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英语的宏观学习法

法律英语的宏观学习法
法律英语的宏观学习法

法律英语的宏观学习法 (zt from

https://www.360docs.net/doc/e712112692.html,)

Flowerflower @ 2004-09-24 08:12

学法律的人,大多学过英语。但精通法律英语的人却很少。其主要原因,在于方法不当。过分重视字词、语法、句型等“微观”的语言现象,而忽略了对法律的整体理解和宏观把

握,用学习语言的方法学习法律,是传统学习法之大弊。

法律是一个有机的理论体系,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而语言只是表述法律的工具。法律的

原则有限,但表述的方法无穷。因此,如何表达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法律的实质。所以,宏观学习法,就是要求学习者,把各种微观的语言现象,放在宏观的法律语境中,去学习

。这样,法律理解了,英语随之精通,可谓事半功倍、一举两得。如果坚持记单词、背短

语这样的微观学习法,不知法律的内涵,不解法律的运用,一旦环境一变,表述不同,便

又成陌路,必须从头学起。费时甚巨,收效甚微。

总之,文以载道,关键在道,不在文。因此,可以得意忘言,但不能因言而废意。佛家讲“借幻修真”。英语是幻,变化无常;法律是真,起止有定。借英语之幻,趋法律之真,这就是宏观学习法的大总持法门。详细说明如下:

一、英语的难易与法律的难易

在澳洲留学期间,我发现关于刑法的书,读得比较通畅,语言障碍也少;而财产法却艰涩

、难懂,念起来非常吃力。而本国学生就没

有这样难易差距的感受。我想原因在于,西方

的刑法理论,与中国相似;我在大学期间,刑法又学得很好。由于对法律本身熟悉,所以

,觉得刑法英语很容易理解和掌握。相反,澳大利亚的财产法是继承英国的传统,诸如财

产权的相对性、衡平法产权等等理论,在国内,从未接触过。由于对法律原则的陌生,导

致阅读的吃力。所以,英语本身无难易,难易取决于法律本身。对法律原则的理解越深、

越透,表述法律的英语,就越简单、易解。

二、英语的不通源于法律的不通

在国内做律师时,翻译过很多英文合同,经常会涉及到某某条款是“condition”或“war

ranty”,当时就直译为“条件”或“保

证”,仅知道“条件”是合同的重要条款,“保证

”是非重要条款,但这又有什么区别呢?学了普通法才理解,这种区别的法律意义在于违

约后的法律后果不同:违反condition,守约方有权终止合同,同时要求损害赔偿;但违反

warranty,守约方虽然有权要求损害赔偿,但必须继续履行合同,否则,也是违约。Cond ition 和 Warranty 是两个再普通不过的

词汇了,但在法律语境里,却有着特定的含义。

因此,不了解法律,便不能掌握法律英语。

三、按照法律的原意,理解法律英语

中国法律理论与普通法有很大不同,加之中国的法律又不健全,因此,多数英文的法律名

词和术语,都很难在中文中,找到与此相对应的确切的词汇。如"unjust enrichment"

可直

译为“不当得利”,但其法律含义却比《民法通则》中的“不当得利”宽泛得多,不但包

含了《民法通则》中的92条“不当得利”、93条“无因管理”的情况,而且还有违反信托

义务(fiduciary duty)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取得的利益。另外,agreement和contrac

t,可以翻译为“协议”和“合同”,在中国法律中,似乎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根据普通

法规定,有要约和承诺,便是一个agreement,而agreement只有在采取书面形式(deed)

或有对价(consideration)支持的情况下,才能成为contract,具有法律效力。这样的例

子,不胜枚举。所以,一定要按照法律的原意,理解英文。不可望文生义,生搬硬套。

四、遵循法律的学习规律,学习法律英语

与任何学问和手艺一样,法律有其自身的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学习规律。英美法学院均

设有核心课程(core subjects),学生必须先行完成核心课程,才可以修其他法律部类。

中国法律英语的学习者,难以深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按照这一规律,按部就班地

学习法律,在一些基本概念和分类都没有搞清楚的情况下,就开始盲目自修。我个人认为

,“开卷有益”不适合法律英语的学习。只有当掌握了法律基础之后,才是开卷有益,否

则,只能造成理解上的艰难和混乱。

五、听说读写译

以前的应试教育,强调读和写,学生学的是哑巴英语。现在各种考试都加了听力单元,以

弥补以前的不足。我也曾用一年半的时间,专门练习听力。国内甚至有人建议,一字一句

地听写美国之音。其实,语言不需要天才,只需要功夫,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念佛、参禅

、学密,佛有八万四千法门,只要一门深入,便可直趋菩提。英语也是一样。听说读写译,一门通了,其他四门皆通。因此,哪一门你更喜欢、对于你更方便学习,就练哪一门。完全没有必要将其割裂开来。

六、普通英语与专业英语

语言的水平与重复的数量成正比。想想一个中文字或词,我们每天要听、说、读、想多少

遍,而一个英文单词,我们曾使用过多少次。这中差距,就是母语与外语的区别。同理,

除两千左右基本词汇之外,每一种专业英语,都有自己特定的词汇群落。将这些特定的词

汇,重复的遍数越多,就越熟悉,使用起来也越得心应手。同样,在相同的时间里,看一

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一个特定词汇的重复几率就相对少了,熟练程度也随之降低。因此,学语言一定要专,不要杂。现代社会的特点就是职业分工愈来愈细。要学法律英语,就一

门心思地学,非法律英语不学,读书是它,上网是它,写作是它,念兹在兹,必定成就。反之,没有专业定向,泛泛而学,除了能和老外聊聊天外,没有太大的用处。

七、总结

法律英语很难学,难在对英语法律本身的陌生。因此,想学好法律英语,就必须蹋下心来

,不赶时髦,不求热门,把法律的基础打好。

一位英国大法官曾经说过,学法律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所需要的就是常识和干净的指甲(Nothing but common sense, and relativel y clean finger nails)。

看似复杂的法律,无外乎在说两件事:一是对法律适用环境的描述;二是对法律后果的描

述。“杀人者死”,就是一条法律。杀人,是法律的适用环境;死,就是杀人的法律后果

。法律的发展在于(1)对适用环境的描述

越来越详细,比如,将故意和过失、因果关系、

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精神状态等等理论,引入“杀人者死”这一条基本规定中,从而使

法律更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可适用性,以减少执法者的主观因素,保证法律的客观和公正

;(2)法律后果的可选择性也越来越多,

使其更合理、更人道或更公平。因此,无罪、

区服务、强制治疗、关监狱和死刑,都可能成为杀人的法律后果。

而西方法律发达的地方,就是对法律环境的描述比我们细致,精确。比如将"lack of wil l", "mistake of fact", "provocation", "compulsion", "emergency and necessity" 等等情况,均列为对“杀人者死”这一条基本法律原则的除外条款。这些情况,是中国法

律没有涉及到的。同时,法律后果的多样性,和更趋于人道的倾向,也是我们应该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法律是一种逻辑游戏。法律的基本原则是游戏起点,从这个起点按照常识,推演下去,就

是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比如,形式诉讼法,总的来说,有两个逻辑起点:一个是有效的发现、制止和惩罚犯罪;另一个是,保护公民个人的权利和自由。所有刑事诉讼法的原

,都是从这两个起点推演产生的。我的一个导师,经常在讲座中说,学法律一定要知道“

What they are talking about.”比如有人争论犯罪嫌疑人有没有沉默权的问题。实际上

就是上面说的两个逻辑起点或基本原则的冲突之处。如何解决这种冲突,就是对是否承认

沉默权的答案。不承认沉默权,就是要求嫌疑人必须证明自己没有犯罪,但这又于无罪推

定和举证责任在公诉人一方,这两个理论相违背;但承认沉默权,就不会有人会主动坦白

、交待。所以,为了鼓励嫌疑人说话,普通法采用了所谓“认罪换减刑”的理论。也就是

坦白必须从宽。但并不是所有的认罪,都可以得到减刑,要视认罪的时间、地点、环境等

具体情况而定。这样,又衍生出很多法律原则,作为对认罪换减刑的除外条款。

写了这么多,无非在说一件事情:学习法律英语,就是学习法律;学习法律,就必须知道

“what they are talking about”,要知道法律在说什么,就要找到那个议论的逻辑起点

;要找到这个起点,就必须从法律的基础学起。这就是宏观学习法的全部内涵。有了基础

知识,便找到了法律的逻辑起点;找到了起点,就会了解一项具体法律原则提出的前提、

意义和适用范围;这样就能学好英语国家的法律;法律通了,法律英语也就精通了。

八、作者

以上都是作者碰壁后的教训。为学法律英语,在国内时,用去了很多时间、精力和金

钱,

可总是不得要领,难以深入,渐渐的竟成了我生活中的“鸡肋”,为此大为苦恼。索性在

三十岁时,出国留学,所求的只是一个通达。现在,通达不敢说,但似乎有些明白,得了点感悟。

普通法源于英伦,是世界法律史的一个特例。可是,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

这些继承了普通法传统的国家,竟然能在一、二百年之中,在两块新大陆之上,建立四个

几乎囊括了所有种族的移民国家,而且可以迅速繁盛起来。可见,普通法确实有其超胜独

妙之处,值得我们这些以法律为业或相信法律的人学习、思考和借鉴。

因此,利用假期,在澳洲写了这篇文章,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青青孜巾,悠

我心”,还望同仁珍惜。

浅谈目的论指导下的法律翻译

浅谈目的论指导下的法律翻译 【摘要】本才子毕业论文主要探讨在目的论指导下的下法律翻译问题 【关键词】目的论法律翻译 随着各国间政治、经济、科技、贸易、商业、教育、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法律翻译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中国不仅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的立法大国。现在已经有包括宪法在内的重要法律法规、部门和地方性法规等3 000多部,近几年更是以每周制定一部新法的速度递增(潘庆云,1997)。因此,法律翻译的迫切性更加显著。 一、目的论的提出 长久以来翻译界一直就翻译标准进行了长期的争论,是采用"直译"与"意译"、"归化"与"异化"、"可译"与"不可译"。以往的研究大多从微观的角度进行,忽视了法律文本翻译应该重视的法律文本的功能及翻译的目的(李克兴、张新红,2006)。然而任何交际行为都有意图或目的,书面文本的意向性尤其突出(张新红,1998)。1971年,赖斯在《翻译批评的潜力与制约》一书中,虽然坚持以原作为中心的等值理论,但是在实践中发现有些等值是不可能实现的并且也不需要刻意追求实现的。因此,赖斯认为译者应该优先考虑译文的功能特征而不是对等原则。1978年赖斯的学生弗米尔(Hans Vermeer)在《普通翻译理论的框架》中,率先提出重社会文化及交际功能的翻译目的理论,摆脱了以原语为中心的等值论的束缚,提出了目的论(Skopos Theory),奠定了德国功能主义的理论基石。目的论突破了对等理论的局限,打破了以原文为中心的等值翻译理论,更加注重译文的功效及译者的主功能动性,为翻译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及方法策略。 二、目的论 Skopos Theory在希腊语中表示"目的""目标"。奈达认为决定翻译的首要因素是"目的"(Nord, 1997:27)。目的论认为,"译者的任务是为了一个既定的目的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群体之间搭起一座理解的桥梁",这个理论的中心是任何行动都是有其目的,行动执行者要根据实际环境等因素选择一种最恰当的方式方法来达到其预定的目标。因此,翻译作为一种行动,译者也会根据其翻译目的,参考所有的有关因

法律英语 侵权法

侵权法 一.介绍 侵权法概念 侵权法是一个很难表述的概念,这个词语在平日交流中不常使用。虽然它描述了一项法律中的重要分类,这个概念也已经否定了很多试图阐明出有用定义的尝试。令人困惑的是任何一种广泛到能包含所有侵权行为的定义都太过于笼统而几乎没有意义。 所有侵权法中有一项常见的元素是一方会由于另一方实施的行为或不作为所产生的后果而受到损失或伤害。除此以外,加速普遍化变成了不可能的任务。事实上所有无限的多样的人类活动——比如说骑车,从事生意,谈话,写作,拥有并且使用真的或者个人财产,性行为——都有可能成为一种侵权行为的赔偿责任来源。这种行为的多样性抵抗住了大面积的普遍性,这也是侵权行为的赔偿责任所赖以存在的基础。 如果对侵权的定义是必要的,它就会具有以下的性质:民事违法行为,一方的行为会对另一方造成人身财产伤害,或者是认识到另一方的利益想违背法律强制规定的责任。 明显地,侵权法是一块认识到并赔偿对受害人从身体,尊严和隐私的伤害到所拥有的财产和生意上的利益损失的法律领域。侵权是一种民事违法行为——是遭受损失方(或者是共同起诉的多方)控告罪犯(侵权行为人)来使损害得到补偿或者是寻求一种禁令阻止伤害和民事违法行为的继续。受害方必须证明侵权行为人犯罪。侵权中的义务被强制当作法律遵行。 侵权法发作用,目的与正当理由 侵权法有三个主要作用和目标:(1)补偿受害方因为另一方的行为而蒙受的损失与伤害。(2)置入应赔偿人的所应补偿的金额。(3)防止未来的损失和伤害。 1.补偿 侵权行为中受害的一方所遭受的伤害和损失我们应该称之为“损害”。侵权法是基于所有损失,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能够用金钱衡量的基础上的。最基本的侵权赔偿是要求侵权行为人来支付受害者一笔“有补偿的破坏”。 2.公正 (1)公平 (2)现实原因 (3)过失 (4)无过失责任 (5)原告过失与赞成? 3.对将来损失的预防 第三个主要的侵权法的作用和目标是控制人类行为表现来防止未来的侵权行为。在这方面,法律起到了教育的作用。以及在未来适用。理论上,背负债务的罪犯自己也会在将来更加小心,来自侵权行为的赔偿责任的威胁也刺激了调整他们的行为与行为准则相一致。二.过失 侵权行为的赔偿责任通常划分成故意,过失与严格上来说的侵权行为。中心与重点是对过失行为引起侵权问题。这种债务有几个元素:(1)被告人对原告负有的义务(2)因为被告人玩忽职守的错误符合行为要求(过失)(3)一个在过失行为和伤害结果之间的重要联系(4)公认的一种伤害或损失 在分析行为过错的原因时,我们会首先考虑过失其本身的自然性。我们以什么样的标准区认定被告的行为或疏忽是否能被视作过失? 一般过失的特征 根据已被接受的定义,“过失是低于法律对于防止他人收到原因不明的损害风险的标准的行为。”在判断行为是否是过失时,行为人被指控他实际上知道什么或察觉了什么,以及他应

法律英语的特点

【摘要】翻译是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互相沟通的纽带和桥梁,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准确而又完整地再现的语言活动。法律英语具有专业特定性、词义传承性、语法被动性、文体正式性等特点,在翻译时应坚持精确性、精炼性和语言规范性等原则。 【关键词】法律英语特点翻译原则 作为专业英语(ESP)的分支学科之一,法律英语(Legal English)是应用型、 功能型英语。法律英语,在英语国家中被称为Legal Language或Language of the Law,即法律语言,指表述法律科学概念以及诉讼或非诉讼法律事务时所用的语种或某一语种的部分用语。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际贸易交流的日益广泛,法律英语翻译的需要翻译需求空前旺盛。 一、法律英语的特点 法律英语就其文体来说属于职业专用英语,是一种正式的书面语体,是应用语的一个分支,其行文庄重、结构严谨、表达准确。作为一种专用英语,法律英语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专业的特定性 法律英语和普通英语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法律英语中用到的很多普通词汇往往具有专业特定含义,因此不能简单当作普通英语看待,否则很容易对法律英语的理解出现偏差。比如aoid,普通英语是“避开”的意思,而在法律英语中是“躲避取消”的意思;party在普通英语中翻译成“群,组,团队”,而在法律英语中要翻译成“社会集会一方,当事人”;sere在法律英语中尤指“当用人送达(传票等)”,而不能翻译成“为某人工作”。 2.词义的传承性 法律词汇具有明显的传承性特征。沿用旧的法律用语,即古体词,就是这一特征的表现。一些词汇在现代英语的许多文体中不再使用,但是在法律文体中,它们经过漫长的历史并没有随着法律的发展而改变,仍然保持其原有的含义。法律英语古体词从古英语和中古英语时期沿袭而来,其来源由两部分组成,有些来自于法语、拉丁语和少量希腊语等外来词语,例如“suit”,“testimony”等。 另外一些来源于古英语,例如由here-,there-和where-组成的复合词(hereunder=under it,thereof=of that,where for=for the reasons mentioned aboe)用来表示确定的含义。法律汉语的古体词例如“刑罚”、“自 首”等主要是文言词语,这些文言词语所表示的事物经过历史的过程在现实社会中依然存在,它们“作为人类的法律文化具有继承性”。 3.语法的被动性 语态的被动性即是指语句多被动语态,惯用长句,分词短语使用普遍,介词和介词短语使用频率高,条件从句使用率高。如在海商法中的许多国际公约,被动语态的使用率高于主动语态。但在汉译英时,被动语态使主体义务弱化。依据:The passie is not only weaker;it may be so indefinite as to leae the statement ambiguous. It may,for example,leae uncertain who the actor is. Een when the actor is known,the passie takes the spot-light away from him and leaes him in the shade.——H.W.,legal writing style. 4.文体的正式性 法律英语属于书面英语。在起草法律文件时,严密准确是法律英语最重要的最基本的要求和特征。只有严密准确的法律英语才能保障法律的权威性,才能更

法律英语翻译经典.doc

Unit 1 Section A 1.在法学家的眼中,合同只是包含双方当事人意思一致的条款。合同经常被用于达成许诺的表示,法律会予以执行或至少会以某种方式加以确认。英国法将合同定义为随着要约和承诺出现的一种协议。一方当事人做出要约,另一方当事人接受要约。当这些发生的时候(提供其他必要的因素,即约因和订立合同的意向存在),合同也就形成了。 2.在对合同定义的探讨中一些法学家认为承诺或者协议都不能完整的描述合同的定义。法学家们声称《美国合同法重述》忽略了契约的本质,即等价交换是合同的本质。没有迹象表明合同应该是双方的事务,一方承诺为某些事情,另一方承诺给予相应的报酬。因此说合同是一个承诺就忽略了一个事实,即在承诺成为一个合同之前,通常有一些行为或承诺是为了其他承诺做出的。甚至说,合同是由没有迹象表明它们是作为对其他承诺回报的一系列承诺构成的。但是如果认为所有的合同都是一方提供商品,一方给予对等的价值交换的真诚契约,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3.每一个承诺都是一种协议,由多个承诺构成的每个人的对价也是一种协议。协议意味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对同样的事情上达成一致的意思表示。它可能会产生法律义务,也可能不会产生法律义务,在这个层面上,并不是所有的协议在法律上都是可执行的。 4.这些学者还是对这些定义持不同观点,他们认为依据合同承诺或契约所作解释的先决条件是当事人业已达成协议或承诺之后构成了合同关系。事实上,情况并非总是如此。人们有时候进行交易并不是基于先前的承诺或协议。典型例子就是同时发生的买卖交易。在商场里买东西然后为所买物品支付相应对价。 5.毫无疑问这些都是合法的合同,但是却被人看作是由协议或承诺产生的合同。在这种情况下坚持认为在交换金钱和物品前要有先协议或一系列承诺存在意味着双方当事人有时间受法律约束去履行他们的承诺或协议。但情况不一定就是这样。还必须认识到这也可能是很好的主张,即就法律意图而言,在买卖进行之前就有隐含的协议存在。 6.承诺和协议无疑接近于合同概念的中心,但是至少有两种其他的想法也很接近中心。一种观点是诱导他人依赖于他,并促使其改变立场的人,不应该让人失望。另一种观点是帮他人的忙,致使其获得利益的人,一般都应该为其所造成的困境而获得赔偿。合同义务经常被强加到一些对谁都没有承诺或同意承担责任的人身上。为了使结果与传统上对合同的定义相协调,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依赖于隐含的协议或承诺,另一种是责任被强加的并不属于真正的合同,但实质上却是一种不同类型的法律责任,比如说,侵权行为责任。 7.实际上,我们可以从1973年柏林农场诉美国棉花运输联盟案中得出合同的定义。那一年美国农场棉花的价格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原因有:中国的大量需求,棉花种植地区多雨的天气,因大雨而推迟种植以及美元的贬值。当年在棉花的种植前,棉花种植者就会与棉花购买者先订立期货交易合同,在不保证棉花的质量和重量的前提下等到棉花收获时每磅以固定的价格卖给棉花的需求者。然后农场会利用这个合同负担培育棉花。 8.在1973年初,棉花种植者以每磅30美分与同时期棉花市场差不多的价格制定了合同。

目前国内三大法律英语考试证书的简介与区分

目前国内三大法律英语考试证书的简介与区分 严重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由上海优尔法律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拥有完整著作权,禁止非经授权的任何个人或组织基于经营性目的,对文章进行任意更改或转载;另外,用于非经营性目的个人或组织进行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否则本公司保留对上述侵犯网络传播权的行为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一、三大法律英语考试的简介 ◆TOLES: TOLES(律思),全称“TestofLegalEnglishSkills”,也就是TOLES法律英语水平考试。TOLES考试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法律英语水平考试,是由世界知名的英语培训专家(TheLondonschoolofEnglish&Communicaid)和法律领域资深的专家(CambridgeLawStudio)共同合作开发的,并与多家律师事务所和法律机构定期进行磋商,对TOLES考试进行修订,使其适应当前法律行业的变化。该考试的目的是以法律英语这门技术语言为媒介,来核查考生对英美法民商事部门法知识的掌握,从而满足律师事务所、公司、法律机构、律师和法律系学生测评个人法律英语水平的需要。TOLES作为国际权威的法律英语水平考试,自2001年起至今,以其法律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测试的精准度多年来赢得众多顶级世界知名律所的信赖和认可。2008年TOLES被首次引入中国,从而受到众多法律英语爱好者和法律工作求职者的关注。TOLES考试包括三个等级:TOLESAdvanced(固定日期费用2000RMB/人,任意日期费用2800RMB/人);TOLESHigher(费用1700RMB/人);TOLESFoundation(费用1400RMB/人)。考生应该根据自身的英语水平和法律知识水平选择相应的考试,而不一定要三个等级考试全都参加。TOLES考试每年3月、6月、和11月举行3次,其中,报考TOLESAdvanced的考生可以在增加费用的前提下指定任意日期考试。TOLES考试指定教材5本,推荐参考教材12本,不指定培训机构和教材购买地点。 ◆ILEC: ILEC全称InternationalLegalEnglishCertificate,也就是剑桥法律英语国际证书。于2006年5月作为又一项崭新的法律英语证书考试正式向全球推广。2008年5月ILEC也在中国进行了首场考试。ILEC是由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ESOL (EnglishforSpeakersofOtherLanguages)考试部与欧洲主要的律师语言学家协会(Translegal)共同研发的一种职业英语证书。据最新消息,ILEC自2010年1月起,每月组织一次考试,这也意味着ILEC的考生每月都有机会参加考试。目前,在中国境内,ESOL仅委托北外网院作为报名代理机构。ILEC作为ESOL于2008年推出的又一项崭新的职业认证证书目前已被欧洲公司律师公会、欧洲法律专业学生协会、国际青年律师公会及欧洲青年律师公会认可。ILEC考察证书申请人在法律领域运用英语的能力,分为听力(40分钟)、阅读(75分钟)、写作(75分钟)和口语(16分钟)四个部分。语言等级相当于雅思(IELTS)5.0-7.0分。成绩分为三个及格等级和两个不及格等级。考试报名费用为1200RMB/每人。ILEC考试指定教材2本,推荐参考教材5本,不指定培训机构和教材购买地点。 ◆LEC: LEC全称LegalEnglishCertificate,也就是法律英语证书。于2008年5月作为国内相关领域的全国统一考试正式推出。LEC 又可被称之为中国的法律英语证书考试。LEC是由全国统一考试委员会依托中国政法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具体组织考试工作,旨在为从事涉外业务的企业、律师事务所提供招募国际性人才的客观标准,同时督促国内法律从业人员提高专业英语水平。法律英语证书考试每年举行两次,分别在5月份和12月份的最后一个周六举行,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设主考点,法律英语证书(LEC)由全国统一考试委员会全面负责组考工作。考试不受年龄、性别、职业、地区、学历等限制,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即可报名参加考试。考试费用为880元/每人。LEC考试指定教材6本,不指定培训机构和教材购买地点。 二、三大法律英语考试的区分 ◆历经时间:TOLES(2001年---至今) ILEC(2006年---至今)

法律英语词汇的特点及其翻译

法律英语词汇的特点及其翻译 Ξ 李 丽 (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 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博士生 香港沙田) 摘 要 法律文件的英汉翻译在中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四个方面归纳法律英语词汇的特点,即专业性、正式性、客观性及准确性,并进一步探讨具体的法律词汇翻译的方法和对策。关键词 法律翻译 法律词汇特点 翻译方法 翻译策略 Abstract Translation of legal documents is now playing an ever -increasing role in China.This paper first surveys four primary characteristics of legal vocabulary ,namely ,professionalism ,formalism ,objectivity and exactitude ,followed by a presentation and discussion of s pecific strategies and methods of translating legal vo 2cabulary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K ey Words Legal trans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egal vocabulary translation methods translation strate 2gies 随着中国加入WTO ,世界经济一体化,中国与世界的交往和联系越来越多。法律文件的翻译将会在社会生活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要做好法律文件的英汉翻译,我们必须了解法律英语的一些特点。所谓法律英语,“是指法律界通用的书面英语(包括法律、法规、条例、规章、协定、判定和裁定等),尤其是指律师起草法律文件(合同、章程、协议、契约等)惯常使用的语 言。”[1] 法律英语在词汇、句式等方面都有它自己的特点。本文尝试归纳出法律英语在词汇方面的四大特点,并进而探讨一些具体的翻译方法和策略。1 专业性 “法律语言部分地是由具有特定法律意义的词组成,部分地是由日常用语组成。具有特定法律意义的词,在日常用语中即使有也很少 使用,如预谋、过失、非法侵害等。”[2] 除了具有特定法律意义的词之外,很多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应用的词汇,一旦到了法律文本中,便具有了区别于日常意义的法律意义。这也就是我们常 说的法律词汇的“专业性”。下表列举部分英语单词的普通意义和法律意义: 英语单词 日常意义法律意义adverse 相反的非法的battery 电池伤害、人身攻击condemn 谴责判刑、定罪declaration 声明、宣言申诉书exhibit 展出物证hear 听见听审immunity 免疫力豁免权leave 离开休庭proceed 进行起诉report 报告揭发sentence 句子判决undo 解开勾引、诱奸vacation 假期休庭期warrant 保证拘捕令 除了这些普通词汇所具有的专业意义之外,法律英语中还保留了一些外来词和旧体词,这也是法律词汇专业性的一个体现和标记。 外来词:现代法律词汇中保留一些来自拉文的词汇,如: ad hoc 专门地bona fide 真诚地 de facto 事实上的inter alia 除了别的因素以外in re 关于 mutatis mutandis 已作了必要的修订pari passu 按相同比例per se 自身pro bono 为了公益pro rata 按比例 第18卷3期2005年8月 中国科技翻译CHIN ESE SCIENCE &TECHNOLO GY TRANSLATORS JOURNAL Vol.18.No.3 Aug.2005 收稿日期:2005—03—09/14

合同法词汇大全------法律英语

买方buyer 卖方seller 项目名称Project name 地址address 电话phone 传真fax 联系人contact person 详细货物清单Detail supply list 合同价格Contract value 付款条件payment conditions,payment terms 交货地点delivery place 发货期delivery time 安装条款installation clause 验收条款inspection clause 保证条款guarantee clause

不可抗拒条款Force Majeure Clause 违约条款Breach clause 其他条款Miscellaneous clause 买卖双方信息buyer and seller information a long-term contract 长期合同 a short-term contract 短期合同completion of contract 完成合同contract for future delivery 期货合同contract for goods 订货合同 contract for purchase 采购合同 contract for service 劳务合同 labor contract劳动合同 contract note 买卖合同(证书) contract of arbitration 仲裁合同

contract of carriage /Carriage Contract运输合同Passenger Carriage Contract 客运合同 Cargo Carriage Contract货运合同Technology Contract技术合同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ntract技术开发合同Technology Transfer Contract技术转让合同Technical Consulting Contract技术咨询合同Technical Service Contract技术服务合同Safekeeping Contract 保管合同Warehousing Contract仓储合同 Agency Appointment Contract 委托合同Trading-Trust Contract 行纪合同 Brokerage Contract 居间合同 Multi-modal Carriage Contract多式联运合同contract of employment 雇佣合同 contract of insurance 保险合同 contract of sale 销售合同

浅谈法律英语教程.doc

浅谈法律英语教程 随着我国法律体系的逐步完善,法学教学与研究也得到日益深入地发展。为使从事涉外法律实务的工作人员提高英语水平,在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本站特意收录的这部法律英语下载教程希望它能成为法律工作者阅读英美法学原篇、领略法学经典的垫脚石、敲门砖。 法律英语(Legal English),在英语国家中被称为Legal Language或Language of theLaw,即法律语言,在英语中指表述法律科学概念以及诉讼或非诉讼法律事务时所用的语种或某一语种的部分用语。从此概念可以看出,法律英语所使用的语言不仅是英语本身,还包括其它语种,如法语、拉丁文等。 法律英语特点: 第一、词汇特点,准确用词与模糊语言的同时出现,尤其是立法语言常把准确性与模糊性这一矛盾纳入同一法律规范。根据严格解释原则,在适用法律时,书面文字是法官解释法律文件的唯一依据,因此法律语言用词造句必须十分准确。法律语言尤其是立法语言中很少使用描绘性形容词,而且对表示时间、范围、程度等副词使用极为严格,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歧义。

同时,为了追求语意确切、论证周详,法律语言中常使用同义、近义词。如《香港刑法摘要》(Digest of Hong Kong CriminalLaw)第八章关于参加暴动并阻碍船舶、飞机、或者铁路列车罪中规定It is an offence for any persontaking part in a riot to unlawfully and with force (a)prevent ,hinderor obstruct ,or attempt to prevent,hinder,or obstruct,the loading orunloading,or the movement of ;or (b)board,or attempt to board withintent to do so ;any motor vehicle,tramcar ,aircraft ,train or vessel. 然而在现实中,有许多案子是由于对法律文字的理解不一造成的,这就有赖于法官在具体案件中对法律条文进行解释。如:某一民间贷款协议中写道I will pay back in a year ,双方当事人对in 产生不同理解,一方认为是within 之意(在之内),另一方则认为是after 之意(在之后)。 法律语言的模糊性,是指某些法律条文或法律表述在语义上不能确指,一般用于涉及法律事实的性质、范围、程度、数量无法明确的情况。法律模糊语言包括:(1)模糊附加词即附加在意义明确的表达形式之前、可使本来意义精确的概念变模糊的词语,如about ,or so. (2)模糊词语,即有些词及其表达形式本身就是模糊的,如reasonable ,good.(3)模糊蕴涵有的词概念清晰却含有模糊意义,如night[英国法律中为了区分夜盗罪(burglary)与为抢劫而侵入住宅罪(house-breaking),立法上采用了night 一词,然后将其解释为日落后一小时至日出前一小时;然而各地所处时区不一样,实际中还是难以把握.

最新中国政法大学 法律英语口语试题及答案整理

1. To discus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ivil law system and the common 1 law system. (P4 ) 2 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civil law system and common law 3 system. 4 Ⅰ The original places are different. The civil law system originated 5 in ancient Rome, and the common law system originated in England. 6 起源地不同,民法起源于古罗马,普通法起源于英格兰 7 Ⅱ The main traditional source of the common law is cases, while the 8 main traditional source of the civil law is legislation. Thus there are 9 many codes in civil law countries instead of unwritten laws in common law 10 system. 11 普通法的主要传统渊源是案例法,民法的主要传统渊源是成文法。因此民法国12 家用许多成文法典取代普通法国家的不成文法 13 Ⅲ The civil law system pays more attention to substantive law; the 14 common law system pays more attention to procedural rules. 15 民法法系更多关注实体法,普通法更关注程序规则 16 Ⅳ The classification of law is different. The civil law is separated 17 into public law and private law, the common law is separated into common 18 law and equity. 19 法的分类不同,民法法系分为公法和私法,普通法法系分为普通法和衡平法20 Ⅴ The role of judges and professors is another difference. Since theory 21 and doctrines is important in legal education of civil law system, 22 professor plays the important role to expose laws to students. In the 23 contrary, case-law is the main source of common law, thus the judges has 24 the discretion to make laws while trialing cases. 25

法律英语句子的三大特点.doc

法律英语句子的三大特点 与普通的英语句子相比,法律英语的句子又长有复杂。这主要是法律文书追求表述的精确和逻辑的严密所导致。另外,法律英语最突出的特点是客观公正,不带主观色彩,因此句子中较少出现人称主语,更多使用被动语态和名词化结构。因此法律英语在句式上有如下三大特点: 第一、句型固定结构 为了使要表达的意思更准确,或界定适用的范围,律师在起草合同的时候,经常使用现成的套话。 如:shall not operate as a waiver,shall be deemed a consent,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or other similar or dissimilar causes,without prejudice to等。 这种法律文件特有的套话在普通英语里是找不到的,因此也更能反映法律英语的特点。 第二、句子结构冗长复杂

法律英语中正式程度的体现方式很多,除了通过词汇的选择上来表示之外,句式也可以用来表示正式程度的高低。在英语各种功能文体,乃至整个英语语体中,法律文体可谓是正式程度最高的语体。在句式的选择上其特点是结构复杂、重叠,句子冗长。 如下句:Under special circumstances,the Land Bureau may,acting in the interest of the public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ful procedure,take back the land use rights. (在特殊情况下,市土地局根据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定程序予以收回)。 此句中两个不同种类的状语成分一起使用,使句子结构更加复杂。在理解这种较长的句子时,可以通过调整句子中心、结构、长度以及必要的词汇增减来实现。 第三、被动语态和名词化结构 法律文件旨在对人们的行为做出规定,规范人们的行为。在没有具体人物执行某一动作,或表达重点在于动作本身而不在动作执行者的情况下,把动词转化为抽象的名词和使用被动语态恰恰适合法律英语庄重刻板的文体特点。无人称性的使用突出了文

浅谈法律英语翻译研究-论文.doc

摘 要:针对目前国内法律英语翻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法律英语的基本特征,法律英语翻译需遵循的原则和基本方法,介绍了影响法律英语翻译的一些因素,如文化的差异、法系的差异和思维方式的差异等,希望能够对提高我国的法律英语翻译的整体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法律英语 英语翻译 文化差异 法系差异 心理思维差异 法律英语,是以英语为基础,用以表述法律科学概念及诉讼或非诉讼法律事务时所用的语种或某一语种的部分用语,它是在立法和司法等活动中形成和使用的具有法律专业特点的语言。法律英语特点鲜明,在词汇使用上庄重规范,书面语多,句法结构纷繁复杂,大量使用祈使句、被动语态、综合复杂句以及虚拟语气等。法律英语目前已经成为法律与英语中的一门交叉学科,在社会上日益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本文主要对法律英语翻译进

行了总结分析,希望能够对法律英语翻译的进一步发展有所帮助。 一、法律英语的特征 法律英语就其文体来说属于职业专用英语,是一种正式的书面语体,是应用语的一个分支,也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一种语种。其行文庄重、结构严谨、表达准确。作为一种专用英语,法律英语在词汇的使用、句法的安排、文体的选择上都有自己独有的特征,具体来说: 1.句法特征 句法特征是法律英语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包括惯用长句,分词短语使用普遍(为了清晰地表达句意,法律英语往往更多地使用分词短语来代替从句做定语、状语或宾语),介词和介词短语使用频率高,条件从句使用率高。法律英语句法的这些特征是我们研究和对其进行翻译时所必须深入考虑和分析的。 2.词汇特征

词汇特征是法律英语特征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说分为使用法律专门术语(法律英语在长期的法律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具有个性化色彩的法律语言);拉丁语频繁被使用(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拉丁语在英美法律实践中频繁被使用);相对词义的词语大量涌现;普通词语被赋予法律含义,如Party在法律英语中被理解为“当事人”等。 3.文体特征 法律英语属于书面英语。在起草法律文件时,严密准确是法律英语最重要的最基本的要求和特征。只有严密准确的法律英语才能保障法律的权威性,才能更好地反映立法意图并体现立法原则,才能更好地维护法律双方当事人的利益,才能更好地便于对法律进行解读和执行,从而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法制水平。 二、法律英语翻译 1.法律英语翻译的一般原则

法律英语——合同中常见单词总结与解析

My Vocabulary Briefing in Legal English 同一词语普通用语与法律用语意义不同的对比 同一意义正式与非正式的表达 一词多义: Advise 释义:advise在法律英语中有两个常用意思: ①律师等法律工作者提供法律建议,如 The partner of the law firm advised the Manager on various specialist legal issues。 该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就各种专业法律问题向经理提出了法律建议。 ②通知,相当于notify或inform,如 The use of advise in the sense of “inform, notify,” was restricted to business correspondence and legal contexts. Thus one may say the suspects were advised of their rig hts, but it would be considered pretentious to say you’d better advise your friends that the date of the picnic has been changed。 advise 表示“通知,告知”的这种用法局限地用于商业往来及法律情况。因此可以说嫌疑犯被告知他们所具有的权利,但是你最好通知你的朋友,野餐的日期有所改变,这种说法被认为是做作的。 Deposit 释义:deposit在法律英语中通常最常用的意思有两个: ①存款,这是他在普通英语和法律英语都很常见的意思,既可作名词也可作动词,如 He has a deposit of 10,000yuan in ICBC。他在工商银行有1万元的存款。

ResearchintranslationoflegalEnglish(法律英语的翻译浅析)

Research in the Translations of Legal English Polly Abstract This research paper summarize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legal English, some principles to obey and some skills to use when translating the legal English into Chinese. In addition ,I introduce some factors affecting the translation of legal English such as lexicon and culture background. Doing such research benefits my study both in law and English.Since I am a law-major student, this research is very helpful for improving my knowledge in law and translation.It is a worthy research to do for an ET-class student in the same way. Contents 1.Introduction (4) 2.Characteristics of Legal English..........................................................................................4-6 Lexicon characteristics.....................................................................................................4-5 Syntactic Characteristics..................................................................................................5-6 Factors Affecting the Translations of Legal English...........................................................6-7 Lexicon factors.. (6) Culture Background Factors (7)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s in legal English..........................................................................7-8 Solemnity. (7) Accuracy (8) 5.Conclusion...........................................................................................................................8-9 Introduction Translation is a comprehensively complicated procedure.It is cross-linguistic,cross-culture and cross-social.Meanwhile,translation procedure is not just a language transforming procedure.It is more about a culture transforming procedure.Legal English, as for its own literary style,it should be formal when used into profession career.Therefore, legal English is a specific and professional language as a variant in the whole English register. There are particular expressing ways and norms in legal English, because countries who use common law make them happen gradually by juridical practices. Consequently, legal English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common English, with forming its own special literary style. Due to the different histories and custom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legal systems, although they have familiar juridical sources,their legal construction can not easily be familiar.Translation of legal English involves comparasion to different legal systems while trying best to make the translation match the original text.Translators have to master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e of legal English so that to better translation works. Characteristics of Legal English Lexicon characteristics Lexicon is the basis of language.According to Mellinkoff's Dictionary of American Legal Usage: “Lexicon of legal English is divided into six types including profession law terms, old English vocabulary, loanwords which the etymology is Latin and French words, common words with professional meaning,formal words and words in pairs”(Mellinkoff .6)

中国合同法英文版

中国合同法英文版 CONTRACT LA W OF P. R. CHINA Adopted and Promulgated by the Second Session of the Nin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on March 15, 1999. Translated & Compiled by John Jiang & Henry Liu GENERAL PRINCIPLES Chapter One: General Provisions Article 1 Purpose This Law is formulated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lawful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contract parties, to safeguard social and economic order, and to promote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Article 2 Definition of Contract; Exclusions For purposes of this Law, a contract is an agreement between natural persons, legal persons or other organizations with equal standing, for the purpose of establishing, altering, or discharging a relationship of civil rights and obligations. An agreement concerning any personal relationship such as marriage, adoption, guardianship, etc. shall be governed by other applicable laws. Article 3 Equal Standing of Parties Contract parties enjoy equal legal standing and neither party may impose its will on the other party. Article 4 Right to Enter into Contract Voluntarily A party is entitled to enter into a contract voluntarily under the law, and no entity or individual may unlawfully interfere with such right. Article 5 Fairness The parties shall abide by the principle of fairness in prescribing their respectiv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Article 6 Good Faith The parties shall abide by the principle of good faith in exercising their rights and performing their obligations. Article 7 Legality In concluding or performing a contract, the parties shall abide by the relevant laws and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s, as well as observe social ethics, and may not disrupt social and economic order or harm the public interest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