)。 34.岩石在一定试验条件下的吸水性能称为(区域稳定和地质稳定)。D岩石的吸水性)。相比较来讲,下列各学科宇工程地质学联系不大的是(D 3.35.根据岩土的水理特性,砂土层与黏土层相比,其隔水性材料力学)。 (AD差)。 4.下列关于工程地质学及其研究内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6.工程地质学是一门理论性雨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岩石的力学性质指岩石在各种静力、动力作用下所呈现的性质,主要包括(A. 变形和强度)。 5.陆地的总面积大约占地球表面面积的(A29.2%)37.下列不属于地质年代单位的是(B统)。 6.地球以地表为界分为外圈和内圈,以下各项属于外圈的是38.下列不属于地层年代单位的是(D代)。(A大气圈)。 39.沉积岩与岩浆岩之间的接触关系可能是(A沉积接触)。7.地球以地表为界分为外圈和内圈,以下各项属于内圈的是 (C地幔)。 40.沉积岩之间的接触关系主要有(D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接触)。 A70%8.海洋的总面积大约占地球表面面积的()。41.9.地球的内部圈层构造包括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其中沉积岩的不整合接触面商常常形成底砾岩,与底砾岩岩性一直的岩层形成时间(A 较早)。最外的圈层是(A地壳)。 42.沉积岩与岩浆岩之间的接触关系有(D10.地球的内部圈层构造包括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其沉积接触和侵入接触)。中最里面的圈层是(B地核)。43.下列有关平行不整合接触正确的 一项是(B地球的内部圈层构造包括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其11. 与不整合面上的底砾岩岩性一直的岩层形成时间性对较早)。中处于中间的圈层是(C地幔)。44.下列有关角度不整合 接触不正确的一项是(C上、下两套12. 地球的内部圈层构造包括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其岩层之间无沉积间断)。 A中厚度最小的圈层是(地壳)。45.下列有关侵入接触的叙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D侵入接触是13.下列各地质作用属于内力作用的是(B变质作用)。 沉积岩与岩浆岩之间的一种接触关系)。 14.些列各项地质作用属于外力作用的是(D沉积作用)。 46.下列有关岩层倾向说法正确的一项是(B15.岩石按成成原因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D岩层的倾向只有一个数值)。硬度)。 A16.矿物抵抗刻划、研磨的能力成为(47.由 岩浆冷凝固结而形成的岩石是(17.D岩浆岩)。下列有关岩层走向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 岩层的走向只有一个数值)。 18.岩浆岩构造不包括(A层面构造)。48.岩层走向与坡面走向一致,岩层倾向于坡面倾向相反对,A19.碎屑物质被胶结物质胶结以后所形成的构造成为(碎屑岩层分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关系是(D弯曲方向一致,但岩层结构)。 界线的弯曲度小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度)。沉积岩特有的构造形式时(B层理构造)。 20.49.水平岩层的岩层分界线与地形等高线的关系是(21.岩石在饱水状态下的极限抗压强度与岩石在干燥状态下A平行)。 50.软化系数)。未经构造变形影响的沉积岩,其原始产状当是(D无法确D的极限抗压强度的 比值成为岩石的(定)。压应力等于零时,22.岩石抵抗剪断强度成为岩石的抗切(C51.可以确定岩层在空间位置的因素是(D走向、倾向、倾角)。强度)。52.背斜表现为(B核部位老地层,两翼对称出现新地层)。在垂直压力作用下,岩石抵抗剪切破坏的最大能力称为23.53.逆断层 即(A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抗剪强度)。的(ieyanshiD

工程地质学概论考试题目

工程地质学概论 1、工程地质学的主要研究任务是什么 ①阐明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并指出对建筑物有利的和不利的因素;②论证建筑物所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作出确切的结论; ③选择地质条件优良的建筑场址,并根据场址的地质条件合理配置各个建筑物; ④研究工程建筑物兴建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预测其发展演化趋势,并提出对地质环境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建议;⑤根据建筑场址的具体地质条件,提出有关建筑物类型、规模、结构和施工方法的合理建议,以及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所应注意的地质要求;⑥为拟定改善和防治不良地质作用的措施方案提供地质依据。 2、什么是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条件指的是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地质因素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结构、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 3、什么是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地质问题指的是工程地质条件与建筑物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或问题。 4、工程地质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工程地质学的研究方与它的研究内容相适应的,主要有自然历史分析法、数学力学分析法、模型模拟试验法和工程地质类比法。四种研究方法各有特点,应互为补充,综合应用。其中自然历史分析法是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研究方法,是其它研究方法的基础。 5、不良地质现象:对工程建设不利或有不良影响的动力地质现象。它泛指地球外动力作用为主引起的各种地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土洞、河流冲刷以及渗透变形等,它们既影响场地稳定性,也对地基基础、边坡工程、地下洞室等具体工程的安全、经济和正常使用不利。 1、活断层的定义: 活断层指目前正在活动着的断层或近期有过活动且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重新发生活动的断层(即潜在活断层)。 美国原子能委员会(USNRC): (1)在3.5万年内有过一次或多次活动的断层 (2)与其他活动断层有联系的断层 (3)沿该断裂发生过蠕动或微震活动 活断层的类型:按照位移方向与水平面的关系: (1)正断型活断层 差异升降活动为它的断陷盆地边缘。下降盘分支断层多见,形成地堑式的正断层组合。 (2)逆断型活断层 多分布于板块碰撞挤压带。上盘变形带大,出现多分支断层。 (3)走滑型活断层 常分布于大陆内部的地块之间的接触部位,水平错动量大,断层带宽度不

工程地质学题库及答案

七夕,古今诗人惯咏星月与悲情。吾生虽晚,世态炎凉却已看透矣。情也成空,且作“挥手袖底风”罢。是夜,窗外风雨如晦,吾独坐陋室,听一曲《尘缘》,合成诗韵一首,觉放诸古今,亦独有风韵也。乃书于纸上。毕而卧。凄然入梦。乙酉年七月初七。 -----啸之记。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必修课程 工程地质学 复习思考题 参考答案 编者:谢谟文 2012-6

1工程地质学:是将地质学的原理运用于解决工程稳定性问题的一门科学。 2地质作用:所有引起矿物、岩石的产生和破坏,从而使地壳面貌发生变化的自然作用。 3地壳运动由地球自转速度的改变等原因,使得组成地壳的物质(岩体)不断运动,改变它的相对位置和内部构造,称地壳运动。 4岩浆作用:软流圈及岩石圈中下部的高温融熔物质沿某一通道上升至地表或在地下冷凝成岩的过程叫岩浆作用 5地震:岩石圈机械运动积累的能量,由于岩石圈破裂而突然释放的一种现象,由于地震波的传播引起地面快速颤动叫地震 6岩石:在一定的地质作用中形成,并在一定的地质和物理、化学条件下稳定存在的矿物集合体。 7.矿物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 8岩石的结构:组成岩石的岩屑或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状及相互关系。8地层:地质学上把某一地质年代形成的一套岩层(无论是沉积岩,火山碎屑岩还是变质岩)称为那个时代的地层。 9地层层序定律:正常的地层总是老的先沉积在下,而新的则后沉积在上,这种新老地层的覆盖关系叫地层层序律。 10. 地质构造:是指地质体(岩层、岩体或矿体)存在的空间形式、状态及相互关系,是地质作用(地壳运动等)所造成的岩石(或矿体)变形、变位等现象,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它们主要包括褶皱、断裂等。 11.断层:岩层受力发生破裂,破裂面两侧岩块发生明显的位移,这种断裂构造称断层。 12 活断层:现在正在活动或在最近地质时期发生过活动的断层。 13地质图:是反映一个地区地形及地质情况的综合图纸。它是在地形图上用不同的颜色(或花纹)及规定符号,按比例尺缩小,把地表上各种地质体垂直投影到水平面上的一种图件。 14地下水是埋藏在地表下面土中的孔隙、岩石中孔隙和裂隙中的水 15孔隙:土(粘土、砂土、砾石等)和碎屑岩等沉积岩中的颗粒和颗粒集合体间存在的空隙。

工程地质学考试复习题

填空与选择题 岩体结构 结构面和结构体的排列与组合形成。包括结构面和结构体两个要素。结构面 指发育于岩体中,具有一定方向和延伸性,有一定厚度的各种地质界面,如断层、节理、层理及不整合面等.由于这种界面中断了岩体的连续性,故又称不连续面。 结构面的成因分类: 原生结构面、构造结构面、次生结构面 岩体结构类型划分 为了概括地反映岩体结构面和结构体的成因、特征及 其排列组合关系.将岩体结构划分为4大类和8个亚类 如下表所示: 整体块状结构Ⅰ整体结构(Ⅰ1)块状结构(Ⅰ2) 层状结构Ⅱ层状结构(Ⅱ1)薄层状结构 碎裂结构Ⅲ层状碎裂结构(Ⅲ2)碎裂结构(Ⅲ3) 散体结构Ⅳ 工程地质条件 条件是指工程建筑物所在地区地质环境各项因素的综合。 这些因素包括: (1) 地层的岩性:是最基本的因素,包括它们的成因、时代、岩性 相关书籍 、产状、成岩作用特点、、风化特征、和接触带以及性质等。 (2) 地质构造:也是工作研究的基本对象,包括褶皱、断层、节理构造的分布和特征、地质构造,特别是形成时代新、规模大的优势断裂,对地震等灾害具有控制作用,因而对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沉降变形等具有重要意义。 (3) 水文地质条件:是重要的因素,包括地下水的成因、埋藏、分布、动态和化学成分等。 (4) 地表地质作用:是现代地表地质作用的反映,与建筑区地形、气候、岩性、构造、地下水和地表水作用密切相关,主要包括滑坡、崩塌、岩溶、泥石流、风沙移动、河流冲刷与沉积等,对评价建筑物的稳定性和预测条件的变化意义重大。 (5) 地形地貌:地形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状况、山坡陡缓程度与沟谷宽窄及形态特征等;地貌则说明地形形成的原因、过程和时代。平原区、丘陵区和山岳地区的地形起伏、土层厚薄和基岩出露情况、地下水埋藏特征和地表地质作用现象都具有不同的特征,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到建筑场地和路线的选择。 (6)地下水:包括地下水位,地下水类型,地下水补给类型,地下水位随季节的变化情况。 (7)建筑材料:结合当地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材料作为建筑材料,因地制宜,合理利用,降低成本。 参考资料《》主编:邵燕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地质工程考研专业课题库

地质工程考研专业课题库

试题一 一、填空题:(40×0.5’) 1、工程地质学的研究任务是: (1)阐明建筑地区的___ (2)论证建筑物所存在的___ (3)选择地质条件优良的___ (4)研究工程建筑物兴建后对___的影响 (5)提出有关建筑物___、___、___和___的合理建议; (6)为拟定改善和防治不良地质作用的措施方案提供___ 2.活断层:指目前___的断层或有过活动且___可能会重新发生活动的断层(即潜在活断层)。3.震级:是衡量___的尺度,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___大小所决定。烈度:___受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震域介质条件的影响。4.地上悬河形成的三个基本条件:河水中携带有大量的敏感土粒子(___mm);河水中有___(时间平均流速小于0.7m/s);河流具有足够广阔的可能被___.

二、简述题:(3×10’=30) 1、活断层的识别标志有哪些? 2、什么是斜坡的变形与破坏,试论述斜坡变形破坏的三个不同演化阶段。 3、泥石流的形成条件为何? 三、工程地质分析:(4×5’=20) 1、请写出下图中的滑坡要素。 2、根据震源机制理论分析图中发震断层的性质。 3、试分析下列河间地块是否会发生水库渗漏。 4、已知渗流方向为由下向上,请用砾石,粗砂和细砂设计反滤层。

四、综合分析题:(1×30’=30) 计划中的一条高速铁路,将通过一个滑坡体,试论述工程地质条件及可能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试题二 一、名词解释:(4×6’) 1.地震烈度 2.工程地质类比法 3.临界水力梯度 4.活断层 5.斜坡变形破坏 6.混合溶蚀效应 二、判断题(8×2’=16) 1.野外鉴别走滑型活断层最好的地貌标志是河流沟谷的同步错移。 2.同一烈度震害区,对于同一建筑来说,以土层为地基的建筑一定比以基岩为地基的建筑损害程度大。3.砂土相对密度愈低,愈易产生地震液化。

工程地质学试题库(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某矿物呈板块、黑色、珍珠光泽,一组完全解理,硬度2.5—3.0。该矿物可定名为(D)。 A.辉石 B.角闪石 C.橄榄石 D.黑云石 2、下列岩石为岩浆岩的是(C)。 A.灰石(橄榄石) B.片麻岩(灰岩) C.辉石(石英岩) D.泥岩(砂岩) 3、碎屑物质被胶结以后所开成的结构称为(A)。 A.碎屑结构 B.斑关结构 C.沉积结构 D.碎裂结构 4、压应力等于零时,岩石抵抗剪切破坏的最大能力称为岩石的(C)。A.抗剪断强度 B.抗拉强度 C.抗切强度 D.抗剪强度 5、沉积岩的不整合接触面上常常形成底砾岩,与底砾岩岩性一致的岩层形成时间(A)。 A.较早 B.较晚 C.无法确定 D.沉积岩未经构造变动影响时,较晚 6、下列不是地质年代单位的(D)。 A.宙 B.代 C.纪 D.统 7、下列有关岩层走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 A.岩层的走向有两个数值,且两数值相差180° B.岩层的走向只有一个数值 C.岩层的走向可由走向线的方位角表示 D.岩层走向方位角与倾角方位角相差90° 8、下列不能作为判断断层的标志是(D)。 A.擦痕和阶步 B.牵引构造 C.地层的重复和缺失 D.底砾岩 9、砂嘴、砂坎地形常形成于(C)。 A.次深海带 B.深海带 C.海岸带 D.浅海带 10、泥炭及淤泥质土是(B)形成的。 A.包气带水 B.裂隙水 C.潜水 D.承压水 11、天然地震按成因可划分: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A)。 A.激发地震 B.形变地震 C.强震 D.海洋地震 12、地下水按埋藏条件的分类,不包括(B)地下水。 A.包气带水 B.裂隙水 C.潜水 D.承压水

工程地质学基础习题.

振动液化评价 1、应用2-1、2-2式计算成果,评价Ⅱ——Ⅱ剖面可能产生液化的范围和深度;(1)对于B点右侧的区域,=0, =(0.9+0.1 此工程取6,为某点深度。若某点处的>,则该点处发生液化。 取题目中表2-1中分段的起始点比较与的值。 表2-1 不同深度与对比值 深度(m)是否液化 2.00 6.604是 3.007.204是 4.808.285是 6.609.367是 8.6010.568是 9.6011.169是 10.608.3211否 11.608.7413否 由表知,=10.60m深度处为发生液化,而=9.60m处已液化,故查看 9.60m~10.60m中间区段。

当=10.05m时,=6×(0.9+0.1×10.05)=11.43>,已发生液化,所以B点右侧区域的液化深度是10.05m。 (2)对于B点左侧区域,需考虑潜水面下降,即发生变化。 在B点左侧,与B点的水平距离为x处的铅垂面上,=6 [0.9+0.1(-0.01x],对于不同的,可根据临界条件求出相应的x值。 表2-2 不同深度临界距离数值 深度(m)x(m) 2.00443 3.3 3.004533.3 4.805546.7 6.607393.3 8.608426.7 9.609360 10.6011 (据6 [0.9+0.1(-0.01x]= 求得 x取值小于临界数值时,粉土发生液化,据表知x最大取546.7,即B点左侧发生液化的最远距离为546.7m。

由上可得,Ⅱ——Ⅱ剖面可能产生液化的范围为B点左侧546.7m处至右侧无限远处,深度为10.05m。 2、分析影响本坝基地震液化的因素; 经验表明,影响坝基地震液化的因素有:土粒粒径、砂土密度、上覆土厚度、地层的形成年代、地面震动的强度和历时、地下水位的埋深等。 本坝基除未收地面震动影响外,其他因素对坝基均有影响,以土层性质、 地下水位埋深等因素对坝基影响较大。 3、提出防止液化的处理措施; 现在对于坝基液化主要采取压密粉土层、排渗、换土或盖重等坝基处理措施,坝前加固等,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增强地基及边坡的稳定性,减小地基 的沉降量、消除地基土的液化。 风化壳的垂直分带 1. 根据所给资料分析风化壳垂直分带标志; (1 分化带的垂直定性、及定量分带标志如下: 表3-1 风化壳垂直分带的定性指标参照标准 风化分带 岩石颜 色 矿物颜色 岩体破 碎特点 物理力学 性质 声速特 性 剧 风化带原岩完全变 色,常呈黄 褐、棕红、 红色 除石英外, 其余矿物多 已变异,形 成绿泥石、 绢云母、蛭 石、滑石、 石膏、盐类 及粘土矿物 呈土状,或 粘性土夹碎 屑,结构已 彻底改变, 有时外观保 持原岩状态 强度很低,浸 水能崩解,压 缩性能增大, 手指可捏碎 纵波声速值 低,声速曲 线摆动小

工程地质学考研真题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试题名称:工程地质学 一、名词术语解释 特征(卓越)周期活断层地震烈度地震效应有效应力原理砂土液化地面沉降推落式滑坡牵引式滑坡泥石流斜坡破坏卸荷回弹岩溶岩溶作用比溶解度比容蚀度混和溶蚀效应 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问题基岩抗力体土的触变性湿陷性最优含水率 岩体结构软弱夹层泥化夹层岩体的工程分类载荷实验展示图工程地质测绘 岩体完整性系数岩体风化系数围岩抗力系数岩体软化系数岩体抗冻系数地震影响系数渗流渗透变形渗透系数渗透率透水率 地基承载力基本值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基地附加应力主固结 次固结主应力负摩擦阻力坝基扬压力围岩抗力岩爆水库浸没 二、是非判断题 1、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时释放能量大小的尺度。() 2、崩塌一般发生于厚层坚硬岩体中。() 3、碳酸盐岩中白云石含量愈多则岩溶发育愈弱。() 4、动水压力的单位是kN/m3。() 5、与天然地震相比,水库诱发地震的b值较低。() 6、可行性研究勘查应符合确定建筑场地方案的要求。() 7、当地基持力层起伏较大时,以采用预制打入桩为宜。() 8、盾构法适用于在淤泥土和饱和粉细砂土中的隧道施工。() 9、各种规格的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都要进行触探杆长度校正。() 10、土坝在选坝时必须考虑有无修建溢洪道的有利地形地质条件。() 11、活断层的错动速率是不均匀的,不同的断层错动速率不等,同一条活断层的不同部 位其值也可能不等。() 12、饱水砂层越厚、埋藏越深,地震历时长且强度大,则砂土液化的可能性越大。 () 13、在高烈度地震区选择房屋建筑场地,应尽量避开地下水埋深过大的地段。 () 14、在水平地应力 1较大的地区,为使岩体中地下洞室周边应力有所改善,洞轴线宜与

工程地质学期末考试题库

第一套试题 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每题2分,共计30 分)1.外力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A)。 A.剥蚀作用 B.岩浆作用C地质作用D.地壳运动 2.地球以地表为界分为外圈和内圈,以下各项不属于外圈的是(D)。 A.大气圈 B.水圈C生物圈D.地核 3.关于沉积岩形成过程顺序排列正确的是(B)。 A.风化剥蚀阶段、沉积阶段、搬运阶段、硬结成岩阶段 B.风化剥蚀阶段、搬运阶段、沉积阶段、硬结成岩阶段 C.沉积阶段、搬运阶段、硬结成岩阶段、风化剥蚀阶段 D.沉积阶段、硬结成岩阶段、搬运阶段、风化剥蚀阶段 4.压力等于零时的抗剪断强度称为( b)。 A.抗拉强度 B.抗切强度C抗剪强度D.抗压强度 5.下列关于褶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褶皱构造使同一岩层产生明显的错动 B.褶皱核部为新老地层,翼部为新地层C 褶皱的基本类型有背斜和向斜D.褶皱使岩层产生了一系列波状弯曲 6.随着距地表深度的不断加大,风化作用的程度(C)o A.不发生变化B越来越强C越来越弱D无法判断 7.河流的地质作用一般表现为(D)。 A.侵蚀、沉积 B.沉积、搬运C侵蚀、搬运D.侵蚀、沉积、搬运9.地下水位的降低可使降水周围的地面(A)。A.下降B.上升C不变D.不能确定 10.下列关于震级和烈度的组合正确的是(C)。

A.每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烈度也只有一个 B.每次地震震级可有多个,烈度只有一个 C.每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可有多个 D.每次地震震级可有多个,烈度也可有多个 11.采空区地表变形可分为(B)。 A.两种移动,两种变形 B.两种移动,三种变形 C. 一种移动,三种变形 D.三种移动,一种变形 12 .按结构成因,结构面分为原生、构造、次生结构面,岩体受构造应力作用所产生的破裂面指的是(B)。 A.原生结构面 B.构造结构面 C.次生结构面 D.节理面 13.洞室衬砌的主要作用是(A)。 A.承受岩土和水压力 B.防止地下水人渗C装饰洞室D.辅助围岩灌浆 14 .在地下洞室的围岩分类中,RQD表示(B)。 A.岩石质量 B.岩石质量指标C岩体质量D.岩体质量指标 15.回转钻探不适宜于的土层是(D)。 A.粘性土 B.粉土 C.砂土 D.砾石土 二、判断题(正确者在题后括号内填“它”错误者填“X’每题2分,共计20 分)1.地壳是莫霍面以上固体地球的表层部分,平均厚度约为33Km。( V)2沉积岩形成过程中,物质沉积是搬运介质物理化学条件变化的开始。(X) 3.岩石的物理性质包括吸水性、透水性、溶解性、软化性、抗冻性等。 (X)4.与不整合接触面上的底砾岩岩性一致的岩层形成时间相对较早。(V)5地 质图是反映一个地区各种地质条件的图件。(V)

工程地质学习题

一、判断 1、矿物受外力打击后,按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即矿物的解理。() 2、大理石属于沉积岩。() 3、玄武岩是岩浆岩() 4、所有的岩浆岩中都含有石英矿物。() 5、岩石与水相互作用时强度降低的性质即岩石的抗冻性。() 6、泥灰岩属于变质岩。() 7、化石存在于沉积岩中。() 8、在改造地壳的过程中,外力地质作用的结果使得地壳表面趋于平绶。() 9、矿物抵抗外力刻划、研磨的能力即矿物的硬度。() 10、根据SiO2含量不同,岩浆岩可划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酸性岩三大类。() 11、岩石的软化可用重量损失率表征。() 12、碎屑结构是岩浆岩特有的结构类型。() 13、岩石的抗冻性可用岩石的强度损失率或岩石的重量损失率来表示。() 14、岩石的风化使岩石的成分发生了变化。() 15、粘土矿物是沉积岩所特有的矿物成分()。 16、按地质成因岩石可划分为岩浆岩、沉积岩、片麻岩三大类。() 17、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集合体。() 18、沉积岩是常温常压下,先前存在的岩石经一定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岩石。() 19、根据岩石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岩石要分为坚硬岩、较硬岩、软岩、极软岩四大类。() 20、未经构造变动影响的沉积岩,其原始产状应当是水平的或近似水平的。() 21、在一定法向荷载下岩石沿已有的破裂面剪切滑动时的最大剪应力称为其抗剪断强度。() 22、岩体受力断裂后,两侧岩块没有明显位移的构造称为节理。()

23、单斜岩层的地层分界线在地质图上表现为与地形等高线平行的封闭曲线。() 24、岩层在空间的水平延伸方向称为岩层的走向。() 25、断层只能造成地层的缺失,不能造成地层的重复。() 26、与角度不整合接触面产状一致的岩层,形成时间相对较早。() 27、岩浆岩与沉积岩之间的接触关系为侵入接触,则岩浆岩形成时间早于沉积岩() 28、某一褶曲,核部为老地层,翼部为新地层且对称分布则该褶曲为向斜褶曲。() 29、地下水渗流导致的土体潜蚀破坏与流土破坏的机理是不同的。( ) 30、河流地质作用形成的沉积物称为冲积物。() 31、残积土是未经搬运的,由风化作用形成的碎屑物质。() 32、坡积土的特征是:物质粗细混杂,土质不均匀、土质疏松、,压缩性较高。() 33、洪积土的特征是:物质大小混杂,分选性差,颗粒多带有棱角。() 34、常水头试验常用于测定粘性土的渗透系数。() 35、流动的水体是岩溶发育的必要条件之一。() 36、按滑动的力学条件,滑坡可分为牵引式滑坡和推动滑坡两种类型。() 37、烈度是某次地震地面建筑物遭受破坏程度的反映。() 38、土洞主要是由潜蚀作用形成的。() 39、老黄土一般都具有湿陷性。() 40、红粘土是由碳酸盐类岩石经一系列地质作用形成的。() 41、自地表以下,红粘土逐渐由坚硬过渡到软塑状态。() 42、洪积土山具有分选性,其中近谷口和远谷口之间过渡段的工程地质性质较好。 填空

《工程地质学》复习题(含答案)

《工程地质学》复习题(含答案) 一、填空题: 1. 矿物的硬度是指矿物抵抗刻划、摩擦、压入的能力。 2. 岩浆侵入时,岩浆和围岩的接触带受到岩浆的热力与其分化出的气体和液体的作用,使围岩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地质作用称为接触变质作用。 3. 岩石的水理性质通常包括岩石的吸水性、透水性、软化性和抗冻性。 4. 在陡峭的斜坡上,巨大岩块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而猛烈地向下倾倒、翻滚、崩落的现象,称为崩塌。 5. 所谓岩崩是指在地下开挖或开采过程中,围岩突发性地以岩块弹射、声响及冲击波等类似爆炸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脆性破坏现象。 6. 管涌是指在渗流作用下,地基土体中的细小颗粒,通过粗大颗粒的孔隙,发生移动或被水流带出的现象。 7. 对于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类型,地下水中的SO4^2-,离子与水泥中的某些成分相互作用,生成含水硫酸盐晶体,造成体积的急剧膨胀,使水泥结构疏松或破坏。该种腐蚀 属于结晶类腐蚀类型。 8. 常用的工程地质测绘方法有:路线穿越法、界线追索法和布点法。 9. 某一勘察工程,需要配合设计与施工单位进行勘察,以解决与施工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勘察资料,应进行施工勘察。 10. 静力载荷试验是指在拟建建筑场地中挖至设计基础埋臵深度的

平整坑底,放臵一定规格的方形或圆形承压板,然后再其上面逐级施加荷载,测定相应荷载作用下地基土的稳定沉降量,并作为分析岩土的承载力和变形的一种手段。 11. 断口是矿物受打击后所产生的不规则的破裂面。 12. 动力变质作用是指因地壳运动而产生的局部应力是岩石破碎和变形,其中机械过程占主导的一种变质作用。 13. 岩石的水理性质通常包括岩石的持水性、透水性、软化性和抗冻性。 14.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失去原有的稳定状态,沿着斜坡内部某些滑动面(或滑动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15.流土是指在在自下而上的渗流作用下,当渗流力大于土体的重度或地下水的水力梯度大于临界水力梯度时,粘性土或无粘性土中某一范围内的颗粒或颗粒群同时发生移动的现象。 16.岩溶,国际上统称喀斯特,是指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的结果而产生的一系列地质现象。 17.标准贯入试验是用重63.5kg 的穿心锤,以760mm 高的落距,将臵于试验土层上的特制的对开式标准贯入器打入孔底,先打入孔底 15cm,不计锤击数,然后再打入30cm,并记下锤击数N。 18. 解理是指矿物被敲打后,沿一定方向破裂成平面的性质。 19. 岩浆岩可根据的SiO2含量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和酸性岩。 20. 软化夹层是指在坚硬岩层中夹有力学强度低,泥质或炭质含量

工程地质学课本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绪言 1. 何谓工程地质学 答: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与人类工程建筑等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 2. 何谓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 答:①阐明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并指出其对建筑物有利的和不利的因素。②论证建筑场地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给出确切的结论。③选择地质条件优良的建筑场地,并根据场地的地质条件合理配置各个建筑物。④根据建筑场地的具体地质条件,提出有关建筑物类型、规模、结构和施工方法的合理化建议,以及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所应注意的地质要求。⑤研究工程建筑物兴建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预测其发展演化趋势,并提出对地质环境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建议。⑥为拟订改善和防治不良地质作用的措施方案提供地质依据。 3. 何谓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答:①岩土工程性质的研究。②工程动力地质作用的研究。③工程地质勘查理论技术方法的研究。④区域工程地质的研究。 4. 何谓工程地质条件 答:工程地质条件是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①岩土的类型及其工程性质。②地质构造。③水文地质条件。④动力地质作用。⑤地形地貌条件。 ⑥天然建筑材料。 5. 何谓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地质问题指已有的工程地质条件在工程建筑和运行期间产生的一些新的变化和发展,构成威胁影响工程建筑的安全。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包括①地基稳定性问题。②斜坡稳定性问题。③洞室围岩稳定性问题。④区域稳定性问题。6. 简述工程地质学与岩土工程的关系。 答:工程地质是岩土工程的基础,岩土工程是工程地质的延伸。 7. 简述工程地质学的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 答:17世纪以后开始出现地质环境对建筑影响的文献资料,工程地质学产生了萌芽。20世纪初工程地质研究已经由欧美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展并稳定发展。未来工程地质学会与其他学科更加紧密相连,与各相关学科更好地交叉和结合,促进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和研究手段等各方面不断更新和前进,进而使工程地质学的内涵不断变化、外延扩展。 8. 简述本课程的学习要求。 答:见课本P 8-P 9 。 第二章矿物与岩石 1.何谓克拉克值地壳主要由哪些元素组成 答:地壳中各种化学元素平均含量的原子百分数成为原子克拉克值,又称元素丰度。地壳主要由氧、硅、铝、铁、钙、钠、镁、钾、钛和氢十种元素组成。 2.根据地震资料,地球内部圈层可以划分为哪几个圈层各圈层的物质组成是什 么各圈层之间的不连续界面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