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奥林匹克数学基础教程 13 立体图形(一)

六年级奥林匹克数学基础教程 13 立体图形(一)
六年级奥林匹克数学基础教程 13 立体图形(一)

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立体图形(一)

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这一讲将通过长方体、正方体及其组合图形,讲解有关的计数问题。

例1左下图中共有多少个面?多少条棱?

分析与解:如右上图所示,可以分前、后、左、右、上、下六个方向看这个立体图形。

前、后看各有1个面,左面看有1个面,右面看有2个面,上面看有2个面,下面看有1个面。所以共有

1+1+1+2+2+1= 8(个)面。

前后方向的棱有6条,左右方向的棱有6条,上下方向的棱也有6条,所以共有棱6+6+6=18(条)。

例2右图是由18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的,求它的表面积。

分析与解:如果一面一面去数,那么虽然可以得到答案,但太麻烦,而且容易出错。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个立体的上面与下面、左面与右面、前面与后面的面积分别相等。

如上图所示,可求得表面积为

(9+7+8)×2=48(厘米2)。

例3右图是由22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其中共有多少个大大小小的正方体?由两个小正方体组成的长方体有多少个?

分析与解:正方体只可能有两种:

由1个小正方体构成的正方体,有22个;

由8个小正方体构成的2×2×2的正方体,有4个。

所以共有正方体 22+4=26(个)。

由两个小正方体组成的长方体,根据摆放的方向可分为下图所示的上下位、左右位、前后位三种,其中上下位有13个,左右位有13个,前后位有14个,共有13+13+14=40(个)。

例4有一个棱长为5厘米的正方体木块,从它的每个面看都有一个穿透的完全相同的孔(见下页左上图),求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

分析与解:由于正方体中间被穿了孔,表面积不好计算。我们可以将这个立体图形看成由8个棱长为2厘米的正方体和12个棱长为1厘米的立方体粘合而成。如右上图所示,八个棱长为2厘米的正方体分别在8个顶角,12个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分别在12条棱的中间。由于每个小正方体都有2个面分别粘接两个较大正方体,相对于不粘接,减少了表面积4厘米2,所以总的表面积为

(2×2×6)×8+(1×1×6)×12-4×12=216(厘米2)。

例5右图是由120块小立方体构成的4×5×6的立方体,如果将其表面涂成红色,那么其中一面、二面三面被涂成红色的小立方体各有多少块?

分析与解:一个长方体有8个角、12条棱、6个面,角上的8个小立方体三面涂有红色,在棱上而不在角上的小立方体两面涂有红色,在面上而不在棱上的小立方体一面涂有红色,不在面上的小立方体没有涂上红色。

根据上面的分析得到:

三面涂有红色的小立方体有8块;

两面涂有红色的小立方体,因为每条棱上要去掉两头的2块,故有[(4-2)+(5-2)+(6-2)]×4=36(块);

一面涂有红色的小立方体,因为每个面上要去掉周围一圈的小立方体,故有

[(4-2)×(5-2)+(4-2)×(6-2)+(5-2)×(6-2)]×2= 52(块)。

一般地,当a,b,c都不小于2时,对于a×b×c的立方体:

三面涂有红色的小立方体有8块;

两面涂有红色的小立方体的块数是:

[(a-2)+(b-2)+(c-2)]×4;

一面涂有红色的小立方体的块数是:

[(a-2)×(b-2)+(a-2)×(c-2)+(b-2)×(c-2)]×2;

没有被涂上红色的小立方体的块数是:

(a-2)×(b-2)×(c-2)。

例6 给一个立方体的每个面分别涂上红、黄、蓝三种颜色中的一种,每种颜色涂两个面,共有多少种不同涂法?(两种涂法,经过翻动能使各种颜色的位置相同,认为是相同的涂法。)

分析与解:根据两个红色面相对还是相邻可分为两情况。

六年级数学立体图形总复习题3

六年级数学总复习(9) (空间与图形-立体图形) 班级姓名得分 ★【展示真功夫】 一、对号入座。 1.填上合适的数字或计量单位。 ⑴ 0.98立方米=()立方分米 3.7公顷=()平方米 500000()=0.5() 13/20()=0.65() ⑵我国陆地领土总面积是960万()。 ⑶冰箱的容积大约有216()。 2.做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高5厘米的长方体框架,至少要用()厘米的铁丝;如果用彩纸把这个框架包起来,至少要()平方厘米的彩纸。 3、求一个圆柱形铁桶的占地面积是求它的(),求做这个铁桶需要多少铁皮,是求它的()。 4、把24分米长的铁丝折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如果把这根铁丝折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5、一种圆柱形铁皮油桶的底面直径是40厘米,高是50厘米,这个油桶的容积是()毫升。 6、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的体积相等,它们底面积的比是3:5,圆柱的高是8厘米,圆锥的高是()厘米。 7、把下边的长方形以15厘米长的边为轴旋转一周,会得到一个(),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8、把一个底面直径2分米的圆柱体截去一个高1分米的圆柱体,原来的圆柱体表面积减少()平方分米。 9、下面形体是由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搭拼成的,它至少还需要()个

这样的小正方体,才能搭拼成一个正方体。 10、5个棱长为30厘米的正方体木箱堆放在墙角(如下图),露在外面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二、明辨是非。 1、圆锥的体积比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小2倍。 ( ) 2、一个长方体木箱的体积一定大于它的容积。( ) 3、底面积和高都相等的圆锥体体积是长方体体积的3 1。( ) 4、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扩大2倍,高也扩大2倍,体积就扩大4倍。 ( ) 5、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相等,圆锥的高是圆柱高的3倍,圆柱体积是15立方厘米时,圆锥体积是15立方厘米 ( ) 6、有一个正方体的底面周长与一个圆柱体底面周长相等,它高也相等,那么它们的体积也必定相等。( ) 7、长方体、长方体和圆柱体的体积都能用底面积乘以高。即Ⅴ=Sh 。( ) 8、一个圆柱形量杯,内半径10厘米,高30厘米,它的容积是9.42升。( ) 三、慎重选择 1、一个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厘米和6厘米,以短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可以得到一个( )体 (a)圆柱(b)长方 (c)圆锥 (d)正方 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a)54Л(b)108Л(c)18Л(d)36Л 2、一个长方体的高减少2厘米后成为一个正方体,那么表面积就减少48平方厘米,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2019-2020年三年级上册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难题试卷

2019-2020年三年级上册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难题试卷 小朋友,经过小学里两年多的学习,你一定掌握了不少本领,相信你一定会有大的收获。 一、我会填(每题2分,共26分) 1、小华和姐姐踢毽子。姐姐三次一共踢81下,小华第一次和第二次都踢了25下,要想超过姐姐,小华第三次最少要踢()个。 2、学校有篮球和排球共80个,篮球比排球多4个,篮球有()个。 3、7只猴子一共吃了13个桃,每只大猴吃3个,每只小猴吃1个,请你算一算,大猴有()只。 4、某学生第一次与第二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62分,第三次测验后,三次平均成绩是68分,他第三次得()分。 5、由0、2、5、8组成的最大四位数是(),最小四位数是()。 6、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时=()分 8米=()分米=()厘米 5000千克=()吨 60毫米=()厘米 7、下列算式中,□,○,△,☆各代表什么数? (1)□+5=13-6; (2)28-○=15+7;(3)3×△=54; (4) 56÷☆= 7 □=(),○=(),△=(),☆=()。 8、用4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如果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9、小惠今年6岁,爸爸今年年龄是她的5倍,()年后,爸爸年龄是小惠的3倍。 10、四月份有30天,这个月共( )个星期余( )天。 11、在○里填上“>”“<”或“=” 3时○300分60毫米○6分米6千米○5800米6+7+8+9+0○6×7×8×9×0 12、一节课40 分钟,如果10时40分上课,那么( )时( )分下课。 13、在□内填入适当的数字,使下列加法竖式成立:

世界青少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国区)选拔赛2017春季省级初赛试题及答案

世界青少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国区)选拔赛 2017春季省级初赛 考生须知:本卷考试时间60分钟,共100分。 考试期间,不得使用计算工具或手机 七年级试题(A 卷) 一、填空(每题3分,共30分) 1、在△ABC 中,高BD 和CE 所在直线相交于O 点,若△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且∠A =60°,则∠BOC =________度. 2、在等腰△ABC 中,AB=AC,一边上的中线BD 将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5和12两部分,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___________. 3、凸多边形恰好有三个内角是钝角,这样的多边形边数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_. 4、凸n 边形除去一个内角外,其余内角和为2570°,则n 的值是________. 5、已知 是二元一次方程ay x -2=3的一个解,那么a 的值是________. 6、若关于x 、y 的方程组 无解,则a 的值是________. 7、正整数._______,698的最大值是则满足、m mn n m n m +=+ 8、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 无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9、 都是正数, 那么N M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10、若n 为不等式 的解,则n 的最小正整数的值是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 11、三元方程 的非负整数解的个数有( ). A.20001999个 B.19992000个 C.2001000个 D.2001999个 12、如图已知 分别 为ABC ?的两个外角的平分线,给出下列结论:①CD CP ⊥; ???-==1 1 y x ???=-=+1293y x y ax ???-≥--1250x a x >, 如果))((),)((,,,200332200421200432200321200421a a a a a a N a a a a a a M a a a ++++++=++++++= 3002006>n 1999 =++z y x CD BD ACB CP ACB A ABC 、,平分,中,∠∠=∠?

六年级数学空间与图形试题精选

空间与图形试题精选 来源:《小学数学》新课程理念复习与评价专号(2008年第2期) 一、填空题。 1.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可以画无数条线段,其中最短的是和这条直线( )的线 段。 2. 下图中,∠1=( )度,∠2=( )度。 1 30 2 3. 一个三角形中,最小的角是46°,按角分类,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4. 下图是三个半径相等的圆组成的图形,它有( )条对称轴。 5. 用百分数表示以下阴影部分是整个图形面积的百分之几。 6. 把一个底面直径2分米的圆柱体截去一个高1分米的圆柱体,原来的圆柱体表面积减 少( )平方分米。 7. “”和 “”的周长之比是( ),面积之比是( )。

8. 左图是由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搭成的,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至少还需要()块这样的小正方体才能搭成一个大正方体。 9. 画一个周长25.12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厘米,画成的圆的面积是()。 10. 下面的小方格边长为1厘米,估一估图①中“福娃”的面积,算一算图②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11. 一个梯形,上底长a厘米,下底长b厘米,高h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如果a=b,那么这个图形就是一个()形。 12. 在一块边长是20厘米的正方形木板上锯下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剩下的边料是()平方厘米。 13. 将一个大正方体切成大小相同的8个小正方体,每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是18平方厘米,原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14. 5个棱长为30厘米的正方体木箱堆放在墙角(如下图),露在外面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4.1立体图形的认识(I)卷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4.1立体图形的认识(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选一选 (共2题;共4分) 1. (2分)下面图形不是正方体的是()。 A . B . C . 2. (2分)从一个长12cm、宽7cm、高5cm的长方体中,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体的体积是()cm3。 A . 216 B . 125 C . 343 二、填一填 (共6题;共20分) 3. (4分)数一数,填一填。

有________个,有________个,有________个,有________个。 4. (4分) (2020一上·德城期末)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5. (4分) (2019一上·济源期末) 数一数,填一填。 ________个,________个,________个,________个。 6. (2分) (2019一上·天等期中) (1)数一数,一共有________只小猫。 (2)从右数起小黑猫排第________;从左数起,在第7只小猫上打“√”。________

7. (3分)看图填空。 (1) 铅笔在橡皮的________边。 (2) ________在________的右边。 (3)铅笔的右边有________。 8. (3分) (2020一上·珠海期末) 长方体有________个,正方体有________个,球有________个,圆柱有________个。 三、画一画,圈一圈 (共6题;共40分) 9. (5分)认一认,填出下面图形的名称。 10. (5分) (2020一上·龙华期末) 正方体最多的画“√”。

七年级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题(一)解析

初中一年级奥赛训练题(一)及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如果a,b都代表有理数,并且a+b=0,那么( C) A.a,b都是0 B.a,b之一是0 C.a,b互为相反数D.a,b互为倒数 2.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单项式与单项式的和是单项式B.单项式与单项式的和是多项式C.多项式与多项式的和是多项式D.整式与整式的和是整式 3.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A. 有最小的自然数B.没有最小的正有理数 C.没有最大的负整数D.没有最大的非负数 4.如果a,b代表有理数,并且a+b的值大于a-b的值,那么( D) A.a,b同号B.a,b异号C.a>0 D.b>0 5.大于-π并且不是自然数的整数有( B) A.2个B.3个C.4个D.无数个 6.有四种说法: 甲.正数的平方不一定大于它本身;乙.正数的立方不一定大于它本身;丙.负数的平方不一定大于它本身;丁.负数的立方不一定大于它本身。 这四种说法中,不正确的说法的个数是( B) A.0个B.1个C.2个D.3个 解析:负数的平方是正数,所以一定大于它本身,故丙错误。 7.a代表有理数,那么a和-a的大小关系是( D) A.a大于-a B.a小于-a C.a大于-a或a小于-a D.a不一定大于-a 解析:令a=0,马上可以排除A、B、C,应选D。 8.在解方程的过程中,为了使得到的方程和原方程同解,可以在原方程的两边( D) A.乘以同一个数B.乘以同一个整式 C.加上同一个代数式D.都加上1 解析:对方程同解变形,要求方程两边同乘不等于0的数,所以排除A。我们考察方程x-2=0,易知其根为x=2.若该方程两边同乘以一个整式x-1,得(x-1)(x -2)=0,其根为x=1及x=2,不与原方程同解,排除B。同理应排除C.事实上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个常数,新方程与原方程同解,D所加常数为1,因此选D.9.杯子中有大半杯水,第二天较第一天减少了10%,第三天又较第二天增加了10%,那么,第三天杯中的水量与第一天杯中的水量相比的结果是( C) A.一样多B.多了C.少了D.多少都可能 解析:设杯中原有水量为a,依题意可得, 第二天杯中水量为(1-10%)a=0.9a;第三天杯中水量为0.9a(1+10%)=0.9×1.1a;第三天杯中水量与第一天杯中水量之比为0.99∶1, 所以第三天杯中水量比第一天杯中水量少了,选C。

2018年世界少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六年级海选赛试题含答案

六年级 第1页 六年级 第2页 绝密★启用前 世界少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国区)选拔赛地方海选赛 选手须知: 1、本卷共三部分,第一部分:填空题,共计50分;第二部分:计算题,共计12分;第三部分:解答题,共计58分。 2、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学校、赛场、参赛证号码写在规定的位置。 3、比赛时不能使用计算工具。 4、比赛完毕时试卷和草稿纸将被收回。 六年级试题(A卷) (本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 一、填空题。(每题5分,共计50分) 1、有甲、乙两个两位数,甲数的 27等于乙数的 2 3 ,这个两位数的差最多是。 2、如果15111111111111111*=++++,242222222222*=+++,33*=3+33+333,那么7*4=。 3、由数字0,2,8(既可全用也可不全用)组成的非零自然数,按照从小到大排列,2008排在第个。 4、如图,正方形的边长是2(a+b ),已知图中阴影部分B 的面积是7平方厘米,则阴影部分A 和C 面积的和是平方厘米。 5、一辆出租车与一辆货车同时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出租车4小时到达,货车6小时到达,已知出租车 比货车每小时多行35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千米 6、一个长方体铁块,被截成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铁块,两个正方体铁块的棱长之和比原来长方体铁块的棱长之和增加了16厘米,则原来长方体铁块的长是。 7、四袋水果共46个,如果第一袋增加1个,第二袋减少2个,第三袋增加1倍,第四袋减少一半,那么四袋水果的个数就相等了,则第四袋水果原先有个。 8、有23个零件,其中有一个次品,不知它比正品轻还是重,用天平最少次可以找出次品。 9、123A5能被55整除,则A=。 10、在一次数学游戏中,每一次都可将黑板上所写的数加倍或者擦去它的末位数,假定一开始写的数是458,那么经过次上述变化得到14. 二、计算题。(每题6分,共计12分) 11、1232001 1 2320012002200220022002 ++++L 12、6328862363278624?-? a +省市 学校 姓名 赛场 参赛证号 ∕∕∕∕∕∕〇∕∕∕∕∕∕〇∕∕∕∕∕∕∕〇∕∕∕∕∕∕ 密 〇 封 〇 装 〇 订 〇 线 ∕∕∕∕∕∕〇∕∕∕∕∕∕〇∕∕∕∕∕∕〇∕∕∕∕∕∕〇∕∕∕∕∕∕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空间与图形练习题

空间与图形试题 一、填空题。 1,下左图中,∠1=()°,∠2=()°。 2,观察上右图,在括号内填字母,使等式成立。 3,用圆规画图,当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为()厘米时可以画出直径为2厘米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4,一张正方形纸的边长为a,从这张纸上剪下一个边长为b(a>b)的小正方形,用字母表示剩余部分的面积是()。 5,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5分米,面积是120平方分米,高是()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是()平方分米。 6,如下图(单位:厘米),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面积的最简整数比是()。 7,把下边的长方形以15厘米长的边为轴旋转一周,会得到一个

(),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8,求一个圆柱形铁桶的占地面积是求它的(),求做这个铁桶需要多少铁皮,是求它的()。 9,用两个相同的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比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和少16平方厘米,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10,下面形体是由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搭拼成的,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至少还需要()个这样的小正方体,才能搭拼成一个正方体。 11,如下图所示,用棱长分别是1米、2米的两个正方体组成一个物体,那么这个物体的表面积是()平方米。

12,用边长为1分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至少需要()个这样的小正方体,把这些小正方体排成一行,它的长度是()分米。 13,把24分米长的铁丝折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如果把这根铁丝折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14,一种圆柱形铁皮油桶的底面直径是40厘米,高是50厘米,这个油桶的容积是()毫升。 15,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的体积相等,它们底面积的比是3:5,圆柱的高是8厘米,圆锥的高是()厘米。 二、判断题。 1,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 2,经过平面上的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平面上的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3,因为三角形不易变形,所以房子的梁架做成三角形形状。() 4,三角形中最大的角不小于60度。() 5,将一张正方形纸连续对折三次,展开后其中一份是这张纸的1 。() 8

2012年IMO国际数学奥林匹克试题解答

2012年IMO国际数学奥林匹克试题解答 第一题 设J是三角形ABC顶点A所对旁切圆的圆心. 该旁切圆与边BC相切于点M, 与直线AB和AC分别相切于点K和L. 直线LM和BJ相交于点F, 直线KM与CJ相交于点G. 设S是直线AF和BC的交点, T是直线AG和BC 的交点. 证明: M是线段ST的中点. 2012年IMO国际数学奥林匹克试题第一题 解答: 因为 ∠JFL=∠JBM?∠FMB=∠JBM?∠CML=12(∠A+∠C)?12∠C=12∠A= ∠JAL, 所以A、F、J、L四点共圆. 由此可得AF⊥FJ, 而BJ是∠ABS的角平分线, 于是三角形ABS的角平分线与高重合, 从而AB=BS; 同理可得AC=CT.

综上, 有 SM=SB+BM=AB+BK=AK=AL=AC+CL=CT+CM=MT, 即M是线段ST的中点. 第二题 设n?3, 正实数a2,a3,?,a n满足a2?a3???a n=1, 证明: (a2+1)2(a3+1)3?(a n+1)n>n n. 解答:由均值不等式, 我们有 (a k+1)k=?(a k+1k?1+?+1k?1)k(ka k?(1k?1)k?1?? ? ? ? ? ? ? ? ? ? ? ?√k)k=k k(k?1)k?1a k, 当a k=1k?1时等号成立, 其中k=2,3,?,n. 于是 (a2+1)2(a3+1)3?(a n+1)n?221a2?3322a3???n n(n?1)n?1a n=n n. 当对任意的k=2,3,?,n时, 若恒有a k=1k?1, 此时由n?3知 a2?a3???a n=1(n?1)!≠1, 因此上述不等式等号不成立, 从而不等式得证. 第三题 "欺诈猜数游戏" 在两个玩家甲和乙之间进行, 游戏依赖于两个甲和乙都知道的正整数k和n. 游戏开始时甲先选定两个整数x和N, 1?x?N. 甲如实告诉乙N的值, 但对x 守口如瓶. 乙现在试图通过如下方式的提问来获得关于x的信息: 每次提问, 乙任选一个由若干正整数组成的集合S(可以重复使用之前提问中使用过的集合), 问甲"x是否属于S?". 乙可以提任意数量的问题. 在乙每次提问之后, 家必须对乙的提问立刻回答"是" 或"否", 甲可以说谎话, 并且说谎的次数没有限制, 唯一的限制是甲在任意连续k+1次回答中至少又一次回答是真话. 在乙问完所有想问的问题之后, 乙必须指出一个至多包含n个正整数的集合X, 若x属于X, 则乙获胜; 否则甲获胜. 证明:

2020年中国高中数学奥林匹克试题与解答 精品

O R Q N M F E D C B A P 2020年中国数学奥林匹克试题与解答 (2020年1月11日) 一、给定锐角三角形PBC ,PC PB ≠.设A ,D 分别是边PB ,PC 上的点,连接AC ,BD ,相交于点O. 过点O 分别作OE ⊥AB ,OF ⊥CD ,垂足分别为E ,F ,线段BC ,AD 的中点分别为M ,N . (1)若A ,B ,C ,D 四点共圆,求证:EM FN EN FM ?=?; (2)若 EM FN EN FM ?=?,是否一定有A ,B ,C ,D 四点共圆?证明你的结论. 解(1)设Q ,R 分别是OB ,OC 的中点,连接EQ ,MQ ,FR ,MR ,则 11 ,22 EQ OB RM MQ OC RF ====, 又OQMR 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OQM ORM ∠=∠, 由题设A ,B ,C ,D 四点共圆, 所以ABD ACD ∠=∠, 于是22EQO ABD ACD FRO ∠=∠=∠=∠, 所以EQM EQO OQM FRO ORM FRM ∠=∠+∠=∠+∠=∠, 故 EQM MRF ???, 所以 EM =FM , 同理可得 EN =FN , 所以 EM FN EN FM ?=?. (2)答案是否定的. 当AD ∥BC 时,由于B C ∠≠∠,所以A ,B ,C ,D 四点不共圆,但此时仍然有 EM FN EN FM ?=?,证明如下: 如图2所示,设S ,Q 分别是OA ,OB 的中点,连接ES ,EQ ,MQ ,NS ,则 11 ,22 NS OD EQ OB ==, 所以 NS OD EQ OB =. ① 又11 ,22 ES OA MQ OC = =,

2016年世界少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三年级海选赛试题(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世界少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国区)选拔赛地方海选赛 (2016年10月) 选手须知: 1、本卷共三部分,第一部分:填空题,共计50分;第二部分:计算题,共计12分;第三部分:解答题,共计58分。 2、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学校、赛场、参赛证号码写在规定的位置。 3、比赛时不能使用计算工具。 4、比赛完毕时试卷和草稿纸将被收回。 三年级试题(A卷)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每题5分,共计50分) 1、一“台阶”图的每一层都由黑色和白色的正方形交错组成,且每一层的两端都是黑色的正方形,从上到下第一层到第四层如图所示,则第2016层中白色的正方形的数目___________。 2、一个课外小组活动日,老师进教室一看,来参加活动的学生只占教室里全体人数的一半.老师很生气.这天共来了____________名学生。 3、从小熊家到小猪家有一条小路,单侧有树,每隔45米种一棵树,加上两端共53棵;现在改成每隔60米种一棵树。可余下__________棵树。 4、小明家的小狗喝水时间很规律,每隔5分钟喝一次水,第一次喝水的时间是8点整,当小狗第20次喝水时,时间是_______________。 5、妈妈买来大米2袋,面粉4袋,共重200千克,已知1袋大米的重量和2袋面粉的重量相等,那么一袋大米重_______________千克。 6、学校食堂今天午餐的菜谱上有2个肉菜和2个素菜,小明想买1个肉菜和1个素菜,共有________种的搭配方法。 7、同学们进行队列训练,如果每排8人,最后一排6人;如果每排10人,最后一排少4人。参加队列训练的学生最少有________人。 8、小明心中想到三个自然数,这三个数的和等于这三个数的积,小明想的三个数是____________。9、某小学二年级一班和二班共有85人,一班比二班多3人,二班有_________人。 10、下图中有个正方形。 二、计算题。(每题6分,共计12分) 11、567+231-267+269 12、2000-99-9-98-8-97-7-96-6-95-5-94-4-93-3-92-2-91-1 省 市 学 校 姓 名 赛 场 参 赛 证 号 ∕ ∕ ∕ ∕ ∕ ∕ 〇 ∕ ∕ ∕ ∕ ∕ ∕ 〇 ∕ ∕ ∕ ∕ ∕ ∕ ∕ 〇 ∕ ∕ ∕ ∕ ∕ ∕ 密 〇 封 〇 装 〇 订 〇 线 ∕ ∕ ∕ ∕ ∕ ∕ 〇 ∕ ∕ ∕ ∕ ∕ ∕ 〇 ∕ ∕ ∕ ∕ ∕ ∕ 〇 ∕ ∕ ∕ ∕ ∕ ∕ 〇 ∕ ∕ ∕ ∕ ∕ ∕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空间与图形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空间与图形 【教学内容】 空间与图形(教材第112页及练习二十三第14~16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习使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理解和掌握圆的有关概念,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3.经历空间与图形知识的整理运用过程,体验应用知识,归纳概括的方法. 【重点难点】 1.掌握物体的位置表示方法,圆的特征、特性. 2.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复习知识】 一、复习物体的位置 确定物体位置的两种方法: (1)按方向、距离确定;(2)用数对确定. 二、复习圆的知识 (出示一个圆)师: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圆的知识,你知道哪些呢?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相互说一说,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1.圆的认识 圆心:用字母O表示,确定圆的位置. 半径:用字母r表示,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直径:用字母d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在同一个圆里,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直径都相等. 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即d=2r或r=12d. 2.圆的周长 圆周率: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叫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C=πd或C=2πr.

3.圆的面积 知道近似长方形的长求圆的面积. 4.环形的面积 环形的面积=大圆面积-小圆面积 5.扇形的认识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113页第4题. (1)分析:求公园围墙的长度就是求圆形围墙的周长. C=2πr=2×3.14×1=6.28(km) (2)正北,2km (3)3.14×1×1-3.14×0.2×0.2=3.0144(km2) (4)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2.完成练习二十三第14~16题. 第14题.(1)略. (2)小猴住在小熊的东偏南50°,距离是400m; 小象先向西偏南40°走300m到小猴家,再往东走400m到小鹿家. 小鹿先向西走400m经过小猴家,然后向北偏西40°走500m到小熊家. (3)略. 第15题.(1)1∶2 (2)π∶1 (3)2∶3 2∶34∶9 第16题. (1)图一:C=πd=3.14×1.8=5.652(m)

小学立体图形专题练习及答案

立体图形表面积体积计算和答案 一、填空题 1.一个边长为4分米的正方形,以它的一条边为轴,把正方形旋转一周后,得到一个,这个形体的体积是. (3.14×42)×4=200.96(立方分米). 2.把19个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体重叠起来堆成如右图所示的立方体,这个立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这个立方体的表面由3×3×2+8×2+10×2=54个小正方形组成,故表面积为4×54=216(平方厘米). 3.图中是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尺寸如图).问: 柱锥V V 等于. ππππ816828,316424312 ?=???? ???==?? ?? ????=柱锥V V ,故241=柱锥V V . 4.在桌面上摆有一些大小一样的正方体木块 ,从正南方向看如下图(1),从正东方向看如下图(2),要摆出这样的图形至多能用块正方体木块,至少需要 块正方体木块. 至多要20块(左下图),至少需要6块(右下图). (图1) (图2) 2 1 2 1 2 2 1 2 1 1 1 1 1 1 1 1 1 2 1 1

5.一个圆柱形玻璃杯中盛有水,水面高2.5厘米,玻璃内侧的底面积是72平方厘米,在这个杯中放进棱长6厘米的正方体的铁块后,水面没有淹没铁块,这时水面高厘米. 水的体积为72×2.5=180(cm 2),放入铁块后可以将水看作是底面积为72-6×6=36(cm 2)的柱体,所以它的高为180÷36=5(cm ) 二、解答题 1.一个长方形水箱,从里面量长40厘米,宽30厘米,深35厘米.原来水深10厘米,放进一个棱长20厘米的正方形铁块后,铁块的顶面仍然高于水面,这时水面高多少厘米? 若铁块完全浸入水中,则水面将提高3 26)3040(203=?÷(厘米).此时水面的高小于20厘米,与铁块完全浸入水中矛盾,所以铁块顶面仍然高于水面. 设放入铁块后,水深为x 厘米.因水深与容器底面积的乘积应等于原有水体积与铁块浸入水中体积之和,故有: x x 20201030403040?+??=? 解得x =15,即放进铁块后,水深15厘米. 2.雨哗哗地不停地下着,如在雨地里放一个如图1那样的长方形的容器,雨水将它下满要用1小时.有下列(A )-(E )不同的容器(图2),雨水下满各需多少时间 (注面是朝上的敞口部分.) 2cm 2cm (A ) (B ) (C ) (D ) (E ) 雨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立体图形思维》训练题_六年级试卷.doc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立体图形思维》训练题_六年级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知识分析】 本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之后的拓展练习。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的圆柱体、圆锥体的体积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题解读】 【例1】已知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是4厘米,它的侧面积是60平方厘米,求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思路简析】这道题的突破口是在“侧面积是60平方厘米”,侧面积的算法是πdh,而体积求法是πr2h,只需把60除以2,算出πrh,再乘上r (4)即可。 列式:60÷2×4=120立方厘米 【l 【思路简析】画一个示意图会发现增加的只是侧面积,底面积并没有增加,所以,只用50.24÷3.14÷2,算出它的底面直径,除以2就行了。 列式: 50.24÷3.14÷2÷2=4厘米 【经典题型练习】 1.一个圆柱体,底面半径是5厘米,这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100平方厘米。它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2.一个圆柱体,底面周长是6.28厘米,如果把圆柱体沿直径切成两个半圆柱体,表面积就增加20平方厘米,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3.用直径为40毫米的圆形钢材截下一段压成直径为60毫米,高为40毫米的圆柱形零件毛坯,需要截取多少毫米圆钢?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小学数学《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教学内容:《一年级》 教学目标:认识常见的立体图形 教学重点:立体图像的分类与区分 教学难点:数立体图形的个数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家长找一个看不到里面的盒子(袋子),在里面装上各种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若干个,然后家长报出要寻找的“宝贝”名称,如长方形、正方形、圆柱等等,然后孩子伸手在盒子(袋子)里找出相应的图形,不能偷看,完全要凭手的感觉去寻找图形。 师:数学中也有许多有趣的立体图形,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去数学迷宫探索有关认识立体图形的问题,好吗? 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讲解 2、出示例1 【例1】是长方体的画√,不是的画×。

()()()()()

①引导学生读题。 ②引导学生分析条件,找到问题突破口。 ③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④交流答案,说想法。 ⑤教师总结,归纳方法。 2、巩固练习:哪些是长方体,填序号。 长方体()。 ①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②交流答案,说想法。教师总结, 3、出示例2 【例2】是正方体的画√,不是的画×。

()()()()

①引导学生读题。 ②引导学生分析条件,找到问题突破口。 ③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④交流答案,说想法。 ⑤教师总结,归纳方法。 三、游戏练习 衔纸杯传水 目的:增进亲近感,考验成员配合、协作能力。 要求:人员选八名一组,男女交替配合。共选十六名员工,分二组同时进行比赛。另有二名人员辅助组第一名人员倒水至衔至的纸杯内,再一个个传递至下一个人的纸杯内,最后一人的纸杯内的水倒入一个小缸内,最后在限定的五分钟内,看谁的缸内的水最多,谁就获胜。 课堂小结: 1.长方体:长长的、方方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的面大小相等,有8个尖尖的棱角。 2.正方体:方方正正的,6个面都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有8个尖尖的棱角。 3.圆柱体:圆圆的柱子,上下面都是一样大的圆形,侧面光滑,可以滚动。 4.球体:圆圆表面光滑,可以滚动。 5.数组合图形的个数:由小正方体组成的组和图形,先数行和列,再数层数。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初中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题和答案

初中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题及答案 奥数题一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如果a,b都代表有理数,并且a+b=0,那么 ( ) A.a,b都是0 B.a,b之一是0 C.a,b互为相反数 D.a,b互为倒数 答案:C 解析:令a=2,b=-2,满足2+(-2)=0,由此a、b互为相反数。 2.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单项式与单项式的和是单项式 B.单项式与单项式的和是多项式 C.多项式与多项式的和是多项式 D.整式与整式的和是整式 答案:D 解析:x2,x3都是单项式.两个单项式x3,x2之和为x3+x2是多项式,排除A。两个单项式x2,2x2之和为3x2是单项式,排除B。两个多项式x3+x2与x3-x2之和为2x3是个单项式,排除C,因此选D。 3.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有最小的自然数 B.没有最小的正有理数 C.没有最大的负整数 D.没有最大的非负数 答案:C 解析:最大的负整数是-1,故C错误。 4.如果a,b代表有理数,并且a+b的值大于a-b的值,那么 ( ) A.a,b同号 B.a,b异号 C.a>0 D.b>0 答案:D 5.大于-π并且不是自然数的整数有 ( ) A.2个 B.3个 C.4个 D.无数个 答案:C 解析:在数轴上容易看出:在-π右边0的左边(包括0在内)的整数只有-3,-2,

-1,0共4个.选C。 6.有四种说法: 甲.正数的平方不一定大于它本身; 乙.正数的立方不一定大于它本身; 丙.负数的平方不一定大于它本身; 丁.负数的立方不一定大于它本身。 这四种说法中,不正确的说法的个数是 (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答案:B 解析:负数的平方是正数,所以一定大于它本身,故C错误。 7.a代表有理数,那么,a和-a的大小关系是 ( ) A.a大于-a B.a小于-a C.a大于-a或a小于-a D.a不一定大于-a 答案:D 解析:令a=0,马上可以排除A、B、C,应选D。 8.在解方程的过程中,为了使得到的方程和原方程同解,可以在原方程的两边( ) A.乘以同一个数 B.乘以同一个整式 C.加上同一个代数式 D.都加上1 答案:D 解析:对方程同解变形,要求方程两边同乘不等于0的数,所以排除A。我们考察方程x-2=0,易知其根为x=2.若该方程两边同乘以一个整式x-1,得(x-1)(x-2)=0,其根为x=1及x=2,不与原方程同解,排除B。同理应排除C.事实上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 个常数,新方程与原方程同解,对D,这里所加常数为1,因此选D. 9.杯子中有大半杯水,第二天较第一天减少了10%,第三天又较第二天增加了10%,那么,第三天杯中的水量与第一天杯中的水量相比的结果是( ) A.一样多 B.多了 C.少了 D.多少都可能 答案:C 解析:设杯中原有水量为a,依题意可得, 第二天杯中水量为a×(1-10%)=0.9a; 第三天杯中水量为(0.9a)×(1+10%)=0.9×1.1×a; 第三天杯中水量与第一天杯中水量之比为0.99∶1, 所以第三天杯中水量比第一天杯中水量少了,选C。

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七年级总决赛)

A F E D C B 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国区)总决赛 七年级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10个小题,每小题5.2分,共52分) 1、已知c a 、、b 是互不相等的有理数,那么 b a a c a c c b c b b a ------,,中,正数有( ) A. 0个 B. 1个 C. 2个 D.3个 2、方程0|3||1|)1(2=+--++x x x 解的个数有( )A. 1个 B. 2个 C.3个D.无穷多个 3、已知2009192008 17)1() 1(++-+-=n n a ,当n 依次取1,2,…,2009时,a 的值为负数的个数是 ( )。 A .0个 B. 1个 C. 1004个 D.1005个 4、已知c a 、、b ,m 是有理数,且1b +>--=++m c b a m c a ,,则有( ) A. b < 0 B. c < 0 C. 2 1 - <+c b D. 1>bc 5、已知2009 20082010 200720102008200920072010200920082007??-=??-=??- =c b a ,,,则有( ) A .c b a << B. c b a >> C. b a c << D. a c b >> 6、已知?? ?=+=+3 ||||0||y x x y x 中,0≠xy ,则有=y x ( )A .1 B. -1 C. 2 D. -2 7、小明在三张卡片上分别写上2,3,5,每张卡片作为数轴上的一个点,卡片上的数表示这个离原点的 距离,把三张卡片摆放到数轴上,不同的摆放方法最多有( ) A .12种 B. 8种 C. 6种 D. 2种 8、设三角形三边的长为c a 、、b ,且c b a >>,下面三个式子:①bc a +2;②ca b +2;③ ab c +2,其中值最大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不确定 9、已知:如图,△ABC 中,D 是BC 上的点,BD= 2DC ,E 在AD 上,AE = DE ,BE 交AC 于F ,若△ABC 的面积是302 cm ,那么四边形CDEF 的面积是( ) A .92 cm B. 8.52 cm C. 82 cm D. 7.5 2 cm 10、圆周上有9个点,以这些为顶点构成三角形,那么所构成的三角形的个数共有( ) A .24个 B. 27个 C. 72个 D. 84个 二、填空题(8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1、已知a 是质数,则方程组?? ?=-=+a y x a y x 4的正整数解是 ;

小学六年级数学空间与图形复习题及答案

空间与图形练习题 填空(27﹪) 1、将一个大正方体切成大小相同的8个小正方体,每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是18 平方厘米,原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2、把一个底面直径2分米的圆柱体截去一个高1分米的圆柱体,原来的圆柱体表面积减少()平方分米。 3、一个圆柱体的底面积是45平方厘米,高是20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与它等底等体积的圆锥体的高是()厘米。 判断(27﹪) 4、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5、圆柱体积比它等底等高圆锥体积多2\3 。() 6、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3倍,它的侧面积扩大9倍。() 选择(16﹪) 7、比较右图中二个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结果是() A、面积相等,周长相等 B、面积相等周长不相等 C、面积不相等周长相等 d面积不相等周长不相等 8、圆柱、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底面周长相等,高也相等,则()的体积最大。 A、圆柱 B、正方体 C、长方体 解决问题(30﹪) 9、在长4分米,宽3分米的长方形纸剪成一个最大的半圆,这个半圆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10、一种易拉罐高12厘米,底面直径6厘米,生产一个易拉罐需多少平方厘米的铝合金材料?如果把24罐装一盒,你准备怎样包装,需要用多少平方分米的硬纸板?(请写出你的包装方案)

评分标准: 填空题每空9分答案:①72 ②6.28 ③900 60 判断题每题9分④×⑤×⑥× 选择题每题8分⑦ B ⑧A 解决问题每题15分⑨ 3.14 ×4×1/2﹢4﹦10.28分米 3.14×(4/2)(4/2)×1/2=6.28平方分米 ⑩ 3.14 ×(6/2)×(6/2)×2﹢3.14×6×12=282.6(平方厘米) (36×12﹢12×24﹢36×24)×2﹦3168平方厘米=31.68平方分米 (答案不唯一)

小学六年级下数学《立体图形》思维训练

立体图形(一) 【知识分析】 本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之后的拓展练习。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的圆柱体、圆锥体的体积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题解读】 【例1】已知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是4厘米,它的侧面积是60平方厘米,求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思路简析】这道题的突破口是在“侧面积是60平方厘米”,侧面积的算法是πdh,而体积求法是πr2h,只需把60除以2,算出πrh,再乘上r(4)即可。 列式:60÷2×4=120立方厘米 【例2】一个底直径为20厘米的圆柱形木桶里装有水,水中放着一个底面直径为18厘米,高为20厘米的铁质圆锥体。当圆锥体取出后,桶内水面降低多少厘米? 【思路简析】仔细观察会发现,其实降低的水位与木桶底面积相乘就是圆锥的面积,而圆锥的面积为20×92×3.14÷3,算出后只需除以圆柱底面积就行了。 列式:﹙20×92×3.14÷3﹚÷﹙102×3.14﹚=5.4厘米 【例3】一个圆柱体,如果它的高增加2厘米,它的侧面积就增加50.24平方厘米。这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是多少厘米?

【思路简析】画一个示意图会发现增加的只是侧面积,底面积并没有增加,所以,只用50.24÷3.14÷2,算出它的底面直径,除以2就行了。 列式: 50.24÷3.14÷2÷2=4厘米 【经典题型练习】 1.一个圆柱体,底面半径是5厘米,这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100平方厘米。它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2.一个圆柱体,底面周长是6.28厘米,如果把圆柱体沿直径切成两个半圆柱体,表面积就增加20平方厘米,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3.用直径为40毫米的圆形钢材截下一段压成直径为60毫米,高为40毫米的圆柱形零件毛坯,需要截取多少毫米圆钢? 立体图形(二) 【知识分析】 本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立体图形之后的拓展练习。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立体图形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题解读】

小学奥数立体图形

第11讲立体图形 各种涉及长方体、立方体、圆柱、圆锥等立体图形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问题,解题时考虑沿某个方向的投影常能发挥明显的作用.较为复杂的是与剪切、拼接、染色等相关联的立体几何问题. 第六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初赛第12 题(略有改动) 1.用棱长是1厘米的立方块拼成如图11-1所示的立体图形,问该图形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分析与解】显然,图11-1的图形朝上的面与朝下的面的面积相等,都等于3×3=9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朝左的面和朝右的面的面积也相等,等于7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朝前的面和朝后的面的面积也相等,都等于7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因此,该图形的表面积等于(9+7+7)×2=46个小正方形的面积,而每个小正方形面积为l平方厘米,所以该图形表面积是46平方厘米. 2.如图11-2,有一个边长是5的立方体,如果它的左上方截去一个边分别是5,3,2的长方体,那么它的表面积减少了百分之几? 【分析与解】原来正方体的表面积为5 ×5×6=150. 现在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截了两个面向我们的侧面,它们的面积为(3×2)×2=12,12÷150=0.08=8%.即表面积减少了百分之八. 3.如图11-3,一个正方体形状的木块,棱长l米,沿水平方向将它锯成3片,每片又锯成4长条,每条又锯成5小块,共得到大大小小的长方体60块.那么,这60块长方体表面积的和是多少平方米?

【分析与解】我们知道每切一刀,多出的表面积恰好是原正方体的2个面的面积.现在一共切了(3-1)+(4-1)+(5-1)=9刀,而原正方体一个面的面积1×l=1(平方米),所以表面积增加了9×2×1=18(平方米). 原来正方体的表面积为6×1=6(平方米),所以现在的这些小长方体的表积之和为6+18=24(平方米). 4.图11-4中是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体,分别在前后、左右、上下各面的中心位置挖去一个边长l厘米的正方体,做成一种玩具.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分析与解】原正方体的表面积是4×4×6=96(平方厘米). 每一个面被挖去一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同时又增加了5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作为玩具的表面积的组成部分.总的来看,每一个面都增加了4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从而,它的表面积是96+4×6=120平方厘米. 5.图11-5是一个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体.在正方体的上面的正中向下挖一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 体小间;接着在小洞的底面正中再向下挖一个边长为1 2 厘米的小洞;第三个小洞的挖法与前两个相同, 边长为1 4 厘米.那么最后得到的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分析与解】因为每挖一次,都在原来的基础上,少了1个面,多出了5个面,即增加了4个面.所以,最后得到的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