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

历史背景为东汉末年,其时曹操于官渡击败袁绍,后又败袁绍三子,袁熙袁谭袁尚及北方少数民族乌桓,黄河以北遂落入曹操之手,展望北方仅余西北马腾。曹操挟天子令诸侯,为统一全国,举兵南下,当时长江以南的诸侯主要有荆州刘表,东吴孙权,益州刘璋,以及汉中张鲁。而刘备此时在汝南,于新野战败,逃亡江夏,本栖身刘表,然荆州军事实力本就不足以抵抗曹操,加之此时刘表已死,次子刘琮又在蔡瑁等投降派的引领下投降曹操。刘备已丢掉了荆州北部,只能在江夏坚持抵抗,后刘备遣诸葛亮与东吴联络,两家促成联盟,以长江天险为守共拒曹操。而曹操虽然势大,但所部大多为冀州,益州降兵,难堪重用,其本部嫡系兵马只有十余万。加之北方兵马素不善水战,加之孙刘两家众志成城,精诚合作。方有赤壁大捷!

董卓入洛后,曹操逃到陈留(河南开封一带),聚兵反抗,成为关东军的一部。初平三年,他在济北(山东常青以南)诱降黄巾军三十万众,选其精锐,编为青州兵,又陆续收纳了一些豪强地主的地方武装。建安元年,他把汉献帝迁到许县(河南许昌东),取得了挟天子以令不臣之势;又屯粮纳谷,以储军资。建安五年,与袁绍进行官渡之战,曹操以弱胜强全歼袁军主力;又利用袁绍二子的矛盾攻占了袁氏的邺城,相继占领了青、冀、幽、并四州之地,统一了中原地区。建安二年,又打败了乌桓。

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刘备联军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蒲圻市西北的赤壁山)一带,大败曹操军队的一次决战。曹操败袁绍、破乌桓,基本统一北方后,于建安十三年七月,自宛(今河南

南阳)挥师南下,欲先灭刘表,再顺长江东进,击败孙权,以统一天下。九月,曹军进占新野(今属河南),时刘表已死,其子刘琮不战而降。依附刘表屯兵樊城(今属湖北)的刘备仓促率军民南撤。曹操收编刘表部众,号称八十万大军向长江推进。刘备在长坂(今湖北当阳境)被曹军大败后,于退军途中派诸葛亮赴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会见孙权,说服孙权结盟抗曹。

孙权命周瑜为主将,程普为副,率三万精锐水军,联合屯驻樊口(今湖北鄂州境)的刘备军,共约五万人溯长江西进,迎击曹军。十一月,孙刘联军与曹军对峙于赤壁。曹操将战船首尾相连,结为一体,以利演练水军,伺机攻战。周瑜采纳部将黄盖所献火攻计,并令其致书曹操诈降,曹操中计。黄盖择时率蒙冲斗舰乘风驶入曹军水寨纵火。曹军船阵被烧,火势延及岸上营寨,孙刘联军乘势出击,曹军死伤过半,遂率部北退,留征南将军曹仁固守江陵。联军乘胜扩张战果,孙刘两军分占荆州要地。

赤壁决战,曹操在有利形势下,轻敌自负,指挥失误,终致战败。孙权、刘备在强敌进逼关头,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终以弱胜强。此战为日后魏、蜀、吴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这次战役的基本经过是这样的: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后,作玄武池训练水兵,并对可能动乱的关中地区采取措施,随即于建安十三年七月出兵十多万南征荆州,欲一统南北。时孙权已自江东统军攻克夏口(今武汉境),打开了西入荆州的门户,正相机吞并荆、益州(治成都),再向北发展;而依附荆州牧刘表的刘备,“三顾茅庐”得诸葛亮为谋

士,以其隆中对策,制定先占荆、益,联合孙权,进图中原的策略,并在樊城大练水陆军。曹操采用侍中、尚书令荀攸之计,领大军直出叶县、宛城(今河南南阳),另遣轻骑袭襄阳(今属湖北)。八月,刘表病亡,曹军放慢进军速度,施加军威,欲不战而得荆州。时孙权派鲁肃以吊(刘表)丧为名,往观形势,拉拢刘备,团结刘表旧将,对付曹操。鲁肃在途中得知曹操进军荆州的消息,乃昼夜兼程赶向襄阳。刘表次子刘琮继任荆州牧,遣使投降曹操,迎接曹军。正加紧准备迎敌的刘备得知刘琮投降时,曹军已过宛城。

九月,曹操至新野(今属河南)接受刘琮投降后,逼向荆州腹地。刘备为避曹军锐气,与诸葛亮等率十余万军民仓促南撤,退向战略要地江陵(今属湖北荆沙),并令关羽领万余水兵顺汉水、溯江水会师。刘备至当阳长坂(今当阳境),与鲁肃相见,接受其劝说,愿率军转东,向孙权靠近。时曹操已过襄阳,恐刘备先占江陵,亲率精骑5000,昼夜行300多里,追上刘备,将其击败,并获徐庶之母,迫徐庶来归。张飞率20骑断后,拆长坂桥,勒马横矛,令曹军疑惧,刘备方得脱险,东奔汉津(今钟祥境),恰遇关羽船队,刘表长子、江夏太守刘琦也领万余人接应。刘备军顺汉水至夏口,先遣诸葛亮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见孙权,共谋抗曹,自率军屯樊口(今湖北鄂州境)。

孙权见刘备新败,又慑于号称80万的曹军声威,对联刘举棋不定。诸葛亮与鲁肃、周瑜等精辟分析形势,指出曹军不过20余万,且有后方不安、远道劳师、水土不服、短于水战等弱点,坚定了孙权抗曹决心。孙权不顾主降派张昭等反对,命周瑜、程普为左右督,鲁肃为

赞军校尉,率3万精锐水兵,与刘备合军共约5万,溯江水而上,进驻夏口。

曹操乘胜取江陵后,又以刘表大将文聘为江夏太守,仍统本部兵,镇守汉川(今江汉平原)。益州牧刘璋也遣兵给曹操补军,开始向朝廷交纳贡赋。曹操更加骄傲轻敌,不听谋臣贾诩暂缓东下的劝告,送信恐吓孙权,声称要决战吴地。冬,亲统军顺长江水陆并进。孙刘联军在夏口部署后,溯江迎击曹军,遇于赤壁。曹军步骑面对大江,失去威势,新改编及荆州新附水兵,战斗力差,又逢疾疫流行,以致初战失利,慌忙退向北岸,屯兵乌林(今湖北洪湖境),与联军隔江对峙。

曹操下令将战船相连,减弱了风浪颠簸,利于北方籍兵士上船,欲加紧演练,待机攻战。周瑜鉴于敌众己寡,久持不利,决意寻机速战。部将黄盖针对曹军“连环船”的弱点,建议火攻,得到赞许。黄盖立即遣人送伪降书给曹操,随后带船数十艘出发,前面10艘满载浸油的干柴草,以布遮掩,插上与曹操约定的旗号,并系轻快小艇于船后,顺东南风驶向乌林。接近对岸时,戒备松懈的曹军皆争相观看黄盖来降。此时,黄盖下令点燃柴草,各自换乘小艇退走。火船乘风闯入曹军船阵,顿时一片火海,迅速延及岸边营屯。联军乘势攻击,曹军伤亡惨重。曹操深知已不能挽回败局,下令烧余船,引军退走。

联军水陆并进,追击曹军。曹操引军离开江岸,取捷径往江陵,经华容道(今潜江南)遇泥泞,垫草过骑,得以脱逃。曹操留曹仁守江

陵,满宠屯当阳,自还北方。周瑜等与曹仁隔江对峙,并遣甘宁攻夷陵(今宜昌境)。曹仁分兵围甘宁。周瑜率军往救,大破曹军,后还军渡江屯北岸,继续与曹仁对峙。刘备自江陵回师夏口后,溯汉水欲迂回曹仁后方。曹仁自知再难相持,次年被迫撤退。

赤壁大战后,刘备乘胜取得武陵、长沙、桂阳、零陵等四郡,次年又任荆州牧,奠定了壮大发展、进据益州的基础。曹操吸取失败教训,大兴水军,进控江淮,与孙权对峙。孙权为抗曹,继续与刘备联盟,任其在荆州发展。三国鼎立格局逐渐形成。

九、参战部队及人员

曹军:

总指挥——曹操(丞相兼冀州牧);参谋长——荀攸(中军师);谋士——贾诩(太中大夫),程昱(奋武将军);将领——曹仁(行征南将军),曹洪(历锋将军),张辽(荡寇将军),张颌(平狄将军),夏侯惇(伏波将军),李典(捕虏将军),于禁(虎威将军),乐进(拆冲将军),徐晃(横野将军),许褚(校尉)。

孙军:

总指挥——周瑜(左都督);副指挥——程普(右都督),鲁肃(赞军校尉);将领——黄盖(武锋中郞将),韩当(中郞将),周泰(别部司马),凌统(别部司马),董系(偏将军),吕蒙(平北都尉),徐盛(别部司马),甘宁(都尉)。

刘军:

总指挥——刘备(领豫州牧、左将军);参谋长——诸葛亮(军师、

中朗将);谋士——孙乾(从事中郞);将领——关羽(偏将军),张飞(中郞将),赵云(乐门将军)。

十、三国真正建立

赤壁战后,曹操进兵关中,打败韩遂,马超,占有凉州。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又进兵汉中,张鲁投降,次年,曹操称魏王。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死,其子曹丕废汉献帝,自称皇帝,改国号为魏,都洛阳。

刘备借赤壁之战的胜利,占有荆州南部四郡(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并从孙权手中借得南郡部分地区。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备西攻益州取胜,自领益州牧。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大将黄忠破斩曹军降领夏侯渊,夺取汉中,刘备自称汉中王。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

孙权在赤壁战后重点向南发展。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派步兵骘向岭南进军,占据交州。次年,孙权将都城从京口迁到秣陵,并建石头城,该名建业(南京)。黄武元年(公元222年),孙权称吴王,公元229年正式称帝,国号吴,都建业。

赤壁之战课本原文及翻译

赤壁之战 司马光 (一) 初,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状语后置)曰:“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当初,鲁肃听说刘表死了,就对孙权说:“荆州与我国接邻,地理形势险要、坚固,肥沃的土地方圆万里,百姓殷实富裕,如果占有它,这就是开创帝王事业的凭借。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军中诸将,各有彼此。 现在刘表刚死,他(刘表)的两个儿子(刘琦、刘琮)不和睦,军队中的那些将领,有的拥戴刘琦,有的拥戴刘琮。 刘备天下枭雄(判断),与操有隙,寄寓于表(状语后置),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刘备是天下的豪杰,跟曹操有仇,寄居在刘表那里,刘表嫉妒他的才能而不重用(他)。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 如果刘备同他们(指原属刘表手下的人)荆州方面的人同心协力,上下一致,(我们)就应当安抚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如果他们有所背离(指刘表和荆州将领不能合作),(我们)就该另外筹划这件事情,以成就(我们的)大业。 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 我请求奉您之命去慰问刘表的两个儿子,并慰劳(他们)军中掌权的人物,以及劝说刘备使他安抚刘表的部下,同心一意,共同对付曹操,刘备一定会高兴而听从我们的意见。 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被动句)。” 如果这件事能够成功,天下就可以安定下来了。现在不赶快前往,恐怕就被曹操占了先机(抢先)。” 权即遣肃行。到夏口,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比至南郡,而琮已降,备南走,肃径迎之,与备会于当阳长坂(状语后置)。 孙权立刻派鲁肃前往。(鲁肃)到夏口,听说曹操已向荆州进军,(于是)日夜赶路,等(鲁肃)到了南郡,(刘表的二儿子)刘琮已投降曹操,刘备向南逃跑,鲁肃直接迎向前去,与刘备在当阳县长坂

赤壁之战简介

赤壁之战简介 赤壁之战简介: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刘备联军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蒲圻市西北的赤壁山,一说在今湖北武昌县西赤矶山)一带,大败曹操军队的一次决战。曹操败袁绍、破乌桓,基本统一北方后,于建安十三年七月,自宛(今河南南阳)挥师南下,欲先灭刘表,再顺长江东进,击败孙权,以统一天下。九月,曹军进占新野(今属河南),时刘表已死,其子刘琮不战而降。依附刘表屯兵樊城(今属湖北)的刘备仓促率军民南撤。曹操收编刘表部众,号称八十万大军向长江推进。刘备在长(今湖北当阳境)被曹军大败后,于退军途中派诸葛亮赴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会见孙权,说服孙权结盟抗曹。 孙权命周瑜为主将,程普为副,率三万精锐水军,联合屯驻樊口(今湖北鄂州境)的刘备军,共约五万人溯长江西进,迎击曹军。十一月,孙刘联军与曹军对峙于赤壁。曹操将战船首尾相连,结为一体,以利演练水军,伺机攻战。周瑜采纳部将黄盖所献火攻计,并令其致书曹操诈降,曹操中计。黄盖择时率蒙冲斗舰乘风驶入曹军水寨纵火。曹军船阵被烧,火势延及岸上营寨,孙刘联军乘势出击,曹军死伤过半,遂率部北退,留征南将军曹仁固守江陵。联军乘胜扩张战果,孙刘两军分占荆州要地.赤壁决战,曹操在有利形势下,轻敌自负,指挥失误,终致战败。孙权、刘备在强敌进逼关头,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终以弱胜强。此战为日后魏、蜀、吴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官渡之战背景:1,东汉末年轰轰烈烈的黄巾农民大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了,但也使腐朽的东汉政权分崩离析,名存实亡。2,各地州郡大吏

独揽军政大权,地主豪强形成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转入争权夺利、互相兼并的长期战争.3,在这些割据势力的连年征战中,袁绍、曹操两大集团逐步发展壮大起来。 内容:袁绍举兵南下的消息传道到许昌,曹军诸将认为难以战胜袁绍,曹操却说:“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遂决定起兵两万迎敌。 袁绍有军队数十万,后方巩固,兵精粮足。而曹操能用以抵抗袁绍的军队仅一二万人,且所占之地战乱连绵,物资供应远不丰富。曹操颇有军事才能,在这场战斗中,他先是采用声东击西之计,斩大将颜良,解白马之围.然后诱敌深入,又干延津之战中大败袁军,斩袁名将文丑。初战胜利后,曹操主动撤兵,退守官渡,深沟高垒,坚壁不出,等寻战机,如此阻扼袁绍10万大军达半年之久。袁绍谋士许攸投奔曹操,讲了袁绍新近在乌巢(今河南延津东南)屯积万余车粮草辎重的情况,并建议曹操出奇兵偷袭乌。曹操纳其言,击败鸟巢守将淳于琼,烧其粮草辎重万余车。火烧乌巢,决定了官渡之战的胜负。

历史上真实的赤壁之战

历史上真实的赤壁之战 信息工程学院0604班刘运琦 三国 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在长江赤壁(今 湖北蒲圻西北,一说今嘉鱼东北)一带大败曹操军队,奠定三国鼎立基 础的著名决战。 曹操基本统一 北方后,作玄武池训 练水兵,并对可能动 乱的关中地区采取 措施,随即于建安十 三年七月出兵十多 万南征荆州(约今湖 北、湖南),欲一统 南北。时孙权已自江 东统军攻克夏口(今 武汉境),打开了西 入荆州的门户,正相 机吞并荆、益州(治 成都),再向北发展; 而依附荆州牧刘表 的刘备,“三顾茅庐” 得诸葛亮为谋士,以 其隆中对策,制定先 占荆、益,联合孙权,进图中原的策略,并在樊城大练水陆军。 曹操采用侍中、尚书令荀攸之计,领大军直出叶县、宛城(今河南南阳),另遣轻骑袭襄阳(今属湖北)。八月,刘表病亡,曹军放慢进军速度,施加军威,欲不战而得荆州。时孙权派鲁肃以吊丧为名,往观形势,拉拢刘备,团结刘表旧将,对付曹操。鲁肃在途中得知曹操进军荆州的消息,乃昼夜兼程赶向襄阳。刘表次子刘琮继任荆州牧,遣使投降曹操,迎接曹军。正加紧准备迎敌的刘备得知刘琮投降时,曹军已过宛城。 九月,曹操至新野(今属河南)接受刘琮投降后,逼向荆州腹地。刘备为避曹军锐气,与诸葛亮、徐庶等率十余万军民仓促南撤,退向战略要地江陵(今属湖北荆沙),并令关羽领万余水兵顺汉水、溯江水会师。刘备至当阳长坂(今当阳境),与鲁肃相见,接受其劝说,愿率军转东,向孙权靠近。时曹操已过襄阳,恐刘备先占江陵,亲率精骑,昼夜行300多里,追上刘备,将其击败。先遣诸葛亮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见孙权,共谋抗曹,自率军屯樊口。 孙权见刘备新败,又慑于号称80万的曹军声威,举棋不定。诸葛亮与鲁肃、周瑜等精辟分析形势,指出曹军有后方不安、远道劳师、水土不服、短于水战等弱点,坚定了孙权抗曹决心。孙权不顾主降派张昭等反对,命周瑜、程普率3万精锐水兵,与刘备合军共约5万,溯江水而上,进驻夏口。 曹操乘胜取江陵后,又以刘表大将文聘为江夏太守,仍统本部兵,镇守汉川(今江汉平原)。益州牧刘璋也遣兵给曹操补军,开始向朝廷交纳贡赋。曹操更加骄傲轻敌,不听谋臣贾诩暂缓东下的劝告,送信恐吓孙权,声称要决战吴地。孙刘联军在夏口部署后,溯江迎击

赤壁之战课文

8 赤壁之战○1 司马光 初○2,鲁肃○3闻刘表○4卒,言于孙权曰:“荆州与国○5邻接,江山险 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6也。今刘表新 亡,二子不协○7,军中诸将,各有彼此○8。刘备,天下枭雄○9,与操有 隙○10,寄寓于表○11,表恶其能○12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13协心,上下齐同, 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14,宜别图之○15,以济大事。肃请得奉 命吊○16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17,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 共治○18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19,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 为操所先○20。”权即遣肃行。 到夏口○21,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22,比至南郡○23,而琮已降, 备南走,肃径○24迎之,与备会于当阳○25长坂。肃宣○27权旨○28,论天下事势, 致殷勤之意○1,且问备曰:“豫州○2今欲何至?”备曰:“与苍梧○3太 ○1节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编年体通史,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至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959),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由司马光等花了19年时间编成。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于是定名为“资治通鉴”。赤壁,地名,在湖北蒲圻西北,一说嘉鱼东北,长江南岸。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夏县(现在山西省夏县)人。北宋史学家。○2〔初〕当初,原先,早先。叙事中追溯以往之词。○3〔鲁肃〕字子敬,孙权的重要谋士和将领。○4〔刘表〕荆州(现在湖北、湖南一带)牧。州牧是东汉后期一个州的长官。○5〔国〕指孙权统治的地区。○6〔帝王之资〕(开创)帝王事业的凭借。资,凭借。○7〔二子不协〕指刘表的两个儿子刘琦和刘琮(cónɡ)不和。协,和睦。○8〔各有彼此〕意思是有的拥护刘琦,有的拥护刘琮。○9〔枭(xiāo)雄〕豪杰。枭,骁勇、豪雄。○10〔与操有隙〕跟曹操有仇。汉献帝的亲信受密诏要杀曹操,刘备曾参与其事。隙,嫌怨、感情上的裂痕。○11〔寄寓于表〕指刘备当时率领所部人马暂时依附于刘表。寄寓,寄居。○12〔恶(wù)其能〕嫉妒他的才能。○13〔彼〕他们,指原属刘表手下的人。○14〔离违〕离、违同义词连用,背离的意思。指刘备和荆州将领不能合作。○15〔别图之〕另外筹划这个(事情)。图,图谋、打算。○16〔吊〕慰问(死者亲属)。○17〔用事者〕掌权的人。○18〔治〕这里是对付的意思。○19〔克谐〕能够成功。克,能。谐,和谐,这里有圆满、顺利的意思。○20〔为操所先〕被曹操占了先。○21〔夏口〕地名,在现在湖北省武汉市。○22〔晨夜兼道〕日夜赶路。兼道,也作“兼程”,以加倍速度赶路。○23〔比至南郡〕等到到了南郡。南郡,郡名,故城在今湖北省江陵县。○24〔径〕直接。○25〔当阳〕现在湖北省当阳县。○26〔长坂〕就是长 坂坡,在当阳县东北。○27〔宣〕说明,传达。○28〔旨〕意旨,意思。

(完整版)三国演义主要人物和事迹简介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简介 《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有成就的历史小说,始于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展现了公元184年到280年间的历史风云画卷。作者通过集中描绘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揭示了东汉末年社会现实的动荡和黑暗,谴责了封建统治者的暴虐,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表达了人民呼唤明君、呼唤安定的强烈愿望。 1、姓名:刘备,字玄德。 性格特点:为人忠厚,知人善任,宽仁爱民、信义为上、狡诈、有心计,是“圣君”的代表。 精彩情节:A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年,张角发动黄巾起义,官军闻风丧胆。为抵抗黄巾,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当时,刘备、关羽、张飞都去看那招兵榜文。三人萍水相逢,但都有为国出力之心,所以一见如故,被张飞拉到自家庄后的桃园饮酒。最后三人对天盟誓,结拜为弟兄。 B三英战吕布,董卓得知华雄被杀,便领大军与盟军大战于虎牢关。吕布勇不可挡,接连杀败八路诸侯。一天,吕布又来挑战,北平太守公孙瓒大怒,迎战吕布,没几个回合便败下阵来。张飞截住吕布连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关羽见张飞不能取胜,便上前来助战,刘备见两个弟弟战不下吕布,也挥动双股剑上前助战,终于将吕布打败了。 C煮酒论英雄,刘备为了防备曹操谋害,就在后园种菜,以为韬晦之计。曹操为了探听刘备的心志,就在梅青之时邀饮酒,请其指出当世英雄。刘备列举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障、张绣、张鲁、韩遂等人为英雄,曹操一一加以否定。最后指着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闻言吓得手中匙著落于地下,恰好雷声大作,刘备借惧雷掩饰过去。“煮酒论英雄” 中曹刘的对话充分反映了二人性格:曹操咄咄逼人的谈吐体现了他诡诈阴鸷、骄横霸气的性

赤壁之战句子翻译

翻译下列句子. 1.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 翻译:现在曹操削平大乱,大致已经稳定局面。 2.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翻译:如果不能,为什么不放下武器、捆起铠甲,向他面北朝拜称臣呢! 3.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也。 翻译:这就是所说的“强弓射出的箭到了射程的尽头,连鲁国的薄绢也穿不透”啊。 4.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 翻译:孙权把这封信拿给部下的众人看,没有一个不受到震动而改变脸色。 5.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 翻译:挟持着皇帝来征讨天下,动不动拿朝廷的名义说话。(以朝廷的名义为借口)。 6.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翻译:曹操应当会把我送还乡里,品评我的名誉地位,还少不了做一个最低等的从事。 7.地方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翻译:土地方圆几千里,军队精良,物资充足,英雄们都原意为国效力,正应当横行天下,替汉朝除去残暴、邪恶的坏人。

8.卿能办之者诚决,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孤当与孟德决之。翻译:您能对付曹操就请同他决一胜负,万一战事不利,就撤回到我这里,我当和曹操决一死战。 难句翻译 9、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 译:如果刘备和他们(荆州方面的人)齐心协力,上下步调一致,就应该安抚(他们),同他们结盟友好;如果(他们)不能合作,(我们)应该另外谋划这个问题,来完成大业。 10、到夏口,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比至南郡,而琮已降,备南走,肃径迎之,与备会于当阳长坂。 译:(鲁肃)到了夏口,听说曹操已经向荆州方向进军,(就)日夜加速赶路,等到(鲁肃)来到南郡,(刘表次子)刘琮已经投降(曹操),刘备向南逃跑了,鲁肃直接迎接他,和刘备在当阳长坂会合。 11、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译:如果能够用吴越的兵力同中原对抗,不如趁早同他断绝(关系);如果不能(对抗),为什么不放下武器,捆起铠甲,向北(朝拜)而服从侍奉他(曹操)呢?现在将军表面上假托服从的名义,而内心里打着犹豫不决的主意,形势紧迫却又不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 作者邮箱:zhaocaizhenxue@https://www.360docs.net/doc/e66122716.html,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东吴获胜的原因在于知已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 2、理清课文条理,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非……不可……”造句。 4、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了解东吴以少胜多的原因。 2、了解课文是怎样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清课文的条理。 2、了解赤壁之战的原因以及双方大致的情况。 教学教程: 一、揭示课题。 历史故事记载,东吴的孙权等以三万军队在这里打败了一周曹操的八十万军队,孙权是怎样打败曹操的,他为什么能打败曹操?请学习课文。

二、检查预习。 1、用生字卡片检查读音。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3、赤壁之战发生在什么时候?交战双方是哪些人?战争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结果如何?(大致) 4、提出读不懂的问题。 三、给课文分段。 1、默读课文,想一想赤壁之战的过程,开始怎样,后来怎样,结果怎样,分段。 2、讨论分段。 (1)(2—4)(5—11)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句读第一段,评议。 2、“调兵遣将”是什么意思?周瑜为什么要这样? 3、“隔江相对”怎样理解? (大江两岸,两军相对) 4、这段话讲了什么?(起因) 五、学习课文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读后同学评议。 2、周瑜为什么说火攻是个好主意? 3、说说段意。 (打仗之前的准备工作。)

六、朗读课文第一、二段。 七、布置作业: 预习课文第三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东吴怎样以少胜多的。 2、了解课文是怎样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为什么说火攻是个好主意?请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 2、这节课我们要了解周瑜和黄盖是用怎样的计策打好火攻这一仗的。 二、学习课文第三段。 1、指名朗读课文第三段,读后评议。 2、火攻这一仗是怎样开始的?学生默读第五、六、七自然段,讨论理解。 (1)文中几次提到“东南风”?为什么要在“东南风很急”的情况下来进攻? (2)从哪里看出“曹操只道是黄盖来投降”而没有防备? (3)黄盖是怎样接近曹军的? (4)请同学根据这些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仗是怎样开始的? 3、火攻这一仗是怎样进行的?引导学生默读课文第8、9自然段,

火烧赤壁的主要内容

火烧赤壁的主要内容 导读:本文火烧赤壁的主要内容,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火烧赤壁的主要内容(一) 大家应该都都知道,在三国里,有一场轰轰烈烈的“赤壁大战”。看完三国后,我一直对这场战争记忆犹新,难以忘怀。现在,就让我告诉你们我看了“赤壁之战”的读后感吧! 赤壁之战的主人公是周瑜和诸葛亮。他们都是三国历史上的风云人物,也是我的偶像。这一场赤壁之战,更是使他们闻名天下,也更加坚定了在我心中的位置。尤其神的是诸葛亮竟然“借”到了东风。 看完赤壁之战后,我对周瑜和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们什么都算好了,就连东风也“借”到了。这一仗,可是把曹操的“百万雄狮”给“烧”得一无所有。曹操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节节败退,看着自己多年来的心血被化为乌有,最后在几个旧部的掩护下狼狈逃走。周瑜与诸葛亮都是绝世英才,只可惜周瑜心胸狭隘,嫉妒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在他之上,一直想要加害于他,最后因中箭伤而死。说实话,我觉得周瑜的才干并不在诸葛亮之下,可惜他就是没有诸葛亮那样博大的胸怀,太可惜了。 赤壁之战将令世人永记于心。 火烧赤壁的主要内容(二)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着之一。我最喜欢其中《火烧赤

壁》这个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分天下,谁都想当霸主,可是都不具备足够的实力。最强大的是魏国的曹操,他名为汉相,实是汉贼,一直想消灭孙权的吴国和刘备的蜀国。于是,孙、刘两家就联合起来对付曹操。因为北方人都不习惯乘船,走在船上摇摇晃晃的,很不适应。孙权的谋士庞统就给曹操出了一个“馊主意”——如果用铁环把战船都连起来,在上面铺上木板,别说人可以在上面走路,就连马都可以飞速地奔跑。然而,曹操没想到,中了人家东吴的计啦。蜀国军师诸葛亮为了能使东吴的“火攻曹贼”顺利进行,故弄玄虚“借”来了东南风。东吴的三军统帅周瑜就让大将黄盖借着东南风,带上火船前去诈降,其实是想用火船烧曹操的连环战船。果然,孙、刘两家取得了胜利,曹操被打得落花流水。 从这个故事中,我明白了很多道理。比如,如果孙权和刘备不联合起来,怎么能打败强大的曹操呢?这充分说明了团结力量大。曹操为什么没有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呢?原因就是他太粗心,没有认真分析庞统的计策是不是对自己有利,这告诉我们做什么事都要认真动动脑子。刘备和孙权势单力薄,为什么把强大的曹操给打败了呢?这说明只要想出好力法,多难的事情也不怕。 火烧赤壁的主要内容(三) 《火烧赤壁》讲述的是曹操想带领十五万大军抢夺东吴江南的地方。蜀国宠统的连环计成功后,周瑜决定用火攻来对付曹操,先让黄盖写信诈降,让曹操降低防备,曹操不知有诈,黄盖的船借着东风飞

赤壁之战 翻译

赤壁之战翻译 当初,鲁肃听说刘表死,就对孙权说:“荆州与我国接邻,地理形势险要、坚固,肥沃的土地方圆万里,百姓殷实富裕,如果占有它,这就是开创帝王事业的凭借。现在刘表刚死,他(刘表)的两个儿子(刘琦、刘琮)不和,军队中的那些将领,有的拥戴刘琦,有的拥戴刘琮。 刘备是天下的豪杰,跟曹操有仇,寄居在刘表那里,刘表嫉妒他的才能而不重用(他)。如果刘备同他们(指原属刘表手下的人)荆州方面的人同心协力,上下一致,(我们)就应当安抚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如果他们有所背离(指刘表和荆州将领不能合作),(我们)就该另外筹划这件事情,以成就(我们的)大业。我请求奉您之命去慰问刘表的两个儿子,并慰劳(他们)军中掌权的人物,以及劝说刘备使他安抚刘表的部下,同心一意,共同对付曹操,刘备一定会高兴而听从我们的意见。如果这件事能够成功,天下就可以安定下来了。现在不赶快前往,恐怕就被曹操占了先(抢先)。”孙权立刻派鲁肃前往。(鲁肃)到夏口,听说曹操已向荆州进军,(于是)日夜赶路,等(鲁肃)到了南郡,(刘表的二儿子)刘琮已投降曹操,刘备向南逃跑,鲁肃直接迎向前去,与刘备在当阳县长坂坡相会。鲁肃转达孙权的意旨,(和刘备)讨论天下大事和当前行势,表示恳切慰问的心意,并且问刘备说:“刘豫州现在想到哪里去?”刘备说:“我和苍梧太守吴巨有老交情,想去投奔他。”鲁肃说:“孙讨虏(孙权,曹操曾以汉献帝的名义授给他讨虏将军的名号)将军聪明仁惠,敬重以礼相待贤能之士,江南的英雄豪杰都归附他,已经占据了六个郡,兵精粮足,足够用来成就大业。现在为您打算,不如派遣最亲信的人,主动同东边吴国结盟,以共同成就一番世代相传的事业。(但是您)却打算投奔吴巨,吴巨是个平庸的人,又处在偏僻边远的州郡,快要被别人吞并了,(这样的人)难道可以托身吗?”刘备(听了)很高兴。鲁肃又对诸葛亮说:“我是子瑜的朋友。”就同刘备等定下了交情。(另译)两个人随即(也因子瑜的关系)交了朋友。子瑜就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在江东避乱,(现在做)孙权的长史。刘备采纳了鲁肃的建议,(率兵)进驻鄂县的樊口。 曹操从江陵将要顺着长江东下,诸葛亮对刘备说:“事情很危急,请(让我)奉命向孙将军求救。”于是就同鲁肃一起去拜见孙权。诸葛亮在柴桑会见到了孙权,劝孙权说:“(现在)天下大乱,将军(您)在江东起兵,刘豫州在汉水以南招收兵马,同曹操共同争夺天下。现在曹操削平大乱(消灭各地割据势力),(中原地区)大致已稳定局面,就(南下)攻破荆州,声威震动天下。英雄没有施展武力的地方了,所以刘豫州逃到这里,希望将军估量自己的力量来对付这个局面! 如果能够拿(江东)吴、越的兵力同中原(的曹操)对抗,不如趁早同他断绝关系;如果不能,为什么不放下武器、捆起铠甲,向(曹操)投降(向北朝拜称臣)呢!现在将军外表上假托服从(曹操)的名义,而内心里却怀着犹豫不决的心思,事情紧迫而又不能决断,灾祸降临就没有多少时候了!”孙权说:“假若像您所说,刘豫州为什么不投降曹操呢?”诸葛亮说:“田横,(不过是)齐国的一个壮士罢了,还能恪守节义不肯受辱;何况刘豫州(是)汉王室的后代,英明才智超过当世,众人仰慕敬重他,好像水流入大海一样。如果大事不能成功,就是天意,又怎能甘心屈服在曹操之下呢?”孙权激怒的说:“我不能拿整个东吴的土地,十多万将士,来受别人控制,我的主意已经决定

赤壁之战简介

赤壁之战简介: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争之一。公元208年7月(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领百万水陆大军,发起荆州战役,然后讨伐孙权。孙权和刘备组成联军,由周瑜(大都督)指挥,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赤壁市)一带大破曹军,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赤壁之战是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也是孙、曹、刘各家都派出主力参加的唯一的战事。 以少胜多: 曹军:23万人(号称百万人) 孙刘:5万人 失败原因分析: 1火攻——火烧赤壁(周瑜指挥) 2.草船借箭——资源失去(诸葛周瑜共同策划) 3.舰船连体——退却困难(周瑜) 4.北方士兵——不习惯南方气候(瘟疫)(周瑜战略分析) 5.内外夹击——黄盖假降(周瑜策划) 赤壁决战,曹操在有利形势下,轻敌自负,指挥失误,终致战败。孙权、刘备在强敌进逼关头,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终以弱胜强。此战为日后魏、蜀、吴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因为我的品德高尚(就感觉不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3] 这篇不足百字的室铭,含而不露地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高雅志趣和不与世事沉浮的独立人格。它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尽管居室简陋、物质匮乏,但只要居室主人品德高尚、生活充实,那就会满屋生香,处处可见雅趣逸志,自有一种超越物质的神奇精神力量。[3] 在一个上下颠倒的双生世界,人们像生活在平行世界中一般各自生活工作,互不干涉。法律规定任何人不能和另一个世界的人沟通,更不能试图跨越到另一个世界去。 活在“下界”的Adam与生活于“上界”的Eden在年少时已在高山的山顶上结识并互有好感。可惜一次意外,令Eden失忆,从此忘记Adam;而Adam虽对她念念不忘,亦无法在山上再碰到她。 直至多年后的某一天,Adam无意间从电视中见到Eden ,霎时唤醒了这份埋藏心底的感情!对Eden仍然痴心一片的Adam,决心凭借他的科学天份,闯入天梯,取得高科技仪器,冲破空间引力界限,誓要与Eden再谈一场逆转天地的恋爱!他们的距离虽然并不遥远,但他们的相爱却注定远不仅仅是你情我愿那么简单……

《赤壁之战》教案

赤壁之战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课文,懂得以弱胜强的道理,培养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多谋善断的品德作风。 2、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剪裁技巧和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重点掌握“方”、“卒”、“将”、“数”等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地方”、“北面”、“妻子”、“其实”、“可以”、“初一”等古今词义的区别,整理“于”“乃”等文言虚词的用法。 二、教学设想: 1、课文较长,不宜逐段串讲,应该侧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尽可能地凭借注释和运用工具书读懂课文,弄清大意,教师只讲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2、师生结合,逐段提出问题进行研讨,把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的分析与语言训练结合起来,最后归纳总结。 3、充分利用《赤壁之战形势图》,增强教学的形象性和直观性。 三、教学时数: 四教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一千八百多年前,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了黄河流域。为了一统天下,曹操南下击败刘表、刘备,占据了“荆、襄”之地,又乘胜企图以80万大军渡过长江,夺取江南东吴的地盘。面对强兵压境,孙权与刘备联合起来,在赤壁一带,与曹操决战。当时曹军号称80万大军,东吴周瑜率军3万,双方兵力对比悬殊。最后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战争以曹军大败而告终。“赤壁之战”以后,曹操一段时间内无力南下,奠定了魏、吴、蜀 “三国鼎立”的局面。那么,东吴怎么会以少胜多,击败曹军的呢?这就是本文要讲述的故事。 二、作者简介与背景介绍: 司马光(公元1019——1086)北宋杰出的史学家和散文家,字君实,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世称涑水先生。自幼嗜学,尤喜《左氏春秋》;及长,学识更为渊博。 司马光治学勤苦,一生大部分精力都奉敕编撰《资治通鉴》(共费时19年,自1066——1084)。他在《进资治通鉴表》中说:“日力不足,继之以夜”,“精力尽于此书”。 《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史,共294卷,上起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末年赵匡胤灭后周以前(公元959年),凡1362年。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与各方面的关连都交代得清清楚

《赤壁之战》课文原文与同步练习

赤壁之战【1】 司马光 ①初【2】,鲁肃【3】闻刘表【4】卒,言于孙权曰:“荆州与国【5】邻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6】也。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7】,军中诸将,各有彼此【8】。刘备天下枭雄【9】,与操有隙【10】,寄寓于表【11】,表恶其能【12】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13】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15】,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吊【16】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17】,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18】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19】,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20】。”权即遣肃行。 【注释】 【1】节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编年体通史,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至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959),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由司马光等花了19年时间编成。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于是定名为“资治通鉴”。赤壁,地名,在湖北蒲圻西北,一说嘉鱼东北,长江南岸。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夏县(现在山西省夏县)人。北宋史学家。 【2】初:当初,原先,早先。叙事中追溯以往之词。 【3】鲁肃:字子敬,孙权的重要谋士和将领。 【4】刘表:荆州(现在湖北、湖南一带)牧。州牧是东汉后期一个州的长官。 【5】国:指孙权统治的地区。 【6】帝王之资:(开创)帝王事业的凭借。资,凭借。 【7】二子不协:指刘表的两个儿子刘琦和刘琮(cónɡ)不和。协,和睦。 【8】各有彼此:意思是有的拥护刘琦,有的拥护刘琮。 【9】枭(xiāo)雄:豪杰。枭,骁勇、豪雄。 【10】与操有隙:跟曹操有仇。汉献帝的亲信受密诏要杀曹操,刘备曾参与其事。隙,嫌怨、感情上的裂痕。 【11】寄寓于表:指刘备当时率领所部人马暂时依附于刘表。寄寓,寄居。 【12】恶(wù)其能:嫉妒他的才能。 【13】彼:他们,指原属刘表手下的人。 【14】离违:离、违同义词连用,背离的意思。指刘备和荆州将领不能合作。 【15】别图之:另外筹划这个(事情)。图,图谋、打算。 【16】吊:慰问(死者亲属)。 【17】用事者:掌权的人。 【18】治:这里是对付的意思。 【19】克谐:能够成功。克,能。谐,和谐,这里有圆满、顺利的意思。 【20】为操所先:被曹操占了先。 ②到夏口【1】,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2】,比至南郡【3】,而琮已降,备南走,肃径【4】迎之,与备会于当阳【5】长坂【6】。肃宣【7】权旨【8】,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9】,且问备曰:“豫州【10】今欲何至?”备曰:“与苍梧【11】太守吴巨有旧【12】,欲往投之。”肃曰:“孙讨虏【13】聪明仁

(完整word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翻译赏析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翻译赏析《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苏轼所作,是豪放派宋词的代表作,词的主旋律感情激荡,气势雄壮。全词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抒情容为一体,借咏史抒发作者积极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业无成的感慨。 念奴娇?赤壁怀古①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注释] ①赤壁:指黄州西赤鼻矶。三国时周瑜败曹的“火烧赤壁”之赤壁传说有五处。但以黄州赤鼻矶为古战场。 ②故垒:古时的军营四周所筑的墙壁。人道是:人们传说是。周郎:周瑜,字公瑾,庐江(今安徽庐州)人。建安三年,自居巢还吴,孙策授其建威中郎将,逾时年二十四岁,吴中皆呼为周郎。穿空:形容峭壁耸立,好像要刺破了天空似的。千堆雪:形容很多白色的浪花。 ③当年:当时,或解作盛壮之年。 ④小乔:周瑜之妻。时在建安三年或四年,周瑜二十四五岁,赤壁之

战在建安十三年,周瑜三十四岁,结婚已十年。言“初嫁”是突出其风流倜傥,少年得志。雄姿英发:周瑜有姿貌。英发:指谈吐不凡,卓有见识。 ⑤羽扇纶巾:魏、晋时儒雅之士的装束。羽扇:白羽做成,可用作督战指挥的标帜。纶(guān)巾:用丝带做的便巾。灰飞烟灭:形容火烧赤壁时曹军的惨败及周瑜的事功。 ⑥故国神游:神游故国。此“故国”指旧地、古战场。 ⑦多情应笑我:应笑我多情的倒装。 ⑧尊:酒器。酹(lèi):把酒浇在地上祭奠。 (8)英发:英俊勃发。 (9)羽扇纶巾:手摇动羽扇,头戴纶巾。这是古代儒将的装束,词中形容诸葛亮从容娴雅。纶巾: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 (10)樯橹: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 (11)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指古战场。 (12)华发:花白的头发。华:《现代汉语词典》这个字读huā(一声),花白义 (13)人生:现有版本作人间。 (14)尊:同“樽”,酒杯。 (15)酹:(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 译文

赤壁之战原文及注释

赤壁之战 初,鲁肃闻刘表卒①,言于孙权曰:“荆州与国邻接②,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③。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④,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刘备天下枭雄⑤,与操有隙⑥,寄寓于表⑦,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⑧。若备与彼协心⑨,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⑩,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权即遣肃行。 【注释】①《资治通鉴》,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北宋司马光主编,共294卷,300多万字,历时19年。主要记载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定名为《资治通鉴》。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史学家、政治家,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初,当初。史书中常用“初”来叙述事情的缘起或回溯往事。鲁肃:字子敬,孙权谋臣,力主联刘抗曹。刘表:字景升,汉末任荆州牧。汉时荆州领南阳、南郡、江夏、零陵、桂林、长沙、武陵、章陵八郡,即今湖南、湖北一带,治所在襄阳。②国:指吴国。③资:基础、条件。④不协:不和。指刘表的两个儿子刘琦和刘琮争位。⑤枭(xiāo)雄:勇健而杰出的人物。枭:一种凶猛的鸟。⑥与操有隙:同曹操有仇。刘备参与谋害过曹操,曹操曾一再打败刘备,所以说“有隙”。⑦寄寓于表:时刘备投奔刘表,驻新野。⑧恶(wù):讨厌,憎恨,这里有嫉妒的意思。⑨彼:指荆州方面的人。⑩离违:不齐心。?济:成功。?吊:吊唁。?用事者:掌权的人。?克谐:克:能够。谐:和谐,引申为顺利成功。?恐为曹所先:担心曹操先占了荆州。 到夏口①,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②,比至南郡③,而琮已降,备南走。肃径迎之④,与备会于当阳长坂⑤。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豫州⑥今欲何至?”备曰:“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⑦,欲往役之。”肃曰:“孙讨虏聪明仁惠⑧,敬贤礼士,江表英豪⑨咸归附之,已据有六郡⑩,兵精粮多,足以立事。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备甚悦。肃又谓诸葛亮曰:“我,子瑜友也。”即共定交。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备用肃计,进住鄂县之樊口?。 【注释】①夏口:今武汉市。②兼道:加倍赶路。③比至南郡:比:及,等到。南郡:今湖北江陵县境。④径:直接。⑤当阳:今湖北当阳县。长坂:长坂坡,在当阳县东北百余里。⑥豫州:指刘备,因他作过豫州刺史。⑦苍梧:郡名,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梧市。有旧:有老交情。⑧孙讨虏:指孙权,曹操曾以汉献帝名义封孙权为讨虏将军。⑨江表:称长江以南一带地方,指东吴。表:外。古代我国政治中心多在长江以北,故称江南为江表。⑩六郡:吴郡、会稽郡、丹阳郡、庐陵、新都郡、豫章郡;在今江苏、浙江、江西一带。?腹心:即心腹,喻亲信的人。?长史:官名。?鄂县:今湖北鄂城县。樊口:鄂城县西北五里许。 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①。诸葛亮谓刘备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遂与鲁肃俱诣孙权。亮见权于柴桑②,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③,与曹操共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④,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⑤,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⑥?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权曰:“苟如君言⑦,刘豫州何不遂事乎?”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⑧;况刘豫州王室之胄⑨,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

赤壁之战简介3篇优秀文章

《赤壁之战简介》 赤壁之战简介(一): 赤壁之战简介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争之一。公元208年七月十二日(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领水陆大军,号称百万,发起荆州战役,然后讨伐孙权。孙权和刘备组成联军,由周瑜指挥,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一说今嘉鱼东北)一带大破曹军,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赤壁之战是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也是孙、曹、刘各家都派出主力参加的唯一的战事。 赤壁之战简介(二): 赤壁之战简介 赤壁之战,是指三国构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双方亦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 赤壁之战简介(三): 赤壁之战简介 赤壁之战,是指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八十万曹军,奠定三国三足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孙刘联军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 【详细介绍】 赤壁之战介绍 战前分析: 1、长坂追击战: 八月,刘表病死,果然刘备听说曹操到宛城弃新野,走襄阳,刘琮投降曹操。此时一切太过顺利,曹操已经基本达成此次南下战略。

赤壁之战_1

赤壁之战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作者邮箱:zhaocaizhenxue@163。com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东吴获胜的原因在于知已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 2、理清课文条理,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非……不可……”造句。 4、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了解东吴以少胜多的原因。 2、了解课文是怎样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清课文的条理。 2、了解的原因以及双方大致的情况。 教学教程: 一、揭示课题。 历史故事记载,东吴的孙权等以三万军队在这里打败了一周曹操的八十万军队,孙权是怎样打败曹操的,他为什么能打败曹操?请学习课文。 二、检查预习。 1、用生字卡片检查读音。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3、发生在什么时候?交战双方是哪些人?战争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结果如何?(大致) 4、提出读不懂的问题。 三、给课文分段。 1、默读课文,想一想的过程,开始怎样,后来怎样,结果怎样,分段。 2、讨论分段。 (1)(2—4)(5—11)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句读第一段,评议。 2、“调兵遣将”是什么意思?周瑜为什么要这样? 3、“隔江相对”怎样理解? (大江两岸,两军相对) 4、这段话讲了什么?(起因) 五、学习课文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读后同学评议。 2、周瑜为什么说火攻是个好主意? 3、说说段意。 (打仗之前的准备工作。) 六、朗读课文第一、二段。 七、布置作业: 预习课文第三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东吴怎样以少胜多的。 2、了解课文是怎样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为什么说火攻是个好主意?请同

《赤壁之战》译文、原文、翻译对照

《赤壁之战》译文、原文、翻 译对照 篇一:28赤壁之战课文翻译 1却说曹操在大寨中,与众将商议,只等黄盖前来投降的消息。当日东南风起甚紧。程昱(yù)入告曹操曰:“今日东南风起,宜曹操在大寨中,与各位将领商议,只等待黄盖那边有没有消息。 那一天东南风起猛烈地刮了起来。程昱进帐告诉曹操说:“今天 东南风刮起来了,应该多加提防。” 预提防。”操笑曰:“冬至已过,安得无东南风?何足为怪?”军士忽报江东一只小船来到,说有黄盖密书。操急唤入。 其人呈上书。曹操笑着说:“冬至时节,阳气复生,这个时候, 偶尔有东南风也不奇怪?”军士忽然报告说江东有一只小船来, 说有黄盖密信。曹操马上叫他进来。那个人呈上书信。书中诉说:“周瑜关防得紧,因此无计脱身。今有鄱(pó)阳湖新运到粮,周瑜差盖巡哨,已有方便。好歹杀江东名将,献 信中说:“周瑜防守很严密,因此没有办法脱身。现在从鄱 阳湖有粮草刚刚运到,周瑜派兵我巡视防守,现在时机正好。无 论如何我要杀几个江东名将,首来降。只在今晚二更,船上插青 龙牙旗者,即粮船也。”操大喜,遂与众将来到水寨中大船上, 观望黄盖船到。提着他们的头前来投降。今天晚上二更时候,船

上插着青龙牙旗的,就是运粮草的船只。”曹操非常高兴,于是 和各位将领来到水寨中的大船上,等候黄盖的船到来。 2且说江东,天色向晚,周瑜斩了曹操派来诈降的将领蔡和,用血祭旗毕,便令开船。黄盖在第三只火船上,独披掩心,手再说江东,天色渐渐黑了。周瑜斩了蔡和,用血祭完旗,就 命令开船。黄盖在第三只火船上,独自披着防护服,提利刃,旗 上大书“先锋黄盖”。盖乘一天顺风,往赤壁进发。是时东风大作,波浪汹涌。操在中军遥望隔江,看看月上,照耀江 手里拿着锋利的兵器,旗帜上大大地写着“先锋黄盖”几个字。黄盖乘着顺风,向赤壁进发。这时候东风刮得更厉害了,江 面上波浪汹涌。曹操在中军帐内远远地了望江对岸,看看月亮上 来了,照耀着江水,水,如万道金蛇,翻波戏浪。操迎风大笑, 自以为得志。忽一军指说:“江南隐隐一簇帆幔(màn),使风而来。”操凭高望之。 就像无数金色的蛇在波涛中翻腾。曹操迎风大笑起来,自以 为这下子定能完成灭吴大业。忽然一个军士指着江上说:“江南 隐隐约约有一个船队,顺着东南风向这边驶过来。”操登上高处 了望。 报称:“皆插青龙牙旗。内中有大旗,上书先锋黄盖名字。”操笑曰:“黄盖来降,此天助我也!”来船渐近。程昱观望良久,谓操 报子报告说称“船上都插着青龙牙旗。当中有一面大旗,上

《赤壁之战》的对应翻译及常识

《赤壁之战》的对应翻译及常识节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编年体通史,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至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959),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由司马光等花了19年时间编成。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于是定名为“资治通鉴”。赤壁,地名,在湖北蒲圻西北,一说嘉鱼东北,长江南岸。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夏县(现在山西省夏县)人。北宋史学家。 初,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权即遣肃行。 〔初〕当初,原先,早先。叙事中追溯以往之词。 〔鲁肃〕字子敬,孙权的重要谋士和将领。 〔刘表〕荆州(现在湖北、湖南一带)牧。州牧是东汉后期一个州的长官。 〔国〕指孙权统治的地区。 〔帝王之资〕(开创)帝王事业的凭借。资,凭借。

〔二子不协〕指刘表的两个儿子刘琦和刘琮(cóng)不和。协,和睦。 〔各有彼此〕意思是有的拥护刘琦,有的拥护刘琮。 〔枭(xiāo)雄〕豪杰。枭,骁勇、豪雄。 〔与操有隙〕跟曹操有仇。汉献帝的亲信受密诏要杀曹操,刘备曾参与其事。隙,嫌怨、感情上的裂痕。 〔寄寓于表〕指刘备当时率领所部人马暂时依附于刘表。寄寓,寄居。 〔恶(wù)其能〕嫉妒他的才能。 〔彼〕他们,指原属刘表手下的人。 〔离违〕离、违同义词连用,背离的意思。指刘备和荆州将领不能合作。 〔别图之〕另外筹划这个(事情)。图,图谋、打算。 〔吊〕慰问(死者亲属)。 〔用事者〕掌权的人。 〔治〕这里是对付的意思。 〔克谐〕能够成功。克,能。谐,和谐,这里有圆满、顺利的意思。 〔为操所先〕被曹操占了先。 到夏口,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比至南郡,而琮已降,备南走,肃径迎之,与备会于当阳长坂。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豫州今欲何至?”备曰:“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肃曰:“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今为君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