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热材料的失效原因及运用方法

耐热材料的失效原因及运用方法
耐热材料的失效原因及运用方法

耐热材料的失效原因及运用方法

【摘要】本文旨在阐述金川公司冶金炉窑中所使用耐热材料的失效原因以及材料的选择标准,耐热材料是指在工作温度大于300?C以上所使用的钢铁材料。

【关键词】耐热材料失效原因选择方法

金川公司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火法冶金上有各种冶金炉窑设备,在冶炼方式上是比较齐全,且设备台数较多,大小有数十台设备用于各种铜、镍的冶炼,其中有较先进的冶炼设备,也有比较陈旧的设备。这些设备在生产使用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周期性产生设备零件的损坏,每年为此消耗各种备件达数千吨以上。而这些零件大都是具有耐热性能的零件,损坏原因多种多样,但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是在热环境下工作零件本身所具备的耐热性能达不到或根本不具备耐热性能,导致零件提前结束使用寿命,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对于零件材料的使用性能选择不当所致。下面就耐热材料的失效原因,采用耐热材料的原则、耐热材料的种类予以介绍供参考。

1 材料的失效原因表现形式及解决原则

钢铁材料在热环境下工作会产生一系列机械性能和物理性能的变化。例如:材料表面金属的氧化,机械强度(包括断裂强度、抗拉强度、疲劳强度、蠕变强度等)的显著降低,材料组织发生的变化,奥氏体的转变、马氏体的转变,珠光体向铁素体的转变,晶粒之间慢性滑移等都将在一个热环境下发生不明显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达到宏观的变化,结果引起零件的性能不能满足使用要求而报废,耐热材料失效的最主要原因为:氧化原因、蠕变原因、热疲劳原因、高温静载荷强度降低等。下面逐一分析。

(1)氧化原因:放置于大气中的钢铁材料,表面会吸附大气中的氧原子而与铁发生反应,生成铁氧化物,在表面形成气膜,这一反应过程在自然状态下相对缓慢,通过表面处理如刷漆、电镀等完全可减缓之,几乎不会对结构件性能在短时期内构成威胁,而在热环境下,氧溶入钢铁材料表面的速度呈几何速度递增,钢铁材料表面的氧化层不断加厚,当氧化层厚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氧化皮脱落,又重新开始新一轮的氧化脱落,当这个结果累积到一定程度时,钢材的机械性能已不能满足零件的需要,导致零件损坏,失去使用性能。

针对钢铁材料在热环境下工作氧化失效的解决措施就是采用合金化办法,在钢铁中加入铬、铝、硅等合金元素,这些元素在热环境下在钢铁表面迅速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氧化的持续侵入。目前常用的不锈钢等耐热钢均为此原理。

(2)蠕变是指钢铁材料在热环境下工作,承受低于屈服强度的压力而产生的低速率塑性变形现象,热环境下,金属晶体滑移的驱动力减少,使晶体易于产生滑移,同时热激活作用也有利于产生交滑移和形变带,常使滑移阻力更低的新

金属材料与人类社会的发展

金属材料与人类社会的发展 概要: 金属是人类历史发展中最不可或缺的材料,更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所在,本篇论文将围绕金属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应用等方面展开。主要论述金属材料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回顾金属过去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分析其在现代社会的地位,并且展望金属才来的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正文: 从100万年以前,原始人以石头作为工具,称旧石器时代。1万年以前,人类对石器进行加工,使之成为器皿和精致的工具,从而进入新石器时代。现在考古发掘证明我国在八千多年前已经制成实用的陶器,在六千多年前已经冶炼出黄铜,在四千多年前已有简单的青铜工具,在三千多年前已用陨铁制造兵器。我们的祖先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已会冶炼生铁,比欧洲要早一千八百多年以上。18世纪,钢铁工业的发展,成为产业革命的重要内容和物质基础。19世纪中叶,现代平炉和转炉镍管炼钢技术的出现,使人类真正进入了钢铁时代。与此同时,铜、铅、锌也大量得到应用,铝、镁、钛等金属相继问世并得到应用。至今,金属材料在材料工业中一直占有主导地位。金属材料可以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全称见证者,我之所以那么说,是与他在人类社会各个转型期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所分不开的。作为人类最早发现并开始加以利用的一种材料,金属可以说从方方面面影响着人类的历史发展进程。从最初把金属打造成狩猎武器到如今人类的生活已完全离不开金属,可见金属早已融入了整个人类社会,那么金属在人类社会中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又会是什么样的呢? 金属的在人类社会的过去时中扮演的角色多为一个时期的社会性质的缩影。如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等等,而之所会如此为这些时代命名,归根结底,最主要的原因,便是人类在这一石器开发出了某种新的金属,而这一金属几乎决定了人类在这一时期的文明发展进程。如在战国石器,由于铁器的发明和使用,既解放了农村的大量生产力,又在投入战争使用后,大大缩短了战争的进程,从而加速了整个国家的统一,结束了乱世的局面,使得我国文明在一段动荡时期后能够继续得以正常的发展。其中,金属在武器方面的贡献主要在冷兵

第七章 强度失效分析与设计准则

第七章强度失效分析与设计准则————材料力学教案

第七章强度失效分析与设计准则什么是"失效","材料失效"与"构件失效"或"结构失效"有何区别和联系;怎样从众多的失效现象中寻找失效规律;假设失效的共同原因,从而建立失效判据,以及相应的设计准则,以保证所设计的工程构件或工程结构不发生失效,并且具有一定的安全裕度。这即为本章将要涉及的主要问题。 失效的类型很多,本章主要讨论受静荷载作用处于单向应力状态与一般应力状态 下的材料强度失效。 失效与材料的力学行为密切相关,因此研究失效必须通过实验研究材料的力学行为。 实验是重要的,但到目前为止,人类所进行的材料力学行为与失效实验是很有限的。怎样利用有限的实验结果建立多种情形下的失效判据与设计准则,这是本章的重点。 §7-1轴向荷载作用下材料的力学行为 材料失效 1. 应力——应变曲线 为研究材料在常温静载作用下的力学行为需将试验材料按照国家标准作成标准试样。然后,在试验机上进行拉伸试验,试验过程中同时自动记录试样所受的荷载及相应的变形,进而得到自开始加载至试样破断全过程的应力-应变曲线。 应力-应变曲线的形状表征着材料的特定的力学行为,对于不同的材料,应力一应变曲线各不相同,甚至有很大差异。图7一1a、b分别为脆性和韧性金属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图7-1c则为塑料的应力-应变曲线。 根据应力一应变曲线,可以得到表征材料力学行为的若干特征性能。 2. 弹性模量 应力一应变曲线上的直线段称为线弹性区。这一区域 内的应力与应变之比称为材料的弹性模量(杨氏模量),它 是应力一应变曲线上直线段的斜率,用E表示。 在应力一应变曲线的非直线段,还可以定义两种模量: 切线模量,即曲线在任意应变处的斜率,用E t表示。 割线模量,,即自原点至曲线上对应于任意应变点连线 的斜率,用E s表示,如图7一2所示。 切线模量与割线模量统称为工程模量,如图7-2所示。

浅谈材料历史发展与材料成 型技术

浅谈材料历史发展与材料成型技术前言:作为一名材料成型及其控制工程的在校本科生,研究材料发展与本专业的关系是一种专业知识的扩展也是对自身能力的增强。本文主要简单地介绍材料发展史以及相应材料成型技术的发展史。 摘要:石器时代第一次材料技术革命铜的熔炼以及铸造技术 铁器时代铁的规模冶炼技术、锻造技术第二次材料技术革命” 钢铁陶瓷有色金属混凝土高分子材料 1、历史沿革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历史进程的宏观来看,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和先导。而材料和材料技术的进步和发展,首先应归功于金属材料制备和成型加工技术的发展。人类从漫长的石器时代进化到青铜时代(有学者称之为“第一次材料技术革命”),首先得益于铜的熔炼以及铸造技术进步和发展,而由铜器时代进入到铁器时代,得益于铁的规模冶炼技术、锻造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所谓“第二次材料技术革命”)。直到16世纪中叶,冶金(金属材料的制备与成型加工)才由“技艺”逐渐发展成为“冶金学”,人类开始注重从“科学”的角度来研究金属材料的组成、制备与加工工艺、性能之间的关系,迎来了所谓的“第三次材料技术革命”——人类从较为单一的青铜、铸铁时代进入到合金化时代,催生了人类历史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快速发展。 进入20世纪以后,材料合成技术、符合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推动了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而电子信息、航天航空等尖端技术的发展,反过来对高性能先进材料的研究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起到了强大的促进作用,促成了一系列新材料和新材料技术的出现和发展。 一般而言,材料需要经历制备、成型加工、零件或结构的后处理等工序才能进入实际应用,因此,材料制备与成型加工技术,与材料的成分和结构、材料的性质一起,构成了决定材料使用性能的最基本的三大要素。 先进工业国家对材料制备与成型加工技术的研究开发十分重视。美国制定了“为了工业材料发展计划”,其核心是开放先进的制备与成型加工技术,提高材料性能,降低生产成本,满足未来工业发展对材料的需求。德国开展的“21世纪新材料研究计划”将材料制备与成型加工技术列为六个重点内容之一。在欧盟的“第六框架”计划中,先进制备技术时新材料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先后实施了“超级金属”、“超钢铁”计划,重点是发展先进的制备加工技术,精确控制

材料分析方法总结

X射线: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特征X射线:是具有特定波长的X射线,也称单色X射线。 连续X射线:是具有连续变化波长的X射线,也称多色X射线。 荧光X射线:当入射的X射线光量子的能量足够大时,可以将原子内层电子击出,被打掉了内层的受激原子将发生外层电子向内层跃迁的过程,同时辐射出波长严格一定的特征X射线 二次特征辐射:利用X射线激发作用而产生的新的特征谱线 Ka辐射:电子由L层向K层跃迁辐射出的K系特征谱线 相干辐射:X射线通过物质时在入射电场的作用下,物质原子中的电子将被迫围绕其平衡位置振动,同时向四周辐射出与入射X射线波长相同的散射X射线,称之为经典散射。由于散射波与入射波的频率或波长相同,位相差恒定,在同一方向上各散射波符合相干条件,称为相干散射 非相干辐射:散射位相与入射波位相之间不存在固定关系,故这种散射是不相干的 俄歇电子:原子中一个K层电子被激发出以后,L层的一个电子跃迁入K层填补空白,剩下的能量不是以辐射 原子散射因子:为评价原子散射本领引入系数f (f≤E),称系数f为原子散射因子。他是考虑了各个电子散射波的位相差之后原子中所有电子散射波合成的结果 结构因子:定量表征原子排布以及原子种类对衍射强度影响规律的参数,即晶体结构对衍射强度的影响多重性因素:同一晶面族{ hkl}中的等同晶面数 系统消光:原子在晶体中位置不同或种类不同引起某些方向上衍射线消失的现象 吸收限 1 x射线的定义性质连续X射线和特征X射线的产生 X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X射线能使气体电离,使照相底片感光,能穿过不透明的物体,还能使荧光物质发出荧光。呈直线传播,在电场和磁场中不发生偏转;当穿过物体时仅部分被散射。对动物有机体能产生巨大的生理上的影响,能杀伤生物细胞。 连续X射线根据经典物理学的理论,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作加速运动时,电子周围的电磁场将发生急剧变化,此时必然要产生一个电磁波,或至少一个电磁脉冲。由于极大数量的电子射到阳极上的时间和条件不可能相同,因而得到的电磁波将具有连续的各种波长,形成连续X射线谱。 特征X射线处于激发状态的原子有自发回到稳定状态的倾向,此时外层电子将填充内层空位,相应伴随着原子能量的降低。原子从高能态变成低能态时,多出的能量以X射线形式辐射出来。因物质一定,原子结构一定,两特定能级间的能量差一定,故辐射出的特征X射波长一定。 2 x 射线方向理论布拉格方程和艾瓦尔德图解 3 试述解决X射线衍射方向问题常用方法有哪些并进行比较 4 简述材料研究X射线试验方法在材料研究中的主要应用 精确测定晶体的点阵常数物相分析宏观应力测定测定单晶体位相测定多晶的织够问题 5 试推导布拉格方程,解释方程中各符号的意义并说明布拉格方程的应用 假设: 1)晶体视为许多相互平行且d相等的原子面 2)X射线可照射各原子面 3)入射线、反射线均视为平行光 一束波长为λ的平行X射线以θ照射晶体中晶面指数为(hkl)的各原子面,各原子面产生反射。 当Ⅹ射线照射到晶体上时,考虑一层原子面上散射Ⅹ射线的干涉。 当Ⅹ射线以θ角入射到原子面并以θ角散射时,相距为a的两原子散射x射的光程差为: 即是说,当入射角与散射角相等时,一层原子面上所有散射波干涉将会加强。与可见光的反射定律相类似,Ⅹ射线从一层原子面呈镜面反射的方向,就是散射线干涉加强的方向,因此,常将这种散射称

金属材料就业前景

金属材料就业前景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金属材料就业前景 金属材料就业方向与前景 本人是材料学院的学生,我们学院下设四个专业方向,分别是: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太阳能光伏材料、高分子材料。总体来说,高分子的就业前景最好,其次是金属材料。由于光伏材料是我院第一届招生,所以他们的就业既可能是巨大的机遇,又可能是极大的风险。本人所学专业是金属材料,因此下面我将介绍一些金属材料方面的概况。 金属制品行业包括结构性金属制品制造、金属工具制造、集装箱及金属包装容器制造、不锈钢及类似日用金属制品制造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金属制品在工业、农业以及人们的生活各个领域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也给社会创造越来越大的价值。 2009年金属制品行业的产品将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业界的技术水平越来越高,产品质量会稳步提高,竞争与市场将进一步合理化。加上国家对行业的进一步规范,以及相关行业优惠政策的实施,2009-2012年,金属制品行业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对于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主要职业流向有: (1) 材料工程师 (2) 工业工程技术员 (3) 工业工程师 (4) 机械工程技术员 (5) 电子工程师 主要行业流向有: (1) 金属制品业 (2) 初级金属制造业 (3)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4) 电子和电器设备及零件制造业 (5) 工商业机械及计算机设备制造业 造船厂技术部做焊接,现在很缺乏焊接的人才,他们招不到焊接方向的人的话就会考虑你的,我有很多同学都去了广州和上海的造船厂去大型制造业做铸造、锻造或者热处理,比如一重、二重、钢厂和汽车制造厂还有就是去一些企业的研发中心做材料测试和研发,这样一般要求是研究生毕业。主要就是技术工作了,部门就是在生产部或者技术部做技术支持、研发部或实验室做产品研发 其实我现在发现最好的是去外资的验证公司,做资格或者质量验证的,真的很好,最主要的是看你的综合个人素质了~

浅谈金属材料的应力腐蚀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68828736.html, 浅谈金属材料的应力腐蚀问题 作者:陶勇 来源:《学习导刊》2013年第11期 【摘要】金属被环境介质的化学以及电化学作用而受破坏过程即腐蚀。根据工程实情,对应力腐蚀裂纹的形成等问题展开研究,对设计中怎样更有效地实施措施防止金属材料应力腐蚀的现象发生以及在生产实践中怎样处理金属材料应力腐蚀裂纹的问题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金属材料;应力腐蚀 1.应力腐蚀概论 应力腐蚀指的是金属材料或结构处于静载拉应力与一定的腐蚀环境一起作用下所导致发生的脆性破裂。 1.1 金属材料应力腐蚀裂纹 金属材料在一定的腐蚀环境中,被应力作用,因金属本身微观径路在设限范围内产生腐蚀而呈现裂纹的现象称应力腐蚀裂纹。应力腐蚀裂纹的特征是金属外表为脆性机械断裂。裂纹只产生于金属的部分区域,由内向外发展,通常是与作用力保持垂直状态。金属材料应力腐蚀裂纹同简单因应力导致的破坏不一样,其腐蚀在极其微弱的应力条件下也可以产生;金属材料应力腐蚀裂纹同单一因腐蚀造成的破坏也不一样,其腐蚀性最为微弱的介质也可以导致腐蚀裂纹。而处于严重的全面腐蚀状况下,则不易发生应力腐蚀裂纹现象。应力腐蚀外表没有变化,裂纹发展速度极快并且很难意料,因此可以说是一种具有极大危害性的破坏形式。 1.2 氢脆理论 依据裂纹发展阶段的电化学反应,可将应力腐蚀划分成阳极和阴极两个反应敏感型。具体说明如下:1)应力腐蚀阳极反应敏感指的是此类应力腐蚀裂纹的产生与发展阶段都是受裂纹处金属的阳极溶解制约的,裂纹的发展快慢也是由金属阳极溶解的快慢决定。2)应力腐蚀阴极反应敏感指的是此类应反应阶段中因阴极吸氢而导致的脆性破坏,其也称之为氢脆型应力腐蚀。而氢脆裂纹指的是金属材料在应力作用下,因为腐蚀反应所产生的氢为金属所吸收出现氢蚀脆化导致的裂纹。 2.金属材料发生应力腐蚀的特征 我们通常所讲的应力腐蚀,即阳极反应敏感应力腐蚀。对于金属材料发生应力腐蚀的特征,我们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加以说明。 2.1 金属材料发生应力腐蚀裂纹必须是拉应力

材料测试分析方法(究极版)

绪论 3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的三个阶段? 阶段一:分析化学学科的建立;主要以化学分析为主的阶段。 阶段二:分析仪器开始快速发展的阶段 阶段三:分析测试技术在快速、高灵敏、实时、连续、智能、信息化等方面迅速发展的阶段4现代材料分析的内容及四大类材料分析方法? 表面和内部组织形貌。包括材料的外观形貌(如纳米线、断口、裂纹等)、晶粒大小与形态、各种相的尺寸与形态、含量与分布、界面(表面、相界、晶界)、位向关系(新相与母相、孪生相)、晶体缺陷(点缺陷、位错、层错)、夹杂物、内应力。 晶体的相结构。各种相的结构,即晶体结构类型和晶体常数,和相组成。 化学成分和价键(电子)结构。包括宏观和微区化学成份(不同相的成份、基体与析出相的成份)、同种元素的不同价键类型和化学环境。 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和官能团。 形貌分析、物相分析、成分与价键分析与分子结构分析四大类方法 四大分析:1图像分析:光学显微分析(透射光反射光),电子(扫描,透射),隧道扫描,原子力2物象:x射线衍射,电子衍射,中子衍射3化学4分子结构:红外,拉曼,荧光,核磁 获取物质的组成含量结构形态形貌及变化过程的技术 材料结构与性能的表征包括材料性能,微观性能,成分的测试与表征 6.现代材料测试技术的共同之处在哪里? 除了个别的测试手段(扫描探针显微镜)外,各种测试技术都是利用入射的电磁波或物质波(如X射线、高能电子束、可见光、红外线)与材料试样相互作用后产生的各种各样的物理信号(射线、高能电子束、可见光、红外线),探测这些出射的信号并进行分析处理,就课获得材料的显微结构、外观形貌、相组成、成分等信息。 9.试总结衍射花样的背底来源,并提出一些防止和减少背底的措施 衍射花样要素:衍射线的峰位、线形、强度 答:(I)花材的选用影晌背底; (2)滤波片的作用影响到背底;(3)样品的制备对背底的影响 措施:(1)选靶靶材产生的特征x射线(常用Kα射线)尽可能小的激发样品的荧光辐射,以降低衍射花样背底,使图像清晰。(2)滤波,k系特征辐射包括Ka和kβ射线,因两者波长不同,将使样品的产生两套方位不同得衍射花样;选择浪滋片材料,使λkβ靶<λk滤<λkα,Ka射线因因激发滤波片的荧光辐射而被吸收。(3)样品,样品晶粒为50μm左右,长时间研究,制样时尽量轻压,可减少背底。 11.X射线的性质; x射线是一种电磁波,波长范围:0.01~1000à X射线的波长与晶体中的原子问距同数量级,所以晶体可以用作衍射光栅。用来研究晶体结构,常用波长为0.5~2.5à 不同波长的x射线具有不同的用途。硬x射线:波长较短的硬x封线能量较高,穿透性较强,适用于金属部件的无损探伤及金属物相分析。软x射线:波长较长的软x射线的能量较低,穿透性弱,可用干分析非金属的分析。用于金属探伤的x射线波长为0.05~0.1à当x射线与物质(原子、电子作用时,显示其粒子性,具有能量E=h 。产生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等 当x射线与x射线相互作用时,主要表现出波动性。 x射线的探测:荧光屏(ZnS),照相底片,探测器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现状与前景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现状与前景 【摘要】无机非金属材料是以某些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卤素化合物、硼化物以及硅酸盐、铝酸盐、磷酸盐、硼酸盐等物质组成的材料。是除有机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以外的所有材料的统称。在材料学飞速发展的今天,无机非金属材料有这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良好的就业形势。 【关键字】无机非金属材料方向前景智能 1.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特点及应用 无机非金属材料(inorganic nonmetallic materials)是以某些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卤素化合物、硼化物以及硅酸盐、铝酸盐、磷酸盐、硼酸盐等物质组成的材料。是除有机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以外的所有材料的统称。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提法是20世纪40年代以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从传统的硅酸盐材料演变而来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并列的三大材料之一。 在晶体结构上,无机非金属的晶体结构远比金属复杂,并且没有自由的电子。具有比金属键和纯共价键更强的离子键和混合键。这种化学键所特有的高键能、高键强赋予这一大类材料以高熔点、高硬度、耐腐蚀、耐磨损、高强度和良好的抗氧化性等基本属性,以及宽广的导电性、隔热性、透光性及良好的铁电性、铁磁性和压电性。 无机非金属材料品种和名目极其繁多,用途各异,因此,还没有一个统一而完善的分类方法。通常把它们分为普通的(传统的)和先进的(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两大类。 普通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特点是:耐压强度高、硬度大、耐高温、抗腐蚀。此外,水泥在胶凝性能上,玻璃在光学性能上,陶瓷在耐蚀、介电性能上,耐火材料在防热隔热性能上都有其优异的特性,为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所不及。但与金属材料相比,它抗断强度低、缺少延展性,属于脆性材料。与高分子材料相比,密度较大,制造工艺较复杂。

浅谈金属材料的发展

浅谈金属材料的发展 摘要:金属材料曩一种历史悠久发展成熟的工程材料,金属材料具有高强度、优良的塑性和韧性,耐热、耐寒,可铸造、锻造、冲压和焊接,还有 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铁磁性。因此是一切工业和现代科学技术中最重要的材料。 关奠词:金属材料;分类;机械性能;发展 前言 金属材料是一种历史悠久发展成熟的工 程材料。我国早在商朝即有青铜器出现,春秋战 国时代开始使用铁器。铝合金的运用亦已有一 百年的历史,就连钛合金都已发展六十多年了. 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金属材料一直扮演着重 要的角色,举凡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农,住, 行,无不处处见其踪迹,例如陆、海、空、各类运输 工具、桥梁、建筑、机械工具,国防重工业等不胜 枚举。 l金属材料分类 金属材料的基本元素是金属。笼统地说, 金属材料具有高强度、优良的塑性和韧性,耐 热、耐寒.可铸造、锻造、冲压和焊接,还有良好 的导电性、导热性和铁磁性,因此是一切工业和 现代科学技术中最重要的材料。 金属材料按冶金工业可分为两大类:黑色 金属和有色金属(见表1)。 2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 金属材料的性能一般分为工艺性能和使 用性能两类。所谓工艺性能是指机械零件在加 工制造过程中,金属材料在所定的冷、热加工条 件下表现出来的性能。金属材料工艺性能的好 坏,决定了它在制造过程中加工成形的适应能 力。由于加工条件不同,要求的工艺性能也就不 同.如铸造性能、可焊性、可锻性、热处理性能、 切削加工性等。所谓使用性能是指机械零件在 使用条件下,金属材料表现出来的性能,它包括 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金属材料使 用性能的好坏,决定了它的使用范围与使用寿 命。 在机械制造业中。一般机械零件都是在常 温、常压和非强烈腐蚀性介质中使用的,且在使 用过程中各机械零件都将承受不同载荷的作 用。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性能,称

金属材料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金属材料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在进行金属材料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之前,先简要介绍一下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是最重要的工程材料之一。按冶金工艺,金属材料可以分为铸锻材料、粉末冶金材料和金属基复合材料。铸锻材料又分为黑色金属材料和有色金属材料。黑色金属材料包括钢、铸铁和各种铁合金。有色金属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所有金属及其合金,如铝及铝合金、铜及铜合金等。工程结构中所用的金属材料90%以上是钢铁材料,其资源丰富、生产简单、价格便宜、性能优良、用途广泛。钢有分为碳钢和合金钢,铸铁又分为灰口铸铁和白口铸铁。 一、金属材料的应用现状 金属材料的结构及其性能决定了它的应用。而金属材料的性能包括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工艺性能是指在加工制造过程中材料适应加工的性能,如铸造性、锻造性、焊接性、淬透性、切削加工性等。使用性能是指材料在使用条件和使用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能,包括力学性能(如强度、塑性、硬度、韧性、疲劳强度等)、物理性能(如熔点、密度热容、电阻率、磁性强度等)和化学性能(如耐腐蚀性、抗氧化性等)。 金属材料具有许多优良性能,是目前国名经济各行业、各部门应用最广泛的工程材料之一,特别是在车辆、机床、热能、化工、航空航天、建筑等行业各种部件和零件的制造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在汽车中的应用。缸体和缸盖,需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良好的铸造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以及低廉的价格等,目前主要用灰铸钢和铝合金;缸套和活塞,对活塞材料的性能要求是热强性高,导热性好,耐磨性和工艺性好,目前常用铝硅合金;冲压件,采用钢板和钢带制造,主要是热轧和冷轧钢板。热轧钢板主要用于制造承受一定载荷的结构件,冷轧钢板主要用于构型复杂、受力不大的机器外壳、驾驶室、轿车车身等。还有汽车的曲轴和连杆、齿轮、螺栓和弹簧等,都按其实用需要使用的了不同的金属材料 (2)、在机床方面的应用。机床的机身、底座、液压缸、导轨、齿轮箱体、轴承座等大型零件部,以及其他如牛头刨床的滑枕、带轮、导杆、摆杆、载物台、手轮、刀架等,首选材料为灰铸铁,球磨铸铁也可选用。随着对产品外观装饰效果的日益重视,不锈钢、黄铜的

有限元分析方法和材料断裂准则

一、有限元模拟方法 金属切削数值模拟常用到两种方法,欧拉方法和拉格朗日方法。欧拉方法适合在一个可以控制的体积内描述流体变形,这种方法的有限元网格描述的是空间域的,覆盖了可以控制的体积。在金属切削过程中,切屑形状的形成过程不是固定的,采用欧拉方法要不断的调整网格来修改边界条件,因此用欧拉方法进行动态的切削过程模拟比较困难。欧拉方法适用于切削过程的稳态分析(即“Euler方法的模拟是在切削达到稳定状态后进行的”[2]),仿真分析之前要通过实验的方法给定切屑的几何形状和剪切角[1]。 而拉格朗日方法是描述固体的方法,有限元网格由材料单元组成,这些网格依附在材料上并且准确的描述了分析物体的几何形状,它们随着加工过程的变化而变化。这种方法在描述材料的无约束流动时是很方便的,有限元网格精确的描述了材料的变形情况。实际金属切削加工仿真中广泛采用的拉格朗日方法,它可以模拟从初始切削一直到稳态的过程,能够预测切屑的形状和工件的残余应力等参数[2]。但是用这种方法预定义分离准则和切屑分离线来实现切屑和工件的分离,当物质发生大变形时常常使网格纠缠,轻则严重影响了单元近似精度,重则使计算中止或者引起严重的局部变形[1]。 为了克服欧拉描述和拉格朗日描述各自的缺点,Noh和Hirt在研究有限差分法时提出了ALE(Arbitrary Lagrange-Euler)描述,后来又被Hughes,liu和Belytschko等人引入到有限元中来。其基本思想是:计算网格不再固定,也不依附于流体质点,而是可以相对于坐标系做任意运动。由于这种描述既包含Lagrange的观点,可应用于带自由液面的流动,也包括了Euler观点,克服了纯Lagrange 方法常见的网格畸变不如意之处。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ALE描述己被广泛用来研究带自由液面的流体晃动问题、固体材料的大变形问题、流固祸合问题等等。金属的高速切削过程是一个大变形、高应变率的热力祸合过程,正适合采用ALE方法。 采用ALE方法进行高速切削仿真克服了拉格朗日方法和欧拉方法需要预先定义分离线、切屑和工件分离准则,假定切屑形状等缺点,避免了网格畸变以及网格再划分等问题,使切屑和工件保持良好的接触,使计算易于收敛[1][4]。 二、材料断裂准则 在金属切削成形有限元模拟中提出了多种切屑分离准则,这些准则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物理准则和几何准则。 优点: 几何分离准则需要预定义加工路径,在加工路径上判断刀尖与刀尖前单元节点的距离变化来判断分离与否。当两点的距离小于某个临界值时,刀尖前单元的节点被分成两个,其中一个节点沿前刀面向上移动形成切屑,另一个保留在加工表面上形成己加工表面[1][2]。。 物理分离准则是基于刀尖前单元节点的应力、应变及应变能等物理量定义分离条件,当单元中的该物理量的值超过给定材料的对应值时,单元节点就会分离[2]。(物理标准主要是基于制定的一些物理量的值是否达到临界值而进行判断的,主要有基于等效塑性应变准则、基于应变能密度准则、断裂应力准则等[5])。 Carroll和Strenkowski使用了等效塑性应变作为物理分离准则的标准,在一些有限元软件中该标准的演化得到了应用,ABAQUS/Explicit中的剪切失效准则(shear failure)就是这样一种物理准则,它根据单元积分点处的等效塑性应变值是否到达预设值来判断材料是否失效[1]。 缺点:

材料科学基础报告 金属材料的发展与展望

金属材料的发展和展望 一、金属材料的发展过程 材料的发展史就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史,经历了石器、陶器、青铜器、铁器时代。我们正处于多元材料时代,材料、能源、信息是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金属材料是指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的统称。包括纯金属、合金、金属材料金属间化合物和特种金属材料等。金属材料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例如陆、海、空、各类运输工具,桥梁、建筑、机械工具,国防重工业等。 金属材料发展的四个阶段:由公元前4300年用金、铜、铁铸造锻打制作出大马士革刀、日本武士剑等原始钢铁到十九世纪铁桥铁路的修筑建立学科基础,又由十九世纪中金属学、金相学发展到合金相图、位错理论等微观组织理论的发展。微观理论的深入研究有原子扩散、马氏体相变、位错滑移,原子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新仪器的产生又为进一步研究微观组织提供了可能性,随之产生了表面和界面科学。 材料科学研究了材料的核心关系,即结构和性能的关系,制造工艺决定了材料的结构,结构又决定了材料的性能,性能决定了它的用途。材料科学和技术进入世界科技发展优先领域的第五位。在面临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的情况下,新材料便应运而生。 现代金属材料有铝镁合金等先进结构材料、钛铝合金等高温合金材料、复合材料、超导材料、能源材料、智能材料、磁性材料、纳米材料等。材料力学性能有强度、弹性、塑性、硬度等,物理性能有电学、磁学、热学、光学性质等。对材料的研究方向正由力学性能慢慢向物性转变。金属材料具有高强度、优良的塑性和韧性,耐热、耐寒。可铸造、锻造、冲压和焊接,还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铁磁性,因此是一切工业和现代科学技术中最重要的材料。 二、金属材料的现状 金属材料作为人类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作为原料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已经被广泛应用,金属材料作为原料具有以下等特征,金属材料本身具备高弹性的模量,金属材料具有高强度的韧性,金属材料的强度硬度是其他同类原料所无法比拟的,在当代金属材料科学的不断成长下金属材料在所有材料的范畴中占据了非常非常重要的位置,在现实中,最常见的金属材料应用的领域有航天航空以及建筑工程等行业。 金属材料机械制造业、建筑业、电子信息等领域都有很大的市场和优势。 汽车的制造上有了高强度钢来制造外形,强度高且质量小的镁合金做发动机、变速箱传动机构等;高强度钢是具有很好的强度和韧性的钢种,在吸能性、应变分布能力和应变硬化特性上远远好于传统钢。与铝、镁这类金属材料相比,具有很好的经济性能,会为企业节省大量的制造成本。由于其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等金属特性,因此被广泛的应用在保险杠、车门槛、车门防撞梁等零件上,它的使用既增加了汽车的安全性,又降低了车身自重。而为了适应轻质材料发展趋势,我们要不断的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并结合自身发展需求特点,进行高强度钢的研发。 在建筑领域中,每一次新型金属材料、新型工程技术的出现,都将推动着建筑技术的革新,并对建筑师进行建筑创作,表达建筑美学产生巨大影响。金属材料以其优越的材料性能和独特的视觉效果,已经从建筑中最初的栏杆、扶手等局部装饰构件、建筑内部结构框架,逐渐走向建筑表皮,并决定着建筑所呈现的整体形象,表达着建筑美的意境。如今,金属材料在建筑表皮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应用金属材料进行建筑表皮的创作与研究,已成为材料科学、建筑学、美学等众多学科争相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浅谈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建设的内涵发展

浅谈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建设的内涵发展 摘要:近年来,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高等教育得到长足迅猛发展,但是不能忽视的是,在某些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欠缺。文章主要从专业的定义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探讨了专业建设的内涵。针对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建设,讨论了课程体系的建立,探讨了课堂教学的方法,提出了专业建设的特色,为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专业建设;内涵;金属材料工程;课程体系 专业是我国高等学校实施教育的基本实体,维持这个实体发展的基本要素是同一专业学生所组成的班集体、教师组织和实施教育所需要的经费、教室、实验室、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实习场所等,专业的设置在我国目前基本是刚性的。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立足点是专业,所以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1]提出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本文围绕《教育规划纲要》精神,结合金属材料工程本科专业的建设实践,探讨了专业建设的内涵。 一、专业的内涵和建设着力点 “专业”指“高等学校的一个系里或中等专业学校里,根据科学分工或生产部门的分工把学业分成的门类”[2],各专业都有独立的教学计划,以体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在这里,专业的划

分依据为科学分工和生产分工,所以高等学校专业的设置除符合科学的分类外,还要符合生产实际、面向市场[3]。在高等学校,专业是为学科承担人才培养的职能而设置的,其设置在国内基本是刚性的。从社会的需求来看,专业是为满足从事某类或某种社会职业必须接受的训练需要而设置的。从传授知识和人才培养的途径来看,专业指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4]。 在1988年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中[5],按照学科门类对专业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包括人才培养规格、就业方向、主干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等,而专业的建设是围绕专业目录的基本要求制定培养方案,包括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环节及课外活动的要求。在本科生四年的培养过程中,基本是按培养方案实施所规定的教学环节,并要求学生达到一定的学分要求。 根据专业的定义和教育部对现行专业的介绍,专业的内涵主要包括专业的设置、师资、办学条件、教学基本建设等。从专业建设的角度看,专业内涵应主要集中在教学的基本建设方面,包括课程体系的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课程的建设、课堂教学环节等方面。高等学校要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应该采取哪种组织方式,是专业的实质[6]。据研究表明,传统的固定模式、单一的批量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专业型人才欠缺,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因此,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工作者

金属的材料地地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金属材料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摘要:金属是人们日常生活生产中最不可或缺的材料,更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所在,本篇论文主要论述金属材料的种类、性能及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应用,并且展望金属材料在未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金属材料、镁合金、铝合金、稀土、汽车 引言 金属材料是指由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的统称。包括纯金属、合金、金属间化合物和特种金属材料等。 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金属材料关系十分密切。继石器时代之后出现的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均以金属材料的应用为其时代的显著标志。现代,种类繁多的金属材料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们对金属材料的认识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始: 一、分类: 金属材料通常分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特种金属材料。 1、黑色金属又称钢铁材料,包括含铁90%以上的工业纯铁,含碳2%~4%的铸铁,含碳小于2%的碳钢,以及各种用途的结构钢、不锈钢、耐热钢、高温合金、精密合金等。广义的黑色金属还包括铬、锰及其合金。 2、有色金属是指除铁、铬、锰以外的所有金属及其合金,通常分为轻金属、重金属、贵金属、半金属、稀有金属和稀土金属等。有色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纯金属高,并且电阻大、电阻温度系数小。

3、特种金属材料包括不同用途的结构金属材料和功能金属材料。其中有通过快速冷凝工艺获得的非晶态金属材料,以及准晶、微晶、纳米晶金属材料等;还有隐身、抗氢、超导、形状记忆、耐磨、减振阻尼等特殊功能合金,以及金属基复合材料等。 4、金属材料按生产成型工艺又分为铸造金属、变形金属、喷射成形金属,以及粉末冶金材料。铸造金属通过铸造工艺成型,主要有铸钢、铸铁和铸造有色金属及合金。变形金属通过压力加工如锻造、轧制、冲压等成型,其化学成分与相应的铸造金属略有不同。喷射成形金属是通过喷射成形工艺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和组织性能的零件和毛坯。 二、性能 金属材料的性能可分为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两种。为更合理使用金属材料,充分发挥其作用,必须掌握各种金属材料制成的零、构件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应具备的性能(使用性能)及其在冷热加工过程中材料应具备的性能(工艺性能)。 材料的使用性能包括物理性能(如比重、熔点、导电性、导热性、热膨胀性、磁性等)、化学性能(耐用腐蚀性、抗氧化性),力学性能也叫机械性能。 材料的工艺性能指材料适应冷、热加工方法的能力。 三、应用现状: 金属材料的发展已从纯金属、纯合金中摆脱出来。随着材料设计、工艺技术及使用性能试验的进步,传统的金属材料得到了迅速发展,新的高性能金属材料不断开发出来。如快速冷凝非晶和微晶材料、高比强和高比模的铝锂合金、有序金属间化合物及机械合金化合金、氧化物弥散强化合金、定向凝固柱晶和单晶合金等高温结构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以及形状记忆合金、钕铁硼永磁合金、贮氢合金等新型功能金属材料,已分别在航空航天、能源、机电等各个领域获得了应用,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1、镁及镁合金

金属材料的发展前景(1)

金属材料在未来设计中的地位与应用前景 金属材料在未来的地位 当下社会,金属材料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是高分子材料和陶瓷材料对传统金属材料造成冲击。首先是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尤其是工程塑料,从性能到应用的许多方面已能和传统的金属材料相抗衡,加上其原料丰富、价格便宜、产量惊人,已经迅速崛起。其次是陶瓷材料,陶瓷材料在现代电子工业中占有异常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金属材料自身对能源、资源和环境三方面造成的消耗很大。金属材料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某些主要的金属矿产资源日渐紧张、高质量的金属矿产很快减少、低质量的矿物使能源消耗和成本增加,这些都使金属工业成为能源的最重要消耗者, 同时也是严重的环境污染者。基于以上的原因,金属材料的发展可以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对已有的金属材料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它的质量,挖掘它的潜力,使其产生最大的效益。这要求金属材料的制造技术要有飞跃性的进步。冶炼技术、炉外精炼技术铸造技术、连铸连轧技术、近终形加工成型技术、热处理技术、粉末冶金技术等传统工艺的改进,加上微量杂质的控制技术、微量元素的合金化技术、高纯净度低偏析技术等的发明,都使金属材料焕发了第二春。 二是希望金属材料能够开拓出新的功能,以适应更高的使用要求。如钛合金的记性以及生物亲和性等,都是传统金属材料在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一、镁及镁合金 镁由于优良的物理性能和机械加工性能,丰富的蕴藏量,已经被业内公认为最有前途的轻量化材料及21世纪的绿色金属材料,未来几十年内镁将成为需求增长最快的有色金属。 1、汽车、摩托车等交通类产品用镁合金 世界各大汽车公司已经将镁合金制造零件作为重要发展方向。在欧美国家中,各国的汽车厂商正极力争取采用镁合金零件的多少作为自身车辆领先的标志,大众、奥迪、菲亚特汽车公司纷纷使用镁合金。90年代初期,欧美小汽车上应用镁合金的重量,平均每车约1公斤,至2000年已达到3.6公斤左右,目前欧美各主要车厂都在规划在今后15~20年的期间,将每车的镁合金用量上升至100~120公斤。行家预测,在未来的7-8年中,欧洲汽车用镁将占总消耗量的14%,预计今后将以15%的速度递增,2005年将达到20万吨。 2、电子及家电用镁合金 近几年电子信息行业镁合金的消耗量急剧增加,成为拉动全球镁消耗量增加的另一重要因素。 3、其它应用领域 镁合金型材、管材,以前主要用于航空航天等尖端或国防领域。近几年由于镁合金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其生产成本已下降到与铝合金相当的程度,极大地刺激了其在民用领域的应用,如用做自行车架、轮椅、康复和医疗器械及健身器材。

金属材料专业就业前景

金属材料专业就业前景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工资待遇 截止到12月24日318536位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5016元其中应届毕业生工资3551元02年工资4252元10年以上工资1000元35年工资5340元67年工资6817元810年工资7688元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招聘要求 针对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招聘企业给出的工资面议最多占比100%;不限工作经验要求的最多占比93%;不限学历要求的最多占比73%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冶金、材料结构研究与分析、金属材料及复合材料制备、金属材料成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就业岗位 销售工程师、焊接工程师、机械工程师、焊工、工艺工程师、模具工程师、结构工程师、材料工程师、销售经理、技术员、热处理工程师、电焊工等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就业地区排名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就业岗位最多的地区是上海薪酬最高的地区是盐城 就业岗位比较多的城市有:上海[666个]、北京[361个]、广州[276个]、深圳[240个]、武汉[187个]、东莞[184个]、南京[165个]、苏州[163个]、佛山[151个]、天津[150个]等

就业薪酬比较高的城市有:盐城[12499元]、北京[6547元]、惠州[6527元]、上海[6269元]、南通[5953元]、厦门[5367元]、广州[5232元]、深圳[5155元]、佛山[5147元]、温州[5049元]、杭州[5027元]等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在同类专业排名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工学类中的材料类其中材料类共17个专业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在材料类专业中排名第4在整个工学大类中排名第29位 在材料类专业中就业前景比较好的专业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宝石及材料工艺学工业设计金属材料工程冶金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

材料失效准则详解

Chapter 2 材料失效理論(Material Failure Theories) 資料來源 1. 吳嘉祥等譯,機械元件設計,第八版,高立圖書有限公司,台北縣,2006, 2. Robert L. Norton, Machine Design An Integrated Approach, 3rd Edition, Pearson Prentice Hall, Person Education Inc., Upper Saddle River, New Jersey, 2006. 1. 材料分類 [1] 延性材料 (Ductile Materials) ● 材料受力延長量(應變)可達5% (或以上) ● 材料對滑動(Slip)之阻抗<對斷裂(Fracture)之阻抗 ● Material Failure (材料失效)因降伏(Yielding)而發生,此時應力到達Yielding Stress (降伏強度或Yielding Strength) ● 多數延展性材料:σyield 拉伸 ? σyield 壓縮 脆性材料 (Brittle Materials) ● 材料受力伸長量無法達到5%,(材料在應變到達5%前即已失效) ● 材料的斷裂阻抗<滑動阻抗 ● Material Failure 因斷裂而發生,此時應力到達Ultimate Stress (極限強度或Ultimate Strength) ● 多數脆性材料:σu 拉伸 < σu 壓縮 2. 延展性材料的材料失效理論(Failure Theories of Ductile Materials) [1] (a)最大法向應力失效理論(Max. Normal Stress Failure Theory) =>若不符合以下三個不等式關係中任何一個,即為Failure fs ypt 1fs ypc N S N S ≤ ≤σ (1a) fs ypt 2fs ypc N S N S ≤ ≤σ (1b) fs ypt 3fs ypc N S N S ≤ ≤σ (1c) 上式中,σ1, σ2, σ3為主應力(Principle Stress),下標t 代表tension (拉伸)、下標c 代表compression (壓縮),其他符號: .上式應用於延性材料

金属材料发展现状及展望

重庆科技学院 金属材料工程导论课 程论文 题目:金属材料发展现状及展望 姓名袁建 学号43 班级金材普11-01 成绩

金属材料发展现状及展望 ---金材普2011-01 袁建[摘要]材料对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活动的影响面大和带动力强,u人类 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金属材料关系十分密切。现代社会种类繁多的金属材料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金属材料的发展前景如何,不仅对相关行业有着重大影响,甚至对整个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对金属材料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前景做了简要的叙述。 [关键词]金属材料研发前景发展趋势 1 前言 能源、信息、材料是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而材料又主要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这其中金属材料是人类历史上系统的应用研究时间最长,在目前应用也较为广泛的一种重要材料。金属材料在人类历史上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是由其自身性质决定的,金属材料具有高弹性模量、高韧性和强度硬度较高等优点,同时金属材料来源广泛,种类繁多和加工技术相对成熟等优异的特性,这些优点都决定了金属材料在材料领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现代金属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金属材料在机械制造业、国防领域、航空航天、建筑业、农业、矿业资源、电子信息等领域,有明显的性价比优势和广阔的市场。 2 .1 钢铁材料发展 钢铁材料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在整个材料大家庭中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更新,当的份额。未来不锈钢的趋势发展主要集中在加强发挥其自身优势,使其能具有在特殊条件下使用的特殊性能不锈钢,同时如何降低其研发生产成本,也是未来的一个方向。 此外,钢铁材料的新需求和新技术也在不断地出现。特别是在能源工业、交通运输、航空技术对新型钢铁材料的社会需求。由于要有新的产品产出,所以就会带动产生新的技术。超纯净钢生产工艺就是其中的一种。随着钢铁生产工艺的技术进步与生产装备的进一步完善。对于连铸质量,围绕无缺陷连铸坯的生产,重点解决以下技术困难:(1) 高碳钢连铸的中心偏析与疏松缺陷;(2) 包晶钢、含Ti不锈钢的表面质量控制;(3) 卷渣造成的大型夹杂物控制技术;(4)铸坯质量的准确预报与表面修磨技术。实现上述目标,钢铁厂今后将会大力推广并不断优化铁水预处理、全自动转炉吹炼、二次精炼、保护浇注和无缺陷连铸等重大新工艺技术。高性能、高精度连轧工艺技术轧钢工艺的发展主要围绕“三高”技术开展:(1)高性能:通过采用控轧控冷(又称形变热机械处理)工艺,控制钢材的组织结构,提高钢材的性能,特别是强度、韧性指标;(2)高精度:除了精确控制轧材的尺寸精度外,进一步减小长型材的椭圆度和提高板材的板形控制精度及表面质量;(3)高效率:包括进一步提高连轧机的轧制速度和轧机作业率,大幅度提高连轧机组的生产效率。 2.2 有色金属材料发展 随着金属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有色金属材料会逐步向性能高,精度高、能耗低向发展。目前有色金属材料在性能上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我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