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味浓郁的电子管缓冲器

胆味浓郁的电子管缓冲器
胆味浓郁的电子管缓冲器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ADC输入级(缓冲器)问题与ESD

实例: https://www.360docs.net/doc/e712622070.html,/Analogpassive/20070506040237.htm https://www.360docs.net/doc/e712622070.html,/Analogpassive/200705201038441.htm https://www.360docs.net/doc/e712622070.html,/Analogpassive/200710271212531.htm

当开关设在位置1时,采样电容器被充电至采样节点的电压(在该例中为VS),然后开关切换至位置2,此时采样电容器上累积的电荷被转移至采样电路的其它部分。这一过程不断反复。 上述不带缓冲器的开关电容器输入可引起严重的系统级问题。例如,将采样电容器充电到适当电压所需的电流必须由连接到模数转换器输入端的外部电路提供。当电容器切换到采样节点(图1中的开关位置1)时,对电容器进行充电需要大电流。这一瞬态电流的大小是采样电容器容值、电容开关频率和采样节点电压的函数。 这个开关电流由下式表示: Iin=CVf 其中,C为采样电容器的电容值,V为采样节点上的电压(本例中用VS表示),f为采样开关进行开关操作的频率。这个开关电流会在采样节点产生较高的电流尖峰(图1)。 当设计模数转换器前端的模拟电路时,必须考虑这个开关电流的影响。由于该电流可以通过任何电阻,所以将产生压降,在模数转换器的采样节点处产生电压误差。如果转换器的输入端有高阻抗传感器或高阻抗滤波器相连,那么这个误差将非常大。 例如,假设电阻器被放置在模数转换器的前端,以隔离传感器并增强静电放电(ESD)保护功能(图2)。在本例中,采样电容器的容值为10pF,开关频率为1MHz。利用上式计算可得,瞬态电流约为25?A。当这个瞬态电流通过10k?的电阻器时,采样节点上将会产生250mV 的电压误差。由于采样节点可能被安排在下一个采样周期之前,因此这是最差情况下的近似

708C 故障说明.

1、E1: Security circuit opened 解释:安全回路断开 原因:变压器TC2保险丝熔断 安全回路有开关路动作 安全窗、盘车手轮、底坑、轿顶、机房、曳引机急停开关动作解决办法:更换保险丝 检查限速器、上/下极限、断绳、缓冲器、安全钳开关 检查安全窗、盘车手轮、底坑、轿顶、机房、曳引机急停动作故障显示及恢复方法:楼层显示器可显示,微机记录故障,安全回路恢复正常即可复位故障。 2、E2:Door Lock Opened Or Error 解释:门锁故障 原因:关门时厅/ 轿门锁不通,超时关门 运行时厅/ 轿门锁断开,电梯急停 主控器检测点故障 解决办法:检查门机 检查轿顶板PM709输入输出信号动作是否准确 主控器I3.1 , I3.2 输入信号是否正确 检查厅/轿门联锁及线路 故障显示及恢复方法:楼层显示器可显示,微机记录故障,门锁信号恢复正常即可复位故障。出现此故障后可能伴有E14出现,电梯到端 站重新校正后恢复运行。 3、E3: Can’t Find the Leveling Point 解释:电梯减速后超过10秒检测不到门区信号 原因:门区开关损坏 平层板插入深度少 解决办法:更换门区开关

平层板至少插入开关2/3 故障显示及恢复方法:楼层显示器显示,微机记录故障,检修复位。 4、E4: Can’t Find the Deceleration Point 解释:检测不到减速点 原因:换速(双稳态)开关故障 换速磁铁位置错误 变频器分频卡输出脉冲错误或有干扰 参数time/floor protect错误 解决办法:检查换速(双稳态)开关,并更换 1mm 调整磁铁位置,磁铁距离开关水平距离6+ - 通过主控器显示界面观察脉冲信号变化是否正常 检测变频器分频模块 调整加大time/floor protect参数(默认13S)故障显示及恢复方法:楼层显示器可显示,微机记录故障,出现此故障后可能伴有E14出现,电梯到端站重新校正后恢复运行。 5、E5:Up Limited Switch Opened 解释:上限位断开,上行急停,下行可以,上行不能再起动 原因:电梯碰到上限位 解决办法:将电梯“TEST”向下运行 故障显示及恢复方法:楼层显示器可显示,微机记录故障 6、E6:Down Limited Switch Opened 解释:下限位断开,下行急停,上行可以,下行不能再起动原因:电梯碰到下限位 解决办法:将电梯“紧急电动”向上运行 故障显示及恢复方法:楼层显示器可显示,微机记录故障 7、E7:Deceleration Switch Error

聚氨酯缓冲器JHQ

聚氨酯缓冲器JHQ-A型 序号型号 D mm H mm M mm h mm 缓冲容量 KN.m 缓冲行程 mm 缓冲力 KN 1 JHQ-A-1 65 80 16 35 0.573 47.05 26.47 2 JHQ-A-2 80 80 16 35 0.400 60 42 3 JHQ-A-3 80 100 16 35 0.502 75 42 4 JHQ-A-4 100 80 16 3 5 0.628 60 66 5 JHQ-A-5 100 100 1 6 35 0.785 75 66 6 JHQ-A-6 100 125 16 35 0.980 94 66 7 JHQ-A-7 125 100 16 35 1.227 75 103 8 JHQ-A-8 125 125 16 35 1.533 94 103 9 JHQ-A-9 125 160 16 35 1.960 720 169 10 JHQ-A-10 160 125 16 35 2.512 94 169 11 JHQ-A-11 160 160 16 35 3.215 120 169 12 JHQ-A-12 160 200 16 35 4.019 150 265 13 JHQ-A-13 200 160 20 45 5.024 120 265 14 JHQ-A-14 200 200 20 45 6.280 150 265 15 JHQ-A-15 200 250 20 45 7.850 188 265 16 JHQ-A-16 250 200 20 45 9.810 150 414 17 JHQ-A-17 250 250 20 45 12.266 188 414 18 JHQ-A-18 250 320 20 45 15.700 240 414 19 JHQ-A-19 320 250 20 45 20.096 188 675 20 JHQ-A-20 320 320 20 45 25.732 240 675 外形尺寸

缓冲区相关知识介绍

缓冲区相关知识介绍 这里所说的缓冲区指的是为标准输入与标准输出设置的缓冲区,为什么要设置一个标准输入缓冲区主要是从效率上来考虑的,如果不设缓冲区会降低cpu的效率,因为它总是会等待用户输入完之后才会去执行某些指令!同样设置一个标准输出缓冲区是为了解决打印的问题!总之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效率! 接下来讲解一下怎么设置标准输入与标准输出缓冲区。 如果我们不认为的设置的话,系统会自动的为标准输入与标准输入设置一个缓冲区,这个缓冲区的大小通常是4Kb的大小,这和计算机中的分页机制有关,因为进程在计算机中分配内存使用的就是分页与分段的机制,并且每个页的大小是4Kb,因此通常情况下缓冲区的大小会设置为4Kb的大小!并且这个缓冲区的类型是一个全缓冲的缓冲区!所谓全缓冲指的是:当缓冲区里的数据写满的时候(或者可以说达到顶端)缓冲区中的数据才会“写”到标准输入磁盘文件中,这里说的写不是将缓冲区中的数据移动到磁盘文件中,而是拷贝到磁盘文件中,也就说此时磁盘文件中保留了一份缓冲区内容的备份!除了全缓冲外还有不缓冲和行缓冲,不缓冲不太常见与常用,在这里我就不做讲解了!下面讲解一下什么是行缓冲。行缓冲指的是当在键盘上敲下回车键的时候数据会存储在缓冲区中,这是毫无疑问的,同时也将缓冲区的数据拷贝一份到磁盘文件中!那么磁盘文件中备份的内容有什么用呢??本人能力有限目前还没有发现有什么用! 当热我们还可以自己设置缓冲区,缓冲区的大小可以由我们自己决定,缓冲区的类型也由我们自己决定!在这里有两个函数,一个是setbuf( FILE *stream , char *buffer ) 另一个是setvbuf( FILE *stream , char *buffer , int mode , unsigned int size ) ;其中缓冲区的类型可以是:_IOFBF :全缓冲_IOLBF :行缓冲_IONBF :不缓冲 下面讲解一下缓冲区是怎么工作的!

ADC常见问题解答

#1楼主:工业应用Sigma-Delta ADC常见问题解答 贴子发表于:2008/12/25 13:14:35 问题:峰峰值噪声与有效噪声的区别,峰峰值分辨率与有效分辨率的区别?无失码分辨率又是指的什么? 答案:无失码分辨率是对ADC线性性能的评价指标。峰峰值分辨率和有效值分辨率是评价ADC噪声性能的重要指标。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峰峰值分辨率=有效分辨率-2.7 bits 这个关系的理论基础是,噪声通常是随机的,并且它的分布是正态分布。那么 Vnoise (peak-to-peak) = Vnoise (rms) x 6.6;99.9%的出现概率 如果转换为分辨率,就是2.7位的差别。(log26.6=2.7) 如果对应于ADC的转换结果,峰峰值分辨率是没有跳码的位数,也就是保持稳定的位数。我们以AD7799为例,在数据手册中都会有两个表格,如下所示: 第一个表格是在不同的增益和数据输出速率的条件下有效噪声的值。第二个表格是在不同的增益和数据输出速率的条件下的有效分辨率和峰峰值分辨率。例如,在16.7Hz数据输出速率,64倍增益条件下,有效噪声是0.065uV,对应的有效分辨率为20位,峰峰值分辨率为17.5位。 要了解具体的原理和推导,请参见ADI网站上的应用笔记AN-615“Peak to Peak Resolution vs. Effective Resolution” 问题:为什么转换结果的后几位总在跳,是不是正常?

答案:判断是不是正常要先了解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如果排除掉输入信号的原因,ADC 转换结果的不稳定是由于噪声引起的。在ADC的数据手册中对ADC在不同配置的情况下 的噪声有详细的数据表格。所以对于用户ADC的转换结果的分析,要进行与数据手册相同测试条件的测试,然后与表格中数据进行比较。 数据手册中的噪声性能表格中的数据结果的测试条件是:使用高精度低噪声的参考电压源,短路ADC的差分输入端并接到正确的共模电平上,然后设置ADC的增益、滤波器系数,C HOP模式,BUFFER状态等等,然后采集足够多的转换结果,一般至少要几百个样本,做 噪声分析。ADC的噪声是呈正态分布,所以通过软件可以计算出这些样本的均值和标准偏差,标准偏差乘以6.6就得到峰峰值的噪声,然后通过满量程值与峰峰值噪声的比就能够计算出成峰峰值分辨率。这个分辨率与数据手册中表格中相同配置情况下的峰峰值分辨率比较就可以知道ADC的性能是不是正常了。 通常比较简单的检验方法可以采一组足够多的数据,找出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减,这是ADC 转换结果中跳动的码值,然后转换为位数,就可以大概得到峰峰值分辨率,也就是无跳动的分辨率,与数据手册中相比就可以了。如果测试结果与数据手册的指标相近,那么就正常,如果相差很远,就要仔细检查电路和PCB设计了。 问题:在使用多通道SIGMA-DELTA ADC时,通道切换的速度很慢? 答案:数据手册上所示的数据输出速率指的是在对同一通道进行连续采样时的输出数据速率。一旦进行了通道切换,ADC内部的sigma-delta的调制器以及数字滤波器要有一定的建立时间。大多数ADC内部的数据滤波器是sinc3滤波器,所以通道切换后会需要3个数据输出 的时间才能建立起来。对于ADC在通道转换后,DRDY信号会在滤波器完全建立起来以后才会有效,所以用户没有必要把前三次的转换结果丢掉。 但是对于AD7732/4/8/9系列产品,它们的设计是经过特别设计处理的,所以它的通道切换 速度以及转换速度非常快,适用于多通道快速切换采样的应用。 要了解更详细的内容,请参见ADI网站上的应用笔记AN-665“Channel Switching Using Δ-ΣADCs”。 问题:什么情况下要使用内部的BUFFER? 答案:Sigma-Delta ADC的前端是开关电容结构的。这种结构在稳定状态下具有比较大的输入阻抗,但是当它工作在开和关切换的情况下,会需要一定的充电电流。这个电流的大小与采样频率,输入信号的差分电压和输入电容的大小有关。如果不用内部的buffer,那么这个动态的负载会对外部的电阻和电容的大小有限制。如果外部的电阻电容值太大的话,在AD C采样阶段,输入信号就不能对ADC的输入电容进行足够的充电,因此会造成ADC的增 益误差。对于在不使用内部buffer的情况下所能允许的最大外部电阻电容值以及它带来的误差,都会在数据手册中有说明。如果你的前端的输出阻抗及电容较大,请使用内部Buffer.

计算机基础知识练习答案版

计算机基础知识练习 ( B) 1. 计算机发展阶段的划分是以()作为标志的。 A) 存储器B)逻辑元件C)程序设计语言D)运算速度 ( A) 2.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所采用的电子元件是()。 A)电子管B)集成电路C)晶体管D)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B) 3. 第二代计算机使用的电子元件是()。 A)电子管B)晶体管C)中小规模集成电路D)大规模集成电路( B) 4.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名字叫()。 A)EDVAC B )ENIAC C )EDSAC D )MARK-II ( A) 5.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于(A)1946 B)1958C)1964)年。 D )1978 (C) 6. 以下不属于计算机的特点的是()。 . A)记忆能力强 B )计算速度快 C )能完成任何工作 D )具有一定的逻辑判断能力( A) 7.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英文缩写是()。 A)CAD B )CAT C )CAI D)CAM ( C) 8.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英文缩写是()。 A)CAD B )CAT C )CAI D)CAM ( C) 9. 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编辑加工、制表、查询、统计等工作,属于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A)实时控制B)科学计算C)信息处理D)人工智能 ( D) 10. 我们通常使用的笔记本电脑属于()。 A)巨型机B)小型计算机C)工作站D)个人计算机 ( D) 11. 个人计算机属于()。 A)小型计算机B)大型计算机C)中型计算机D)微型计算机 ( C) 12.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是由()组成。 A)主机和外部设备具B)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C)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D)主机和应用程序 ( A) 13.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包括()。 A)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 B)控制器,主机,键盘和显示器 C)主机,电源, CPU和输入输出设备 D)CPU,键盘,显示器和打印机 ( D) 14. 在微型计算机中,访问速度最快的存储介质是()。 A)优盘B)硬盘C)光盘D)内存 ( D) 15. 在微型计算机中访问下面几个部件时, 速度最快的是哪个部件()。 A)硬盘B)软盘C)显示器D)主存储器 ( C) 16. 存储器可分为()两类。 A)RAM和 ROM B )硬盘和软盘C)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D)ROM和Cache ( D) 17. 在计算机中, CPU对内存储器只读不写的部件是()。 A)RAM B ) Cache C)磁盘D)ROM ( D) 18. 在构成计算机的基本部件中 , ()与运算器通常合称为中央处理器(CPU)。 A)主存储器B)辅存储器C)电源D)控制器 ( B) 19. 计算机的指挥中心是()。 A)运算器B)控制器C)存储器D)I/O设备 ( C) 20. 在微型计算机中 , 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进行()。 A)算术运算B)逻辑运算C)算术逻辑运算D)初等函数运算 ( C) 21. 微型计算机的硬盘是该机的()。 A)内 ( 主 ) 存储器B)CPU的一部分C)外(辅)存储器D)数据输出设备

旋变数字转换器常见问题解答

旋变数字转换器常见问题解答 编写人CAST (HM) 版本号V1.0_Draft ------------------------------------------------------------------------------------------------------------ 本报告为Analog Devices Inc. (ADI) 中国技术支持中心专用,ADI可以随时修改本报告而不用通知任何使用本报告的人员。 如有任何问题请与china.support@https://www.360docs.net/doc/e712622070.html,联系。 ------------------------------------------------------------------------------------------------------------

目录 1 ADI公司旋变数字转换器产品概述 (2) 2 RDC原理和主要参数指标 (4) 2.1 旋转变压器 (4) 2.2 RDC的原理 (6) 2.3 RDC的绝对位置和速度输出 (7) 3 应用中的常见问题 (8) 3.1 RDC接口的相关问题 (8) 3.1.1 AD2S12xx系列集成励磁信号的RDC,如何提高励磁驱动能力 (8) 3.1.2 对于旋变的输出,也就是RDC的正余弦输入信号,应如何保护以确保系统精度 (9) 3.2 RDC性能相关的问题 (10) 3.2.1 AD2S12xx系列的串行时钟频率最高为多少 (10) 3.2.2 外部时钟是如何影响跟踪速率的 (10) 3.2.3 AD2S8x系列RDC的数字端口的逻辑电平是多少 (10) 3.2.4 RDC产品的一些相关指标参数的来源 (10) 3.3 RDC调试和应用中的相关问题 (11) 3.3.1 RDC上电和控制时序方面有哪些注意点 (11) 3.3.2 ADI的RDC是否适用于较低转速的应用 (12) 3.3.3 如果手头没有旋变或电机,我们能不能测试或验证RDC的功能 (12) 3.3.4 测量时如何降低外部噪声干扰 (12) 3.3.5 使用RDC中的故障检测指示需要注意的问题 (12) 3.3.6 如果旋变不是单极的,应如何应用RDC实现正确转换 (13) 3.3.7 能否实现两片RDC同步输出励磁信号 (13) 3.3.8 多旋变系统中,用多路器切换旋变需要注意些什么 (13) 3.3.9 如果系统中已有参考激励,则应该用什么型号的RDC,AD2S12xx系列是否合适... (13) 3.3.10 ADI有没有完整的伺服电机控制系统的解决方案 (14) 3.3.11 如果是高电压激励信号(如100V),有什么解决方案 (14) 3.3.12 AD2S8x系列RDC输出时的控制信号INHIBIT、ENABLE和BYTE SELECT应如 何使用 (14)

聚氨酯弹性体介绍

聚氨酯弹性体介绍 一、了解聚氨酯弹性体 浇注刑聚氨酷弹性体〔Pu)是一种新兴的有机高分子材料,聚氨酯产品具有耐磨、弹性好、耐冲击、耐腐蚀的特性,聚氨酚有”耐磨王”之称。在实际应用中,其结构特点使其只有优异的耐磨性,以”耐磨橡胶".着称,‘它与金属材料相比具有重量轻、噪音低、耐损耗、加工费用低及耐腐蚀等优点;与塑料相比具有不发脆、多作为橡胶制品的更新换代产品,。并且还具有耐油,耐酸、碱,耐射线辐射等优异性能。因其卓越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干国民经济众多领域:耐磨性(弹性体中最好),高强度〔是普通橡胶的3-5倍),高伸长率(500%-土1500%),高弹性〔负载支撑容量大,减震效果好),硬度范围宽(邵氏A20扩邵氏D70) ‘耐磨性浇注型聚氨酷乳液Pu弹性体具有杰出的耐磨性能,因此在磨损问题严重的场合有很多重要用途,特别是在采矿,石油,天然气工业。在现场使用和实验测试中,聚氨酯的耐磨性明显超过许多其他材料。“应力/应变性能浇注刑聚氨酯Pu弹性体具有较高的模量,高抗张强度及高拉伸率这些性能使得浇注的聚氨酯零件具有很好的韧性和耐用性。‘压缩性能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与硬度相当的一般橡胶相比具有高得多的承载能力。这种高承载能力与优异的耐磨性和韧性相结合使得聚氨酯在工业实芯轮胎和工业辊筒等应用方面的优点非常突出。‘撕裂强度拼板胶撕裂强度用于实际评估这些弹性体对割裂发展的抵抗能力在实际用途中尤其是涉及冲击磨损的用途,高防撕破力是重要的,空吸塑胶浇注性聚氨酯PU弹性体在这方面远较传统的橡

胶占优势。“耐油性注性聚氨酯Pu弹性体对许多环境的影响有极佳的抵抗能力。‘它在油类和溶剂中的稳定性比普通的橡胶要好的多。产品应用:产品应用领域涉及轻工、化工、电子、纺织、医疗、建筑、建材、汽车、国防、航天、航空.机械,交通、油田矿山、、印刷机棍筒,实芯轮、体育等领域;如:板材、棒材、缓冲器、衬胶管道、同步齿形带、洁管器、工业脚轮、密封圈、防震片、筛网、胶辊、纺织罗拉片等: 聚氨酯弹体的主要优点 1、性能的可调节范围大。多项物理铸造机械性能指标均可通过对原材料的选择和配方的调整,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从而满足用户对制品性能的不同要求二譬如硬度,往往是用户对制品的一个重要指标,聚氨酯弹性体既可制成邵尔A硬度20左右的软质印刷胶辊,又可制成邵尔D硬度70以上的硬质轧钢胶棍,这是一般弹性体材料所难以做到的。聚氨酯弹性体是由许多柔性链段和刚性链段组成的极性高分子材料,随着刚性链段比例的提高和极性基团密度的增加,弹性体原强度和硬度会相应提高。 2、耐磨性能优越。特别是在有水、油等润滑介质存在的工作条件下,其耐磨性往往是普通橡胶材料的几倍到几倍到几十倍,金属材料如钢铁等虽然很坚硬,但并不一定耐磨如黄河灌溉区的大型水泵,其过流部件金属口环和保护圈经过大量泥沙的冲刷,用不了几百小时就严重磨损漏水,而采用聚氨酷弹性体包覆的口环和保护圈则连续运行1800小时仍未磨损’其他如碾米用的剥谷机胶棍、选煤用的振动筛筛板、运动场的竞赛跑道、吊车铲车用的动态油密封圈、电梯轮和旱冰鞋轮等等也都是聚氨酯弹性体的用武地。在此需提到的一点是,要提高中低硬度的聚氨酯弹性体制件的摩擦系数,改善在承载负荷下的耐磨性能,

时钟缓冲器基础知识---文本资料

时钟缓冲器基础知识 时钟是所有电子产品的基本构建块今天。用于在同步数字系统中的每个数据过渡,有一个时钟,用于控制的寄存器中。大多数系统使用晶体,频率时序发生器(FTGS ),或廉价的陶瓷谐振器来产生精确的时钟同步的系统。此外,时钟缓冲器被用来创建多个副本,乘,除时钟频率,甚至移动时钟边沿向前或向后的时间。许多时钟缓冲解决方案已经创造了超过过去几年,以解决当今高速逻辑系统所需的许多挑战。其中一些挑战包括:高工作频率和输出频率,传播延迟从输入到输出,输出到输出歪斜引脚之间,周期tocycle和长期抖动,扩频,输出驱动强度,I / O电压标准和冗余。因为钟表是最快的信号系统,通常最重的负载下,特别考虑必须在创建时钟树时发出。在这一章中,我们列出了非PLL和基于PLL的缓冲区的基本功能,并显示这些设备如何被用来解决高速逻辑设计挑战。 在当今的典型的同步设计中,通常需要多个时钟信号,以驱动各种组件。创建副本的所需数目的时钟树的构建。树开始于一个时钟源,例如振荡器或外部信号并驱动一个或多个缓冲器。缓冲器的数量通常是依赖于目标设备的数目和位置。 在过去几年里,通用逻辑组件被用来作为时钟缓冲器。这些是足够的时间,但他们做一点维持时钟的信号完整性。事实上,它们实际上是一个不利的电路。随着时钟树中的速度和时序容限降低增加,传播延迟和输出歪斜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接下来的几节中,我们讨论了旧设备,为什么他们却不足以应付当今的设计需求。与现代缓冲区相关的常见术语的定义如下。最后,我们解决了现代时钟缓冲器的属性具有和不具有PLL。经常被用作时钟源的FTG是一种特殊类型的PLL时钟缓冲器。 ◆早期的缓冲器 一种时钟缓冲器是一种装置,其输出波形随输入波形。输入信号传播通过该设备并重新驱动输出缓冲器。因此,这种装置具有与它们相关联的传播延迟。此外,由于通过每个输入输出路径上的设备的传播延迟之间的差异,将歪斜的输出之间存在。一类非PLL时钟缓冲器的一个例子是74F244 ,可从几个制造商。这些设备已经面世多年,是适用于设计中的频率分别为20MHz以下。设计师时钟和风扇出来,只会令到在电路卡上的多个同步设备。有了这些缓慢的频率和相关的上升时间,设计师们适当的利润,用以满足建立和保持时间的同步接口。然而,这些缓冲区是不是最佳的为今天的高速时钟要求。该74F244患有长传播延迟(3 ?5 ns)和长输出到输出偏斜延迟。基于非PLL时钟缓冲器在最近几年有所改善,并使用更先进的I / O设计技术来提高输出至输出偏斜。随着时钟周期越短,在时钟分配系统的不确定性或歪斜变得更加的一个因素。由于时钟用于驱动处理器和同步系统部件之间的数据传输,时钟分配系统是系统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时钟分配系统的设计,不采取歪斜考虑可能会导致系统性能下降和可靠性。 ◆时钟偏差 歪斜是在指定发生在同一时间的两个信号的到达时间的变化。歪斜是由驱动装置和变异引起的电路板走线布局变化的电路板延时器的输出歪斜。由于时钟信号驱动系统的许多部件,并且因为所有这些组件应该正好在同一时间,以进行同步接收的时钟信号,在时钟信号的其目的地的到达的任何变化将直接影响系统的性能。歪斜通过改变时钟边沿的到来将直接影响系统的利润。因为在同步系统中的元素所需要的时钟信号,以在同一时间到达时,时钟偏差减小其内的信息,可以通过从一个装置到下一个循环时间。 随着系统速度的提高,时钟偏差的总周期时间的比例越来越大。当循环次数分别为50纳秒,时钟歪斜很少是设计重点。即使是歪斜的周期时间20 %,它不会引起任何问题。作为循环次数下降到15ns少,时钟偏差,需要不断增加的设计资源的量。现在,通常情况下,这些高速系统中只能有10 %专门用于时钟偏移的时序预算的,所以很明显,它必须减少。 有两种类型的时钟偏差的影响系统性能。时钟驱动器会导致固有偏差和所述印刷电路板

GEN2--MR产品说明

西子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 产品性能介绍 Otis复合钢带 在现今的曳引电梯行业,存在着两种曳引媒介的形式:钢丝绳与复合钢带。钢丝绳的曳引电梯已经有了上百年的历史,而复合钢带为上世纪90年代的产物,正以迅猛的速度改变着电梯行业,并将在不久的将来取代钢丝绳。正是由于钢带在电梯解决方案中的诸多优点,使得他具备颠覆性的竞争力。 钢丝绳Otis复合钢带 寿命长 传统钢丝绳的曳引方式为,钢丝绳在一截面为V型的绳 槽内,由V型绳槽的夹角对钢丝绳表面的压力产生放大效果, 从而增大钢丝绳与曳引轮之间的摩擦力,才能得到足够提升轿 厢的曳引力。金属与金属直接接触产生的强大积压,以及钢股 之间的受力不均,不仅使钢丝绳容易出现局部破坏,出现断丝 断股的缺陷,还会使曳引轮 的轮槽受到磨损,影响运行 性能,如果不能及时更换,甚至会出现溜车的情况。 Otis复合钢带,表层是耐磨的聚氨酯,内层包裹着 490根高强度钢丝,聚氨酯表层能提供充足的摩擦力,并避 免了金属之间的直接接触,即保护了钢股,亦保护了曳引轮。 钢带内部的钢股横向排开,均匀的承受着拉力,更大程度上降低了钢股之间受力不均带来的恶劣工况。正是由于以上结构优势,Otis复合钢带能达到20年的使用寿命。 a)使用传统钢丝绳曳引方式时,由于在绳轮与钢丝绳之间有金属之间的直接 摩擦,会产生钢丝绳落槽声。随着磨损的加剧,落槽声会变得越来越明显。 Otis复合钢带由于消除了金属之间的直接接触,杜绝了曳引摩擦噪音,即便使用时间再长,也不会改变这一特性。

免润滑 b)传统钢丝绳由于钢丝之间存在相对摩擦,需要有内部润滑,所以在钢丝绳 的中心有一根浸油麻芯,会在若干年时间内溢出油脂。在电梯使用的头两年,油脂溢出 迅速,在温度较低环境下油脂会凝结在钢丝绳表面,干扰运行性能,降低曳引力;大约 在第五-第六年,麻芯中的油脂接近枯竭,钢丝绳内部的无油摩擦加剧,在这种情况下,钢丝绳会加速损坏。 油脂不仅增加曳引系统不稳定性,油脂的挥发也会污染电梯井道内的空气,影响人体感受;劣质润滑油甚至会产生致癌挥发物,润滑油在潮湿环境下为细菌提供了滋生 环境,威胁乘客健康。Otis复合钢带消除了曳引系统中的油脂,避免以上风险的发生。(建议同时选配滚轮导靴,2013年7月1日以后适用) 同样,GeN2主机与导向轮均采用密封轴承,完全杜绝油脂产生。 GeN2曳引机---噪音低 除了消除曳引轮与钢带之间的摩擦噪音,GeN2主机在抱闸控制,避震设计与高防护等级,使得GeN2主机的噪音远远低于钢丝绳产品。 由于GeN2主机的绳轮直径仅为同规格钢丝绳主机的1/4,小直径带来高转速,亦使抱闸转矩降低了75%,抱闸转矩的降低使抱闸所产生的碰撞噪音大大减小。此外,包裹在机壳外部的PU 橡胶具有良好的隔音减震效果。 而在电机侧,由于电机机壳有良好的密封性,达到IP51的防护等级,除了在防尘方面有很好的表现,其噪音也被很大程度的隔绝在机壳内部。 即便对人耳难以捕捉的低频震动,GeN2主机也有着精心的考虑。在主机底部的减震橡胶有针对低频震动明显的吸收效果,防止低频震动通过主机承重梁与导轨传递到建筑,即便在临近井道的房间,也可以享受到安静的环境。 综上所述,GeN2主机的运行噪音能达到55分贝,远低于同等的钢丝绳70分贝的噪音等级。寿命长 噪音意味着摩擦与碰撞,而摩擦与碰撞意味着设备的损耗。 对于曳引轮,由于没有了金属之间的摩擦,曳引轮在正常工况下不会磨损; 在电机侧,由于有较高的防护等级,一般的尘埃难以进入电机内部,电机的寿命得到延长。 在抱闸侧,隔音橡胶不仅仅隔绝了噪音,也是使尘埃难以进入抱闸内部,使闸衬一直处于理想的工作状态,因此寿命也得到延长。 对于转子线圈,由于GeN2主机在启动时要求的启动力矩小,所以所需的启动电流很小,这大大降低了线圈绝缘层的损耗。

计算机基础知识练习答案版

计算机基础知识练习 (B)1.计算机发展阶段的划分是以()作为标志的。 A)存储器 B)逻辑元件 C)程序设计语言 D)运算速度 (A)2.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所采用的电子元件是()。 A)电子管 B)集成电路 C)晶体管 D)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B)3.第二代计算机使用的电子元件是()。 A)电子管 B)晶体管 C)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D)大规模集成电路 (B)4.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名字叫()。 A)EDVAC B)ENIAC C)EDSAC D)MARK-II (A)5.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于()年。 A)1946 B)1958 C)1964 D)1978 (C)6.以下不.属于计算机的特点的是()。 A)记忆能力强 B)计算速度快 C)能完成任何工作 D)具有一定的逻辑判断能力(A)7.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英文缩写是()。 A)CAD B)CAT C)CAI D)CAM (C)8.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英文缩写是()。 A)CAD B)CAT C)CAI D)CAM (C)9.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编辑加工、制表、查询、统计等工作,属于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A)实时控制 B)科学计算 C)信息处理 D)人工智能 (D)10.我们通常使用的笔记本电脑属于()。 A)巨型机 B)小型计算机 C)工作站 D)个人计算机 (D)11.个人计算机属于()。 A)小型计算机 B)大型计算机 C)中型计算机 D)微型计算机 (C)12.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是由()组成。 A)主机和外部设备具 B)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C)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主机和应用程序 (A)13.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包括()。 A)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 B)控制器,主机,键盘和显示器 C)主机,电源,CPU和输入输出设备 D)CPU,键盘,显示器和打印机 (D)14.在微型计算机中,访问速度最快的存储介质是()。 A)优盘 B)硬盘 C)光盘 D)内存 (D)15.在微型计算机中访问下面几个部件时,速度最快的是哪个部件()。 A)硬盘 B)软盘 C)显示器 D)主存储器 (C)16.存储器可分为()两类。 A)RAM和ROM B)硬盘和软盘 C)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D)ROM和Cache (D)17.在计算机中,CPU对内存储器只读不写的部件是()。 A)RAM B)Cache C)磁盘 D)ROM (D)18.在构成计算机的基本部件中,()与运算器通常合称为中央处理器(CPU)。 A)主存储器 B)辅存储器 C)电源 D)控制器 (B)19.计算机的指挥中心是()。 A)运算器 B)控制器 C)存储器 D)I/O设备 (C)20.在微型计算机中,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进行()。 A)算术运算 B)逻辑运算 C)算术逻辑运算 D)初等函数运算 (C)21.微型计算机的硬盘是该机的()。 A)内(主)存储器 B)CPU的一部分 C)外(辅)存储器 D)数据输出设备

计算机系统结构试题2

一、选择题 1、对汇编语言程序员,下列(A )不是透明的。 A: 中断字寄存器 B: 乘法器 C: 移位器 D: 指令缓冲器 2、假设对A机器指令系统的每条指令的解释执行可直接由B机器的一段微程序解释执行,则A称为(D )。 A: 仿真机 B: 宿主机 C: 虚拟机 D: 目标机 3、 1. 查看下面三条指令:V3←A;V2←V0+V1;V4←V2*V3;假设向量长度小于64,且前后其他的指令均没有相关性,数据进入和流出每个功能部件,包括访问存储器都需要一拍的时间,假设向量的长度为N。三条指令全部采用串行的方法,那么执行的时间是: A: 3N+20 B: 3N+21 C: 3N+22 D: 3N+23 4、某向量处理机有16个向量寄存器,其中V0-V5种分别存放有向量A,B,C,D,E,F,向量的长度是8,向量各元素均为浮点数;处理部件采用两个单功能流水线,加法功能部件时间为2拍,乘法功能部件时间为3拍。采用类似CRAY-1的链接技术,先计算(A+B)*C,在流水线不停的情况下,接着计算(D+E)*F。求此链接流水线的通过时间是多少拍?(设寄存器出入各需1拍) A: 8 B: 9 C: 17 D: 18 5、设有一个4个处理器的MIMD系统,假设在系统中访存取指和取数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加法与乘法分别需要2拍和4拍;在MIMD 系统中处理器(机)之间每进行一次数据传送的时间为1拍;在MIMD 系统中,每个PE都可以和其它PE有直接的的通路。 求利用此系统计算表 达式所需的 节拍数。 A: 23 B: 12 C: 11 D: 10 6、以下哪些是周期窃取方式的特点? A : 硬件结构简单 B : 硬件结构复杂 C : 数据输入或输出过程中占用了CPU时间 D : 数据输入或输出过程中不占用CPU时间 7、从下列有关Cache的描述中,选出应填入空格中的正确答案:(1)今有甲、乙两台计算机,甲计算机的Cache存取时间为50ns,主存储器为2us;乙计算机的Cache存储时间为100ns,主存储器为1.2us。设Cache的命中率均为95%,则甲计算机的平均存取时间为__A_ns;乙计算机的平均存取时间为__B_ns。 (2)在Cache中,经常采用直接映象或组相联映象两种方式,在Cache 容量相等的情况下,前者比后者的命中率__C__。 选项 A : 147.5 153.5 155 180 选项 B : 147.5 153.5 155 180 选项 C : 高低相等 8、有研究人员指出,如果在采用通用寄存器指令集结构的计算机里加入寄存器—存储器寻址方式可能提高计算机效率,做法就是用指令ADD R2,0(Rb)代替指令序列LOAD R1,0(Rb) ADD R2,R2,R1假定使用新的指令能使时钟周期增加10%,并且假定只对时钟产生影响,而不影响CPI那么采用新指令,要达到与原来同样的性能需要去掉的LOAD操作所占的百分比?(提示:去掉的是与ADD指令连用的LOAD 指令,假定未采用新指令前LOAD指令占总指令的22.8%)A: 39% B: 36% C: 40% D: 39.8% 9、下述的几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中,那个是向量处理机所最需要关心 的? A: 计算机指令的优化技术 B: 设计满足运算器带宽要求的存储器 C: 如何提高存储器的利用率,增加存储器系统的容量 D: 纵横处理方式的划分问题 10、一台单处理机可以以标量方式运行,也可以以向量方式运行。 在向量方式情况下,计算可比标量方式快18倍。设某基准程序在此 计算机上运行的时间是T。另外,已知T的25%用于向量方式,其余 机器时间则以标量方式运行。那么在上述条件下与完全不用向量方式 的条件下相比的加速比是: A: 3 B: 3.43 C: 3.33 D: 以上均不正确 11、给定1个采用完全混洗互连网络,并有256个PE的SIMD机器, 加入执行混洗互连函数10次,则原来在PE123中的数据将被送往何 处? A: PE237 B: PE222 C: PE111 D: PE175 12、设计一种采用加、乘和数据寻径操作的算法,计算表达 式 。假设加法和乘法分别需要2个和4个单位 时间,从存储器取指令、取数据、译码的时间忽略不计,所有的指令 和数据已经装入有关的PE。现有一台串行计算机,有一个加法器,一 个乘法器,问最短多少单位时间计算出s? A: 192ns B: 130ns C: 128ns D: 以上结果都不对 13、下列功能,那些一般由硬件实现? A : 第一次关CPU中断 B : 返回中断点 C : 第一次开CPU中断 D : 保存中断点 14、星形网络的网络直径和链路数分别为()和()。 选项 1 : N-1 N/2 2 N(N-1)/2 选项 2 : N-1 N/2 2 N(N-1)/2 16、在计算机系统结构来看,机器语言程序员看到的机器属性是(D)。 A)计算机软件所要完成的功能B)计算机硬件的全部组成 C)编程要用到的硬件知识D)计算机各部件的硬件实 现 17、在提高CPU性能的问题上,从系统结构角度,可以(D)。 A)提高时钟频率B)减少 程序指令条数 C)减少每条指令的时钟周期数D)减少程序指 令条数和减少每条指令的时钟周期数 18、计算机系统结构不包括(C)。 A)主存速度B)机器工作状态C)信息保护 D)数据表示 19、推出系列机的新机器,不能更改的是(A)。 A)原有指令的寻址方式和操作码B)系统 的总线的组成 C)数据通路宽度 D)存储芯片的集成度 20、在系统结构设计中,提高软件功能实现的比例会(C)。 A)提高解题速度 B)减少需要的存储容量 C)提高系统的灵活性 D) 提高系统的性能价格比 21、重叠寄存器技术主要用于解决在RISC系统中因( C )而导致 的问题。 A)JMP指令影响流水线B)CALL 指令的现场保护 C)只有LOAD和STORE指令带来的访问存储器不便D)存储 器访问速度 22、不属于堆栈型替换算法的是(C)。 A)近期最少使用法B)近期最久未用法 C)先进先 出法D)页面失效频率法 23、与全相联映象相比,组相联映象的优点是(B)。 A)目录表小B)块冲突概率低C)命中率高 D)主存利用率高 24、最能确保提高虚拟存储器访主存的命中率的改进途径是(D)。 A)增大辅存容量 B)采用FIFO替换算法并增大页面 C)改用LRU替换算法并增大页面D)改用LRU替换 算法并增大页面数 25、"一次重叠"中消除"指令相关"最好的方法是( A )。 A)不准修改指令B)设相关专用通路C)推后分析下条指令 D)推后执行下条指令 26、在流水机器中,全局性相关是指(D)。 A)先写后读相关B)先读后写相关C)指令相关 D)由转移指令引起的相关 2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线性流水线是单功能流水线B)动态 流水线是多功能流水线 C)静态流水线是多功能流水线D)动态 流水线只能是单功能流水线 28、16个处理器编号为0、1、…、15,采用单级Cube 3 互连网络互连, 与13号处理器相连的处理器号是()。 A)2 B)3 C)4 D)5 29、经多级网络串联来实现全排列网络,只能用(C)。 A)多级立方体网络B)多级PM2I网络C)多级混洗交 换网络D)上述任何网络 30、经3级立方体网络对0-7八个端子(0 1 2 3 4 5 6 7)排列, 进行模8移4变换,得到的这八个端子新的排列应当是()。 A)(2 3 4 5 6 7 0 1)B)(4 5 6 7 0 1 2 3) C)(1 2 3 0 5 6 7 4)D)(1 0 3 2 5 4 7 6) 31、虫蚀寻径以流水方式在各寻径器是顺序传送的是(C)。 A)消息B)包C)片 D)字节 32、能实现指令、程序、任务级并行的计算机系统属于(D)。

02325计算机系统结构复习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系统结构(02325)复习题 一、填空题 。 1.评价存储系统的指标包括每位价格c 、命中率H 和存储层次的等效访问时间T A 2.计算机系统设计方法有“由上往下”设计、“由下往上”设计和“由中间开始”向两边设计。其中软硬件结合较好的是“由中间开始”向两边设计的设计方法。 3.I/O控制方式可分为程序控制I/O方式、直接存储器访问(DMA)方式和I/O处理机方式。 4.在通道方式I/O传输过程中,用户经由输入/输出的访管指令来使用外设,进管后按其提供的入口地址,将管理程序调出来执行要编制通道程序。CPU在执行完启动I/O 指令后,通道就可以与其并行工作。 5.Cache块的调度算法通常有 FIFO算法和 LRU 算法两种。 6.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在逻辑功能上是等效的,在性能、价格、实现的难易程度上是不同的。 7.系列机的软件兼容可分为向上兼容、向下兼容、向前兼容和向后兼容,其中向后兼容是软件兼容的根本特性。 第8—12题重复第1—5题 13.有一个“主存—辅存”层次,采用组相联映象。主存共1024个页面,分为S组。当S= 1 时,则成为全相联映象,当S= 1024 时,则成为直接映象。 二、解释题 1. 冷启动失效率:Cache空到Cache满的失效率。 2. Huffman压缩概念:当各种事件发生的概率不均等时,采用优化技术对发生概率最高的事件用最短的位数(时间)来表示(处理),而对出现概率较低的,允许用较长的位数(时间)来表示(处理),就会导致表示(处理)的平均位数(时间)的缩短。 3. 动态再定位:在硬件上设置基址寄存器和地址加法器。在程序不作变换直接装入主存的同时,装入主存的起始地址存入对应该道程序使用的基址寄存器中。程序执行时,只要通过地址加法器将逻辑地址加上基址寄存器的程序基址形成物理(有效)地址后去访存即可。 4.LRU替换算法:LRU替换算法就是近期最少使用替换算法,即选择近期里使用得最少的页,将其替换出去。一般将近期最少使用法改为近期最久未用过的替换算法,即选择出主存中近期最久未被使用过的页面将其替换出去,我们仍然称其为LRU替换算法。 5.动态再定位:在硬件上设置基址寄存器和地址加法器。在程序不作变换直接装入主存的

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题库

嵌入式系统设计师考试笔记之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 自《嵌入式系统设计师考试复习笔记之存储管理篇》在嵌入式在线的博客出现后,意外的得到很多朋友的关注和评论,收到不少朋友的邮件,问一些有关考试的问题,希望得到我的复习笔记的其他部分。我非常感谢他们,他们的热切关注,使我有了继续往下写的无限动力,使我萌生了将我以前的复习笔记、考试经验结合大纲教程并重新按《教程》的章节顺序整理一份适合考生复习的笔记手册,笔记后面再分析历年的真题,按章节考点找出相关的考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和有兴趣的人们一起讨论讨论。 嵌入式系统设计师的一天考试分为上午和下午部分,两部分的考试方式、试题难度、考点分布和复习方法都是不同的。这次我们讨论的是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我本人觉得,这部分出下午大题的可能性不大,主要是分布在上午的75道选择题之中。 从历年的真题和考试大纲来看,上午的选择题主要考查一些基本概念,重要原理的理解,一些关键技术和一些重要的原理引申出来的简单计算。根据这些考试特点,复习的时候可以采用适当的策略,当然每个人的方法都是不一样的,适合自己的办法才是最好的办法。方法大家可以自己慢慢去体会,我的也不多说了,通过笔记和真题分析就可以体现处理。对于很多关键的知识点和基本概念,除了记住之外还要彻底理解,否则出题的时候会进行一些变换,或者引申一些计算,那么就算你知道考那个考点,可能你也做不好。 在复习的过程中,你要记住:你不是要考一个很高的分数,而是要考一个通过的分数,在复习过程中可以放弃一些内容,只要保证在大部分基本概念,关键技术,重要原理和历年考点上都把握住,能够拿到需要的分数就可以了。 复习笔记 1、嵌入式系统的定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