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高原病

慢性高原病
慢性高原病

慢性高原病

当一个人,长期居住在3000公尺或以上的地方时,会出现头痛、头昏、心慌、气促、恶心、呕吐、乏力、失眠、眼花、嗜睡、手足麻木、唇指发绀、心律增快等症状,这就是慢性高原病(chronic mountain sickness)。主要是由缺氧、寒冷、干燥、太阳辐射、疲劳、营养不良所造成。

简介

慢性高原病(Chronichighaltitudesickness,CMS)是一种对高海拔居住不适应的症状,常常发生在世居或长期居住在海拔超过3000m以上地区的人。表现为过量的红细胞增多及严重的可逆性组织缺氧,是高原常病。高原病亦称高山病、高原适应不全,是指人体进入高原低氧环境下发生的一种特发性疾病。返回平原后迅速恢复为其特点。本病常在海拔3000m以上高原发病。致病因素主要是缺氧、寒冷、干燥、太阳辐射、疲劳,营养不良也可促进本病发生。

与同海拔高度的正常人相比本病的红细胞增多,红细胞压积及血红蛋白浓度显著增高,而且出现各种临床症状Winslow对8例严重红细胞增多,病人进行了放血治疗经5周治疗后血细胞比容从75%降到45%,肺动脉压下降,心输出量增加并且运动能力明显提高但临床症状的改善有很大的个体差异。由于红细胞增生过度使血液黏度增加血流缓慢甚至小血管内微血栓形成致氧运输能力减弱同时因病人的红细胞23-DPG浓度异常增高使血红蛋白氧解离曲线显著右移,血液在肺部摄氧能力减弱动脉血氧饱和度进一步下降。造成红细胞增生的原因可能与通气驱动减弱引起的肺泡低通气有关。显著肺动脉高压是本病的另一特点Hultgren在秘鲁(4540m)检查出3例慢性高原病即混合型慢性高原病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平均肺动脉压50mmHg,右心房压9mmHg,血细胞比容72%肺功能正常。当病人吸入100%氧时肺动脉平均压下降到30mmHg,但仍高于同海拔高度正常人水平。高原缺氧是发生肺动脉高压的根本原因。长期持久的肺动脉高压使右心负荷加重右心肥厚以及衰竭;同时低氧性肺血管收缩以及肺动脉高压,可使肺小动脉发生形态学改变,血管中层平滑肌增殖从而管腔狭窄肺循环阻力增大导致缺氧而引起肺动脉高压以及肺血管形态学改变的机制很复杂,它包括神经体液、化学介质离子通道等因素参与。通气/血流(V/Q)比值失常及肺内分流:慢性高原病病人A-aDO2明显大于正常人,这可能与V/Q比值失调有关。在正常情况下肺泡通气和肺血流分布必须均匀协调,即V/Q比值为0.8。混合型慢性高原病因低氧性肌性肺小动脉不规则收缩,使血流不均匀灌注,以及肺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甚至完全闭塞,和(或)血液黏度增高血管内血栓形成等均可导致肺毛细血管的总面积

大为减少,生理无效腔量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肺泡通气量正常而肺血流量减少,使二者比值增大,病变区的气体未能充分进行交换出现低氧血症。另外,有个别病人即使吸入高浓度的氧则不能改善低氧血症这可能由于显著肺动脉高压引起的肺内动.静脉分流所致。

临床表现

头痛、头昏、心慌、气促、恶心、呕吐、乏力、失眠、眼花、嗜睡、手足麻木、唇指发绀、心律增快等,其他症状和体征则视类型不同而异。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疲乏、气促和心悸、睡眠障碍、食欲减退等症状。查体多见口唇及面部手指紫绀,可见结膜及面部毛细血管轻度扩张。血红蛋白男180-200g/L30例,200~260g/L146例,女性患者在160-190g/L之间,两组患者全部进行胸部X线检查,其中有肺动脉高压表现的166例,同时合并有心脏(右心)增大,所有患者常规心电图检查,其中广泛性心肌缺血54例,其余患者多出现不同程度心肌下壁、侧壁缺血。血氧饱和度测试表明。

诊断

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原移居人或世居人凡血红蛋白≥200g/L,红细胞≥6.5×10⒓/L(650万/mm3)及红细胞比容≥0.65(已排除其他原因)的患者,称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常有头昏、头痛、记忆力减退、心悸、气短、胸闷且活动后加重。也可有食欲不振、视力减退及鼻出血、结膜充血、面部毛细血管显露等多血面容。

高原心脏病

是指高原移居人和世居人出现右室肥大(部分患者尚可合并左室大),严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的一类心脏病。幼儿多见,心脏常呈弥漫性或球形扩大,成人肺动脉明显突出。患者早期常有头昏、头痛、失眠、心悸、活动后呼吸困难、胸闷、胸痛及心前区不适。晚期则可出现心衰症状和体征。

高原血压异常

有高原高血压与高原低血压两种。凡在平原血压正常,进入高原后,中、青年人收缩压>18.7kPa,舒张压>12.0kPa并有相应症状,返回平原后恢复正常者,称高原高血压;进入高原后,血压低于12.O/6.67kPa,持续2周以上者,称高原低血压。一般初到高原者,易产生高血压,1年左右为波动期,久居或世居者,易产生高原低血压。

慢性高原病混合

本病指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原高血压及高原心脏病三型中,有两型同时存在者,称为混合型。最常见的是红细胞增多症合并心脏病和红细胞增多症合并高血压。

疾病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液中红细胞数异常升高。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也异常升高。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均正常范围,血小板与同海拔高度健康人相同。骨髓粒细胞系统主要特点为红系统增生旺盛,红系占有核细胞的33.3%,以中晚幼红细胞为明显粒细胞及巨核细胞系统无明显变化。酸碱度(pH值)测定pH降低血气分析表现为显著的低氧血症,PaO2降低。PaCO2增高。A-aDO2增高。标准碳酸氢盐相对性高碳酸血症肺功能除了小气道功能轻度异常外其他无明显变化。小气道功能表现在病人的闭合容积增高.用力呼气中段流量降低。

其它辅助检查

心电图以右心室肥厚为主要表现电轴右偏极度顺钟向转位,肺型P波或尖峰形P波,完全或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右室肥厚伴有心肌劳损等仅少数病人P-R及Q-T间隙延长及双室肥厚。右室肥厚与肺动脉高压呈正相最大中段呼气流速临床上有时高心病与肺心病较易混淆,前者是慢性缺氧引起的肺血管损伤性疾病,而后者是由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所致的气道阻塞性疾病故肺功能检查对两者的鉴别具有重要价值高心病病人仅轻度小气道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在用力呼气中段流量(FEF25%~75%)闭合气量(CV/VC%)等降低。

超声心动图

特别是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是最理想的无创伤性定量化诊断肺动脉高压的方法。超声心动图主要表现为右室流出道扩张右室内径增大右室流出道增宽而左房内径无明显变化右室流出道与左房内径比值增大;右室前壁厚度也增加。中华医学会高原医学会制订的高原心脏病诊断标准是:右室流出道>33mm,右室舒张末期内径>23mm。

X线检查

多数病人肺血增多和肺淤血可同时存在有的病例肺门影扩大肺纹理增加。心脏改变为肺动脉段凸,圆锥膨隆,有的甚至呈动脉瘤样凸;右心房和(或)右心室增大心脏呈二尖瓣型,右下肺动脉外径增宽个别病人也可出现左右心室都增大高心病X线诊断标准:右下肺动脉干横径>17mm,右肺下动脉干横径与气管横内径比值>1.10

病因

人从平原进入高原,为适应底氧环境,需要进行一些适应性改变,以维持毛细血管与组织间必需的压力阶差。但每个人对高原缺氧的适应能力有一定的限度,过度缺氧和对缺氧反应迟钝者可发生适应不全,即高原病。高原适应不全的速度和程度决定了高原病发生的急缓和临床表现。

一、神经系统大脑皮质对缺氧的耐受性最低,这是由于大脑代谢旺盛、耗氧量大。急性缺氧时,最初发生脑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颅压升高,可出现大脑皮质兴奋性增强,有头痛、多言、失眠、步态不稳。以后呼吸加快、加深、心跳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后者是对缺氧的一种代偿性反应。缺氧持续或加重时,脑细胞无氧代谢加强,ATP生成减少,使脑细胞膜钠泵发生障碍。细胞钠和水潴,发生脑水肿,出现嗜睡、昏迷、惊厥,甚至呼吸中枢麻痹。

二、呼吸系统吸入低氧空气后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可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出现反射性呼吸加深、加快,从而增加了通气量,以及肺泡和动脉血的氧分压。过度换气使CO2呼出过多,导致呼吸性碱中毒。适应力良好可通过肾多排出HCO3意义以纠正碱中毒趋向。急性缺氧可使肺小动脉痉挛,肌肉型细动脉中层平滑肌增厚。结果肺循环阻力增高,肺毛细血管网静脉压明显提高,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渗出而产生肺水肿。此外,肺泡壁和肺毛细血管损伤、表面活性物质不足、血管活性物质释放都可参与肺水肿的发生。

三、心血管系统心率加快是进入高原后最早出现的改变之,也是由于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的化学感受器所致。心率加快可增加心输出量。急性缺氧时,体内血液进行重新分布,心、脑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皮肤、腹腔器官,特别是肾血管收缩,血流减少。这种血液重新分布有利于保证生命器官的血液供应,具有代偿性意义。缺氧时冠状动脉扩张这种代偿作用有一定限度,严重和持久的缺氧将造成心肌损伤。长期移居高原者,肺动脉阻力持续增加,导致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高压本来可改善低氧条件下肺的血液灌注,但持续增高可使右心负担过重而发生肺原性心脏病。高原心脏病属于肺原性心脏病。红细胞增多可增加血液粘度而加重心脏负荷。缺氧可使血中儿茶酚胺增多,垂体加压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并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增强等使血压升高。有些人因长期缺氧而心肌受损,以及肾上腺皮质功能因长期受缺氧刺激而转变为功能低下,以致出现收缩压降低,脉压变小。

四、造血系统进入高原后出现的红细胞增多和血红蛋白增加,是对缺氧的适应性反应,急性缺氧时,主要是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储血器官释放红细胞,缺氧时糖无氧酵解增强,乳酸增多,血pH下降,氧解离曲线右移,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促使2,3-二磷酸甘油酯(2,3-DPG)合成增加,降低Hb与氧的亲和力,使氧易于释放给组织,低氧血症使红细胞生成素

(ESF)增多,ESF促进骨髓红细胞系统增生,并增加红细胞数和每个红细胞内血红蛋白量,这样会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但红细胞过度增生,如红细胞压积大于60%时,血液粘稠度增高使血流缓慢,可引起循环障碍。

治疗方案

一、高原血压异常高血压按一般高血压治疗。

二、高原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时,吸氧,加服硝苯啶以加强降低肺动脉压,高原心脏病心肌显著缺氧,易发生洋地黄重度而出现心律失常,可选用作用快、排泄快的强心药,如毛花甙C0.2—0.4mg,心力衰竭控制后改口服地高辛。

三、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吸氧和低分子量右旋糖酐静脉滴注可暂时缓解症状,对有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的危重病人,如有血液粘滞性过高,静脉放血300—500ml 可使病情暂时好转,以备紧急转运,病人回到平原后,症状可以消失。

高原环境有诸多因素作用于人体,如低氧、低温、干燥,太阳辐射强和气候多变等,但最关键及发生影响和损伤作用的就是低氧。随着海拔的升高,氧分压随之下降,为了保持在细胞水平的氧分压趋于正常,机体产生一系列的适应机制,如增强通气,心排出量增加,酸-碱平衡的调节,增加红细胞的携氧能力,以及对体循环、肺循环及微循环的调控等。慢性缺氧引起的肺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钾通道关闭,细胞去极化,细胞外钙离子内流外,肺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多种血管活性物质造成肺血管收缩,肺动脉压增高。同时慢性缺氧造成红细胞代偿性增多,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容量增加,造成低排高阻的血流动力学障碍。长期以来造成循环阻力加大,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厚,最终导致心脏功能受损。刺五加注射液为中成药提取物,能够直接或部分阻滞α-肾上腺素受体,使血管扩张,促进心肌侧支循环的建立,改善心肌供血,减少心肌耗氧量,增强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同时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滞度,防止血栓形成,促使受损血管内皮功能恢复;可改善心脑供血状态,促进心脑细胞代谢及修复工作。

在慢性高原病中,刺五加通过降低血液黏滞度及血小板的附聚性,有效改善组织缺氧状态,加速乳酸分解,纠正酸中毒,降低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浓度,起到治疗作用。目前在治疗慢性高原病的各种药中,许多活血化瘀类药物均可应用,某些药物作用集中,如1,6-二磷酸果糖注射液改善心肌缺血效果显著,但在改善微循环辅以整体治疗方面的作用尚需进一步探讨,加之价格较高,推广起来受限。刺五加与丹参注射液在治疗慢性高原病中疗效明显,复方丹参液因价格便宜,疗效肯定,应用广泛。在本组观察中刺五加组疗效稍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组。由于该药作用佳,价格适中,不良反应小,在高原地区(农牧业为主,经济发展相对后),容易为广大人民群众接受,是对防治慢性高原病,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较好的药物。患者均常规应用肠溶阿司匹林100mg,1次/d及硝苯地平10mg,3

次/d。复方丹参组使用丹参注射液20-3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刺五加组采用刺五加注射液40-6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25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伴有心功能受损者辅以吸氧及降低心脏前后负荷等治疗。两组均以14天为1个疗程。

预防

进入高原人员应了解和适应高原环境特点,登山时按计划进行阶段性适应性锻炼,注意防寒和防治上呼吸道感染,久居平原重返高原者也应重建适应能力,应明显心、肺、血液疾病患者不宜进入高原。预防急性高原反应,可从进入高原前1—2d起选用一种利尿药预防液体潴留,连服一周:(1)乙酰唑胺0.25g,每8小时一次。(2)呋塞米20mg,每日2—3次,紧急条件下登山,可用糖皮质激素。

12-12-高原病和减压病

王簃兰周志俊第一节高原病 海拔在3000m以上的地区,称为高原地区。高原空气稀薄,其特点为气压低、氧分压低。海拔上升到8000m 高度时,大气压(33. 78 kPa)约为海平面(101. 33 kPa)的1/3,吸人气氧分压为7. 47 kPa。长期生活在低海拔地区的人,快速进驻海拔3000m以上的高原地区后,人体的呼吸、循环、血液、内分泌及中枢神经系统在短时间内受缺氧及低压、寒冷、干燥、强紫外线等高原环境因素影响,出现头昏、头痛、恶心、呕吐等一系列综合征,称为高原病( highaltitude sickness)或高原适应不全症,或称高山病(mountain sickness)。严重者可出现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危及生命。 【发病机制】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是高原适应生理的重要环节,而显著的肺动脉高压又是各型高原病的重要发病机制。 高原地区,大气与肺泡中氧分压之差随着海拔的增加而缩小,直接影响肺泡气体交换、血液携氧和结合氧在组织中释放的速度,致使机体供氧不足,产生缺氧。久居高原者,机体逐渐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各种功能相应的改变,以适应高原地区特殊的自然条件,尤其是呼吸和循环系统更为明显。初登高原者,由于低氧而通道外周化学感受器(主要为颈动脉窦),间接刺激呼吸中枢引起早期通气增加,机体可吸入更多的氧气以进行代偿。此过程即人体对高原低氧的适应过程,约需1~3个月可逐渐过渡到稳定适应,称为高原习服。个体的适应差异极大,一般在海拔3000m以内能较快适应;4200~5330m仅部分人,且需较长时间才能适应;5330m左右为人的适应临界高度,易于发生缺氧反应。除海拔高度外,登高速度与劳动强度也能影响高原反应的发生速度和严重程度。寒冷、饥饿(低血糖)、疲劳、精神因素、身体素质差或患上呼吸道感染、心血管疾病、代谢障碍、呼吸及神经系统疾病者易诱发高原病。高原病与海拔高度、停留高原时间、个体差异等因素有明显关系。 急性高原病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低氧引起神经激素释放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继之微血管床灌注过度,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加、毛细血管渗出,水肿随即发生。低氧诱导脑血管舒张或其血管舒张效应物如一氧化氮通过激活微血管系统产生头痛,头痛又引起其他症状如恶心、不适,这些就是所谓高原反应。另一种解释是轻度脑水肿引起了高原病的早期症状。两者孰因孰果尚不明确。证据表明,所有到达一定高度的人均存在脑容量增加。急性高原病可能与介体对脑血管扩张的代偿或调节能力失代偿有关.缺氧可引起肺小静脉血管收缩,阻力增加,导致肺动脉

高原病应急预案

高原病应急预案

高原病预防及后勤保障应急方案 根据5月18日格拉建设工程指挥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高原反应,保障施工人员健康与生命安全,减少企业财产损失,维护正常的施工生产秩序。依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本标段工程特点,对可能发生的高原反应制定应急方案及措施。 1、编制目的 我部处位于青海省青藏高原三江源核心地区,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空气稀薄,气压低含氧量少,大气含氧量比平原低40%,为最大限度地减少高原缺氧对人员造成伤害,特制订本应急预案。2、成立高原反应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赵平华 常务副组长:祁克义赵中仝 副组长:李建华孔大海李先锋康强强王学军 组员:邓开鹏何治国康立虎张和平王柏春丁占军余华毛勇瑞周生祥刘银宗刘文来高文龙张功长曹启林戴元孝 3、进入高原前期准备工作 (一)做好工作人员遴选工作。 工作人员进入高原地区开展工作前,应进行健康体检,经体检合格后方可进入高原地区,有以下严重疾病或症状者原则上不宜从事高原工作: 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或恶性心律失常、高血压;慢性肺功能不

全;癫痫及严重神经衰弱; 严重胃肠道疾病;肝肾功能不全; 上呼吸道感染;严重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 (二)配备必要的用品和急救药品。 携带足量抗高原反应相关的药品和医疗器材,如高原康胶囊、红景天胶囊、西洋参丸、氧气瓶(袋)、制氧机、简易血氧饱和度和心率检测仪等;工作人员应准备足够的御寒衣服,以防受凉感冒。 (三)开展预防性服药工作。 进入高海拔地区前2小时开始服用高原康胶囊,1-2粒/次,2次/日,一般服用3天;亦可辅助服用红景天胶囊等抗高原反应的药物,以降低高原病发病机率。 (四)加大培训力度,做好各方面应对高原病的准备。 与医疗卫生机构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训练、高原常识和高原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做好赴灾区工作人员进入高原地区的知识技能储备和心理准备。 3、认真落实急性高原病的预防措施 (一)认真体检,严格执行劳动保护规定。 指导职工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健康检查,进行高原从业健康知识培训。要严格执行高原作业劳动时间,定期轮换等劳动保护规定。配备必须的个人防护用品和防病药品,在生产、生活场所设置供氧条件,对身体不适应高原环境的工作人员要妥善安置。

高原病的防治与健康

高原病防治与健康教案 授课对象: 教学方法:讨论、启发、讲练结合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录像带、挂图、幻灯片等教时安排:2个课时参考资料:(《高原与健康》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主编:李天麟)教学提纲: 、高原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二、高原常见的病及特点; 三、高原卫生防治; 四、高原反应的预防; 1、引言 为了更好地学习掌握今天的学习内容,在学习讨论开始前,先跟大家介绍一下我们驻地地理环境及气候特点等相关知识。 授课课题: 高原病防治与健康 授课时间: 日第周星期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讨论学习使大家对高原病的防治与健康有个直观的认识, 对大家在接下来三个月的高原生活有所帮助。 教学要求: 1、希望大家能和互相交流促进学习氛围; 2、希望大家认真听,抓住重点;

里属于青藏高原东部,海拔2260 米,来到了这里想必大家也看到了全线植被稀少,高不化,冰川广布,气候寒冷、降雨少,风沙大,气候多变。气候特点总结“三低一高” 1、沸点低,不利于食物烹煮; 2、氧分压低,海拔上升100 米,气压下降,红脸蛋温(海拔上升1000 米气温下降5-6 度,全年最高气温24 度左右)、低湿度(多风沙、度低)高紫外(皮肤黑)。恶劣的环境气候特点对人的心理和身体有很多影响。因此,出这宝贵的时间,一起讨论高原病防治与健康的相关知识,希望通过学习讨论能够帮的适应高原环境。本人授课经验少,讲得不到位的地方希望大家多批评指正。 、高原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从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讲 一)、物理因素: 肠腔易产生膨胀, 大气压低, 水沸点低影响消化系统,消化不良, 食欲不振;寒冷:易冻伤;风大:代谢率提高, 加速缺氧; 气候干燥:水分蒸发得快,皮肤粘膜干燥, 嗓子干,流鼻血 紫外线强;光敏性皮肤病,雪盲, 高原紫外线强, 高原紫外线角膜炎, 防护用墨镜, 自由基增多, 容易衰老。 二)、高原环境对人心理因素的影响: 1)、恐惧心理,先入为主的错误引导, 紧张、焦虑,神经调节系统失常; 2)、隔绝影响,远离家乡,不适应环境,沉闷无变化的地貌,生活单调, 焦虑、失望等; 三)、缺氧对人体身理功能的影响: 1、对各系统的影响 1)、大脑对缺氧最敏感, 烦躁不安,失眠,步态不稳,幻觉, 头疼,头晕, 随集体调

急性高原病(高反)防治指南

急性高原病(高反)防治指南 何为急性高原病 急性高原病(AMS)是医学专业名词,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高原反应”,有人“谈病色变”,一点点不适就疑神疑鬼,演变为心病。也有人忽视身体信号,导致高原肺水肿(HAPE)和高原脑水肿(HACE)。未知就会恐惧,本文将介绍急性高原病的相关知识,帮您化解这种恐惧。 急性高原病的症状 早期症状——“急性”二字听起来很可怕,但实际上人进入高海拔马上病情严重的并不多见。进入海拔2400米以上2-3天后,出现急性高原病轻微症状的可能性最大,强度则因人而异。 早期的症状包括倦怠、全身无力,尤其是在费力登山时,急性高原病早

症状通常都是在抵达高海拔后6至12小时发生,轻微者可在24至48小时内缓解。 进一步症状——头痛是急性高原病最主要的症状,并有可能伴有以下的症状:恶心(不舒服)、呕吐、头昏或头重脚轻的感觉、疲劳、睡眠障碍最严重的症状则包括意识混淆、出现幻觉,甚至诱发更严重的肺水肿(HAPE)或者脑水肿(HACE)。 急性高原病诊断 初步诊断——急性高原病可自我评估表来诊断,如果登上了海拔2400米,加上头痛以及在其他的项目上得分多过3分,就可以作出初步诊断有急性高山病。 急性高原病是否严重的判断标准:最直接简单的诊断测试是类似于酒驾测试的方法,让患者进行串联行走测试(Tandem Walking Test),运动能力下降或者失调都无法完成直线,当这种情况出现时,立即向更低海拔转移。 急性高原病的成因 高原病分为慢性和急性两类,慢性高原病在户外攀登中很少见,急性高原病(AMS)最为常见,原因是由于海拔提升过快,人身体没有足够的时间适应气压和氧含量的变化导致低压缺氧,使得氧气不能有效输送到身体各部,如果身体适应则症状会消失,如果不适应则会加重。 具体原因如下: 1含氧量降低2大气压降低3迅速的海拔提升4个体素质

预防急性高原病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分析_牛文忠

·讲座· 预防急性高原病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分析 成都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原病预防研究室(610021)牛文忠范泉水方丽 聂雪峰魏文婧 摘要目的:探讨部队急进高原执行应急任务情况下,有效预防急性高原病(AMS)的措施。方法:对每年空运进入西藏的新兵部队的AMS的发病率及采取的预防和控制(简称防制)措施进行跟踪调查,总结分析目前部队预防AMS工作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深入研究的方向。结果:在目前条件下,虽然进藏新兵部队预防AMS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从采取的防制措施来看,基本都是属于“静态”的,即:主要通过各种管理手段降低机体的耗氧量,等待机体缓慢地进行低氧代偿调节过程。但是,如果部队是急进高原执行应急任务,则这些“静态”的措施就显得有些“无力”了,部队仍然面临着AMS的巨大威胁。结论:在今后的研究中,在继续完善AMS“静态”防制措施的基础上,应该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动态”的防制措施上,保证部队急进高原后能够立即执行各种应急任务,保障部队官兵的身体健康,保证部队的战斗力。 关键词高原部队急性高原病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594.3R82 近年来,随着对急性高原病(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发病机理认识的不断深入,各种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简称防制)措施也不断出现,使AMS的防制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AMS的发病率逐年下降[1],曾经严重威胁进入高原者健康、甚至生命安全的AMS不再让人恐惧,极大地促进了高原地区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也有力地保障了高原部队广大官兵的身体健康。但是,在目前条件下,AMS的威胁仍然较大,尤其是对于急进高原后立即进行体力活动者,重症AMS的发病率仍然很高,仍然有死亡病例发生。本文在总结分析部队防制AMS措施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深入研究AMS预防措施的方向。 1部队防制AMS的措施 1.1科学规范的卫生学管理从AMS的发病机理上分析,存在着矛盾的两个主要方面,一方面是高原环境的大气氧分压低,造成人体吸入气体中的氧含量不足,即摄氧量减少;另一方面是体内的低氧代偿调节水平较低,在摄氧量减少的情况下,未能相应地减少机体的需氧量,引起摄氧量与需氧量失衡。从这两个方面看,改变人体所处小环境的氧分压可以做到,且已经有成功的事例,如富氧室、吸氧等。但是,要想改变部队所处大环境的氧分压,这是无法做到的。因此,解决矛盾的主要方面集中到了如何降低人体的相对需氧量这一环节。 机体的需氧量与自身的活动状态密切相关,活动量越大,时间越长,机体消耗的能量就越多,需氧量就越大。因此,只要能够将人体的活动量控制在较低的水平,就能够有效地减少人体的需氧量,就能减少AMS的发病几率。要想降低初入高原部队官兵的需氧量,就必须科学管理部队,制定科学防制AMS的措施。2002年和2007年总后先后颁布了国家军用卫生标准《高原习服评价指标与方法》[2]和《部队进入高原的卫生学要求》[3],2004年成都军区颁布了《成都军区高原病防制工作暂行规定》,其核心内容,就是规范指导部队加强管理,防止或减少AMS的诱发因素[4]。 1.2预防药物AMS预防药物的研究历史悠长,与对AMS的认识几乎同时出现。在我国的系统研究应该是从20世纪的50年代开始,参加研究的单位最多时达到几十个。在总结分析国外西药防治AMS 效果的基础上,先后研制出了百余种防治AMS的中成药或中西复方药物,如复方党参片、红景天制剂、

(完整版)高原注意事项全

、高原的环境特点 1.缺氧 从海平面到10万米的高空,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均为21%< 海拔高度增加导致空气稀薄,氧气随之降低。 4270米高处,氧气压力只有海平面的58%。 2.寒冷 海拔升150米,气温降1度。 一般升高1000米,气温降6.5度。 3.湿度低 湿度低,人体排出的水分增加。 高原上,每天呼吸排出水分1.5升,皮肤排出水分为2.3升。 不包括出汗,就达到同纬度平原地区人体排出的1倍。 4.阳光辐射强 3600米高处,电离辐射,紫外线和其对皮肤的穿透力是海平面的三倍。 射线通过积雪的反射,作用非常强烈。人体将遭受双重辐射。 积雪可将90%的紫外线反射回地表。 草地的反射率仅为9% —17%。 二、见识高原病 进入高原,人体会根据环境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 旅游者逗留时间短,人体调整幅度有限,仍可能出现高原病。一旦发现可能患上了高原病,赶紧上医院,必须及时治疗。

1.急性高山病 最常发生,3300米以上的第1、2天,尤其是起初6—9个小时。识别要点:头痛,加上以下任一症状:全身疲乏无力,头昏眼花, 失眠,恶心和呕吐。 2.高原肺水肿 以下情况两项以上者: ①休息状态呼吸困难, ②咳嗽, ③虚弱且活动量明显减少, ④前胸有堵塞感, ⑤皮肤苍白且发绀, ⑥心率增快。 3.高山脑水肿 识别要点:有急性高山病的症状,无法走直线,出现精神异常。 4.慢性高原病 对高原经适应了一段时间后,重新出现对高原的不适应。 识别要点:乏力,头痛,头晕,发绀,运动时缺乏耐力等。 5.其它 在不同的海拔高度,旅游者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1500米:在暗处的视力减弱。 1500 —1800米:高级思维功能减弱或缺乏。 3300米:简单的算术变得非常困难。

急性高原病研究进展

急性高原病研究进展 (作者: 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__ 邮编: ___________ ) 【摘要】从平原地区进入海拔2500m以上的高原地区时,高原反应很容易发生,尤其是快速进入时,少部分人的高原反应会进展成为急性高原病,急性高原病病情凶险、复杂、发展变化快,是高原地区特有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急性高原病若不进行治疗,部分患者则可能发展为高原肺水肿或高原脑水肿并可造成多器官损害或功能障碍,严重威胁到人的生命。 【关键词】急性高原病;高原脑水肿;高原肺水肿;预防 高原是一个特殊环境,大气状况、地理条件、气候变化、生态结构与平原不同。从平原地区进入海拔2500m以上的高原地区时,高原反应很容易发生,尤其是快速进入时,大气氧分压降低,加之高原环境寒冷、空气干燥、强烈紫外线辐射等,导致机体缺氧,在神经-体液调 节下可发生一系列的代偿性变化,以适应高原环境,这个过程称之为习服。但若代偿功能失调即会发生急性高原病。海拔越高,大气中的氧分压越低,缺氧也越严重。缺氧可引起肺小静脉血管收缩,阻力增加,导致肺动脉高压,同时可使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而缺氧及寒冷、低气压、紫外线过强等又可致垂体-肾上腺髓质功能亢进,大量

儿茶酚胺等血管活性物质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外周阻力增加,中心循 环量剧增;在低氧刺激下,体内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分泌增加,致使体内水钠潴留,最终促发急性高原病。大部分人的高原反应比较轻可以自愈,只有少部分人的高原反应会进展成为急性高原病,急性高原 病又称急性高山病(AMS,急性高原病病情凶险、复杂、发展变化快,是高原地区特有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并可造成多器官损害或功能障碍,严重威胁到人的生命。急性高原病的临床症状包括头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疲乏无力等。急性高原病的发病因素与实际海拔高度、攀登速度以及个体易感性有关。急性高山病( acute mou ntain sickness,AMS),若不进行治疗,部分患者则可能发展为高原肺水肿 (high altitude pulmonary oedema,HAPE或高原脑水肿(high altitude cerebral oedema,HACE) 。一般认为HACE是AMS的晚期阶段,共济失调、意识改变为其临床特征,可能因脑疝而进展为昏迷甚至死亡。 1高原脑水肿 脑是人体所有器官中对缺氧最敏感、氧耗量最高的器官,因此脑也是最容易受到缺氧损伤的器官,由于脑对缺氧的高敏感性和脆弱性,当人们进入高海拔区后,常常出现神经精神方面的变化,如视觉异常、记忆、行为、情绪等高级神经功能障碍。研究发现,人们进入4000m 的中海拔区的第5天,数字记忆和精神运动能力即有明显降低。如果

高原反应的症状及预防措施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高原反应的症状及预防措施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7 页

高原反应的症状及预防措施 高原反应即急性高原病(acutehighaltitudedisease,AHAD),是人到达一定海拔高度后,身体为适应因海拔高度而造成的气压差、含氧量少、空气干燥等的变化,而产生的自然生理反应,海拔高度一般达到2700米左右时,就会有高原反应。 相关症状 高原反应,包括急性和慢性高原反应。由平原进入高原或由高原进入更高海拔地区后,机体在短时期发生的一系列缺氧表现称为急性高原反应。慢性高原反应为有些人通过长期不断的调节过程仍不能适应,以致形成一种高原机能失调的现象,呈现一系列临床症状。慢性高原反应又称为“机体机能失调”。一般认为凡进入高原三个月后,仍有部分或全部高原反应症状,可视为慢性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的症状一般表现为:痛、心慌、气促、食欲减退、倦怠、乏力、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胸闷痛、失眠、眼花、嗜睡、眩晕、手足麻木、抽搐等。体征为心率加快、呼吸加深、血压轻度异常、颜面或四肢水肿,口唇紫绀等。慢性高原反应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症状可以是上述表现的部分,也可以是其大部分或全部,症状时隐时现,返回平低海拔地区后一般可消失,与急性高原反应的临床表现有较多的相似之处。[1] 主要病理 高山适应问题主要是由于高海拔地区气压下降,氧分压减少引起肺泡氧分压减少,低血氧。氧分压下降引起肺泡气氧分压随之下降,输送到血液中的氧量减少。因此立即引起身体几方面的反应。呼吸频率增加,将更多的空气吸入肺;心搏率和心输出量增加以加大经过肺和身体的动 第 2 页共 7 页

第五章-高原病

第五章高原病 海拔3000m以上的地区称为高原。高原环境空气稀薄,大气压和氧分压低,气候寒冷和干燥,紫外线辐射强。由平原移居到高原或短期在高原逗留的人,因对高原环境适应能力不足引起以缺氧为突出表现的一组疾病称为高原病(disease of high altitude),或称高原适应不全症(unacchmatization to high altitude),又称高山病(mountain sickness)。高原病也可发生于海拔3000m 以下地区。随着旅游业发展,高原病发病率与日俱增。高原病是高原旅行者常见病死原因。 [病因] 高原地区由于大气压和氧分压降低,进入高原地区后人体发生缺氧。随着海拔升高,吸入气氧分压明显下降,氧供发生严重障碍。低压性低氧血症是急性高原病的主要原因。海拔2400~2700m时,动脉血氧饱和度仅轻度降低;海拔3500~4000m时,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到90%以下;海拔5000m时,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到75%;海拔5500m以上时,出现严重低氧血症和低碳酸血症,高原适应需要数周或数月或完全不能适应;海拔7000m时,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到60%;海拔上升到8000m高度时,大气压268mmHg(35.62kPa)约为海平面(76OmmHg)的1/3,吸入气氧分压仅为56mmHg(7.46kPa)。高原病发病快慢、严重程度和发病率与所攀登高原海拔高度、攀登速度、高原停留时间和个体易感性有关。 [发病机制] 人从平原进入高原,为适应低氧环境,身体需要适应性改变,以维持毛细血管内血液与组织间必要的压力阶差。每个人对高原缺氧的适应能力有一定限度,过度缺氧时易发生适应不全。 (一)神经系统 大脑皮质对缺氧的耐受性最低,是由于大脑代谢旺盛,耗氧量大。急性缺氧时,最初发生脑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和颅内压升高,大脑皮质兴奋性增强,出现头痛、多言、失眠和步态不稳。随着缺氧加重,脑细胞无氧代谢加强,ATP 生成减少,脑细胞膜钠泵功能障碍,细胞内钠、水潴留,发生高原脑水肿。 (二)呼吸系统

高原病

克服恐惧心理,正确认识高原病 一、研究高原医学的重大意义及我国目前高原医学研究的进展 一、高原环境特征 1、海拔高、气压低。一般每升高100米,气压下降约5毫米汞柱。海拔3600米左右,含氧量占地平面的64%。缺氧可导致机体发生一系列生理与病理变化。 2、气温变化大、风速大。气温受季节、纬度和风向等因素影响,也受地形影响,一般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56℃。低温使人体代谢增强,增大了耗氧量。高原午间燥热,早晚严寒,日间温差大,有“年无炎夏,日有四季”的说法。 3、降雨少、日照时间长、气候干燥。空气绝对湿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在3000米高度时,空气中水蒸汽绝对含量不到海平面的1/3。高原降水量少,多集中6-9月,日照时间长,蒸发水份一般是降水量的5倍。容易引起口渴、皮肤发痒、皲裂和鼻出血。 4、日光辐射强。通常每升高100米,紫外线强度增强约1.3%。拉萨每年日照时数3005小时,被称为“日光城”。强烈的日光照射下,可发生日光性皮炎、皮肤水肿,引起雪盲等。 二、人体如何适应高原缺氧 1、脉搏(心律)频率:平原地区正常脉搏为72次/分,初到高原时脉搏可增至80~90次/分,个别人可达100多次/分,居住一段时间后,又可恢复。 2、呼吸:呼吸系统轻度缺氧时,首先表现呼吸加深加快,随缺氧加重呼吸频率也进一步加快,人们会感到胸闷气短。适应后,会逐渐恢复到原来水平。 3、血压:平原地区正常收缩压为110~120毫米汞柱,舒张压为60~

80毫米汞柱。初进入高原后,由于血管感受器作用和体液等影响,使皮肤、腹腔脏器等血管收缩、血压上升,从而保证心脏冠状动脉、脑血管内的血液供应。适应后亦会恢复正常。 4、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对缺氧极为敏感。轻度缺氧时,整个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如情绪紧张、易激动等,继而出现头痛、头晕、失眠、健忘等。进入较高海拔地区后,则由兴奋转入抑制过程,表现嗜睡、神志谈漠、反应迟钝。少数严重者会出现意识丧失甚至昏迷,若转入低海拔后会恢复正常。神经系统症状的表现轻重常与本人心理状态和精神情绪有密切关系。对高原有恐惧心理,缺乏思想准备的人,反应就多些;相反,精神愉快者反应就较少。 5、消化系统:进入高原消化腺的分泌和胃肠道蠕动受到抑制,除胰腺分泌稍增加外,其余消化食物的唾液、肠液、胆汁等分泌物较平原时减少,肠胃功能明显减弱。因此可能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面泻或便秘、上腹疼痛等一系列消化系统紊乱症状。在高原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可逐步恢复。 6、血液系统:我们知道,人体内有一支载氧大军,就是红细胞,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氧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将氧运到组织。在缺氧的情况下,刺激体内产生更多的红细胞生成素,促使骨髓制造大量红细胞,致使红细胞数量增多,红细胞数量增多,血红蛋白量增加,血红蛋白中一种能量结合氧的2,3-二磷酸甘油酸含量增多,使这支“运氧大军”从质和量上均获加强,可以和更多的氧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提高血氧含量,增加血液和组织间进行气体交换的呼吸面积。 二、什么是高原病 人入高原,一般在海拔3000米以下无明显不适症状,3000至5000米,可产生一系列缺氧症状,但大都没有生命危险。5000米为障碍临界高度,5000至

高原病的防治与健康

高原病防治与健康教案 授课课题:高原病防治与健康 授课时间:月日第周星期 授课对象: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讨论学习使大家对高原病的防治与健康有个直观的认识,对大家在接下 来三个月的高原生活有所帮助。 教学要求: 1、希望大家能和互相交流促进学习氛围; 2、希望大家认真听,抓住重点; 教学方法:讨论、启发、讲练结合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录像带、挂图、幻灯片等 教时安排: 2个课时 参考资料:(《高原与健康》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主编:李天麟) 教学提纲: 一、高原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二、高原常见的病及特点; 三、高原卫生防治; 四、高原反应的预防; 1、引言 为了更好地学习掌握今天的学习内容,在学习讨论开始前,先跟大家介绍一下我们驻地地理 环境及气候特点等相关知识。 里属于青藏高原东部,海拔2260米,来到了这里想必大家也看到了全线植被稀少,高山积雪终年不化,气候寒冷、降雨少,风沙大,气候多变。气候特点总结“三低一高”即:低气压(1、沸点低,不利于、氧分压低,海拔上升100米,气压下降0.99KPa,红脸蛋多)、低气温(海拔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最高气温24度左右)、低湿度(多风沙、高风速,湿度低)高紫外(皮肤黑)。恶劣的环境气候特点对身体有很多影响。因此,今天大家抽出这宝贵的时间,一起讨论高原病防治与健康的相关知识,希望

论能够帮助大家尽快的适应高原环境。本人授课经验少,讲得不到位的地方希望大家多批评指正。 2、阐述、分析、推导 一、高原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从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讲 (一)、物理因素: 肠腔易产生膨胀,大气压低,水沸点低影响消化系统,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寒冷:易冻伤; 风大:代谢率提高,加速缺氧; 气候干燥:水分蒸发得快,皮肤粘膜干燥,嗓子干,流鼻血 紫外线强;光敏性皮肤病,雪盲,高原紫外线强,高原紫外线角膜炎,防护用墨镜,自由基增多,容易衰老。 (二)、高原环境对人心理因素的影响: (1)、恐惧心理,先入为主的错误引导,紧张、焦虑,神经调节系统失常; (2)、隔绝影响,远离家乡,不适应环境,沉闷无变化的地貌,生活单调,焦虑、失望等; (三)、缺氧对人体身理功能的影响: 1、对各系统的影响 (1)、大脑对缺氧最敏感,烦躁不安,失眠,步态不稳,幻觉,头疼,头晕,随集体调节而减轻,消失; (2)、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呼吸加快,呼吸运动增强,特别是夜间,周期性呼吸是司空见惯的。 周期性呼吸:快速连续的进行三到四次的深呼吸后产生十至十八秒的呼吸暂停,越频繁越表明高原反映加重; (3)、对血管系统的影响,心率较平原地区快20~30次,适应后逐渐减慢,初上高原出现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高,是因为血库持续放血,其后是因为红细胞生成素分泌; (4)、消化系统:对低氧敏感,张力弱,便密,腹泻,持续时间较短; (5)、对肾脏的影响:尿量减少,血尿、蛋白尿就比较严重了,要进行相应治疗;(6)、对胃循环 的影响:处进高原地区的人微细管减少,血红蛋白增加; (7)、其他:暂时性的视力下降等,类似症状健康人在进入高原一段时间身体习服后机体可自 行调节,症状自行缓解或消失。

高原病习题

高原病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高原适应指高原世居的人或动物经世世代代自然选择所获得的,具有遗传特性. 2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指长期生活在高原的人对抵氧环境失去习服引起红细胞增生过度。 3慢性高原反应指急性高原反应持续3个月以上不消退者。 4高原习服指人和动物暴露于低氧环境后,组织器官所产生的结构和功能上的改变,是 可逆的,即后天获得。 5高原心脏病指慢性低压低氧引起的肺动脉高压为基本特征,并有右心肥厚和/或右心功能不全。 6高原病是指(高原地区)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氧分压越低,人体动脉血氧分压随大气压和氧分压下降而下降,易致缺氧,由此引起人体对低氧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全或失调而发生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又称高山病。 7 急性高原病机体急速进入高原后,在较短时间内因急性缺氧而发生的各种临床综合征。 8 高原是指海拔(3000或)3000米以上的地区。 二、问答题 1高原病的常见诱因 1)海拔高度2)登高的速度 3)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 4)过度的体力活动和劳动 5)寒冷 6)精神、情绪过度紧张 7)过饱 8)饮酒 9)水盐摄入过多 2试述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依据: 1)生活在的高原移居者或世居者; 2)“多血貌”--两颊、鼻尖、口唇、耳垂、手掌、甲床、咽峡部等部位青紫,球结膜充血。部分病人有杵状指、头痛、记忆力下降等。 3)血红蛋≥200g/L 、红细胞压积≥ 65% 、红细胞≥ 6.5×1012 /mm 3 。血氧饱和度≤85% 。 4)排除其它疾病引起的红细胞增多。 5)脱离低氧环境后症状及体征消失,再返高原时又复发。 3高原气候的特点: 1)低气压、低氧分压 2)寒冷 3)日温差大 4)干燥 5)多风 6)紫外线强 4 简述高原病的临床分类 1)急性高原病 急性高原反应轻型、高原肺水肿重型、脑水肿重型。 2)慢性高原病 慢性高原反应、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原心脏病、高原血压异常症和混合型高原病。 5 简述高原心脏患者缺氧对其心肌的损害通过哪五点: 1)缺氧心肌能量生成不足。 2)缺氧时心肌结构的损害。 3)缺氧对心脏传导系统的影响。4) 缺氧对心肌细胞离子的影响。 5) 心肌肥厚加重缺氧对心肌的损害。

高原疾病

一、高原的环境特点

<>1.缺氧 从海平面到10万米的高空,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均为21%。然而,空气压力却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由此导致空气稀薄,因此氧气压力也随之降低。据测算,在海拔4270米高处,氧气压力只有海平面的58%。所以,尽管氧气在大气中的相对比例没有变化,但由于空气稀薄,氧气的绝对量却变小了,由此导致了缺氧。

<>2.寒冷 根据气象测定,海拔高度每升高150米,气温会下降1度。一般海拔高度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5度。因此,高原地区的气温比同一纬度的其它地区更寒冷。

3.湿度低 高原的湿度较低,使人体排出的水分增加。据测算,高原上每天通过呼吸排出的水分为1.5升,通过皮肤排出的水分为2.3升,在不包括出汗的前提下,就达到同一纬度平原地区人体所有体液排出总和的1倍。

4.阳光辐射强 在海拔3600米高处,宇宙间的电离辐射,紫外线强度和对皮肤的穿透力是海平面的三倍。另外,这些射线通过积雪的反射也非常强烈。据测定,积雪可将90%的紫外线反射回地表面,而草地的反射率仅为9%—17%。换句话说,由于积雪的作用,人体将遭受紫外线的双重辐射。

二、人体的应变措施

高原的环境特点确实非同凡响。对此,人体并不是被动地应付,而要根据环境作出相应的调整。对短期的旅游者而言,调整是暂时的,而千百年来一直生活在高原上的人们,则早已形成了适应性变化。让我们看看在高原地区,人们的体内将经受哪些变化。

1.血液系统

进入高原后2小时,由于缺少氧气,机体开始产生过多的红细胞以适应缺氧环境,血红蛋白每星期升高1.1克,约6星期后,机体血红蛋白将升高至原有水平的1.4倍,即20克左右。这种高血红蛋白症的现象在高原地区很常见,但回到低海拔地区后,高血红蛋白症会逐渐回到原来的水平,并在继续下降3星期后出现轻度贫血。随后血红蛋白水平还会上升至正常。因此,从高原回到低海拔地区后的1个月左右,不宜重返高原,否则,处于贫血状态下的人体更容易得高原病。

2.呼吸系统

由于氧气压力较低,人体会因缺氧而过度换气,通气。在海平面安静状态下,人体每分钟需要250毫升氧气,也即须吸入5升的空气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而在海拔3000米的高

高原常见病的预防和处理

目录 一、概述 (1) 二、急性高原病 (1) (一)、急性高原反应 (1) (二)、高原肺水肿 (3) (三)、高原脑病 (3) (四)、高原视网膜出血 (4) 三、中暑(常见热射病和日射病) (4) 四、扭伤 (5) 五、防紫外线灼伤 (6)

六、失温 (7) 七、脚打泡 (8) 八、醉氧 (10)

一、概述 海拔在3000m的地区,称为高原地区 特点:气压低、氧分压相应减低,易致人体缺 氧 3000m以内较快适应,4200—5330m仅部分人 且需较长时间才能适, 5330m以上为人的适应临界高度,极易发生缺氧反应 高原习服:人体对高原低氧的适应过程约需1- 3月可逐渐过渡到稳定适应。个体差异极大。 海拔高度、进入方式、区域季节、个体 素质 高原反应多发生在初登山,时特别在最初几天内,称为急性反应。凡高原反应持续3个月以上不消退者称为慢性反应。 二、急性高原病 (一)、急性高原反应 短时间内进入3000m以上高原均可产生头痛、头昏、心悸、气短等反应。重者还有食欲减 退、恶心、呕吐、失眠、疲乏、腹胀和排尿减少。检查有口唇轻度发紫及面部、手、踝浮肿等。

急性高原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体检,排除不适宜在高原工作的疾病。进入高 原前应对心理和体质进行适应性锻炼。 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它,许多的反应症状或有 心理作用而引起。 恐惧心理,缺乏思想准备和战胜高原决心的 人,出现高原反应的机会就多。 阶梯式上山是预防急性高原病的最稳妥、最安 全的方法。初入高山者如需进4000m以上高原时,一般应在2500~3000m处停留2~3 天。 到达高原后,头两天避免饮酒! 日程不能安排得太紧,尤其是初到两日内。 不要做重体力活动,体力活动要循序渐进,轻度活动可促使习服。休息好。 避免寒冷及上呼吸道感染,注意保温,饮食卫 生,多用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备用氧气。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去、阿司匹林、利尿剂(氢氯噻嗪、呋塞 米)、镇静剂(安定、舒乐安定)、肾上腺皮

高原疾病

一、高原的环境特点

1.缺氧 从海平面到10万米的高空,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均为21%。然而,空气压力却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由此导致空气稀薄,因此氧气压力也随之降低。据测算,在海拔4270米高处,氧气压力只有海平面的58%。所以,尽管氧气在大气中的相对比例没有变化,但由于空气稀薄,氧气的绝对量却变小了,由此导致了缺氧。 2.寒冷 根据气象测定,海拔高度每升高150米,气温会下降1度。一般海拔高度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5度。因此,高原地区的气温比同一纬度的其它地区更寒冷。 3.湿度低 高原的湿度较低,使人体排出的水分增加。据测算,高原上每天通过呼吸排出的水分为1.5升,通过皮肤排出的水分为2.3升,在不包括出汗的前提下,就达到同一纬度平原地区人体所有体液排出总和的1倍。4.阳光辐射强 在海拔3600米高处,宇宙间的电离辐射,紫外线强度和对皮肤的穿透力是海平面的三倍。另外,这些射线通过积雪的反射也非常强烈。据测定,积雪可将90%的紫外线反射回地表面,而草地的反射率仅为9%—17%。换句话说,由于积雪的作用,人体将遭受紫外线的双重辐射。 二、人体的应变措施高原的环境特点确实非同凡响。对此,人体并不是被动地应付,而要根据环境作出相应的调整。对短期的旅游者而言,调整是暂时的,而千百年来一直生活在高原上的人们,则早已形成了适应性变化。让我们看看在高原地区,人们的体内将经受哪些变化。 1.血液系统进入高原后2小时,由于缺少氧气,机体开始产生过多的红细胞以适应缺氧环境,血红蛋白每星期升高1.1克,约6星期后,机体血红蛋白将升高至原有水平的1.4倍,即20克左右。这种高血红蛋白症的现象在高原地区很常见,但回到低海拔地区后,高血红蛋白症会逐渐回到原来的水平,并在继续下降3星期后出现轻度贫血。随后血红蛋白水平还会上升至正常。因此,从高原回到低海拔地区后的1个月左右,不宜重返高原,否则,处于贫血状态下的人体更容易得高原病。 2.呼吸系统由于氧气压力较低,人体会因缺氧而过度换气,通气。在海平面安静状态下,人体每分钟需要250毫升氧气,也即须吸入5升的空气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而在海拔3000米的高度,人体必须吸入7.5升的空气,才能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要。此时,人们会感到呼吸急促,如果加上运动,就更有气不够用的感觉。不过,在高原上居住有利于慢性支气管哮喘的控制,这与治疗支气管哮喘所使用的低压氧舱原理相似,相当于在2000—2500米高地区的压力。高原四季分明,湿度低,空气中臭氧含量高,太阳光辐射强度高等,这些都有利于哮喘病人的康复。事实上,当地居民就很少患有呼吸系统的疾病。 3.循环系统 由于缺氧,旅游者一般的情绪兴奋和轻微运动都会使心跳加速。初到高原,人体的晨脉(清晨初醒时的脉搏)较海平面水平高20%左右。10天后,晨脉应降至原来水平。所以,通过测量晨脉的变化程度和恢复到原有水平的时间,可以判断人体对高原的适应能力。高原地区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疾病的发病率非常低,当地人血液中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也很低。 4.免疫系统在高原环境,担当人体免疫重任的T淋巴细胞会受到损害,使机体非常容易遭受细菌感染。5.生殖系统 男性在海拔4300米高度时,精子的数量和活动能力明显减少,而且异常形态的精子增加。但不用担心,这只是暂时的,回到低海拔地区,这种现象可以逐渐恢复正常。 女性在海拔4300米高度时,痛经和月经失调发病率增加。自发性流产,早产及先天性畸形非常常见,这也是雪域高原人口出生率一直比较低的原因之一。当然,这些情况对旅游者不是问题。 三、见识高原病进入高原地区后,人体会根据环境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但旅游者逗留时间短,人体调整幅度就有限,所以仍可能出现高原病。以下是识别高原病的要点,记住,一旦发现自己可能患上了高原病,首先要做的是赶紧上医院。有不少高原病非常凶险,必须及时治疗。

download 复方丹参滴丸抗高原缺氧作用的研究进展pdf

复方丹参滴丸抗高原缺氧作用的研究进展 张雪峰1 (青海省格尔木市人民医院 高原病研究中心,格尔木 816000) 摘要 复方丹参滴丸抗缺氧作用的中医药学、生化药理学、分子药理学、临床药理学机制逐渐被研究,其抗缺氧、抗衰老、抗氧化、抗疲劳、抗辐射、免疫调节等“适应原”样药物作用日益被揭示。目前已证实复方丹参滴丸具有抗大鼠高原低氧组织病理损害、调节高原人血清生物化学物质代谢、改善高原习服期基础生理指标与心血管的效应、改善高原血液流变学特征等作用,可用于高原反应、高原脑水肿、慢性高原病、高原心肌缺血、高原高黏滞血症等急慢性高原病及高原习服、保健、预防、康复及治疗中,但尚需加强循证医学研究。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 高海拔; 缺氧; 适应原 Progress in researches for compound Danshen Dropping Pill in treating altitude hypoxia ZHANG Xue-feng (High Altitude Disease Research Center of People’s Hospital, Germud 816000, China) Abstract The anti-oxidative effects of compound Danshen Dropping Pill (CDDP) have been widely studied in the aspec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iochemical pharmacology, molecular pharmacology and clinical pharmacology. The adaptor-like effects of CDDP have been gradually revealed, including its anti-hypoxia, anti-aging, anti-oxidative, anti-fatigue, anti-radiation and immunoregulation effects. Up-to-date it has been found that DSP attenuated histopathological damage in rats, regulated biochemical materials in blood, and improved cardiovascular responses, basic physiological indicators and hemorrheology in the high altitude acclimatization. CDDP is applied in the treatments of plateau response, high altitude cerebral edema, chronic high altitude disease, plateau myocardial ischemia, plateau hyperviscosity syndrome and plateau acclimatization, as well as in health care, prevention, and rehabilitation. These effects of CDDP need to be further verified by introducing evidence-based medicine. Key words compound Danshen dripping pill; high aititude; hypoxia; adaptor-like 复方丹参滴丸(compound Danshen dripping pill,CDDP)是我国心血管领域应用广泛的一线现代中药。随着其作用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临床实践的逐渐积累[1],其抗缺氧作用逐渐被揭示[2-4],在高原医学领域的应用也日臻增多,在高原保健、高原病预防和治疗方面应用不断被报道。在众多的抗高原缺氧复方中药中也多配伍有丹参一味[5]。笔者在青藏铁路二期修建期间进行了高海拔大人群现场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显示了复方丹参滴丸预防高原心肌低氧症的卓越功效和干预实验动物低氧性病理损害的多方面作用。现 [作者简介] 张雪峰,男,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心内科、高原医学研究。联系电话: (0979) 8496130, E-mail: gemzxf@https://www.360docs.net/doc/e710543291.html,。

高原病及其脑结构改变的影像学诊断现状

高原病及其脑结构改变的影像学诊断现状 发表时间:2013-01-21T09:12:27.54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8期供稿作者:何明丽1 鲍海华2 [导读] 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地区称为高原地区,该环境的特点为气压低、氧分压也相应降低,低压、低氧环境容易导致人体缺氧,造成一系列的机体功能异常,人体若不能很好地适应这种环境,将引发高原病。 何明丽1 鲍海华2(1青海大学医学院 810000;2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影像中心 810000) 【摘要】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地区称为高原地区,该环境的特点为气压低、氧分压也相应降低,低压、低氧环境容易导致人体缺氧,造成一系列的机体功能异常,人体若不能很好地适应这种环境,将引发高原病。其发病机制可能是高原环境下低压低氧导致肺、脑微循环的过度灌注,引起高原脑水肿和肺水肿。目前对高原病患者脑结构的影像学诊断的研究逐渐增多,其检查设备主要是CT、MRI,本文就高原病患者脑结构的影像学诊断现状予以综述。 【关键词】高原病脑改变 CT MRI 【中图分类号】R59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8-0164-02 高原病(High altitude disease, HAD)是发生于高原低氧环境的一种特发性疾病[1]。高原病分为急性高原病和慢性高原病。急性高原病是人体急进暴露于低氧环境后产生的各种病理性反应,是高原地区独有的常见病[2]。2004年第6届国际高原和低氧生理学术大会首次就慢性高原病(chronic mountain sickness,CMS)的预防、诊断和治疗达成了共识,通过了慢性高原病国际诊断标准(命名为“青海标准”)和防治指南。规定了慢性高原病是长期生活在海拔2500米以上高原的世居者或移居者,对高原低氧环境逐渐失去习服而导致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红细胞增多(女性血红蛋白≥190g/L,男性血红蛋白≥210g/L)。此外,慢性高原病的诊断还必须除外以下几种情况:(1)肺气肿、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泡纤维变性、肺癌等症。(2)慢性呼吸功能紊乱者或某些慢性病变而引起的低氧血症,并导致继发性红细胞增多者。(3)居住海拔低于2500m地区的人群[3]。其对人体造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就高原病患者脑结构的影像学诊断现状予以综述。 1.高原习服失衡 高原环境影响人体的主要因素是低氧,同时存在寒冷、低气压、强紫外线、强气流及异常干燥等恶劣条件[4]。健康的平原人可以逐步达到“获得性习服”,高原世居者则可以达到“自然习服”或者具有“遗传适应”,以此来保证在高原环境下的正常生命活动。但是在持续低氧低压的环境刺激下,肺泡气体交换中血液携氧和结合氧在组织中释放的速度受限,致使机体供氧不足,产生缺氧,并逐渐影响靶器官的功能,导致慢性高原病的发生。另外,有研究表明,在高海拔环境下,垂体肾上腺髓质功能亢进,大量儿茶酚胺等血管活性物质进入血液循环,导致外周阻力增加,中心循环量明显增加,同时在低氧的刺激下,体内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导致体内水钠潴留,并引起红细胞增多[5]。 2.慢性高原病脑生理改变及影像学表现 2.1脑是机体器官中耗氧量较高,并且对缺氧敏感的器官,虽然脑重量仅占体重的2%左右,但是整个脑部的血流量却占心输出量的15%。人脑正常的氧耗量为 3.3-3.8ml/100g组织/min,约为全身氧耗量的1/5,所以大脑对缺氧非常敏感[6]。缺氧可引起血管痉挛,并且CMS患者的造血系统活动增强,容易引起脑梗塞。慢性高原病患者血液长期处于高粘滞状态,较易发生血小板聚集而形成血栓引起脑梗塞,其可伴有颅底以及软脑膜血管扩张充血或破裂、脑内点片状出血、脑细胞肿胀及间质水肿等。临床表现主要为脑梗塞,脑水肿等。 2.2目前,已有学者通过Philips Briliance 16层螺旋CT对慢性高原病患者脑结构的改变进行研究,表明CMS患者脑部CT平扫主要以颅内血管密度增高并多伴有脑沟裂变浅、脑室系统变小为主要表现,血液中Hb的增高可以引起颅内血管密度的增高。慢性高原病患者颅内动脉及静脉窦密度较正常人明显增高[7]。并有研究通过脑灌注方法证明与正常人相比,慢性高原病患者脑血流量(CBF)下降,平均通过时间(MTT)延长[8]。 3.急性高原病(Acute mountain sickness)脑生理改变及其影像学表现 3.1急性高原病是高原地区的一种特发病,多见于自低海拔地区到高海拔地区(≥3000m)是或有高海拔到更高海拔地区的旅居者[9]。人体急进暴露于低氧环境后产生的各种病理性反应,是高原地区独有的常见病。1995年,由中华医学会在青海西宁召开的第三次全国高原医学学术讨论会将急性高原病分为急性轻型高原病(Acute mild altitude disease, AMAD)、高原肺水肿(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 HAPE)和高原脑水肿(High altitude cerebral edema, HACE)[10]。高原脑水肿是急性高原病最严重的临床类型之一,其特点为起病急,进展快,是一种以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的全身低氧性疾病[11]。 3.2在一定的因素作用下,机体抵抗力突然下降、代谢和氧耗量增加,若机体不能及时适应性代偿,则可能会罹患高原脑水肿[12]。有研究显示本来具有慢性高原病基础的患者,其机体长期处于一种相对缺氧状态,若突然进入更高海拔地区,致机体耗氧量增加,则会促使机体相对缺氧程度加重,因此更易导致脑水肿的发生[13]。Hackett认为,高原脑水肿是由于脑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或血-脑屏障的氧感受器通道流量增加,毛细血管压异常增高。进而导致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液中水分从血管移入间质内,出现间质性水肿,其对高原脑水肿患者的磁共振显示脑白质胼胝体出现水肿,但脑灰质未见水肿[14]。2007年,Kai Kallenberg等发现急性高原病患者脑水肿的发生不仅仅是间质性水肿,还有细胞性水肿的成分[15]。 3.3较早时期有学者通过动物实验发现高原缺氧后脑部病理变化同时具有脑肿胀和脑水肿的特点,CT表现分为高密度和低密度两种类型。脑肿胀型CT表现:大脑半球密度弥漫性增高,灰白质界限不清或消失,脑干、基底节及小脑的密度不同程度增高;脑水肿型CT表现:大脑半球顶枕叶一侧或两侧不对称的弥漫性低密度区,周围脑组织及脑干、基底节及小脑相对地密度增高,此两种类型均具有脑室脑池变小甚至消失,脑沟变浅的特点[16]。近年来,沈进军等研究发现,高原脑水肿患者头颅CT显示脑沟变浅,脑室以及脑池变小,脑白质密度减低,临床主要表现为呕吐、剧烈头痛、进行性意识障碍,这主要是由于高原脑水肿时脑组织内含水量增高,致使脑白质密度减低,同时水分挤占了颅内有限的空间,导致脑沟变浅,脑室体积缩小。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患者头颅CT均有异常表现,部分患者的颅脑CT结果显示是正常的,其原因可能是CT的分辨率较低,对细微的脑水肿不敏感,并且脑室、脑沟的宽度在不同年龄及不同患者之间存在个体差异,难以确认脑水肿的发生[17]。 3.4有研究显示,与CT相比,MRI在诊断脑水肿方面敏感性更高[18]。谭健等通过MRI检查发现典型的高原病脑水肿患者头颅MRI征象在常规扫描中主要表现为双侧较对称的脑室变小、脑沟稀疏变窄、脑池变窄,小脑、大脑及胼胝体多有肿胀征象,MRI信号主要表现为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