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游离氯和总氯检测原始记录

水质游离氯和总氯检测原始记录

水质游离氯和总氯检测原始记录

委托单号:

检测人:校核人:

共页第页

水质 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HJ

水质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 警告;汞盐属剧毒化学品,操作时应按规定要求佩带防护器具,避免接触皮肤和衣物。检测后的废液应妥善的安全处理。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中游离氯和总氯的分光光度法。 本标准适用于地表水、工业废水、医疗废水、生活废水、中水和污水再生的景观用水中的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本标准不适用于测定较浑浊或色度较高的水样。 对于高浓度样品,采用10mm比色皿,本方法的检出限(以Cl2计)为0.03mg/L,测定范围(以Cl2计)为0.12mg/l~1.50mg/l。对于低浓度样品,采用50mm比色皿,本方法的检出限(以Cl2计)为0.004mg/l,测定范围(以Cl2计)为0.016mg/l~0.20mg/l。 对于游离氯或总氯浓度高于方法测定上限的样品,可适当稀释后进行测定。 现场测定水中游离氯和总氯按照附录A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5750.1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亚氯酸盐 GB/T5750.11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二氧化氯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游离氯 指以次氯酸、次氯酸盐离子和溶解的单质氯形式存在的氯。 3.2 化合氯 指以氯胺和有机氯胺形式存在的氯。 3.3 总氯 指以“游离氯”或“化合氯”,或两者共存形式存在的氯。 3.4 氯胺 指按本方法测定的氨的一、二或三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的衍生物(如:一氯胺、二氯胺,三氯化氮)和有机氮化合物的氯化衍生物。 游离氯和总氯的组成见表1 4、方法原理 4.1 游离氯测定 在PH为6.2~6.5条件下,游离氯直接与N,N-二乙基-1,4-苯二胺(DPD)发生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在515nm波长下,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吸光度。 由于游离氯标准溶液不稳定且不易获得,本标准以碘分子或(I3)-代替游离氯做校准曲线。以碘酸钾为基准,在酸性条件下与碘化钾发生如下反应;IO3-+5I-+6H+=3I2+3H2O,

ASTM水中氯离子含量测定标准方法D 512-04

Designation: D 512-04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Chloride Ion In Water 水中氯离子含量测定标准方法 1.范围 1.1 该测试方法适用普通水、废水(仅测试方法C)和盐水中氯离子的确定。包括以下三种测试方法: 1.2 测试方法A,B,和C在操作方法D 2777-77下有效,仅测试方法B 还需满足操作规程D 2777-86。更多信息参考14,21和29节。 1.3 该标准试验方法没有包含所有的安全问题,即便要,也应联系实际需要。在试验前确定合适的安全、健康守则和决定其规章制度适用的局限性是试验者的责任。对于特需危险说明,见26.1.1。 1.4 先前的比色试验方法已经终止。参考附录X1获取历史信息。 2. 参考文件

3. 术语 3.1 定义-用于这些试验方法的术语定义,参考术语D 1129和D 4127。 4. 意义和作用 4.1 水中氯离子处在管理中,因此必须精确地测量。氯离子对于高压锅炉系统和不锈钢是非常有害的,因此为防止破坏,监测是很重要的。氯离子分析作为一种工具广泛用于估计集中循环,例如应用在冷却塔中。处理水和食品加工工业中的分选液同样需要可靠的氯离子分析方法。 5. 试剂的纯度 5.1 试剂的化学等级在所有试验中适用。除非有其它说明,所有试剂应遵从美国化学界分析性试剂的规范委员会要求,有关规范都可从委员会取得。可能使用其它等级,倘若首先确定试剂纯度高得足以允许使用而不用降低确定的精度。 5.2 水的纯度-除非另有说明,参照水应理解为符合规范D 1193的Ⅰ型试剂水。其它类型的试剂水可能使用,倘若首先能确定水纯度高得足以允许使用而不影响试验方法的精度和偏差。Ⅱ型水在该试验方法中的循环测试时使用。 6. 取样 6.1 按照操作规程D 1066和D 3370的要求采集试样。 TEST METHOD A-MERCURIMETRIC TITRATION 测试方法A-汞液滴定法 7. 范围 7.1 该测试方法能用于确定水中离子,假设干扰可忽略(见小节9)。 7.2 尽管在研究报告中没有明确说明,精度表述是假设使用Ⅱ试剂水。在未经试验的地方确定该测试方法的有效性是分析者的责任。 7.3 该测试方法对于氯离子浓度在8.0-250mg/L的范围有效。 8. 测试方法概要 8.1 将稀释汞滴定液加入一份酸性试样中,该试样为混合二苯偶氮碳酰肼(diphenylcarbazone)-溴苯酚的蓝色指示剂。滴定的最后为蓝-紫罗兰颜色的二苯偶氮碳酰肼(diphenylcarbazone)化合物。 9. 干扰 9.1 通常在水中发现的阴离子和阳离子不会干扰测试。锌、铅、镍、亚铁的

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试方法

测定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试方法 1.适用范围* 1.1如下三个测试方法包括了水、污水(仅测试方法C)及盐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部分 测试方法A(汞量滴定法)7~10 测试方法B(硝酸银滴定法)15~21 测试方法C(离子选择电极法)22~29 1.2测试方法A、B和C在应用(practice)D2777-77下有效,仅仅测试方法B在应用D2777-86下也同样有效,详细的信息参照14、21和29部分。 1.3本标准并不意味着罗列了所有的,如果存在,与本标准的使用有关的安全注意事项。本标准的使用者的责任,是采用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且在使用前确定规章制度上的那些限制措施的适用性。明确的危害声明见26.1.1。 1.4以前的比色法不再继续使用。参照附录X1查看历史信息。 2.参考文献 2.1ASTM标准 D1066蒸汽的取样方法2 D1129与水相关的术语2 D1193试剂水的规范2 D2777D-19水委员会应用方法的精确性及偏差的测定2 D3370管道内取水样的方法2 D4127离子选择电极用术语2 3.专用术语 3.1定义——这些测试方法中使用的术语的定义参照D1129和D4127中的术语。 4.用途及重要性 4.1氯离子是,因此应该被精确的测定。它对高压锅炉系统和不锈钢具有高度危害,所以为防止危害产生监测是必要的。氯分析作为一个工具被广泛的用于评估循环浓度,如在冷却塔的应用。在食品加工工业中使用的处理水和酸洗溶液也需要使用可靠的方法分析氯含量。 5.试剂纯度 5.1在所有的试验中将使用试剂级化学物质。除非另有说明,所有试剂应符合美国化学品协会分析试剂委员会的规范要求。如果能断定其他等级的试剂具有足够高的纯度,使用它不会减少试验的精度,则这种等级的试剂也可以使用。 5.2水的纯度——除非另有说明,关于水的标准应理解为指的是如Specification D1193中由第二类所定义的试剂水。 6.取样 6.1根据标准D1066和标准D3370取样。

离子计操作规程-----氯离子含量测定

离子计操作规程-----氯离子含量测定 技术部 一.目的 本文件介绍了PSX-215离子计的原理、操作步骤、操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仪器的保养。 二.操作细节 2.1 工作原理 2.2操作步骤 2.2.1 标液准备 a.氯化钠标准贮备液PCl(2.0):经110°C干燥3小时,并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准确称取氯化钠试剂0.585g,用去离子水溶解后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并移取TISAB试剂10ml,定容至刻线。 b.氯化钠标准溶液PCl(4.0):用胖肚移液管移取10 ml的氯化钠标准贮备液于1000 ml 的容量瓶内,加入10 ml的TISAB,定容至刻度,摇匀贮存于聚乙烯瓶; c.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TISAB):称取8g硝酸铵(AR),用100ml去离子水溶解;移取0.4ml浓硝酸(分析纯)用去离子水定容至100ml;将上述两种溶液倒入烧杯混匀。 2.2.2 仪器准备 a.按照说明书要求连接电极及仪器(如图),将电极插入娃哈哈水中,电极不可以靠壁碰底,预热30min; 2.2.3标定 a.取2个聚乙烯杯编号A和B,A中加入100 ml左右的PCl(2.0),B中加入100 ml 左右的PCl(4.0),各放入一个搅拌子; b.将B烧杯置于磁力搅拌器上,缓慢转动一段时间后,用温度计测量该溶液温度并记录;将电极从娃哈哈水中取出,用纸吸干水,放入B中;

离子计测定氟离子含量 修改日期:版本/修改次数:A/0 c.按仪器上的<温度>键,通过<▽△>输入刚才所测的B温度,按<确认>键,然后按<标定>键,屏显示标定1,按<△>键选择标液的PF值,即选择(4.00PF),待仪器MV值显示稳定后,按<确认>键; d.当仪器显示标定2时,用娃哈哈水清洗电极,吸干水珠后放入A烧杯中。待屏幕温度显示第二点校准溶液的PF值,可按△键选择第二点的PF值即(2.00PF);待仪器MV 值稳定后按确认键,当仪器显示测量时表明标定结束,进入水样测量状态。 2.2.4水样测定:取适量V水样,置于聚乙烯杯中,用盐酸或氢氧化钠调节PH在5-8之间(可以借助指示剂判断),加入10 ml TISAB,转移容量瓶并用娃哈哈水定容至刻度,混匀,倒出一定量于塑料烧杯中,放入搅拌子,搅匀后待恢复至常温即可测定,并记录PF值,直到符合标定范围; 结果计算 10-PCl×氟离子原子量(即35.5)= g/l 三.维护保养

氯化物的检测原始记录

大理恒泰科技有限公司受控号: 化学分析项目检测原始记录 (氯化物)共页第页 样品编号:样品名称:样品性状:液态数量: 检验项目:氯□,氯化物□,盐酸□ 收样日期:年月日检测日期:年月日 检验技术依据/标准:GBZ/T160.37 -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氯化物 检验方法:GBZ/T160.37-2004氯化物的测定-甲基橙分光光度法 检验地点及环境条件:实验室;温度:℃,相对湿度:%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7230G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一、试剂: 二、分析步骤: 1.吸收液的配置: 称取0.1000g甲基橙,溶于约100ml40~50O C无氯蒸馏水中,冷却后加入19ml99.7%(V/V)乙醇,用水定量转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1ml此溶液相当于24μg氯。 标定方法: 量取5.0ml此溶液于100ml锥形瓶中,加入0.1g溴化钾,20ml水和5ml硫酸(2.57mol/L);用10ml微量滴定管逐滴加入氯标准溶液;在滴定至接近终点时,每滴加1滴必须振摇5min,待颜色完全退去后才能再加,滴加至甲基橙红色褪去为止。根据标准溶液用量计算1ml此溶液相当于氯的含量。 注:根据浓硫酸在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C1?V1=C2?V2来配置 2.57mol/L的硫酸; 氯含量的相关计算公式:cl2+2KBr=2Kcl+Br2 2Br2+{(cH3)2NC6H4N=NC6H4SO3Na}=(cH3)NC6H4NBr2+Br2NC6H4NSO3Na 3H2SO4+5KBr+KBrO3=3K2SO4+3H2O+3Br2 然后,取相当于1.25mg氯的此溶液(约50ml),于500ml容量瓶中,加入1g溴化钾,加水至刻度。1ml此溶液相当于2.5μg氯。再取400ml此溶液与100ml硫酸溶液(2.57mol/L)混合。为吸收液。

总氯、余氯、有效氯

1 概念 有效氯 指氯消毒剂加入到水中所能产生的具有氧化能力的氯含量。 余氯 当有效氯与水经一定时间接触后,除了与水中细菌、微生物、有机物、无机物等作用消耗一部分氯量外,还剩下了一部分氯量,这部分氯量就叫做余氯。 总氯 游离性余氯(Cl2、HClO、ClO-) 化合性余氯(NH2Cl、NHCl2、NCl3) *我们通常说的余氯指的是游离性余氯。 2 标准 投加氯消毒剂后不仅需保证出厂水微生物指标能达到要求,而且需保持一定的余氯值,保证在管网输送过程中避免微生物的滋生,达到健康的饮用水。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对饮用水中余氯及总氯指标做出以下要求: 游离余氯:与水接触时间至少需30min,出厂水中余氯值≥0.3mg/L,出厂水限值4mg/L,管网末梢水中余量≥0.05mg/L; 总氯:与水接触时间至少需120min,出厂水中总氯值≥0.5mg/L,出厂水限值3mg/L,管网末梢水中余量≥0.05mg/L。 3 杀菌效果 游离余氯的杀菌主要原理是强氧化性的HClO、ClO-侵入细菌体内,到达细菌内部,并其氧化作用,破坏细菌酶系统,从而达到杀死细菌的目的,游离余氯杀菌效果快,据静态实验结果,游离余氯消毒,5min内可杀灭99%以上的细菌;而化合性余氯的氧化能力弱,杀菌速度不及游离性余氯,5min内可杀灭60%的细菌,但提高化合性余氯的浓度或延长杀菌时间,保证一定的CT值,即可达到相同杀菌效果。水厂清水池的停留时间一般均在2小时以上,当使用化合性余氯消毒时,能保证杀菌效果。 4 余氯与总氯的产生及控制 水中加氯量可分为两部分,即需氯量和余氯。 需氯量指用于杀死细菌、氧化有机物和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部分。 余氯指为了抑制细菌滋生繁殖的部分。 当水中主要受细菌、有机物和还原性物质污染,无氨氮及氮化合物污染时,投加氯消毒剂(不包含二氧化氯)后,余氯主要为游离性余氯。

水中氯离子含量测定[1]

标准号:D 512-89 测定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试方法1 1.适用范围* 1.1如下三个测试方法包括了水、污水(仅测试方法C )及盐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部分 测试方法A(汞量滴定法)7~10 测试方法B(硝酸银滴定法)15~21 测试方法C(离子选择电极法)22~29 1.2测试方法A、B和C在应用(practice)D2777-77下有效,仅仅测试方法B在应用D2777-86 下也同样有效,详细的信息参照14、21和29部分。 1.3本标准并不意味着罗列了所有的,如果存在,与本标准的使用有关的安全注意事项。本 标准的使用者的责任,是采用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且在使用前确定规章制度上的那些限制措施的适用性。明确的危害声明见26.1.1。 1.4以前的比色法不再继续使用。参照附录X1查看历史信息。 2.参考文献 2.1 ASTM标准 D 1066 蒸汽的取样方法2 D 1129 与水相关的术语2 D 1193 试剂水的规范2 D 2777 D-19水委员会应用方法的精确性及偏差的测定2 D 3370 管道内取水样的方法2 D 4127离子选择电极用术语2 3.专用术语 3.1 定义——这些测试方法中使用的术语的定义参照D 1129和D4127中的术语。 4.用途及重要性 4.1 氯离子是,因此应该被精确的测定。它对高压锅炉系统和不锈钢具有高度危害,所以为 防止危害产生监测是必要的。氯分析作为一个工具被广泛的用于评估循环浓度,如在冷却塔的应用。在食品加工工业中使用的处理水和酸洗溶液也需要使用可靠的方法分析氯含量。 5.试剂纯度 5.1在所有的试验中将使用试剂级化学物质。除非另有说明,所有试剂应符合美国化学品协 会分析试剂委员会的规范要求。如果能断定其他等级的试剂具有足够高的纯度,使用它不会减少试验的精度,则这种等级的试剂也可以使用。 5.2 水的纯度——除非另有说明,关于水的标准应理解为指的是如Specification D1193中 由第二类所定义的试剂水。

氯离子浓度的测定方法

氯离子浓度的测定方法 内容提要:氯离子是水和废水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阴离子,过高浓度的氯离子含量会造成饮水苦咸味、土壤盐碱化、管道腐蚀、植物生长困难,并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必须控制氯离子的排放浓度。目前国家污水排放标准还未对氯离子的排放标准作出相应要求,仅有部分地方标准对废水中的氯化物作出了相关规定。 氯离子的测定 1、原理 用标准硝酸银AgNO 3 溶液滴定水样,与水样中的氯离子形成氯化银AgCl沉淀, 以铬酸钾为指示剂,当Cl-沉淀完毕后,Ag+与CrO 4 2-形成红色沉淀 2Ag++ CrO 42= Ag 2 CrO 4 ↓(红色) 指示终点的到达。根据AgNO 3 的用量便可算出Cl-的浓度。 2、主要试剂和仪器 (1)AgNO 3标准溶液 C(AgNO 3 )=0.01mol/L (2)K 2CrO 4 溶液 5%水溶液; (3)Cu(NO 3) 2 溶液 2%水溶 3、测定步骤 (1)吸收100.00ml水样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2滴酚酞指示剂,用0.1m ol/L NaOH和0.1mol/L HNO 3 溶液调节水样的PH值,使酚酞由红色刚变为无色。 再加入5%的K 2CrO 4 溶液1ml,用AgNO 3 标准溶液滴至出现淡红色,记下消耗的Ag NO 3 标准溶液的体积V1(ml)。 (2)用100ml蒸馏水取代水样,按上述相同步骤做空白试验,所消耗的AgNO 3标准溶液的体积V (ml)。 4、计算 水中CL-含量

式中 V1——测试水样时消耗的AgNO 3 体积,ml; V 0——空白试验消耗的AgNO 3 体积,ml; C——AgNO 3 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水样的体积,ml; 35.46——CL-的摩尔质量,g/mol。

有效氯_活性氯_游离氯_总氯_余氯有什么区别_测定方法[1]

有效氯活性氯游离氯总氯余氯有什么区别测定方法 1、有效氯、活性氯: 指含氯消毒剂中有氧化性的氯元素的质量分数,对于NaOCl和Ca(OCl)2指+1价Cl的质量分数。通常用盐酸与之反应放出的Cl2来间接测定。 2、游离氯: Cl2单质。 3、总氯: 化合物中Cl的质量分数。 4、余氯: 自来水中残留的Cl2。(自来水工业术语)用余氯试纸检测。一、有效氯测定方法: A1 碘量法原理 洗涤剂中有效氯在酸性溶液中与碘化钾起氧化作用,释放出一定量的碘,再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碘,根据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消耗量计算出有效氯含量。 A2 试剂 A2.1 0.025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A2.2 2mol/L硫酸溶液。 A2.3 10%碘化钾溶液。 A2.4 0.5%淀粉溶液。 A3 操作方法

称取含氯消毒剂1.00g,用蒸馏水溶解后,转入250mL容量瓶中,向容量瓶加蒸馏水至刻度、混匀,向碘量瓶中加2mol/L硫酸10mL,10%碘化钾溶液10mL,混匀的消毒液5mL溶液即出现棕色,盖上盖并混匀后加蒸馏水于碘量瓶缘,用0.05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游离碘,边滴边摇匀,待溶液呈淡黄色时加入0.5%淀粉溶液10滴(溶液立即变蓝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记录所用硫代硫酸钠的总量,重复3次取平均值计算。 A4 计算: 根据硫代硫酸钠的用量,计算有效氯含量,亦即1mol/L硫代硫酸钠1mL相当于0.0355g有效氯,因此可按下式计算有效氯含量: c*v*0.035 有效氯含量(%)=——————*100% w 式中: c——为硫代硫酸钠的摩尔浓度; v——消耗代硫酸钠的体积,ml; W——碘量瓶中含消毒剂的量,g。 二、游离氯与总氯测定方法: CL17氯分析仪能够基于所加入试剂分别对游离氯或总氯进行测定。然而,CL17不能同时测定这两项参数。

氯离子含量测定实验指导书

氯离子含量测定实验指导书 1目的和适用范围 通过实验掌握氯离子含量快速测定仪的原理及使用方法,能够及时、正确的使用仪器检测新拌混凝土和细骨料中的氯离子含量,为查明钢筋锈蚀原因提供依据。 2实验原理 氯离子选择电极和参比电极置于电极填充液中相连,氯离子选择电极置于被测溶液中,由于氯离子浓度关系会产生一个电极电位E。而测得的电极电位E与被测溶液中氯离子浓度C的对数呈线性关系,即:E=K-0.059lgC。因此可以根据测得的电极电位值来推算氯离子浓度。 3实验仪器 氯离子测定仪及其配套设备。 配制标定液:分析纯NaCl,去离子水(蒸馏水),药匙,烘箱,称量纸,天平(精确至0.001g),烧杯。 4工作流程 实验条件:标定液和待测液的温度要相近,建议待测溶液温度范围为10~35℃。 4.1准备 1)制作细骨料测试溶液或新拌混凝土砂浆。 2)准备标定液(0.1%Cl–和0.5%Cl–)和清洗液。 3)将仪器组装完毕,查看仪器是否工作正常,打印机是否正常。 4.2标准溶液标定 4.2.1按“电源”打开仪器,进入测试就绪模式。 4.2.2打开探头加液孔的盖子,用清洗液清洗探头,用棉纸彻底擦干,然后将探头浸入0.5%的标定液。轻轻摇晃探头4~5次,稍等一分钟左右,按“CAL”键进入标定模式,再按“TEST”测试键,显示屏底部显示“Calibration 0.5%”。按“TEST”键开始标定。标定结束,显示屏显示“Calibration 0.1%”。

4.2.3将探头取出,重新用清洗液清洗探头,并用棉纸彻底擦干,然后将探头浸入0.1%的标定溶液。轻轻摇晃探头4~5次,稍等一分钟左右,按“TEST”开始标定。标定完成后,显示屏显示“Calibration End”。 4.2.4先将标准液作为待测液核对仪器精度。如果结果误差超过±10%,检查探头表面和标定溶液,然后重复以上步骤重新标定。 4.2.5打印标定结果。 4.3待测溶液氯离子含量测定 4.3.1待测溶液氯离子含量测定。 4.3.2新拌混凝土测定 1)按“FUNCT”键,再按“5 DATA”键,移动指针在“water vol”处输入混凝土中的含水量,并确认。 2)按“MODE”键并用方向键选择“water”模式 3)打开“SET UP”菜单里“4 times Meas.const”设定仪器以备四次连续测试 4)将探头用清洗液清洗探头,并用棉纸彻底擦干,然后将探头浸入混凝土待测溶液。轻轻摇晃探头4~5次,稍等一分钟左右。按“TEST”开始重复测试。大约2分钟测试完毕,打印结果 4.3.3细骨料测定 1)按“FUNCT”键,再按“5 DATA”键,移动指针分别输入“water”和“sand”。 2)按“MODE”并用方向键选择“sand”模式。 3)打开“SET UP”菜单里“4 times Meas.const”设定仪器以备四次连续测试 4)将探头用清洗液清洗探头,并用棉纸彻底擦干,然后将探头浸入待测溶液。轻轻摇晃探头4~5次,稍等一分钟左右。按“TEST”开始重复测试。大约2分钟测试完毕,按“print”打印结果 4.4实验结束 测试结束之后,将电极清洗干净,用棉纸擦干。然后将仪器拆分,放入手提箱。

余氯与总氯的区别

余氯与总氯的区别 1.概念 有效氯 指氯消毒剂加入到水中所能产生的具有氧化能力的氯含量。 余氯 当有效氯与水经一定时间接触后,除了与水中细菌、微生物、有机物、无机物等作用消耗一部分氯量外,还剩下了一部分氯量,这部分氯量就叫做余氯。 总氯 游离性余氯(Cl2、HClO、ClO-) 化合性余氯(NH2Cl、NHCl2、NCl3) 我们通常说的余氯指的是游离性余氯。 2.标准 投加氯消毒剂后不仅需保证出厂水微生物指标能达到要求,而且需保持一定的余氯值,保证在管网输送过程中避免微生物的滋生,达到健康的饮用水。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对饮用水中余氯及总氯指标做出以下要求:游离余氯:与水接触时间至少需30min,出厂水中余氯值≥0.3mg/L,出厂水限值4mg/L,管网末梢水中余量≥0.05mg/L; 总氯:与水接触时间至少需120min,出厂水中总氯值≥0.5mg/L,出厂水限值3mg/L,管网末梢水中余量≥0.05mg/L。 3.杀菌效果 游离余氯的杀菌主要原理是强氧化性的HClO、ClO-侵入细菌体内,到达细菌内部,并其氧化作用,破坏细菌酶系统,从而达到杀死细菌的目的,游离余氯杀菌效果快,据静态实验结果,游离余氯消毒,5min内可杀灭99%以上的细菌;而化合性余氯的氧化能力弱,杀菌速度不及游离性余氯,5min内可杀灭60%的细菌,但提高化合性余氯的浓度或延长杀菌时间,保证一定的CT值,即可达到相同杀菌效果。水厂清水池的停留时间一般均在2小时以上,当使用化合性余氯消毒时,能保证杀菌效果。

4.余氯与总氯的产生及控制 水中加氯量可分为两部分,即需氯量和余氯。 需氯量指用于杀死细菌、氧化有机物和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部分。 余氯指为了抑制细菌滋生繁殖的部分。 当水中主要受细菌、有机物和还原性物质污染,无氨氮及氮化合物污染时,投加氯消毒剂(不包含二氧化氯)后,余氯主要为游离性余氯。 加氯量与余氯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当水中存在氨氮或含氮有机物时,投加氯消毒剂(不包含二氧化氯)后,细菌与还原性物质先消耗一部分氯(OA段),然后与氨氮等含氮物质反应生成一氯胺(AH段,化合性余氯),当氯投加量继续增加后,化合性余氯转化为氮气(HB段),当投加量继续增加,会开始出现游离余氯(BC段),称为折点加氯。 氯量与余氯的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HJ 586-2010 水质 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 586—2010 代替GB 11898-89 水质 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 Water quality - Determination of free chlorine and total chlorine - Spectrophotonetric method using N, N-diethyl-1, 4-phenylenediamine 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2010-09-20发布 2010-12-01实施 环 境 保 护 部 发布

目次 前 言......................................................................I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方法原理 (2) 5 干扰和消除 (2) 6 试剂和材料 (3) 7 仪器和设备 (4) 8 样品 (4) 9 分析步骤 (4) 10 结果计算及表示 (5) 11 精密度和准确度 (6) 12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7) 13 注意事项 (7)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水质 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N,N-二乙基-1,4-苯二胺现场测定法 (8)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一氯胺、二氯胺和三氯化氮三种形式化合氯的分别测定 (10)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水中游离氯和总氯的监测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地表水、工业废水、医疗废水、生活污水、中水和污水再生的景观用水中的游离氯和总氯的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和现场测定法。 本标准是对《水质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GB11898-89)的修订。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89年,原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环境监测中心、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和安徽省芜湖环保监测中心站。本次为第一次修订。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 ——修订了方法的适用范围; ——增加了样品的保存方法,修改了缓冲溶液添加量; ——调整了测定波长; ——增加了低浓度校准曲线,降低了测定地表水游离氯和总氯的方法检出限; ——增加了注意事项条款; ——增加了游离氯和总氯的现场测定方法。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国家环境保护局1989年12月25日批准、发布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水质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GB 11898-89)废止。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大连市环境监测中心。 本标准验证单位:辽宁省环境监测中心、鞍山市环境监测中心、营口市环境监测中心、沈阳市环境监测中心和锦州市环境监测中心。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0年9月20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0年12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氯离子含量测定

无锡中天固废处置有限公司操作 指导书 离子计操作规程-----氯离子含量测定 技术部 一.目的 本文件介绍了PSX-215离子计的原理、操作步骤、操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仪器的保养。 二.操作细节 2.1 工作原理 2.2操作步骤 2.2.1 标液准备 a.氯化钠标准贮备液PCl(2.0):经110°C干燥3小时,并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准确称取氯化钠试剂0.585g,用去离子水溶解后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并移取TISAB试剂10ml,定容至刻线。 b.氯化钠标准溶液PCl(4.0):用胖肚移液管移取10 ml的氯化钠标准贮备液于1000 ml 的容量瓶内,加入10 ml的TISAB,定容至刻度,摇匀贮存于聚乙烯瓶; c.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TISAB):称取8g硝酸铵(AR),用100ml去离子水溶解;移取0.4ml浓硝酸(分析纯)用去离子水定容至100ml;将上述两种溶液倒入烧杯混匀。 2.2.2 仪器准备 a.按照说明书要求连接电极及仪器(如图),将电极插入娃哈哈水中,电极不可以靠壁碰底,预热30min;

离子计测定氟离子含量 修改日期:版本/修改次数:A/0 2.2.3标定 a.取2个聚乙烯杯编号A和B,A中加入100 ml左右的PCl(2.0),B中加入100 ml 左右的PCl(4.0),各放入一个搅拌子; b.将B烧杯置于磁力搅拌器上,缓慢转动一段时间后,用温度计测量该溶液温度并记录;将电极从娃哈哈水中取出,用纸吸干水,放入B中; c.按仪器上的<温度>键,通过<▽△>输入刚才所测的B温度,按<确认>键,然后按<标定>键,屏显示标定1,按<△>键选择标液的PF值,即选择(4.00PF),待仪器MV值显示稳定后,按<确认>键; d.当仪器显示标定2时,用娃哈哈水清洗电极,吸干水珠后放入A烧杯中。待屏幕温度显示第二点校准溶液的PF值,可按△键选择第二点的PF值即(2.00PF);待仪器MV 值稳定后按确认键,当仪器显示测量时表明标定结束,进入水样测量状态。 2.2.4水样测定:取适量V水样,置于聚乙烯杯中,用盐酸或氢氧化钠调节PH在5-8之间(可以借助指示剂判断),加入10 ml TISAB,转移容量瓶并用娃哈哈水定容至刻度,混匀,倒出一定量于塑料烧杯中,放入搅拌子,搅匀后待恢复至常温即可测定,并记录PF值,直到符合标定范围;

水质 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水质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 Water quality—Determination of free chlorine and total Chlorine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using N,N-diethyl-1,4-phenylenediamine GB11898—89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7393/2—1985《水质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一第2部分:N,N -二乙基-1,4—苯二胺比色法,常规控制用》。 本标准适用于0.0004—0.07mmol/L(0.03—5mg/L)游离氯或总氯(以Cl2计)的测定。样品浓度较高时,需进行稀释。 附件A中叙述区别化合氯中一氯胺、二氯胺和三氯化氮的测定步骤。 2 定义 表1名词及其组成

2.1 游离氯:以次氯酸、次氯酸盐离子和溶解的单质氯形式存在的氯。 2.2 化合氯:以氯胺和有机氯胺形式存在的总氯的一部分。 2.3 总氯:以“游离氯”,或“化合氯”,或两者形式存在的氯。 Cl,二氯2.4 氯胺:按本法测定氨的一、二或三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的衍生物(一氯胺NH 2 胺NHCl2,三氯化氮NCl3)和有机氮化合物的氯化衍生物。 3 原理 3.1 游离氯的测定 在pH6.2—6.5条件下,游离氯直接与N,N—二乙基—1,4—苯二胺(DPD)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用分光光度法测量其吸光度。 3.2 总氯的测定 存在过量碘化钾时反应,然后按3.1测量其吸光度。 4 试剂 分析中使用的试剂均为分析纯级。 4.1 水,不含氯相还原性物质的水:去离子水或蒸馏水经氯化至约0.14m mol/L(10mg/L)的水平,储存在密闭的玻璃瓶中约16h,再暴露于紫外线或阳光下数小时,或用活性炭处理使之脱氯。按下述步骤检验其质量。向两个250mL无需氯量的锥形瓶中加入: a.第一个,100mL 待测水和约1g碘化钾(4.4),混匀。1min后,加入 5.0mL缓冲溶液(4.2)和5.0mL DPD试液(4.3); b.第二个,100mL待测水和2滴次氯酸钠溶液(4.8)。2min后,加入5.0mL缓冲溶液和5.0mLDPD 试液(4.3)。 第一个瓶中不应显色,第二个瓶中应显粉红色。

氯化物原始记录

二次供水检测原始记录 检验项目:氯化物检验日期:年月日 检验方法:硝酸汞容量法室内温度:℃室内湿度: % 检验依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5.2—2006 1.试剂 标准溶液(自配)浓度:c[1/2Hg(NO3)2]= mol/L ;配制过程:称取g硝酸汞溶于含mL 硝酸(ρ20=1.42g/mL)的纯水中,用纯水稀释至mL;c(NaCl)= mol/L :配制过程:称取经700℃烧灼1h的氯化钠(NaCl)g,溶于纯水中并稀释至mL。吸取mL,用纯水稀释至mL。 2. 仪器:锥形瓶,250mL;滴定管,25mL;无分度吸管,50mL。 3. 分析步骤 3.1水样的预处理 3.2取氯化钠标准溶液25.00mL加纯水至50mL,水样及纯水各50mL,分别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0.2mL指示剂,用硝酸(1.0mol/L)调节水样PH值,使溶液由蓝色变成纯黄色,再加硝酸(0.1mol/L)0.6mL,此时溶液PH值为3.0±0.2。 3.3用硝酸汞标准溶液滴定,当溶液呈淡橙红色,泡沫呈紫色时即为终点。记录氯化钠标准溶液消 耗硝酸汞的量V1mL,水样消耗硝酸汞的量V2;标定时,纯水消耗硝酸汞的量V0 mL。滴定样品时,纯水消耗硝酸汞的量V0′ mL。 4结果计算 硝酸汞标准溶液的浓度:m=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mg/mL m—1.00mL硝酸汞标准溶液相当于以mg表示的氯化物(Cl-)质量 V0—标定时,纯水消耗硝酸汞的体积,mL V1—滴定氯化物标准溶液消耗的硝酸汞的体积,mL 校正硝酸汞标准溶液浓度,使1.00ml含氯化物0.50mg:需取纯水mL加原硝酸汞标准溶液定容至mL。 氯化物计算公式:ρ(Cl-)=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ρ(Cl-)—水样中氯化物的质量浓度,mg/L V—水样体积,mL V0′—滴定空白消耗的硝酸汞的体积,mL V2—滴定氯化物标准溶液消耗的硝酸汞的体积,mL 检验者:复核者: 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

氯离子检测方法

氯离子测定方法小结 1、摩尔法 测定范围 适用于天然石、循环冷却水、以软化水为补给水的锅炉炉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5mg/L~150mg/L。 测定原理 以铬酸钾为指示剂在pH为5~的范围内用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滴定。硝酸银与氯化物作用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当有过量硝酸银存在时则与铬酸钾指示剂反应生成砖红色铬酸银表示反应达到终点。 方法来源 GB/T15453-2008?工业循环冷却水和锅炉用水中氯离子的测定摩尔法 注意事项 测定终点因人而异误差较大。 2、电位滴定法 测定范围 适用于天然石、循环冷却水、以软化水为补给水的锅炉炉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5mg/L~150mg/L。 测定原理 以双液型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以银电极为指示电极用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出现电位突跃点即理论终点即可从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算出氯离子含量。 方法来源 GB/T?15453-2008?工业循环冷却水和锅炉用水中氯离子的测定电位滴定法 注意事项 需要额外配备电磁搅拌器、电位滴定计、双液型饱和甘汞电极、银电极。溴、碘、硫等离子存在干扰。 3、共沉淀富集分光光度法 测定范围 适用于除盐水、锅炉给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10μg/L~100μg/L。 测定原理 基于磷酸铅沉淀做载体共沉淀富集痕量氯化物经高速离心机分离后以硝酸铁-高氯酸溶液完全溶解沉淀加硫氰酸汞-甲醇溶液显色用分光光度法间接测定水中痕量氯化物。 方法来源 GB/T?15453-2008工业循环冷却水和锅炉用水中氯离子的测定共沉淀富集分光光度法 注意事项 需要额外配备分光光度计460nm波长、30mm吸收池、高速离心机转速5000r/min配有250mL聚乙烯离心管。 4、汞盐滴定法 测定范围 适用于天然水、锅炉水、冷却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1mg/L~100mg/L超过100mg/L时可适当地减少取样体积稀释至100mL后测定。 测定原理 在~的水溶液中氯离子与汞离子反应生成微解离的氯化汞。过量的汞离子与二苯卡巴腙二苯偶氯碳酰

有效氯 活性氯 游离氯 总氯 余氯的区别及测定方法

有效氯活性氯游离氯总氯余氯的区别及测定方法 有效氯测定方法: A1 碘量法原理 洗涤剂中有效氯在酸性溶液中与碘化钾起氧化作用,释放出一定量的碘,再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碘,根据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消耗量计算出有效氯含量。 A2 试剂 A2.1 0.025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A2.2 2mol/L硫酸溶液。 A2.3 10%碘化钾溶液。 A2.4 0.5%淀粉溶液。 A3 操作方法 称取含氯消毒剂1.00g,用蒸馏水溶解后,转入250mL容量瓶中,向容量瓶加蒸馏水至刻度、混匀,向碘量瓶中加2mol/L硫酸10mL,10%碘化钾溶液10mL,混匀的消毒液5mL溶液即出现棕色,盖上盖并混匀后加蒸馏水于碘量瓶缘,用0.05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游离碘,边滴边摇匀,待溶液呈淡黄色时加入0.5%淀粉溶液10滴(溶液立即变蓝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记录所用硫代硫酸钠的总量,重复3次取平均值计算。 A4 计算:根据硫代硫酸钠的用量,计算有效氯含量,亦即1mol/L硫代硫酸钠1mL相当于0.0355g有效氯,因此可按下式计算有效氯含量: c*v*0.035 有效氯含量(%)=——————*100% w 式中: c——为硫代硫酸钠的摩尔浓度; v——消耗代硫酸钠的体积,ml; W——碘量瓶中含消毒剂的量,g。 游离氯与总氯测定方法: CL17氯分析仪能够基于所加入试剂分别对游离氯或总氯进行测定。然而,CL17不能同时测定这两项参数。 活性氯测定方法:使用活性氯试条。 余氯测定方法:

一、方法原理 余氯在酸性溶液内与碘化钾作用,释放出定量的碘,再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 2KI+2CH3COOH = 2CH3COOK+2HI 2HI+HOCl = I2+HCl+H2O (或者2HI+Cl2 = 2HCl+I2) I2+2Na2S2O3 = 2NaI+Na2S4O6 本法测定值为总余氯,包括HOCl,OCl~,NH2Cl和NHCl2等。 二、仪器 碘量瓶:250—300ml. 三、试剂 1.碘化钾(要求不含游离碘及碘酸钾)。 2.(1+5)硫酸溶液。 3.重铬酸钾标准溶液(1/6K2Gr2O7=0.0250mol/L):称取1.2259g优级纯重铬酸钾,溶于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 4.0.05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称取约12.5g硫代硫酸钠 (Na2S2O3·5H2O),溶于已煮沸放冷的水中,稀释至1000ml。加入0.2g无水碳酸钠及数粒碘化汞,贮于棕色瓶内。 标定:用无分度吸管吸取20.00ml重铬酸钾标准滴定溶液于碘量瓶中,加入50ml 水和1g碘化钾,再加5ml(1+5)硫酸溶液。静置5min后,用待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至淡黄色时,加入1ml1%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为止,记录用量。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浓度按下计算:c×20.00/V 式中,c----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浓度(mol/L);20.00----吸收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瓣体积(ml);V-----待标定硫代硫酸钠溶液用量(ml)。 5. 0.0100mol/L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把已标定的0.05mol/L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用煮沸放冷的水稀释5倍。 6. 1%淀粉溶液。 7. 乙酸盐缓冲溶液(PH=4)::称取146g无水乙酸钠溶于水中,加入457ml乙酸,用水稀释至1000 ml. 四、步骤 1.用无分度吸管吸取200ml水样于300ml碘量瓶内,加入0.5g碘化钾和5ml乙酸盐缓冲溶液。 2.自滴定管加入0.0100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至变成淡黄色,加入1ml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记录用量。 计算:总余氯(Cl2,mg/L)=C×V1×35.46×1000/V 式中:c----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浓度(mol/L);V1----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用量(ml);35.46----总余氯(Cl2)摩尔质量(g/mol)。

氯离子含量快速测定仪使用说明书

氯离子含量快速测定仪使用说明书 氯离子含量快速测定仪概述 氯离子是诱发钢筋锈蚀的重要因素,为了避免钢筋过早锈蚀,混凝土原材料中氯离子含量的控制相当严格。我国部分规范明确要求混凝土在选配砂子、骨料、水泥、外加剂、拌和水等混凝土原材料的时候,必须进行氯离子含量的测试,从根本上避免将过量氯离子带入混凝土中。我公司生产的氯离子快速测定仪正是测定新拌混凝土中氯离子浓度的实验室电化学分析仪器,氯离子选择电极为指示电极,再辅以适当的参比电极,一起插入待测溶液中,构成供测定用的电化学系统。 氯离子含量快速测定仪适用范围及执行标准 执行标准:《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JTJ270-98 测试指标:氯离子浓度、质量百分比 适用范围:实验室检测氯离子含量,控制及防止钢筋发生过早腐蚀,快速检测混凝土、砂石子、水泥等无机材料的水溶性氯离子含量,结合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系数,可对混凝土结构寿命、钢筋锈蚀寿命进行预测。 氯离子含量快速测定仪功能特点 采用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ISE[工业电器网-cnelc]法),人机界面采用一键式编码开关和128*64液晶显示面板,高速低噪热敏式微打。一键快速测试,全中文导航式提示菜单,操控直观方便。是测定混凝土、砂石子、外加剂、拌和水等材料水溶性氯离子含量的最佳选择。产品具有运行快、操作简单,稳定性高、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同时适合于科研、检测、和实验室做水溶性氯离子含量检测与测试。 氯离子含量快速测定仪主要技术参数 1、氯离子浓度测量范围:5*-1mol/L。 2、pH范围:2---6 pH

3、温度范围:室温 4、响应时间:2分钟 5、输出方式:可选配打印输出 6、输入电源:AC/220V 7、分辨率:1mV 8、输入阻抗:1 1012 氯离子含量快速测定仪配置 1、氯离子选择电极 2、参比电极:饱和甘汞电极(L) 3、两种溶液(L和L)各250ml 4、电极支架 5、制样用化学试剂(用户选配) 氯离子含量快速测定仪操作规程 (一)电极校准 1、检查设备连接,打开软件。 2、清洗电极:将活化好的电极置于清洗瓶中,用去离子水清洗3次,清洗后的水倒掉。 3、用滤纸小心拭干电极表面。 4、打开CLU-H测试软件,点击“工具”菜单下的“仪器校准”选项,确认标准溶液的个数为两种。

氯离子检测方法.doc

羈氯离子测定方法小结 1、 2、蚈摩尔法 羆测定范围 肂适用于天然石、循环冷却水、以软化水为补给水的锅炉炉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5mg/L~150mg/L 。 羁测定原理 螈以铬酸钾为指示剂在pH 为 5~9.5 的范围内用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滴定。硝酸银与氯化物作用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当有过量硝酸银存在时则与铬酸钾指示剂反应生成砖红色铬酸银表示反应达到终点。 肃方法来源 螅 GB/T15453-2008 ?工业循环冷却水和锅炉用水中氯离子的测定摩尔法 螁注意事项 袈测定终点因人而异误差较大。 3、 4、蒅电位滴定法 芃测定范围 蒀适用于天然石、循环冷却水、以软化水为补给水的锅炉炉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5mg/L~150mg/L 。 羈测定原理 袆以双液型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以银电极为指示电极用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出现电位突跃点即理论终点即可从消耗 的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算出氯离子含量。 羅方法来源 艿 GB/T ?15453-2008?工业循环冷却水和锅炉用水中氯离子的测定电位滴定法 羈注意事项 芇需要额外配备电磁搅拌器、电位滴定计、双液型饱和甘汞电极、银电极。溴、碘、硫等离子存在干扰。 5、 6、莃共沉淀富集分光光度法 节测定范围 肈适用于除盐水、锅炉给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10μg/L~100μg/L。

莄测定原理 肄基于磷酸铅沉淀做载体共沉淀富集痕量氯化物经高速离心机分离后以硝酸铁-高氯酸溶液完全溶解沉淀加硫氰酸汞-甲醇溶液显色用分光光度法间接测定水中痕量氯化物。 肁方法来源 膈 GB/T ?15453-2008 工业循环冷却水和锅炉用水中氯离子的测定共沉淀富集分光光度法 螄注意事项 薂需要额外配备分光光度计460nm 波长、 30mm 吸收池、高速离心机转速5000r/min 配有 250mL 聚乙烯离心管。 7、 8、衿汞盐滴定法 芈测定范围 膅适用于天然水、锅炉水、冷却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1mg/L~100mg/L 超过 100mg/L 时可适当地减少取样体积稀释 至 100mL 后测定。 芄测定原理 袂在 pH2.3~2.8 的水溶液中氯离子与汞离子反应生成微解离的氯化汞。过量的汞离子与二苯卡巴腙二苯偶氯碳酰肼形成紫色络 合物指示终点可用汞盐滴定水样中氯化物含量。指示剂中加溴酚蓝、二甲苯蓝-FF 混合液作背景色可提高指示剂的灵敏度。铁Ⅲ、 铬酸根、亚硫酸根、联氨等对测定有一定干扰可加适量的对苯二酚或过氧化氢消除干扰。 莈方法来源 薆 GB6905.3-1986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氯化物的测定汞盐滴定法 螂注意事项 蚁水样混浊有较深颜色应过滤或脱色后再取样测定。 9、 10、蒇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 羇测定范围 蒄适用于炉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0mg/L~1.0mg/L 和 1.0mg/L~6.0mg/L 莀测定原理 薇在含氯离子的溶液中氯离子与硫氰酸汞发生反应生成氯化汞并释放出SCN- 在高氯酸介质中Fe3 与 SCN-形成稳定的橘红色的络合物此络合物的呈色强度与氯离子的含量成曲线关系。将吸光度与浓度进行曲线拟合经回归计算得回归方程。并且该直线分成 两段氯离子含量在01.0Cl-mg/L 范围内成一直线关系氯离子含量在 1.06.0?Cl-mg/L 范围内成另一直线关系。 膄方法来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