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西游记》练习16-30回(含答案)教学文稿

最新《西游记》练习16-30回(含答案)教学文稿
最新《西游记》练习16-30回(含答案)教学文稿

《西游记》16-30回名著阅读练习题编写者:曾丹

班级:姓名:座号:

一、填空题

1、师徒行至观音禅院,老主持为谋占袈裟,欲纵火烧死唐僧师徒,悟空从天界借来

罩住唐僧,自己在一边鼓风,使火烧净禅院。黑风山的趁火偷走袈裟。悟空上山寻妖索要袈裟。

2、悟空见一黑汉正与一道士和一白衣秀士商量开佛衣会事,遂打死白衣秀士蛇怪,与黑汉熊精相斗。悟空在洞外打死一小妖,得到请贴,变为赴会。因被识破,只好请来,她变为道士,劝熊怪服下变的仙丹,使熊怪肚痛难忍,只好交回袈裟皈依佛门。

3、高老庄高太公因妖怪入赘其家请求降妖。悟空变为迷惑戏弄妖怪。悟空现出原身后,妖怪化风而逃。这妖怪本是天上的。

4、高老庄的妖怪进入他所住的(洞)取出兵器和悟空大战,当听悟空说为保护唐僧取经经过此地,那丢下兵器,跟悟空去拜见唐僧,唐僧为他取名为,法名。

5、三人行到(山)、逢乌巢禅师,从其处得《心经》一卷。

6、(填地名)的黄风怪先锋虎精,将唐僧抓往洞中。悟空、八戒赶往洞口搦战。虎先锋难抵败逃,被打死。

7、悟空斗不过黄风怪,败下阵来。请来菩萨,抓住黄风怪,救出唐僧。原来黄风怪是变成的。

8、唐僧师徒行至(河),河中妖怪径抢唐僧,八戒悟空去战,妖怪钻入水中,不肯上岸。悟空去见观音,观音让与悟空同去,收服了妖怪,取法名悟净,悟净用颈下骷髅结成法船,渡唐僧过河。

9、骊山老母与菩萨、菩萨、菩萨变成母女四人,意在试探四众禅心是否坚固,唯禅心不坚被捆。

10、万寿山庄观中有树结人参果,吃后长后不老。观主吩咐二童子以人参果款待唐僧误认人参果是婴儿而未敢食。悟空偷果三个,与八戒、沙僧分食。

11、悟空捣毁人参树后遭镇元大仙捉捕,为医活果树,悟空求前来复活果树。镇元子开人参果会,款待观音、诸仙与唐僧师徒,并与悟空结为兄弟。

12、唐僧遣悟空去化斋饭。山中白骨精一变,二变,三变,迷惑唐僧,悟空打死妖精,唐僧大怒,逐走悟空。

13、唐僧在黑松林误入妖穴被擒。八戒、沙僧与在半空中大战。

14、唐僧被抓到妖怪的洞府(填洞名)内见一妇人,自称是(国)公主,十三年前被捉来。公主劝老妖释放唐僧。唐僧到了该国,向国王递上妇人所托书信。国王恳求八戒、沙僧降妖救女,二人应诺,大战妖怪,八戒难敌,钻入草丛

躲藏。沙僧被妖怪擒入洞中。

15、黄袍怪变为一美男子,前往宝象国探望岳丈国王,将唐僧变为。白龙马变为,举刀暗算黄袍怪,被打中后腿。八戒要回高老庄,白龙马劝他去找悟空。悟空拒绝,八戒下山大骂,被众猴捉回。

16、沙僧前身为天庭的,因失手打碎被贬下凡,盘踞在流沙河成为妖怪,以人为食,后被观世音菩萨指点成为唐僧徒弟之后,经九九八十一难到达西天,被封为。

17、“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圆睛亮似灯。不黑不清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身披一翎黄鹅撇,腰束双攒露白藤。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这段文字描写的是《西游记》中的哪个人物?

18、“卷脏莲蓬吊搭嘴,耳如蒲扇显金睛。獠牙锋利如钢锉,长嘴张开似火盆。”描写的是哪个人物?

19、行者道:“把那个耙子嘴,揣在怀里,莫拿出来;把那蒲扇耳,贴在后面,不要摇动,这就是收拾了。”这句话是孙悟空对哪个人物说的?。

20、黄袍怪本是上界的下凡作怪,后玉帝派二十七宿员收他上界,贬其去兜率宫为烧火,带俸操作;有功复职,无功便罪加一等。

二、简答题

1、“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鲁迅语)。《西游记》中刻画的众多神魔精魅都具有人的情感。请参照示例,另举一例,具体说明这一特点。

示例:铁扇公主因为与孙悟空有仇,不但不愿借扇,还想加害悟空,可以看出她重亲情,同时也显示出胸襟狭隘。

2、概括以下两个的情节的起因、经过、结果。

(1)“四圣试禅心”

(2)“巧斗黄袍怪”

3、《西游记》中孙悟空开始取经时意志并不是很坚定,请问他曾经几次返回花果山?都是哪几次?

《西游记》16-30回名著阅读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

1、避火罩;熊罴怪

2、老住持;观音;悟空

3、太公之女;天蓬元帅

4、云栈洞;九齿钉耙;猪八戒;悟能

5、浮屠山

6、黄风岭;猪八戒

7、灵吉菩萨;黄毛貂鼠 8、流沙河;木叉

9、观音、普贤,文殊;八戒 10、镇元子(镇元大仙)

11、观音菩萨 12、美女;老妇;老翁

13、黄袍怪 14、波月洞;宝象国;黄袍怪

15、猛虎;宫娥 16、卷帘大将;琉璃盏;金身罗汉

17、沙和尚 18、猪八戒

19、猪八戒 20、奎木狼(奎星);太上老君

二、

1、自选人物,联系其具体事件来分析其性格、品质。

例如:石猴为众猴觅得水帘洞,被众猴拥戴为“千岁大王”,可以看出众猴讲信义。

2、(1)过了流沙河,唐僧师徒四人一路西行,一日天色已晚,见前面一户人家便入户借宿。这户人家加万贯,三个女儿长得如花似玉,想招夫立家。唐僧等三人不为所动,唯独八戒起了色心,央求招他为婿。老妇人让他与三个女儿撞天婚,撞着哪个就与他婚配。结果八戒一个都没撞着,懊恼不已。第二天醒来,师徒才发现,原来自己昨晚睡在树林之中,根本没有漂亮房屋,猪八戒被紧紧绑着,倒挂在一棵树上。大家这才明白是菩萨在试探他们取经的诚心。八戒受到教训后与师父师兄弟继续西行。

(2)唐僧因白骨精之事赶走悟空后,师徒三人来到黑松林,八戒去化斋。唐僧被黄袍怪的小妖抓进波月洞。与此同时,十三年前宝象国的公主被黄袍怪抢到波月洞关起来,唐僧答应帮助工作,但八戒与沙僧两人合力仍难敌黄袍怪,沙和尚被抓了,师父被变成老虎关在铁笼里,八戒只好亲自去花果山请回悟空。他们先救出了沙僧和公主,后请玉皇大帝把天上下凡的奎星黄袍怪收上界。悟空施法退了妖术,让师父变回真身,师徒和好,继续西行。

3、主要有两次:一是唐僧刚收孙悟空为徒弟时,唐僧埋怨悟空残害生灵,悟空看不惯,逃回花果山,在观音菩萨的帮助下,又重新返回唐僧身边,菩萨赠唐僧紧箍咒;二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埋怨悟空滥杀无辜,一气之下,返回花果山,后唐僧宝象国遇难,猪八戒用激将法将其请回救出师父,才与唐僧和好。

最全最实用《西游记》知识点整理

名著复习——《西游记》知识点整理 一、填空 1.《西游记》,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是古典神话小说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着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玄奘远出西域取经的事件。有《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唐僧取经的故事、经民间文艺演出,成为以后小说的素材来源。现在《西游记》是根据明代万历年间的金陵世德堂版本整理加工而成的。 2.《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字汝中,号射阳山人,明代人。3.《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__浪漫主义__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4.全书共分三大部分:第1至7回,写悟空出世至大闹天宫,表现的是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是全书的精华部分;8—12回写唐僧的来历、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待取经的缘起;第13回—100回总写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蕴含着人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真谛。 5.《西游记》中所写天下所分的四分别是: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 6.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祖师,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又唤如意金箍棒,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行者,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斗战胜佛。7.猪八戒又叫猪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福陵山云栈洞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净坛使者。 8.沙僧也叫沙悟净,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被贬下界,在流沙河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金身罗汉。 9.白龙马原是西海龙王之三太子小白龙,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后化作

名著复习——《西游记》知识点整理

15.请写出《西游记》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回目的题目:第 27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 ⒗有人对《西游记》道:“阳光灿烂猪八戒,百变猴头孙悟空,憨厚老成沙和尚,阿弥陀佛是唐僧。漫漫西天取经路,除妖斗魔显真功。若问是谁普此画,淮安才子吴承恩。” 二.列举简述。 1.唐僧分别在哪些地方收了徒弟和马?分别给他们取了什么名?观音所赐的名分别是什么?(五行山救悟空、高老庄收悟能、鹰愁涧收白龙马、流沙河收沙悟净) 2.列举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经历的磨难,举四个即可。 ①黑松林遇黄袍老怪;②黄风岭遭黄毛貂鼠精暗算;③牛魔王之子红孩儿抢走唐僧;④平顶山莲花洞太上老君炼丹童变成妖精 3.列举师徒四人所遇的妖怪,四个即可。白骨精黄风怪蝎子精红孩儿 4.《西游记》中的人物刻画得各有特点,请各写出一个以沙僧和猪八戒为核心展开的故事情节。大闹流沙河;高老庄娶亲 5.唐僧师徒四人中,你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人物是谁?说说理由。 参考示例:我喜欢孙悟空。因为他明辨是非,嫉恶如仇,是正义、智慧、勇敢的化身(人物性格)。今天,能有孙悟空这样的人来执法,社会就会多一些公正(联系社会生活)。 8.列举唐僧师徒西行路过的国名(四个即可)。 乌鸡国、车迟国、女儿国、玉华洲、天竺国 9.小说除塑造唐僧师徒四个形象外,还写到许多神仙,请列举几个。 如来佛祖、观音菩萨、菩提祖师、太白金星、镇元大仙 10.悟空、八戒、沙僧使用的兵器分别是:如意金箍棒、钉耙、禅杖 11.《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开始取经时意志并不是很坚定,请问他曾经几次返回花果山?都是哪几次? 主要有两次:一是唐僧刚收孙悟空为徒弟时,唐僧埋怨悟空残害生灵,悟空看不惯,逃回花果山,在观音菩萨的帮助下,又重新返回唐僧身边,菩萨赠唐僧紧箍咒;二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埋怨悟空乱杀无辜,一气之下,返回花果山,后唐僧宝象国遇难,猪八戒用激将法将其请出13.《西游记》中,成为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最大的障碍是哪一家族的刁难?这些刁难分别是什么? 牛魔王家族,火云洞主红孩儿三昧真火的考验,牛魔王之妻芭蕉扇刁难。 14.《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一共经历了多少难?其中大徒弟孙悟空的筋斗云一翻是多少里?他会多少般变化?八十一难,十万八千里,七十二变 16.《西游记》中的唐僧是如来佛的第二个徒弟谁投胎转世的?做了状元谁的儿子?因父亲遇难,自幼出家,法名是什么?金蝉子,陈光蕊,玄奘

西游记整理

1 . 四大部洲的念法: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应该是——>西,牛贺洲;东,胜神洲;南,瞻部洲;北,俱芦洲。其中瞻部意思指当时的中国。 2 . 花果山不是普通的仙山,不但孕育了神猴孙悟空,而且是十洲三岛的祖脉,大地之根,比如来所在的灵山,以及须弥山要强大的多,花果山经常有龙、麒麟和凤凰出现,但因为后来孙悟空和天兵天将对抗,最终被二郎神和手下付之一炬。 3 . 孙悟空不是花果山的那块石头整个变化的,而是石头产了一个石卵,然后变成了石猴,和人类的生产过程类似。 4 . 孙悟空刚出生时不久看到水帘洞外石碣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的几个字是楷书,而楷书始于汉末,但是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是王莽篡汉时也就是公元9年发生的事情,那时孙悟空已经近五百岁了。 5 . 水帘洞曾经有人居住过,而且规模不小,可以容纳上千人。 6 . 椰子酒是花果山最常提到的酒。 7 . 孙悟空到西牛贺洲是走的海路,这与后来他和师徒几人走的陆路有所不同。 8 . 孙悟空在学艺之前就懂得道家的经典是哪一些。 9 . 菩提老祖的斜月三星洞是个字谜,谜底是:心,字 10 . 唐僧要取的大乘佛经,悟空早在菩提祖师那里就已经听过,应该说孙悟空的佛学根基和启蒙时间要远远早于其师傅唐三藏。 11 . 西游记中菩提祖师打了悟空脑袋三下,从而启发他来学艺的故事起源于佛教五祖弘忍传授启迪六祖慧能的的传授衣钵的故事。 12 . 孙悟空开始在菩提那里七年都是在扫地打水,真正学艺只有三年,就变成如此厉害的角色,而红孩儿在火焰山整整修炼了三百年。 13 . 悟空并没有学到想要的长生不老之术,而是靠自己凭借暴力获得除去死籍。 14 . 孙悟空学艺后回花果山做的第一件事是到附近的国家抢劫。 15 . 孙悟空在花果山曾经变化成美女勾引人吃人。 16 . 在孙悟空去龙宫抢兵器前,金箍棒突然放光,好像和孙悟空有心灵感应。而且从后来看,

《西游记》知识点整理中考原题

《西游记》知识点整理+2015中考原题 一、填空 1.《西游记》,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是古典神话小说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但这部作品 并非全无依傍,它有着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玄奘远出西域取经的事件。有《大唐西域记》 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唐僧取经的故事、经民间文艺演出,成为以后小说的 素材来源。现在《西游记》是根据明代万历年间的金陵世德堂版本整理加工而成的。 2.《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字汝中,号射阳山人,明代人。 3.《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__浪漫主义__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 “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4.全书共分三大部分:第1至7回,写孙悟空出世至大闹天宫,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 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是全书的精华部分;8— 12回写唐僧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待取经的缘起;第13回—100回总写唐僧师徒历经 八十一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蕴含着人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真谛。 5.《西游记》中所写天下所分的四大洲分别是: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 6.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祖师,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又唤如意金箍棒,大闹 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孙行者,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 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7.猪八戒又叫猪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福陵山云栈洞为 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净坛使者。 8.沙僧也叫沙悟净,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被贬下界,在流沙河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 果,封为金身罗汉。 9.白龙马原是西海龙王之三太子小白龙,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后化作白马驮负唐僧取经,被封为 八部天龙广力菩萨。后在化龙池中得复原身,盘绕在大雷音寺的擎天华表柱上。 13.《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 14.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大闹天宫。 15.《西游记》主要有孙悟空出世,唐僧出世,西天取经三大部分组成。 16/第八十一难是在通天河被老鼋翻落河中,弄湿经卷 17、读到《西游记》第60回,我们知道孙悟空向铁扇公主二借芭蕉扇采用了(假冒牛魔王)方法 二.列举简述。 1.唐僧分别在哪些地方收了徒弟和马?分别给他们取了什么名?观音所赐的名分别是什么?(五行山救 悟空、高老庄收悟能、鹰愁涧收白龙马、流沙河收沙悟净) 2.列举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经历的磨难,举四个即可。 ①黑松林遇黄袍老怪;②黄风岭遭黄毛貂鼠精暗算;③牛魔王之子红孩儿抢走唐僧;④平顶山莲花洞太 上老君炼丹童变成妖精 3.列举师徒四人所遇的妖怪,四个即可。白骨精黄风怪蝎子精红孩儿 4.《西游记》中的人物刻画得各有特点,请各写出一个以沙僧和猪八戒为核心展开的故事情节。大 闹流沙河;高老庄娶亲 5.列举唐僧师徒西行路过的国名(四个即可)。 乌鸡国、车迟国、女儿国、玉华洲、天竺国 6.小说除塑造唐僧师徒四个形象外,还写到许多神仙,请列举几个。 如来佛祖、观音菩萨、菩提祖师、太白金星、镇元大仙 7.悟空、八戒、沙僧使用的兵器分别是:如意金箍棒、钉耙、禅杖 8.《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开始取经时意志并不是很坚定,请问他曾经几次返回花果山?都是哪几次? 主要有两次:一是唐僧刚收孙悟空为徒弟时,唐僧埋怨悟空残害生灵,悟空看不惯,逃回花果山,在观音菩萨的帮助下,又重新返回唐僧身边,菩萨赠唐僧紧箍咒;二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埋怨悟 空乱杀无辜,一气之下,返回花果山,后唐僧宝象国遇难,猪八戒用激将法将其请出 9.《西游记》中白龙马、猪八戒和沙僧在做唐僧之前分别都是做什么的? 西海龙王三太子,天蓬元帅,卷帘大将 10《西游记》中,成为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最大的障碍是哪一家族的刁难?这些刁难分别是什么? 牛魔王家族,火云洞主红孩儿三昧真火的考验,牛魔王之妻芭蕉扇刁难。

名著阅读《西游记》知识点整理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主要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取材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和民间传说。 四大名著都是属于章回体小说。 自《西游记》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样层出不穷,明代刊本有六种,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种,典籍所记已佚版本十三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大量被译为西文,西渐欧美,已有英、法、德、意、西、世(世界语)、斯(斯瓦希里语)、俄、捷、罗、波、日、朝、越等文种。并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和专著,对这部小说作出了极高的评价。 主要人物 唐僧 唐僧,俗姓陈,小名江流儿,法号玄奘,号三藏,被唐太宗赐姓为唐。为如来佛祖第二弟子金蝉长老投胎。他是遗腹子,由于父母凄惨、离奇的经历,自幼在寺庙中出家、长大,在金山寺出家,最终迁移到京城的著名寺院中落户、修行。唐僧勤敏好学,悟性极高,在寺庙僧人中脱颖而出。最终被唐太宗选定,与其结拜并前往西天取经。在取经的路上,唐僧先后收服了三个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并取名为:悟空、悟能、悟净,之后在三个徒弟和白龙马的辅佐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从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经。功德圆满,加升大职正果,被赐封为旃檀功德佛。性格特征:诚实善良,一心向佛,慈祥,胆小怕事,迂腐,鉴别能力差。 孙悟空 孙悟空又名孙行者、悟空、外号美猴王、号称齐天大圣”。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灵石孕育,为寻求长生之道,独自漂洋过海,历经八九载,学会了讲人言、行人礼,跋山涉水,在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拜菩提老祖为师,习得金丹术、地煞术,七十二变和觔斗云(又作筋斗云)本领。自封为齐天大圣,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无法行动。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经,路过五行山,揭去符咒,才救下孙悟空。孙悟空感激涕零,经观世音菩萨点化,拜唐僧为师,同往西天取经。取经路上,孙悟空降妖除怪,屡建奇功,然而三番两次被师傅唐僧误解、驱逐。终于师徒四人到达西天雷音寺,取得真经。最终修得正果,封为斗战胜佛”。性格特征:坚持正义、嫉恶如仇,勇敢好斗、勇往直前,机智灵活,执著略带倔强,但有些自恋自大。 猪八戒 又名猪刚鬣、猪悟能。原为天宫中的天蓬元帅”,掌管天河水府。因调戏嫦娥惹怒玉帝,被罚下人间。但错投了猪胎,成了一只野猪,修炼成精,长成了猪脸人身的模样。在高老庄抢占高家三小姐高翠兰,被孙悟空降伏,跟随唐僧西天取经。最终得正果,封号为净坛使者”。 性格特点:为人好吃懒做,憨厚,胆小,且贪图小便宜、好色,但他又是温和善良的,而且富有人情味。

(完整版)名著阅读——《西游记》知识点整理

名著阅读——《西游记》知识点整理 1、《西游记》,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是古典神话小说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着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玄奘远出西域取经的事件。有《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唐僧取经的故事、经民间文艺演出,成为以后小说的素材来源。 2、《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字汝中,号射阳山人,明代人。 3、《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__浪漫主义__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4、全书共分三大部分:第1至7回,写孙悟空出世至大闹天宫,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是全书的精华部分;8—12回写唐僧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待取经的缘起;第13回—100回总写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蕴含着人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真谛。 5、《西游记》中所写天下所分的四大洲分别是: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 6、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祖师,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又唤如意金箍棒,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孙行者,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7、猪八戒又叫猪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福陵山云栈洞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净坛使者。 8、沙僧也叫沙悟净,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被贬下界,在流沙河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金身罗汉。 9、白龙马原是西海龙王之三太子小白龙,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后化作白马驮负唐僧取经,被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后在化龙池中得复原身,盘绕在大雷音寺的擎天华表柱上。 10、“东胜神州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海中有一名山,山上有一仙石,受日月精华,遂有灵通之意。内遇仙胎,一日迸裂,……”这段名著出自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本书中你最喜欢的一具情节是:大闹天宫。 11、《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变、筋斗云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如意金箍棒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观世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取名孙行者。 12在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途中,机智灵活、疾恶如仇的是孙悟空;憨态可掬、好耍小聪明的是猪八戒,法名是猪悟能;忠诚老实、勤勤恳恳的是沙僧。 13.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大闹天宫。14.请写出《西游记》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回目的题目:第27 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 15有人对《西游记》道:“阳光灿烂猪八戒,百变猴头孙悟空,憨厚老成沙和尚,阿弥陀佛是唐僧。漫漫西天取经路,除妖斗魔显真功。若问是谁普此画,淮安才子吴承恩。” 二.列举简述。 1.唐僧分别在哪些地方收了徒弟和马?分别给他们取了什么名?观音所赐的名分别是什么?(五行山救悟空、高老庄收悟能、鹰愁涧收白龙马、流沙河收沙悟净) 2.列举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经历的磨难,举四个即可。

最全的85版西游记文章整理

原自86年的回忆--忆《西游》 孙悟空-六小龄童 猴王世家传人,他把青春都给了央视 的西游记。这部西游记似乎也耗费 掉了六小龄童所有的精力,以至拍完 后他沉寂很久,直到最近复出才在 《连城诀》里精彩演绎了老奸巨滑的 花铁干,当真是宝刀未老。在造型上 如果硬要我比较的话,我只能说,85 版的这只是高贵非凡的金丝猴,而后 来出的那些特别是港版的只配做大 猩猩。 孙悟空一定是大家小时候心目中的 正义英雄。 二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小伙子, 如今虽已不惑,但是依然“火眼金

马德华-猪八戒 他本人可能是全体演员中现任行政职务最高的一位了。 八戒也算是如今的影视热门人物,春光灿烂都拍 到三了~~但要说贴近原著自然还算这版。马德华是很敬 业的,为了那身行头,当年他拍摄此剧时断了三根肋骨。 所以后来看到他在影视方面再无建树,只能带着那套行 头疲于在那些小小的地方走穴,心中总是一酸。 那个好吃懒做快乐逍遥的八戒,也许只能活在神话 里。 老猪老猪,脱下面具,是 位健谈可爱的胖爷爷 《祸起观音院》中马德华扮演个和尚(右) 《猴王保唐僧》里“八戒”扮演一个 强盗(最后被猴子掐死)

《夺宝莲花洞》马德华扮演山神。这个没看 出来,当时他张的太个性,小时候就一眼认 出他很多串角色,那是很诧异,导演怎么能 这样唬弄人呢。 马德华在《扫塔辨奇冤》中扮演外国使节 闫怀礼-沙僧 你可以说老实巴交的沙和尚是徒弟三人里奴性最重的一个,但你不能忽视沙僧在固执的三藏,好强的悟空,消极的八戒三方之间起着无可替代的中和作用。当恒沙河的红发妖怪摒退妖性一心向 佛时,当那柄令无数妖 怪胆寒的月牙铲充当着 挑行李的扁担时,很难 说的清,沙和尚到底是 得到的多还是失去的 多。 让我跌破眼镜的是 沙爷爷,原来这么慈眉 善目呀

《西游记》主要故事情节整理定稿

《西游记》主要故事情节 1、大闹天宫:孙悟空偷吃了蟠桃,搅了蟠桃宴,盗食金丹逃离天宫。玉帝派兵将捉拿猴王,不得。孙悟空与二郎神赌法斗战,不分胜负。被太上老君暗算收进炼丹炉里,反而炼成了火眼金睛,更加神力无比,把天宫打得稀里糊涂,吓得玉帝狼狈逃跑。终被如来擒拿压在五行山下。 2、大闹黑风山:唐僧袈裟为熊妖黑风偷走,悟空前往黑风山索回,打死黑风朋友白衣秀士蛇怪,并与黑风相斗,黑风逃回洞内。第二天,悟空变为老住持前往黑风山,被黑风识破,只好请来观音,设计让黑风服下悟空变的仙丹,使熊怪痛不可忍,悟空取回袈裟。 3、大战流沙河:流沙河中妖怪径抢唐僧,八戒悟空去战,妖怪钻入水中,不肯上岸。 悟空去见观音,观音让木叉与悟空同去。木叉叫出妖怪悟净。悟净以颈下骷髅结成法船,渡唐僧过河。 4、智取红孩儿:红孩儿为了吃唐僧肉,变成七岁顽童并施计抓走了唐僧。为了救师父孙悟空设谋“认亲”、向四海龙王借水、叫八戒请菩萨、变成红孩儿父亲牛魔王等均未如愿,最后借助观音菩萨的帮助才制服了红孩儿,救出唐僧。 5、女儿国遇难:在西梁女儿国,女王欲逼唐僧为夫。唐僧被蝎子精捉走,悟空三兄弟大战妖精,败下阵来。只好求助观音,请来星官。悟空、八戒再次引出蝎子精,星官现公鸡原形啼叫,妖精露出原形,蝎子精死,救出了师父。 6、三打白骨精:唐僧师徒途经白虎岭,白骨精想吃唐僧肉以长生不老,又惧怕孙悟空。 于是变成送斋饭的村姑,被孙悟空识破并打倒。然后变成寻找女儿的老妇,又被孙悟空识破并打倒。最后变成寻找女儿和妻子的老头,再次被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识破并打死。白骨精现出原形。 7、真假美猴王:路过西梁国,悟空因打死盗贼,被师父赶走,上观音处告状。六耳猕猴精趁机变作悟空模样,打伤了唐僧,抢走行李关文,欲上西天骗

《西游记》复习资料整理

《西游记》专题复习 一、填空题。 1.《西游记》,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是神话小说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玄奘西行取经的事件,在《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玄奘取经的故事经民间文艺演出,成为以后小说的素材来源。现在《西游记》是根据明代万历年间的金陵世德堂版本整理加工而成的。 2.《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字汝中,号射阳山人,明代人。 3.《西游记》全书100回,基本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至十二回是全书的引子,其中前七回写孙悟空的出身和大闹天宫,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第八至十二回写唐僧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代取经的缘起。第十三回至一百回写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终于取到真经,他们自己也修成正果。蕴含着人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真谛。 4.《西游记》中所写天下所分的四大洲分别是:东胜神州,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5.《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6.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老祖,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又唤如意金箍棒,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行者。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7.猪八戒又叫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云栈洞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净坛使者。 8.沙僧也叫悟净,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被贬下界,在流沙河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金身罗汉。 9.白龙马原是西海龙王之三太子小白龙,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后化作白马驮负唐僧取经,被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后在化龙池中得复原身,盘绕在大雷音寺的擎天华表柱上。 10.《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金箍棒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观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 11.在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途中,机智灵活、嫉恶如仇的是孙悟空;憨态可掬、好耍小聪明的是猪八戒,法名是悟能;忠诚老实、勤勤恳恳的是沙和尚。 12.唐僧是如来佛祖的弟子金蝉子转世投胎作状元陈光蕊之子,出家后法名玄奘,修成正果后被封为旃檀功德佛。 13.《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大闹五庄观、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14.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情节是:大闹天宫。 15.当托塔李天王率天兵天将杀至花果山,历数了悟空的数条罪状后,悟空答:“实有!实有!”这又给孙大圣的形象抹上一笔亮丽的色彩,那就是敢作敢当。 16.孙悟空自号齐天大圣。 17.请写出《西游记》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回目的题目:如,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 心猿;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第一百回径回东五圣成 真。 18.孙悟空号称美猴王和齐天大圣,他桀骜不驯、敢作敢当、勇敢机智、爱憎分明,深深赢得了人 们的喜爱。猪八戒本是仙界的天蓬元帅,因醉酒调戏嫦娥,被贬下凡。他好吃懒做、见识短浅、搬 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因此常常当众出丑。另一方面,他也不失忠勇 和善良,淳朴憨厚,自有他可爱之处。 19.“东胜神州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海中有一名山,山上有一仙石,受日月精华,遂有灵 通之意。内遇仙胎,一日迸裂,……”这段名著出自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本书中你最喜欢的 一个情节是:大闹天宫等。 20.“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这幅对联写的是孙悟空,这个人物出自(作品)《西游记》 二、简答题。 1、“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鲁迅)《西游记》刻画的众多神魔精魅都具有人的情感。请 举一例,具体说明这一特点。 如:铁扇公主因为与孙悟空有仇,不但不愿借扇,还想加害悟空,可以看出她的重亲情,同时也显 示出她胸襟狭隘。再如:石猴为众猴觅得水帘洞,被众猴拥戴为“千岁大王”,可以看出众猴的 讲信义。 2、结合相关情节,说说孙悟空的性格特点和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 蔑视皇权,神通广大,敢于造反的英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反抗传统,反抗权威,蔑视等级制度等 反封建、叛逆思想和斗争精神的热情讴歌,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不惧艰险,勇往直前的积极乐观的斗 争精神和美好品质。 3、谈谈你对这部小说所反映的主题的理解。 讽刺批判社会现实的黑暗,歌颂悟空的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为强权,乐观顽强的精神,同时也 告诉人们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 4、读了《西游记》后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 ①这部小说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它所塑造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使人 过目不忘;③全书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像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5、美猴王”的称号是怎么得来的?他为什么又叫“孙悟空”? “美猴王”的称号由石猴而来,他作出了大贡献,大家尊之为“千岁大王”,于是将“石”字隐去。 贡献大的应该有美好的称号。他见到菩提祖师,祖师根据他是个猴子,为他取姓为“孙”,法名“悟 空”,他后来听从观音菩萨的劝告,拜唐僧为师去西天取经,就正式用“悟空”这一法号。 6、简要概括三借芭蕉扇情节。 唐僧师徒路过火焰山,为借铁扇公主的芭蕉扇,孙悟空前往翠云山,却因家仇被扇到小须弥山。后 来,孙悟空化作虫子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却只逼得假扇。悟空假扮牛魔王骗出真扇后,又被化作 猪八戒的牛魔王夺回。后在托塔李天王、哪吒等天兵天将帮助下取得芭蕉扇扑火。 1

最新《西游记》主要情节和要点(自己整理)知识讲解

西游记主要故事情节 第一部分:石猴出世、大闹天宫(1-7回) 石猴出世→石猴拜师(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的须菩提祖师),学得长生之术、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十万八千里)→龙宫拿宝(如意金箍棒:定海神珍铁,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大闹幽冥界(勾销生死)→太白金星招安、封弼马温;反出天宫自称“齐天大圣”→天宫征讨(李天王、哪吒、巨灵神)失败后招安→捣乱蟠桃会(吃蟠桃、喝酒、偷丹(九转金丹等))→天宫征讨(李靖、哪吒、四大天王;惠岸(木吒);与显圣二郎真君杨戬斗变化)被抓→八卦炉中炼得火眼金睛→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唵嘛呢叭咪吽hong)。 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 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类尽除名第四回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 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第六回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 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 第二部分:唐僧来历、取经缘由(8-12回) 观音到东土(路上预收4个徒弟)→唐僧出生来历→魏征梦斩泾河龙王、唐太宗地府还魂、水陆大会→观音菩萨现身,玄奘在贞观十三年九月出发西天取经。 第八回我佛造经传极乐观音奉旨上长安附录陈光蕊赴任逢灾江流僧复仇报本 第九回袁守诚妙算无私曲老龙王拙计犯天条第十回二将军宫门镇鬼唐太宗地府还魂 第十一回还受生唐王遵善果度孤魂萧瑀正空门第十二回玄奘秉诚建大会观音显象化金蝉 取经经历具体见文档《西游记师徒五人和取经经历整理总结(自己整理)》 第三部分:西天取经、历经81难、终成正果(13-100回) 经历14年(5048日)、路经十万八千里,取回35部真经共5048卷(一藏)。摩诃般若波罗密 西游记主要要点 ★《西游记》又名《西游释厄传》,是明朝作家吴承恩所著。 ★四大部洲: 东胜神州:敬天礼地,心爽气平。有傲来国花果山等; 西牛贺州: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有灵台方寸山;天竺国、灵山、西天极乐世界等; 南赡部洲:贪淫乐祸,多杀多,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有东土大唐、中华之地、武当山等。 北俱芦洲:虽好杀生,只因糊口,性拙情疏,无多作践。 ★孙悟空七兄弟:平天大圣牛魔王、复海大圣蛟魔王、混天大圣鹏魔王、移山大圣狮驼王、通风

西游记知识点整理全面测试题

名着复习——《西游记》知识点整理 一、填空 1.《西游记》,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是古典神话小说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着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玄奘远出西域取经的事件。有《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唐僧取经的故事、经民间文艺演出,成为以后小说的素材来源。现在《西游记》是根据明代万历年间的金陵世德堂版本整理加工而成的。 2.《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字汝中,号射阳山人,明代人。3.《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__浪漫主义__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4.全书共分三大部分:第1至7回,写孙悟空出世至大闹天宫,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是全书的精华部分;8—12回写唐僧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待取经的缘起;第13回—100回总写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蕴含着人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真谛。 5.《西游记》中所写天下所分的四大洲分别是: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 6.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祖师,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又唤如意金箍棒,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孙行者,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7.猪八戒又叫猪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福陵山云栈洞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净坛使者。 8.沙僧也叫沙悟净,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被贬下界,在流沙河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金身罗汉。

西游记情节概括及每回梗概(整理)

西游记主要情节概括 1、石猴出世:东胜神洲傲来国海中有花果山,有一块石头受天地之灵气,享日月之精华,忽然有一日崩开,里面出现一只石猴。该猴发现水帘洞后被群猴拥戴为王。 2、石猴拜师:石猴为寻找长生不老的仙方,根据一老猴指点独自驾筏出门求学,师承菩提祖师,得名孙悟空。悟空从祖师学得长生之道、七十二般变化及“筋斗云”。一日,悟空受众人挑唆,变为松树,引起祖师不快,被逐出洞。回到花果山,与占山妖魔厮斗取胜,带回被掳的众猴与物品,自称美猴王。 3、官封弼马温:悟空向东海龙王讨得(定海神针)如意金箍棒。在幽冥界勾掉猴属在生死簿上的姓名。龙王和阎王表奏玉帝,请伏妖猴。玉帝知其厉害,便假意招安,派太白金星赴花果山招安悟空。将其封为弼马温。 4、大闹天宫:孙悟空因向东海龙宫借得“如意金箍棒”,又去阴曹地府,从生死簿上勾销自己名字而被告上天庭,玉帝招他上界做弼马温。悟空嫌官小,打回花果山,树起“齐天大圣”旗号。玉帝派十万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没有成功,便请孙悟空管理蟠桃园。孙悟空偷吃蟠桃,搅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又盗食太上老君的金丹后逃离天宫。玉帝令托塔天王率十万天兵捉拿悟空。悟空打退了众天神。观音菩萨举荐二郎真君助战;太上老君在旁使暗器帮助,最后悟空被擒。悟空被刀砍斧剁、火烧雷击,甚至置太上老君八卦炉锻炼四十九日,依然毫发无损,还炼成火眼金睛。玉帝请来佛祖如来,才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5、祸起观音院(大闹黑风山):唐僧悟空行到观音院,老住持为谋占唐僧袈裟欲纵火烧死唐僧师徒,悟空从天界借得避火罩罩住唐僧,火烧禅院。黑风山黑熊怪趁乱偷走了袈裟,想开“佛衣会”炫耀宝物。孙悟空追寻袈裟,大闹黑风山,不能取胜后去请观音菩萨帮忙,观音变作白衣秀士,劝熊怪服下悟空变的仙丹;最终观音收服了黑熊怪,悟空夺回了袈裟。 6、计收猪八戒:高老庄高太公家高小姐被官府抢走,妖怪猪悟能救出高小姐后被高老汉招赘为女婿。酒宴上,妖怪酒醉现出真面,将高小姐锁在后花园。悟空与师父来庄投宿。悟空变为太公之女。迷惑妖怪,弄清了妖怪的来历。原是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发下界错投了猪胎,经观音点化,等候取经人。唐僧收他为徒,给他取名猪八戒。 7、大战流沙河:师徒三人来到流沙河畔,流沙河中妖怪径抢唐僧,八戒悟空去战,妖怪钻入水中,不肯上岸。悟空去见观音,观音让木叉与悟空同去。木叉叫出妖怪悟净。唐僧收悟净为徒,悟净以颈下骷髅结成法船,渡唐僧过河。 8、四圣试禅心:骊山老母与观音、普贤,文殊菩萨变成母女四人,欲招唐僧为夫,并要将三个女儿嫁给悟空、八戒和沙僧,意在试探师徒四人禅心是否坚固,唯八戒意动神摇,溜进后堂去撞天婚,被捉弄捆于树上,八戒十分羞愧。 9、偷吃人参果:唐僧师徒到五庄观投宿清风、明月两位道童奉师父镇元大仙之命,以人参果款待唐僧,唐僧误认人参果为婴儿而未敢食。八戒怂恿悟空偷果三个师兄弟一起分享,遭到二道童怒骂。悟空一怒推倒了人参果树逃离,却被镇元大仙捉回去。悟空求得观音医活果树,二人结为兄弟。 10、三打白骨精:唐僧遣悟空去化斋饭。山中白骨精想吃唐僧肉以长生不老,一变美女,二变老妇,三变老翁,迷惑唐僧,均被孙悟空识破,打死妖怪,唐僧以为滥杀无辜大怒,逐走悟空。 11、(悟空与八戒)双战黄袍怪:唐僧误闯黄袍怪的波月洞。黄袍怪的夫人原是十三年前被掳的宝象国公主,她放走唐僧给父王送信。国王恳请八戒、沙僧降妖。沙僧被擒,八戒逃回馆驿。黄袍怪变做俊俏郎君拜见国王,将唐僧变做老虎囚禁笼中。白龙马变作宫女刺杀黄袍怪受伤。八戒来到花果山,用激将法请回孙悟空。悟空请来星神收回,救出公主,恢复唐僧原身,师徒重归于好。 12、夺宝莲花洞:行至平顶山,悟空让八戒巡山。八戒要躲懒睡觉,编谎骗人,但被变成啄木鸟的悟空一一听知,戳穿其谎言。八戒只得再去探路。被莲花洞银角大王捉去。银角大王又使用移山法,一面压住悟空,一面将唐僧、沙僧和白马掠回洞府。悟空挣扎脱险后,经过几番周折,终于将银角大王装进葫芦内,这时,太上老君赶来,收走了由炼丹的金、银二道童变幻的金角、银角大王。 13、大战红孩儿:火云洞红孩儿是牛魔王与铁扇公主的儿子,用苦肉计骗取了唐僧的信任,纵风将唐僧慑走,并口喷三昧真火烧得悟空、八戒落荒而逃。悟空请来龙王洒下雨水,反被烧伤。八戒去请观音,被红孩儿假扮观音捉去,最终悟空真观音用莲花宝座,降伏红孩儿,收他做了善财童子。

中考语文四大名著《西游记》常考知识点最全整理!

中考语文四大名著《西游记》常考知识点最全整理! 名著阅读《西游记》一、填空。1.《西游记》,长篇章 回体神话小说,是古典神话小说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它有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玄奘西行取经的事件,《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 的记载。玄奘取经的故事经民间文艺演出,成为以后小说的素材来源。现在《西游记》是根据明代万历年间的金陵世德堂版本整理加工而成的。2.《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字汝中,号射阳山人,明代人。3.《西游记》全书一百回,基本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至十二回是全书的引子,其中前七回写孙悟空的出身和大闹天宫,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第八至十二回写唐僧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代取经的缘起。第十三回至一百回写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终于取到真经,他们自己也修成正果。蕴含着人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真谛。4.《西游记》中所写天下所分的四大洲分别是:东胜神州、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5.《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6.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祖师,它的兵

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又唤如意金箍棒,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行者。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斗战胜佛。7.猪八戒又叫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云栈洞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净坛使者。8.沙僧也叫悟净,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被贬下界,在流沙河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金身罗汉。9.白龙马原是西海龙王之三太子小白龙,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后化作白马驮负唐僧取经,被封为八部天龙。后在化龙池中得复原身,盘绕在大雷音寺的擎天华表柱上。10.《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金箍棒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观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11.在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途中,机智灵活、嫉恶如仇的是孙悟空;憨态可掬、好耍小聪明的是猪八戒,法名是悟能;忠诚老实、勤勤恳恳的是沙和尚。12.唐僧是如来佛祖的弟子金蝉子转世投胎作状元陈光蕊之子,出家后法名玄奘,修成正果后被封为旃檀功德佛。13.《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三调芭蕉扇。14.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章节是: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15.通过“大闹天

名著阅读《西游记》知识点整理

名师精编优秀资料 名著阅读《西游记》专题练习(含答案) 1.《西游记》,长篇_神话_小说,是古典神话小说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玄奘西行取经的事件。 2.《西游记》全书_100_回,基本由两个故事组成,第1至7回,写孙悟空出世至大闹天宫,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第8至12回写唐僧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代取经的缘起;第l3回至l00回写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终于修成正果。 4.《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5.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老祖,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又唤如意金箍棒,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行者。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6.猪八戒又叫_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云栈洞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净坛使者。 7.沙僧也叫悟净,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被贬下界,在流沙河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金身罗汉。 8.白龙马原是西海龙王之三太子小白龙,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后化作白马驮负唐僧取经,被封为八部天龙。后在化龙池中得复原身,盘绕在大雷音寺的擎天华表柱上。 9.《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金箍棒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观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 12.《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_白骨精_、大闹五庄观、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 13.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章节是:大闹天宫。 14.通过“大闹天宫”这一段精彩描写,我们不难发现,作品的象征意味是很深浓的。天宫是人间朝廷的代称;玉帝是封建皇帝的化身;孙悟空是人民意愿的化身和民主主义思想的代表。 15.当托塔李天王率天兵天将杀至花果山,历数了悟空的数条罪状后,悟空答:“实有! 实有!”这又给孙大圣的形象抹上一笔亮丽的色彩,那就是敢作敢当。16.《西游记》全书共100回,孙悟空自号齐天大圣。 21.孙悟空大闹天宫一不求高官厚禄,二不为取玉帝而代之,那么他的愿望是反对压迫,追求平等,追求自由、民主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劳动人民的何种追求。 22.列举出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经历的磨难。举四例即可。 答:黑松林遇黄袍老怪;黄风岭遭黄毛貂鼠精暗算;牛魔王之子红孩儿抢走唐僧;平顶山莲花洞太上老君炼丹童变成妖精。 23.唐僧看不出妖怪的种种变化,除了因为他是肉眼凡胎之外,还有哪些原因是不可忽视的? 答:本性愚钝、忠奸不分,又受了猪八戒的调唆。 24.唐僧驱逐孙悟空之后,出现了“真假美猴王”一事,为什么会出现两个“美猴王”? 答:唐僧师徒生了二心,内部不团结而至。 25.《西游记》中的玉皇大帝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何在? 答:昏庸无能,不辨忠愚。对封建统治者的嘲讽蔑视,对黑暗社会的尖锐讽刺、嘲笑和批判。 26某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唐僧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反方,针对正方辩词该怎么说?(湖北省黄冈市2005年中考题) 正方:我方认为,唐僧能历尽千辛万苦去西天取经。他意志坚定,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从来没有动摇过取经的决心;他心地善良,有仁爱之心,即使误放妖魔,也不愿伤及无辜;他不求名,不贪财,是一个可亲可敬的人。 反方:反方:我方认为,唐僧胆小懦弱、本性昏愚、忠奸不分;他不辨是非,总是听信猪八戒的调唆;他对待妖怪心慈面软,对待除妖有功的孙悟空却用紧箍咒来折磨;历尽千辛万苦到达西天后,面对传经者索要的“人事”,他却不知反抗,唯唯诺诺,实在可气。 29.该班同学对猪八戒这个人物也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而且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又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是一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你同意他们的观点吗?如果不同意,你怎样反驳他?(湖北省黄冈市课改区2005年.中考题) 答:猪八戒能吃苦耐劳,对师父忠心耿耿。在与妖魔的斗争中,他总是挥舞钉耙,勇猛战斗,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他知错能改,乐于助人,是一个忠勇善良、淳朴憨厚的人。 30.“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鲁迅)《西游记》刻画的众多神魔精魅都具有人的情感。请举一例,具体说明这一特点。 答:例:铁扇公主因为与孙悟空有仇,不但不愿借扇,还想加害悟空,可以看出她重亲情,同时也显示出她胸襟狭隘。 31.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写一则200字左右的人物简介。孙悟空猪八戒白骨精红孩儿 答:例:白骨精又叫白骨夫人,是唐僧西天取经途中遇到的女妖精。她使用双剑,武艺出众,善于变化,诡计多端。她想吃唐僧肉,先变成十六七岁的美貌少女,再变成一个八十岁的老婆婆,后又变成年迈力衰的老翁,均被孙悟空识破。于是她使出离间计,迫使唐僧逼走孙悟空,才把唐僧捉住。在唐僧险遭杀身之祸时,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多番变化,几经争斗,白骨精终于被打得露出原形

《西游记》最全考点整理+中考真题

内容简介 1、《西游记》: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 2、作者 吴承恩,明代小说家。 3、主要内容 主要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主要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唐僧和孙悟空等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三大部分,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战胜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功成圆满,终成正果。 4、小说主题 本书通过神话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在孙悟空身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反抗专制压迫、战胜邪恶和征服自然力的强烈愿望;深深地植于富有斗争传统的中国人民历史生活的土壤之中,是中国广大人民群众长期斗争生活的艺术概括。它是理想和现实相结合的产物。 5、经典故事 (1)孙悟空大闹天宫(2)三打白骨精 (3)车迟国斗法(4)女儿国遇难 (5)真假美猴王(6)智取红孩儿

(7)三调芭蕉扇(8)火烧盘丝洞 (9)天竺国招亲(10)灵山取真经 常考点 一、填空 1、《西游记》,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是古典神话小说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玄奘西行取经的事件,《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玄奘取经的故事经民间文艺演出,成为以后小说的素材来源。现在《西游记》是根据明代万历年间的金陵世德堂版本整理加工而成的。 2、《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字汝中,号射阳山人,明代人。 3、《西游记》全书一百回,基本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至十二回是全书的引子,其中前七回写孙悟空的出身和大闹天宫,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第八至十二回写唐僧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代取经的缘起。第十三回至一百回写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终于取到真经,他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