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推断常见信息

有机推断常见信息
有机推断常见信息

有机化学框图推断常用信息解读

一、来自于中学化学教材

有机信息部分直接来自于中学有机反应知识,这类信息称为隐含信息,例如:

1、甲醛和糠醛缩聚制糠醛树脂所用信息来自于教材中甲醛和苯酚缩聚生成酚醛树脂的反应机理。

2、对苯二胺和对苯二甲酸缩聚成Nomex 纤维所用信息来自于教材中氨基酸分子间缩聚生成蛋白质的反应机理。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脱羧反应原理来源于教材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加热制取甲烷的反应机理。

CH 3COONa + NaOH CH 4↑+Na 2CO 3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二、来自于大学化学教材

更多的信息来自于在大学有机化学中的基本反应机理和典型反应,分析反应信息中共价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以及由此引起的官能团的生成、转化,有机信息中“陌生”的反应仍属于中学化学中的一些基本反应类型。

1、 取代反应: 卤代烃的亲核卤代反应;醛、酮的a-H 卤代;傅-克烷基化反应;酰 基化反应;酯交换反应等。

①卤代烃的亲核卤代反应(卤代烃水解):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②醛、酮的α- H 卤代:如碘仿反应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③傅-克烷基化反应: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④酰基化反应:

⑤酯交换反应:

2、加成反应:烯烃的马尔可夫尼科夫加成规则;狄尔斯-阿德尔反应;醛、酮与格氏试剂、HCN 、NaHSO 3反应 ;羟醛缩合反应 ;乙烯酮和HA 反应(A=Cl 、CH 3-、CH 3COO-等)、烯烃羰基化等。

①烯烃的马尔可夫尼科夫加成规则(不对称炔烃与HX 、H 2O 加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注:反马氏加成

②狄尔斯-阿德尔反应——双烯合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③醛、酮与格氏试剂反应: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④醛、酮与HCN 反应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⑤羟醛缩合反应: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⑥乙烯酮和HA 反应(A=Cl 、CH 3-、CH 3COO-等):

CH 2=C=O + HA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不稳定)→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 代表某些化学基团)

⑦烯烃羰基化: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消去反应:醇及卤代烃消去得不饱和烃;双羟基脱水成醛(双羟基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等。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4、加聚反应:烯烃类、二烯烃或两者之间发生加聚;环氧乙烷开环等。

5、缩聚反应:双羟基间缩聚(双羟基在不同碳原子上);氨基酸间缩聚;羟基酸间缩聚。

6、氧化反应:烯烃、苯的同系物的KMnO4(H+)氧化;烯烃的O3氧化等。

7、还原反应:醛、酮被H2还原成伯醇、仲醇;羧酸被NaBH4还原成醇等。

此外还有些其它信息:烯烃的顺反异构;苯环的定位原则;结构互换(烯醇和醛、酮的结构互换;烷基化反应的碳链异构;醇类重排)等。

高中化学有机推断题突破口总结

有机化学推断 对于有机推断题首先要熟悉各种官能团的性质,其次对各类有机反应的条件要记牢。 解答有机推断题的常用方法有: 1.根据物质的性质推断官能团 (1)能使溴水反应而褪色的物质含碳碳双双键、(C=C)、三键(C≡C)、“-CHO”和酚羟基; (2)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含有“-CHO”; (3)能与钠发生置换反应的物质含有“-OH”; (4)能分别与碳酸氢钠镕液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的物质含有“-COOH”; (5)能水解产生醇和羧酸的物质是酯等。 2. 根据性质和有关数据推知官能团个数 如:-CHO→2Ag→Cu 20;2-0H→H 2 ;2-COOH(CO 3 2-)→CO 2 3. 根据某些反应的产物推知官能团的位置,如: (1)由醇氧化得醛或羧酸,-OH一定连接在有2个氢原子的碳原子上;由醇氧化得酮,-OH接在只有一个氢原子的碳原子上。 (2)由消去反应产物可确定“-OH”或“-X”的位置。 (3)由取代产物的种数可确定碳链结构。 (4)由加氢后碳的骨架,可确定“C=C”或“C≡C”的位置。 能力点击:以一些典型的烃类衍生物(溴乙烷、乙醇、乙酸、乙醛、乙酸乙酯、脂肪酸、甘油酯、多羟基醛酮、氨基酸等)为例,了解官能团在有机物中的作用。掌握各主要官能团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并能结合同系列原理加以应用

。 注意:烃的衍生物是中学有机化学的核心内容,在各类烃的衍生物中,以含氧衍生物为重点。教材在介绍每一种代表物时,一般先介绍物质的分子结构,然后联系分子结构讨论其性质、用途和制法等。在学习这一章时首先掌握同类衍生物的组成、结构特点(官能团)和它们的化学性质,在此基础上要注意各类官能团之间的衍变关系,熟悉官能团的引入和转化的方法,能选择适宜的反应条件和反应途径合成有机物。 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1.需水浴加热的反应有: (1)银镜反应(2)乙酸乙酯的水解(3)苯的硝化(4)糖的水解 (5)酚醛树脂的制取(6)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条件下反应,均可用水浴加热,其优点:温度变化平稳,不会大起大落,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2.需用温度计的实验有: (1)实验室制乙烯(170℃)(因为在140℃会有杂质乙醚生成) (2)蒸馏 (3)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4)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 (5)中和热的测定 (6)制硝基苯(50-60℃) 注意:(1)凡需要准确控制温度者均需用温度计 (2)注意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3. 能与Na反应的有机物有(凡含羟基的化合物):醇、酚、羧酸等 4. 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凡含醛基的物质):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

高考化学有机推断题 含答案

高考有机推断题型分析经典总结 一、有机推断题题型分析 1、出题的一般形式是推导有机物的结构,写同分异构体、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及判断物质的性质。 2、经常围绕乙烯、苯及其同系物、乙醇等这些常见物质为中心的转化和性质来考察。 【经典习题】 请观察下列化合物A —H 的转换反应的关系图(图中副产物均未写出),请填写: (1)写出反应类型:反应① ;反应⑦ 。 (2)写出结构简式:B ;H 。 (3)写出化学方程式:反应③ ;反应⑥ 。 解析:本题的突破口有这样几点:一是E 到G 连续两步氧化,根据直线型转化关系,E 为醇;二是反应条件的特征,A 能在强碱的水溶液和醇溶液中都发生反应,A 为卤代烃;再由A 到D 的一系列变化中碳的个数并未发生变化,所以A 应是含有苯环且侧链上含2个碳原子的卤代烃,再综合分析可得出结果。 二、有机推断题的解题思路 解有机推断题,主要是确定官能团的种类和数目,从而得出是什么物质。首先必须全面地掌握有机物的性质以及有机物间相互转化的网络,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要把握以下三个推断的关键: 1、审清题意 (分析题意、弄清题目的来龙去脉,掌握意图) 2、用足信息 (准确获取信息,并迁移应用) 3、积极思考 (判断合理,综合推断) 根据以上的思维判断,从中抓住问题的突破口,即抓住特征条件(特殊性质或特征反应 。但有机物的特征条件并非都有,因此还应抓住题给的关系条件和类别条件。关系条件能告诉有机物间的联系,类别条件可给出物质的范围和类别。关系条件和类别条件不但为解题缩小了推断的物质范围,形成了解题的知识结构,而且几个关系条件和类别条件的组合就相当于特征条件。然后再从突破口向外发散,通过正推法、逆推法、正逆综合法、假设法、知识迁移法等得出结论。最后作全面的检查,验证结论是否符合题意。 ①浓NaOH 醇溶液△ B A C D E F G H (化学式为C 18H 18O 4) C 6H 5-C 2H 5 ②Br 2 CCl 4 ③浓NaOH 醇溶液△ ④足量H 2 催化剂 ⑤稀NaOH 溶液△ ⑥ O 2 Cu △ ⑦ O 2 催化剂 ⑧乙二醇 浓硫酸△

有机化学推断题与合成专题训练与答案

有机化学推断题与合成专题训练(一) 1.CO 不仅是家用煤气的主要成分,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美国近年来报导一种低温低压催化工艺,把某些简单的有机物经“羰化”反应后可以最后产生一类具有优良性能的装饰性高分子涂料、粘胶剂等,如下图所示: 图中G (RCOOR’)有一种同分异构体是E 的相邻同系物;而H 有一种同分异构体则是F 的相邻同系物。已知D 由CO 和H 2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2完全反应而成,其氧化产物可发生银镜反应;H 是含有4个碳原子的化合物。 试推断:(1)写出B 、E 、G 的结构简式 B : E : G : 写出与G 同类别的两个G 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2)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A+CO+H 2O ?? →?催化剂 ②F+D ?? ?→?4 2SO H 浓 ③G ?? ?→?一定条件 高分子化合物 2.避蚊胺(又名DEET )是对人安全,活性高且无抗药性的新型驱蚊剂,其结 构简式为 。避蚊胺在一定条件下,可通过下面的合成路线I 来合成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D 的结构简式 。 (2)在反应①一⑦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 (3)写出F →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E 的同分异构体:①苯环与羟基直接相连;②苯环羟基邻位有侧链。

(5)路线II 也是一种可能的方法,你认为工业上为什么不采用该方法? 3.A~J均为有机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如下图所示: 实验表明:①D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②核磁共振氢谱表明F分子中有三种氢,且其峰面积之比为1:1:1;③G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④1mol J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可放出22.4L氢气(标准状况)。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不考虑立体结构),由A生成B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反应; (2)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 (3)由E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E中官能团有_________(填名称),与E具有相同官能团的E的同分异构体还有________________(写出结构简式,不考虑立体结构); (4)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I生成J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4.以下是某课题组设计的合成聚酯类高分子材料的路线: 已知:①A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10,其中碳的质量分数约为0.9;②同一碳原子上连两个羟基时结构不稳定,易脱水生成醛或酮: ③C可发生银镜反应。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分子式为; (2)由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类型是; (3)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不稳定中间体的结构简式应是; (4)D的结构简式为,D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且水解产物之一为乙酸的有 (写结构简式)。 5、丙烯可用于合成杀除根瘤线虫的农药(分子式为 352 C H Br Cl)和应用广泛的DAP树脂;

推断题突破口

推断题突破口 1.物质的特征颜色 黑色:木炭、铁粉、CuO、MnO2、Fe3O4 红色:红磷、Fe2O3、HgO 白色:MgO、P2O5、CaO、NaOH、Ca(OH)2、NaCl、Na2CO3、NaHCO3、CuSO4等。CaCO3、BaCO3、BaSO4、AgCl、Mg(OH)2、Al(OH)3等不溶于水的固体 紫红色:Cu 黄色:硫黄、金 暗紫色:KMnO 4固体 蓝色:CuSO4·5H2O 银白:多数金属单质,如Mg、Fe、Al、Ag、Zn 紫色:石蕊溶液 无色:水、过氧化氢溶液、酚酞溶液等 三大有色溶液 蓝色:Cu2+ 铜盐溶液: CuSO4Cu(NO3)2 CuCl2 浅绿色:Fe2+ 亚铁盐溶液: FeSO4 Fe(NO3)2 FeCl2 黄色:Fe3+ 铁盐溶液: Fe2(SO4)3Fe(NO3)3 FeCl3 九大沉淀 氢氧化铜Cu(OH)2 蓝色 氢氧化铁Fe(OH)3 红褐色 碳酸钙CaCO3白色 碳酸钡BaCO3 白色 氢氧化镁Mg(OH)2 白色 氢氧化铝Al(OH)3 白色 碳酸银Ag2CO3 白色 硫酸钡BaSO4 白色 氯化银AgCl 白色 2. 一些物质的俗称 NaOH 烧碱、火碱、苛性钠;Na 2CO 3 纯碱、苏打;NaHCO 3 小苏打;Hg 水银;CO 2 干 冰;CaO 生石灰;Ca(OH) 2熟石灰、消石灰;CaCO 3 石灰石、大理石;CH 4 沼气、 瓦斯、天然气;C 2H 5 OH 酒精 3.物质的气味和状态 常温下为液态的氧化物:水、过氧化氢溶液等。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NH3、HCl 挥发性液体:浓盐酸、浓氨水。

一推断题常用的突破口教材

第一讲:气体物质的鉴别、检验和除杂第二讲:物质推断题的题型及解题技巧第三讲:天平平衡问题

1 第一讲:气体物质的鉴别、检验和除杂 :热身知识 常见气体主要化学性质注意点 助燃性支持燃烧O 2①可燃性H2②还原性一般情况下①不燃烧,也不支持CO2燃②与澄清石灰水鉴 C不稳定③与水反 CO 可燃除C中CO 22

③毒性与血红蛋白结合可燃性CH 4无水硫酸铜白色与硫酸铜反应HO 2挥发性水溶液呈酸性HCl H SO的生成水溶液呈酸性SO322,欲使制得 或1.实验室制氧气的方法有 欲制得较纯净的氧装置, 的气体干燥,可通过 收集氧气。气通常采用

,检验此气体常 2.植物光合作用需要的气体是。除去此气体最好,现象是用 溶NaOH 。(选择用,原因是 法体的方验室制该气实澄液或清的石灰水)。,体可通过净使是,欲制得纯的气 . 装置 3 3、实验室制氢气的方法是,若用浓盐酸制取氢气后果是 4.有CH、CO、H三种纯净的气体,分别燃烧后, 将生成24的气体先通过无水硫酸铜固体(A装置), 再通过澄清的石灰水(B装置),则: (1)如果A装置变蓝,B装置无现象,则原气体 是

(2)如果A装置不变蓝,B装置变浑浊,则原气体是 (3)如果A装置变蓝,B装置变浑浊,则原气体是 4.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 的气体是,干燥此气体可选 用。 专题突破:鉴别 例题1.为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可选用的方法是(D) A.将水倒入三瓶气体中 B.将澄清石灰水倒入三瓶气体中 4 C.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三瓶气体中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训练:现有氢气、甲烷、二氧化碳三种气体,如

高中化学有机推断题(答案含解析)

有机推断题 1.可降解聚合物P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1)A的含氧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 (2)羧酸a的电离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 (3)B→C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4)化合物D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2种,D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 (5)E→F中反应①和②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 (6)F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 (7)聚合物P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羟基CH 3COOH CH3COO-+H+ 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解析】 【分析】 由C还原得到,可推得可得知C为,硝基被还原得到氨基;B在浓硫酸作用下与硝酸发生取代反应,可以推得B为 ,A与羧酸a反应生成B,则羧酸a为乙酸,A为苯乙醇,通过D的分子式可推得D为,D被氧化得E,再根据信息(1)即可推得F的结构;由框图可知,G结构简式为 ,由信息ii可推知P结构简式为 。 【详解】 (1)A的含氧官能团是-OH,名称是羟基;

(2)由流程框图可知,羧酸a为CH 3COOH,电离方程是CH3COOH CH3COO-+H+;(3)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是 ; (4)由上述解析可知,D的结构简式是; (5)反应①是加成反应,反应②是取代反应。 (6)由上述解析可知,F的结构简式是; (7)由上述解析可知,聚合物P的结构简式 。 2.某芳香烃X(相对分子貭量为92)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研究部门以它为初始原料设计出如下转化关系图(部分产物、合成路线、反应条件略去)。其中A是一氯代物,H 是一种高分子。 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名称是________,物质Y是乙酸吗_____(填“是”或“不是”)?反应⑧属于

有机化学推断题与答案

有机化学推断题集锦 1. 下列反应在有机化学中称为脱羧反 应: 已知某有机物A的水溶液显酸性,遇 FeCl3不显色,苯环上的基团处于对位位置,且 A 分子结构中不存在甲基;I为环状化合物,其环由5个原子组成;J可使溴水褪色;I 和J互为同分异构体;K和L都是医用高分子材料。各有机物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 。 (2)物质G的同分异构体中:①属于酚类,同时也属于酯类的化合物有_______种,请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 ②属于酚类,但不属于羧酸类或酯类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类型:H→L:________________;J→K: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有机物写结构简式): E→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 2. 已知,有机玻璃可按下列路线合 成:

试写出: ⑴A、E的结构简式分别为:、。 ⑵B→C、E→F的反应类型分别为:、。 ⑶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C→ D ; G+F→ H 。 3. 键线式是有机物结构的又一 表示方法,如图I所表示物质的 键线式可表示为图II所示形式。 松节油的分馏产物之一A的结构 可表示为图III。 (1)写出A的分子式 _____________ (2)A在浓H2SO4的作用下加热,每一分子A可失 去一分子水得不饱和化合物B。写出B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是B的同分异构体。其分子里也有一个六元碳环,其碳环上的碳原子均是饱和的。 如果C分子中六元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则C具有多种结构,请写出其中的两种结构(必须是不同类别的物质,用键线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性外激素是一种昆虫性诱剂,它由雌性昆虫尾腹部放出,藉以引诱异性昆虫。昆虫对性外激素的识别能力很强。很多性外激素是长链脂肪醇的酯。梨小食心虫的性诱剂可由下列合成路线合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

初三化学推断题突破口解题技巧

化学推断题是初中化学中的一种十分重要的题型,这类题具有条件隐蔽、文图较多、关系复杂、综合性强等特点。推断题的命题水平高,试题的灵活度也大。 一、解题步骤 1. 审题认真审读原理,弄清文意和图意,理出题给条件,深挖细找,反复推敲。 2. 分析抓住关键,找准解题的突破口,并从突破口出发,探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应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严密的分析和逻辑推理,推出符合题意的结果。 3. 解答:根据题目的要求,按照分析和推理的结果,认真而全面地解答。 4. 检验得出结论后切勿忘记验证。其方法是将所得答案放回原题中检验,若完全符合,则说明答案正确。若出现不符,则说明答案有误,需要另行思考,推出正确答案。 (重点) 推断题常用的突破口 1. 以物质特征颜色为突破口: (1)以物质的特征颜色为突破口 黑色的物质:按思考选择的顺序依次为氧化铜、碳、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铁粉; 红色的单质:铜或红磷;绿色的物质: 碱式碳酸铜(铜绿); 红棕色(或棕红色)的物质铁锈(或氧化铁);

蓝色的溶液:含有Cu2+的溶液(如:硫酸铜、氯化铜、硝酸铜溶液);蓝色的物质:胆矾(蓝矾CuSO4?5H2O); 黄色的单质:硫磺(S); 黄色的溶液:含有Fe3+的溶液(如:氯化铁、硫酸铁、硝酸铁); 浅绿色的溶液含有Fe2+的溶液(如:氯化亚铁硫酸亚铁硝酸亚铁);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2)沉淀颜色①白色沉淀:氯化银、碳酸钡、碳酸钙、碳酸银、硫酸钡、硫酸钙、硫酸银、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等; 其中,氯化银、硫酸钡为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②蓝色沉淀:氢氧化铜。 ③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OH)3(红褐色)。 2.以典型反应条件为突破口 由于初中化学中所涉及的化学反应不多,有些化学反应条件在题中带有明显的指向性,例如:“通电”条件就是指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高温”①指碳酸钙高温分解,②指铁矿石炼铁的反应;“MnO2作催化剂”就是指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的反应。 3.以物质特征反应现象为突破口: (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CO2。 (2)能使黑色CuO变红(或红色Fe2O3变黑)的气体是H2或CO,固体是C。 (3)能使燃烧着的木条正常燃烧的气体是空气,燃烧得更旺的气体是O2,使火焰熄灭的气体是CO2或N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

有机推断浙江高考真题含答案

有机推断浙江高考真题 1.(2009浙江高考)[14分]苄佐卡因是一种医用麻醉药品,学名对氨基苯甲酸乙酯,它以对硝基甲苯为主要起始原料经下列反应制得: CH3 22 CH2CH3 (D)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C的结构简式: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 (2)用1H核磁共振谱可以证明化合物C中有______种氢处于不同的化学环境。(3)写出同时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合物C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E、F、G除外) ①为1,4-二取代苯,其中苯环上的一个取代基是硝基;②分子中含有C O O 结构的基团。 注:E、F、G结构如下: CH2O O2N CH3 O (E)、 O O2N CH2 O CH3 (F)、 CH2C O2N O O CH3 (G)。 (4)E、F、G中有一化合物经酸性水解,其中的一种产物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

色反应,写出该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苄佐卡因(D)的水解反应如下: C N H 2O O CH 2CH 3 (D) 2- H + +C 2H 5OH H 化合物H 经聚合反应可制得高分子纤维,广泛用于通讯、导弹、宇航等领域。 请 写 出 该 聚 合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4分] (1)A : COOH NO 2 ;B :CH 3CH 2OH ;C :COO NO 2 CH 2CH 3 ; (2)4; (3) CH 2NO 2 CH 2COOH 、 CH NO 2 COOH CH 3 、 CH 2NO 2 CH 2O CH O 、 CH NO 2 O CH 3CH O ; (4)O C O 2N CH 2O CH 3+H 2O H + OH O 2N +OH C CH 2 O CH 3; (5)C N H 2OH O n 催化剂 n +n H 2O C NH O 2(2010浙江高考)(14分).最近科学家获得了一种稳定性好、抗氧化能力强 的活性化合物A ,其结构如下:

有机推断与有机合成题的特点与解题策略

有机推断与有机合成题的特点与解题策略 发表时间:2015-02-09T13:03:21.710Z 来源:《教育学》2015年1月总第74期供稿作者:罗章 [导读] 有机推断题信息的分析处理。有机推断题中通常还要对题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推理、应用。 罗章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港南中学537100 有机化学知识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内容在选修教材中出现。人教版新课标相对于其旧教材,有机化学部分增加了不少内容,主要有: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和分子结构的鉴定方法;有机合成线路的设计;氨基酸的性质(两性、成肽反应);高分子化合物合成的基本方法等,部分内容介绍得更加详细,如同分异构体的不同类别;有机物的命名除了烷烃的系统命名法之外还增加了烯烃和炔烃的命名以及苯的同系物的命名等。从这些变化中可以看出有机物知识的发展和在实际中的重要用途。其中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在高考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有机大题的类型主要有两种:有机推断和有机合成。试题一般有4-5个小问,主要考查有机物结构简式的书写;根据转化的特点或反应条件等分析有机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的数目及结构简式的书写;根据反应的规律特点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有机物的命名以及合成线路的设计等,一般以含氧衍生物且含有苯环结构的物质为主。 一、有机推断 1.有机推断题信息的分析处理。有机推断题中通常还要对题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推理、应用。特别要注意区分信息是否对解题有帮助,是有用的还是干扰的。一般来说,由分子式的信息可推知物质的组成元素,再结合不同类别物质的通式特点分析不饱和度,进而预测可能的结构和官能团;由性质、反应等信息可推知官能团的种类;由数据信息可推知官能团的数目;由同分异构体的信息推知官能团的位置等。高考试题中经常提供教材中很少出现或没有出现过的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对于这样的新信息,要注意观察分析有机反应物化学键的断裂方式(或位置)和产物化学键的形成方式(或位置),即有机物反应前后的结构差异、反应的条件、反应的类型等,从而得出反应的本质。通过类比模仿,由特殊性推出一般性的结论。 2.有机推断题常用的思维方法。解答有机推断题常用的思维方法有:正推法、逆推法、假使论证法、知识迁移法等。 (1)正推法。以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和实验现象为主线,按题中转化关系框图中由反应物到产物的顺序或所给信息的顺序,由左往右,逐步分析推理而得出正确结论。 (2)逆推法。同样是以有机物结构、性质和实验现象为主线,由产物到反应物,采用逆向思维,逐步向前推进而得出正确结论,这是常用的方法。 (3)正逆综合法。从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出发,以有机物的结构、性质为主线,逐步向中间过渡产物靠拢,从而解决过程问题并得出正确结论。 (4)假使论证法。根据已知条件提出假设,然后归纳、猜测、选择,得出合理的假设范围,最后得出结论。其解题思路为:审题印象猜测验证。 (5)知识迁移法。在对未知物质的结构、性质、实验条件、反应现象等进行分析时,联系典型代表物的知识,按照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类比推断,或是对信息化学方程式的迁移应用等。 二、有机物的合成 1.有机合成题的类型。有机合成题主要有两种题型:一是自行设计合成路线的,目前在高考中未受到普遍重视;二是已经给出一定的合成路线框图,常与有机推断联合进行考查。具体上又可分为三类:一是限定原料合成题。主要特点是依据主要原料,辅以其他无机试剂,运用所掌握的有机知识,设计合理有效的合成路线;二是合成路线给定题。主要特点是题目已将原料、反应条件及合成路线给定,并以框架式合成路线示意图的形式直观地展现了最初原料与每一步反应主要产物的关系,要求依据原料和合成路线,在一定信息提示下确定各步主要产物的结构简式或完成某些步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三是信息给予合成题。主要特点是除给出主要原料和指定合成物质外,还给予一定的已知条件和信息。该题型已成为当今高考的热点。要注意对信息的分析理解,迁移应用。 2.有机合成题的分析解决策略。解决有机合成题时首先要判断目标化合物的类别,有什么官能团,位置如何,有什么特点以及碳原子的个数、碳链或碳环的组成情况等,再联系所学知识或所给信息,类比推理。而具体的合成路线应按照题目要求的方式将分析结果表达出来。注意设计的路线要简单合理,要求选择的试剂合理和转化的条件常规。常用的思维方法有:正向思维法;逆向思维法;正逆综合法等。 (1)正向思维法。即从已知原料入手,先找出合成最终产物所需的下一步产物(中间产物),并同样找出它的下一步产物,如此继续,直至到达最终产品为止。其思维程序可概括为:原料→中间产物→产品。该法适合于较为简单的有机合成。 (2)逆向思维法。首先根据生成物的类别,然后再考虑这一有机物如何从另一有机物(中间产物)经一步反应而制得。如果甲不是已知原料,则又进一步考虑甲又是如何从另一有机物乙经一步反应而制得,一直往前推导到原料为止。 (3)正逆综合法。即同时从原料和目标产物的结构特点及特征反应出发,正推或逆推,逐步向中间过渡产物推导。该法适合于较为复杂并给出信息的有机合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陈育德 2013年浙江高考化学主观题答题情况分析[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3,(8):66-70。 [3]陈斌试论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以有机合成新授课为例[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10):17-18。

化学有机大题推断含答案

化学有机大题推断含答 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1. 上图中A-J均为有机化合物,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环状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2,其中含碳%,含氢%。B的一氯代物仅有一种,B的结构简式为 (2)M是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M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共平面,则M的结构简式为。 (3)由A生成D的反应类型是,由D生成E的反应类型是。 (4)G的分子式为C 6H 10 O 4 , 需用L NaOH溶液完全中和,J是一种分子化合物,则 由G转化为J的化学方程式为; (5)分子中含有两个碳谈双键,且两个双键之间有一个碳谈单键的烯与单烯可发 生如下反应,则由E和A反应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 (6)H中含有官能团是, I中含有的官能团是。 2.有机化合物A-H的转换关系如下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链径A有支链且只有一个官能团,其相对分子质量在65~75之间,lnolA 完全燃烧消耗7mol氧气,则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生成E。由E转化为F的(2)在特定催化剂作用下,A与等物质的量的H 2 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G与金属钠反应能放出气体。由G转化为H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③的反应类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5)链径B是A的同分异构体,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共平面,其催化氧化产物为正戊烷,写出B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C也是A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则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PC是一种可降解的聚碳酸酯类高分子材料,由于其具有优良的耐冲击性和韧性,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下是某研究小组开发的生产PC的合成路线: 已知以下信息: 溶液褪色; ①A可使溴的CCl 4

有机推断与合成知识点总结和习题

有机合成和推断题常用信息 一.有机合成常用的有机信息 1.烷基取代苯 R 可以被KMnO 4的酸性溶液氧化生成 COOH ,但若烷基R 中直接与苯环连接的碳原子上没 有C 一H 键,则不容易被氧化得到COOH 。 【解析】此反应可缩短碳链,在苯环侧链引进羧基。 2.烯烃复分解反应 【解析】该反应又有有机“交谊舞”反应之称。相当于双键两端分别是两个在跳舞的舞伴,遇到另一对的时候,交换一下舞伴。(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研究成果) 3.已知溴乙烷跟氰化钠反应再水解可以得到丙酸 CH 3CH 2Br ??→?NaCN CH 3CH 2CN ??→?O H 2 CH 3CH 2COOH,产物分子比原化合物分子多了一个碳原子,增长了碳链。 【解析】卤代烃与氰化物取代反应后,再水解得到羧酸,这是增长一个碳的常用方法。 4.已知两个羧基之间在浓硫酸作用下脱去一分子水生成 酸酐,如: +H 2O R 1R 1R 2R 2R 1R 1R 2R 2+ R 1R 1R 1R 1R 2R 2R 2 R 2 + 催化剂

【解析】这是制备酸酐的一种办法。 5.烯烃通过臭氧化并经锌和水处理得到醛或酮。例如: === CH CH CH 2 3C CH 3 CH 3 ①O3 ②Zn/H2O === CH CH CH 2 3 === +O O C CH 3 CH 3 RCH=CHR’与碱性KMnO4溶液共热后酸化,发生双键断裂生成羧酸: 常利用该反应的产物反推含碳碳双键化合物的结构。 【解析】这都属于烯烃的氧化反应。其中,臭氧化还原水解一般得到醛和酮,而用酸性高锰酸钾得到羧酸。通过分析氧化后的产物,可以推知碳碳双键的位置。 7.环己烯可以通过丁二烯与乙烯发生环化加成反应得到: (也可表示为:+║→)【解析】这是著名的双烯合成,是合成六元环的首选方法。 8.马氏规则与反马氏规则 【解析】不对称烯烃与卤化氢加成一般遵守马氏规则,即时H加在原来双键碳中氢多的碳原子上。当有过氧化物存在时,遵守反马氏规则。 9.在药物、香料合成中常利用醛和醇反应生成综醛来保护醛基,此类反应在酸催化下进行。例如:

高中化学推断题--突破口归纳

高中化学推断题--突破口归纳 一、位置与结构 1、Li是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2倍的元素. 2、S是最高正价等于最低负价绝对值3倍的元素. 3、Be、Mg是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 4、Li、Na是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电子数的1/2的元素; 5、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2倍的是C、Si;3倍的是O、S;4倍的是Ne、Ar. 6、Be、Ar是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的元素; 6、Mg是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数4倍的元素; 7、Na是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8倍的元素. 8、H、He、Al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层数相等. 9、He、Ne各电子层上的电子数都满足2n2的元素. 10、H、He、Al是族序数与周期数相同的元素. 11、Mg是原子的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等于电子总数的1/6的元素; 12、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等于电子总数的1/3的是Li、P;1/2的有Be;相等的是H、He. 13、C、S是族序数是周期数2倍的元素. 14、O是族序数是周期数3倍的元素. 15、C、Si是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零的短周期元素. 16、O、F是最高正价不等于族序数的元素. 17、子核内无中子的原子氢(H) 18、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 19、地壳中含量前三位的元素O、Si、Al 20、大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N 21、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2倍的元素(或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1/2的元素)C 22、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3倍的元素(或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1/3的元素)O 23、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4倍的元素(或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1/4的元素)Ne 24、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1/2的元素Li、Si 25、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1/4的元素Mg 25、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3个的元素N

初中化学推断题的常见突破口

初中化学推断题的常见突破口 1、物质的颜色、状态 (1)固体颜色 黑色Fe粉、C、CuO、MnO2、Fe3O4 红色Cu、Fe2O3、红磷 淡黄色S粉 绿色Cu2(OH)2CO3 蓝色CuSO4·5H2O 红紫色KMnO4 白色氧化物:CaO、MgO、P2O5 、Al2O3等。 (2)溶液颜色 蓝色溶液:含Cu2+的溶液 浅绿色溶液:含Fe2+的溶液 黄色溶液:含Fe3+的溶液 紫色溶液:含MnO4-的溶液 (3)沉淀颜色 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 白色BaSO4、AgCl、 Mg(OH)2、CaCO3、、BaCO3 、MgCO3 特征现象BaSO4 AgCl不溶于稀硝酸 CaCO3 BaCO3溶于稀硝酸放出气体 Mg(OH)2Cu(OH)2Fe(OH)3溶于稀硝酸不产生气体 2、物质的反应条件 点燃: (有O2参加的反应) 通电: (电解H2O) 催化剂:(KClO3、H2O2分解制O2) 高温:【CaCO3分解;C还原CuO; C与CO2、、CO还原Fe2O3 3、物质的特征反应现象 (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CO2 (2)能使黑色CuO变红(或红色Fe2O3变黑)的气体是CO或H2,固体是C。 (3)能使燃烧着的木条正常燃烧的气体是空气,燃烧得更旺的气体是O2,使火焰熄灭的气体是CO2或N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2。 (4)能使白色无水CuSO4粉末变蓝的气体是H2O (5)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的物质是Fe。 (6)在O2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P (红磷或白磷) (7)在O2中燃烧,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且蓝紫色火焰的是S硫 (8)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且有淡蓝色火焰的是S硫 (9)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的物质是有机物,如CH4、C2H5OH 4、物质的某些特性 (1)常见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SO2、HCl、NH3等;

(完整版)化学有机推断题含答案(已整理)(2),推荐文档

1、化合物A、B、C 有如下转化关系,已知I 和J 是同类物质,C 物质中不含氧元素。 写出下列代号所指物质的结构简式: A , B , C ,F , H ,I ,J 。 2、A、B、C、D1、D2、E、F、G、H 均为有机化合物,请根据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1)直链有机化合物A 的结构简式是; (2)①的反应试剂和反应条件是; (3)③的反应类型是; (4)B 生成C 的化学方程式是; D1 或D2 生成E 的化学方程式是; (5)G 可应用于医疗、爆破等,由F 生成G 的化学方程式是。 3、有机物A 可发生如下转化,其中C 能与FeCl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1)化合物A 是一种邻位二取代苯,其中一个取代基是羧基,则A 的结构简式是 。 (2)反应①、②都属于取代反应。取代反应包括多种类型,其中①属于反应,②属于反应。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4)与A 具有相同官能团(—COOH 和—COO—)的A 的同分异构体很多,请写出其中三种邻位二取代苯

结构简式,,。 4、A、B、C、D、E、F 和G 都是有机化合物,它们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化合物C 的分子式是C7H8O,C 遇FeCl3 溶液显紫色,C 与溴水反应生成的一溴代物只有两种,则C 的结构简式为。 (2)D 为一直链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比化合物C 的小20,它能跟NaHCO3 反应放出CO2,则D 分子式为,D 具有的官能团是。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4)芳香化合物B 是与A 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通过反应②化合物B 能生成E 和F,F 可能的结构简式是。 (5)E 可能的结构简式是。 5、香豆素是用途广泛的香料,合成香豆素的路线如下(其他试剂、产物及反应条件均省略) (1)Ⅰ的分子式为;Ⅰ与H2 反应生成邻羟基苯甲醇,邻羟基苯甲醇的结构简式为 。 (2)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反应④的反应类型是。 (3)香豆素在过量NaOH 溶液中完全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4)Ⅴ是Ⅳ的同分异构体,Ⅴ的分子中含有苯环且无碳碳双键,苯环上含有两个邻位取代基,能发生银镜反应。 Ⅴ的结构简式为(任写一种) 6、共轭双烯与含有双键的化合物相互作用,能生成六元环状化合物,常用于有机合成,例如:

有机化学合成与推断(-2017高考真题汇编)讲课稿

专题有机化学合成与推断(2015-2017高考真题汇编) 1.化合物H是一种有机光电材料中间体。实验室由芳香化合物A制备H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3)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2)由C生成D和E生成F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4)G为甲苯的同分异构体,由F生成H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芳香化合物X是F的同分异构体,X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CO2,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峰面积比为6∶2∶1∶1,写出2种符合要求的X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6)写出用环戊烷和2–丁炔为原料制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________(其他试剂任选)。 2.化合物G是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比索洛尔”的中间体,一种合成G的路线如下: 已知以下信息: ①A的核磁共振氢谱为单峰;B的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峰面积比为6∶1∶1。 ②D的苯环上仅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1 mol D可与1 mol NaOH或2 mol Na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2)B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_。 (3)C与D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4)由E生成F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

(5)G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6)L是D的同分异构体,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1 mol的L 可与2 mol的Na2CO3反应,L共有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四组峰,峰面积比为3∶2∶2∶1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氟他胺G是一种可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实验室由芳香烃A制备G的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C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③的反应试剂和反应条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4)G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 (3)⑤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吡啶是一种有机碱,其作用是____________。 (5)H是G的同分异构体,其苯环上的取代基与G的相同但位置不同,则H可能的结构有______种。(6)4-甲氧基乙酰苯胺()是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写出由苯甲醚()制备4-甲氧基乙酰苯胺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其他试剂任选)。 4.羟甲香豆素是一种治疗胆结石的药物,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已知: ??→RCOOR''+ R'OH(R、R'、R''代表烃基) RCOOR'+R''OH H+ ? (1)A属于芳香烃,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B中所含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______。(2)C→D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 (3)E属于脂类。仅以乙醇为有机原料,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E,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化学有机推断题含答案

1、化合物A、B、C有如下转化关系,已知I与J就是同类物质,C物质中不含氧元素。 写出下列代号所指物质的结构简式: A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 H__________________,I ___________________,J __________________。 2、A、B、C、D1、D2、E、F、G、H均为有机化合物,请根据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1)直链有机化合物A的结构简式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的反应试剂与反应条件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的反应类型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1或D2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G可应用于医疗、爆破等,由F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就是_________________。 3、有机物A可发生如下转化,其中C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1)化合物A就是一种邻位二取代苯,其中一个取代基就是羧基,则A的结构简式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②都属于取代反应。取代反应包括多种类型,其中①属于___________反应, ②属于___________反应。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A具有相同官能团(—COOH与—COO—)的A的同分异构体很多,请写出其中三种邻位二取代苯 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4、A、B、C、D、E、F与G都就是有机化合物,它们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有机推断与合成

有机推断与合成 1.化合物X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化合物X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两个苯环一定处于同一平面 B.不能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 C.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水解产物只有一种 D.1 mol化合物X最多能与2 mol NaOH反应 2..化合物H是合成抗心律失常药物决奈达隆的一种中间体,可通过以下方法合成: (1)D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写两种)。 (2)F→G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3)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C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 __。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能发生水解反应,其水解产物之一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③分子中只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4)E经还原得到F,E的分子是为C14H17O3N,写出E的结构简式______ _____。(5)已知:①苯胺()易被氧化 ②

请以甲苯和(CH3CO)2O为原料制备,写出相应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 海南 3.下列化合物在核磁共振氢谱中能出现两组峰,且其峰面积之比为2?1的有 A.乙酸甲酯 B.对苯二酚 C. 2-甲基丙烷 D.对苯二甲酸 4.富马酸(反式丁烯二酸)与Fe2+形成的配合物——富马酸铁又称“富血铁”,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以下是合成富马酸铁的一种工艺路线: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___ __由A生成B的反应类型为__ ___。 (2)C的结构简式为___ __。 (3)富马酸的结构简式为_ ____。 (4)检验富血铁中是否含有Fe3+的实验操作步骤是_ ____。 (5)富马酸为二元羧酸,1mol富马酸与足量饱和NaHCO3溶液反应可放出__ __L CO2(标况);富马酸的同分异构体中,同为二元羧酸的还有____ ________(写出结构简式)。 5.轴烯是一类独特的星形环烃。三元轴烯()与苯 A.均为芳香烃 B.互为同素异形体 C.互为同系物 D.互为同分异构体 6.烷烃的命名正确的是 A.4-甲基-3-丙基戊烷 B.3-异丙基己烷 C.2-甲基-3-丙基戊烷 D.2-甲基-3-乙基己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