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四川省成都市龙泉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精准解析】四川省成都市龙泉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精准解析】四川省成都市龙泉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2019-2020学年度高2017级上学期1月月考考理科综合试题

化学部分

(考试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关于KNO 3的古代文献,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选项

目的

古代文献

说明

A

使用

“…凡研消(KNO 3)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

则祸不可测”——《天工开物》

KNO 3能自燃B

鉴别

区分硝石(KNO 3)和朴消(Na 2SO 4);“强烧之,紫

青烟起,云是硝石也”——《本草经集注》利用焰色反应C

提纯

“(KNO 3)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

汁后,乃煎炼而成”——《开宝本草》溶解,蒸发结晶D

性质

“(火药)乃焰消(KNO 3)、硫磺、杉木炭所合,以

为烽燧铳机诸药者”——《本草纲目》

利用KNO 3的氧化性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

【详解】A、KNO 3撞击后发生爆炸,不是自燃,故A 错误;

B、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灼烧时,发出紫色火焰,这是焰色反应,而朴硝含有Na 元素,灼烧时发出黄色火焰,因此可以通过焰色反应进行鉴别这两种物质,故B 正确;

C、以水淋之后,应是溶解,煎炼而成,应是蒸发,结晶,故C 正确;

D、发生的反应是2KNO 3+3C+S K 2S+N 2↑+3CO 2↑,KNO 3中N 的化合价降低,KNO 3为氧化

剂,故D 正确;

答案选A。

2.食品安全和化学科学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用聚乙烯制作食品包装袋

B.瘦肉精可提高生猪的瘦肉量,我们应向养猪厂家大力推广

C.食用过量发色剂(主要成分为NaNO 2)会引起人体中毒

D.绿色食品的生产须以生态环境较佳的地域为基地,并采用绿色生产技术和工艺【答案】B 【解析】

A、聚乙烯无毒,可用作食品包装,故A 正确;

B、“瘦肉精”能诱发恶性肿瘤,对人体有危害,养猪时不能使用,故B 错误;

C、亚硝酸钠含量超标会危害人体健康,能致癌,故C 正确;

D、绿色食品是指无公害、绿色生产技术和工艺,故D 正确。故选B。

3.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 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X 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W 与Y 同族,Z 与X 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W

B.W 与X 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后溶液呈碱性

C.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Z 【答案】B 【解析】【分析】

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则X 为Na;由原子序数可知,Y、Z 处于第三周期,而Z 与X(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则Z 为Cl;W、X 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且W 与Y 同族,W 在第二周期且是非金属元素,W 可能是N 或O,则对应的Y 为P 或S。【详解】由上述分析可知,W 为N 或O,X 为Na,Y 为P 或S,Z 为Cl,A.X 与W 的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简单离子半径:XY ,故C 错误;

D.Y、Z 处于第三周期,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取决于非金属性,故:Y

误;故选B。

4.乙酸苯甲酯R 是茉莉花香气的成分之一,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 的分子式为C 9H 12O 2

B.R 分子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C.R 能发生加成、取代、氧化反应

D.R 和乙酸乙酯互为同系物【答案】C 【解析】

【详解】A、R 的分子式为C 9H 10O 2,A 错误;

B、R 分子中存在甲基和亚甲基,不可能所有原子都共面,B 错误;

C、该物质中含有苯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含有酯基,可以发生取代反应(水解反应);该物质还可以和O 2发生燃烧反应,即氧化反应;C 正确;

D、同系物需满足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 2,故R 与乙酸乙酯不互为同系物,D 错误;故选C。

【点睛】酯基和羧基中的碳氧双键不能和H 2发生加成反应。

5.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实验如下(烧杯内均为经过酸化的3%NaCl 溶液)。①

在Fe 表面生成蓝色沉淀试管内无明显变化试管内生成蓝色沉淀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对比②③,可以判定Zn 保护了Fe

B.对比①②,K 3[Fe(CN)6]可能将Fe 氧化

C.验证Zn 保护Fe 时不能用①的方法

D.将Zn 换成Cu,用①的方法可判断Fe 比Cu 活泼【答案】D 【解析】

分析:A 项,对比②③,②Fe 附近的溶液中加入K 3[Fe(CN)6]无明显变化,②Fe 附近的溶液中不含Fe 2+,③Fe 附近的溶液中加入K 3[Fe(CN)6]产生蓝色沉淀,③Fe 附近的溶液中含Fe 2+,②中Fe 被保护;B 项,①加入K 3[Fe(CN)6]在Fe 表面产生蓝色沉淀,Fe 表面产生了Fe 2+,对比①②的异同,①可能是K 3[Fe(CN)6]将Fe 氧化成Fe 2+;C 项,对比①②,①也能检验出Fe 2+,不能用①的方法验证Zn 保护Fe;D 项,由实验可知K 3[Fe(CN)6]可能将Fe 氧化成Fe 2+,将Zn 换成Cu 不能用①的方法证明Fe 比Cu 活泼。

详解:A 项,对比②③,②Fe 附近的溶液中加入K 3[Fe(CN)6]无明显变化,②Fe 附近的溶液中不含Fe 2+,③Fe 附近的溶液中加入K 3[Fe(CN)6]产生蓝色沉淀,③Fe 附近的溶液中含Fe 2+,②中Fe 被保护,A 项正确;B 项,①加入K 3[Fe(CN)6]在Fe 表面产生蓝色沉淀,Fe 表面产生了Fe 2+,对比①②的异同,①可能是K 3[Fe(CN)6]将Fe 氧化成Fe 2+,B 项正确;C 项,对比①②,①加入K 3[Fe(CN)6]在Fe 表面产生蓝色沉淀,①也能检验出Fe 2+,不能用①的方法验证Zn 保护Fe,C 项正确;D 项,由实验可知K 3[Fe(CN)6]可能将Fe 氧化成Fe 2+,将Zn 换成Cu 不能用①的方法证明Fe 比Cu 活泼,D 项错误;答案选D。

点睛:本题通过实验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考查Fe 2+的检验、实验方案的对比,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用对比分析法。要注意操作条件的变化,如①中没有取溶液,②中取出溶液,考虑Fe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要证明Fe 比Cu 活泼,可用②的方法。6.锌银电池的负极为锌,正极为氧化银,电解质是KOH,电池反应为

Zn+Ag 2O+H 2O

Zn(OH)2+2Ag。以锌银电池为电源,电解硫酸镍溶液冶炼纯镍,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装置中使用阳离子交换膜

B.锌银电池a 极反应式为Ag 2O+H 2O+2e -2Ag+2OH -

C.镍极的主要反应为2H ++2e -H 2↑

D.若锌银电池溶解13g 锌,则镍极净增质量最多为5.9g 【答案】B 【解析】

【详解】A,观察题图知,交换膜左侧硫酸浓度增大,说明SO 42-由交换膜右侧向左侧迁移,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故A 错误;

B,铂极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H 2O-4e -=O 2↑+4H +,则a 极为锌银电池的正极,正极反应式为Ag 2O+H 2O+2e -2Ag+2OH -,故B 正确;

C,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冶炼纯镍,所以镍极的主要反应是Ni 2++2e -Ni,故C 错误;

D,b 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 -+2OH -Zn(OH)2,理论上,消耗65g 锌析出59g 镍,则溶解13

g 锌,最多析出11.8g Ni,故D 错误;答案选B。

7.常温下,K a (HCOOH)=1.77×10-4,K a (CH 3COOH)=1.75×10-5,K b (NH 3·H 2O)=1.76×1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浓度均为0.1mol·L -1的HCOONa 和NH 4Cl 溶液中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前者大于后者

B.用相同浓度的NaOH 溶液分别滴定等体积pH 均为3的HCOOH 和CH 3COOH 溶液至终点,消耗NaOH 溶液的体积相等

C.0.2mol·L -1HCOOH 与0.1mol·L -1NaOH 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c(HCOO -)+c(OH -)=c(HCOOH)+c(H +)

D.0.2mol·L -1CH 3COONa 与0.1mol·L -1盐酸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pH<7):c(CH 3COO -)>c(CH 3COOH)>c(Cl -)>c(H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电荷守恒有c(Na +)+c(H +)=c(HCOO -)+c(OH -),c(Cl -)+c(OH -)=c(NH 4+)+c(H +),因K b (NH 3·H 2O)<K a (HCOOH),同浓度的HCOONa 和NH 4Cl 溶液,前者HCOO -水解程度小于后者NH 4+的水解程度,即前者水解产生的c(OH -)小于后者水解产生的c(H +),有前者溶液中c(H +)大于

后者溶液中c(OH -),c(Na +)=c(Cl -),有c(Na +)+c(H +)>c(Cl -)+c(OH -),A 正确;

B、CH 3COOH 的酸性比HCOOH 弱,pH 相同时,c(CH 3COOH)>c(HCOOH),用NaOH 滴定时,CH 3COOH 消耗的NaOH 多,B 错误;

C、此时为等浓度的HCOOH 和HCOONa 溶液,质子守恒式有c(HCOO -)+2c(OH -)=2c(H +)+c(HCOOH)[可由电荷守恒式c(Na +)+c(H +)=c(HCOO -)+c(OH -)和物料守恒式2c(Na +)=c(HCOO -)+c(HCOOH)处理得到],C 错误;

D、当两者等体积混合时,得等浓度CH 3COOH、CH 3COONa、NaCl 的混合溶液,若不考虑CH 3COOH 的电离和CH 3COO -的水解,有c(CH 3COO -)=c(Cl -)=c(CH 3COOH),溶液呈酸性,说明CH 3COOH 的电离程度大于CH 3COO -的水解程度,有c(CH 3COO -)>c(Cl -)>c(CH 3COOH)>c(H +),D 错误;故选A。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8题~第10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1题~第12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3分)

8.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CH 4与CO 2,使其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0mol·L -1,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 2(g)+CH 4(g)?2CO(g)+2H 2(g),测得CH 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1)该反应的ΔH________0(填“<”“=”或“>”)。

(2)压强p 1、p 2、p 3、p 4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压强为p 4时,在b 点:v(正)________v(逆)(填“<”“=”或“>”)。

(3)对于气相反应,用某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B)也可表示平衡常数(记作K p ),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 p =________;如果p 4=0.36MPa,求a 点的平衡常数K p =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4)为探究速率与浓度的关系,该实验中,根据相关实验数据,粗略绘制出了2条速率—浓度

关系曲线:v 正~c(CH 4)和v 逆

~c(CO)。

则:①与曲线v 正~c(CH 4)相对应的是上图中曲线______(填“甲”或“乙”)。②当降低到某一温度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相应的平衡点分别为________(填字母)。【答案】(1).>(2).p 4>p 3>p 2>p 1

(3).>

(4).

22224P (CO)P (H )P(CO )P(CH )

(5).1.64

(6).乙(7).B、F

【解析】

【详解】(1)根据图示,压强不变时,升高温度,CH 4的平衡转化率增大,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根据升温时,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可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ΔH>0;

(2)该平衡的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温度不变时,降低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H 4的平衡转化率增大,故p 4>p 3>p 2>p 1;压强为p 4时,b 点未达到平衡,反应正向进行,故v(正)>v(逆);

(3)由用平衡浓度表示的平衡常数类推可知,用平衡压强表示的平衡常数K p =22224P (CO)P (H )

P(CO )P(CH )

p 4时a 点CH 4的平衡转化率为80%,则平衡时c(CH 4)=c(CO 2)=0.2mol·L -1,c(CO)=c(H 2)=1.6mol·L -1

,则p(CH 4)=p(CO 2)=p 4×

0.20.22 1.62?+?=1

18

p 4,

p(CO)=p(H 2)=p 4× 1.60.22 1.62?+?=818p 4,故K p =442

2

p p p p4

88×181811×18418???? ? ?????=422

8p 18?≈1.64;

(4)①CH 4的浓度由1.0mol·L -1逐渐减小,而CO 的浓度由0逐渐增加,故v 正~c(CH 4)相对应的曲线为乙;

②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CH 4的浓度增大,而CO 的浓度减小,故相应的平衡点分别为B、F。

9.某小组以CoCl 2·6H 2O、NH 4Cl、H 2O 2、液氨、氯化铵为原料,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了橙黄色晶体X。为测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氨的测定:精确称取wgX,加适量水溶解,注入如图所示的三颈瓶中,然后逐滴加入足量10%NaOH 溶液,通入水蒸气,将样品溶液中的氨全部蒸出,用V 1mLc 1mol·L —1的盐酸溶液吸收。蒸氨结束后取下接收瓶,用c 2mol·L —1NaOH 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l,到终点时消耗V 2mLNaOH 溶液。

②氯的测定:准确称取样品X,配成溶液后用AgNO 3标准溶液滴定,K 2CrO 4溶液为指示剂,至出现砖红色沉淀不再消失为终点(Ag 2CrO 4为砖红色)。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安全管的作用原理是_________。

(2)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l 时,应使用_____式滴定管,可使用的指示剂为________。(3)样品中氨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

(4)测定氨前应该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验,若气密性不好测定结果将___(填“偏高”或“偏低”)。

(5)测定氯的过程中,使用棕色滴定管的原因是___________;滴定终点时,若溶液中c(Ag

)=2.0×10—5mol·L —1,c(CrO 42—)为______mol·L —1。(已知:K sp (Ag 2CrO 4)=1.12×10—12)

(6)经测定,样品X 中钴、氨、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3,钴的化合价为______,制备X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X 的制备过程中温度不能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当A 中压力过大时,安全管中液面上升,使A 瓶中压力稳定

(2).碱(3).酚酞(或甲基红)(4).(c 1V 1—c 2V 2)×10—3×17/w×100%

(5).偏低(6).防止硝酸银见光分解

(7).

2.8×10

3

(8).

+3

(9).

2CoCl 2+2NH 4Cl+10NH 3+H 2O 2===2[Co(NH 3)6]Cl 3+2H 2O (10).温度过高过氧化氢分解、氨气逸出

【解析】

【详解】(1)无论三颈瓶中压强过大或过小,都不会造成危险,若过大,A 在导管内液面升高,将缓冲压力,若过小,外界空气通过导管进入烧瓶,也不会造成倒吸,安全作用的原理是使A 中压强稳定;

(2)碱只能盛放在碱式滴定管中,酸性溶液只能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所以用NaOH 标准溶液确定过剩的HCl 时,应使用碱式滴定管盛放NaOH 溶液;NaOH 溶液和盐酸溶液恰好反应后呈中性,可以选择酸性或碱性变色范围内的指示剂,甲基橙为酸性变色指示剂、酚酞为碱性变色指示剂,所以可以选取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

(3)与氨气反应的n (HCl)=V 1×10-3L×c 1mol?L-1-c 2mol?L -1×V 2×10-3L=(c 1V 1-c 2V 2)×10-3mol,根据氨气和HCl 的关系式知,n(NH 3)=n(HCl)=(c 1V 1-c 2V 2)×10-3mol,氨的质量分数=

31122(c )1017/100%V c V mol g mol

wg

--???;

(4)若气密性不好,导致部分氨气泄漏,所以氨气质量分数偏低。

(5)硝酸银不稳定,见光易分解,为防止硝酸银分解,用棕色滴定管盛放硝酸银溶液;根据铬酸银的溶度积常数可知c(CrO 4

2-)=

(

)()

12

32

25

1.1210 mol/

2.810mol /L 2.010Ksp L c Ag --+

-?=

=??。

(6)经测定,样品X 中钴、氨和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3,则其化学式为[Co (NH 3)6]Cl 3,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得Co 元素化合价为+3价;该反应中Co 失电子、双氧水得电子,CoCl 2?6H 2O、NH 4Cl、H 2O 2、NH 3发生反应生成[Co(NH 3)6]Cl 3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CoCl 2+2NH 4Cl+10NH 3+H 2O 2=2[Co(NH 3)6]Cl 3+2H 2O;双氧水易分解、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X 的制备过程中温度不能过高。

【点晴】明确相关物质的性质和实验原理是解答的关键,注意综合实验设计题的解题思路,即(1)巧审题,明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实验原理是解答实验题的核心,是实验设计的依据和起点。实验原理可从题给的化学情景(或题首所给实验目的)并结合元素化合物等有关知识获取。在此基础上,遵循可靠性、简捷性、安全性的原则,确定符合实验目的、要求的方案。(2)想过程,理清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根据实验原理所确定的实验方案中的实验过程,确定实验操作的方法步骤,把握各步实验操作的要点,理清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3)看准图,分析各项实验装置的作用。有许多综合实验题图文结合,思考容量大。在分析解答过程中,要认真细致地分析图中所示的各项装置,并结合实验目的和原理,确定它们在该实验中的作用。(4)细分析,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实验现象(或数据)是化学原理的外在表现。在分析

实验现象(或数据)的过程中,要善于找出影响实验成败的关键以及产生误差的原因,或从有关数据中归纳出定量公式,绘制变化曲线等。

10.碱式氧化镍(NiOOH)可用作镍氢电池的正极材料,可用废镍催化剂(主要含Ni、Al,少量Cr、FeS 等)来制备,其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浸泡除铝”时,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2)“溶解”时放出的气体为_____(填化学式)。

(3)已知该条件下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仝沉淀的pH 如下表:

开始沉淀的pH

完全沉淀的pH Ni

2+

6.28.6Fe 2+

7.69.1Fe 3+

2.3

3.3Cr

3+

4.5

5.6

“调pH 1”时,洛液pH 范围为_______________;

(4)在空气中加热Ni(OH)2可得NiOOH,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5)金属铬在溶液中有多种存在形式,CrO 42-和Cr 2O 72-在溶液中可相互转化。室温下,初始浓度为1.0mol/L 的Na 2CrO 4溶液中c(Cr 2O 72-),随c(H +)的变化如图所示,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a 2CrO 4溶液中的转化反应_______,根据A 点数据汁算出该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温度升髙,溶液中CrO 42-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则该反应的△H ____0(填“>”、“<”或“=”)。

【答案】(1).2Al+2OH -+2H 2O==2AlO 2-+3H 2↑

(2).H 2、H 2S (3). 5.6~6.2(4).

4Ni(OH)2+O 2==4NiOOH+2H 2O (5).2CrO 42—+2H +

Cr 2O 72—+H 2O;(不写可逆符号不得分)

(6).K=c(Cr 2O 72—)/[c 2(CrO 42—)×c 2(H +)]=0.25/[0.52×(10—7)2]=1014(7).<

【解析】

【详解】(1)根据废镍中含有的成分,浸泡除铝过程中加入氢氧化钠,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Al+2OH -+2H 2O=2AlO 2-+3H↑;

(2)浸泡除铝后进行过滤,滤渣为Ni、Cr、FeS,加入稀硫酸溶解,Ni 和Cr 与稀硫酸反应生成H 2,FeS 与稀硫酸反应生成H 2S,因此溶解过程中放出的气体为H 2和H 2S;

(3)氧化1的目的是把Fe 2+氧化成Fe 3+,然后调节pH,根据整个流程图和表格数据,调节pH 的范围是5.6~6.2;

(4)Ni(OH)2中Ni 显+2价,NiOOH 中Ni 显+3价,化合价升高,因此氧气参与反应,Ni(OH)2+O 2→NiOOH,根据化合价的升降法进行配平,因此有4Ni(OH)2+O 2=4NiOOH+2H 2O ;(5)根据图像,Cr 2O 72-随着H +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不能完全进行到底,因此此反应是可逆反应,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CrO 42-+2H +

Cr 2O 72-+H 2O;根据平衡常数的定义,平衡常数的表

达式为K=2272224()()()c Cr O c CrO c H --+

?=2270.250.5(0)

1-?=1014;升高温度,CrO 42-的转化率降低,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方向是放热反应,即△H<0;

【点睛】本题难点是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Ni(OH)2中Ni 显+2价,NiOOH 中Ni 显+3价,化合价升高,因此氧气参与反应,Ni(OH)2+O 2→NiOOH,根据化合价的升降法进行配平,应是4Ni(OH)2+O 2→4NiOOH,会发现生成物缺少4molH 原子和2molO 原子,因此生成物还有2molH 2O,反应方程式为:4Ni(OH)2+O 2=4NiOOH+2H 2O。

(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试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1.乙炔是有机合成工业的一种原料。工业上曾用CaC 2与水反应生成乙炔。

(1)CaC 2中C 22-的电子式可表示为_____;1mol C 22-中含有的π键数目为________。(2)将乙炔通入[Cu(NH 3)2Cl]溶液生成Cu 2C 2红棕色沉淀。Cu +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3)乙炔与氢氰酸反应可得丙烯腈(H 2C=CH-C≡N)。丙烯腈分子中碳原子轨道杂化类型是________;分子中处于同一直线上的原子数目最多为___________。

(4)CaC 2晶体的晶胞结构与NaCl 晶体的相似(如图所示),但CaC 2晶体中含有的中哑铃形C 22-的存在,使晶胞沿一个方向拉长。CaC 2晶体中1个Ca 2+周围距离最近的C 22-数目为_________。

【答案】(1).(2).2N A (3).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

(4).sp 杂化、

sp 2杂化(5).3

(6).4

【解析】

【详解】(1)CaC 2中C 22-

的两个C 原子之间形成三对共用电子对,所以电子式为;

碳碳三键中有2个是π键,所以1mol C 22-中含有的π键数目为2N A ;

(2)根据电子的排布规律,Cu +基态核外电子数是28个,失去4s 上的1个电子,所以电子排布式为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

(3)H 2C=CH-C≡N 分子中,碳氮三键的C 原子的杂化方式是sp 杂化,碳碳双键的C 原子是sp 2杂化;因为碳碳双键的键角是120度,碳氮三键键角是180度,所以分子中处于同一直线上的原子数目最多是3个;

(4)因为CaC 2晶体中含有的中哑铃形C 22-的存在,使晶胞沿一个方向拉长,所以晶胞的形状不是正方体,上下底面是正方形,所以CaC 2晶体中1个Ca 2+周围距离最近的C 22-只有与Ca 2+同层的4个C 22-,离Ca 2+的距离最近且相等,则CaC 2晶体中1个Ca 2+周围距离最近的C 22-数目为4.12.防晒剂(M)

的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

①通常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

自动脱水???????→

+H 2O

②R1CHO+R 2CH 2CHO 稀NaOH

?????→

Δ

??→

+H 2O

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M 中的醚键是一种极其稳定的化学键,除此之外还含有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2)A 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显示有________种吸收峰;物质B 的名称为________。(3)C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D→E 转化过程中第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Ⅴ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Ⅳ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5)A 也是合成阿司匹林(

)的原料,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

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任写出一种)。a.苯环上有3个取代基

b.仅属于酯类,能发生银镜反应,且1mol 该物质反应时最多能生成4mol Ag c.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两种

(6)以F 及乙醛为原料,写出合成防晒剂(M)的路线

(用流程图表示)_________。

流程示例:CH 2=CH 2HBr ????→CH 3CH 2Br NaOH

水/Δ

?????→CH 3CH 2OH 【答案】(1).碳碳双键、酯基(2).4(3).对氯甲苯(或4-氯甲苯)(4).

(5).

+CH 3CHO 稀NaOH

?????→

(6).银氨溶液,加热

(或新制氢氧化铜,加热),再酸化(7).取代反应(8).或

(9).

【解析】

【详解】(1)M中还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碳碳双键、酯基;

(2)根据A的分子式及合成路线图,可推知A的结构简式为,其分子中含有4种氢原子,故其核磁共振氢谱中显示有4种吸收峰;根据A→B的反应试剂及条件,结合后续转化关系知,

B的结构简式为,其名称为对氯甲苯(或4-氯甲苯);

CHO (3)C的结构简式为,结合已知信息①及E的分子式,可推知D为,D与CH

3

发生已知信息②中的反应生成E,其中第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反应Ⅴ为醛基被氧化为羧基的反应,反应条件可以是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加热,

再酸化;E为,反应Ⅳ为E中的—Cl转化为—OCH

,故其反应类型为取代反

3

应;

(5)根据仅属于酯类,能发生银镜反应,则该同分异构体含有甲酸酯基,根据1mol该物质反应时最多能生成4mol Ag,则含有两个甲酸酯基,又苯环上有3个取代基,因此苯环上的取代基为2个HCOO-、1个-CH

,结合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两种,即苯环上有两种氢原子,知该同

3

分异构体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