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路径依赖的盲从心理

基于路径依赖的盲从心理
基于路径依赖的盲从心理

基于路径依赖的盲从心理对决策影响的研究

邢积超

(信息工程大学指挥军官基础教育学院二旅五营)

摘要:盲从心理是社会学中一个常见的现象,人们在参与社会活动时,其思维方式往往受到前人或历史的影响。运用系统动力学中路径依赖的Polya模型方法,给出一个定量解释盲从心理的方法,并通过计算机仿真结果进一步解释盲从心理对具体决策结果的影响,为以后进一步分析此类社会心理学问题找到一种可行方案。

关键字:路径依赖,盲从心理,Polya模型

Researching the blind-obedience psycholo gy’s impact of decision

based on path dependence

Xing Jichao

Abstract: Blind-obedience psychology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sociology. When people participate in social activities, their way of thinking is often subject to the impact of the previous history. Path dependence in the system dynamics the Polya model method, given a quantitative interpretation of the blind-obedience psychological methods, and interpretation of blind-obedience psychological impact on the results of the specific decisions by computer simulation results further, after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problem of such social psychology to find a species of feasible options.

Keywords: path dependence, blind-obedience psychology, Polya model

一、引言

盲从心理是社会心理学中一种常见现象,指的是人们在参与社会活动、进行决策或选择的过程中,思维方式总是不由自主的受到前人或历史的影响,往往导致大多数人的选择更倾向于符合历史规律的那一方,从而使历史的规律得以延续[1]。以往人们在研究盲从心理的时候,通常会选择定性或半定量的方法,如因果关系图,AHP法,模糊评价等。通过列举出可能使人们产生盲从心理各种原因并加以分析,或给出不同原因的权重值。这样的评价方法,一方面指标权值的建立会受到评价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不同评价者存在着认识事物的不一致性,因其结果的客观性值得商榷[2]。路径依赖指的是在正反馈回路中,系统的最终特性依赖于初始差异,通过一定时间的作用最终将差异放大,完成质变的过程[3]。并且,路径依赖的Polya模型方法拥有规范、可定量分析的计算机仿真模型,适合于从定量的角度给出盲从心理产生的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

二、关于盲从心理的Polya模型建立

(一)路径依赖的Polya模型

路径依赖是一种发展模式,系统发展前期微小的、随机的事件往往能够够决定系统运行的最终结果。在存在路径依赖的系统中,系统平衡的最终结果取决于初始条件和随机扰动。人类社会中广泛存在路径依赖现象,比如“穷者越穷,富者越富”,英国人汽车靠左行驶,“蝴蝶效应”等。Polya 模型是一个描述路径依赖的简单模型,模型规则和参数设计较为简单。但通过此模型的计算机仿真结果可以分析出较为准确的、有关路径依赖的问题解释。是定量解决路径依赖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二)模型的建立

在社会学中有关盲从心理的表现存在很多种,但其本质是当人们面对一个问题,需要做出选择的时候往往会很大程度上受到前人或历史数据的影响,从而更可能的做出符合历史规律的选择,从而产生了路径依赖的现象。

决策问题的本质是方案选取,即通过科学的评价来选择出另决策者满意的方案。我们将这一过程进行简化,转化为对某个方案进行投票,以此决定该方案的选择与否。选票过程规则如下:现在有一个解决方案需要人们对它的可行性来进行投票,投票分为赞成和反对,且所有的投票结果集中在投票箱中。由于相关项目内容复杂,专业性较强,而且不容易估量对自身生活的直接影响,故人们在进行投票之前,有关专家已经对此问题投了票。每个人在投票时可以看到之前人们的投票结果,并且他投赞成票或反对票的概率等于当前投票箱中已有的这种票数所在的比率。

假设,投票箱中已有赞成票8票,反对票2票。那么下一名投票者投赞成票的概率为4/5,反对票的为1/5。利用系统动力学仿真工具Vensim绘制出该模型的存量流量图如图2-1所示。

图2-1 系统存留量图

由于每次投票只投一票,每次投赞成票或反对票的概率等于这种票在投票箱中所占的百分比,在进行计算机仿真模拟时,首先产生一个[0,1]区间均匀分布的随机数,于是可得到公式(2-1)[1]:【论文中所有的公式,必须使用mathtype或者自带公式编辑器,不得使用截图】

公式(2-1)

根据该模型的表达式,可以用计算机仿真来求的相应的结果。

三、参数设置及结果分析

(一)初始参数设置

对于此投票模型,我们假设在人们可以进行投票之前,有10名专家已经对该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投票,从投票结果来看,8人赞成,2人反对。然后,人们在专家投票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投票。那

(二)仿真结果

对于每次投票过程,我们进行1000次投票仿真。并重复进行10次投票过程的模拟,最终得如

表3-2 仿真结果

注:反对票比率指的是投票过程完成之后统计的比率

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最终反对票的比率在0.200左右波动,有的甚至远小于0.200。图4-1给出的是每次仿真结果所对应的反对票比率变化曲线。

图3-1 反对票比率变化曲线

从图3-1的曲线可以看出,反对票的比率最终会处在一个较小的波动范围内,可以认为此时反对票的比率为定值。但在前200票的投票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反对票的比率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波动。由此也就说明前200票对于最终反对票所占的比率影响较大,而之后的投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无法改变最终的结果。

(三)模型参数的改进及结果

在实际的投票或者就某一问题进行优劣评判时,人们往往会面对悬殊更大的赞成票或反对票的

从初始参数的设置上来看,虽说反对票的比率仍为0.200,但是赞成票和反对票的差距是之前

反对票比率变化曲线如图3-2所示:

图3-2 反对票比率变化曲线

对两次仿真结果,每100次投票取一个参考点。列出每个参考点对应的反对票比率相对于上一

从上表可以看出,参数修改过的模型,在10个参考点的比率变化平均值基本小于参数变化之前的模型。特别是从第5个参考点以后,反对票比率的变化,第二次仿真平均值均小于第一次。所以可以看出,参数修改后的模型能够以更快的速度达到平衡状态。

(四)结果分析

通过两次不同参数的仿真分析来看,在投票过程中,反对票的比率最后都将会稳定在0.200左右的区间内,且变化范围小于0.200。本文对反对票比率在0.1~0.9均进行了模型仿真,附录1中给出了比例在0.4、0.6、0.8的三种仿真结果对应的反对票比率变化曲线图,消除了路径依赖现象与比率取值之间的密切关系。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在进行投票或决策过程中,由于存在着盲从心理,从历史数据公开可知决策结果过多地受到历史数据的影响,从而导致结果受历史影响较大,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也就越深刻,产生了“锁定”的特征。而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决策问题,其初始状态则更倾向于第二次仿真的状态,即赞成票和反对票的差距已经较为悬殊,在这样的初始条件下,人们的盲从心理将会使仿真的结果更快速地趋于稳定。

四、模型改进方向

通过Polya模型进行分析,得到了定量的解释人们盲从心理的结果。但现实社会中,影响人们对一件事物评判的因素还有很多,如宗教、信仰等因素,盲从心理在这其中占据了主要作用,但也不能忽略其他因素的影响。此模型的改进可以从这个角度入手,通过调查分析的方法建立起一个影响人们决策或选择的模型框架,并通过模糊评价和层次分析等手段给出各因素所占的权值。此外,在Polya模型中,人们投票的结果是不受后续事件而改变的,即所谓的“一锤子买卖”。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选择或决策结果往往不仅受到历史数据的影响,也会随着后续事件或后来人们的选择进行改变。根据这个思路,可以建立起带遗忘算法的Polya模型,加入后续结果对人们选择决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改进的Polya模型,可使得结果更接近真实情况。【很多人写“改进方向”一节,都是象征性的意思一下而已。但我觉得,你这一节里关于一锤子买卖造成的恶果和解决方案,可以阅读文献,参考博弈论中“单次博弈”和“多轮博弈”的差别,尝试给出更具体一点的方法、思路,甚至横跨学科,搭建更大的模型框架并初步演算分析,进一步提升论文水平】

五、结论

盲从心理是社会学研究中不可避免遇到的问题。利用路径依赖的Polya模型对此问题给出了定量的解释,并通过仿真结果可以较为清楚、直观的认识到盲从心理对具体社会问题,如投票决策结果的影响。但在实际社会生活中影响人们对一具体问题决策的因素还有很多,而盲从心理只是其中所占权重较大的一个因素,更为详细的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今后解决此类社会问题时必不可少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金盛华. 社会心理学(第2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

[2]谭跃进,陈英武,易进先. 系统工程原理. 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11(2010.8重印)

[3]钟永光,贾晓菁,李旭. 系统动力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Arthur W. Increasing returns and path dependence in the economy. Ann Arbor MI: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5]宣慧玉,张发. 复杂系统仿真及应用.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4

(指导教员:陈冰)

附录1

图1 反对票比率为0.4时仿真结果

图2 反对票比率为0.6时仿真结果

图3 反对票比率为0.8时仿真结果

毕淑敏从作家到心理咨询师

毕淑敏从作家到心理咨询师

毕淑敏:从作家到心理咨询师 两个月前,Psytopic推荐过一本《拯救乳房》的书籍。由于题材和毕淑敏身份的特殊性,《拯救乳房》成为了国内首部心理治疗小说。小说中,作者将乳房这一女性象征所带来的各种情感问题做了探讨。对于从作家到心理咨询师这身份转变的话题,CCTV的《新闻会客厅》对毕淑敏作了专访,以下是访问的文字内容。对这本书和作者的感兴趣的朋友,不妨经过这篇文章与其亲密接触。https://www.360docs.net/doc/e711303214.html, 主持人:您好观众朋友,欢迎走进《新闻会客厅》。作为一个谈话节目主持人,我采访过的成功人士也不下几百个了,问起成功的秘诀,她们会用不同的表示方式来表示一个相同的意思,就是要在一个自己认定的领域当中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做到底,而今天我们请到的来宾却是一个在医生、作家和心理咨询师三重身份当中辗转的一个人,可是却始终没有离开过人们关注的视野,她就是毕淑敏女士,您好。 毕淑敏:您好。 主持人:刚才提到您这三个身份,医生、作家、心理咨询师,表面上看不大一样,可是作为是一个人的选择,我想肯定有她共同的地方,这个共同之处是什么? 毕淑敏:常常有朋友仿佛很惊讶,觉得我在做三件事情,但对我来说它们是一件事情,我想这件事情就是始终对人的

关注。 主持人:这三个身份哪一个更贴近于您那种想作用于社会的那个愿望,哪个更好地去实现? 毕淑敏:在我心中,它们真的是融为一体的,我会觉得我也可能哪一天就会穿上白大褂,又重新去做医生,因为我是一个有执照的医生,我也会在哪一天,比如傍晚突然铺开纸笔,写下我心中的那些不停翻滚的念头,也有可能当我看到有一些心理问题的时候,我也可能会跟人做这种比较深入的讨论,在我来说它们真没有特别截然不同的分别。 主持人:或者说有没有可能一个身份更像一个过程,而另外一个身份更可能是一个结果,一个结论。 毕淑敏:对,我想那个结果就是对人性不断探索,这些行业其实都是过程。 在成为心理咨询师之前,毕淑敏更多的是作为一位作家的身份而被很多人所熟知,但在更早之前,她还曾经做过22年的医生。1969年,北京的"文革"正轰轰烈烈,不满17岁的毕淑敏,却悄然穿上军装,告别北京,作为藏北第一批女兵,到达共和国这块最高的土地,西藏阿里高原骑兵部队当卫生员。这是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和喀喇昆仑山聚合的地方,平均高度在海拔五千米以上。面对巍峨寂寥的雪山和严酷的自然环境,毕淑敏的心灵受到了极大震动。 主持人:每个人关注到自己内心心理的活动,都有一个

别让负面情绪毁掉你:停止比较的6个方法

一种有害的生活习惯就是不断地拿自己的生活或者自身,去跟他人的生活或者他人进行比较。你会不断地比较车子、房子、工作、鞋子、金钱、社会关系和名誉声望等等,因此,当一天结束的时候,这些比较给内心创造了很多的消极情绪。而且,恐怕这也会对你的生活产生许多的消极的影响。 但是,你怎么样才能停止这种比较呢?或者,至少是控制它,将它以一种更好的方式加以运用。好吧,下面有五种曾经帮助过我的方法,它们或许对你们有用。 一、善良 你对待他人的方式极大地影响着你对待自己的方式。对他人批判得越多,你也会对自己越苛刻。对他人更加的善良,并且尽可能多的帮助他人,那么你将会越来越来善良,也越来越乐于助人。(来源:心理网https://www.360docs.net/doc/e711303214.html,) 或许这个观点与直觉有些背道而驰,但是,这确实我的经验之谈。你爱他人越多,爱自己也就越多。 因此,善良、并且努力地帮助他人,这对于改变爱比较、爱评价别人的习惯是很有效的。而且,如果把注意力放在你或者他人的那些积极的事情上,你和你周围的人不会再不断地挑剔自己和他人。用这种不同的视角去看事情,你将会变得越来越好。 不仅你会变得越来越好,他们也会。 二、不要陷入英雄崇拜的陷阱 当你打算把某个人当作神一样的人物——即使这这人确实是有卓越的成就——你就是在冒着让自己越来越消极的风险。因为你会开始发现自己永远都无法达到那个人所达到的高度,因为他是如此的与众不同。因此,很重要的一点你要记住,无论是谁,他们都是只是人。 当你有了崇拜英雄情结的时候,你更多的是往相反的方向思考。将英雄们置于干净整洁的理想境地,却创造出了现实中的戏剧性格人物。

但是,事实上,真实情况是不太一样的。将英雄塑造成令人崇拜的形象亦或是自己在生活中的荒诞喜剧形象,这会将你的生活和思考截然脱离。英雄的形象或许是正面的,但是这确实会让你变得越来越消极。 从长远来讲,开阔的胸襟远比无休止的自我苛责要好得多。 三、你不可能总是成功 自觉地意识到这一点对你是很有帮助的。无论你是做什么的,你的专长在哪里,你都能在这个世界上找到另外一些人。这些人比你拥有更多资源或者在某些事情上比你做得更漂亮。是的,就好比当你买了一辆比你邻居家更漂亮的车的时候你很开心,但是一周或者两周之后,你就会发现在另一条街上,有一辆比你的车更棒的车子出现。 四、将比较的两面都舍弃 如果你不能放弃消极的与他人的比较的话,那么你就放弃比较的两面吧。 如果你处于优势地位,那么你与别人比较的时候,你将因此而会获得优越感。但是如果是你处于劣势地位的时候,你与别人比较将会更加凸显你的劣势和不足。因此,你最好是停止所有的比较行为,因为比较的两面性是紧密相连的。放弃优势比较带来的乐趣的同时也放弃劣势比较带来的怨怼。 五、自己与自己比 停止与他人比较,并且养成自己与自己比较的习惯。看看你有哪些进步,相对于你的目标,你达成了什么,你进步了多少。 这种习惯的好处在于,当你看到你进步的时候,有助于建立对自己的感恩、欣慰和满足感。你已经战胜了多少困难以及你做出了多少成绩,这种比较能让你感受到自我的提升而不是同别人去比较你还有哪些不足。 六、学会运用比较的有利方式

依赖型人格

依赖型人格障碍形成原因及矫正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心理压力,而心理压力分为两种,一种是突如其来的巨大打击造成的心理伤害,称为“巨石效应”;一种是慢慢累积的负面情绪,称为“细沙效应”,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宣泄,它们最终会形成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在问题未形成时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师帮助,释放压力是一种生活智慧,也是对自己负责。 但是,人们向心理咨询师求助的目的是通过心理咨询师的引导,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让心灵变得阳光,从而长时间处于快乐状态;如果过度依赖心理咨询师,其本身就是一种心理问题了。 依赖型人格障碍患者在生活的很多重大领域里都放弃了自己对他人的义务,并且让被依赖者的需求取代了自己的需求。 原因: 1、父母过分溺爱或强势,凡事包办,不给孩子自己选择决断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就失去了自我选择的能力,长大后变成“知觉型”的人,也就是更善于认知和学习,而不是做决定和判断,这样的人往往优柔寡断、依赖性强,虽然聪明却不善于解决实际问题。 2、那些做不了决定的人往往有一种不现实的完美主义渴望,企图把握所有的因素。这让他们变得“前怕狼,后怕虎”,担心在某一个环节上出了差错,或是让身边的人不够满意。而一旦他们做出了计划,也总会把能想到的所有情况都包括进去,最终却由于缺乏创造性,反而失败。 3、害怕承担责任而放弃做决断。法国心理治疗师皮纳认为:“那些不做决断的人是在等别人替他们做决断。他们因此不用承担任何因选择失误而导致的责任。”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第3种情况,有的人本来完全可以做决定的,但由于害怕承担责任而放弃了这一权利。他们把决定权交给别人的方式好像在说:“你帮帮我吧,我倒乐得悠闲。” 最可怕的是,自己不做决断,往往表现出“随和”的表像,同时,他们对于自己

深层心理学

深层心理学 序----何谓深层心理术 “深层心理术”这个名词,对一般人来说,是个相当陌生的新名词,更遑论研究与了解。我个人即由于对人类之深层心理未能获得确切的认识与了解,而有过痛苦的亲身经验。 每个人都有其潜意识的部份,或许是强烈的自卑感,或许是重大的的疑惑,也或许是激烈的欲求不满等种种情况,可见人类的深层心理多幺地复杂,我们应该遵循着深层心理术的原理,对人类深层心理进行切底地了解。 一般而言,容易受到强烈抑压的四种情况是(一)性欲。(二)攻击倾向。(三)幼儿的欲求与感情。(四)痛苦的回忆。这些深层心理极具爆炸性,有时,爆炸性的巨大力量,会冲破抑压的围墙,而向意识的世界外露。 另一种必须了解的深层心理,是欲求不满和纠葛的心理。每个人在产生欲不满之后作何种反应,正是他个性的表现。与欲求不满一样,人生存在有种种纠葛的场面,因此,如何处理纠葛,也是与此人本质有关的重要部份。 根据上述种种深层心理的原理与形态,本书将具体地提出探知人类深层心理的方法,期盼对读者在作深层心理术的研究上,能够有所裨益。 第一章乍看即可了解对方 寒暄时的深层心理 无意识的优越感与自卑感,可由“鞠躬”获知 人与人之间的初次见面,大都由寒暄开始。这时,即使是初次见面,彼此之间并不会处于完全虚无的心理,在都存有种种印象。如果,早就约好会见日期,可能会事先打听对方在社会上的人望以及成就概略,大致上而言,在脑进而存有对方的大概轮廓。尚若,这是一项生意交易上的会谈,对对方的猜疑必然更加复杂,直到与对方面对面,更直觉地察觉出“真是惹人讨厌的家伙”或“讨人喜欢的人”。 然而,一般而言,这些感情不会在寒暄中露骨地表现出来,尤其是怀有憎恨或敌意的感情,大部份的人都会将它们加以隐瞒,尽量不使对方察觉出。但是,长期遭受抑压的心情,必须寻找机会向外发泄,因此,在无意识之中,会经由鞠躬或握手方法的变化而向外表露无遗,那是说,即使彼此之间初次见面,经过仔细观察对方寒暄的方法,即可了解对方对自己的感情企图及其为人的线索。 举个实际的例子,有一次,我在咖啡屋等朋友时,看到二个四十岁左右的男子,正在相互交换名片,坐在他们身旁的我,抓住这个机会仔细观察二个人的态度,其中一人在鞠躬时稍微哈腰,眼睛一直注视对方的眼睛,但是,另一个人却深深鞠躬,不敢抬起眼睛来,于是,我很快地了解这二个人之间的关系。 看着对方眼睛打招呼的心理,抱有对对方的戒备心理,同时,也有想予对方压迫感的无意识企图,而另一个人深深地弯腰鞠躬,俯下眼睛,像一只忠心耿耿的狗对主人的态度一般,虽然表现出他是个诚实的人,但同时也表示出他对对方怀有无可奈何的自卑感。 果然,不过二、三分钟,刚才逼视对方眼睛哈腰的人,深深地坐在椅子上,并且跷起二郎腿,状至从容,反之,俯视下方寒暄的人,却浅浅地正襟危坐在椅子上。 寒暄时二人之间的距离,就是他们的心理距离 由上述的例子可看出,初次见面的二个人,其所抱有的感情和意图,在无意识中会发展成为决定上、下位的争执,这可由鞠躬方式以及视线方

概述心理咨询(作者王路骋)

概述心理咨询(作者王路骋) 概述心理咨询(作者:王路骋)作者简介:王路骋,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意象对话水晶级心理师,自我分析和体验超过八千小时,05年起从事心理咨询,接待来访者超过二百人,咨询小时数超过六千小时。; w6 t/ c# w6 @3 @* N9 ~- U5 x% X 一、心理咨询的缘起和意义最早和心理咨询相类似的,是为了用来安慰不安的灵魂。 人类的先民对天地与大自然的认知极度缺乏,人类的灵魂处于不安之中,人们的内心中,对天地、万物、水火雷电等大自然现象充满了敬畏,因此通过虔诚敬拜、祭祀和与天地接灵等一些仪式,让人类的心灵得到慰藉。那么,由此发展而来的祭祀、法术、巫术、占星术、算命、炼金术、个别医术、艺术、绘画戏剧音乐、文学等等,都是人类精神层面的产物,也可以安慰人们的灵魂、陶冶大家的情操,进而为人类心灵服务。十九世纪末期,心理咨询,作为一个新兴的职业,开始在欧美兴起。二三十年来,我国的心理咨询也开始从无到有到不断地逐步发展起来。现代心理咨询的起源,是弗洛伊德在行医的过程中,发现当时人们的心理是被压抑的这一普遍现象,他还发现了意识、前意识、潜意识的区分,并且认识到人格中的超我、自我和本我,同时研究了失误、意外、疾病、心理病态等问题症状,因而发明

总结了宣泄、自由联想、意识化等疗法,从此开启了对心理疾病治疗和咨询的大幕。荣格则在弗洛伊德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潜意识拓展到无意识和集体潜意识的广度,深刻研究了意识和无意识的联系和发展变化,以及对人的命运发展的影响。他使心理咨询从为心理疾病治疗和服务,向为人一生的心理发展和命运困扰等更广的面向和层次进行服 务与阐释,从而把心理咨询的领域进行了极大扩展。马斯洛和罗杰斯,在荣格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发现了人的潜能,因此把心理咨询从心理问题的治疗向以人为本的关爱取向,发展到较高的水平。朱建军博士,则是发现了中国人心理中,独特的文化特点和意象具有不可分的密切联系。因此他发明了意象对话理论和方法,可以使心理咨询既能治疗重性精神病康复、人格障碍、神经性症状、一般性心理问题,还能解决各种的情绪和情感困扰,以及解释人性方面的困扰、人心和文化的关系,从而让心理咨询走向了为个人的人生变化和人类文化中心理层面的问题,进行诊断和矫治服务。 总之,心理咨询是为人心、人性和灵魂提供服务的。二、什么样的人需要心理咨询 1 p0 o4 F7 C9 p1 y) e 简 单地说,对自己的情思不能反省的人,需要心理咨询。对于心理咨询师来讲,如果他不能对自己咨询过程中的情思进行反省,他就需要找督导来帮助自己了。当然,不仅有心理咨询的需要,还有求助意愿的人,才会主动接受心理咨询。

依赖心理

依赖心理 “依恋心理”是有关心理学概念“依恋”的一种理论(或一组理论)。“依恋”是寻求与某人的亲密、并当其在场时感觉安全的心理倾向。依恋理论起源于对动物的观察及实验。依照依恋理论,依恋的出现,并不只是由于需要满足各种内驱力,如弗洛伊德所说。例如,儿童并不只是因为父母提供食物,而依恋于父母;儿童的依恋行为中也包括与儿童的直接需要无关的行为。依恋理论认为,人类是社会性存在;人类不只是利用他人来满足自己的内驱力。在这方面,依恋理论类似于客体关系理论。 产生依赖心理的原因 孩子为何对父母过分依恋 孩子对父母的过分依恋表现为“缠人”,不愿独处。其原因大致如下: 1、性格弱点造成这类孩子对家长有依赖心理,缺少自信心,独立性。 2、家庭影响。有些家庭,父母经常发生口角,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压力,害怕失去父母(特别是母亲),因而总爱“缠人”。 3、父母教育观点、态度不一致,一方教育,一方袒护,容易形成孩子的依赖心理,认为反正有人袒护,总爱缠着袒护自己的人。 针对以上原因,可采取以下方法。 1、对因性格弱点造成的,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凡是孩子

所能及的事,都应让孩子自己去做,帮助孩子克服依赖心理。 2、对因家庭影响造成有,父母应避免在孩子面前发生口角,减少孩子心理上的压力,以免使孩子因害怕失去父母而产生对父母过分依恋的心态。 3、父母的教育观点要一致,要使孩子明白自己犯了错误是无人袒护的,从而消除孩子的依赖心理。 依赖心理的危害 孩子过分依赖家长,是独生子女的“产物”,是家长溺爱孩子的后果.二我们家长习惯于对孩子一切包办代替,孩子已能自己吃饭,害怕他打翻碗,弄脏衣服,去把饭勺抢过来去喂他。 对已经很大的孩子还要帮他穿衣服,去给他洗脸、洗脚。这样的结果,孩子会有严重的依赖性,表现为非常懒惰,不愿动手做事,思维不活跃、“脑子笨”,遇事没主见,没有进取精神。 爸爸妈妈对孩子的过分保护会使孩子失去做事的自信心,久而久之,孩子会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并认为自己不能做什么,没有能力。所以明智的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孩子不会“事事”关心,虽然这样看上去是冷漠的,甚至有些“残酷”,但这样做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好处的。 要知道,日常生活中的意外伤害是随时随地存在的,遇到磕磕碰碰的事情是不可避免的,对孩子来说,不应该总是逃避各种危险,而应该

从深度心理学角度解读爱情

从深度心理学角度解读爱情 一个人从小成长的背景,常会深深地影响他日后被什么样的人吸引,以及日后亲密关系的建立与维护。不管曾经受过多少伤,当爱情来临时,就是最好的医治和疗伤机会,从深度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天下最好的治疗者是自己的爱人。但是,因为信任、不设防,所以在爱情中也是伤上加伤最危险的时候。当人的感情被触动时,就进入了一个非理性的潜意识过程;爱情关系其实很像母亲与婴孩的关系,彼此恋慕、含情对视,都想把最好的献给对方,不在一起时会焦虑、不安,仿佛「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爱的关系今与昔 唯有在恋爱中,人的二个基本心理需求可以同时得满足∶一是无条件被人接纳,二是在所爱的人心中居首位,特别心里愈空虚或愈不成熟的人,愈容易依赖对方来支撑你脆弱的自我价值感。不知不觉地,期望对方能随时随地无条件接纳你、随时随地把你摆在第一位;心理愈没有安全感的人,日后对伴侣的要求愈是加倍;过去受的伤,要从现在爱的关系中加倍讨回。例如过去在家中被忽视的,现在会不知不觉地要求伴侣不断给你注意力;过去被管得太厉害的,现在会要求伴侣信任你,给你空间。彼此互许终身之后,你会觉得∶为什么我所要的,你却不给我?在爱情中的人,心理上往往退化回到婴孩时期—我有什么需要,不用开口,爸妈就应该知道,而得到照顾最好的办法就是哭闹,但在成人的世界中用哭闹,处罚对方,强求他来满足你心理需求的方式,是行不通的。 深度心理学中有几个重要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在剪不断,理还乱之错综复杂

的爱情关系中,找出一些头绪,让我们在分析处理问题时,掌握较正确的方向。 所谓移情作用就是把对过去生命中一些重要人物的情感转移到目前所遇到的人,或者,曾想从一些重要人物身上获得却未能如愿的情感需求,希望从目前的关系中得到满足。 很多人因为从小在某一方面心理上的匮乏,一旦得到相关的满足,不管人时地是否合宜,就掉进爱的陷阱了。例如有位女士,是第四个女儿,从小在家中常被忽视,有次与家人外出走丢了,父亲却浑然不觉。她从小自尊心低落,觉得自己是个丑小鸭,渴望得到父亲珍爱,却未能如愿。上研究所时,有家有室年近半百,满有慈父形像的教授开始注意她,欣赏她时,她就觉得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这位教授,本无心要破坏别人家庭,却不知不觉中掉入陷阱,成了婚外情中的第三者。许多外遇的悲剧就是这样发生的,每个人都情有可原,他们不是十恶不赦,只是如你如我充满了人性的软弱。 广角及望远 人的心理需求很多,就像照相机有广角及望远镜头,用望远镜头对准某一对象时,此对象变大,而其它对象就变成模糊的背景。这就像肚子饿时去市场买东西会买得特别多,因为你的需求(食物)被放大;可是当你吃饱后,需求又不一样了。食物像被广角镜头溶回背景中,但吃饱后你口渴了,这口渴的需求又像被望远镜头放大了一般,其它需求都变得不重要,而你把所有注意力放到这个新的对象,新的需求上,直到它得到满足,才重新溶回背景之中。起初,你也许期望一个慈父般的伴侣,但当你被照顾、被关注的需求满足后,你很可能产生一个新的心理需求,开始要求独立、自主。人是会成长会改变的,冲突于是产生。我们刚开始从爱情关系中可以得到满足,但因为我们的心理需求会随人生情况而改变,所以,两人结婚以后还要不断适应,不断学习才好。 造成情人间强烈吸引的原因之一,是“The Quest To Be Whole”—“完整之我”的追寻。 按照心理学大师杨格的理论,每个人都身具“显性”与“隐性”(或称“影子”)人格。换言之,每人除了表现外在众人所见之“显性人格”外,还有个正好相反,潜藏心底的“影子人格”。例如,“分析型”者的影子人格是“感觉型”。通常,“分析型”者着重逻辑思考与客观评断,但是当他在强调与表现“理性”时,便不知不觉地把自己细腻多情“感性”部份的人格,压抑到潜意识深处,变成隐性的“影子人格”。 “显性人格”的形成与先天因素有极大的关系,但也受到后天因素的影响。例如,男性成长过程中,多被要求“喜怒不形于色”,“好汉打落牙和血吞”,他人格中多情易感的部份便被深深压抑到潜意识中变成“影子人格”。 当先天人格成份中“阳刚”“分析”特性较强的男孩去念理工,毕业后又在要求一丝不苟,毫无变通的环境中工作(例如美国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而身

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的关系

浅析隐含作者与现实作者的关系 摘要:隐含作者是美国学者韦恩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提出来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引发了叙事学界广泛的争议,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学界对隐含作者的现实作者的关系问题普遍存在争议,学界的争论一直很激烈,在这里我初步探讨一下隐含作者与现实作者的关系,首先对隐含作者的概念进行一下初探,这一概念一提出便引起学术界的大讨论,观点各异,学术界对此关注度很高。其次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一下梳理,在当时以文本为主的叙事学研究的大背景下,布斯提出的隐含作者可谓是一个惊雷惊醒了人们,所以对现实作者和隐含作者的关系争论也很激烈。最后根据各方的观点,我得出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二者不可分割。 关键词:现实作者隐含作者审美创造二者关系 “隐含作者”,概念是美国当代著名小说理论家韦恩·布斯提出来的,他在《小说修辞学》中指出:在作者写作时,他会创造一个“他自己的隐含的替身”,(1)这就是“隐含作者”。我们把他看作真人的一个理想的、文学的、创造出来的替身。他是自己选择的东西的总和。(2)由此我们可以推断,隐含作者是作者创造出来的,那么作者到底如何创造自己在作品中的隐含形象呢?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一下初步的探索。 一、隐含作者概念的分析 作者是执笔写作的人,存在于作品之外,隐含作者是作者的创造物,存在于作品之内,作者在创作作品的同时,也就创造了他的“第二自我”—隐含作者形象。为了构建对“隐含作者”的一种理解,有必要从这一概念最初的提出开始进行剖析。 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提出,在他(作者)写作时,他不是创造一个理想的、非个性的“一般人”,而是一个“他自己”的隐含的替身。“隐含作者”有意无意地选择了我们阅读的东西;我们把他看作真人的一个理想的、文学的、创造出来的替身;他是他自己选择的东西的总和。(3) 布斯对“隐含作者”的界定,申丹已经作过细致而精微的分析(《何为“隐含作者”》)。布斯一方面将“隐含作者”视为真实作者所创造的“隐含的替身”、“第二自我”,另

怎样帮学生克服依赖心理

中学数学教师远程培训学习总结 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林清寺中学张和平 今年,我省再次组织了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我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追求和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参加了此次培训,我有幸参加了网络培训学习,感悟许多。我认真聆听各位专家的讲座和教育新理念,学习了不少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通过远程学习,收获颇丰,对中学数学本质和自身数学素养等方面的认识都得到很大提升。现就这次培训作如下总结: 本次培训充分关注一线教师的实际需要,不仅在大的纬度上帮助教师构建理论体系,同时更关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深层问题。在讲座研讨活动中,巧妙地运用一个教学案例,让大家深刻地理解了“什么是教学设计”,懂得了“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掌握了“教学设计的核心是什么”。明白了“抓住教学目标、抓住学生思考、抓住教学反思、落实教学环节、落实教学活动,”在充分的教学准备的前提下,设计和上出高质量的新课程数学教学课。为大家提供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经验。几位教师的精彩课堂实例展示以及丰富多彩的教学片段设计、小组交流等都使每一位参培教师在观摩、思考、碰撞中得到提高。他们的成长经历,感动着学员们一颗颗驿动的心,闪烁着浓浓的新理念和新尝试的课堂教学,青春荡漾,新气十足,为学员提供了学习和研究的现场。 整个培训活动从实践到理论,循序渐进,打破了过去从理论到实践的传统。从培训的思维方法看,从过去的理论演绎转化为从实际

到理论的归纳。不仅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而且提高了学习的实效。紧张有序的培训又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透过这扇窗去眺望教育的又一片新视野。” 有了这次数学远程培训让我深有感触:第一、数学教学不能只凭经验。从经验中学习是每一个人天天都在做而且应当做的事情,然而经验本身的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就数学教学活动而言,单纯依赖经验教学实际上只是将教学实际当作一个操作性活动,即依赖已有经验或套用学习理论而缺乏教学分析的简单重复活动;将教学作为一种技术,按照既定的程序和一定的练习使之自动化。它使教师的教学决策是反应的而非反思的、直觉的而非理性的,例行的而非自觉的。这样从事教学活动,我们可称之为经验型的,认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传递的信息与学生领会的含义相同,而事实上这样往往是不准确的,因为师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社会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使得这样的感觉通常是不可靠的,甚至是错误的。例如:多年来我们在上复习课的时候总有一个将知识做为小结的环节,而且都是由教师给出答案,例如用语言或图表罗列出所学知识。第二、理智型的教学需要反思。它是一种理性的以职业道德、职业知识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努力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从经验型教学走向理智型教学的关键步骤就是教学反思。对一名数学教师而言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数学概念的反思、对学数学的反思、对教数学的反思。1.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会数学的思考,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而对于教师来说,他还要从教的角度去看数

深度心理型恐怖故事

深度心理型恐怖故事 一:咖啡里的虫 他在一家很有名气的咖啡馆里打工。 管理很严格,薪水很不错。 那天夜班,十二点版,咖啡馆里只有两个客人。 “waiter!我的咖啡里为什么有一条虫!” 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客人的咖啡里,真的有一条白胖的蛆虫。 “对不起,我马上为您换一杯!” 客人仍然很不高兴:“为什么有一条虫?我要和那边那位先生一样!” 那边的客人举杯示意,喝剩一半的咖啡杯里,有两条虫。 他机械地拿起杯子,准备去加一条虫。 虫在哪里? 低头看着杯子时,一条虫,从自己的眼眶里掉进了咖啡里 二:化蝶 他和她相爱了。 他配不上她,所有人都这样说,相貌、才华、身世、财富……他都配不上她。他和她的父母都剧烈的反对。 于是他和她决定殉情,发誓来生化为蝴蝶,双双对对。 他和她自杀了,人们被感动了,他们被埋进同一个墓。 惊雷劈中了墓,墓,裂开了。 美丽的蝴蝶,从墓中飞出,古老的神话,再现了。 蝴蝶,只有一只。 他变成了一只蛾子。 原来即使死亡,也不能使他们平等。

原来他,真的配不上她。 三:失忆症 他失忆了。 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失忆了。 除了身边这个面容憔悴、身形瘦小的女人外,他似乎谁都不认识了。 其实这个女人,他也不认识。 他只是从伊的眼睛里,看出了一种深深的羁绊。 女人陪着他,走了很多地方,很多医生。 女人无悔的付出,让他也非常感动。 终于,他恢复了大部分的记忆。 他为她准备了烛光晚餐。 “亲爱的,你是我的妻子,还是我的女友?真抱歉,我还是不记得你。”女人羞涩的红了脸,低声说道: “这都不重要, 我只是想问你一件事, 那一天晚上,你为什么要杀我?” 四:长发劫 她有一头及腰长发, 可是她却从来不为之骄傲, 更没有刻意的养护, 即使这样,她的长发依然乌黑亮丽,柔顺如丝, 当有风吹过时, 长发竟会随风微微舞动,不知看呆了多少男子。 她走在偏僻的小路上, 长发随着她的步伐,象山泉般跳跃着。

(完整版)心理学研究方法

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用心理学专业(独立本科段) 《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心理学研究方法》是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用心理学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目的在于帮助考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和主要方法,检验考生对心理学研究理论基础与主要方法,检验考生对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知识和主要内容的掌握水平与应用能力。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现象。它的研究主题十分广泛:即涉及人的心理也涉及动物的心理;即涉及个体的心理也涉及群体的心理;即涉及有意识的心理也涉及潜意识的心理;即涉及与生理过程密切相关的心理也涉及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的心理。心理学研究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心理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活动。由于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是以经验的或实证的资料为依据的,因而使心理学与哲学相区别,也与人文学科相区别。 设置本课程的具体目的要求是,学习和掌握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将有助于学生们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理解心理学家在探索心理与行动时所做的一切,有助于考生将来为心理学的发展做出有益的贡献。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编心理学研究基础 第一章心理学与科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考生了解心理学的性质,了解心理学科学研究的方法、特征及基本步骤,理解心理学研究的伦理问题和伦理规范。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识记: (1)心理学的含义; (2)心理学科学研究的特征:系统性、重复性、可证伪性和开放性; (3)知情同意。 2、领会: (1)一般人探索世界的常用方法; (2)心理学研究主要包含哪几个步骤; (3)科学研究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3、应用: (1)根据科学研究的特征来分析某些心理学的研究; (2)心理学研究的伦理问题及以人为被试的研究的伦理规范来分析是否可以在心理学研究中使用欺骗的方法。

作者自我检查-应用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论文自检报告 请您仔细阅读并认真填写以下内容,填写完整后将其粘贴在稿件的首页(请不要另附页上传)。 1 与同类研究相比,本研究的创新性贡献是什么?(不要抄写研究结论) 答: 2 作者已经投稿或发表的文章中是否采用了与本研究相同的数据或变量?若是,请您把文章寄编辑部来审查(我们不赞成作者用同一数据发表多篇变量相同的文章,或将一系列相关研究拆成多个研究来发表的做法)。 答: 3 国内和国外期刊是否发表过同类研究?若是,请您列出(包括作者、文题、刊名、卷期和页码),并说明您的研究有何推进之处,且在正文中应作为参考文献来引用。 答: 4 “问题提出”或前言部分中的文献回顾是否完备?(有关研究的背景部分要较为详细,研究发展的历史脉络要叙述清楚,可参看APA期刊同类文章的写法。) 答: 5 统计检验的效应量(effect size)是否给出? (效应量的有关解释,中文可参考:http://118.145.16.229:81/Jweb_xlkxjz/CN/abstract/abstract1151.shtml 英文可参看:https://www.360docs.net/doc/e711303214.html,/lbecker/effect-size.html) 答: 6 本研究的数据是否存在共同方法偏差(common method bias)?如果存在,是否进行过共同方法偏差检验?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消除或降低这种偏差?(用问卷法的研究必须回答,共同方法偏差的有关文献可参见: http://118.145.16.229:81/Jweb_xlkxjz/CN/abstract/abstract882.shtml) 答: 7 是否对照过《应用心理学》网站上的“投稿指南”(https://www.360docs.net/doc/e711303214.html,/CN/column/column107.shtml)逐项检查论文的各个部分?(请仔细核对后再做回答) 答: 8文后参考文献与文中的文献引用是否一一对应?(建议使用EndNote、NoteExpress等软件来管理参考文献) 答: 9 文后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是否符合要求?(先中文,后英文,中文文献不需要翻译为英文文献)?(《应用心理学》参考文献采用APA格式第六版格式) 答: 10 参考文献是否以近5年的文献为主?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答:

别让依赖心理毁了你

别让依赖心理毁了你 淳化小学张春花 一、什么是依赖 马斯洛认为,一个完全健康的人的特征之一就是:充分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但有的人遇事首先想到别人,追随别人,求助别人,人云亦云,亦步亦趋,不敢相信自己,不敢自行主张,不能自己决断,这就是依赖。 有一位家长曾经向我反映:我的独生女今年都十三岁了,却像怎么也长不大似的,什么事都依赖别人,一点儿独立能力也没有。比如,我和她爸晚饭后出去办点事,她就不敢在家里呆着;她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时,也不爱独立地去思考,只等着大人给她讲,要么就干脆等同学做完后抄人家的;对一些事情也没有自己的主见,大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孩子处处依赖别人做家长的内心也是相当焦急。 儿童毕竟弱小,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一个合理的依赖过程,这和过份依赖是两回事。所谓过份依赖,是指儿童在应该具有一定独立能力的年龄段,仍然过多地依恋父母、朋友,这种依赖性丝毫没有因年龄的增长而减轻。 表现为过份依赖的行为多有以下几种:不敢自己独自在家,非要有人陪伴才行;作业不想自己做,依赖同学和家长的帮助,不爱自己洗衣服,等爸爸妈妈来帮忙;对诸事没有主见,依靠成年人帮助拿主意…… 总之,这些依赖行为可分为两大类:一、任务上的依赖:就是说在遇到一些任务、一些事情、一些困难的时候表现出过份依赖的心理。二、情感上的依赖:渴望别人对自己表示友好的情感,如果人家对自己非常友善,心情就会愉快,反之,就会沮丧到极点。这种情绪不定、需靠别人对自己的情绪来决定心情的

不正常心理,就是情感上的依赖。一般情况下,前一种依赖多表现在年龄较大一些的儿童身上,后一种依赖多表现在较年幼的儿童身上。 二、过分依赖的危害 孩子过份依赖父母、老师、同学是不好的。激烈竞争的未来社会需要创造性、独立性的人才。一个依赖性太强的孩子,离开了依赖对象就茫然失措,寸步难行,试想,当他长大成人、进入竞争激烈的社会之后,又怎能生存、发展,有所作为呢? 1、依赖是独立生活的障碍 某报曾载有个学生考取了出国留学生,但该学生一想到出国后没人给他洗衣服,没人照顾他的生活就感到恐惧,最后只好放弃出国机会。还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说的是一对夫妇晚年得子,十分高兴,把儿子视为掌上明珠,捧在手上怕飞,含在口里怕化,什么事都不让他干,以至儿子长大以后连基本的生活也不能自理。一天,夫妇要出远门,怕儿子饿死,于是想了一个办法,烙了一张大饼,套在儿子的颈上,告诉他想吃时就咬上一口。等他们回到家时,儿子已经饿死了。原来他只知道吃颈前面的饼,不知道把后面的饼转过来吃。 这个故事讥讽得未免有些刻薄,但现实生活中类似的现象也不能说没有,特别是如今大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都视之为宝贝,孩子的日常生活严重依赖亲人,造成长大以后生活自理能力极差。 2、依赖影响成长健康 有依赖心理的人,总认为个人难以独立,时常祈求他人的帮助,处事优柔寡断,遇事希望父母、老师为自己做决定。具有依赖性格的孩子,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发展下去有可能形成依赖型人格障碍。依赖性过强的人需要独立时,可能

基于深层心理学的分析

基于深层心理学的分析讲义 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心理产生压力、压抑和情绪上的紊乱,出现心理障碍或称为不健康,其中主要原因之一与“自我概念”有关。 对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按照心理学理论来讲是“我与我”,“我与外在环境”之间或者处于和谐,或者产生了混乱。 ?艺人张国荣 ?弗洛伊德 ?本我、自我与超我 “本我,自我,超我”构成了人的完整的自我意识。 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可以从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中得到合理的解释,同时也能找到解决自我心理管理问题合理思路和有效途径。 ?什么是本我? “本我”是内心深处的需要,表现出的是人的本能冲动。 本我位于心理结构的最内层,是心理结构中最原始、最隐秘的部分,大部分时间难以察觉。 ?本我需要的构成 “本我”的需要主要分为两部分: 一是生理上的需要,包括 食欲(满足维持生命之所需) 性欲(满足繁衍生命之所需) 生理需要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它的要求强烈而直接,难以延缓。古语中的“食色,性也”,即是指此。 ?本我需要的构成 各物种都采取各种策略去满足自身的生存和繁衍的需要。 ?本我需要的构成 二是精神上的需要 随着生命的成长,人从纯粹的生理需要,慢慢地有了精神的需要,本我的精神需要是后天形成的。 渴望获得他人或群体的认同感、或身如其中的优越感等,主要通过别人的赞许或相比较而获精神上的愉悦感,可以延缓满足,甚至可以转移替代。 ?本我的精神需要表现 ?盼望职位升得更高——本我; ?渴望人际关系更融洽——本我; ?希望获众人的赞赏——本我; ?希望能掌握管理方法与艺术——本我; ?… ?本我的精神需要

精神需求是人类的高级需要,它也是人类与动物的重要区别。 有时当人的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时,甚至还会抑制生理需求。 ?本我的满足 本我满足的两种渠道 一、直接满足 ?本我的满足 二、替代性宣泄 ?本我的升华 在本我替代性宣泄过程中,如果替代对象是社会文化领域的较高目标,这样的替代就被称为升华,升华作用使人的本能需求转化为社会认可或推崇的兴趣与活动。 《岂有此理》是一部被清廷多次查禁的奇书,一部体现中国知识分子独立精神的经典。作者以戏虐嘲骂的笔调,视一切权威为无物,专门疑人所不敢疑。议人所不能议,时见“大逆不道”的言辞。在作者眼中,人(鬼)无高下,事无巨细,统统岂有此理。 文人相轻 古之文人相轻,求同存异,与人为善;今之文人相轻,求全责备,无所不至。 古之文人相轻,各以所长,相轻所短;今之文人相轻,掩己之短,混淆是非。 古之文人相轻,责其辞艺,有舐疮之德;今之文人相轻,摘其操行,有揭疤之痛。 古之文人相轻,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今之文人相轻,无诸己反求诸人,有诸己反非诸人。 ……………………………… ?本我的宣泄 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 一般来讲,人出名后就很难取得超过以前的成就,为什么? ?本我的利己性 有些本我明显地表现出来,称其为显性本我 如:闹情绪就是显性本我的直接展现。 ?本我的利己性 有些本我并不直接表现出来,甚至我们本人都无从察觉,是隐性本我。如“下意识”就是隐性本我不经意的流露。 生活中,有时我们感到情绪不好,郁闷不乐,觉得压抑,但又没有明确的事情让自己感觉到如此,那就是潜意识本我在作怪。这些潜意识的本我,当事人可能浑然不知,而旁观者清。 ?本我的利己性 公开场合提意见的潜在本我——显示自己的聪明 公开场合批评别人的潜在本我——显示自己的权威 评点领袖就显露出自己想当领袖的野心,昭示了他壮志未酬的潜在本我。 开负面玩笑的潜在本我——显示自己的优越

当代心理科学名著译丛

《当代心理科学名著译丛:人格科学》 书目信息: ?书名:人格科学 ?作者:[美]珀文著,周榕等译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 7-5617-2652-X ?版次:1-1 ?出版日期:2001年8月 ?页数:570 内容介绍: 《译者序》: “人格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学科体系中唯一从整体上探讨人的认知、需求、感情、意志和行为的复杂组织的一门学科,也是当代心理学学科体系中唯一系统探讨人性的一门学科。” 《序》: “撰写本书的目的,是向学生们介绍当今人格研究领域的状况,同时向他们展示人格心理学家在尝试理解人时所感受到的兴奋和面临的挑战。” “人是复杂的。没有两个相同的人。我们该怎样在系统表达适合于所有人的普遍规律的同时去把握这种复杂和多样性呢?这是人格心理学家面临挑战的本质。本书所介绍的研究代表了我个人对于我们当前接受这一挑战的看法并且也是这本教科书的重点。同时,我力求以相关的研究来讨论该领域中流行的一些重要理论,使学生熟悉它们。在适时表达我个人的观点以及对这些尝试作出评价时,我也力求公正地介绍不同的取向。” “最后,虽然本书着重介绍那些将自己认同为人格心理学家的学者的工作,但同时也概括被认为是社会心理学家、发展心理学家或行为遗传学家的学者的许多研究。” 书籍目录: 总序 译者序 中文版序(附原文) 序 第一章导论:人格的科学研究 三种研究传统 人格的临床取向 沙可和他的学生 弗洛伊德 默瑞 罗杰斯和凯利 临床取向的长处与局限性 人格的相关取向 高尔顿和其追随者 卡特尔和蒋森克 人格的五因素模型 相关取向的长处和局限性 人格的实验取向 冯特、艾宾浩斯和巴甫洛夫 华生、赫尔和斯金纳 认知取向 实验取向的长处和局限性 共同的目标,不同的途径 三种取向的长处和局限性 多种取向并用 共同的科学目标 主要概念 摘要 第一篇人格单元 第二章人格的特质单元 奥尔波特的特质心理学 卡特尔的特质心理学 艾森克的特质心理学 五因素模型 有效证据 因素的跨文化一致性 自我等级评定和他人评定 动机、情感和人际机能 人格障碍的诊断 遗传学和进化论 人格-致性和人—情境之争 对行为预测性的启示 对特质和因素分析的评价 特质是什么? 有多少特质?是哪些特质? 因素分析这一方法问题 描述还是解释? 结论 主要概念 摘要 第三章人格的认知单元 第四章人格的动机单元 第二篇人格的发展 第五章人格的天性与教养 第六章探索人的生涯

读《别让心态毁了你》有感

读《别让心态毁了你》有感 施永玉 在“关于举办杰地公司热爱读书,热爱生活”有奖征文活动的通知中,我读了本次活动推荐书《别让心态毁了你》,读后很受启发。本书是一本心理阳光书,全书通过“三篇共十九章”向读者讲述了最有效的情绪掌控法,下面是我对部分篇章的读后感想,希望能与众读者共享。 首先对作者观点之一“情绪平衡—扫除坏情绪,赢回内心的平衡”有感: 介绍“扫除坏情绪,赢回内心的平衡”,本章作者用了五招,我对其中两招“把问题简单化”、“学会平衡自己的心态”,很认同。 “把问题简单化”——因为通常情况下,日常工作及生活人们接触到的是简单且具体事务,而非抽象复杂事物,能把简单厘清的是乔布斯,不是人人能成为这种“能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人”,因而不必要尝试高度解决,造成错位,物是人非,劳民伤财,显得自己低情商。处理问题就是论事,不逃避,是上上策。 “学会平衡自己的心态”——人们的选择多少受情绪影响,这是任何人避免不了的,对能挽回的,事后校正是一种经常用的方法。因为这种平衡是权衡后的,不是唯心主义的,因而是解决问题的方法。“黄老之术”,顺其自然,刚柔相济,看似消极或不进取,但是曲径通幽处,在发展中走向平稳达到心理平衡,由表及里,能很快达到情绪平衡,也是中策。人应该庆幸上帝给自己时间平衡情绪。 其次对作者观点之二“挑战恐惧——内心淡定的人才无所畏惧”

有感。 介绍“内心淡定的人才无所畏惧”一章,作者用了8个观点,我认同其中“不做胆小鬼,正视无法避免的事实”两个观点。 存在是发生了的,掩盖不了。正视问题是想解决问题,从而使事物朝好的方向发展,回避或逃避问题是“胆小鬼”,是不想解决问题或掩盖问题。从唯物主义历史观看,哪些问题能掩盖的了,随着技术进步科学发展,戳穿谎言,拨乱反正在人类社会进程中屡见不鲜。 最后对作者观点之三“宽容——拥抱幸福的永恒之道”有感。 人内心的高度和其自身地位不见得相符,跟他的学问和性情及人生经历有一定联系,当听了于丹老师在杜甫去世几百年之后,用她的体会讲解《登高》,我内心宽容之情油然而生,于丹教授北师大校长助理,能听懂读懂唐朝的杜甫,中国人人人读过杜甫诗,但又有多少人懂杜甫呢?杜甫先生也不会料到几百年之后有如此知音。所以,人要宽容,包容,不要要求别人浪费时间,学习如何认识如何对待自己。要时时拥抱幸福,以好的心情去创新,这样天天都是好日子好心情。 以上是我的读书体会,如观点片面,请批评。 2013.9.9

依赖心理论文

自立才能自强 ——浅谈低年级孩子如何克服对别人的依赖心理 摘要:在人的素质教育结构中,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影响人格健全的发展,而且对每个人的学习、生活、工作和身心健康也会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如今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生活条件优越,在长辈们的严密庇护下生活,加之学校教育方式存在着某些缺陷,不少孩子的依赖心理就变得非常严重。面对如此令人担忧的情况,加强心理品质教育就更显得刻不容缓了。 关键词:依赖心理心理品质教育独立人格 依赖心理指的是这样的一种情况:个体出于自己无法选择的关系之中,被迫做违心的事,虽然他也讨厌被迫行事的方式。健康的、平等的人际关系是具有选择性的,这种选择性能使人得到友爱及独立性。而只要存在着心理上的依赖性,就必然不会有选择,也就必然会有怨恨和痛苦。一旦你觉得需要别人,离不开别人,你便成了一个脆弱的人。也就是说,如果你所需要的人离开了你、变了心,那么你就感到被人抛弃,茫然不知所措,精神极为痛苦,甚至崩溃。依赖别人如父母、师长、领导、朋友等的人,会把别人看的比自己重要,期待着别人的安抚与赞许,会自觉不自觉地迎合别人的意愿说话、做事,以取悦对方,而将自己置于依附的地位,这样就丧失了自我,事后会感到怨恨,心中不平,而不如此又感到内疚和不安。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美国心理学家戴尔说:“孩子需要一定的空间去成长,去试验自己的能力,去学会如何对付危险的局势。不要为孩子做任何他自己能做的事。如果我们过多地做了,就剥夺了孩子发展自己的能力的机会,也剥夺了他的自立及信心。”这些都是符合教育规律的至理名言。 缺少动手能力的孩子,过分依赖别人,没有独立的精神,当他独自完成某项事情时,就会感到手足无措,缺乏主见,不会积极行动,不敢负责任,性格懦弱,这会变成孩子将来事业成功的一大障碍,对生活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和动手能力,防止孩子产生依赖的心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