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活力农耕简史

澳大利亚活力农耕简史
澳大利亚活力农耕简史

澳洲活力农耕简史

——来自澳大利亚生物动力农业协会的观点

自活力农耕(Biodynamic)问世以来的79年里,许多人为其发展做出贡献。其中最重要的两位贡献者:深具独特洞见的活力农耕创始人——鲁道夫·史坦纳(Rudolf·Steiner)博士,和完整活力农耕体系的主要发展者——阿历克斯·珀多林斯基(Alex·Podolinsky)。1924年鲁道夫·史坦纳引介了一种新式有机农法的基本原理,而由此发展出来的农法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活力农耕。为活力农耕播下这至关重要的种子,需要宏大的远见与深刻的洞察力。

然而活力农耕的发展是缓慢而曲折的。即使在今天,在许多国家,活力农耕仍在被无效的应用,其成果,在土壤发展、植物结构和味道方面,并不比人们期待的一个有机农场的成果更好。

然而自20世纪50年代初,阿历克斯·珀多林斯基开始了他的艰巨使命:将活力农耕发展为一套富有实效而顺其自然的现代农耕方法(这就是当今闻名世界的澳洲专业活力农耕法)。他遵照并进一步改进了裴飞尔(Pfeiffer)的配方(Preparations)制作方法,发明了一种新的强效配方,并和他培训的澳大利亚BD 农夫们一起,发展出一个完整自然的农耕系统(包括恰当的机械),去完善配方对各种土地、气候及各种农作物的效能。

在1845年以前,尽管先进成度不同,所有农业都是有机的。其主要的基础,包括“砍和烧”。如现今的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部分地区还在实践的——一片灌木丛被砍伐并烧掉,然后在那肥沃的土地上种植蔬菜。一年以后,土地肥力被耗尽,园地便闲置留给灌木生长,于是新的一片灌木又准备好了。在一些地区拜每年的洪水所赐,土地上沉积了营养物丰富的泥沙,可以年复一年地种植大量农作物,而不需要太先进的方法去照顾土壤。而在欧洲,一个高度进化的有机农业系统已被发展起来,他们采用先进的轮作机制,并以动物粪便堆肥和精细耕作技术来精心创造农场的营养物循环。在那里,尽管没有年度的泥沙沉积之利,在这样细致、先进的有机农法耕种下,土地经历几个世纪仍保持着肥沃的状态。

1845年,德国化学家加斯塔斯·莱贝格(Justus von Liebig)发现,植物的根只能吸收,处于溶解状态的营养物质。这个重要发现迅速催生了对水溶性“化肥”

的商业推广和生产——先是19世纪40年代的超级磷肥,然后是1898年的氮肥。然而,莱贝格的发现只是植物给样图景中的一部分而已,他忽略了腐殖质扮演的基础角色—后来他意识到了这一点,但那时化肥工业已势不可挡。

传统的有机方法在许多地方延续到20世纪(在有的地方延续到更晚)才被逐渐替代,但到1920年,许多欧洲的农夫已开始担心化肥导致的问题—食物缺乏味道、病虫害、动物健康下降和种子活力减退。

一个庄园的团体来找鲁道夫·史坦纳博士,问他是否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农业问题。出生于奥地利鲁道夫·史坦纳(1861-1925),是一位在众多领域都展现出宏大洞见的科学家和哲学家。曾在教育(史坦纳—华德福学校在今日已遍布世界)、科学、医疗、建筑、绘画、戏剧、舞蹈、演讲、智障疗愈和社会组织等诸多方面指明了具有强大力量的全新方向。

当他最终在1924年找到时间谈论农业,已是在他生命息微的最后一年。他在寇柏维兹(Koberwitz)(今波兰境内)做了八场演讲,这八场演讲概括了一种新农法的基本原理。每天讲完,他又奔波到别处就医疗主题做晚间演讲。基于他对自然的深刻洞察,他指出一套通过8种配方来使土壤和植物恢复活力的方法。他找来了年轻的科学家伊润弗瑞德·裴飞尔(Ehrenfried Pfeiffer)以确认每种配方最有效的制作和应用方法。其对活力农耕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们还包括E·L·Kolisko,和后来的M·Thun。

然而这一系列农业演讲的参加者中鲜有真正的农夫,活力农耕的发展缓慢。没有人有能力把对土壤结构和植物构造有如此根本性改善效果的活力农耕配方,真正发展为一套全面的可持续农业方法。裴飞尔博士移民到美国,成为营养学和微生物学的领军人物,并在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掀起了大规模的生活垃圾堆肥热潮!然而,他不是农夫,无法鼓舞传统农夫去接受活力农耕。活力农耕在美国被局限于部分花园和少数农场。

在欧洲,BD主要为人智学着(鲁道夫·史坦纳的“知识之路”的追随者们)所青睐,他们有热情,但在农业方面缺乏经验,从而犯下了一系列严重的错误。比如当史坦纳的原始讲稿在他去世后被找到,人们发现其中描述的制作洋甘菊和蒲公英的方法与演讲中的不同,他在演讲时改变了看法。而裴飞尔以实验证明了演讲中介绍的方法才是正确的。但是在欧洲许多人开始根据史坦纳的原始讲稿来制作洋甘菊和蒲公英配方—而这些配方是无效的。更糟糕的是,德国BD协会开始烘干配方以便保存,许多其他BD协会也如法炮制。烘干的配方在活化土壤方

面是完全无效的。到80年代,欧洲4万英亩的BD农场的大部分收成都只比一般有机农场稍多一点。

阿历克斯·珀多林斯基在1988年写到:“大约30年前我第一次重回欧洲,吃惊地(在那里)发现干的、发霉的配方,不正确的储存,不仔细的称量,只是被‘捏’着取用。这些配方是干燥、部分发霉、混杂着许多梗的植物物质,不是真正腐化的配方······在这次及随后的旅程中,我无法在任何一个我被带去的欧洲农场里找到我们(在欧洲)所习惯的土壤结构,对此我感到困惑和烦恼,当然了,我只能说的也只有这些。除了在某些农场整体还过得去的操作外,我看到的唯一的成果,是玛丽亚·斯安(Maria Thun)的“Kuhfladen”(CPP:一种有BD 配方的牛粪)的提议,然而也类似于裴飞尔的土壤喷剂,与其说它是一个真正的活力农耕启动剂,不如说是一个有机消化剂。······当我第一次参加加德米特国际会议时,我展示了我们的土壤结构发展图片,但它被质疑说,在欧洲被如此污染的土壤状态下,那样的成果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也在每个地方看到或多或少无效的搅拌方法,仅此一点就可大大降低BD的成效。”

其他阻碍BD发展的因素有,诸如欧洲的实践者们坚持,必须手工搅拌活化BD500号喷剂,并且只有在土地上施了用BD502-507号制作的堆肥后,才能用BD500号。鲁道夫·史坦纳是说过手工搅拌最好,但他也对那些根据他建议发展了维蕾达(Weleda)医药的化学家们说过同样的话。阿历克斯说:“他们的(维蕾达)工作,在史坦纳有生之年比活力农耕发展得多。当化学家们告诉史坦纳没有机械设备,他们就无法继续推进时,史坦纳允许了采用机械—只要负责操作者能有意识地让操作过程保持活力。”

事实上,如果没有搅拌机的研发应用,活力农耕不可能大范围推广开来,这种搅拌机可以保留用手搅拌过程中的各个要素,包括制造深而有力的旋窝,和快速逆转时充满活力的水花翻腾。在澳大利亚,第一批BD配方,分别由墨尔本的厄恩斯托·吉瑙尼(Ernesto Genoni)在1927年,和悉尼的鲍勃·威廉姆斯(BobWilliams)在1939年所制。鲍勃从1940年在悉尼一块2英亩的土地上使用配方。他为一些小农提供配方,在后来的数年间,也提供给早期被阿历克斯·珀多林斯基培训的一些农夫们。

阿历克斯·珀多林斯基1925年出生在德国,他的俄罗斯-乌克兰裔父母在1917年逃离了俄罗斯。他自1929年的孩提时代,就开始跟史坦纳农业系列演讲的参加者们学习活力农耕。1938年他和他的姐姐在多纳贺(Doranch)(瑞士),

接受到史坦纳最早的一些学生的指导,阿历克斯的活力农耕教育得以在此延续。他每天都会步行经过制作世界上第一批500号的地方。

阿历克斯和他的家人在战争爆发时被困在德国,后来在法国安全服务机构的帮助下,勉强逃脱被迫遣返俄国的危机。在面临移民加拿大或澳大利亚的选择时,他直觉的选择了那块“太阳之地”——澳大利亚。

50年代初,他在翁嘎公园(Wonga Park)(如今在墨尔本郊区)的一片贫瘠的泥板岩上开始了活力农耕。他的目标,是将活力农耕发展为能适应劳动力短缺,种植面积大的现代农业条件的农法。他经营出一个高产的樱桃园,在枯病流行的坏年头,他的樱桃时常是市场上仅存的硕果——(枯病)孢子从邻居的传统樱桃园吹来,他的樱桃却没有受到影响。

他在这里总结出许多现在自然农业的基本原理,比如采用深耕使坚硬的底土变松,和用凿式犁(Chisel Ploughs)承受压力去锤敲和翻松底土。并从一—开始—当维多利亚农业部还在推广现在被质疑的单围场顶牧时——就采取了在多围场进行的轮牧和条牧操作,这比时下成为热词的“房间式的放牧”(Cell Grazing)早了好几十年。

阿历克斯根据裴飞尔博士的方法制作BD配方,并在一些方面——特别是504号(刺荨麻)配方的制作上,进一步改进了裴飞尔的技术。这一点被裴飞尔博士本人所认可。他们常常交换所制配方以做比对研究。

50年代中期,阿历克斯搬到了一个位于鲍威尔城(维多利亚)的退化的土豆农场,在那里他转入乳业。短短几年内,他在没有任何投入的情况下使农场焕然新生,表土层4英寸(100毫米)中的有机质含量,从0.9%增加到11.4% !在没有喂养浓缩剂的情况下,他开始领衔维多利亚农业部的乳品指标,这样许多农夫和一些政府人员开始感兴趣。他开始培训其他农夫,并于50年代中期在维多利亚和其中的27位农夫一起,创立了澳大利亚活力农耕协会(BDAAA)。在早期这些年间,农夫们每年两次用手搅拌喷施用于250公顷土地的500号!很显然,如果活力农耕要大范围推广,搅拌机是必须的。

1964年,阿历克斯号召设计一台可保留手工搅拌关键品质的机器,不到两周,凯文·推葛(Kevin Twigg)就设计制造了一台这样的机器。尽管机器自造出以来不断有细小的改进,这个基础的设计仍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着。这个机器使用顶部旋桨,创造出一个深而有力的旋窝。当旋窝的最佳点出现时(不是电子定时!),桨就逆转方向,创造出浪花翻腾充满活力的乱流,然后是另一个旋窝,

以这样的方式持续一个小时。随着水因氧含量不断上升而不断变轻,逆转的间隔时间也递减。

活力农耕研究院(BDRI)在1964年进行的精心控制的实验表明,在土壤和植物发展、营养价值与层析方面,设计合宜的机器比手工搅拌(500号)效果还稍好一些。搅拌机的研发是一个使BD得以大范围推广的重要突破。

几年后,阿历克斯又做出了另一个加速BD推广的重要发现。他找到方法将502-507号六种堆肥配方与500号混合,而成为一种新的配方,被称为符合500号(Prepared 500)。在经过几个季节施用单一500号后,可以搅拌喷施复合500号,从而极大的加速土壤结构发展和肥力提升。这也推翻了“施用500号前必须先施放堆肥”的欧洲规则(这对大规模农耕是不可能的)。

阿历克斯开办了一系列活力农耕入门讲座(后来被出版),现代专业化活力农耕体系的基本原理在这些讲座中首次被清晰诠释。此前从未被正确理解过的——诸如植物有太阳调节的自然给养过程的概念——得到了解释。讲座被一维八种语言出版,被世界各地的人们阅读。对于活力农耕的实践应用而言,这些演讲的重要性,就如同史坦纳的八个演讲对活力农耕最初发展的重要性。

能在最贫瘠的土壤和能想象的最艰难气候条件下工作的澳大利亚BD农夫们,大概是这地球上最具独立精神、灵活机制而富有创造性的农夫了。他们和阿历克斯一起,将活力农耕实际应用到澳大利亚所能找到的各类土壤和各类农业项目上。这些农夫是大自然的真男人和真女人,深刻的思考着和观察者。他们能几秒内就评估出一头牛的体质,或是感知一把犁在他们特有土壤上的影响,为更好的保持土壤结构,富有想象力的重新设计它,并把它制造出来。活力农耕方法是否能在地球上任何其他地方像这样发展起来,值得怀疑。

1967年,活力农耕研究院(BDRI)(鲍威尔城)在澳大利亚注册了德米特(Demeter)商标。阿历克斯为国内和海外市场开创了BD产品认证,并向消费者保证品质。这过程中,许多与政府官僚主义的战斗打响并获胜,这也为随后的有机组织者们铺平了道路。他为澳大利亚有机产业的紧密团结而不知疲倦地工作着。

阿历克斯发誓要使澳大利亚活力农耕协会(BDAAA)独立于金钱与官僚主义,他从不就咨询收费,有经验的农夫对其他人的指导也是免费的;使用500号每英亩土地仅需1元澳币。阿历克斯在80年代初成立了活力农耕分销公司,以使活力农耕产品能尽可能便宜和高效地送达消费者。

在70年代和80年代初,阿历克斯在澳大利亚许多省会城市培训园丁和小农场主,这些人纷纷成立了活力农耕园艺协会。最大的活力农耕园丁协会公司在5个洲有400名会员。

到1980年,阿历克斯的BDAAA农夫们耕种着超过100万英亩的土地,出产着几乎覆盖所有种类的农产品。在80年代中期,澳大利亚广博集团ABC制作了一部关于阿历克斯和活力农耕的纪录片。节目每次播出阿历克斯都会收到上千封的来信,更多的农夫转向活力农耕。BDAAA现在的会员在澳大利亚的耕种面积超过200万英亩。

阿历克斯每年都花时间在海外为农夫们培训澳大利亚活力农耕技术。其中最好的一个实践范例在意大利的阿格瑞·拉提纳。这是一个养活着130000人的活力农耕农场,拥有70英亩的温室,更大面积的市场菜园,和250头牛的乳业。使用这种农法和以阿历克斯的方法制作的配方,欧洲的农夫们看见这土壤的转化和前所未见的植物结构。一场真正的活力农耕复兴正席卷欧洲。

具有宏大洞察力和才能的鲁道夫·史坦纳,为农业带来了全新的推动力。而阿历克斯·珀多林斯基和澳大利亚的活力农耕农夫们,通过50年的创造性斗争,已将这个推动力转化为实践应用,从而建立了现代专业化活力农耕体系。

澳洲旅游必去的五座城市.doc

澳洲旅游必去的五座城市 很多人都会在春节期间带着家人一起出国旅游,为了逃避寒冷的冬天,很多人都会选择去澳洲旅游。那么去澳洲旅游,有哪些必去的旅游城市呢?一起和我来看一下。 5个必去的旅游城市 1.Gold Coast - 黄金海岸丨理由 ?它是建在海岸线上的城市,海湾和沙滩随处可见; ?流连忘返的主题公园、森林公园; ?大到逛不完的购物中心; ?满足各种人士的博物馆、展览馆; ?高端大气的海景宾馆。 2.Hobart - 霍巴特丨理由 ?独享大洋洲最清新的空气和最甘甜的饮水; ?让你控制不住食欲的红酒和海鲜; ?有沙滩、有原始森林; ?最具历史意义的亚瑟港监狱; ?闻名全澳的现代博物馆的代表之作MONA。 3.Sydney - 悉尼丨理由 ?现代艺术气息最浓厚的城市; ?标志性建筑:悉尼塔,悉尼歌剧院,悉尼港大桥; ?狂欢聚集地,还有美丽的夜景; ?澳大利亚最有代表性的名片城市。 4.Melbourne - 墨尔本丨理由

?全球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 ?古老与先进和谐共处的地方,早前的道路和建筑保留完好; ?夜晚具有独特的绚丽色彩; ?有大面积公园和草坪,有安静的海滩。 5.Brisbane - 布里斯班丨理由 ?阳光之城,明媚动人; ?澳大利亚法律规定只有在昆士兰州才能够抱考拉,布里斯班拥有全澳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考拉保护区; ?临近黄金海岸、阳光海岸; ?有静谧的公园和优雅的河景。 4个必去的旅游景点 1.Sydney Harbour - 悉尼港丨理由 ?澳大利亚最著名的的地标群:悉尼港大桥和悉尼歌剧院; ?地势广阔,建筑群广布,是悉尼的繁华地段; ?每年各个季节都会有盛大的节日庆典在此举行。 2.MONA博物馆丨理由 ?塔斯马尼亚州访问量最高的景点; ?展馆中30%的展品接受报价; ?全澳拥有最多员工和电子讲解器的博物馆,服务一流; ?展品更新率为平均每3个月更新近30%,每次去都有新感觉; 3.Cairns Great Barrier Reef - 凯恩斯大堡礁丨理由 ?畅游海底世界; ?千姿百态的珊瑚群,绚丽多彩的热带鱼;

七年级地理澳大利亚练习题

初一地理澳大利亚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1.有关墨累河的叙述,错误的是() A.源于大分水岭向东注入太平洋 B.是全国最大的河流 C.流经中部平原 D.源于大分水岭,向西南注入印度洋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澳大利亚是个地广人稠的国家 B.是世界上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 C.位于印度洋与大西洋之间 D.属于北半球的国家 3.下列关于澳大利亚特有动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澳大利亚有植物12000种,其中6000种是其他大洲没有的 B.有鸟类650种,350种是特有的 C.全球有袋类动物150种,大部分分布在澳大利亚 D.最着名的是善于游泳的袋鼠和跳远名将鸸鹋 4.关于澳大利亚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A.首都堪培拉是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 B.悉尼是座规划建设的城市,环境优美 C.墨尔本是全国第二大城市 D.西南部的珀斯是全国最大的港口 5.有关澳大利亚养羊的说法,错误的是() A.澳大利亚的绵羊大部分是美利奴羊%集中在中、西、北部粗放牧羊带 C.这里的绵羊是产毛量高的细毛羊 D.因为没有野生大型食肉动物,可以围栏放牧 6.澳大利亚出口的主要农产品是() A.小麦、羊毛 B.羊毛、水稻 C.羊毛、棉花 D.玉米、小麦 7.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A.东北部地区 B.东南部沿海地区 C.中部地区 D.西部地区

二、填空题: 1.澳大利亚国徽上的两种特有动物是_______和_______。 2.世界上长期孤立状态的大陆除_______大陆外,还有_______大陆。 3.澳大利亚的农牧业十分发达,是世界上_______数和_______出口最多的国家,还是重要的_______、_______出口国。 4.澳大利亚的工矿业,二战后迅速发展起_______业、_______和_______业,现已成为经济支柱产业。 5.全国最大的城市是_______,这里有着名的_______建筑。 二、综合题 1.读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图,回答:澳大利亚人口分布 (1)读图分析澳大利亚人口主要分布在 __________________地区和____________地 区。 (2)从气候条件方面说说看这种分布特 点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3)再从对外交通方面说说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从经济发展方面找找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澳大利亚首都的房屋朝阳的是 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校放暑假在 ____________月,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3.读澳大利亚地形分布图,回答: (1)____________线穿过中部;西部是____________洋、东部是____________洋,从经度位置来说位于____________半球。面积是世界第____________大国。 (2)西部是低矮的____________,海拔不足____________米;中部是大面积的____________,这里有世界着名的____________盆地,____________丰富,地势最低处在____________湖;东部地形为____________。

世界地理练习题澳大利亚

高二地理练习题2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为世界地图上的一段纬线。P点以西为海洋,Q点以东为海洋,PQ为陆地。据此完成1~4题。 1.PQ线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西半球 C.北半球,西半球 D.南半球,东半球 2.下列四项中,属于X地所在国的是() A.大堡礁B.泰姬陵C.好望角D.格林尼治天文台 3.北京一年中雨量最多的季节,X地() A.盛行东北季风B.降水较多C.时逢干季D.每月降水量在10毫米以下4.Y地所在国() A.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B.东岸附近海域有寒流流过 C.是世界主要的小麦生产和出口国之一D.是世界主要的稻米生产和出口国之一读下面“某地区海陆分布图(下图)”,回答5~6题。 5.图中曲线P表示某地区1月份20℃等温线,虚线 P1、P2是有待确定的等温线走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等温线P应向P1方向弯曲 B.等温线P应向P2方向弯曲 C.等温线P通过P1、P2之间没有弯曲 D.等温线P夏季向P1方向弯曲,冬季向P2方向弯曲 6.图中阴影部分地区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为了缓解其限制性因素,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营造农田防护林B.发展混合农业 C.东水西调D.禁止过度抽取地下水 2010年2月15日,中国南极长城站迎来了25岁生日。长城站上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让人们不禁忆起中国科学家在这片冰雪世界里的努力和奉献。据此回答7~8题。

7.图中数字代号代表长城站的是() A.①B.②C.③D.④ 8.长城站上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在多数日子里,旗帜 飘向的方向是() A.东南 B.西北C.东北D.西南 读图,回答9~10题。 9.甲、乙两地所在国家在自然地理特征方面相似的是 () A.都是所在大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B.都位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道上 C.境内热带荒漠面积都比较大 D.境内都有一条纵贯南北、流量丰富的大河 10.关于甲、乙两地所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所在国家是世界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国B.乙地所在国家水稻种植业发达 C.两国都是本洲的发达国家 D.两国的经济支柱是旅游业 中国第2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2008年10 月20日从上海启程,经过长达173天的 考察,圆满完成昆仑站建站等48项任务, 于2009年4月10日载誉归来。读下图, 完成11~13题。 11.图中M地常年盛行的风向是() 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 12.若某科考队员于某日北京时间13时30分在 M地观测到太阳位于地平线上,当他再次观测到 太阳位于地平线上的时间间隔是() A.19小时B.21小时C.22 D.24小时 13.有关M地关于地心对称点附近的地理事物叙 述正确的是() A.属于温带季风气候B.属于白色人种分布区 C.有寒流经过 D.有大面积针叶林分布 北京时间2009年2月2日12时25分,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正

澳大利亚的海绵城市

澳大利亚的海绵城市 2016-11-16 22:29:01 来源:海绵城市水工网 在城市发展中,澳大利亚的很多城市都面临城市防洪、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挑战。作为城市水环境管理尤其现代雨洪管理领域的新锐,以墨尔本为代表,其倡导的WSUD水敏性城市设计(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和相关持续的前沿研究,使其逐渐成为城市雨洪管理领域的世界领军城市。 澳大利亚水资源状况 澳大利亚水资源总量力3430亿m3,目前已开发利用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量为175亿m3。 水资源状况的基本特点: 一是总量少,人均占有量多。二是地区分布不均。三是降水年内、年际分配不均。 相对丰富的水资源与较少的人口使澳大利亚水问题并不突出,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局部地区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造成潜在影响渐渐显现出来,新的水量分配问题、主要河流的水质问题、灌溉区域的次生盐碱化问题以及地下水的不合理开采问题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加强水资源管理已成为澳大利亚联邦和各州政府的紧迫任务。

澳大利亚干旱图 广大的西北、中部确实是干旱的,但东部沿海,还有其他个别地方气候还是比较湿润的,颜色越蓝的地区降水越多。 澳大利亚水资源的粗放利用(包括过度开发、粗放灌溉和污水随意排放)引发的环境问题在20世纪60年代爆发,灌溉引起的盐碱化和内涝问题非常严重。90年代初,由于用水增长导致河道水量减少,墨累河滋生的大量蓝藻,造成震动全国的水质危机。这一切,促使政府对水资源的承载能力进行重新评估,并启动了以控制水的需求为主的水改革。 澳大利亚水资源管理经验

澳大利亚以州政府为中心形成了权责明确、适度统一、运转有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这样的结构有利于管理信息的传播和反馈,能够制订出符合实际的政策,减少实施的环节,避免政出多门的矛盾。 水价改革是澳大利亚供水业改革的关键,各地新水价的制订和供水企业化几乎是同步进行的。目前,澳大利亚不论是城市供水企业,还是农业灌溉公司都能盈利运行。 澳大利亚对水质管理非常重视,联邦和州的环保部门制定了极为严格的污水排放标准。政府委托有资质的独立监测部门实施水质监测,法庭和政府环保部门依据环保法规对污染者进行处罚。这些标准的制订除了考虑污染物的指标,同时也考虑排放水域的纳污能力。 澳大利亚对地下水资源以保护为主,限制开采,尤其是深层地下水,更是严禁开采。目前,农业部正在实施一项计划封闭大自流盆地的一些水井,以保证这一地区的生态不致恶化。 而在城市发展中,澳大利亚的很多城市都面临城市防洪、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挑战。作为城市水环境管理尤其现代雨洪管理领域的新锐,以墨尔本为代表,其倡导的WSUD水敏性城市设计(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和相关持续的前沿研究,使其逐渐成为城市雨洪管理领域的世界领军城市。 WSUD水敏感性城市设计 目前发达国家的雨洪管理,已从传统的水量控制,过渡到水量和水质并重方面,进一步推进雨水收集利用,并追求雨洪管理设施和城市景观的有机融合,以实现城市发展和水环境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澳大利亚城市列表

澳大利亚首都特区Canberra 新南威尔士州Sydney Albury Armidale Bathurst Broken Hill Cessnock Coffs Harbour Dubbo Gosford Goulburn Grafton Griffith Lake Macquarie Lismore Maitland Newcastle Nowra Orange Port Macquarie

Queanbeyan Tamworth Tweed Heads Wagga Wagga Wollongong Wyong 维多利亚州Melbourne Ararat Benalla Ballarat Bendigo Geelong Mildura Shepparton Swan Hill Wangaratta Warrnambool Wodonga Maryborough 昆士兰州

Bundaberg Cairns Coolangatta Gladstone Gold Coast region Hervey Bay region Ipswich Logan Mackay Maryborough Mount Isa Southport Rockhampton Sunshine Coast region Toowoomba Townsville 西澳大利亚州Perth Albany Broome Bunbury

Fremantle Kalgoorlie Mandurah Port Hedland 南澳大利亚州Adelaide Mt Gambier Merry bridge Port Augusta Port Pirie Port Lincoln Willy ara 塔斯曼尼亚Hobart Berne Devonport Port Arthur Glen nage Launceston

2019高考一轮二轮复习区域地理世界地理分区第12讲澳大利亚 两极地区 教师用解析版

第12讲澳大利亚两极地区 【课标点击】 1.澳大利亚的地形特点、气候的分布与成因。2.澳大利亚农牧业、工矿业的生产特点及其地区分布。3.两极地区的范围、气候、生物、资源。4.我国极地科考活动和建立的科学考察站。 【考点解读】 1.从纬度位置、地形、洋流等方面分析澳大利亚气候的成因。2.结合澳大利亚气候图说明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分布的特点。3.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发达的原因。4.根据两极的气候特点,分析两极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差别。 一、澳大利亚

1.位置与范围 (1)位置:主要位于15°S与35°S之间,及120°E与150°E之间,南回归线和130°E 穿过本区中部。东临甲太平洋,西临乙印度洋;南与南极大陆相望。 (2)范围: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丙塔斯马尼亚岛(大陆岛)及附近的一些岛屿。 2.地形与河流 (1)地形特点:澳大利亚大陆地势低平,是世界上地势起伏最和缓的大陆,共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形区。 (2)河湖分布:C墨累河为全国最大的河流,发源于大分水岭西侧,向西南注入印度洋。D北艾尔湖,为地势最低处。 3.气候与植被 (1)特点:热带面积广大,分布呈半环状。

(2)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3)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4.人口与城市 (1)分布: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a 是首都堪培拉,b 是墨尔本,c 是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悉尼,d 是珀斯。 (2)原因 ①气候:澳大利亚东南沿海气候温暖湿润,适合人类居住。 ②交通:澳大利亚东南沿海一带有优良的港口,对外交通便利。 5.产业构成与经济发展 (1)种养结合的农业 ①“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地广人稀草原广阔→适合畜牧业发展世界最大的 羊毛出口国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大洋洲与澳大利亚专题训练

实用标准文案 文档大全高二地理期末复习16 一、选择题 塔斯马尼亚岛是澳大利亚优质乳品生产基地。该岛乳产品主要供应本土及海外市场。下图为塔斯马尼亚岛主要乳品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岛生产优质乳品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A. 气候适宜,草场面积广 B. 昼夜温差大,病虫 C. 经济落后,地价较低 D. 科技发达,交通2.该岛乳品生产集中于北部地区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是①土地租金低 ②海运便利③距本土市场近④工资水平低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读某区域等压线(单位:百帕)图,回答下列各3.关于图中A、B两处等压线数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A处的数值为1 004 ②A处的数值为1 012 ③B处的数值小于1 020 ④B处的数值大于1 0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4.关于C、D两地风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C地常年盛行东南风 B. C地在图示季节吹西 C. D地在图示季节吹西南风 D. D地常年盛行东读下图“某大洲沿37°N纬线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处洋流是拉布拉多寒流 B. ②处山脉西侧,冬、春季常发生大范围的持续 C. ③区为图兰平原 D. ④区为该国的小麦和林牧6.甲地区的气候在该大陆上东南部和西南部分布的纬度有明显不同的原因主要是 A. 海陆位置不同 B. 海陆分布 C. 洋流性质不同 D. 陆地轮廓不同 世界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图甲)和“局部地区农业类型分布图”(图乙).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7.从图甲中可以看出,降水条件难以满足该地区农牧业发展需要,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的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A. 深居内陆、距海远,水汽难以到达,故降水少 B. 位于山地的背风坡,降

澳大利亚主要城市介绍

澳大利亚主要城市介绍 堪培拉(Canberra) 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坐落于Lake Burley Griffin岸边,是澳大利亚的政治中心。澳洲联邦政府、国会及外国使馆都汇集于此。由于四周森林环绕、绿意盎然,且邻近自然秀丽的乡村,令堪培拉成为优雅的现代化都市,更享有“天然首都”的美誉。 悉尼(Sydney) 洋溢着蓬勃生命力并具有多元文化的悉尼,是高级购物和享用露天美食的天堂,无论历史悠久的景点,还是金黄耀目的海滩,以及阳光充沛的地中海式气候,都极具魅力。悉尼港也是世界少见、景色绝佳的天然海港之一,生活节奏轻松而悠闲。悉尼是新南威尔士州的首府,也是澳洲经济、文化和教育的中心。 墨尔本(Melbourne) 位于美丽的YARRA河畔的维多利亚州首府墨尔本市,是澳大利亚第二大城市。除了墨尔本杯赛马和墨尔本网球公开赛名闻遐迩外,兼容并蓄的丰富景观、有轨电车与林荫交错的大道,精致的维多利亚式建筑物与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也早已脍炙人口。墨尔本也多次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 布里斯班(Brisbane) 同时具有大都会的繁荣及优雅闲适的生活气息,加上明朗的气候,不负“阳光之州”昆士兰首府的美誉。布里斯本揭开了许多观光胜地的序幕,其中最值得一游的地方当属黄金海岸(Gold Coast)。它有洁白的沙滩、明媚的阳光和冲浪戏水的人群,可说是澳大利亚的假日旅游胜地。 阿德雷德(Adelaide) 南澳大利亚州的首府阿得雷德,是人们享有富裕生活的优美城市。市内可见典雅的维多利亚式及爱德华式建筑物及殖民地时代的房屋,至今仍旧保存完好无缺,甚至包括建筑物的游廊及铁制细工亦然。这里住着一百多万人民,享有地中海式气候、路边咖啡馆、名设计师的精品店及充

大洋洲的自然地理基本特征

大洋洲的自然地理基本 特征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大洋洲的自然地理基本特征 大洋洲(Oceania),最小的大洲,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和南部的赤道南北广大海域中。在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邻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并与南北美洲遥遥相对。大洋洲狭义的范围是指东部的波利尼西亚、中部的密克罗尼西亚和西部的美拉尼西亚三大岛群。成为亚非之间与南、北美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供应站,又是海底电缆的交汇处,在交通和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大洋洲陆地总面积约897万Km2。大洋洲有14个独立国家,其余十几个地区尚在美、英、法等国的管辖之下。在地理上划分为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几内亚、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六区。 地质地形: (1)构造:大洋洲的构造轮廓是以澳大利亚为中心呈环带状分布,其主体是澳洲大陆中西部的澳大利亚地盾,内缘为澳洲东部古生代褶皱带,外缘为新西兰中生代、新生代褶皱带及美拉尼西亚等群岛的新生代火山弧。 (2)地层:澳大利亚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前寒武纪变质岩,其上为沉积盖层。澳大利亚的显生宇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一带,可划分为6个沉积建造:①寒武-中奥陶统,从中部含盐沉积到东部的复理石和蛇绿岩;②晚奥陶-中泥盆统,复理石、硬砂岩和燧石,向西变为碳酸盐岩;③晚泥盆-石炭系,相变趋势同上;④二叠-三叠系,是一套含舌羊齿(Glossopteris)植物化石的含煤建造和冰川沉积组合,可与印度同时代的地层进行对比;⑤侏罗-早白垩世时澳大利亚成陆,在大陆上的一些坳陷,如东部的萨拉特盆地、中西部的坎宁盆地和尤克拉盆地、西部边缘的珀斯盆地和卡那封盆地都有砂岩、泥岩及石油和天然气等可燃有机岩沉积;⑥上白垩-下第三系为陆相沉积。新西兰出露的地层以古生界和中生界为主。 (3)地形:全洲除少数山地海拔超过2000米外,一般海拔在600米以下,地势低缓。一般分为大陆和岛屿两部分:澳大利亚大陆西部高原。海拔200米,大部分为沙漠和半沙漠,也有一些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脉;中部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北艾尔湖湖面在海平面以下16米,为大洋洲的最低点;东部山地海拔800米,山地东坡较陡,西坡缓斜。新几内亚岛、新西兰的北岛和南岛是大陆岛,岛上平原狭小,多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上的查亚峰,海拔5029米,是大洋洲的最高点。美拉尼西亚的岛屿多属大陆型,系大陆边缘弧状山脉的延续部分,各列岛弧之间有深海盆和深海沟。波利尼西亚和密克罗尼西亚绝大部分岛屿属珊瑚礁型,面积小,地势低平,不少岛屿有由珊瑚礁环绕形成的礁湖,成为天然的船只停泊地和水上飞机场。此外还有少量由海底火山喷发物质堆积而成的火山型岛屿,如夏威夷群岛、帕劳群岛、所罗门群岛、新赫布里底群岛等,地形特点是山岭高峻,形势险要,多天然掩护的良港。 水文: 外流区域约占总面积的48%,墨累河是外流区域中最长和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内流区域(包括无流区)约占总面积的52%,均分布在澳大利亚中部及西部地区,主要内流河均注入北艾尔湖。大洋洲的河流与其它洲比较显得十分稀少,河流短小,水量较少,雨季暴涨,旱季有时断流,大多不利航行,但所有河流几乎终年不冻。大洋洲的湖泊较少,最大湖泊是澳大利亚境内的北艾尔

澳洲各城市对比-衣食住行

衣: Adelaide -穿的上面稍微土一些,City的购物中心Rundle Mall购物环境一般,没有太多可选性,另外没有太多的奢侈品牌专卖店(国际化比较差一些) Canberra -能看到两种风格,一方面是OZ的裤叉背心风格,一方面是较为时尚,但普遍更OZ一些,shoppping也没有太多可选性,不过很多Canberra 人都去Sydney购物,Canberra Center大部分该有的牌子也都有了,老Canberra 的shopping中心以前在Woden,Manuka,现在慢慢向北转移(City,Belconnen)。 Melbourne,Sydney -其实差不太多,Sydney有的Melbourne也都有,不过从个人眼里看,Sydney人还是比猫本人更多一点臭美,也就是对个人形象可能会更再意一点点 食: 猫本和悉尼各有特点,作为食品种类来说,移民更多更杂的悉尼无疑更有优势,在悉尼几乎找的到世界上所有的美食。但猫本的餐饮更有特点,想吃到最地道正宗的希腊,越南,新疆菜无疑要来猫本。但从食品餐饮价格来说,还是悉尼更便宜,整个澳大利亚也应该是悉尼的吃是最便宜的了。 至于Adelaide和Canberra,总体说来餐饮水平差不多,但和猫本悉尼差距较大,Adelaide的餐馆价格还算便宜,但canberra的价格是最贵的,举个寿丝的例子,4个城市同样一盒寿丝卷价钱差不多,但Canberra的寿丝要比其他城市小三分之一。 住: Sydney无疑是最贵的,猫本有趋势在慢慢追上,Canberra次之,最便宜的当然是Adelaide。 Sydney和猫本我就不说了,这里天天看房子的同学一把一把的。我说说Adelaide和首都,Adelaide这个城市有一百万人口,城市建设比较象猫本,就是City很小,但周遍很大,城市依山傍海,一百万在Adelaide能买到非常非常爽的房子,但是Adelaide的收入会低一些,投资不是很理想的地方。 Canberra常住人口仅30万,但因为政府的原因,居民普遍收入都很高,所以这里房子的特点是中价位比较高,但豪宅和低端都很少,拥有2,3套投资房的彼彼皆是,出租回报率很高。南城老区无疑还是最贵的,但北边的Gungahlin

初中世界地理知识点归纳:澳大利亚简介

初中世界地理知识点归纳:澳大利亚简介澳大利亚 1、地理位置:西北与亚洲相邻,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南与南极洲相望,是独自占有一个大陆的国家。南回归线横穿澳大利亚的中部,位于五带中的热带和南温带。 2、领土组成: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等。面积居世界第六位。 3、世界活化石的博物馆:澳大利亚大陆早在6500万年前与其他大陆分离,孤立于南半球的海洋上,生物进化缓慢,又缺少天敌,保存了很多古老的物种。如跳远名将-袋鼠;澳洲懒汉-考拉(树熊);长跑运动员-鸸鹋;卵生哺乳动物-鸭嘴兽。 4、骑在羊背上的国: ⑴、地势低平。地形自西向东明显地分三部分:西部是高原、中部是平原、东部是山地。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于地形的关系:澳大利亚粗放牧羊带和牧牛带分布在西部、中部、北部地区,而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是混合农业带,东南部、西南部沿海地区平原既适合牧羊又适合发展耕作业,而且在时间上不会发生冲突。

⑵、气候:南回归线横穿澳大利亚的中部,位于五带中的热带和南温带,因此气候以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气候的关系:澳大利亚中部、西部和北部地区为广大的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区,较为干燥,适宜牲畜过冬和繁殖,东南部温带海洋性气候、西南部的地中海式气候也同样适宜耕作业。 ⑶、澳大利亚70﹪以上的羊只,集中在东南部和西南部的混合经验地带,其他广大地区放养的羊只相对较少,原因是澳大利亚西部高原广阔的地区分布了大面积的沙漠,没有办法发展农牧业,形成了一个大面积的农业空白区域;而东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湿润,雨热条件好,既有利于小麦的种植,又有利于养羊业的发展,形成绵羊和小麦的混合经营带。 ⑷、澳大利亚出口的主要农牧产品:羊毛、牛肉、小麦。 ⑸、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发展条件:a草原肥美,分布广;b 地下水丰富;c气候干燥,适于绵羊繁殖;d羊群无天敌 4、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高中区域地理——澳大利亚

课题:世界区域地理—澳大利亚 1.大洋洲最大的国家: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 马尼亚等岛屿,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地广 人稀,居民以英裔为主,讲英语 2.自然地理特征:南北纵向排列。 (1)地形—东、中、西部地形不同 东部:大分水岭,全国最大河流墨累河发源在其西侧,注入印度洋 西部:低矮高原,占全国面积一半 中部:平原,有大自流盆地和地势最低处艾尔湖(—16米) (2)气候:气温暖热,降水半环型分布,干旱区面积大。(北部夏雨型,南部冬雨型,东部年雨,内陆少雨型) (澳大利亚气候呈半环状的原因:) $ ①北部西北季风与东南信风影响,降水季节性变化。 ②东部迎风坡降水丰富,低纬度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南部为亚热带湿润气候;背风坡降水减少,草原向沙漠过渡。西风带控制区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③南部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向内陆过渡为草原、沙漠。 ④西部常年受副高影响,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气候。 (3)河流----稀少,主要墨累河和达令河。地下水丰富【way 】 (4)特有动物 种类:具有古老性和独特性,如袋鼠、鸸鹋、鸭嘴兽、考拉等。 原因:位置孤立,自然条件单一,动物演化缓慢;缺少大型食肉动物。 (5)资源丰富——煤和铁矿石出口多,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3.人文与经济地理: # (1)人口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人口城市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和西部内陆地区人口少,东南沿海气候温和湿润、宜人,交通便利,开发早工农业发达;内陆和西部气候干燥,东北部湿热,有大堡礁不利建设港口 城市:首都堪培拉,最大城市和港口悉尼 (2)农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分布:国土东南部和西南部草原地区 经营方式:种植小麦和牧羊混合经营 1.农场是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利于保持土壤 2.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 3.小麦耕作活动与牧羊活动交替进行,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混合农业特点:主要是家庭农场、农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很高, 墨累—达令盆地 《 澳大 利亚的农 业

移民澳洲先关注澳大利亚各州及主要城市支柱产业

移民澳洲先关注澳大利亚各州及主要城市支柱产业 新南威尔士州(首府:悉尼) 经济概况: 新南威尔士州是澳大利亚的经济强州,同时也是亚太地区最活跃的经济区域之一。据(敏感词被屏蔽)网资料显示,该州生产总值占澳大利亚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澳大利亚超过35%的产品与服务都是由于新南威尔士州产出的。该州还将其中的60%多都出口到了亚洲,比澳大利亚其他任何州的份额都大,吸引了澳大利亚三分之一以上的外资投资。 该州的经济基础是农牧业,广泛的制造业,充足的煤炭储量和高度发达的服务业。出口主要依靠丰富的农业和采矿业,这两大产业占其他出口收入的近50%。该州的能源型产业有:煤炭行业,金属矿石行业,工业,矿产加工业,化工业,造纸业,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 第一产业: 新南威尔士州第一产业主要涵盖了肉牛,羊毛,小麦,干草,苜蓿,燕麦,大米,玉米,水果,蔬菜,渔业(包括牡蛎养殖)和林业(包括伐木业)。 在农业生产方面,该州具备许多天然优势,包括清洁、免受病虫害侵扰的种植环境以及多种不同的土壤类别、地形及气候,因此这里的农业可以生产不同种类的品质高、成本低的原料。该州具有大规模的食品加工业,占澳大利亚食品加工业生产、投资和研发的。 该州也是澳大利亚有名的葡萄酒产区。 第二产业:

新南威尔士州在制造生产方面居于领先地位。 在制造加工业以及采矿业方面也有明显的优势,一些新兴工业,如生物科技、水产品和数码媒体科技等,也表现出很大的发展潜力。 该州的主要的产品包括机械、电子产品(包括广播,电视和通信设备等)、基本金属制品、化学肥料、加工食品和饮料。主要的进口产品为办公器材和自动数据处理设备,车辆,石油及石油产品,电信及录音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主要出口产品为煤炭和焦炭,谷物及谷物制品,纺织纤维,石油和石油产品,以及钢铁。 该州建造、建筑及设计行业是澳大利亚实力最雄厚的,并且是该州的主要出口行业之一。许多该州建筑与设计公司在悉尼奥运会期间曾参与大型的基建项目,从而取得不少宝贵经验。 第三产业: 该州的经济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特别是金融和商务服务、资讯和通讯技术等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金融业利用其多语种、受过良好教育和高技能的劳动力队伍为国内市场以及亚太金融服务中心提供服务。 金融与保险在该州是增长最快的产业,金融及保险业创造的国民生产值占澳大利亚全国总值的44.4%,而地产及商业服务行业则占40.6%。 该州的信息与通讯技术(ICT)规模庞大,每年的收入总额达到310亿澳元。 该州在医学和保健科学领域的商业投资占澳大利亚全国的44%。 首府悉尼: 悉尼经济体系里最大型、拥有最大部分在职人士的行业包括财产及商业服务业、零售业、制造业、健康及社会服务业。 悉尼是亚太地区银行、外汇、股票、期货、管理基金及金融财务公司提供服务的中心。在55家被授权在澳大利亚运营存款业务的银行中,有53家设在悉尼,体现了悉尼作为地区金融中心日益增长的重要性。全球排名前20位银行,有18家在悉尼运营。澳大利亚联邦储备银行、澳大利亚政券交易市场、澳大利亚国际银行与证券协会以及澳大利亚金融市场协会都将总部设在悉尼。 维多利亚州(首府:墨尔本)

高级高中地理之区域地理北美澳大利亚测试题

2017年12月22日高二地理周测 一、选择题 下图是某国沿纬度为30°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国位于 A. 北半球西半球 B. 南半球西半球 C. 北半球东半球 D. 南半球东半球 2.下列四项,属于该国的是 A. 好望角 B. 桂林山水 C. 富士山 D. 大堡礁 3.有关该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②处是平原区河流少,但地下水丰富 B. 东岸附近海域有寒流经过 C. 是世界主要的水稻生产和出口国之一 D. 人口分布不均,中部平原多,东部沿海少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海洋与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X地降水主要集中在( ) A. 12月至次年2月 B. 3~5月 C. 6~8月 D. 9~11月 5.沿X——Y——Z自然景观的变化是( ) A. 阔叶林——森林草原——荒漠 B. 硬叶林——草原——荒漠 C. 落叶林——草原——荒漠 D. 雨林——稀树草原——荒漠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6.图中地理事物所在国家或地区分别是 A. 巴西、美国、印度、法 国 B. 澳大利亚、加拿大、德 国、西欧 C. 美国、巴西、俄罗斯、 法国 D. 澳大利亚、美国、俄罗 斯、西欧 7.对图中①~④处地理事 物的判断,错误的是 A. ①国是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B. ②是阿巴拉契亚山脉 C. ③国地跨亚非两洲 D. ④河没有明显的汛期 读“澳大利亚大陆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等值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8.甲乙丙丁四地日照时数可能相同的是 A. 甲乙 B. 甲丙 C. 丙乙 D. 乙丁 9.丁地火灾等级最高的时间是 A. 1----2月 B. 4---5月 C. 7----8月 D. 10--11月 人口算术密度指单位面积的人口数,人口生理密度指适用于农业用地的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下表所给为加拿大、日本、埃及、新加坡四国的人口算术密度和人口生理密度。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澳大利亚 自然地理

《澳大利亚自然地理》公开课教案 授课教师:刘燕霞 学校:防城港市实验高中 一.教学目标 1.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 2.澳大利亚的地形特征分析 3.澳大利亚气候 4.澳大利亚的河流 二.教学重点: 1.地形特征分析归纳 2.澳大利亚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点、成因 3.澳大利亚气候特征及其原因 4.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 三.教学难点: 1.等高线的判读及地形剖面图绘制 2.潜水与承压水及其应用 3.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成因分析 4.澳大利亚气候特征及其原因 四.情感与价值 通过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的归纳分析,树立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具有整体性的意识,通过相关案例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能力与方法 通过等高线剖面图的绘制,提高学生的动身能力;通过潜水井等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地理事物,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 六.教学过程:

I导入(3分钟)说起澳大利亚,我们对它并不陌生,奶粉代购、移民、袋鼠等,可是我们真的对这个国度了解吗?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澳大利亚这个国度。我们首先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检验学生预习情况 于澳大利亚我们首先要关注这几个问题: 1.简述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 2.描述澳大利亚的地形特征 3.分析澳大利亚半环状气候分布的成因 II.新课教学(30分钟) 1.出示澳大利亚位置图,要求学生讨论分析并能够描述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特征。 教师总结:地理位置特征归纳的规律 2.出示澳大利亚等高线地形图,要求学生讨论分析澳大利亚地形特征。 知识拓展:大分水岭为背斜、大自流井盆地为向斜;有关向斜、背斜知识的回顾。 引入:向斜寻找地下水,引出地下水的种类,有关潜水与承压水的知识。 3.出示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图:学生讨论归纳总结分析归纳澳大利亚的气候的类型分布、气候特征等知识。

澳大利亚的城市行政体系

澳大利亚的城市行政体系

澳大利亚的城市行政体系——规划行政体系 一、联邦政府及首都的规划行政 在联邦制的条件下,联邦政府一般不干预及州以下的城市规划行政事务。但联邦政府某些部门的职责与地方规划事务有一定的关联性,这些部门主要有:建设部、环境、住房和社区发展部、交通部。此外,在1972-1975年的惠特拉姆政府中曾设有城市和区域发展部,联邦政府通过行政和财政等手段介入地方城市发展的事务。 堪培拉 在联邦直接管辖下的堪培拉市,在1988年以前,国家首都发展委员会是规划行政的单一主体,联邦政府设有主管首都地区事务的部长,部长会同国家首都发展委员会处理城市规划布局的调整、土地使用管理等的具体的程序性工作。1988年以后,根据新的立法,堪培拉分别成立了属于联邦国家的首都规划署(The National Capital Planning Authority),及属于堪培拉市的地方规划署(Territory Planning Authority)。国家首都规划署负责制定“国家首都规划”,这个规划中要包括整个首都地区的规划原则、政策及标准,在规划中划出具有国家首都特征的指定区域,在指定区域内制定详细的规划和设计文件,对指定区域实施建设管理。地方规划署负责除指定区域以外的首都地区的详细规划编制与实施,地方规划不得与国家首都规划相抵触。 “国家首都规划”由首都规划署按法定程序编制或修订,经由联邦政府主管部长批准,经政府官报公布生效。规划生效后,政府须在国会两院会议期间的6天内提交给两院,在提交后6天内如果国会任何一院通过动议不同意这个规划或规划中的部分内容,则这个规划或规划中的一部分内容即为无效。 首都地方规划由地方规划署按法定程序编制或修订,并征询首都规划署的意见,书面报地方政府行政长官。联邦法律规定,地方规划与国家首都规划不符为无效。 二、州级政府及规划行政 澳大利亚各州的城市人口主要都集中在州的首府。州的首府都是大都会区,由几十个地方政府行政单元的组成,如悉尼大都市区有30余个地方政府行政区,墨尔本大都市区含50多个地方政府区域。由于首府在各州的经济、政治中的重要地位,州政府一般都对首府的整个都市化地区施以较直接的管理。 维多利亚州的规划行政体系在各州中最为复杂,并随经济、政治条件而不断变化,经过了多次的调整变迁,但长期以来州级政府机构在规划行政中的主导地位没有改变过。 悉尼港 在维多利亚州的州政府设有规划和环境部(1993年后改为规划与发展部),作为州的规划行政主管部。在州的层面,通过立法设有墨尔本及大都会工务局(The Melbourne and Metropolitan Board of Works,以下简称MMBW)。MMBW被赋予了广泛的权力来编制和实施墨尔本大都市区规划(Melbourne Metropolitan Planning Scheme,以下简称MMPS)。在墨尔本以外的其他城市化地区也通过州立法设立了几个区域性的规划行政机构,以负责跨地方行政区的规划事务。

(七年级地理教案)澳大利亚的教案

澳大利亚的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1.使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水文、动物等自然地理特征;了解澳大利亚丰富的资源条件;了解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规律;了解“坐在矿车上”和“骑在羊背上”的含义。 2.通过阅读分析澳大利亚地形图,农牧业分布图,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技能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澳大利亚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要素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使学 生认识到自然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认识到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人类应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的道理,加强对学生的人地观教育。 教学重点 1.从地形和气候因素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地区差异的原因。 2.澳大利亚的主要矿产资源及其分布。 教学难点 1.澳大利亚多特有古生物的原因分析。

2.从地形和气候因素上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地区差异的原因,进而理解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主要运用讲授法、讨论法、综合分析法等。 教学准备自制幻灯片、录像片段等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板书设计 ●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1.世界第一“羊”业大国 2.发达的农牧业生产 ●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1.丰富的矿产资源 2.迅速发展的服务业 3.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视频播放录像:袋鼠。 师: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动物?是哪个国家特有的吗? 生: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袋鼠。 师:今天咱们就来学习澳大利亚.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 引导读图:出示“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图”并闪烁澳大利亚部分,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以下问题,明确其地理位置。(1) 半球位置(2)海陆位置(2)纬度位置 生:(略)。 师: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是一个独自占有一个大陆的国家。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澳大利亚大陆分布着丰富的古老生物物种。(播放“澳大利亚动物园”视频资料)其中有:腹部有口袋以保存幼兽的大袋鼠;形似驼鸟、三趾足、两翼退化、不能飞翔的鸸鹋;世界特有的卵生哺乳动物鸭嘴兽;憨实可爱的考拉等等。看到它们,仿佛进入到遥远的地球演化年代。 师:国徽是一个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澳大利亚教案设计

第四节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澳大利亚的位置特点、范围、首都和主要城市的分布。 2、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及其形成原因。 3、澳大利亚地形和气候的分布、特征。 4、城市、人口的分布特点。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看景观图片和澳大利亚古老生物录像(或VCD盘),运用小组探究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记住主要的动物名称和生活特性。了解澳大利亚很早以前就孤立存在于南半球,形成独特的自然环境,因而有了独特而古老的生物。 2、通过引导学生采用合作学习、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分析本国的地形图和气候分布图及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图,分析出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并通过填图记忆主要的地形区和气候分布。

3、让学生读图,采用自主式学习法找出人口、城市、矿产的分布式,再用小组研究式分析出区域地理要素间的内在联系。 (三)情感目标 1、学生通过探究澳大利亚人与环境的关系,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2、学生通过澳大利亚发展农牧业和工矿业的事实,增强对因地制宜发展经济重要性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2、澳大利亚以发达的农牧业、工矿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特征。 3、人口、城市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二)教学难点 1、澳大利亚有独特古老生物的原因。 2、分析区域地理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

三、课时安排 二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1、教师展示课件(澳大利亚的国旗和国徽图片):看,这是某个国家的国旗和国徽,你们知道是哪个国家的吗? 见到了澳大利亚的国旗、国徽,就相当于来到了澳大利亚。因为我们知道,国旗、国徽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和标志,所以,在任何时候,见到我们中国的国旗、国徽,就像是看到了我们的国家一样亲切。我们一定要爱护国旗、国徽呀!(及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2、下面请一个同学介绍一下澳大利亚国旗、国徽的特点(澳大利亚的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旗底为深蓝色,左上方是红、白“米”字,“米”字下面为一颗较大的白色七角星。旗右边为五颗白色的星,其中一颗小星为五角,其余均为七角。国徽上有两只动物,中间一个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请大家注意,澳大利亚的国徽上怎么会有两只动物?它们是什么动物呢?

(新)高中区域地理--澳大利亚教学设计(公开课)

课题第12讲澳大利亚 学科地理授课班级高二·二班设计者辛香永吉县朝鲜族第一中学 课程标准目标要求:1.运用地图说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首都。 2.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能总结出澳大利亚地形的主要特点、主要地形区和河流、气候特征及其分布特点。 知识和技能:1.了解澳大利亚的地形分布特点。 2.了解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与形成原因。 过程和方法:通过自主探究性的学习过程,运用已获得的地理知识和方法,对澳大利亚的三种气候类型的成因进行分析、归纳、总结。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澳大利亚气候成因的分析,学会分析问题要多方面考虑。 教学重点和难点 项目内容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澳大利亚的热带雨林气 候、热带草原气候、热 带沙漠气候的形成原因 本课解决重点的关键是在积极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 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 澳大利亚热带草原气候 的形成原因在教学目标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从而把学生引入与课题有关的探讨情景,即“不协调——思考——探究——发现——解决问题”。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教学环节学生的活动教师的活动多媒体设计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以图激趣,导入新课)观看图片,说出知道 的动物名称,并说出 属于哪个国家。 导入点题:同学们看看 这是什么动物? 他们都是哪个国家特有 的动物? 那这些动物是在什么样 自然环境下生长的呢? 我们这节课就走进澳大 利亚学习澳大利亚的自 然地理特征。 创设情境激 发学生的解 决问题的热 情,并明确 本节课要解 决的问题。

课前预习 检测 合作探究 学习学生通过课前预习, 快速完成学案第一 部分:关于经度位 置、纬度位置、地形 区及总体特征的检 测。 学生依据形成气候 因素:①纬度位置 ②大气环流(气压带 风带)③海陆位置 ④地形⑤洋流等,通 过合作并讨论方法 解决三道探究题 1.澳大利亚广大内 陆地区的气候类型 为?其形成的原因 是什么?为什么此 气候类型延伸到西 北沿海地区? 教师提问: 1.东经120度与我国的 什么时间相符? 2.从纬度的范围看哪条 气压带穿过此地?受副 高的控制下可能形成哪 些气候类型? 3.这样的地形特点对气 候有什么影响?比如山 脉的两侧会形成? 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巡 视同学们完成的情况, 在不理解或错误的地方 给予提点。 同学们基本完成后,教 师找学生反馈。 第一题(较易) 类型:热带沙漠气候 成因:副热带高气压带 与来自大陆的东南信风 带交替控制降水少。 延伸原因:西澳大利亚 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到降 温减湿的作用。 (标出重要纬线, 山脉,风向,洋流, 使学生更加直观准 确的判断气候的形 成原因。) 在检测过程 中联系本节 课重点:气 候的形成原 因与经纬度 位置、地形 的关系 依据气候形 成因素不 同,分析热 带沙漠气 候、热带雨 林气候、热 带草原气候 的形成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