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心理学

股票心理学
股票心理学

股票心理学

股市心理学实战系列1—赤裸裸的人性,

不论是股市中还是社会中,人性是多样的,股市剑客用各种心理学效应将人性挑剔得清晰透彻,于是赤裸裸的人性便油然而生;

确定效应;人们在选择利益时,往往取现成的而不愿意去赌一把;

上升趋势初期或中期,回调仍可持有;高位则落袋为安;

反射效应;投资者在确定的损失和赌一把之间选择赌一把;

做到获利最大化和亏损最小化;

禀赋效应:人们在拥有股票评估的价值比观望时要高;

尊重市场和技术分析;

同侪悖论:人们总喜欢把得与失,成功与失败定格在其它参照物之上;总喜欢拿自己的股票和别人的对比;

要有自己独立的分析方法和操作计划;保持冷静的头脑

锚定效应:100元跌到30,会觉得便宜;10元跌到6元会觉得贵;潜意识得

激发抄底欲望;

牛市中抄底不错,看底部是否扎实,时机是否成熟、股性是否活跃、基本面是否良好等因素;

股市心理学实战系列2—长生不老的咒语,

银行账户我们几乎每个人都有,心理账户是每个人必须有的,它涉及到贪婪、虚伪等等太多的心理要素,如何摒弃你该死的心理账户,那就只能熬下去

1、庄家的钱效应;

总觉得赚来的钱是别人的钱,不心疼,以至于亏损;也就是一赢二平七亏的定律的原因;

克服庄家钱效应,要有业绩归零心态,不要将本金和盈利分开,要将所有资金当为本金看待;

2、边际消费率;

收入高的人更会重视金钱的意思,要想在股市里积累财富,就要学会长线持有股票;

3、蛇咬效应

投资者多次操作失误后胆量会越来越小,操作上犹豫不决,

牛市初期赚钱的人是新股民和前期休息等待时机的人;

一定要等到趋势明确后再操作;

将痛苦最小化,应该先卖掉最不可能解套的;

主力建仓时就是大部分人举得割肉不痛苦的时候;

股市心理学实战系列3—世界最苦的毒药

世界最苦的毒药是什么?鹤顶红?还是砒霜?

非也非也,最可的毒药就是你的心,后悔、不甘,说明白了就是心痛!

什么原因导致我们经常后悔?知识面不全,阅历不丰富、心理素质不成熟;

克服后悔: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操作技能,对市场做出准确的判断,不能确定宁愿不操作,严格遵守操作纪律;

懊悔规避,长期持有不涨的,套牢也长期持有的;

克服方法:维持现状一段时间后,并没有向好的方向发展,则证明决策失误,立即出局;

从众心理,追涨杀跌,

上升趋势亏钱要看位置,下跌趋势亏钱要立即止损;

股市心理学实战系列4—人类最大的悲哀

人类最大的悲哀,或许生活中你可能能感悟到,但是股市中的悲

哀你有感觉么?

要跟随市场,用经验去做事有可能失败;

1、过度自信:知识幻觉

市场上的信息十之八九都是假的;

当一个信息公布时,就已经迟了;

不要听信任何电视台或者网络上的股评,值得看的是国家宏观调控以及发生的大事;

市场上没有绝对的事情,类似网站上大单流入仅仅只是可供参考;

千万不要去追高位的强势股;

一定要控制仓位,等来年风调雨顺的时候再开花结果;

2、经验丰富

要适时而变,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当有情况改变时,决策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

3、投射效应

每个人都希望别人认可自己的观点;

在选股时经常会挑自己喜欢的股票;同时也希望别人喜欢;

选股:流通盘适中、股性活跃、低位低价、有预期的题材;

自己选股时也要考虑大多数人是否喜欢;

股市心理学实战系列5—惊太骗人的游戏

生活中尔虞我诈或许你已经习惯,股市中的狡诈或许你也有所耳闻,但是作为股民的你,有没有真正的了解股市呢?沉迷其中或许是你的乐趣,但是远观一下,你就有可能豁然开朗;

惊太骗人的游戏

1、大数法则

牛市中股票是轮动的;随时随地都可能上涨,尽量中长期持股;

熊市中长期持股亏损的概率,大于短期持股的概率,尽量空仓;

大盘市盈率上了40倍就应当是一个警钟;

股市投资没有百分百的投资模式,只能算是一门艺术;

被水淹死的大都是会游泳的;股市中经常冒险的亏得越多;

2、小数法则

不管你有多聪明,永远都不要和趋势作对;

股市操作是一个概率;

大势所趋没有人能改变;

强势的不跌的有可能补跌;

3、幸存者谬误

股市就是零和博弈,运气有很大成分;

个人努力只会帮牛市赚的多点,牛市亏得少点;

K线组合众生相!

股市就是人与人的博弈,所以了解股市心理学是重中之重,课程内容是K线组合众生相,讲了股票K线技术经典分析,结合当时的大盘,了解K线理论,大

概内容如下,共同进步,望高手指点,新手学习

K线组合众生相

1、放量大跌,意味着恐慌,跌完后成交量很大就好,证明割肉多,资金进场多

2、股价在某一日跌幅达到4%以上,出现十字星,第二天顺势下探回升3天后放量拉升4%以上且放量,第4天就入场;

3、圆底股价在低位出现中阴或大阴,之后小阴小阳缓慢向上,且只有3、5日,否则不是圆底,当股价突破第一根中阴或大阴后,确认底部成立,买入;

4、股市就是在做概率,概率大才入手;

5、塔型底,底部横盘时间比圆底长,低位出现一根大阴线,之后开始横盘整理,然后一根大阳线拉升,此时是入场时机;高位缓慢走低,则小心,跌破前

方大阳线,则确认圆顶;

6、并不是所有股票都要根据筹码理论判断,上方筹码多有时候也可以进场;

7、低档五阳组合,之后底部逐步提高,不创新低且出现大阳线(突破前期大阴线),则为买入点;(若出现新低,则会加速下跌);高位连续5阴,反弹无力不创新高,则见顶;

8、怎么区分中低位,看跌幅程度,最好设置止损位;

9、黄昏之星,高位出现攻击性大阳线,第二天跳空高开十字星,第三天跳空低开中、大阴线,上攻动力不足;

大盘强劲上涨之后,连续3跟小阴线则滞涨;

持股K线组合

以小阴小阳逐步攀升时,证明主力正逐步消化阻力,积累动力,拉升;

下探上涨型,低位上升中,某日大幅低开后(做空假象),强行上攻收大阳,分批买;若选择的是强势股,早上买,弱势股,第二天买;

买股票先判断空间

10、上升台阶型,中位上涨阶段,一根大阳之后横盘小阴小阳整理,没有跌破

大阳线一半的位置,消化获利盘和吸收套牢盘;下跌中出现大阴线,随后横盘整理,没有过大阴一半,则上涨无力;

11、两阳夹一阴,低开打压是洗盘,开盘价很重要;

12、持续阴跌,最可怕,没有做多的欲望;

股市心理学实战系列(12)-大海归来的沉思

下面大部分内容讲解了趋势线的画法,也就是所谓的趋势心理学,虽然大部分人都会,但是真正用到的时候,却不是那么得心应手,与君共勉!

画趋势线时要以最低点为标准,随时变化;

从左边看,压力线的角度越小,越准确

越近的连线可靠性越差;

1、前期振幅小,低于45度角一般没有好的行情,但是后期加速,会有行情;前期振幅比较大,则没有行情;

2、45度角的,涨跌都很稳定,不会太多;

3、大于45度角的不会持有很长时间,滞涨的时候赶紧卖;

突破压力线或者支撑线3%,且在3天时,则之后会成为支撑线和压力线;

无趋势平衡画箱体就可以了;

突破密集成交区较安全;

什么样的情况直接拉升没有压力:

前期涨幅不大且洗过盘,真空区不是非常大,起涨点离前期高点不远;

股市心理学实战系列(13)-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今天看了股市心理学实战系列十三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解了股市的浩瀚,股民无处不在,其使用的方法也不相同,老师用的八仙过海确实形象,下面是我的丁点感悟,虽然内容不多,但是于君共勉;

1、市盈率只能作为参考标准之一;其只是反应过去状况;不代表低位

2、低价并非低位;

3、低位、低价、低市盈率、低流通盘是比较好的股票;

4、涨停封不住就赶紧卖,根据当时情况而定;

其余的涉及到的内容太广了,这里也就不

多说了。

股市心理学实战系列14—历经磨难取真经

股市的盈利是要历经磨难的,就像唐僧4人一样,但是结局却是很甜美的,祝愿大家都成为股神!

历经磨难取真经

1、选股注意,4低一高,低价(前期跌幅大)、低市盈率(业绩好)、低位、低

流通盘、高换手率(7%)

2、正常持股时间是1-3个月,具体情况要按照涨速来定,安全系数:不频繁操作、适当的持股时间、避免在下降通道中操作;

3、股市中能做的只有以最小的损失比例博取最大的利益;

4、将前期回调低点可设定为止损位或者减仓位,目标位看能否突破前期高点,

量能;

5、买股票之前先考虑风险系数,看止损位,看当前涨停板的低位,跌破则出局,第一目标位不要太高,

股市心理学实战系列15—长生不老的咒语

股市中活下来的人就已经了不起了,更何况每天盈利的人,老师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解释了长生不老的咒语,愿意长生不老的,就跟着我走下去吧!

长生不老的咒语

4低

低位是与前期跌幅和近期涨幅而言,前期跌幅大证明空间大,涨幅不大,证明安全;

跌多必涨,涨多必跌;

低价股好的原因

1、吸筹资金少,控盘容易;用最少的钱即可达到拉升目的;

2、空间大

3、心理上不觉得是高位;

低市盈率,为股价拉升提供条件,可避免恐慌盘,增加跟风盘;

低流通盘,容易控盘,但是市值不要太大;

流通盘1-5亿好控盘,太少或抬高都不好;

4高

高换手率,正常的7%就已经很活跃了;高换手率和高量是人气指标;

提高散户成本有利于稳定股价;没有成交量就没有支撑位;

高控盘率表现

1、套牢盘几乎全部消失;

2、吸筹时间较长;

3、振幅越小控盘越高;振幅越大短线客越多,不易于收集筹码

4、形态

涨幅40%,主力出不了货;

头肩底是最有利于吸筹的;

高成功率,趋势是成功关键,上升趋势成功率80%,横盘成功率50%,下跌成功率20%;

中小盘,市场中一部分股票涨了一倍,剩余股票也会涨一倍,这是市场趋势;2012年还有行情,尤其是中小盘;

高增长率,是股票炒作的预期,

四多四少

多看少动,盘整时间是上涨时间的5倍

多阴少阳,阳多阴少上涨有持续性;

多学少盯

多赚少赔,设好止损位;做强势股,尽量做上升趋势增加持股时间,做波段,不要频繁操作;

看庄家群体裸奔

股市本就是一个社会,刀光剑影随处可见。你要是没有一点武功秘籍的话进去只会死的早一点,在股市里,庄家永远都是胜利者,但相对于风险性来说,券商是几近没有风险的胜利者,下面是我的心得体会,再次感谢股市剑客老师的辛苦付出,让我们这些

新人得以进步;

接下来讲讲我个人的心得体会,庄家是有一定资金实力的机构或个人,他们通过市场运作从而获取利润,庄家是证券市场的调节器,也是主角,庄家有很大的隐

蔽性,他们的目的就是获取最大的利润,可以说是散户的克星,但同时也是散户的救星,若没有庄家,股市便是一潭死水;他们具有良好的资金、人才、技术、公关、消息、盘面、优势,但是他们并不是万能的,他们也存在着劣势,

庄家按照时间分为短线庄(三月)、中线庄(6月)、长线庄(1年以上);

按照其资金实力大小又分为:弱庄、强庄、死庄;

根据操作主体不同分为:政府救市庄家、券商、基金庄家、上市公司、投资公司庄家、证券公司庄家、外资、游资等;

根据其操作的阶段分为:新庄、老庄、被套庄;

根据其控制力又分为:个股庄家、板块庄家、大势庄家;

根据其炒作方式和坐庄模式又分为:跟庄(大机构)、独立坐庄、联合坐庄、滚

动坐庄;

根据投资理论又分为:业绩型、题材型、成长型、投机型;

庄家的运作过程为:准备—吸筹—试盘—整理—启动—洗盘—拉升—出货—反弹—砸盘(其实也是上升5浪和下跌三浪);

最基本的3个过程是必须有的:吸筹(拿到最低筹码)—拉升(获利)—出货(派发高位筹码)

杰西·利弗莫尔 如何进行股票交易:情绪控制 杰西·利弗莫尔 我没有兴趣跟任何人说我炒股的经验,不管是好的经验还是坏的经验。我没有一点兴趣。毕竟,这是我个人的事,他们怎么会关心呢?这跟他们的生活没有一点关系。而且从那个时候起,我就明白了:如果你做得好,如果你成功了,大多数人会嫉妒你,他们也想得到和你一样的成功,如果你做砸了,他们会对你的不幸暗自高兴,并且告诉他们的朋友你终于在股市上栽了—这就是你必须为你的草率行为付出的代价。所以,沉默是最好的选择,因为那些爱打听别人事的人,打听不到你的消息。 到1923年,杰西·利弗莫尔在股市上已经拼搏32年了。此时,他46岁。但他对自己所选择的职业,仍然有一种难以遏止的求知渴望,他总是不断地学习股票交易技术。他还对市场心理学怀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有一段时间,他曾在夜校学习心理学课程,以便更好地了解人的本性。利弗莫尔的结论是,在市场上起作用的想法也许有好几百万种,但从根本上说,必须学习和了解的心态却只有几个——因为人的本性是有共同特征的。 在他的晚年,他的儿子保罗和小杰西曾问过他一个重要的问题:“爸爸,为什么你总能在股市上赚到钱,而其他人总是赔光了他们的钱呢?” “噢,孩子们,我也赔过钱,不过我每次赔了钱,我就想知道我为什么赔了钱。炒股是需要学习的,而且不能漫不经心地学,要专心致志地学。我的结论是,大多数人在为他们的房子买设备,或在买汽车的时候非常小心,而在买股票的时候却不那么上心。由于股市的钱好赚,而且来的快,所以就容易使人变得愚蠢,对他们在股市上辛辛苦苦挣来的钱漫不经心,不像对其他财产那么上心。” “你们看,买股票很简单,把你的交易单交给经纪人,然后就是打电话让他买或者卖,这么简单就完成了。如果你从这笔交易中赚了钱,这笔钱就好像赚得很容易,好像没有费什么劲。你不用非得早上9点钟上班,而且一天非得工作8小时。炒股就是纸上的交易,好像不用费很大的力气。炒股给人的表面印象是一条容易致富的路。简单地说,炒股就是在股票价格是10美元时买进,价格超过10美元时就卖出。你交易的越多,你赚的就越多,就是这么简单。简单地说,炒股没什么好学的。” “孩子们,你们必须随时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你们长大的时候,你们就会发现需要控制恐惧心理。恐惧就隐藏在所有正常人生活的表象之下。恐惧和暴力一样,可以在心跳的时候、在呼吸加速的时候、在眼睛被蒙住的时候、在被一只手抓住的时候或在听见枪声的时候出现。当恐惧出现时,天生的生存技巧就复活了,正常的推理被扭曲了。理智的人在感到恐惧的时候,他们的行为就不理智了。当人们开始赔钱时,他们就感到害怕了,他们的判断力也减弱了。这就是我们进化到这个阶段的人的本性。这是不能否认的。我们必须了解这一点,特别是在股市进行交易的时候。 “不成功的投资者总爱跟希望交朋友----在希望来到股票市场的时侯,它总是与贪婪和恐惧牵手走完一生。一个人一进行股票交易,他的生活就燃起了希望。人的本性之一就是对未来抱有希望,就是相信希望,就是希望得到最好的未来。” “希望是人类竞赛的一种重要的生存技巧。但是,希望和它在股市上的表兄弟——贪婪和恐惧一样,都会扭曲理性。孩子们,股市只讲事实,只讲现实,只讲理性,股市永远

股市心理学实战系列 第一讲:赤裸裸的人性 系列简介:在华尔街有一句古老的格言:市场是由两种力量来推动的——贪婪和恐惧。在股市中,能够最终让你赚钱的,不是技术面,也不是基本面,而是心理面,可想而知,股市心理学在实战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低位,是决定股市命运的关键因素。纵使你有打败对手千军万马能力,如果你没有战胜内心深处一匹野马的能力,终究难逃死无葬身之地的厄运!!!股市心理学实战系列全方位地深度剖析股市投资行为的各个心理层面,是迄今为止最全面解决股民投资心理障碍和投资困惑的大型讲座专辑。全部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投资行为的非理性陷阱(5节课)。2、股市认知和自我认知(4节课)。3、股市技术分析心理学(3节课)。4、战胜自我心理学(3节课),全套系列共15节课。其中运用了大量世界著名的理论:前景理论、后悔理论、预期理论、过度反应理论、过度自信理论、分析师悖论、同侪悖论、确定效应、反射效应、禀赋效应、锚定效应、羊群效应、蛇咬效应、大数法则、小数法则等等。全部采用通俗易懂、案例结合、一学就会的教学模式,让投资者在轻松中学习,在愉悦中进步,在学以致用中收获。 股市心理学实战系列(一)——赤裸裸的人性 人的本性是贪婪和恐惧,究其根源是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很多却十分害怕损失。然而人们并非能够预知所有的事情,而对未知的不确定的事情投资者往往采取的行为是非理性的,所以明明骑上大黑马却早早地被甩下来,明明是一只熊股却寄予莫大的希望,最终导致牛市不赚钱,熊市亏得更多!!! 一、确定效应 1、确定效应就是投资者在确定的好处和赌一把之间往往会选择看得见的好处而放弃赌一把。也就是两利相权取其重。 2、一只股票现在卖出可以赚1万元,不卖出可能只赚3000元或不赚钱,也有可能赚2万元甚至更多,你会选择卖还是不卖? 3、在确定效应的作用下大部分投资者会选择获利了结,因为人们总是讨厌风险,害怕失去已有的利润,喜欢见好就收,落袋为安。这种心理往往会放走一只大黑马,卖完后股票却大涨,常常使自己后悔不已!那么我们如何克服确定效应? 4、大盘或个股处于上升趋势的初期或中期,获利的股票即使短暂回调仍然可以继续持有,等待更大的收益,而在上升趋势的末期,股票前期明显涨幅过大,在高位快速拉升后宽幅震荡时则要见好就收、落袋为安,不要幻想过高。 举例:低位回调:红星发展 600367 日 高位震荡:红星发展 600367 日 二、反射效应 1、反射效应就是投资者在确定的损失和赌一把之间往往会选择赌一把,也就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2、一只股票现在卖出会亏损1万元,如果不卖出可能亏损2万甚至更多,也有可能反弹解套不亏钱,你会选择卖还是不卖? 3、在股市中赚钱容易,但亏钱却更容易。股票刚上涨时不敢买,可等到股价一涨再涨时终于下定决心买进了,买进后就被套,被套后就死不割肉,于是就越亏越多,等到绝望时就卖了。大多数投资者在亏损的情况下心里会及不甘心,宁愿承担更大的风险来和市场赌一把,也不愿意花钱买教训。据统计:投资者持有亏钱股票的时间远远长于持有获利股票的时间。

交易员必读 这是你开始交易的第一个阶段 由于耳闻了众多百万富翁的发家史,你知道“交易”是一个能赚大钱的买卖 不幸的是,就像你第一次坐在方向盘前,你很快就发现你根本不知道应该怎么开始 你开始不停地交易、不停地承担着众多的风险 有时你一旦进场,市场就反向运行,于是你又反手做单.“靠!怎么又反向了”,你再反手…再反手…再反手… 出现亏损时,你就尝试加倍去做,就像输了一块下次就赌两块 有时,你侥幸地赢了回来,但更多的时间却是损手烂脚 这时,你已经完全忘记你对“交易”还是一个新手 这个阶段通常会持续一到两个星期,时光易逝,很快你就进入到第二个阶段 第二阶段:知其不可也 在这个阶段,你认识到要更好地交易赚钱还有些工作要做,“嗯,我还要再做点功课”。你意识到你还是一个不合格的交易员,“我还缺少真正可以盈利的技术。” 于是你开始在图表里设置各种“交易系统”,读了一堆电子书,到处浏览网页--从美国到乌克兰的网站都给你看过了。这时,你开始探索一套自己的“必杀技”(holy grail)。你变成了一个“系统交易狂”--天天、周周地从这个方法到那个方法地试,不过,你却从未花足够多的时间去检验这个系统是否真正可行。每次你得到一个新的指标你就会欣喜若狂,“这个指标完全不同呀!” 你将***Trader里的所有自动交易系统都测试过了,你开始玩“均线”、什么“菲波纳奇线”、什么“支撑阻力线”、MACD、KDJ...弄了几百种指标,梦想着你的“魔法系统”今天就可以诞生。你成了一个“抄底摸顶”的“大师”,用你的指标去找市场反转的精确点位。尽管你发现你还在输钱,但你还是坚持不懈地“找找找”,因为你坚信你的做法是正确的。 你开始跑去聊天室、论坛,你看到有些交易员可以赚到钱,你很想知道“那为什么不是我?”。你会问很多很多问题,有些问题你事后想起来觉得还有点笨。你很快成为了一个怀疑论者,“那些喊单的家伙都是骗子”,他们不可能赚那么多,因为你也已经“学了”,但是你却做不到,“嗯,他们是骗子,是托儿”。不过,他们天天在那里而且帐户在增长,而你却还在经历失败。 就像对一个无知的十几岁的少年,那些能赚钱的交易员会免费地给你建议,但你却固执地认为你知道的是最好的。你完全不在意别人的意见,而且开始过度交易,尽管其他人都说你很疯狂。你开始考虑跟别人的“喊单”,不过,结果很糟。因此,你准备从某些网站、大师那里买一些“交易信号”,不过,这对你还是不管用。 你可能还会在论坛上找一个“大佬”来跟着他操作,这个大佬“保证”会将你改造成一个真正的操盘手(当然,通常这种“保证”是收费的)。不论这个“大佬”是真的好还是假的好,你还是没法赢钱,因为时机不对,你仍然认为你知道的是最好的。 这个阶段可能会持续数年,事实上,在现实中的交谈中发现,这个阶段会至少持续1年,一般情况下接近3年的时间。经过无数的打击,通常你在这个阶段是最容易放弃“交易”的。大约60%的新手在前3个月就退出比赛了--他们放弃了,不过不失为好事--试想一下,如果“交易”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都成百万富翁了。另外剩下的20%在坚持了一年后在理所当然的暴仓下也缴械投降了。 可能会令你惊奇的是最后剩下的20%的人会坚持3年之久,他们会想“我已经在游泳中学

学仓位控制,然后学技术分析,再学主力心理,可大成! 在股市研究的领域中,心理学是较晚才受到重视的一部分。 早期股市并不太热门时,投资方式多为长期投资,著重的是股利,只需基本面分析就够了;后来股市逐渐蓬勃发展,参与者眾,上市股票家数增加,投资人逐渐改由股票价差获利,为了掌握适当的买进卖出时机,技术分析出现了,基本面分析几乎沦为技术分析的一部份。 后来股市的规模逐渐扩大,主力们发现散户的力量是很强大的,然而散户的讯息相对上是较封闭的,若能确切的掌握散户心理,炒作股票时就能事半功倍,而一些简单的技术分析理论,就成了主力营造气氛的利器,就指数而言,也产生了「心理关卡」一词。 同样的,散户也会推测主力的心理,试著提高获利。不过现在的股市心理学则偏向散户对散户的心理研究。 心理学可说是由人去研究人,人是多变的,股市心理学当然也就不会无聊了。 不过我们希望您再读本文时,能多思考,最好是有创造性的思考。 本文的内容不能纯粹记忆,也不能纯粹以数理的型式思考,必须多一些人文方面的思考才行。 最后要说明的是,本文所叙述的内容,并非最正统而完整的股市心理学,只是一些较实用的部分而已,有兴趣深入研究的同学请自行参阅相关书籍。 第一节人们对合理股价的看法一般投资人对股价个看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数种: 一、磬石理论: 磬石理论的核心观念是,每一种投资工具,包括股票在内都有一个确定的内在标準,称为「真实价值」〈intrinsic value〉,可经由仔细分析目前和未来的展望而求出,而股价会根据真实价值作修正。 这种理论的关键就在於,真实价值是如何决定的? 支持磬石理论的学者则提出了一套「折现」的观念,也就是未来的价值以一定比例换算成现值,而股价就是未来净值得现值。 这种理论是很理想的,不过在现实世界中,股价似乎并不怎麼遵守这个法则。 二、空中楼阁理论: 空中楼阁理论是架构在凯因斯的经济学理论之上。 该理论认为:「物品的价值,决定於人们愿意以麼样的价格买它」,只要人们认为这个价格是合理的,它就被容许存在。 因此,空中楼阁理论反对去探讨股票的真实价值,而著重於投资大眾心理的分析。 更进一步的说,若想让股价上涨,一家公司只要未来远景看好,即使现在净值仍处於负值,股价依

股票心理学及一些真理 三、股票心理学 1 、股市定义:在某种意义上来讲:股票市场就是运行在涨涨跌跌、高高低低、生生死死、真真假假、物极必反、否极泰来、时尔狂追、时尔狂抛、时尔要死不活、时尔过高过低等等的非传统状态和非理性情景之下,——金钱与心智的较量,——自我与本我的争斗,——人性与股性的角逐,——主力与非主力的博弈之中的“金钱换股票、股票换金钱”的大型游戏市场。所以,您无须太认真、无须太相信、无须太勇敢、无须太自负,——我应该是孙子…!做一颗星星永远跟着月亮走!做一个“懦夫”或“傻、股市定义:在某种意义上来讲:股票市场就是运行在涨涨跌跌、高高低低、生生死死、真真假假、物极必反、否极泰来、时尔狂追、时尔狂抛、时尔要死不活、时尔过高过低等等的非传统状态和非理性情景之下,——金钱与心智的较量,——自我与本我的争斗,——人性与股性的角逐,——主力与非主力的博弈之中的“金钱换股票、股票换金钱”的大型游戏市场。永远跟着主力走! 2 、股市原理就是:主力的低吸高抛+ 非主力的追涨杀跌= 股市全貌主力的画线描图+ 非主力的加料填色= 股市全景主力的春进秋放+ 非主力的春给秋收= 股市全程主力的呵哄骗诈+ 非主力的舞枪弄棒= 股市内容 3 、市场主力演变的过程是:个体大户时代→券商机构时代→券商基金机构时代→基金机构时代→外资、银行、基金机构时代→……。 4、股市真理: 第一真理:市场永远在变幻!其变化规律遵循趋势理论、相反理论、波浪理论和庄家理论。(政策在变、主力在变、公司在变、规矩在变、价格在变、性质在变、…) 第二真理:市场永远是对的!(千万不要与市场作对、市场是最好的老师) 第三真理:大盘永远比个股重要!(大盘是领导、是前提、是舵手、是导师... ) 第四真理:顺趋势者昌,逆趋势者亡!(顺势而为、趋势不会随意改变、趋势一旦改变股票性质就将改变) 第五真理:没有不赚钱的股票,只有不赚钱的时机!(时机永远比股票重要) 第六真理:时机不可创造,只能等待,失去不可遗憾。(买股票如同招出租车,失去一辆,还有下一辆) 第七真理:股市在绝望中新生,在迟疑中上涨,在欢乐中死亡,在希望中下跌。(股市路线) 第八真理:没有不赚钱的股票,只有不赚钱的时机!(时机永远比股票重要)

股市心理学实战系列股海里有很多的操作口诀.. 股海里有很多的操作口诀 仔细体会都是很有道理的.. 仔细体会都是很有道理的 整理出一些比较好的出来 整理出一些比较好的出来.. 这样的短语比看书好很多 这样的短语比看书好很多..

总 概 ?买 入 口 诀?卖出口诀?看盘口诀

买入口诀 ? 1.一针锥底,买股时机。? 2.三军会师,看好后市。? 3.双管齐下,买进不怕。? 4.白龙出水,短线可为。? 5.五阳上阵,股价弹升。? 6.身抱多线,好景出现。? 7.三棒撑地,行情见底。?8.双杆通底,反弹在即。?9.三杆通底,后市可喜。?10.重锤坠地,后市有戏。?11.巨阳入海,放心购买。?12.布林破底,短线可取。?13.CR 扭成团,买进股票不商量 ?14.天上雨来急,地上水亦涨,多头应进场。?15.两谷夹山,后市看涨?16.底部放量,注意建仓

一针锥底,买股时机 ?股价跌到低位后,如果某日出现一条“长下影小实体”的K线,就称为“一针锥底”线。 ?该图形是明显的买入信号,此时进场,短线获利可靠。该图形买入信号的原理是:长大的下影线,表明低档承接能力强,股价跌到这一价位后,就会招来多头的抢购,推动股价上扬。

一针锥底,买股时机

三军会师,看好后市 ?所谓“三军会师”,就是5日、10日、30日(也可以是20日)三条移动平均线,从高位向下运动到低位后,抬头向上,而且会合在一起。 ?三线走到一快,意味下降行情的结束,新一轮上升行情的开始,此时买入,是难得的赚钱机会。 ? 5日、10日、30日三条移动平均线在低位会合时,表明短中长线投资者的持股成本渐趋一致,除短线有微薄的利润外,中长线均无获利盘,上挡抛压不重,股价容易上升。所以“三军会师”图线是信的过的买入信号,应趁回档之机,逢低介入。

2013-09-14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汤亚平 市场人士都明白,股市的技术分析只是对过往历史数据的一种整理。因此,传统的技术分析指标只是随行情起舞的曲线而已,并不绝对是一种“机会”的再现。也许碰巧来了个“机会”,而且小赚了一笔。但一旦刻舟求剑或对后市照葫芦画瓢,未必不会栽跟头。 于是,有人指出另一条路径,中短线侧重“技术面分析”,中长线侧重“基本面分析”,但不管是中长线还是中短线,都必须要学会“心理分析”,分析别人的心理,分析主力的心理。 这是因为股市有一种特殊的现象,即群众心理已远超过其他因素,成为左右股市的最大力量。 举例来说,“8·16”乌龙事件后,笔者最早提出这根史上罕见的“避雷针”可能演变成“仙人指路”。为什么?虽然这是一件坏事,但处理得好可以变成好事。因为从群众心理学来看,A股主板指数长期低迷,权重蓝筹一朝“王者归来”是人心所向。此外,过往大家都相信,“撬动”大盘蓝筹没有流动性逆转是不可想象的,可事实证明,关键不是资金而是信心。虽然大盘冲高回落,但客观上已经对大盘进行了压力“测试”。所以,只要管理层妥善处理好这个突发性事件,恢复市场信心,“避雷针”就演变成“仙人指路”。 还有一个例子是市场热点问题,我们知道,“股神”巴菲特一直强调投资自己熟悉的股票,不要追逐市场热点。这当然有他的道理。但是,如果投资者

放弃跟踪热点,对手中长期不涨的股票死抱着不放,至少在去年以来热点不断的行情中一无所获。 当然,追逐热点难免不跟风,这就会出现20世纪初的法国心理学家李本博士所描述的现象:当一群人聚集一起时,大家的个人意识形态会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整体的情绪和意见。他们的整体行为与个人独处时的性格行为相异。他们的想象会受其他人影响出现偏差,想象多于实际,毫无逻辑。所以,最好的应对是,既要顺势而为,又不要盲目跟风。

股市心理学实战系列全 集股市剑客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股市心理学实战系列 第一讲:赤裸裸的人性 系列简介:在华尔街有一句古老的格言:市场是由两种力量来推动的——贪婪和恐惧。在股市中,能够最终让你赚钱的,不是技术面,也不是基本面,而是心理面,可想而知,股市心理学在实战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低位,是决定股市命运的关键因素。纵使你有打败对手千军万马能力,如果你没有战胜内心深处一匹野马的能力,终究难逃死无葬身之地的厄运!!!股市心理学实战系列全方位地深度剖析股市投资行为的各个心理层面,是迄今为止最全面解决股民投资心理障碍和投资困惑的大型讲座专辑。全部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投资行为的非理性陷阱(5节课)。2、股市认知和自我认知(4节课)。3、股市技术分析心理学(3节课)。4、战胜自我心理学(3节课),全套系列共15节课。其中运用了大量世界着名的理论:前景理论、后悔理论、预期理论、过度反应理论、过度自信理论、分析师悖论、同侪悖论、确定效应、反射效应、禀赋效应、锚定效应、羊群效应、蛇咬效应、大数法则、小数法则等等。全部采用通俗易懂、案例结合、一学就会的教学模式,让投资者在轻松中学习,在愉悦中进步,在学以致用中收获。 股市心理学实战系列(一)——赤裸裸的人性 人的本性是贪婪和恐惧,究其根源是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很多却十分害怕损失。然而人们并非能够预知所有的事情,而对未知的不确定的事情投资者往往采取的行为是非理性的,所以明明骑上大黑马却早早地被甩下来,明明是一只熊股却寄予莫大的希望,最终导致牛市不赚钱,熊市亏得更多!!! 一、确定效应 1、确定效应就是投资者在确定的好处和赌一把之间往往会选择看得见的好处而放弃赌一把。也就是两利相权取其重。 2、一只股票现在卖出可以赚1万元,不卖出可能只赚3000元或不赚钱,也有可能赚2万元甚至更多,你会选择卖还是不卖 3、在确定效应的作用下大部分投资者会选择获利了结,因为人们总是讨厌风险,害怕失去已有的利润,喜欢见好就收,落袋为安。这种心理往往会放走一只大黑马,卖完后股票却大涨,常常使自己后悔不已!那么我们如何克服确定效应 4、大盘或个股处于上升趋势的初期或中期,获利的股票即使短暂回调仍然可以继续持有,等待更大的收益,而在上升趋势的末期,股票前期明显涨幅过大,在高位快速拉升后宽幅震荡时则要见好就收、落袋为安,不要幻想过高。 二、反射效应 1、反射效应就是投资者在确定的损失和赌一把之间往往会选择赌一把,也就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2、一只股票现在卖出会亏损1万元,如果不卖出可能亏损2万甚至更多,也有可能反弹解套不亏钱,你会选择卖还是不卖 3、在股市中赚钱容易,但亏钱却更容易。股票刚上涨时不敢买,可等到股价一涨再涨时终于下定决心买进了,买进后就被套,被套后就死不割肉,于是就越亏越多,等到绝望时就卖了。大多数投资者在亏损的情况下心里会及不甘心,宁愿承担更大的风险来和市场赌一把,也不愿意花钱买教训。据统计:投资者持有亏钱股票的时间远远长于持有获利股票的时间。打开你的账户:看看留下来时间最长的股票是红色的还是绿色的是红色的多还是绿色的多那么我们投资者怎样克服反射效应 4、投资者在决定亏损股票是否止损出局之前,应该对大盘及个股做一个全面的分析。如果大盘及个股处于下跌趋势的末期、上升趋势的初期或中期,套牢的股票可以持有等待解套或盈利。如果大盘及个股处于上升趋势的末期、下跌趋势的初期或中期,套牢的股票应该果断割肉出局。如果是下跌途中的横盘震荡趋势,套牢的股票在大盘或个股破位下跌时就立即止损出局。 三、损失规避

结课论文 题目: 影响我国股票市场价格的心理预期因素分析姓名: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引言 (3) 一、影响股票价格因素简述 (3) (一)宏观因素 (3) (二)公司因素 (3) (三)行业和区域因素 (3) 二、影响股票价格的重要因素 (4) (一)股票内在价值与股票价格 (4) 1.基础股票价格 (4) 2.无形价格 (4) 3.心理价格 (4) (二)股票价格波动因素分析 (4) 三、心理预期与股票价格 (4) (一)对心理预期的理解 (4) (二)证券市场中心理预期 (5) 1.心理预期影响 (5) 2.外在因素对心理因素的影响 (5) 四、结论 (6) 参考文献 (6) 图 1 乔纳森提出的股票总体价值图 (5) 图 2 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对股票价格的作用机理 (6)

影响我国股票市场价格的心理预期因素分析 金融专业学生 指导教师 摘要:影响股票价格变动的因素很多,并且错综复杂。本文着重就证券市场中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对股票价格的影响进行分析。首先对影响股票价格的一般因素进行简述,其次讨论影响股票价格变动的重要因素及作用机制,并对股票价格与投资者的心理预期的相互作用及影响进行理论分析,最后由此得到一些结论,以此揭示股票价格实质上是投资者心理预期在股市中的综合反映,股票价格与投资者心理预期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关系。 关键词:心理预期;股票价格;因素分析 证券市场投资是高风险投资行为,因为证券市场充满了各种不确定因素,而不确定性越大,就越有风险,就越需要事前的预期。证券市场上所有的投资行为决策,实质上都包含着对未来不确定性结果的预期。在证券市场投资过程中,心理预期表现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最为明显。投资者必须做出的多数决策都涉及对未来不确定性、风险和收益的一定预期。下面,将从理论上对影响股票价格因素进行分析。 一、影响股票价格因素简述 影响股票价格变动的因素很多,并且错综复杂。但一般传统金融学认为,基本上可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类,即宏观因素、行业和区域因素、公司因素。 (一)宏观因素 它包括对股市及个股可能产生影响的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宏观经济因素主要能影响市场中股票价格的因素,包括经济增长、经济景气循环、利率、财政收支、货币供应量、物价和国际收支等。银行存款利率及债券市场利率水平,在影响股票价格的各种经济因素中是最敏感的因素,利率水平与股票价格成反比关系,国家总体经济状况与社会政治局势的稳定性因素也是重点影响因素之一,如通货膨胀,既有刺激股价上扬的作用,也有压抑股价的作用。国家政策因素是指足以影响股票价格变动的国内外重大活动以及政府的政策、措施、法令等重大事件,政府的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经济政策的变化、新颁布法令和管理条例等均会影响到股价的变动。 (二)行业和区域因素 主要是指行业发展前景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内容包括行业生命周期、经济周期、行业地位、行业前景、行业动向及子行业方面的情况等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三)公司因素 公司因素相对来说更为重要,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的好坏对股票价格的影响较大,特别是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财务状况、科技开发能力、行业内的竞争实力和竞争地位等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影响着股票价格。但事实上,根据传统金融学计算出的股票价值与市场价格两者总有差距,运用其在实际操作时收益也不明显。股市心理学者认为,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更为明显。以上这些外在因素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是通过影响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形成的,下面将对公司层面因素和投资者心理预期因素进行重点论述。

股民心理学 在投资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提到六个字:不追涨、不杀跌。往往很多股民最后亏钱都亏在追涨杀跌上,买的股票买到高位被套,卖股票卖到低位,几乎在地板上。经常说不追涨、不杀跌,但是偏偏就是这些错误导致自己亏钱,这就是股民投资心理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先有投资心理后有投资行为,又是哪些心理因素在导致我们不止一次的犯这些错误。这些心理因素是不是形成一种潜意识,植入在我们的思想里经常左右我们的行为,我们研究的目的就是要知道哪些心理因素会影响我们的投资思维,怎样能减弱这些思维对我们的影响。 一、锚定效应: 1、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锚’,锚就是船锚。船在靠岸的时候就要先下锚,沉到海底勾住海底岩石,把船固定住。三个盆子,一个冰水、一个热水、一个常温的。左右手分别放进冷水和热水盆子里停留30秒之后,然后同时放入常温的的盆子里,这时候两只手的温度的感觉和之前是不一样的。手的温度的感觉是停留在过去的温度和当前水温做对比的感觉上,而不是当前水的实际温度。水温一样,但是我们的感觉

却不一样,所以锚定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某人某事作出判断是,易受第一印象或者第一印象的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容易让人的思维停留在过去的印象中,这就是我们经常见到的第一印象和先入为主是锚定效应在生活中最多的表现形式。比如买东西、谈判、相亲。 2、锚定效应的的特征:因为第一印象接受的是事物的外在 的形态或者单方面的信息,因此具有表面性和片面性。比如我们看到的连续上涨的股票,一直在涨,看着心理就痒痒,连续涨了好多天,因为过去一直涨,所以相信他还会涨。一冲动就进去了,谁知道刚进去就回调了,这时候仍然会受过去连续上涨思维的影响,他会涨起来的。就一直拿着一直拿到被深套。这就是我们总是停留在过去的思维中不再往前看,这样就会缺少了对未来的收益和风险的评估。我来问大家两个问题:1、同样的利润的两只股票,一个风险大一个风险小,你会选择哪个? 3、同样风险的两只股票,一个利润大一个利润小,你会选 择哪个?答案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但是在实际中我们却偏偏抛弃了这种选择。总是选择风险大的、利润小的。我们知道涨的越多风险就越大,跌的越多机会就越多,越具备投资价值。如果一只股票让我们亏了30%,我们就会对这只股票产生恐惧感,不敢再投资这只股票,因为有恐惧心理,思

谨防股市吸血效应引发中国金融危机 最近股市很火,牛气逼人。百业萧条,股市一枝独秀。出于逐利的天性,实业资本、银行的信贷资本都悄悄涌进股市,参与股市的盛宴。殊不知,这场盛宴代价惊人,也许盛宴之后,饿殍一片。 了解股市的人都知道,股市是个投机赌场,是庄家主力宰杀散户的屠宰场,也可能是大庄家大主力痛宰小庄家的战场。资金是经济的血液,若资金都涌进股市投机,意味着实体经济将更加缺血,更加萧条!若单靠央行再降息或注资,无其它的防范措施,在百业萧条,股市一枝独秀的情况下,更将加剧股市的疯狂,加剧股市的抽血效应,形成恶性循环。而当股市泡沫破灭时,广大股民也许连底裤都输光了,负债累累,奄奄一息,寸步难行;而国际炒家则聚敛了巨额的人民币筹码,若集中汇兑,将引发美元外汇的急剧流失;若集中炒作粮食、能源等商品,将引发严重的通胀。这三者,任何一种情况发生,都将引发中国严重的金融危机!不得不提高警惕,做好事先防范工作! 怎么办?中国经济的主要问题,是产能严重过剩,解决的方案一是“熬”,好比饥饿疗法,大家要有过冬意识,勒紧腰带过日子,慢慢地把产能消耗掉;二是“泄”,即要鼓励出口,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把过剩的产能销往国际市场。除此之外,别无捷径。若用股市来拉动经济,好比前几年用四万亿来救市,用大补之药医治邪盛之体,让投机歪风肆虐,往绝

路引啊! 怎么个“熬”法? 首先是宣传动员问题,认识要先统一。对外宣传、公共宣传要正面宣传为主,以利于坚定信心,树立良好形象。但也不能光太平盛世,视危机若无睹。讳疾忌医是会病入膏肓,无药可救。要正视危机,进行全国总动员,凝聚人心,未雨绸缪,共同战胜危机,起码在政府系统内得这么做。“承认己过,必蒙怜恤”,“天无绝人之路”。危机往往伴随着更大地转机,但首先得正视问题,才谈得上解决问题,否则突然被问题解决了都不知道,谈何解决问题? 认识到位了,接下来是具体的方针政策了。做企业,旺季时要开足马力,全力抢收;淡季时要养精蓄锐,整顿改进,修炼内功,切忌瞎折腾找死。对于一国之大经济周期也如此,目前困难重重,千万不要乱花钱刺激,吃力不讨好,而要以养精蓄锐,整顿改进,修炼内功为主。 具体有哪些办法呢? 1、对困难的企业或个人,银行或债主不要逼债逼太紧了,该延期要给延期,要给人活路,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往死里逼对大家都没好处。

股民交易心理分析 1.捂股死扛 深套后近八成股民不愿“割肉” 不可否认,中国的散户处于信息食物链的最下游,资讯信息与专业技能的双重弱势令其常常陷入“一买就套”的尴尬境遇。但恪守着“只要不割肉就不算亏”的传统信念,中国散户投资者也被烙上了“死不割肉”的历史印记。 2011年,A股市场再度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熊”的力量。在股民中,“被套”已不是什么新鲜词,“套多少”才是大家茶余饭后调侃的主要话题。而面对自己股票深度套牢的现实,股民要做的第一个决定就是“割”还是“不割”。 在我们此次调查中,仅23%的投资者选择“全部卖掉,忍痛割肉”,占比不到四分之一;37%的投资者选择了“不断补仓,摊薄成本”;而选择“长期持有,直到解套”的投资者比例最高,达到了40%。 由此不难看出,“捂股死扛”仍是散户当前面对套牢时的主流心态。 小黄去年工作后进入股市,是新生代股民的代表。他去年买的几只股票如今均已深度被套。

记者在营业部见到他时,他的情绪有些低落,“有点生不逢时的感觉,不过现在卖了就是真亏了,放着或许还有回本的机会。” 对于很大一部分股民来说,也许“不割肉”纯属无奈之举,但这同时也是他们对抗市场波动风险的最后法宝。因为他们相信,只要熬到牛市来临,个股鸡犬升天,手中的股票迟早会有解套的一天。 在股市摸爬滚打多年的股民广东股民老方对此颇有感触,他告诉记者,2002年入市被套后,他就抱着“坚决不割肉”的想法熬过慢慢熊市,最终在07、08年大牛市中连本带利的赚了回来。老方颇有自信地说,“从我的经验看,只要你持有的时间足够长,跌多少都能再涨回来。” 新老有别 老股民更能主动“割肉”认赔 从调查中记者还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相比股龄较短的投资者,股龄较长的投资者的“割肉”比例却更高。 调查数据显示,股龄在一年以内、1-3年的投资者在上述调查中选择“全部卖掉,忍痛割肉”的比例分别为16%和18%,而股龄在5-10年、10-15年的对应比例则均接近三成。 而不同资产规模的投资者在选择上也呈现出结构性差异。整体而言,资产规模在50万元以下的投资更倾向于“捂股”,而资产规模在50万元以上的投资者则有着更高的“割肉”比例。 “股龄较长的经验型投资者在熊市中更懂得及时规避风险,同时他们在股票品种的选择上有更大的余地。”申银万国证券上海新昌路营业部某负责人表示。 沈阳股民张女士就有自己的一套操作策略,“对于那些政策支持、基本面胸中有数、非常有信心的股票,长期持有,不会割肉,下跌就做T+0,拉低成本,但这

投资心理学书籍推荐 这方面的书从几年前极少的几本,到现在已经有一大批的书出版。这点和心理成长方面的书有点类似。 我把投资心理方面的书大致分成两类,一类是偏重金融行为学研究的,有不少国内的研究者写了这方面的书,感觉有点像学校的教科书。另一类是比较实用的,不一定很系统地讲金融行为学的概念,但都是非常实际,同时也深入浅出,比较容易理解并和自己的投资行为相结合。我这里推荐几本后面这一类的书。 另外说明一下,对于心理方面的书籍,本人完全偏向于国外作者的作品,这方面国内国外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投资心理学书籍推荐一、奚恺元写的《别做正常的傻瓜》,写得非常幽默风趣,几乎适合每个人看。 二、『美』约翰。诺夫辛格写的《投资中的心理学》,这个是第三版,集合了系统性和易读性。我的投资心理讲座就是以这本书为主要参考。 三、『英』乔纳森。迈尔斯写的《股市心理学》,这是最新出版的,本人还没有来得及认真阅读,只是第一印象很不错 四、这是中国人老金编著的,提到了不少目前国内股市

的实例,涉及的知识面也比较广,只是感觉不是很系统,整本书的逻辑结构不是很顺畅,毕竟是编著的。 五、这是美国一个真正的心理咨询师写的关于投资心理的书,全书都是一些实例,因为涉及到比较深的心理学概念,没有心理学基础的人看起来可能有些难理解,但确实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可以看到心理学家是如何帮助他人发现投资误区建立良好投资习惯的。 价格定位:在股票价格处于上升或下降之中时,后入市的投资者总是将后来的价格与之前的价格进行比较。他们不愿意改变自己长期持有的观点。 谷仓关闭效应:认为机会稍纵即逝,应该及时采取行动。 选择矛盾:无法在多个方案中作出投资决策。 确认偏好:有选择性地使用那些支持他们原来观点的信息。 决策偏好:一个范围较广的术语,可以用于解释选择偏好、思维定式等一系列偏好。其决策基础是一系列建立在短期利益之上的行动。 处置效应:当股票价格跌到了其购进股票的价格水平之下时,无论如何不肯卖出股票。

股市心理学实战系列 系列简介:在华尔街有一句古老的格言:市场是由两种力量来推动的——贪婪和恐惧。在股市中,能够最终让你赚钱的,不是技术面,也不是基本面,而是心理面,可想而知,股市心理学在实战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决定股市命运的关键因素。纵使你有打败对手千军万马能力,如果你没有战胜内心深处一匹野马的能力,终究难逃死无葬身之地的厄运!!! 股市心理学实战系列全方位地深度剖析股市投资行为的各个心理层面,是迄今为止最全面解决股民投资心理障碍和投资困惑的大型讲座专辑。全部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投资行为的非理性陷阱(5节课)。2、股市认知和自我认知(4 节课)。3、股市技术分析心理学(3节课)。4、战胜自我心理学(3节课),全套系列共15节课。其中运用了大量世界著名的理论:前景理论、后悔理论、预期理论、过度反应理论、过度自信理论、分析师悖论、同侪悖论、确定效应、反射效应、禀赋效应、锚定效应、羊群效应、蛇咬效应、大数法则、小数法则等等。全部采用通俗易懂、案例结合、一学就会的教学模式,让投资者在轻松中学习,在愉悦中进步,在学以致用中收获。 1——赤裸裸的人性 人的本性是贪婪和恐惧,究其根源是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很多却十分害怕损失。然而人们并非能够预知所有的事情,而对未知的不确定的事情投资者往往采取的行为是非理性的,所以明明骑上大黑马却早早地被甩下来,明明是一只熊股却寄予莫大的希望,最终导致牛市不赚钱,熊市亏得更多!!! 一、确定效应 1、确定效应就是投资者在确定的好处和赌一把之间往往会选择看得见的好处而放弃赌一把。也就是两利相权取其重。 2、一只股票现在卖出可以赚1万元,不卖出可能只赚3000元或不赚钱,也有可能赚2万元甚至更多,你会选择卖还是不卖? 3、在确定效应的作用下大部分投资者会选择获利了结,因为人们总是讨厌风险,害怕失去已有的利润,喜欢见好就收,落袋为安。这种心理往往会放走一只大黑马,卖完后股票却大涨,常常使自己后悔不已!那么我们如何克服确定效应? 4、大盘或个股处于上升趋势的初期或中期,获利的股票即使短暂回调仍然可以继续持有,等待更大的收益,而在上升趋势的末期,股票前期明显涨幅过大,在高位快速拉升后宽幅震荡时则要见好就收、落袋为安,不要幻想过高。 举例:低位回调:红星发展 600367 2010.9.3日 高位震荡:红星发展 600367 2011.4.19日 二、反射效应 1、反射效应就是投资者在确定的损失和赌一把之间往往会选择赌一把,也就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2、一只股票现在卖出会亏损1万元,如果不卖出可能亏损2万甚至更多,也有可能反弹解套不亏钱,你会选择卖还是不卖? 3、在股市中赚钱容易,但亏钱却更容易。股票刚上涨时不敢买,可等到股价一涨再涨时终于下定决心买进了,买进后就被套,被套后就死不割肉,于是就越亏越多,等到绝望时就卖了。大多数投资者在亏损的情况下心里会及不甘心,宁愿承担更大的风险来和市场赌一把,也不愿意花钱买教训。据统计:投资者持有亏钱股票的时间远远长于持有获利股票的时间。打开你的账户:看看留下来时间

交易心理学 成功的即时交易最重要的工具不一定是策略而是心态,这一点初学者很难接受。虽然经验已经告诉我们,全神贯注和训练有素的重要性,但是许多新的交易者还是无法接受。不管怎样,专注和纪律这两个特点只有交易者自己可以凭经验学得到,没有这两者,任何策略也没有用。交易者必须知道即时交易所涉及的, 是短期、瞬间、分秒必争的决定,而这决定的资源又往往是些充满矛盾的资料。 1.一个成功的交易者最需要拥有的心理准备 1) 保持全神贯注的能力 机会是任何时刻都有可能出现的。一个成功的交易者必须整日全神贯注,耐心等待,才能掌握并利用机会。全神贯注的交易才能看到经过分析的某些进入的好机会,然后利用先进的交易软件和纯熟的键盘操作来执行交易。当然这也需要高度的专注力。 2) 遵守纪律 这包括: ?限制损失 ?在预设防线及时离开失败的交易 ?认识及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从中学习改进 ?在交易失去转机而不要继续把钱往下扔 ?订下的规则并能贯彻到底 3) 设定合适目标 简单来说,设定目标的交易者比没有设定目标的交易者更容易成功,而那些把目标记录下来并常常查阅的交易者又比只是设定目标的交易者更容易成功。所以要预备一本交易日记,适时纪录你的目标、笔记、规则、课程等等。 4)尽力实践目标 目标的实践是需要结合注意力、训练和设定切合实际、可估量的目标。如“实践课程一结束就要赚钱”这样的目标是不实际的和不可估量的。反之,在实践课程订下每笔交易最大损失4p——5p,每日的损失底线为£30的目标就是实际、可估量的。 5) 建立自我控制和信心 对自己能力的信心是从过去积累的经验得来的。践行专注和纪律的即时交易者更容易达到目标,使他们有成就感和自制力,同时也帮助他们培养自信. 6) 保持客观心态 要想成功的交易,保持客观是非常重要的。感情作用只会蒙蔽你的判断力,影响你的理性买/卖的决定。 2. 初学者在第一个月的实盘交易中所经历的情绪反应和一般的原因 愤怒: ?你一买入/卖出股票,它就朝你所期望的反方向走 ?买不到某个股票 ?卖不出某个股票 ?按某个键但不起作用

中国股市收益、收益波动与投资者情绪 * 王美今 孙建军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510275) 内容提要:本文从我国股市的现实情况出发,构造理论模型证明:投资者接受价格信 号时表现出来的情绪是影响均衡价格的系统性因子。这一结论得到实际数据的支持,实 证发现投资者情绪的变化不仅显著地影响沪深两市收益,而且显著地反向修正沪深两市 收益波动,并通过风险奖励影响收益。研究结果表明,沪深两市不仅具有相同的投资者行 为和风险收益特征,而且均未达到弱式有效,机构投资者是可能的噪声交易者风险源。 关键词:DSSW 模型 收益 收益波动 投资者情绪 * 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批准项目号:7027306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在成文过程中,匿名审稿人提出了宝贵的修改建议,在此表示衷心感谢。当然文责自负。 一、引 言 金融风险资产价格对其价值的偏离究竟在多大的程度上能被套利者消除,这一问题是近年来金融研究热点之一。在此类研究中,De Long et al .(1990)提出的噪声交易者模型(DSSW )具有较大影响力;该模型表明:在有限套利的环境中,如果投资者情绪相互影响,套利者将无法消除非理性行为导致的错误定价,投资者情绪因而会成为影响金融资产均衡价格的系统性风险。DSSW 模型的意义还在于,它将封闭基金折价现象作为例子运用自身理论进行剖析,从而引发了对“噪声交易者风险影响金融资产均衡价格”这一命题的广泛实证研究。内容涉及投资者情绪对收益的影响、投资者情绪对收益波动的影响等诸多方面。Lee et al .(1991)、Swaminatham (1996)与Neal wheatley (1998)认为封闭式基金折价可以作为投资者情绪的代理变量。Brown (1999)运用美国“个人投资者协会”(AAII )提供的投资者情绪指数,证实投资者情绪与封闭式基金价格的波动紧密相关。Simon 与Wiggins (1999)考察了短期市场收益预测中封闭式基金折价代理投资者情绪的作用以及投资者情绪调查指数、技术指标的作用。Lee et al .(2002)发现投资者情绪是影响价格的系统性因子,超额收益与情绪变化同期相关,情绪变化影响收益波动。Br own 与Cliff (2004)认为情绪的水平值、变化量与市场收益强相关。 从国内的研究来看,刘煜辉等(2003)、施东晖与孙培源(2002)、宋军等(2003)和李心丹等(2002)分别从不同的侧面,揭示我国股票市场上投资者心理与行为的影响作用,为研究投资者情绪与我国股票市场的关系提供了投资者情绪相互关联的客观依据。尽管我国封闭式基金也存在折价现象,但对它的解释至今仍没有较一致的观点(金晓斌等,2002;张俊喜和张华,2002;刘煜辉和熊鹏,2003)。饶育蕾与刘达锋(2003)用央视机构看市与中证报机构看市水平值研究投资者情绪水平与未来收益的相关关系,发现统计上并不显著。 本文从我国股市的现实情况出发,推导出一个更具一般性的模型,证明投资者接受价格信号时表现出来的情绪,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形成影响均衡价格的系统性因子;进而构造投资者情绪指数,建立TG A RCH -M (1,1)证实了理论模型的结论。实证结果表明沪深两市不仅具有相同的投资者

论股票交易中投资者的心理现象及策略 摘要:投资的主要目的在于价值发现,然而,仅仅考虑到价值被低估还不够,它总是要价值回归的。但是,股票的价格有时也因其他原因而发生变化。本文主要讨论“其他原因”中的心理因素,通过对投资者在股市呈现趋势、平衡、转势和崩盘时所产生的心理现象进行剖析,并给出趋势、转势及交易密集区的交易策略。 Abstract:The investment aims at founding valuation, however, it is not enough to consider valuation, which is underestimated., it will always be price return. The price of stock sometimes alter because of other reasons. When stock market shows a tendency for balance 、turnaround and collapse, investors will emerge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so this context will discuss the psychological elements to find transactions strategy for tendency、turnaround and zone of trade-intensiveness. 关键词趋势平衡转势崩盘交易密集区 股票交易常常是充满神秘感的,产生价格波动的部分行为机理是理性的和明智的,另一些则是愚蠢的和荒谬的。但是,正如我们看到的,只要股票市场存在下去,这种现象就永远不会消失。下面我们就来讨论股票价格波动时投资者会产生怎样的心理现象?以及在股票交易中有投资者可以采用哪些策略? 股票交易中投资者的心理现象心理现象 一.趋势时的心理 作为一个研究人类行为的学生,我一直认为,一个好的投机客应该能够预测到人们会把手中的钱投向何方。 ——Bernard Baruch 股票市场价格运动的大部分时间是一边倒。当它们上涨时,它们遇到不同的阻力区,在阻力区它们很快遇阻回落,但跌下来时又受到不同支持位的支撑。在这些区域范围内的小的价格波动纯粹是噪音,难以预测,从中只能获得很小的一点利润。 但是,一旦市场突破了重要的阻力区,它就坚决的开始往上走(或往下走——原理是一样的)。趋势刚开始的那段时间,大多数投资者把这看成是又一个新的随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