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中职生就业形势分析

_中职生就业形势分析
_中职生就业形势分析

企业调查报告

(一)中职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

近几年,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本科生就业不如高职生,高职生就业不如中职生。的确,据统计,近几年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始终在75%左右徘徊,而中等职业学校(含职高、中专、技校)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早已突破95%。中职学校针对企业生产一线培养的有技能“蓝领”成为就业新宠。有些学校的毕业生供不应求。与大学生“就业难”截然相反,中职生就业出现了越来越吃香的趋势。

通过走访调查山东鑫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临沂惠尔动物营养有限公司对中职生的需求,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是:到各种所有制企业单位就业的毕业生为255.04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73.23%;合法从事个体经营的毕业生为36.19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10.40%;升入各类高一级学校的毕业生为57.01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16.37%。

各产业就业分布情况是:从事第一产业的毕业生数为25.45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7.31%;从事第二产业的毕业生数为134.15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38.53%;从事第三产业的毕业生数为188.64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54.16%。本地、异地和境外就业情况是:在本省(区、市)就业的毕业生数为219.24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62.95%;到异地就业的毕业生数为127.20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36.53%,西部省份到异地就业,尤其是到东南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比例为70%左右;到境外就业的毕业生数为1.81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0.52%。就业渠道情况是:通过学校推荐就业的毕业生数为274.32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78.77%;通过中介介绍就业的毕业生为33.90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9.74%;其他渠道就业的毕业生数为40.03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11.49%。

各专业类具体就业情况是:加工制造类专业就业情况最好,为97.55%,其次是土木水利工程类、商贸与旅游类、交通运输类,信息技术类专业,就业率分别为96.80%、96.44%、96.26%、96.10%;资源与环境类、能源类、财经类、社会公共事务等专业,就业率均在95%以上,处在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平均水平;医药卫生类、文化艺术与体育类专业,就业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高

于90%;农业类专业就业率最低,为89.75%。

调查数据显示,中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平均月薪水平为1386.1元,月收入在1000元以内的占57%,月薪在1500至2000元的毕业生约19%。

(二)、近几年中职生就业率高的原因

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持续保持较高的就业率,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的强劲需求。一方面,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产生了对专业人才的新的类别需求、层次需求和数量需求,像数控技术应用、汽车维修、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护理等不少行业都出现了人才紧缺的情况;另一方面,在劳动力市场上用工单位需要的大量技术工人短缺,出现了“技工荒”,中职毕业生之所以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其中主要的因素还在于中职毕业生可塑性大,敬业精神较强,能把所学专业随时应用于实践,工资待遇要求也低于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

一是国家政策的支持,2007年8月6日我国政府给予中职院校学生每人每年补助1500元,三年制的补两年;根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要重点支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今年先从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做起”的要求,经国务院同意,从2009年秋季学期起,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

二是中等职业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加强职业指导工作。首先学校努力转变办学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适应市场和社会需要,大力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努力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其次学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更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突出能力培养。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改变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第三各学校都重视和加强职业指导、创业教育和就业服务。

三是中职生自身的素质高,在就业方面,中专生有优势,动手能力强,工作要求不高,扎实肯干。中职毕业生受青睐,其原因主要在于中职生就业拥有“一技之长”。现在职校不单要求学生要拥有毕业证书、相关专业技能资格证书,还

要有英语等级证书或口才和写作证书等,“多证合一”使得毕业生能迅速适应用人单位工作需要,上手快、技术熟练等。再加上中职学校面对市场办学,而努力实现办学模式灵活多样化、培养学生一专多能的素质,为学生毕业后实现多渠道就业提供帮助。

四是社会的需要,现代化制造业急需技术工人,当前我国工业化已经进入新阶段,现代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大批技术工人。被调查的企业一线工人50%以上是中职毕业生。调查显示,企业对中职学生的欢迎程度高于大专院校学生,因为他们更加关注学生的技能培养。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一些企业未来5年对中职生的需求量将增加5倍。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需要有一定技术的中专生、技校生。尽管企业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但是也同样需要高级技工人才,因为在金字塔尖毕竟是少数,更多的需要金字塔下面的人。”

五是家长观念更加务实,一些学生选择中职是抱着“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想法。调查显示,50%以上的农村学生和家长愿意选择就读职业学校;49%的学生为了早日就业、24%的学生为了技术致富而选择了中职学校。读中职学一技之长做有基础的实用型人才。

(三)、未来就业形势分析

1、机械制造业每年需补充从业人员94000人,其中中职学校毕业生为53800人;考虑到汽车工业发展将带动汽车维修等相关职业岗位增加,预计机械制造业业每年对中职毕业生的需求数为24800人。

2、模具设计与制造业2004年-2005年,模具设计与制造业从业人员数由16.92万增加为19.22万,,但由于其生产方式明显向集约方向发展,进一步优化结构,从业人员数明显增加,估计到2010年从业人员将会进一步增加。

3、2002年至2004年,信息产业增加值由212.9亿元增加到402.38亿元。信息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增加从事辅助工作的初级人才。估计对中职毕业生的需求在40000 人左右。从信息产品制造业看,估计每年需补充中职毕业生为36000人;再加上计算机服务业的需求数26000人,信息产业每年需补充的中职毕业生数为 10.2万人。

4、旅游和餐饮业未来几年年均需中职毕业生达7.99万人,是第三产业中对中职人才需求最大的“客户”。

5、服装设计与营销专业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化,大量的外资进入,对我国的

轻工业发展产生着积极的影响,我国现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服装生产加工基地。据调查,近几年对该专业的中职人才的需求正迅猛增长。

6、物流业:目前我国大约有1.6万物流服务行业公司,行业产值超过390亿元。预测到2010年中国物流行业的产值将达到12000亿元。预测未来几年中国物流业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将为更多求职者提供职位

(四)、中职生就业意向调查分析

1、大多数毕业生已意识到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在择业时主要从今后发展和工作的稳定程度思考,不再将福利待遇,工作地点等作为主要考虑因素,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有了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准备,也就是先找个单位锻炼一下自己,等能力有所提高了再选择比较好的单位。

2、多数毕业生认识到只有强化专业技能,逐渐提高综合能力,才能在人才竞争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同时已感到知识,学历等方面的不足,并有继续学习的愿望,部分已参加工作的学生通过电大,自考及成人高考等多种形式进行深造。

3、对多种经营体制并存的状况还缺乏客观的认识,大部分同学仍热衷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在选择工作岗位时,偏向于条件优越的企事业单位,不大愿意从事劳动强度大的一线服务工作。这些问题的存在,妨碍了他们求职、就业的成功,甚至对今后的工作也会造成负面影响。

从上述中职毕业生中的就业心理现状来看,既有社会环境因素,同时也存在“就业观念误区”,应引起广大学生的注意。

(五)、就业时应树立的几个意识

1、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

中职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就是为社会输送具有一定实用技术的初等密集型技术工人,第三产业服务人员和各基层的劳动者。有的不愿做工资较低,干活辛苦的服务性工作,只想选择办公条件舒适,薪酬高的岗位,却不知自身的条件达不到那些岗位对员工的学历、能力等方面的高要求。这些毕业生在择业时高不成、低不就,从而导致求职失败。我校在就业指导工作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以历届毕业生中在平凡岗位上做出成就的生动例子,帮助毕业生走出择业观念的误区,树立业无贵贱,行行可成才和为大众服务的意识。我们的做法是:在对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经常请一些往届工作在不同行业的优秀毕业生回校做报告,

用他们成功的典型事例来教育引导在校学生。

2、打破体制局限,树立广泛就业的开拓意识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有的学生还非常热衷于到国有大中型企业就业,其实随着近年来国企改革和机关人事改革的进展加快,这些单位的编制普遍紧张,不少单位还面临裁员。同时,这些单位对从业人员的学历,素质等要求都很高,职校学生很难能在其中谋职。其实,有许多集体,民营和三资企业等,在近年来良好的投资环境下发展非常迅速。为使毕业生们进一步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学校想方设法为你们提供相关信息,选择比较好的单位推荐同学们去就业,学校鼓励你们要敢于开拓创新,运用所学专长走自己的创业之路。

3、强化技能训练,树立竞争上岗的意识

在分析“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时,多数毕业生认为是学历低,无经验,仅少量认为是专业技能不强。从我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看,择业机会较多,每学期学校都联系许多单位,而且还有许多单位到学校要人,这说明行业中有很多适合你们的岗位,但有的同学在实习阶段却被企业除名了,这里除了同学们的工作态度外,技能水平和操作能力还是欠缺的。与大学生相比,中职生只有突出其专业技能好,操作能力强,上手快等优势,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同学们要树立竞争上岗的质量意识,勤学苦练专业技能,并努力追求一专多能,将过硬的技能作为求职成功的敲门砖。我校的做法是,广泛进行行业联系,深入了解行业需求,开设并加强行业广泛实用的课程,同时对任课教师进行高标准,严要求,所谓师高弟子强。同时也要求同学们要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刻苦学习,掌握真正的本领。

4、练就求职技巧,树立自我推销的公关意识

中职生因其年龄较小又无社会经验,心理年龄低于实际年龄,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较多。调查表明,他们对自己的就业技巧没有信心,对把握就业机会和自我推销的能力缺乏自信。因此,中职生需要树立自我推销的公关意识,学习掌握一定的求职技巧。我校的做法是:在临近实习推荐的一学期,学校训练学生的礼仪规范,如何在求职面试时给用人单位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学习求职应答技巧,善于展现自己的优势和强项,把自己推销出去。并利用就业指导课对同学进行教育和指导。

-中职生就业形势分析

企业调查报告 (一)中职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 近几年,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本科生就业不如高职生,高职生就业不如中职生。的确,据统计,近几年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始终在75%左右徘徊,而中等职业学校(含职高、中专、技校)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早已突破95%。中职学校针对企业生产一线培养的有技能“蓝领”成为就业新宠。有些学校的毕业生供不应求。与大学生“就业难”截然相反,中职生就业出现了越来越吃香的趋势。 通过走访调查山东鑫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临沂惠尔动物营养有限公司对中职生的需求,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是:到各种所有制企业单位就业的毕业生为255.04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73.23%;合法从事个体经营的毕业生为36.19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10.40%;升入各类高一级学校的毕业生为57.01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16.37%。 各产业就业分布情况是:从事第一产业的毕业生数为25.45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7.31%;从事第二产业的毕业生数为134.15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38.53%;从事第三产业的毕业生数为188.64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54.16%。本地、异地和境外就业情况是:在本省(区、市)就业的毕业生数为219.24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62.95%;到异地就业的毕业生数为127.20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36.53%,西部省份到异地就业,尤其是到东南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比例为70%左右;到境外就业的毕业生数为1.81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0.52%。就业渠道情况是:通过学校推荐就业的毕业生数为274.32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78.77%;通过中介介绍就业的毕业生为33.90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9.74%;其他渠道就业的毕业生数为40.03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11.49%。 各专业类具体就业情况是:加工制造类专业就业情况最好,为97.55%,其次是土木水利工程类、商贸与旅游类、交通运输类,信息技术类专业,就业率分别为96.80%、96.44%、96.26%、96.10%;资源与环境类、能源类、财经类、社会公共事务等专业,就业率均在95%以上,处在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平均水平;医药卫生类、文化艺术与体育类专业,就业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高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及对策

XX学校XX学院考查类课程答题本 考生姓名 考生学号 系、年级 任课教师 考试科目 考试日期

评分 注:1、无评卷人签名试卷无效 2、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阅卷,使用红色。用铅笔阅卷无效。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摘要: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原因;对策 一、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 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式近3年来连遭打击,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据统计,从2009年大学生人数突破600万以来,每年仍在增加,2010年的毕业人数是630万,2011年是660万,而去年则是达到了680万,预计今年的大学生毕业人数将超过700万。大学生人数逐年剧增,加上往年沉淀下来的毕业生,大学生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虽然这几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基本持平,但由于毕业人数逐年剧增,所以绝对数在增加。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成因分析 1.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所带来的就业难。首先是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 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大学生作为公认的精英阶层,传统的儒家思想所编制起来的“精英情结”深深的束缚了他们的观念。 其次,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差,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只满足所学课程,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 2.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 需求的矛盾,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不配置的矛盾。首先,中国处于人口高峰期,存在大量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其次,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短短几年内,高等教育进

2018年中职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报告

2018年中职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报告 2018年我市中职毕业生总人数为9340人,就业人数为9247人,就业率为99%,直接就业人数为4040人,占毕业生总数的43.25%。现将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一、总体情况 1、就业去向 据统计,我市2018年中职毕业生中,进入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就业的毕业生比例为13.72%,合法从事个体经营的毕业生比例为10.72%,其他方式就业毕业生比例为18.15%,升入各类高一级学校的毕业生比例为57.42%。升入各类高一级学校的毕业生比例持续走高。 2、产业分布 从事第一产业毕业生比例为2.38%,从事第二产业毕业生比例为33.64%,从事第三产业毕业生比例为63.99%。主流方向为第三产业。 3、就业地域及地点 从就业地域来看,本地就业毕业生比例为45.32%,外地就业毕业生比例为54.68%,无境外就业毕业生。在城区就业的毕业生比例为87.05%,在镇区就业的毕业生比例为11.98%,在乡村就业的毕业生比例为0.97%。 4、就业渠道 总体说来,学校推荐就业仍占据主流地位,这部分毕业生比例为62.64%,中介介绍就业的毕业生比例为8.40%,其

他渠道就业毕业生比例为28.96%。 5、升学情况 在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中,参加对口单独招生考试升学比例为27.16%,五年一贯制升学比例为1.05%,三二分段制升学比例为14.85%,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升学比例仅占0.11%,通过普通高考录取升学比例为35.32%,其他升学方式比例为21.50%。 6、就业合同签订情况 据统计,就业未签订合同的毕业生比例为13.81%,签订期为一年及以内的比例为15.07%,期限为1-2年的比例为36.41%,期限为2-3年的比例为19.21%,期限在3年以上的比例为15.50%。 7、起薪情况 平均起薪为2178元, 1001-1500之间的比例为6.71%,1501-2000之间的比例为19.80%,2001-3000之间的比例为35.79%,3000元以上的比例为37.70%。 8、社会保险情况 未享受社保的毕业生比例为8.00%,享有三险的比例为27.92%,享有五险的比例为27.10%,享有三险一金的比例为18.59%,享有五险一金的比例占18.39%。 9、资格证书情况 取得资格证书的毕业生比例为38.61%,未取得毕业生资格证书的为61.39%。 10、就业满意度情况

1.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式分类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式分类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式分类 1.协议类就业的主要形式 (1)毕业生通过学校与用人单位签订三方协议书,到用人单位就业的; (2)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经劳动(人事)部门签订的劳动(聘用)合同的; (3)毕业生参加国家、地方项目(含入伍预征、基层项目等)就业; 3-1.入伍预征要有生源地县(市、区)级武装部的入伍证明材料; 3-2.基层项目要有用人单位接收证明材料; (4)定向、委培毕业生回原定向、委培单位就业的;要出具定向委培协议。 (5)出国、升学,包括考取研究生、考取第二学士学位,毕业生出国留学、工作; 5-1.出国留学、工作要有出国留学相关的证明材料; 5-2.升学要有录取通知书; 2.非协议类就业的主要形式 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尚未签订协议书,只提供按要求填写的就业证明登记表(用教育厅统一的用表),到用人单位工作的; 3.灵活类就业的主要形式 毕业生签订灵活就业登记表(用教育厅统一的用表),并以灵活方式就业的,其中灵活就业包括自主创业、自由职业等; (1)自主创业指创立企业(包括参与创立企业)或是新企业的所有者、管理者。包括个体经营和合伙经营两种类型。该就业形式要提供营业执照、法人代表证或合伙证明材料。 (2)自由职业指以个体劳动为主的一类职业,如作家、自由撰稿人、翻译工作者、中介服务工作者、某些艺术工作者等; (二)不列入就业统计范围的几种形式 1.尚未就业的毕业生; 2.毕业前顶岗实习、见习的毕业生,即使用人单位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 3.不能提供就业证明材料(三方协议书、劳动合同、就业证明登记表、灵活就业登记表、签约就业的相关证明等)的毕业生; 4.原来已就业,但经核实目前没有就业单位的毕业生; 5.原来已就业,现变更就业单位后,不能提供新的就业证 明材料毕业生; 6.联系不上不能确定是否就业的毕业生; 7.毕业生的就业证明登记表、灵活就业登记表填写不规范、不完整; 8.没有工商登记注册证明的自主创业毕业生;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及对策探讨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及对策探讨 【摘要】: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渠道不够通畅,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既有社会,又有用人单位和学校,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高校应该以市场为导向,改革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就业知道服务体系;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积极的求职意识;政府应该创造良好的 就业环境。只有这样才能逐步解决大学深就业难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现状;对策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 (一)大学应届毕业人数不断增加,就业率逐年下降 近些年来,我国经过几次大规模的扩招,本科教育已经呈现出一种大众化的现象,2009年普通高校毕业生为592万,2010年为630万、2011年达到了660万、比2010年增加了30万人,随着毕业人数的不断增加,对就业市场形成了不小的冲击,就业市场不断被压缩,就业与市场的矛盾非常明显,有数据显示, 2010年应届大学生的就业率比2009年低0.9个百分点,可以想象,随着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渐凸显,曾经的天之骄子,现在的处境日渐尴尬。1 (二)毕业生对就业形势表现不乐观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2010年度调查报告》显示:10届毕业大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对找到合适的工作缺乏信心,仅有20.8%的毕业生表示“自信可以找到合适的工作”;而高达42.96%毕业生表示“通过努力可以找到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毕业生对于自己是否能够找到合适工作的不自信;有28.87%的学生明确表示“现在就业困难很大,对找到合适的工作信心不足”;另外,有8.09%的毕业生表示“就业形势堪忧,担心找不到工作”。 (三)地域差异明显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地域差异明显,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而全国高校的扩招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这是我国一些地方的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相对于偏远山区,西部农村等穷乡僻壤,城市生活具有巨大的诱惑力,越是现代化水平高的城市,这种诱惑力就越大,高校毕业生在城市择业意愿过于集中,这就会进一步加深就业矛 1麦可思研究院. 《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6.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 析与对策 班级自动化121 学号 121044110 姓名: 范昊泽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高校教育的发展,大学 生的数量急剧增加 ,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 势,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起来。加之当 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 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 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大学 生就业问题的原因,从而在社会,高校教育,大 学生自身三个方面找到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形势对 策 随着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的加大,我们在校学 生的迷茫与无助更是增大,恐慌,担忧接踵而来, 本着能从该课程中学到,了解一些有关的知识与 信息,修了这门课,当它结束时总结一下所学的 东西,发现在这里了解有关就业的一些信息,不 能和书本上的知识相比较,它是步入社会前有必 需的知识,以后最能发挥功效的一门课之一。以 下是我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分析:

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表明,产业结构的调整会带来劳动力和技术结构等一系列变化,引起劳动力的就业产生新的组合。近年来,中国的产业结构合理化进程有了很大发展,但是,目前中国的产业结构仍然不合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比重较高,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第三产业比重现在只占GDP的30%左右,世界平均水平是50%,发达国家更是高达60%—70%。”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就业结构相比,中国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还有待增强 学校原因 1.高校盲目扩招。我国高校招生规模连年大幅度扩大,虽然实现了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的转变,但同时也带来了高等教育质量下降等问题。 2.专业和课程设置不合理。不少高校不能以市场为导向,调节学校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存在一哄而上的现象。忽略市场需求,仅以学校条件为依据建立专业,如广东省各基层学校需要大量的地理、历史专业教师,但广东省却只有两所院校开设了地理师范专业;而如其它师范类毕业生供大于求,就业困难。

第一节-中职生就业形势分析

第一节中职生就业形势分析 一、中职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 (一)、中职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近几年,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本科生就业不如高职生,高职生就业不如中职生。的确,据统计,近几年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始终在75%左右徘徊,而中等职业学校(含职高、中专、技校)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早已突破95%。中职学校针对企业生产一线培养的有技能“蓝领”成为就业新宠。有些学校的毕业生供不应求。与大学生“就业难”截然相反,中职生就业出现了越来越吃香的趋势。教育部公布的2006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除新疆外)的就业情况显示:2006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学生数(不含技工学校毕业生)为364.25万人,就业学生数为348.25万人,就业率为95.60%。《2007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质量报告》调查显示,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中职就业率连续三年一直保持在95%左右。 2006年,中职的就业率又达到了95.6%。 统计数据显示,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是:到各种所有制企事业单位就业的毕业生为255.04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73.23%;合法从事个体经营的毕业生为36.19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10.40%;升入各类高一级学校的毕业生为57.01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16.37%。 各产业就业分布情况是:从事第一产业的毕业生数为25.45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7.31%;从事第二产业的毕业生数为134.15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38.53%;从事第三产业的毕业生数为188.64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54.16%。本地、异地和境外就业情况是:在本省(区、市)就业的毕业生数为219.24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62.95%;到异地就业的毕业生数为127.20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36.53%,西部省份到异地就业,尤其是到东南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比例为70%左右;到境外就业的毕业生数为1.81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0.52%。就业渠道情况是:通过学校推荐就业的毕业生数为274.32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78.77%;通过中介介绍就业的毕业生为33.90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9.74%;其他渠道就业的毕业生数为40.03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11.49%。 各专业类具体就业情况是:加工制造类专业就业情况最好,为97.55%,其次是土木水利工程类、商贸与旅游类、交通运输类,信息技术类专业,就业率分别为96.80%、96.44%、96.26%、96.10%;资源与环境类、能源类、财经类、社会公共事务等专业,就业率均在95%以上,处在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平均水平;医药卫生类、文化艺术与体育类专业,就业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高于90%;农业类专业就业率最低,为89.75%。 从毕业生数量看,信息技术类专业毕业生数量最多,为88.47万人,占毕业生总数的24.29%;其次是加工制造类专业,毕业生数为78.95万人,占毕业生总数的21.67%;毕业生数最少的是资源与环境类、能源类专业,毕业生数分别为,4.54万人和5.51万人,分别占毕业生总数的1.25%和1.51%。 调查数据显示,中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平均月薪水平为1386.1元,月收入在1000元以内的占57%,月薪在1500至2000元的毕业生约19%。 《2007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质量报告》同时也显示出中职生高就业率中所隐藏的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一是对口就业率不高,只有三成。专业对口(包

中职生就业意向心理分析

中职生就业意向心理分析 就业是每个人认知社会的第一站,也是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经之路。现在的中职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刚从学校里出来,自我意识较强,有的学生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自控能力较差,在这样的环境下造就了他们倔强、孤僻的性格和为人处事能力的欠缺。对就业没有深刻的认识,所以在就业中出现了很多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产业结构逐渐向高知识含量,高新技术调整,企业单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连年递增的大专院校毕业生和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等因素影响,中职毕业生就业面临着许多困难。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目前的中职生对就业是怎样看的呢? (一)、中职生就业意向调查分析 1、大多数毕业生已意识到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在择业时主要从今后发展和工作的稳定程度思考,不再将福利待遇,工作地点等作为主要考虑因素,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有了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准备,也就是先找个单位锻炼一下自己,等能力有所提高了再选择比较好的单位。 2、多数毕业生认识到只有强化专业技能,逐渐提高综合能力,才能在人才竞争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同时已感到知识,学历等方面的不足,并有继续学习的愿望,部分已参加工作的学生通过电大,自考及成人高考等多种形式进行深造。 3、对多种经营体制并存的状况还缺乏客观的认识,大部分同学仍热衷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在选择工作岗位时,偏向于条件优越的企事业单位,不大愿意从事劳动强度大的一线服务工作。这些问题的存在,妨碍了他们求职、就业的成功,甚至对今后的工作也会造成负面影响。 从上述中职毕业生中的就业心理现状来看,既有社会环境因素,同时也存在“就业观念误区”,应引起广大学生的注意。 (二)、中职生就业心理分析 面对就业,中专生的心理也是复杂多变的。在就业过程中,难免出现种种心理矛盾、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一般的观点认为“中专生就业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从众心理、嫉妒心理、盲目攀比心理、自卑心理、依赖心理等”,及其他心理如注重实惠、坐享其成的心态、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等等。为了帮助广大毕业生同学更好地认识这些问题,为就业做好心理准备和心理调适,我们首先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看中专生就业时一般存在哪些心理问题。 1、眼高手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自身发展方向盲目,快毕业了,却没有特别的技能,似乎什么都会,又似乎什么都不会,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又不甘心做太简单的事。现在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探讨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探讨 摘要:随着中国高校教育的发展,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原因;对策 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90年代末开始的大学扩招造成大学生毕业过剩,就业压力增大,金融危机更使大学生就业难上加难。本文将从当代大学生就业情况及原因,对策这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 1.就业岗位与毕业生人数差距太大 大家都知道,大学毕业为的就是能找到好的工作,可是,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让大家困扰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供过于求。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的数量比社会上

所需要的就也岗位数量多的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的增大。 2.热门专业人才过剩 前些年,出现了几个热门专业,如计算机,土木工程等等。不可否认,这些专业至今仍然是热门专业,仍然是社会的焦点问题。致使众多考生纷纷报考这些专业。可是,当所有的人都这么想的话,就会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虽然需求量大,但学习这些方面的人才更多,已经超过饱和。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扎堆现象。这也就是为什么热门专业的毕业生们找不到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3.薪水与自己心中的希望值不符 很多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名校的毕业生,刚刚毕业,刚刚踏入社会,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从而对一些企业的相对较低的薪水不屑一顾。 4.各企业选人挑剔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这将是应届大学生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企业是不会无缘无故不要应届生的。 二、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

中职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精选报告.docx

2018 年中职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报告2018 年我市中职毕业生总人数为9340 人,就业人数为9247 人,就业率为99% ,直接就业人数为4040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43.25% 。现将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一、总体情况 1、就业去向 据统计,我市 2018 年中职毕业生中,进入国家机关、 企事业单位就业的毕业生比例为13.72% ,合法从事个体经营的毕业生比例为10.72% ,其他方式就业毕业生比例为 18.15% ,升入各类高一级学校的毕业生比例为57.42% 。升入各类高一级学校的毕业生比例持续走高。 2、产业分布 从事第一产业毕业生比例为 2.38% ,从事第二产业毕业 生比例为33.64% ,从事第三产业毕业生比例为63.99% 。主流方向为第三产业。 3、就业地域及地点 从就业地域来看,本地就业毕业生比例为45.32% ,外地

就业毕业生比例为54.68% ,无境外就业毕业生。在城区就业的毕业生比例为87.05% ,在镇区就业的毕业生比例为11.98% ,在乡村就业的毕业生比例为0.97% 。 4、就业渠道 总体说来,学校推荐就业仍占据主流地位,这部分毕业 生比例为62.64% ,中介介绍就业的毕业生比例为8.40% ,其 1

他渠道就业毕业生比例为28.96% 。 5、升学情况 在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中,参加对口单独招生考试升 学比例为 27.16% ,五年一贯制升学比例为 1.05% ,三二分段制升 学比例为 14.85% ,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升学比例仅占 0.11% ,通过普通高考录取升学比例为35.32% ,其他升学方 式比例为21.50% 。 6、就业合同签订情况 据统计,就业未签订合同的毕业生比例为13.81% ,签订期为一年及以内的比例为15.07% ,期限为1-2年的比例为36.41% ,期限为2-3 年的比例为19.21% ,期限在 3 年以上的 比例为15.50% 。 7、起薪情况 平均起薪为2178 元, 1001-1500之间的比例为 6.71% ,1501-2000 之间的比例为19.80% , 2001-3000之间的比例为35.79% ,3000 元以上的比例为37.70% 。 8、社会保险情况 未享受社保的毕业生比例为8.00% ,享有三险的比例为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及应对策略.

关于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应对策略的分析 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30年,在这期间大学生备受欢迎,数量更是突飞猛进。而如今,大学生也由过去的“天之骄子”成为今日的“无人问津”,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而大学生又该如何应对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呢?本文将从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现状、成因及应对策略三个大块进行深入分析,以求让大学生们认清当前社会形势,从而更好的解决就业问题。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现状 (一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数据显示,2009 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1 9 万,加上2007 年和2008 年毕业的大学生分别还有约1 00 万人和1 50 万人处于待业状态,2009年需就业的大学生约1 000万。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2009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 (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入WTO尽管能提高我国各方面的水平,但却也出现部分用人单位对待毕业生的态度居高自傲,对人才的学历盲目求高的现象,出现了"重盗轻能"的思想等问题。尽管中国的就业渠道拓宽了。但还是存在供给需求不平衡,就业结构矛盾的现象。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金融危机的冲击 金融危机直接影响行业就业,并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社会金融海啸导致了金融机构的连锁性破产,引发了金融行业的裁员风潮。金融危机渗透到实体经济领域,会对整个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就中国而言,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行业性的冲击不可避免。此外,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行业就业会受到最为明显的冲击。如果这个过程继续影响到经济增长,这对就业增长将是一个非常不利的信息。(二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不协调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分析 同学们: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普遍表明这样一个规律:一个国家的高素质人才越多,就越能促进其经济发展;反过来,经济越发展就越需要高素质的人才。 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时代,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和挑战。现如今大学生这种特殊“商品”的价值和价格都在发生变化,大学生就业难是不争的事实,毕业即失业也显得极为平常。 但是,是不是因此就要悲观失望,进而对自己就业择业和人生发展失去信心,这显然是不需要回答的。那么,对当前就业形势如何判断,如何去把握,以至于如何去做出选择,值得大家认真思索。在你们即将踏上求职道路之际,我讲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与大家交流看法,希望能对大家未来的就业有所帮助,一是就业形势与就业现状;二是就业主要症结分析;三是解读相关就业政策;四是提几点希望。 一、就业形势与现状分析 1、劳动力供过于求的压力还在加剧。我国每年新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劳动力将达到1500多万人,加上900万失业人员和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等因素新产生的失业人员,全国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总人数将超过2400万人。今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左右,初步估算我国至少有超过1000余万劳动力处于隐性失业状态,我们国家的就业压力是很大的。

2、高校毕业生就业仍是就业的难点。如果说2009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2011年很有可能是经济不断复苏和各方面都将是值得期待的一年。但是,高校毕业生数量将超过650万人,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预计目前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总计将超过900万人,宏观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高校毕业生总量大,就业结构短期不会有明显改变,这意味着找份合适的工作并不容易。 3、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趋势预测:根据劳动社会保障部科研所的数据显示:我国在“十一五”期间计划年均新增劳动力需求总量为1800万,但是“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劳动力供给为2000万,每年将出现200万富余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差距,预计我国在未来几年内在劳动力总量上将出现供大于求,劳动力大量闲置现象。但根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2009中国人才报告》预计,到201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应总量为4000万,而需求总量为6000万。此项数据显示我国劳动力总体有富余,但专业技术人才仍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专业技术人才缺口不小,农业缺218万,工业缺1220万,服务业缺口325万。(第一产业:我国农业科技人才供给有限,根据国务院颁布《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数据,我国共有涉农院校43所,在校学生大约为9万,教学和科研人员为3.5万人,130万大中专毕业生中已有80万离开了农业。预计2011年人才缺口将达到几百万人。第二产业:我国大学生中38%为工科类学生,但是毕业生人数还是不够,振兴我国工业还需大量的工程师,主要集中在IT、微电子、

当前就业形势的分析及对策

当前的就业形势 1.“精英化”和“大众化” 我国高校从1999年开始扩招。请看一组数据: 时间本专科招生量研究生招生量 1999年157万9.22万 2000年222万12.85万 2001年268万16.52万 ……………… 2009年640万51万 2010年657万53万 2.“供给”与“需求” 近几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统计: 时间高校毕业生人数 2001年115万 2002年145万 2003年212万 ………… 2009年611万 2010年630万 2011年660万 历年大学毕业生总数、未就业毕业生总数(见下表) 年度毕业生总数 (万人)累计未就业毕业生总数 (万人)03—11毕业生总数(万人) 2003 212 70 4200多万 2004 280 150 2005 338 300 2006 413 410 2007 495 520 2008 559 730 2009 611 940 2010 630 1115 2011 660 ---- 2011年大学生就业形势有喜有忧。与往年相比,今年企业的招聘数均比去年上升不少,薪酬也普遍提高。尤其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理工科人才需求明显回暖,但文科毕业生就业趋势还不明朗。

企业进校招聘数远高于往年 记者了解到,新学期开学,不少企业就抢着进校园举办宣讲会。一些学校从9月中旬开始,宣讲会一天要开2场,上海交大宣讲会更是排到了12月中旬。据学校就业指导部主任张仁伟介绍,今年企业进校招聘的人数远远高于往年,从企业招聘的岗位来分析,理工科人才的需求非常大。研究生的需求量目前总体比本科生大。 上海电机学院就业办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传统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对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需求回暖趋势比较明显,企业招聘时间也提前了半个月左右。据10月份初步统计,上海电气集团、上汽集团、西门子公司、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在该校的招聘计划相较去年上浮了20%左右。 文科生:社会需求不见长 不过相比之下,偏文科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还不明朗,法学、传播学、英语等专业仍位列较难就业的专业中。“文科看上去很好找工作,什么公司都招,但是以销售、文员类职位居多。可由于这些专业各个高校均开设,毕业生数量多,但从社会需求来看,今年没有明显增长,为此毕业生出路比较难,专业对口率不高。”一些高校就业办老师分析。 我们应该对自己进行心理、个性、能力等方面的测评,客观掌握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进而强化优势,改进不足,使自己能够在就业的过程当中处于有利位置。 (一)培养竞争意识和创新观念 具有竞争意识和创新观念是适应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所谓竞争,就是在优胜劣汰这一法则面前,各种事物对生存权利的争取。 (二)培养适应变化的能力 同时要求人们摒弃过去那种一次选择定终身的传统的职业选择观念,适时地调整自己与外界的关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以适应不断发展的职业要求。 (三)培养广泛的兴趣 兴趣是人们活动的心理动力之一。作为个性倾向的重要内容,它创设一种积极进取、主动热情的心境,支持人们去探索和参加各种活动。 (四)重视能力补偿 职业适应最关键的心理因素是人的能力结构。如果能力结构与职业要求相符,人的职业适应性就越强,反之则弱。但是,人还可以通过能力的补偿效应来增进人的职业适应性,尽量使活动不受影响。 (五)培养良好的职业品格 职业道德作为人们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在思想上必须遵守的准则和规范,是社会主义道德在职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它直接影响人们的工作态度、工作热情和行为方式。 六)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造就了一个紧张的社会环境,这种环境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心理压力,加上工作的繁重,从而导致人们精力不足、体质较弱和许多心理疾病的发病率提高。

中职生就业形势分析

企业调查报告 (一)中职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 近几年,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得情况下,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本科生就业不如高职生,高职生就业不如中职生。得确,据统计,近几年我国大学毕业生得一次性就业率始终在75%左右徘徊,而中等职业学校(含职高、中专、技校)毕业生得一次性就业率早已突破95%。中职学校针对企业生产一线培养得有技能“蓝领”成为就业新宠。有些学校得毕业生供不应求。与大学生“就业难”截然相反,中职生就业出现了越来越吃香得趋势。 通过走访调查山东鑫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临沂惠尔动物营养有限公司对中职生得需求,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毕业生得就业去向就是:到各种所有制企业单位就业得毕业生为255、04万人,占就业学生数得73、23%;合法从事个体经营得毕业生为36、19万人,占就业学生数得10、40%;升入各类高一级学校得毕业生为57、01万人,占就业学生数得16、37%。 各产业就业分布情况就是:从事第一产业得毕业生数为25、45万人,占就业学生数得7、31%;从事第二产业得毕业生数为134、15万人,占就业学生数得38、53%;从事第三产业得毕业生数为188、64万人,占就业学生数得54、16%。本地、异地与境外就业情况就是:在本省(区、市)就业得毕业生数为219、24万人,占就业学生数得62、95%;到异地就业得毕业生数为127、20万人,占就业学生数得36、53%,西部省份到异地就业,尤其就是到东南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得比例为70%左右;到境外就业得毕业生数为1、81万人,占就业学生数得0、52%。就业渠道情况就是:通过学校推荐就业得毕业生数为274、32万人,占就业学生数得78、77%;通过中介介绍就业得毕业生为33、90万人,占就业学生数得9、74%;其她渠道就业得毕业生数为40、03万人,占就业学生数得11、49%。 各专业类具体就业情况就是:加工制造类专业就业情况最好,为97、55%,其次就是土木水利工程类、商贸与旅游类、交通运输类,信息技术类专业,就业率分别为96、80%、96、44%、96、26%、96、10%;资源与环境类、能源类、财经类、社会公共事务等专业,就业率均在95%以上,处在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得平均水平;医药卫生类、文化艺术与体育类专业,就业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高于90%;农业类专业就业率最低,为89、75%。

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就业现状分析

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就业现状分析 2、近两年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状况 2013年人社部和教育部组织开展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大调研。调研显示,近两年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是在中小企业就业,去中西部就业的毕业生比重逐步提高。 从学历上看,研究生初次就业率最高,本科初次就业率略低,高职高专初次就业率最低。从专业看,工科毕业生就业率较高,理科和文史哲类毕业生就业率较低。从毕业院校看,重点大学就业率较高,普通本科和独立学院就业率较低。 值得关注的是,已就业者中,部分毕业生流动性较高。 3、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心理 一些高校毕业生宁可成为大城市中的“漂族”和“蚁族”,也不愿意到二三线城市和基层就业。多数高校毕业生仍然希望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就业,希望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生活和就业,到中西部地区、城乡基层、中小企业就业的积极性不高。 5、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我国中小企业太少,就业容量不大 从国际上看,一个国家99.5%的企业属于中小企业,劳动者65% —80%在其中就业(包括社区与中介)。但我国中小企业太少。 日本1.25亿人——中小企业 660万个 中国13亿人 ——中小企业 1100万个 数据显示,2010年末,全国工商登记中小企业超过1100万家,个体工商企业超过3400万个。 中国长三角、珠三角为什么就业容易?鼓励人人创业,中小企业多,就业相对容易。 二、专门人才素质未达标,造成岗位难得其人 我国高等院校近年来毕业生大增,但是专门人才的素质不能适应需要。据2000年《洛桑报告》称,在我国“合格工程师可获程度”以 及“合格信息技术人员可获得程度”两项指标,在30多个国家中均属倒数第一位。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高等教育中“重分数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的弊端。 世界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称:尽管中国每年有600多万大学毕业生,真正适合到跨国公司工作的估计在16万人左右。大多数毕业生缺少项目实践,或英语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人才供求信息不畅,造成职位浪费 据统计,目前因为信息不畅,导致20%的人“人不知其位,位不得

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及对策

1提纲:?我国当前就业形势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分析。 根据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初探就业对策。 2简介: 这篇文章主要是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为出发点而写的,它主要写的是现今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怎样找准就业方向,让大学毕业生能在最佳的岗位上作出最好的成绩。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对策 3课题内容: 一、我国当前就业形势 2004年第三季度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 115个城市的地区分布情况: 115个城市分布在全国各大区域,拥有市区人口1.64亿人,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人口的63%;拥有市区从业人员(含城镇个体劳动者)近6190万人,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从业人员的71%。 2004年第三季度,全国115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主要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特征: 总量上看,劳动力市场上求职者供大于求; 从产业需求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需求占2/3,第二产业需求占近1/3。 从用人单位性质看:企业用人占95.5%。其中私营及个体企业、股份制企业、三资企业的用人需求占多数,所占比重分别为37%、23%和15%,三者合计达75%。其余为国有、集体、联营企业分别占5%,其他类型企业占11%。机关事业单位用人占1%,其他单位占3.5%。 从性别来看: 求人倍率男性为0.88,女性为1.03 全国部分城市人才市场2004年三季度供求状况: 职位需求比为 2.2 : 1 招聘数量前十位的专业:

市场营销,计算机,机械,管理工程,建筑,企业管理,文秘,通信工程,金融,财会。 以上10个专业占招聘总数的66%。 求职者数量前十位的专业: 计算机,市场营销,机械,管理工程,建筑,文秘,通信工程,财会,企业管理,金融。以上10个专业占求职总数的70%。 人才市场主要特点: 供求状况平稳; 用人单位要求提高: 1. 需求:研究生9%,本科47%,大专及以下43% 2. 求职:研究生6%,本科44%,大专及以下50% 3. 职位需求比:研究生1.5:1;大专及以下2.6:1 二、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现状与分析 09年大学生,据估计会有700万人左右。 09年工作岗位,保守估计,只有150万。 剩下的就是失业人数了。 当然,这个数字是比较悲观的,因为从08年经济衰退的趋势来看,前景确实很悲观。 但是08年底中国经济又有了复苏的迹象,所以09年6,7月份的时候会怎样还不好说。有可能更糟糕,也有可能会好转。 此外,09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还要考虑到08年的失业人数。。毕竟2000年的金融海啸,已经让很多人失业了,加上08年没找到工作的大学生,这些人都要同09年应届毕业生去抢夺那数量不多的工作岗位。 所以简单来说,09年失业的人倒不一定很多,待业的肯定相当多。至于失业率,政府从来就没有官方公布过任何准确的数字出来。。。考虑到为数众多的农民工和非法劳工的存在,中国实际失业/待业人数是相当多的。。。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不合理

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08工商 张唯 07 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剧,毕业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而 2009年扑面而来的世界金融危机又使这种危及的局面变得更加窘迫。 转眼又到了毕业的时候了,为了真实了解高校大学生就业情况,寻找影响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学生更真实的了解自己,更明确就业时需要努力的方向促进大学生就业,特此我采用案头调查法与问卷调查法在长春市内的几座高校做了一次关于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 一、基本调查情况 (一)就业环境 据资料统计 2009 年,中国有 611 万名研究生、大学本专科学生毕业。外加去年未找到的毕业生 210 万,可预计 2009 年的高校就业人数多达 810 万,而 08 年这一特 殊的年间我们不仅遭遇到了金融危机的重 25% 创,还经历了刻苦铭心的雪灾、地震等一 系列的重大事件交织发生的一年。这些重大事件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格局,并构成了当前就业面临的 严峻形势。在全球金融危机重压下, 2008 年上半年全国有 6.7 万家民营企业倒闭, 而在 2007 年,民营企业吸纳了 44.2%的大学毕业生,外企吸纳了 18.5%,国企吸纳了 25%,其它方面共吸纳了 12.3%。 说明一方面我国就业人数明显增加,另一方面企业萎缩明显,企业校园招聘也相应畏 缩。以往年 10 月 , 各大企业都早早地启动了校园招聘计划 , 各大高校内也因此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由于遭受金融风暴的影响 , 就业市场整体不景气 , 很多大企业为了降低人工成本不得不大规模裁员 , 同时很多作为吸引就业主体的中小企业由于受到劳动合同法、 出口遇冷等多重因素影响 , 业务订单量明显减少 , 用工需求也明显减少。这给学生就业客观上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外企吸纳毕业生比率其它去向 18.50% 民营企业吸纳毕业生比率国企吸纳毕业生比率 07年毕业生就业单位饼形图 12.30% 44.20%

中职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64370032.html, 中职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 作者:苏道宏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5年第20期 摘要:该文对目前中职学生就业现状进行分析,主要是:顶岗实习简单就业、高就业率 低守业率、学校就业中作用发挥不明显、学生思想和专业准备不充分;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针对性解决对策。中职教育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力的基础教育,随着近些年,本科生扩招政策的实行,大学生就业难开始出现。与此同时,中职学校的生源数量及其综合素质亦相应降低,导致中职学生的就业也开始出现困难。 关键词:中职生就业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7(b)-0228-01 但凭借着中职教育的优势,可以解决一部分就业困难的大学生和高中毕业生的出路,使其选择热门专业并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以促进其就业,并提升中职学生的就业率。现对中职学生进行就业现状分析及研究如下。 1 中职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1.1 顶岗实习,简单就业 中职学生大多采用2+1的教育模式,所谓就业,大多是简单的顶岗实习,顶岗实习结束,合格的学生被留下。由于用工企业受国家政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大,用工状况波动也较大,并且部分中职学生综合素质不高,中职生的实习优势丧失了很多,使其被实习单位抛弃便自然而然了。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安全得不到保障。 1.2 高就业率,低守业率 目前用人单位对中职生存在哄抢的虚假繁荣,深究其根源,大多由于短时间的用工荒所形成的暂时性用工,边缘性用工和廉价劳动力,很多学校以此种就业,作为学生就业率统计分析数据,实际上是造成一种假象,学生大多数没有从事所学专业,只是一些简单辅助工作,根本无法达到就业的要求。 1.3 弱势就业群体 用人单位对学历有所要求时,作为中职学生,大多数从事非管理层的基层第一线工作,承担者较重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要实现边工作边学习来提升自己,对中职学生来说比较困难。有些企业以低起点为由开出较低工资,也不签订劳动合同或者聘用合同,随意安排学生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