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银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报告

2018中国银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报告
2018中国银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报告

中国银行业概况及发展趋势

中国银行业概况及发展趋势 (一)全国银行业概况 1、中国经济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数据,201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74.41万亿,位列全球第二。2012年至2016年GDP的年均复合名义增长率达8.64%,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2、国内银行业市场格局 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同时,中国银行业亦得到快速发展。根据中国人民银 行数据,2012年至2016年中国银行业人民币贷款与存款总额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5.42%和14.35%。下表列示了2012年至2016年中国银行业人民币和外币的贷款和存款数据: 根据中国银监会统计口径,国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分为大型商业银行、股 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和其他类金融机构等。

(1)大型商业银行 大型商业银行是指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其在中国银行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企业、机构及个人客户的主要融资来源。截至2016年12月31日,五家大型商业银行资产总额占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37.29%,负债总额占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负债总额的37.21%。 下表列示了截至2016年12月31日,五家大型商业银行的总资产、总负债和股东权益数据。 (2)股份制商业银行 根据中国银监会统计口径,除五家大型商业银行,中国共有12家股份制商 业银行。近年来,股份制商业银行把握有利的市场机遇,取得持续较快发展,市 场份额不断提升,逐渐成为中国银行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6年12月31 日,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产总额和负债总额分别占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 和负债总额的18.72%和18.99%。 下表列示了截至2016年12月31日,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总资产、总负债和股东权益数据。

中国银行业监管新框架体系解读

中国银行业监管新框架体系解读 巴塞尔协议Ⅲ是全球银行业监管的标杆,其出台必将引发国际金融监管准则的调整和重组,影响银行的经营模式和发展战略。在我国,最近公布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强调“参与国际金融准则新一轮修订,提升我国金融业稳健标准。”>>了解更多相关知识请点击合时代 应该说,巴塞尔协议Ⅲ的制定和实施,将有助于我国银行业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全面提升银行业风险控制水平。金融危机之后,银监会提出需要对金融危机的教训进行深刻反思的同时推进全面改革,在金融监管国际场所,银监会也强调监管改革应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并在资本定义、反周期超额资本、流动性监管、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和过渡期安排等重大问题上,提出了我国的明确观点。而在国内,巴塞尔协议Ⅲ出台之际,银监会及时推出了四大监管工具,包括资本要求、杠杆率、拨备率和流动性要求四大方面,及时进行了跟进,构成了未来一段时期中国银行业监管的新框架。 划分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分别进行差异化监管。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形成的一个广泛共识是,“大而不倒”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需要建立起事前和事后的一整套解决措施。为此,国际监管界引入了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概念,要求将其放到国际的平台上监管,由国际组织进行运行稳定性评估、同行评议。目前,针对我国实际情况,银监会正在研究对“大而不能倒”金融机构具体的监管方法。这项工作所采取的第一个步骤,就是银监会将改变目前按照资产规模划分银行为大中小型银行的做法,转而在银行资产规模的基础上,再考虑复杂性和内外关联性等,将银行划分为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部门针对两类银行分类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如对于系统重要性银行,相应的资本充足率标准、实施新监管工具要求、过渡期要求等将会实行更严格的监管。此前业界传闻各国有大型银行、中信、招商银行等被划分为系统重要性银行,资本充足率要求从严等,虽然这一消息随后被否认,但银监会统筹考虑,将对不同系统重要程度的银行实施差异化监管,维护金融体系稳健运行的思路已然确立。实际上这些工作一直在进行。如从2010年起,银监会对大型银行新增了附加资本的要求,高于小银行;另外,未 来新的监管规定,如扩大风险资产的覆盖面等,将首先在大行上推进,大行的时间表要先于小银行;以及对大银行设立控股子公司,对大银行组织架构和业务结构过分复杂进行监管等等。这些监管举措显示了监管部门“对于大而不倒”机构的监管思路和安排,将对不同规模和类型银行的经营发展带来重要影响。 提升资本充足率要求,实行全新的资本监管制度。应该说,巴塞尔委员会1988年资本协议确定8%的资本充足率,并不是基于最优资本结构理论计算的结果。本轮国际金融危机显示,银行按照8%计提的资本远远不能覆盖吸收危机期间所遭受的实际损失,更不能充分反映银行被动地应对外部冲击带来的社会成本,包括倾销资产的连锁反应、信贷收缩阻碍经济复苏等。金融危机后提高银行资本监管标准已成为国际共识。目前,英国、新加坡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已将资本充足率标准提高至12%~16%。“十二五”期间,我国银

(修改后4)2013年中国银行业“钱荒”事件分析

选题2013年中国银行业“钱荒”事件分析院系专业 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本选题的意义: 银行业“钱荒”表面上是缺钱,其实质是货币流动性不足,存在资金供不应求的问题。究其根源,就是体制机制出现了问题。所以,对于银行业“钱荒”,尤其是表面原因也有深层次原因。 2013年的6月底,银行业“钱荒”引发了社会的“恐慌”,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此次银行业“钱荒”,表面上是由于缺钱、资金供不应求所致,其实是另有深层次的原因。所以,笔者针对此次的“钱荒”,从“表、里”两方面,分析了银行业“钱荒”的原因。并从诸多方面,阐述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研究内容: 1.研究背景 2.银行“钱荒”的表现 2.1今年六月份银行业的“钱荒” 2.2银行迎来“抢钱大战” 3.“钱荒”的原因分析 3.1临近6月底资金需求加大 3.2外汇占款导致资金供给大幅减少 3.3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扩大 3.4央行隔岸观火按兵不动 3.5中国经济权利错配和资金错配 4.银行业“钱荒”对经济的影响 4.1对股市的影响 4.2对楼市的影响 4.3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4.4对金融行业的影响 4.5对煤炭、钢铁等重化工行业的影响 4.6对于高科技行业的影响 5.结论

研究方法、手段及步骤: 研究方法: 1.规范分析 2. 实证分析 3. 比较分析 4.定量分析 手段: 1.到图书馆查阅相关期刊文献; 2.到网上(中国期刊网、知网等)查询相关文献资料; 3.根据实习过程自身体会了解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4.根据以上研究归纳相关资料,撰写论文初稿,并修改 步骤: 2013年11月—2013年12月确定论文题目 2014年1月-2014年2月收集资料,查找相关文献,构思论文大纲,撰写开题报告 2014年3月-2014年4月撰写论文 参考文献: [1]熊燕军.“钱荒”让改革不在冬眠[J].中国总会计师,2013(07). [2]陆磊.“钱荒”的本质是结构失衡中国 [J].农村金融,2013(07) [3]陈宇,袁一堂.“钱荒”是怎么发生的?[J]中国商人,2013(08) [4]董小君.从“热钱”到“钱荒”:形势逆转的原因、影响及应对之策[J].经济学动态,2013(07) [5]通过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进行再教育.英国经济学家,周刊网站,2013 年 6 月 29 日. [6]徐笑东.中国银行业的钱荒让谁心慌.财讯网,2013年 6月 22日. [7]贺强,徐云松.“钱荒”溯源[J].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3年中国银行业投资策略分析

作者:中信证券研究团队 / 时间: 2013年 1月号 2013年银行业经营环境展望 经济环境方面,由于存在增长和转型的双重困境,短期内保持经济的稳定增 长、降低传统行业经营波动风险、保持金融体系良性运转,或许才能给转型带来时间和空间,预计2013年的投资贡献度将继续提升。金融生态继续沿市场化方向前行,具体来讲:(1)监管生态方面,央行灵活运用市场化的政策工具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监管政策在业务创新和风险管理间平衡; (2)金融市场生态方面,直接融资发展导致投融资结构变化,市场主体沿多元化、工具沿多样化、传导机制沿市场化方向发展;(3)机构生态方面,准入限制放松下竞争格局加剧,金融子行业间的业务经营界限正被打破。 经济环境:存在增长和转型的长期困境,短期内固定资产投资乐观经济存在增 长和转型的双重困境,一方面是传统增长模式存在产能过剩和生产低效率现象,另一方面是短期内难以找到转型突破点,新兴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及终端需求偏低。因此,从长期来看,仍然需要改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提升要素生产率;但短期来看,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降低传统行业经营波动风险、保持金融体系良性运转,或许才能给转型带来时间和空间。 2013年宏观经济环境平稳,经济增长仍将以投资拉动为主:即对外稳定出口, 对内将投资拉动经济的贡献度维持在偏高水平;另外,新型城镇化概念的提出,或许暗示了未来较长时期政府将致力于城乡统筹发展,发挥城市集群效应,经济含义是可能仍将强化基建投资为主的固定资产投资作用。 金融生态。监管手段市场化,金融市场活力增加,机构竞争格局加剧。中央银 行在货币政策制定过程中,存在内部多重目标的抉择困境和内外部发展不平衡的纠结。货币政策制定的困境和纠结,一方面可以通过推进市场化的制度改革来实现,另一方面也可以发挥市场自身的调节功能来缓解(见图1)。央行希望发挥金融活动参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规定文档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规定文档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document 编订:JinTai College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规定文档 前言:公务文书是法定机关与组织在公务活动中,按照特定的体式、经过一定的处理程序形成和使用的书面材料,又称公务文件。本文档根据公文写作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一、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制定并发布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监督管理的规章、制度; 二、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审查批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以及业务范围; 三、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行任职资格管理; 四、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制定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审慎经营规则; 五、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及其风险状况进行非现场监管,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评价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风险状况; 六、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及其风险状况进行现场检查,制定现场检查程序,规范现场检查行为;

七、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并表监督管理; 八、会同有关部门建立银行业突发事件处置制度,制定银行业突发事件处置预案,明确处置机构和人员及其职责、处置措施和处置程序,及时、有效地处置银行业突发事件; 九、负责统一编制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统计数据、报表,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公布; 十、对银行业自律组织的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 十一、开展与银行业监督管理有关的国际交流、合作活动; 十二、对已经或者可能发生信用危机,严重影响存款人和其他客户合法权益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接管或者促成机构重组; 十三、对有违法经营、经营管理不善等情形银行业金融机构予以撤销; 十四、对涉嫌金融违法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以及关联行为人的账户予以查询,对涉嫌转移或者隐匿违法资金的申请司法机关予以冻结;

人民银行发布《2018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报告》

人民银行发布《2018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报告》 吉林银行招聘网为您提供吉林省银行招聘包括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政策性银行、大型股份制银行、地方性银行、外资银行等考试报名时间、报名入口、职位表、备考指导、时事政治、模拟试题、笔试面试/递补/体检等考试信息。更多吉林省银行招聘考试信息,请关注吉林中公金融人。 2018年,全球经济增长势头放缓,国际金融市场走势分化,整体金融环境有所收紧。面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影响因素增多的复杂环境,中国经济发展总体平稳,经济运行保持较强韧性。金融市场运行稳中有进,市场改革与创新持续深入,服务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功能更趋优化,对外开放举措有序推进,市场化、法治化防范化解金融市场风险取得积极进展。为全面反映2018年中国金融市场运行的情况及特点,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组织相关机构共同撰写了《2018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报告》(中、英文版)。 报告包括总论、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保险市场、衍生品市场共8章、11个专题。总论部分着重描述了2018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宏观环境、金融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和2019年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展望。报告主体部分从市场运行情况及特

点、市场创新、制度建设及基础设施建设、对外开放、市场展望等方面对各金融子市场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此外,报告在附录部分编制了2018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大事记和金融市场统计数据。 《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报告》是人民银行正式对外发布的全面介绍中国金融市场创新和发展情况的年度报告,自2006年起已连续出版并公开发行14期,对国内外公众全面了解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背景、现状和前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金融机构划分

关于金融统计中各类金融机构划 分的最新通知 境内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是指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督管理的,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城市信用社(含联社)、农村信用合作社(含联社)、农村资金互助社和财务公司以及三大国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 境内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是指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督管理的,不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包括信托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贷款公司和货币经纪公司。 境内证券业金融机构:是指由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督管理的,具备从事证券业合法资格的金融机构。包括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和投资咨询公司。 境内保险业金融机构:是指由中国保险业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督管理的,具备从事保险业合法资格的金融机构。包括财产保险公司、人身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保险代理公司、保险公估公司和企业年金。 境内交易及结算类金融机构:是指为金融交易提供交易场所、服务以及安全环境等活动,并具备一定监督管理职能的金融机构。包括交易所和登记结算公司。

境内金融控股公司:是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拥有或控制一个或多个金融性公司,并且这些金融性公司净资产占全部控股公司合并净资产的50%以上,所属的受监管实体至少明显地在从事两种以上的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务独立企业法人。包括中央金融控股公司和其他金融控股公司。 境内特殊目的载体(SPV):是指为持有特定资产而对外发行新金融工具,并合法拥有该特定资产,具备完整独立账户的金融实体。包括证券投资基金、资金信托计划、代客理财项目、资产证券化项目。 境内其他金融机构:除上述机构之外的其他金融机构。包括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

银监发〔2005〕28号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农村合作银行监管工作意见》《农村商业银行监管》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农村合作银行监管工作意见》《农村商业银行监管工作意见》的通知 (银监发〔2005〕28号2005年6月6日) 各银监局: 为加强对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的监管工作,银监会制定了《农村合作银行监管工作意见》、《农村商业银行监管工作意见》。现将这两个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请将这两个意见转发给辖内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 二○○五年六月六日 农村合作银行监管工作意见 为促进农村合作银行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依法合规经营,防范金融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及有关规章制度,现就加强农村合作银行监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监管原则与目标 (一)监管原则 按照“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提高透明度”的监管理念和“明确目标、区别对待、分步提高”的基本原则,2007年以前,参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监管标准对农村合作银行实施监管,参照商业银行监管标准实施影子评价。从2007年起,在风险监管领域,按照商业银行监管标准与要求,对农村合作银行实施监管;在部分监管指标及监管指标计算口径方面,要考虑农村合作银行金融服务的特殊性,实施有效监管。 (二)监管目标 1.2006年底以前,按《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评价和预警指标体系(试行)》口径计算,农村合作银行资本充足率应始终保持在8%以上;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贷款比例实现“双降”,按五级分类口径,平均不良贷款比例达到8%以下。 2.2007年底,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计算,农村合作银行资本充足率达到8%以上;按五级分类口径,多数农村合作银行不良贷款比例达到5%以下。 3.2007年底,其他主要风险监管指标基本达到商业银行监管要求;在全国银行系统综合评级中处于良好水平。 各级监管部门应督促农村合作银行测算主要经营指标,制定分期达标规划与措施。监管部门应每半年就达标进展及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价。 二、资本监管 (三)强化资本充足率考核 资本监管是增强农村合作银行风险承担能力、约束资产扩张冲动、控制风险程度的有效手段,是防范金融风险、增强社会信誉、完善市场约束的必经之路。农村合作银行应按“五级分类-提足拨备-做实利润-资本充足率达标”的步骤,对照《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4年第2号)、《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银发〔2002〕98号)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资本充足率统计制度的通知》(银监通〔2004〕18号),完成各项工作,达到资本监管要求。考虑到农村合作银行资金运用的

修改后42013年中国银行业“钱荒”事件分析

2013年中国银行业“钱荒”事件分析 摘要 2013年6月,一场罕见的“钱荒”将中国金融系统置于世界舆论的风口浪尖。6月20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隔夜品种飙涨578.4个基点到13.4440点,导致了银行业的资金更加紧张。6月24日,由于A股市场银行股遭到了恐慌性的低价抛售,导致了兴业银行和民生银行的跌停。“钱荒”年年有,为何今年表现得尤为严重?一度充裕的流动性为何急转直下?为什么中国的广义货币余额已经突破百万亿元,创下了世界纪录,银行业却仍然出现“钱荒”现象?为什么以前对银行业呵护有加的央行这次却一反常态对此事如此漠不关心?中国的货币政策将会如何发展?银行资金会不会真正的流向实体经济?本文拟从“钱荒”的原因分析钱荒对银行、股市、楼市、重化工业等的影响以及“倒逼”形成的改革进行系统阐述并且提出关于“钱荒”问题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钱荒银行影响对策 Abstract In 2013 June, a rare "money" will be in the teeth of the storm China financial system in world opinion. In June 20th, the Shanghai interbank offered rate overnight varieties up 578.4 basis points to 13.4440 points, led banking funds more nervous. In June 24th, as the A shares market banking stocks were panic selling price, lead to limit the Industrial Bank and Minsheng bank. "Money" has year after year, why this year is especially serious? Liquidity once abundant why a sudden turn for the worse? Why money balances Chinese has exceeded one million billion yuan, a world record, still appear "is money" phenomenon banking? Why did the banks with the central bank's care was so be indifferent to depart from one's normal behavior on the matter? How monetary policy will China development? Bank funds will flow to the entity economy is not true? This paper from the

2019Q4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数据发布

2019-2020年Q4 第三方移动支付研究报告

2019Q4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 2019Q4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约为59.8万亿元 2019年第4季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约为59.8万亿元,同比增速为13.4%。 2018年第1季度以来,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的同比增速持续放缓。艾瑞分析认为,伴随着用户移动支付习惯的建立以及移动支付场景覆盖率的不断提高,我国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已经结束了快速增长期,进入到了稳步增长阶段。 2018Q1-2019Q4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 95.7% 65.2% 54.0% 35.4% 24.7% 22.6% 15.2% 13.4% 44.4 44.8 48.6 52.7 55.4 55.0 56.0 59.8 2018Q1 2018Q2 2018Q3 2018Q4 2019Q1 2019Q2 2019Q3 2019Q4 交易额规模(万亿元)同比增长率(%) 注释:1.自2016年第1季度开始计入C端用户主动发起的虚拟账户转账交易规模,历史数据已做相应调整; 2.统计企业中不含银行,仅指规模以上非金融机构支付企业;3.艾瑞根据最新掌握的市场情况,对历史数据进行修正。 。

2019Q4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结构 线上线下同时放量,移动消费板块表现亮眼 2019年第4季度是传统的消费旺季,伴随着主流电商的发力,线上消费类交易规模增速冲高。同时,由于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联动营销效应,线下消费增速亦出现明显回升。这带来了移动消费板块整体的亮眼表现,板块占比由上季度的22.2%增加至24.5%,移动消费类板块占比明显提升。 2018Q1-2019Q4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结构 100% 60% 40% 20% 0% 个人应用移动金融移动消费其他 注释:1. 自2016年第1季度开始计入C端用户主动发起的虚拟账户间转账交易规模,历史数据已做相应调整;2. 艾瑞根据最新掌握的市场情况,对历史数据进行调整;3. 移动消费包括 移动电商、移动游戏、移动团购、网约车、移动航旅和二维码扫码,移动金融包括货币基金、P2P和其他口径内移动金融产品,个人应用包括信用卡还款、银行卡间转账、银行卡至虚拟 账户转账、虚拟账户间转账,其他包括生活缴费、手机充值和其他口径内交易。

中国银监会和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作用和关系

中国银监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责: 一、划入的职责(一)中国人民银行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职责。(二)原中共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的相关职责。 二、主要职责(一)制定有关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的规章制度和办法;起草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提出制定和修改的建议。(二)审批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及其业务范围。(三)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现场和非现场监管,依法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四)审查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五)负责统一编制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报表,抄送中国人民银行,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公布。(六)会同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提出存款类金融机构紧急风险处置的意见和建议。(七)负责国有重点银行业金融机构监事会的日常管理工作。(八)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详细请点击https://www.360docs.net/doc/e710698626.html,/zwgk/2005-08/12/content_22121.htm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职责: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二十九条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根据履行职责的需要,有权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规定报送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其他财务会计报表、统计报表、经营管理资料以及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资产负债表,亦称资金平衡表,它使反映金融机构一定时期财务状况得一种会计报表。金融机构同其它工商企业一样,业也有其每个年度得财务报表,既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的结构由三大类组成: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的关系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要求金融机构按照规定报送以上报表和资料,是金融监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机构按照规定报送的以上报表和资料是监督管理机构的重要信息来源。相对于现场检查来说,根据金融机构报送的报表和资料的稽核,检查,简便易行,具有节约人力和费用,能及时发现问题和弊端等优点,所以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对金融机构进行经常性监督的一种重要手段。金融监管部门正是通过金融机构报送的报表和资料的综合分析,了解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进行日常监督管理工作。二者关系:中国银监会是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中的一个,还有中央银行等其他金融监督管理机构。

投中研究院:2018中国互联网行业市场数据报告

投中研究院:2018中国互联网行业市场数据报告2018中国互联网行业市场数据报告! 投中研究院发布一份《2018中国互联网行业市场数据报告》。报告显示,自2015年以来,互联网行业发展进入拐点,融资活跃度逐步回归理性,资本寒冬下,投资机构勒紧钱袋。纵观2018年,互联网细分领域中,电子商务行业吸金力强劲,位居融资数量及融资规模Top1。 2018年,互联网融资活跃度回归理性,融资案例数量1085起,较2017年下降2.86%;融资规模小幅增长,总金额达936.17亿美元,较2017年增长14.62%。自2015年以来,互联网行业发展进入拐点,融资活跃度逐渐回归理性,资本寒冬下,投资机构勒紧钱袋。融资规模方面,2018年互联网行业小幅回温,细分领域电子商务、大数据等热点领域融资活跃。 纵观2018年,互联网细分领域中,电子商务领域位居融资数量及融资规模Top1。电子商务行业吸金力强劲,融资案例数量448起,融资规模达358.48亿美元。在2018年国内互联网企业获得VC/PE融资案例TOP10中,电子商务占据3起,分别是美团点评、美菜网、汇通达,资本市场对电商领域持续保持信心。 2018年,互联网行业并购市场宣布交易案例数量345起,较2017年下降9.45%,披露并购金额394.61亿美元,较2017年增长102.21%。受世纪华通收购盛跃网络、美团点评收购摩拜等大金额交易案例影响,2018年互联网行业宣布并购交易规模暴增。互联网行业宣布并购交易小幅下降,经历过2015年的野蛮增长后,资本市场普遍减少非理性投资,互联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资本竞争环境下的被并购方,为延续竞争力无奈做出卖身选择,未来的资本整合或许不可避免。 2018年,互联网行业并购市场完成交易案例数量180起,较2017年下降17.81%,披露并购金额325.88亿美元,较2017年增长269.66%。综合前几年来看,互联网行业并购交易一直处于增速发展的阶段,然而进入2016年后,互联网行业并没有延续2015年的火热,受资本市场寒冬,经济下行的冲击,市场亟待稳定,另一方面可理解为市场正变得更加理性和务实。 2018年,有19家互联网中企完成IPO,募资总规模达126.2亿美元,与2017年相较,IPO数量增长72.73%,募资总规模增长339.42%。2018年,无论从IPO

国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概览

国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概览 截至2011年底,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2家政策性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5家大型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44家城市商业银行,212家农村商业银行,190家农村合作银行,2,265家农村信用社,1家邮政储蓄银行,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40家外资法人金融机构,66家信托公司,127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18家金融租赁公司,4家货币经纪公司,14家汽车金融公司,4家消费金融公司,635家村镇银行,10家贷款公司以及46家农村资金互助社。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有法人机构3,800家,从业人员319.8万人。 1、政策性银行 (1)国家开发银行 国开行,全称国家开发银行(China Development Bank),于1994年3月成立,直属国务院领导。目前在全国设有32家分行和4家代表处。十年来,开行认真贯彻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发挥宏观调控职能,支持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在关系国家经济发展命脉的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重大项目及配套工程建设中,发挥长期融资领域主力银行作用。 (2)中国进出口银行 中国进出口银行成立于 1994 年,是直属国务院领导的、政府全资拥有的国家银行,其国际信用评级与国家主权评级一致。

中国进出口银行总部设在北京。截至2011年末,在国内设有21家营业性分支机构;在境外设有东南非代表处、巴黎代表处和圣彼得堡代表处;与1250多家银行的总分支机构建立了代理行关系。 中国进出口银行的主要职责是为扩大我国机电产品、成套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推动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境外投资,促进对外关系发展和国际经贸合作,提供金融服务。 (3)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直属国务院领导的我国唯一的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1994年11月挂牌成立。主要职责是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筹集资金,承担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代理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全系统共有30个省级分行、300多个二级分行和1800多个营业机构,服务网络遍布除西藏自治区外的中国大陆地区。 2、国有商业银行 指工、农、中、建、交5大行,即: 1)中国工商银行 2)中国农业银行 3)中国银行 4)中国建设银行

中国银行业监管理念

二、中国银行业监管理念 监管理念,是监管工作中所遵循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的工作思路。监管理念源于监管实践,是对监管实践经验的总结、归纳和凝练,又是银行业监管的行动指南和行为准则,用于指导银行业监管实践。监管理念是一个开放、动态的体系,而需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早在2003 年 4 月银监会成立之始,党中央国务院就提出,银监会要以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机制开创银行业监管工作的新局面,在监管理念、方法、技术等方面有所进步,有所创新。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要求,银监会在认真总结我国经验,并借鉴国际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四项新理念,即“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提高透明度” 。(一)管法人1.“管法人”的含义所谓“管法人” ,就是注重对法人机构的监督和管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主要监管指标集中于法人,银行内控制度及其执行效果取决于法人,各类风险最终由法人承担。因此,必须“管法人” ,必须实施法人监管,注重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总体风险的把握、防范和化解。强调管法人,就是强化银行业金融机构总部对各级分支机构的管控能力。监管不再是分割式监管,而是集中精力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合规意识、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和经营能力,提升银行业金融机构自我管控能力。 管法人是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需要。如果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整体经营理念出现偏差,偏离科学的发展方向,即使一些分支机构经营不错,也难免全局性的灾难。只有管好法人,才能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管理,才能纲举目张,事半功倍,提高监管效率,实现银行业监管目标。 (二)管风险所谓“管风险” ,就是以风险作为银行监管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围绕信用、市场、操作等项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不断改进监管的方法和手段,努力管控银行业风险,促使银行体系稳健经营。之所以要管风险,主要基于三方面原因:一是风险监管是银行业监管机构的基本职责。二是风险与银行业的经营将长期并存。三是管风险与合规监管相辅相成。银监会坚持风险监管,强化风险的早期识别、预警和控制,不断提高对风险的管控能力。通过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测手段,加强对风险的日常监测和管控,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完善风险管理的政策、程序以及管控措施,改进风险管理,提高风险管理能力,防范和控制银行业风险。 (三)管内控所谓“管内控” ,就是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本身一定要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内部管控机制。在此基础上,监管者的任务主要是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完善内控制度,改进内控水平和效果,提高风险管控能力。长期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存在着依赖心理,过分依靠监管部门的检查来帮助其寻找自身经营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事实上,外因是条件,内因是关键。如果银行缺乏有效的内控,不能管控自身经营发展中的风险,监管力量再大、监管成本再高,都难以取得良好的管控效果。要促使银行业经营和管理理念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 。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改革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同时,内控能力要有同步的建设。(四)提高透明度所谓“提高透明度” ,是指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披露相关信息,提高信息披露质量,让公众方便地获取有关资本充足率、风险状况等重要信息,以加大市场约束力度。同时,要求银行业监管部门提高履行职责的透明度,规范监管行为,接受公众监督。银监会重视信息披露和透明度建设,将提高透明度作为银行业监管的一项重要理念。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不损害自身及客户合法利益的前提下,及时、充分、真实、规范地披露信息,促进市场参与者合理决策,加强公众对银行业的了解和监督,增强监管效果,更好地保护广大存款人和金融消费者利益。

2018年移动支付趋势分析

2018年移动支付趋势分析 对于支付行业来说,大起大落的2017年已经过去,迎来了惊心动魄的2018年。开年大戏,就是各方解读央行圣诞节发布的296和242号文,规范条码支付,当然还有281号文,强调断直连,规范创新支付业务。以如此方式开年,注定了2018年对于支付行业来说,也不是平凡的,那么在2018年将会发生怎样的事呢?不妨大胆的猜测一番。 关注监管带来的产业新机遇 在强监管之后,支付机构们大呼业务开展愈加困难。然而强监管之下,是另一种生机。296号文规定,使用静态条码的,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 应不超过500元。央行的限额,让支付巨头有些措手不及,对于固态码收单是较大的打击,但是这也促进了动态条码显示设备、智能POS等设备的产业发展。 另外,在288号文《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优化企业开户服务的指导意见》中要求,银行必须强化企业开户管理和风险控制,在2017年的监管中,不少银行因反洗钱不力被罚,其中对企业开户风险控制不足是一大原因。但文件同时也鼓励银行将人脸识别、光学字符识别(OCR)、二维码等技术手段嵌入开户业务流程,作为读取、收集以及核验客户身份信息和开户业务处理的辅助手段。此外,在2018年,最热门的话题

应该是断直连了,央行要求2018年6月30日前所有支付机构和银行需要接入网联。296和281文件也重复要求不得直连银行,不得支付机构互转。直连的生意做不了,网联和银联的辉煌时代要到了。 第三方支付账户的金融属性将增强 银行账户拥有较高的金融属性,可以在除了大众支付场景以外的场景使用,比如ATM提现、公司对公账户。而第三方支付账户,其实更多只是一个用于消费的账户,央行对此限制较多。2017年,对于第三方支付账户的使用界线,爆发了一次标志性事件——兰州银行微/支二维码ATM提现业务被叫停。兰州银行试图通过微信和支付宝直接进行ATM提现,这样方便了普罗大众,但违规就是违规,不能以任何理由得到宽恕。未来,第三方支付账户的金融属性将会逐渐增强,首先是对第三方支付的监管正在逐渐增强,银行账户功能强大是国家对银行的监管足够强,必要时候可以通过银行进行国家金融调控。从用户角度来说,银行账户拥有身份证、U 盾、当面开户等各种安全保障,安全等级跟上的情况下,应用场景会更加丰富。在这方面,2017年5月,支付宝和财付通被央行罚3万,“罪名”就是账户实名制不达标。在第三方支付账户监管不断加强的情况下,其可拓展的场景也将提升。 其次,2017年支付行业最为关注的事应该是网联的进展了,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 2007年第1号 《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于2006年12月28日经会第55次主席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3月1日起施行。 主席刘明康 二○○七年一月二十三日 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健康发展,加强对金融租赁公司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金融租赁公司,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以经营融资租赁业务为主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金融租赁公司名称中标明“金融租赁”字样。未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融资租赁业务或在其名称中使用“金融租赁”字样,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融资租赁,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租赁物和供货人的选择或认可,将其从供货人处取得的租赁物按合同约定出租给承租人占有、使用,向承租人收取租金的交易活动。

适用于融资租赁交易的租赁物为固定资产。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售后回租业务,是指承租人将自有物件出卖给出租人,同时与出租人签定融资租赁合同,再将该物件从出租人处租回的融资租赁形式。售后回租业务是承租人和供货人为同一人的融资租赁方式。 第五条本办法所称关联方关系及关联交易,是指符合有关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关联方关系及关联交易。 第六条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其派出机构依法对金融租赁公司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机构设立、变更与终止 第七条申请设立金融租赁公司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出资人; (二)具有符合本办法规定的最低限额注册资本; (三)具有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本办法规定的章程; (四)具有符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定的任职资格条件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熟悉融资租赁业务的合格从业人员; (五)具有完善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业务操作、风险防范等制度; (六)具有合格的营业场所、安全防范措施和与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 (七)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八条金融租赁公司的出资人分为主要出资人和一般出资人。主要出资人是指出资额占拟设金融租赁公司注册资本50%以上的出资人。一般出资人是指除主要出资人以外的其他出资人。 设立金融租赁公司,应由主要出资人作为申请人向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申请。 第九条金融租赁公司主要出资人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中国银行业十件大事

2012年中国银行业十件大事 1、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银行业积极响应,并保持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 1月6日至7日召开的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响应,在保持信贷总量适度增长的同时,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重大项目以及文化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消费结构升级和民生领域等方面金融需求的支持力度。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截至三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本外币合计)65.46万亿元,同比增长16.39%,其中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达14.2万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21.69%,同比增长18.2%,连续四年实现了小微企业贷款持续增长的目标;涉农贷款(不含票据融资)余额17万亿元,其中农村贷款余额14.1万亿元,同比增长21%,比上季度末高0.2个百分点;其中包括农户贷款余额3.61万亿元,同比增长16.4%,比上季度末高0.5个百分点,同样实现了持续增长目标。为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更好地发挥对“三农”发展的支持作用,让农村百姓享受周到便捷的金融服务,银监会启动实施“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阳光信贷”和“富民惠农金融创新”三大工程,发布《农户贷款管理办法》。截至三季度末,全国共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858家,包括村镇银行799家,其中中西部地区481家,占比60%,并且已开业村镇银行82%的贷款用于“三农”和小企业。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与此同时,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借助海外机构布局,为国内进出口企业提供海外代付、买方信贷等融资服务,积极帮助企业“走出去”,对出口贸易的融资支持力度加大。截至三季度末,银行业境内本外币贸易融资余额2.96万亿元,同比增长34.2%,比同期本外币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出17.8个百分点。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此外,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支持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新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效果明显。前三季度,国家开发银行和五家大型商业银行新增新兴产业贷款1,317亿元;截至三季度末,上述六家银行的新兴产业贷款余额为9,385亿元。酽锕极額閉镇

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

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历程、现状与未来 摘要:我国现如今的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阶段,而银行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做出了重要贡献。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银行业经历了40载岁月的洗礼,现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介绍我国银行业的主要发展历程,然后对银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最后对银行业的未来进行展望。 关键词:银行业;历程;现状;未来 一、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历程 (一)银行业设立初期(1948-1952) 在1948年的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石家庄市正式成立,并发行了我国第一套人民币。1949年,我国正式赋予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银行的职能,将其纳入中国人民政府政务院的直属单位。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建立我国的国家银行体系,处理了一些国民时期遗留的经济问题。1949年,中国银行成为国家指定外汇外贸专业银行。 (二)计划经济时期(1953-1978) 在这期间,我国实行统一的计划体制,而银行业也实行统一的金融体制,中国人民银行既要实行金融管理的职能还要经营全部的银行业务。 (三)改革开放以后(1978至今) 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市场化经济,改革开放的大幕已经拉开。而在同年的12月份,我国的银行业也开始进行了大规模改革。1979年3月,中国农业银行恢复,打破了大一统的传统金融体制格局。1979年3月,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独立,迈出了专业银行体系的建设步伐。1984年1月,中国工商银行成立,专业银行体系得到初步发展。1986年7月,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交行组建。1987年中信实业银行、招商银行、深圳发展银行相继建三个商业银行建立,此后,我国的商业银行陆续建立。1994年,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这三大政策性银行相继成立。1996年1月12日,中国民生银行成立,这是我国第一家主要由民营企业投资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2000年5月,中国银行业协会成立。2003年4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2003年开始对我国的四大银行开始进行改制。2007年3月6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依法成立。2010年国有银行股

银保监发〔2018〕22号 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指引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数 据治理指引的通知 银保监发〔2018〕22号 各银监局,机关各部门,各政策性银行、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邮储银行,外资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其他会管金融机构:现将《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指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18年5月21日(此件发至银监分局和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

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指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数据治理,提高数据质量,发挥数据价值,提升经营管理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本指引所称银行业金融机构,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以及国家开发银行。 第三条数据治理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建立组织架构,明确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及内设部门等职责要求,制定和实施系统化的制度、流程和方法,确保数据统一管理、高效运行,并在经营管理中充分发挥价值的动态过程。 第四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将数据治理纳入公司治理范畴,建立自上而下、协调一致的数据治理体系。 第五条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全覆盖原则。数据治理应当覆盖数据的全生命周期,覆盖业务经营、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流程中的全部数据,覆盖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覆盖监管数据,覆盖所有分支机构和附属机构。

(二)匹配性原则。数据治理应当与管理模式、业务规模、风险状况等相适应,并根据情况变化进行调整。 (三)持续性原则。数据治理应当持续开展,建立长效机制。 (四)有效性原则。数据治理应当推动数据真实准确客观反映银行业金融机构实际情况,并有效应用于经营管理。 第六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将监管数据纳入数据治理,建立工作机制和流程,确保监管数据报送工作有效组织开展,监管数据质量持续提升。 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对监管数据质量承担最终责任。 第七条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依据本指引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情况实施监管。 第二章数据治理架构 第八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组织架构健全、职责边界清晰的数据治理架构,明确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建立多层次、相互衔接的运行机制。 第九条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会应当制定数据战略,审批或授权审批与数据治理相关的重大事项,督促高级管理层提升数据治理有效性,对数据治理承担最终责任。 第十条银行业金融机构监事会负责对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在数据治理方面的履职尽责情况进行监督评价。 第十一条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级管理层负责建立数据治理体系,确保数据治理资源配置,制定和实施问责和激励机制,建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