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不带进位的与或运算指令的实现课设

计算机组成原理不带进位的与或运算指令的实现课设
计算机组成原理不带进位的与或运算指令的实现课设

学号:

课程设计

不带进位的与或运算指令的

题目

实现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20 年月日

目录

课程设计任务书 (1)

1.题目 (3)

2.设计的目的及设计原理 (3)

2.1设计的目的及阶段 (3)

2.1.1 设计的目的 (3)

2.1.2分析阶段 (3)

2.1.3设计阶段 (3)

2.1.4验证阶段 (3)

2.2设计的原理 (4)

3模型机的逻辑框 (4)

4设计指令系统及分析其指令格式 (5)

4.1设计指令系统 (5)

4.2分析指令格式 (7)

4.3 操作数寻址方式及编码 (8)

4.3.1直接地址寻址 (8)

4.3.2寄存器直接寻址 (9)

4.3.3寄存器间接寻址 (9)

4.3.4立即数寻址 (10)

5微程序的设计及微程序实现的方法 (10)

5.1微指令格式的设计 (10)

5.2后续微地址的产生方法 (10)

5.3微程序入口地址的形成 (10)

6模型机当中时序的设计安排 (13)

7设计指令执行流程 (14)

8源程序和程序的指令代码及微程序 (16)

8.1源程序 (16)

8.2程序的指令代码 (17)

8.3微程序 (17)

9使用软件HKCPT的联机方式的实现过程 (19)

9.1主要指令的时序图 (19)

9.2累加器A和有关寄存器、存储器的数据变化以及数据流程 (27)

10课程设计总结 (28)

本科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29)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题目: 基本模型机的设计——不带进位的与或运算指令的实现

初始条件:

理论:学完“电工电子学”、“数字逻辑”、“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和“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掌握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平台的使用。

实践:计算机学院科学系实验中心提供计算机、实验的软件、硬件平台,在实验中心硬件平台验证设计结果。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1、基本模型机系统分析与设计,利用所学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的知识和提供的实验平台完成设计任务,从而建立清晰完整的整机概念。

2、根据课程设计题目的要求,编制实验所需的程序,上机测试并分析所设计的程序。

3、课程设计的书写报告应包括:

(1)课程设计的题目。

(2)设计的目的及设计原理。

(3)根据设计要求给出模型机的逻辑框图。

(4)设计指令系统,并分析指令格式。

(5)设计微程序及其实现的方法(包括微指令格式的设计,后续微地址的产生方法以及微程序入口地址的形成)。

(6)模型机当中时序的设计安排。

(7)设计指令执行流程。

(8)给出编制的源程序,写出程序的指令代码及微程序。

(9)说明在使用软件HKCPT的联机方式与脱机方式的实现过程(包括编制程序中与或运算指令的时序分析,累加器A和有关寄存器、存储器的数据变化以及

数据流程)。

(10)课程设计总结(设计的特点、不足、收获与体会)。

时间安排:

周一:熟悉相关资料。周二:系统分析,设计程序。

周三、四:编程并上实验平台调试周五: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课程设计报告书

1.题目

基本模型机的设计——不带进位与或运算指令的实现

2.设计的目的及设计原理

2.1设计的目的及阶段

2.1.1 设计的目的

掌握简单运算器的数据传输方式、了解通用寄存器的组成和硬件电路、利用通用寄存器实现数据的置数等功能、进一步熟悉存储器和总线的硬件电路、掌握微程序控制器的原理、掌握微程序编制、写入并观察运行状态等。掌握了各个单元模块的工作原理,进一步将其组成完整的系统,构成1台基本的模型机。在本设计中,我们将规划读写内存、寄存器、逻辑运算等功能,并且编写相应的微程序。通过使用软件HKCPT,了解程序编译、加载的过程,通过微单步、单拍调试,理解模型机中的数据流向。

本次设计的源程序解决的问题是:求解“表达式((((4F∧30)+23)∨22)-09)∧25(十六进制)”的值,并将其结果送入单元号为30H的内存单元。

2.1.2分析阶段

通过对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件的设计、部件间的连接、微程序控制器的设计、微指令和微程序的编制与调试等过程,试着编写连续几个数的不带进位的与或运算。

2.1.3设计阶段

通过对微指令格式了解和掌握,把分析阶段的连续的几个数的不带进位的与或运算转为成程序。

2.1.4验证阶段

验证设计阶段的程序代码结果和实际的结果是否一致来判断整个过程的正确性。

2.2设计的原理

计算机中CPU是核心,它是通过指令和微指令的执行来工作的。指令是计算机要完成的某一项功能。它对应到执行的过程中是一段微程序。一段微程序含多条为指令,而一条微指令又含多个微命令。一个微命令驱动某个硬件部件执行某种操作。通过这样一个关系,从而达到由计算机指令来驱动计算机各个硬部件的协调工作以实现一条指令的执行。在各个模块中,各模块的控制的控制信号都是手动模拟产生的。而在真正的实验系统中,模型机的运行是在微程序的控制下,实现特定指令的功能。在本实验平台中,模型机从内存中取出、解释、执行机器指令都将由微指令和之相配合的时序来完成,即一条机器指令对应一个微程序。

3模型机的逻辑框图

其中运算器由2片74L181构成8位字长的ALU单元。2片74LS374作为2个数据锁存器(DR1、DR2),8芯插座ALU-IN作为数据输入端,可通过短8芯扁平电缆,把数据输入端连接到数据总线上。数据输入锁存器DR1的EDR1为低电平,并且D1CK有上升沿时,那来自数据总线的数据打入锁存器DR1。同样使EDR2为低电平、D2CK有上升沿时把数据总线上的数据打入数据锁存器DR2。

4设计指令系统及分析其指令格式

4.1设计指令系统

此次实验涉及的指令有以下几种:

MOV A, #data 将立即数传递到将累加器A中;

ORL A,#data 将累加器A和立即数相或,结果送入累加器A中;

MOV RI,#data 将立即数传递到寄存器RI中;

SUB A,RI 将累加器A中的内容减去寄存器RI中的内容,结果送入累加器A;ADD A,RI 将累加器A中的内容加上寄存器RI中的内容,结果送入累加器A;ANL A,#data 将累加器A和立即数相与,结果送入累加器A中;

STA addr 将寄存器中内容写入存储器中;

HALT 停机指令;

指令系统如下表:

指令助记符指令功能指令编码微周期微操作

取指指令T0PC->地址总线->RAM

RAM->数据总线->IR1

ADD A,R0 ADD A,R1 ADD A,R2 ADD A,R3 (A+RI) →A 0C

0D

0E

0F

T0

T1

T2

T3

A→DBUS→DR1

RI→DBUS→DR2

ALU→DBUS→A、置

CY

取指微指令

SUB A,R0 SUB A,R1 SUB A,R2 SUB A,R3 (A-RI) →A 1C

1D

1E

1F

T0

T1

T2

T3

A→DBUS→DR1

RI→DBUS→DR2

ALU→DBUS→A、置

CY

取指微指令

MOV A,#data Data→A 5F T0

T1 RAM→DBUS→A 取指指令

MOV R0,#data MOV R1,#data MOV R2,#data MOV R3,#data Data→RI 6C

6D

6E

6F

T0

T1

RAM→DBUS→A

取指指令

ORL A,#data (A)或data→A CF T0

T1

T2

T3 A→DBUS→DR1 RAM→DBUS→DR2 ALU→DBUS→A

取指指令

ANL A,#data (A)或data→A DF T0

T1

T2

T3 A→DBUS→DR1 RAM→DBUS→DR2 ALU→DBUS→A

取指微指令

STA addr (A )→addr 8F T0 T1 T2

RAM →DBUS →IR2 IR2→地址总线, A →RAM 取指微指令

HALT 停机 FF T0 停机

4.2分析指令格式

一般指令由操作码和操作码组成,如下所示:

操作码

地址码

此实验所涉及指令的格式如下:

MOV 指令采用双字节指令,其格式如下:

MOV 指令采用单字节指令,其格式如下:

MOV 指令采用单字节指令,其格式如下:

ADD 指令采用双操作数指令,其格式如下:

SUB 指令采用双操作数指令,其格式如下:

7 6 5 4

3 2 1 0 操作码

× ×

Ri

Data

7 6 5 4

3 2 1 0 操作码

A

data

7 6 5 4

3 2 1 0 操作码

Ri

data

7 6 5 4

3 2 1 0 操作码

A

RI

7 6 5 4 3 2 1 0

操作码 A RI

ORL逻辑或指令采用单字节指令,其格式如下:

7 6 5 4 3 2 1 0

操作码 A data

ANL逻辑与指令采用单字节指令,其格式如下:

7 6 5 4 3 2 1 0

操作码 A data

STA取数据指令,其格式如下:

7 6 5 4 3 2 1 0

操作码××××data

addr

停机指令(HALT),其格式如下:

7 6 5 4 3 2 1 0

操作码××××4.3 操作数寻址方式及编码

4.3.1直接地址寻址

如:双字节指令

LDA addr (addr)->A

STA addr (A)->addr

第1字节第2字节

I7 I6 I5 I4 I3 I2 I1 I0 A7 A6 A5 A4 A3 A2 A1 操作码操作数地址addr 4.3.2寄存器直接寻址

指令字节中含有寄存器选择码,决定选哪个寄存器进行操作。

如:单字节指令

MOV A, RI (RI)->A

单字节

I7 I6 I5 I4 I3 I2 I1 I0

操作码与RI选择码

如:双字节指令

MOV RI, #data data->RI

第1字节第2字节

I7 I6 I5 I4 I3 I2 I1 I0 A7 A6 A5 A4 A3 A2 A1 操作码及RI选择码 data

4.3.3寄存器间接寻址

如:单字节指令:

MOV A,@RI (RI)->A

RI选择码

I7 I6 I5 I4 I3 I2 I1 I0

操作码

4.3.4立即数寻址

如:MOV A, #data data-A

MOV RI, data data->RI

第1字节第2字节

I7 I6 I5 I4 I3 I2 I1 I0 A7 A6 A5 A4 A3 A2 A1

操作码及RI选择码 data

5微程序的设计及微程序实现的方法

5.1微指令格式的设计

一条微指令的一般格式是如下图:

……………………判别测试下地址

操作控制顺序控制

5.2后续微地址的产生方法

由于本系统中指令系统规模不大,功能较简单,微指令采用全水平、不编码的方式,每一个微操作控制信号由一位微代码来表示,24位微代码至少可表示24个不同的微操作控制信号。用增量方式来控制微代码的运行顺序,每一条指令的微程序连续存放在微指令存储器连续的单元中。在本系统内,MLD为置微地址的控制信号,MCK为工作脉冲。当MLD=0、MCK有上沿时,把MD0~MD7的值作为微程序的地址,打入微地址寄存器。当MLD=1、MCK有上升沿时,微地址计数器自动加1。

5.3微程序入口地址的形成

在本实验平台的硬件设计是采用的24位微指令,若微指令采用全水平不编码纯控制场的格式,那么至多可有24个微操作控制信号,可由微代码直接实现。若采用多组编码译码,那么24位的微代码通过二进制译码可实现2n个互斥的微操作控制信号。由于模型机指令系统规模较小,功能也不太复杂,所以采用全水平不编码纯控制场的微指

令格式。在模型机中,用指令操作码的高4位作为核心扩展成8位的微程序入口地址MD0-MD7。这种方法称为“按操作码散转”(如下表所示)。

微程序首地址形成

MD7 MD6 MD5MD4 MD3MD2MD1MD0

0 0 17 16 15 14 1 1

按操作码散转

指令操作码微程序首地址MD7、MD6 I7 I6 I5 I4 MD1、MD0 MD7~MD0

0 0 0 0 0 1 003H

0 0 0 0 1 1 007H

0 0 0 1 0 1 00BH

0 0 0 1 1 1 00FH

0 0 1 0 0 1 013H

0 0 1 0 1 1 017H

0 0 1 1 0 1 01BH

0 0 1 1 1 1 01FH

0 1 0 0 0 1 023H

0 1 0 0 1 1 027H

0 1 0 1 0 1 02BH

0 1 0 1 1 1 02FH

0 1 1 0 0 1 033H

0 1 1 0 1 1 037H

0 1 1 1 0 1 03BH

0 1 1 1 1 1 03FH

每条指令由不超过4条的微指令组成,那么可根据下表组成每条微程序的首地址。微指令的运行顺序位下地址确定法,即采用计数增量方法,每条微指令执行过后微地址自动

加1,指向下一条微指令地址。例如:确定了一条程序的微程序入口地址为07H,那么执行完07H这条微指令后微地址加1,指向08H微地址。微地址寄存器由2片74LS161组成,当模型机在停止状态下,微地址被清零。当实验平台开始运行时,微地址从00H开始运行。且00H放置一条取指指令,根据程序开始地址从内存中读出第一条指令。

00 取指微指令

01

02

03 减法指令微程序(1)

04 减法指令微程序(2)

05

06

07 MOV指令微程序(1)

08 MOV指令微程序(2)

09 MOV指令微程序(3)

.... ......

此次实验程序中的微程序指令如下表:

指令助记符微地址有效值微指令十六进制编码

MOV A,#data 17H

18H

19H

1AH DDFBFF 4DFFFF

ORL A,#data 33H FFFCFE

34H 35H 36H DDFF7E FFFBBE 4DFFFF

MOV RI,#data 1BH

1CH

1DH

1EH DDBFFF 4DFFFF

ADD A,RI 03H

04H

05H

06H FFFCF9 FE7F79 FFFBA9 4DFFFF

SUB A,RI 07H

08H

09H

0AH FFFCD6 FE7F56 FFFB86 4DFFFF

ANL A,#data 37H

38H

39H

3AH FFFCFB DDFF7B FFFBBB 4DFFFF

STA addr 23H

24H

25H

26H D5FFFF BBFDFF 4DFFFF

HALT 3FH FFDFFF

6模型机当中时序的设计安排

由于模型机已经确定了指令系统,微指令采用全水平不编码纯控制场的格式,微程序的入口地址采用操作码散转方式,微地址采用计数增量方式,所以可确定模型机中时序单元中所产生的每一拍的作用。

本实验中为了更好地观察实验的各个中间过程中各寄存器的值,由监控单元产生一个PLS-O的信号来控制时序产生。PLS-O信号经过时序单元的处理产生了4个脉冲信号。4个脉冲信号组成一个微周期,为不同的寄存器提供工作脉冲。

PLS1:微地址寄存器的工作脉冲,用来设置微程序的首地址及微地址加1。

PLS2:PC计数器的工作脉冲,根据微指令的控制实现PC计数器加1和重置PC计数器(如跳转指令)等功能。

PLS3:把24位微指令打入3片微指令锁存器

PLS4:把当前总线上的数据打入微指令选通的寄存器

7设计指令执行流程

在每个系统中,一条指令从内存取出到执行完毕,需要若干个机器周期,任何指令中都必须有一个机器周期作为“取指令周期”,称为公操作周期。而一条指令共需几个机器周期取决于指令在机器内实现的复杂程度。

对于微程序控制的计算机,在设计指令执行流程时,要保证每条微指令所含的微操作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还应知道总线的IAB,IDB,OAB,ODB仅是传输信息的通路,没有寄

存信息的功能,而且必须保证总线传输信息时信息的唯一性。

以下描述取微指令执行周期:

在模型机处于停机状态时,模型机的微地址寄存器被清零,微指令锁存器输出无效。在处于停机状态时,脉冲PLS1对微地址寄存器(74LS161)无效,微地址寄存器保持为零。脉冲PLS2对PC 计数器无效,同时PLS2把HALT=1打入启停单元中的运行状态寄存器(74LS74)中,把模型机置为运行状态,使微程序锁存器输出有效。PLS3把微程序储存器00H 单元中的内容打入指令寄存器中。

在模型机处于运行状态时,脉冲PLS1将微地址寄存器(74LS161)加一,脉冲PLS2将PC 计数器加1,PLS3把微程序存储器中的微指令打入微指令锁存器并且输出。PLS4把当前总线上的数据打入当前微指令所选通的寄存器。 对于此次实验每条指令的执行流程如下: T0

T1

T2

T3

取指微指令

PC->地址总线->RAM RAM->数据总线->IR1

MOV A ,#data

RAM →数据总线→A

取指微指令 —

ORL A ,#data

A →数据总线→DR1

RAM →数据总线→DR2

ALU →数据总线→A 取指微指令 MOV RI ,#data

A →数据总线→RI

取指微指令 —

ADD A ,RI

A →数据总线→DR1

RI →数据总线→DR2

ALU →数据总线→A

取指微指令 周 期

作 指 令 助

记 符

SUB A ,RI

A →数据总线→DR1

RI →数据总线→DR2

ALU →数据总线→A

取指微指令 ANL A ,#data A →数据总线→DR1

RAM →数据总线→DR2

ALU →数据总线→A

取指微指令 STA addr RAM →数据总线→IR2

IR2→地址总线,A →RAM 取指微指令 —

HALT 停机 —

8源程序和程序的指令代码及微程序

8.1源程序

该程序的功能是:先将16进制数4F 与30进行逻辑与运算,结果放入累加器A 中;再将16进制数23送入寄存器R0中,然后将23和A 中的数据进行算术加,结果放入累加器A 中;然后将A 中的数据与22进行逻辑或运算,结果放入累加器A 中,再将16进制数09送入寄存器R2中,然后将09和A 中的数据进行算术减,结果放入累加器A 中;然后将A 中的数据与25进行逻辑与运算,结果放入累加器A 中;并且A 的值放入内存单元30中。

MOV A, #4F ANL A, #30 MOV R0, #23 ADD A, R0 ORL A, #22 MOV R2, #09 SUB A, R2 ANL A, #25 STA 30 HALT

8.2程序的指令代码

内存地址指令助记符指令码或立即数说明

00H MOV A,#4FH 5FH 立即数4FH->A 01H 4FH

02H ANL A,#30H DFH A和30进行与运

算->A 03H 30H

04H MOV R0,#23H 05H 立即数23->R0 05H 23H

06H ADD A,R0 06H A+R0->A

07H ORL A,#22H 07H A和22H进行或

运算->A 08H MOV R2,#09H 08H 09H->R2

09H 09H

0AH SUB A,R2 1EH A-R2->A

0BH ANL A,#25H DFH A和25与->A 0CH STA 30 8FH 将A写入

RAM30H 0DH 30H

0EH HALT FFH 停机

最后结果是地址为30H中的结果是02H

8.3微程序

MOV A,#4F : 0000[4D],[FF],[FF] 取指指令

0017[DD],[FB],[FF] Dbus→A

ANL A,#30: 0018[4D],[FF],[FF] 取指指令

0037[FF],[FC],[FB] A→Dbus→DR1

0038[DD],[FF],[7B] RAM→Dbus→DR2

0039[FF],[FB],[BB] ALU→A

MOV R0,#23: 003A[4D],[FF],[FF] 取指指令

001B[FF],[BD],[FF] A→Dbus→RI

ADD A,R0 : 001C[4D],[FF],[FF] 取指指令

0003[FF],[FC],[F9] A→Dbus→DR1

0004[FF],[7F],[79] RI→Dbus→A

0005[FF],[FB],[A9] ALU→Dbus→A

ORL A,#22 : 0006[4D],[FF],[FF] 取指指令

0033[FF],[FC],[FE] A→Dbus→DR1

0034[DD],[FF],[7E] RAM→Dbus→DR2

0035[FF],[7B],[FF] ALU→A

MOV R0,#23: 0036[4D],[FF],[FF] 取指指令

001B[FF],[BD],[FF] A→Dbus→RI

SUB A,R0 : 001C[4D],[FF],[FF] 取指指令

001D[FF],[7B],[FF] A→Dbus→DR1

001E[FF],[7B],[FF] RI→Dbus→A

001F[FF],[7B],[FF] ALU→Dbus→A

ANL A,#42: 0020[4D],[FF],[FF] 取指指令

0037[FF][FC][FB] A→Dbus→DR1

0038[DD][FF][7B] RAM→Dbus→DR2

0039[FF][FB][BB] ALU→A

STA 30 : 003A[4D][FF][FF] 取指指令

0023[D5][FF][FF] Dbus→IR2

0024[BB][FD][FF] IR2→Dbus; A→Dbus→RAM HALT : 003E[4D][FF][FF] 取指指令

0003F[FF][DF][FF] 停机

9使用软件HKCPT的联机方式的实现过程9.1主要指令的时序图

将4F存入累加器A中的时序图

4F与30进行逻辑与运算的时序图:

将23H存入寄存器R0的时序图:

将累加器A的数据R0中数据42进行算术加的时序图:

3算术运算指令实验

2.3 算术运算指令实验 一、实验目的 ·掌握单字节的加减法指令的使用。 ·掌握单字节的乘除法指令的使用。 ·掌握用Keil调试汇编源程序的方法。 ·掌握用Proteus调试汇编源程序的方法。 二、实验预备知识 算术运算指令对程序状态寄存器PSW中的相关位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具体如下:◇执行加法指令时,当和的第3位或第7位有进位时,分别将AC、CY标志位置1;否则为O。如果第6位向第7位有进位而第7位没有向前进位,或者如果第7位向前有进位而第6位没有向第7位进位,OV=1,否则OV-O。该操作也影响标志位P。 ◇执行减法指令时,如果第7位有借位,则CY置1,否则清O。若第3位有借位,则 AC置1;否则清O。两个带符号数相减,还要考查OV标志,若OV为1,表示差数溢出,即破坏了正确结果的符号位。该操作也影响标志位P。 ◇执行乘法指令时,若乘积大子OFFH,则OV置1,否则清o(此时B的内容为0)。 CY总是被清O。该操作也影响标志位p。 ◇执行除法指令时,若除数(B) -OOH.则结果无法确定,OV置l。CY总是被清O。该操作也影响标志位P。 三、实验内容 将算术运算指令分成两类,分别编写两个小程序,以完成数据的加减法、乘除法运算。 1.参考程序i-hn减法运算 (1)将立即数# B5H、#36H、#89H分别传送至内部RAM区40H、R2、A中。 (2)将内部RAM区40H中的内容与A中的内容相加,然后再与R2中的内容相加,结果存放至内部RAM区50H中。 (3)将A中的内容与内部RAM区40H中的内容相减,结果存放至内部RAM区60H中。 2.参考程序2——乘除法运算 (1>将立即数#75H、#31H分别传送至内部RAM区15H、33H中。 (2)将内部RAM区15H单元的内容与33H单元的内容相乘。 (3)将乘积的高8位和低8位分别传送至内部RAM区31H、30H中。 (4)将内部RAM区15H单元的内容除以33H单元的内容。 (5)将商和余数分别传送至内部RAM区41H、40H中。四、实验参考程序

计算机组成原理

计算机组成原理大型实验 报告 (2010/2011第2学期------第19周) 指导教师: 班级: 姓名: 学号: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一、目的和要求 目的: 深入了解计算机各种指令的执行过程,以及控制器的组成,指令系统微程序设计的具体知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动态微程序设计的概念;完成微程序控制的特定功能计算机的指令系统设计和调试。 要求: (1)、内容自行设计相关指令微程序;(务必利用非上机时间设计好微程序) (2)、测试程序、实验数据并上机调试; (3)、报告内容: 包括 1、设计目的 2、设计内容 3、微程序设计(含指令格式、功能、设计及微程序) 4、实验数据(测试所设计指令的程序及结果)。(具体要求安最新规范为准) 二、实验环境 TEC—2机与PC机。 三、具体内容 实验内容: (1)把用绝对地址表示的内存单元A中的内容与内存单元B中的内容相加,结果存于内存单元C中。 指令格式:D4××,ADDR1,ADDR2,ADDR3四字指令(控存入口100H) 功能:[ADDR3]=[ADDR1]+[ADDR2] (2)将一通用寄存器内容减去某内存单元内容,结果放在另一寄存器中。 指令格式:E0DRSR,ADDR(SR,DR源、目的寄存器各4位)双字指令(控存 入口130H) 功能:DR=SR-[ADDR]

(3)转移指令。判断两个通用寄存器内容是否相等,若相等则转移到指定绝对地址,否则顺序执行。 指令格式:E5DRSR,ADDR双字指令(控存入口140H) 功能:ifDR==SRgotoADDRelse顺序执行。 设计:利用指令的CND字段,即IR10~8,令IR10~8=101,即CC=Z 则当DR==SR时Z=1,微程序不跳转,接着执行MEMPC(即ADDRPC),而当DR!=SR 时Z=0,微程序跳转至A4。 实验设计并分析: 第一条:把用绝对地址表示的内存单元A中的内容与内存单元B中的内容相加,结果存于内存单元C中。 指令格式:D4××,ADDR1,ADDR2,ADDR3四字指令(控存入口100H) 功能:[ADDR3]=[ADDR1]+[ADDR2] 指令格式: D4XX ADDR1 ADDR2 ADDR3 微程序: PC→AR,PC+1→PC:00000E00A0B55402 MEM→AR:00000E00 10F00002 MEM→Q:00000E00 00F00000 PC→AR,PC+1→PC:00000E00 A0B5 5402 MEM→AR:00000E00 10F0 0002 MEM+Q→Q:00000E01 00E0 0000 PC→AR,PC+1→PC:00000E00 A0B5 5402 MEM→AR:00000E0010F0 0002 Q→MEM,CC#=0:00290300 10200010 指令分析: PC->AR,PC+1->PC 0000 0000 1110 0000 0000 1010 0000 1011 0101 0101 0100 0000 0010 MEM->AR 0000 0000 1110 0000 0000 0001 0000 1111 0000 0000 0000 0000 0100 MEM->Q 0000 0000 1110 0000 0000 0000 0000 1111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PC->AR,PC+1->PC 0000 0000 1110 0000 0000 1010 0000 1011 0101 0101 0100 0000 0010 MEM->AR 0000 0000 1110 0000 0000 0001 0000 1111 0000 0000 0000 0000 0100 MEM+Q->Q 0000 0000 1110 0000 0001 0000 0000 111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PC->AR,PC+1->PC 0000 0000 1110 0000 0000 1010 0000 1011 0101 0101 0100 0000 0010 MEM->AR 0000 0000 1110 0000 0000 0001 0000 1111 0000 0000 0000 0000 0100

计算机组成原理_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 1.比较数字计算机和模拟计算机的特点 解:模拟计算机的特点:数值由连续量来表示,运算过程是连续的;数字计算机的特点:数值由数字量(离散量)来表示,运算按位进行。两者主要区别见 P1 表 1.1 。 2.数字计算机如何分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解:分类:数字计算机分为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通用计算机又分为巨型机、大型机、 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和单片机六类。分类依据:专用和通用是根据计算机的效率、速度、价格、运行的经济性和适应性来划分的。 通用机的分类依据主要是体积、简易性、功率损耗、性能指标、数据存储容量、 指令系统规模和机器价格等因素。 3.数字计算机有那些主要应用?(略) 4.冯 . 诺依曼型计算机的主要设计思想是什么?它包括哪些主要组成部分? 解:冯 . 诺依曼型计算机的主要设计思想是: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存储程序:将解题的程序(指令序列)存放到存储器中;程序控制:控制器顺序执行存储的程序,按指令功能控制全机协调地完成运算任务。 主要组成部分有: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5.什么是存储容量?什么是单元地址?什么是数据字?什么是指令字? 解:存储容量:指存储器可以容纳的二进制信息的数量,通常用单位KB MB GB来度量,存储 容 量越大,表示计算机所能存储的信息量越多,反映了计算机存储空间的大小。单元地址:单元地址简称地址,在存储器中每个存储单元都有唯一的地址编号,称为单元地 址。 数据字:若某计算机字是运算操作的对象即代表要处理的数据,则称数据字。指令字:若某计算机字代表一条指令或指令的一部分,则称指令字。 6.什么是指令?什么是程序? 解:指令:计算机所执行的每一个基本的操作。程序:解算某一问题的一串指令序列称为该问题的计算程序,简称程序。 7.指令和数据均存放在内存中,计算机如何区分它们是指令还是数据? 解:一般来讲,在取指周期中从存储器读出的信息即指令信息;而在执行周期中从存储器中读出的信息即为数据信息。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试题库

计算机原理考试题库 一、选择题 1、电子计算机的算术/逻辑单元、控制单元及主存储器合称为C。 A、CPU B、ALU C、主机 D、UP 2、用以指定待执行指令所在地址的是C。 A、指令寄存器 B、数据计数器 C、程序计数器 D、累加器 3、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D。 A、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 B、外部设备和主机 C、主机和实用程序 D、配套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 4、计算机存储数据的基本单位为A。 A、比特Bit B、字节Byte C、字组Word D、以上都不对 5、计算机中有关ALU的描述,D是正确的。 A、只做算术运算,不做逻辑运算 B、只做加法 C、能存放运算结果 D、以上答案都不对 6、计算机系统中的存储系统是指D。 A、RAM存储器 B、ROM存储器 C、主存 D、主存和辅存 7、下列语句中是C正确的。 A、1KB=1024 1024B B、1KB=1024MB C、1MB=1024 1024B D、1MB=1024B 8、用以指定待执行指令所在地址的是C。 A、指令寄存器 B、数据计数器 C、程序计数器 D、累加器 9、计算机系统中的存储系统是指D。 A、RAM存储器 B、ROM存储器 C、主存 D、主存和辅存 10、电子计算机的算术/逻辑单元、控制单元及主存储器合称为C。 A、CPU B、ALU C、主机 D、UP 11、计算机中有关ALU的描述,D是正确的。 A、只做算术运算,不做逻辑运算 B、只做加法 C、能存放运算结果 D、以上答案都不对 12、下列D属于应用软件。 A、操作系统 B、编译程序 C、连接程序 D、文本处理 13、下列语句中是C正确的。 A、1KB=1024 1024B B、1KB=1024MB C、1MB=1024 1024B D、1MB=1024B 14、计算机系统中的存储系统是指D。 A、RAM存储器 B、ROM存储器 C、主存 D、主存和辅存 15、下列D属于应用软件。 A、操作系统 B、编译程序 C、连接程序 D、文本处理 16、存放欲执行指令的寄存器是D。 A、MAE B、PC C、MDR D、IR 17、用以指定待执行指令所在地址的是C。

不带进位与或运算指令的实现

课程设计 题目不带进位与或运算指令的实现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0706 班 姓名孙禹 指导教师唐建雄 2010 年01 月21 日

目录 课程设计任务书 (1) 一设计的目 (2) 二设计原理及设备 (2) 2.1原理一 (2) 2.2原理二 (2) 2.3设计设备 (2) 三模型机的逻辑框图 (3) 四设计指令系统 (4) 4.1指令类型 (4) 4.1.1 算术/逻辑运算类指令 (4) 4.1.2 移位操作类指令 (4) 4.1.3 数据传送指令 (4) 4.1.4 程序跳转指令 (4) 4.1.5存储器操作类指令 (4) 4.2指令系统 (4) 4.2.1实验中用到的指令 (5) 4.2.2指令系统 (5) 4.3指令格式 (6) 4.3.1 MOV指令采用双字节指令 (6) 4.3.2 MOV指令采用单字节指令 (6) 4.3.3 ADD加法运算 (6) 4.3.4 ORL逻辑或采用单字节指令 (6) 4.3.5 ANL逻辑与采用单字节指令 (6) 4.3.6 停机指令(HALT) (6) 4.3.7 STA取数据指令 (6) 五设计微程序及其实现的方法 (6) 5.1微指令格式的设计 (6) 5.2后续微地址的产生方法 (7) 5.3微程序入口地址的形成 (7)

六模型机当中时序的安排 (8) 七设计指令执行流程 (9) 八源程序、指令代码及微程序 (10) 8.1源程序 (10) 8.2 程序指令代码 (11) 8.3微单步运行过程 (11) 8.4微程序指令 (14) 九软件HKCPT的联机方式与脱机方式的实现过程 (14) 9.1进行或运算时的时序分析图 (14) 9.1.1取指指令 (14) 9.1.2执行A→Dbus→DR1 (14) 9.1.3 执行RAM→Dbus→DR2 (14) 9.1.4 执行ALU→A (14) 9.2进行或运算时的时序分析图 (14) 9.2.1取指指令 (14) 9.2.2执行A→Dbus→DR1 (14) 9.2.3 执行RAM→Dbus→DR2 (14) 9.2.4 执行ALU→A (14) 9.3调试窗口流向图 (15) 9.3.1 “与”和“或”运算流向图 (15) 9.3.2 SUB指令流向图 (15) 9.3.3 MOV指令流向图 (16) 9.3.4 ADD指令流向图 (16) 9.4累加器A、寄存器、存储器的数据变化以及数据流程 (17) 十课程设计总结 (18) 十一致谢 (19) 十二参考文献 (19) 本科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20)

计算机组成原理模拟试题

计算机组成原理 1.(45.75)10=(___________)16 2.若[X]补=1.0110,则[1/2X]补=___________。 3.若X补=1.1001,按舍入恒置1法舍去末位得__________。 4.运算器的核心部件是__________。 5.动态MOS存储器的刷新周期安排方式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地址码8位,按字节编址则访存空间可达___________,若地址码10位,则访存空间可达_____________,若地址码20位,则访存空间可达_____________。 7.CPU中用于控制的寄存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8.控制器的组成方式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微程序控制器两类。 9.按数据传送方式,外围接口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 10.指令中的操作数一般可分为_______操作数和_______操作数。11.申请掌握使用总线的设备,被称为__________。 12.某CRT显示器,分辨率800列╳600行,如果工作在256色模式下,则至少需要_________字节的显示存储器。 选择题: 1、浮点加减中的对阶是() A.将较小的一个阶码调整到与较大的一个阶码相同 B.将较大的一个阶码调整到与较小的一个阶码相同 C.将被加数的阶码调整到与加数的阶码相同 D.将加数的阶码调整到与被加数的阶码相同 2、下列哪一个属于检错纠码() A. BCD码 B. ASCII码 C. 奇偶校验码 D. 8421码 3、指令格式可表示为()和地址码的形态 A.指令码 B. 操作码 C.微指令 D. 寄存器码 4、在不同速度的设备之间传送数据( )

加减法指令的实现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计算机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题目: 基本模型机的设计——加减法指令的实现 初始条件: 理论:学完“电工电子学”、“数字逻辑”、“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和“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掌握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平台的使用。 实践:计算机学院科学系实验中心提供计算机、实验的软件、硬件平台,在实验中心硬件平台验证设计结果。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1、基本模型机系统分析与设计,利用所学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的知识和提供的实验平台完成设计任务,从而建立清晰完整的整机概念。 2、根据课程设计题目的要求,编制实验所需的程序,上机测试并分析所设计的程序。 3、课程设计的书写报告应包括: (1)课程设计的题目。 (2)设计的目的及设计原理。 (3)根据设计要求给出模型机的逻辑框图。 (4)设计指令系统,并分析指令格式。 (5)设计微程序及其实现的方法(包括微指令格式的设计,后续微地址的产生方法以及微程序入口地址的形成)。 (6)模型机当中时序的设计安排。 (7)设计指令执行流程。 (8)给出编制的源程序,写出程序的指令代码及微程序。 (9)说明在使用软件HKCPT的联机方式与脱机方式的实现过程(包括编制程序中加减法指令的时序分析,累加器A和有关寄存器、存储器的数据变化以及数 据流程)。 (10)课程设计总结(设计的特点、不足、收获与体会)。 时间安排: 周一:熟悉相关资料。周二:系统分析,设计程序。 周三、四:编程并上实验平台调试周五: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实现普通的加、减法指令 一、设计目的与原理 1、实验目的 本实验,通过掌握各个单元模块的工作原理,进一步将其组成完整的系统,构造成1台基本的模型计算机。并通过这台模型计算机,对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件的设计、部件间的连接、微程序控制器的设计、微指令和微程序的编制等过程有更深的了解,加深对理论课程的理解。 在本试验中,我们将规划读写内存、寄存器、数值计算等功能,并且编写相应的微程序。具体上机调试各个模块单元以进一步掌握整机的概念。 2、实验原理 在本设计中,数据通路的控制将由微程序控制器来完成。在各个模块实验中,各模块的控制信号都是由实验者手动模拟产生的。而在真正的实验系统中,模型机的运行是在微程序的控制下,实现特定指令的功能。计算机从内存取出一条机器指令到指令执行结束的一个指令周期,全部由微指令和与之相匹配的序列来完成,即1条机器指令对应一个微程序。 二、总体设计 1.模型机逻辑框图 简单的模型计算机由算术逻辑运算单元、微程序单元、堆栈寄存器单元、累加器、启停、时序单元、总线和存储器单元组成。 下图为较典型的实验计算机整体逻辑框图:

计班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重点白中英版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总结&复习考试要点 一、考试以讲授过的教材中的内容为主,归纳要点如下: 第1章 -第2章计算机概念运算方法和运算器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计算机的分类和应用。 2.掌握计算机的软、硬件构成。 3.掌握计算机的层次结构。 3.掌握数的原码、反码、补码的表示方法。 4.掌握计算机中数据的定点表示和浮点表示方法,并熟练掌握各种表示方法下所能表示的数据的范围。 5.理解定点加法原理及其判断溢出的方法。 6.了解计算机定点乘法、除法的实现方法。 7.了解浮点加法,乘法,除法的实现方法。 8.理解ALU运算器的工作原理及其扩展方法。 (二)第1章学习内容 第一节计算机的分类和应用 要点:计算机的分类,计算机的应用。 第二节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 要点:了解计算机的硬件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了解计算机的软件分类和发展演变。 第三节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要点: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三)第2章学习内容 第一节数据和文字的表示方法 要点:△定点数的表示方法,及其在原码、反码和补码表示下的数值的范围;△○浮点数的表示方法及其不同表示格式下数据的表示范围;常见汉字和字符的几种表示方法; 第二节定点加法、减法运算 要点:△补码加、减法及其溢出的检测方法;二进制加法器和十进制加法器的逻辑构成。 第三节定点乘法运算 要点:原码并行乘法原理;不带符号的阵列乘法器;补码并行乘法原理;○直接补码阵列乘法器。 第四节定点除法运算 要点:理解原码除法原理以及并行除法器的构成原理。 第五节多功能算术/逻辑运算单元 要点:△74181并行进位运算器;74182进位链;△○多位ALU的扩展。 第六节浮点运算运算和浮点运算器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及答案

A .(7CD )16 B. ( 7D0)16 C. (7E0)16 D. 3. 下列数中最大的数是 _______ 。 A .(10011001) 2 B. (227) 8 C. (98)16 4. ____ 表示法主要用于表示浮点数中的阶码。 A. 原码 B. 补码 C. 反码 D. 移码 5. 在小型或微型计算机里,普遍采用的字符编码是 A. BCD 码 B. 16 进制 C. 格雷码 6. 下列有关运算器的描述中, ______ 是正确的 A. 只做算术运算,不做逻辑运算 B. C. 能暂时存放运算结果 D. 7. EPROM 是指 ____ 。 A. 读写存储器 B. C. 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 D. 8. Intel80486 是 32位微处理器, Pentium 是A.16 B.32 C.48 D.64 9 .设]X ]补=1.XXX 3X 4,当满足 _________ ■寸,X > -1/2 成立。 A. X 1必须为1,X 2X 3X 4至少有一个为1 B. X 1必须为1 , X 2X 3X 4任意 C. X 1必须为0, X 2X 3X 4至少有一个为1 D. X 1必须为0, X 2X 3X 4任意 10. CPU 主要包括 _____ 。 A.控制器 B. 控制器、运算器、cache C.运算器和主存 D.控制器、ALU 和主存 11. 信息只用一条传输线 ,且采用脉冲传输的方式称为 _________ 。 A. 串行传输 B. 并行传输 C. 并串行传输 D. 分时传输 12. 以下四种类型指令中,执行时间最长的是 _________ 。 A. RR 型 B. RS 型 C. SS 型 D. 程序控制指令 13. 下列 _____ 属于应用软件。 A. 操作系统 B. 编译系统 C. 连接程序 D. 文本处理 14. 在主存和CPU 之间增加cache 存储器的目的是 _____ 。 A. 增加内存容量 B. 提高内存可靠性 C.解决CPU 和主存之间的速度匹配问题 D. 增加内存容量,同时加快存取速 度 15. 某单片机的系统程序,不允许用户在执行时改变,则可以选用 ____________ 作为存储芯 片。 A. SRAM B. 闪速存储器 C. cache D. 辅助存储器 16. 设变址寄存器为X ,形式地址为D, (X )表示寄存器X 的内容,这种寻址方式的有 效地址为 ______ 。 A. EA=(X)+D B. EA=(X)+(D) C.EA=((X)+D) D. EA=((X)+(D)) 17. 在指令的地址字段中,直接指出操作数本身的寻址方式,称为 ___________ 。 A. 隐含寻址 B. 立即寻址 C. 寄存器寻址 D. 直接寻址 18. 下述 I/O 控制方式中,主要由程序实现的是 ________ 。 7F0)16 D. ( 152)10 o D. ASC H 码 只做加法 既做算术运算,又做逻辑运算 只读存储器 光擦除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 位微处理器。

带进位运算指令的实现

带进位运算指令的实现 1 实验题目 基本模型机的设计--------带进位运算指令的实现 2 实验目的及原理 2.1 实验目的 通过对一个简单计算机的设计,对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件的设计、部件间的连接、微程序控制器的设计、微指令和微程序的编制与调试等过程有更深的了解,加深对理论课程的理解。 熟悉HKCPT操作平台,并通过使用软件HKCPT,了解程序编译、加载的过程。同时,培养动手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实验原理 在各个模块试验中,各模块的控制信号都由试验者手动模拟产生。而在真正的试验系统中,模型机的运行是在微程序的控制下进行的,可以实现特定指令的功能。在本试验平台中,模型机从内存中取出、解释、执行机器指令都将由微指令和与之相配合的时序来完成,即一条机器指令对应一个微程序。 3 模型机的逻辑框图 下图中包括运算器、存储器、微控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以及寄存器。这些部件的动作控制信号都有微控器根据微指令产生。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机器指令构成的程序存放在存储器中,而每条机器指令对应的微程序存储在微控器中的存储器中。

4设计指令系统,并分析指令格式 由于实验平台内采用的是8位数据总线和8位地址总线方式,在设计指令系统时,应考虑有哪几种类型的指令,哪几种寻址方式和编码方式。 4.1指令类型 ①算术/逻辑运算类指令:例如,加法、减法、取反、逻辑运算: ADD A, Ri , SUB A, Ri ②移位操作类指令:例如,带进位或不带进位的移位指令: RRC A, RR A ③数据传输类指令:例如,CPU内部寄存器之间数据传递: MOV A, Ri , MOV Ri,A ④程序跳转指令:跳转指令分为无条件跳转和有条件跳转指令。 JMP addr JZ addr ⑤存储器操作类指令:存储器读/写指令。例如, LDA addr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

《计算机组成原理》大作业报告 题目名称: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 学院(部 ): 计算机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最终评定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南工业大计算机学院 目录

交通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人们社会活动的日益频繁,这点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交通信号灯的出现,使交通得以有效管制,对于疏导交通流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有明显效果。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的应用正在不断深入,同时带动传统控制检测技术日益更新。在实时检测和自动控制的机应用系统中,单片机往往作为一个核心部件来使用,仅单片机方面知识是不够的,还应根据具体硬件结构软硬件结合,加以完善。 本系统采用单片机AT89S52为中心器件来设计交通灯控制器,系统实用性强、操作简单、扩展性强。本设计就是采用单片机模拟十字路口交通灯的各种状态显示以及倒计时时间。 本设计系统由单片机I/O 口扩展系统、交通灯状态显示系统、LED数码显示系统、复位电路等几大部分组成。系统除基本的交通灯功能外,还具有倒计时等功能,较好的模拟实现了十字路口可能出现的状况。 软件上采用C51编程,主要编写了主程序,LED数码管显示程序,中断程序延时程序等。经过整机调试,实现了对十字路口交通灯的模拟。 1. 引言 当今,红绿灯安装在各个道口上,已经成为疏导交通车辆最常见和最有效的手段。但这一技术在1 9世纪就已出现了。 1858 年,在英国伦敦主要街头安装了以燃煤气为光源的红,蓝两色的机械扳手式信号灯,用以指挥马车通行。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交通信号灯。1868年,英国机械工程师纳伊特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区的议会大厦前的广场上,安装了世界上最早的煤气红绿灯。它由红绿两以旋转式方形玻璃提灯组成,红色表示“停止” ,绿色表示“注意” 。1869 年1月2日,煤气灯爆炸,使警察受伤,遂被取消。 电气启动的红绿灯出现在美国,这种红绿灯由红绿黄三色圆形的投光器组成,19xx 年始安装于纽约市5号大街的一座高塔上。红灯亮表示“停止” ,绿灯亮表示“通行”。 19xx 年,又出现了带控制的红绿灯和红外线红绿灯。带控制的4 红绿灯,一种是把压力探测器安在地下,车辆一接近红灯便变为绿灯;另一种是用扩音器来启动红绿灯,司机遇红灯时按一下嗽叭,就使红灯变为绿灯。红外线红绿灯当行人踏上对压力敏感的路面时,它就能察觉到有人要过马路。红外光束能把信号灯的红灯延长一段时间,推迟汽车放行,以免发生交通事故。 信号灯的出现,使交通得以有效管制,对于疏导交通流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有明显效果。19xx 年,联合国《道路交通和道路标志信号协定》对各种信号灯的含义作了规定。绿灯是通行信号,面对绿灯的车辆可以直行,左转弯和右转弯,除非另一种标志禁止某一种转向。左右转弯车辆都必须让合法地正在路口内行驶的车辆和过人行横道的行人优先通行。红灯是禁行信号,面对红灯的车辆必须在交叉路口的停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库(含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题干前面的括号内。) 1.为了缩短指令中某个地址段的位数,有效的方法是采取(C)。 A、立即寻址 B、变址寻址 C、间接寻址 D、寄存器寻址 2.某计算机字长是16位它的存储容量是64KB,按字编址,它们寻址范围是(C)。 A.64K B.32KB C.32K D.16KB 3.某一RAM芯片其容量为512*8位,除电源和接地端外该芯片引线的最少数目是(C)。 A.21 B.17 C.19 D.20 4.指令系统中采用不同寻址方式的目的主要是(C)。 A.实现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B.可以直接访问外存 C.缩短指令长度,扩大寻址空间,提高编程灵活性 D.提供扩展操作码的可能并降低指令译码难度

5.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中,操作数处在(B)。 A.通用寄存器 B.贮存单元 C.程序计数器 D.堆栈 6.RISC是(A)的简称。 A.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 B.大规模集成电路 C.复杂指令计算机 D.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7.CPU响应中断的时间是_C_____。 A.中断源提出请求;B.取指周期结束;C.执行周期结束;D.间址周期结束。8.常用的虚拟存储器寻址系统由____A__两级存储器组成。 A.主存-辅存;B.Cache-主存;C.Cache-辅存;D.主存—硬盘。 9.DMA访问主存时,让CPU处于等待状态,等DMA的一批数据访问结束后,CPU再恢复工作,这种情况称作__A____。 A.停止CPU访问主存;B.周期挪用;C.DMA与CPU交替访问;D.DMA。10.浮点数的表示范围和精度取决于__C____。 A.阶码的位数和尾数的机器数形式;B.阶码的机器数形式和尾数的位数;

组成原理课设加减法指令的实现

附件1: 课程设计 题目加减法指令的实现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2011年 6 月30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题目: 基本模型机的设计——加减法指令的实现 初始条件: 理论:学完“电工电子学”、“数字逻辑”、“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和“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掌握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平台的使用。 实践:计算机学院科学系实验中心提供计算机、实验的软件、硬件平台,在实验中心硬件平台验证设计结果。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 要求) 1、基本模型机系统分析与设计,利用所学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的知识和提供的实验平台完成设计任务,从而建立清晰完整的整机概念。 2、根据课程设计题目的要求,编制实验所需的程序,上机测试并分析所设计的程序。 3、课程设计的书写报告应包括: (1)课程设计的题目。 (2)设计的目的及设计原理。 (3)根据设计要求给出模型机的逻辑框图。 (4)设计指令系统,并分析指令格式。 (5)设计微程序及其实现的方法(包括微指令格式的设计,后续微地址的产生方法以及微程序入口地址的形成)。 (6)模型机当中时序的设计安排。 (7)设计指令执行流程。 (8)给出编制的源程序,写出程序的指令代码及微程序。 (9)说明在使用软件HKCPT的联机方式与脱机方式的实现过程(包括编制程序中加减法指令的时序分析,累加器A和有关寄存器、存储器的数据变 化以及数据流程)。 (10)课程设计总结(设计的特点、不足、收获与体会)。 时间安排: 周一:熟悉相关资料。周二:系统分析,设计程序。 周三、四:编程并上实验平台调试周五: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综述

合肥学院 计算机组成原理综述论文 题目计算机组成原理综述系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专业网络工程 班级网工(2)班 学生姓名邓传君 指导教师张向东 2014 年12 月24 日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综述

内容摘要: 计算机组成原理(COMPUTER ORGANIZATION)是依据计算机体系结构,在确定且分配了硬件子系统的概念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基础上,设计计算机各部件的具体组成,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实现机器指令级的各种功能和特性,这点上说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体系结构的逻辑实现。 关键词:存储、指令、CPU、控制器、微命令 一、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综述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应用和计算机软件专业以及其他相关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它主要讨论计算机各组成部件的基本概念、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教学实践证明,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对于建立整机概念,研究各功能部件的相互连接与相互作用,进行各功能部件的逻辑设计,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类专业的一门主干必修课程,它以层次结构的观点来叙述计算机各主要功能部件及组成原理;以数据信息和控制信息的表示、处理为主线来组织教学。课程内容按横向方式组织,即不是自始至终介绍某一特定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而是从一般原理出发,结合实例加以说明。 二、计算机组成原理内容和基本原理 下面是我对这门课程知识点的理解: 1.计算机有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 2.指令和数据以同等地位存放于存储器内,并可按地址寻访。 3.指令和数据均用二进制数表示。 4.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操作码用来表示操作的性质,地址码用来表示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的位置。 5.指令在存储器内按顺序存放。通常,指令是顺序执行的,在特定条件下,可根据运算结果或根据设定的条件改变执行顺序。 6.机器以运算器为中心,输入输出设备与存储器间的数据传送通过运算器完成。 典型的冯·诺依曼机是以运算器为中心的,现代的计算机已转化为以存储器为中心: 1.运算器用来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并将运算的中间结果暂存在运算器内。 2.存储器用来存放数据和程序。 3.控制器用来控制、指挥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运行以及处理运算结果。 4.输入设备用来将人们熟悉的信息形式转换为机器能识别的信息形式。

基本模型机的设计——带进位运算指令的实现

学号: 课程设计 题目基本模型机的设计 ——带进位运算指令的实现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2011 年月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题目: 基本模型机的设计——带进位运算指令的实现 初始条件: 理论:学完“电工电子学”、“数字逻辑”、“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和“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掌握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平台的使用。 实践:计算机学院科学系实验中心提供计算机、实验的软件、硬件平台,在实验中心硬件平台验证设计结果。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 要求) 1、基本模型机系统分析与设计,利用所学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的知识和提供的实验平台完成设计任务,从而建立清晰完整的整机概念。 2、根据课程设计题目的要求,编制实验所需的程序,上机测试并分析所设计的程序。 3、课程设计的书写报告应包括: (1)课程设计的题目。 (2)设计的目的及设计原理。 (3)根据设计要求给出模型机的逻辑框图。 (4)设计指令系统,并分析指令格式。 (5)设计微程序及其实现的方法(包括微指令格式的设计,后续微地址的产生方法以及微程序入口地址的形成)。 (6)模型机当中时序的设计安排。 (7)设计指令执行流程。 (8)给出编制的源程序,写出程序的指令代码及微程序。 (9)说明在使用软件HKCPT的联机方式与脱机方式的实现过程(包括编制程序中带进位运算指令的时序分析,累加器A和有关寄存器、存储器的数据变化以及数据流程)。 (10)课程设计总结(设计的特点、不足、收获与体会)。 时间安排: 周一:熟悉相关资料。周二:系统分析,设计程序。 周三、四:编程并上实验平台调试周五: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标准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 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 计划学时:60学时 二、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 本课程教学标准依据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专业教学标准中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对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目标要求而制定,用于指导计算网组成原理课程教学和课程建设。 三、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通过介绍计算机硬件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分析设计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整机概念有较完整清晰的认识,对计算机的硬件结构有深刻的理解和对硬件的分析与设计方法有一定的认识。同时也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一定的基础。 四、本课程与前续课程和后续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学习和训练之前,学生应已修完如下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数字电路,而他的后续课 程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本课程在他的前续课程和后续课程之间起到了纽带的作用。 五、课程的教育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1)知道《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门学科的性质、地位和独立价值; (2)理解计算机系统的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组成部件的概念和功能,及以整机的工作原理; (3)理解数值数据的表示方法以及运算器的计算方法,了解非数值数据的表示方法和常用编码; (4)理解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以及有关的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各个部件的组成结构和基本功能; (5)掌握基本的定点数的加、减运算和实现的基本逻辑电路框图以及浮点数的表示方法; (6)掌握指令的概念和功能以及指令的各种寻址方式和指令类型; (7)知道存储器层次结构和主存系统的设计方法; (8)掌握CPU的功能及组成; (9)理解几种常见的外围设备的信息交换方式; (10)了解常用的外围设备和使用方法; (11)理解组合逻辑控制器和微程序控制器的基本的设计和分析方法。 2.方法、过程目标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通过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进一步理解计算机内部的工作原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四版课后题答案五,六章

第五章 1.请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答案。在CPU中: (1) 保存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的寄存器是(指令寄存器IR); (2) 保存当前正要执行的指令地址的寄存器是(程序计数器PC); (3) 算术逻辑运算结果通常放在(通用寄存器)和(数据缓冲寄存器DR)。 2.参见下图(课本P166图5.15)的数据通路。画出存数指令"STA R1 ,(R2)"的指令周期 流程图,其含义是将寄存器R1的内容传送至(R2)为地址的主存单元中。标出各微操作信 号序列。 解:"STA R1 ,(R2)"指令是一条存数指令,其指令周期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3.参见课本P166图5.15的数据通路,画出取数指令"LDA(R3),RO"的指令周期流程图, 其含义是将(R3)为地址的主存单元的内容取至寄存器R0中,标出各微操作控制信号序列。 5.如果在一个CPU周期中要产生3个脉冲 T1 = 200ns ,T2 = 400ns ,T3 = 200ns,试画出 时序产生器逻辑图。 解:节拍脉冲T1 ,T2 ,T3 的宽度实际等于时钟脉冲的周期或是它的倍数,此时T1 = T3 =200ns , T2 = 400 ns ,所以主脉冲源的频率应为 f = 1 / T1 =5MHZ 。为了消除节拍脉冲上的毛刺,环 型脉冲发生器可采用移位寄存器形式。下图画出了题目要求的逻辑电路图和时序信号关系。根据关 系,节拍脉冲T1 ,T2 ,T3 的逻辑表达式如下:

T1 = C1·, T2 = , T3 = 6.假设某机器有80条指令,平均每条指令由4条微指令组成,其中有一条取指微指令是所有指 令公用的。已知微指令长度为32位,请估算控制存储器容量。 解:微指令条数为:(4-1)×80+1=241条 取控存容量为:256×32位=1KB 7. 某ALU器件使用模式控制码M,S3,S2,S1,C来控制执行不同的算术运算和逻辑操作。 下表列出各条指令所要求的模式控制码,其中y为二进制变量,F为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库集及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库集及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 1. 什么是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硬件和软件哪个更重要? 解:P3 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的综合体。 计算机硬件:指计算机中的电子线路和物理装置。 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运行所需的程序及相关资料。 硬件和软件在计算机系统中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因此同样重要。 5.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是什么? 解: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是:P8 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 指令和数据以同同等地位存放于存储器内,并可以按地址访问; 指令和数据均用二进制表示; 指令由操作码、地址码两大部分组成,操作码用来表示操作的性质,地址码用来表示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的位置; 指令在存储器中顺序存放,通常自动顺序取出执行; 机器以运算器为中心(原始冯?诺依曼机)。 7. 解释下列概念: 主机、CPU、主存、存储单元、存储元件、存储基元、存储元、存储字、存储字长、存储容量、机器字长、指令字长。 解:P9-10 主机:是计算机硬件的主体部分,由CPU和主存储器MM合成为主机。 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硬件的核心部件,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早期的运算器和控制器不在同一芯片上,现在的CPU内除含有运算器和控制器外还集成了CACHE)。 主存:计算机中存放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器,为计算机的主要工作存储器,可随机存取;由存储体、各种逻辑部件及控制电路组成。 存储单元:可存放一个机器字并具有特定存储地址的存储单位。 存储元件:存储一位二进制信息的物理元件,是存储器中最小的存储单位,又叫存储基元或存储元,不能单独存取。 存储字:一个存储单元所存二进制代码的逻辑单位。 存储字长:一个存储单元所存二进制代码的位数。 存储容量:存储器中可存二进制代码的总量;(通常主、辅存容量分开描述)。 机器字长:指CPU一次能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通常与CPU的寄存器位数有关。 指令字长:一条指令的二进制代码位数。 8. 解释下列英文缩写的中文含义:

课设必备之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加减法指令的实现讲解

学号:0121010340301 课程设计 题目模型机的总体设计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计算机1003 姓名王俊哲 指导教师许毅 2011 年12 月30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王俊哲 _ 专业班级:计算机 指导教师:许毅 __ 工作单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题目: 基本模型机的设计——加减法指令的实现 初始条件: 理论:学完“电工电子学”、“数字逻辑”、和“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掌握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平台的使用。 实践:计算机学院科学系实验中心提供计算机、实验的软件、硬件平台,在实验中心硬件平台验证设计结果。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 要求) 1、基本模型机系统分析与设计,利用所学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的知识和提供的实验平台完成设计任务,从而建立清晰完整的整机概念。 2、根据课程设计题目的要求,编制实验所需的程序,上机测试并分析所设计的程序。 3、课程设计的书写报告应包括: (1)课程设计的题目。 (2)设计的目的及设计原理。 (3)根据设计要求给出模型机的逻辑框图。 (4)设计指令系统,并分析指令格式。 (5)设计微程序及其实现的方法(包括微指令格式的设计,后续微地址的产生方法以及微程序入口地址的形成)。 (6)模型机当中时序的设计安排。 (7)设计指令执行流程。 (8)给出编制的源程序,写出程序的指令代码及微程序。 (9)说明在使用软件HKCPT的联机方式与脱机方式的实现过程(包括编制程序中加减法指令的时序分析,累加器A和有关寄存器、存储器的数据变 化以及数据流程)。 (10)课程设计总结(设计的特点、不足、收获与体会)。 时间安排: 周一:熟悉相关资料。周二:系统分析,设计程序。 周三、四:编程并上实验平台调试周五: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