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设计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设计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设计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

蒿坪镇初级中学王贤涛

一、教材分析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本章的核心,此实验是学生必做的分组实验。本节内容在教材中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既是凸透镜对光的作用、生活中的透镜知识点的应用,也为眼睛和眼镜、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讲解做了知识准备。让学生经历整个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很好的体现了教材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为了降低学生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难度,教材把另一个难点实像和虚像放到了“凸透镜的应用”中,并且在“凸透镜的应用”中就简单介绍了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成像的特点;眼睛和凸透镜的关系;望远镜和显微镜的使用原理等。教材这样处理,着重于学生的实际情况,降低探究的难度,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探究的目的性。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两节内容的学习,已经知道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并且简单的了解了生活中的透镜(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成像特点。学生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有强烈的探究欲望,对进一步研究分析凸透镜成像特点有很大的兴趣。本节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学生积极性高。

三、教学目标

1、知道凸透镜成缩小、放大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2、经历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使学生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体验科学探究的

主要过程和方法。

3、经历探究活动,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及分析、讨论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规律,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准备

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直尺彩色粉笔课件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凸透镜成像的变化规律和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六、教法与学法

教法: 分组实验教学法;用理论作图验证。

学法: 通过实验教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的方法,养成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完成认识上的飞提升。通过一系列提问、回答、讨论,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认识合作也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七、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教学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论证分析

凸透镜只能成正立放大的像吗?如果不是,我们怎样来验证?

给出器材,让学生根据猜想设计实验方法,并说出器材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明确实验观察什么、测量什么和记录的数据以及实验的主要步骤和过程。

演示:根据学生的实验方法补充说明实验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如:蜡烛、凸透镜、

光屏的摆放位置。 根据猜想,实验时先改变物距,由大到小进行几次实

验。提醒学生怎样观察像,怎样记录物距、像距,并注

意分工合作。

教师巡视,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指导,及时对学生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鼓励最先完成实验的学生填写黑板上的表格数据。

教师事先画好表格,指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及数据思考得到什么结论,是否证实了猜想和假设,并进一步思考、归纳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并让学生以书面或口头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生观察凸透镜,翻来覆去通过眼睛观察实验,从而提出问题。

学生讨论,提出猜想和假设。

学生阅读、讨论、作答,举手发言。其他学生评估、改进实验方法。明确实验目的。 回顾凸透镜焦距测量的方法,并让两位学生测出此次实验凸透镜的焦距。

分四人为一小组进行实验,观察记录,思考猜想是否正确。 讨论思考得出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倒正和虚实与物距的大小有关,进一步综合分析归纳得出:当u >2f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f <u <2f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u <f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成实像时,物距变小时,像距变大,像也变大

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由生活现象发现问题、提出问 题的能力。

学生猜想多种多样,不管正确与否都要给予肯定和鼓

励。教师可以创设适当的猜想情景,引导学生猜想,并明确猜想的理由是什么,同时,教师板书学生猜想,体

现学生主体地位。

让学生养成科学的态度和交流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制

定计划能力、创造能力、评

估能力、表达能力和勇于发表见解的意识。

教师指导,让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示范实验过程,是为了使所有学生明确实验目

的及方法,强化对物距、像

距概念的理解,从而突破难点,起到教师的引导作用。 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

交流合作和创造意识。

激励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与成功感。

启发学生从实验数据中找出规律。数据较多,应加强引导,自行总结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加深了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突破了难点,培养了分析归纳的能力。

归纳小结

请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教师同时用课件Flash 动画展示凸透镜成像规律

从知识,方法、有什么体会方面小结,并观看课件进一步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重点小结凸透镜成像规律和科学探究方法,让知识和方法系统化。利用课件

Flash 动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拓展训练 1. 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是缩小实像与放大实像的分界点。2.实像都是 的,虚像都是 的。3.成实像

学生作答,总结规律。 通过练习,进一步强化对凸透镜像规律的认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题能力。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以学生实验活动为主,课堂很热闹。教学目标一节课很难完成,故教师必须指导完成实验探究过程。学生对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思考,结合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论证,得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提升。多媒体的运用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容量。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提高了学习兴趣,弥补了实验无法做到的缺憾。通过分析数据总结规律,发现学生对数据分析能力不够,今后要多加训练。本节课教学内容多、知识密度大,在时间设计上力求严密、科学合理。

九、附板书设计

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经历探究活动,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经历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二、实验探究过程

任务1:按图1所示顺序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使他们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之上。

任务2:找焦点F,测焦距 f= cm

指导与提示:移动光屏位置,直到光屏上的亮斑最小为止,测出光屏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即为该透镜的焦距。

任务3:如图2所示,将物体(蜡烛)放在距透镜二倍焦距之外,同时移动光屏直至在光屏上

成最清晰的像。将像的位置和观察到的像的性质填入表一中。

任务4:如图3所示,将物体(蜡烛)放在距透镜二倍焦距上,同时移动光

屏直至在光屏上

成最清晰的像。将像的位置和观察到的像的性质填入表一中。

任务5:如图4所示,将物体(蜡烛)放在距透镜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同时移动光屏直

至在光屏上成最清晰的像。将像的位置和观察到的像的性质填入表一中。

任务6:如图5所示,将物体(蜡烛)放在距透镜一倍焦距之内,同时用眼睛

观察像。将观察

到的像的性质填入表一中。

记录表一

三、课件模拟探究过程

利用课件的动态表达能力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变化规律。

任务1:如图6所示,将物体(蜡烛)放在距透镜无限远处,用鼠标托动物体,使物理逐渐靠近焦点,同时观察像的位置如何变化,像的性质如何变化。将观察到的情况填入表。

任务2:如图7所示,将物体(蜡烛)放在距透镜一倍焦距之内,用鼠标托动物体,使物理逐渐远离焦点,同时观察像的位置如何变化,像的性质如何变

化。将观察到的情况填入表二中。

记录表二

四、总结规律

1.像的虚、实与焦距有关。

2.像的大小与物距有关。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像距在之间,

得到了的实像;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像距与物距相等,得到了与物的实像;当物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像距物距,得到了的实像;

3.当成虚像时,物、像的左右,上下;当成实像时,物、像的左右,上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