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规程

操作规程
操作规程

5万吨/年PO装置开工投料操作规程

氯醇化工序

一、开车前准备工作:

1.对本工序各级设备、管道用风、氮气、谁进行吹扫试压捉漏已经完毕,氯气管线及丙

烯管线,要用氮气吹扫,使本系统处于完好状态。

2.检查本工序得阀门、压力表、温度计、液面计、安全阀,应齐全完好。

3.通知电工检查电气设备并调试合格装置照明齐全完好。

4.通知仪表检查仪表、调节阀、DCS系统并调试合格。

5.准备好各种记录纸及各种工具(氨气、防毒面具、抢修工具等)和消防器材。

6.通知化验车间做好分析准备工作。

7.检查新鲜水、循环水、仪表风、蒸汽、电力已到位并已经能满足工艺要求。

8.35%得乙二醇冷冻盐水和()%得NaoH碱液已配制完成待用。

9.冷冻机组、制氮机组、空气压缩机试机正常备用。

10.氯气、丙烯供应充足及哟库存。

11.打通系统流程,关闭相应放净阀,拆除清洗及水联运时临时过滤器与盲板(并严格确

认以防出现安全事故)打开各调节阀前后阀、关闭旁路阀、英特别注意:T-112(水洗塔)气相出口切至大气或由V-141(尾气分液罐)气相切至大气,待氯醇工序开工正常后,再切至尾气压缩系统,通知各岗位做好开工送料准备工作。

12.通知制氯岗位启动制氯机做好随时向装置输送氮气工作。

二.投料开工

1.V-123(溢流罐)建液封,充水至溢流。V-125(水封槽)建液封,充水至溢流。

2.打开E-211(工艺水预热器)至V-121(工艺水缓冲槽)间阀门向V-121输送工艺水。当V-121液位L1C-10160%时,打开P-121(工艺水泵)入口阀,启泵,打开出口阀R-121(氯醇反应器)输送工艺水,当V-122(分离器)液位达到50%,打开去P-121(工艺水泵)阀门,启泵建立氯醇反应器水循环。

3.将配制好的()%Na2oH溶液打至V-127(碱洗塔底罐)打开V-127出口阀,启动P -124(碱洗循环泵)打开出口阀,将碱液打至碱洗塔,建立T-121(碱洗塔)碱液循环,液位控制在L1C-10450%。

4.通入C-121(水环风机)密封水3~4m3/h,建立v-128(水循环风机分液槽)液位,当L1C-105 50%时,启动P-126(水环风机送液泵)打开泵出口阀门至V-121(工艺水缓冲槽)如V-121液位L1C-101液位高时,可调整211(工艺水预热器)来水量或放地沟。

5.打开工艺水去T-122(水洗塔)阀门,L1C-106液位达到50%时,打开去P-127(水洗塔底送液泵)入口阀,启动泵,打开出口阀,打开入P-121(工艺水泵)阀门进行水洗塔系统至R-121水循环。液位L1C-106稳定在50%。

6.通知制氮岗位向主装置输送氮气打开氮气进氯气管线阀门(0.5Mpa)充压至氯气调节阀F1C-102。

a.C-121出入口阀全开,平衡开全开,P1C-119调节阀50%。

b.打开F1C-102缓慢调节,观察R-121(反应器)P1C-113达到5Kpa时,启动水环风机,严格观察P1C-113,P1C-114压力变化调整,F1C-102氮气通入量。

c.关闭水环风机本体平衡阀,调整P-119

7.适当调整V-128(水环风机分液槽)气相返M-121(混合器)调节阀F1C-108及P1C -119调节阀。调整T-122水洗塔气相放空调节阀P1C-120,使V-128压力,P1C-114稳定在0.25Mpa±10kpa。

8.E-123(尾气冷凝器),碱洗尾气冷凝器(E-124)通入循环水。E-121(氯气加热器)

E-122(丙烯加热器)准备好蒸汽加热。

9.关小P1C-101调节阀,控制E-211来水量,打开V-122(分离器)去V-124(PCH储槽)阀门,减小对R-121(反应器)输送工艺水。

10.氮气置换一段时间后测氯醇工序O2含量小于1%时,E-122(丙烯加热器)打开蒸汽阀投用。通知丙烯控制人员向主装置输送丙烯。

a.主控制室通知外操人员打开丙烯进装置总阀,内操人员打开丙烯进V-111(丙烯缓冲罐)调节阀P1C-102,当P1C-102压力大于0.34Mpa时。大约0.4Mpa,温度13℃时,外操人员打开丙烯进M-121(混合器)调节阀F1C-103。

b.缓慢关闭F1C-102氮气置换调节阀,进行丙烯置换。大约置换十五分钟左右后分析系统内丙烯含量高于60%时,通知液氯岗位向主装置输送氯气。

c. 主控室通知外操人员打开氯气总阀,内操人员结合R-121(反应器)P1C-113,P1-112压力及T-122(水洗塔)气相外排量。

d.缓慢关小F-103丙烯进料调节阀,打开F-102氮气进料调节阀缓慢通入氯气。

11.结合R-121(反应器)T1-107、T1-108、T1-109、T1-110、T1-111、T1-112和R-121(反应器)P1C-113压力变化,逐步开大F-102与F-103进了调节阀,增加丙烯与氯气得通入量。(此时,PCH液相温度尽量不高于80℃,气相压力稳定在2~5Kpa)。密切注意:V-128(水环风机分液槽)压力P-11+应在0.25Mpa左右,适当调整T-122(水洗塔)气相外排量及V-128气相返回M-121(混合器)F1C-108流量,适当调整循环气体平衡补压调节阀P1C-119,稳定V-128压力,刚投料开工未正常时,T-122(水洗塔)气相必须放空,观察P1C-120压力补变化适当调节。

注意:氯醇工序投料后,观察水环风机密封水通入量。以免影响V-128(水环风机分液槽)L1C-105液位变化而使V-128压力变化导致影响整个循环气系统,甚至整个氯醇工序。

12.当R-121(反应器)反应温度达到80℃-82℃时,开大L1C-101调节阀增加E-211来水量。使4%得PCH溶液溢流至V-124(PCH储槽)R-121反应温度控制在86℃左右。

13.待R-121(反应器)系统各项参数稳定后,T-122(水洗塔)气相出口由放空切至V

-141尾气分液罐。观察调整氯醇工序各控制点参数,结合分离气液相量间接性或连续性启动尾气压缩系统。

三. 注意事项:刚开工时,调节阀必须由手动调节并缓慢开启或关闭。精心观察各控制点参数得微小变化。待开工进料正常后,各控制点参数达到操作规程要求指标后,由手动调节改为自动调节,并启动联销保护系统。装置开工投料运行,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检查工艺流程,避免跑、冒、滴、漏,以防发生人员、设备得损伤,必须使用防爆工具以免发生安全事故。如遇突发事故,必须冷静,果断得按安全规程及操作规程处理,避免人员、财务得损失,并及时如实得向上级汇报,事故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备案存放。

氯醇工序停工操作规程

首先,解除本工序联销,然后按下列步骤停车:

1.接到停车指令后,首先通知液氯岗位关闭球罐或钢瓶出口阀门,主装置降量生产,用

完V-602(氯气缓冲槽)氯气后用氮气吹扫液氯系统设备及管线。同时关闭E-121(氯气加热器)加热蒸汽。F-102调节阀由自动改为手动,自液氯岗位通入氮气进行

氮气吹扫。

2.根据循环丙烯得丙烯含量来降低丙烯得流量,同时通知丙烯汽化岗位,关闭丙烯球罐

出口阀们停止相主装置输送丙烯,关闭E-111(丙烯汽化器)循环水。

3.水洗塔外排循环气改为放空,关闭去V-141(尾气分液罐)阀门,尾气压缩系统继续

工作。处理尾气结束后,用氮气置换整个尾气压缩系统。

4. a.结合R-121(反应器)P1C-113压力变化,调整丙烯通量。适当开大T-122(水

洗塔)气相出口外排循环气送火炬烧掉。

b. 结合R-121(反应器)内PCH浓度得降低,外操人员把V-122(分离器)→V-

124(PCH储槽)切至V-122→P-122(工艺水泵)形成R-121(反应器)液相循环。

5. a.待V-111(丙烯缓冲罐)内气相丙烯快用完时,调节F1C-102加大氮气通入量,保证循环气系统正常运行及以防R-121(反应器)P1C-113出现负压。

b.V-111(丙烯缓冲罐)内气相丙烯用完后,关闭E-122(丙烯加热器)加热蒸汽。打开丙烯汽化岗位丙烯球罐出口管线上得氮气阀门进行丙烯管线氮气吹扫,用F-103调节氮气通入量。

6.a.关闭E-211(工艺预热器)至V-121(工艺水缓冲槽)阀门,停止向氯醇工序输送新鲜工艺水.

b.关小去T-122(水洗塔)水洗阀门。

7. 关闭T-121(碱洗塔)去V-122(分离器)L1C-104调节阀。

8.待氯气、丙烯管线吹扫3各小时以上时,丙烯含量<0.5%时,即可停止吹扫,作一下工作。

a.P1C-119由自动改为手动开大阀值,大约为80%左右。

b.P1C-120 由自动改为手动,结合P1C-113压力变化开大阀值。

c.F1C-108由自动改为手动调节,结合P1C-120压力变化适当调节。

d.外操人员缓慢打开水环风机现场平衡阀,停止风机。

e.关闭F-102、F-103调节阀及前后阀,通知丙烯汽化岗位、液氯汽化岗位、氮气输送阀门。

f.关闭C-121(水环风机)密封冲洗水,停P-126(水环风机送液泵)。

9. 关P-124(碱洗塔)泵出口阀,停泵。T-121(碱洗塔)碱液放入V-127(碱液槽)内。

10.关闭T-122(水洗塔)工业水阀门,待L1C-106无液位时,停止P-127(水洗塔)底送液泵。

11.停止P-121(工艺水)泵。R-121(反应器)内PCH水溶液退回V-124(PCH储槽)。

皂化系统开停工及正常操作

一. 开车前得准备工作:

1.首先对本系统得设备、管道用N2、H2O、蒸汽进行吹扫、试压、捉漏已经完成,使本系统

处于完好状态。(注意冷保温得设备、管道不能用蒸汽吹扫)。

2.原料供应已满足生产要求。

3.检查过滤水、冷却水、盐水、氮气、仪表风、蒸汽、电力已到位。并能满足工艺要求。

4.检查本岗位得阀门、压力表、温度计、液面计、安全阀应齐全完好。

5.通知电工检查电器设备并调试合格,以表工检查仪表。调节阀报警器、调试合格。

6.确认盐酸罐V-215酸洗液已配好备用。

7.开启水封槽V-214进水阀门,并使溢流管中有水溢流。

8.开启PICA-211CV前后阀门,使N2处于完好待用状态。

9.打开粗PO第二冷凝器E-215放空阀。

10.改好流程。

二.开车

1.皂化塔R-211充水并且保证一定的液位,打开蒸汽FIC-211CV前后阀进入蒸汽升温。注意通蒸汽时要缓慢,防止过大水击振坏设备。待粗PO第二冷凝器E-215放空见蒸汽时关闭放空阀。

2.冷却系统得开启

A.接氯醇岗通知向工艺水缓冲槽供水通知,开启工艺水预热器E-211AB去V-121阀门。

B.打开粗PO第一冷凝器E-214循环水出入口阀门,打开粗PO第二冷凝器E-215出入口盐水阀门。

C. 打开E-214→V-211、E-215→V-211阀门,打开V-211气相去E-215阀门。

注:冷凝器冷却水、盐水开启步骤。

a)先打开冷却水、盐水出口排气阀。

b)开启冷却水入口阀门。

c)待排气阀有水冒出后关闭排气阀。

d)打开冷却水出口阀门。

D.通知石灰乳岗送石灰乳,氯醇岗送氯丙醇。

注:进料时先通石灰乳再进氯丙醇,防止皂化过酸。蒸汽由塔底直接加热,调整进料量待平稳后由手动打自动调节。根据塔底、顶温及压力的变化来调整进料配比河蒸汽的通量。底温控制在104℃±1℃,中部90℃±1℃,顶温80℃左右,TIC-211调节塔顶温,用FIC-211调节塔顶中部温度。

E.打开工艺热水E-212→精馏塔重沸器E-221阀门,打开循环水上水去E-213至丙烯汽化器E-111阀门。

F.待皂化平稳后降低塔底直接加热蒸汽FIC-211CV阀门,开启蒸汽喷射泵K-211、(212)、(213)阀门。注意先开后关缓慢进行,以免塔我温度压力波动影响出料,先切水后通蒸汽。

G.待粗PO四流罐V-211液位50%时,开启P-212AB出入口发去精馏塔进料,用LICA-212和FI-221串级调节V-211液位调节进料。

皂化停车方案

1.接到皂化停车指令后,首先降低皂化生产负荷。

a)减少石灰乳、氯丙醇的通入量。

b)HC-211、(212)、(213)手动减少开度,降低闪蒸蒸汽流量。

c)FIC-211直接蒸汽流量调节器由自动→手动,降低蒸汽流量。上述减少生产负荷

的过程应细心调节,维护各项工艺指标再正常范围。

2.待LIA-113无液位指示后,停P-123泵关闭泵出入口阀门,关氯丙醇进料调节发前后

阀门。

3.通知石灰乳岗位停送石灰乳改用清水冲洗管道、闪蒸罐、E-211AB换热器见清水。

4.启用PICA-211往塔内通N2,防止长生负压。

5.关闭HC-211CV、(212CV)、(213CV)调节阀前后阀,关闭FIC-211CV前后阀。

6.通知石灰乳岗停供清水,关闭石灰乳调节阀前后阀。

7.待LIA-213无液位指示后,停P-211A(B)关闭泵进出口阀门。

8.待皂化塔底LIA-211无液位指示后关闭前后阀。

9.待LICA-212无液位指示后,停粗PO泵P-212A(B)关出入口阀。

10.关闭皂化第一分凝器E-212,第二分凝器E-213的阀门。

11.关闭皂化第一冷凝器E-214、第二冷凝器E-215进出口阀门。

精馏塔、脱水塔开工

1.开车前的准备工作:

1)首先对本系统的设备、管道用氮气吹扫、试压、捉漏,使本系统处于完好状态。

2)开启去PO成品罐V-701AB及DCP接收罐V-702阀门。

3)开启精馏塔再沸器E-221AB去热水槽V-213阀门。

4)开启脱水塔T-222再沸器蒸汽冷凝水去热水槽V-213阀门。

5)精馏塔、脱水塔安全阀投用。

6)开启PICA-221CV前后阀,开启PICA-222CV前后阀,使氮气处于完好待用状态。

7)a)开启精馏塔T-221各冷凝器至回流罐液相接收阀门。

b)开启脱水塔T-222各冷凝器液相至回流罐阀门。

c)开脱水塔T-222底冷却器出入口冷却水阀门。

d)开启E-222AB、E-223、E-224循环水、盐水出入口阀。

e)开启E-226、E-227循环水、盐水出入口阀。

注意:各冷凝器冷却水和盐水阀的开启方法。

2.精馏进料:

1)当粗PO回流罐V-211液位50%时,开启P-212A(B)往精馏塔进料,用FI-221

和LICA-212来调节进料量。

2)当精馏塔回流罐V-221液位LICA-222指示50%时,开启回流泵P-222A(B)回

流。保持精馏塔液位LICA-221 50%正常调节操作。根据情况如PO不合格需要进

料,打开去PO事故罐的阀门。经化验分析精PO合格后改为中间产品罐出料。

3.脱水塔进料

1)当精馏塔T-221液位50%以上时。

a)开启P-221A(B),打开出入口阀往脱水塔进料。

b)打开LICA-221CV前后阀,待脱水塔液位50%时,开启脱水塔TIC-228CV前后

阀通入蒸汽。

c)启动脱水塔底泵P-223A(B),打开泵出入口阀。

2)待回流罐V-222液位 50%时

a)启动脱水塔回流泵P-224A/B打开出入口阀。

b)开启脱水塔T-222至精馏塔进料阀,开启FIC-225CV回流前后阀;根据液位调整流量。

c)开启FIC-226CV前后阀。

注:在精馏操作中,调节幅度不要过大,要勤调、微调,确保产品质量合格。

精馏塔、脱水塔停工:

1、精馏塔停工:

a)待V-211无液位指示时,停P-212A/B泵,关闭出入口阀。

b)待V-222无液位指示时,停P-224A/B泵,关闭出入口阀。

c)精馏塔停止进料,关闭FI-221CV前后阀,把T-221再沸器热水切至热水槽。

d)待回流罐V-221无液位指示时,停P-222A/B泵出入口阀。

e)关闭E-222A/B,E-223,E-224循环冷却水;盐水出入口阀。

2、脱水塔停工

a)待T-221无液位指示时,停P-221A/B泵关闭出入口阀,关闭LICA-221CV前后阀。

011-bgb-150b高效包衣机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包衣机操作标准程序。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型号包衣机进行包衣操作的全过程。 责任:BGB-150B高效包衣机操作人员按本规程操作,班组长、车间主任负 责人对本规程的有效执行承担监督检查责任。 内容: 1.操作前的准备 1.1检查包衣锅内有无异物。 1.2检查喷雾系统是否正常,准备好薄膜包衣液。 2.操作步骤 2.1打幵电气柜电源幵关。 2.2按手动键和连续两次按动匀浆键,短暂幵启主机,检查转动系统运转是否正常。 2.3依次按总停一"置数一"温度一数字一?输入键,按要求设置热风温度。 2.4打幵热风柜蒸汽,幵旁路排水幵关,排除冷凝水后,关闭旁路排水幵关,打幵进 汽阀和排汽阀。 2.5打幵包衣锅前门盖,盖紧出料孔盖。 2.6将片芯放入锅内,按手动键及热风键,将药片预热,在预热过程中经常短暂起动主机搅拌药片使预热温度均匀。 2.7启动主机,幵启排风键,抽除细粉。 2.8将包衣液加入保温桶,装好喷雾系统,预热达到要求后,打幵压缩空气幵关,按匀浆键、排风键、喷浆键,调整喷雾角度和大小,调整好后,进行包衣操作。 2.9在喷浆过程中根据工艺要求,用加速或减速键,调整主机转速,用温度键、数字键调整热风温度。

2.10.包衣操作完成后,关机的顺序为停止喷雾,关热风、喷浆及压缩空气和蒸汽阀, 将喷枪连同支架移出包衣锅;关闭主机,装上卸料器后,再启动主机,将药片取出 盛于洁净容器中,关闭所有电源。 3.按《BGB-150B型高效包衣机标准清洁标准操作规程》(SOP-WS-036-00进行清洁,填写《主要设备运行记录》(REC-SB-007-00)及《设备清洗记录》(REC-WS-016-00 4.注意事项 4.1包衣操作时,应将室门关好,注意排气口密封性。 4.2操作中禁止动火。

BG150E高效包衣机标准操作规程

BG150E高效包衣机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规范BG150E高效包衣机包衣的操作,确保所包衣药片的包衣质量。 2.范围: 适用于BG150E高效包衣机的操作 3.责任人: 实训指导教师、实训学员执行本规程,实训员负责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4.程序 4.1 准备过程 4.1.1 检查生产现场、设备、容器的清洁状态,检查《清场合格证》,并核对其有效期。取下“已清洁”标示牌,挂上《生产状态标志》,按岗位工艺指令填写工作状态。 4.1.2检查设备各部件、配件是否齐全,紧固件有无松动,如发现异常,及时排除或报告有关人员。 4.1.3 检查机器润滑情况是否良好。 4.1 .4检查电器控制面板各仪表及按钮、开关是否完好。 4.1.5按岗位工艺指令核对物料品名、规格、批号、数量等。 4.1.6 按岗位工艺指令配好包衣液。 4.2 操作过程 421打开电源开关,开启压缩空气总阀及各压缩空气分阀,确定PLC显示正常。

422在显示屏上关闭PLC信息框,点击系统监控”进入系统监控”画面。点击“自动”,进入自动生产画面。 4.2.3 首先打开视灯;点击“温控”,设定温度,并开启。返回原画面;打开“热风”,热风机运转;再打开“匀浆”,主机运转。 4.2.4确认正常后,打开“排风”,负压显示表指针偏向负压。接着打开“喷浆”,确定运转后立即关闭。然后关闭“热风”,观察热风温度是否已有下降倾向。 4.2.5 待温度冷却后,关闭“匀浆”,关闭“排风”,打开包衣滚筒门,加入片 -I-R 芯。 4.2.5 开启“热风”,让片芯预热,同时打开“匀浆”,转一圈后关闭。(若片芯质量较好,可低转速一直转动主机,并开着“排风”。)预热完毕,关闭“热风”,关闭“匀浆”,开启“排风”。 4.2.6 开启喷枪减压阀,打开包衣滚筒门移出喷枪,一手捏紧喷枪气管,时放时捏,打开喷枪气开关,同时,检测喷枪通气情况,再开启“喷浆”。 待包衣液快流至喷枪口处,捏紧包衣液管,时松时捏,看流出情况是否顺畅。确认喷枪喷雾,流畅后,关闭喷枪气开关,关闭“喷浆”,关上包衣滚筒门,并将喷枪外调节旋钮调小。 4.2.7 调整主机转速 10.0 后,打开“主机”、“热风”、“排风”,开启喷枪气阀门,打开“喷浆”,调节喷枪外调节旋钮,逐渐加大(调节时要左右旋转,逐渐增大),至适宜喷雾度。包衣过程中不断调整喷枪喷量,并注意控制片芯受热温度,直至片芯包衣完成。 4.2.8 包衣结束,首先关闭“温控”开关,返回,再关闭喷浆,等喷枪喷出量减少了,降低主机转速,然后,关闭喷枪气开关,待冷却后关闭“热风”、“排风”、“匀浆”。

量块计量性能要求

量块的主要计量特性 2、术语 2.1 量块 用耐磨材料制造,横截面为矩形,并具有一对相互平行测量面的实物量具。量块的测量面可以和另一量块的测量面相研合而组合使用,也可以和具有类似表面质量的辅助体表面相研合而用于量块长度的测量。 2.2 量块的长度l 量块一个测量面上的任意点到与其相对的另一测量面相研合的辅助体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辅助体的材料和表面质量应与量块相同,见图2-2-1。 注:1 量块任意点不包括距测量面边缘为0.8mm 区域内的点。 2 量块长度包括单面研合的影响。 3 量块长度l 是由数值和长度单位构成的物理量。 2.3 量块的中心长度c l 对应于量块未研合测量面中心点的量块长度,见图2-2-1。 2.4 量块的标称长度n l 标记在量块上,用以表明其与主单位(m)之间关系的量值。也称为量块长度的示值。 2.5 任意点的量块长度偏差e 任意点的量块长度与标称长度的代数差,即n l l e -= 2.6 量块的长度变动量v 量块测量面上任意点中的最大长度max l 与最小长度min l 之差,见图2-2-2。 2.7 量块测量面的平面度d f 包容测量面且距离为最小的两个相互平行平面之间的距离,见图2-2-3。

图 2-2-1 图 2-2-2 图 2-2-3 2.8 研合性 量块的—个测量面与另一量块测量面或与另一经精加工的类似量块测量面的表面,通过分子力的作用而相互粘合的性能。 3、量块计量性能要求 3.1 截面尺寸和连接孔 3.1.1 量块的截面尺寸应符合表2-3-1的规定。 表2-3-1

3.1.2 量块的连接孔应符合图2-3-5所示的规定。 3.2 侧面的平面度、侧面对测量面和侧面之间垂直度、平行度和倒棱 3.2.1 量块侧面的平面度、侧面对测量面的垂直度和侧面对侧面之间的平行度均应不 图2-3-5 超过表2规定.垂直度的图示见图2-3-6。 表2-3-2 图2-3-6

库管员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99479 库管员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库管员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库管员必须熟知库内的爆破器材品种、性能、数量及库容。 二、进入库区不应携带手机及其它火种;进入库区不应穿带铁钉的鞋和易产生静电的化纤衣服。 三、每次入库,库管员将爆炸物品购买卡信息输入手持机内,对每箱爆炸物品条码进行扫描,直到扫描信息与购买卡信息一致。 四、对新入库的爆破物品,应逐箱检查包装情况,查看包装有无破损,封缄是否完整,品名、数量、出厂日期、工作牌号的日期是否清楚,包装是否有浸湿和渗油痕迹等。

GMP包衣工序基本操作规程

德信诚培训网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https://www.360docs.net/doc/e66191431.html, 好好学习社区 Standard Operation for the Coating Process 包衣工序基本操作规程 1 Purpose/目的 确保包衣过程正确地进行。 2 Scope/范围 本规程是关于素片的包薄膜衣或糖衣的生产过程。 3 Related management systems/体系相关性 3.1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or GMP system :Yes 与质量管理体系或GMP 体系的相关性:相关 3.2 Health and safety system :N/A 与健康安全体系的相关性:不相关 3.3 Environment control system :N/A 与环境控制体系的相关性:不相关 3.4 HACCP system :N/A 与危害风险控制体系的相关性:不相关 4 Responsibility/职责 4.1 It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Production Manager to ensure that operators are trained against this procedure./生产经理负责确保按本程序对操作人员进 行培训。 4.2 It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persons trained against this procedure to ensure they always follow it exactly./受训人员负责确保正确遵循本程序。 5 Contents/内容

计量器具自校规范

计量器具自校规范 1、游标卡尺内部校准规范 1目的 对游标卡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 适用于普通游标卡尺及数显、带表游标卡尺的内部核准。 3校验基准 外校合格的量块。 4环境条件 室温 5校验步骤 5.1检查卡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数显卡尺的显示屏是否完好,带表卡尺表 头的指针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 5.2调校零位,或使指针对准零点。 5.3取2~3块任意基准量块进行度量,量块被测面要干净、平整。每块连续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 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将其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内。允许误差范围根据不同卡尺的精度分为±0.01mm、±0.02mm。 5.4测内径接触面磨损程度:取两块量块(构成测量的基准面)夹紧一块量块成“H”型,然后移动表头, 使卡尺上面的测量端张开后靠紧两基准面进行读数,每块测量三次,取平均值。测量值与标准值根据不同卡尺的精度分为±0.01mm、±0.02mm,将其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中。 5.5可根据不同量程的卡尺选用不同的基准量块或组合进行校准; 5.6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判校准合格; 2、千分尺内部校验规程 1目的 对千分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 适用于千分尺的内部校准。

3校验基准 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 4环境条件 室温 5校验步骤 5.1检查千分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刻度是否清晰。 5.2扭动千分尺螺栓调校零位,使刻度对准零点。 5.3根据不同量程的千分尺选择适宜的标准量块3~4块,(可对标准量块进行组合测量)。每块量块连 续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将其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内。允许误差范围为±0.01mm。 5.4外径千分尺的校验:任意取5-6块标准量块,取两块量块(构成测量的基准面)夹紧一块量块成“H” 型,扭动螺栓使外径千分尺的测量端张开后靠紧两基准面进行读数,每块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将其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内,允许误差范围为±0.01mm。 5.5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判校准合格。 3、高度卡尺、深度卡尺内校规程 1目的 对高度卡尺及深度卡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精密度符合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全厂生产使用的数显、游标高度卡尺及深度卡尺。 3校验基准 外校合格标准量块。 4环境条件 室温 5检验步骤 5.1检查高度卡尺、深度卡尺的测量接触面干净、无污渍、锈迹,刻度是否清晰。 5.2将参照平台表面擦拭干净,高度卡尺、深度卡尺垂直放置使刻度归零。取出3~4块标准量块,放 在平台进行测量,每块测量3次每次测量值均在允许误差±0.02mm范围内,将平均值记录在《检测

无极绳绞车安全操作规程(新)

无极绳绞车安全操作规程 一、适用范围: 1、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我矿无极绳绞车司机作业。 2、本操作规程适用于煤矿矿井无极绳绞车作业及检查维护。 二、一般规定 1、无极绳绞车司机应熟悉无极绳绞车的工作原理、构造、性能、和简单维护专业知识。 2、无极绳绞车司机应无妨碍本职工作的病症。 3、无极绳绞车司机必须熟练掌握无极绳绞车的操作步骤。 4、定期做好无极绳绞车过卷、超速、急停等保护试验。 5、定期将梭车开到机头停止位置归零(归零操作步骤:梭车开到停车位置(零位),打开无极绳绞车操作台软件程序操作界面,同时按住停止按钮和确认按钮,确认软件程序操作界面脉冲数为零,然后返回到无极绳绞车运行状态界面)。 5、交接班规定: (1)接班司机必须要向交班时间了解并掌握上一个班次无极绳绞车运行状态。 (2)交接班司机如实向接班司机汇报上一个班次无极绳绞车运行情况,不得瞒报或者谎报。 (3)交班前,必须如实完善交接班记录、无极绳绞车运行记录、无极绳绞车检查记录。

三、安全规定 1、检查时手把应放在“0”位。 2、严禁绞车运转中处理故障。 3、信号不清楚不得开车,排除故障后重新发出开车信号。 4、严禁无证操作、酒后上岗。 5、绞车在运转中应定期进行检查,传动部位无障碍物。 6、定期做好传动部件的润滑保养。 7、定期做好牵引钢丝绳、压绳轮、机尾轮的检查维护。 8、及时清理设备表面卫生,电控部件不得有水及油污。 9、信号工(跟车工)距离梭车距离不得小于5米,不得站在绳道上跟车,必须站在距离轨道最宽的一侧跟车。 10、开车前,必须先试验信号清晰可靠方可开车。 四、操作准备 1、检查确认梭车是否在轨道上。 2、检查确认尾轮固定是否牢固。 3、检查绳道上是否有闲杂人员或其它阻碍物。 4、检查配重牵引钢丝绳和配重钢丝绳是否完好。 5、试验信号是否正常、无极绳绞车综合保护器操作台显示界面是否正常。 五、操作步骤 1、打开绞车电源,开启漏泄信号通讯主机电源控制按钮使得信

高效包衣机清洁标准操作规程

高效包衣机清洁标准操作规程 1.高效包衣机清洁目的 2.高效包衣机清洁范围 3.高效包衣机清洁责任 4.高效包衣机清洁内容 5.高效包衣机清洁培训 1.高效包衣机清洁目的 建立高效包衣机清洁标准操作程序,防止药品交叉污染。 2.高效包衣机清洁范围 固体制剂车间高效包衣机的清洁。 3.高效包衣机清洁责任 3.1.包衣工序组长负责组织实施。 3.2.包衣岗位操作人员严格按本清洁程序执行。 3.3.车间工艺员、质监员负责监督与检查。 4.高效包衣机清洁内容 4.1.高效包衣机是与药品直接接触的生产设备,必须进 行彻底清洁,使之符合工艺卫生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包衣完毕,切断电源,清除设备外部粉尘及废弃物, 连接好排污管,开始对设备进行清洁。 4.3.搅拌桶、蠕动泵、喷枪及硅胶管的清洁。先排尽搅 拌桶内的保温水,用饮用水将保温桶冲洗干净,并将 水排尽。保温内桶先加入一定量饮用水,加入清洗剂, 用带柄软刷将内壁刷洗干净,清除污水,并用饮用水 冲洗一遍。随后加入一定量饮用水和清洗剂,开动搅 拌,出料口接蠕动泵和喷枪,开动蠕动泵,打开喷枪, 对硅胶管、蠕动泵、喷枪及喷雾管路进行喷射清洗, 然后换上饮用水反复喷洗,清洗干净后,再换上纯化 水清洗,最后用75%乙醇对整个喷雾装置进行清洗、 消毒。 4.4.主机的清洁。关闭排污管,接通饮用水进水管,打 开阀门,将水加入包衣滚筒内,当主机积水盘达到一 定水位时,加入清洗剂进行洗涤,洗涤完毕,打开排 污管排污,然后用饮用水反复冲洗设备各部位,清洗 干净后,再接纯化水管进行清洗,最后用75%乙醇对 设备各部位进行喷洗、消毒,排尽污水,用洁净干抹 布将设备外表面擦干,设备主体、喷枪等用热风烘干 备用。 4.5.设备上可拆卸部件送清洁间按容器具清洁标准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动开料机作业指导书.

版 本 日期文件编号编制审核核准A2011-5-1WI-SC-07 自动开料机作业指导书 作业前1、电压开关、气压是否正常。机器是否异常; 2、清理设备周围保持通畅,将待加工的大板件搬运上自动上料台; 3、接料人员准备好放架零件的滚筒架,操作人员装好大小锯片后,检查主锯片与底锯片是否在一条直线上,然后 分别站在设备工作台前,机器必须由专人操作,非指定人员不得开机,以免人机受损; 4、打开空气阀和电源开关.启动主电源.电源指示灯亮起并根据材料性质和切削厚度,选择锯片的进给速度。锯切 总厚度≤ 80mm时,锯进给速度约12-16米/分钟,锯切总厚度≤ 50mm时,锯进给速度约16-25米/分钟。根据开料图或流程卡给出的规格尺寸,设定锯切规格和锯切行程; 5、选料,见光面用料不能有任何黑斑,不能有刮花、木皮崩缺现象; 6、锯片不锋利时及时更换锯片并修磨。 设 备 图 片 作业中1、必须两个人将大板抬上工作台上,启动推料器前来接料; 2、将材料的一边靠紧设备左边的定位档板,相邻的一边靠紧送料器。并用钳板器钳紧。然后走锯自动开料; 3、飞边:在按图加工前,应对板材先锯一次宽约5mm的料边以找到板材的基准边,再按图加工; 4、经锯切的材料如仍需锯切其它边时,可在直接重复第2项的方法,以达到图纸的要求; 5、主机手对首件加工件的尺寸、纹理进行首检,在检验确认合格的情况下方可批量加工; 6、加工过程中,应保持材料表面和工作台面清洁。用吹尘枪或鸡毛禅子将因锯切而产生的灰尘或锯屑吹干净; 7、根据图纸要求开料,保证误差在对角线长度≥1000mm时,允差≤2mm,对角线长度<1000mm时,允差≤1mm,切 口无崩缺、碳化发黑。锯切面要平直,不允许有倾斜及明显波浪的锯痕; 8、严格执行首件检验,过程执行三检制度并记录,严格执行质量三不原则; 9、接料人员将锯切好的板件有序、分层堆放于滚筒架上,以便于清点数量; 10、加工完毕后关闭电源、气源及吸尘管道; 11、写好流程卡,将工件搬运到停放区域或转下工序加工,余料搬到指定区域; 12、不准带手套操作机器,不可在机器处于工作状态时检查,维修,清洁,保养机器。机器清洁与保养须于机器完全静 止方可进行.开机中人员一律做到人走机停,不准私自拆移和改装机器的保护装置,发现异常马上上报,以减 少不必要的损伤。 保 养 保养内容 责任 人 日 保 养 1.对机台表面进行清尘; 2.清除打扫机壳、木条、木糠、杂物; 3.检查锯片锋利情况。 作 业 员 周 保 养 1.每周对机台表面擦拭防锈油; 2.对主锯导向轨道、链条、小锯轴芯、 加液体润滑油; 3.推台齿轮加黄油一次; 4.检查有无螺丝松动,电气线路是否 完好,清除电柜尘灰。 电 工 机 修 年 保 养 1.每年对各马达轴承进行一次检修, 并加黄油吹尘; 2.半年对开料机精度进行一次调整。 机修 或厂 商 作业后1、关闭自动开料机电源及相应电气能源; 2、工具使用完后须归位,收工时务必对自动机开料进行日常保养及工作区域的5S; 3、开料结束,余料或废料分类放指定地点,规范摆放; 4、到板材仓检查板析库存,是否能保证明天生产用量。 本机可能发生的伤害操作本机劳保护工具 夹伤、割伤、木屑飞入眼 睛 口罩

高效包衣机岗位标准操作规程(新版)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高效包衣机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新版)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高效包衣机岗位标准操作规程(新版) 内容: 1.操作步骤: 1.1准备过程 1.1.1检查水、电、汽各环节是否正常,检查各紧固件是否松动。 1.1.2启动主电机,使锅体空转2分钟,判断是否故障。 1.1.3检查素片质量,有否松片等现象,是否符合要求。 1.1.4检查工房、设备、容器的清洁状况,检查清场合格证,核对有效 期、容器,取下标识示牌,挂生产标示牌,按生产指令填写工作状态,使用清场合格包衣设备。 1.1.5按生产指令,从中间站领取素片与中间站保管员进行二

人核对品 名、规程、批号、数量等,填写物料交接记录。 1.1.6检查生产环境的相对温度是否符合要求,做好记录。 1.2操作过程 1.2.1称取素片75kg置包衣锅中,预加热至工作温度(排风温度在60 ℃以上)。 1.2.2调节蠕动泵转速及压缩空气使包衣液呈雾状。 1.2.3开始喷膜,喷膜主机转速应由慢到快。加热进风温度应保持在80 ℃以上,喷膜连续进行。 1.2.4喷膜完成后,进行干燥至表面光亮。 1.3结束过程 1.3.1包衣结束后将药片取出置干燥室内放凉、干燥。 1.3.2将包好的包衣片转至中间站与中间保管员二个进行核对,并填写

拆除工程安全操作规程

拆除工程安全操作规程 1. 一般规定 1.1 施工单位应全面了解拆除工程的图纸和资料,进行现场勘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1.2 拆除工程施工区域应设置硬质封闭围挡及醒目警示标志,围挡高度不应低于1.8米,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施工区。当临街的被拆除建筑与交通道路的安全距离不能满足要求时,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隔离措施。 1.3 拆除施工严禁立体交叉作业。 1.4 作业人员使用手持机具时,严禁超负荷或带故障运转。 1.5 楼层内的施工垃圾,应采用封闭的垃圾道或垃圾袋运下,不得向下抛掷。 1.6 根据拆除工程施工现场作业环境,应制定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施工现场应设置消防车通道,保证充足的消防水源,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 1.7 在拆除作业前,施工单位应检查建筑内各类管线情况,确认全部切断后方可施工。 1.8 在拆除工程作业中,发现不明物体,应停止施工,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保护现场,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2. 人工拆除 2.1 进行人工拆除作业时,楼板上严禁人员聚集或堆放材料,作业人员应站在稳定的结构或脚手架上操作,被拆除的构件应有安全的放置场所。 2.2 人工拆除施工应从上至下、逐层拆除分段进行,不得垂直交叉作业。作业面的孔洞应封闭。 2.3 人工拆除建筑墙体时,严禁采用掏掘或推倒的方法。 2.4 拆除建筑的栏杆、楼梯、楼板等构件,应与建筑结构整体拆除进度相配合,不得先行拆除。建筑的承重梁、柱,应在其所承载的全部构件拆除后,再进行拆除。 2.5 拆除梁或悬挑构件时,应采取有效的下落控制措施,方可切断两端的支撑。 2.6 拆除柱子时,应沿柱子底部剔凿出钢筋,使用手动倒链定向牵引,再采用气焊切割柱子三面钢筋,保留牵引方向正面的钢筋。

包衣岗位操作规程

1.目的 建立包衣岗位操作规程,规范操作工操作。 2.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包衣岗位生产操作。 3.职责 车间工艺员:负责本规程的起草。 车间负责人、现场监控员:负责本规程的审核。 生产管理负责人:负责本规程的批准。 相关部门及人员:负责本规程的实施。 4.内容: 4.1.生产前准备与检查 4.1.1.检查批生产指令及相关记录须齐全,无上次清场遗留物。 4.1.2.有在有效期内的清场合格证。 4.1.3.从器具存放室领取生产所需的工器具,检查其清洁、完好并在清洁有效期内。计量器具清洁完好。计量器具有“检定合格证”且在检定周期内,对计量器具进行空载调平,并校准。 4.1.4.检查快速整理机清洁完好,设备有“设备完好”标识。 4.1. 5.检查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压差符合生产工艺要求:环境温度控制在18℃~26℃,相对湿度控制在40%~60%,走廊相对前室和前室相对房间压差均≥5Pa。 4.1.6.各项检查项目经现场监控员确认符合规定后,签字准许生产。 4.2.包衣生产操作 4.2.1.更换状态标识 取下操作室门口清洁状态卡,正确悬挂待生产产品生产状态卡;取下设备上清洁状态卡与“设备完好”状态卡,正确悬挂“设备运行”状态卡与设备内容物标识卡。 4.2.2.领料

从中间站领取素片,核对品名、代码、规格、批号、数(重)量、外观质量、盛装容器状况,并根据质量状态标识确认所领物料应为合格物料,均符合要求后,办理物料交接手续。将物料转入充填室,放置《物料标志卡》。 4.2.3.包衣 4.2.3.1.包糖衣 4.2.3.1.1.浆液配制 4.2.3.1.1.1.糖浆的配制:按照蔗糖、纯化水=2:1的比例配制,配制好后备用。 4.2.3.1.1.2.粉浆的配制:糖浆、滑石粉=2:1的比例再加0.5kg明胶配制好后备用。 4.2.3.1.1.3.色浆配制:色素、糖浆=0.02:1的比例配制好后备用。 4.2.3.2.执行《JGB-150高效包衣机使用操作规程》(SOP0403?037),安装好设备,设定进 风温度85~105℃,排风温度35~45℃,滚筒转速2~3rpm。 4.2.3.3.包粉衣层 4.2.3.3.1. 将素片投入包衣机内,开启进风、出风,每隔5分钟启动滚筒转动半圈对预热的素片进行翻转。 4.2.3.3.2.当排风温度达到40℃时,转速调至6r/min进风开始包粉衣层,关闭进风和排风,手工加粉浆2L计时5分钟,开启进风和排风干燥,计时10分钟后再次循环该过程10—15次。 4.2.3.4.包净糖层:设定温度30℃,关闭进风和排风,手工加糖浆0.5L计时5分钟,开启进风和排风干燥,计时5分钟后再次循环该过程10—15次。 4.2.3. 5.包色衣层:包色衣层要求颜色由浅入深,色浆的浓度按照糖浆:色浆=10:1—8:1—6:1—4:1—2:1—1:1—0:1稀释递增,手工加粉浆0.5L计时5分钟,开启进风和排风干燥,计时5分钟后再次循环该过程至片面色泽均匀。 4.2.3.6.抛光:加入最后一次色糖后计时5分钟后均匀撒上虫蜡,打光5-10分钟。 4.2.3.7.干燥:温度设定50℃,开启进风和排风干燥,计时30分钟。 4.2.3.8.生产完毕,将包衣片装入内衬有洁净布袋的不锈钢桶中,转入晾片室,将包衣片均匀平铺于衬有无纺布的不锈钢盘中,厚度不超过2cm,晾片16小时候,装入内衬药用聚乙烯袋的洁净不锈钢桶内,称重后附上《桶笺》,填写《物料标识卡》,填写《产品请验单》进行请验,并将物料转入中间站,办理物料交接手续。

手持机操作规程

手 持 机 出 入 库 操 作 规 程 宏源铅锌矿

目录 购买入库流程演示图 (3) 销售出库流程演示图 (4) 1、手持机维护方法 (5) 1.1 手持机 (5) 1.1.1 手持机日期设置 (5) 1.1.2 手持机维护 (5) 1.2 IC卡 (5) 2、手持机出入库操作使用注意事项 (5) 2.1 入库操作注意事项 (5) 2.2 拆箱操作注意事项 (6) 2.3销售出库注意事项 (6) 2.3.1手持机出库 (6) 2.4手持机上报数据到计算机《出入库系统》中 (7) 2.5 拓展操作 (7) 2.5.1 无编号物 (7) 2.5.2 手工输入条码(键盘输入) (7) 出入库手持机入库流程图 (8) 出入库手持机出库流程图 (9) 出入库手持机上报流程图 (10) 出入库手持机无编码入库流程图 (11)

购买入库流程演示图 购 买 单 位 当地公安机关 生产厂销售部门 生产厂仓库 销售单位仓库 销售单位出入库系统 当地公安部门 省级公安部门 带本单位的单位卡及相关材料到当 地公安机关开购买证和运输证 根据要求在单位卡上 开相应的两证信息 生产厂仓库的出入库手持机根据卡 中传票对实际物品进行出库扫描 销售单位仓库出入库手持机进 行入库扫描后上报信息至计算机 销售单位通过单位卡将 本单位信息上报到公安 机关 通过公安专网,民爆信息 直接进入省厅数据库 根据两证信息开出库传票 存到购买单位的单位卡上

销售出库流程演示图 使 用 单 位 销 售 单 位 销售单位仓库 销售单位出入库系统 当地公安机关 省级公安机关 携带从公安机关开好两 证的单位卡到销售单位 根据两证信息在使用单位 的单位卡上开出库传票 仓库出入库手持机依据使用单位卡的传 票进行出库扫描并上报出库信息 销售单位通过单位卡将本 单位信息上报到公安机关 机关 通过公安专网,民爆信息 直接进入省厅数据库

BGB-150B高效包衣机清洁标准操作规程

BGB-150B高效包衣机清洁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规范BGB-150B高效包衣机清洁标准操作程序。 2.范围:BGB-150B高效包衣机 3.职责:设备操作人员负责本规程的实施,班组长、车间主任和QA承担监督检查责任。 4.内容: 4.1.生产结束后按以下方法清洁 4.1.1.切断电源,清除包衣滚筒中可能残存的药片按《生产废弃物管理规程》 (SMP-SC***)处理。 4.1.2.用不锈钢桶盛饮用水约25L,启动蠕动泵将其抽入,启动喷枪将管路内残液排除 干净;再启动蠕动泵抽入75%乙醇或0.2%新洁尔灭溶液(配制方法见《清洁剂、消毒剂配制、发放、使用操作规程》(SOP-SC***))适量,启动喷枪对管路内部和喷枪内壁进行消毒,提起抽液管使管内消毒剂尽量排出;然后用10L纯化水重复上述操作,并用洁净抹布蘸饮用水擦洗喷枪和蠕动泵外周及蠕动管管道外壁至洁净,最后用洁净抹布蘸纯化水将喷枪和蠕动泵外周及蠕动管管道外壁擦拭一遍。 4.1.3.将搅拌保温罐移至器具清洗间,打开顶盖注入容积三分之二的饮用水浸泡约20 分钟后打开排液阀排除泡洗水,排完后关闭排液阀;再注入容积三分之二的饮用水,用洁净抹布擦洗、毛刷刷洗至洁净无不洁痕迹;然后注入纯化水清洗一遍,并用干洁净抹布擦干,最后用洁净抹布蘸75%乙醇或0.2%新洁尔灭溶液擦拭罐内壁和搅拌器一遍,十分钟后用洁净抹布蘸纯化水擦拭一遍除去消毒剂残留(若用75%乙醇消毒,不用除去)。用洁净抹布蘸饮用水将罐外表面擦拭至洁净无不洁痕迹,再用洁净抹布蘸纯化水擦拭一遍。 4.1.4.用洁净抹布蘸饮用水擦拭卸下的进料斗、卸料斗至洁净,再用洁净抹布蘸纯化水

丸剂包衣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制剂车间丸剂包衣岗位标准操作规程,使该岗位的操作标准化、规范化。 范围:制剂车间丸剂包衣岗位。 责任人:工序班长、操作人员、QA员。 操作步骤: 1生产准备 1.1生产操作人员按照《进出三十万级洁净区人员更衣标准操作规程》(TG-Q75-062)进行更衣,进入生产操作间。 1.2工序班长经一次更衣后,提前10分钟至车间办公室接收车间主任下发的生产指令及批生产记录,并根据指令填写生产状态标志,将批生产指令及批生产记录下发给操作人员。 1.3由工序班长组织操作人员对该岗位进行全面检查:有前次生产清场合格证(副本),并在有效期内;设备有“完好”标志和“已清洁”标志;计量器具有“计量合格证”,并在有效期内;检查完毕后,由工序班长填写“生产前准备记录”,并在“工序负责人”项签字。 1.4由QA员确认合格,在“检查人”项签字。 1.5由工序班长根据生产指令取下现场所有标志,给设备换上“正在运行”标志,操作间换上“正在生产”标志。 1.6所需设备、工具:化糖罐、糖衣机、运输车、100目筛网、不锈钢托盘、无毒塑料

2操作过程 2.1工序班长依据批生产指令填写中间品领料单,标明工序名称、品名、批号、数量、日期,一式二份,交中间站管理员。 2.2中间站管理员、工序班长按领料单逐项核对物料无误,有检验合格证,有合格的检验报告单。检查物料外包装清洁后,双方在中间品领料单上签字,将素丸领回。 2.3 配浆:根据批生产指令的要求,配制所用的包衣剂,过滤,放冷至室温,备用。 2.4 包衣:按《糖衣机标准操作规程》(TG-S61-027)进行操作,将素片放入包衣锅,根据批生产指令设定工艺参数运行设备,包衣。同时要随时检查包好衣药片的外观,衣色应均匀,糖衣丸在包完色衣层后,要进行打光。包衣合格的药丸均匀铺在晾丸盘中,转入晾丸岗位。 2.5生产结束后,将挑出的废丸作为尾料放入无毒塑料袋内,密封,贴好尾料盛装单,各项填写完全。 2.6称重 2.6.1操作人员用电子秤对包衣丸和尾料分别进行称量,工序班长复核;填写称量记录,拴挂标签,各项填写完全。 2.6.2由QA员检查合格后,操作人员将糖衣丸、尾料推到中间站,放到指定位置,尾料专区存放,与中间站管理员办理交接手续,核对标签内容与实物相符,双方在交接单上签字。由中间站管理员进行请验。 2.7记录 操作过程中及时填写批生产记录,设备运行记录,要求字迹清晰、内容真实、数据完整,并由操作人及复核人签名。记录应保持清洁,不得撕毁和任意涂改;更改时,在更改处签字,并使原数据仍可辩认。 2.8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异常时,按《生产过程偏差处理管理规程》(TG-Q72-011)处理。 3 生产结束 3.1生产结束后,操作人员将模具取下与使用后的运输车、工具、容器具一起运至容器具清洗间,按《三十万级洁净区运输车清洁规程》(TG-Q75-060)、《三十万级洁净区工具清洁规程》(TG-Q75-045)进行清洁。 3.2由工序班长取下生产状态标志及设备运行状态标志,纳入批生产记录,换上操作

量块

量块 一量块的用途和精度 量块又称块规。它是机器制造业中控制尺寸的最基本的量具,是从标准长度到零件之间尺寸传递的媒介,是技术测量上长度计量的基准。 长度量块是用耐磨性好,硬度高而不易变形的轴承钢制成矩形截面的长方块,如图4-1所示。它有上、下两个测量面和四个非测量面。两个测量面是经过精密研磨和抛光加工的很平、很光的平行平面。量块的矩形截面尺寸是:基本尺寸0.5~10mm的量块,其截面尺寸为30mm×9mm;基本尺寸大于10至1000mm,其截面尺寸为35mm×9mm。 图4-1 量块图4-2 量块的中心长度 量块的工作尺寸不是指两测面之间任何处的距离,因为两测面不是绝对平行的,因此量块的工作尺寸是指中心长度,即量块的一个测量面的中心至另一个测量面相粘合面(其表面质量与量块一致)的垂直距离。在每块量块上,都标记着它的工作尺寸:当量块尺寸等于或大于6mm时,工作标记在非工作面上;当量块在6mm以下时,工作尺寸直接标记在测量面上。 量块的精度,根据它的工作尺寸(即中心长度)的精度、和两个测量面的平面平行度的准确程度,分成五个精度级,即00级、0级、1级2级和(3)级。0级量块的精度最高,工作尺寸和平面平行度等都做得很准确,只有零点几个微米的误差,一般仅用于省市计量单位作为检定或校准精密仪器使用。1级量块的精度次之,2级更次之。3级量块的精度最低,一般作为工厂或车间计量站使用的量块,用来检定或校准车间常用的精密量具。 量块是精密的尺寸标准,制造不容易。为了使工作尺寸偏差稍大的量块,仍能作为精密的长度标准使用,可将量块的工作尺寸检定得准确些,在使用时加上量块检定的修正值。这样做,虽在使用时比较麻烦,但它可以将偏差稍大的量块,仍作为尺寸的精密标准。 二成套量块和量块尺寸的组合 量块是成套供应的,并每套装成一盒。每盒中有各种不同尺寸的量块,其尺寸编组有一定的规定。常用成套量块的块数和每块量块的尺寸,见表4-1。 在总块数为83块和38块的两盒成套量块中,有时带有四块护块,所以每盒成为87块和42块了。护块即保护量块,主要是为了减少常用量块的磨损,在使用时可放在量块组的两端,以保护其它量块。 每块量块只有一个工作尺寸。但由于量块的两个测量面做得十分准确而光滑,具有可粘合的特性。即将两块量块的测量面轻轻地推合后,这两块量块就能粘合在一起,不会自己分开,好像一块量块一样。由于量块具有可粘合性,每块量块只有一个工作尺寸的缺点就克服了。利用量块的可粘合性,就可组成各种不同尺寸的量块组,大大扩大了量块的应用。但为了减少误差,希望组成量块组的块数不超过4~5块。 为了使量块组的块数为最小值,在组合时就要根据一定的原则来选取块规尺寸,即首先选择能去除最小位数的尺寸的量块。例如,若要组成87.545mm的量块组,其量块尺寸的选择方法如下: 量块组的尺寸 87.545mm 选用的第一块量块尺寸 1.005mm

高效包衣机岗位标准操作规程(最新版)

The prerequisite for vigorously developing our productivity is that we must be responsible for the safety of our company and our own live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高效包衣机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最新版)

高效包衣机岗位标准操作规程(最新版)导语:建立和健全我们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引我们生产劳动的方向。而大力发展我们生产力的前提,是我们必须对我们企业和我们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可用于实体印刷或电子存档(使用前请详细阅读条款)。 内容: 1.操作步骤: 1.1准备过程 1.1.1检查水、电、汽各环节是否正常,检查各紧固件是否松动。 1.1.2启动主电机,使锅体空转2分钟,判断是否故障。 1.1.3检查素片质量,有否松片等现象,是否符合要求。 1.1.4检查工房、设备、容器的清洁状况,检查清场合格证,核对有效 期、容器,取下标识示牌,挂生产标示牌,按生产指令填写工作状态,使用清场合格包衣设备。 1.1.5按生产指令,从中间站领取素片与中间站保管员进行二人核对品 名、规程、批号、数量等,填写物料交接记录。 1.1.6检查生产环境的相对温度是否符合要求,做好记录。

1.2操作过程 1.2.1称取素片75kg置包衣锅中,预加热至工作温度(排风温度在60 ℃以上)。 1.2.2调节蠕动泵转速及压缩空气使包衣液呈雾状。 1.2.3开始喷膜,喷膜主机转速应由慢到快。加热进风温度应保持在80 ℃以上,喷膜连续进行。 1.2.4喷膜完成后,进行干燥至表面光亮。 1.3结束过程 1.3.1包衣结束后将药片取出置干燥室内放凉、干燥。 1.3.2将包好的包衣片转至中间站与中间保管员二个进行核对,并填写 中间体交接记录,填写待验单送交QA员。 1.3.3按清场SOP进行清场,填写清场合格记录,通知QA员检查合作 后挂上清场合格证。 1.3.4及时做好各项生产记录并取下生产标示牌,挂好设备状态

闸瓦托加工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闸瓦托加工

目次 一、作业介绍 (3) 二、作业流程示意图 (4) 三、作业程序、标准及示范 (5) 1.班前准备 (5) 2.开工准备 (5) 3.工序控制 (5) 4.闸瓦托加工 (5) 5.设备故障处置 (7) 6.质量反馈处置 (7) 7.完工要求 (7) 四、工装设备、检测器具及材料 (8) 五、附件 (9) 1. 检测器具使用方法 (9)

一、作业介绍 作业地点:检修车间转向架组配件检修区。 适用范围:适用于铁路货车段修闸瓦托加工作业。 上道作业:闸瓦托焊修。 下道作业:闸瓦组装。 人员要求:本岗位作业须由车辆钳工完成,作业人员上岗前要进行岗前培训,并持有《岗位培训合格证》,上岗人员须持证上岗。 作业要点:劳动防护用品穿戴整齐;开工前全面检查工具、材料状态确认性能良好无故障;检查测量具计量检定不过期;闸瓦托加工后支承面端部厚度不小于8mm,中部厚度不小于6mm;完工进行整理,清扫场地。

二、作业流程示意图

三、作业程序、标准及示范 1. 班前准备 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参加班前点名会。 2. 开工准备 按《工装设备、检测器具、工具及材料》清单检查工装工具、样板量具及材料状态,须齐全、良好。发生异常情况时通知工长处理。 3. 工序控制 检查确认加工标识。标识不清时,通知上道作业人员处理。 4. 闸瓦托加工 4.1 计算加工尺寸 4.1.1 闸瓦托端部加工尺寸计算。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出瓦托端部铺焊的最高点尺寸,计算加工尺寸(加工尺寸=最高点尺寸-8mm)。 4.1.2闸瓦托中部加工尺寸计算。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出瓦托中部铺焊的最高点尺寸,计算加工尺寸(加工尺寸=最高点尺寸-6mm)。 加工尺寸须测量并计算准确无误。 4.2 闸瓦托加工 4.2.1 使用平衡吊将待加工制动梁吊运至铣床上,放置平稳。待加工瓦托面朝向铣刀。 4.2.2 按动设备加紧按钮,加紧制动梁梁体,确认制动梁不得晃动。 4.2.3 在设备操作面板参数设置处,输入加工尺寸。 4.2.4 按动设备启动按钮,自动进行加工作业,加工过程中观察设备运行情况正常。

锯轨机使用操作规程

锯轨机使用操作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锯轨机的日常管理,锯轨作业标准以及作业安全。 本规程适用于各车间、工区和综合机修车间锯轨机的日常管理和锯轨作业。 2、引用标准 铁道部行业标准TB/T2771-2005. 3、总则 3.1 锯轨机是我段进行线路故障抢险使用的重要机具,为保障此类设备在线路设 备故障时的正常应用,必须认真遵守和执行该规程。 3.2 本标准所涉及的线路作业内容,均按相关作业、技术标准执行。 4、锯轨机的日常管理 4.1 按照段对锯轨机的使用要求,各车间和综合机修车间配备的进口锯轨机分为 线路故障抢险用机和日常作业用机,在管理和使用过程中要严格区分,线路抢险用机严禁用于日常作业。 4.2锯轨机的日常管理和使用必须责任到人,要严格执行定人、定机制度,严禁 机具外借和由非操作手操作机具。 5、锯轨机对燃油的要求 5.1锯轨机使用的燃油,必须为由汽油和机油混合而成的混合油,并且必须混合 均匀。汽油和机油的混合比为25:1,即25份汽油对1份机油(按体积计算)。 5.2锯轨机使用的汽油必须为90#以上汽油,机油必须使用段统一采购的机油, 若从市场上购买机油,必须确认所购机油的质量,否则严禁使用。 5.3锯轨机使用的燃油―――混合油,一定要现用现兑,禁止整桶兑好,分次使用。 若兑好的混合油一次使用不完,下次使用时必须重新混合均匀方可使用。 5.4 锯轨机作业完毕后,必须将机器内剩余的燃油倒出,严禁留在机器内。 6、锯轨作业 6.1 作业范围 锯轨机适用于铁道线路各型钢轨的切割作业。 6.2作业条件 在运营线上使用时执行《铁路工务安全规则》设好防护,封锁线路。 6.3 作业程序 6.3.1 准备作业 6.3.1.1 确认整机各部件齐全、良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