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管理学派的划分

现代管理学派的划分

1961年12月,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tz,1908~1984年)发表了《管理理论的丛林》,标志着西方现代化管理理论的形成。19年后他又发表《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对现代诸多的管理流派进行了梳理和分类,指出管理已由6个学派进展形成了11个学派。

1. 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是在法约尔管理思想的基础上进展起来的,其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哈罗德·孔茨等人。该学派认为管理是一个过程,此过程包括方案、组织、领导、掌握等若干个职能。这些管理职能对任何组织的管理都具有普遍性。管理者可以通过对各个职能的详细分析,归纳出其中的规律与原则,指导管理工作,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益。他们把管理看成是在组织中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完成工作的过程。应当分析这一过程,从理论上加以概括,确定一些基础性的原理,并由此形成一种管理理论。有了管理理论,就可以通过讨论,通过对原理的试验,通过传授管理过程中包含的基本原则,改进管理的实践。

2. 人际关系学派

人际关系学派是从20世纪60年月的人类行为学派演化来的。这个学派认为,既然管理是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去完成工作,那么,对管理学的讨论就必需围绕人际关系这个核心来进行。这个学派把有关的社会科学原有的或新近提出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用来讨论人与人

之间和人群内部的各种现象,从个人的品性动态始终到文化关系,无所不涉及。这个学派注意管理中“人”的因素,认为在人们为实现其目标而结成团体一起工作时,应当相互了解。

3. 群体行为学派

群体行为学派是从人类行为学派中分化出来的,因此同人际关系学派关系亲密,甚至易于混同。但它关怀的主要是群体中人的行为,而不是人际关系。它以社会学、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为基础,而不以个人心理学为基础。它着重讨论各种群体行为方式。从小群体的文化和行为方式,到大群体的行为特点,都在它讨论之列。它也常被叫做“组织行为学”。“组织”一词在这里可以表示公司、政府机构、医院或其他任何一种事业中一组群体关系的体系和类型。有时则按切斯特·巴纳德的用法,用来表示人们间的协作关系。而所谓正式组织则指一种有着自觉的细心筹划的共同目的的组织。克里斯·阿吉里斯甚至用“组织”一词来概括“集体事业中全部参与者的全部行为”。

4. 阅历(案例)学派

阅历(案例)学派亦称阅历主义学派或阅历主义,这一学派的基本管理思想是:有关企业管理的科学应当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动身,特殊是以企业的管理阅历为主要讨论对象,将其加以理论和概括化,然后传授给管理人员或向企业经理提出实际的建议。简言之,他们认为,管理学就是讨论管理阅历。通过讨论管理中胜利阅历或失误,就能理解管理问题,就自然学会了进行有效的管理。

这个学派通过分析阅历(经常就是案例)来讨论管理。其依据是,

管理学者和实际管理工通过讨论各种各样的胜利的或失败的管理案例,就能理解管理问题,自然学会有效地进行管理。

阅历(案例)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彼得·德鲁克、欧内斯特·戴尔、艾尔弗雷德·斯隆、威廉·纽曼等。

5. 社会协作系统学派

社会协作系统学派的创始人是切斯特·巴纳德。这个学派对管理学作出过很多值得留意的贡献。把有组织的企业看成是一个受文化环境的压力和冲突支配的社会有机体,这对管理的理论和实际工作人员都是有关心的。而在另外一些方面,如对组织职权的制度基础的熟悉,对非正式组织的影响的熟悉,以及对怀特·巴基称之为“组织黏合剂”的一些社会因素的熟悉,则关心更大。巴纳德还有其他一些颇有教益的见解,如他的关于激励的经济性的思想,把社会学熟悉引入管理实践之中等。

6.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的创始人是特里司特及其在英国塔维斯托克讨论所中的同事。他们通过对英国煤矿中长壁采煤法生产问题的讨论,发觉只单纯分析企业中的社会方面是不够的,还必需留意其技术方面。他们发觉,企业中的技术系统(如机器设备和采掘方法)对社会系统有很大的影响。个人态度和群体行为都受到人们在其中工作的技术系统的重大影响。因此,他们认为,必需把企业中的社会系统同技术系统结合起来考虑,而管理者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要确保这两个系统相互协调。

7. 系统学派

系统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卡斯特等人。该派理论是以系统为基础来讨论管理,强调任何组织都是由若干子系统所构成。企业的经营系统可以划分为战略子系统、协调子系统和作业子系统。在管理工作中,强调通过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以实现组织大系统的整体优化。

近年来,很多管理学家都强调管理学讨论与分析中的系统方法。他们认为系统方法是形成、表述和理解管理思想最有效的手段。所谓系统,实质上就是由相互联系或相互依存的一组事物或其组合所形成的简单统一体。这些事物可以像汽车发动机上的零件那样是实物的,也可以像人体诸组成部分那样是生物的,还可以像完整综合起来的管理概念、原则、理论和方法那样是理论上的。尽管我们给理论规定出界限,以便更清晰地观看和分析它们,但是全部的系统(或许只有宇宙除外)都同它们的环境在相互起作用,因而都受到其环境的影响。

8. 决策理论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的管理思想的基本观点是:企业管理问题的主要讨论对象不是作业而是决策;决策贯穿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应当按“令人满足”的准则来决策,而不是按“最优化”准则来决策。

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赫伯特·西蒙与詹姆士·马奇。他们以社会系统理论为基础,汲取了行为科学、系统理论、运筹学和计算机科学的有关成果,创立了决策理论学派。西蒙在《管理决策新科学》一书中提出了“管理的关键是决策”、“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管理的全过程,决策程序就是全部的管理

过程等思想,以及企业中全部成员都是“决策人”的思想,突出了决策的重要性并扩大了决策的时空范围。这种主见否定了传统的决策观。传统的决策观仅仅把决策看成为组织上层管理者的职能,以及仅仅把决策看成是决断的瞬间行为。西蒙等人的这种管理思想有利于调动下属的乐观性和责任感,参加管理即参加决策,简单加速决策和削减贯彻时的阻力,实现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的全都。

9. 数学学派或“管理科学”学派

尽管各种管理理论学派都在肯定程度上应用数学方法,但只有数学学派把管理看成是一个数学模型和程序的系统。一些知名的运筹学家或运筹分析家就属于这个学派。这个学派的人士有时颇为自负地给自己取上一个“管理科学家”的美名。这类人的一个永恒的信念是,只要管理组织、方案或决策是一个规律过程,就能用数学符号和运算关系来予以表示。

这个学派的主要方法就是模型。借助于模型可以把问题用它的基本关系和选定目标表示出来。由于数学方法大量应用于最优化问题,可以说,它同决策理论有着很亲密的关系。当然,编制数学模型决不限于决策问题。

10. 权变学派

权变学派也称权变理论学派,有的管理学者还称之为因地制宜理论。权变管理即权宜管理和应变管理的合称。这一学派基本的管理思想是:在企业管理中,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企业管理必需随着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变化而随

机应变。管理者应做什么及怎么做,要取决于当时的既定状况。

权变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管理学者约翰·莫尔斯、杰伊·洛希和弗莱德·E·菲德勒等。

这个学派强调管理者的实际工作取决于所处的环境条件。权变管理怜悯境管理的意思差不多,经常通用。但有的学者还是认为应当加以区分,情境管理只是说管理者实际上做些什么取决于既定情境,而权变管理则意味着环境变化同管理对策之间存在着一种乐观的相互关系。按权变的观点,管理者可以针对一条装配线的详细状况来确定一种适应于它的高度规范化的组织形式,并考虑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11. 经理角色学派

经理角色学派是最新的一个学派,同时受到管理学者和实际管理者的重视,其推广得力于亨利·明茨伯格。明茨伯格依据他自己和别人对经理实际活动的讨论,认为经理扮演着10种角色: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有3种,即挂名首脑角色(作为一个组织的代表执行礼仪和社会方面的职责)、领导者角色、联系人角色(特殊是同外界联系);信息方面的角色有3种,即信息接受者角色(接受有关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信息传播者角色(向下级传达信息)、发言人角色(向组织外部传递信息);决策方面的角色有4种,即领导者角色、故障排解者角色、资源安排者角色、谈判者角色(与各种人和组织打交道)。

明茨伯格系统地讨论了不同组织中5 位总经理的活动,得出结论说,总经理们并不按人们通常认为的那种职能分工行事,即只从事方案、组织、协调和掌握工作,而是还进行很多别的工作。

(完整版)管理学派分类

管理学派分类 管理科学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又称数理学派或运筹学派,是二战之后在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学者伯法(E. S. Buffa),其代表作为《现代生产管理》。 管理科学学派主要是运用各种数学方法对管理进行定量分析。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决策等几个方面都可以用数学符号和公式进行合乎逻辑的计算和分析,求出最优的解决方案。主张减少决策的个人艺术成分和主观随意性,依靠建立一套决策程序和数学模型以增加决策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决策的过程就是建立和运用数学模型的过程。由于计算机在处理大量数据和信息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使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 该学派主张,管理就是制定和运用数学模型与程序的系统,即用数学符号和数学关系式表示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通过定量分析,为选择最优方案提供数量上的依据,以达到组织的目标。他们认为,管理科学就是制定用于管理决策的数学和统计模型,并将这些模型通过电子计算机应用于管理实践中。5 ※<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又称管理职能学派,是孔茨和西里尔·奥唐奈首先提出的。这一理论是在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法约尔将管理活动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五大管理职能,孔茨和奥唐奈在仔细研究这些管理职能的基础上,将管理职能分为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五项,而把协调作为管理的本质,作为五项职能有效综合运用的结果。孔茨利用这些管理职能对管理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和阐述,最终得以建立起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特点是将管理理论同管理人员所执行的管理职能,也就是管理人员所从事的工作联系起来。他们认为,无论组织的性质多么不同,组织所处的环境有多么不同,但管理人员所从事的管理职能却是相同的,管理活动的过程就是管理的职能逐步展开和实现的过程。因此,管理过程学派把管理的职能作为研究的对象,他们先把管理的工作划分为若干职能,然后对这些职能进行研究,阐明每项职能的性质、特点和重要性,论述实现这些职能的原则和方法。 该学派对后世影响很大,许多管理学教科书的内容都是按照该学派的理论架构编排的,另外,该学派确定的管理职能和管理原则,为训练管理人员提供了基础。 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西方管理思想发展史上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管理学》是孔茨与奥唐奈合著的一部著名的管理学著作,是西方管理过程学派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也奠定了孔茨作为管理过程学派代表人物的学术地位。. 5 ※<行为科学学派> 行为科学学派 行为科学学派是在梅奥的人群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一学派研究的内

现代管理理论的9大主要流派

现代管理理论的9大主要流派 ●管理过程学派:管理是一个过程,可以通过分析管理职能对管理进行剖析;可以根据管理经验总结出一些基本管理原理;可围绕基本原理开展研究,以确定其实际效用,增大其作用和适用范围;如同医学和工程学,管理是一种可依靠原理的启发而加以改进的技能;管理的基本原理像生物学和物理学中的基本原理一样可靠,违背管理原理会造成损失;管理者的环境和任务受各种因素影响,管理理论也从其他学科中吸取营养 ●社会系统学派:人在社会中会遇到各种相互冲突的力量,要找到恰当的平衡,把各种差异结合起来,从而避免极端化。管理人员的职责在于使各种冲突的力量、各种不同的需要和目的得以维持一种恰当的平衡。管理人员有些什么职能以及如何行使管理职能,是由组织的本质、特征和过程决定的。组织中人的行为由决策和作业两部分组成,组织的决策过程是管理的重点(在这方面社会系统学派的继承和发展者西蒙等人的观点更为突出) ●决策理论学派:以社会系统理论为基础,西蒙等人对管理决策特别重视,认为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他们将决策分为4个阶段:收集情报、拟定计划、选定计划、评价计划,特别强调信息联系在决策中的作用。他们提出用“令人满意的准则”代替“最优化”准则,被认为是较为实际可行的理论。他们将社会系统力量与心理学、行为科学、系统论、计算机技术、运筹学结合起来考察人们的思维过程,并分析了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及其有关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的运用 ●系统管理学派: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范畴及一般原理,全面分析组织管理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的人造系统,是一个受环

境影响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系统。组织不仅本身是一个系统,同时又是一个社会系统的分系统,与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中取得动态平衡 ●数量管理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数量学派):注重定量模型的研究和应用,认为管理就是利用数学模型和程序系统来表示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职能活动合乎逻辑的过程,通过对各种数据做出最优的解答,实现管理目标。由于该学派是由新理论、新方法与科学管理理论的结合而逐渐形成的以定量分析为主要方法的学派,因此它是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拓展 ●权变理论学派:该学派由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美国经验主义学派基础上发展起来,认为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发展变化随机应变,没有一成不变、普遍适用、“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应当善于用系统观点考虑问题,依托环境因素和管理思想及管理技术因素之间的变数关系,研究确定最有效的管理方式 ●经验主义学派(经理主义学派):该学派中有管理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统计学家、心理学家、大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和管理咨询人员,以向西方大企业经理提供管理企业的成功经验和科学方法为目标。认为有关企业管理的理论应该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特别是以大企业的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加以抽象和概括,然后传授给管理人员,向经理提出实际建议。认为管理学就是研究管理的经验,通过研究管理中的成败,了解存在的问题,就自然而然地学会进行有效管理 ●经理角色学派:该学派以对经理所担任角色的分析为中心来考虑经理的职务和工作,以求提高管理效率。该学派认为,其他一些管理学派未能全面地理论结合实际,未能对经理的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因而对提高经理的工作效率帮助有限。他们一方面采用日记的方法对经理的工作进行系统观察记载,另一方面又

(完整版)11个管理学派

十一个管理学派 概述: 管理世界在不断发生变化,每天都有新的管理问题和管理理论出现,对管理的本质的认识会直接决定一个管理者的管理风格并影响其管理效果。哈罗德•孔茨是当代最著名的管理学家之一,他把管理提升到了一个艺术的高度,将管理定义为“通过他人完成任务的机能”。哈罗德•孔茨在1980年5卷2号《管理学会评论》上发表了《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认为此时的管理学主要学派已经达到十一个,即经验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群体行为学派、社会协作系统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学派、管理科学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管理过程学派。孔茨的这篇文章,和他1961年12月发表的《管理理论的丛林》,一般被看作对管理学体系较全面的概括。《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是孔茨在完成《管理理论的丛林》的19年后,观察异彩纷呈的管理学派,指出了更加繁荣茂盛的“管理丛林”。细细品味“管理理论的丛林”,慢慢体会名家流派的经典思想,绝对是一种能够带来满足感与成就感的心灵享受。 一、管理过程学派 1、代表人物: ⑴.法约尔。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代表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标志着一般管理理论的形成. ⑵。詹姆斯•穆尼;美国高级管理人员和管理学家。其主要著作是《组织原理》 ⑶.拉尔夫•戴维斯,美国管理学家和一些大公司的顾问。1916年在科内尔大学获机械工程学位。他比较强调管理哲学的重要性,认为只有管理哲学才能为企业问题的解决提供依据。其主要著作有《工厂组织和管理原则》《采购和储存》《组织和系统中的一些基本考虑》《企业组织和作业的基本原理》《工业组织和管理原理》《高层管理的基本原理》《工业组织和管理》《管理哲学》等。 ⑷.哈罗德•孔茨;美国管理学家,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早年于美国耶鲁大学获博士学位.以后在美欧各国讲授管理学,并在美国、荷兰、日本等国的大公司中任咨询工作,曾担任美国管理学会会长,以后在美国加利福利亚管理研究院任管理学的名誉教授. 2、发展过程:法约尔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标志着一般管理理论的形成。他认为,管理理论是指有关管理的、得到普遍承认的理论,是经过普遍经验检验并得到论证的一套有关原则、标准、方法、程序等内容的完整体系。法约尔将管理活动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五大管理职能。法约尔认为管理的五大职能并不是企业管理者个人责任,它同企业经营的其它五大活动一样,是一种分配于领导人与整个组织成员之间的工作.在法约尔之后,孔茨和奥唐奈里奇在仔细研究这些管理职能的基础上,将管理职能分为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五项,而把协调作为管理的本质。孔茨利用这些管理职能对管理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和阐述,最终得以建立起管理过程学派.孔茨是管理过程学派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法约尔的理论,并把法约尔的理论更加系统化、条理化,使管理过程学派成为管理各学派中最具有影响力的学派。 3、主要观点: (1)管理是一个过程,可以通过分析管理人员的职能从理性上很好地加以剖析. (2)可以从管理经验中总结出一些基本道理或规律。这些就是管理原理。它们对认识和改进

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流派

现代管理理论主要流派 1管理过程学派 1.1概述 管理过程学派又叫管理职能学派、经营管理学派。 事实上古典管理理论的创始人之一法约尔就是这个学派的开山鼻祖。 这个学派后来经美国的管理学家罗哈德·孔茨等人的发扬光大,成为现代管理理论学丛林中的一个主流学派。 1.2主要代表人物 1.法约尔。法约尔的代表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2.詹姆斯·穆尼(J.D.Mooney;1884-1957);美国高级管理人员和管理学家。其主要著作是《组织原理》 3.拉尔夫·戴维斯(Ralph C.DaviS),美国管理学家和一些大公司的顾问。1916年在科尔大学获机械工程学位。他比较强调管理哲学的重要性,认为只有管理哲学才能为企业问题的解决提供依据。 其主要著作有《工厂组织和管理原则》《采购和储存》《组织和系统中的一些基本考虑》《企业组织和作业的基本原理》《工业组织和管理原理》《高层管理的基本原理》《工业组织和管理》《管理哲学》等。 4.哈罗德·孔茨(H.Koontz);美国管理学家,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早年于美国耶鲁大学获博士学位。以后在美欧各国讲授管理学,并在美国、荷兰、日本等国的大公司中任咨询工作,曾担任美国管理学会会长,以后在美国加利福利亚管理研究院任管理学的名誉教授。 他从1941年始陆续出版了二十几本书和发表了八.九十篇论文,主要代表著作有《管理学原理》《管理理论丛林》《再论管理理论丛林》等。 5.威廉·纽曼(William H.Newman),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管理学教授。是美国管理过程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著作有《管理过程:思想、行为、和实务》等。 1.3管理过程学派的管理思想: 1.管理过程学派的研究对象就是管理的过程和职能。他们认为,管理就是在组织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完成工作的过程。

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汇总

哈洛德·孔茨在1961年12月发表的《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19年后又发展《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他对管理流派进行分类,指出管理已由6个学派发展形成了11个学派。《管理思想史》第十章主要讲述了以下八部分内容: 一、关于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又称为经营管理学派、管理职能学派,是历史悠久并有巨大影响力的一种管理理论。管理学者一般认为法约尔是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管理过程理论渊源于法约尔的管理理论。管理过程学派把管理看作是一个过程,其研究对象就是管理的过程和职能。法约尔提出管理的五种职能,这五种职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管理过程学派认为,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诸因素来协调有关资源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 二、关于社会系统学派 社会系统学派的形成以美国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的现代组织理论体系的建立为标志。社会系统学派的理论基础主要有:意大利社会学家帕雷托的理论、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和库尔特·科弗卡的心理学理论以及梅奥等人的人际关系学说等。 社会系统学派代表人物和主要著作。社会系统学派代表人物切斯特·巴纳德由于他在研究组织和管理性质及理论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而曾经得到过7个名誉博士学位。巴纳德使用社会的、系统的观点来分析管理问题,后人称他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 三、关于决策理论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是在巴纳德的社会系统学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们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行为科学理论、系统理论、运筹学、计算机科学等综合运用管理决策问题,形成了关于决策和决策方法的完整理论体系。 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和主要著作 1.赫伯特·西蒙 西蒙是决策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将社会系统理论同心理学、行为科学、系统理论、计算机技术、运筹学结合起来考察人们在决策中的思维过程,并分析了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及其使用的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提出了目标一手段分析法等决策的辅助工具,被人们认为对经理人员的决策确有帮助,并为今后对人工智能等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由于西蒙在决策理论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被授予1978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西蒙在管理方面主要研究的是生产者的行为,特别是当代公司中决策的组织基础和心理依据。西蒙的代表著作主要有1945年发表的《管理行为》等

现代管理学派的划分

现代管理学派的划分 1961年12月,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tz,1908~1984年)发表了《管理理论的丛林》,标志着西方现代化管理理论的形成。19年后他又发表《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对现代诸多的管理流派进行了梳理和分类,指出管理已由6个学派进展形成了11个学派。 1. 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是在法约尔管理思想的基础上进展起来的,其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哈罗德·孔茨等人。该学派认为管理是一个过程,此过程包括方案、组织、领导、掌握等若干个职能。这些管理职能对任何组织的管理都具有普遍性。管理者可以通过对各个职能的详细分析,归纳出其中的规律与原则,指导管理工作,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益。他们把管理看成是在组织中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完成工作的过程。应当分析这一过程,从理论上加以概括,确定一些基础性的原理,并由此形成一种管理理论。有了管理理论,就可以通过讨论,通过对原理的试验,通过传授管理过程中包含的基本原则,改进管理的实践。 2. 人际关系学派 人际关系学派是从20世纪60年月的人类行为学派演化来的。这个学派认为,既然管理是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去完成工作,那么,对管理学的讨论就必需围绕人际关系这个核心来进行。这个学派把有关的社会科学原有的或新近提出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用来讨论人与人

之间和人群内部的各种现象,从个人的品性动态始终到文化关系,无所不涉及。这个学派注意管理中“人”的因素,认为在人们为实现其目标而结成团体一起工作时,应当相互了解。 3. 群体行为学派 群体行为学派是从人类行为学派中分化出来的,因此同人际关系学派关系亲密,甚至易于混同。但它关怀的主要是群体中人的行为,而不是人际关系。它以社会学、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为基础,而不以个人心理学为基础。它着重讨论各种群体行为方式。从小群体的文化和行为方式,到大群体的行为特点,都在它讨论之列。它也常被叫做“组织行为学”。“组织”一词在这里可以表示公司、政府机构、医院或其他任何一种事业中一组群体关系的体系和类型。有时则按切斯特·巴纳德的用法,用来表示人们间的协作关系。而所谓正式组织则指一种有着自觉的细心筹划的共同目的的组织。克里斯·阿吉里斯甚至用“组织”一词来概括“集体事业中全部参与者的全部行为”。 4. 阅历(案例)学派 阅历(案例)学派亦称阅历主义学派或阅历主义,这一学派的基本管理思想是:有关企业管理的科学应当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动身,特殊是以企业的管理阅历为主要讨论对象,将其加以理论和概括化,然后传授给管理人员或向企业经理提出实际的建议。简言之,他们认为,管理学就是讨论管理阅历。通过讨论管理中胜利阅历或失误,就能理解管理问题,就自然学会了进行有效的管理。 这个学派通过分析阅历(经常就是案例)来讨论管理。其依据是,

十一个管理学派概述

一、经验学派。 1.代表人物 彼得•德鲁克,著名管理学家,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出生于维也纳。德鲁克于1954年出版《管理实践》一书,从此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同时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概念。主要作品有《管理实践》、《管理——任务、责任、实践》等。 欧内斯特•戴尔,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经验主义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出生于德国北部的海港城市汉堡,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他在英国的剑桥大学攻读经济学,获得工商管理学士学位,后在耶鲁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主要著作有《伟大的组织者》(1960年)、《组织中的参谋工作》、《企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等。在1960年出版的《伟大的组织者》一书中断然反对存在着有关组织和管理的“普遍原则”,主张用比较的方法对大企业的管理经验进行研究。 艾尔福雷德•斯隆,美国高级经理人员、企业家.长期担任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总裁(和董事长,事业部管理体制的首创人之一。斯隆最大的贡献就是设计出了一种组织模式,使集权和分权在当时的条件下得到较好的平衡.他把通用汽车公司按产品划分为21个事业部、分属4个副总裁领导。有关全公司的大政方针,如财务控制、重要领导人员的任免、长期计划、重要研究项目的决定等,由公司总部掌握;其他具体业务则完全由各事业部负责. 2。主要观点 该流派的成员通常借助案例来分析经验,以此来研究管理。这种观点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之上,即:学生和实践者通过研究那些在不同案例中管理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将会理解管理领域,甚至知道怎样进行有效管理. 1 。管理只同生产商品和提供各种经济服务的工商企业有关.管理学由管理一个工商企业的理论和实际的各种原则组成;管理的技术、能力、经验不能移植并应用到其他机构中去。他说,任何管理工作的基础都不能不是工商管理,因为工商企业是首先出现的现代机构,它是本世纪成功的史实,而工商企业中的管理从一开始就带着普遍牲和连续性。 2.管理是一门科学,或至少能够成为一门学科。管理不仅是一种常识,也不仅是累积起来的经验,它至少蕴藏了一套系统的知识。管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有它自己的基本问题、特殊方法、专门技巧和特别关心的领域。同时,德鲁克还强调,管理学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学科而不是一种纯理论的学科,它同医学、法律学、工程学相比,更侧重于应用. 3.一个机构是为了某种特殊目的和使命,为了某种特殊的社会职能而存在的。在工商企业中,这就意味着经济上的成就,它是工商企业存在的目的。企业的经理人员在他们的每一项决策和行动中,必须始终把经济上的成就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企业不能取得经济上的成就,就不能以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向消费者提供他们需要的商品或服务;而如果不能提高或至少维持社会支持给它的经济资源的生产能力,这个企业就失败了。这意味着,不论社会经济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怎样,作为经济机构的企业,都有提供利润的责任。

现代管理的主要学派和观点

现代管理的主要学派和观点 现代管理学派和观点 现代管理学派是指20世纪以来出现的各种管理学理论和观点。在现代管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多种不同的学派和观点,每个学派都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管理思想。本文将介绍几个主要的现代管理学派和观点。 1. 科学管理学派 科学管理学派是现代管理学的开创者之一,也是最早出现的管理学派之一。它的代表人物是弗雷德里克·泰勒。科学管理学派的核心观点是通过科学的方法研究和分析工作过程,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目标,实现组织效益的最大化。科学管理学派强调工作的标准化、分工和优化,提出了一系列管理原则和方法,如工作分析、工作测量和薪酬激励等。 2. 行为科学管理学派 行为科学管理学派是对科学管理学派的一种扩展和发展。它的代表人物是埃尔顿·梅奥。行为科学管理学派认为,员工的行为和态度对组织绩效有重要影响,管理者应该关注员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行为科学管理学派强调人的因素在组织中的重要性,提出了人际关系、领导风格和员工参与等管理原则和方法。 3. 系统管理学派

系统管理学派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一种管理学派。它的代表人物是彼得·德鲁克。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组织的各个部分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系统管理学派强调整体思维和系统思维,提出了管理的系统化和综合化的原则和方法。 4. 现代管理学派 现代管理学派是对传统管理学派的一种扩展和发展。它强调适应变化、创新和学习的能力,关注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现代管理学派提出了许多新的管理概念和方法,如学习型组织、知识管理和创新管理等。现代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彼得·圣吉、杰克·韦尔奇等。 5. 质量管理学派 质量管理学派是现代管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的代表人物是威廉·德明。质量管理学派强调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通过不断改进和追求卓越的质量,提高组织绩效和竞争力。质量管理学派提出了许多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如质量控制、六西格玛和ISO认证等。 以上介绍了几个主要的现代管理学派和观点。每个学派都对管理理论和实践做出了重要贡献,丰富了现代管理学的内容和方法。在实际管理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和需求,灵活运用各种管理观点和方法,以实现组织的长期发展和持续竞争优势。

现代管理的主要学派和观点

现代管理的主要学派和观点 引言 现代管理是指在当代社会背景下,对组织和企业进行管理的理论和实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管理理论也在不断演进和创新。本文将介绍现代管理的主要学派和观点,包括科学管理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系统管理学派、行为科学学派以及现代管理思想。 一、科学管理学派 科学管理学派是由弗雷德里克·泰勒提出的,他强调通过科学方法来分析工作过程,提高劳动效率。主要观点包括: - 分析工作过程:通过研究工作过程中的每一个 步骤,找出最佳方法来完成任务。 - 工作分工:将任务分解成小的可执行单元, 使每个人只需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 - 标准化操作:制定标准操作程序,确保 每个人都按照相同的方法进行工作。 - 激励机制:通过奖励机制激励员工提高生 产力。 二、人际关系学派 人际关系学派强调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对组织绩效的影响。主要观点包括: - 关 注员工需求:认为员工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对工作绩效有重要影响。 - 团队合作: 强调团队合作和沟通,通过有效的协作来提高组织绩效。 - 领导风格:强调领导 者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技巧,以帮助员工实现个人和组织目标。 三、系统管理学派 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需要从整体上进行管理。主要观点包括: - 系统思考:将组织看作一个复杂的系统,了解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综合管理:强调整体目标的实现,并通过协调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来提高整体效能。 - 反馈机制:通过反馈机制来监控和纠正组织运行中的问题。 四、行为科学学派 行为科学学派关注个体在组织中的行为和动机。主要观点包括: - 员工参与:鼓 励员工参与决策过程,增加他们对工作的投入和责任感。 - 奖励和激励:通过奖 励和激励机制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动力。 - 员工发展: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 帮助员工提升技能和能力。 五、现代管理思想 现代管理思想是对传统管理理论的扩展和补充,主要观点包括: - 敏捷管理:强 调快速适应变化,灵活应对市场需求。 - 创新管理:鼓励创新和创造力,在竞争

当代管理理论的9大主要流派以及其趋势

一、当代管理理论的9大主要流派以及其趋势 ●管理过程学派:管理是一个过程,可以通过分析管理职能对管理进行剖析;可以根据管理经验总结出一些基本管理原理;可围绕基本原理开展研究,以确定其实际效用,增大其作用和适用范围;如同医学和工程学,管理是一种可依靠原理的启发而加以改进的技能;管理的基本原理像生物学和物理学中的基本原理一样可靠,违背管理原理会造成损失;管理者的环境和任务受各种因素影响,管理理论也从其他学科中吸取营养 ●社会系统学派:人在社会中会遇到各种相互冲突的力量,要找到恰当的平衡,把各种差异结合起来,从而避免极端化。管理人员的职责在于使各种冲突的力量、各种不同的需要和目的得以维持一种恰当的平衡。管理人员有些什么职能以及如何行使管理职能,是由组织的本质、特征和过程决定的。组织中人的行为由决策和作业两部分组成,组织的决策过程是管理的重点(在这方面社会系统学派的继承和发展者西蒙等人的观点更为突出) ●决策理论学派:以社会系统理论为基础,西蒙等人对管理决策特别重视,认为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他们将决策分为4个阶段:收集情报、拟定计划、选定计划、评价计划,特别强调信息联系在决策中的作用。他们提出用“令人满意的准则”代替“最优化”准则,被认为是较为实际可行的理论。他们将社会系统力量与心理学、行为科学、系统论、计算机技术、运筹学结合起来考察人们的思维过程,并分析了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及其有关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的运用

●系统管理学派: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范畴及一般原理,全面分析组织管理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的人造系统,是一个受环境影响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系统。组织不仅本身是一个系统,同时又是一个社会系统的分系统,与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中取得动态平衡 ●数量管理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数量学派):注重定量模型的研究和应用,认为管理就是利用数学模型和程序系统来表示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职能活动合乎逻辑的过程,通过对各种数据做出最优的解答,实现管理目标。由于该学派是由新理论、新方法与科学管理理论的结合而逐渐形成的以定量分析为主要方法的学派,因此它是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拓展 ●权变理论学派:该学派由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美国经验主义学派基础上发展起来,认为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发展变化随机应变,没有一成不变、普遍适用、“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应当善于用系统观点考虑问题,依托环境因素和管理思想及管理技术因素之间的变数关系,研究确定最有效的管理方式 ●经验主义学派(经理主义学派):该学派中有管理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统计学家、心理学家、大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和管理咨询人员,以向西方大企业经理提供管理企业的成功经验和科学方法为目标。认为有关企业管理的理论应该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特别是以大企业的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加以抽象和概括,然后传授给管理人员,向经理提出实际建议。认为管理学就是研究管理的经验,通过研究管理中的成败,了解存在的问题,就自然而然地学会进行有效管理

现代管理理论各学派主要观点及代表人物

现代管理理论主要的管理学派如下: 1.管理过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是在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代表人有美国的哈罗德·孔茨。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管理是一个过程,即让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管理是由一些基本步骤(如:计划、组织、控制等职能)所组成的独特过程。该学派注重把管理理论和管理者的职能和工作过程联系起来,目的在于分析过程,从理论上加以概括,确定出一些管理的基本原理、原则和职能。由于过程是相同的,从而使实现这一过程的原理与原则,具有普遍适用性。 2.人类行为学派。代表人物是劳伦斯·阿普莱。主要观点是:既然管理是让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去把事情办好,因此就必须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中心来研究管理问题。该学派注重心理学,注重个人和人的动因,把人的动因视作一种社会心理现象。这一学派把管理看作是对组织行为的领导和协调,坚持认为抓好对人的管理是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3.经验主义学派。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彼得·德鲁克,代表作《有效的管理者》。该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管理者的实际管理经验或案例来研究管理学问题。他们认为,成功的组织管理者的经验和一些成功的大企业的做法是最值得借鉴的。因此,他们重点分析许多组织管理人员的经验,然后加以概括和总结,找出他们成功经验中具有共性的东西,然后使其系统化、理论化,并据此为管理人员提供在类似情况下采取有效的管理策略和技能,以达到组织的目标。 4.社会系统学派。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切斯特·巴纳德,代表作《经理的职能》。他被誉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 1.组织的实质──组织是一个系统,是由人的行为构成的、整体的协作系统的一部分和核心。这一协作系统由人的系统、物的系统和社会系统所组成。 2.组织要素:作为一个组织,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成员间的信息沟通。经理人员是组织成员协作活动相互联系的中心。他的基本任务是:建立整个组织的信息系统并保持其畅通;保证其成员进行充分协作;确定组织目标。 3.权限接受论:(1)权力来源原理:权力来源于生产资料的占有者。(2)权力大小的确定:权力发出后被接受的程度,即不是上级授予,而来自下级接受的程度。 4.组织平衡论:(1)组织对内平衡:组织对个人的诱因要大于或等于个人对组织所作的贡献。(2)组织对外平衡:组织内部效率产生外部效能,它与外部环境间的平衡。 5.系统管理学派。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强调应用系统的观点,全面考察与分 析研究企业和其他组织的管理活动、管理过程等,以便更好地实现企业的目标。他们认为,组织 是由人们建立起来的相互联系并且共同工作着的要素所构成的系统。其中,这些要素可称为子系 统。系统的运行效果是通过各个子系统相互作用的效果决定的。组织这个系统中的任何子系统的 变化都会影响其他子系统的变化。为了更好地把握组织的运行过程,就要研究这些子系统及它们 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怎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 6.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有美国的赫伯特·西蒙。主要观点是: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于整 个管理过程;把决策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二者的解决方法一般不同;信息本身以及 人们处理信息的能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现实中的人或组织都只是“有限理性”而不是“完全理 性”的;决策一般基于“满意原则”而非“最优原则”;组织设计的任务就是建立一种制定决策

管理学11派简要

企业经济管理十一个学派 一·古典学派(管理过程学派) 1代表人物:古典管理理论的创始人之一法约尔。美国的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 2主要观点:管理就是在组织中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完成工作的过程。他们把管理看作是在组织中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完成工作的过程。应该分析这一过程,从理论上加以概括,确定一些基础性的原理,并由此形成一种管理理论。有了管理理论,就可以通过研究,通过对原理的实验,通过传授管理过程中包含的基本原则,改进管理的实践。 3优点:相对于其他学派而言,它是最为系统的学派。他们首先从确定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能入手,并将此作为他们理论的核心结构。管理过程学派认为管理存在着一些普通运用的原则,这些原则是可以运用科学方法发现的。管理的原则如同灯塔—样,能使人们在管理活动中辨明方向。 4缺点:不能适用所有组织管理过程学派所归纳出的管理职能不能适用所有的组织。对静态的、稳定的生产环境较为合适,而对动态多变的生产环境难以应用。 二·行为学派(人际关系学派) 1代表人物:斯金纳、梅奥、马斯洛、麦格雷戈、卢因、穆顿等。 2主要观点:这个学派认为,既然管理是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去完成工作,那么,对管理学的研究就必须围绕人际关系这个核心来进行。这个学派把有关的社会科学原有的或新近提出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用来研究人与人之间和人群内部的各种现象,从个人的品性动态一直到文化关系,无所不涉及。这个学派注重管理中"人"的因素,认为在人们为实现其目标而结成团体一起工作时,他们应该互相了解。 3优点:研究的重点只是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人际关系强调的是行为个体相互之间的关系,并没有研究行为个体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协调问题。 4缺点: 三.社会系统学派 1代表人物::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 2主要观点: 组织是一个是由个人组成的协作系统,个人只有在一定的相互作用的社会关系下,同他人协作才能发挥作用。组织作为一个协作系统都包含三个基本要素:能够互相进行信息交流的人们;这些人们愿意做出贡献;实现一个共同目的。因此,—个组织的要素是:信息交流;作贡献的意愿;共同的目的。 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所组成的协作系统,管理者应在这个系统中处于相互联系的中心,并致力于获得有效协作所必需的协调,因此,经理人员要招募和选择那些能为组织目标的实现而做出最好贡献并能协调地工作在一起的人员。 3评价:巴纳德的组织理论是他的管理理论的基础,他对组织的定义提出了同传统的管理理论截然不同的观点。他首先指出组织是一个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协作系统,在这里,巴纳德采用了与传统的组织理论不同的定义方式,传统的组织理论认为组织就是人的集合体。例如,一个医院,就是医生与病人的集合体等。由此可见,传统的组织概念还停留在对组织的表象和功能的表述上,并没有抓住组织的本质进行深入的研究。而巴纳德不是从组织结构的角度,而是从行为的角度对组织下定义。巴纳德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协作的系统。 四.决策理论学派

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流派

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流派 现代治理理论要紧流派 1治理过程学派 1.1概述 治理过程学派又叫治理职能学派、经营治理学派。 事实上古典治理理论的创始人之一法约尔确实是那个学派的开山鼻祖。 那个学派后来经美国的治理学家罗哈德·孔茨等人的发扬光大,成为现代治理理论学丛林中的一个主流学派。 1.2要紧代表人物 1.法约尔。法约尔的代表作《工业治理与一般治理》 2.詹姆斯·穆尼(J.D.Mooney;1884-1957);美国高级治理人员和治理学家。其要紧著作是《组织原理》 3.拉尔夫·戴维斯(Ralph C.DaviS),美国治理学家和一些大公司的顾问。1916年在科内尔大学获机械工程学位。他比较强调治理哲学的重要性,认为只有治理哲学才能为企业问题的解决提供依据。 其要紧著作有《工厂组织和治理原则》《采购和储存》《组织和系统中的一些差不多考虑》《企业组织和作业的差不多原理》《工业组织和治理原理》《高层治理的差不多原理》《工业组织和治理》《治理哲学》等。 4.哈罗德·孔茨(H.Koontz);美国治理学家,治理过程学派的要紧代表人物之一。早年于美国耶鲁大学获博士学位。以后在美欧各国讲授治理学,并在美国、荷兰、日本等国的大公司中任咨询工作,曾担任美国治理学会会长,以后在美国加利福利亚治理研究院任治理学的名誉教授。 他从1941年始陆续出版了二十几本书和发表了八.九十篇论文,要紧代表著作有《治理学原理》《治理理论丛林》《再论治理理论丛林》等。 5.威廉·纽曼(William H.Newman),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治

理学教授。是美国治理过程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著作有《治理过程:思想、行为、和实务》等。 1.3治理过程学派的治理思想: 1.治理过程学派的研究对象确实是治理的过程和职能。他们认为,治理确实是在组织中通过不人或同不人一起完成工作的过程。 2.孔茨的职能治理。孔茨把治理揭示为通过不人使情况做成的各项职能,至于治理的各项职能,应划分为打算、组织.人事、指挥和操纵五项。 2 社会系统学派 2.1概述 社会系统学派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研究治理,认为社会的各级组织差不多上一个协作的系统,进而把企业组织中人们的相互关系看成是一种协作系统。 这种思想能够追溯到意大利的社会学家维尔弗雷多·帕雷托(1848-1923)和 20世纪 20年代的美国女学者福莱特。 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是美国治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 2.2代表人物 巴纳德(Chester Barnwh;1886-1961),出生于美国的马萨诸塞州。1927年任规模庞大的新泽西州贝尔电话公司总经理1938年出版的《经理人员的职能》被治理学界称为美国治理文献中的经典著作。《组织实践中的业务原则》1922年;《社会进步中企业利益》1929年;《为企业服务的大学教育》1930年;《经理人员的能力的培养》1925年;《雇主和职业指导》1936年; 《关于经济行为中的非理性》1938年;《关于能力理论》1937年;《工业关系中的高层经理人员的职责》1939年;《集体协作》194O 年;《经理人员的教育》1945年;《伦理和现代组织》1945年;《工业研究组织的若于方面》1947年;《科学和组织》1951年;《企业道德的差不多条件》1955年,等等。 2.3社会系统学派的治理思想 1.社会系统理论认为,治理人员有些什么职能以及应当如何行使这些职能;是由组织的本质、特性和过程决定的。

现代管理学派

现代管理学派(上) 现代管理理论,是在古典管理理论经历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兴起的.现代管理理论除了在科学管理和组织管理的基础上进行充实完善外,更主要的是表现为发展的多元性,形成了“管理学说丛林”。比较重要的学派主要有:传统的管理学派、行为科学学派、社会系统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管理科学学派、技术经济系统学派、决策管理学派、权变管理学派、经济分析和会计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等。这些纷杂的“理论丛林”有些是表明或扩充原有概念,有些是适用于某种特定范围,有些是融汇各家编织成新的方法,更有一些是采用了全新的观念和工具。如果说,近代管理理论主要侧重于研究生产过程的科学管理和组织控制,解决管理的行为。那么,现代管理理论就其主要特点来说,研究的重点是人群关系,并且把管理对象的相关因素综合起来进行系统研究,旨在建立和完善管理体制,解决经营管理的决策性问题,现代管理理论把人看做是受社会环境影响和制约的,具有自主性和个性的决策人,强调用各种激励方法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行为科学学派 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劳资矛盾的尖锐化,古典理论已不能适应有效地控制工人和提高利润的目的,所以,从本世纪二十年代末开始,就逐渐出现了“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学研究,即出现了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是运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生理学等科学的理和方法来研究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行为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这一学派认为,管理问题的解决,如果只重视物质和技术条件,而忽视人的行为和社会环境对工效的影响,是片面的.他们强调人和人的行为是管理工作的关键因素;重视环境和人群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提高工作效率的影响,因此,它研究人的行为以及产生行为的思想动机,探求人类行为的规律.行为科学产生于美国,它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⒈人际关系学说--早期的行为科学 早期的行为科学着重研究职工在生产中的人际关系,侧重于阐述职工作为“社 会人”的假设和社会需要的满足问题。人际关系的创始人是梅奥和他的助手罗特利斯伯格(F。J.Roethlisbeger,1848-1974)。 乔治·埃尔顿·梅奥(Geroge Eton Mayo,1880-1949)出生在澳大利亚,1922 年移居美国,1926年任美国哈佛大学企业管理学院产品研究室主任,1927年开始负责指导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的调查研究工作,即有名的“霍桑试验”。1933年发表了《工业文明中的人性问题》一书,总结了“霍桑试验"第一阶段结果,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以后继续试验,到1936年结束。1945年发表了《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一书,进一步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梅奥等人根据“霍桑试验”的结果提出的论点主要有:

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

第十章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 哈洛德·孔茨在1961年12月发表的《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19年后又发展《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他对管理流派进行分类,指出管理已由6个学派发展形成了11个学派。《管理思想史》第十章主要讲述了以下八部分内容: 一、关于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又称为经营管理学派、管理职能学派,是历史悠久并有巨大影响力的一种管理理论。管理学者一般认为法约尔是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管理过程理论渊源于法约尔的管理理论。管理过程学派把管理看作是一个过程,其研究对象就是管理的过程和职能。法约尔提出管理的五种职能,这五种职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管理过程学派认为,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诸因素来协调有关资源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 二、关于社会系统学派 社会系统学派的形成以美国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的现代组织理论体系的建立为标志。社会系统学派的理论基础主要有:意大利社会学家帕雷托的理论、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和库尔特·科弗卡的心理学理论以及梅奥等人的人际关系学说等。 社会系统学派代表人物和主要著作。社会系统学派代表人物切斯特·巴纳德由于他在研究组织和管理性质及理论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而曾经得到过7个名誉博士学位。巴纳德使用社会的、系统的观点来分析管理问题,后人称他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 三、关于决策理论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是在巴纳德的社会系统学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们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行为科学理论、系统理论、运筹学、计算机科学等综合运用管理决策问题,形成了关于决策和决策方法的完整理论体系。 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和主要著作 1.赫伯特·西蒙 西蒙是决策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将社会系统理论同心理学、行为科学、系统理论、计算机技术、运筹学结合起来考察人们在决策中的思维过程,并分析了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及其使用的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提出了目标一手段分析法等决策的辅助工具,被人们认为对经理人员的决策确有帮助,并为今后对人工智能等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由于西蒙在决策理论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被授予1978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西蒙在管理方面主要研究的是生产者的行为,特别是当代公司中决策的组织基础和心理依据.西蒙的代表著作主要有1945年发表的《管理行为》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