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中考语文语言积累与运用练习第1讲语音与汉字 含答案

2020届中考语文语言积累与运用练习第1讲语音与汉字 含答案
2020届中考语文语言积累与运用练习第1讲语音与汉字 含答案

第1讲语音与汉字

一、语音

1.(2017·德州)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B) A.慰藉.(jiè) 绽.开(zhàn) 相.机调控(xiàng) 锐不可当.(dāng)

B.卖弄.(nèng) 哺.育(fǔ) 外溢.效应(yì) 一气呵.成(hē) C.栅.栏(zhà) 尴尬.(gà) 重.装上阵(chóng) 心无旁骛.(wù) D.骸.骨(hái) 确凿.(záo) 给.水系统(jǐ) 参.差不齐(cēn)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

A.贮.藏(zhù) 骊.歌(lí) 扑朔.迷离(shuò) 循规蹈矩.(jù) B.栖.息(qī) 狩.猎(shǒu) 气冲斗.牛(dǒu) 合辙.押韵(zhé)

C.执拗.(niù) 譬.喻(pì) 即物起兴.(xīng) 越俎代庖.(páo) D.挑衅.(xìn) 怅.然(chàng) 伛.偻提携(yǔ) 骇.人听闻(hài) 3.(2017·黄石模拟)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A.纤.巧(xiān) 屏.气(bǐng) 昏聩.(kuì) 戎马倥偬.(zǒng)

B.剽.悍(piāo) 星宿.(xiù) 啁啾.(jiū) 不屈不挠.(ráo)

C.悄.然(qiǎo) 模.样(mú) 坍.塌(dān) 请君入瓮.(wèng)

D.巷.道(hàng) 绽.放(zhàn) 胴.体(tòng) 苦心孤诣.(yì) 4.(2018·孝感四模)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 A.黝.黑(yòu) 枯涸.(hé) 亢.奋(kàng) 毛骨悚.然(sǒng)

B.藩.篱(fān) 埋.怨(mán) 归咎.(jiù) 惟妙惟肖.(xiào) C.炽.热(zhì) 窒.息(zhì) 寒噤.(jìn) 锲.而不舍(qiè)

D.匀称.(chèng) 吊唁.(yàn) 吞噬.(shì) 戛.然而止(jiá) 5.(2017·内蒙古一模)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B) A.倔.强(jué) 腌.蛋(yān) 白鸟啾.啾(jiū) 正襟.危坐(jīng)

B.徘徊.(huái) 饶.恕(ráo) 豁.然贯通(huò) 周道如砥.(dǐ) C.逞.辩(chěng) 休憩.(qì) 义愤填膺.(yīn) 低回婉.转(wǎn) D.镂.空(lòu) 躯壳.(ké) 奄.奄一息(yǎn) 颔.首低眉(hàn) 6.(2019·预测)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

A.污秽.(suì) 妥帖.(tiē) 间.或(jiàn) 强聒.不舍(guō)

B.瓜蔓.(màn) 嗜.好(shì) 缜.密(zhěn) 慷慨.激昂(kǎi)

C.璀.璨(cuǐ) 撰.写(zhuàn) 强.迫(qiǎng) 余勇可贾.(jiǎ)

D.谰.语(lán) 殷.红(yān) 隽.永(juàn) 扪.心自问(mén) 7.(2019·预测)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

A.菜畦.(qí) 蜷.曲(quán) 归省.(shěng) 浑身解.数(xiè)

B.悲怆.(chuàng) 蹒.跚(pán) 汲.取(xī) 众目睽.睽(kuí) C.稽.首(jī) 啜泣.(qì) 伫.立(zhù) 断壁残垣.(yuán)

D.感慨.(kǎi) 诓.骗(kuāng) 哽咽.(yè) 恪.尽职守(kè)

8.(2017·重庆A卷)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

..的一项是(B)

A.重庆三面濒.(bīn)水,清澈的江水孕育了重庆的清丽与柔媚。

B.新苗破土,绿芽初绽。春,已在耳畔.(bàn),年少的你,切勿懈怠。

C.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阅读文学作品,需要你屏息潜心,聆.(líng)听语言的声音。

D.这棵大树屹立在山头,勇敢地迎接暴风雨,毫不畏缩胆怯.(qiè)。

9.(2017·青岛)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

“真好啊”像一阵清凉的风吹皱一池春水,美妙的涟漪.就这样荡漾开去,让人心旷.神怡!“真好啊”,蕴含着对生活的感恩、对困难的藐视和对幸福的提醒。一句淳.朴的“真好啊”,普通的事也会蒙上理想化的色彩,糟糕的事不再让人忧心忡.忡。在生活中要记得常说“真好啊”!

A.yīhuàng chún zhǒng

B.yǐ guǎng zhūn chōng

C.yī kuàng chún chōng

D.yǐ guǎng zhūn zhǒng

10.(2017·杭州)下面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C)

漫步西子湖,如在诗中游。看到燕子,白居易的诗“谁家新燕啄春泥”脱口而出,不禁.惊叹于燕子与春天的那份默契.;湖面波光潋滟,你自然吟诵起苏轼“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名句;白堤桃柳相间.,花团锦簇,令人想到杭州诗人戴望舒在远方深情的思念,“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丰厚的人文积淀.,增添了西湖的风雅与内蕴。

A.jìn qì jiàn dìng

B.jīn qiè jiàn dìng

C.jīn qì jiàn diàn

D.jìn qiè jiān diàn

二、字形

11.(2017·孝感)选出下列书写有误的一项(C)

A.威慑屏障襁褓变幻多姿

B.喑哑溺爱慰藉粗制滥造

C.栈桥倒塌陨落芳草凄凄

D.凋零亵渎惬意通宵达旦

12.(2017·湘西)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

A.慷慨虔诚消声匿迹一泄千里

B.讪笑热忱相安无事心有余季

C.阔绰茶盅引经据典触目伤怀

D.筛选狡黠羊羊大观鸿篇巨制

13.(2017·德州改编)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D)

A.仗义营改增来势汹汹洗耳恭听

B.荣膺获得感蛛丝马迹无可置疑

C.辛辣新常态鸦雀无声语无伦次

D.崔巍地条钢故名思义味同嚼腊

14.(2017·黄石模拟)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D)

A.玷污嬉戏缀学变本加厉

B.哂笑杀戳笼罩长途跋涉

C.幅射讴歌濒临顶礼膜拜

D.笨拙屏障吹嘘以逸待劳

15.(2017·孝感四模)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A.犀利唏嘘琐屑莫衷一是

B.家醅呕气要诀大庭广众

C.惘然禁锢牟取相辅相承

D.荒僻矫健阴庇盛气凌人

16.(2017·济南模拟)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

A.高亢雄赳赳碌碌无为委屈求全

B.玷污木板画绵里藏针语无伦次

C.国粹百宝箱开诚布公时过境迁

D.筹划擦边球凭心而论金榜题名

17.(2019·预测)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B)

A.葱笼讹诈山崩地裂园满成功

B.门楣凛冽痛心疾首顾名思义

C.峥嵘殉职冲耳不闻杳无消息

D.藉贯憔悴重峦叠嶂谈笑风声

18.(2019·预测)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A.获益匪浅鲜为人知警报迭起怒不可遏

B.当之无愧星凌万户广茂无垠开卷有益

C.换然一新有例可援深恶痛疾涕四横流

D.随机应变决处逢生抑扬顿挫天轮之乐

19.(2017·青岛)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

A.山雀早就迫不急待

..,提醒我新的一天开始了。

....地开始清理嗓子,鸣叫声打破了清晨的静谧

B.《朗读者》节目播出后,好评如潮,主持人董卿精美的语言和锐智

...

..的思想,让很多观众获益匪浅.。

C.青岛的小巷美不盛收

....,道路两旁的老式小洋楼,斑驳的院墙,光滑的石板路,在时光的打磨

下增添了遒劲

..沧桑的质感。

D.任时光流逝,那些陪伴我们成长的人、事、物,永远挥之不去,即使海枯石烂

....,那份美好始

终镶嵌

..在心灵深处。

20.(2017·舟山)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中国古典诗词凝聚了大量美好、文(yǎ)雅和高贵的文字。朗读这些动人的文字,可以帮助我们寻(sù)溯根源,能够让我们疲(bèi)惫的心灵得到放松,可以帮助我们远离低俗和粗鄙,(dǐ)抵达宁静和悠远的境界。

21.(2017·苏州)下边的宣传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层”应改为“成”,“怠”应改为“贷”,“致”应改为“治”,“予”应改为“与”。

三、书写(含书法)

22.(2017·随州)用正楷或行楷将作品内容抄写在方格中,要求:正确、流利、美观。

23.(2017·白银)选择你喜欢的两幅作品,把正文内容用简化楷书写在田字格内。

24.(2017·河北模拟)请用正楷或行楷将下面文字抄写在方格中。

25.(2019·预测)请用正楷或行楷将下面文字抄写在方格中。

26.(2017·河北)下面对这幅书法作品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意态生动,变化自然,使人百看不厌。

B.线条爽直瘦劲,错落有致,自出新意。

C.运用楷书字体,字字端庄,方正典雅。

D.俊逸纯净,气韵贯通,富于艺术感染力。

27.(2019·北京模拟)书法课上老师让同学们欣赏以二十四节气为题材的书法作品,下面是小茗同学对四幅书法作品的欣赏,其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隶书“夏至”二字,横长直短,敦厚大气。

B.楷书“大暑”二字,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匀称端庄。

C.篆书“霜降”二字,线条婉转通畅,古朴大方。

D.草书“清明”二字,笔画繁复,飘逸潇洒。

四、综合考查

28.(2017·长沙)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D)

A.潜.伏(qiǎn) 酒肆面面厮觑.(qù) 消声匿迹

B.澎湃.(pài) 慰藉吹毛求疵.(chī) 翻来复去

C.拮据.(jù) 磐石断壁残垣.(yuán) 粗制烂造

D.黝.黑(yǒu) 凛冽锐不可当.(dāng) 再接再厉

29.(2017·江西)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D)

A.感慨.(kài) 哺育孜.孜不倦(zī) 头晕目炫

B.静谧.(mì) 荒缪龙吟风哕.(suì) 囊萤映雪

C.荣膺.(yīn) 辐射恍.然大悟(huǎng) 锋芒必露

D.门楣.(méi) 剽悍周道如砥.(dǐ) 诚惶诚恐

30.(2017·青海二模)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及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

A.宽恕.(sù) 滑稽.(jī) 菜畦.(qí) 家徙.四壁(tú)

B.骊.歌(lì) 旁鹜.(wù) 褶.皱(zhě) 润如油膏.(gāo)

C.停滞.(zhì) 诘.责(jié) 妖娆.(ráo) 油光可鉴.(jiàn)

D.田圃.(pǔ) 亵.渎(xià) 尴.尬(gān) 麟.次栉比(lín)

31.(2017·泰安)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

A.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cú),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笑颊灿.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侧身垂睫.(jié),表现出低回婉.转的娇羞。

B.这不是害怕自己会束手无策.(cè)地死于断粮的恐惧,而是害怕在饥饿还没有耗.(hào)尽他的最后一点求生力之前,他已经被凶残.地摧.毁了。

C.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guī)园,足不下楼,兀.(wù)兀穷年,历.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D.他总是把无穷的忧.怨和紧迫.的告急调理成文绉绉.(zōu)的语句,郑重地装进信封,然后,把一颗颗破碎和焦灼.(zhuó)的心亲自带向远方。

32.(2017·衢州)根据拼音书写词语,并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当秋气初收,冬雪欲降之时,mián yán绵延的大山便迎着寒风将阔肩一抖,抖掉那些攀附在身的柔枝软.B(A.luǎn B.ruǎn)叶,又将山门一闭,推出那些没完没了的闲客,然后yí rán zì dé怡然自得地俯视大千世界,静静地享受安宁。

33.(2017·济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有人说,月牙泉是一个童话,可以启发人的想象;月牙泉是一处仙境,可以慰藉.人的灵魂。我悄.然走近它,但见泉水在阳光下闪烁着蓝莹莹的光芒;泉边水草丛生,垂柳婆娑.,水光树影,相应成趣。月牙泉美得像一位思念情郎的多情少女,令人捉摸不透;月牙泉像夜空中坠.落的星辰,在荒漠深处熠熠生辉,如果说敦煌是某个帝王在途经茫茫戈.壁时不慎丢失的皇冠.,那月牙泉就是缀.饰在皇冠顶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一个缥缈.的梦,一个永远让人猜不透的谜。

(1)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B)

A.慰藉.(jǐ) 悄.然(qiǎo) B.婆娑.(suō) 坠.落(zhuì)

C.戈.壁(gē) 皇冠.(guàn) D.缀.饰(chuò) 缥缈.(miǎo)

(2)文中画线的词语,书写错误的一项是(A)

A.相应成趣 B.星辰 C.熠熠生辉 D.璀璨

34.(2017·安徽)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千百年来,咏月的诗人不记其数,中国人之钟情于月亮,在于其明澈而不炫目、宁谧而不沉寂。秦风汉韵,唐诗宋词,都融在如练的月华中。古人咏月,让人看见的不是jiǎo洁的月光,而是千年诗赋的动人华章。月亮那温馨怡人的风致,飘逸脱尘的气韵,晶莹剔透的品质,慰藉了多少孤寂幽怨的心灵。月亮就是诗心,举头一望,心灵自会变得澄明。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炫.目(xuàn) jiǎo(皎)洁澄.明(chéng)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不记其数”,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不计其数”。

35.(2017·济宁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六月是个离别的季节。回首shì去的日子,心头不免涌起怅惘.缕缕。但人的一生必定要走过许多“驿站”,从而寻求新的征程。听听那首《毕业歌》:“我们今天是桃李芬方,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相信吧,那过去了的,都是亲切的怀恋。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shì(逝)去怅惘.(wǎng)

(2)语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成语是“桃李芬方”,这个成语应改为“桃李芬芳”。

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规范性训练探究 发表时间:2015-05-08T13:38:19.587Z 来源:《教育学》2015年7月总第80期供稿作者:殷方伟汲庆利[导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殷方伟汲庆利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岭泉镇中心小学276621 摘要:语文是由语言文字组成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质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所以,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对学生的语言训练,是值得探究的,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语言训练有被削弱的严重倾向,这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关键词:语言文字训练规范性探究 一、语言训练的现状 语言文字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曾经是语文教学家族中重要成员的语言训练,历经沧桑几十载,似乎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辉煌,时至今日,竟跌至了破败落魄的边沿。《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语文教学在繁荣的背后出现了不少值得忧思的现象,其中一个较严重的问题就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削弱。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很多教师重视了“自主”、“合作”、“探究”、“开放”等阅读形式,语言文字训练的内容越来越少。我们很难看到老师带领学生扎扎实实地学词写字,也很难看到老师切出大块时间进行默读、复述、背诵等训练。忽略了语言的形式,且经常得不到时间的保证;教学中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逐渐淡化。 二、语言文字训练——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石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熏陶渐染的过程,宜于采取不断反复,螺旋式上升的训练方式,企图一蹴而就,是不切合小学生学习语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叶圣陶指出:“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叶老这段论述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其核心就在“自能”二字上。如果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能真正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学习语言的规律,让学生对每篇课文中的语言文字眼看、口读、心想,用尽可能多的时间让他们参与语言文字的训练,长此以往,学生定能达到自能读书,自能作文。 三、阅读教学中如何落实语言训练 1.正确理解语言文字训练的定义。有些教师为应付考试而搞题海战术,让学生机械地抄抄写写,死记硬背,这样的做法被很多人误认为就是语言训练。要有效进行语文文字训练,必先正确理解其定义。就语文教学来说,训练是为了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而进行的语言实践活动,这里所说的训练,主要着眼于语言的积累,在于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也包含着对语言知识的领悟和语言规律的发现。语言文字训练不同于工匠式的简单重复,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由简单到复杂,由粗放到精确的递进式活动。 2.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策略,任何教学理念,如果不转化为教学行为,是毫无意义的。因此,语言文字训练必须要切入到课堂这一领域,才能取得实效。 (1)重视语感的培养。语感的培养重在引导学生去感受。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多种策略,指导学生领悟语言内涵,增强语感。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加以想象,用稚嫩的语言来描述各种动人场景。这些环节的设置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使他们听与说能力同时得到训练。教师设计组织学生活动,通过语言训练实现对语言的感知、理解、运用。(2)引导学生学会针对语言提问题。在阅读教学中,语言问题只限于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并且多数在学习课文之前进行。学习课文中,学生提的问题往往是偏向内容性知识的,教师把握不好,就会使教学陷入单一的内容理解中去。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启发学生提出有价值的语言问题。 3.注重阅读教学中的读、复述和比较训练。加强读的训练,要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就要让学生优充分接触语言文字,多读课文。读:有默读、朗读、背诵。默读,是理解词语,熟悉句子、感知内容的好方法。朗读,既是吸收语言文字的有效手段,也是积累语言文字、培育感情的有效方法。背诵,是大量积累语言文字材料的最有效方法,以便提高学习效率。重视复述训练,经常进行复述联系,是促进学生消极语汇转化为积累语汇的有效手段。抓好语言的比较训练,也可从文字的比较,词的比较,句式的转换等方面加以训练。语言文字训练,相当的一部分要学生学习词语的运用,语文中有大量的词汇。能否正确、流利、优美地使用语言,关键是看学生能否理解大量的词汇,词语的教学始终贯穿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之中,语文教学中词语的教学是相当重要的。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方面许多项目都要经过不断练习,锲而不舍,养成习惯,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另外,语言跟生活有着天然的联系,我们只有将语文教学延伸到校外,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读写实践机会,才能促成所学语言的全面内化,达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大吉《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的训练》。 [2]郭秋《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石——语言文字训练》。 [3]聂在富王妍《小学语文之热点讨论》。 [4]《小学语文教学宗旨》.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

教师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训方案 (本培训方案长期生效)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大力推进我校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我校教师语言文字培训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有计划的培养提高活动,进一步提高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在全校教师学生中的认知度,增强全校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让普通话和规范字成为教师教学的基本用语用字,实现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推动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工作目标 通过培训,使普通话不仅成为我校的教学语言,即师生在教学和学习活动中普遍使用普通话,更成为校园语言,即师生员工在教学、会议、宣传和其他集体活动中使用普通话。校园公共场合用字规范率100%,教师的板书、备课等书写规范,不出现异体字、错别字。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健全机构,完善制度管理。 1.建立学校语言文字领导小组及管理网络,加强领导。 2.加紧制度建设,坚持制度管理。如教师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晋级、评先制度,“推普周”开展系列活动的制度,校内规范用字制

度,师生课堂用语督查制度,学生课余用语督查制度等。力争通过制度化管理,将语言文字工作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着重在学生常规管理,学生评先评优,教职员工聘用、考核、评优评先等各项工作中落实语言文字工作目标。 (二)做好普通话知识宣传教育工作。 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和校刊、黑板报等阵地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法规政策;学校橱窗、班级黑板报开辟 “辨析易读错字”专栏,定期展示易读错字供全校师生学习;在校园教学区设立宣传语言文字规范化标语牌,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三)做好教师普通话培训、考核工作。 将普通话水平作为新进教师的基本条件之一。对在职教师的要求是:教师普通话考核必须必须达标(语文教师达到二级甲等及以上;其他教师达到二级乙等及以上。),若不能达标,将视为不合格教师,不得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不得评优。 将“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列入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教师语言文字能力培训主要有以下要求:1.普通话成为教师教学用语和校园语言;语文教师能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板书、备课等书写认真、规范,不出现异体字、错别字。3.能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4.能对学生进行书写指导。5.对学生朗读、口语交际、书写等具有评价鉴赏能力。  (四)注重日常渗透,开展系列活动。

小学语文常见题型及答 题技巧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小学语文常见考试题型 及答题技巧 一、汉字类考题 汉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学习汉字主要是能做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学会查字典。 重点可以复习以下几个内容: 1、读准字音:主要是对同音字、多音字和音近字的读音要能够辨别清楚,防止混淆。特别是多音字,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词义确定读音。我们课文中有不少多音字,要注意积累,了解它们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读什么音。有些汉字读音完全相同,我们称它们为同音字。同音字虽然音同,但字形和字义基本上都不同,要注意区分。 常见题型: ⑴多音字组词。 ⑵选择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⑶给一个音节写出3个(或若干个)以上的汉字。 2、认清字形:汉字的笔画比较复杂,要认清字的形体,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以及间架结构,要注意区别形近字,做到书写正确。 形近字是指形体相似、差别不大的字。 有的是偏旁部首易混淆,如“日”和“目”; 有的是个别部件易混淆,如“辩”和“辨”;

有的是结构单位相同,位置不同,如“陪”和“部”; 有的是笔形易混,如“见”和“贝”; 有的是笔画多少、长短易混,如“末”和“未”。 区别形近字,我们要养成一丝不苟的好习惯,从字音、字形、字义上仔细区别。 常见题型: ⑴写出汉字的笔画(或笔顺)。 ⑵按汉字的结构要求写字。 ⑶加(或换)偏旁组字再组词 ⑷选字填空。 ⑸区别形近字组词。 ⑹找出错别字并改正。 ⑺把下面繁体字的简化字写出来。 3、理解字义,会查字典:不同的汉字表达的意思不同,不少字是一字多义,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达的意思也不同。我们要能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字义。我们还要能运用“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和“数笔画查字法”来熟练地查字典,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字义,正确用词,提高我们的识字能力。 常见题型: ⑴查字典,按要求填空。 ⑵读一读,给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字义。 ⑶根据一个字的不同意思组词。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题目答题技巧大全 高考语文,一个高深莫测的科目,一个让同学们神魂颠倒的科目,一个让大家束手无策、摸不着门路的科目。要想考好语文,必须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下面是wtt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题目答题技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语言文字运用答题技巧 1. 【字音辨析题】 常见字注音正确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审清题干,用排除法是较好的选择。 2. 【字形辨析题】 常出现“形近而音不同“的别字;生僻字一般不会错。平时要注意多积累。 3. 【词语运用题】 凭语感去选择自己认为对的最佳答案,一般有两种类型: (1)对词义的理解,先拿你最会的词语去排除,对词语的运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重点是使用场合上的搭配。 (2)注意采用排除的方法,将最容易辨析的词语先排除,逐渐减少选项。 4. 【熟语(成语)辨析题】 第一,逐字解释熟语(成语),运用熟语(成语)结构特点把握熟语(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 第二,体会熟语(成语)的褒贬义等感情色彩;

第三,要注意熟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 第四,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第五,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 要正确理解熟语(成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越是想让你在字面上理解的熟语越要注意。往往特别陌生的熟语是对的。 5. 【病句辨析题】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歧义)、不合逻辑等。 判断病句用排除法居多,试着回忆那些常见病句的标志。 做题的思路通常是:检查句子的主干,看是否缺成分——推敲词语运用,看是否搭配得当——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综合思考,看是否符合逻辑思维——凭借语感。 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以介词“关于”“对于”“对”等开头的句子,要注意看是否存在主语残缺的情况。 (2)类似于“A”是“B”的句子,注意“A”“B”的协调,有可能是句式杂糅。 (3)动词后有很长的修饰词语,注意看是否存在宾语残缺的情况。 (4)用&;和&;&;或&;以及顿号连接的并列成分,注意看是否存在歧义,或者看其内在逻辑顺序是否失当,又或者看看是否存在意义上的从属关系。 (5)前半句使用了“能否”“可否”等双面词语,注意看后半句是否与前半句协调。 (6)反问句及疑问句注意看是否存在表意相反的情况。 6. 【标点符号题】 注意试卷中常考标点(顿号、引号、破折号、括号、分号、问号)

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的运用 教学的语言是教学中最重要的工具,它可以改变学生的精神世界,三尺讲台四十分钟,对于每位教师都是相同的,但效果却迥然不同,有的情趣横生,让学生觉得时间过得快,有的平淡无奇,让学生昏昏欲睡,这两种不同的教学效果与教师的教学语言的艺术运用有着极大的关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语言如何运用应进行探讨和分析。 标签:小学语文教学;教师语言艺术;精神世界 教师的语言对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话语沟通为师生互动的有效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让师生互动的内容更加的丰富多样,让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促进了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升。 一、小学语文教学教师语言运用的重要性 (一)实现学习快乐 小学生年龄均相对较小,大多数都属于一个爱玩、爱闹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学生并不能适应枯燥、沉闷的课堂教学氛围,大多数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低下。学生在教师言语鼓励下能够感受学习过程中的快乐,让课堂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并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实现语文学习的有效性 目前,我国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均存在着教学效率低下的情况,虽然整个学习过程是持续上升的,但在某个环节将呈现螺旋态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并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而在实施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在师生互动中教师运用激励语言可以让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际需要,进而针对性的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和授课以点带面,既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同时也可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 (三)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大多较为单一,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依然采取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而话语沟通在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中的运用给予了学生发表自己观点和想法的机会,发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同时也丰富了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二、小学语文教学教师语言运用的实施策略

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训练 摘要:本文是从什么是语言文字规范化,为什么要语言文字规范化,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必要性;小学生语言文字不规范化类型和原因;小学生语言文字不规范化类型和原因;加强小学生语言文字规范化,必须加强普通话朗读的训练;抓好小学生语言文字规范化,必须抓好书写方式;增强语文教师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意识等方面,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训练。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言文字规范化训练

引言 中国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礼仪之邦,特别是中国文字。中国文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在现代的这个社会里,有很多人都是为了一时的方便,或者其他的原因而把很多的字简写,或是写错。这样就可能使原来的句子意思改变,甚至让人费解,给阅读者带来诸多不便。现代的中国人对中国文字传统的文字书写有所改造,但是,在改造的过程中却出现了许多不如人意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出现了许多的错别字等不规范的文字。实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是促进民族间交流、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项基础工程,对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后备军。加强小学生语言文字规范化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责无旁贷。

一、什么是语言文字规范化,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必要性 (一)什么是语言文字规范化 规范汉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的字和未整理简化的字,主要是指1986年10月根据国务院批示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所收录的简化字;1988年3月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收录的汉字。不规范汉字是指在《简化字总表》中被简化的繁体字;1986年国家宣布废止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中的简化字;在1955年淘汰的异体字[①];1977年淘汰的计量单位旧译名用字;社会上出现的自造简体字及1965年淘汰的旧字形。 (二)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必要性 为什么要语言文字规范化?汉字表意丰富,历史悠久,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富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要热爱汉字。如果我们连自己的语言汉字都无法正确使用,我们如何学习其他的东西。因此,我们必须要优化文字环境,正确使用汉字,更要杜绝公共场所的错别字。用好汉语文字,提倡全社会都来正确规范地使用字体! 语言文字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②],语言文字社会应用的规范化程度是衡量国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面积辽阔、人口众多而且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经济基础和文化教育基础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使用全国通用的规范化的语言文字,才能在保证交际顺利,信息、政令畅通的基础上,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对于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提高经济、社会的信息化水平,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增进各地区各民族间的交流与沟通,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均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方言的人口大国。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语言文字的客观需求日益迫切。语言文字不但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而且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语言文字的重要性是怎样强调也不为过的。它是一切教育的基石,是公共交流的基本工具。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滥用繁体字、乱造简体字、企业取“洋名[③]”和“洋字号”、网络语言[④]满天飞┅┅出版物、广告、包装、商店招牌、公共设施甚至一些影视剧中,对语言文字的使用有些随意,时有错误出现,给语言文字的使用带来了混乱。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有责任为汉语规范化尽心尽力,作出贡献。 二、小学生语言文字不规范化类型和原因 (一)语言文字不规范的类型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当中时时刻刻都会接触到汉字,无论是耳朵听,还是眼睛看。如果没有它,我们的生活将会怎么样?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经常会在使用汉字的过程中发生错误。错别汉字的具体情况是千奇百怪,层出不穷,看了往往让人捧腹大笑。有写别字、繁体字、音同字等等。写别字。这占的比例最多。例如:有人把“高楼大厦”错读成“高楼大夏”有的商店为了推销,打出了“衣衣不舍”,“鸡不可失”的成语。这样成语本身不仅发生了错误,并且改变了意思,误导别人用含有错字的成语,影响教育,有不少害处。我们在写作和默写时经常会犯“音同字不同”的错误。有人竟把年年都讲的“欢度国庆”写成“欢渡国庆”。我倒是真想问问他国庆是条河吗?我相信几乎每个人都在写作时把“的”、“地”、“得”,混淆过,原因就是它们的发音是一样的。有的把“连结”写成“连接”,还有“近”和“进”。谁叫它们的发音相近呢。

教师语言文字规范化基本功培训资料 资料目录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2、《国家第一批简化字总表》 3、《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4、《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 5、《标点符号用法》 6、《第一批异型词整理表》 7、《汉语拼音正字法基本规则》 8、语言文字知识问答题目 备注: 1、专任教师要求掌握目录1、 2、3内容; 2、语文教师要求掌握1、2、 3、 4、 5、 6、7内容;

新峰小学推广普通话宣传学习材料 *.什么是普通话?我国推普形象大使是谁? 普通话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我国推普形象大使是王小丫。 *.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推广普通话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技术的不断革新,使推广普通话的紧迫性日益突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大力推广、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有利于克服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维护国家统一,增进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政策是什么? a)方针: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b)政策:各民族语言平等共存。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的自由。*.推广普通话是消灭方言吗?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但是推广普通话并不是消灭方言。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使用方言:⑴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执行公务时确需使用的;⑵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部门批准的播音用语;⑶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中需要使用的; ⑷出版、教学、研究中确需使用的。 *.全国推普宣传周的活动时间? 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推普活动,每年举办一次,每年有一个主题。1998年起,每年9月份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新世纪推广普通话的工作目标是什么?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练习 1、根据下边情境,按要求答题。 军同学到学校图书室去还书,管理员接过书翻了一下说:“呀!军同学看书可真认真,书上划了那么多杠杠,有的还作了旁批呢!”军听了,挺不好意思的。 (1)管理员的言外之意是: (2)如果你是军,你应该这样说: 2、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回答问题。(2分) 法国著名的幽默家贝尔纳有一天去一家饭店吃饭,对那里的服务员很不满意。付帐时,他对饭店的经理说:“请拥抱我。” “什么?”经理不解地问。 “请拥抱我。” “到底是怎么回事?先生。” “永别了!”贝尔纳说。 贝尔纳说“永别了”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答: 3、从句子的语气用途等角度看下列选项中最能传神地表现人物性格的一项是() 从前,有个财主非常吝啬,从来不请别人吃饭。有一天,仆人提着篮子碗去河边。有人问:“莫非你家主人今天要请客?”仆人答道:“他请客?等下辈子吧!”此话恰被财主听到了,他对着仆人破口大骂:“你这个王八蛋!”。 A.你怎么知道我不会请客? B.谁让你替我许下请客的日子? C.下辈子我也不会请。 D.我偏要请一次! 4、幽默是一种智慧,口语交际中经常会碰到需要缓和气氛,化解矛盾的时候。 如:如果你是皮埃尔先生,在下面的情境中,你将怎样得体而幽默地要回自己的大衣? 饭厅,皮埃尔先生发现一个客人错穿了他的皮大衣,于是就谦恭地碰了碰这位顾客: “对不起,请问您是不是皮埃尔先生?” “不,我不是。”那人回答。 “啊,”皮埃尔先舒了一口气,“”二人相视一笑,客人愉快地脱下了大衣。 5、班级要组建班委会,竞选者很多,竞争激烈。假如你想竞选“班长”、“生活委员”、“体育委员”三个岗位中的一个,请根据这一岗位的特长需要,从两个方面介绍自己的优势,力争竞选成功。(竞选词要简短) 答: 6、一次辩论会上,两名同学就乞丐乞讨现象展开了辩论,一名学生说:“乞丐是弱势群体,值得同情。”另一名学生说:“乞丐以乞讨为生,不劳而获,甚至出现了乞丐骗子,乞丐富翁,根本不值得我们同情。”请简要说说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7、请你用“你好厉害呀!”开头,按照下面的要求说话:

(精心整理) 2019高考语文新型语言文字运用题汇编 【上篇】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17-19题。 ①这是古城里的一条小街,过去这里显然驻扎过守城的军队,有一排排的营房为证。现在这里正在建筑仿古的街市和民居,已颇成气候了,秦砖汉瓦,_________,虽没有皇家气象,却也称得上是_________。在最前面靠近巷口的地方,还立有一个牌坊,上书一副对联,“市井里巷尽染六朝烟水气,布衣将相共写千古大文章”。此联内容很好,有__________之妙。但对得不甚工整,以我之见,不如将“大文章”改成“风情画”,尚可__________。 ②我上初中的时候,在杭州西湖看到过那副著名的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当时我心中引发了强烈的震动。那时正看着《说岳全传》,热血沸腾着,一看这对联真是绝了,其(),真可以说是独步天下。 ③我还曾在广西看到过一副咏竹楹联,一目之后就永远忘不了,我以为那是最好的咏竹楹联。内容是:“一寸在土已有节,万尺凌云仍虚心”。年代久远,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 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回味之无穷,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对仗之工整 B.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对仗之工整,回味之无穷 C.回味之无穷,对仗之工整,含义之深刻,概括之全面 D.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回味之无穷,对仗之工整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金碧辉煌富丽堂皇妙笔生花差强人意 B.雕梁画栋美轮美奂巧夺天工差强人意 C.金碧辉煌美轮美奂妙笔生花心满意足 D.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巧夺天工心满意足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由于年代久远,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 B.年代久远,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但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 C.由于年代久远,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但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 D.由于年代久远,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20.下面是X市X中学学生张晓写给《语文匠》编辑部的投稿信,其中有五处表达存在不得体的情况,请你找出来并进行修改。(5分) 《语文匠》编辑部: 我是X市X中学学生张晓,是一位酷爱写作的妹仔。久闻你刊大名,决定向你刊投稿。现奉上作品《蒙茶飘香》一篇,敬请拜读。还望务必拔冗回示为谢! 此致 敬礼! 张晓2018年7月6日 答: 21.阅读下面文段,围绕“国家精神”,根据划线句子仿写三句话,组成排比句式。(6分)国家精神是什么?简单两个字,就是一个国家的“国魂”。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评价性语言的运用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语言,是指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的回答、作业等表现所作出的评价性语言。它是瞬时的、即兴的。喜欢被夸的小学生非常看重教师的评价,所以在课堂中教师的评价语言会直接影响到小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及思想感情的发展。许多名师都把这种魅力展现在课堂教学中,使课堂变得精彩。《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师对学生日常的语文学习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可见,教师的评价语言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评价语言,要是有强烈的吸引力、亲和力和感染力,就一定能够激励学生满怀信心、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那么怎样合理地把评价语言运用到语文课堂呢? 一、克服走形式,用空洞无物的语言 自课改以来,好多教师的课堂被一种无新意、无创意的评价覆盖,教师对学生以及学生之间都用“你真棒!”,到底棒在哪儿无从得知,“你真棒”几乎成了一种口号,随口而出,完全是走形式,无实效可言。 二、课堂评价语应饱含激励,忌指责

法国教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卡耐基也曾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 教师利用激励性评价语言,能让每一位学生得到鼓励与激发,真正实现课堂的主体性。《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性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引导。学生有了兴趣与自信才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才能让课堂变得有生机。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的评价是权威的,教师说好就是好,教师说不好就是不好,教师的每一句评价都会在学生心中引起波澜,短则影响一节课的情趣。如学生比较紧张时可以说:“别急,再想想,你一定会说好!”,学生出现了不同的想法可以说:“你的发言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真谢谢你!”,当学生的答案与众不同时可以说:“你的思维很独特,你能具体说说自己的想法吗?”等等一些富有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学生听了充满了激情,充满了求知欲,就会积极地参与到探索知识的活动中来。对学生的回答切忌指责谩骂、不耐烦,责怪连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回答不来?”“你真笨,笨得像……”这样的评价会挫伤学生的自尊,遏制学生的表达欲,阻碍学生的思维发展,更可能对他们的心灵造成伤害。 三、课堂评价语应丰富多彩,忌单一 评价语言单调贫乏,是当今课堂教学的评价语存在的

论文小学语文语言文字训练的探索与实践 吴桥县东宋门学区信庄小学 张明恒 语文课,它的特定任务是培养和提高人们运用语言文字工具的能力。语文教师应该立足语文教学阵地,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引领学生品味语言,让学生在听、说、读、写实践中,吸收和积累语言,习得和积淀语感,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切实将语言文字工作落实到语文教学中去。新课标强调:“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要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教师要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对“理解课文内容”这个层面研究得比较多,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但容易忽视“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这一面。在对学生的训练中,我们不可能回避或逾越“表达思想感情”这一关,却有时又浅尝辙止,不深入不到位。而对于课文中语言文字表达形式的训练,更是存在着疏忽和不经意。由此造成形式与内容、形式与情感的互相游离,减弱了训练的渗透力,难以达到训练的理想效果。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训练的现状。 根据我二十几年的小学语文教学观察发现: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积累训练,没有引起多数老师的重视。因为多数老师认为,在低年级进行语言文字积累,实际上是徒劳无功,是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低年级的重头戏还应该是识字写字,而不应把太多的时间花在积累上,积累应在中高年级进行。因此,很多的低年级语文课堂,还是把大量的时间放在识字写字上,语言文字积累更是十分欠缺。 主要表现在: 1.将语文课单纯地上成阅读训练课或是作品分析课,将读懂课文的思想内容作为教学一篇课文的主要任务。我们认为,小学生读课文的目的不仅仅是学习阅读,或是读懂课文的思想内容,学习课文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课文中的语言,也就是说:理解、积累、学习运用课文中规范的词语以及各种各样的表达句式。通过内化课文中的语言,来扩大学生的语言积累,发展学生的语言。当前语文教学中用在语言学习上的时间太少,语文课上偏重阅读训练,偏重思想内容分析,往往是课文读懂了,思想内容理解了,但是课文却没有读熟,课文中的语言在脑子里印象不深,在学习语言上没有什么大的长进,这实在是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 2.重视语言的理解,忽视语言的积累和运用。理解和运用,是学习语言过程中两个不同层次的水平级。目前语文教学中,学习语言往往只进行到理解这一水平级上。学过的词语理解了,读过的句子意思领会了,就完事了。教师很少设计一些练习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句子。因此,小学生学过的词语并不少,接触过的句式也不计其数,但是真正会用的少得可怜。因此,语文教学既要重视理解语言和语言知识的训练,更要重视运用语言和语言知识的训练。通过运用练习,使学生将课文中的语言转化成自己的语言,将学到的知识真正

第二届全国语文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试题及答案 (共100分) 一、填空(每题1分,共10分) 1、“粳米”中的“粳”读__________。 2、蜀汉后主刘禅的“禅”读_____________。 3、“克敌致胜”中有一个错别字,应改为_______________。 4、“乃”的规范笔顺是_______________。 5、“他们鼓励我,祝愿我。望着一张张亲切的面孔,我激动得泪水夺眶而出。”这个句子中有一个词使用不当,应改为_____________。 6、“毋庸质疑,二手房这块…大蛋糕?将会成为下一个市场的争夺热点”中有一个词使用不当,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 7、“弑”是个古语词,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弑子”的说法是不对的。 8、在“把”字句和“被”字句中,否定副词和能愿动词应该放在“把”“被”的______面。 9、“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遂吞吴”一联的作者是明朝人__________________。 10、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年批准、发布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定了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现代汉语的规则。 二、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χ;每题1分,共10分) 1、“相”是个多音字,在“相扑”一词中读xiàng,在“相似”一词中读xiāng。 2、有的词有文白异读,文读一般用于书面,用于复音词和成语中,白读多用于口语中的单音词及少数表示日常生活事物的复音词中。 3、简化字与繁体字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例如“获”是“获”的简化字,也是“檴”的简化字。 4、“冉”的规范笔顺是:竖、横折勾、竖、横、横。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的中的“用心”意为“使用心力”。 6、有的副词要求所修饰的成分必须是单音节的,如“过”;有的则要求所修饰的成分必须是双音节的,如“大力”。 7、辨析同义词最重要的方法是从语境中去考察,考察它们可能出现的上下文语境,设想替换的可能性。 8、所有的语义重复都是语病。 9、顿号表示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但并不是所有并列词语之间都要用顿号,如有的并列词语,说的时候中间没有停顿,或停顿很不明显,结构上也无须把它们分开,就不用顿号。10、全国人大批准的《汉语拼音方案》也是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 三、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馄饨”的“饨”应读______________ A、tun B、tǘn C、dǜn D、dun

1.某学生路过一面包店,只见店门上写着一副对联:“制作我把关,你尝我放心”。该学生读了几遍,总觉不妥。你能按对联的基本要求作些修改吗? [答] 2.下列两例公益广告语很有创意,请选择一例,用简要的语言加以分析。 ①“图书阅览”: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 ②“关爱他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答] 3.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农村的道路像一些遗弃的绳子,,永远不会有人想起来把它弄直;河流始终妄图躲开人类,;树林是淡青的,它们已由自然繁殖生长改为人工种植,。 ①被随便地扔在田野上 ②把它随便地扔在田野上 ③村庄却总是在某个拐弯处踩住它 ④却总是在某个拐弯处被村庄踩住 ⑤这些本已归顺人类的植物不再能藏匿住任何一个童话了 ⑥任何一个童话也不能藏匿在这些本已归顺人类的植物中了 A.②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①④⑤ 4.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① 5月17日是“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各地电信运营商纷纷举行庆祝。 ②许多电信企业还组织经理们接待顾客的投诉和建议,场面热闹。 ③然而,热闹的场面过后,呼吁良久的消费者老问题仍未解决。 5.根据下面这句话的格式,仿造两个句子: 如果你种下的是葵花,秋天你将收获一片金黄;,; ,。 6.乡音是自母亲哼唱摇蓝曲时就开始的记忆,是蹒跚学步时玩伴的呢喃细语,是家乡田野上油菜馨香的流溢,是故园山川里最富诗意的篇章。 请以“友情”为描写对象仿照上面语段再写一个排比句: 友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7.请问:军军正在阳台上浇花,楼上的王阿姨说:"军军,你真爱美啊,我刚晾的衣服也锦上添花了." 你听出王阿姨说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你是军军应该这样回答王阿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面有几则精彩的广告语,请同学们选出你最欣赏的一则,并赏析一下它的妙处。 ①美国喷气式飞机投入营运的一则广告:自12月23日,大西洋将缩小20%。 ②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街头的交通安全广告:你打算怎样?以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开车活到80岁还是相反? ③瑞士钟表公司的一则广告:本公司在世界各地的维修人员闲得无聊。 [答] 9.给句子加标点,使句子意思与括号中的要求相符。 (1)王红李燕参加演出了(别人向王红说) (2)王红李燕参加演出了(陈述两人都参加演出了) (3)王红李燕参加演出了(王红告诉别人,李燕参加演出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史诗性革命历史电影不仅要关注往事再现的忠实性,也要关注对这些历史事实的选择和合理想象的自由。如在《决胜时刻》中,创作者,不再拘泥于以往那种依赖宏大战争场面的模式,而是将镜头对准领袖人物和历史上的普通人,用人物的命运来映射时代。历史虽然是背景,但电影在呈现上将镜头对准观众的内心,更能抓住一个个有故事的普通人。从而让他们随着电影一同走进那个年代,回望那段历史。从革命历史电影到民族史诗的,是从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的升华。其中,想象力是的工具。在把握真实历史的前提下,充分的历史想象力会支撑起感人的细节。这时,()。这样的作品再向更广大的公众传播,也更易于被人们接受。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另辟蹊径变故建构缺一不可 B.推陈出新变迁建造缺一不可 C.推陈出新变故建造不可或缺 D.另辟蹊径变迁建构不可或缺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历史虽然是背景,但电影在呈现上将镜头对准一个个有故事的普通人,更能抓住观众的内心。 B.虽然历史是背景,但电影在呈现上将镜头对准一个个有故事的普通人,更能抓住观众的内心。 C.虽然历史是背景,但电影在呈现上将镜头对准有故事的普通人,更能吸引观众的一个个内心。 D.历史虽然是背景,但电影在呈现上将镜头对准有故事的一个个普通人,更能吸引观众的内心。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历史电影中的想象力就会让人物更有血肉,让情感更加充沛 B.历史电影中的情感就会让人物更有血肉,让想象力更加充沛 C.历史电影中的人物就会让想象力更有血肉,让情感更加充沛 D.人物有血肉就只会让历史电影中的情感以及想象力更加充沛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实践研究” 课题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通过实际调研我们发现,《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语文教学在繁荣的背后出现了不少值得忧思的现象,其中一个较严重的问题就是语言训练的削弱。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很多教师重视了“自主”、“合作”、“探究”、“开放”等阅读形式,语言训练的内容越来越少。我们很难看到老师带领学生扎扎实实地学词写字,也很难看到老师切出大块时间进行默读、复述、背诵等训练。即使有这样的训练,也因为过分强调了自主而使得训练不到位;过分强调想怎么想就怎么说,缺乏表达的规范性;说写的交流只重视内容的反馈,忽略了语言的形式,且经常得不到时间的保证;教学中逐渐淡化了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1.我校语文教学的现状 在实际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积累训练,没有引起多数老师的重视。因为多数老师认为,进行语言文字积累,实际上是徒劳无功,是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还有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对课文内容繁琐的分析,而忽视了对语言文字的训练:只注重“理解语言”训练,而忽视了“积累、表达、运用”的训练。学生语言文字积累运用十分欠缺。 (1)回避训练 “训练”曾经作为语文教学的有效手段独霸天下几十年,然而由于《语文课程标准》刻意回避“训练”一词,频繁出现的是“感悟、体验、领悟”等说法,强调的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三维目标的落实,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于是,有的教师认为“感悟”是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和归宿点,把引导学生“有所感、有所悟”作为教学的唯一目的,课堂上很少进行,甚至不再进行“训练”,认为它是“工具性”的化身,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相左,与感悟、体验对立。正因为如此,新课程实施至今,仍有许多课,尤其是公开课,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上比较欠缺,教者大多偏重人文内涵的开掘,疏于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积累、运用,变以往的重“训练”弃“感悟”为如今的重“感悟”而忘“训练”,造成语言文字本体的失落或淡化,往往一堂课下来,学生做作业还要另外补课。 (2)视讲为天敌 新课改给语文教学带来深刻变化与旺盛活力,但我们感到不少教师讳“讲”如深,能“少讲”则“少讲”,能“不讲”则“不讲”。尽量让学生讲,让学生活动,让学生探究。因为在不少教师、专家的心目中,语文课上,教师的“讲”越少越好,不讲更好,甚至认为“讲”是素质教育的“天敌”,是语文课改的“大忌”,是走繁琐分析的老路。他们认为要落实新课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教师就必须让出“讲”坛,做到“少讲”,甚至“不讲”。课堂中教师经常让学生讨论讨论、表演表演,却少有学生的诵读,少有学生的练习,少有教师的课文解析,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浅尝辄止,完全是蜻蜓点水似的停留在表面。 (3)漠视文本的言语形式

教师语言文字规范化基本功培训资料:语言文字知识问答题目 语言文字知识问答题目 (一)问答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由哪位国家领导人签发公布?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哪年哪月哪日起施行? 3.请说出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法律的全称。 4.国家普通话水平分几级几等? 5.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普通话水平应达到几级几等以上? 6.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普通话水平应不能低于多少分? 7.教育部、国家语委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以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应不低于几级几等?其中语文教师和对外汉语教师不低于几级几等?语音教师不低于几级几等? 8.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是哪年哪月哪日成立的? 9.现任国家语委主任是谁? 10.现任自治区语委主任是谁? 1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机关的公务用语用字是什么语言文字?“下班铃响了,商量工作的会议可以用方言了”对吗? 1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做到哪“三个有利于”? 13.我国多部法律都规定推广普通话,请说出其中3部法律。 14.1992年以后我国推广普通话工作的12字方针是什么? 15.推广普通话的4个重点领域是什么? 16.我国哪一部法律写明“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17.我国哪部法律写明“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18.中共中央印发的什么重要文件(注:什么“纲要”)中写明“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大力推广普通话”? 19.普通话测试等级证书由哪一级语言文字工作办事机构颁发? 20.国务院规定每年9月第三周定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今年的全国推普周是第几届? 2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规定有4种情形可以保留或者使用繁体字、异体字,请说出其中两种情形。 2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规定有6种情形可以使用方言,请说出其中两种情形。 23.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教授什么语言文字? 24.《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5种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请说出这5种人员的名称。 26.“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指的是什么语言、什么文字? 27.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什么“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28.为查明当地贩毒团伙藏毒窝点,某公安局侦察员以当地吸毒者的身份与贩毒团伙打交道。在与贩毒分子联系时,侦察员说的是贩毒团伙习惯说的当地方言,请问:这位侦察员的用语违反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吗?请找出法律依据。 29.因为这次“中国—东盟博览会”有港、澳、台的人士来参加,所以会标、文字材料、名片可以用繁体字,这种说法对吗? 30.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日期和国家主席签发公布的日期是同一天吗? 31.推广普通话就是在任何场合都要说普通话,对吗? 32.国务院规定的每年9月份开展一项全国性的推广普通话的宣传活动,请问,这项活动的名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